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桥发展

中国钢桥发展
中国钢桥发展

中国钢桥发展

历史的回眸

?

?中国建设钢桥的历史可以追朔到百年以前,在我国7万多公里的铁路线上,有8000多座钢桥在服役,其中超过百年的老龄钢桥有160多孔。而早期的老龄钢桥大多是外国人设计并建造。旧中国的铁路钢桥建设,由于受到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限制,材料、设计水平、制造水平、施工技术等条件都很落后,钢桥的发展极为缓慢。

?

?1934年~1937年,39岁的茅以升先生带领中国工程师设计并监造了钱塘江大桥(主跨

65.84m,全长1453m),开创了我国自行建造钢桥的历史

?

?中国最早的钢桥制造厂有超过百年的历史(1894),但是,直到50年代初期,桥梁工厂只有制造铆接桥的技术。1956年,苏联专家与中国技术人员合作,在沈阳桥梁厂试焊成功第一孔24米焊接板梁,此后,第一批320孔24m焊接板梁桥,架设在石太线和湛江附近支线上,这是我国第一次制造焊接桥。

?

?1957年,借助前苏联专家的技术和材料,中国建造完成了武汉长江公铁两用大桥。桥梁全长1155.5m,主跨128m,该桥的建设培养了中国第一批钢桥设计、施工、制作、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为中国钢桥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1968年,中国人靠自己的技术、材料,自行设计建造了正桥长1576m,铁路桥全长6772m,公路桥全长4588m的南京长江大桥,主跨160m,首次使用国产的16Mnq钢。?

?六十年代中期,在中国西南成昆铁路建设中,由科研、设计、施工、制造单位组成了栓焊梁战斗组,系统地研究了栓焊钢桥建造技术,编制了我国最早的《栓焊钢梁设计暂行办法》,并以此为指导,在成昆线上建成了不同形式的栓焊钢桥44座,结束了中国铆接钢桥的历史,开创了中国栓焊钢桥技术发展的新纪元。、

以特大型桥梁建设为标志的五个里程碑

1、武汉长江大桥(第一个里程碑)

特点:

(1)长江上第一座公、铁两用桥

(2)跨度:128m

(3)材料:3号桥梁钢(Q240)

(4)铆接

2、南京长江大桥(第二个里程碑) 特点:

(1)跨度:160m

(2)材料:16Mnq (Q345) (3)铆接

(4)我国独立自主从材料到建设完全依靠自己力量,写入党的历史问题决议中。

3、九江长江大桥(第三个里程碑)

特点:

(1)跨度:216m

(2)材料开发15MnVNq (Q420) 板厚56㎜

(3)栓焊

高强厚板的焊接技术获重大突破。

4、芜湖长江大桥(第四个里程碑)

特点:

(1)跨度312m

(2)材料14 MnNbq (Q345)

新开发高韧、高强钢

(3)板、桁结合整体节点的低塔斜拉桥

5、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第五个里程碑)

特点:

(1)跨度:504m

(2)高韧性、抗层裂14MnNbq(Q345)

(3)三片桁、板桁结合,整体焊接节点的高塔斜拉桥

中国钢桥建设新成就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桥梁事业从来没有过的兴旺。

在铁路桥方面,1993年使用国产15MnVNq钢建成了主跨214m的九江长江大桥,2002年使用国产14MnNbq钢建成了的主跨312m的芜湖长江大桥。主跨504m的武汉天兴州长江大桥已经建成,主跨336m的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已经合龙。创造我国公铁两用桥的多项新纪录。

芜湖长江大桥全长约10公里,主跨为

312米的双层公铁两用矮塔斜拉桥,钢

桁梁形式。公路为组合桥面板。该桥首

次采用国产q370型钢( 14MnNb),其

低温冲击韧性达到-40oC达到41

J。

天兴洲大桥为武汉到广州客运专线在武

汉跨越长江的双塔三索面钢桁梁公铁两

用斜拉桥,4线铁路6车道公路,主跨

504米。正桥全长4657米。

天兴洲长江大桥首次采用钢桁梁节段架

设方法。是武汉的第六座长江大桥,第

二座公铁两用桥,武汉三环线重点工程,

成为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公铁两用斜拉

桥,下层为可并列行使四列火车的铁道.

大胜关长江大桥是京沪高速铁路在南京

跨越长江的关键工程,为6线铁路(两

线高速,两线客货、两线轻轨)连续钢

桁梁拱桥。全长约9.27公里,主跨2×

336米。部分采用q420钢材。

?

?

?公路钢桥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1996年建成通车的长江三峡西陵大桥是中国人自己设

计建造的第一座全焊钢箱梁公路桥。在以后的13年中,中国已经建成了数十座大跨度全焊或栓焊拱桥、悬索桥和斜拉桥。2007年建成通车的主跨1018m的苏通长江大桥、2008年建成的主跨552m的c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2007年合龙的主跨1650m的西堠门跨海桥分别成为我国已经建成的斜拉桥、拱桥、悬索桥的跨度之最。

?

?

路大桥82公里,东距长江入海口,主跨

1088米,斜拉桥,全焊钢箱梁,2007

年12月合拢,建成后为世界最大跨度

斜拉桥。

我国铁路钢桥技术发展的政策:

大跨、高强、整体都离不开材料的支持

1、大跨度

钢桥的跨度从武汉长江大桥128m发展到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504m。

2、高强度

钢桥的用材屈服强度从240MPa提高到420MPa。

3、整体

钢桥的构造从铆接发展为焊接,将大量的板件在工厂焊为整体结构。焊接对材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钢桥新的技术要求:高速度、重荷载,也离不开材料的支持。

1、高速度

要求桥梁适应行车速度,客车从120km/h提高到350km/h,货车从80km/h 提高到120km/h。

2、重荷载

跨越长江、黄河上的特大型桥梁由于客货共桥、公铁共桥,桥梁荷载由双线发展到四线铁路、6线公路、双线轻轨。

钢梁结构形式

?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钢桥以桁梁为主。铆接或高强螺栓连接

?设计:桁梁结构可以按照杆系单元,运用经典力学对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受力非常明确。?制造:钢板首先下料、加工成杆件,将杆件拼装成桥梁。不需要大型的吊装机械,仅仅进行杆件吊装,大部分连接工作在可以在桥上进行。

?70年代以后:箱梁为主,少量采用桁梁形式。

?箱梁优点:抗扭刚度高,用钢量少

?问题:失稳和疲劳

?1969年11月至1971年11月期间,英国接连有4座钢箱梁大桥在施工阶段出事故,主要原因是施工架设时钢梁失稳造成的。这使桥梁界大为震惊。

1966年建成的塞文桥(主跨998m),首次使用流线形的扁平钢箱加劲梁。在运行了5年以后,出现多处裂纹

?桥梁的跨度标志一个国家建桥的设计水平和建造水平。也是经济发展的象征。

?目前,世界上主要跨度超过1000m的大桥共有24座。其中中国8座(含香港2座),美国4座,日本4座。都是20世纪以后建造的。

?

中国跨海大桥的建设为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杭州湾大桥:北起浙江嘉兴

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已经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候选世界纪录,成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和青岛胶州湾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后世界第三长的桥梁。

?

?

? 西堠门大桥是连接舟山本岛与宁波的

舟山连岛工程五座跨海大

桥中技术要求最高的特大型跨海桥梁,主桥为两跨连续钢箱梁悬索桥,主跨1650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的钢箱梁悬索桥,全长在悬索桥中居世界第二、国内第一

深圳湾大桥:从深圳东角头填海区跨

海至香港鳌勘石登陆,全长5545米,由粤港两地共同投资建设。2007年4月通车,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行车时速100公里,桥面宽33.1米,为双向六车道加两侧紧急停车带。

东海跨海大桥:

钢桥架设技术

?悬索桥先导索过江:

?引导船牵引技术:需要封航4-6小时

?直升飞机牵引技术:限于开阔地带(西堠门大桥)

?火箭抛绳系统发射技术:要求精确(湖北泗渡河特大桥)适用于峡谷地区。

目前,我国架设悬索桥需用的缆载吊机、挤紧机、缠丝机、斜拉桥梁段架设使用的吊机等都可以自行制造。苏通长江大桥钢箱梁梁段最大吊装重量达到1300吨(浮吊)。从武汉天兴州桥的桁梁架设开始采用节段架设的方式,每块桁段钢梁长14米、宽30米、高

16.8米,重达650吨。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转体法施工和检测技术已经成熟。转体重量大的有柏盘江铁路钢管拱桥和广州丫髻沙桥

?涂装防护体系是保证钢结构桥梁寿命的重要工序,提高涂装体系的质量,可以大大减少养护维修的工作量。我国铁路钢桥涂装防护体系使用寿命仅为5年,近年充分利用国际先进经验发展长效涂装体系,基本可以达到30年使用寿命

铁路钢桥多线系数的研究

?多线铁路钢桥的疲劳影响系数,视各线铁路在列车通过时对其他线路钢结构的影响而定。

?铁道科学研究院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开展了多线铁路系数的研究。经研究计算以及对各类情况的包罗,我国天兴洲桥四线铁路系数定为2.2,大胜关桥六线铁路系数为边桁2.2,中桁2.4。

铁路钢桥动力学仿真技术

?

?铁道科学研究院、西南交大、北京交大、中南大学共同开展了桥梁动力学仿真工作。这项工作已经开展了十几年。目前仿真计算进入实用阶段。已经建成的京津城际铁路,正在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桥梁设计,以及所有的客运专线桥梁,都用具有30多个自由度的车桥动力耦合模型,将轨道不平顺作为输入,计算列车通过桥梁时的动力相应,评价其脱轨的可能性和旅客的舒适性。还进行了地震和强风暴状态下的动力学仿真,研究灾害发生时的列车允许运行速度或采取停车措施。

资料引用

百度百科

铁道建筑;1980年09期

中国钢桥技术发展侯文葳.ppt

中国的历史发展(全)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始于大约万年前地元谋人,止于年地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地历史. 中国近代史地时间为,从年鸦片战争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年鸦片战争到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年“五四”运动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b5E2R。 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地时间为,从年鸦片战争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年鸦片战争到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年“五四”运动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p1Ean。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清朝后期资本主义地产生和民族危机地加深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和清朝地灭亡 中华民国初期北洋军阀地统治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地创立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地实现 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从年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地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地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地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党确定地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地,取得地胜利是辉煌地.DXDiT。 建国后地头三年,肃清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地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实现了西藏地和平解放,建立了各地各级地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企业并把它们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统一了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稳定了物价,完成了新解放区土地制度地改革,镇压了反革命,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地“三反”运动,开展了打退资产阶级进攻地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地“五反”运动.对旧中国地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进行了很有成效地改造.在胜利完成繁重地社会改革任务和进行伟

我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岁月中,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成为我们今天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 下面就让我们漫步在历史画廊中,回顾一下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光辉历程,了解其伟大的艺术成就。 一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在口头上传唱的歌谣。由于没有文字的记录,所以我们今天难以窥见其历史原貌。 大概到了周代,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曾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谕等目的也作诗、献诗,这些诗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被编辑成了《诗》。《诗》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汉代以后被尊为经典,遂有《诗经》之称。《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共有周南、召南、邶、鄘、卫、、齐、、唐、王、、、桧、、豳等15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160首,又称十五“国风”。“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有105篇。又因产生的时代和乐调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多是西周时代的作品;“小雅”则多为周王室衰微以后的作品。“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其中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诗经》所表现的容较为丰富。“雅”“颂”中有些作品带有“史诗”的性质。《诗经》的精华在于十五“国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歌唱爱情,赞美劳动,揭露现实,是“国风”中最为动人的主题。《诗经》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曾经归纳为“赋、比、兴”。“赋”是铺叙述,“比”是比喻,“兴”是起兴。《诗经》在句式上以四言诗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语言上双声叠韵的现象比较普遍,修辞巧妙,韵律和谐。但是,《诗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在于后来汉儒借《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中国诗歌的另一源头是《楚辞》。《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屈原,是楚国的一个没落贵族,曾任三闾大夫和左徒,一度受到楚怀王的信任和重用。他对主“举贤授能”,变法图强;对外主联齐抗。后因遭到贵族保守派的谗害排挤,被楚怀王放逐了。在放逐途中,他爱国之心始终不渝,把满腔的郁闷写成了一首首感情浓烈、文辞华美的诗篇。面对楚国的衰落和人民的苦难,屈原忧愁,无以自拔,遂自投汨罗江而死。他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影响最为深远的爱国诗人。现在能够确定的屈原的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其中《离骚》集中反映了屈原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祀乐歌改作和加工而成的一组诗歌,或写人对神的礼赞倾慕,或写神灵间的眷念、爱恋,语言优美,情思忧伤。《楚辞》所代表的是完全不同于《诗经》的别样的诗歌美学风格,它以波荡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想象、

中国钢桥发展

中国钢桥发展 历史的回眸 ? ?中国建设钢桥的历史可以追朔到百年以前,在我国7万多公里的铁路线上,有8000多座钢桥在服役,其中超过百年的老龄钢桥有160多孔。而早期的老龄钢桥大多是外国人设计并建造。旧中国的铁路钢桥建设,由于受到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限制,材料、设计水平、制造水平、施工技术等条件都很落后,钢桥的发展极为缓慢。 ? ?1934年~1937年,39岁的茅以升先生带领中国工程师设计并监造了钱塘江大桥(主跨 65.84m,全长1453m),开创了我国自行建造钢桥的历史 ? ?中国最早的钢桥制造厂有超过百年的历史(1894),但是,直到50年代初期,桥梁工厂只有制造铆接桥的技术。1956年,苏联专家与中国技术人员合作,在沈阳桥梁厂试焊成功第一孔24米焊接板梁,此后,第一批320孔24m焊接板梁桥,架设在石太线和湛江附近支线上,这是我国第一次制造焊接桥。 ? ?1957年,借助前苏联专家的技术和材料,中国建造完成了武汉长江公铁两用大桥。桥梁全长1155.5m,主跨128m,该桥的建设培养了中国第一批钢桥设计、施工、制作、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为中国钢桥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1968年,中国人靠自己的技术、材料,自行设计建造了正桥长1576m,铁路桥全长6772m,公路桥全长4588m的南京长江大桥,主跨160m,首次使用国产的16Mnq钢。? ?六十年代中期,在中国西南成昆铁路建设中,由科研、设计、施工、制造单位组成了栓焊梁战斗组,系统地研究了栓焊钢桥建造技术,编制了我国最早的《栓焊钢梁设计暂行办法》,并以此为指导,在成昆线上建成了不同形式的栓焊钢桥44座,结束了中国铆接钢桥的历史,开创了中国栓焊钢桥技术发展的新纪元。、 以特大型桥梁建设为标志的五个里程碑 1、武汉长江大桥(第一个里程碑) 特点: (1)长江上第一座公、铁两用桥 (2)跨度:128m (3)材料:3号桥梁钢(Q240) (4)铆接

中国近代史发展概况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第四节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第五节封建社会晚期建筑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一.旧石器时期的建筑 1.文化背景:上古传说 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中国”——尧舜禹时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世界的中心《山海经》 “华夏”——春秋时中国人统称为“华”或者“诸华”,异族人称为“夷”中国西部称为夏,东部称“东夏” ——《中国通史》 “朝代”——一个家族统治天下的一段时间 逐鹿之战——迁徙、战争、聚合中产生 具有多根系、多元性 2.居住状况: ?近水。 ?洞口标高较高,避免水淹 ?洞口较为干燥,以利生存 ?洞口背寒风?a?a极少有朝向北方或东北方的 ?居住使用接近洞口部分,洞内低凹处埋死者 原始社会的建筑处于胚胎期,对后来建筑影响很大,胚胎期研究应用于中西建筑之比较分析 二.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存 第二节奴隶社会建筑 (B.C 21世纪——B.C 476年) 一.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一、夏(前21世纪?a?a前16世纪)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1.历史背景 ?启——太康——后羿——仲康——“少康中兴” 胤甲……商在东方强盛 ?商汤,西亳自称武王:农业进步,商业兴起 王亥:牛车、货币、做买卖 ?盤庚抑奢,迁殷——纣王荒淫,被周武王灭。 2. 建筑状况: ?宫殿、陵墓—居住、厚葬—等级制的结果 例:河南偃师二里头、河南安阳小屯村 ?技术发展——永定柱、夯土技术 科技:青铜器、骨器、皮革、酿酒、舟车、木工、织帛等世传技艺。?茅茨土阶 ?艺术特征:青铜器、雷纹、云纹、甲骨文 隶书、象形文字——方正、直线多而圆角少,首尾常露锋芒——线的艺术?建筑整齐方正,布局的结构美有所显露但不自觉。传统院落式布局已具雏形。 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1. 历史文化背景: ?世代重农—废除公田制,改收田祖—走向封建制 ?重礼。宗法秩序:分封诸侯——等级制 2.建筑状况: ?<1>城市——“镐京” ?<2>最早的四合院——山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3.建筑技术: ?湖北圻春干阑式建筑 ?斗的形象出现 ?瓦、排水管道的出现 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复原 第三节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中国桥梁发展史

桥梁工程发展史 qiaolia ng gon gche ng fazha nshi 桥梁工程发展史 history of bridge engin eeri ng 桥梁是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每当运输工具发生重大变化,对桥梁在载重、跨度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便推动了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在19世纪20年代铁路出现以前,造桥所用的材料是以石材和木材为主,铸铁和锻铁只是偶尔使用。在漫长岁月里,造桥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形式。但现今使用的各种主要桥式几乎都能在古代找到起源。在最基本的三种桥式中,梁式桥起源于模仿倒伏于溪沟上的树木而建成的独木桥,由此演变为木梁桥、石梁桥、直至19世纪的桁架梁桥;悬索桥起源于模仿天然生长的跨越深沟而可资攀援的藤条而建成的竹索桥,演变为铁索 桥、柔式悬索桥,直至有加劲梁的悬索桥;拱桥起源于模仿石灰岩溶洞所形成的“天生桥”而建成的石拱桥,演变为木拱桥和铸铁拱桥。 在有了铁路以后,木桥、石桥、铁桥和原来的桥梁基础施工技术就难于适应需要。但到19世纪末叶,由于结构力学基本知识的传播、钢材的大量供应、 气压沉箱应用技术的成熟,使铁路桥梁工程获得迅速发展。20世纪初,北美洲曾在铁路钢桥跨度方面连创世界纪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公路钢桥和 钢筋混凝土桥的跨度记录又都超过了铁路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量被破坏的桥梁急待修复,新桥急需修建,而造桥钢材短缺,于是,利用30年代以来所积累的关于高强材料和高效工艺(焊接、 预应力张拉及锚固、高强度螺栓施工工艺等)的经验,推广了几种新型桥——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箱形截面钢实腹梁桥,预应力混凝土桥和斜张桥。 60年代以来,汽车运输猛增,材料供应缓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桥梁工程又在提高质量、降低造价、降低桥梁养护费等方面获得了很大改进。国外桥梁工程的发展19世纪20年代以前(有铁路之前) ①木桥。在公元前 2000多年前,巴比伦曾在幼发拉底河上建石墩木梁桥,其木梁可以在夜间撤除,以防敌人偷袭。在罗马,G.J.恺撒曾因行军需要,于公 元前55年在莱茵河上修建一座长达 300多米的木排架桥。在瑞士卢塞恩至今保存着两座中世纪式样的木桥:一是1333年始建的教堂桥,一是1408年始 建的托滕坦茨(Totentanz)桥,这两座桥都有桥屋,顶棚有绘画。在 1756?1766年,瑞士建成跨度为 52?73米的三座大木桥,两座是亦拱亦桁,另一座

有关钢桥的发展史及未来前景展望

现代钢桥 大连理工大学2011~2012学年结课论文 论题有关钢桥的发展史及未来前景展望 班级0710 姓名李肖恒 专业土木工程(英强) 学号200759012

有关钢桥的发展史及未来前景展望 前言:桥梁是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每当运输工具发生重大变 化,对桥梁在载重、跨度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便推动了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近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及科技在桥梁等方面的运用,使桥梁的建造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交通的要求日益提高。桥梁出现的伊始只是为了满足通行的需求,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这个时代,人们日益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在满足人们需求,在合理的技术前提下,桥梁人不断探索和寻求新型的结构,为桥梁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钢桥每次突飞猛进的发展都和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关系。悬索桥作为最早出现的桥梁结构之一,在出现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只在一些极其恶劣的环境中采用。人们在那时候选择用悬索结构,大都是因为当时科技水平受限,大跨径的桥梁只能用悬索结构,才可以正常的建造,以满足通行的需求。 钢桥在它仅仅两百多年的发展史中,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自十九世纪末以来,相继建立起梁的定理和结构分析理论,推动了桁架桥的发展,并出现多种形式的桁梁。1857年由圣沃南在前人对拱的理论﹑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较完整的梁理论和扭转理论。这个时期连续梁和悬臂梁的理论也建立起来。桥梁桁架分析(如华伦桁架和豪氏桁架的分析方法)也得到解决。19世纪70年代后经德国人K.库尔曼﹑英国人W.J.M.兰金和J.C.麦克斯韦等人的努力,结构力学获得很大的发展,能够对桥梁各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发生的应力进行分析。这些理论的发展,推动了桁架﹑连续梁和悬臂梁的发展。但那时对桥梁抗风的认识不足,桥梁一般没有采取防风措施。1879年12月大风吹倒才建成18个月的阳斯的泰湾铁路锻铁桥,就是由于桥梁没有设置横向连续抗风构。 刚桁架桥桥梁的发展在十九世纪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如1990年建造的福斯湾铁路桥。全长达到了1625m。但受限于当时的理论的不完整性,对桥梁抗风设计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打垮径的桥是以粗壮杆件的使用我前提的。全桥用钢量达到了54 000t,每米用钢量达33.2t(双线)。 在1890之后,北美洲在钢桥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简支和连续桁架梁桥、刚拱桥都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创造了许多世界记录。当时的结构力学和弹性力学都已经发展的相对完善,对桁架体系梁的受力问题可以很好的解决。所以,很多那个时代建造的桥,到现在已经屹立百余年,而保存至今,并还能保持较好的运营状态。只是首先与当时的计算水平,有限元理论尚未完备,在有关风荷载等动力荷载的计算上都还不完备。我们观察可以发现,当时遗留下来,能够完美运营至今的桥梁体系,基本都选用了较为粗壮的杆件,放到现在的角度来看,是有些浪费了。 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钢桥的设计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1923年,英国成立了一个桥梁应力委员会,对节点刚性引起的二次盈利、主梁和桥面系共同作用、荷载在桥面铺装层之中的扩散和冲击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以此为一局,英国在1929年将钢桥的设计容许应力提高了12.5%。1923~1933年,美国经过实验,为钢压杆推荐了正割公式。 塔科马海峡大桥位于美国华盛顿州的塔科马海峡。第一座塔科马海峡大桥,绰号舞动的格蒂,于1940年7月1日通车,四个月后戏剧性地被微风摧毁,大桥的倒塌发生在一个此前从未见过的扭曲形式发生后,当时的风速大约为每小时40英里。这就是力学上的扭转变形,中心不动,两边因有扭矩而扭曲,并不断振动。这种振动是由于空气弹性颤振引起的。

我国钢结构发展现状及前景

我国钢结构建筑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论文关键词】钢结构建筑;现状;发展前景;推广应用 【论文摘要】钢结构目前在我国已经得到初步的发展,因其材料和结构形式的特点,钢结构具有建筑功能分区的可变性强、房屋自重轻、抗震性能优越、生产自动化施工装配化程度高和造价低综合经济效益好等优点。但推广和应用钢结构还需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钢结构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建筑行业,包括工业厂房、大跨度公共建筑、民用住宅等。不过,钢结构的研究还处于起动阶段,研究力度还不够,实际设计和施工还存在不少争议和问题。这些都急需解决,以利于钢结构在我国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1、我国钢结构建筑发展概况 钢结构的应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钢结构建筑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初盛时期(50年代~60年代初),二是低潮时期(60年代中后期~70年代),三是发展时期(80年代至今)。50年代以苏联156个援建项目为契机,取得了卓越的建设成就。60 年代国家提出在建筑业节约钢材的政策,执行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误区,限制了钢结构建筑的合理使用与发展。80年代沿海地区引进轻钢建筑,国内各种钢结构的厂房、奥运会的一大批钢结构体育馆的建设,以及多栋高层钢结构建筑的建成是中国钢结构发展的第一次高潮。但我国每年的建筑用钢量仅1%被用于预制钢结构,与发达国家80%以上的用量比较,差距巨大。可喜的是,目前我国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出现了未曾有过的兴旺景象。主要表现在: 1.1 高层、超高层建筑由中外合作到国产化的起步 我国著名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大多是中外合作的产物,如上海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深圳地王大厦、北京京广中心等。中外合作设计对于掌握国外先进技术及锻炼培养人才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1998年建成的大连远洋大厦(高201m,51层)标志着高层钢结构建筑国产化的起步,1999年建成的深圳赛格广场(291.6m,72 层)是世界上最高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建筑。 1.2 轻钢结构建筑的迅猛发展与国外公司的大批涌入 近年来、轻钢建筑以其商品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使用效果好、应用面广、造价低等优势获得了迅猛发展。全国每年约有200万平方米轻钢建筑竣工。在此背景下,国外轻钢结构生产厂商也纷纷在我国设分公司、制造厂,获得了很大的销售量。 1.3 空间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大量大跨度的建设项目陆续兴建。如天津体育中心(直径108m,1994年)、上海8万人体育场看台顶盖(1998年)、沈阳博展中心室内足球场(144 × 204m,2000年)等。 2、大力推广钢结构技术、广泛开展钢结构建筑设计的紧迫性 2.1 环境问题逼迫、促发的紧迫性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建筑界责无旁贷。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砖砌体建筑与混凝土建筑大国。每年生产7000亿块砖(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2)、5亿吨水泥(占世界总产量1/3强),生产砖的代价是每年毁农田约15万亩,消耗标准煤约7000万吨,生产水泥的代价是每年排放温室气体CO2约3亿吨(生产1吨水泥熟料,排施1吨CO2),破坏的矿山与排放的废水则难以统计。如此触目的数字,不能不让人反思。因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明确提出要积极合理地扩大钢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 钢结构的发展带来了解决环境问题的突破口。首先,钢材是一种高强、高效能的材料,具很高的再循环价值,边角料也有价值。其次,钢结构抗震性能好,使用灵活,施工时既不需要耗费大量的木材、钢模板和水,也不会产生强的噪音与空气污染。再次,钢结构的发展

钢桥工程发展与未来

土木水利概论大作业 姓名刘荣桢 学号201151019 班级土1104

钢桥工程发展与未来 前言 桥梁是为行人和车辆提供跨越山川,河流而设计的建筑物。桥梁的建造往往要占道路总造价的百分之十到二十。桥梁的建设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在设计,施工方面的水平。一个好的桥梁工程往往是一个城市和一个国家的骄傲。它的设计,不仅可以提供跨越障碍的建筑物,还可以帮助美化城市。其中桥梁结构中,按材料分类可以分成好几种,分别有木桥、圬工桥(包括砖、石、混凝土桥)、钢筋混凝土桥、钢桥等。本文所写的是钢桥。 钢桥利用钢为原材料,使得桥梁强度更高,刚度更大,但是重力却更小。大部分钢桥在工厂首先预制,然后运往工地拼接,施工用的时间段,加工方便且不受季节影响。钢桥的跨越能力是所有其它桥中最大的、它最合适无工业化制造、便于运输、安装快、钢桥构件易于修复和更换,但是钢材容易腐蚀,维护所需要的费用较大。 我国发展历史 我国的钢桥建设开始于100多年前。清朝末期,政府没有技术人才,当时的钢架桥大多是由外国人主持建造。例如说1986 年由俄国和比利时建成的哈尔滨松花江桥,1905 年由比利时人建成的郑州黄河桥等。

我国第一座钢桥工程是滦河大桥,由詹天佑设计指导完成。詹天佑的钢桥工程,开启了我国钢桥建设的新纪元。詹天佑之后,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在1937年开始设计钱塘江大桥,钱塘江大桥的建设,拉开了我国大跨度钢桥建设的序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钢桥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的时期。到1990年时主跨大于100 m的铁路钢桥就已经有了十余座。像是1957 年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为公铁两用桥,正桥为三联,每联为3 ×128 m 连续铆接钢桁梁;1968 年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也为公铁两用桥,上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由一孔128 m的剪支钢桁梁和三联3 ×160 m连续钢桁梁组成。在此时期,公路钢桥发展也尤为迅速,如1984 年建成的拉萨河达孜悬索桥,其主跨度为500 m ,1989 年建成的上海南浦大桥为主跨长464 m 的三跨连续组合斜拉桥。 中国进入90年代是,钢桥发展速度到达了历史最快的时候。大量跨度大,难度大的钢桥建成。例如江苏苏通长江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斜拉桥,建成于2008年。 我国主要钢桥 我国钢桥建设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目前世界主要的桥梁的结构有斜拉桥和悬索桥。比较起来悬索桥要比斜拉桥的跨度更长。 我国目前建成的世界跨度最长的斜拉桥是江苏苏通长江大桥。它是七跨连续钢箱梁斜拉桥,总长度有2088m,它的主梁是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与课本同步)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它的产生久远得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 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 一、现实主义源头——《诗经》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间,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 《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其中的“国风”是现实主义的精华。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语言双声叠韵。 《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诗经》的思想内容反映的社会生活非常广泛。有的诗篇揭露了统治者的腐朽,喊出反剥削,反压迫的呼声,如《硕鼠》、《伐檀》;有的诗篇表达了对徭役兵役的憎恨,如《伯兮》、《君子于役》;有的诗篇歌颂了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和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如《静女》、《蒹葭》;有的则表现了妇女婚姻的不幸,如《氓》。总之,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都在《诗经》中得到了真切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民性。后世把《诗经》奉为学习的最高典范。 二、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楚辞 《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 它以波荡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想象、铺陈华丽的语言,表现出极强的浪漫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成为诗歌发展的又一重要源头。 楚辞体的特点: 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中国焊接钢桥四十年

中国焊接钢桥四十年 清华大学陈伯蠡 ⒈中国钢桥发展概况 常见的钢桥型式有:梁桥(I型板梁、桁梁、箱梁),拱桥(系杆拱、下承拱、上承拱、中承拱),以及悬索桥和斜拉桥等。大跨径公路钢桥主要是悬索桥(图1 a)和斜拉桥(图1b);铁路钢桥多为梁桥和拱桥。图1c为低塔斜拉公铁两用梁桥。按造桥方法,钢桥可分为: a b C d 图1 焊接钢桥的几种桥型 a---西陵长江大桥(公路桥);b--- 南京长江二桥(公路桥); c---芜湖长江大桥(公铁两用桥);d---贵州北盘江大桥(铁路桥) 铆接桥(工厂制造和工地拼接均为铆接)、栓焊桥(工厂制造为焊接,工地拼接为高强度螺栓连接)和全焊桥(工厂制造和工地拼接均为焊接)。栓焊桥和全焊桥统称为焊接桥。 我国仅在长江上已有各种型式的桥梁29余座,其中接近半数为钢桥。“万里长江成了中国当代桥梁的展台。”(北京日报,2002.07.17)。关于焊接钢桥,可以公路桥为对象作比较,按大跨径悬索桥的跨径L≥600m,大跨径斜拉桥L≥400m,进行不完全统计,90年代以来中国已建成大跨径悬索桥7座,大跨径斜拉桥10座;同时期国外建成的大跨径悬索桥有10座(其中日本6座),大跨径斜拉桥有15座(其中日本6座)。按跨径大小排序〔1〕〔2〕,在世界上建成的全部悬索桥中排名前十位的焊接钢桥中,中国有2座:江阴长江大桥(L=1385m)排名第四,香港青马大桥(L=1377m)排名第五;日本明石海峡大桥L=1990m,居首位;丹麦的Great Belt大桥L=1624m,排名第二。而在全部斜拉桥排名前十位的焊接钢桥中,日本的多多罗大桥L=890m,居首位;中国有6座桥,排名第三、四、五、六、七和第九(南京长江二桥L=628m,排第三位;武汉长江三桥L=618m,排第四位)。其中“不少已跻身‘世界级’桥梁,展示出中国当代建桥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北京日报2002.07.17)。 1996年布达佩斯国际焊接钢桥会议中,日本东京大学伊藤教授在题为“东亚焊接桥的

中国历史概况

远古时期与奴隶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476年)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发现于云南元谋的猿人 化石表明,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中国境内已知最 早的原始人类。距今近60万 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 能制造、使用简单的工具,并 知道了用火。距今一万年前后 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遍布中国 各地。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浙江 余姚河姆渡和西安半坡遗址, 发现了人工栽培的稻谷和粟 粒及农耕工具。 最古老的王朝夏朝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的中心地区,在今河南省西部和 山西南部一带,其势力和影响 已达到黄河南北,并开始进入奴隶社会。继夏而兴起的商、西周进一步发展了奴隶制度。之后是王室势力衰微,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 商朝陶罐 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遗址出土的直径51厘米的彩陶圆底鱼纹盆

大约在5000年前,中国人已知道了冶炼铜的技术。3000多年前的商代,开始使用铁器;在制陶方面,有了白陶和彩陶;丝织生产也相当发达,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提花丝织技术。到了春秋时期,制钢技术已经出现。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空前活跃,涌现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著名的哲学家老子、孔子、孟子和军事学家孙武等人物。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和他的 帝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结束了长达 250多年诸侯纷争的战国时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秦始皇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货币,建立了郡县制度。由他奠定的封建国家框架在以后的2000多年中一直被人们延用着。他在十几年的时间里组织30多万人在中国北部修建了绵延5000公里的长城,并生前就开始修筑庞大的坟墓。1974年发现的、守护秦始皇陵的秦兵马俑震惊了世界。8000个如真人大小的陶俑、陶马和战车 栩栩如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和“丝 绸之路” 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了强大的汉王 朝。汉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极大发展,人口达到5000万。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公元前140—前87年)是汉王朝最为强盛的时期,他使中央政权实际控制的地方从中原扩展到了西域(今新疆及中亚一带)。他派使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从长安(今陕西西安)经新疆、中亚直抵地中海东岸的道路,被称为“丝绸之路”,中国绚丽的丝织品经此

中国钢桥发展概况

⒈中国钢桥发展概况 常见得钢桥型式有:梁桥(I型板梁、桁梁、箱梁),拱桥(系杆拱、下承拱、上承拱、中承拱),以及悬索桥与斜拉桥等。大跨径公路钢桥主要就是悬索桥(图1 a)与斜拉桥(图1b);铁路钢桥多为梁桥与拱桥。图1c为低塔斜拉公铁两用梁桥。按造桥方法,钢桥可分为: a b C d 图1 焊接钢桥得几种桥型 a---西陵长江大桥(公路桥);b--- 南京长江二桥(公路桥); c---芜湖长江大桥(公铁两用桥);d---贵州北盘江大桥(铁路桥) 铆接桥(工厂制造与工地拼接均为铆接)、栓焊桥(工厂制造为焊接,工地拼接为高强度螺栓连接)与全焊桥(工厂制造与工地拼接均为焊接)。栓焊桥与全焊桥统称为焊接桥。 我国仅在长江上已有各种型式得桥梁29余座,其中接近半数为钢桥。“万里长江成了中国当代桥梁得展台。”(北京日报,2002、07、17)。关于焊接钢桥,可以公路桥为对象作比较,按大跨径悬索桥得跨径L≥600m,大跨径斜拉桥L≥400m,进行不完全统计,90年代以来中国已建成大跨径悬索桥7座,大跨径斜拉桥10座;同时期国外建成得大跨径悬索桥有10座(其中日本6座),大跨径斜拉桥有15座(其中日本6座)。按跨径大小排序〔1〕〔2〕,在世界上建成得全部悬索桥中排名前十位得焊接钢桥中,中国有2座:江阴长江大桥(L=1385m)排名第四,香港青马大桥(L=1377m)排名第五;日本明石海峡大桥L=1990m,居首位;丹麦得Great Belt大桥L=1624m,排名第二。而在全部斜拉桥排名前十位得焊接钢桥中,日本得多多罗大桥L=890m,居首位;中国有6座桥,排名第三、四、五、六、七与第九(南京长江二桥L=628m,排第三位;武汉长江三桥L=618m,排第四位)。其中“不少已跻身‘世界级’桥梁,展示出中国当代建桥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北京日报2002、07、17)。 1996年布达佩斯国际焊接钢桥会议中,日本东京大学伊藤教授在题为“东亚焊接桥得技术进展”〔2〕(p、67)中讲了日本得情况,并着重评述了中国钢桥得发展,“中国当前正在蓬勃开展经济工作,条件允许,也需要在广阔得中国大地上大规模建设永久性基础设施。在

中国历史概况

中国历史概况 远古时期(约200万年前-约公元前21世纪) 远古时期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阶段。 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等工具,从事采集、渔猎活动,完成了从直立人、早期智人到晚期智人的进化过程。 新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磨制石器,制作陶器,建造房屋,发明了农业和养畜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逐步分化,出现了权贵阶层及相应的礼仪制度,在聚落分化的过程中涌现出众多城堡,社会开始向早期国家过渡。 夏商西周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早期国家形态的形成与初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王权政治得以强化,并不断完善。青铜铸造达到鼎盛,辉煌灿烂。丰富的汉字材料,记录了当时政治、经济与文化面貌。西周统治者推行的礼制,重在彰显、维护等级秩序,对此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西周以来的礼制分崩离析,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铁器的广泛使用促进了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术思想百花齐放。民族间相互融合,华夏民族主体形成,整个社会在征战兼并中逐步走向统一。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秦汉时期,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结束,专制主义中央集杈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中国历史进入大一统时代。新工艺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中外文化交流也空前繁荣。我们的祖先在秦汉时期以其卓越的创造力,建树了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上的无数丰碑。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9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民族融合加强。战争导致大量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瓷器制造成就显著,青瓷制作技术精湛。社会生活形态发生重要变化,家具、服装等出现新形式。社会的变革和中外文化的交融,使思想文化呈现全新面貌。 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1-960年)

浅谈我国钢结构桥梁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钢结构桥梁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8-11-13T10:49:17.61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作者:刘双 [导读] 我国是桥梁大国,也是钢铁大国,钢结构桥梁性能良好,在很多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使用,但目前我国钢结构桥梁所占比例很小,因此钢结构桥梁的推广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我国钢结构桥梁的建设将迎来崭新的时代。 刘双 黑龙江省黑龙江大桥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40 摘要:我国是桥梁大国,也是钢铁大国,钢结构桥梁性能良好,在很多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使用,但目前我国钢结构桥梁所占比例很小,因此钢结构桥梁的推广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我国钢结构桥梁的建设将迎来崭新的时代。 关键词:钢结构桥梁;现状;建设前景 一、发展钢结构桥梁的必要性 建筑行业是一个需要用到大量耗材的行业,在环境资源问题日益突出的现在。建筑业也需要为环境保护工作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使得我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砖块生产和消耗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产出砖块约7千亿,占世界砖块总量的一半有余;国每年产出5亿吨水泥,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这些砖块和水泥的生产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毁坏大量的农田,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为了有效缓解建筑行业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在建筑中强化钢结构施工,来取代砖块和水泥的使用,是一个绿色的行业发展方向。同时由于钢结构本身具有强度高、可循环使用的特性,施工中又无需使用大量木材和水资源,因此,钢结构建筑的发展成为了当前环保型建设的主流。在桥梁的建设中,运用钢结构取代以往的水泥砖块进行建筑,不仅使得桥梁的施工更加便捷,也能为环境保护工作贡献出一份力量。 二、我国钢结构桥梁现状 2.1钢结构桥梁的应用范围 在现代桥梁建设的过程中,钢结构桥梁的认可程度越来越高,从设计部门,到施工部门,甚至是政府部门,对于钢结构桥梁的便利性、安全性和耐用性均青睐有加。据统计,为了缓解原有桥梁的交通运输压力,同时也为了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横跨长江和黄河等大型河流的一千米以上的钢结构桥梁建设速度为每年六座,平均每座桥梁消耗的钢材为一万吨,这意味着单单是大型的公路铁路桥,每年消耗的钢材就有六万吨。我国近年来建设了大量的钢结构桥梁,范围覆盖面相当广,从铁路桥、公路桥、公铁两用桥,到人行桥,都已经大部分应用钢结构桥梁了。 我国桥梁钢结构的发展是随着钢材技术的进步而进步的,我国的钢桥建设经历了从简单的连接,到铆接,再到焊接,最后到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发展历程,钢结构材料也经历着从低碳钢,到低合金钢,再到高强度高性能钢的转变。 2.2几种主要的钢结构桥梁 (1)悬索桥。悬索桥一般都是大跨径的桥梁,最大跨径理论可达4千米,也是千米以上桥梁的首选类型之一。悬索桥通过索塔上的主缆及锚固于两岸的缆索对桥上部形成支撑作用,缆索为最主要的承重部件,其形状由于受力平衡条件,从中部向两岸形成一种接近抛物线的缆索形状。在缆索上垂下吊杆吊住桥面,吊杆与桥面问设置加劲梁,两者结合能有效减小因荷载所造成的桥梁挠度变形。我国比较著名的悬索桥有三汊矶大桥、江阴长江大桥以及南京长江四桥等。 (2)斜拉桥。或称斜张桥,其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由斜拉索、主梁及索塔组成,这种桥通过桥塔固定所有拉索,并通过拉索与梁体相连,起到承压目的。在斜拉桥中,拉索起到了替代支墩的多跨弹性支承连续梁的作用。这种建桥方式可有效减小梁体的内弯距,同时降低了建筑的高度。使之整体结构重量更轻,材料消耗也更小。我国比较著名的悬索桥白沙洲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南京长江三桥、上海杨浦大桥和上海徐浦大桥等。 (3)钢拱桥。钢拱桥也是最常见的钢结构桥梁之一。其承重结构主要为拱肋,承受的轴向力,且弯矩很小或者没有弯矩。钢拱桥的建造中,主拱为多钢管,而横梁和主拱可进行分别的吊装与现场焊接工作,这不仅能有效解决一次性吊装过重的问题,也能极大的方便现场施工,对缩短工期也有重要的作用。我国比较著名的钢拱桥有广州丫髻沙桥、四川万县长江大桥以及重庆乌江大桥等。 三、钢桥发展的优势条件 3.1钢结构自身良好性能 结构方面:钢结构自重较轻,耐久性较好。钢材的抗拉、抗压、抗剪强度较高,同时钢材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从而提高了钢结构桥梁的抗震性能。 3.2钢结构节能环保 钢结构可循环使用,建筑垃圾少,节约资源。运输和安装便利。钢结构制造的单元化及自重轻的特点便于构件的运输和安装;施工工期短。钢结构可在工厂提前加工,施工现场占地面积小,具有更快的架设速度和更低的施工成本。质量的可靠性。钢结构构件一般都在工厂制造、加工,工业化程度较高,结构缺陷少。同时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四、我国桥梁钢结构市场良好发展前景的动力 4.1物质方面 我国桥梁钢结构市场想要发展,绝对离不开钢铁。而近年来我国的冶钢业一直迅猛发展,自1996年我国钢产量突破一个亿之后,我国的钢材产量就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这就为我国桥梁钢结构市场良好发展打下了相当坚实的物质基础。除了产量外,通过近年来一系列的技术革新,我国出产的钢材在质量和种类上都有明显的提高,过去稀缺的H型钢现在早已不是问题。另外,我国很多桥梁厂的钢结构生产技术十分先进,这都为我国桥梁钢结构市场良好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4.2技术方面 我国桥梁钢结构的技术进步也十分明显,从焊接、到震动、再到结构设计、建造等等一系列方面都有所进步,这就是我国桥梁钢结构市场良好发展强大的技术支持。我国钢结构桥梁的焊接材料也在不断飞速的发展当中,研发高韧度、高强度的焊接材料是无数科研人员的首要课题,尤其是复合钢板焊材,缺口更是非常之大,最近,我国研究出了复合钢板焊接的新方法,将复合钢板的焊接材料分为基材、不锈钢过渡层焊材和连接不锈钢焊材三个部分,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难题。除了钢结构桥梁的建筑技术方面,我国在钢结构桥梁的维护方面也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概况 摘要 商业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有了社会分工和剩余之后,才逐渐产生的。其初始的状态是生产者之间的直接物物交换,后来才有发展了的交换形式——商业。中国古代的商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本文将简要的介绍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的发展的概况,以及影响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本文着重的研究了影响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些主要原因。 关键词:商业,商品经济,影响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重商政策、赋税政策、社会环境、本末观念的转变)

Abstract Business is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to a certain level, with the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surplus, that produce gradually. The initial state is a directbarter exchange among producers, then had developed the exchange form --business. Chinese ancient business is how it? This paper will briefly introduce the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ancient commodity economy,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 in ancient Chinese.This paper studies some main reasons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 Keywords:commerce,commodity economy,influence factor(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ity、Mercantilist policies、)

钢桥的发展史

钢桥的发展史 一、桥梁历史概述 桥梁,作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交通设施,从原始时期开始逐步发展,从自然倒下来的树木,自然形成的石梁或石拱,到后来的人造木桥、石桥一直到近代的钢筋混凝土桥很钢构桥,技术不断发展进步,跨度越来越大,材料也日趋先进。特别是钢桥,虽然仅有两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但由于自身的特性,在现代桥梁建设中得到了众多设计师的青睐,因而有许多著名的钢桥出现。 二、国外钢桥的发展 1779年英国建筑师与炼铁专家达比建成世界第一座铁铸拱桥。 1840年惠普尔用铸铁和锻铁建成全铁桁梁。 自1850年之后,工程界逐步掌握了静定钢桁架梁的内力分析方法。1867年,H.格贝尔哈斯富特建成了一座静定悬臂桁架桥。 1890年英国便建成了跨度521.2米的福斯湾铁路桥,它是公认的铁路桥梁史上的里程碑之一,这是一座弦杆用管形杆件的双臂梁铁路桥,据说这座桥的结构系统是从中国的木伸臂梁演变而来的。 19世纪60年代,炼钢技术的逐步发展,美国于1874年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的路易斯钢拱桥。 1883年交付使用的纽约布鲁克林大桥,连接着布鲁克林区和曼哈顿岛,是当时世界上最初的悬索桥,也是世界上首次以钢材建造的大桥,落成时被认为是继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后的第八大奇迹,被誉为工业革命时代全世界7个划时代的建筑工程奇迹之一,至今仍被使

用,它的抗风性能好,为悬索桥向更大跨度的发展开创了先例。 旧金山金门大桥,1993年1月始建,1937年5月首次建成通车。金门大桥横跨南北,将旧金山市与Marin县连结起来。花费四年多时间修建的这座桥是世界上最漂亮的结构之一。它不是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但它却是最著名的。金门大桥的巨大桥塔高227米,每根钢索重6412公吨,由27000根钢丝绞成。 1998年4月5日,世界上目前最长的吊桥——日本明石海峡大桥正式通车。大桥坐落在日本神户市与淡路岛之间,全长3911米,主桥墩跨度1991米,直径1.12米,由290根细钢缆组成,重约5万吨。明石海峡大桥首次采用180MP级超高强钢丝,使主缆直径缩小并简化了连接构造,首创悬索桥主缆,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座顶推法施工的跨谷斜拉桥。 三、中国的钢桥发展历史 唐朝中期,我国已发展到用铁链建造吊桥,我国保留至今的有跨长约100m的四川泸定县大渡河铁索桥(1706年)。 1934-1937年,39岁的茅以升先生带领中国工程师设计并监造了钱塘江大桥(主跨65.84m,全长1453m),开创了我国自行建造钢桥的历史。 1956年,苏联专家与中国技术人员合作,在沈阳桥梁厂试焊成功第一孔24米焊接板梁,此后,第一批320孔24m焊接板梁桥,架设在石太线和湛江附近支线上,这是我国第一次制造焊接桥。 1957年,借助前苏联专家的技术和材料,中国建造完成了武汉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