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传统文化测试题

小学传统文化测试题
小学传统文化测试题

小学传统文化测试题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内容分别为、、三部分。

2、“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著作,“五经”指、、、

12、“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古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位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是青莲居士,苏轼是居士,白居易是居士,欧阳修是居士,李清照是居士,袁枚是居士。13、时间稍纵即逝,我们要珍惜时间。关于珍惜时间的诗句有

14、《示儿》一诗中,写作者心事的诗句是

“。”

15、教育节约粮食,珍惜农民劳动成果的诗句:

“”

16、“良药苦口利于病”的下一句是“。”

1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代诗人写的诗句。

18、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19、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0、下面的成语与那个历史人物有关:手不释卷精忠报国

二、单项选择题(每个2分,共30分)

1、唐代岑参、高适擅长写作何种类型的诗作?()

A田园诗 B 送别诗 C 边塞诗

2、北宋年间,因“乌台诗案”获罪的诗人是谁?()

A 苏轼

B 欧阳修 C王安石

3、在《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猛将是谁?()

A 张飞 B黄忠 C 关羽

4、“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是谁的词?()

A 温庭筠

B 柳永

C 李清照

5、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写在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6、“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出自哪部著作?()

A 《论语》

B 《孟子》

C 《左传》

7、“人生七十古来稀”出自谁的诗?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8、“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

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

9、“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在感慨哪位英雄的经历?()

A 萧何

B 项羽

C 韩信

10、“诗佛”指的是谁?()

A 杜牧

B 李贺

C 王维

1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作者是谁?

A 晏几道

B 柳宗元

C 晏殊

12、“诗狂”是指唐代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李贺

C 贺知章

13、“君子惠而不费”的下一句是什么?()

A 恩而不忘

B 劳而不怨

C 知而不惑

14、“三苏”中哪位诗人辈分最高?

A 苏洵

B 苏轼

C 苏辙

15、“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出自哪首诗歌?()

A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C《塞下曲》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三分,共30分)

1、“大李杜”指的是谁?()

A 李白

B 杜牧

C 杜甫

D 李商隐

2、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叙事诗“双壁”的是()

A 《孔雀东南飞》

B 《孟姜女哭长城》

C 《西厢记》

D 《木兰诗》

3、下面那些诗句是出自李白的诗?()

A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D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4、下面诗人,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A 曾巩

B 欧阳修

C 柳宗元

D 王安石

5、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

A 李贺

B 李商隐

C 岑参

D 王昌龄

6、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高潮,出现了许多有代表性的人物,其中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 庄子 B孔子 C 孟子 D 老子

7、下面成语和项羽有关的是()

A 胯下之辱

B 四面楚歌

C 破釜沉舟

D 十面埋伏

8、“三孔”指的是()

A孔庙 B 孔堂 C 孔林 D 孔府

9、下面属于“托物言志”诗的是()

A 《竹石》 B《石灰吟》 C 《示儿》 D 《七步诗》

10、下面哪部书属于“四书”

A 《论语》

B 《周易》

C 《大学》

D 《孟子》

附参考答案:

一 1 《诗经》《风》《雅》《颂》

2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3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7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1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2 东坡香山六一易安仓山

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4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15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6忠言逆耳利于行

17 唐白居易

18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19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0 吕蒙岳飞

二单选题

1C 2A 3C 4A 5C 6B 7C 8B 9C 10C 11C 12C 13B 14A 15B 三多选题

1AC 2AD 3BCD 4ABCD 5CD 6BC 7BCD 8ACD 9AB 10ACD

云南三年级传统文化考试题

其中单选题50道,多选题29道,判断题21道,合计100道。 一.单选题 1.在《笠翁对韵》中,有这样一句话:“凤冠珠闪烁,螭(chī)带玉玲珑。”其中“凤冠”指的是古代后妃或贵族妇女的() A.金钗 B.帽子 C.扇子 D.耳环 【答案】B 2.在《笠翁对韵》中,“贤对圣,是对非。觉奥对参微。”押的是“ei”韵。下面还有哪句押的是“ei”韵?() A.晨对午,夏对冬。下饷(xiǎng)对高舂(chōng) B.红对白,有对无。布谷对提壶 C.鸡晓唱,雉(zhì)朝飞。红瘦对绿肥 D.谢蝴蝶,郑鹧鸪。蹈海对归湖 【答案】C 3.在我国古代,“鱼书”指的是() A.书信 B.食物 C.行李 D.家具 【答案】A 4.《荀子·劝学》中有这样一句话:“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要学会() A.舍得 B.飞跃 C.坚持 D.驾车 【答案】C 5.楚顷襄王二十年前后,楚将庄蹻(juē)率领军队到达滇池地区,后因归路被秦国所断,就留在滇池地区,建立滇国,都城在今天的哪个地方?() A.昆明晋宁 B.大理 C.丽江 D.曲靖 【答案】A 6.下面哪部作品是郭守敬编写的?() A.《天工开物》 B.《授时历》 C.《四库全书》 D.《弟子规》 【答案】B 7.下面亲属关系,不属于“血亲”的是() A.爷爷 B.姥姥 C.姑姑 D.姨父 【答案】D 8.“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嫉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这段话出自() A.《颜氏家训》 B.《朱子家训》 C.《训俭示康》 D.《戒侄成王》【答案】B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_经典阅读优秀版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阅读精选(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礼貌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四个特征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一样的历史时期 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一样。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 度---高深莫测。 文化纵览 简介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自然养生、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农家、农民起义;皇宫官府、宫庭文化、帝王学。 诸子百家 中国传统文化 1.道家(老子、庄子、列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南华经》《道德经》《管子》 2.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 3.法家(李悝,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 4.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 5.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桓团《公孙龙子》) 6.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7.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

最新一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

小学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寺口镇寺口小学李黄华闫春慧张丽恒 《笠翁对韵》 一、开场白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第一段 讲解第一段 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 苍穹下响高舂青春 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小儿语》 问题提出 小学生说话做事要注意什么呢?

教学目的 理解词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过程设计 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小儿语》是明代吕得胜编写的,它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儿童的常生活结合起来,对少儿品德的养成及其成长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2.教师范读原文,请学生认真听。 3.领学生读词句 4.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 重点解释: 沉静、从容、体悉、从宽。 5.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6.检查背诵 7.拓展训练: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你该怎么做? 小组商量一下,演一演。 《治家格言》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一粥一饭……物力维艰”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过程设计 一、简介《治家格言》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

重视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价值 现在社会,多少年来,所有的学校都在大会小会的谈德育,但还不时遇到一些令人头疼的问题如抽烟、喝酒、校园暴力、破坏公物、甚至侮辱教师等等。看来如何理解、实施道德教育,怎样使道德教育充满活力并富有成效,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什么是道德 何为道?道即是法,是万物之奥,万事之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道先天地而存,是阴阳相合、遵自然法则运行不息的规律。何为德?德是物质场,万物存在的基础。“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重积德则无不克”(《道德经》)道与德连在一起就是尊道重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曾将道德阐释为“天道”、“天理”,以及人当遵守的“仁、义、礼、智、信”。天道、天理体现的是宇宙、地球、人类的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总和,而“仁、义、礼、智、信”则是人顺从天道所应遵从的道德规范。道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人无“德”便不能称之为人。由此可见,道德的内涵是非常深刻的。 二、道德与幸福 做人有为人之道,成物有构物之理。古人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人行事需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遵循一定的规律。得道能明事理,同时拥有了一种本领。得自然之道可成学者专家,得社会之道可为官为君,得先天之道可返本归真。符合事物规律行事必然会推动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使事物繁荣昌盛。相反,逆道而行就会碰的头破血流;为人处世应遵循一定的法则,这个法则的具体表述就是道德规范。重德能不断积德,使人德高望重,众望所归,为处世理事打下良好基础,走遍天下人所敬仰。 没有道德的个人,必然丧尽天良,为社会所不容;没有道德的社会,必然混乱、腐朽、堕落。可见,传统道德与人类幸福又是息息相关的。 三、悠悠中华文化五千载,道德一线贯穿,为道德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 教育历来被誉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教育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人的问题。人有两面性,可以选择善也可以选择恶,可以学好也可以学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在普遍的人性中,善与恶共存。一个人要行善,则必须约束自己的恶念,要吃苦、付出,还要持之以恒的坚持;而只要稍微放纵自己的欲望就会堕落。放纵当然比约束更容易,所谓“学好三年、学坏三天”。 笔者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激发人的正的因素,抑制人的负的因素;其根本途径在于从“心”做起,应回归到正心、诚意、提升道德修养的路上。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包含丰富的道德内涵,其精华代代相传。 “天人合一”代表着我们祖先的宇宙观;“善恶有报”是社会的常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为人的起码美德;“忠孝节义”是人生于世的标准;“仁义礼智信”成为规范人和社会的道德基础。中华文化体现出诚(实)、善(良)、和(为贵)、(包)容等优点。中华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和谐,重视个人修养,能够包容,能够发展,能够维护人间道德,能够使人有正信。 传统道德提倡的克制、忍让、节俭、吃苦耐劳,恰恰能够避免人陷入那种无度的纵欲之中。是调剂人生活,使人精神充实的有力保障。而乐天知命,使人能够更加理智而清醒的生活。抛弃了无谓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带来的烦恼。这些东西非常合乎天理,也十分符合人性。有益于激发人正面的因素,抑制人负的因素,具有向善向上的感染力。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道德教育取之不尽的好素材。 四、用传统文化实施道德教育的方法 道德是无所不在的,是活泼的、流动的、丰富多彩的,而非呆滞的、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在借助传统文化实施道德教育中,如果我们选择恰当的方法,是能够把她准确、实在、生动的表现出

诵读优秀经典 传承传统文化

诵读优秀经典传承传统文化为进一步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蓟县第七小学在师生中持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在校园中营造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 为配合活动的开展,结合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学校在楼道的墙壁上专门开辟了“国学文化”版块。一个个《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小故事娓娓道来、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每一块墙壁都在说话,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经典的书香。诵读经典已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师生的生活状态,他们在亲近经典,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品味着祖国灿烂文化的芳香。 二、重视校本教材的研发和使用。 我校历来重视以国学文化为依托,研发校本教材工作,学校组织部分语文骨干教师在课堂实践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成功编写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弟子规》《阅读积累》《经典阅读》并在全校推广使用。学校把这些校本课程列入教学计划,1-2年级每周两课时,3-6年级每周一课时。并把《弟子规》作为我校各年级必背教材,纳入语文课程之中,由语文教师负责诵读、讲解。 三、以科研课题研究带动“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 我校在几年的“经典诵读”活动中,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构建起以:“早识字;多阅读;勤积累;会学法;善学习”为主要内容的读书模式,特别是在组织学生阅读活动中,归纳提炼出:“故事引领激发阅读;教师引领体验阅读;模仿引领感受阅读;方法引领快速阅读;内容引领健康阅读”的指导学生阅读活动的策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发展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我校开展的普及阅读活动已成为学校办学的一大亮点和特色,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注意。 我校以重点课题:“早识字-多阅读-勤积累-会写作”与中国教师报的“随笔化作文”、“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优化小学生识字过程的研究”为引领,引导师生诵读经典,读好经典。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师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滋养。沐浴氤氲书香,奠基多彩人生。 四、诵读形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每日10分钟诵读活动。学校规定每天早晨上课前10分钟为《弟子规》的诵读时间。各班语文教师认真组织精心指导,学生们积极学习、诵读国学,感悟

高考传统文化知识100题(填空题,附答案)

高考传统文化知识100题 “一”型测试题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2.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 )。 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的《》。 4.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是 ( )的《》。 5.“天下第一行书”指( )的《》。 6.“天下第一关”指( )。 “二”型测试题 7.“两司马”指汉辞赋家( )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 8.“二陆”指西晋文学家( )和陆云。 9.书法史上的“二王”指东晋时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和( )父子。 10.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指唐代诗人( )和( )。 11.“二程”指北宋时期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和( )兄弟。 12.“乐府双璧”指《木兰诗》和《》。 13.“二拍”指明末( )编著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4.“二乔”指( )时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 “三”型测试题 15.“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子( )、曹植。 16.“三苏”指北宋文学家( )与子苏轼、苏辙。 17.“三袁”指明代后期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宗道、( )、袁中道三兄弟。 18.“三玄”指《》、《老子》、《庄子》三书的统称。 19.“春秋三传”简称“三传”,指解释《春秋》的《》、《公羊传》、《穀梁传》。 20.“三吏三别”指唐朝杜甫创作的组诗,包括《新安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六篇。 21.“三言”指明末冯梦龙纂辑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喻世明言》、《》、《醒世恒言》。 22.《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刘备、( )、张飞。 23.“三皇”通常指伏羲、( )、神农。 24.“三教”指儒教、( )、佛教。 25.“三纲”指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26.“三才”指天、地、( )。 27.“三牲”指用于祭祀的牛、羊、( )。 28.“三省”指中书省、( )、尚书省。 29.“连中三元”中的“三元”指封建科举考试( )、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解元、( )、状元。 30.殿试三鼎甲:指状元、榜眼、( )。 31.“岁寒三友”指松、竹、( )。 32.“江南三大名楼”指湖北武汉的( )、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南岳阳的岳阳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1、《弟子规》节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弟子规》的由来 2、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3、体会做事小心谨慎,讲信用的重要性 二、重点难点: 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四、课前准备: 听相关故事。 五、教学过程: 一、说文解字 1、出示: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2、解字:弟子(学生)圣人(孔子)孝(孝顺父母)弟(友爱兄弟弟姐妹)谨(小心谨慎)信(讲信用) 3、解释:《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圣人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二、故事引导 1、讲关于孔子和子路的故事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孔子的故事

3、讲宴殊故事晏殊是宋代名臣,还是著名的文学家。 晏殊小时候便有神童之誉。一次,皇上让他参加御前考试,拿到考题后,他马上请求皇上另出新题,并老老实实地禀报:“这个题目,我天前正好练习过,草稿还存在家里,为考出真才实学,请为我出道新试题。”他这种诚实的态度深得皇上赏识。考中进士后,晏殊仍然每天闭门读书,刻苦用功。他如此敦厚,如此好学,颇得世人好评。 三、熟读成诵 1、开火车读古文 2、小组读古文 3、开展小组背诵比赛 四、情景明理 1、情景表演,辨析:(1)爸爸妈妈工作一天很累地回到家里(2)妹妹向我要一支铅笔 2、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做 3、如果发生这样的事会有什么后果:(1)小明在教室里捡到一块很漂亮的橡皮,他看没人发现,就放在了自己的铅笔盒里。(2)小华答应借给晓红一本漫画书,可是到了第二天他却不带来 4、小结道理:一个人只有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言语行为中小心谨慎,讲信用,才会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六、教后反思: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心得体会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先贤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精华。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文化的吸收着,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来沉淀下来的精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再者也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的凝聚力。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新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为此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大学生了解的方式也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教育人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中,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修身”与治国平天下联系在一起。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中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治其国,欲治其国,必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诚意,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平天下”。由此可见修身是为人、为事的根本,修身不成则一事无成。当代大学生常不注意自身修养,如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在宿舍不打扫卫生等给别人造成了很大困扰,为此大学生应从平常小事做起,修身养性。 传统还注重人际关系,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正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个社会将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当代大学生时有缺乏为他人着想的现象,大家同在一个寝室,却不和睦相处,经常为一些琐事斤斤计较,甚至有时还大打出手。 传统经典、路还很长。自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小到大也算接触到不少的古典文献著作,可是真的细究起来才发现,自己知之甚少。老师讲解时,时常会抛出一些问题来让我们回答,可是如果不是读过相关书籍的话,是很难解答的,平时要有很多的积累,通过长时间的琢磨才有可能求得一知半解,相比于班上一些有一定扎实的传统文化的知识素养的同学来讲,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经典著作并不应止步于你学习语文的那几年,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其实都可以找到属于不同阶段的中国文化经典来知道你的人生,而我们要做的是保持一颗进取的心,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尤其是以具有传承意义的儒家、道家为主。 从现代来看,中国文化在外国是很受欢迎的,很多外国学者都在

小学传统文化测试题

小学传统文化测试题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内容分别为、、三部分。 2、“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著作,“五经”指、、、 12、“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古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位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是青莲居士,苏轼是居士,白居易是居士,欧阳修是居士,李清照是居士,袁枚是居士。13、时间稍纵即逝,我们要珍惜时间。关于珍惜时间的诗句有 。 14、《示儿》一诗中,写作者心事的诗句是 “。” 15、教育节约粮食,珍惜农民劳动成果的诗句:

“” 16、“良药苦口利于病”的下一句是“。” 1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代诗人写的诗句。 18、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19、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0、下面的成语与那个历史人物有关:手不释卷精忠报国 二、单项选择题(每个2分,共30分) 1、唐代岑参、高适擅长写作何种类型的诗作?() A田园诗 B 送别诗 C 边塞诗 2、北宋年间,因“乌台诗案”获罪的诗人是谁?() A 苏轼 B 欧阳修 C王安石 3、在《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猛将是谁?() A 张飞 B黄忠 C 关羽 4、“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是谁的词?() A 温庭筠 B 柳永 C 李清照 5、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写在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6、“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出自哪部著作?() A 《论语》 B 《孟子》 C 《左传》 7、“人生七十古来稀”出自谁的诗?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8、“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 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 9、“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在感慨哪位英雄的经历?() A 萧何 B 项羽 C 韩信 10、“诗佛”指的是谁?() A 杜牧 B 李贺 C 王维 1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作者是谁? A 晏几道 B 柳宗元 C 晏殊 12、“诗狂”是指唐代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李贺 C 贺知章 13、“君子惠而不费”的下一句是什么?() A 恩而不忘 B 劳而不怨 C 知而不惑

必考100道传统文化知识测试题

《必考100道传统文化知识测试题》正文 必考100道传统文化知识测试题 必考100道传统文化知识测试题 “一”型测试题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2.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 )。 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的《》。 4.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是( )的《》。 5.“天下第一行书”指( )的《》。 6.“天下第一关”指( )。 答案: 1.诗经 2.屈原 3.司马迁史记 4.刘勰文心雕龙 5.王羲之兰亭序 6.山海关 “二”型测试题 7.“两司马”指汉辞赋家( )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 8.“二陆”指西晋文学家( )和陆云。 9.书法史上的“二王”指东晋时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和( )父子。 10.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指唐代诗人( )和( )。 11.“二程”指北宋时期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和( )兄弟。 12.“乐府双璧”指《木兰诗》和《》。 13.“二拍”指明末( )编著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4.“二乔”指( )时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

答案: 7.司马相如8.陆机 9.王献之10.李白杜甫 11.程颐12.孔雀东南飞 13.凌濛初14.三国 “三”型测试题 15.“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子( )、曹植。 16.“三苏”指北宋文学家( )与子苏轼、苏辙。 17.“三袁”指明代后期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宗道、( )、袁中道三兄弟。 18.“三玄”指《》、《老子》、《庄子》三书的统称。 19.“春秋三传”简称“三传”,指解释《春秋》的《》、《公羊传》、《穀梁传》。 20.“三吏三别”指唐朝杜甫创作的组诗,包括《新安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六篇。 21.“三言”指明末冯梦龙纂辑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喻世明言》、《》、《醒世恒言》。 22.《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刘备、( )、张飞。 23.“三皇”通常指伏羲、( )、神农。 24.“三教”指儒教、( )、佛教。 25.“三纲”指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26.“三才”指天、地、( )。 27.“三牲”指用于祭祀的牛、羊、( )。 28.“三省”指中书省、( )、尚书省。 29.“连中三元”中的“三元”指封建科举考试( )、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解元、( )、状元。 30.殿试三鼎甲:指状元、榜眼、( )。 31.“岁寒三友”指松、竹、( )。 32.“江南三大名楼”指湖北武汉的( )、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南岳阳的岳阳楼。 答案: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心得体 会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心得体会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先贤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精华。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文化的吸收着,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来沉淀下来的精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再者也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的凝聚力。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新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为此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大学生了解的方式也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教育人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中,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修身”与治国平天下联系在一起。传统文化经典着作中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治其国,欲治其国,必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诚意,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平天下”。由此可见修身是为人、为事的根本,修身不成则一事无成。当代大学生常不注意自身修养,如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在宿舍不打扫卫生等给别人造成了很大困扰,为此大学生应从平常小事做起,修身养性。 传统还注重人际关系,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正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个社会将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当代大学生时有缺乏为他人着想的现象,大家同在一个寝室,却不和睦相处,经常为一些琐事斤斤计较,甚至有时还大打出手。 传统经典、路还很长。自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小到大也算接触到不少的古典文献着作,可是真的细究起来才发现,自己知之甚少。老师讲解时,时常会抛出一些问题来让我们回答,可是如果不是读过相关书籍的话,是很难解答的,平时要有很多的积累,通过长时间的琢磨才有可能求得一知半解,相比于班上一些有一定扎实的传统文化的知识素养的同学来讲,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经典着作并不应止步于你学习语文的那几年,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其实都可以找到属于不同阶段的中国文化经典来知道你的人生,而我们要

中国传统文化选择题参考期末测验

中国传统文化选择题参考期末测验

————————————————————————————————作者:————————————————————————————————日期:

内容有点多,给大家整理一下吧,,谢谢了,, 涛哥整理,侵权必究 1.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 A ) 春秋左氏传 B 国语 C 史记 D 资治通鉴 .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了( B )等规范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观念。 仁、礼 B 法、术、势 C 兼爱 D 无为 .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第一次将( C )摆到最为重要的地位。 家族观念 B 忠君观念 C 个体人格 D 社会群体 .清代时,清儒推尊汉儒,而攻击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呼其学为( D ),以示与汉学区别。 理学 B 道学 C 考据学 D 宋学 .在儒学中,作为天人共通契合点的,是( A ) 德 B 道 C 君子 D 仁 .中国封建时代运用"外儒内法"的统治术是在( C )就开始的。 先秦 B 秦 C 西汉 C 东汉 ."阴阳"是一对中国古代哲学中范畴,含有丰富的辩证思想。在阴阳理论中,中国人是(A )为本的。 阴 B 阳 C 阴阳互动 D 阳胜于阴 .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能如此稳定地延续二千多年,与( B )的哲学思想渗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是密切相关的。 天人合一 B 中庸 C 阴阳 D 无为 .《史记》中所记秦汉时期的游侠之士,多为( A ) 违法犯禁之徒 B 循规蹈矩之士 好学谦虚之人 D 仁慈善良之辈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剑文化中的灵异色彩不断增加,但剑文化内涵始终是( B )的象征。 仁义、忠诚 B 正义、正气 C 万物有灵 D 驱邪逐怪

云南二年级传统文化考试题

其中单选题共50道,多选题共30道,判断题20道,合计100道。 一.单选题 1.补充句子:弟子事师,(),习其道也,学其言语。 A.终身为父 B.敬同于父 C.等同于父 D.修行在个人 【答案】B 2.孔子的弟子们将他和一些杰出弟子的言行,编辑成了() A.《论语》 B.《史记》 C.《春秋》 D.《诗经》 【答案】A 3.()主张无为而治,崇尚清静无为,回归自然。 A.老子 B.商鞅 C.孟子 D.韩非子 【答案】A 4.孔子曾说:“三人行,()。”教育我们要虚心向他人学习。 A.必有我师焉(yān)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见贤思齐焉 D.终身为父 【答案】A 5.“剪桐封弟”的故事发生在西周初年哪位帝王的身上?() A.周成王 B.周文王 C.周武王 D.周幽王 【答案】A 6.“夫地力之生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这句话出自() A.《论语》 B.《资治通鉴》 C.《道德经》 D.《朱子家训》 【答案】B

7.每年的()是我国的端午节,又叫“端阳节”。 A.农历四月初五 B.农历五月初五 C.农历六月初五 D.农历四月初四 【答案】B 8.傣族的泼水节一般从4月中旬开始,连续庆祝三天。第一天叫作(),相当于除夕。 A.空日 B.麦日 C.岁首 D.迎新 【答案】B 9.戎马一生的常胜将军,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被称为“三朝虎臣”的是()A.郑成功B.戚继光C.文天祥D.胡宗宪 【答案】B 10.“河鼓二”在天文学上是指哪颗星?() A.牛郎星 B.织女星 C.北斗星 D.天狼星 【答案】A 11.()百姓会在歌圩(xū)上吃传统食物五色饭。 A.傣族 B.壮族 C.满族 D.苗族 【答案】B 12.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 A.秦国 B.楚国 C.齐国 D.燕国 【答案】B 13.家训在中国形成已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朱子家训》中就有“饮食约而精,()”教育我们在生活当中应该养成简单朴素的好习惯。

传统文化经典练习题

【传统文化经典复习】练习题 1.必做题 (一) 阅读下面文化经典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①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①;使于四方,不能专对②,虽多,亦奚以③为?” (《论语?子路》) ②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④用之而成路;为间⑤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孟子?尽心下》) [注] ①达:通达,会处理。②专对:独立自主应对。当时在外交上常以背诵《诗经》章句来委婉地进行提问和回答。③以:用。④介然:特别专注的样子。⑤为间:有顷,为时不久。 孔子、孟子各提出了什么样的为学主张?请根据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①孔子主张学以致用(或:孔子认为,为学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他要求弟子们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政务、外交上。②孟子主张学习要专心致志(或:孟子认为,学习要持之以恒)。他以“茅塞”为喻,告诫高子不可间断学业。 (二) 根据提供的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①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离娄上》) 【注】①圹:同“旷”,旷野。 (1)本段文字除了“为渊驱鱼”这个成语外,还有(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熟语也源于此。

(2)概括本段的主旨,请你结合上面选段,谈谈自己的看法。 示例:①主旨:此段体现了孟子施仁政、得民心得天下的民本思想。 ②我赞同孟子这个的主张。这里孟子更是把人民放在第一位,认为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反映了孟子的民本主义思想。“渊”、“丛”比喻像汤武这样的仁君或施行仁政的国家;“鱼”、“雀”比喻人民或百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暴政只能驱逐百姓,只能让暴君失去民心,从而突出了实施仁政的重要意义。 2. 选做题 仿照老师示例,课后去整理荀子、庄子、墨子的基本思想,收集出自《荀子》《庄子》《墨子》的成语、名句格言。

2019年三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测试题 (I)

2019年三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测试题 (I) 姓名班级 一、填空 1、人之初,性本善的下一句是(性相近,习相远)。 2、我知道百家姓中有( 408 )个单姓、( 30 )个复姓,共(438)个姓氏。 3、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是(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4、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5、白蛇传中的和尚叫(法海和尚)。 6、正月是指(一月),冬月是指(十一月),腊月是指农历(十二)月。 7、“生当做人杰”的下一句是(死亦为鬼雄)。 8、古代兄弟姐妹的长幼顺序是:孟(伯)、仲、叔、季。 9、孟姜女的姓氏是(姜),实际意思是(姜家的大女儿)。 11、“苟不教,性乃迁。”中“苟”的意思是(如果)。 12.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13. “养不教,父之过。”选自《三字经》。 14. 子不学,(断机杼)。幼不学,(老何为)? 15.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6.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17. “融四岁”中“融”指的是(孔融)。 18. “昔仲尼,师项橐。”中“仲尼”指的是(孔子)。 19. 头悬(梁),锥刺(股)。家虽(贫),(学)不辍。 20.孟母三迁指的是(孟子)。凿壁偷光指的是汉代的(匡衡)。 21.《百家姓》相传是(北宋)初年浙江钱塘江的一位教书先生编写的。因为《百家姓》的作者是宋朝人,宋朝的皇帝姓赵,赵自然成了天下第一姓。 22.《百家姓》中的复姓有(上官)、(东方)、(司马)。

23.“乞巧节”又叫(七夕节),是指农历的七月初七。 24.(梁山伯与祝英台)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XX)年5月20日,“梁祝”传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5.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26.“生当做人杰”的下一句是(死亦为鬼雄)。 二、我会选。 1.《孟姜女》的故事发生在(B )。 A.唐朝 B. 秦朝 C. 汉朝 2.《白蛇传》的故事发生在(B ) A. 苏州 B.杭州 C.南京 3.农历十一月被称为(C ) A.正月 B. 腊月 C. 冬月 4.《题菊花》的作者是( A ) A. 黄巢 B. 王维 C. 白居易 5.《夏日绝句》写的是( B )的事。 A. 刘邦 B. 项羽 C.李清照 6.《孟母三迁》的故事出自(B )。 A.百家姓 B.三字经 C. 千字文 7.《百家姓》的作者是(B )朝人。 A.秦 B.宋 C. 唐 四、问答题 1.请写出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最新一年级传统文化试题

一年级传统文化(上学期)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入表中)。(20分) 1、小学生要做到自己的仪容端正,要注意些什么?() A、脸只要不脏,就不用洗了。 B、扣好衣服扣子,系好鞋带。 C、帽子斜着带,更显个性。 2、“容止格言”是哪个学校制定的?( ) A、汪洋中学 B、南开中学 C、腰关中学 3、下列哪些是文明行为?( ) A、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大声接打手机。 B、图书室里,乱扔垃圾,大声喧哗。 C、乘坐公交车时,有序排队上车。 4、上下楼梯()礼让。 A、靠右行 B、中间走 C、靠左行 5、和长辈谈话交流时,哪种行为是不正确的?() A、态度恭敬 B、声音要大 C、注视对方 6、1989年,我国把农历的哪一天定为“老人节”,也就是“重阳节”。() A、五月五日 B、六月六日 C、九月九日 7、在路上遇见老师,你该怎么做?() A、赶紧跑开,不让老师看见。 B、快步向前,身体立正,并向老师行礼。

C、边走边向老师打招呼。 8、下列哪一项是现代文明礼仪?() A、跪拜 B、鞠躬 C、拱手作揖 9、观看演出时,哪些行为符合文明礼仪?() A、热情鼓掌 B、向演员吹口哨 C、大声喧哗 10、我们常说要尊师敬长,下列哪些行为是正确的?() A、老年人爱唠叨,太烦了,我不听。 B、见到老师要有礼貌,主动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C、奶奶走路太慢了,我不等她,先走了。 二、判断题(请将答案填入表中,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1、尊敬老人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12、见到长辈可以直接叫他的名字。() 13、生活中有许多像老师一样交给我们知识、经验和道理的人,我们应该虚 心向他们学习。() 14、去展览馆,当看到喜欢的展品时,可以随意拿起来触摸。()

传统文化测试题

中国传统文化检测题 年级班级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益者三友的一项是()A.诚信 B. 正直 C.仁爱 D.见多识广 2.唐宋时期的酒文化是酒与文人墨客大结缘。下列写酒的文人不属于唐宋的是() A.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苏轼《和陶渊明〈饮酒〉》) B.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C.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杨万里《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 D.清琴横床,浊酒半壶。(陶渊明《时运》) 3. 史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A.甲骨文→小篆→大篆→隶书→楷书→行书 B.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C.甲骨文→金文→草书→隶书→楷书→行书 D.甲骨文→金文→大篆→隶书→楷书→行书 4.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哪一个传统节日扫墓。() A.端午节 B.清明节 C.上巳节 D.中元节 5. 胡服主要指衣裤式的服装,尤以着长裤为特点,是中国北方草原民族的服装。它是在哪个朝代开始推广的。() A 商代 B战国 C汉代 D秦代 6.头悬梁锥刺股这是两个故事,后人用它来形容读书非常刻苦。与这两个故事相关的人物是() A.孙敬苏秦 B. 车胤孙敬 C.匡衡车胤 D.匡衡苏秦

7. 聊城山陕会馆在城区的南部,运河西岸,是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和见证。会馆始建于哪一年间?() A.清代康熙 B.清代乾隆 C.清代嘉庆 D.清代顺治 8. 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几条线段? () A.16 B.17 C.18 D.19 9.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常有一区空隙,上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以下棋比况历史上的"楚汉战争"。下列历史人物与“楚汉之争”有关的是() A.项羽、刘邦 B.曹操、刘备 C.刘彻、项籍 D.刘邦、曹操 10. 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五经指的是() A. 《诗经》、《孝经》《尚书》、《礼记》、《周易》 B.《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C.《诗经》、《尔雅》、《礼记》、《周易》、《山海经》 D.《诗经》、《尚书》、《乐》、《周易》、《春秋》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史料证明人口大量南迁是在代以后。 12.管宁和是非常好的朋友,经常一起吃饭读书,但是后来割席绝交了。 13.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 14韦编三绝说的是读书的故事。 16宋代,崂山道人得宋太祖赐封号“”,随即崂山道教称为“华盖派”。 17.南北朝时期,在胡、汉服装相互影响而又各成系统的基础上产生的唐代服饰,出现了法服和。

【强烈推荐】二年级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

二年级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 学校:乐峰完小年级:二年级时间:2018年11月11日 一.单选题 1.补充句子:弟子事师,(),习其道也,学其言语。 A.终身为父 B.敬同于父 C.等同于父 D.修行在个人 2.孔子的弟子们将他和一些杰出弟子的言行,编辑成了() A.《论语》 B.《史记》 C.《春秋》 D.《诗经》 3.()主张无为而治,崇尚清静无为,回归自然。 A.老子 B.商鞅 C.孟子 D.韩非子 4.孔子曾说:“三人行,()。”教育我们要虚心向他人学习。 A. 必有我师焉(yān)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见贤思齐焉 D.终身为父 5.“剪桐封弟”的故事发生在西周初年哪位帝王的身上?() A.周成王 B.周文王 C.周武王 D.周幽王 6.“夫地力之生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这句话出自() A.《论语》 B.《资治通鉴》 C.《道德经》 D.《朱子家训》 7.每年的()是我国的端午节,又叫“端阳节”。 A.农历四月初五 B.农历五月初五 C.农历六月初五 D.农历四月初四 8.傣族的泼水节一般从4月中旬开始,连续庆祝三天。第一天叫作(),相当于除夕。 A.空日 B.麦日 C.岁首 D.迎新 9.戎马一生的常胜将军,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被称为“三朝虎臣”的是() A.郑成功 B.戚继光 C.文天祥 D.胡宗宪 10.“河鼓二”在天文学上是指哪颗星?() A.牛郎星 B.织女星 C.北斗星 D.天狼星 11.()百姓会在歌圩(xū)上吃传统食物五色饭。 A.傣族 B.壮族 C.满族 D.苗族

12.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 A.秦国 B.楚国 C.齐国 D.燕国 13.家训在中国形成已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朱子家训》中就有“饮食约而精,()”教育我们在生活当中应该养成简单朴素的好习惯。 A.园蔬愈珍馐(xiū) B.恒念物力维艰 C.器具质而洁 D.瓦缶(fǒu)胜金玉 1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身怀民族大义而写下的诗句。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岳飞 15.每年农历()的火把节是彝(yí)族、白族、拉祜(hù)族、纳西族、哈尼族、傈(lì)僳(sù)族等民族共同的节日。 A.四月 B.五月 C.六月 D.十一月 16.汉代时,匈奴最高首领被称为() A.酋长 B.皇帝 C.单于 D.将军 17.“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A.王维 B.卢纶 C.李白 D.杜甫 18.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将()称为“一候”。 A.三天 B.五天 C.七天 D.九天 19.既是《资治通鉴》的撰写者,也曾经砸破水缸(gāng)救出玩伴的古代人物是() A.司马迁 B.司马光 C.司马懿 D.司马昭 20.“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中的“江东”指的是哪条河下游的吴越地区?() A.珠江 B.黄河 C.长江 D.澜沧江 21.“欲将轻骑逐”中“将”的意思是() A.率领 B.将军 C.将要 D.将来 22.“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出自() A.《勉谕儿辈》 B.《朱子家训》 C.《颜氏家训》 D.《章氏家训》 23.“瓦缶胜金玉”中“缶”指的是()

一年级传统文化知识

一年级 共100题,单选50题,多选30题,判断20题 一、单选题(50题) 1.在我国神话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他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他的骨头变成了大山,血液变成了(),毛发变成了草木。 A.江海 B.天空 C.空气 D.风 2.传说仓颉(jié)看到()身上的花纹受到启发,创造出线条组成的符号,成为最初的文字。 A.斑马 B.麋鹿 C.鱼 D.乌龟 3.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是我国的() A.春节 B.七夕 C.重阳节 D.端午节 4.在过端午节时,我们通常要吃() A.汤圆 B.月饼 C.粽子 D.年糕 5.要成好人,()。引酵(jiào)若酸,哪得甜酒。 A.须寻好友 B.休要说谎 C.须有良师 6.传说太阳里面住着(),一位大神用弓箭射下了九个,只留下一个太阳,发光发热,帮助万物生长。 A.红嘴飞鸟 B.巨足怪鸟 C.火神 D金色的乌鸦 7.夸父在追赶太阳的路上累倒了,变成了一座() A.巨塔 B.大山 C.寺庙 D.墓碑 8.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始祖(),他的样子很奇特——脑袋上长着两只角,身子和五脏六腑都是透明的。 A.蚩尤 B.孙悟空 C.炎帝 D.伏羲 9.()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天的开始。 A.谷雨 B.白露 C.夏至 D.春分 10.()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一年中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 A.春分 B.秋分 C.夏至 D.冬至 11.禁火、吃冷食和扫墓是()的习俗。 A.重阳节 B.寒食节 C.腊八节 D.端午节

12.为人子,方少时。(),习礼仪。 A.人之初 B.亲师友 C.性相近 D.子不学 13.万爱千恩百苦,()。 A.烈火焚烧若等闲 B.疼我孰如父母 C.懂我自有师友 14.在我国古代,九岁就十分孝顺,能给父亲暖被窝的人是()。 A.黄香 B.孔融 C.郭巨 15.冬至一般在每年公历的()。 A.12月 B.11月 C.1月 16.重阳节又被称为()。 A.老年节 B.青年节 C.登山节 17.唐代大诗人王维于傍晚时分在深山中写下了“空山不()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A.现 B.见 C.闻 D.遇 18.杜甫在《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一诗中,没有描写以下哪种动物或景象() A.燕子 B.鸳鸯 C.白鹭 D.太阳 19.杜甫在《绝句》中描写了春天秀丽的景色。“绝句”是古诗的一种体裁,一首诗共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 A.七步诗 B.七子诗 C.七字诗 D.七言绝句 20.鸳(yuān)鸯(yang)是一种水鸟。雄鸟为“鸳”,雌鸟为() A.鸳鸯 B.鸯 C.白鹭 D.鹤 21.以下哪首古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A.《池上》 B.《静夜思》 C.《使至塞上》 D.《清明》 22.《弟子规》中有“闻过(),闻誉(yù)()。损友来,益友却。闻誉(),闻过()。直谅士,渐相亲”。下面选项与空缺处内容相对应的是( ) A.怒,乐,恐,欣 B.乐,怒,恐,欣 C.怒,欣,恐,乐 D.怒,恐,乐,欣 23.《池上》一诗中,“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中的“解”指的是() A.解释 B解题 C.懂得 D.解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