所谓老庄之道

所谓老庄之道
所谓老庄之道

所谓老庄之道,是指以老庄为首的道家学派的学说;而孔孟之道当然就是以孔孟为首的儒家学派的学说。概括起来,老庄之道讲出世;孔孟之道讲入世;所谓“学而优则仕”讲的就是孔孟的的学说了。由此,分别拿老庄和孔孟来做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东西;老庄之道:1、老子讲“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又讲“有物生于宇宙,先天地……吾不知其名,而名之道。”还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观《老子》全书,可以看出,老子对于世人、对于世俗、对于社会,他主张以“道”为体,所谓“顺道自然”;而道又是一种先于宇宙而存在的东西。有人就会问“道”是什么呢?老子也说“吾不知其名……”但他知道“道”是干什么的。所谓“道”是宇宙间不变的规律,是万物生存的依据,是自然的最高法则。所以人也要顺应“道”而存在,否则违背了规律的下场是世人皆知的;2、庄子主要讲“无为”,很多人很奇怪,为什么要无为呢?人要无为,那还活着做什么呢?讲道家思想消极最早也就是从此始。但若仔细想想为什么要无为,你就会发现,庄子讲的“无为”不是要你不要做事,反而是要求你只做正确的事,也就是“顺应规律的事”由此可发现庄子的思想其实是对老子思想的深入。正如庄子讲“无为而无所不为”。孔孟之道:1、孔子主张“行仁政”,以圣人君主为国体,君爱民、民拥君。君主应是圣人之体,体恤百姓,爱惜子民;君主于臣民之间应该类似父子的关系,也就是后人所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礼仪为体制,以伦常为纲教,君主有过失臣民应该提出意见予以纠正,臣民有过失,君主则可以处罚之,臣民不得违反其间规律,否则就是谋反;2、孟子主张“王道治国”,即君主应以满足百姓需求为己任,满足了百姓需求则百姓安康,百姓安康则国家稳定,国家稳定则朝廷兴盛,朝廷兴盛则社稷无忧。但世俗体制上,孟子依然同孔子为同一主张,既宣扬“礼仪、伦常”。综上,我们不难看出二者观念的异同。老庄之道在于探索人类社会的最原始,也既最为本的规律,要求人们按此规律办事做人;孔孟之道则是探询人类社会的治理规则,由于时代的限制,他们只找到了一个圣人君主体制。而相同点在于,二者都是从世俗文化出发,去探求人类社会各近来有一部大片种矛盾的解决方法;去寻找一种怎样才能达到“大同社会“的方法。一说起国学,总是令人想起四书五经等儒家的经典著作,其实国学的范围浩瀚淼茫,百家争鸣。也许是年龄的关系吧,我却独对老庄之学颇感兴趣。

人们总是喜欢将孔孟之道连在一起说,其实孔子和孟子也是有很大区别的,当然,孟子继承了儒家的学说并发扬光大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代表人物,古代被尊为“亚圣”。他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三岁丧父,是母亲仉氏把他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的故事,流传至今,“三迁择邻”的故事,说的是孟母为了给孟子选择一个学习和成长的环境,不怕麻烦地搬了三次家。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

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

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孟子还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这一点他比孔子更接近现代的民主思想。

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的理论依据。他的人格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不畏权贵,为真理和正义而勇敢抗争

如果说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是积极入世的话,那么,老庄学说则充满了出世、甚至厌世的思想。

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其中心思想。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

庄子齐物思想。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哲学家所引用。

不是吗?庄周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是庄周的大幸;而蝴蝶梦为庄周,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

这种理论哲学方面运用很广,物与我皆无尽也。

庄周梦蝶的故事为后人所喜爱,诗人们常常借助这一意象来表达人生如梦、故国与亲友之思以及恬淡闲适之情。

孔孟与老庄的比较

之治国有方

中文092鄢杨

学号:5000209104

中文摘要:

春秋战国,一个战火纷飞,狼烟四起的时代,在社会形态上,奴隶制逐渐解,封建社会的雏形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而在思想文化领域,整个春秋战国出现百家争鸣的社会现象,各钟学派拔地而起,且纷纷形成了有各自特色,自成体系的学说。儒家和道家都是当时在思想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门类派别。它们之间以相互联系和彼此区别的状态存在着,并且至今都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有着深远影响。而作为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孔子、孟子,以及道家学派的佼佼者老子、庄子,他们在治国之道上都有哪一些比较突出的见解和成就呢?

关键字:共存以仁为本无为而治

正文:

在对孔孟与老庄进行比较之前,首先要认识到有儒、道两家是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的,并且它们之间的种种联系和区别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在此前提之下然后再具体展开孔孟与老庄的比较。

“仁”是孔子整个思想的内容的核心,恐怕也是以孔孟为代表的整个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核心。而体现在治国的方略上时,孔孟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顾名思义,他们主张从自身修养出发,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的应该就是这个道理。首先从统治者出发,应该实行“仁政”,即以人为本,爱民,富民。能够想民众之所想,急民众之所需,从百姓的角度去进行国家的治理以及政策的实施。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整个社会道德角度出发,通过在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公共道德准则来实现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和谐,统治者以这种“爱人”之心去管理自己的国家,民众;以“爱人”的态度从事管理,势必致力于提高百姓的物质生活水平和道德文明程度;统治者将之落在实处就是富民和教民,然后又通过富民和教民来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及生活水平,如此一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得整个社会在一

个比较和平的环境下与比较有序的状态下稳步前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这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爱人”态度,更是要求管理者充分尊重和关心人。在治国方略上,孔孟都一致遵循着这种德治方针,基于性善论对人的本质和价值的肯定,统治者以爱人的精神从事管理活动,通过富民、教民的管理措施,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辨明义利,通过贯彻与民以利的大义,把“爱人”化为实际行动;普通百姓则通过创造和谐完美的组织环境和社会状况来使统治者的治国方略得到进一步实施。总之孔孟主张的德治和礼治,可以充分表现和反映社会最广大百姓的愿望,处处洋溢着道德的光辉。

而说到老子和庄子的治国之道,我们首先想到的必然是“无为而治”。它主要是从统治者角度出发的,主张统治者无主题,无“目的”治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放任自流,也就是完全让下面百姓放手去做,去谋求生存,需求之道,而且在这其中并不设立固定的中心主旨,统治者与民众百姓和平共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说的就是一切跟着老百姓走,没有中心就是一切以百姓为核心。“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仰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也就是说自然之道好像拉弓一样,太高了就按下一些,太低了就举高一些,有多余的就减少一些,有不足的就补充一些。自然之道减少多余的部分,以补充不足的部分。做任何事都要符合自然之道,不要刻意为之。除此之外,统治者还应做到不要打扰百姓的生活,尽量让老百姓按照自己的天性,按照自己的利益去追求而略加引导即可,这样百姓也就不会制造不必要的麻烦,“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无厌,是以不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通过这样意义上的君民和谐来达到无为而治,无为之治的效果,实现社会和谐社会进步的最终目的。

综上所述,从治国方略上看来,不论是孔孟的以德治国,以礼治国,还是老庄的无为治国,他们最终的目的是相同的:即通过统治者和百姓的共同努力,实现君主和民众百姓之间的和谐相处来使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实现和谐,从而使整个社会达到一种比较稳定,进步,繁荣的境界。不同的主要还是方式上即治理国家的手段上的不同:孔孟一派主张统治者以一种比较积极的姿态去体恤百姓,感受百姓,切实做到一切从民众角度出发;而百姓应专注于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因为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的关系,设想:民众素质再高,统治者不重视,就会出现暴政,老百姓怨声载道,最后君逼民反,社会濒临崩溃;同样,君主实行仁政,然而百姓素质不高,上行然而却下不效,百姓甚至会欲求不满,如此一来,国家照样治理不好。而老庄则主张统治者无为而治,统治者不插手百姓的正常生活,甚至不加以约束,放手让底下的人来做。而民众则以一种比较积极的生活态度去劳动,去改造社会“上无为而下有为”。这样一来臣民都处在辛苦忙碌,积极有为的状态,掌权的人处在一个掌握权力,指点江山,奖惩导引的地位,无为却永远最主动,凡事都可灵活掌控,臣民干好了归功于掌权的人创造了好的条件,干得不好也由臣民负责,掌权人的责任很小。老庄这种治国理政的想法,在如今看来,虽有一些精兵简政的味道,但未免过于理想化。总之,他们认为治国理政能做得越简单越好。

浅析老庄与孔孟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影响

浅析老庄与孔孟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孔子与儒家思想 老子、庄子、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人数千年。那首先想到的就是孔子和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从孔孟到荀子,西汉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遍一发不可收拾,从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就连清朝时期的戊戌变法中也有所应用,是把西方的政治学术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维新变法在清朝,这一时期康有为面临着仍然强大的封建势力,资本主义虽初步发展但力量弱小,因此康有为借助孔子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以减少资产阶级改良的阻力。它表现出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思想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总之儒家思想从创立、发展和运用,无论是利用还是批判,始终是为现世所需。儒家思想构成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它的优秀内涵方面从古至今体现了人本主义,强调人的道德感化,这在我们今天的改革关口,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我们需要儒家的“德治”中合理的成分,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吸收儒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是我们对儒家的态度。 ①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法律的影响 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欢迎主要原因就是它的等级性和血缘性。儒家法律以血缘情感为心理基础,以宗法人伦为主要内容,其中心是“三纲五常”。宗法制度在西周演变而成,秦汉则成为宗族制度,明清以后变成家族制度,虽然形式有所改变,但万变不离其宗,血缘纽带一直未受到根本的松动,以等级制度、亲属关系为社会核心组织的

性质却坚实地固定下来。宗法家族伦理被视为法的渊源,并凌驾于法律之上,以朝廷和家族为本位,因此古代的法律最主要的精神仅有两条,孝于宗族和忠于王朝。 如秦简中的《封诊式》记载了两个案例,一则是:甲向官府控告自己的亲生子丙不孝,要求官府对丙处以流放,官府完全满足了甲的要求。另一则是:甲以自己的亲生子丙不孝为由,提出控告,要求官府对丙处死刑。官府当即就派令吏前去把这个不孝子捉拿归案。这两个案例就表现了封建时期的儒家思想以等级制度、亲属关系为社会核心组织的性质。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实际上是将人们的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儒家所推崇的伦理道德、伦常纲纪是通过礼来维持完成的,认为“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这些礼的要求渗透在法律的各个方面,使法律的不平等差别对待成了一种理所应当的“公平”于是将“八议”制度入律,在法律上明确了贵贱不同罚,自此,历朝历代相沿不改,“八议”成为封建法典的最基本内容之一。 儒家思想对于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其法律思想至今依然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我们要做的就是消除其中一些妨碍现代法治建设的传统和习惯,保留一些好的思想,努力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 ②儒家思想与中国现代伦理道德 简单的说就是“三纲五常”。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

老庄与孔孟哲学

老庄与孔孟哲学 就哲学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而言,中国哲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从子学到玄学为第一阶段,从佛学到理学为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的主题是人心、人性的天道。本文的主旨就是以这些问题为主要线索,探讨老庄孔孟哲学的思想底蕴及其相互贯通——表面上,儒道对立,势若水火,实质上,它们不但同根同源,而且相互贯通。 本文所遵循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三:一是实事求是,因其固然,以求索各家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思路;二是把各派哲学分为人生观和方法论两个层面,并注重其人生观的差异性和方法论的相通性;三是以建立哲学体系的出发点和致思方式为依据,把哲学划分为生命主义和认知主义两大类,并以此把握各个哲学体系的本质特征——人心有两基本层面,一日生命之心,是心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的那一部分(略相当于英语中的heart);二日认知之心,是心对事物的认识的那一部分(略相当于英语中的brain)。以这两者为出发点和致思方式而建立的哲学分别为生命主义(如孟庄)和认知主义(如墨荀)。 春秋以前的文化是一种列国文化,它经历了三个阶段。夏商以前,尽管华夏族的文化发展较快,并得到了一定的传播,但总的说来当时中国境内的各族文化还是相对独立发展的。此为独立发展期。西周时期,随着分封制的实行和华夏族对夷人的殖民统治,华夏文化便比较迅速地向周围其他民族进行传播和渗透。此为殖民渗透期,春秋时期随着列国混战、大国兼并,各种类型的文化相互交汇、相互融合,列国文化进入交汇融合期。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化和发源于长江流域的荆楚文化是当时两种最强壮、发展水平最高的文化,它们完全具备孕育大哲学家的文化条件,所以中国最早的哲学家老子、孔子分别产生于这两个地区并非偶然。 中国哲学建立的学术思想背景主要有三:一是天命鬼神观念。它产生于原始社会,西周时期有重要发展。首先是命运之命的出现,其次是认为人事对它有反作用,并开始怀疑它,周公更提出“敬德”的观点,这标志着人文主义思潮的出

孔孟老庄思想论述

老庄思想简论 一道法自然观 主张雕琢复朴 的人性复归,纠编人性异化倾向 主张至公精神,用以扼制人们过分的权利欲和占有欲 崇柔尚雌精神 内圣外王之道 二反者道之动的辩证对待观和矛盾转化学说 任何事物都是在相互对待的状态中存在着 在这种对待关系中应从正面去透视负面意义,通过负面意义的把握去显示正面的内涵 这种对待关系不是绝对永久保持,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 三被褐怀玉的超然人格和崇尚自由的批判理性 庄子认为世间不存在确定不变的是非标准,不承认任何绝对权威,因而对现实一切秩序的怀疑批判及否定及绝对追求自由 心斋坐忘逍遥无待的 境界 忧患意识与隔离智慧 超越的哲学与文芦的超越 孔子思想 孔子的伦理思想--“仁”。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 是“仁”。“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同情,它是统摄“义、礼、忠、恕”等德行的最高理想, 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 孔子的政治理论――“德治”与“正名”。孔子提出“德治”的治国主张,认为统治者应“正己然后正人”, 以德治民。他把“仁”扩充到政治领域, 要求君主爱民, 施行仁政。他还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上起天子、下至平民, 都应安守本分, 名实相符,并由此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伦观。 孔子的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他主张祭祀, 是对鬼神表示诚敬的意思, 至于鬼神是否存在, 则可以不问。相对于天命鬼神而言,孔子更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孔子的教育观--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而要一视同仁, 开平民教育之先河。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提出“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头。学思并重:在治学方法上, 孔子主张学思并重, 认 为“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均衡发展:对于学术的传授, 孔子教以“文、行、忠、信”四目, 并以“诗、书、礼、乐”等内容教导学生。故孔子之教, 可谓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 孟子思想 性善学说: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文化规范——

所谓老庄之道

所谓老庄之道,是指以老庄为首的道家学派的学说;而孔孟之道当然就是以孔孟为首的儒家学派的学说。概括起来,老庄之道讲出世;孔孟之道讲入世;所谓“学而优则仕”讲的就是孔孟的的学说了。由此,分别拿老庄和孔孟来做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东西;老庄之道:1、老子讲“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又讲“有物生于宇宙,先天地……吾不知其名,而名之道。”还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观《老子》全书,可以看出,老子对于世人、对于世俗、对于社会,他主张以“道”为体,所谓“顺道自然”;而道又是一种先于宇宙而存在的东西。有人就会问“道”是什么呢?老子也说“吾不知其名……”但他知道“道”是干什么的。所谓“道”是宇宙间不变的规律,是万物生存的依据,是自然的最高法则。所以人也要顺应“道”而存在,否则违背了规律的下场是世人皆知的;2、庄子主要讲“无为”,很多人很奇怪,为什么要无为呢?人要无为,那还活着做什么呢?讲道家思想消极最早也就是从此始。但若仔细想想为什么要无为,你就会发现,庄子讲的“无为”不是要你不要做事,反而是要求你只做正确的事,也就是“顺应规律的事”由此可发现庄子的思想其实是对老子思想的深入。正如庄子讲“无为而无所不为”。孔孟之道:1、孔子主张“行仁政”,以圣人君主为国体,君爱民、民拥君。君主应是圣人之体,体恤百姓,爱惜子民;君主于臣民之间应该类似父子的关系,也就是后人所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礼仪为体制,以伦常为纲教,君主有过失臣民应该提出意见予以纠正,臣民有过失,君主则可以处罚之,臣民不得违反其间规律,否则就是谋反;2、孟子主张“王道治国”,即君主应以满足百姓需求为己任,满足了百姓需求则百姓安康,百姓安康则国家稳定,国家稳定则朝廷兴盛,朝廷兴盛则社稷无忧。但世俗体制上,孟子依然同孔子为同一主张,既宣扬“礼仪、伦常”。综上,我们不难看出二者观念的异同。老庄之道在于探索人类社会的最原始,也既最为本的规律,要求人们按此规律办事做人;孔孟之道则是探询人类社会的治理规则,由于时代的限制,他们只找到了一个圣人君主体制。而相同点在于,二者都是从世俗文化出发,去探求人类社会各近来有一部大片种矛盾的解决方法;去寻找一种怎样才能达到“大同社会“的方法。一说起国学,总是令人想起四书五经等儒家的经典著作,其实国学的范围浩瀚淼茫,百家争鸣。也许是年龄的关系吧,我却独对老庄之学颇感兴趣。 人们总是喜欢将孔孟之道连在一起说,其实孔子和孟子也是有很大区别的,当然,孟子继承了儒家的学说并发扬光大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代表人物,古代被尊为“亚圣”。他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三岁丧父,是母亲仉氏把他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的故事,流传至今,“三迁择邻”的故事,说的是孟母为了给孟子选择一个学习和成长的环境,不怕麻烦地搬了三次家。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 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 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孟子还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这一点他比孔子更接近现代的民主思想。 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的理论依据。他的人格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不畏权贵,为真理和正义而勇敢抗争 如果说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是积极入世的话,那么,老庄学说则充满了出世、甚至厌世的思想。 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其中心思想。

孔孟的儒,老庄的道,与中华佛教的区别

孔孟的儒,老庄的道,与中华佛教的区别 引子: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源远流长,自伏羲氏,画八卦,分阴阳,制嫁娶,肇启文明;而后仓颉造字,文王拘羑演易,定礼乐,中华文化始成定制。春秋、战国之时,风云际会,百家争鸣,中华文化一片繁荣昌盛。后佛学西来,为我中华所接纳,融入其中,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还是重要的一部分。2000年来,百家逐渐消亡,只有儒、道、释三家,异彩纷呈,愈益精彩。 正文: 自开辟鸿蒙,三皇五帝之后,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春秋之末,孔子开坛讲学,儒家始传。道家老子、庄子一脉相承,而发源于印度的佛教一路逶迤而来,加之皇权加持(汉明梦传,白马建寺),于我中华驻足,不断发扬光大。 至此,儒、道、释三家遂成我中华显学,贯穿中华文化的命脉;三家思想犹如三枝奇葩,故有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说法;儒家提倡“仁礼安邦”,道家提倡“无为而治”,佛家提倡“万法皆空”的人生哲学,我们可以从中修炼正确的行为,良好的哲学,健康的心态。下列简释三家文化的区别。儒学:以教化为核心。道学:以治理为核心。佛学:以大爱为核心。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进取文化。精进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遵从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舍得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文化——领悟、修德、守本、淡泊。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 运用智慧。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四、世界观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天堂,一 念地狱。 五、价值观 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孔孟老庄思想比较研究

孔孟老庄思想比较研究 总目录 第一章孔孟与老庄异同之概说 第一节孔孟老庄存在于我们身边 第二节孔孟老庄在近代的坎坷历程 第三节孔孟老庄在今天的思想文化价值 第二章孔孟老庄的辩证思想之比较 第一节《老子》的素朴的辩证法思想 一、老子比较系统地揭示出事物的存在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孤立的二,提示大家要重 视对立面的作用三,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到某种极限的程度时,就改变了原有的状况,而转变成它的反面了 第二节庄子的“齐物论”相对主义哲学打破独断论的辩证意义 一、“齐物论”之形成二、“齐物论”的本质三、“齐物论”独特意义与作用 第三节孔子“中庸”论的辩证法思想 一、原“中庸”二、世俗对中庸的误解及辩正三、中庸的利害功用 第四节孟子“中”“权”等辩证法思想 一、“中”是针对偏激片面的二、“权”是矫正保守呆板的三、其他辩证法思想 第五节孔孟老庄辨证思想异同比较 第三章孔孟老庄的美学思想之比较 第一节孔子的美学思想 第二节孟子的美学思想

第三节老子的美学思想 第四节庄子的美学思想 第五节小结 第四章孔孟老庄的天命鬼神观之比较 第一节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对孔子天命鬼神观的论述 第二节孔孟的天命鬼神观38 附一、荀子的天论 附二、董子的“天人合一”论 附三、孟子天道观若干问题初探 附四墨子的“天志”、“明鬼”的宗教思想 第三节老子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思想 第四节天人关系问题上儒道思想的异同 第五章孔孟老庄的经济思想之比较 第一节、孔子的经济思想 一、财富观二、生产与流遍概念三、分配与消费观念四、财政思想五、孔子经济思想的总考察六、子贡的经济观点七、《大学》《中庸》的经济思想八、大同、小康论 第二节、孟子经济思想 一、孟子的义利观二、孟子的恒产理论三、孟子的分工和劳动理论四、孟子的财政赋税理论五、简短的结语 第三节道家的经济思想

中国的饮食文化

中国的饮食文化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特征都在饮食文化中所反映。所谓民以食为天,中国是一个很注重吃的国家,是一个食的民族。我们的精神生活也与食有着很大的关系。“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对于老百姓来说,最重要的不就是吃。如果吃不好,又有什么能力去进行其他的活动呢?我们伟大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而这些伟大的饮食文化不仅创造了中国的史前文明,也同样养育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族 关键词: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迄今已有约8000多年的历史。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精神文化的许多方面都与饮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到治国之道, 小到人际往来都是这样, 中国人善于在极普通的饮食生活中咀嚼人生的美好与意义。以汉族为代表的中国饮食文化拥有万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世界上居于先进地位。 一、饮食文化的发展 中国的饮食,在世界上是享有盛誉的。原始社会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初始阶段。当时人们已学会种植谷子、水稻等农作物与饲养猪、犬、羊等家畜, 这时便已奠定中国饮食的以农产品为主, 肉类为辅的杂食性饮食结构的基础。先秦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进人真正形成时期。经过夏商周的近两千年的发展,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特点已基本形成。秦汉至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封建制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时期, 特别是唐代达到封建社会的顶峰,日见频繁, 带动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稳步发展。我们的祖先围绕着饮食不断扩展着自己的生活、生产领域,饮食文化成为人类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建立在中华文化统一道德观、社会观、价值观基础上的饮食文化,其意识核心与传统儒、道家的主张一脉相承,表现为“求和”、“养生”、“变化”,并构成了中国饮食的本质文化属性。它概括了饮食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宗旨和生命力所在,规范了饮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由这一本质所决定的,在漫长的饮食文化成长过程中不断凝练的“医食同源的辩证观”、“奇正互变的创造性思维”、“五味调和的境界说”、“孔子食道”成为中国饮食文化四大基础理论体系,是中国饮食能够成为独立的文化体系的理论

茶道是以修行悟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

茶道是以修行悟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茶道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谓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套技艺;所谓茶礼,是指茶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所谓茶境,是指茶事活动的场所、环境、所谓修道,是指通过茶事活动来怡情修性、悟道体道。 道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一般指宇宙法则、终极真理、事物运动的总体规律、万物的本质或本源。道,有儒家之道、道家之道,有佛教之道、各家之道不尽一致。中国文化主流是“儒道互补“,[隋唐]以降又趋于“三教合一“。一般的文人、士大夫往往兼修懦道佛,即使道士、佛徙,也往往是旁通儒佛、懦道。流传最广,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一派,便吸收了老庄孔孟的一些思想,而宋元[明清]佛教的一大特点便是融通懦道,调合三教;宋明新懦学兼收道、佛思想,有所谓“朱子道,陆子禅“之说;金元道教全真派祖师王重阳,竭力提倡“三教合一“,其诗云:“懦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释道从来是一家,两般形貌理无差“。 茶道中所修何道?可为懦家之道。可为道家、道教之家,也可为禅宗及佛教之道,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茶道中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修道的理想追求概括起来就是养生、怡情、修性、证道。证道是修道的理想结果,是茶道的终极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证道则天人合一、即心即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极高明而道中庸,无为而无不为。 考察中国的饮茶历史,饮茶法有煮、煎、点、泡四类,形成茶艺的有煎茶法、点茶法、泡茶法。依茶艺而言,中国茶道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三种形式。 茶艺是苛道的基础,茶道的形成必然是在饮茶普及,茶艺完善之后。[唐代]以前虽有饮茶,但不普遍。[东晋]虽有茶艺的雏型(见杜育《[上艹下舛]赋》,还远未完善。晋、宋以迄盛唐,是中国茶道的蕴酿期。 中唐以后,中国人饮茶“殆成风俗“,形成“比屋之饮“,“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唐朝肃宗、代宗时期,陆羽著《茶经》,奠定了中国茶道的基础。又经皎然、常伯熊等人的实践、润色和完善,形成了“煎茶道“;[北宋]时期,蔡襄著《茶录》,徽宗赵佶著《大观茶论》,从而形成了“点茶道“,[明代]中期,张源著《茶录》,许次纾著《茶疏》,标志着“泡茶道“的诞生。中国古代没有茶道专著,有关茶道的内容散见于各种茶书及茶诗文绘画中。下面是从古代茶书及茶诗文的东鳞西爪中,笔者所披寻出的中国茶道形成与发展的脉络。 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是一种以茶为主题的生活礼仪,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品茶,来修炼身心。

河南省2020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

河南省2020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8题;共18分) 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正确且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喟(kuì)然长叹举一返三暴虎冯(pínɡ)河祸起萧墙 B . 屏(pínɡ)气凝神发奋忘食箪(dān)食瓢饮循循善诱 C . 郢书燕(yān)说礼崩乐坏斐(fěi)然成章文质彬彬 D . 色厉内荏(rěn)耰而不辍曲肱(hónɡ)而枕杀身成仁 2. (4分) (2017高三上·滕州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齐白石授徒时有一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李苦禅谨记老师的这句话,因此他学的是老师独到的艺术匠心,而不是简单地描摩老师的艺术样式。在绘画(题材/体裁)上,齐白石一生“为万虫写照、百鸟传神”,“万虫”“百鸟”寄托了齐白石对自然生活的思念。而李苦禅则有意避开老师常画的风物,更强调对象的象征意义,(赋予/付与)对象某些人格内涵。如综合了鹰、鹫等多种猛禽特点的“雄鹰”形象,是阳刚的化身;风中伫立的劲竹,是刚正不阿的人格写照;①“雪侮霜欺芳益烈”的白梅,则表现了坚贞不屈的品格……②在艺术修养方面,齐白石是诗、书、画、印四全,自谓“印第一,诗第二,书第三,画第四”;李苦禅未着意印学,诗不及齐,书法过之,较之老师又增武术戏曲之功。李苦禅认为:“齐老师治印是以金石艺术融入大写意,我把这功夫尽用在读碑贴,欣赏铜器图文和砖石刻画的拓片上——③体会它的金石味道,融进自己的书画里,习得齐派治印的真精神。” 此外,李苦禅对《易经》很感兴趣,他在绘画中追求一种“禅境”,齐白石赞扬他“能将有法为无法”。齐白石爱画暮鸦归林,从鸟的朝飞暮还中(领悟/领略)人生的真谛。李苦禅每临自然生机景象,往往喃喃念叨陶渊明的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④ (1) 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划线词语的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授徒伫(chù)立

江苏省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初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如果我们把中华文明比喻成一棵生生不息的大树,孔子儒学是这棵大树的主干,这棵大树的底部是孔孟老庄在内的春秋战国先哲,孔孟老庄这些先哲的思想深深扎根于我们上古时期文明的土壤。 当我们理性冷静地回望过去,我们会发现中国在上古时期,从尧舜以来,在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已有一个漫长的发展期。看待中国儒学,我们不能说因为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所以我们就只从孔子开始讲起。在很大程度上,孔子是在中华五千年的中间位置。孔子学术的特点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就是传述,就是继承,就是发扬光大,孔子尊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述而不作。 我们说孔子好学,好学得先有所可学,就是学习先贤。学习先贤思考人与人相处的根本原则,“养生送死”,无非是人生活于这个世界上,每个人何以生活得更好,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还需要养生、送死。孔子还思考由民生而人生的问题,抓住根本,治理一个小小区域,进而治理整个鲁国、整个天下,这是空间的放大。 除此而外,孔子还说时代发生了变化,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原则、管理的方式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就是损和益,损就是把那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去掉一些,益则是根据新的时代要求增加一些,但深层的东西不会变,“虽百世,可知也”。在这里,孔子想表达的其实是一种时间的绵延连续。孔子说的三代、十世、百世则是时间的绵延。 不管是时间的绵延还是空间的放大,孔子最为关注的还是能够超越暂时与区域性的深层次的根本问题。作为一个自然人,我们有自己的自然追求;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有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社会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从根本上接合与调和,孔子思考的深刻恰恰就在于此。 儒家的“儒”字,很像一个人在洗澡,以水冲洗沐浴濡身。其实这个儒,在商周时期就是相礼的人,也就是古代举行礼仪活动时,别人不懂的礼仪他懂,他的身份就是儒,是一种职业。 但到孔子创立儒家的时代,情况不一样了,孔子不但要洗净身体,也要洗净心灵。儒家,以先王之道濡其身,用尧舜禹汤文武等先圣之道来改变我们自己,所以孔子跟他的学生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小人儒只是把儒当成一种谋生手段,而君子儒应该致力于素养的提升,致力于社会的改良。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君子的德行就像风一样影响大家,他怎么做老百姓就怎么做。所以政者正也,为政者正,则天下不能不正。

福建省宁德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福建省宁德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2020·长沙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正大肆侵害着人类健康。病毒无情,人间有爱。为守护百姓的健康,广大医护人员冲在第一线,成为人民群众抗击疫情的“主心骨”和“定心丸”。这些“白衣战士”,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与死神竞速,用满腔的工作热情来履行自己的使命,履行自己的责任。他们不顾个人安危,生动________出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不懈追求,在最危险的地方________出最崇高的精神品质。 疫情当前,广大医护人员的使命担当、职业素养、专业知识,是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广大医护人员是抗击疫情的急先锋,也是救治患者的主力军。有人闻令而动,瞒着家人深夜驰援湖北武汉;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紧要关头,广大医护人员经受了严峻考验,做出了巨大贡献。 病毒无情人有情。医护人员是最可爱的人,也是最可敬的人。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里,医护人员和患者竖起大拇指互相鼓励,定格了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温暖瞬间。这是________的决胜战线,也是不容有失的生命防线。我们向每一个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白衣战士致敬,向每一位奉献在救死扶伤岗位的白衣天使学习。只要万众一心、________,疫情防控阻击战定能捷报频传,广大医护人员定能早日凯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展现彰显同仇敌忾同舟共济 B . 展现彰显众志成城风雨同舟 C . 彰显展现众志成城同舟共济 D . 彰显展现同仇敌忾风雨同舟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疫情当前,广大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使命担当、职业素养,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屏障。

甘肃省民勤县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卷

甘肃省民勤县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20高二上·鹤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古文人侠客梦,几代人的青春里都住着一个金庸。“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人们记诵这一嵌入14部作品首字的“名句”背后,正是金庸武侠作品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生的影响。金庸武侠作品一纸风行,深刻启示我们大众文化作为与大众精神生活_________的文化品类,更要以滋养人的心灵为己任。 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对于同时代人往往评价谨慎。__________的思维习惯,使得中国文学研究界在评价在世的、同时代的作家时不免较为保守,甚至__________,于是具有章回体小说结构、传统趣味、驳杂文化的金庸武侠小说被长期摒弃在经典作家之外。当然,对大多数金庸迷而言,_________,金庸是传统文化的坚守者。通过他的武侠小说为读者们奉献了一批富于文化内涵、充满奇异想象和民族大义的优秀作品,赋予了中国当代文学以新的语言魅力和文化自信。 金庸一生办报、写书、学习,老爷子80多了还跑到剑桥去读书;古龙一生好友、好酒,为朋友一醉方休;梁羽生像逸士,在人们热议金古之时,他却移居澳洲,渐渐淡出大家的视线。胡秋原在《古代中国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中曾说,“儒、隐、侠构成中国知识分子三大性格要素”。我倒觉得这()。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通过他的武侠小说为读者们奉献了一批充满奇异想象和民族大义、富于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赋予了中国当代文学以新的语言自信和文化魅力。 B . 他通过武侠小说为读者们奉献了一批充满奇异想象和民族大义、富于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赋予了中国当代文学以新的语言魅力和文化自信。 C . 通过他武侠小说为读者们奉献了一批充满奇异想象和民族大义、富于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赋予了中国当代文学以新的语言自信和文化魅力。 D . 他通过武侠小说为读者们奉献了一批充满奇异想象和民族大义、富于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他的这些武侠作品充满语言魅力和文化自信。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浙江省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3)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8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那日,我与邻.(lín)居前往湖南张家界武陵源天子山风景区游玩,恰逢春雪降临,只见云雾在峰林间若隐若现,时而低空萦.(yíng)绕,时而漫步峰颠,宛如童话般的春日冰雪世界。 B. 天池山“7.18”山洪爆发灾害事件发生以来,该县第一时间启动应.(yìng)急预案,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现场坐阵指挥,不间.(jiān)断开展人员搜救工作,尽全力做好灾情应对及善后处置各项工作。 C. 散文是倍受读者青睐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散文家凭借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文采斐.(fěi)然、脍.(kuài)炙人口的名篇。 D.身处西藏一隅.(yú),仿佛置身于净心的祥和安静之地:阳光灿烂,经幡飞舞,身旁不时传来阵阵清晰而混.(hùn)沌的远古呼唤,令人思绪万千,浮想联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论语》中,君子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极好的行为准则。君子内心的人格修养来自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学习和思考是君子实现其人格理想、成为人格典范 ..的前提和基础。〖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通 仁义,知礼。 〖丙〗“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是精神化的人,他追求的不是物质和名利,而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感,其核心就是仁义。仁者,爱人;义者,宜也。但很多时候,人总要面临仁义与利益的选择。《里仁》篇对此表达了明确的看法:“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典范 B.立身处世 C.贯穿 D.正是 3.文段中划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误用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喜剧小品风趣幽默、短小精悍,能生动鲜活地反映现实生活,是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 B. 机器人“阿尔法狗”在围棋比赛中打败韩国高手,这让很多人担心今后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C. 美国能源信息局最新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全国商业原油库存增加120万桶。上周美国日均原油产量至少增加3.7万桶至920万桶。 D. “返乡——离乡”模式构成了中国式大迁徙,其背后蕴含着“中国式孝心”的拼搏与无奈。离家的脚步越来越近,心里不由得一阵怅然。父母的衰老和孤独,让远行的脚步无法义无反顾。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7 分) 渔民在夜间先用灯光诱集趋光性鱼类,然后围捕,称“光诱围网捕捞”。这种科学的捕鱼方法,渔获量高。有些渔民运用这种方法,拿网眼极小的密网围捕,连筷子粗细的、硬币大小的幼鱼,都统统捞了上来。 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杂史】孔孟之道和老庄之学随想

【杂史】孔孟之道和老庄之学随想 近来有一部大片《孔子》正在热映,据说上座率还不错,这与近年来国学的走红有关吧。 一说起国学,总是令人想起四书五经等儒家的经典著作,其实国学的范围浩瀚淼茫,百家争鸣。也许是年龄的关系吧,我却独对老庄之学颇感兴趣。人们总是喜欢将孔孟之道连在一起说,其实孔子和孟子也是有很大区别的,当然,孟子继承了儒家的学说并发扬光大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代表人物,古代被尊为“亚圣”。他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三岁丧父,是母亲仉氏把他养成人。孟母教子的故事,流传至今,“三迁择邻”的故事,说的是孟母为了给孟子选择一个学习和成长的环境,不怕麻烦地搬了三次家。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孟子还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这一点他比孔子更接近现代的民主思想。 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的理论依据。他的人格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不畏权贵,为真理和正义而勇敢抗争。如果说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是积极入世的话,那么,老庄学说则充满了出世、甚至厌世的思想。 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道”而展开的。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其中心思想。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如果说老子的学说里还有某些昂扬向上的东西的话,庄子则就消极的多了。例如著名的哲学命题“庄周梦蝶”。《庄子·齐物论》里说:“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译成白话文就是:“从前某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哲学家所引用。 不是吗?庄周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是庄周的大幸;而蝴蝶梦为庄周,

孔孟老庄思想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既互相排斥,又互相吸收;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融和。他们恰恰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可或缺和赖以互补的两个方面。在此意义上来说,儒道本是一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他们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即便是在儒学一统天下的时期,道家思想也并没有泯灭,它以各种形式渗透到儒学、佛学之中,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无形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人生态度,这正体现了道家思想的潜隐特点。 儒、道两家思想,一个刚健有为,一个柔顺因循;一个入世进取,一个潜隐退守,这是他们达到相通和互补的真正前提。所以,许多中国古代文人才能入世为儒,出世为道,或者熔儒道于一炉,张弛相济,进退自如。 从历史渊源来看,春秋战国时代,随着奴隶制度逐渐解体,我国进入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一部分奴隶主贵族逐渐失去了他们原有的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权地位,成为贫民或者奴隶。其中一部分人结草为庐,结伴而耕,避世隐居。《论语》中把他们叫做"逸民"或"隐者"。这些人对弱肉强食、离乱痛苦的现实社会,表示强烈的不满,和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一样,他们痛斥"天下无道"!在这同一个时代,儒家和道家走着两条不同的道路。 儒家直面现实社会,力求探索一条改造客观世界的道路,即便是个人的修身养性,最终也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孔子认为,他与那些逸民、隐者的区别就在于"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用孟子的话来解释,就是:"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一向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但实际上不管天下"有道"还是"无道",他似乎没有一点退隐的意思。为了改变这个"无道"的世界,尽管他四处碰壁,却百折不挠,骨子里还是那股劲:"知其不可而为之"。在此方面,孟子比孔子毫不逊色。在他看来,无论得志还是不得志,无论困厄时还是显达时,都不应该绝人逃世;主张用自己的方法来"平治天下",实现其"王道"理想;并且扬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他更无退隐之意。 道家面对残酷的现实,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从自然中寻找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老子本人就是一个"隐君子",相传他在周朝做过藏书管理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来他退隐了,写下《老子》一书。庄子曾做过宋国漆园的管理员,辞职后表示"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宁肯隐居陋巷,借米充饥,自编草鞋,过着清苦的生活,也不愿应楚威王高薪聘请而赴楚相之位。从老子的自然无为、少私寡欲、贵柔守雌的思想,到庄子的无己无功无名、逍遥放达的精神境界,无不说明道家与儒家的不同之处。道家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固执地守护着人的精神的尊严,辛勤地开垦着人的精神的荒漠,把人生从一切无法消除的痛苦和灾难中拯救出来,超越人生困境和世俗情欲,使人获得一种宁静的自由和圣洁的心境。老子和庄子都是隐士,但他们又不同于一般的隐者。他们的退隐不单单是为了规避无法改变的罪恶现实,也不仅仅是为了避免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更重要的是为了寻求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自由。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道家在韩非子的显学排行榜上名落孙山。可以说,春秋战国时代所涌现出来的大批隐者的现实生活,以及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隐者生

傅佩荣演讲: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孔孟老庄”

傅佩荣演讲: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孔孟老庄”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2016傅佩荣演讲: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孔孟老庄”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毕业,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比利时鲁汶大学、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着作有《儒家哲学新论》《儒道天论发微》《哲学与人生》《国学与人生》《心灵的旅程》《国学的天空》《四大圣哲》等上百部着作,并重新解读《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等。 演讲内容 ■为什么会出现儒家、道家主要跟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关。当时是一个乱世,乱世有一个特色——价值上的虚无主义。是谁发现这个问题孔子。孔子的思想从哪里入手呢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活在世界上只有一件事,就是对自己负责,过好这一生 ■西方哲学曾经一度把个体抬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但个性膨胀的结果就是自我和他人巨大的矛盾冲突,因而才有“他人即地狱”的感慨。相反,儒家哲学非常强调自我和他人之间的互动,这就是双方的适当关系。这不是简单的有好心做好事,而是根据自己的智慧去判断 ■现在中国人如果学会儒家道家,等于打通任督二脉了。但也要注意,实际上儒家有两套,孔孟是一套,董仲舒之后是一套。从董仲舒之后,儒家是被利用的,变成了吃人的礼教。真正的儒家绝对没有“大义灭亲”这样的话。我们现在最大的挑战,就是要恢复原始的孔孟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在晚年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愿意用一生的成就跟财富换取跟苏格拉底共处一个下午。德国哲学家雅士培的《四大圣哲》,里面写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四个人—苏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稣。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才二十几岁,有点吃惊:佛陀、耶稣都是千千万万人朝圣的,而苏格拉底和孔子都是哲学家,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 文化里面最重要的不是器物制度而是理念 要说清楚什么是哲学,先要从文化是什么开始说起。“文化”两个字是中国人喜欢讲的,一聊起来就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到底什么是文化,我想很多人未必清楚。 文化首先异于自然。比如说,你在海边散步,捡到了贝壳,你说这个海真好,长贝壳,别人觉得很正常;如果你捡到的是手表,你说这个海真好,长手表,这就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了。海边有手表,肯定是有人来过了。文化的文是什么意思?在古代,两条直线交错就是文。你到一片森林,也许它已有几千甚至几万年的历史,但绝对不会有两棵树因为时间久了就自动变成一张桌子。只有人来了后才会有这样的交错,也只有人类才会把树木变成桌子,因此没有人类就没有文化。 文化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传统。一群人在一起一段时间,自然会留下群体的印记,很多时候就会形成传统。此外,文化是人创造的,人有生老病死,所以文化也有兴盛衰亡。对于今天来说,我们需要了解的就是文化如何兴盛,又如何衰亡。 文化的内涵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器物、制度和理念,三者缺一不可,否则谈不上文化的繁荣。第一个层次是器物,文化的繁荣首先要有物质基础的支持,包括科技发展、经济繁荣等。第二个层次是制度,是指从风俗习惯到法律、政治

中国饮食文化探究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药膳与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代码:PHAR119002.01 开课院系:药学院考试形式:课程论文 学生:徐文豪学号:专业:自然科学试验班 一、下列题目任选一题撰写一篇论文 1. 中国饮食文化探究 2. 药膳理论基础探究 3. 药膳与保健养生 4. 食疗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举例阐述) 5. 题目自拟(需与本课程主题密切相关) 二、论文写作要求 1.正文字数:3000字以上(不包括注释和参考书目等)。 2.论文统一按word格式A4纸(“页面设置”按word默认值)编排、打印。 装订时,以此试卷作为论文封面。 3.正文字体:宋体;字号:小四号;字符间距:标准;行距:20磅。 4.论文应包括论文题目、正文、参考文献等。应严格遵循论文写作规,引文必须注明出处。参考文献序号在文中相应位置标出,文后参考文献格式参见附件《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5.如果所提交论文不合规者,必须改写。如果两次改写后,仍不合规者不予以评分。 6.严禁抄袭,发现即按零分处理。 7.6 月17 日13:30前提交。个别需改写的可顺延三天,最迟于6 月20 日之前全部交毕。逾期以零分处理。

中国饮食文化探究 饮食文化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季鸿昆先生认为,饮食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关于食物需求、生产和消费方面的文化现象,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括食物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因此, 各个时代的饮食文化形态, 应由当时当地的社会形态、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所决定。[1]在中国,炎黄文化源远流长,是以道德为本位的伦理型文化。伦理道德、和谐统一、人文教化等,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发源于河流的五千年农耕文明,重农求稳,中原土地肥沃,季候分明。这样的社会形态和文化温床所孕育出的中国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瑰宝。 一、浅探中国饮食文化思想。 中国人主“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农本主义也是我国传统社会的主导形态。早在战国时期,吿子就提出过“食色性也”,把饮食放在人生最重要两件事之一。饭食是人民生存的前提,儒家的民本思想主民欲天从,历代统治者也重视饮食,将江山称为“社稷”,逢重要节气祭祀谷神稷神,以米粮为公职俸禄作为通货。吃是一种自然本能,但饮食是超乎自然需求的,关系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国饮食文化与政治、、伦理紧紧联系,也是中国礼仪文化、行为哲学的外在表现。人们在农业劳动中积累了大量经验,主“实干务本”追求“丰衣足食”,对饮食的关注从不放下,致力于改善烹饪技巧、丰富饮食文化容。这一思想一直延续至今日,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中国所发明之食物,固大盛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2]对于饮食的研究与创新,在中国从古至今都是一项人才与成果辈出的科学。达叟著有《本心斋蔬食谱》,袁枚著有《随园食单》,在基的《多能鄙事》、周亮工《闽小记》中也有大量关于饮食的记载。现今国人也常以“吃了吗?”为寒暄暖句;以山肴海宴为待客标准;以“吃喝拉撒”细说繁复人生;可凭一顿美食解干戈,一壶美酒定宏谋。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有突出的地位,辐射其他诸多文化现象,对饮食的重视体现了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和古老实用的传统经验哲学在国人思想中潜移默化的作用。 中国饮食文化思想嵌入了道德伦理特征。《老子》第六十章云:“治大国, 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 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 故德交归焉。”[3]统治者治国要顺乎自然规律顺乎天道,而好的烹饪者在烹调时也要顺乎食物本身的特质,要求精妙和谐,饮食文化和政治伦理道德联系密切。中国饮食文化自源起就带着道德伦理的标签,在社会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