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液伺服技术的发展与未来展望

电液伺服技术的发展与未来展望
电液伺服技术的发展与未来展望

电液伺服技术的发展与未来展望

电液伺服系统的特点

电液伺服系统有许多优点,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响应速度快、输出功率大、控制精确性高,因而在航空、航天、军事、冶金、交通、工程机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类使用水利机械及液压传动虽然已有很长的历史,但液压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却还是近几十年的事,随着电液伺服阀的诞生,使液压伺服技术进入了电液伺服时代,其应用领域也得到广泛的扩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材料科学的发展,人们更加重视动态试验。而电液伺服技术是实现动态高周疲劳、程控疲劳和低周疲劳以及静态的恒变形速率、恒负荷速率和各种模拟仿真试验系统的最佳技术手段。

国内电液伺服试验机的起步

国外试验机同行在电液伺服技术的应用和研制起步较早,自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就先后生产了各种使用电液伺服系统的试验机,如美国MTS、英国Instron、瑞士Amsler(现在分为瑞士RUMUL和瑞士W+B试验机公司)、德国Sehench和日本岛津等公司都先后研制成功各种电液伺服试验机。当时我国在这个应用领域还是空白,使用的电液伺服试验机都是从这些国家进口的。

我国试验机厂家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才开始研制电液伺服试验机,长春试验机研究所、长春试验机厂、红山试验机厂和济南试验机厂等开始进行研制。在国家财力的支持下,先后都成功地开发出电液伺服动静试验机,并开始在国内应用。正是通过当时这段时间的成功实践,培养锻炼出一批技术人员,创建了我国今后电液伺服技术发展的平台,奠定了国内在该技术领域的基础。

国内电液伺服试验机的发展阶段

国内电液伺服试验机的发展按照产品发展时期的特点大致划分成两个阶段:即自主发展阶段和与国外合作发展阶段。

自主发展阶段:二十世纪70年代末期到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的电液伺服试验机都是以自主开发为主。主要是集中在国内几个有实力的试验机厂家,如长春试验机研究所、长春试验机厂、红山试验机厂和济南试验机厂等。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性的产品有:1983年长春试验机研究所研制的2000kN电液伺服岩石压力试验机,该设备采用高压容器作为围压,模拟试样的真实受力情况。是三轴动静试验机的代表性产品,并首次把计算机引入电液伺服试验机的控制。1984年长春试验机研究所研制的3000kN电液伺服双缸卧式拉力试验机。该项目中首次应用静压支撑技术,成功地在两个卧式伺服油缸上实现静压支撑。另外,还首次应用了伺服同步技术,实现双缸系统的同步跟踪和精确定位。双缸的同步

精度达到了0.03mm。该产品标志着国内静压支撑技术和双缸系统的同步技术已经成熟。1987年长春试验机研究所研制的1MN电液伺服大型结构试验机,这是当时研制的国内最大吨位的电液伺服试验机。1986年长春试验机研究所研制出小型随机电液振动台。1985年长春试验机厂研制的200kN电液伺服动静试验机,在国内首次采用高压无齿夹头和横梁预应力锁紧技术。是标准动静试验机的典型代表产品。红山试验机厂同期已经研制出国内第一台拉扭电液伺服动静试验机,首次集拉压与扭转试验于一体。该产品标志着国内拉扭传感器技术、扭转摆动缸技术及拉扭合成试验技术已开始应用。

这个时期研制生产的电液伺服试验机的技术特点是:在测控系统,随着数字电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开始从模拟控制向模数混合式控制方向发展,并开始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控制系统中。应用了伺服同步技术,实现双缸系统的同步跟踪和精确定位。研制出低阻尼、高响应、长寿命的静压支撑动态伺服油缸。利用增压技术,实现高压无齿型泛秃崃涸び簟?nbsp;以上这些产品的技术特点在当时的电液伺服技术发展中,都是比较先进的。

与国外合作发展阶段: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国内试验机厂家与国外同行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开始寻求合作的途径。在此期间长春试验机所首先在1989年与美国MTS公司正式签署技术合作协议,1993年开始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另外,长春试验机厂开始与英国达泰克公司进行技术合作,济南试验机厂和日本的岛津合作,红山试验机厂也在同期与英国的Instron公司进行联系洽谈。总之,这段时期是我国主要几家试验机厂寻求与国外合作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电液伺服试验机的产品品种也是最繁杂;有国内自主产权的产品,有引进技术合作生产的产品,还有国外技术国内生产产品。各试验机厂家产品代表各自的合作厂家的特点,在国内试验机市场展开了一场较量。国内试验机行业进入与国际合作发展时期后,在面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并没忘记自身技术的提高。在这方面国内的很多优秀企业始终是坚持两条腿走路。

面向汽车零部件试验领域开发的“电液伺服减振器性能和疲劳试验台”、“电液伺服方向盘性能及疲劳试验台”、“电液伺服扭转疲劳试验机”和“X--Y电液伺服双轴向振动台”等。

在这个时期研制生产的电液伺服试验机的特点:国内电液伺服试验机的品种繁多,不仅丰富了国内电液伺服试验机的市场,同时也提高了自主产品技术的水平。电液伺服技术在试验应用领域得到扩展。在发展较快的国外测控系统方面。国产测控系统方面,随着单片机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开始向总线化、模板化技术发展,并逐步提高计算机在系统中的控制比重。在伺服协调控制技术方面

有所突破,利用该技术成功的开发出国内第一台“电液伺服双轴四缸试验机”,其中心定位精度小于0.03mm。主机伺服油缸在静压支撑的基础上,又开发出动压支撑油缸。与国外试验机同行的技术对比三十年来国内电液伺服试验机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外试验机同行相比,特别是与瑞士W+B公司相比较差距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在高技术试验应用领域方面还无法与国外同行相抗衡。不论是在技术手段和产品品种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电液伺服技术的发展与未来展望

电液伺服技术的发展与未来展望 电液伺服系统的特点 电液伺服系统有许多优点,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响应速度快、输出功率大、控制精确性高,因而在航空、航天、军事、冶金、交通、工程机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类使用水利机械及液压传动虽然已有很长的历史,但液压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却还是近几十年的事,随着电液伺服阀的诞生,使液压伺服技术进入了电液伺服时代,其应用领域也得到广泛的扩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材料科学的发展,人们更加重视动态试验。而电液伺服技术是实现动态高周疲劳、程控疲劳和低周疲劳以及静态的恒变形速率、恒负荷速率和各种模拟仿真试验系统的最佳技术手段。 国内电液伺服试验机的起步 国外试验机同行在电液伺服技术的应用和研制起步较早,自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就先后生产了各种使用电液伺服系统的试验机,如美国MTS、英国Instron、瑞士Amsler(现在分为瑞士RUMUL和瑞士W+B试验机公司)、德国Sehench和日本岛津等公司都先后研制成功各种电液伺服试验机。当时我国在这个应用领域还是空白,使用的电液伺服试验机都是从这些国家进口的。 我国试验机厂家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才开始研制电液伺服试验机,长春试验机研究所、长春试验机厂、红山试验机厂和济南试验机厂等开始进行研制。在国家财力的支持下,先后都成功地开发出电液伺服动静试验机,并开始在国内应用。正是通过当时这段时间的成功实践,培养锻炼出一批技术人员,创建了我国今后电液伺服技术发展的平台,奠定了国内在该技术领域的基础。 国内电液伺服试验机的发展阶段 国内电液伺服试验机的发展按照产品发展时期的特点大致划分成两个阶段:即自主发展阶段和与国外合作发展阶段。 自主发展阶段:二十世纪70年代末期到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的电液伺服试验机都是以自主开发为主。主要是集中在国内几个有实力的试验机厂家,如长春试验机研究所、长春试验机厂、红山试验机厂和济南试验机厂等。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性的产品有:1983年长春试验机研究所研制的2000kN电液伺服岩石压力试验机,该设备采用高压容器作为围压,模拟试样的真实受力情况。是三轴动静试验机的代表性产品,并首次把计算机引入电液伺服试验机的控制。1984年长春试验机研究所研制的3000kN电液伺服双缸卧式拉力试验机。该项目中首次应用静压支撑技术,成功地在两个卧式伺服油缸上实现静压支撑。另外,还首次应用了伺服同步技术,实现双缸系统的同步跟踪和精确定位。双缸的同步

电液伺服阀的发展趋势与现状

电液伺服阀与比电液例阀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电液比例阀是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核心元件,它按照输入电信号指令,连续成比例地控制液压系统的压力、流量或方向等参数。电液伺服阀是电液伺服控制系统中的关键元件。二者均在电液比例系统以及电液伺服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中以电液比例换向阀和电液伺服阀为例详细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并从性能、方展、前景等方面分别对两类阀进行了阐述,使我们对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电液比例阀;电液比例换向阀;电液伺服阀;现状;趋势 1 引言 液压工业己成为全球性的工业,国际液压界一些著名公司如美国的派克汉尼汾公司(PARKER HANNIFIN)、德国的力士乐(REXROTH)和博世公司(BOSCH)等居世界领先地位,我国液压工业距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 现代液控技术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今天,机电一体化的进程对液控技术提出了更多的需求,而计算机技术和控制理论的发展则为液压技术注入了新的动力。电液比例阀与电液伺服阀作为液压系统中的重要控制元件,分别代表了电液比例技术与电液伺服技术的发展情况。电液伺服阀与电液比例阀的出现使液压系统与现代化的电子技术结合的更加紧。 电液比例阀,是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核心和主要功率放大元件,代表了流体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1 ] 。它以传统的工业用液压控制阀为基础,采用电- 机械转换装置,将电信号转换为位移信号,按输入电信号指令连续、成比例地控制液压系统的压力、流量或方向等参数。 电液伺服阀不仅能够实现微小电气信号向大功率液压信号(流量与压力)的转换,还可以根据输入电信号的大小,成比例地输出相应的流量和压力。因此,在电液伺服系统中,电液伺服阀将电气部分与液压部分连接起来,实现整个系统的控制策略和执行元件的动作。所以,电液伺服阀的性能,特别是其电液伺服阀的动特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整个液压系统乃至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电液伺服阀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力图获得速度更快、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的创新史[ 2 ]。 2 发展历史 2.1电液伺服阀发展历史 最早使用液压伺服技术的机构也许已经湮灭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直到1750 年左右,用于控制给水系统和蒸汽锅炉水位的液位控制阀在英国出现。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控制策略的不断改进, 进而影响到液压技术的发展。在二战前夕,由于空气动力学的应用要求一种能够实现机械信号与气体信号转换装置。在二战末期,伺服阀是采用滑阀阀芯在阀套中移动的结构。阀芯的运动是直流螺线管产生的电磁力与弹簧产生的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此时的伺服阀还仅仅是一种单级开环控制阀。二战结束后,电液伺服阀开发研制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很多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电液伺服阀的性能。特别是1960年的电液伺服阀设计更多地显示出了现代伺服阀的特点。如:两级间形成了闭环反馈控制;力矩马达更轻移动距离更小;前置级对功率级的压差通常可达到50%以上;前置级无摩擦并且与工作油液相互独立;前置级的机械对称结构减小了温度、压力变化对零位的影响。

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一种液压伺服系统,如机床工作台的位置、板带轧机的板厚、带材跑偏控制、飞机和船舶的舵机控制、雷达和火炮控制系统以及振动试验台等。在其它物理量的控制系统中,如速度控制和力控制等系统中,也常有位置控制小回路作为大回路中的一个环节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主要是用于解决位置跟随的控制问题,其根本任务就是通过执行机构实现被控量对给定量的及时和准确跟踪,并要具有足够的控制精度。电液伺服系统的动态特性是衡量一套电液伺服系统设计及调试水平的重要指标。它由电信号处理装置和若干液压元件组成,元件的动态性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及系统本身所包含的非线性,致使其动态性能复杂。因此,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液压伺服系统的基本设计步骤 ○1分析整理所需的设计参数,明确设计要求;○2拟定控制方案,构成控制系统原理图;○3确定动力元件参数(如供油压力、执行元件规格、伺服阀容量)和其他组成元件;○4分析计算系统的静、动态特性,确定回路放大系数和设计校正措施等。○5根据技术要求设计出系统以后,需要检查所设计的系统是否满足全部性能指标,如不满足,可通过调整参数或改变系统结构(即校正)等方法重复设计过程,直至满足要求为止。因为设计是试探性的,所以设计方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设计中结合MATLAB的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对系统的参数进行调整和可靠性作进一步验证,最终可以得出比较可靠的电液伺服系统。 (一)组成控制系统原理图 由于系统的控制功率比较小、工作台行程比较大,所以采用阀控液压马达系统。系统方块原理如图1

(二)由静态计算确定动力元件参数,选择位移传感器和伺服放大器 1.绘制负载轨迹图 负载力由切削力c F ,摩擦力f F 和惯性力a F 三部分组成。摩擦力具有“下降”特性,为了简化,可认为与速度无关,是定值,取最大值f F = 1500N 惯性力按最大加速度考虑 a max F 800t m a N == 假定系统是在最恶劣的负载条件下工作(即所有负载力都在存在,且速度最大)下工作,则总负载力为 max f F F F F =l c a =++400+1500+800=2700N 2.选取供油压力 5s P 6310Pa =? 3.求取液压马达排量 设齿轮减速比'm i=/2m θθ=,丝杠导程2 1.210/t m r -=?,则所需液压马达力矩为 2 2700 1.210 2.58222 L L F t T N m i ππ-??===?? 取L s 2P =P 3,则液压马达弧度排量为-63L 5s 3T 3 2.58D ==0.610m /2P 26310 m rad ?=??? 液压马达每转排量为-63-632D 20.610m / 3.710m /m m Q r r ππ==??=? 计算出的液压马达排量需标准化。按选取的标准化值再计算负载压力L P 值。本例液压马达排量计算符合标准化。 4.确定伺服阀规格 液压马达的最大转速为2max max 2 2810800/min 13.3/1.210iv n r r s t --??====? 所以负载流量为-6-6max q 3.71013.3/49.2110l m Q n r s ==??=? 此时伺服阀的压降为 55L s Lmax s -6T 2.58P P P 631020.010D 0.610 v m P Pa Pa =-=-=?-=?? 考虑到泄漏等影响,将q l 增大15%,取q l = 3.4L/min 。根据q l 和v P ,查得额定流量为

电液伺服阀基础知识介绍

电液伺服阀基础知识介绍 射流管式电液伺服阀与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是目前世界上运用最普遍的典型两级流量控制伺服阀。博格公司的DSHR一级先导就是射流管阀,而派克公司的TDL一级先导就是喷嘴挡板阀,下面对两种阀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作个比较与介绍。并着重分析了射流管式伺服阀在可靠性及工作性能方面的一些优势。 工作原理: ★喷嘴挡板式伺服阀的原理:TDL 图1 为喷嘴挡板式伺服阀的原理图。它主要由力矩马达、喷嘴挡板式液压放大器、滑阀式功率级及反馈杆组件构成。其工作过程为:输入到力矩马达线圈的电气控制信号在衔铁两端产生磁力,使衔铁挡板组件偏转。挡板的偏移将一侧喷嘴挡板可变节流口减小,液流阻力增大,喷嘴的背压升高;而另一侧的可变节流口增大,液流阻力减小,液流的背压降低。这样可得到与挡板位置变化相对应的喷嘴背压,此背压加到与与喷嘴腔相通的阀芯端部,推动阀芯移动。而阀芯又推动反馈杆端部的小球,产生反馈力矩作用在衔铁挡板组件上。当反馈力矩逐渐等于电磁力矩时,衔铁挡板组件被逐渐移回到对中的位置。于是,阀芯停留在某一位置。在该位置上,反馈杆的力矩等于输入控制 电流产生的的力矩,因此,阀芯位置与输入控制电流大小成正比。当供油压力及负载压力为一定时,输出到负载的流量与阀芯位置成正比。 图1双喷嘴挡板式力反馈电液流量伺服阀

★射流管式伺服阀的原理: 图2 为射流管式伺服阀的原理图。力矩马达采用永磁结构,弹簧管支承着衔铁射流管组件,并使马达与液压部分隔离,所以力矩马达是干式的。前置级为射流放大器,它由射流管与接受器组成。当马达线圈输入控制电,在衔铁上生成的控制磁通与永磁磁通相互作用,于是衔铁上产生一个力矩,促使衔铁、弹簧管、喷嘴组件偏转一个正比于力矩的小角度。经过喷嘴的高速射流的偏转,使得接受器一腔压力升高,另一腔压力降低,连接这两腔的阀芯两端形成压差,阀芯运动直到反馈组件产生的力矩与马达力矩相平衡,使喷嘴又回到两接受器的中间位置为止。这样阀芯的位移与控制电流的大小成正比,阀的输出流量就比例于控制电流。 图2 射流管式力反馈电液流量伺服阀 ★两种阀的主要特点: 射流管式与喷嘴挡板式最大差别在于喷嘴挡板式以改变流体回路上所通过的阻抗来进行力的控制。相反,射流管式是靠射流喷嘴喷射工作液,将压力能变成动能,控制两个接受孔获得能量的比例来进行力的控制。这种方式的阀与喷嘴挡板式相比因射流喷嘴大,由污粒等工作液中杂物引起的危害小,抗污染能力强。且射流管式液压放大器的压力效率及容积效率高,一般为70%以上,有时也可达到90%以上的高效率。输出控制力(滑阀驱动力)大,进一步提高了抗污染能力。同样其灵敏度、分辨率及低压工作性能大大优于喷嘴挡板阀。另外,由于射流管式由于在喷嘴的下游进行力控制,当喷嘴被杂物完全堵死时,因两个接受孔均无能量输入,滑阀阀芯的两端面也没有油压的作用,反馈弹簧的弯曲变形力会使阀芯回到零位上,伺服阀可避免过大的流量输出,具有“失效对中”能力,并不会发生所谓的“满舵”现象。但射流管式液压放大器及整个阀的性能不易理论

电液伺服阀论述

电液伺服阀论述 1.概述 电液伺服阀是电液伺服系统中的核心元件。它既是电液转换元件,又是功率放大元件。在系统中将输入的小功率电信号转换为大功率的液压能(压力与能量)输出,其性能对系统特性影响很大。电液伺服阀在电厂中被广泛使用,伺服阀是电液伺服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控制元件,在系统中起着电液转换和功率放大作用。电液伺服阀的性能和可靠性将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是电液伺服控制系统中引人瞩目的关键元件。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国内开始了对电液伺服系统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随着国内机械工业的高速发展,对于高精度金属成型装备的需求大大增加,大规格电液伺服系统在锻压机械、轧钢机械、折弯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电液伺服阀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二战末期,1940 年前后,在飞机上最早出现了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电液伺服阀将输入的小功率电信号转换为大功率液压输出形式( 压力和流量) ,具有控制精度高和响应速度快的特点。电液伺服阀结构精密,对油液介质要求高,价格昂贵。典型结构有喷嘴挡板式和射流管式,喷嘴挡板式动态响应快,灵敏度高,但是零位泄漏量大,喷嘴易堵塞。与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相比,射流管式电液伺服阀抗污染能力强,但是响应速度略慢。 为使电液伺服系统能够可靠并廉价地应用到实际工业生产中,20 世纪60 年代末,出现了电液比例阀。电液比例阀是阀内比例电磁铁根据输入的电压信号产生相应动作,使阀芯产生位移,阀口尺寸发生改变并以此完成与输入电压成比例的压力、流量输出的元件。后来又经过了一系列的发展,20 世纪末,伺服技术与比例技术相结合,伺服比例阀应运而生。与电液伺服阀相比,电液比例阀抗污染能力强,成本低,但是其直线性和响应速度均不及电液伺服阀。 电液伺服阀和电液比例阀有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但也因其自身结构特点的原因,有一些先天的劣势。特别是当要求输出的液压功率较大,而电-机械转换元件输出功率较小,无法直接驱动功率级主阀时,需要增加液压先导级,无疑使阀的结构更加复杂,稳定性降低。而电磁直驱式大规格电液伺服阀以其新的设计

电液伺服阀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电液伺服阀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陈潜201302070902 健行理工1301班 电液伺服阀是电液伺服控制中的关键元件,它是一种接受模拟电信号后,相应输出调制的流量和压力的液压控制阀。电液伺服阀具有动态响应快、控制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冶金、化工等领域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中。电液伺服阀是电液联合控制的多级伺服元件,它能将微弱的电气输入信号放大成大功率的液压能量输出。它具有控制精度高和放大倍数大等优点,在液压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发展过程 1750年左右,用于控制给水系统和蒸汽锅炉水位的液位控制阀在英国出现。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控制策略的不断改进,进而影响到液压技术的发展。在二战前夕,由于空气动力学的应用,要求发明一种能够实现机械信号与气体信号转换装置。在二战末期,伺服阀是采用滑阀阀芯在阀套中移动的结构。阀芯的运动是直流螺线管产生的电磁力与弹簧产生的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此时的伺服阀还仅仅是一种单级开环控制阀。二战结束后,电液伺服阀开发研制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很多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电液伺服阀的性能。特别是1960年的电液伺服阀设计更多地显示出了现代伺服阀的特点。 1946年,英国人获得了两级阀的专利。 1950年,W.C.Moog第一个发明了单喷嘴两级伺服阀。 1953年至1955年间,T.H.Carson发明了机械反馈式两级伺服阀,W.C.Moog 发明了双喷嘴两级伺服阀,Wolpin发明了干式力矩马达,消除了原来浸在油液内的力矩马达由油液污染带来的可靠性问题。 1957年Atchley利用射流管原理研制了两级射流管伺服阀。 1959年Atchley研制了三级电反馈伺服阀。 1959年2月,国外某液压与气动杂志对当时的伺服阀情况作了12页的报道,显示了当时伺服阀蓬勃发展的状况。那时生产各种类型的伺服阀的制造商有20多家。大多数生产具有反馈及力矩马达的两级伺服阀。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 【摘要】电液伺服控制是液压技术领域的重要分支。多年来,许多工业部门和技术领域对高响应、高精度、高功率—重量比和大功率液压控制系统的需要不断扩大,促使液压控制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控制理论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计算及电子技术与液压技术的结合,使这门技术不论在元件和系统方面、理论与应用方面都日趋完善和成熟,并形成一门学科。目前液压技术已经在许多部门得到广泛应用,诸如冶金、机械等工业部门及飞机、船舶部门等。我国于50年代开始液压伺服元件和系统的研究工作,现已生产几种系列电液伺服产品,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工作也取得很大进展。 【关键词】电液伺服控制应用 1、电液控制系统的特点、构成及分类 电液控制系统是一门比较年轻的技术,它的发展和普遍应用还不到50年,然而,凭借它的优点却形成了流体传动与控制的一个重要分支,并成为现代控制工程的基本技术构成之一。 1.1电液控制系统的特点 1) 液压执行元件的功率--重量比和转矩--惯性矩比(或力--质量比)大,具有很大的功率传递密度,可以构成体积小、重量轻、响应速度快的大功率控制单元。 2) 液压系统的负载刚度大,精度高。由于液压杠、执行元件的泄漏很少,液体介质的体积弹性模量又很大,故具有较大的速度--负载刚性,即速度--力或转速--力矩曲线斜率的倒数很大,因此有可能用于开环系统。用于闭环系统时则表现为位置刚度大,其定位精度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小。 3) 液压控制系统可以安全,可靠并迅速地实现频繁的带负载启动和制动,进行正反向直线或回转运动和动力控制,而且具有很大的调速范围。 电气或电子技术和液压传动及控制相结合的产物--电液控制系统兼备了电气和液压的双重优势,形成了具有竞争力和自身技术特点。 当然,在某些场合下,指令和反馈元件也可全部采用机械、气动或液压元件,此时,即称为机械--液压控制系统和气动--液压控制系统。 1.2 电液控制系统的构成 工程实际中系统的指令及放大单元多采用电子设备。电机械转换器往往是动圈式或动铁式电磁元件和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等。液压转换及放大器件可以是各类开关式,伺服式和比例式器件实际上是一功率放大单元。液压执行元件通常是液压缸和液压马达,其输出参数只能是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力或者转角、角速

CSDY1射流管电液伺服阀产品说明书

CSDY1射流管电液伺服阀 产品说明书 编制: 校对: 审核: 审定: 九江仪表厂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

CSDY1射流管电液伺服阀产品说明书 一、概述: CSDY1系列射流管电液伺服阀是力反馈型两级流量伺服控制阀,具有性能良好,抗污染能力强,安全可靠以及寿命长的突出特点,适用于电液伺服系统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和力的控制。 二、结构原理: 图1是CSDY1系列射流管电液伺服阀的原理图,力矩马达采用永磁力矩马达,由两个永久磁钢产生极化磁通,衔铁两端伸入磁通回路的空气隙中,弹簧管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另一端固定在衔铁组件的钢套中。反馈弹簧组件的一端固定在射流管喷嘴上,反馈杆被夹牢在阀芯的中心位置。 高压油连续地从供油腔Ps通过滤油器及固定节流孔,到射流管喷嘴向两个接受孔喷射,接受孔分别与阀芯两端控制腔相通。 当力矩马达线圈组件输入控制电流时,由于控制磁通和极化磁通的相互作用,在衔铁上产生一个力矩,该力矩使衔铁组件绕弹簧管旋转,从而使射流管喷嘴运动导致两个接受孔腔产生压差引起阀芯位移,且一直持续到由反馈弹簧组件弯曲产生的反馈力矩与控制电流产生的控制力矩相平衡为止。 由于阀芯位移与反馈力矩成比例,控制力矩与控制电流成比例,伺服阀的输出流量与阀芯位移成比例,所以伺服阀的输出流量与输入的指令控制电信号亦成比例,若给伺服阀输入反向电控信号,则伺服阀就有反向流量输出。 三、技术性能指标:

1、供油压力范围(MPa) 2.1~31.5 2、额定供油压力(MPa)20.6 3、额定流量(L/min)2—40(按用户要求) 4、滞环(%)≤3 ≤5(用于低频控制系统) 5、分辨率(%)≤0.25 6、线性度(%)≤7.5 7、对称度(%)≤10 8、压力增益(%Ps/1%In)≥30 9、静耗流量(L/min)≤0.45+3%Qn 10、零偏(%)≤2 11、幅频宽(-3Db)(HZ) ≥70 ≥40(用于低频控制系列) 12、相频宽(-90°)(HZ)≥90 四、线圈连接方法: 伺服阀线圈的连接方法,插销头标号,外引出线颜色及控制电流的极性等参照下表和射流管电液伺服阀安装图(图2)

液压伺服工作原理

液压伺服工作原理 1.1 液压伺服系统以其响应速度快、负载刚度大、控制功率大等独特的优点在工业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液伺服系统通过使用电液伺服阀,将小功率的电信号转换为大功率的液压动力,从而实现了一些重型机械设备的伺服控制。 液压伺服系统是使系统的输出量,如位移、速度或力等,能自动地、快速而准确地跟随输入量的变化而变化,与此同时,输出功率被大幅度地放大。液压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可由图1来说明。 图1所示为一个对管道流量进行连续控制的电液伺服系统。在大口径流体管道1中,阀板2的转角θ变化会产生节流作用而起到调节流量qT的作用。阀板转动由液压缸带动齿轮、齿条来实现。这个系统的输入量是电位器5的给定值 x i 。对应给定值x i ,有一定的电压输给放大器7,放大器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 信号加到伺服阀的电磁线圈上,使阀芯相应地产生一定的开口量x v 。阀开口x v 使液压油进入液压缸上腔,推动液压缸向下移动。液压缸下腔的油液则经伺服阀流回油箱。液压缸的向下移动,使齿轮、齿条带动阀板产生偏转。同时,液压缸 活塞杆也带动电位器6的触点下移x p 。当x p 所对应的电压与x i 所对应的电压相 等时,两电压之差为零。这时,放大器的输出电流亦为零,伺服阀关闭,液压缸带动的阀板停在相应的qT位置。 图1 管道流量(或静压力)的电液伺服系统 1—流体管道;2—阀板;3—齿轮、齿条;4—液压缸;5—给定电位器;6—流量传感电位器;7—放大器;8—电液伺服阀 在控制系统中,将被控制对象的输出信号回输到系统的输入端,并与给定值进行比较而形成偏差信号以产生对被控对象的控制作用,这种控制形式称之为反

电液伺服阀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分析(一)

电液伺服阀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分析(一) 论文关键词:电液伺服阀发展历史发展趋势 论文摘要:电液伺服阀是电液伺服控制系统中的关键元件。文章详细论述了电液伺服阀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最后对电液伺服阀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一、概述 电液伺服阀不仅能够实现微小电气信号向大功率液压信号(流量与压力)的转换,还可以根据输人电信号的大小,成比例地输出相应的流量和压力。因此,在电液伺服系统中,电液伺服阀将电气部分与液压部分连接起来,实现整个系统的控制策略和执行元件的动作。所以,电液伺服阀的性能,特别是其电液伺服阀的动特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整个液压系统乃至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电液伺服阀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力图获得速度更快、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的创新史。 二、发展历史 1.早期。最早使用液压伺服技术的机构也许已经湮灭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但是最早对这门学科作出了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肯定的说是Ktesbios。公元前247年到285年,生活在亚历山大城的古埃及人Ktesbios发明了很多液压伺服机构。其中最为杰出的一种是水钟,他设计的水钟可以显示长达一个月的准确时间。其原理是通过节流孔将浮标显示的液面高度与容器形成一个闭环反馈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浮标已经具备现代液压伺服阀的雏形。 但是,在随后漫长的历史阶段,液压控制技术一直停滞不前。直到1750年左右,用于控制给水系统和蒸汽锅炉水位的液位控制阀在英国出现。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控制策略的不断改进,进而影响到液压技术的发展。1795年,约瑟夫·布拉马应用帕斯卡原理制作了水压机,1796年,莫兹利为了使水压机更好的工作,设计了水压机泵的密封装置—皮碗密封。而它是我们现在密封技术的初形。到了18世纪末期,蓄能器在英国出现。19世纪早期,开始采用油液代替水成为液压系统的介质,同时方向控制阀采用电信号进行驱动。 2二战期间。在二战前夕,由于空气动力学的应用要求一种能够实现机械信号与气体信号转换装置。阿斯卡尼亚控制器公司及Askania-Werke根据射流原理发明了射流管阀并申请了专利。根据同样的原理,福克斯波罗申请了双喷嘴挡板阀的专利。德国西门子公司发明了永磁式力矩马达,它可以接受通过弹簧输人的机械信号和移动线圈产生的电信号,并开创性地使用在航空领域。 在二战末期,伺服阀是采用滑阀阀芯在阀套中移动的结构。阀芯的运动是直流螺线管产生的电磁力与弹簧产生的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此时的伺服阀还仅仅是一种单级开环控制阀。 3二战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军事的刺激,自动控制理论特别是武器和飞行器控制系统的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从另一个方面大大刺激了液压伺服阀的研制与创新。 1946年,英国的廷斯利发明了两级液压阀;雷神和贝尔飞机公司获得了带反馈两级伺服阀的专利;麻省理工学院采用线性度更好、更节能的力矩马达代替螺线管作为滑阀的驱动装置。1950年,穆格发明了采用喷嘴节流孔作前置级的两级伺服阀。在此基础上,从1953年至1955年,卡森发明了机械反馈式两级伺服阀;穆格改进了双喷嘴节流孔结构;沃尔平则将湿式电磁铁改为干式的,消除了原来浸在油液内的力矩马达由油液污染带来的可靠性问题。1957年,阿奇利发明了射流管阀作为前置级的两级电液伺服阀。并于1959年成功研制出了兰级电信号反馈伺服阀。 此时的电液伺服阀开发研制进人了迅速发展时期,很多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电液伺服阀的性能。特别是1960年的电液伺服阀设计更多地显示出了现代伺服阀的特点。如:两级间形成了闭环反馈控制;力矩马达更轻移动距离更小;前置级对功率级的压差通常可达到50%以上;前置级无摩擦并且与工作油液相互独立;前置级的机械对称结构减小了温度、压力变化对零

电液伺服阀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电液伺服阀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电液伺服阀是电液伺服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控制元件,在系统中起着电业转换和功率放大作用。具体地说,系统工作时,他直接接收系统传递来的电信号,并把电信号转换成具有相应极性的、成比例的、能够控制电液伺服阀的负载流量或负载压力的信号,从而使系统输出较大的液压功率,用以驱动相应的执行机构。电液伺服阀的性能和可靠性可以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是电液伺服控制系统中引人注目的关键元件。 关键字:电液伺服阀;现状;发展趋势;应用;展望 引言:电液伺服阀是一种变电气信号为液压信号以实现流量或压力控制的转换装置。它充分发挥了电气信号传递快、线路连接方便,适于远距离控制,易于测量、比较和校正的有点,和液压输出力大、惯性小、反应快的优点。这两者的结合使电液伺服阀成为一种反应灵活、精度高、快速性好、输出功率大的控制元件。[1] 一、电液伺服阀研究现状 群控系统(DNC)和柔性制造系统(FMS)等新工艺装备的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测试(CAT)的广泛应用,为我们进一步简化伺服阀结构,完善设计,降低工艺制造成本和管理费用,提高产品性能,稳定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可靠性和延长使用寿命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1、伺服阀的结构改进 (1)在电液伺服阀的部分结构上,主要从余度技术、结构优化和材料的更替等方面进行改造,以提高相关性能。采用三余度技术的电液伺服作动系统[1]将伺服阀的力矩马达、喷嘴挡板阀、系统的反馈元件等做成一式三份,若伺服阀线圈有一路断开,而系统仍能够正常工作,且有系统动态品质性能基本不变,从而提高了伺服作动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在结构的改进上,针对阀出现的故障提出改进措施,进行结构优化,以满足其相关性能的要求。从材料方面考虑,阀的某些元件采用了强度、塑性、韧性、硬度等机械性能优良的材料,既可以减少故障,又让阀具备良好的动态性能。 (2)从阀芯和阀套磨配加工工艺的改进上,采用不同的磨配原理,如磁力研磨法等原理来提高阀的工作性能。阀芯和阀套组成的滑阀副是伺服阀的核心,阀套窗口棱边的几何精度决定了阀的工作性能。在阀芯加工最后磨配端面时,不能直接获得尖锐的棱边,而是在棱边处产生“毛刺”,然后采取措施加以去除。上海交大的陈鹏研制了智能化、全自动的伺服阀配磨系统,以计算机为核心,能自动测量阀的输出特性,并给出配磨参数,从而使阀芯、阀套的制造简便、迅速。1992年由美国某公司在加州制造了一台加工阀芯棱边的CNC液压磨床,由另一公司制造了一台配合磨床的液压测试台,二者结合起来就是自动化流量磨削系统,使产品的完好率从50%提高到85%~90%,生产阀芯的时间缩减75%~80%,制造厂称加工精度可达±015μm,性能相当优良。[2]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

。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引言 电液伺服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输出功率大、控制精确性高等突出优点,因而在航空航天、军事、冶金、交通、工程机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电液伺服阀的诞生,使液压伺服技术进入了电液伺服时代,其应用领域也得到广泛的扩展。随着液压系统逐渐趋于复杂和对液压系统仿真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利用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建模进行动态特性仿真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利用AMESim、Matlab/Simulink等仿真软件对电液伺服控制系统进行动态仿真,对于改进系统的设计以及提高液压系统的可靠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液压系统动态特性研究概述 随着液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和应用领域与范围的不断扩大,系统柔性化与各种性能要求更高,采用传统的以完成执行机构预定动作循环和限于系统静态性能的系统设计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现代液压系统设计研究人员对系统动态特性进行研究,了解和掌握液压系统动态工作特性与参数变化,以提高系统的响应特性、控制精度以及工作可靠性,是非常必要的。 液压系统动态特性简述 … 液压系统动态特性是其在失去原来平衡状态到达新的平衡状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原因主要是由传动与控制系统的过程变化以及外界干扰引起的。在此过程中,系统各参变量随时间变化性能的好坏,决定系统动态特性的优劣。系统动态特性主要表现为稳定性(系统中压力瞬间峰值与波动情况)以及过渡过程品质(执行、控制机构的响应品质和响应速度)问题。 液压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传递函数分析法、模拟仿真法、实验研究法和数字仿真法等。数字仿真法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研究液压系统动态特性的一种方法。先是建立液压系统动态过程的数字模型——状态方程,然后在计算机上求出系统中主要变量在动态过程的时域解。该方法适用于线性与非线性系统,可以模拟出输入函数作用下系统各参变量的变化情况,从而获得对系统动态过程直接、全面的了解,使研究人员在设计阶段就可预测液压系统动态性能,以便及时对设计结果进行验证与改进,保证系统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具有精确、适应性强、周期短以及费用低等优点。 仿真环境简介 基于Matlab平台的Simulink是动态系统仿真领域中著名的仿真集成环境,它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Simulink借助Matlab的计算功能,可方便地建立各种模型、改变仿真参数,有效解决了仿真技术中的问题。Simulink提供了交互的仿真环境,既可通过下拉菜单进行仿真,也可通过命令进行仿真。虽然Simulink提供了丰富的模块库,但是在Matlab/Simulink下对液压系统进行建模及仿真需要做很多简化工作,而模型的简化使得仿真结果往往出现一定的误差。AMESim (Advanced Modeling Environment for Simulation of Engineering Systems)是法国IMAGINE公司开发的一套高级仿真软件。它是一个图形化的开发环境,用于工程系统的建模、仿真和动态性能分析。AMESim的特点是面向工程应用从而使其成为

电液比例阀工作原理

电液比例阀是阀内比例电磁铁输入电压信号产生相应动作,使工作阀阀芯产生位移,阀口尺寸发生改变并以此完成与输入电压成比例压力、流量输出元件。阀芯位移也可以以机械、液压或电形式进行反馈。电液比例阀具有形式种类多样、容易组成使用电气及计算机控制各种电液系统、控制精度高、安装使用灵活以及抗污染能力强等多方面优点,应用领域日益拓宽。近年研发生产插装式比例阀和比例多路阀充分考虑到工程机械使用特点,具有先导控制、负载传感和压力补偿等功能。它出现对移动式液压机械整体技术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电控先导操作、无线遥控和有线遥控操作等方面展现了其良好应用前景。 2 工程机械电液比例阀种类和形式 电液比例阀包括比例流量阀、比例压力阀、比例换向阀。工程机械液压操作特点,以结构形式划分电液比例阀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螺旋插装式比例阀(screwin cartridge proportional valve),另一类是滑阀式比例阀(spool proportional valve)。 螺旋插装式比例阀是螺纹将电磁比例插装件固定油路集成块上元件,螺旋插装阀具有应用灵活、节省管路和成本低廉等特点,近年来工程机械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常用螺旋插装式比例阀有二通、三通、四通和多通等形式,二通式比例阀主比例节流阀,它常它元件一起构成复合阀,对流量、压力进行控制;三通式比例阀主比例减压阀,也是移动式机械液压系统中应用较多比例阀,它主对液动操作多路阀先导油路进行操作。利用三通式比例减压阀可以代替传统手动减压式先导阀,它比手动先导阀具有更多灵活性和更高控制精度。可以制成如图1所示比例伺服控制手动多路阀,不同输入信号,减压阀使输出活塞具有不同压力或流量进而实现对多路阀阀芯位移进行比例控制。四通或多通螺旋插装式比例阀可以对工作装置实现单独控制。 滑阀式比例阀又称分配阀,是移动式机械液压系统最基本元件之一,是能实现方向与流量调节复合阀。电液滑阀式比例多路阀是比较理想电液转换控制元件,它保留了手动多路阀基本功能,还增加了位置电反馈比例伺服操作和负载传感等先进控制手段。它是工程机械分配阀更新换代产品。 出于制造成本考虑和工程机械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特点,一般比例多路阀内不配置位移感应传感器,具有电子检测和纠错功能。,阀芯位移量容易受负载变化引起压力波动影响,操作过程中要靠视觉观察来保证作业完成。电控、遥控操作时更应注意外界干涉影响。近来,电子技术发展,人们越来越多采用内装差动变压器(LDVT)等位移传感器构成阀芯位置移动检测,实现阀芯位移闭环控制。这种由电磁比例阀、位置反馈传感器、驱动放大器和其它电子电路组成高度集成比例阀,具有一定校正功能,可以有效克服一般比例阀缺点,使控制精度到较大提高。 3 电液比例多路阀负载传感与压力补偿技术 节约能量、降低油温和提高控制精度,同时也使同步动作几个执行元件运动时互不干扰,现较先进工程机械都采用了负载传感与压力补偿技术。负载传感与压力补偿是一个很相似概念,都是利用负载变化引起压力变化去调节泵或阀压力与流量以适应系统工作需求。负载传感对定量泵系统来讲是将负载压力负载感应油路引至远程调压溢流阀上,当负载较小时,溢流阀调定压力也较小;负载较大,调定压力也较大,但也始终存一定溢流损失。变量泵系统是将负载传感油路引入到泵变量机构,使泵输出压力随负载压力升高而升高(始终为较小固定压差),使泵输出流量与系统实际需要流量相等,无溢流损失,实现了节能。

MATLAB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教案资料

M A T L A B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

数控机床工作台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设 计及仿真 姓名:雷小舟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子方向:机电一体化 武汉工程大学机电液一体化实验室

位置伺服系统是一种自动控制系统。因此,在分析和设计这样的控制系统时,需要用自动控制原理作为其理论基础,来研究整个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而研究如何把各种元件组成稳定的和满足稳定性能指标的控制系统。若原系统不稳定可通过调整比例参数和采用滞后校正使系统达到稳定,并选取合适的参数使系统满足设计要求。 1 位置伺服系统组成元件及工作原理 数控机床工作台位置伺服系统有不同的形式,一般均可以由给定环节、比较环节、校正环节、执行机构、被控对象或调节对象和检测装置或传感器等基本元件组成[1]。根据主机的要求知系统的控制功率比较小、工作台行程比较大,所以采用阀控液压马达系统。 系统物理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数控机床工作台位置伺服系统物理模型 系统方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数控机床工作台位置伺服系统方框图 数控机床工作台位置伺服系统是指以数控机床工作台移动位移为控制对象的自动控制系统。位置伺服系统作为数控机床的执行机构,集电力电子器件、控制、驱动及保护为一体。数控机床的工作台位置伺服系统输出位移能自动地、快速而准确地复现输入位移的变化,是因为工作台输出端有位移检测装置(位移传感器)将位移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反馈到输入端构成负反馈闭环控制系统。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比较得到差压信号,然后把差压信号通过伺服放大器转化为电流信号,送入电液伺服阀(电液转换、功率放大元件)转换为大功率的液压信号(流量与压力)输出,从而使液压马达的四通滑阀有开口量就有压力油输出到液压马达,驱动液压马达带动减速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滚珠丝杠运动。因滚珠丝杠与工作台相连所以当滚珠丝杠 运动时,工作台也发生相应的位移。 2数控工作台的数学模型 2.1 工作台负载分析 工作台负载主要由切削力c F ,摩擦力f F 和惯性力a F 三部分组成,则总负载力为: a f c L F F F F ++=

电液伺服控制

某工厂数控加工机床工作台位置控制系统的设计 1.设计要求及相关参数 工作台质量 工作台最大摩擦力:最大切削力, 工作台最大行程工作台最高速度, 工作台最大加速度 位置误差,速度误差. 由于工作台行程比较大,采用伺服阀控液压马达系统。控制原理图如下 : 指令装置 伺服放大器 电液伺服阀 液压马达 减速齿轮 滚珠丝杠 工作台 反馈传感器 ui + _uf ue △i QL Θm Θm ’ Xp 阀控液压马达位置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2根据静态计算确定动力元件参数 2.1 负载力的计算 为了简化,在此认为摩擦力f F 是个定值,取最大摩擦力f F =2000N,惯性力按最大加速度考虑: 。假定系统是在最恶劣的负载条件下工作,则总的负载力为 2.2选择供油压力为 2.3计算液压马达排量 设齿轮减速比 ,丝杠导程 1.2/t cm r =,则所需液压马达动力矩为: /235000.012/4 3.14 3.3L t T Ft n N m π==??=? f 2000F N =1000t M kg =500c F N =0.5m S =max V 0.08/m s =2max 1/a m s =0.05p e m <±1v e mm

取 ,由于 ,所以液压马达 弧度排量为6733/23 3.3/2 6.510810/m L s D T p m rad -==???=? 液压马达每转排量为 2.4确定伺服阀 液压马达最高转速为 所以负载流量为 。 此时伺服阀压降为 。 考虑到系统泄漏等的影响,将 增大15%,取 ,根据 和 ,额定流量为8L/min 的伺服阀满足要求,选用QDY1-C63伺服阀,额定电流为. 3.选择位移传感器增益 ,放大器增益 待定。 4.计算系统的动态参数 因为负载特性为惯性,因此液压马达-传递函数为: 221/2(1) m m h L h h D s s θ?θω ω=++ 工作台质量折算到液压马达轴的转动惯量为: 2242 2221000(0.012)9.210442t t M t J kg m n ππ-?===??? 考虑到齿轮、丝杠和液压马达本身的质量,取 ,并取液压马达的容积 。则: 假定阻尼比仅由阀的流量-压力参数产生,则阻尼比: c e t h M t K J D V βζ= 2/3L s p p =L L m T p D =7 6322 3.14810510/m m q D m r π--==???=?max /20.08/0.012800/min n nv t r ==?=6 max 510800/604/min L m Q q n L -==??=676max / 6.510 3.3/810 2.110v s L s L m p p p p T D Pa -=-=-=?-?=?L Q 4.6/min L Q L =L Q L p 100 /f K V m =a K 2 0.012t J kg m =?310t V cm =I=30mA

电液伺服系统

电液伺服系统 电液伺服系统是一种由电信号处理装置和液压动力机构组成的反馈控制系统。根据输入信号的形式不同,又可分为模拟伺服系统和数字伺服系统两类。下面对模拟伺服系统和数字伺服系统作一简单的说明。 模拟伺服系统 在模拟伺服系统中,全部信号都是连续的模拟量,如图1所示。在此系统中,输入信号、反馈信号、偏差信号以及其放大、校正都是连续的模拟量。电信号可以是直流量,也可以是交流量。直流量和交流量相互转换可以通过调制器或解调器完成。模拟伺服系统重复精度高,但分辨能力较低(绝对精度低)。伺服系统的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测装置的精度,而模拟式检测装置的精度一般低于数字式检测装置,所以模拟伺服系统分辨能力低于数字伺服系统。另外模拟伺服系统中微小信号容易受到噪声和零漂的影响,因此当输入信号接近或小于输入端的噪声和零漂时,就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了。 图1 模拟伺服系统方块图 数字伺服系统 在数字伺服系统中,全部信号或部分信号是离散参量。因此数字伺服系统又分为数字伺服系统和数字—模拟伺服系统两种。在全数字伺服系统中,动力元件必须能够接收数字信号,可采用数字阀或电液步进马达。数字模拟混合式伺服系统如2所示。数控装置发出的指令脉冲与反馈脉冲相比较后产生数字偏差,经数模转化器把信号变为模拟偏差电压,后面的动力部分不变,仍是模拟元件。系统输出通过数字检测器(即模数转换器)变为反馈脉冲信号。

图2 数字伺服系统方块图 数字伺服系统有很高的绝对精度,受模拟量的噪声和零漂的影响很小。当要求较高的绝对精度,而不是重复精度时,常采用数字模拟系统。从经济性可靠性方面来看,简单的伺服系统采用采用模拟型控制为宜。 系统特点及使用场合 电液伺服系统综合了电气和液压两方面的优点,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输出功率大、信号处理灵活、易于实现各种参量的反馈等优点。因此,在负载质量大又要求响应速度快的场合最为适合,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比如飞机与船舶舵机的控制、雷达与火炮的控制、机床工作台的位置控制、板带轧机的板厚控制、电炉冶炼的电极位置控制、各种飞机车里的模拟台的控制、发电机转速的控制、材料试验机及其他实验机的压力控制等等。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分析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一种液压伺服系统。当采用电位器作为指令装置和反馈测量装置,就可以构成直流电液位置伺服系统。采用自整角机或旋转变压器作为质量装置和反馈测量装置,就可以构成交流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图3是一个典型的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图中反馈电位器与指令电位器接成桥式电路。反馈电位器滑臂与控制对象相连,其作用是把控制对象位置的变化转换成电压的变化。反馈电位器与指令电位器滑臂间的电位差(反映控制对象位置与指令位置的偏差)经放大器放大后,加于电液伺服阀转换为液压信号,以推动液压缸活塞,驱动控制对象向消除偏差方向运动。当偏差为零时,停止驱动,因而使控制对象的位置总是按指令电位器给定的规律变化。 图3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图 电液伺服系统中常用的位置检测元件有自整角机、旋转变压器、感应同步器和差动变压器等。伺服放大器为伺服阀提供所需要的驱动电流。电液伺服阀的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