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教案

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教案
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教案

第四节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

一、亲社会行为的涵义

亲社会行为主要是指使他人或群体获益的倾向与行为。从意向与结果的角度来看,亲社会行为与攻击性行为共同构成了社会行为的两个方面。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极其高尚的道德行为,是个体社会化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社会行为,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包括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在内的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

亲社会行为的内容从传统的研究来看,主要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谦让等等,还有学者从社会性角度,将亲社会行为的内容概括为:①某些习俗性行为,如微笑、问好、和颜悦色等礼貌行为;

②包容行为,如团结他人、邀请他人参加群体活动等关系的纳入行为;

③公正性行为,如主持正义、见义勇为、朋友遇到麻烦时挺身而出等支持性行为;④控制性行为,如控制别人打架、骂人等攻击性或不文明的行为。

从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来看,儿童是在2到3岁时才开始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的。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逐渐增多的,形式也开始变得丰富多样,并且行为的自发性开始提高,识别他人需要帮助线索的能力和移情能力不断增强。

二、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教育的有关背景

(一)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作为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部分,它的发展就如同儿童个体的社会化一样是贯穿于儿童成长始终的。可以说,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中成长变化的一个过程,它是在一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发生的。这些社会与文化环境就构成了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外部因素,与此同时,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内部因素。

1、内因

从儿童自身的角度来看,他们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主要受到社会认知能力、自控能力以及气质、个性、自信等方面的影响。

先就社会认知能力来讲,3-6岁的学前儿童还处于自我中心的阶段,还不能意识到自身以外别人的观点,并且还没有形成对他人外部特征完整且确切的认知。不过,这一时期幼儿的移情能力(指儿童能够认识别人的情感,并且产程相同的情绪反应,体验别人的情感的能力,包括认知和情感两种成分)还是有初步的发展的。有研究表明,移情的产生和发展早在个体的婴幼儿阶段就已有表现:8—12个月的婴儿就已具有同情行为、利他行为和分享行为;14个月的婴儿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使其兄妹提供注意、同情、关心、分享和帮助;1岁后,婴儿开始安慰他人,并且助人行为发生的频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而这一时期儿童对社会规则认知的发展则是开始从对道德规则的认知加深到对习俗规则的认知,并开始有了初步的对社会责任感规则

以及互酬规则的认知。

其次,从儿童的自控能力来看,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主要包括对动作和运动的控制,对认知活动的控制以及对情绪情感的控制。从有关的研究可以看出,处在学龄前的儿童他们的控制能力还是比较弱的,但3-5岁的幼儿其自我控制能力是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呈现上升趋势,到了3-4岁这一方面的表现则更加明显。在这一时期,从生理的影响角度来看,女孩的自我控制能力要高于男孩。

2、外因

从外部环境来看,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就更多了,如,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社区环境以及整个社会环境等等。

(1)家庭环境

家庭是儿童生活成长的最根本的环境。在这其中,父母的言行,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对儿童社会行为的态度、要求和行为,还有家庭的情感氛围等等,这些虽是生活的细节,但是都会被儿童看到和感受到,对儿童有着直接的影响。

不过事实上,因为这些因素往往是生活的细节,因而很容易被家长忽视。比如在言行方面,这里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父母本身对某件事情前后态度的不一致;二是,父母双方对儿童某一行为态度的不一致。但总的来说,这些言行上的不一致都会使儿童对亲社会行为产生矛盾的心理认识。另外,在对待儿童社会行为的上,如果家长对于儿童错误的攻击性行为总是一种忽视或纵容的态度,则容易助长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增长;但家长如果有对儿童进行亲社会行为的要求,则更

有利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还有就是,融洽和谐的家庭情感氛围也是有利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的。

(2)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是儿童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在这一环境里,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教师以及同伴。

在幼儿园,教师在儿童的心里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教师的言行同样对儿童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教师言行的一致性,以及教师对儿童社会行为的反应态度以及处理方式等等,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另外,在幼儿园中,同伴是与儿童交往最密切的。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同伴为儿童提供了认知、体验他人情感和感受的机会。同时,同伴也会成为他们观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3)社区环境

社区,在现代的学前教育中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以往的社区多是具有院落文化的单位庭院,有着各自的文化氛围,在院落中,儿童所接触到的不只是同龄的伙伴,同时还会有大一些的哥哥姐姐。在这样的群体中交往以及游戏,同样也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带来了体验和

(4)社会环境

从社会环境来看对于儿童的影响最大的还是大众传播媒介,它是社会传递文化和渗透道德价值观的主要途径。电影、电视、报刊、杂志,以及现代互联网等都是现代儿童获取外界信息以及开阔视野的主要渠道,因而对儿童的社会性行为的性质和具体形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对于幼儿社会行为的影响主要来自其所传播的信息的性质,积极向上的信息则是有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的,而带有暴力内容的信息反而会助长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增长。

(二)儿童亲社会行为教育的现状

关于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促进亲

,是一种旨在提高儿童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的能力,从而产生情感共鸣的训练方法。

置于困境中,处在矛盾中,让他们反复地进行练习,从而形成亲社会行为,包括分享,谦让等各种利他行为。而这种情境,不包含一切假设情境下的模拟行为练习,应是真实的情境。

到强化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据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一个研究表明,精神奖励尤其在巩固儿童谦让行为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则是将幼儿置于假定的情境种,让他们体验和理解亲社会行为。,也是强化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好方法。

附:三、有效的教育措施

(一)亲社会行为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目标分层原则:

因为不同年龄,不同个体的儿童,对他人的需要,困难的认识,情感的体验有不同的水平,亲社会行为动机水准也有高有低,因此在实施亲社会行为教育时,其具体目标应在总目标下,分层设立子目标。而子目标的确立应根据儿童现有的水平提出相对高一级的要求。

2、实践性原则:

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教育训练,应该贯彻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在他们的学习中,游戏中,劳动中,乃至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3、一致性原则:

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价值观应该一致,尤其是家庭教育。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亲社会教育的同时,不可忽略家长工作。幼儿园中工作的一切成人言教和身教要一致,要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幼儿。

(二)具体的教育措施

从当前儿童亲社会行为教育的现状来看,国内外许多学者针对于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的方法提出了很多,但是这些训练方法应更多地与实际的教学相融合,以更好地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发挥其作用。我认为这些方法应融合到以下这些具体的教育教学措施之中:

1、游戏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首先,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活动。其次,游戏也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是儿童自然发生的一种学习。儿童在游戏中不仅能获得身体认知、情感等方面的经验,而且还能获得社会性的经验。儿童在游戏中能充分地体验到生命的乐趣、自我存在的价值、社会互动以及规则的意义,这些对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与发展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

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首先,游戏是幼儿与同伴交往的重要途径;其次,游戏为幼儿的同伴交往提供了必要的场所和机会。幼儿需要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会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这也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移情训练,在与伙伴的争论、协商、合作中学会移情。在游戏的自然状态中,也会为幼儿自然地生成一些矛盾情境,这时候重要的在于教师的引导。同时,游戏也能够为幼儿提供所需的模拟情境,以促进他们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2、儿童文学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这里的儿童文学主要指童话故事、儿歌等等适合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文学在幼儿生活中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对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来说,儿童文学是一种很好的教育途径,因为在儿童文学中往往会有许多亲社会的被幼儿所喜欢的角色形象,这些形象本身就是幼儿心中的榜样。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给幼儿讲故事来提供给幼儿一些榜样示范,并且也会使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得到良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3、将对亲社会行为的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

幼儿园对于幼儿的教育本身就是日常性的,包括生活技能以及知识技能两方面。将对亲社会行为的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其实也是将对亲社会行为的教育融入到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去。使幼儿在平时与同伴的相处中学会体谅他人,在与同伴的争执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减少负面方式的影响。

同时,对亲社会行为的教育也可以融入到主题活动之中――即,专门的教育活动,以便幼儿对亲社会行为有更明确的认识和了解。

另外,教师应及时关注和了解到每个孩子的情绪状况。对于孩子的行为及时给予评价,对亲社会的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强化其亲社会行为。

二、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攻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行为,它与亲社会相反,无论是破坏玩具还是少年帮派之间的打架斗殴豆薯于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只故意对人身和财产造成伤害并且没有社会理由的行为。攻击性行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敌意的攻击性行为,以伤害他人,使别人痛苦为目的侵犯行为,如嘲笑、殴打等。另一种是工具性攻击性行为,指为了实现某一种目标而以攻击性行为作为手段,如为了从其他小朋友手重获得一个可爱的玩具。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或多或少的表现出“侵犯”别人的侵向。如孩子打架,对他人的身体进行大、推、咬、踢、吐口水,用其他物品上伤害别人。从别的孩子那里抢夺物品,骂人等。在互相“侵犯”的过程中,往往回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还会对自己、家庭、社会造成危害。孩子的种种“侵犯”

行为使父母、老师感到不安,所以一定要严加防范,设法控制,不要使之日久成习,泛滥成灾。

[镜头一]:玩娃娃家的时候,假扮妈妈的西西总是一刻不停地抱着娃娃不放。这时,假扮阿姨的小鱼也想和西西一起照顾娃娃,也想抱抱娃娃,可西西却十分粗暴的一把夺过娃娃,还推了小鱼一把。[镜头二]:一次,一个小女孩穿了一双粉红色的鞋子,格外漂亮。边上的小朋友见到自己的鞋子不如别人好看,便盯着去踩她的鞋子,还扬言要把她的鞋子踩得黑黑的。

类似这样的侵犯行为还很多,那么造成这一行为的动机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先来分析一下这几个案例吧。

侵犯行为可分为有意侵犯和无意侵犯两种,但大多数的行为都是幼儿无意的,他不是有意的去伤害别人。如镜头一中,聪聪只是为了想帮老师的忙,却遭到同伴的拒绝,没办法之下就硬抢。其实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经验不足或能力有限,不知如何表达和沟通。结果事与愿违,好心办了坏事。

A、家庭环境的影响对孩子侵犯行为的形成也有很大的作用。如父母过于逆爱孩子,或经常体罚、强迫孩子,或是自身的言行中有暴力的倾向。蒙台梭利曾说过:“孩子的心智是吸收性的。”每个成年人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如镜头二中,西西想一个人霸占娃娃,很显然她还没有学会如何与人分享,不能很好地解决生活中的挫折。

B、由于妒嫉而造成的侵犯行为,幼儿见到别人的东西比自己的好,就产生了嫉妒的心理。由于孩子情感外露、冲动、自制力差,嫉妒往

往会直接付诸行动,做出侵犯性的行为。镜头三中,孩子见到同伴穿了比自己漂亮的新鞋子,就会羡慕,当内心不能满足,便开始失衡,从而造成嫉妒之心,最终这个孩子做出了踩别人鞋子的行为,

现在的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一切都围着他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骄横、霸道的性格,在与同伴的相处中,攻击性行为便时常发生。“老师,某某小朋友又打我了”“老师,某某抢我的玩具”。于是,老师每天都在不停地解决这些事情,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家长、老师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教育策略来控制该行为的进一步蔓延呢下面是我们在这一课题过程中采取的一些有效策略。1、减少儿童生活中挫折

因为挫折很有可能导致攻击性行为,减少儿童生活中的挫折会相应减少攻击事件是发生。成人应尽量简化规范,想儿童解释规范制定的原则,事先告诉儿童生活惯例中将要发生的变化,根据儿童的实际能力来调整儿童对自身的期望,这样儿童就更容易获得满足感,从而减少采取攻击性行为。

2、对父母教养方式的训练

研究证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密切关系。所以,对父母教养方式的训练是矫正攻击行为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心理学家运用行为矫正的原理,要求父母减少消极评论的使用,例如威胁、命令、强迫等,引导他们使用积极的评价,尤其在惩罚时不能运用体罚。这种干预结果极大的改变了父母和儿童的行为。

3、帮助儿童识别无意攻击性行为

被无意攻击的受害者常常将无意攻击看作是有意攻击,为儿童提供充分准确的信息来使之改变对行为目的的认识,可以减少报复行为发生。成人通过表达自己对受害者情感反应的理解,向他澄清事件的意外性来消除紧张状况。

4、明确攻击性行为是不允许的

当身体或语言攻击发生时,成人必须明确告诉儿童攻击性行为是不允许的。成人可以让儿童认识到无法通过攻击性行为获得奖赏,从而在儿童中确立起攻击性行为是不允许的观念。这样即使在成人没有立刻出现的情况下,暴力事件也会减少。

攻击性行为,表面上孩子不会“吃亏”,但孩子会养成蛮横的习惯,将来很难适应社会,甚至诱发违法犯罪,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我们老师应更多的强调爱和平静、温和的教育。特别要注意在平时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善良的品德,才能铲除孩子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土壤。此外,我们还应该作好家长工作,是家长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给予较多的关注,指导家长用一些有趣的是来转移幼儿的注意力,通过培养兴趣、陶冶性情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

附:

攻击性行为是指对他人或事物采取有意侵犯、争夺或破坏的行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两种形式,其程度可轻可重,从面部表情、姿态手势、口头语言到动手打斗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因斗殴犯罪的青少年中,其攻击性行为可追溯到幼儿期,即这些青少年在幼儿期就表现出多而强的攻击性行为。因而,重视儿童特别是早期幼儿攻击性行为表现的次数和强度,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和调理措施,是每个家长和教育者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与成人有所不同,它不是因根本的利害冲突或极端的对立关系引发的,

而往往是由一些日常生活小事或纠纷引起的,其主要表现为:

1.无端起哄。儿童在课堂或集体活动中,因某种小事莫名其妙地高声尖叫,无理起哄,引起骚乱、影响秩序,致使活动不能顺利进行下去。

2.侵犯破坏。与同龄儿童玩耍或游戏活动中,故意侵犯别人,排挤别人,抢夺玩具或毁坏物品等。

3秽语伤人。稍不如意或不顺心,就动口骂人,恶言秽语。

4.打架斗殴。因某种琐事或口角之事,聚集小团伙,挑衅打斗。

5.挫折报复。因某人某事而受到批评或惩罚,记恨在心,暗中找茬,伺机报复。

二、儿童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产生,虽然与生理因素有关,如体质强的儿童比体质弱的儿童、男性儿童比女性儿童更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但是,儿童攻击性行为表现的倾向和性质主要是由社会原因引起的:

1.消极模仿。消极模仿主要来自三个方l面:第一,来自社会上的种种矛盾冲突,打架斗殴等现象;第二,来自家庭成员的粗暴蛮横、打人骂人等不良行为的影响;第三,大众媒介的传播,特别是电影、电视、电子游戏中的武打、绑架、凶杀等事件,教会儿童发动攻击性行为的技巧和方法。

2.教育缺陷。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恰当的奖励可能会强化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一切合理的、恰当的批评和惩罚则会抑制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例如,有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打架中占了便宜,或容忍、不加批评,或称赞孩子“好样的!”“有种!”;如果孩子吃了亏,则火冒三丈,激讽孩子“你没有嘴巴吗你缺了手脚吗你不知道揍他吗”等等,这实际上是对孩子不良行为的一种奖励,它会强化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的次数和强度。

3.不良氛围。一般讲,当儿童处在一个矛盾冲突叠起、冷漠无情、失去安全感的家庭中,或处在一个被孤立、被诬辱、被欺侮的班级中时,不良的情感气氛会使儿童产生莫名其妙的苦恼和愤怒的情绪,常常会因失去控制而借人或物发泄出来,引发冲突和攻击性行为。

4.引诱和教唆。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活动的范围逐渐扩大,逐渐从家庭走向社会。由于儿童年幼无知,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容易受到社会上的不良影响,学会骂人、打架、行窃……这是强化儿童攻击性行为甚至走向犯罪的通道。

三、抑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措施

针对儿童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有的放矢,宜采取如下有效措施:

1.优化环境。即形成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创建团结向上、井然有序的园风和班风,树立

文明道德的社会风尚,杜绝一切引发、强化、提供儿童攻击性样例的渠道。

2.强化教育。即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防微杜渐,并教育儿童学会处理矛盾和冲突,掌握相关的社会技能,以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3.改善传媒。即对不适合儿童收看的电视、电影、录像内容严加限制,有目的地选择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的节目内容,从正面引导儿童积极向上。

学前心理学 角色行为 亲社会行为 攻击性行为完整教案

性别角色: Eg.男生养家,女生做饭。男生要勇敢,女生要细心。男生可以翘腿,女生坐姿要端庄。 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即只有当孩子知道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才能进一步掌握男孩和女孩不同的行为标准。 男女两性是由遗传决定的,男女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则是从儿童时期起接受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 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对于学前儿童而言,主要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发展。 (1)第一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这个阶段孩子已经能区别出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就说明他已经具有性别概念。儿童的性别概念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性别的认识,二是对他人性别的认识。儿童对他人性别的认识是从2岁开始的,但这时还不能准确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大约2岁半到3岁左右,绝大多数孩子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性别。同时,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性别角色的初步知识,如女孩要玩娃娃,男孩要玩汽车等。 (2)第二阶段。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此阶段的儿童已经能明确分辨自己是男还是女,并对性别角色的知识逐渐增多,如男孩和女孩在穿衣服和游戏、玩具方面的不同等。但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他们能接受各种与性别习惯不符的行为偏差,如认为男孩穿裙子也很好,几乎不会认为这是违反了常规。这说明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还不很明确,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3)第三阶段。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孩子们不仅对男孩和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越来越清楚,同时开始认识到一些与性别有关的心理因素,如男孩要胆大、勇敢、不能哭,女孩要文静、不能粗野等。但与儿童对其他方面的认识发展规律一样,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表现出刻板性,认为违反性别角色习惯是错误的,并会受到惩罚和耻笑。如一个男孩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教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教案课程名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教学内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概述 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性及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 2、初步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 3、掌握师幼互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4、了解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及师幼互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6课时 教学过程:1、提出学习本学科的要求 2、明确学习方法 3、介绍本学科的历史 注重幼儿园社会教育是20世纪我国幼儿教育的新特点,也将成为21世纪我国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 翻开我国幼教史,一条幼儿社会教育的发展线索依稀可见。 萌芽阶段:(零星的,不系统的主张) 早在上世纪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和家庭教育法章程》就强调使蒙童远离恶习,习善良之规范。而且湖北武昌幼儿园就强调幼儿教育的开导事理,涵养德行的功能,在确定的7门课

中,“行仪”、“训话”直接与社会教育有关。 陶行之的思想,认为必须唤醒国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重要的教育。 独立阶段:(陈鹤琴张宗麟) 陈鹤琴提倡的“活教育五指活动”社会教育是重要内容,他非常重视幼儿园的课程研究。他认为儿童的生活是完整的,教材也必须是完整的。完整的、有系统的课程应该有中心——儿童生活的环境,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张宗麟与陈合作,有许多共同的研究成果。他对幼儿社会领域的研究较为系统、深入。30年代初出版了《幼稚园的社会》,是我国幼教史上最早、最全面,深入地论述幼儿社会领域课程及实施的著作,包括儿童之社会的特征,儿童的社会适应性等,还讨论了社会领域的课程目标,他认为;教育的灵魂不在乎罗列许多科目,也不在乎养成良好公民,而是在乎养成适合于某种社会生活的人民。这个阶段,社会教育,社会课程作为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得以确认你在结构上、体系上及实践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标志是张宗麟的《幼儿园的社会》。此后社会教育在幼儿园课程结构中消失。 1952年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暂行规程》和1979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工作条例》中有社会教育的因素,但有时以儿童环境的形式出现,有时又以常识的形式出现,有时以品德教育的形式出现。直到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 发展阶段:《规程》给我们建立和完善幼儿园社会领域的课程提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业2

一、填空题 1、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作用来看可以将其功能划分为定向功能、调控功能与评价功能。 2、在目标制定的三类依据中,学前儿童发展规律与需要可以说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社会发展需要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外在依据;我国教育目的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操作性依据。 3、方向性原则保证了目标制定的理想性与价值性,基础性原则保证了目标制定的现实性与合宜性。 4、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社会生活的现实与发展、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相关学科知识。 5、教育内容的选择要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充分关注幼儿的兴趣与生活经验,体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也要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 6、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主要特点有随机性和无意性,长期性和反复性,情感驱动性,实践性。 7、参观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前儿童观察某一综合性德社会设施或机构,促使他们加深对这些设施和机构的了解,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并使他们获得某些社会技能的方法。 8、行为练习法是组织学前儿童按照正确的社会行为要求反复进行练习,促使学前儿童掌握和巩固某种社会行为技能的方法。 9、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儿童的良好行为是在不断的试误与练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所以,对良好行为经常性德强化练习,是行为习得的根本途径。 10、讲述法是指教师通过描述事物的特征,帮助学前儿童了解某一知识、道理、规则,解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解释事物间的联系,关系的一种教学方法,当学前儿童对某些不便直接感知或无法直接感知的内容时,常常采用讲述的方法。 11、共情训练法是指通过一些形式让学前儿童去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体验,以使学前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的类似情绪能主动、习惯性地自然和分享的方法。 12、陶冶法的最大特点是潜移默化,因此,要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言语说教。 二、简述题 1、简述幼儿社会教育目标建构的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即建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时,要确立一种层次结构的整合观。这种整合观包括横向的类别整合与纵向的层次整合。横向的类别整合包括儿童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三方面发展目标的整合,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是这三方面的协调发展,避免只重认知而忽视情意和行为发展的现象。是一个整体,它应当包含避免只重知识传授而忽视情感培养和行为习惯培养,要把三者有机的协调起来。横向的类别整合还包括各教育系统幼儿社会教育目标的整合,即家庭、社会与幼儿园的社会教育目标要基本一致,以形成教育的合力,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纵向的层次整合主要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各层级目标的整合,即各相连层级间的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 2、简述幼儿社会教育的总目标及其特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就社会领域提出以下总目标:“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幼儿社会教育总目标的特点有:第一,规范性。第二,共通性。第三,学习结果导向性。第四,可分析性。第五,可扩充性。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浅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概念界定: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它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有: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援助、捐献等等。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受到人类社会的积极肯定和鼓励。 新的教育观指出:幼儿教育应为人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培养他们终生受益的品质。象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以及现在特别强调的诚信这些亲社会行为是未来社会的人必备的品质。人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人的某些亲社会行为的出现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相反却在减少。因此我们应从小注意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幼儿园孩子的非亲社会行为集中体现在不能和不愿与人分享、帮助、谦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冲突性行为上。这里我为什么要提“不能”与“不愿”呢?“不能”是因为孩子年龄小,缺乏帮助别人、与人分享或相互谦让的经验,以至与他们在与人分享、帮助、谦让方面出现问题,这和幼儿的年龄特征紧密相关。而这个“不愿”是幼儿主观上已形成的态度和倾向,它则是来自于教育的问题了。我认为作为教师和家长应好好的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 有这样一些事例:(一)有小朋友说:老师,洋溢不借水彩笔给我。老师:洋溢你为什么不借水彩笔给他呢?洋溢:我奶奶说不能借给别人。老师:你借给他嘛。洋溢:不。老师:你不借算了,我们借别人的。然后老师另找小朋友借到水彩笔了事。(二)某已被接走的幼儿又由家长带回,家长:老师,明明脸上这么大一条抓痕,我问他谁抓的他说是东东。老师:明明,东东为什么抓你?明明:东东他......。老师:好我明天好好的批评东东。幼儿、家长满意的离开。(三)美术活动开始,老师:我们今天要比一比谁画得最漂亮,谁画得最漂亮老师就最喜欢谁。 以上这些事例是幼儿园经常发生的,很具有代表性。通过这些事例我们可以发现来自教师、家长的这样一些问题: 一、家长的教育方式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1、家长的私心。事例(一)中洋溢不愿借笔给小朋友就是因为奶奶告诉他的,当然奶奶叫洋溢不借笔给小朋友不一定是出于自私的心理,也许是因为怕笔弄坏了或弄丢了这样一些理由。但不管什么理由,洋溢不愿帮助小朋友却是事实。还有,象有的幼儿不愿把自己的东西与小朋友分享,也是因为家长告诉他小朋友会给他弄坏、弄脏等。2、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偏袒。象事例(二)中,两孩子发生矛盾,相互间肯定都有不对的地方,但家长却非得在别的孩子身上找到问题才罢休,“好我明天好好的批评东东”这句话能说明什么?能让家长心理的到平衡吗?更何况两孩子发生矛盾,有时是属于很正常的事,但家长总夸大其词归咎于别的孩子,这无形之中也助长了自己孩子的坏脾气—反正有家长撑腰以后就更不能容忍别人了。在幼儿园你常常会听到家长说:老师,某小孩老欺负我们孩子;某某老拿我们孩子的东西......,家长们从不在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3、错误归因。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事情,一小孩摔倒了,家长为了安抚小孩会说:打地下、打桌子、打.....,或有小孩不肯听大人的话,大人就说:不听话嘛,小朋友要羞你、小朋友要拿你的东西等,这样,孩子自然就对别人产生了戒备心理或有错也在别人身上找原因。 二、教师教育的武断态度。当幼儿相互间出现矛盾时教师往往因缺乏耐心而显得很武断。在幼儿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事情:两小孩发生矛盾,如果其中一方是常常犯错误的孩子,老师会先不分青红皂白的把常犯错误的孩子批评一通或有的事情老师还没搞清楚就下结论。就象事例(二)中老师最后一句话“好我明天好好的批评东东”的暗示:好我知道了,这件事不是

浅谈幼儿社会性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35657080.html, 浅谈幼儿社会性培养 作者:周晓芸 来源:《丝路视野》2018年第18期 【摘要】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一是交往系统方面的发展,包括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师生交往等;二是社会规则系统方面的发展,包括交往规则、社会规范、道德准则等;三是自我意识系统方面的发展,包括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等。儿童的社会性教育是儿童时期重要的教育内容,幼儿园通过品德培养和规则教育进行社会性教育,一方面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群体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幼儿在理解、掌握并运用规则的过程中获得个性更好的发展。儿童的社会性教育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和儿童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儿童社会性发展;儿童社会性教育;品德教育;规则教育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心理学界及幼儿教育界,开始关注儿童社会性发展,并陆续出现了一些对儿童社会性研究的成果。如:周宗奎(1992)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揭示了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庞丽娟、李辉(1993)在《婴儿心理学》中阐述了“社会情感”“亲子交往”“同伴交往”“自我系统”等儿童社会性发展问题。这些是当今我国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标志。 一、有关儿童社会性发展内容的论述 《心理学大词典》(朱智贤主编,1989)对社会性含义的解释:“广义的社会性指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性。”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解释:“有时也称作儿童的社会化。这是每个人在社会中成为负责任的、有独立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必经途径。儿童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社会经验、形成个性,不但成为社会作用的客体,而且成为具有社会作用的主体。” 白爱宝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评价》(1994)中对社会性概念的解释为:“1.社 会性是个体社会化的内容与结果,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的情感、性格等心理特征。2.社会性是人在社会交往中处理人际关系时表现出的心理特征。” 综上所述,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一是交往系统方面的发展,包括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师生交往等;二是社会规则系统方面的发展,包括交往规则、社会规范、道德准则等;三是自我意识系统方面的发展,包括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等。 二、品德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标志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准则转化为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并在言行中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即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反映,品德反映了个人的道德面貌,是一种个体现象。儿童品德是在与成人不断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在儿童与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复习资料精选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复习 资料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的核心任务是: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问题,揭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原理规律。 2.在埃里克森看来,学前阶段的儿童人格发展要处理的三对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自主对羞怯,对内疚。 3.社会学习的主要理论假设是:儿童社会行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体验自己的行动后果或通过观察别人的行动及他们所引起的后果而进行学习的。 4.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主要特点有随机性和无意性,长期性和反复性,情感驱动性,实践性。 5. 行为练习法是指组织学前儿童按照正确的社会行为要求反复进行练习,促使学前儿童掌握和巩固某种社会行为技能的方法。 6.教师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要树立人格陶冶的目标观、整合性的教育内容与力量观、渗透性的教育方法观。 7.柯尔伯格运用道德两难法的研究。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在这一理论中幼儿主要处于前习俗水平阶段。 8.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为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9. 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了解与把握新事物,善于调整自己,并与不同的人建立融洽关系的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等。 10.埃里克森认为在自主对羞愧阶段,当儿童想自己做主,而成人又对之不能理解时他们的经验会导致其产生羞愧感。这时教育者要尽可能恰当提供孩子做决定和选择的机会,以促进儿童情感自主性的发展。 11.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 二、简答题 1.简述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社会认知因素主要有哪些。 (1)攻击性幼儿对自己和他人能力的认知不全面。 (2)攻击性幼儿对攻击果持有攻击合理的信念。(3)缺乏社会问题解决策略。 (4)攻击性幼儿对他人意图倾向于敌意性归因认知。 2.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结幼儿社会领域教育总目标的规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就社会领域提出以下总目标:“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教案王爱星 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 学习目标:了解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概念;理解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明确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所需的专业准备。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与专业准备;难点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学科性质与内涵。 本章主要内容:本章初步梳理了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分析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性质与内涵,概要阐释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并讨论了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所需要的专业准备,以帮助学习者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有系统地了解,明确学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及相应的专业准备。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 定义: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有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注意与常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生活教育、人文教育等教育概念的辨析。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有着丰富内涵特性的教育概念,它兼具常识性、道德性、生活性与人文性,只有综合的理解,才能恰当把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真正内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相关课程领域的关系 在幼儿园的课程领域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起着核心与灵魂的作用,为其他领域提供方向与价值的指引。即一切的教育都在帮助孩子建立与世界的一种恰当关系,学会做一个人格健全、并有益于人类的人。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我们不仅让儿童学会科学的认识与探究客观的世界,还要认识到人类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客观世界所承载的责任;幼儿语言教育也不仅仅只是教会孩子正确与流利地表达,还要教孩子学会表达真诚与善意;幼儿艺术教育不仅仅让孩子学生欣赏与创造美,还让孩子体验与领会人性之美。这些关系的层面、人性的层面就是社会教育需要关注的,因而,社会教育存在于所有领域课程之中。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所谓完整发展是指儿童在发展的内容、结构与时间上的完整发展。从发展的内容看,儿童的完整发展是指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从结构看,认知、情感、意志的统整发展;从时间上看,是终身的完整发展。 (二)促进学前儿童积极地社会化。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促进学前儿童积极地社会化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又一重要任务。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积极的社会化并不会自然的发生,它需要在教育者创设积极的教育环境并加以适当引导才能实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就是要寻找创设积极教育环境与适当引导的原理与方法。 (三)实现社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又一重要任务,一个公民是承载了一定文化传统,并积极参与现实生活的人。

幼儿社会性的培养

教师简介 【主讲教师】张向葵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学园校长兼党直属支部书记;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互动教师】 胡亚南(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学园潜能开发部,部长) 王巧婧(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学园,教师) 刁红梅(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学园,教师)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幼儿的社会交往是幼儿与周围人相互交流信息、交流情感的过程。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儿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幼儿的社会交往对幼儿个性、情绪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幼儿实现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专题讲座部分介绍了幼儿的社会交往的范畴,幼儿社会交往相关的心理学理论,结合教育实例分析了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意义。最后从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两方面详细而具体地探讨了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为幼儿教师和家长提出了有价值的、可操作的策略。互动对话环节中,三位幼儿教师根据以往丰富的教育经验,结合教育案例探讨了幼儿同伴交往中的常见问题,分析了受欢迎型和不受欢迎型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以及如何有针对性地帮助不受欢迎的幼儿走近同伴,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另外,三位老师还探讨了一个新的观点,即在同伴交往中,除了要引导幼儿积极地与他人交往,还应教会孩子恰当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合理地拒绝他人。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可见,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是人类发展至关重要的一项能力。案例分析《不爱理人的乐乐》将带您了解幼儿不愿与人合作的原因及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 【学习要求】 (一)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幼儿社会交往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学习难点: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理解与认识 1.什么是幼儿的社会交往 2.社会学习理论的幼儿交往观点 3.认知加工理论的幼儿交往观点 4.需要层次理论的幼儿交往观点 5.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幼儿交往观点 6.儿童交往的社会成长价值 7.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意义 8.什么是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 9.幼儿延迟满足能力对同伴交往的影响 10.什么是移情能力 11.什么是观点采择能力 12.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三)实践与应用

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教案

第四节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 一、亲社会行为的涵义 亲社会行为主要是指使他人或群体获益的倾向与行为。从意向与结果的角度来看,亲社会行为与攻击性行为共同构成了社会行为的两个方面。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极其高尚的道德行为,是个体社会化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社会行为,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包括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在内的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 亲社会行为的内容从传统的研究来看,主要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谦让等等,还有学者从社会性角度,将亲社会行为的内容概括为:①某些习俗性行为,如微笑、问好、和颜悦色等礼貌行为; ②包容行为,如团结他人、邀请他人参加群体活动等关系的纳入行为; ③公正性行为,如主持正义、见义勇为、朋友遇到麻烦时挺身而出等支持性行为;④控制性行为,如控制别人打架、骂人等攻击性或不文明的行为。 从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来看,儿童是在2到3岁时才开始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的。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逐渐增多的,形式也开始变得丰富多样,并且行为的自发性开始提高,识别他人需要帮助线索的能力和移情能力不断增强。

二、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教育的有关背景 (一)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作为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部分,它的发展就如同儿童个体的社会化一样是贯穿于儿童成长始终的。可以说,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中成长变化的一个过程,它是在一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发生的。这些社会与文化环境就构成了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外部因素,与此同时,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内部因素。 1、内因 从儿童自身的角度来看,他们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主要受到社会认知能力、自控能力以及气质、个性、自信等方面的影响。 先就社会认知能力来讲,3-6岁的学前儿童还处于自我中心的阶段,还不能意识到自身以外别人的观点,并且还没有形成对他人外部特征完整且确切的认知。不过,这一时期幼儿的移情能力(指儿童能够认识别人的情感,并且产程相同的情绪反应,体验别人的情感的能力,包括认知和情感两种成分)还是有初步的发展的。有研究表明,移情的产生和发展早在个体的婴幼儿阶段就已有表现:8—12个月的婴儿就已具有同情行为、利他行为和分享行为;14个月的婴儿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使其兄妹提供注意、同情、关心、分享和帮助;1岁后,婴儿开始安慰他人,并且助人行为发生的频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而这一时期儿童对社会规则认知的发展则是开始从对道德规则的认知加深到对习俗规则的认知,并开始有了初步的对社会责任感规则

第7章 学前儿童道德与亲社会行为案例

一、虫儿飞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生命只有一次,了解失去生命的严重后果。 (2)喜爱大自然,愿意主动保护自然环境。 (3)掌握爱护花草树木和小动物的对应行为(不摘花折枝、不踩踏草坪、不随意踩死 昆虫)。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园的户外种植区。 (2)适度的防蚊虫措施。 (3)活动场地周边的安全保障措施。 (三)活动过程 1.游戏规则讲解 教师:今天我们要在花园里做虫儿飞的游戏,小朋友们现在扮演小瓢虫,听到教师的口令“虫儿飞、虫儿飞,飞到花丛藏起来”,小瓢虫们就要立刻飞到花丛中藏好,注意飞的时候不174第七章学前儿童道德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要撞到其他的小瓢虫! 2.游戏体验 教师组织学前儿童体验游戏,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园户外种植区的场地实际情况,灵活编 排指导语,例如,飞到树后、飞到草地上、飞到花丛中等。在组织游戏的同时,注意观察学前儿童在游戏中对种植区植物的行为,有没有踩踏花草、摘花、踩小虫的情况,为下一环节做准备。 3.讨论分享 (1)简单回忆游戏过程。提问:小朋友都飞到哪里了?教师结合学前儿童的回答进入下 一步讨论。 (2)讨论如何爱护植物、爱护小动物。 教师小结: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中的小花小草小动物,不能随意踩踏草坪,不能随意摘花和 踩死小昆虫,应该一起爱护它们,保护大自然 (四)活动延伸 教师:“小朋友们不仅要爱护幼儿园的环境,更要爱护大自然环境,爱护身边的花草,爱 护小动物。” 二、朋友生病了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同伴生病了需要大家的关心,愿意主动关心、安慰同伴。 (2)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用打电话、制作慰问卡等方式表达对生病同伴的爱。 (3)激发同伴间互相关注、互相关心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与生病学前儿童的家长联系好。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提问,引出活动,了解学前儿童是否关注同伴 指导语:你们知道今天谁没有来上幼儿园吗?他为什么没有来上幼儿园呢? 2.根据原有经验,讨论同伴生病了我们可以怎样关心他 指导语:

02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课题单元二学前儿童社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课时理论学时2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社会性的心理结构以及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作用。 3.素质目标:尊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愿意成为儿童社会学习的正面榜样。 教学重点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主要教材参考资料李洪亮主编《幼儿社会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年,第1版甘剑梅主编《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教学过程教学基本步骤与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 Ⅰ问题情境(导学) Ⅱ学习知识【情境分析】 情境:小乖乖成长记 2006年6月16 日:下午两点,伴随一阵哭声,小乖乖从孕育她的宫殿 里来到了这个世界…… 2006年6月18日:今天小乖乖睡觉的时候,很明显地笑过…… 2008年4月12日:妈妈下班回家,小乖乖看见妈妈非常开心,呵呵笑着 奔向妈妈…… 2009年9月10日:今天是妈妈送小乖乖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小乖乖不愿 意离开妈妈,她哭得很伤心的样子真让人难受…… 2011年6月1日:幼儿园举办庆“六?一”演出,小乖乖和小朋友们手拉 手唱歌跳舞,非常开心…… 2.问题:案例中的前后两次哭和前后两次的笑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3.小结:案例中的前后两次哭和前后两次的笑意义是不同的,其中蕴涵着儿童 社会性的产生与发展(生理性的哭与笑发展到社会性的哭与笑)。那么,儿童 的社会性发展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影响因素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单元二学 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一、社会性的结构 【图示讲解】 从构成成分上看,社会性包括社会性认知、社会性情感和社会性行为技 能。社会性认知是指个体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对人、对己、对事物 (如环境、规范和文化)的认知。社会性情感是指个体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 而产生的对人、对己、对事物(如环境、规范和文化)的情感体验。社会性 行为技能是指个体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中,学习并掌握的利于适应社会生活 的行为技能。 从具体内容上看,社会性主要包括自我意识、社会交往意识、社会环境 意识、社会规范意识、社会文化意识等五个部分。如图所示,个体与社会生 活相互作用主要包括自我与社会中的人的相互作用、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相互 情境教学法 5分钟 讲授法 10分钟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第一部分:学前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 (一)对情绪的识别 幼儿能够通过面部表情识别他人的内心世界。 3 岁左右的大多数幼儿已经能够正确命名“快乐”的表情 3-4 岁的幼儿开始学会识别“伤心”和“生气” 4-5 岁的幼儿逐渐学会使用“害怕”这个情绪标签 研究表明,西方幼儿识别“伤心”早于“生气”,相反,中国幼儿识别“生气”早于“伤心”。研究者认为,这和中国父母的情绪表达习惯是相吻合的。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父母更重视自身的权威性,愤怒更容易维护个人权威,而伤心则被认为是内心脆弱的表现,因此父母更倾向于表现愤怒而非伤心,这样,中国幼儿接触愤怒的生活情境相对较多,对于?愤怒”的识别也相对较好。(二)对情绪的理解 情绪理解是指幼儿看不到表情也能够理解在一个具体情境下他人的情绪感受。例如,问一名幼儿:“妈妈给小明买了一盒巧克力,小明会有什么感受?大多数幼儿能够理解小明的情绪。这种情绪理解能力在幼儿阶段发展迅速。5一6岁的幼儿已经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体验给出合理的解释,而且与表情识别不同,幼儿对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与生活中消极情绪更容易引起成人和幼儿的讨论有关。 情绪表达能力的发展

情绪表达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出生时婴儿会表现出好奇、痛苦、厌恶和满足。两个月时,婴儿开始展露社会性微笑。2—7 个月出现的其他基本情绪是愤怒、悲伤、快乐、惊讶和恐惧。2 岁时,婴儿开始表现出复杂的情绪,例如尴尬、害羞、内疚、嫉妒和骄傲,这些情绪又被称为自我意识的情绪,都是在自我评价过程中产生的。最初这些情绪只有在成人在场观察他们的行为时才会产。例如:一个3 岁的孩子在一个高高的滑滑梯上独自玩耍并不会产生自豪感,但是当父母在旁边时,他便会很得意地对父母说:“看,我高不高! ”而父母故作激动的表情会让孩子感到非常满足,他会乐此不疲地滑下爬上向父母显示自己的本领。在父母的引导和强化下,幼儿逐渐将成人的评价标准内化,直到学龄阶段才能够在没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骄傲、羞愧或内疚。 三、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一)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 1. 幼儿的自我情绪调节 初生婴儿的情绪调节比较困难。他们只能通过将身体从引起不愉快的物体旁边移开或是通过不断吸吮的方式减少某些不愉快的冲动,大部分时候他们只能通过哇哇大哭来发泄自己的情感2—3 个月的婴儿能够采用控制视觉注意的方法来调节情绪。例如:父母在逗宝宝时,宝宝乐不可支,但是突然会把视线移开几秒钟,宝宝的这一举动其实是为了获得片刻的休息,调节一下情绪,然后还想继续玩下去。 当婴儿够爬行或走路时,则会更加积极主动地采用接近或回避的方式调节情绪,如当看到一个发出较大声响的电动机器人时可能会表现出警觉,并爬到一边远远地看着 2—3 岁的幼儿通常采取独自游戏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体验,因为在独自玩物游戏的过程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的原则和方法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的原则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 使学生学会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对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进行分析评价。 教学重点: 正面教育原则的涵义和体现。 教学难点: 正面教育原则的涵义和体现。 强化教育原则的涵义和体现。 教学准备: 相关社会教育教育活动案例。 教学步骤: 一、目标原则(联系教材中进行讲解,46) 二、正面教育的原则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在熏染和生成中完成的。因此要注意正面教育的原则正面教育是一切教育最基本的原则,其核心是在尊重的前提下对幼儿提出要求,在肯定的前提下对幼儿的行为做出补充和休整,在维护幼儿的自主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渗透课程的要求。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以积极的方式对幼儿提出要求 积极方式,即我们在希望幼儿做一件事情而不是做另外一件事情、按照则海洋的方式去做而不是按照那样的方式去做的时候,我们直接告诉幼儿具体如何去做和做什么,而不是告诉他不要去做什么。 心理学的依据是:幼儿通过观察及强化评价来学习。 如:教师看到一个幼儿将剪纸的废纸丢在地上,她可能回制止他,对他说:某某不要乱丢,把废纸捡起来。他也可能采取另外一种方式,对他说:某某,这里有一个纸篓,我们把剪下来的纸丢在里面。如果幼儿年龄比较小的话,她还可能和他一起收拾。 学前儿童心理学,提到对年幼的儿童不能讲反话,因为常常将反话正过来理解,除了不讲反话的道理以外,用积极的方式提出要求和建议还有如下的特征和优点。

1、避免情绪对抗。 2、一举两得: 3、它可以改善教师的心境: (二)积极的环境 原理:不同的环境诱发不同的社会行为。如果一个教师里材料十分单调或者数量有限,那么儿童之间就容易为争夺工具和资源而发生冲突;如果一个教师有太多人为限定的规则,有太多强制的集体行动,那么纪律问题就会增多,幼儿会想方法钻空子,教师也会为了管制儿童疲于奔命。 更需要强调后面一种环境,一般认为这种环境应该具备如下的一些特征: 1、在物质上是丰富和多样的。 2、在气氛上是宽容和接纳的。 3、在制度上是明确的和必要的。 (2)规则 讨论:幼儿园生活中哪些规则是必须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哪些是不合理的?这些规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教育理念? 4、在设计上是具有某种倾向性或暗示性的。 (三)多纵向比较少横向比较 讨论:如何看待幼儿园中的“比赛”现象:比谁吃饭快,谁起床早,谁第一个冲出教室。 三、生活教育的原则 (一)从细节中发现教育主题和教育契机 如:吃饭中蕴藏的教育 (二)长期一贯的坚持 四、情感支持性原则 指通过爱与关心来建立老师与幼儿间的双向接纳关系,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五、实践参与性原则 (一)帮助并教给儿童具体的行为方式 (二)组织儿童参与各项时间活动 (三)教育儿童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六、一致性原则 (一)教师要保持教育态度的高度一致性 (二)各方面教育力量的一致的整合 七、强化原则 心理学和教育学依据:行为理论的合理性 (一)采取明确、适宜的强化方式 适宜:不要过多的采用比较、而且要适合儿童自身的特点。(案例) 明确:什么表现应该正强化,什么表现应该负强化。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讲义

生活中我们会观察到一些这样的现象:小朋友愿意和别人一起玩自己的玩具汽车,一个小朋友把自己的饼干分给另一个同伴。这些都是什么行为呢? 一、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还包括:谦让、帮助他人等。 亲社会行为对幼儿发展有重要影响,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儿童良好个性品质形成的基础,是提高集体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助人为乐等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条件。 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1.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3岁以前,2岁左右亲社会行为的萌芽,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同情、分享助人等行为。经常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看,或送给他人玩。 第二阶段是3-6/7岁,此时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 这一时期孩子的合作行为发展迅速,这也是幼儿发生频率最高的亲社会行为。 2.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幼儿的分享行为受物品的特点、数量、分享对象的不同而变化。具体表现为:均分”观念占主要地位,什么都要一人一半,分享时还容易受物品数量的影响,如果多则更可能分享;另外分享对象不同,幼儿分享的反应也不同,比如如果对方是他亲近且喜欢的,更可能分享;分享时,相对于玩具,幼儿更注重食物的均匀; 幼儿亲社会行为在这一时期也出现明显个别差异,有差异说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需要适当的引导和教育。 三、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首先是幼儿日常生活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和同伴相互作用。其中家庭是主要影响因素。如: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温和型父母则更可能培养利他幼儿,温和的亲子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有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是同伴的相互作用。在幼儿同伴的安慰、帮助等能力形成过程中,同龄人起着决定性作用。 其次是社会生活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文化和大众媒体。每种文化对于亲社会行为的鼓励是不同的。东方文化强调群体和谐,这也使得亚洲人们更加重视鼓励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宏观上说,亲社会行为是社会文化产物。 大众媒介对幼儿亲社会行为也有影响,其中电视是一个重要途径,像幼儿喜欢看动画,也会学习里面的人物互帮互助。像有个动画片叫“帮帮龙”,孩子受到影响也会想去帮助他人。 第三是观点采择能力和移情。观点采择是指幼儿能设身处地理解别人的需要和情感,这被认为是亲社会行为的首要认知条件,不过最终是否做出亲社会行为还是依赖于幼儿自己的判断。 移情是指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即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能力。是幼儿亲社会行为根本的、内在的因素,提高幼儿的移情能力,能显著提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因为认知局限,容易自我中心考虑问题,所以帮助幼儿从他人角度去考虑问题,是发展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主要途径。 四、小结 通过本次学习,我们了解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和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在今后的作中,我们要做好榜样,发挥同伴相互作用,引导幼儿产生更多亲社会行为。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及答案2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指个体在掌握社会、形成社会、学习社会的 社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特征。 2、丹涅尔、戈尔曼研究表明:孩子的未来取决于,取决于。 3、自我意识指对其的意识。 4、讲解演示法应注意以下三点: 5、指一个人站在别人的位置去理解他人的情感、需要及活动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电视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2.简述学前社会教育活动的指导原则 3.简述强化评价应注意的四点

三、论述题(20分) 试论述如何充分利用游戏与区域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四、分析题【10分) 一天早上,小谦特别霸道地对待他邻座的同伴,命令她不能坐在他的旁边并抢她的玩具玩。到了室外活动时间,很多幼儿都躲开他,不让他参加他们的游戏。他开始抱怨:“为什么不要我玩?”小沙直率地回答:“因为你总是想当头!”。 试分析:小谦在这一情景中体验到什么?教育者应如何引导小谦从中有所学习?

五、应用题(20分) 请为中班上学期幼儿设计一个与过年相关的活动方案,活动内容自选,活动名称自拟。 要求:教案完整(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或建议);目标全面、具体、恰当、有操作性;准备充分,活动过程安排合理,注重幼儿身心与学习特点,基本能保证目标的实现;建议与延伸适当。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社会性规范技能角色 2.20% 智商80% 情商 3.主体自身 4.讲解实用性讲解的直观形象性讲解的方式多样化 5、移情设身处地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电视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答:从有利的方面看,儿童通过电视开阔了视野,认识了社会角色,学习了相应的行为规范;健康的电视节目有助于培养儿童合作、友好、自制的行为,有助于增加词汇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负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电视有可能使儿童在认识上与现实产生距离。(2)是儿童变得孤独和冷漠。(3)导致儿童攻击行为增加 2.简述学前社会教育活动的指导原则 答:目标原则活动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强化原则一致性原则 3.简述强化评价应注意的四点: 答:(1)强化要及时(2)铅华要恰与其分。(3)以表扬鼓励为主(4)严禁体罚、恐吓、辱骂或变相体罚 三、论述题(20分) 试论述如何充分利用游戏与区域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要点: (1)要为学前儿童提供丰富而适宜的游戏和活动的材料。游戏和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材料,材料是学前儿童想象和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为了使学前儿童更好地开展游戏和区域活动,提供的材料应当丰富多样,保证每个学前儿童都能选择到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材料。但这并不意味着越丰富越好。过多的材料会分散学前儿童的注意。分层次逐步递进地呈现材料对学前儿童来说更有吸引力,更有促进其发展的价值。此外,提供的材料还要考虑有可操作性、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要能激发学前儿童的想象和思考。 (2)要建立游戏和活动的规则,增强学前儿童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则,游戏反映的社会活动本身也有一定的规则,为了使游戏和区域活动开展得活泼而有秩序,也需要规定一些大家都必须遵守的规则。这些规则往往是学前儿童自觉自愿遵守的,因此,他们不会感到失去自由,相反更增强了他们的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教师要注意的是,当学前儿童建立起一定的规则意识时,可以让他们参与到制定规则中来。由他们自己协商制定的规则更容易被他们自己接受并遵照执行。这一方面发挥了学前儿童的主体性,又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3)教师要适时参与到游戏和活动中,以增进师幼情感,并给予一定指导。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游戏和区域活动中,会使学前儿童倍感亲切——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和组织者,是和大家平等游戏的伙伴,她和大家一样分担角色、进行活动,和大家一起商量游戏活动的进行,接受大家的建议。好的教师常常会以这样的身份出现在游戏和区域活动中,拉近自己和学前儿童之间的距离。但要注意的是,作为游戏伙伴并不是教师完全失去了指导的地位,一位清醒的教师不会完全迷失在游戏和活动中,她会始终牢记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身

浅谈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培养

浅谈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培养 社会性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包括助人为乐在内的所有有 利于社会的行为和倾向。也就是具体的交往行为,人们通过社会性行为来实现与他人的相互交往。 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被包围在各种社会物体和关系之中,与多方面的人们发生着联系。这些联系包括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和社会性行为。 亲子交往是儿童与其主要抚养人(主要是父母)之间的交往,它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早期亲子交往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刺激,为儿童认识周围世界、发展任知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亲子交往对儿童社会性行为和交往的发展、道德品质和行为的形成更具有直接的影响。 同伴关系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的又一重要社会关系。与同伴的交往使儿童在更大的范围内体验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这是他们发展社会能力,提高适应性,形成友爱态度的基础。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促进其社会行为向友好、积极的方向发展;同伴交往是学期儿童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学期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观察学习和积极探索,有助于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同伴交往可为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基础。 对学前儿童来说,生活中最经常、最主要的接触者是父母和同伴,与这些“重要他人”的交往是学前儿童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但儿童毕竟也是人,他们同样要接触社会。 社会性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包括助人为乐在内的所有有 利于社会的行为和倾向。也就是具体的交往行为,人们通过社会性行为来实现与他人的相互交往。 当前,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能打动父母心弦的话,那就是:“让你的孩子更健康,更聪明。”健康聪明的孩子的确惹人喜爱,但我们是怎样理解“健康”的含义呢?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一个比较完整,具有概括性的定义: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康状态。心理健康主要体现在人的社会性行为方面。良好的行为能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常常听到老师或家长抱怨,说某某小朋友爱打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