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审核方法

第二课堂审核方法
第二课堂审核方法

2011级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认定方案

各学部(学院):

2011级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工作具体工作如下:

一、认定内容

根据《大连理工大学关于制订2008-2011级本科专业大类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学生必须获得不低于4学分的第二课堂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0.5学分(健康教育),选修3.5学分,劳动不计学分。

选修3.5学分由学部(学院)和团委分别认定。学部(学院)认定内容包括:讲座、竞赛、自主设置课程等;团委认定内容包括:社会活动(社会实践、社区挂职及志愿服务)、两组学习、社团活动(社团活动及社团会员)、文体活动等。

二、认定流程

1、学部(学院)认定部分标准如下:

讲座:学生凭讲座记录卡,累计听取8次以上讲座,可计为1学分(最高为1学分);

竞赛:市级以上竞赛获奖且未享受成绩乘系数、申请课程免修和计行为积分政策的,可申请计入第二课堂学分,具体标准见《大连理工大学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试行)》(附件2)。学生须提交竞赛成绩证明,提交至所在学部(学院)。

自主设置:各学部(学院)单独设置的第二课堂内容,报教务处审核通过后,最多可计为1个学分。

2、团委认定部分的具体申报时间和方式由团委通知

三、注意事项

1、避免多报。所有申报的第二课堂学分均按80元/学分收取学费,申报学分超出培养计划要求的部分也将按学分收取学费。

2、避免漏报。第二课堂学分需满足培养方案要求方能毕业,请务必认真申报、以防遗漏。

大连理工大学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大连理工大学关于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的若干意见》,完善第二课堂教育体系,指导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成才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结合我校“第二课堂”的教学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教务处负责大学生“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学分管理、教师聘任等整体规划工作,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各学部(学院)负责“第二课堂”的具体实施、过程管理和审核认定等工作。

第三条根据《大连理工大学关于制订2008—2011级本科专业大类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学生必须获得不低于4学分的第二课堂学分,方可毕业。

第四条第二课堂的内容包括以劳动、健康教育、讲座、社会实践活动、竞赛等形式开展的教学活动。讲座主要包括现代科学知识讲座、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讲座、专业技术知识讲座等;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社区工作或社会服务活动、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两组学习”、社团活动等;竞赛包括学生代表学校参加的各类竞赛活动。

第五条第二课堂的学分管理参见《大连理工大学第二课堂学分计算方法》。

第六条第二课堂学分的认定及成绩登录办法:劳动、讲座的成绩由各学部(学院)统一认定并向教务处报送成绩;健康教育成绩由校医院评定并向教务处报送成绩;社会实践活动的成绩由校团委负责认定并向教务处报送成绩;竞赛的成绩和学分每学期由竞赛组织单位进行认定,并报送学部(学院)、教学处审核、公示后登录成绩;其它第二课堂的成绩由教务处、学生处和校团委等部门会同各学部(学院)进行认定,并于每年春季学期结束后进行一次集中认定和成绩登录工作。

第七条本办法从2008级本科生开始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1:大连理工大学第二课堂学分计算方法

附件2:第二课堂课程学分对照表

二〇一一年八月修订

附1:大连理工大学第二课堂学分计算方法

附2:大连理工大学第二课堂学分计算方法

用过程方法进行审核的思考

用过程方法进行审核的思考 中国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孙永思 GB/T 19001-2000标准(以下简称为标准)要求组织以过程方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同样,审核员也应该按过程方法的思路开展审核。 标准的0.2条款指出,过程方法是“组织内诸过程的系统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及其管理”。困此,识别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并对其进行管理和系统的应用,首先是受审核方应做的工作。审核员的任务是验证受审核方是否根据标准的要求,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正确地识别了过程及其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管理,进而确定受审核方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满足标准“4.1总要求”的程度。 审核策划 为了使审核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审核组长在编制审核计划前应以过程方法的思路做好审核策划工作。除文件要求、管理职责、资源管理、测量分析和改进等支持过程外,要重点搞清楚受审核方所确定的产品实现过程的各个子过程,可能时还应弄清需确认的过程和关键过程。 各个过程是通过各个职能部门的活动得以实现的。因此,审核组在策划审核过程时,必须确定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及其子过程的主要负责部门,从而为审核计划的编制提供依据。对于个别超过一个主要负责部门的过程或涉及多个部门活过程,策划时要防止遗漏。各个过程的相互作用也是进行审核策划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安排审核员时,应尽量将关系密切的过程安排在同一个审核小组,为审核时恰当地处理这些过程这间的接口关系创造条件。对文件要求、管理职责和其他支持过程,应搞清楚其子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应该明确,与产品实现过程关系密切的子过程主要是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以及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图1是进行产品实现过程和个别相关辅助过程审核策划的示例。 编制检查单和审核 在编制检查单和审核时,如何才能体现过程方法的审核思路并确保包括标准的和受审核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相关要求呢?根据不同的过程对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从过程的输入查到输出,检查输出是否满足输入或其他准则的要求,资源是否有保证,开展的各项活动是否符合程序文件的要求。例如,在某硬件产品生产企业的车间审核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时,其思路为: (1)过程的输入为原材料或半成品,其输出为各个工艺过程的结果直至成品。查如何确认输入的产品及其状态是否满足要求,输出的产品放行条件是否具备(7.5.1f)。 (2)查由输入转化为输出必须具备的条件。 作业依据为图样,即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7.5.1a),必要时应有作业指导书(7.5.1b)。资源为生产设备(7.5.1c)、监视和测量装置(7.5.1d)。 对形成文件的程序执行情况和监视以及对必要的过程参数的测量(7.5.1e),检查操作是否符合工艺的要求。 2、可以按PDCA模式的思路编制检查单和开展审核。例如,审核技术部门对技术文件的控

企业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的审核方法和审核技巧

ISO9000标准质量体系内部审核教程企业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的审核方法和审核技巧 欢迎参加2000版ISO 9000标准的网上培训,本次培训将结合新版标准介绍企业内部审核员应该掌握的基本审核方法和技巧。希望通过网上的学习,使质量管理工作者对审核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初步掌握一些方法,可以开展审核工作。如果需要更详细的资料,请按网站上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第一讲审核 一基本概念 1 审核是指什么? 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2 过程实是指什么? 企业在实施94版ISO9000标准时,是按逐个要素编制程序文件,2000版则分为五大过程,所有的工作都分解成各种过程。审核的过程是指――审核到现场发现证据对其进行评价,确定是否满足审核准则。 3 审核准则是指什么? 审核准则原称审核依据。(包括ISO9001标准,手册,程序文件,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或其它依据) 审核是按我们自己所承诺的一些文件结合我们现场做的过程是否符合这些文件的要求。 4 审核的目的是指什么? 审核的目的:是确保企业质量体系与ISO 9000质量标准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符合性是指我们所做的过程和活动是否符合标准中所要求的内容,或是否符合对外承诺的标准,或者是对外承诺的活动。 5 审核员的工作是什么? 内审员的工作就是拿着编好的各种文件对照各个部门做的情况是否符合。 二新版9001与9004的区别 9001和9004是两个相关的标准,所有的标题号内容全部是一一对应的,只不过9001标准作为审核、作为企业、作为组织申请认证必须按照9001标准的要求检查我们的活动。但是如果编制质量手册或准备各种质量文件、策划各种活动的时候,就要按9004标准。要求一个组织在编制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过程中,要把9001和9004两个标准对照起来。 9001标准就是提出一些要求,9004标准有一些解释性,可以指导如何实现9001标准。9001标准和9004标准结合起来以后,作为一个组织更能发挥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 9004标准中提到有效性和效率。作为一个组织来讲,首先要考虑效率,如果通过认证后没有任何效率,任何一个组织也不会去做这个工作。 三. 审核的特点 审核的特点:系统地、独立地、正式地。审核是一个抽样的过程,抽样要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有一定的风险。 审核是一种正正规规的,按照所形成的文件要求,按照事先策划好的步骤,进行审核,而且是独立的进行的,不受任何干扰。质量体系审核的内容包括组织的过程是否被确定;过程是否被充分的展开并贯彻实施;实施的证据是否证明符合要求。 四. 审核的类型 审核的类型包括:质量体系审核(内部);产品质量审核(围绕某一个产品进行审核);过程质量审核(看过程是否受控),审核是提高、改进体系运行的途径。 审核还可以分成:

工厂质量的那些审核技巧

工厂质量的那些审核技巧 导读: 核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沟通过程,而且是一个正式的双向沟通过程。掌握沟通技巧,是对审核员的基本要求。充分、流畅的沟通是审核成功的关键之一。 搜集整理了有关质量审核现场的一些技巧经验感悟,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质量审核员,可能这些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新手这些技巧和经验将会提供一个可靠的参考依据。在审核现场时,情况瞬息万变,审核员还是得应用平时掌握的相关技术和专业知识随机应变。 下面分4个方面来分解现场审核的基本技巧,希望能对你带来帮助。如有好的建议和意见欢迎在下面留言栏留言。 (1)面谈技巧 一次成功的面谈,有利于建立融洽关系,消除心理障碍;有助于争取受审核方人员的合作,有助于查明情况,获取需要的客观证据。 ①在面谈时审核员应掌握的技巧有: a.得当的提问; b.要少说,要多听; c.保持融洽的关系;

d.选择适当的面谈对象。 在面谈时,审核员应自始至终保持礼貌、友善的态度,如:对面谈对象及内容表示兴趣,对误解要耐心;避免打断、干扰、反驳对方的谈话;“请”和“谢谢”适时使用;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等。 ②在面谈时审核员应考虑的方面 面谈是收集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面谈的方式应与面谈情况和接受面谈的人员相适应,此外,审核员还应考虑以下方面: a.为了获得具有代表性的信息,在审核期间受审核组织内不同层次和职能的人员应予以面谈,尤其是审核需考虑活动或任务的那些执行人员; b.面谈应尽量在接受面谈人员的正式工作场所进行; c.应采取各种方式,避免接受面谈的人员在开始面谈时感到紧张; d.面谈的理由与所做的笔录应予以说明; e.面谈可以首先要求接受面谈的人员介绍其工作内容; f.面谈的结果应予以归纳,所得出的任何结论应在可能的情况下与接受面谈人员进行验证; g.所提出的问题可以是开放式或封闭式的,但应避免引导式的问题; h.对接受面谈的人员的参与与合作应表示感谢。

釆用过程方法审核的几点体会

釆用过程方法审核的几点体会 o江苏九州认证有限公司傅宁光 GB/T19001-2008标准鼓励采用过程方法。为使组织有效运行,必须识别和管理许多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过程方法”。采用过程方法审核宜针对目标,结合组织的固有流程(产品实现流程为主线,加上相关支持和管理过程)来审核组织的体系。 笔者依照过程方法审核的思路和要求进行了审核实践,有下面几点体会。 审核前做好充分准备 对组织相关信息的充分掌握,有利于审核的策划与实施,是保证审核顺利、充分和有效的前提。本项目为再认证审核,受审方体系范围覆盖10kV高压开关柜、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设计、生产和销售过程。审核组共3名审核员,其中2名专业审核员。接到任务后,与企业沟通了解到企业目前生产经营正常,本审核年度有—个低压开关柜新产品,有六种型号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产品取得了CCC产品认证,已完成了内审和管理评审等活动,体系文件、过程、组织结构、职责、产品标准等无重大变化。在对组织文件审查过程中,组长会同专业审核人员对组织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进行了传阅审查,在完成文件审查的同时也通过管理体系文件熟悉和了解组织的职责、目标、过程识别及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审核组借阅了机构该专业审核的作业指导书,进一步掌握专业审核的要点,还收集查阅了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和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通过沟通了解相关信息,为下一步审核策划与实施提供充分的信息输入,使计划编制更符合实际、审核抽样策划更加合理、审核重点更加明确。 重点突出主要过程及管理活动 与部门、要素审核不同的是,过程方法审核计划应重点突出主要过程及管理活动。在审核计划的编制时,将过去以部门加条款为主的审核安排,变更为以过程加活动的审核安排,在编制审核计划时应根据组织的规模、部门层次、审核组的人员数量、专业能力、审核人曰数、企业作息时间等信息,进行合理的分组,审核计划既可以安排对体系主要过程进行审核,也可以适当细化为相关子过程进行审核,如将设计开发过程、采购过程从产品实现这个主过程中单独安排进行审核。对于审核的过程及活动所涉及的要素可以不列入计划,如果要列入计划则不应有遗漏。 本项目企业有90多人,中等规模,10余种产品,5个职能部门,3个管理层次(公司、部门、班组),各产品实现过程相似(主要生产流程为机械加工、焊接、装配),审核计划编制时在考虑上述因素外结合审核组的人员数量、专业能力、审核人日数,进行如下分组:安排组长(非专业)审核组织的管理过程、市场营销过程、采购与物流管理过程、服务与投诉处理过程,主要涉及组织的战略、方针、目标、过程识别、体系策划、组织机构、职责、资源、管理评审、持续改进、文件化体系、体系范围界定、认证证书和标志使用、法律法规符合性、市场开发策划、投标或合同评审、供应商管理、采购的实施、采购物料的进货验证、原材料/在制品/成品仓储管理、客户满意调查、客户投诉受理等活动;安排一名专业审核员审核产品实现过程,主要涉及订单处理、生产需求计划、生产准备与组织、生产过程控制、过程能力确认、过程检验及成品检验、不合格品控制、质量分析与改进活动;安排另一名专业审核员审核产品策划与设计开发过程、支持过程,主要涉及工作环境、设施/设备/工装维护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监视与测量装置、产品交付、文件和记录管理等活动。 对审核员的能力要求更高 实施过程方法审核,要求审核员按照组织识别的过程和活动为主要审核途径,对于每个过程和活动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进行跟踪,从整体出发,关注顾客、法规、相关方要求的实现,关注过程之间的接口和过程的绩效,站在体系的高度对组织的管理体系做出有效、适宜的综合评价。本项目审核中针对顾客质量反馈中存在的部件装配牢固度问题,专业审核员在装配工序的审核过程中发现企业购置了扭力扳手,但对于各产品装配的紧固要求作业文件没有明确的规定,询问操作人员也不清楚其要求,审核组开出不符合报告得到认可,没有较强的系统分析、逻辑判断、专业技术等综合能力,可能就不能发现类似问题,因此对采用过程方法审核对审核员的能力要求更高。 考虑记录的适度性 实施过程方法审核,现场审核时间计划安排要充分,要求审核员将主要的审核精力和审核时间用于现场审核,增加对询问、观察、跟踪等审核方法的运用,收集客观审核证据,如对企业产品实现过程审核时,审核员根据产品工艺流程对各工序涉及的具体作业文件(工艺、图纸、规程)的名称或编号、操作人员、机械设备名称或编号、材料、环境、过程控制情况进行记录,对于可能构成不符合的客观证据应适当详记,不必要抄录文件或运行记录的内容,更不应当记录缺乏

内审技巧及注意事项

内审技巧及注意事项 一、内审应准备或熟悉的文件及辅助工具 1、审核依据的标准,如标准条文、相关法律法规等 2、审核依据的文件,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 3、内部审核相关程序。 4、审核计划。 5、上次审核不符合报告单(记录审核所发现的缺点)。 6、内审查检表 7、笔记本、书写工具。 二、审核技巧: 1、检查表的使用: 审核时应灵活使用内审查检表,正在审核过程中,审核员可以临时向内审查检表中增加检查项目、可以暂时把内审查检表放一边去检查其它项目,过后再回头按照内审查检表进行审核,或者也可以决定不审核检查中的某些项目。内审查检表的目的主要是使审核员能够计划和控制审核工作。 2、进行审核 进行审核时,活动的顺序如下: —通过与被审核方人员会谈、查阅文件、记录、观察受控状态下的过程、检查物料和设备等确定事实; —记录事实,作为审核时发生的事情之证据; —对事实进行评价,确定是否存有不符合项的客观证据――合格还是不合格; —根据不符合项对管理体系和产品或服务质量的重要性,对其进行严重度分类――观察项、轻微、严重三类。 3、确定事实 主要是通过与被审核方人员会谈和查阅证据的方式来确定事实,面谈对象可以是该组织的各级人员。 一次成功的面谈必须遵循4个关键步骤。这些步骤可能显得有点过于简单,但不时地想起这些步骤会对审核工作极有帮助。这4个关键步骤如下: (1)介绍你自己; (2)解释审核的目的和重要性,并请求被审核方提供协助,以便达到审核目标。 (3)进行提问,以获取信息,解释并记录你观察到的任何结果,对你报告的任何不符合项,要征得被审核方确认。 (4)感谢对方的合作。 另外就是查资料和记录时,应做到三三原则:查看三份以上的记录、查看三处。这样可以查到是点还是面的问题。 4、记录事实 审核员要清楚、完整和准确地作笔记,这一点很重要。内审查检表确定了要审核的样本,但笔记才是记录实际评审过的样本。笔记可提供信息,以纳入审核报告中。还可提供信息供日后参考,如果笔记与其它审核员关心的问题有关,还可交由他们进行调查,并且可用于计划以后的审核。 要记录观察到或陈述的问题之实际详细情况。记录的信息必须可以追溯。如果报告了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技巧与方法

企业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的审核方法和技巧 质量体系审核员 企业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的审核方法和审核技巧 欢迎参加2000版ISO 9000标准的网上培训,本次培训将结合新版标准介绍企业内部审核员应该掌握的基本审核方法和技巧。希望通过网上的学习,使质量管理工作者对审核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初步掌握一些方法,可以开展审核工作。如果需要更详细的资料,请按网站上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第一讲审核 一基本概念 1 审核是指什么? 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2 过程实是指什么? 企业在实施94版ISO9000标准时,是按逐个要素编制程序文件,2000版则分为五大过程,所有的工作都分解成各种过程。审核的过程是指――审核到现场发现证据对其进行评价,确定是否满足审核准则。 3 审核准则是指什么? 审核准则原称审核依据。(包括ISO9001标准,手册,程序文件,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或其它依据) 审核是按我们自己所承诺的一些文件结合我们现场做的过程是否符合这些文件的要求。 4 审核的目的是指什么? 审核的目的:是确保企业质量体系与ISO 9000质量标准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符合性是指我们所做的过程和活动是否符合标准中所要求的内容,或是否符合对外承诺的标准,或者是对外承诺的活动。 5 审核员的工作是什么? 内审员的工作就是拿着编好的各种文件对照各个部门做的情况是否符合。 二新版9001与9004的区别 9001和9004是两个相关的标准,所有的标题号内容全部是一一对应的,只不过9001标准作为审核、作为企业、作为组织申请认证必须按照9001标准的要求检查我们的活动。但是如果编制质量手册或准备各种质量文件、策划各种活动的时候,就要按9004标准。要求一个组织在编制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过程中,要把9001和9004两个标准对照起来。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方法审核方案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方法审核方案 一、审核准备 采用过程方法进行审核策划,审核组特别是组长和专业审核员先期应对受审核方的组织机构、产品、活动及质量管理体系所识别的过程等要充分了解,通过文件审核、初访或一阶段审核时,判断组织是否识别了组织管理体系中实际存在的过程及相互关系,过程的职责是否落实。目前多数组织并没有按照过程方法建立体系,审核组应了解组织已识别的固有流程(过程)及其内在联系。 审核组长应根据组织的规模、产品、活动等特点及文审的结果,按照过程审核的要求,策划审核思路,同时考虑审核组成员(特别是专业审核员的充分性)、审核时间等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采用过程方法审核要想获得预期的效果,单靠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努力是不够的,需得到受审核的配合。因此,按过程方法审核,应事先与受审核方充分沟通,就审核活动的安排进行详细的说明,并得到受审核理解与确认。 二、审核计划的编制 1、审核计划编制注意事项: a)依据组织已识别的过程或固有流程(过程)及审核的关注点策划审核顺序和审核 分组; b)按过程编制审核计划时,需考虑部门集合、相关过程的集合(应注意:过程≠部 门、过程≠要素); c)如果组织已按过程方法建立体系可以按相关过程编制审核计划;目前多数组织并 没有按照过程方法建立体系,编制审核计划时,可按产品和服务实现的大流程策划审核思路。如选择某特定的产品为主线,根据产品实现的业务流程,从客户要求的识别、确定与评审开始,到产品或服务的开发、产品或服务实现的策划、产品或服务提供的过程、产品或服务的监视与测量、相关支持过程与管理过程、一直到顾客满意过程和持续改进过程。 d)分组安排审核时,应考虑组织规模特点、过程间关系和信息沟通的便利(过程活 动职责间的关系),避免分组过多,否则过程的关联程度可能会减弱; e)开始时,先审核管理过程和目标的展开及实施情况,总体了解体系及业绩的情况, 以判断下一步审核中的关注点;再按实际流程审核产品实现过程,并纳入相关的支持过程一并进行审核; f)把主要审核时间用在产品实现过程方面,并始终关注顾客的要求; g)关注系统的目标及过程间的接口,关注过程的系统性; h)应保证审核组内部较为充分的沟通时间。 2、审核计划编制案例 (1)小型组织 a.特点:通常情况下,这类组织部门层次较少。有时,虽然组织机构存在许多的部门名称,但实际的责任人只有一个,也就是活动的责任人相对较少,并且集中,可以按照实际过程将有关部门进行整合。 b.对这类组织的审核建议不分组,只要根据管理体系的流程特点,先审核组织体系的主要业绩及管理情况,再按照产品/服务的实现流程审核相关的产品/服务的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

按过程方法审核设计和开发过程

按过程方法审核设计和开发过程 对于硬件产品,设计决定产品的固有质量,决定产品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以及设计满足GB/T 19001-2000标准中7.2.1符合性的程度,因此对于具有设计和开发能力和承担设计和开发责任的组织来讲,抓好设计和开发过程控制是确保产品满足顾客当前和未来需求和期望的首要环节。 组织要识别设计和开发过程及其具体活动,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行系统管理,充分运用过程方法去识别、实施和管理过程。作为审核员则要按过程方法的思路去开展对设计和开发过程的审核。 用过程方法思路进行审核,要紧紧抓住三个方面:一是要检查构成组织所识别的过程的要素是否得到满足和保证;二是要对过程提出四个问题(即:过程是否已被识别并适当规定?职责是否已被分配?程序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三是在运行中是否运用了P(策划)、D(实施)、C(检查)、A(处置)循环,使过程得到不断改进。同时结合认证标准要求进行审核。 P:策划是一项活动,策划的结果应当体现在设计和开发的策划输出中。审核时,应按所抽取的产品样本,查其设计和开发阶段的划分及计划进程、评审、验证和确认的安排、职责分工、产品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处置程序。 应该指出的是,阶段划分视行业和产品的复杂程序而异,由组织自行作出合理选择;策划的输出应视工作进展作出适时调整。 同时,作为对过程条件的要求,应该检查过程诸要素的满足程度: a) 资源 用于设计和开发的基础设施除具有适宜工作环境的工作场所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必要的工作手段,如供开展CAD设计的软、硬件设施,复杂产品的三维设计软件等。人力资源主要是要具有相适应能力和拥有一定数量的设计队伍,特别是对于有设计资质要求的行业更应满足相应法规的规定。对于需经样机(如模样、初样、正样)试制的产品尚涉及试制过程所应具备的各种资源。 b) 形成文件的程序 认证标准虽然没有规定要有形成文件的《设计和开发程序》,但为规范活动,形成程序往往是不可少的,其内容应涉及标准中7.3.1~7.3.7,体现适宜性和充

过程审核技巧

过程审核技巧 一、原材料库房 1、物料来源可靠:所采购的物品的供方需来源于“合格供方目录”。 2、适宜的库房环境:温度、湿度 3、帐卡物一致,核对三种物料 4、现场管理: 定置管理、摆放整齐、标识清楚、堆放不超载、堆放不倒置、先进先出 5、原材料不合格品管理 单独存放、标识醒目、建立台帐 6、库房管理系统 常见:ERP 二、进货检验及不合格品控制 1、进货检验指导书:应规定检验项目、检验手段、抽样方法、判定准则; 2、进货检验记录:和检验指导书规定的项目对应,要有详细的数据(符合抽 样规则),记录的数据应在标准范围内,检验员要签字; 3、进货检验员现场进行3个零部件的检测,结果如下:

若遇到特殊情况,检验员不在,查看最近两个月的记录,填写上表。 4、进货不合格品如何处置(退货、让步接收、挑选),谁来决策? 三、过程检验及不合格品控制 1、过程检验指导书:应规定检验项目、检验手段、抽样方法、判定准则; 2、过程检验记录:和检验指导书规定的项目对应,要有详细的数据(符 合抽样规则),记录的数据应在标准范围内,检验员要签字; 3、过程检验员现场进行3-5个关键工位零部件特性的检测,结果如下:

若遇到特殊情况,检验员不在,查看最近两个月的记录,填写上表。 4、 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如何处置(退货、让步接收、挑选),谁来决策? 四、 成品检验及不合格品控制 1、 成品检验指导书:应规定检验项目、检验手段、抽样方法、判定准则; 2、 成品检验记录:和检验指导书规定的项目对应,要有详细的数据(符 合抽样规则),记录的数据应在标准范围内,检验员要签字; 3、 成品检验员现场进行3-5个零部件的检测,结果如下:

过程审核作业指导书

过程审核作业指导书 编号: 1 目的 规定过程审核的审核要求和方法,以确保审核过程的有效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制造过程的审核 3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确定过程审核的日程安排,指定审核组长。 3.2 企管科负责组织过程审核,并对审核不符合项进行纠正的跟踪验证。 3.3 制造过程的相关部门配合进行过程审核。 4 引用文件 4.1 公司程序文件《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4.2 WDA.6汽车工业质量管理《过程审核》 5 作业要求 5.1 过程审核的时机 a) 计划内内审(包括体系审核、过程审核、产品审核)的同步要求; b) 第三方(认证机构)验证/或认证需要(提供制造过程的评价结果); c) 第二方(顾客)对产品抱怨,要求验证和评定制造过程; d) 产品审核中发现的无法确认的重大缺陷,需要验证制造过程的有效性; e) 过程能力C PK/P PK失控、质量特性值(QKZ)低于控制要求、质量成本难以减低时,应组织过程审核。 5.2 过程审核的应用 5.2.1 过程审核可以按年度与体系审核、产品审核同步进行,由企管科编制年度审核计划,规定审核的时间、方法、内容和要求。 5.2.2 过程审核也可以按整个质量控制环对有关部门对营销、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仓储过程进行审核。 5.3 审核准备 5.3.1 确定审核的过程范围及相互接口 a) 把过程划分成工序,对过程进行明确的定义;

b) 确定影响过程的参数,从“6M”(人、机器、原材料、方法、环境及管理)进行确定; c) 利用统计技术方法,例如因果图,尽可能的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细化,并依此编制《过程审核提问表》,以便审核员在现场审核是按照审核提问表有目的的进行提问。 d) 过程审核应该准备以下文件,作为审核的依据: ――作业指导书及检验指导书 ――过程指导文件 ――生产工艺文件及检验计划。 e) 作为过程审核的其他信息来源还包括: ――标准、规范、目标值(PPM)、程序文件、FMEA、缺陷目录、上次审核结果、进货检验、供方行为状态、平面图、绩效数据比较、顾客/员工调查、服务质量及售后服务质量的反馈。 5.3.2把过程划分成工序,过程接口,按流程图形成过程审核的途径。 5.3.3按上述工序以及工序的接口的划分编制《过程审核检查表》,作为过程审核的依据。 5.3.4由企管科根据审核时机编制《过程审核计划》,内容应包括: a) 审核目的; b) 被审核的部门和过程; c) 过程审核检查表; d) 审核的时间安排; e) 审核员; f) 报告撰写人和发放范围; g) 纠正措施的跟踪与责任。 5.3.5 分管的副总经理负责对《过程审核计划》进行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过程审核计划》的实施。 5.4 审核组的组成 5.4.1 管理者代表根据审核的时机和要求,指定审核组长,由具有审核资格的内审员组成产品审核组。 5.4.2 企管科是过程审核的组织实施部门,与制造过程有关的部门做好审核准备。 5.5 审核的实施 5.5.1 企管科于审核前7天通知下达产品审核通知。 5.5.2 审核前召开首次会议,首次会议上与会人员必须进行签到。

过程方法审核的现场审核思路

过程方法审核的阶段现场审核思路 二阶段现场审核是整个审核活动的重心,为实现审核的有效性与增值,需要有系统的审核思路,本文就二阶段现场审核的思路做简单的介绍。 一、关于审核的路径 过程方法审核是高度贴近受审核方实际业务活动顺序及其相互关系而展开的审核活动,并非孤立的、从标准条款要求出发来评价受审核方体系运行的“截面”或进行证据的“调查式”审核。受审核方的实际业务活动顺序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既是“信息源”,也是审核实施应遵循的路径或者说是“边界”。 二、关于审核的模式 在这个路径上对过程实施审核,实质上是对受审核方QMS过程管理的审核,高效的审核需要系统的模式,因此,审核员在对任何一个过程实施审核时,必须遵循以下三种特定的审核模式(审核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决定对某一个过程的审核选择哪一种模式)。 A:PDCA B:CAPD C:CPAD 本文就其中的CAPD审核模式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三、CAPD的审核模式 特定的模式将引导审核员的审核思路,也能够促成审核员对其审核过程做出系统判断,应用CAPD的模式实施审核,要从受审核方的过程绩效入手(审核的切入点)。 审核员应首先了解该过程的当前和历史绩效信息。所谓过程绩效是指那些能够表征该过程满足预期要求程度的指标,如合格品率、差错率等,质量管理体系(QMS)质量目标是过程绩效要达到的程度,某过程绩效的好坏也就意味着某质量目标的达成程度如何。对于二阶段现场审核而言,一阶段的审核输出已经提供了各过程绩效指标的信息。 审核员在二阶段现场审核时应从以下方面人手。

第一,审核员从了解这些过程绩效的当前水平入手,并确定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第二,审核员同时还需要了解该过程绩效中的短板(水平最差的方面);第三,了解这些过程绩效指标的实现趋势(如近3个月,近半年等)。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了解,审核员可以确定特定的审核线索并有助于选择合适的审核方式,例如当发现过程的某个绩效实现情况很差,或者具象到某产品特性的合格率偏低,那么,对该过程的审核可以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 关于沟通上的障碍问题:由于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对于过程绩效这类概念尚不熟悉(汽车行业除外),为了能够减少沟通上的障碍,如果受审核方并没有明确的过程绩效信息,对于绩效信息的审核可以考虑如下的提问方式(仅为示例)。 ·对于××事情,公司有什么质量目标,目前实现情况怎么样? ·对于××事情的××方面,公司希望能够做到什么程度?有哪些具体的考核指标? ·对于××事情,公司有没有考核?都考核哪些方面,最近几个月的考核结果如何? ·对于××事情的××目标,今年实现情况怎么样?最近三年的实现情况怎么样? 总之,审核员不必生硬使用过程绩效这个词汇来收集信息,而可以选择其他能够为受审核方所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来表达,以达到充分沟通了解信息的作用。 在获取了审核线索之后,审核员重点审核的是对所确定的问题,组织所采取的措施及其策划、实施的情况,需要强调的有以下要点。 第一,此时,审核中心已经相对明确,审核员的审核需要紧紧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 第二,如果组织对该问题的原因已经识别清楚,已经有具体的纠正及纠正措施,那么,审核员可以选择该过程的某个/某些活动展开审核,也就是说,根据从专业上的判断,该问题所指向的那些过程中的活动而非需要涵盖所有的活动,这可以理解为是审核的一种抽样行为。

按过程方法审核思路供参考

ISO标准条款4.2.3的审核思路和方法 1)组织是否制定了文件控制程序?2)文件是否包括和质量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包括外来文件和向供方提供的文件等)?是否对使用的文件适时评审?3)文件发布前是否得到授权人的批准?4)识别文件现行修改状态的方法什么?是否满足要求?5)文件修改后是否重新批准?6)使用处是否都使用适应文件的有效版本?是否从发放或使用场及时收回作废的文件?7)外来文件是否得到识别?发放如何控制?8)是否对保留的作废文件进行标识和,以防止误用? 检查方法:(1)在行政部查阅文件控制程序。确认:●程序内容是否完整,是否操作性。●程序文件是否是有效版。●外来文件(如标准)是否包括在控制之列。(2)选择5~10份现行有效版本文件,检查其是否者经审批,审批权限与程序文件有无冲突。(3)询问行政部文件管理员文件管理状况,确认:●“文件归档编目清单”文件台帐是否认真填写。●文件发放是否进行编号和作详细记录。●是否是识别文件修订状态的控制清单●文件、图纸历次修订是否明显地标出。●文件是否存在未被授权的修改。●外来文件是否得到控制●文件是否得到了定期评审。(4)到有关发放和使用场所查看:●是否得到文件的有效版本,是否存在应有而无的情况●是否将作废文件从使用现场撤走,是否存在多版并存的状况。(5)在行政部文控中心查保留的作废文件。确认:●是否进行了隔离和专门标识。(6)查文件更改记录。确认:●文件更改是否得到了审批。●修订记录是否完整。 ISO标准条款6.2的审核思路和方法 思路:1)组织是否确定了从事影响质量活动的各类人员的能力需求?是否明确了各类人员的职责要求?2)是否对人员能力胜任与否进行了评价与考核?人员的安排是否满足需求?3)是否按需求安排了相应的培训?是否对培训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以何种方式进行评价?4)员工质量意识如何?5)是否保存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 检查方法:(1)询问行政部经理,有无保证人员能力的规定(包括评价、考核、培训方面的规定)。在相关部门的人员是否确实能够胜任。(2)公司是如何开展培训的。确认:●培训需求是否明确`●是否所有对质量有影响的人员都纳入培训之中●对人事特殊工作的人员是否规定了要进行资格认定●公司是否对培训工作配备足够的资源,包括教学用具、教室及称职的教师队伍(3)是否有培训计划(4)公司外培训是如何进行并管理的(5)与3~5名员工面谈,了解他们的质量意识(包括是否明白自己工作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贡献),以此衡量质量意识培训的效果。(6)检查人员档案中有无人员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记录。 -ISO标准条款7.4的审核思路和方法 采购的审核思路:1)组织如何选择和评价供方?是否明确规定了选择和定期评价的准则?2)是否明确对供方控制的方式和程度?对供方控制的方式和程度是否体现该产品对随后实现过程及其产品的影响程度?3)评价的结果和跟踪措施是否予以记录?4)采购文件是否清楚地说明了采购信息?5)采购文件发放前,是否对其规定要求的适宜性进行了评审?评审的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6)是否规定了对采购产品进行验证的活动,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7)当组织或组织的顾客在供方的现场进行验证时,是否在采购文件中作出规定?规定是否包括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8)是否保存了对供方进行验证的记录9)当发现供方产品不能满足合同要求时,是如何处置的? 检查方法:(1)询问经理:如何评价和选择供应商(物料采购供应商、汽修供应商、生产外包供应商)。确认:●是否有选择、评价、重新评价供应商的准则和文件●是否组织有关部门对供应商进行评价●是否有选择和评价供应商的记录。●是否建立了供应商档案.●对供应商是如何控制的,控制的方式和程度是否体现了该产品对随后实现过程及其产品的影响程序。●供应商质量下降时,是否采取纠正措施或作必要的更换●是否有合格供应商名册,是否保存有合格供应商的的质量记录,是否定期对合格供应商进行评价;(2)索阅合格供应商名册,从中抽查3-5个合格供应商的评价记录、合格证明文件、供货情况记录等。确认:●是否都进行了评价,是否按产品的重要性选择了不同的评价方法。●是否对合格供应商进行了有效控制和重新评价。(3)抽查4-6份采购单及其他采购文件,检查:●供应商是否在合格供应商名册中●是否标明产品的类别、型号或其他准确标识。●图样有更改时,是否在采购文件上有说明。●是否写明要求的规范、图样、检验规程及其他技术文件的名称。●对供应商的过程、设备、人员、质量体系有无必要的要求;●采购文件发放前是否由授权人员进行审批。 ISO标准条款7.5.1的审核要点和检查方法 审核要点:1)组织是否已确定生产和服务的全过程?六西格玛品质2)是否获得了控制生产和服务过程的信息,包括产品特性、作业指导书等。六西格玛品质论坛3)使用的设备、测量和监控装置是否满足需要4)是否对使用设备进行了有效的维护保养,使设备处于完好状态?5)有哪些特殊过程和关键过程?是否对其实施了监控活动?6)是否设置了质量控制点,是否合理、正常和有效?7)人员是否具备条件和资格?8)是否对产品放行的条件,方法进行了规定?是否正确实施?9)是否对交付、交付后的活动进行了明确规定?交付时是否保证产品质量的措施?能否做到产品音乐会给顾客时都是完好的?交付、交付后活动的效果是否进行了验证?10)是否对顾客的投诉进行了及时处理?11)当对交付后的活动有明确的合同要求时,是否按合同规定做好了这些工作? 检查方法:(1) 询问生产部经理:如何确定和策划生产和的全过程,策划结果能否确保这些过程受控状态,贯彻实施情况如何。(2)现场抽检1-2人关键过程(特殊过程)和2-3个一般过程,了解过程管理状况,确认:●是否得到了过程控制所产品特性信息的文件,包括产品标准、图样、合同要求等。●对没有作业指导书就不能保证质量的过程是否制定了作业指导书,如对关键和比较的过程是否制定了作业指导书这类的文件。●设备是否符合要求,监视和测量装置是否得到配置,所处的环境是否适宜。 ●生产过程中,有关执行人员是否遵守工艺规程等文件的规定。●对过程参数和有磁的质量特性是否进行了监视和测量并做好了记录。监控点的设置是否全责、有效。是否对关键和特殊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是否有设备用、管、修的管理制度,是否对设备进行日常的和定期保养使之保持良好状态。●人员是否具备上岗资格。●询问生产部经理是否规定了产品放行的条件有、方法、并在现场抽查2-3批产品的检验记录,核实一下是否都按规定进行了检查后才放行。●查询如何配合销售部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8.2.4条款的审核要点和检查方法 审核要点:(1)在产品实现过程的哪些阶段实施了产品的监视和测量?(2)是否编制了验收的准则?(3)符合验收准则的证据是否形成了文件(质量记录)?记录是否指明授权负责产品放行的责任者?(4)有无授权人员(或顾客)批准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的特例情况?是否满足要求。 检查方法:(1)到仓库查看是否所有进货都进行了检查(2)询问对进行货检验中的不合格品是如何处置的,是否要求供应商采取纠正措施(3)供应商是否按要求提供合格证据!(4)因生产急需而来不及进行检验的物料如何处置(如何紧急放行?若放行的物料不合格如何追回(5)到质检部抽查2-3个最终检验过程,确认是否有作业指导书?检测设备和工具是否处于有效期内 8.3条款的审核要点和检查方法 审核要点:(1)是否制订了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并正确执行?(2)是否对不合格品的标识和控制进行了规定?控制的措施包括哪些?是否有效果?(3)不合格品是否得到处置?处置的方法有哪些?纠正后的不合格品是否再次验证?(4)交付和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组织是否采取了措施?是否有效实施?(5)对让步处理是否作出了规定?让步处理时是否向顾客或有关部门报告?(6)是否保存了返工、返修和重新验证的记录? 检查方法:(1)询问质检部对不合格品是如何管理的,确认:●是否有对不合格品控制的文件化程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和手册规定。●程序文件对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处置及有关部门是否作出了明确规定;●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的不合格品控制情况●对交付和开始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品进行处理的情况,如何了解顾客对处理结果的满意程度。(2)不合格品评审工作是如何进行的。谁负责?谁参加?哪一级处理?让步是否经一定审批程序,是否经过审批?在什么情况下,应将让步处理的结果向顾客报告。(3)抽查3-5项不合格产品处理记录,确认:●记录准确真实情况,是否注明不合格品发生时间、地点、有关责任人/班级。 ●不合格处理记录中是否有参加评审和处置人员的签字,是否按评审后的决定进行处置。●不合格品纠正后是否重新验证?让步处置时向顾客或有关部门报告的形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4)现场检查不合格品标识、记录、隔离等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8.5条款的审核要点和检查方法 审核要点:(1)组织是否对持续改进体系所必要的过程进行了策划和管理!(2)是否制定了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程序文件”(3)纠正措施的程序文件是否包括:评审不合格(包括顾客抱怨)。确定不合格原因。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确定和实施所需的纠正措施。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4)预防措施的程序文件是否包括;确定潜在不合格及其原因。评价防止不合格发生的措施的需求.确定并实施所带的预防措施。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评审所采取的预防措施(5)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状况是否成为管理评审的输人(6)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引起的文件更改是否执行了文件控制程序? 检查方法:●是否针对不合格的潜在原因采取预防措施●同一事件是否重复发生,核实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内审员审核规则与技巧

内审员培训专用教材 审核规则与技巧培训

一、质量体系审核定义 确定质量体系的活动和其有关结果是否符合有关标准或文件,质量体系文件中的各项规定是否得到有效的贯彻并适合于达到质量目标的系统的、独立的审查。 质量体系的审核大致可以分为文件审核(符合性)和现场审核(有效性)两个阶段。 二、质量体系审核种类 1、内部审核——第一方:即审核自身的质量体系。 2、外部审核─—第二方:按合同规定对其供应商的质量体系审核。 第三方:认证/注册机构或其它公正的第三方对申请的企业进行审核。 三、质量体系审核目的 第一方审核(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主要目的。 ?依据某一质量体系标准来评价组织自身的质量体系。 ?验证组织自身的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进行。 ?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和自我改进的机制,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使体系不断完善,不断改进。 ?在外部审核前作好准备。 第二方审核的主要目的 ?当有建立合同关系的意向时,对供方进行初步评价。 ?在有合同关系的情况下,验证供方的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进行。 ?作为制定和调整合格供方的名单的依据之一。 ?沟通供需双方对质量要求的共识。 第三方审核的主要目的 ?确定质量体系要素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确定现行的质量体系实现规定质量目标的有效性。 ?确定受审方的质量体系是否能被认证/注册。 ?为受审方提供改进其质量体系的机会。 ?减少许多重复的第二方审核。 ?提高企业声誉,增强竞争能力。 四、质量体系审核的范围 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质量体系要素,场所和活动进行审核。

要素:ISO9001:2000仅有5个要素。在第三方认证时,要素一个也不能少;除非没有,如7.3设计和开发;组织可以根据其实际状况进行剪裁,但要在相关体系文件(如:质量手册)中进行描述。第一方审核,则要素以手册中所列的范围为准。 场所:凡是与审核的质量体系所覆盖的产品和质量活动有关的部门和地区均应列在审核范围以内。 活动:指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活动,主要包括所涉及的产品范围。 第三方审核时只涉及申请认证时所规定的产品范围。 第一方审核时,凡涉及正常生产的产品及按质量手册所规定的程序研制的新产品或按某个质量计划生产的特殊产品,均应包括在内审范围内。 五、质量体系审核依据 ?ISO9001:2000标准。 ?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 ?工作文件。 ?合同。 ?产品有关的行业标准。 ?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六、质量体系审核的时机和频度 时机:第一次内审时机宜选择在质量体系文件已全部编制完成,分布实施,而且已经运行一段时间,各项质量活动均已有记录可查之时。此时内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对刚刚建立的质量体系的有效性作出评价。 频次:应考虑影响质量体系的管理、组织、方针、技术或工艺的重大变更,或质量体系本身的变化,以及近期的审核结果。 组织内部由于管理或经营目的,可以定期地开展审核。 1.例行的常规审核:按年计划进行。 2.特殊情况下的追加审核。 1)发生了严重的质量问题或用户有严重申诉; 2)组织的领导层、隶属关系、内部机构、产品、质量方针和目标、生产技术及装 备以及生产场所等有较大改变; 3)即将进行第二、三方审核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核; 第三方审核后获得认证注册资格和证书,而证书即将到期又希望继续保持认证资格。

专利审查过程中答复审查意见地注意事项和方法

答复审查意见 审查意见答复技巧 1、认真阅读审查意见内容,仔细分析对比文件 代理人在收到第一次审查意见时,首先应针对审查意见认真阅读,尤其应仔细分析审查员所阐述的对比文件与本申请区别特征点及对创造性的判断理由,这是审查员对本申请案做出倾向性结论的依据。此时应认真分析审查员所指出的问题是否正确,同时应从专业上仔细分析本申请区别特征较之于对比文件所产生的技术效果,然后根据这种效果结合审查指南对创造性的要求判断审查员意见是否准确,为下一步答辩打下基础。 涉及创造性的答辩最好先与发明人沟通。虽然创造性判断在审查指南上有一定的规定,但涉及区别特征和技术效果的问题仍然是属于技术上的问题,针对创造性的答辩应围绕区别特征展开,这就需要透彻地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发明人是从事该领域的专业人员,亲身参与了该申请的研发,对本现有技术及申请技术方案较代理人和审查员必然有更为深刻的了解,能够准确地判断和挖掘出本申请与对比文件之间的区别,并能根据其对所属技术领域及现有技术的了解阐述这种区别所导致的技术方案、技术效果的差异,可通过这种差异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带来的技术效果进行分析和阐述,以充分说明该技术方案对于审查员所引用的对比文件的非显而易见性,而这些内容是答辩时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2、结合审查指南进行针对性答辩,做到有理有据 创造性的判断是一个非常难以掌握的标准,审查员在判断其技术方案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否是显而易见的,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有说服力的意见陈述能够促使审查员正确理解发明的实质,客观公正地作出评判。 答辩过程中,应当使审查员能够清楚地看到本申请与对比文件的技术方案的实质性差别,而这种差别蕴含着不同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从而带来了不同的技术效果,且这种改进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并不是显而易见的,符合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要求。在对审查员的观点提出反驳时应当具有说服力,应就审查员所提出的意见结合审查指南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答辩,答辩时说理清楚,论据充分,必要时可印证对比文件和本申请内容及审查指南的有关规定,详尽阐述其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非显而易见性,使审查员清楚地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与对比文件之间实质性的差异,因此这样的意见陈述将可能使申请朝着有利于授权的方向发展。如果只有论点,而缺乏充分依据支持的意见陈述是很难有说服力的。 针对审查员提出的创造性缺乏的审查意见,在意见陈述书中对其发明与对比文件的区别分别从区别特征、技术方案、技术效果等方面充分论述本发明与对比文件的差别,并论述本发明具有非显而易见性的充分理由,答辩有理有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