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调强放疗治疗计划设计

放射诊疗规章制度

放射诊疗规章制度 【篇一:放射诊疗制度】 放射诊疗许可证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 防护条例》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 保障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做到依法、规范执业,制 定本制度。 1、使用射线装置进行临床医学诊断和健康检查等放射诊疗工作,自 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 2、开展x射线影像诊断的项目,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放射诊疗许可,取得许可证后进行诊疗科 目登记,相关证件齐全后方可开展。 4、《放射诊疗许可证》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一并定期校验, 提交正、副本,放射诊疗设备、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健康 检查报告和教育培训证明,放射防护与质量控制检测报告。 5、本院每年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年放射诊疗设备、人员变动、本周 期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健康检查和教育培训、放射防护与 质量控制管理与检测等情况。 6、放射诊疗场所、诊疗设备以及诊疗项目发生变更时,及时向当地 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7、如果不慎遗失《放射诊疗许可证》,本院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 门申请补办。 某某医院 2013年4月 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制度 为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 防护条例》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 保证放射诊疗质量和辐射水平符合有关标准或规定,防止放射性危害,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放射性建设项目的评价,放射诊疗设备、工作 场所及防护设施的定期检测工作。 2、医院办公室负责本院的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的委托工作,建立并 保存检测与评价档案。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流程与计划设计技巧

精确放疗的计划设计及实施流程 1.计划设计的基本流程 1.1体位或面罩固定 病人经放疗医师确定放疗后,首先需严格的体位或面罩固定,体位固定以病人舒适、身体重复性好为主,,固定好后行定位CT扫描。 1.2输入患者基本信息和图像信息 基本信息是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等,图像信息是模拟定位获得的人体外轮廓或人体CT断层图像,或其它影像学检查获得的图像(MRI、PET),扫描后图像通过网络输入到TPS中。 1.3标记参考点和图像配准 标记参考点是翻动扫描图像找到CT图像在体表标记三个(十)字对应的激光在体表的位置,以此点做为坐标原点。配准图像是建立两组不用图像之间空间位置关系的过程,配准的图像可能来自同机或异机。异机是指融合的图像是在不同的机器上采集的,患者需要两次摆位,体位变化的可能性比较大,配准需要人工或半自动化完成,配准的准确性可能受影响。同机是指两组图像是在一个机器上采集的,两次采集之间患者的体位无变化,配准率较高。 1.4精确定义解剖结构并给定处方剂量要求 要精确定义解剖结构一般有人体外轮廓、靶区、危及器官等,根据ICRU62号报告需要定义的靶区有肿瘤原发灶(GTV)、临床靶区(CTV)、和计划靶区(PTV)。GTV和CTV及危及器官由主管医生

精确勾画,医生根据输入到计划系统的患者图像及其它诊断材料,结合特定的肿瘤临床表现,精确地完成这项任务,并给与靶区及危及器官的耐受剂量。PTV由计算机根据靶区外扩自动产生,外扩的大小取决于摆位误差、放疗设备误差和器官运动幅度。由物理师通过对平时治疗技师摆位后拍治疗验证片以骨性标记或DRR片图像对比定量分析后得出头部、胸部、腹部等外扩数据。 1.5采用正向或逆向方式确定射野参数 物理师检查医师勾画的靶区及危及器官无误后,根据医师提供的剂量要求设定目标函数。逆向方式是指物理师根据医师提供的剂量要求填写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及各自的重要性,用约束条件描述靶区剂量均匀度要求和正常组织耐受量要求,然后用计算机以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优化,然后给出一组数据最优的射野参数和剂量分布,若医师满意,射野参数就确定下来;若不满意,则调整优化的射野参数,如:正常组织最大耐受量、靶区的剂量限值、以及相应的重要系数,如此反复,直至计划满意。 1.6评估治疗计划 评估治疗计划由医师和物理师共同参与,首先判断治疗计划是否能顺利实施和实施效率,其次是该计划需要满足临床的处方剂量要求,且满足临床计量学要求,评估主要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和每层剂量分布,一般先看DVH图是否满足临床要求,再看三维层面上逐层评估剂量分布是否满足临床的处方剂量要求,且要注意热点和冷点的位置,如果冷点位于GTV内或热点位于重要器官内,则计

2021年放射防护管理制度

xx人民医院 欧阳光明(2021.03.07) 放射防护管理制度 目录 一、放射工作人员管理制度 二、放射治疗工作制度 三、放射防护安全责任制度 四、放射源管理规章制度 五、放射源安全保卫制度 六、放射安全操作规章制度 七、核医学科放射性操作及防护规程 八、GE Lunar DPX-NT双能X线骨密度仪操作规程核 九、GE Infinia VC Hawkeye 4 SPECT/CT操作规程 十、放射防护应急预案 十一、DSA机房管理制度 十二、介入放射科工作制度 十三、西门子DSA操作规程 十四、介入科各岗位责任制度 十五、介入科安全保卫管理制度 十六、放射剂量监测计划 十七、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计划

一、放射工作人员管理制度 1.医院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管理,保证他们的健康与安全。 2.从事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放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放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与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工作。 3.医院指定放射防护委员会负责组织对放射安全和防护的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放射诊断与治疗的专业技术及操作常规进行定期的集中学习培训,每年不少于一次;并按规定组织放射工作人员每四年参加一次符合要求的教育培训与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工作。 4.放射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佩戴个人剂量计,进行个人剂量检测,建立本单位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档案。个人剂量监测的工作由医院放射防护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 5.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后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由医院放射防护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建立本单位放射工作人员个人职业健康检查档案,并做好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 6.因进修、教学和科研等需要短期或临时从事放射性同位素操作的人员,必须通过由医院放射防护委员会负责组织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并在体检合格者方能上岗操作。 二、放射治疗工作制度 1.医院开展放射治疗,在对患者实施放射治疗前,应当进行影像学、病理学及其他相关检查,严格掌握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对确需进行放射治疗的,应当制定科学的治疗计划,并按照下列要求实施:

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逆向调强参考步骤

如何制作调强计划 2010年2月5日 一、准备工作: (1) 导入病人数据 (CT、MRI、PET); (2) 勾画器官:勾画靶区 (GTV、 CTV、PTV) 及重要器官; (3) 添加射野,选择射线能量和种类。 二、调强步骤: 1 添加射野 (BEAM) 1.1 射野个数 在制作调强计划的时候,通常需要添加4~13野。野的具体个数要根据靶区的大小及周围器官 的数目来确定。 (1)头颈部:靶区较大,重要器官较多,一般添加9~13个野。 (2)胸腔:一般添加4个野。或者根据情况添加2~6个野。 (3)胸肺部:一般添加4~7个野。 (4)腹部:根据靶区形状大小添加4~9个野。 1.2 射野角度 (1)小机头角度(COLLIMATOR) 在选择小机头的角度时,应首选叶片运动方向上最小的角度,其次则应根据最佳的适形效果 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可选择0度或90度。 光栅90度安装情况下,小机头为0度时叶片运动方向为Y1,Y2方向,如下图: 需要注意:一个计划中各射野的小机头角度应尽量统一。

(2)大机架角度(GANTRY) 在选择大机架的角度时,应遵循以下几点: A. 射野的中心线要尽量避开重要器官。 B. 选择靶区等中心离皮肤较近的角度选择射野,如下图,以减少正常组织受射量 C. 布野要尽量避开对穿野。 D. 相邻射野之间要间隔一定的角度,一个计划中的所有射野应尽量实现均匀分布。

1.3 等中心 (Iso-center) 靶区的等中心一般由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根据靶区形状自动设置,无需手工定义。 如遇到特殊情况,系统自定义的等中心不够理想时,可以手工修改等中心。一般只需修改等中心的W和H位置,L位置(层厚位置)不用修改。 特殊情况示例: (1)等中心在靶区边缘 系统自定义的等中心位置在靶区边缘时,计算调强剂量后,靶区周围需要保护的其他器官受到的照射剂量会过高。 此时,可手工拖动等中心点,使其处在靶区内部,如下图:

放射治疗设备——最全重点

放射治疗专业《放射治疗设备》试题集1 一、名词解释 1、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由一种或多种电离辐射的治疗方式组成的医学治疗。通俗的 讲,放射治疗就是利用放射源或各种医疗设备产生的高能射线对肿瘤进行治疗的技 术,简称“放疗”。 2、放疗设备:利用原子核或人工装置产生射线治疗肿瘤的设备。 3、射线特性: 4、以钴-60做放射源,用γ射线杀伤癌细胞,对肿瘤实施治疗的装置。 5、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是利用微波电场,沿直线加速电子到较 高的能量应用于医学临床的装置。 6、放射治疗计划系统: 7、剂量监测系统: 指的是加速器本身具备的剂量测量及监控系统。 8、医用电子加速器进行放射治疗的等中心原理:只要将患者的肿瘤中心置于等中心点 上,无论旋转机架、辐射头和治疗床处于什么角度,或作任何旋转,辐射野中心始终与肿瘤中心重合。 9、加速管特性:电子刚注入到加速管中时,动能约为10-40KeV,电子速度约为 v=0.17-0.37c;当加速到1-2MeV时,电子速度就达到v=0.94-0.98c,其后能量再增加,电子速度也不再增加多少了。 10、外照射(teletheraphy): 位于体外一定距离,集中照射人体某一部位 11、近距离照射(brachytherapy): 将放射源密封直接放入被治疗的组织内或放入人体的 天然腔内进行照射。 12、射线中心轴: 13、照射野(A): 14、源皮距(SSD): 15、源瘤距(STD): 16、放射源(radioactive source): 活度与比活度都在规定水平上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物 质。 17、辐射源(radiation source): 放射治疗装置中能发射电离辐射的部件或放射源的统 称。 18、辐射束(radiation beam): 当辐射源可以看作点源时,由辐射源发出的、通过一个 立体角内空间范围的电离辐射通量,泄漏辐射和散射辐射不构成辐射束。 19、辐射束轴(radiation beam axis): 对于一个对称的辐射束,通过辐射源中心以及限 束装置两对有效边缘中分线交点的直线。 20、辐射野(radiation field): 与辐射束相交的一个平面内的区域,在此区域内辐射强度 超过某一比例或指定的水平。 21、剂量监测计数的定义是:剂量监测系统显示的,可以计算吸收剂量的计数。 22、计划设计:定义为确定一个治疗方案的全过程。传统上,它通常被理解为计算机 根据输入的患者治疗部位的解剖材料如外轮廓、靶区及重要组织和器官的轮廓及相 关组织的密度等,安排合适的射野(如体外照射)或合理布源(如近距离照射),包括使 用楔形滤过板、射野挡块或组织补偿器等进行剂量计算,得到所需要的剂量分布。 23、等中心: 二、填空

放射治疗规制度及质量控制制度

肿瘤放射治疗规章制度 一、放射防护三级责任制度 根据国家《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防护条例》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为落实放射防护的安全责任,制定放射防护三级责任制度:放射防护实行医院(医务科)、科室、使用及维护人员,并定期对放射诊疗操作人员、设备维护人员进行教育和指导,并对直线加速器室的放射防护工作、放射机房现场等定期或经常进行督查,检查防护装置,配合有关部门检测防护效果。 二、放射物理室工作制度 1.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2.积极参加院内及科内组织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工作中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 3.计划设计,由医生填好《治疗计划单》并经上级主管医生确认靶区签字后方可执行。计划设计按《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实施规范》来执行。治疗计划实行三签字制度:《治疗计划单》上有计划设计人(剂量师)、计划组负责的物理师和主管医师的签字。 4.特殊照射,应由医师与放射物理师和技师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5.物理室人员必须明确其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并保证完成。如应按时完成计划设计和放射治疗技术的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以及放射防护监督等工作。 6.保持工作环境及机房整齐、清洁,在机房内禁止吸烟。 7.各机房保持安静,不得在机房内会客,未经院领导批准不得私自带人参观。 8.操作各放疗设备,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做到严肃、认真、负责,爱护设备。 9.每周做一次机器维护,保养。各机器负责人必须认真填写工作记录。 10.科室财产和设备,专人保管。 11.注意防火防盗,下班时应关闭用电设备,关好门窗。 三、CT模拟定位室工作制度

定位室工作人员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根据医生对病人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正确的定位。 1.负责定位室设备器材的保管及常规维护; 2.掌握机器的性能和熟练应用; 3.熟练掌握和应用各种病人的定位技术; 4.加强对各室的联系,每一项工作的衔接,减少差错的发生率; 5.加强周围环境管理,减少意外照射事故的发生; 6.加强定位室的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 7.搞好定位室及周边环境的清洁工作。 四、体模室工作制度 1.按医院规定作息时间正常上下班。 2.工作中衣帽整洁、具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服务态度。 3.熟练掌握模室各种技术和应用,各种体模的制作,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4.参加医院及科室组织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 5.保持工作环境及机房整齐、清洁。 6.负责体模室设备器材和医疗废物的管理。 7.搞好日常开机、训机工作。 8.搞好工作环境卫生,减少有毒物质对人体的损害和环境污染。 9.每天下班后关好水电、门窗,注意防火、防盗。 五、医用直线加速器室工作制度 加速器治疗精确与否,直接影响健康,为确保机器正常运行及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特规定以下条例: 1.每日严格按有关规定开机检查机器各项指标,物理人员检查输出剂量,各项指标有关数据填写清楚,签字确认后交技术员投照。

放疗科各种规章制度汇编

放疗科主任职责 1.院长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科主任全面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副主任负责协助主任工作。 2.健全科室管理系统,制定本科的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定期检查监督和汇报。 3.确定本科人员的分工和职责,以医疗为中心,充分发挥各级人员特长,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4.严格掌握放射治疗适应症。实施放射治疗的病人应先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明确诊断,并经诊断确属放射治疗疾病。 5.审核或制定放射治疗计划,运用最优化原则分析、选取最佳治疗方案。监督科内人员严格执行放射治疗计划。随时检查放射治疗制度的落实,严防放疗事故的发生。 6.组织并实施部分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落实进修、实习医生的临床培训计划,定期组织肿瘤专业讨论会, 7.组织高、中技术职称人员制定科研规划。具体落实课题计划,掌握进度。学习先进经验,改进诊疗技术。 8.检查下级人员的工作质量,具体解决业务上的

复杂疑难问题,并监督物理师执行放射治疗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规程。 9.负责科内人员的考勤,考绩。提出升、调、奖、惩等意见。 10.在保证社叠效益的基础上,做好经济核算工作,提出科室的设备更新计划。 11.加强院内外的工作联系,不断改进工作。 放疗科工作制度 1、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健全科室管理系统,以病人为中心,提高诊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密切与其他科室的联系,积极开展医教研工作。 2、执行各类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分工明确,人员相对固定,个别岗位在保证诊疗质量的前提下适当轮换。 3、根据医院年度工作要求,制定科室计划,组织实施,定期检查。每月、每季度小结,年终总结。 4、每周召开科会,传达周会内容,小结一周工作,研究和安排下周工作。建立定期业务学习制度。 5、自觉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坚守工作岗位,严格考勤。 6、开设专科门诊,应当派中、高级职称的医师担任。 7、严格掌握放射治疗适应症。实施放射治疗的病人

放疗科各种规章制度

放疗科各种规章制度 放疗科主任职责 1.院长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科主任全面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副主任负责协助主任工作。 2.健全科室管理系统,制定本科的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定期检查监督和汇报。 3.确定本科人员的分工和职责,以医疗为中心,充分发挥各级人员特长,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4.严格掌握放射治疗适应症。实施放射治疗的病人应先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明确诊断,并经诊断确属放射治疗疾病。 5.审核或制定放射治疗计划,运用最优化原则分析、选取最佳治疗方案。监督科人员严格执行放射治疗计划。随时检查放射治疗制度的落实,严防放疗事故的发生。 6.组织并实施部分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落实进修、实习医生的临床培训计划,定期组织肿瘤专业讨论会, 7.组织高、术职称人员制定科研规划。具体落实课题计划,掌握进度。学习先进经验,改进诊疗技术。 8.检查下级人员的工作质量,具体解决业务上的复杂疑难问题,并监督物理师执行放射治疗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规程。 9.负责科人员的考勤,考绩。提出升、调、奖、惩等意见。 10.在保证社叠效益的基础上,做好经济核算工作,提出科室的设备更新计划。 11.加强院外的工作联系,不断改进工作。 放疗科工作制度 1、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健全科室管理系统,以病人为中心,提高诊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密切与其他科室的联系,积极开展医教研工作。 2、执行各类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分工明确,人员相对固定,个别岗位在保证诊疗质量的前提下适当轮换。 3、根据医院年度工作要求,制定科室计划,组织实施,定期检查。每月、每季度小结,年终总结。 4、每周召开科会,传达周会容,小结一周工作,研究和安排下周工作。建立定期业务学习制度。 5、自觉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坚守工作岗位,严格考勤。 6、开设专科门诊,应当派中、高级职称的医师担任。 7、严格掌握放射治疗适应症。实施放射治疗的病人应先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明确诊断,并经诊断确属放射治疗疾病。 8、建立新病人、疑难病例放疗前集体讨论制度,并记录在专用本。经常研究诊断技术,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诊疗质量。 9、治疗前认真核对治疗计划,选择合适的照射条件,保证靶区吸收剂量的均匀性,对患者非照射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 10、对拟行放射治疗的病人应当要求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1、加强与各科室的联系,互通信息,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并及时总结工作经验。

放射治疗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放射治疗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随着肿瘤放射治疗学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放射治疗新技术、新方法的引用(适形、调强等),放疗界又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精确放疗”,这使大家对放疗质量管理达到了空前的重视程度。肿瘤放射治疗的根本目标,是要给肿瘤区域足够的精确的治疗剂量,而使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受照射最少,以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减少正常组织的放射并发症。放射治疗的质量控质量保证是放射治疗的安全和有效的关键。 1、放疗全面质量管理的具体方法 首先要求在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予以足够的质量保证,这是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开展的前提。其次,在放射治疗实施的过程中,要对从处方到实施照射的全过程实施质量监控,减少各个环节的误差,包括人为的误差和有关设备的问题。放疗全面质量管理包含放射治疗质量体系建立、放疗流程规范,放疗安全防护以及放疗设备、物理技术和放疗服务质量的全面质量管理,把组织管理、数理统计、全程追踪和运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开展放疗质量可持续提高的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具体流程如下: 1)从放疗定位、计划设计、验证到治疗分析影响放疗质量的各个环节,明确各环节的质量职能,确立质量管理目标,实现放射治疗的全程目标管理。 2)研究具体组织结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各环节的质量要求、采用的具体措施、设备的配备以及人员的管理。 3)规划放疗内部工作流程,制定各种质量保证制度,制定和审核各放疗设备操作规范。 4)全员参与培训教育,对员工进行质量教育,强调全员把关,组成质量管理小组。 5)开展持续的质量改进。从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检查阶段到处理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改进质量,第一循环结束后进入下一个更高级循环,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2、放疗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1) 健全放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制定放射治疗计划制度与流程.doc

制定放射治疗计划制度与流程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放射治疗实施之前,必须设计制定放射治疗计划,这个工作主要由临床医生和物理师协作完成。本制度是规范科室放射治疗计划的制定流程,保障患者获得正确的治疗方案和高质量的放射治疗。 1.建立规范的病历档案 患者入院后,按照肿瘤患者的特殊病历书写要求,建立患者病历档案。首先记录患者临床症状的发生时间、伴随症状和发展规律,既往诊疗医院和诊疗过程,有无病理诊断,每次治疗的详细方案,目前病情变化和一般情况等。其次根据患者入院后需要,完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资料,明确病理诊断,全面准确的评估病情,确定临床诊断及分期,如果入院前患者相关检查资料及诊断已经基本完成,可以直接完成病历书写。最后是24小时内完成病历的建立,完善必要的检查后为下一步治疗方案的讨论做好准备。 2. 讨论制定治疗方案 患者实施放疗之前,应由主治医师以上资格的医师组织进行该患者治疗方案的集体讨论,讨论人员包括管床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其他相关专业的会诊医师。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诊断、临床或病理分期、治疗经过、一般状况和经济能力等,按照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原则,讨论患者整体治疗策略、是否实施放疗、有无放疗禁忌症等内容,最后形成统一的治疗意见,并告知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

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 3.治疗部位的影像学定位 经过临床医生的讨论决定实施放射治疗后,根据不同的放射治疗部位选择适当的放射治疗方式。放射治疗有普通外照射、后装内照射、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和图像引导放疗等几种模式,根据需要分别在X线定位机、CT机、MRI和PET-CT下进行影像学定位。定位之前由临床医师和物理师讨论,根据不同治疗部位选择热塑膜或者真空垫固定体位。由物理师和主管医师带领患者至定位设备处,普通外照射在X线透视下由医师确定肿瘤的中心和四周边界,拍摄定位X光片,其他精确放疗模式均需获取患者肿瘤及其周围器官组织详细的影像数据,扫描后的影像数据传输至TPS计划系统,由物理师进行初步的影像数据处理。 4.放射治疗的靶区讨论 在精确放射治疗模式中,患者的定位扫描影像数据经过初步处理后,应由具备放射治疗上岗证的主治医师以上资格的医师负责治疗靶区的讨论和勾画,经与物理师讨论后勾画出放疗靶区和需要保护的重要器官组织轮廓图。放射治疗靶区包括GTV(CT/MRI等显示的肿瘤轮廓)、CTV(包括GTV和肿瘤可能侵犯的亚临床灶)、PTV(考虑了患者器官运动和摆位误差的CTV)。 5.计划设计和评估优化 勾画完成放射治疗靶区和重要保护器官组织轮廓后,物理师按照临床医师的要求利用TPS计划系统设计射野及布野,设计完成后与

放射治疗计划设计相关因素分析

放射治疗计划设计相关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3-02-18T14:23:33.7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9期供稿作者:孙光志 [导读] 设备和摆位误差方面要切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度的外放,避免不确定因素造成保护器官的超剂量照射和靶区逃逸。 孙光志 (江苏泰州市人民医院 225300) 【中图分类号】R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9-0030-02 随着放疗设备和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CyberKnife、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therapy)、IMRT、IGRT、BIMRT以及容积调强(volumetric modulated are therapy,VMAT)等放疗新设备和新技术得以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放疗计划设计是现代放疗的重要环节之一,放射治疗计划设计在各版本的肿瘤放射治疗学和肿瘤放射物理学等书籍中均有较为详细介绍,但在实际计划设计过程中仍会面对许多问题,以下是本人对放疗计划设计相关因素的一些认识。 1. 靶区勾画及边界外扩 1.1 靶区勾画 1.1.1 确定靶区(GTV、CTV)范围时,要从计划设计的角度考虑,兼顾保护器官与靶区之间的关系,合理定义治疗靶区范围,分清主次,注重权衡与妥协,在保证重要危及器官剂量限制同时尽可能使高危靶区达到要求剂量的照射,如果靶区过大可能无法得到能满足靶区和保护器官剂量要求的放疗计划时,应适当放弃部分低危临床靶区,使核心靶区能获得理想剂量的照射,防止一味地追求大而全使GTV 受照不足及正常组织受照体积大幅增加,使患者的治疗获益降低。当靶区与剂量限定器官有重叠时,放疗医生和物理师相互沟通达成共识。 1.1.2 相邻层面靶区连贯性及靶区边缘毛刺 与的毛刺会导致正常组织受量的增加,CT图像上下层剂量梯度太大也会增加正常组织的受量,笔者利用医科达Xio Ver4.62 TPS对10例胸部患者进行设野比较,6MV X线,机架130°,射野5×5,等中心设于隆突分叉水平椎体前缘处,当X1方向(左肺方向)每增加5mm,左肺V20则增加0.5~1.5%左右,由此可见,靶区边缘毛刺(特别是在射野方向)导致野宽增加会显著增加正常组织的受照。 1.2 计划靶区的外放 1.2.1 靶区及保护器官外放边界定义: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到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的边界外放,受摆位误差和器官运动因素决定。胸及上腹器官运动的影响较大,特别是肺、肝脏以及胃等,有研究表明,在平静呼吸时肺的运动幅度左右向平均小于0.7cm,上下方向1.3cm,上肺的运动幅度小于下肺,老年心肺功能差的患者运动幅度显著高于平均值[1]。肿块较大者随呼吸运动的活动度小于肿块小者。所以在放疗过程中要训练患者尽量平静呼吸,综合肺呼吸运动和摆位误差,肺部肿瘤前后左右方向外放1cm,上下1.5cm,同时根据患者心肺功能、肿瘤大小、靶区位于上肺或下肺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外放范围。肝脏肿瘤靶区(GTV)外扩到临床靶区(CTV)的范围,文献报道肿瘤边界外扩4mm即能100%包括外侵范围[2]。对于器官运动较小部位的靶区则更多地考虑系统误差对靶区的影响。 1.2.2 设备和摆位误差方面要切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度的外放,避免不确定因素造成保护器官的超剂量照射和靶区逃逸。如果有图像引导及呼吸门控等手段,则可以大幅降低因器官运动、摆位误差等因素的边界外放范围。 2.计划设计 2.1 就近设野是计划设计的原则,如靶区与保护器官较贴近时,在二者之间保留适度余量,不能过度紧扣靶区与保护器官,否则可能导致实际治疗中的靶区逃逸和保护器官超量受照,造成事与愿违的结果。 2.2 射野方向及设野数选择:设野数以奇数为好,对穿技术尽量不要用于根治性放疗。小靶区,射野数可以用得较多;大靶区,射野数要相应减少[4]。但考虑低剂量射线对正常组织确定和不确定效应的影响,尽量减少正常组织受照体积和剂量是计划设计的难点,也就是说,用最少设野和最小的跳数,产生符合肿瘤放射物理和临床治疗的放疗计划是对计划设计人员的最大挑战。 2.3 射线类型的选择:在适形计划设计时应根据各射线的特点选择不同类型和能量的射线,或混合使用不同射线。如浅表靶区选择4、6MV的X线或电子线,腹盆腔内采用高能量射线优于低能量射线。对肺等低密度组织肿瘤射线选择,傅卫华等研究指出[3],18MV等高能X 射线虽然比6MV的X线具有更强的穿透能力,但是由于侧向电子失衡,高剂量收缩,会导致靶区的剂量覆盖率下降,相同布野条件下18MV 的X射线的靶区剂量亏损比6MV的X线严重,而危及器官的受量情况基本相同,另外,目前有不少正在使用的治疗计划系统没有提供能够有效修正侧向电子失衡的算法。所以肺部肿瘤最好选用能量较低的X线如6MV等。本人在TPS上用单野对比6MV与15MV射线对肺V20影响,结果与前人所提结论相符合。RTOG 91-05建议治疗非小细胞肺癌X线能量选择应在4~12MV。靶区内有较大空腔者要考虑二次建成对剂量分布的影响,选择能量较低的6MV X射线。 2.4 不同部位计划设计的特点:由于身体各部位解剖结构的差异,设计照射野的特点有所不同,本人有如下倾向。颅内肿瘤由于前有眼睛,中有脑干、垂体、视神经等,多野非共面,楔形滤板修饰剂量分布,如果靶区复杂,可根据每层靶区与保护器官的关系分野设计。头颈部施照时由于保护器官多,相互关系紧密,可选择不同能量和类型的射线混合使用,如鼻咽癌、下咽癌、甲状腺癌等,靶区范围大,要做到全而不漏,可选择光子线与电子线混合使用,相互补充。肺癌设野以避开脊髓向肺门和纵隔方向斜对穿可能会减少肺受照体积同时可包及肺癌的部分淋巴引流区,且纵隔内大血管和气管对射线耐受性要高于肺(包及心脏除外)。食管癌则要注意食管、椎体和降主动脉之间的区域,调整左后斜野的方向和权重,使剂量分布应包及该区域。腹部则多采用三野或四野盒式照射。盆腔以奇数野设计,降低肠道、膀胱等器官的受量,减少处方剂量包及的非靶区体积。 3. 计划评估 在靶区外的剂量分布,要注意受照器官对受照体积和对低剂量射线的耐受量,如脊髓、肺、肝脏、肾脏、消化道、晶体等。在肺及胸部肿瘤放疗时,对肺评估不仅V20,低剂量的受照也不容忽视,如V5等,有资料表明当V5大于42%时,放射性肺炎(RP)的发生率大于38%[5]。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0)中对肺受照剂量体积限制为V20小于37%,肺V20的定义是指双肺减去重合的CTV后肺组织中接受放射剂量≥20Gy的部分所占百分比。在上腹部的放疗计划评估中须对肝脏的受照进行评估,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对肝脏组织的限量是60%肝脏<30Gy,上海中山医院曾昭冲认为,当单次剂量大于4Gy就出现肝细胞再增殖能力明显下降,近年多野适形放疗

放射诊疗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及程序

放射诊疗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及程序 (2017年6月20日讨论修订) 为了规范放射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加强放射治疗医师资格分级管理,减少安全隐患,保障医疗安全,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与程序。 一、放射治疗医师基本要求: 1.具有大学医学本科或以上学历; 2.持有《医师执业证书》,并符合执业地点、执业类别与执业范围的要求; 3.持有《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合格证》; 4.持有《放射人员工作证》; 5.经过一年以上的放疗专业培训。 二、放射治疗医师技术能力要求: (一)放射治疗住院医师技术能力要求: 1.对病员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开写医嘱并检查其执行情况,同时还要做一些必要的检验和放射线检查工作; 2.书写病历,新入院病员的病历,一般应病员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检查和改正实习医师的病历记录。并负责病员住院期间的病程记录,及时完成出院病员病案小结; 3.向主治医师及时报告诊断、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员病情的变化,提出需要转科或出院的意见;

4.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规定数量的常见肿瘤(食管癌、肺癌、鼻咽癌、直肠癌、宫颈癌、乳腺癌、骨转移、脑转移)普通放射治疗技术的患者定位,参与治疗计划制定,放射治疗过程中的处理,放射治疗后随访并经考核合格。 (二)放射治疗主治医师技术能力要求: 1.主持病区的临床病例讨论及会诊,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病员出院,审签出(转)院病历; 2.组织本组医师学习与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 3.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工作; 4.能独立完成的各种肿瘤普通放射治疗技术,及精确放射治疗技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影像引导下的放射治疗)的患者定位,放射治疗过程中的处理,放射治疗后随访,经上级医师确认后执行治疗计划。熟练掌握各种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案,并与放疗相互配合。 (三)放射治疗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技术能力要求: 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工作; 2.定期查房并亲自参加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与特殊疑难和死亡病例的讨论会诊;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标准

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标准-----------------------作者:

-----------------------日期:

放射治疗质量保证的基本概念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发布的ISO9001标准,质量保证的定义为:为提供对于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或服务的足够信任,所必须进行的全部有计划的和系统的活动。按照卫生组织的定义,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指的是以肿瘤患者获得有效治疗为目标,使患者的靶体积获得足够的辐射剂量,同时正常组织所受剂量最小,及正常人群所受剂量最小,为确保安全实现这一医疗目的而制定和采取的所有规程和方法。 放射治疗是对肿瘤患者提供的一种医疗服务,是一个复杂的医疗过程。为使肿瘤患者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取决于各类技术人员的素质,专业水平,及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也取决于相关的资源,主要是放射治疗设备的合理配置,完好状态极正确操作和使用。 方针和组织: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标准,制定放射治疗中心质量保证的方针,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确认治疗中心各方面工作人员的组成,权限,指责,相互工作关系设备:放射治疗中心制定设备购置(包括各类材料),验收,维护,检验,使用和操作的相关规程 过程控制:放射治疗中心必须明确和规范,肿瘤患者从进入放射治疗程序直至治疗结束离开,所涉及的所以医疗活动。必要时,参照国家和国际发展水平,制定各类病种的治疗规范。 知识和技能:放射治疗中心应负责按系统方法,培养和提高所有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质量控制:监督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性,使其不断完善,并发展相关质量控制的方法 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 为保证临床放射治疗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6年1月20日发布的46号令《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结合我省情况,特将原制定的《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估标准》修改如下: 一、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标准 开展放射治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必须获准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放疗诊疗科目的注册登记。 (一)房屋的基本要求 1、有独立的医、护办公室,诊疗室,普通或特制防护的病房(有低剂量率近距离放射单位)。 2、有放射治疗机房、定位设备机房、型模室、物理室。 注:放射治疗及定位机房的设计、防护、消防均须通过省、地市劳动卫生放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测及验收合格。 (二)放射治疗及配置设备的基本要求 1、深部病灶外部照射治疗机:60Co治疗机或医用直线加速器 2、浅层病灶外照射治疗机:千伏级X线机或医用电子线 3、模拟定位设备和治疗计划系统(TPS) 4、型模制作设备 5、头、胸、腹、四肢等固定装置

调强放疗

什么是调强放疗? 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即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是三维适形放疗的一种,要求辐射野内剂量强度按一定要求进行调节,简称调强放疗。它是在各处辐射野与靶区外形一致的条件下,针对靶区三维形状和要害器官与靶区的具体解剖关系对束强度进行调节,单个辐射野内剂量分布是不均匀的但是整个靶区体积内剂量分布比三维适形治疗更均匀。 严格地说,使用楔形板和常规的表面弯曲补偿器也是调强。但这里我们所说的调强放射治疗是指一种形式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它使用计算机辅助优化程序不获取单个放射野内非均匀的强度分布以达到某种确定的临床目的。下面要讲的就是这个意义上的调强放射治疗。 编辑本段调强分布的设计 1、正向计划设计调强放疗 在CT影像上勾画好解剖轮廓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由计划者根据靶区部位和大小在计划系统上安排照射野的入射方向、大小、形数目并对各个辐射野分配权重然后由计算机系统进行剂量计算,算完后显示射野分布,计划者依据靶区及正常组织所受剂量来评估计划的好坏。如果剂量分布不符合治疗要求,再由计划者改变射野的入射方向和权重,重新计算,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满意为止。这种制定计划的方式叫做正向计划设计。 2、调强放疗多采用逆向计划设计方案 调强概念是受了CT成像的逆原理启发:当CT的X射线管发出强度均匀的X射线穿过人体后,其强度分布与组织厚度和组织密度的乘积成反比;那么我们不是可以先确定射线照到靶区及正常组织上产生的剂量分布,然后再由此推算出各个射野应该贡献的束流强度吗?根据调强的概念,首先要依据病变(靶区)与周围重要器官和正常组织的三维解剖特点,以及期望的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耐受极限,由计划者输入优化参数,通过计划系统计算出各个射野方向上需要的强度分布。即在完成勾画轮廓和确定辐射野数目及入射方向后,先确定对CT影像中各个兴趣区的剂量要求。由计划者以数学形式输入这些临床参数(即目标函数),如对靶区剂量范围的要求,对相关危及器官剂量的限制等,然后由计算机通过数学的方法(如迭代法、模拟[font color=#000000]退火[/font]法、蒙特卡洛法等)自动进行优化,在经过几百乃至上千次计算与比较后得出最接近目标函数并能够实现的计划方案。它是常规治疗计划设计的逆过程,所以叫做逆向计划设计。 在患者影像获取、勾画轮廓和确定辐射野数目及方向这些步骤上两者相同,但它们的优化过程是不同的。前者是先计算剂量,看结果如何,不行就人为地改动计划再试,如此反复,直到可以接受为止。后者是先由计划者通过输入目标函数来限定靶区和危及器官主剂量分布,再由计划系统自动反复进行优化计算,反复的次数由病例的复杂程度决定,至少需要一二百次。 编辑本段调强放疗的应用

放射工作制度

放射防护安全制度落实办法 一、X线机.CT.DSA机房及设备安全定期检查与维修制度。 1、机房设计.布局和防护标准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通过相关检查并取得合格证明文件,设备应按放射卫生防护要求定期进行辐射安全和性能检测,各项技术指标达标并取得射线装置配置许可证和放射诊疗许可证可投入使用。 2、按照放射防护管理规定要求定期(每年1次)对X线.CT.DSA 机房及其周围坏境进行放射防护和设备.防护用品放射防护性能进行检测和检查。 3、X线.CT和DSA机房内应配备医护人员和病员放射范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质量检测符合防护要求方能使用,年久使用破损和不满足防护要求的及时请更换。 4、放射工作场所有辐射源的机房和出入口处应设置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和报警装置.对讲装置等,并确保工作状态正常。 二、放射工作人员管理制度 1、从事X线、CT、DSA诊疗工作的射线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体检合格方可从事射线诊疗工作。 2、从事射线工作前,科室和卫生监督部门对拟从事射线工作人员进行射线防护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对射线防护重要性的认识,培训合格并取得相关资质证件方可上岗。 3、射线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放射防护规定及操作规程。

4、定期对射线工作人员 三、放射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射线工作人员安全防护制度 (一)X线透视、DSA诊疗时的防护 1、尽量采用隔室透视,控制透视野(光圈),严禁越荧光屏或监视器野范围。 2、熟悉X线透视检查在放射诊断上的地位,作用和透视操作应准确、迅速,疑难病例应改用摄片。 3、原则上不作透视下教学。如有特殊需要,应力求要,动作迅速准确,并尽可能缩小透视野。 4、近台透视,尽量降低条件如KVP和MA等,缩短透视时间。透视者必须带铅像皮围裙、铅帽、铅眼镜、铅围套等。 (二)X线摄影、CT检查时的防护 1、铅隔室操作,曝光时关闭防护铅门。 2、不具备隔室摄影条件,近台检查摄片要加强个人实施,穿戴铅裙、铅衣等防护用具,并用铅屏风等进行隔离 3、尽量采用小投射野投照。 4、摄影中不可扶持病人,曝光时不能用手扶暗盒. 5.CT检查时工作人员

放射诊疗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规章制度及程序

放射诊疗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及程序 为了规范放射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加强放射治疗医师资格分级管理,减少安全隐患,保障医疗安全,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与程序 一、放射治疗医师基本要求: 1.具有大学医学本科或以上学历; 2.持有《医师执业证书》,并符合执业地点、执业类别与执业范围的要求; 3.持有《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合格证》; 4.持有《放射人员工作证》; 5.经过一年以上的放疗专业培训。 二、放射治疗医师技术能力要求 (一)、放射治疗住院医师技术能力要求: 1.对病员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开写医嘱并检查其执行情况,同时还要做一些必要的检验和放射线检查工作。 2.书写病历。新入院病员的病历,一般应病员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检查和改正实习医师的病历记录。并负责病员住院期间的病程记录,及时完成出院病员病案小结。 3.向主治医师及时报告诊断、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员病情的变化,提出需要转科或出院的意见。 4.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规定数量的常见肿瘤(食管癌、肺癌、鼻咽癌、直肠癌、宫颈癌、乳腺癌、骨转移、脑转移)普通放射治疗技术的患者定位,治疗计划制定,放射治疗过程中的处理,放射治疗后随访并经考核合格。 (二)、放射治疗主治医师技术能力要求: 1.主持病区的临床病例讨论及会诊,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病员出院,

审签出(转)院病历。 2.组织本组医师学习与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 3.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工作。 4.能独立完成的各种肿瘤普通放射治疗技术,及精确放射治疗技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影像引导下的放射治疗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患者定位,治疗计划制定,放射治疗过程中的处理,放射治疗后随访。熟练掌握各种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案,并于放疗相互配合。 (三)、放射治疗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技术能力要求: 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工作。 2定期查房并亲自参加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与特殊疑难和死亡病例的讨论会诊。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4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5定期参加门诊工作。 6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7.能独立完成的各种常见肿瘤及各种少见病、疑难病例的普通放射治疗技术,及精确放射治疗技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影像引导下的放射治疗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患者定位,治疗计划制定,放射治疗过程中的处理,放射治疗后随访。熟练掌握各种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案,并于放疗相互配合。 三、医院分级授权管理程序 1、放疗科成立放射诊疗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科室管理小组,制定实施细则,申请人填写《放

临床治疗计划设计具体流程

临床治疗计划设计具体流程 ——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放射治疗实施之前,必须设计制定放射治疗计划,这个工作主要由临床医生和物理师协作完成。保障患者获得正确的治疗方案和高质量的放射治疗。 一、 临床放射治疗计划流程图 二、 三维适行放射治疗流程 1. 体位选择与固定 2. 病人影像信息的采集----CT 、MRI 、PET 目的:1.获取病人信息2.确定摆位标记 3.确定参考标记 3. 射野等中心的确定与靶区及危险器官轮廓的勾画 射野等中心:自动设置或手动设置 根据肿瘤的多少及相互关系可确定一个等中心或多个等中心 靶区及危险器官的勾画:临床医生和影像医生在TPS 上勾画 GTV 的确定:CT 、MRI 、PET CTV —PTV :GTV+Margin (治疗过程中靶区的移动和摆位误差在内的综合误差) 注意的问题:当PTV 与危险器官轮廓相互重叠的时候,可以适当缩小PTV 或危

险器官的体积 危险器官的确定:为了确保危险器官实际受照剂量不超过剂量计算结果,危险器官要考虑器官的移动和摆位误差,加以一定的Margin 4.照射野的设计 首先,医生提出对靶区的剂量要求和危险器官的剂量限制 其次,物理计划师针对要求合理选择射线性质、能量、射野多少、入射方向、 组织补偿等 一般头颈部肿瘤选择6MV X线,体部肿瘤选择15MV X线 布野原则:对单一肿瘤4-7个野即可;过多,正常组织受量大;过少,适形度不好 5.三维剂量计算—数学模型的选择 三维计划常常提供了多种三维剂量计算模型,计算模型所考虑的修正因素越多,计算速度越慢,其计算结果与实际剂量分布越相符; 剂量分布显示 常用剂量分布显示和观察方式: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的二维剂量分布显示; 三维等剂量面分布显示;DVH;剂量统计表等; 射野权重的调整:剂量计算完成后通过调整射野权重以改善剂量分布 剂量归一:1处方归一点:等中心/肿瘤中心2剂量显示归一点 6.计划的评价与优化 7.治疗计划文件输出 8.验证模拟(verification simulation) 9.治疗实施(treatment delivery) 治疗开始前,医师、物理师应指导治疗师充分理解治疗过程,如正确的体位固定方 法、射野的方向性等,确保各项治疗参数的正确输入和准确执行。 三、调强放射治疗 IMRT是指在三维适形照射的基础上对照射野截面内诸点输出剂量按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