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以原罪意识评析《全民目击主要人物形象》

重生——以原罪意识评析《全民目击主要人物形象》
重生——以原罪意识评析《全民目击主要人物形象》

重生

------以原罪意识评析《全民目击》主要人物形象【摘要】影片《全民目击》是一部庭审片,主要是讲述“富二代”林萌萌酒后开车撞死其父林泰的未婚妻——“绯闻”不断的女歌星林丹,在之后的一系列缠身查阅分析了豆瓣上许多较好影评,总体上还是一致认为影片主题是关于父爱与救赎的主题。而我在看这些影评的时候每次盯着“救赎”就有一种“圣经”般的神圣感,仔细分析了该影片的人物形象,林萌萌和其父林泰出场便带着“罪”,律师周莉和童涛也在一次次较量中扮演着半朝圣者和半帮凶的角色。

【关键字】原罪恶魔的舞蹈赛跑与真情的狮子

《圣经》讲:人有两种罪——原罪1和本罪。自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偷吃善恶果以后,原罪就像人的基因一样遗传,人生下来就带着罪性,人不是因为做坏事才犯罪,乃是因骨子里就带着罪性。原罪是人思想与行为上犯罪的根源,会把人引向罪恶的根源,又使人难以自拔。而我将“原罪”应用与《全民目击》主要人物形象评析所采用并非原罪本义,而是借鉴曹禺《雷雨》原罪意识的评论,乃是所有人物在电影中一出现,本身就带着“原罪”,在救赎与自我救赎中,不断净化灵魂,带来人生思考。

罗拉奔跑式的自由镜头

看过电影《罗拉快跑》的人对该电影的叙事结构有一定的印象,罗拉每一次奔跑,都会有一个不同结局,三次奔跑,三个结果。而《全民目击》没有《罗拉快跑》那么明显的转换与张弛,但却在叙事结果和镜头转场上较为相似,比较自由。镜头仿佛一个探测器,带着观众分别探测此案件大众视角、童涛视角、周莉视角,然后一层一层剥开事情的真相。庭审画面和庭审背后调查交相出现,镜头也是很能读懂观众的心,适时的解释悬念和疑惑同时制造新的悬念,直到和盘托出“龙背墙”的故事,故事的扑朔迷离才转变为柳暗花明。

从其叙事结构来说,分为两条线。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庭审凶手的波动:林萌萌--孙伟--林泰;而背后的暗线都是林泰安排的“局”:设计了“夺妻之恨”将凶手由林萌萌转移到孙伟,拍摄了“仿真”视频将凶手由孙伟转移到自己。一明一暗,多重叙事视角,层层推动故事发展。

肖申克式的救赎主题

之所以从这个庭审片想到《肖申克的救赎》源于林萌萌出狱后赤脚站在大雨里,张开双臂的洗礼,像极了洗礼肖申克的那场雨。而影片自始至终,也是在展示林萌萌的救赎,无论是身体还是灵魂,只是这个救赎者不是她自己,而是她的父亲。身体上,将她戴罪之身救出于囹圄,灵魂上,他那一声“我会死在龙背墙

【1】原罪:来自百度百科。圣经中并没有明确原罪释义,据称是公元2世纪的古罗马神学家图尔德良最先提出,并被圣·奥古斯丁加以发挥和充实。

后”,足以让这个20岁的少女就此悔恨,并带着父亲的希冀很好地走下去。

“龙背墙”是一个关于父爱与救赎的故事,有的人认为这是“律政壳,亲情核”,亵渎了法律的神圣性,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将法律和关于爱的传说很好的融入在一起,将法律平易近人化,深化了亲情与救赎的主题。影片最后在检察官童涛坐在车里打电话:“案情有了新的变化,立刻申请重审”,影片却没有继续上演第四场庭审,而是在林萌萌雨中洗礼处戛然而止,留给观众的思考却是清晰的。林萌萌最终以自首的方式救赎了自己的灵魂,虽然付出的代价是小于等于十五年的监狱生涯以及可能波及到的父亲、律师周莉作伪证受到牵连,但是比起一辈子的心里不踏实,良知与灵魂的救赎是新的重生,重生后的她勇于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去承担,去成长。

原罪意识下的人物形象

其实不光是评析电影中的人物,生活中也无法简单用评判一个人的好坏也无法简单用一个“好”字或者一个“坏”来一带而过。

(一)恶魔的舞蹈--林泰

林泰是原罪的集中体现者。他一出现就是一位精明狡诈的富豪商人,本身带着数不清的罪性。检察官童涛兢兢业业调查了15年,也未能将其扳倒,皆因证据不足或者原告突然撤诉。而在这几场庭审的较量中,检察官童涛与律师周莉都被其“执牛耳2”。在第一场庭审中,林泰设计好的由司机孙伟老婆打秘密电话给周莉,将凶手矛头由林萌萌转移到孙伟,原因是所谓的“夺妻之恨”;第二场庭审中,林泰深知孙伟成为嫌疑人没有人会信服,又走一招棋将火引导自己身上,给周莉秘密身份发邮件,周莉看后愤怒将其发给童涛,至此,凶手由孙伟转到林泰;第三场庭审中,林泰为了使自己女儿早日出狱,没有耍花样,认真“招”了一切。

导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关键是林泰的眼神。第一次庭审后,周莉没有在其眼神中找到惊喜,于是推动故事继续往找真凶发展。第二次庭审后,林泰的言辞激烈“我会死在你手里”让女儿欲言又止,让童涛、周莉信以为真。第三次庭审后,童涛从林泰眼神里读到心安理得,虽然一心想扳倒林泰,可是童涛仍然怀疑这一次凶手不是林泰,于是进入最后的升华与揭秘,一切源于父爱,一切为了救赎。

而对于林泰奇人的好坏,谁也无法做一个明确的定义。一方面,如果他是好人,做什么事都能像想着自己女儿那样认真,那么童涛的同学之父就不会因诈骗而亡,童涛也不会苦苦调查他15年;另一方面,如果他是十恶不赦的坏人,那么他的司机孙伟和孙伟的老婆,他的管家就不会想着要誓死为林泰效劳:孙伟甘愿顶替他的女儿坐牢,他的管家没有毁掉红星机械厂也是希望有一天童涛可以找到那里,发现真相。在林泰留给女儿的短片中,也可以窥见到林泰作为父亲是一个很有爱很负责任的人,否则他也不会一口回绝孙伟夫妇顶罪的请求,也不会再

【2】执牛耳:指冠军、第一。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有主盟国代表拿着盛牛耳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这里用的泛指意:某方面居于领导之位。

拍一个凶手是自己的视频,这不仅仅是为了救女儿,也是让孙伟没有名誉损失。

影片由于剪辑手法特别,总是先告诉我们结果,再一步一步充实过程,让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局中局”,第一局虚晃一招,第二局再虚晃一招,将真凶林萌萌洗脱得一干二净。如果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展开,林萌萌杀人,司机顶罪,林泰拍仿真视频,庭审,故事将变得索然无味,反而是一个父亲包庇女儿犯罪的反面教材。

(二)无辜的幼狼--林萌萌

林萌萌这个角色严格说起来挺令人同情的,同样,她出场也是带着罪性的。首先,她是爱父亲的,听说父亲的未婚妻传出绯闻,有辱父亲的名声,强出风头找死者杨丹算账,却酒后失手将其撞死。其次,林萌萌才20岁,花季少女,至少被判刑15年将使她人生所有的美好都葬送在监狱里。最后,人总有犯错的时候,林萌萌在老师同学心中一直都是一个乖巧的懂事的好女孩,却因这“一失足”成为“千古恨”,只是她犯的错误足以将自己逼到绝路,她又何尝不后悔呢?这是她看起来很无辜的地方。

我把她称为“无辜的幼狼”,在于我认为故事还有其值得社会思考的一方面。这部影片是根据“李天一”事件改编的,林萌萌就是电影版的李天一---一位做了不法之事却依靠其富豪父亲来摆平的的富二代,这是幼狼,处于任性、无知阶段的“袭击”而这类“幼狼”如果没有一次血的教训或者灵魂的救赎,难免会成为社会的蛀虫,富二代的娇纵肆意乃是因为富一代的溺爱3。

(三)赛跑和真情的狮子--童涛、周莉

这个比喻适合同时用来形容检察官童涛与律师周莉。童涛调查林泰15年,一心想要报当年同学之父的仇,和林泰有关案子他都会想当然认为凶手是林泰,可是据影片中第一场庭审交代,杨丹整个死亡过程与林泰无关,于是童涛出场带有朝圣者走向罪恶的意识。而周莉,在与林泰的交谈中可知她大概知道凶手是林萌萌,她能做的就是想办法为林萌萌减刑,而当有一点“风吹草动”的时候,她立马会意“接招”,将矛头转向孙伟,于是她的出场变为罪恶的帮凶。

从第一场庭审开始后,童涛和周莉就开始了赛跑:搜集孙伟不是凶手的证据,针锋相对,合力将林泰辩为凶手,又先后找到林泰不是凶手的证据。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更像是两头狮子,目光凌厉,心思和目光细腻得惊人。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一切都是林泰在背后设“局”,他们犹如困兽,抓住一点希望就企图反攻,于是在赛跑过程中,无意识成为林泰制造伪证的帮凶。

而同样的他们又有真情的一面。当周莉误以为是林泰杀死女友企图让女儿坐牢的时候,她的愤怒与失控,对着同伴大喊:“他根本不配做任何人的父亲!”,而当她发现两个视频的误差后,她开了一夜的车找到那个与地下停车场一模一样的“现场”当她撞开大门的那一瞬间,她震惊了,甚至去监狱看林泰,要免费帮他作辩护。童涛,一心想要将林泰绳之于法,却在看到林泰为女儿搭建的“龙背墙后”泣不成声,这是铁血检察官的真情眼泪。

【3】“富二代的娇纵肆意乃是因为富一代的溺爱”:此观点引用自豆瓣影评。

认真的分析完整体结构,又发现整个片子带有《嫌疑犯X的献身》的意味。同样是起点就揭晓真正的凶手,但是一系列“偷梁换柱”、“移花接木”的把戏下来,让观众都以为真凶已经不是林萌萌了,很值得推敲。平心而论,影片存在部分漏洞,如给孙伟的“收买钱”是案发前四天到账的4,但是对于国产悬疑片来说,导演非行初涉法律题材,做到这个水准,其实已经相当不错。

参考文献:

[1]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吕志士译《圣经故事选(旧约):英汉对照》,学苑出版社,2002。

[3] 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 曹禺《雷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5。

【4】“给孙伟的“收买钱”是案发前四天到账的”:自己确实没发现,借鉴自豆瓣影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原罪思想(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原罪思想(1) “中国人缺乏忏悔意识”、“我们没有原罪的观念”、“原罪说是西方文化中特有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原罪思想”等等,几成人们熟知的常识、共识。那么,到底中国传统文化中有 没有“原罪思想”呢?常识、共识就是真理吗?——真理往往从怀疑常识开始。或如黑格尔 所说,熟知未必真知。让我们先从西方的原罪说说起。一、西方文化中的原罪说西方文 化的基础是《圣经》,西方的原罪说最早就来源于《圣经》的《创世记》中人类始祖偷吃禁果的故事:亚当和夏娃经不住蛇的引诱吃了上帝告诫不能吃的禁果——能够分辨善恶的“智慧果”。“智慧果”好吃,但代价却是巨大的:亚当和夏娃失却了乐园。不仅如此,他们 的后人因为他们所犯的罪而不得不继承他们的“原罪”。——在西方文化中,“十字架”是西 方人的宿命。虽然后来有上帝之子耶稣的救赎,但,作为背负着沉重肉身的个人,西方人是从未卸掉过自己身上沉重的十字架的。因为,这十字架是生长在他们的血液和灵魂里的。不言而喻,西方人的所有努力和使命,就是“救赎”。西方文化和文明的主旋律就是寻求救 赎之道——不管是科学的还是人文的。那么,西方人的这种“原罪”到底是一种什么罪呢?其实,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很普通的、人人难免会犯的罪——违约罪,或说是,失信罪。况且,此罪的获得是由于“轻信”。记得马克思夫人燕妮说过,在所有过错中,她 最能原谅的是“轻信”。二、中国文化中的原罪思想与西方不同,几乎没有人会相信中国 文化中有类似西方的原罪思想的。道理很简单,所有关于原罪的说法,都是与宗教信仰有关的。而中国,是一个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宗教的民族。某些中国人的原罪观念,几乎都是来源于佛教的业障观念和迷信性的伤天害理观念以及基督教的原罪观念等。此外,几千 年来中国人的具体道德伦理操守,也往往给人一种缺乏原罪观念的印象,这在事实上强有力地支持了中国文化中没有原罪思想的看法。人们看到,现实生活中“慎独”的道德境界, 只有在个别的圣人和士人中才能够出现。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唯一的“紧箍咒”来自于他们 的现实上帝——统治者。在中国大众中,“忏悔”现象是极其罕见的,“中国人为什么缺乏 忏悔意识?”的质疑就是证明。无庸讳言,中国人缺乏原罪意识,并因此而缺乏忏悔意识。更进一步来说,中国人缺乏救赎的冲动和渴望。——这一切的一切,大大小小的文化学者,几乎都将之归因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原罪思想。这是真的吗?恰恰相反,笔者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一《庄子》中,读到了与西方的原罪说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中国的原罪思想。请看——《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 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这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特色的原罪思想即原罪说!可是,它却不是被学者们牵强附会地当成了与物理学上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基督教的“创世说”相类似的具有“科学性”的宇宙起源论的“宇宙论”、“本体论”了,就是被自以为高明地而实际上是肤浅地解释为人由愚昧而“开窍” 的积极的“文明”过程等等!——庄子“浑沌”寓言中所深藏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原罪思想”被遮蔽了。中国人的原罪,就是从倏和忽合伙“谋杀”(我在课堂上讲解这一思想时,有同

重生——以原罪意识评析《全民目击主要人物形象》

重生 ------以原罪意识评析《全民目击》主要人物形象【摘要】影片《全民目击》是一部庭审片,主要是讲述“富二代”林萌萌酒后开车撞死其父林泰的未婚妻——“绯闻”不断的女歌星林丹,在之后的一系列缠身查阅分析了豆瓣上许多较好影评,总体上还是一致认为影片主题是关于父爱与救赎的主题。而我在看这些影评的时候每次盯着“救赎”就有一种“圣经”般的神圣感,仔细分析了该影片的人物形象,林萌萌和其父林泰出场便带着“罪”,律师周莉和童涛也在一次次较量中扮演着半朝圣者和半帮凶的角色。 【关键字】原罪恶魔的舞蹈赛跑与真情的狮子 《圣经》讲:人有两种罪——原罪1和本罪。自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偷吃善恶果以后,原罪就像人的基因一样遗传,人生下来就带着罪性,人不是因为做坏事才犯罪,乃是因骨子里就带着罪性。原罪是人思想与行为上犯罪的根源,会把人引向罪恶的根源,又使人难以自拔。而我将“原罪”应用与《全民目击》主要人物形象评析所采用并非原罪本义,而是借鉴曹禺《雷雨》原罪意识的评论,乃是所有人物在电影中一出现,本身就带着“原罪”,在救赎与自我救赎中,不断净化灵魂,带来人生思考。 罗拉奔跑式的自由镜头 看过电影《罗拉快跑》的人对该电影的叙事结构有一定的印象,罗拉每一次奔跑,都会有一个不同结局,三次奔跑,三个结果。而《全民目击》没有《罗拉快跑》那么明显的转换与张弛,但却在叙事结果和镜头转场上较为相似,比较自由。镜头仿佛一个探测器,带着观众分别探测此案件大众视角、童涛视角、周莉视角,然后一层一层剥开事情的真相。庭审画面和庭审背后调查交相出现,镜头也是很能读懂观众的心,适时的解释悬念和疑惑同时制造新的悬念,直到和盘托出“龙背墙”的故事,故事的扑朔迷离才转变为柳暗花明。 从其叙事结构来说,分为两条线。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庭审凶手的波动:林萌萌--孙伟--林泰;而背后的暗线都是林泰安排的“局”:设计了“夺妻之恨”将凶手由林萌萌转移到孙伟,拍摄了“仿真”视频将凶手由孙伟转移到自己。一明一暗,多重叙事视角,层层推动故事发展。 肖申克式的救赎主题 之所以从这个庭审片想到《肖申克的救赎》源于林萌萌出狱后赤脚站在大雨里,张开双臂的洗礼,像极了洗礼肖申克的那场雨。而影片自始至终,也是在展示林萌萌的救赎,无论是身体还是灵魂,只是这个救赎者不是她自己,而是她的父亲。身体上,将她戴罪之身救出于囹圄,灵魂上,他那一声“我会死在龙背墙 【1】原罪:来自百度百科。圣经中并没有明确原罪释义,据称是公元2世纪的古罗马神学家图尔德良最先提出,并被圣·奥古斯丁加以发挥和充实。

从红楼梦看中国政治社会生态

从红楼梦看中国政治社会生态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就知道这个事儿闹大了,因为以我现在的能力水平完全写不出这种逼格如此之高的文章,但是最近脑子里就一直萦绕着这样一个题目,尤其是在和洛哥交流之后,这种想法更加的强烈,所以就斗胆写一写,虽然还有很多地方没有想清楚,但也好趁此理一理对红楼的整体认识。 这个不知道从哪里产生的一个题目其实大体包含这样几个关键词,我在接下来的行文中也打算从这样几个方向来展开这篇看起来“逼格很高”的文章。一个是红楼梦之于中国,一个是中国自古的政治社会生态。其实,还有一个最想表达的,也是隐藏在题目中的,就是几百年前红楼中所表现的或者说所贯通的整个中国历史上的状态,到鲁迅笔下的旧中国,再到当下新中国成立几十年、社会主义道路走了这么久后的一个所谓的新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存在状态,在这历史进程中的一些变与不变。 一、红楼之于中国 (一)红楼的重要性 关于红楼梦的重要性,我想不需要我再去赘述,但是我还是想提一点,我一直认为,《红楼梦》作为“书中之书”,应该作为中国文化形象的一个代表、一个象征。相较于《荷马史诗》之于古希腊、《人间喜剧》之于法兰西、《堂吉柯德》之于西班牙等等,红楼有她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哲学思辨以及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更重要的是,它对于中国几千年社会所涵盖的历史文化、人情人性的各种总结性反思,它对于神秘东方的特色性大陆文明中国的人生百态的细致描写。常说的一句话,红楼是一部中国社会的“大百科全书”,但是,她不仅仅只局限于满清王朝这样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皇权专制社会,而是融汇了古代千年、透视了未来万代最本质的中国社会特点以及中国人情的骨子骨髓。 (二)何谓经典 从伟大红楼扯开了看,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才是经典,才能永久流传?遍观中外作品,无论是上述的《荷马史诗》《人间喜剧》《堂吉柯德》,还是像《飘》《哈姆雷特》之类的名著,无不是深刻地刻画人性、本质地揭示社会发展、剖露社会黑暗进而传达出人们对人性中共同向往的某种诉求!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即在于它对人性的剖析、对社会时代的超越。 我们有时候会这样觉得,无论是经典名著中传达的思想主旨,还是经典名著所处的时代背景,似乎已经远离了我们这个高度文明的信息化互联网时代不知道多少条街道,那我们还有没有必要去读他们?有时候也不是不想去读,可能会因为晦涩难懂,可能是因为对经典本身的畏惧,使我们很少去接触经典,而宁愿选择刷刷微信公众号、瞅瞅博客论坛。我本人也是这样,有时候很抵触它们,尤其是外国名著,完全不愿意去接触。事实上,就红楼而言,作为经典名著的代表,它所传达出的社会共性是完全值得我们去仔细阅读研究的,无论是从传统的文史哲角度去读,还是结合时代背景、自身需求,从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真理与智慧。 二、二、红楼里的政治社会生态 (一)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 红楼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刚才说到红楼体现了整个中国社会的共性,是的,中华文明从三皇五帝到唐尧虞舜,直到春秋战国形成华夏文明雏形,历经几千年的变迁以及外族的征服与统治,中华文明从大方向来看基本上没有中断过,尤其是中国的政治社会结构。 那么,中华文明是什么?我想这个问题太大了,我也说不清楚,可是中国古代的社会主体一定是政治。为什么这么说?知识分子十年寒窗不就是为了朝登天子堂吗?商贾徙贩

中国制造业的五大原罪

中国制造业的五大原罪 社会大崩溃,是从制造业开始的,而不是泡沫虚高的房地产。 没有伟大理想和信仰支撑的“中国制造”,没有工匠精神承载的制造,是山寨路边没有灵魂的野鬼孤魂。 时至今日,中国实体经济的衰退越来越明显,制造业哀鸿遍野,大量企业破产倒闭。舆论和媒体包括制造业从业者自己无不唏嘘,悲伤感叹。“中国制造”之所以有今天,原因无他,纯属咎由自取。 原罪一:过于重视营销 中国自计划经济后,一直实行市场经济。所有的产品、品牌都在追逐市场,企图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大的市场份额。以至于现在的产品都在过度依赖营销,靠所谓营销的噱头盈利。 自古以来,好产品之品牌大多靠积淀,靠市场传播力,靠核心技术和品质取胜。即便是新科技,同样无法离开品质。否则这样的新科技不会被人们尊重,最后还是一场空!本末倒置,最后还得回到原来。 原罪二:被“管理死的”中国制造 在制造强国,技术是最被尊重的,只要你的技术足够棒,生产出来的产品很好卖,你的待遇就不会低,不存在很多虚浮表面的东西。 相较而言,中国的制造企业,一堆的管理干部,人浮于事,技术一窍不通,没边没谱的管理学可以不负责的天天讲。好好干活的人,谁愿意被管理?有创造力的聪明人正忙着优化的产品,想着下一步新产品如何更加受市场和客户欢迎呢。 原罪三:企业和员工如同生死敌人

中国缺乏匠人精神。员工和企业之间就只是单纯的雇佣关系,招募来的大部分人都是为了钱,所以很难形成那种凝聚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制造企业的非统一性,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具竞争力。 企业的管理阶层的问题更多,对企业员工的最基本信任都没有,当然换不回员工对企业最基本的认同和信任,对人才视而不见,对未来没有信心,做企业根本就没有长远打算。 原罪四:对知识产权不尊重 提起中国制造,想到最多的是山寨、高仿。这也是中国制造水平一直无法提高的根本原因。把“行窃”当成理所当然,拿着别人辛苦熬夜几个月做出来的东西卖,不带一点心虚,久而久之,那些热衷于技术和研发的人也都寒了心。 原罪五:牵强的民族主义 中国企业最喜欢把民族主义、爱过主义挂在嘴边,妄图通过民族感情讨好悲情的国人。但实际情况是,爱国是假,多卖一些产品是真。 国人能够被调动起来的情绪是,有一天,你把产品做好,把企业做大,把中国制造推向整个世界,而不是每天卖情怀。 中国制造如果没有伟大理想和信仰支撑,没有工匠精神承载,没有好的体系建设,就只能是路边没有灵魂的孤魂野鬼。 社会大崩溃 中国最宝贵的是那些有能力的企业家,可是我们的历史一直是只重器物不重人。人始终是没有得到尊重的,而作为企业家,随时都处于各种盘剥之下。虽然有钱,好像官僚们想怎么弄死你,你就只有按照这个死法去乖乖就死,毫无反抗的可能。

《七宗罪》视听语言分析

《七宗罪》整个影片讲述了一个涉及基督教教义中“七宗罪”的恐怖连环杀人事件。我节选其中惩罚“愤怒”与“嫉妒”罪的杀人计划,也是杀人犯“伟大杰作的圆满结局”,也是本片的高潮部分所在。 为了制造最后的悬念,导演故意将场景选到一个荒芜人烟的野地里,这样可以使观众有大量的猜想空间和一个精彩的出人意料的结局。一直笼罩在阴雨、灰暗、潮湿、肮脏、混乱的情景终于在最后放晴了,阳光灿烂地照耀着这个不知名的城市,似乎这令人压抑的罪恶将要结束了。这使得观众再一次猜想,案件终于可以了结了,可是结局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好。在经过的一段让人不知去向的路程之后,米尔斯警官和威廉警官到了一个寂静、空旷的荒野上,下车的时候杀人犯得意的样子真的很让人怀疑和痛恨。当他问威廉警官几点的时候,拉近特写镜头,犯人说了一句“快到了”,似乎暗示着更重要的事情就要发生,给观众一个悬念,罪犯再一次表现出胜券在握的神情。 在荒野上,米尔斯警官拿枪指着罪犯的脑袋,杀人犯杜?约翰独自一人,赤手空拳的跪在地上,这时天上直升机轰鸣,警察以铁桶似的包围着荒芜野地。这场戏拟了希区柯克的《西北偏北》中的“广阔之处无处可藏”的戏。具有反讽意味的是,我们时代的文明如此强大也如此脆弱,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是杜?约翰控制了局面,且影片已无数次提醒了,这“魔”、这“七宗罪”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有的人因贪婪、淫欲而堕落,有的人却以假上帝之名而犯罪。在这个繁华而脆弱的现代世界里,在这个想用法律的铜墙铁壁层层包裹起来而又漏洞百出的世界里,难道真的是每个人都已罪无可逃吗?当人们经历了六天内杀手五件罪行投下的罪恶与黑暗似乎开始重又看到光明的时候,杀手认为的光明是邪恶、扭曲、自以为是的光明,以死亡和毁灭为代价,最后在殉道的妄想中满足了。 本段在摄影方面大量运用了跟移镜头,使观众都如同入戏一样一起感受那紧张的气氛。同时令固定机位拍摄的镜头富有运动感和节奏,在视觉上弥补了大量同景别镜头可能造成的单调感觉。 从镜头的景别而言,大部分镜头都运用了中景和中近景,这是表演常用的景别。这段戏中米尔斯与罪犯几乎没有在同一个镜头出现过,他们俩的正反打镜头似乎暗示着即将要发生的可怕的事情。 在镜头剪接方式上,这一段落一律使用了切镜头,这样当处于不同镜头的两个角色互相说话沟通时,没有镜头运动或者是人物的运动来使两个人物之间有直接的互动和交流,两个人都是其中一个在对处于画外的另一个作出反应,这使同一场景里的两个人似乎都各自处在独自的空间里。影片最后的特蕾西之头,运用了《圣经》中“莎乐美与圣约翰之头”的典故。 这一段的声音部分有很多层次,首先弦乐组要一直在铺底,做为陈述——罪犯在埋伏了什么?其次是两种交通工具的声音频率——直升机及警车的引擎在做为路面和空中XY轴线延伸的平面。最重要的是对白——车内,直升机与路面通话。 没有其他的声音,除了沙漠中跑了蛮长时间的小车一直伴随的气声,弦乐组的重复调也是有讲究的,“不和谐音音组”是这个主调的旋律,但是重复的是那么“不经意”,却“影响人的情绪”。本来和男主角的脾气一样焦躁的我,“倒是想看看那种低级的变态想最后耍个什么把戏”,但是一旦配上这样的音乐就觉得拍怕的….. 个人认为这一段戏的音乐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渲染气氛直到结局。 大卫芬奇无疑在这部片中完美展示了天才,他将恶魔最后两个“作品”留

普罗米修斯深度解析

这是一部极好的片子,但是看了一连串的影评,多数是骂娘的,骂娘的都是没看懂,觉得导演糊弄观众了。也有少数影评是在捧,在分析的,但又捧的地方又不对,分析也全不在点上。索性自己写一篇,给自己理思路,也给大家理思路,并请诸位冷静等待斯科特的导演剪辑版。 1. 楔子 一直很好奇中国古典小说的写法。现代小说的写法是要注意结构的,如同砌墙造屋,严丝合缝,首尾相应,不多一条梁,不少一只角。但古典小说却如同一片荒原,四野茫茫。从最遥远处的一星墨点开始勾绘宏大的框架。 西游记的开头是“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封神榜从盘古开始说起,红楼梦的开头是女娲补天,多出了块石头,故名《石头记》。镜花缘从王母过生日说起;三国和水浒算是写实派,一个从周朝说起,一个从本朝说起 此类楔子几乎成了小说必备,一番长长的叙述,但与之后要开始的故事完全脱节,往往要到了结局时分,才知道楔子的作用。就好似佛所说的因缘,楔子的存在就是为了证因果,讲道理。旧时茶馆里的说书人,讲到结局时,惊堂木一拍,听众恍然大悟,原来中心思想在这里等着你呢! 但最初故事的产生并非为了宣扬枯燥的伦理道德,而是为了纯娱乐。在那个文字还没建立的远古,无书可读,没有电影,没有电视,没有非诚勿扰和原始好声音。夜晚野兽出没,整个部落的人只能点起火堆,围坐在一起,讲天花乱坠的故事,这是消遣,也是一种安全感。 在人类文明发展之后,依然很流行讲故事,只是讲故事这件事开始变得低俗。古人说“文以载道”,但在古人说这句话时,“文”并不包括小说。文是八股文,修身治国平天下。写小说是要被人看不起的(写黄色小说更是被人看不起,至今无人知晓写出《金瓶梅》的兰陵笑笑生的真实身份)所以,小说是不负责“载道”的,要写得跌宕起伏,吸人眼球才是正经事。 到了近一百年,五四运动,中国的小说越写越开始讲道理。于是,鲁迅就开始指责起那些只讲故事而不启民智的鸳鸯蝴蝶派来------这是题外话。 回过来说“载道”。想要“载道”又必须会讲故事,孔孟都是讲故事的好手,诸子百家在各地游说诸侯王,都是要先说段故事,然后才讲道理,于是王信服。《圣经》里全是故事,教人信仰主的奇迹,教人信仰末日审判,教人信仰信主得拯救。 故事载道,这是人类伦理的构成。 就此由言,西方伦理两个重要的来源,一个是希腊神话,一个是《圣经》。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突然病逝,帝国崩坏,四分五裂,希腊逐渐势微,罗马崛起。希腊文化,多神崇拜却一路由罗马延续了下来。公元前27年,在彻底并吞了由希腊人统治的埃及后,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那些希腊众神,只不过换了个罗马名字,继续供于庙堂中受人膜拜。

农民的原罪

《一个农民的原罪》 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的那一刻,降生在乡村和降生在城镇,他们在中国,就注定了命运之迥异。 一切开始于1949。土地改革之后,农民曾经短暂地实现过均田地的梦想,旋即又被合作社消灭。而为这个类似“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承诺,让他们交出的是自己人身自由和后代的自由。在中国土地上前所未有、移植于前苏联的户籍制度,将一个国度里的人,分为了天然的两种。农民和居民。 农民被固定于以公社、生产队为营地的集体农庄中,成为不能自由迁徙、不能自由择业的一个特定人群,他们和他们的子孙后代,都将世代为农庄效力,耕种不属于自己的田地,按照劳力的付出和收成的好坏,领取聊以维生的口粮。就实际拥有的人身权利来说,并不优于俄罗斯庄园主隶下的农奴。——只是,他们属于共和国。 1959年起,三年大饥荒中,大批的农民死去,并不是因为传说的自然灾害,亦不是因为真的没有粮食,而是为大跃进和放卫星买单,农民被征收了过头粮,为了凑足征敛数额,连农民的口粮、种子粮都夺去。他们饿死的时候,很多县城和生产队的粮仓,是满的。而农庄的人身依附条款,禁止他们自由流动,在过去,人在饥荒中还可以外出逃荒,但在那恐怖的三年里,死神借助严格的人口监控制度编织成无所遁形的罗网,大批的农民和他们的孩子们活活饿死在自己的村庄里。村庄周围的树皮草根皆已剥空,再也没有地方可以觅食,饥饿的母亲煮食自己的孩子,人们甚至将下葬的死者挖出来割食。仅仅河南信阳一县,就饿死100万人。 身为农民,剥夺了自由就业的权利,政策制定的剪刀差,让他们注定在医疗、教育、交通、资讯等一切社会福利上,都几近于无。一张城镇户口,曾经可以决定多少人的一生?婚姻、上学、就业、疾病、甚至死亡.....在漫长的时间里,农民子弟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就是考取中专以上学历——转户口。而这样可怜的机会,随着教育产业化的实施,农民子弟越来越上不起学,而那昂贵的大学里,真正能够给孩子们提供真才实学、就业技能的空间是如此狭小,和真实的社会又如此错位,使得读书不仅仅成本高昂,还成了一项只有投入而回报渺茫的投资。 高涨的房价,高昂的城市生活成本,也截断了故土在遥远的乡村的农民工和农村大学生,在城市居留和生存的最后希望。 乡村,已经沦陷,城市,如此陌生。 生育不能自由,亦无养老保障,是农民付出的另一个代价。强制计划生育从80年代初开始,在中国农村至少制造了3000多万的流产、引产。城镇人口的节育,当时有国家养老政策的保障(现今也终于明白:养老不能靠政府),而对农民来说,无论是传统还是现实,没有儿子,他们在农村就是无法实现养老。迄今为止,农村女性人口一旦出嫁,她名下的土地就会被收回。这样现实而残酷的政策摆在这里,他们怎么能不千方百计地要一个男孩?对女性胎儿、女童的歧视,在这之后,上升到了顶峰。层层压力递到最弱势的群体身上,中国女性的自杀率居世界第一位,而其他国家,普遍是男性自杀率据高多少农村女性一头受着计生政策强制堕胎的威胁,另一头又受着家庭必须要求生出男婴的催逼。随着人口出生中性别比上升到男女比例在2011年高达118.06/100,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产生3700多万的单身男性人口,注定找不到适龄配偶。 改革之后,当现代工业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人口时,农民被从土地上释放出来。他们获得了一个新的身分:农民工。在城市的各种角落里,他们透支健康、青春、安全、体力,创造出带血的gdp,创造了高额的税收,但这城市的繁荣和福利,与他们无关。最初的那些年,他们还需要向城市的一些临时工管理者们,缴纳近乎讹诈的各种费用,接受各种屈辱的盘查、驱逐、和囚禁。若非一个叫孙志刚的大学生,悍不畏死挑战整个收容制度,最终以生命的代价,促成了该恶法的废除,城市里的民工们还要为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原罪,付出随时可能被拘禁的代价。——你是农民,这不是你的土地,你只是暂住。 家乡,已经沦陷,漂泊,如此苍凉。

“原罪”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 1a. “原罪”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 (沈联涛 肖耿 王沅1) 在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中,私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总体上更有效率与活力。私营企业更注重盈利,更能抓住市场机会。中国经过20年的改革,私营企业现在每年创造的财富已经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但私营企业的问题也很多,主要表现在利用改革时期社会的产权环境不清晰来谋取暴利。有的私营企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将国有资产变为个人或私营企业所有,有的通过逃税走私及经营赌博、吸毒、色情等非法活动获利,还有的通过上市及交易过程中的欺诈与市场操纵等获利。这就是人们常常辩论的“原罪”问题。原罪问题容易导致道德与政治的混乱,并成为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的绊脚石。中国下一步的改革不得不触及到如何解决历史上形成的、广泛存在的原罪问题。如果私有企业家的原罪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私营企业的发展前景就不确定,也必将成为中国在法治环境下创造财富及建立公平社会的巨大障碍。 许多人认为有原罪的人一定要受到惩罚。但如果十之八九的企业家都犯有原罪,将如何惩罚(法不责众)?也有人认为原罪可以通过大赦的方法一次性解除。但笼统地饶恕所有原罪,不仅在政治上行不通,也于情理不符。如果法律不能得到公平地执行,如何要求公众遵守法律?如何培育尊重法律与产权的文化?现在有关原罪的辩论往往极端化、情绪化、甚至政治化,我们认为有必要首先客观、理性、科学地剖析原罪的性质,然后根据原罪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处置模式。 由诺贝尔奖得主科斯(R.H. Coase)发明的交易成本理论只有不到五十年的历史,交易成本理论的应用与普及更不到二十年。但这一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突破,大大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结合国情学习和引进先进制度的效果与速度。交易成本理论也帮助我们更清楚地区分在经济制度转型期间出现的不同类型的原罪。虽然原罪可以定义为利用法律的空子盗用国有资产获得财富的行为,但是从社会利益的角度,我们根据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及交易成本理论来划分出两类不同性质的原罪:一种是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原罪(确切地讲并不是“罪”而是产权纠纷),而另一种纯粹是属于偷窃或寻租性质的原罪。 一、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原罪(或称产权纠纷):在产权模糊不清的情况下,企业家不能合法地从市场上购买相关的国有资产产权。为了避免产权模糊导致的过高的交易费用,企业家采取不正规或非法手段获得了国有资产。但他们接管经营效率糟糕的国有资产之后,通过较好的私营方式治理,创造了更多的净财富。如果这些企业家在偿付了国家及其他私营部门所承担的腐败财富转移成本及腐败的社会成本之后,仍然有净财富的创造,我们就认为这种原罪是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原罪。这种原罪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产权纠纷,最好的办法是通过适当的赔偿而豁免。如果对这种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原罪进行严厉的惩罚,包括没收企业家累计的个人财富,将会打击企业家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对国家、社会及企业家个人都不利,也不利于经济增长和就业。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原罪—即产权纠纷—应该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可以通过适当的机制调和处置。在西方法律体系中,这类问题往往属于民法中 1所有观点均属作者个人,不代表作者工作单位观点。本文初稿曾经在上海法律与经济研究所北京分部讨论。作者感谢吴敬琏、高西庆、张军、周其仁、梁治平、宁向东、田晓安、刘俏、香港证监会同仁、香港大学同事及北京与国际金融界朋友对本文初稿的评论与讨论。肖耿感谢香港研究基金拨款委员会及香港经济与工商策略研究所对本项研究的资助。

论贾宝玉的叛逆性格的表现

论贾宝玉的叛逆性格的表现 作为荣国府的继承人,贾宝玉的“聪俊灵秀”的天赋,使贾家上下对他寄于特别高特别殷切的希酬要求;然而,贾宝玉并没有走上家庭为他安排的道路——立身扬名、治家经国。而是在思想上脱离了家国的束缚,在性格上走向了叛逆。作为出身的手段,《四书》要读,八股文要作,他却偏偏不读不作;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本是“男尊女卑”,他却偏偏认为“女清男浊”,只有女孩儿的世界才是他的净土;“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家优秀子孙本是少不了应酬,他却偏偏讨厌与那些峨冠博带的家伙打交道,而宁肯去结交戏子;父母希望他和薛宝钗喜结“金玉良缘”,他却偏偏忘不了和林黛玉的“木石前缘”。下面将对贾宝玉的这些叛逆性格进行详细地论述。 “读书入仕”是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核心内容之一,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作为封建社会叛逆分子的贾宝玉却偏偏是个“潦倒不通世务,顽愚怕读文章”的另类。 第五回写到:当下秦氏引了一簇人来至上房内间。宝玉抬头看见一幅画贴在上面,画的人物固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图>>,也不看系何人所画,心中便有些不快。又有一幅对联,写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及看了这两句,纵然室宇精美,铺陈华丽,亦断断不肯在这里了,忙说:“快出去!快出 去!”<<燃藜图>>是鼓励人读书的画,贾宝玉一看就烦,可见他是极厌恶读书的。 第九回有言语道:忽见宝玉进来请安,回说上学里去,贾政冷笑道:“你如果再提上学两个字,连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话,你竟顽你的去是正理。仔细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的门!”从贾政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平时宝玉在上学读书上是很没有尽力的。 第三十二回又写到: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宝玉听了道:“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袭人道:“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想来宝玉厌恶读书是由来已久的事情了。 然而第十七回大观圆试才题对额和第七十八回痴公子杜撰芙蓉讳却又显示了贾宝玉出众的文采,设若他不爱读书又哪儿来的这份才情呢。所以仔细想来宝玉非是不爱读书,而是不爱读统治阶级所需要和要求那些书,这从贾宝玉批评程朱理学的话语中可以看出来。 早在第二回作者就借冷子兴之口说出了贾宝玉七八岁时的话:“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洁,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第二十回又语出惊人“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浅析奥古斯丁的原罪说

课题名称:浅析奥古斯丁的原罪说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哲学 班级 学号 姓名 2018年7月

浅析奥古斯丁的原罪说 摘要:“原罪”原本是基督教教义中的一个观点,他们认为人类的罪是来源于亚当和夏娃的。但起初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学说,《圣经》中也没有对此概念的明确的定义。著名神学家奥古斯丁以图尔德良所提出的“原罪”为基础,对此加以系统详细的阐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这也是奥古斯丁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理论。 关键词:奥古斯丁原罪恶自由意志 奥古斯丁是著名的教父哲学家,著有《忏悔录》、《上帝之城》、《论自由意志》等著名的基督教哲学著作,而在他的《忏悔录》、《论自由意志》等多部著作中都对“原罪”说进行了论述与解释。“原罪观念是奥古斯丁学说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其留给后世基督教的重要思想遗产。”[1]本文将简要地对他的“原罪”说进行叙述、阐释和探讨,以便能进一步对其哲学思想了解和探索。 一、奥古斯丁原罪的来源和产生的原因 奥古斯丁提出原罪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那么原罪说是怎么得来的呢?“原罪”一词从字面意思来看是指本源的罪,“原罪,是人类一生下来就被打上的烙印,是与生俱来、挥之不去的罪之宿命。”[2]奥古斯丁的原罪说主要来自《圣经》中所描述的亚当和夏娃所犯的第一件罪,这也是基督教认为的人类所犯下的第一件罪,即亚当和夏娃被蛇引诱偷吃伊甸园里的禁果。从此“恶”便产生了,而这个“恶”随着人类一代代的繁衍一直流传下去。奥古斯丁认为上帝在创造人类时曾赋予了人类选择善和恶的自由意志,人类的最终堕落是因为他们滥用自由意志,选择去作恶。而上帝赋予人自由意志,而不支配他们的意志,由此体现出上帝的公正。“奥古斯丁认为上帝作为至善,是一切善的根源,上帝并没有在世间和人身上创造罪恶。罪恶的原因在于人滥用了上帝赋予人的自由意志,自愿地背离了善之本体(上帝)。”[3]正是因为初人①滥用了上帝赐予的自由意志犯了罪,这才导致以后人类世世代代都不得不背负着“原罪”的枷锁。基督教中还有与原罪相对的“本罪”之说,虽然“原罪”与“本罪”都与滥用自由意志有关,但是“原罪”是因为亚当和夏娃对此的滥用,而后人类从出生开始便是有罪的,而“本罪” ①初人:即指基督教和犹太教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

论证有效性分析经典案例分析

论证有效性分析经典案例分析 例1:目前,国内约有一千家专业公关公司。去年,规模最大的十家本土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30%,而规模最大的十家外资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15%;本土公关公司的利润平均为20%,外资公司为15%。十大本土公关公司的平均雇员人数是十大外资公关公司的10%。可见,本土公关公司利润水平高、收益能力强、员工的工作效率高,具有明显的优势。 中国公关协会最近的调查显示,去年,中国公关市场营业额比前年增长25%,达到了25亿元;而日本约为5亿美元,人均公关费用是中国的十多倍。由此推算,在不远的将来,平均每家公关公司就有3000万元左右的营业收入。这意味着一大批本土公关公司将胜过外资公司,成为世界级的公关公司。 解析:本题题干的论证中存在的漏洞主要有: (1)题干第一段的论证中,混淆了”公司规模与员工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员工的工作效率取决于两个因素:员工的数量和员工在单位时间所完成的总有效工作量。十大本土公关公司的平均雇员人数是十大外资公关公司的10%,只能说明本土公司规模小,而不能得出结论”前者员工的工作效率比后者高“。(2)公司的利润水平与平均利润率是不同的概念,不能根据本土公关公司的平均利润率比外资公司高,推断出本土公司的利润水平比外资公司高。即使本土公关公司的平均利润率高,但是总体利润水平仍有可能低于外资公司。 (3)收入增长速度与收入能力或收入水平是不同的概念,在题干中也被混用了。营业收入增长率只有在增长基数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才能说明收益能力的差异。本土公关公司与外资公关公司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收入增加速度快并不意味着收入能力强(在小的基数的基础上增加总是比在大的基数上增加容易),由本土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高于外资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不能得出前者的收益能力比后者强的结论。 (4)中国与日本的人口结构存在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尤其对于公关这样折城市化程度要求很高的行业而言,简单地将日本的人均公关费用推广到中国,是错误的类比。 (5)对未来市场总额的估计与现在市场中企业的总数不是同一时点的数据(前者是预测值,后者是统计值),不具有可比性。公关市场营业额的增长,极有可能伴随着公关公司数量的增长。上述论证使用中国公关市场的营业额将增长到300亿元的预测数据,计算出平均每家公关公司有3000万元左右的营业收入,隐含的假设是公关公司的数量基本不变,这个假设是很难成立的。 (6)论证根据中国公关市场的营业额的增长,推算出每家公关公司的营业收入有大的增长。这里,受益于营业收入增长的自然同时包括国内和外资公司。因此,这不能成为大批本土公关公司将胜过外资公司的根据。即使中国的公关营业总额增加到300亿元的水平,即使平均到一个公司营业收入水平很高,但这些公司中既包括本土公司,也包括外资公司,无法得出本土公司必将击败外资公司的结论。

关于中国企业家原罪的问题分析

关于中国企业家原罪的问题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探究中国企业家原罪这一问题,并试图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为中国企业家原罪问题找到可行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中国企业家、原罪、宽恕。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中,一批又一批企业家把握住历史的机遇,获得巨大的成功。然而,在这些企业家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成功来得并不光彩,他们往往做过一些不道德、违法或违规的事情。这些人拥有成千上亿的个人资产,成为当今中国的时代娇子,也成为了被人羡慕和嫉恨的对象。然而,在近年来,一个又一个知名企业家因犯罪而落马,于是关于中国企业家们的“原罪论”的责难也不绝于耳。[1] 一、关于“中国企业家原罪”的概念 1.原罪的定义 要理解中国企业家原罪这个概念,就要先理解原罪这个概念。原罪一词来自基督教的传说,它是指人类生而俱来的、洗脱不掉的罪行。圣经中讲:人有两种罪——原罪与本罪,原罪是始祖犯罪所遗留的罪性与恶根,本罪是各人今生所犯的罪。[2] 2.中国企业家原罪的定义 中国企业家的财富积累及其相关产权关系普遍具有复杂、模糊、及违规的特性。一方面,大部分中国的企业家很难解释清楚其累积财富的最初来源。另一方面如果不违规、不违法,他们在现有的体制内就很难赚大钱。这种现象常常被称为"原罪"。企业家的"原罪"好像是一生下来就有了,且终身也洗不干净。[3] 在学术界上,还不存在一个关于中国企业家原罪准确的定义,为大家所认同。为了方便论述,笔者在此为中国企业家原罪下一个定义:中国企业家在创业的过程中,不得不使用一些违返道德、违反法规的手段的这种现象。由于中国企业家原罪是一个模糊概念,并没有十分确定内涵和外延,因此笔者所下的定义并不能做到十分准确,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中国企业这种现象及特征。 3.中国企业家原罪的外延 在中国经营报上,有关于中国企业原罪的归纳,它把中国企业原罪分别为七种:虚假出资罪虚报注册资本罪,非法集资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虚开增值税发票罪虚开抵扣税款发票罪,操纵证券罪,非法占用农地罪,贷款诈骗罪,挪用公款罪挪用资金罪。[4]事实上,中国企业家原罪远不止这七宗,比如说:合同诈骗、偷工减料、破坏环境、走私等等,不一而足。 二、中国企业家原罪产生的原因分析 1、法制不建全 法制不建全是中国企业家原罪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那是新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开端,市场机制不完善,法制不建全,法律法规当中有许多漏洞。企业家们可以通过钻这些漏洞迅速地发家致富,而且很少有揭发并受到相应惩罚的,可以说这样做的利益远远大于风险。如果不采取这样的手段,就可能落后于竞争者,从而使自己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从经济人的角度来说,通过钻这些漏洞迅速地发家致富,是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

《黑暗之魂2:原罪学者》十大冷门好用武器图文推荐攻略

《黑暗之魂2:原罪学者》十大冷门好用武器图文推荐攻略[pagesplitxx][pagetitle]No.10 互吸之石剑[/pagetitle] 大家在《黑暗之魂2:原罪学者》中都喜欢用什么武器呢?有没有用一些并不常见的冷门武器的玩家呢?今天小编带给大家的是一篇玩家“Asekura_Lico”分享的《黑暗之魂2:原罪学者》冷门却好用武器盘点,给大家些帮助,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多尝试多发掘适合自己的武器。 No.10 互吸之石剑 一把用处多多的pvp武器(虽然窝从没见人用过)。145面板+S敏捷补正让它在直剑里拥有不错的输出,最关键的是集合了刺击和鞭打的招式的武器仅此一把——比巨剑更远的范围+360度鞭横扫 哇,这么好用的武器为什么不试试呢?

哇,这么好用的武器为什么不试试呢? 推荐双持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黑暗之魂2专题 [pagesplitxx][pagetitle]No.9 黑龙直剑[/pagetitle] No.9 黑龙直剑 同样没见别人用过的武器 太阳直剑一度被认为是最强直剑,力敏80配合刃2弗林面板高达470 因此常常在pvp场露面然而 445面板无补正的黑龙直剑力量需求20 敏捷需求15 加到50力敏用太阳,面板就比法爷高二十点 简直可怕 [pagesplitxx][pagetitle]No.8 仆从短剑[/pagetitle] No.8 仆从短剑

给法师用的一把匕首测试玩家弹反伤害高于月光大剑面板亦可胜过最强背刺匕首楔形石强化,真良心 [pagesplitxx][pagetitle]No.7 刺剑[/pagetitle] No.7 刺剑

原罪意识对人观的影响

原罪意识对人观的影响 摩罗 (在现代汉语中,?人观?是一个尚未诞生的词语。1998年6月28日下午,在北京北太平庄费孝通先生的家里,费先生与台湾人类学家李亦园有一场学术对话。李亦园先生谈到了人观问题,这是我从汉语文献中唯一一次读到?人观?这个词。) 我们习惯于在基督教背景下谈论原罪意识,其实这未必是独属于基督教的问题。往深处说,原罪意识关系到如何理解人、如何理解神、如何理解人和神的关系,是一个很哲学、很高深的问题。往浅处说,原罪意识就是认为自己有罪,就是自己对他者怀有某种亏欠感。无论深说浅说,都是各民族文化必须面对的问题。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也许同样可以说,原罪之心,人皆有之。 人类生存于地球上,必须每日攫取必要的自然资源维持自己的生命,这种攫取就是对自然世界的破坏。后来人类的贪婪之心膨胀,在人类内部所发生的掠夺、侵害越来越多,人类由此对自己的欲望有了更多的体验和观察,无论如何调动理性的力量,也无法完全遏制这种欲望和罪恶。所谓原罪意识,就是对这种人类罪性和有限性的洞察和理解。 原罪意识的萌芽,很可能诞生在自然崇拜时期。那时候人类非常关注自己与自然事物的关系,每当打死一只野兽、砍倒一棵大树,都能意识到对于世界的破坏,甚至担心受到报复。于是在人类社会的制度之中,设计了对于这种原罪进行反省和道歉的节日和仪式。经过漫

长的历史发展,原罪意识的概念不断变化和升华,那些节日和仪式也跟着不断变化。 人类各民族的原始宗教几乎都是在原罪意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为他们对于万物之灵普遍地怀有一种亏欠负疚感。每有凶险灾厄,他们马上想到这是神灵对他们的惩罚。他们为什么这么?做贼心虚??主要可能因为他们对自然的掠夺与破坏在自己的心中留下了太多的阴影,动物的红色血液和植物的白色血液带给了他们永恒的恐惧。 一位当代学者在解释云南基诺族祈求神灵保佑和宽恕的原始宗教时说:?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很多活动都是得罪了神灵的,如打猎得罪了山神,因而要在长房内祭祀‘阿六’——山神,种地砍树得罪了树神,收谷得罪了谷神等等,都要一一祭祀。?基诺族每年将耕地上的树砍倒之后,全寨一起?龙?一天,?此日全寨男女老少都不能下地劳动,只能在家做些家务事及手工活计……目的在于向被砍倒的树的树神道歉,祈求他们不要让参加砍树的人生病。?(郑晓云《最后的长房——基诺族父系大家庭与文化变迁》,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126、128页。) 罪的观念在初民心中十分普遍,因为有罪于是老觉得自己肮脏,由此衍生出三个普遍的宗教概念:忏悔、祈祷、洗涤。忏悔观念跟罪的观念紧密相连,其中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是承认自己有罪,第二是摆脱这些罪对自己的伤害。祈祷的功能其实差不多,第一是请求神灵对自己的罪予以宽恕,第二是祈求神灵在宽恕基础上不断赐福

Excel 有多厉害.

许多高级程序员瞧不上VBA。因为程序员是有鄙视链的:汇编> C > C++ > Python > Java 及C# 及PHP (这三者相互撕)> VB > HTML。在这长长的鄙视链中,甚至都没有VBA 的位置。 可是,Excel+VBA 是图灵完备的(谢谢@Octolet 的精辟总结),所以被程序员用来耍酷的各类性感语言能实现的大部分功能,Excel+VBA 都能实现,而且往往是以更高效更快捷的方式,在这里不谈效率和优雅。而且考虑到大部分普通群众是没有编程环境的(各种依赖各种包,各种OS 各种编译环境,还有IDE),然而使用VBA,只需要打开装机自带的Office,然后按下Alt+F11 就自动进入编程和执行环境;甚至可以更简单的通过录制宏来解决写程序的问题,只需要在简单的代码基础上修修补补就可以执行。再考虑到VBA 和Office 各软件的完美整合,所以在便捷性方面,VBA 是无可比拟的。最后,Office+VBA 的分享性和移植性很强,任何测试通过的程序放到别的机器上也可轻易执行;而其他程序,哪怕是一段最简单的“Hello World”,也不一定。 因此本文讨论各种通过Excel+VBA 能实现的各种炫酷功能(也会拓展到Office+VBA),主要是为Professional Service 以及各行各业不写程序但是又严重依赖于Office 的职场人士服务的。 曾经有一个朋友和我说,“Excel 根本不需要编程,像我这样的Excel 大牛靠函数和自定义函数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对于这样的评论,我想起自己小学时的一段经历。因为不能理解虚数i (i^2 = -1) 的价值,问我爸i 有卵用?我爸说,“等你长大了,遇到更多的问题,就知道i 的价值。” 1、自动打印 刚进职场的新人,只要爸爸不是李刚,基本都做过影帝影后(影=印,各种复印打印的体力劳动)。特别是咨询投行服务行业,在某次给客户的大汇报或者大忽悠会议之前,花数小时或者整晚来打印数个文件,并不是天方夜谭。而且这件事情是对着同样一堆不断修改的文件,会经常不断重复发生。

资本原始积累与当前中国民企的_原罪_救赎_刘国晖

作者简介:刘国晖(1979-),男,安徽寿县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 济学比较研究。 《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第4期 资本原始积累与当前中国民企的“原罪”救赎 刘国晖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摘要:根据《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理论,将资本的原始积累同社会主义原始 积累相比较,可以得出结论认为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本质是生产力的积累,其途径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内涵于社会主义原始积累,但其非公有制经济的本质属性又天然地使民营经济负有不可推卸的“原罪” 。中国当前应采取灵活的方式惩罚民企“原罪”,并加强政府的自我监督与约束,以防止国有资产的进一步流失以及私产对国家权力的渗透。 关键词:资本原始积累;社会主义原始积累;民营企业;“原罪”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这是在我们党在进一步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就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所提出的纲领性要求。按照这一要求,理论上有必要进一步澄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如何看待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与作用,以及在当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所应采取的基本政策取向;而在中国非公有制经济中,民营企业是主体部分,廓清民营企业在产生、发展中的相关理论问题,也就是抓住了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本质方面。 关于中国民营企业产生的合法性问题,理论界持有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吴敬琏(2004)明确提出,应该将“腐”和“富”区分开来,民企“原罪”论的提法并不利于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易宪容(2007)认为,并非每一个民营企业家或者富豪都是通过违法乱纪或者掠夺的方式来聚敛财富,所以中国的民营企业不存在“原罪” 。樊秋莹(2008)认为,中国私营资本包含着资本原始积累的一般属性,从而 不能完全否定或消灭私营资本的“原罪”。孙秋鹏(2009)认为,民营企业在初期经营阶段违反了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基本原则就构成民企的实质性“原罪”。关于如何解决民企的“原罪”问题,支持者的观点主要倾向较为一致,即在保证民营经济总体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对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犯罪问题予以法治化解决。但是,对于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民企“原罪”问题的具体操作又有着不同的观点。张维迎(2004)认为是早期的特殊制度导致了民企的违法行为 ,“要善待那些曾经为社会做出过贡献的优秀的人” 。卢周来(2003)认为,法制建设不惩前则不足以毖后,因而反对为解决民企“原罪”问题设置所谓“零点方案” 。孙秋鹏(2009)则将“原罪”划分成制度性和制度外因素,并主张对制度因素造成的“原罪”予以赦免,而对制度外因素造成 的民企实质性“原罪”应予以法治追究。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理论界对民企“原罪”问题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这就有必要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点上,追溯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原始积累理论的根本原则,合理看待和解决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原罪”问题,这对防止民营资本外流、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非公有制 1 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