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练习题16

热学练习题16
热学练习题16

一、填空题

1、系统在条件下,宏观性质的状态叫热力学平衡态。

2、系统在外界影响的条件下,不随时间改变的状态叫热力学平衡态。

3、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的热力学系统,不随时间改变,因此系统的宏观物理量具有确定的。

4、为了表示处于的不同系统具有一个共同的宏观性质,引入了温度概念。温度与状态参量的关系方程称为。

5、热力学第零定律告诉我们:如果两个热力学系统中的与第三个热力学系统处于,则它们彼此也必定处于。热力学第零定律的数学表示叫。

6、温度是表示互为热平衡的系统具有共同的物理量;一切互为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是状态参量的,当系统的状态确定时,系统的温度。

7、建立一种经验温标需要选择;规定;规定,统称为建立温标的三要素。

8、用固定点相同的不同经验温标测量同一物体的温度,所测量的温度值一般,这是由于它们所选用的测温物质,或所选用的测温属性。(相同或不同)9、定容气体温度计的测温公式为,定压气体温度计的测温公式为,它们与热力学温标所选的固定点(相同或不同)。

10、两只经验温度计用同种标度方法定标,用来测量同一物体的温度,其数值(一定;不一定)相同。

11、定容理想气体温标的测温公式为,定压理想气体温标的测温公

式为 ,用不同的理想气体温标测量同一对象的温度结果 (相

同或不同)。理想气体温标能够测温范围为 至 。

12、摄氏温标与热力学温标的换算关系为 ,摄氏温标的零度相当于

热力学温标的 度。

13、量热的基本方法是 法,必须测出的物理量有 和 ,必须使用的仪器有 , 和 。

14、1摩尔气体的范德瓦耳斯方程为 ,其中 表示

1摩尔气体所占有的空间, 表示1摩尔气体分子中心可以自由活动的空

间。

15、1摩尔气体的范德瓦耳斯方程为 ,其中m V 表示1摩

尔气体 的空间,)(b V m -表示1摩尔气体分子 的空间。

16、范德瓦尔斯程()RT b V V a p m m =-???

? ??+2方程中,a 是考虑气体分子间 而引进的修正系数,b 是考虑到气体分子间 对气体分子的 空间进

行的修正量。

17、范德瓦尔斯程()RT b V V a p m m =-???

? ??+2方程中, 是考虑气体分子间引力而引进的修正系数, 是考虑到气体分子间有斥力对气体分子的 空间进行的

修正量。

18、由分子运动论得到理想气体压强公式为 ,气体压强的微观

本质是 。

19、理想气体的压强是理想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平均 ,理想气

体压强与气体分子密度和分子平均平动能的关系为=p ,与气体的分子密度和温

度的关系为=p 。

20、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体积不变时,压强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

(1) ;

(2) 。

21、气体分子运动论的三个基本观点是(1) ,

(2) ,(3) 。

22、气体作等温膨胀或温度降低,都会使气体压强 ,用分子运动论观点

解释,前者是使分子 减小,主要是引起分子对器壁的碰撞 减少;后

者则是分子运动的 减小,单个分子对器壁碰撞的平均效果减弱。

23、 标志着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两个容器贮有温度相等的同

种气体,压强较大的容器内的气体密度 (一定;不一定)较大,其质量(一定;

不一定)比另一容器内气体质量多。

24、两个气体系统达到热平衡的微观实质是两个气体系统内分子的 相

等,而与系统内分子的 无关。

25、考虑分子间有引力比不考虑引力会使气体的压强 (增大或减小),考虑分子间

有斥力比不考虑会使气体的压强 (增大或减小)。

26、处于平衡状态的气体系统,由N 个分子组成,遵从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分布函数

为)(v f ,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与气体温度、分子质量的关系式为 ,速率分布

在21v v →区间内的分子的平均速率表达式为 。

27、无外力场作用且处于温度为T 的平衡状态的气体系统,遵从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则质量为m 分子的最可几速率表达式为 ;分子的平均速率表达式

为 ;分子的方均根速率表达式为 ;每秒碰到单位面积器壁上的气

体分子数表达式为 。

28、如图所示为一个气体分子系统处于温度分别为21T T 和的平衡态下的分布函数曲线,

()v f

则),,(21=<>T T 。v

29、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只适用于处于 状态的 系统。

30、处于平衡状态的气体系统,由N 个分子组成,遵从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分布函数

为f(v),则f(v)的物理意义为 ,速率分布在

v 1~v 2区间内的分子的平均速率表达式为 。

31、无外力场作用且处于温度为T 的平衡状态的气体系统,遵从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则质量为m 的分子的最可几速率表达式为 ;分子的平均速率表达式

为 ;分子的方均根速率表达式为 ;每秒碰到单位面积器壁上的气

体分子数表达式为 。

32、重力场中微粒按高度的分布遵从玻耳兹曼分布率,其表达式为n= 。由此

很容易得出等温气压公式p= 。

33、决定一个物体的位置所需要的 坐标数叫做这个物体的自由度数。

34、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指出:在温度为T 的 状态下,物质分子的每一个自

由度都具有相同的平均动能,其大小都为 。

35、某种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动自由度为3、转动自由度为2、振动自由度为1。由能量按

自由度均分定理得此1摩尔理想气体的内能为RT u ___________=,定容摩尔热容量为

______________,=m V C 。

36、质量相等的氧、氦、二氧化碳分别贮在容积相同的容器内,初始温度相等。 气

的初始压强最大。等容加热时它们吸热相等,则它们的温度变化 同,三种气体的

内能变化 同。假设三种气体都是刚性分子组成的理想气体。

37、两种不同种类的理想气体分子都遵从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假如它们的平均速率相

同,它们的最可几速率必然 同,它们的方均根速率必然 同;两种气体分子的平

均平动动能必然 同;两种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形状 同。

38、1摩尔氧气和2摩尔的氦气组成混合气体,在标准状态下,氧分子的平均能量为 kT ,

氦原子的平均能量为 kT ;氦气与氧气的内能之比为 。

39、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等容加热时,气体分子平均速率随温度升高而 ,分子

平均碰撞频率随温度升高而 ,平均自由程与温度 。若气体作等温变化,

分子平均自由程与压强 。

40、气体内粘滞现象输运的物理量是 ;热传导现象输运的物理量

是 ;扩散现象输运的物理量是 。

41、气体内 现象输运的物理量是动量; 现象输运的物理量是热量; 现

象输运的物理量是物质的质量。

42、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三个输运系数为η、κ、

D 中,与压强成反比的是 ,与压强无关的是 。

43、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三个输运系数为η、κ、D 与温度的关系分别

为 , , 。

44、两个卡诺正循环在P――V图上的循环过程包围的面积相等,这表明两个卡诺机在

一个循环中 必然相等;而效率 相等,只有在 的情

况下,两者才分别相等。

45、焦耳定律告诉我们: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气体的 有关,与气体的 和

压强无关。

46、以理想气体为工作物质的卡诺热机在一个准静态循环中要经历两个 过程和两

个 过程,此热机在一个循环中的效率只与 的温度有关,与工作物质无

关。

47、一定量的气体由某一状态出发,分别经过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到达体积相同的末状

态,则 过程压强改变更大;若分别经过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到达压强相同的末状

态,则 过程体积改变更大。

48、在理想气体所经历的准静态过程中,若状态方程的微分形式是RdT pdV ν=,则经

历的过程必然是 过程;若状态方程的微分形式是RdT Vdp ν=,则经历的过程

必然是 过程;在 过程中,状态方程的微分形式是0=+Vdp pdV 。

49、用一逆卡诺循环致冷机从-3℃和-13℃的热源分别提取1焦耳的热量到27℃的高温

热源,需要作的功分别是 和 。提取相同的热量,低温热源的温

度越低,所需的功越 。

50、四冲程汽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分别为 ; ; ; 。

51、在温度为21T T 和(21T T >)的两个恒温热源之间工作的可逆热机的循环效率

为 ,制冷机的制冷系数为 。

5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在于指出:一切与 现象有关的实际宏观过程都是 的。

5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为 ,

克劳修斯表述为 。

54、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指出了过程的不可逆,克劳修斯表述指出了过程的不可逆。

55、建立热力学温标的依据是。热力学温标的显著特点是所确定的温度与测温物质的属性,因此,热力学温标具有绝对性;另一个特点是不能根据它直接测定系统的热力学温度,因此,它是一种温标。

56、可逆过程与准静态过程相比,过程必定是过程,而且是的过程。非静态过程必然是过程。

57、卡诺定理的重要意义在于深刻而简明地指出了两个热源的是热动力的决定因素,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是

(1);(2);(3)。

58、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为:一个不受外界影响的系统,其内部发生的过程,总是由的状态向的状态进行,由包含微观状态数目少的状态向包含微观状态数目多的状态进行。

59、卡诺定理告诉我们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为

(1),

(2),

(3)。

60、定理为热力学温表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61、开尔文的热力学温标是根据定理建立的,它是通过温标实现测温的。

62、状态函数温度是建立在定律基础之上的;为表示热力学第一定律引入了状态函数;为表示热力学第二定律引入了状态函数。

63、证明了态函数熵的存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积分表达式为,微分表达式为。

64、态函数是为了以数学形式表示热力学第二定律而引入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微分方程为。

65、判断系统经历一个热力学过程是否可逆,只要研究系统在态和态的熵就够了。

66、熵增加原理的内容为,

,,,。

67、系统内熵的大小表示着的混乱程度。

68、孤立系统的熵增的大小表示着系统内能量的可用性的程度,也表示着系统失去的程度。

69、晶体一般分为,,,四类。

70、晶体的微观结构是有序结构,因此,非金属晶体内的热振动能是以各种频率的传递的。而金属内的热振动能主要是依靠金属内的传递的。

71、根据杜隆—帕替定律,一摩尔晶体的热容量为 R 。这个结果只在的条件下才与实验就结果相符。

72、液体的微观结构是有序而无序的。

73、液体内分子的排列是有序的。因此,液体是由许多彼此之间方位完全无序的这种微小区域构成的。因此宏观上液体表现出各向性质(相同或不同)。74、液体的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内作用的结果,是由于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势能比液体内部分子势能而形成的。

75、将玻璃毛细管竖直插入水银中,管内水银面要比管外水银面 ,它们的接触角2πθ

;这种情况下,固、液分子间的附着力总是 液体分子间的内聚

力。

76、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大小,主要由 决定,还与相邻物质种类有关;并随液体的温度 而减小;还与液体所含杂质有关。

77、空气中有两个半径大小不等的同种液体气泡,用一根细导管将两个气泡连同,我们会看到大气泡变 ,小气泡变 ,这是由于液体气泡膜产生的附加 不同,使气泡内气体由 处向 流动的结果。

78、影响液体蒸发速度的主要因素有液体的 、液体的 和通风情况。

79、液体上方饱和蒸气压的大小与液体的种类、 及 有关,与蒸气的体积无关。

80、当液体与固体接触时,由于液、液分子间的内聚力与液、固分子间的吸附力的共同作用,表现出 和 现象。

81、一级相变的普遍特征是1) ,

2) 。

82、使气体液化的两种途径是 和压缩气体液化,但压缩气体液化必须在 温度下才能实现。

83、冰溶解为水,其比容变 ,所以冰的熔点随外界压强增大而 。

84、处于三相平衡状态时的水,当只增大压强时,系统将向 相变化;如果是只将温度降低,则系统将向 相变化。

85、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或下降的高度与液体的 , ,毛细管的 及接触角有关。

86、液体沸腾时要满足的力学条件是。

87、蒸气凝结的必要条件是:液面上方蒸气的压强(大于、等于、小于)此时的饱和蒸气压。

88、物质在临界点,气、液差别消失,气、液二态的比容,气、液分界面,表面张力为。

89、通过增大压强使气体液化,必须在温度之下才能实现。

90、当压强低于物质的压强时,将固体加热,就能使固体发生升华现象。

二、简答题

1、简述建立经验温标的三要素(三个必要步骤)。

2、简述热力学第零定律。

3、简要叙述速率分布函数的物理意义。

4、简要叙述能量均分定理的内容。

5、可逆机的效率最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假设由可逆机牵引火车,其速度将最低,为什么?

6、简述焦耳定律的内容。

7、简述焦耳——汤姆逊实验的意义。

8、简要说明气体由同一状态出发经膨胀到达体积相同的末态,绝热膨胀比等温膨胀压强降落更大的原因。

9、试从宏观角度解释内能概念。

10、试写出理想气体的宏观定义,和理想气体与实际气体的微观区别。

11、简述卡诺定理的内容和卡诺定理的作用。

12、简要回答什么过程叫可逆过程。

13、简述熵函数的宏观和微观含义。

14、简要说明气体和液体的粘滞系数随温度升高各如何变化,为什么?

15、简述提高热机效率的方向。

16、简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

17、简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

18、试写出熵增加原理的内容。

19、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是什么?

20、由晶体的势能曲线简要说明晶体随温度升高的热膨胀原因。

21、简要说明晶体热传导的微观机制。

22、简要叙述液体的微观结构,并说明液体导热性差的微观原因。

23、简要说明液体表面层产生表面张力的微观原因。

24、空气中有两个半径大小不等的同种液体气泡,用一根细导管将两个气泡连同,试说明两个气泡各如何变化,并说明原因。

25、简要说明润湿和不润湿现象产生的微观原因。

26、简要说明为什么用钢丝切冰时,虽然钢丝嵌入并穿过冰块,但冰块不断。

27、两个相同的杯子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它们的温度分别0℃和40℃,将这两杯水同时放在20℃的相同环境中,哪杯水先到达20℃?简要说明理由。

28、简要说明常温时双原子分子气体的定容摩尔热容量R C V 2

5

的原因。 29、试说明为什么液体的沸点随外界压强增大而升高。

30、从能量观点出发,简要分析液面形状对液体饱和蒸汽压的影响。

31、简述影响液体饱和蒸汽压的因素。

三、选择题:

1、关于平衡态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衡态就是热平衡状态。

B 、各部分压强相等的状态必处于平衡态。

C 、平衡态下的气体分子运动速率都不变。

D 、系统不受外界影响且宏观性质不变的状态必是热力学平衡态。

2、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态时,系统的 。

A 、力学参量具有确定的数值;

B 、化学参量具有确定的数值;

C 、电磁参量具有确定的数值;

D 、所有参量都具有确定的数值。

3、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态时,系统的 。

A 、力学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B 、化学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C 、电磁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D 、所有性质都不随时间变化。

4、范德瓦尔斯方程()RT b V V a p m m =-???

? ??+2中各量的物理意义的正确说法是 。 A 、p 是修正后的压强;B 、m V 是修正后1摩尔气体的体积;

C 、p 是气体内部的压强;

D 、()b V m -是1摩尔气体的体积。

5、关于范德瓦尔斯方程RT b v v

a p =-+

))((2中各量的物理意义,正确说法是 。

A 、p 是范德瓦尔斯气体内部的压强;

B 、)(2v a p +是范德瓦尔斯气体内部的压强;

C 、v 是1摩尔范德瓦尔斯气体分子的质心活动空间;

D 、)(b v -是1摩尔范德瓦尔斯气体的体积。

6、若考虑实际气体分子间存在 力,会使实际气体的压强比理想气体的大。

A 、排斥

B 、吸引

C 、平衡

D 、相互作用

7、若考虑实际气体分子间存在 力,会使实际气体的压强比理想气体的小。

A 、排斥

B 、吸引

C 、平衡

D 、相互作用

8、若考虑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会使气体分子中心的自由活动空间 ,致使气体分子对容器器壁的碰撞频率变大。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9、若考虑气体分子间存在引力,会使气体分子对容器器壁的碰撞冲量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10、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气体系统分子速率在21v v →间隔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比率的是 。

A 、dv v vf )(;

B 、?21)(v v dv v f ;

C 、?21)(v v dv v vf

D 、?2

1

)(v v dv v Nvf ;

11、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气体系统分子速率在21v v →间隔内分子数的是 。

A 、dv v vf )( ;

B 、 ?21)(v v dv v Nf ;

C 、 ?21)(v v dv v vf ;

D 、?2

1

)(v v dv v Nvf

12、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气体系统分子速率在21v v →间隔内的分子平均速率的是 。

A 、dv v vf )( ;

B 、 ?2

1)(v v dv v f ; C 、

??211

1)()(v v v v dv v f dv v vf ; D 、?21

)(v v dv v Nvf

13、表示速率在21v v →间隔内所有分子速率之和的是 。

A 、dv v vf )( ;

B 、 ?21)(v v dv v f ;

C 、 ?21)(v v dv v vf ;

D 、?2

1

)(v v dv v Nvf

14、气体的黏性系数η、热传导系数κ、扩散系数D 中,与气体压强有关的是 。

A 、η;

B 、κ;

C 、

D ;D 、η和κ。

15、关于无摩擦的准静态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逆过程

B 、可能实现的过程

C、无限慢的过程

D、不可逆过程

16、若理想气体经历准静态等压过程,其过程方程的微分形式是。

A、RdT

=;

Vdpν

pdVν

=; B、RdT

γ。

C、0

pdV

+Vdp

=

=

+Vdp

pdV;D0

17、若理想气体经历准静态绝热过程,其过程方程的微分形式是。

A、RdT

=;

Vdpν

pdVν

=; B、RdT

γ。

C、0

pdV

+Vdp

=

+Vdp

pdV;D、0

=

18、若理想气体经历准静态等温过程,其过程方程的微分形式是。

A、RdT

pdVν

Vdpν

=;

=; B、RdT

γ。

C、0

+Vdp

pdV

=

=

+Vdp

pdV;D、0

19、若理想气体经历准静态等容过程,其过程方程的微分形式是。

A、RdT

=;

Vdpν

=; B、RdT

pdVν

γ。

C、0

pdV

+Vdp

=

+Vdp

pdV;D0

=

20、若理想气体经历准静态多方过程,其过程方程的微分形式是。

A、RdT

=;

Vdpν

pdVν

=; B、RdT

C、0

+Vdp

npdV。

=

+Vdp

=

pdV;D0

21、焦耳定律告诉我们: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的函数。

A、温度;

B、体积;

C、压强;

D、熵。

22、决定一定量理想气体内能大小的是理想气体的。

A、压强;

B、体积;

C、温度;

D、熵。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和热现象有关的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B、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只有克氏和开氏两种说法

C、只要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可以无限地从海水中提取能量,制成永动机

D、第二类永动机不违背热二律

24、关于熵下列哪个公式是正确的 。

A 、可逆?=-2

112T Q d S S B 、可逆不可逆??<2121T Q d T Q d C 、不可逆

?=-2112T Q d S S D 、012≥-S S 25、直接证明态函数熵存在的是 。

A 、卡诺定理;

B 、克劳修斯等式;

C 、克劳修斯不等式;

D 、开尔文表述。

26、开尔文建立热力学温标的理论根据是 。

A 、卡诺定理;

B 、克劳修斯等式;

C 、克劳修斯不等式;

D 、开尔文表述;

27、下列哪个过程熵增加原理成立 。

A 、孤立系统自发过程

B 、绝热过程

C 、等温等压自发过程

D 、等容过程

28、下列那种说法不是熵的性质 。

A 、可加物理量

B 、系统无序程度大小的量度

C 、状态决定的状态函数

D 、某确定状态熵不一定存在

29、理想气体的熵满足公式 。

A 、?

++=0S nV nR dT T C S P B 、0S nV nR dT T C S V ++=? C 、?+-=1S nP nR dT T C S V D 、?+-=1S nV nR dT T

C S P 30、气体做自由膨胀满足 。

A 、0>?S

B 、0=?S

C 、0≥?S

D 、0

31、物体温度为T ,在等温情况下吸收热量为Q ,对外作的功为W ,

且热量没有损失,则 。

A 、T Q S =?

B 、T W S

C 、0=?S

D 、T

W Q S +=? 32、恒温热源经导杆传出热量Q ,温度为T ,热源的熵变为 。

A 、T Q S -=?

B 、T

Q S =? C 、0=?S D 、0>?S 33、孤立系统自发过程进行的方向是 。

A 、0>?S

B 、0=?S

C 、0

D 、T <0

34、两个相同的杯子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分别处于0℃和40℃。将这两杯水同时放在20℃的相同环境中,则 。

A 、0℃的水先到达20℃;

B 、40℃的水先到达20℃;

C 、两杯水同时到达20℃;

D 、不能确定。

35、大气压强为0p 的空气中有一个半径为r 表面张力系数为α的液体气泡,则此气泡内

的压强为 。

A 、0p p =;

B 、r p p α

+=0;C 、r p p α20+=;D 、r

p p α40+=。 36、表面张力系数为α的水平面下深h 处有一个半径为r 的气泡,则此气泡内的压强为 。(设大气压强为0p )

A 、gh p p 水ρ+=0;

B 、r gh p p αρ20-+=水;

C 、r gh p p αρ20++=水;

D 、r

p p α40+=。 37、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随着液体温度的升高而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38、液体沸腾的力学条件是 。

A 、气泡内的饱和蒸气压大于外界压强;

B 、气泡内的饱和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强;

C 、气泡内的饱和蒸气压小于外界压强;

D 、气泡内的饱和蒸气压等于空气压强。

39、在晶体熔解过程中,热源供给晶体热量的作用是 。

A 、增加分子的动能和势能;

B 、克服分子间引力,增加分子势能;

C 、升高温度;

D 、克服分子间引力,增加分子动能。

40、一级相变的特征为 。

A 、物质结构发生变化,热容量也发生突变。

B 、有相变潜热发生,等温压缩系数突变。

C 、热容量、热胀系数发生突变。

D 、有体积发生变化,并伴有相变潜热。

41、分子晶体的升华热 分子晶体的结合能。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确定。

四、概念解释

1、平衡态,

2、温度,

3、温标,

4、热力学过程,

5、准静态过程,

6、驰豫时间,

7、内能,

8、理想气体,

9、卡诺循环,10、可逆过程,11、不可逆过程,12、熵,13、原胞,14、平移周期、15、蒸发,16、沸腾,17、饱和蒸气压,18、单元单相系,19、单元复相系,20、临界温度。

有同学问我北师大的两道热学题怎样解答,特解答如下,供同学们参考,不妥之处请同学们批评指正。

1、(2007年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物理热学一考题)

一容器与外界隔绝,中间用绝热壁隔开,一侧体积为1V ,内有1摩尔温度为1T 的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另一侧体积为2V ,内有1摩尔温度为2T 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现将绝热壁抽掉,使两边气体混合,最后达到平衡。忽略绝热壁的体积,求平衡时的温度和过程中气体的总熵变。(注:气体的普适常数记为R )

解:由题意可知系统与外界隔绝,则系统的总内能保持恒定。设体积为1V 的一侧气体初态和终态的内能分别为1U 和'1U ,熵增为1S ?;另一侧气体的初态和终态的内能分别为2

U 和'2U ,熵增为2S ?;两侧气体达到热平衡的温度为T ,则有

'2'121U U U U +=+(1分)即RT RT RT RT 2

325232521+=+ 得8

3521T T T += 1

21

121121111ln 835ln 25ln ln V V V R T T T R V V V R T T C S Vm +++=++=? 221

221221222ln 835ln 23ln ln

V V V R T T T R V V V R T T C S Vm +++=++=? 总熵增2

122122112121)(ln 35ln 2335ln 25V V V V R T T T R T T T R S S S +++++=?+?=? 2、(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物理热学一考题)体积为1V 的容器内有1摩尔温

度为1T 的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体积为2V 的容器内有1摩尔温度为2T 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两容器通过导热壁接触,同时使整体与外界隔绝。求:达到平衡时的温度T 和两容器内气体的熵变1S ?和2S ?。(注:气体的普适常数记为R )

解:由题意可知整个系统与外界隔绝,则系统的总内能保持恒定。设体积为1V 的一侧气体初态和终态的内能分别为1U 和'1U ,熵增为1S ?;另一侧气体的初态和终态的内能分别

为2U 和'2U ,熵增为2S ?;两侧气体达到热平衡的温度为T ,则有

'2'121U U U U +=+ 即RT RT RT RT 2

325232521+=+ 得8

3521T T T += 1

21

111835ln 25ln T T T R T T C S Vm +==? 221

222835ln 23ln

T T T R T T C S Vm +==?

高中物理3-3《热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3-3《热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题(含 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热学计算题(二) 1.如图所示,一根长L=100cm、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管内用h=25cm长的水银柱封闭了一段长L1=30cm的空气柱.已知大气压强为75cmHg,玻璃管周围环境温度为27℃.求: Ⅰ.若将玻璃管缓慢倒转至开口向下,玻璃管中气柱将变成多长? Ⅱ.若使玻璃管开口水平放置,缓慢升高管内气体温度,温度最高升高到多少摄氏度时,管内水银不能溢出. 2.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长直U形玻璃管内由两段水银柱封闭着长度为15cm的空气柱,气体温度为300K时,空气柱在U形管的左侧. (i)若保持气体的温度不变,从左侧开口处缓慢地注入25cm长的水银柱,管内的空气柱长为多少? (ii)为了使空气柱的长度恢复到15cm,且回到原位置,可以向U形管内再注入一些水银,并改变气体的温度,应从哪一侧注入长度为多少的水银柱气体的温度变为多少(大气压强P0=75cmHg,图中标注的长度单位均为cm) 3.如图所示,U形管两臂粗细不等,开口向上,右端封闭的粗管横截面积是开口的细管的三倍,管中装入水银,大气压为76cmHg。左端开口管中水银面到管口距离为11cm,且水银面比封闭管内高4cm,封闭管内空气柱长为11cm。现在开口端用小活塞封住,并缓慢推动活塞,使两管液面相平,推动过程中两管的气体温度始终不变,试求: ①粗管中气体的最终压强;②活塞推动的距离。

4.如图所示,内径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在温度为7℃的环境中,左侧管上端开口,并用轻质活塞封闭有长l1=14cm,的理想气体,右侧管上端封闭,管上部有长l2=24cm的理想气体,左右两管内水银面高度差h=6cm,若把该装置移至温度恒为27℃的房间中(依然竖直放置),大气压强恒为p0=76cmHg,不计活塞与管壁间的摩擦,分别求活塞再次平衡时左、右两侧管中气体的长度. 5.如图所示,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的内壁光滑气缸,其侧壁是绝热的,底部导热,内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密闭活塞,活塞A导热,活塞B绝热,将缸内理想气体分成Ⅰ、Ⅱ两部分.初状态整个装置静止不动且处于平衡状态,Ⅰ、Ⅱ两部分气体的高度均为l0,温度为T0.设外界大气压强为P0保持不变,活塞横截面积为S,且mg=P0S,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在活塞A上逐渐添加铁砂,当铁砂质量等于2m时,两活塞在某位置重新处于平衡,活塞B下降的高度. 6.如图,在固定的气缸A和B中分别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面积之比为S A:S B=1:2,两活塞以穿过B的底部的刚性细杆相连,可沿水平方向无摩擦滑动.两个气缸都不漏气.初始时,A、B 中气体的体积皆为V0,温度皆为T0=300K.A中气体压强P A=1.5P0,P0是气缸外的大气压强.现对A加热,使其中气体的体积增大V0/4,,温度升到某一温度T.同时保持B中气体的温度不变.求此时A中气体压强(用P 0表示结果)和温度(用热力学温标表达)

初三物理总复习测试热学综合

初三物理总复习测试热学综合 一、填空题 1. 热机工作时污染环境要紧表现在两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热机里,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跟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效率。 3. 木炭的热值是3.4×107J/kg,读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燃烧500g 木炭,能放出__________J的热量。 4. 用太阳灶给200kg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400C,水吸取的热量是_______J,这些热量相当于______kg的木炭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木炭的热值为3.36×107J/kg) 5. 温度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其密度比为2:1,比热容之比为3:2,现在分别给于2:1的热量,若两者体积相等,则甲、乙物体上升温度比为_____;若两者质量相等,则甲、乙物体上升温度比为________。 6. 下列事实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过程 (1)放在衣箱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刻就消逝了,这是_______现象。(2)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看到有专门多“白气”,这是_____现象。(3)冬天,嘴里呼出“白气”,这是______现象。(4)深秋晚间会“下霜”,这是______现象。(5)戴眼镜的人,冬天从室外走进温顺潮湿的房间,眼镜变得模糊不清,这是____现象。(6)出炉后的钢水又会变成钢锭,是______现象。(7)洒在地上的水专门快就会干了,这是_____现象。 7.炎热的夏天,小红将买来的饮料放进冰箱中冷藏,饮料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利用________的方法减少了饮料的内能;用钢锯锯铁棒,铁棒和锯条的温度都升高,这是利用________的方法增加了它们的内能. 8.我国民间有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霜是由于气温较____________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__________热,因而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冰冷。 9.用高压锅做饭,饭易熟且节能,这是因为高压锅内的气体压强增大,使锅内水的沸点_______的缘故.(填“不变”、“升高”、“降低”) 10. 如图1所示是利用太阳能加热水的简易装置。水箱的四壁和底 部均用绝热材料制成,箱顶装有吸热板,其面积为1m2,水箱内装有质量 为50kg的水。地球表面同意的太阳辐射热为1.0x103J/(s.m2),若水箱 里的水能吸取太阳辐射热的30%,那么通过4h后,箱内水温升高______0C, 图1 相当于消耗_______度电使水箱内水升高同样的温度。[水的比热容 4.2x103J/(kg.0C)] 11. 做化学实验经常要对参加反应的物质加热。加热的作用除了某些反应本身必须吸取热量之外,更多的是利用加热使反应物质的温度__________,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增加,从而__________(填“加快”或“减缓”)了反应的速度。 12. 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容易沸腾,是因为高原地区气压_______ 1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______ 100O C,而人在该地区吸气困难,与在平原相比,吸气时肺的容积要扩张得更______些,肺内的气压要变得更______些。 13.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图

中考物理热学综合测试题

初中物理总复习-《热学》综合测试题 ■说明: (1)本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本卷分问卷(第1—4页)和答卷(第5—6页) ,上交时只交答卷。 一、选择题(12×3分=36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温度下液体都可以蒸发 B.所有的固体都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C.物质升华时会放出热量 D.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2.小王将一杯常温的开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图2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图2 3.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 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 .先汽化,后液化 B .先凝固,后蒸发 C .先液化,后汽化 D .先凝固,后升华 4.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90℃,科考队员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 ) A.体温计 B.酒精温度计 C.煤油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 5.目前有些洗手间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 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 A .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B .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 .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 .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6.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2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 ) A .同时沸腾 B .稍后沸腾 C .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 D .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 7.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 效果。这种雾气是( ) A .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 B .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 .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 D .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物质 水银 煤油 酒精 水 凝固点(℃) -38.8 -30 -117 0

热学练习题(答案)

热学练习题 第一章 1.3.4 1.3.6 1.4.4 1.4.6 1.4.8 1.6.9 1.6.11 1.7.2 1-7 水银温度计浸在冰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4.0cm;温度计浸在沸水中时,水银柱的 长度为24.0cm. (1) 在室温22.0℃时,水银柱的长度为多少? (2) 温度计浸在某种沸腾的化学溶液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5.4cm ,试求溶液 的温度。 解:设水银柱长L 与温度T 成线性关系: L=at+b 当t=0℃时 则L 0=a×0+b ∴b=1. 代入上式 L=at+1. 当t 1=100℃时 则L 1=at 1+1. ∴a=(L 1-L 0)/t 1 (1) L= 01 1L t t L L +-= 0.422100 0.40.24+?-=8.4(cm) (2) t / =(L / -L 0)/a= 100 0.40.240.44.25--=107℃ 1-9 在容积V=3L 的容器中盛有理想气体,气体密度为ρ=1.3g /L 。容器与大气相通排出一部分气体后,气压下降了0.78atm 。若温度不变,求排出气体的质量。 解:根据题意RT pV ν=,可得:RT M m pV = , ρ p m V p RT M = =1 所以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和密度成正比,初始密度为1.3g/L ,后来的密度为: 11 22ρρp p = 则排除的气体的质量为:

33.178.0)1( )(1 11 212??= -=-=?P V p p V m ρρρ 大气压为1atm ,容器与大气相通即2p =1atm ,也就是1p =1+0.78=1.78atm 0.78 1.33 1.71.78 m g ?= ??= 1-16 截面为1.0cm 2的粗细均匀的U 形管,其中贮有水银,高度如图1-16所示。今将左侧的上端封闭,将其右侧与真空泵相接,问左侧的水银将下降多少?设空气的温度保持不变,压强75cmHg 。 解: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右端与大气相通时,作端的空气 压强为大气压P 0=75cmHg ,当由端与真空泵相接时,左端空气压强为P=△l 。(两端水银柱高度差) 设左端水银柱下降X= P l 2121= ? ∴P=2X ∵PV=常数 ∴ 即75×50=2X (50+X ) 整理得:07525502 =?-+X X ∴X=25cm 舍去X=-75 1-18 如图1-18所示,两个截面相同的连通管,一为开管,一为闭管,原来两管内水银 面等高。今打开活塞使水银漏掉一些,因此开管内水银下降了h ,问闭 管内水银面下降了多少?设原来闭管内水银面上空气柱的高度R 和大气 压强为P 0,是已知的。 解:设管截面积为S ,原闭管内气柱长为R ,大气 压强为P ,闭管内水银面下降h ′后,其内部压强为P 0,对闭管内一定质量的气体有: S h K P KS P )(0'+= h K K P P ' += 0 以水银柱高度为压强单位: h h P P '-=-0 ∴P=h h P '+-0

热学综合测试(含参考答案)

热学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 项正确)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是物体内能大小的标志 B.布朗运动反映分子无规则的运动 C.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D.分子势能最小时,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 2.关于分子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 B.分子间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 C.物体在热胀冷缩时,分子势能发生变化 D.物体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分子势能越来越小 3.关于分子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碎玻璃不能拼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斥力起作用 B.将两块铅压紧以后能连成一块,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来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的引力 D.固体很难拉伸,也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4.下面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由组成分子的原子内部的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引力还是斥力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分子间距离较大时分子间就只有相互吸引的作用,当分子间距离较小时就只有相互推斥的作用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 D.温度越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就越大 5.用r表示两个分子间的距离,Ep表示两个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当r=r0时两分子间的斥力等于引力.设两分子距离很远时Ep=0[] A.当r>r0时,Ep随r的增大而增加 B.当r<r0时,Ep随r的减小而增加 C.当r>r0时,Ep不随r而变 D.当r=r0时,Ep=0 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从0℃升高到t℃时,压强变 化如图2-1所示,在这一过程中气体体积变化情况是[] A.不变B.增大 C.减小D.无法确定 7.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缩,一次是等温压缩,一次是等压压缩,一次是绝热压缩,那么[] A.绝热压缩,气体的内能增加 B.等压压缩,气体的内能增加 C.绝热压缩和等温压缩,气体内能均不变 D.三个过程气体内能均有变化 8.如图2-2所示,0.5mol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 B,则气体在状态B时的温度为[] A.273KB.546K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热学专题训练试题(完整版)

初中物理热学专题训练试题 1:炒菜时,碘盐不宜与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 A.凝华 B.汽化 C.升华D.熔化 2:我国幅员辽阔,相同纬度上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其主要原因是()A.地势的高低不同 B.水和陆地的比热容不同 C.日照的时间不同D.离太阳的远近不同 3: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A、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 B、寒冷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C、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 D、杯子中的冰块,过一段时间也会变成水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萝卜放在泡菜坛里会变咸,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B两块表面干净铅块压紧后会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热是通过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发生了改变 D、太阳能热水器是通过做功把光能转化为内能的 5: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后,关于它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它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C、它的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D、它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 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7(简答)有些宾馆、饭店的洗手间里装有感应式热风干手器,洗手后把手放在它的下方,热烘烘的气体就会吹出来,一会儿手就被烘干了.它能很快把手烘干的理由是: 8:在下列过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钻木取火 B. 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 C. 用热水袋取暖 D. 两手互相搓搓,觉得暖和 9: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是() A. 春天来到,积雪熔化 B. 夏天的清晨,草地上出现露珠 C. 秋天的早晨,出现大雾 D. 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白霜 10: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 给盛有水的杯子加盖 B. 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中 C. 把湿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 D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入冰箱 11::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关于这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 12: 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有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在做功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②在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点火方式相同 A.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④ D.只有 ②③④ 13: 木炭的热值是,完全燃烧500g木炭,能放出____________J的热量。做饭时,厨 房里弥漫着饭菜的香味,这是____________现象。 14.汽车急刹车时轮胎与地面摩擦常有冒烟现象,在此过程中_____能转化成___能。 15.甲乙两物体他们升高的温度之比是2: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4:1,若它们是用同 种材料制成,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 16.把手放进冰水混合物中,手接触到冰时总感觉到比水凉,是因为______________。 17.对于某些高烧的病人,有时医生要在病人身上涂擦酒精,这是利用酒精___________ 时,要向人体_______的道理。 18.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动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都弥漫着 烟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所以为了保护环境,为了你和他人的健 康,请不要吸烟。 19.在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中,西部的优质天然气被输送到缺乏能源的东部 地区,天然气与煤相比,从热学的角度分析它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从环保 角度分析它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 (1)深秋,夜间下霜:_______; (2)潮湿的天气,自来水管“出汗”________; (3)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_________; (4)日光灯管用久两端变黑______________。 21.木炭的热值是3.4×107J/kg,6kg木炭完全燃烧可放出____________的热量。若 炉中的木炭只剩下0.1kg,它的热值是_______________。 22.一杯水将其到掉一半,则他的比热容__________________。 23.据报载,阿根廷科技人员发明了一项果蔬脱水新方法──升华脱水法。其原理很 简单:先将水果蔬菜冷冻后,放进低压的环境中,使冰直接从固态变为_______态。 24.火药在子弹壳里燃烧生成的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出弹头后温度______,这是用 ________方法使燃气内能_________,将燃气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弹头的_____能。 24.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写出实验过程和观 察到的现象。 25.某校师生在学习了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以后,组织兴趣小组调查学校几种炉灶的能 量利用效率。他们发现学校的一个老式锅炉烧水时,经常冒出大量的黑烟,且烧水时 锅炉周围的温度很高,锅炉的效率很低。 (1)请你根据调查中发现的现象分析此锅炉效率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要减少烟气带走的热量,可以采用什么办法? 26.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一个实验:用500克20度的水放入烧杯中,用煤油炉给烧杯中 的水加热,并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当水温升至80度时,消耗10克煤油。 (1)计算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2)能用水吸收的热量来计算煤油的热值吗?说明理由。 28.有两位同学制作了一台简易太阳能热水器。在夏天,这台热水器可将60kg水的温 度由20°C升高至70°C,如果由电热水器产生这些热量,则要消耗多少kW。h的电 能? 29.用煤气灶既方便又环保。一般的煤气灶正常工作时,15分钟可使4千克、23℃ 的水沸腾,该城市水的沸点为93℃。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若煤气灶放出的热量65%被水吸收,煤气灶实际放出的热量。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 一、判断题(说法对否): 1.当系统的状态一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数值。当系统的状态发生 变化时,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 2.在101.325kPa、100℃下有lmol的水和水蒸气共存的系统,该系统的状态 完全确定。 3.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热力学能与温度确定之后,则所有的状态函数也完 全确定。 4.系统温度升高则一定从环境吸热,系统温度不变就不与环境换热。 5.从同一始态经不同的过程到达同一终态,则Q和W的值一般不同,Q + W 的值一般也不相同。 6.因Q P = ΔH,Q V = ΔU,所以Q P与Q V都是状态函数。 7.体积是广度性质的状态函数;在有过剩NaCl(s) 存在的饱和水溶液中,当温度、压力一定时;系统的体积与系统中水和NaCl的总量成正比。8.封闭系统在压力恒定的过程中吸收的热等于该系统的焓。 9.在101.325kPa下,1mol l00℃的水恒温蒸发为100℃的水蒸气。若水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那么由于过程等温,所以该过程ΔU = 0。 10.一个系统经历了一个无限小的过程,则此过程是可逆过程。 11.1mol水在l01.325kPa下由25℃升温至120℃,其ΔH= ∑C P,m d T。12.因焓是温度、压力的函数,即H = f(T,p),所以在恒温、恒压下发生相变时,由于d T = 0,d p = 0,故可得ΔH = 0。 13.因Q p = ΔH,Q V = ΔU,所以Q p - Q V = ΔH - ΔU = Δ(p V) = -W。14.卡诺循环是可逆循环,当系统经一个卡诺循环后,不仅系统复原了,环境也会复原。 15.若一个过程中每一步都无限接近平衡态,则此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16.(?U/?V)T = 0 的气体一定是理想气体。 17.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0℃、200kPa的始态反抗恒定外压(p环= 100kPa) 绝热膨胀达平衡,则末态温度不变。 18.当系统向环境传热(Q < 0)时,系统的热力学能一定减少。

中考物理专题《热学问题》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 1.煤、石油、天然气的过量开采使人类面临能源危机.某县在冬季利用地热能为用户取暖.县内有一口自喷状态地热井,出水温度为90℃,出水流量为150m3/h. (1)每小时流出的水是多少kg? (2)求每小时流出的地热水温度降低到50℃,所放出的热量. (3)这些热量如果用天然气蒸汽锅炉供热,且天然气蒸汽锅炉的热效率为90%,则利用上述地热能供暖一小时可以节约多少天然气?[ρ水=1.0×103kg/m3,c水=4.2× 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4×107J/m3] 【答案】(1) 1.5×l05kg;(2) 2.52×1010J;(3)700m3 【解析】 【详解】 (1)每小时流出水的质量 m=ρV=1.0×103kg/m3×150m3=1.5×l05kg; (2)水放出的热量 Q水放=cmΔt=4.2×103J/(kg?℃)×1.5×105kg×(90℃-50℃)=2.52×1010J; (3)这些热量如果用天然气蒸汽锅炉供热,则 Q有用=Q水放=2.52×1010J, 天然气需要放出的热量 Q放= 10 2.5210J 90% Q η ? = 有用=2.8×1010J, 天然气的体积 V= 10 73 2.810J 410J/m Q q ? = ? 放=700m3. 答:(1)每小时流出的水是1.5×l05kg; (2)每小时流出的地热水温度降低到50℃所放出的热量为2.52×1010J; (3)利用地热能供暖一小时可以节约700m3的天然气。 2.小明在探究某种物质在熔化前后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时,得到如下表的实验记录。 (1)请按上述实验数据在坐标格中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_____。

初中物理竞赛-热学试题(高难度_需谨慎)

A9\A10A 班初中物理竞赛热学训练试题 班级________学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 (时间:60分 满分100分) 1.液体表面分界线单位长度上的表面张力叫作表面张力系数, 用下面方法可以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从而求得液体的表面张 力系数.如图所示,容器内盛有肥皂液,AB 为一杠杆,AC=15cm , BC=12cm.在其A 端挂一细钢丝框,在B 端加砝码使杠杆平衡. 然后先将钢丝框浸于肥皂液中,再慢慢地将它拉起一小段距离 (不脱离肥皂液),使钢丝框被拉起的部分蒙卜一层肥皂膜,这时需将杠 杆B 端砝码的质量增加5.0×10-4kg ,杠杆才重新平衡(钢丝框的钢丝很 细,在肥皂中受到的浮力可不计).则肥皂液的表面张力为( ).c (A)6×10-3N (B)14×10-3N (C)4×10-3N (D)3×10-3N 2.如图所示,若玻璃在空气中重为G 1,排开的水重为G 2,则图中弹簧 秤的示数为( ). (A )等于G 1 (B )等于G 2 (C )等于(G 1-G 2) (D )大于(G 1-G 2) 3. 两个相同的轻金属容器里装有同样质量的水。一个重球挂在不导热的细线上。放入其中一个容器内,使球位于容器内水的体积中心。球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球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得多。两个容器加热到水的沸点,再冷却。已知:放有球的容器冷却到室温所需时间为未放球的容器冷却到室温所需时间的k 倍。试求制作球的物质的比热与水的比热之比c 球:c 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 、b,其中a 球放在不导热的水平面上,b 球用不导热的细线悬挂起来。现供给两球相同的热量,他们的温度分别升高了△ta 、△tb ,假设两球热膨胀的体积相等,则 A.△ta>△tb B.△ta<△tb C.△ta=△tb D.无法比较 4.水和油边界的表面张力系数为σ=1.8×10-2N /m ,为了使1.0×103kg 的油在水内散成半 径为r =10-6m 的小油滴,若油的密度为900kg /m 3,问至少做多少功? 5.炎热的夏季,人们通过空调来降低并维持房间较低的温度,在室外的温度为1T 时,要维持房间0T 的温度,空调每小时工作0n 次。已知一厚度d ,面积为S 的截面,当两端截面处的温度分别为a T 、b T ,且b a T T >,则热量沿着垂直于截面方向传递,达到稳定状态时,在t ?时间内通过横截面S 所传递的热量为: t S d T T K Q b a ?-= (其中K 为物质的导热系数。)

中考物理专题《热学问题求解方法》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 1.甲、乙两个相同的杯子中盛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另有A 、B 两个金属球,其质量和初温也都相同,且都比水的温度高.现将A 、B 两球分别放入甲、乙两杯水中,热平衡后,甲杯水温升高了15℃,乙杯水温升高了8℃,则( ) A .A 球比热容大于B 球比热容 B .A 球比热容小于B 球比热容 C .A 球降低的温度更多些 D .A 球放出的热量更少些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甲、乙两个杯子中水的质量m 相同,两球放入水中后,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甲杯的水温升高15℃,乙杯中水温升高8℃,即:t t ??甲乙>,水的比热容相同,不计热量损失,由 Q cm Δt =可知,Q Q ??甲吸乙吸>,由于Q Q ?=?甲吸A 放,Q Q ?=?乙吸B 放,所以 A B Q Q ??放放>;A 球放出的热量更多些;甲、乙水的初温t 相同,t t ??甲乙>,所以两杯 水的末温t t 甲乙>,所以两个球的末温A B t t >,又由于球的初温t 初相同,所以: A B t t t t --初初< 质量相同、初温t 初相同的两球A 和B ,对于A 有: A A A A Q c m t t ?=-放初() ① 对于B 有: B B B B Q c m t t ?=-放初() ② 又因为A B Q Q ??放放>,A B m m =,①除以②得: 1A B Q Q 放放 > 所以: A A A B B B c m t t c m t t --初初()>() 又A B t t t t --初初<,则有A B c c >. 故A 项符合题意、BCD 项不符合题意; 2.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像可以得(已知c c >水液体)

电学、力学、热学综合计算题练习题

过关演练 277.(2010·辽宁大连)某建筑工地用升降机提升实心砖的示意图如图9-12所示.升降机货箱的重力是300N ,g 取10N/kg.不计滑轮和钢丝绳的重力,不计摩擦.试求: (1)已知砖的密度是2×103kg/m 3,每块转的体积是1.5×10-3m 3, 则 每块砖的重力是多少? (2)如果钢丝绳上允许施加的最大拉力是2100N ,则该升降机一次最多能匀速提升多少块砖? (3)某次提升中,升降机在50s 内将货物匀速提升了10m ,钢丝绳 的拉力是2000N.则钢丝绳的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278.(2010·江苏连云港)打桩机是利用冲击力将桩打入地层的桩工机械.图9-13甲是落锤式打桩机实物图.桩锤由卷扬机用吊钩提升,释放后自由下落而打桩.其原理如图乙所示.已知桩锤的质量M=400Kg ,桩锤底面积S 1=0.1m 2,桩的顶面积S 2=0.04m 2 ,g 取10N/Kg. (1)若桩锤自由下落打在桩上的瞬时压力为F=2.0×103N ,求此时桩锤对桩的压强. (2)若卷扬机把桩锤匀速提升1.8m ,所用时间为2s ,在此提升过程中卷扬机的效率为60%,求卷扬机的功率. 甲 乙 图 9-13 图9-12

279.(2011·湖南娄底)小聪知道今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必考中长跑、跳绳和实心球等三个项目后,每天进行体育锻炼.质量为40kg的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后.对自已进行了粗略的测试:实心球投掷超过10m,跳绳l分钟能跳l50次以上,并且能沿200m 的跑道用5m/s的速度匀速跑5圈以上(g取10N/kg). (1)小聪在进行实心球训练中感觉很累,能量消耗很大,那么他每次将实心球用力掷出的过 程中(球从静止开始到离开手),人的化学能转化为实心球的能. 表9-1 (2)小聪双脚站立,双手将质量为2kg的实心球举起准备投掷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假设小聪单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l50cm2)? (3)若小聪跳绳过程中,每次跳起高度约5cm,那么他每跳一次需克服重力做功大约多少焦? 若他跳一次用时0.4s,则他做功的功率为多大? (4)体育老师对小聪说:“在正式考试时,只要你能保持粗测成绩,一定会获得l000m中长跑 项目的满分”,那么,请你计算并对照2011年初中华业升学体育考试评分标准(如表9-1),判断体育老师的说法是否可信? 280.(2011·福建莆田)《西游记》中对孙悟空到龙宫借宝一段有这样的描述:“悟空撩衣上前,摸了一把,乃是一根铁柱子,两头是两个金箍,紧挨金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约丈二长短,碗口粗细”,如图9-14所示.以国际单位制,金箍棒质量为6750kg,体积约0.2m3,问: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热学复习专题试题

热学复习专题(一) 自主复习忆基础 1、分子运动:物质由组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运动,这种运动和温度有关,所以又叫做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现象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单位是。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同种物质,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改变内能的方法有(1)(2)。 3、比热容:水的比热容是,它的物理意义是: 。比热容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温度等因素。物体吸热公式是:; 4、热机是把能转化为的机器,内燃机课分为和机。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四个冲程,分别是:、、、。其中对外做功的冲程是,将能转化为能;对内做功的是,将能转化为能;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返次,曲轴转次,曲轴转周,对外做功。 5、q煤=3.0×107J/kg的物理意义是,燃料完全燃烧放热的公式为Q= ;对于气体公式为Q= 。热机效率指得是的能量与的能量之比。 例题讲解 例1 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哪些解释是正确的() A、摔碎了的瓷碗很难拼合在一起——分子间存在斥力 B、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分子间有空隙 C、房间长时间不打扫就会布满灰尘——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大——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例2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 例3 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杯水温度相同,内能也一定相同 B.热量总是自发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C.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D.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热量后,水的温度高于煤油的温度 例3 某家庭需要将50kg、20℃的水加热到60℃作为生活用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热水时,需要燃烧0.8kg的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q=4.2×107J/kg.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求: (1)把50kg、20℃的水加热到60℃需吸收的热量; (2)完全燃烧0.8kg的煤气时放出的热量;

热学第二章 习题答案

第二章 气体分子运动论得基本概念 2-1 目前可获得得极限真空度为10-13mmHg 得数量级,问在此真空度下每立方厘 米内有多少空气分子,设空气得温度为27℃。 解: 由P=n K T 可知 n =P/KT= =3、21×109(m –3) 注:1mmHg=1、33×102N/m 2 2-2 钠黄光得波长为5893埃,即5、893×10-7m,设想一立方体长5、893×10-7m, 试问在标准状态下,其中有多少个空气分子。 解:∵P=nKT ∴PV=NKT 其中T=273K P=1、013×105N/m 2 ∴N=个 2-3 一容积为11、2L 得真空系统已被抽到1、0×10-5mmHg 得真空。为了提 高其真空度,将它放在300℃得烘箱内烘烤,使器壁释放出吸附得气 体。若烘烤后压强增为1、0×10-2mmHg,问器壁原来吸附了多少个气 体分子。 解:设烘烤前容器内分子数为N 。,烘烤后得分子数为N 。根据上题导出 得公式PV = NKT 则有: 因为P 0与P 1相比差103数量,而烘烤前后温度差与压强差相比可以忽略, 因此 与 相比可以忽略 18232 23111088.1) 300273(1038.11033.1100.1102.11??+???????=?=?---T P K N N 个 2-4 容积为2500cm 3得烧瓶内有1、0×1015个氧分子,有4、0×1015个氮分子 与3、3×10-7 g 得氩气。设混合气体得温度为150℃,求混合气体得压强。 解:根据混合气体得压强公式有 PV=(N 氧+N 氮+N 氩)KT 其中得氩得分子个数: N 氩=(个) ∴ P=(1、0+4、0+4、97)1015Pa

最新初中物理-热学综合测试题分享

初中物理《热学》综合测试题 姓名_____学号________ 成绩_________得分________ 一、选择题(2x16分=32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温度下液体都可以蒸发 B.所有的固体都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C.物质升华时会放出热量 D.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2.小王将一杯常温的开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图2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图2 3.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 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 .先汽化,后液化 B .先凝固,后蒸发 C .先液化,后汽化 D .先凝固,后升华 4.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90℃,科考队员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 ) A.体温计 B.酒精温度计 C.煤油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 5.目前有些洗手间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 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 A .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B .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 .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 .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6.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 效果。这种雾气是( ) A .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 B .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 .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 D .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7.下列实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白气” B .深秋的早晨草上出现霜 C .夏天扇扇子觉得很凉快 D .吃冰棒可以解热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物体的内能为零 B .通过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无关 D .对物体做功会使物体的比热容增大 物质 水银 煤油 酒精 水 凝固点(℃) -38.8 -30 -117 0

热力学·统计物理期末考试卷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1. 下列关于状态函数的定义正确的是( )。 A .系统的吉布斯函数是:pV TS U G +-= B .系统的自由能是:TS U F += C .系统的焓是:pV U H -= D .系统的熵函数是:T Q S = 2. 以T 、p 为独立变量,特征函数为( )。 A .内能; B .焓; C .自由能; D .吉布斯函数。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不可能把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B .功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热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C .不可能制造一部机器,在循环过程中把一重物升高而同时使一热库冷却; D .可以从一热源吸收热量使它全部变成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4. 要使一般气体满足经典极限条件,下面措施可行的是( )。 A .减小气体分子数密度; B .降低温度; C .选用分子质量小的气体分子; D .减小分子之间的距离。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费米子组成的费米系统,粒子分布不受泡利不相容原理约束; B .由玻色子组成的玻色系统,粒子分布遵从泡利不相容原理; C .系统宏观物理量是相应微观量的统计平均值; D .系统各个可能的微观运动状态出现的概率是不相等的。 6. 正则分布是具有确定的( )的系统的分布函数。 A .内能、体积、温度; B .体积、粒子数、温度; C .内能、体积、粒子数; D .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2分) 1. 对于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内能随体积的变化关系为=??? ????T V U 。 2. 在S 、V 不变的情形下,稳定平衡态的U 。

初中热学试题(集累

初中热学试题 一、基础知识 1、混合物平均密度公式: 2、混合物的比热容公式:C混=(C甲m甲+ C乙m乙)/(m甲+ m乙) 3、温度不同的物质混合后的最终温度问题分三种情况:(1)甲放出的热量完全被乙吸收。(2)甲放出的热量部分被乙吸收。(3)甲乙混合过程中与外界有热交换 二、训练题 1、在27℃的室温下,将20℃的1千克水与15℃的2千克水混合,由于实验装置不够精密,在混合过程中与周围物体有4.2×103焦的热量交换,则混合后水的温度为() A.16℃B.17℃C.18℃D.20℃ 2、甲、乙两台汽油机,甲的功率是乙的2倍,甲的效率是40%,乙的效率是36%,那么甲、乙在相同时间内所消耗汽油质量之比为() A.12:5 B.9:5 C.5:9 D.5:12 3、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相同、质量相等的同种物质,它们的内能一定相等 B.冰在熔化过程中,内能保持不变

C.玻璃在熔化过程中,内能不断增加 D.机械能很大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很大 4、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比温度低的物体大 B.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C.一块0℃的冰融化成0℃的水,内能增加 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一定升高 5、比热容是2.44×103焦/(千克?℃)的酒精和水(4.19×103焦/千克?℃)均匀混合后,比热容变成了2.94×103焦/(千克?℃),则混合液中酒精和水质量之比是() A、5:2 B、2:5 C、29:35 D、29:50 6、用稳定的热源给一个物体均匀加热,得到它的熔化 图像如图所示,那么该物体在固态时的比热与液态时的 比热之比是:

物理热学问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 1.一支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位置不准的温度计,把它放在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读数是97℃,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是2℃,若用这支温度计去测量某物体的温度时,它的读数恰好等于物体的实际温度,则该物体的温度是_____.如下图所示,图甲的温度为_____。 【答案】40℃ -22℃ 【解析】 【详解】 [1]因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设不准确温度计示数y与真实温度x之间满足方程: y=kx+b; 将y=97℃时,x=100℃和y=2℃时,x=0℃分别代入方程,得: 97=k×100+b; 2=k×0+b; 解方程组得:k= 95 100 ,b=2,故方程可变为: 95 2 100 y x =+, 根据题意,它的读数恰好等于物体的实际温度可知,x=y,代入方程可得解为: x=40℃; [2]由图知,温度计10℃之间分成5等份,所以一等份代表2℃,也就是分度值为2℃;“20”在“10”的下端,说明温度低于0℃,为-22℃。 2.如图所示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需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看看这两种物质的吸热情况是否存在差异。

(1)实验中除了图中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_____。 (2)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____来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食用油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 【答案】秒表 加热时间 3 J 2.810/kg ?(℃)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实验中需要测量加热时间和质量,则需要秒表和天平; (2)[2]由于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相同,故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多少; (3)[3]当水和食用油均由10℃加热到30℃时,变化温度相同,图中加热时间为3min 和4.5min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更多,加热时间更长,则a 图线为水,b 图线为食用油,又由于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相同,则: 4.5min 3 3min 2 Q Q = =水吸油吸 则由Q cm Δt =可得当液体质量与升高温度相同时,比热容之比等于吸收热量之比,故食 用油的比热容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