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移动接入专网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宁波移动接入专网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宁波移动接入专网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宁波移动接入专网建设项目技术方案建议书

目录

一、宁波移动现有业务类型和接入方式分析 (3)

1、现有业务类型 (3)

2、接入方式对比 (3)

二、新的接入模式——MSAP接入方式 (5)

1.典型的MSAP接入网络拓扑 (5)

2.MSAP接入方式的特点 (5)

三、业务与接入模式的对应关系 (7)

四、项目投资策略 (7)

1MSAP定位分析 (7)

2投资策略建议 (8)

3中国银行MSTP接入与MSAP接入投资比较 (8)

五、具体解决方案 (11)

1、网络拓扑图 (11)

2、接入网方案描述 (11)

3、所需配置清单 (12)

一、宁波移动现有业务类型和接入方式分析

1、现有业务类型

集团专线业务

PBX业务

CMNET上网业务

SP业务

视频业务

······

2、接入方式对比

2.1、成本分析

2.2、方式比选

综上所述,现有的几种接入方式均存在各自的问题,如SDH 2M+协转方式存在带宽低不适合带宽要求高的客户;MSTP方式存在设备投资大,投资收益比较低等问题;光纤收发器方式存在全程监控难度大,光缆投资大等问题;GPON 方式存在数据传输安全性低等问题。

同时,现有接入方式主要是将接入业务下挂于基站,共享接入层资源,未将综合接入业务和基站分离,这种组网模式在接入层网络频繁调整时,必然会对综合接入业务造成一定的冲击,而重要集团专线业务是综合接入业务的重中之重,因此势必要对重要集团专线业务网络结构重新进行规划。

综上,目前迫切需要一种更加合理的接入组网方式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二、新的接入模式——MSAP接入方式

1.典型的MSAP接入网络拓扑

2.MSAP接入方式的特点

网络可维护强

a)接入层全程无盲点管理,可以一站式管理用户中心端MSAP设备,移动

机房MSAP设备和用户接入点的光纤收发器等接入设备,特别是对传统

接入方式很难网管的用户接入点设备,可以实现用户接入点设备断电、

断纤、断网等告警管理。

b)告警实时性强,一旦在网设备出现异常反应,第一时间会以告警的形式

反馈至网管中心,网管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并处理故障,有效减少客户投诉,提高网络运维效率和网络服务质量。

c)网管方式多样,同一设备可以选择DCN网管、传输网网管等多种网管

方式。

多业务接入与统一

a)业务上行模式多样,可直接对接SDH网络,数据城域网和PTN网络;

b)业务下行接入方式统一,采用裸光纤实现客户端设备统一接入。

c)业务接口类型丰富,可提供STM-1/4,GE,FE等接口,满足大客户专

线的多样化接入需求。

d)业务接入带宽灵活,带宽2M-100M区间可选接入。

组网安全性高

a)采用基站网络与综合接入、专线业务的物理网络和逻辑网络相分离的接

入层组网架构方式,减少接入基站频繁调整而带来的影响,实现双网分离,网络架构稳定性和安全性高。

未来接入层双网分离的组网架构模式图:

b)MSAP设备自身为适应不同场景大客户的业务需求,同样提供了多元化

的保护机制:上行链路1+1保护,设备关键单元1+1保护,业务端口1+1保护等。

c)采用标准协议的传输环网保护,50ms倒换,满足大客户高可靠性要求。单线业务投资成本低,投资收益比高。

a)整个方案用户端只需放置一台光纤收发器即可实现最大100M接入;

b)移动接入机房放置一台MSAP设备,最多可以实现80路大客户业务的

综合接入,具有极高的投资收益比。

三、业务与接入模式的对应关系

通过对现有接入模式的改变,实现了基站网络与综合接入、专线业务的物理网络和逻辑网络相分离的目标,那么未来宁波移动的业务将主要围绕MSAP接入方式和GPON接入方式来进行,大致的分类如下表所示:

四、项目投资策略

1 MSAP定位分析

根据宁波移动现有的网络架构,MSAP可以放置在以下几个层次:核心机房

若MSAP放置于核心机房,那么对于大客户专线业务的接入势必要占用大量的纤芯资源,且MSAP作为一个接入设备,它的接入容量始终是有限的,而核心机房所覆盖的用户面太广,与MSAP的网络定位不相符合。

移动基站

若MSAP放置于移动基站,那么整个接入层的网络架构虽然在逻辑上与基站业务进行了分离,但是在物理上并未完全分离,依然存在基站使用的不确定性,如基站租约到期不能再续租,基站位于管理比较严格的大厦小区等出入甚为不便等问题。同时,基站的用户覆盖面比较窄,且基站数量众多,

如果MSAP放置于基站,就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从而增加了整个项目的投资。

全业务汇聚节点机房或主配线基站光交

全业务汇聚节点机房或主配线基站光交在整个网络架构中的定位位于核心机房和移动基站之间的平面上,符合MSAP的网络定位。

综上,MSAP定位于全业务汇聚节点机房或主配线基站光交。考虑到前期业务量不大,业务节点数相对较少,为了节省投资,建议将MSAP放置在全业务汇聚节点机房。后期随着大客户专线接入业务量增多,业务节点数增加,单一的从全业务汇聚节点机房进行接入已经无法满足业务量的需求,那么建议将MSAP下沉,采用全业务汇聚节点机房接入和主配线基站光交接入并存的方式进行大客户专线业务的接入,以减轻全业务汇聚节点机房的接入压力,增强大客户专线业务接入能力。

2 投资策略建议

建议一:按项目分批投资

MSAP接入网络架构搭建的关键在于汇聚机房内集MSAP设备的部署,由于目前汇聚节点数量较大,一次性部署的投资过大而且初期会造成部分资源闲置现象,因此我们考虑根据集团客户专线项目需求进行分批部署,一期以中国银行线路租用项目为试点开展MSAP网络建设与接入。

建议二:先搭建MSAP接入网络框架,后期按业务添加MSAP板卡

前期在有大客户专线接入需求的汇聚机房内布放MSAP空机框(具备基本配置,实现集中网管),先将整个接入网络的框架搭建完成。后期按照大客户专线的不同业务需求添加不同的MSAP板卡。

3 中国银行MSTP接入与MSAP接入投资比较

本项目共69网点需要接入,其中49网点需要新建2条链路,20网点只需要新建1条链路,共计118条。

方式一为每条链路需要一对光收发器,接入就近基站,扩容该基站传输网络板(EFT)。

根据该方式建设,设备投资如下表所示:

设备投资

方式二为每个网点根据规划双路由接入汇聚机房,汇聚机房放置MSAP接入平台,该平台通过155M光口接入汇聚机房MSTP设备。

根据规划及设备特性,设备投资如下表所示:

设备投资

用户总行

本工程共新建38台MSAP平台主机,主机共可以提供38*10*8=3040业务能力,本次使用118个,占总业务能力3.88%,计35108元;本工程新建41块8口用户板,最大可以提供328用户,本次使用118个,占总业务能力36%,计110625元;本项目新建设备光模块及用户端接收器全部为本项目使用,计143488元。按本次项目占用考虑,投资总额为33.1221万元。

五、具体解决方案

1、网络拓扑图

2、接入网方案描述

1.用户分支接入: 在移动接入机房放置瑞斯康达公司MSAP设备,插入EOSE-8FX以太网

EOS业务盘(带VLAN功能),远端对接RC512-FE-S光纤收发器设备,每路业务通过N路VC12时隙上行(带宽可平滑升级至100M),完成用户的以太网业务接入,每块业务光板可提供8光方向业务同时接入。

备注:由于采用标准GFP封装传输以太网业务,并且100M电口到最终客户,后期带宽扩容升级非常方便,仅需添加时隙即可,提供至用户端光猫的全网管理。

用户中心接入:

用户中心采用MSTP设备,直接出以太口接用户侧交换设备。

3、所需配置清单

移动系统技术解决方案

企业移动办公应用 技术方案

目录 1. 综述 移动办公系统是众多企业和政府管理层及时掌握企业和政府信息、快速进行管理决策的必备系统,其对企业和政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传统的移动办公系统(如笔记本电脑+VPN模式,或者WAP手机)在使用中往往面临着如下问题: ?客户端差异化问题:办公系统往往是基于PC机Windows系统开发的,但是数量最大的移动终端往往是手机和PDA,将办公系统移植到手机上 既费时费力,又带来了额外的开发、维护和重新用户培训等一系列问题。 ?网络及性能问题:移动办公的网络千差万别,而办公软件的运行往往是

基于局域网设计的,因此很多应用在移动办公使用时因网络而产生性能 瓶颈,比如当邮件有比较大的附件时,局域网内可以马上打开,但是广 域网上需要等很长时间才能下载后进行处理。 ?安全性问题:移动办公是将企业和政府关键信息传递在公共网络上,因此面临着比在企业和政府内部使用更高的安全性要求,移动办公不仅有 数据被截获的危险,而且移动终端更加容易丢失,如果上面有信息敏感 数据则对企业和政府造成的无法估算的危害。同时如果外部终端接入企 业和政府内网,会对企业和政府内部造成系统级的安全威胁。 传统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这些问题,需要企业和政府不断地投入人力物力进行解决,给企业和政府带来了很大的管理和压力成本,因此企业和政府提出了技术创新的要求。 虚拟化技术的出现,使得企业和政府得以从技术架构上根本解决如上问题。通过应用虚拟化使得传统应用直接升级为了面向服务的架构,因此企业和政府的OA办公软件、业务系统和ERP系统等等,均不需要移植和安装在手机、PDA、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上,而通过虚拟服务就可以被上述终端访问和使用。虚拟化应用的特点是只要在后台服务器安装一次,然后经过管理员的权限定义,就可以被用户通过任意终端设备和任意网络所使用,而所有的数据和维护管理工作全部在数据中心。 虚拟化技术不仅为企业和政府带来了很大的资源节省和降低成本,同时使得企业和政府的IT响应能力大大提高,移动办公不再需要额外开发,而真正成为了企业和政府IT架构的自然延伸,实现了用户随时随地地安全访问企业和政府内部信息。 2. 总体解决方案 由于虚拟应用技术,分离了应用的使用平台和运行平台,因此手机、PDA、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从应用运行设备变成纯粹的输入输出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远程运行和操作各种应用和服务,从而实现了用户的移动办公。

移动通信技术期末答案

移动通信技术习题册 第一部分:移动通信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 1.所谓个人通信,指的就是简称为“5W”的(B ) A、who,when,where,which,what B、whenever,wherever,whoever,whomever,whatever C、whomever,wherever,whichever,whenever,whatever D、however,whenever,whoever,whichever,whomever 2.移动通信存在严重的多径问题,造成信号电平的起伏不定,因此,移动通信系统在设计的时候必须具有( C ) A、抗噪声能力 B、抗干扰能力 C、抗衰落能力 D、抗多径能力 3.下面不属于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是( C ) A、AMPS B、TACS C、PDC D、NMT 4.1989年,我国原邮电部引进了第一个模拟移动通信系统( A ) A、TACS B、GSM C、CDMA D、PHS 5.下面不属于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结构中网络子系统的是( B ) A、EIR B、OSS C、AUC D、MSC 6.MSC可以分成三类,分别是普通MSC以及( C ) A、AMSC和BMSC B、EMSC和FMSC C、GMSC和TMSC D、OMSC和PMSC 7.HLR中存储的用户数据主要包括用户信息和( A ) A、位置信息 B、鉴权信息 C、设备信息 D、通话记录 8.VLR服务于其控制区的移动用户,它是一个( B ) A、静态用户数据库 B、动态用户数据库 C、混合态用户数据库 D、半动态用户数据库 9.基站子系统中,一个BSC可以控制( D )BTS。 A、一个 B、两个 C、四个 D、多个 10.操作维护子系统的工作任务不包括( C ) A、网络监视 B、性能管理 C、用户鉴权 D、网络操作 11.主叫用户为呼叫移动用户所需要的拨叫是( C ) A、TMSI B、IMSI C、MSISDN D、LAI 12.移动用户的ISDN码中,我国的国家码是( A ) A、86 B、83 C、46 D、18 13.语音编码器有三种类型,不包括( C ) A、混合编码 B、波形编码 C、图像编码 D、参量编码 14.信道编码主要应对由于噪声引起的( A ) A、随机误码 B、突发误码 C、冗余码元 D、群误码 15.交织用于应对误码中的(B ) A、随机误码 B、突发误码 C、冗余误码 D、打孔误码 16.均衡的意义在于利用均衡器产生(C ),解决传输中的差错。 A、信号波形 B、相干信号 C、信道模型 D、语音编码 17.移动通信的基本业务包括( D ) A、业务 B、短消息业务 C、传真 D、以上全部 二、填空题 1.移动通信按照信号性质进行划分,可以分成模拟制和数字制,其中第

移动式操作平台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荷载设定 (1) 四、选用材料配件 (1) 五、搭设示意图及计算书 (2) 六、搭设要求 (5) 七、搭拆及使用安全技术措施 (6) 1、移动操作平台搭设安全技术措施 (6) 2、移动操作平台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6) 3、使用及安全保证措施 (7) 八、高空坠落应急预案 (8) 1、编制目的 (8) 2、适用范围 (8) 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8) 4、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各部门的职能及职责 (8) 5、应急响应 (10) 6、应急抢救措施 (11) 7、防坠落措施 (12) 8、应急资源 (12)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二、工程概况 成都裕同印刷包装生产线二期项目,位于成都崇州市崇安路682号,本工程为工业厂区,建筑占地面积6540.55m2,建筑面积33932.69 m2,结构设计为框架结构;厂房地上5层,建筑总高度为23.8m,一层层高为5.5m,二层层高为5m,三层~四层层高为4.5m,五层层高为4m,室内局部装修工程选用移动式操作平台进行施工。 三、荷载设定 1.操作平台上拟定操作人员为2人~4人; 2.均布荷载按Q=2.0KN/㎡进行考虑; 四、选用材料配件 1.操作平台钢管选用规格为Ф48×2.8的焊接钢管,钢管钢材牌号采用力学性能适中的Q235A,质量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中Q235A的规定; 2.水平拉接杆、封口杆、扫地杆、剪刀撑,采用φ48×2.8mm钢管,扣件采用可锻铸铁扣件,并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的相关规定要求。3.脚手板采用木脚手板; 4.移动轮采用钢胶轮。

《移动通信》复习试题及答案

《移动通信》复习试题及答案 练习一 一、填空题 1、移动通信按工作方式分(单工)(双工)(半双工)。 2、移动通信按多址方式分(FDMA),(TDMA),(CDMA)。 3、移动通信按信号形式分(模拟网)(数字网) 4、移动通信按覆盖范围分(城域网)(局域网)(广域网)。 5、移动通信按业务类型分(PSTN),(DDN),(ISDN) 6、移动通信按服务特性分(专用网),(公用网)。 7、移动通信按使用环境分(陆地通信),(海上通信),(空中通信)。 8、移动通信按使用对象分(民用系统),(军用系统)。 二、简答题 1、什么叫移动通信? 答: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处在移动情况下(或临时静止)的相互信息传输和交换。 2、移动通信的特点。 答:1、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2、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 3、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 4、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

5、移动台必须适合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3、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答:1、开发更高频段2、有效利用频谱 3、数字化 4、向个人移动通信发展 5、传输数据速率越来越高。 4、全球3G的三大标准是什么?答:WCDMA、CDMA2000、TD-SCDMA。 5、什么是基站? 答:固定不动接发移动台的信号完成与交换中心相连,从而实现移动台信号的收发。 6、什么是移动台? 答:接收发送无线信号并且可以移动的终端;包括:手机,车载台、无绳电话等。 7、什么是交换中心? 答:交换各种信息的中心,分为有线和无线。无线交换中心为各个移动台所在的基站之间提供交换服务。 9、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有哪些优点? 答: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同时可以自动漫游和自动切换,通信质量好,加上其业务种类多、易于加密、抗干扰能力强、用户设备小、成本低。 10、移动通信有哪些主要技术?

移动警务解决方法

精心整理 移动警务解决方案

移动警务解决方案 1、市场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车辆日益增多,公安案件日益复杂,城市交通管理和警员配置安全管理已成为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机交警负有维护社会交通安全、处 2 处理交通事故、疏导交通作出正确的决策。但目前无法直观地的得知外勤人员的位置情况。 2.突发事件需要及时通知事发点周围的在勤人员,并上传至调度中心调派警力。目前的无线通讯系统难以完成这样的要求。 3.现场各项业务需要随时查询各种数据,例如:处罚对象相关信息、车

牌照、交通违章、实际驾照等,现场收集信息还需要及时提交至信息管理中心。但目前这一点根本无法做到,造成的结果是大量数据难以及时上报,各项业务办理迟缓。 4.现场业务处理能力较低,可处理业务范围有限,很多事情需要回办公室进行二次甚至更多次处理,需要有现场即时办公设备简化流程、提高工作 3 务工作者只要在手机上打开“移动警务”客户端程序,即可和远端的公安数据中心系统服务器进行通讯和数据交换、实现业务处理、信息查询、联络沟通等多种功能,使警务工作者彻底摆脱了办公场所、信息化网络、工作时间等的限制,为警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移动警务系统包括手机客户端和服务端两部分,客户端安装在警务人员

手机上,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服务端程序,实现各项任务的请求和实现。客户端支持其它周边设备的无线连接,例如可以通过蓝牙系统连接便携式打印机、便携式扫描枪等,从而现场完成票据打印,证卡扫描等工作。 服务端安装在公安系统服务器上,并可实现与其它系统的无缝对接和功能定制。服务器端连接公安内部网络,通过安全网闸与公安系统数据库连接, 4 5、方案功能 移动警务为一线的警务人员提供即时查询、数据采集上报、实施输出和沟通联络等功能内容,并可根据具体单位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模块定制和功能设置,实现符合自身业务需求的系统。 1、CCIC查询(中国交通信息查询)

移动操作平台施工方案

华润城华润置地大厦(一期)C标机电总承包工程移动操作平台专项施工方案 华润建筑有限公司 2016年01月01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2.1施工概况 (3) 2.2建筑设计概况 (3) 三、脚手架操作平台方案选择 (4) 四、脚手架操作平台的材质要求 (4) 五、脚手架操作平台的搭设流程及要求 (5) 5.1、地基 (5) 5.2、门架 (5) 5.3、配件 (6) 5.4、拉接件 (6) 5.5、窄挑梁 (6) 5.6、扣件 (7) 六、脚手架操作平台计算书 (7) 6.1、脚手架操作平台参数 (7) 6.2、荷载参数 (7) 6.3、地基参数 (8) 6.4、荷载计算 (8) 6.4.1、静荷载计算 (8) 6.4.2、活荷载计算 (9) 6.4.3、风荷载计算 (9) 6.5、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9) 6.6、最大搭设高度的计算 (10) 6.7、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10) 七、脚手架操作平台搭设的劳动力安排 (11) 八、脚手架操作平台的检查与验收 (12) 九、脚手架操作平台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3) 9.1脚手架操作平台搭设安全技术措施 (13) 9.2脚手架操作平台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13)

一、编制依据 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2009)87号文件。 二、工程概况 2.1施工概况 华润大冲村改造项目05-02、05-03、05-05、05-06(1)地块华润城项目万象天地一期,位于南山区深南路、科发路、铜鼓路和东侧规划用地合围区域;建设用地面积约 6.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 78.9万平方米,计容面积 55万平方米。本项目属于商业、甲级写字楼和国际公寓等组成,包括5栋超高层塔楼和1栋高层塔楼,高度分别为:T1-160.6m、T2-98.7m、T3-138.9m、T4-201.65m、T5-161.7m、T6-216.25m。商业地下1-2层,地上7层;其中北区包括T1、T2、T3三栋塔楼及五层商业裙楼;南区包括8栋裙楼、9栋裙楼、10栋七层商业裙楼,10栋T4塔楼、10栋T5塔楼、10栋T6塔楼。由于南北高差较大,北区首层为L1层,南区为双首层,南区南侧LG层紧临深南路,南区北侧L1层紧临科润路。 2.2建筑设计概况 本项目总承包方式划分为A、B两个标段,标段划分及建筑面积如下:A标段北区占地面积约36216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88138平方米,3栋塔楼T1、T2、T3及商业裙房、3层地下室,T1(办公)为38层、T2(办公)为24层、T3(公寓)为39层、商业裙楼5层。B标段南区占地面积约3072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1091平方米,8栋裙楼2层、9栋裙楼2层、10栋裙楼MALL为7层,10栋T4塔楼、10栋T5塔楼、10栋T6塔楼,3层地下室,T4(办公)为39层、T5(办公)为30层、T6(办公)为50层。

5G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前沿讲座》 论 文 成绩: 题目:5G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学号:12014242126 姓名:马永亮 班级:2014级通信工程二班 学院: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

5G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马永亮 12014242126 2014级2班) 【摘要】移动通信(Mobile Communications)沟通移动用户与固定点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方式。移动通信经过发展,由1G、2G、3G(高铁技术)、4G,直到现在的5G,为充分把握5G技术命脉,确保与时俱进,国家和相关企业机构积极投入到5G关键技术的跟踪梳理与研究工作当中,提出了关键的6大技术。 【关键词】移动通信 5G移动通信传输速度关键技术 一、移动通信与发展 1、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mobile communications)沟通移动用户与固定点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方式。 例如:同定点与移动体(车辆、船舶、飞机)之间、移动体之间、活动的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移动体之间的通信 都属于移动通信的范畴。按照移动体所处的区域不同,移动通信可以分为陆地移动通信、海上移动通信和空中移动通信。而目前使用的移动通信系统有航空航天移动通信系统、航海移动通信系统、陆地移动通信系统和国际卫星移动通信系统INMARSAT。其中陆地移动通信系统又包括无线寻呼系统、无绳电话系统、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和蜂窝移动通信系统。【1】 2、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它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如NMT和AMPS,NMT于1981年投入运营。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小、质量差、安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1G 主要基于蜂窝结构组网,直接使用模拟语音调制技术,传输速率约2.4kbit/s。不同国家采用不同的工作系统。 第二代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起源于90年代初期。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在1996年提出了GSM Phase 2+,目的在于扩展和改进GSM Phase 1及Phase 2中原定的业务和性能。它主要包括CMAEL(客户化应用移动网络增强逻辑),S0(支持最佳路由)、立即计费,GSM 900/1800双频段工作等内容,也包含了与全速率完全兼容的增强型话音编解码技术,使得话音质量得到了质的改进;半速率编解码器可使GSM系统的容量提近一倍。 第三代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也称IMT 2000,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智能信号处理技术,智能信号处理单元将成为基本功能模块,支持话音和多媒体数据通信,它可以提供前两代产品不能提供的各种宽带信息业务,例如高速数据、慢速图像与电视图像等。如WCDMA的传输速率在用户静止时最大为2Mbps,在用户高速移动是最大支持144Kbps,说占频带宽度5MHz左右。 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国际电联对3G网络有其最低的要求和标准,即:在

智慧校园公共服务平台及校园移动门户平台解决方案

智慧校园公共服务平台及校园移动门户平台解决方案 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主要面向学校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提供综合查询、综合分析和决策支持等功能。 1.1.1.主题查询 高校各个部门查询的主题五花八门,需求极为广泛、复杂,因此必须有一个通用的全局性管理工具,对需要的主题进行查询。 主题查询系统主要面向各级管理人员,它基于公共数据平台,实现各种业务信息的查询,按照业务划分成若干个查询主题,实现灵活、方便的即时主题查询。 主要的查询主题包括: ?学生信息主题查询 ?人事信息主题查询 ?教学信息主题查询 ?科研信息主题查询 ?财务信息主题查询 ?设备信息主题查询 ?一卡通信息主题查询 ?后勤信息主题查询

?党群信息主题查询 ?….. 需要设计一个主题查询管理工具,来完成查询主题的定义、发布和维护,实现新主题的快速实现。 1.1. 2.综合分析 对已有的数据进行充分挖掘和利用是“数字校园”建设的目标之一。综合分析系统主要面向各管理部门领导和管理人员,提供丰富的统计分析报表,对学校的综合情况进行查询和分析。它除了满足上级主管部门所需要的正式报表(如高基报表)之外,可以根据各管理部门的要求来定制报表。主要分析内容可以包括: ?学生信息分析 ?教职工信息分析 ?学科建设分析 ?教学管理分析 ?科研信息分析 ?设备信息分析 ?财务信息分析 ?招生就业分析,等。 综合分析系统除了要采用自定义报表工具来完成各种分析报表的快速开发外,还可以采用多维分析工具,选择几

个典型的分析主题,对已有的数据进行充分挖掘,支持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决策,为未来数据仓库建设奠定基础。 1.1.3.领导决策支持系统 领导决策支持系统是专门为学校领导提供的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其主要目标是将学校领导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和信息提炼出来集中展示,使校领导就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到学校目前教学、科研、管理、财务等信息以及学校重大事项的进展情况,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领导决策支持系统的首页以领导驾驶舱的形式展现。表现清晰,一目了然,使用方便。引入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ex,KPI)的概念,建立学校的KPI体系,使学校领导能通过查询各KPI指标的信息就能及时了解学校的管理、服务、教学和科研等各方面的关键信息。 系统所包含的功能,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本系统主要建立在公共数据平台之上,领导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 ?重大事项。使校领导及时了解学校的重大事项、新 闻、活动等内容; ?发展规划。学校及各院系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的相 关信息, ?教学管理KPI

移动警务云应用服务平台方案.doc

公安移动警务系统 云应用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广州尚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上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3年1月 目录 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传统解决方案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终端的安全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数据通讯安全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开发和维护成本巨大.......................................................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业务不完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5网络及性能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2SunrunV AS尚云云应用服务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技术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软件布署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解决方案的技术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移动接入:.......................................................................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快速部署:.......................................................................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数据高安全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4统计分析、视频审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5设备准入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6系统易于维护和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系统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网络结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系统逻辑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硬件配置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1服务器功能模块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实施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1服务器全冗余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2系统安装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3投资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4功能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移动式操作平台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移动式操作平台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二. 一般说明 因一层室内层高达12米,搭设满堂脚手架费太高,现为了满足安装等工种的施工需要,减少脚手架费用投入,故决定采用移动式操作平台进行施工。在移动式操作平台搭、拆及安装施工登高作业过程中,要认真贯彻执行现行安全生产方针、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特制订本施工技术方案。 三. 编制依据 四. 材料质量 4.1 移动式操作平台采用钢管为:Φ48.3*3.6, 4.2 扣件材质应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 的规定,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破坏(用扭力扳手测试)。 4.3 铺设板材符合相关质量要求。 搭设操作平台的钢管全部采用Φ48.3*3.6,脚手架立杆间距纵横最大为1.2m,立杆底部增设300mm*300mm*30mm胶合板,立杆接长必须对接,不得采用搭接接长。脚手架水平横杆沿高度最大间隔1.5m设一道,距楼地面650mm设一道扫地杆。脚手架的剪刀撑纵横均要设置,最大间隔4.0 m设一道,从下到上全高设置,剪刀撑与楼面的角度为45度至60度,剪刀撑必须采用搭接接长,搭接长度不小于1m 。脚手架顶面满铺50厚木板,木板下水平横杆的间距不大于400mm,木板与水平横杆用12#铁丝绑牢。 五. 操作平台搭、拆、施工阶段危险源识别、评价与控制

六、移动式操作平台搭设示意图 七.移动式操作平台搭、拆一般规定 7.1 搭设前应检查所有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7.2 搭拆移动操作平台必须由专业架子工担任,并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上岗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凡不适于高处作业者,不得上移动操作平台操作。 7.3 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不得进行搭、拆施工。搭拆、使用过程中,钢管不准触及有电线路。 7.4 搭拆移动操作平台时工人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搭拆作业人员不得喝酒,在搭、拆过程中不得开玩笑。 7.5 操作层上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 7.6 沿移动操作平台外侧严禁任意攀登。 7.7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确实需要进行杆件搭接时杆件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不少于3个扣件。 7.8 作业面下方不得设作业面,进行垂直交叉作业,以免发生物体打击。 7.9 严格按照规定的构造尺寸进行搭设,控制好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并确保节点连接达到要求。 7.10 操作平台工作时将其滚动部分固定住及支撑牢固。移动前,架上的材料、工具以及施工垃圾等应清除干净,移动时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 7.11 操作平台上操作人员应尽量减少,作业时不得多人集中在一个跨距内。作业平台上作业人员应使用安全带,安全带应挂在牢固的结构上,安装人员必须配工具袋和工具挂钩。 7.12 操作平台必须设置安全警示牌,表明平台面积、高度及最大承载量。 7.13 操作平台每次拖移时应有专人指挥,专人观测,先试拖1~2m后,对架子变形情况进行检查,确认无变形后方可正式拖移。拖移定位后应对操作平台

4G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4G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摘要 随着世界范围内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逐步实施,移动通信未来的发展及演进问题成了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性能和系统网络结构及OFDM、软件无线电、智能天线、IPv6等关键技术,并分析了4G移动通信系统与3G移动通信的关系,并对通信系统演进做了展望。 关键词G移动通信; OFDM; MUD; IPv6

目录 引言 (3) 4G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 (3) IPV6技术 (4) OFDM(正交频分复用) (4) 软件无线电 (5) 智能天线 (6) 4G移动通信系统与3G系统的关系 (7) 结束语 (8)

引言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能够满足国际电联提出的IMT - 2000PFPLMTS系统标准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要求具有很好的网络兼容性,能够实现全球范围内多个不同系统间的漫游,不仅要为移动用户提供话音及低速率数据业务,而且要提供广泛的多媒体业务。根据ITU 的标准,世界各大电信公司联盟均己提出了自己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方案,主要有W-CDMA、CDMA2000、TD-CDMA以及我国提出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但3G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局限性:不能支持较高的通信速率。3G虽然标称能达到2Mbit/s 的速率,但平均速率只能达到384 kbit/s。尽管目前3G增强型技术不断发展,但其传输速率还有差距。 不能提供动态范围多速率业务。由于3G空中接口主流的三种体制WCDMA、cdma2000、TD-SCDMA所支持的核心网不具有统一的标准,难以提供具有多种QoS 及性能的多速率业务。 不能真正实现不同频段的不同业务环境间的无缝漫游。由于采用不同频段的不同业务环境,需要移动终端配置有相应不同的软、硬件模块,而3G移动终端目前尚不能实现多业务环境的不同配置。由于3G系统以上的局限性,目前,很多公司已经开始着手4G 概念通信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4G概念通信的技术特点以及可能采用的关键技术。 4G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 目前,4G系统仍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相关标准尚未出台,网络结构也没有成型,但网络融合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图中的“全IP核心网”包括从IP 骨干传输层到控制层、应用层的一个整体。未来的无线基站将具备通过IP协议直接接入“全IP核心网”的能力,2G移动通信系统原有的交换中心MSC、归属位置寄存器HLR、鉴权中心AUC等网元的主要功能都将由4G网络上的服务器或数据库来实现,信令网上的各层协议也将逐渐被IP协议所取代。整个网络将从过去的垂直树型结构演变为分布式的路由结构,业务的差异性也只体现在接入层面。 4G通信系统按照功能可以划分为接入层、承载层和业务控制层3层。接入层允许用户使用各种终端通过各种形式接入到4G通信系统中,这一部分将是革命性的演进;承载层提供QoS保证、安全管理、地址转换等功能,与接入层之间的接口应为开放的IP协议接口;业务控制层提供对业务的管理、加载等功能,它与承载层之间也应有开放的接口,以便于第三方提供新的业务应用。 从前面对4G通信系统的描述中可看出,它是一个远比3G更加复杂的通信系统,它的实现需要依托于很多新兴技术。在4G通信系统中可能采用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OFDM、软件无线电、智能天线、移动IPv6等,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4G 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企业信息化移动解决方案 v2.0

蓝凌软件 橙 + 蓝的智慧 企业移动互联解决方案

目录 一、移动互联理解 二、移动应用案例 三、业务及技术方案 四、参考标杆案例 五、橙+蓝的智慧

123 123数据来源:2012-2014中国企业级移动应用产业白皮书 ? 当前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刚刚启动,整个市场处于培育阶段? 在未来几年,中国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将迎来高速增长? 预计2016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66.3亿元,未来 四年复合增长率达65.4% 初创阶段(2009-2012):企业开始对信息移动化建设进行探索 成长阶段(2013-2017):移动应用与PC 逐渐统一融合,移动应用与企业实际业务融合仍深入,一体化的企业移动应用解决方案质量逐步提高 成熟阶段(2018年及以后):企业、员工、客户、合作伙伴的统一移动平台已经建成,企业信息移动化管理水平极高,企业级移动应用产业进入良性循环 39.1 51.878.6124.4216.7386.1666.3 32.50% 51.70% 58.30% 74.20% 78.10% 76.20% 0.5 1 2004006008002010201120122013E 2014E 2015E 2016E 中国企业及移动应用市场规模 基于以下信息描述可以看出企业移动行业信息化市场规模趋向于快速增长。

Q:贵单位想用移动应用解决什么问题? (N=30)Q:贵单位选择移动应用时考虑的前三位因素是?(N=30) 应用目的较特别,高达93%的企业表示,他们希望用移动应用来实现领导的移动办公,实现随时随地公司管理。选型关注因素有特点,企业在选择移动应用时,最关注系统的稳定性、用户体验和易用性、终端的适合度这三个因素。 93% 85%73% 65%54% 33% 20% 0%20%40%60%80%100% 领导移动办公 处理特定业务紧急状态办公预案 促进销售 提升服务水平 提高办公效率其他 76% 54% 25% 32%41%42%35%67% 45% 18% 0% 50% 100% 系统稳定性 终端的适合性价格 安全性速度成功案例 品牌用户体验和易用性 需求满足度其他

最新移动通信期末考试-附自整理无误答案-各知识点全

移动通信技术期末考试题(附自整理无误答案,知识点全) 一、填空、判断与选择部分(此部分知识点通用) 1.HLR的全称是__归属位置寄存器____; 2.GMSC全称是 ____移动关口局______; 3.用户手机和GSM系统网络部分的互通接口是__Um____接口; 4.利用一定距离的两幅天线接收同一信号,称为___空间____分集; 5.与CDMA蜂窝系统不同,4G移动通信网的物理层以OFDM 技术为核心,以MIMO 向技术为辅助。; 6.CDMA系统的一个载频信道宽是___1.2288____MHz; 7.CDMA系统前向信道有___64__个正交码分信道;CDMA前向控制信道由导频信道、同步信道和寻呼信道等码分信道组成,CDMA系统中的前向业务信道全速率是__9.6____kbps; 8.GSM系统的载频间隔是___200___kHz; 9.IS-95CDMA是属于第__2__代移动通信系统; 10.3G主流技术标准包括___CDMA200__、__TD-SCDMA__和__W-CDMA_。 11.移动通信采用的常见多址方式有__FDMA_、___TDMA___和__CDMA___; 12.GSM网络系统有四部分,分别是:___NSS__、__BSS_、__MSS_和__OMS_; 13.基站BS是由__BST__和_____BSC____组成的; 14.常用的伪随机码有__m序列码___和___gold码___;

15.SDCCH指的是_____慢速随路控制____信道; 16.TD-SCDMA采用的是__智能____天线,工作方式是___FDD___模式;移动通信中的干扰主要是_同频干扰__、__邻频干扰__和__互调干扰__; 17.一般GSM网络中基站采用的跳频方式是___基带____跳频; 18.GSM采用的调制方式为__GMSK_____; 19.天线分集、跳频能克服___多径____衰落,GSM采用的跳频为___慢跳频___。当移动台接入网络时,它首先占用的逻辑信道是___BCCH____; 20.中国的移动国家代码为_460_,中国联通移动网的移动网络代码为__01_; 21交织的作用可以降低信道__突发性干扰___带来的影响; 22.在3G系统里面,主流的基站配置是___三____扇区; 23.我国GSM系统采用频段为900/1800MHz,可分为_124__个频道,收发双工间隔为__45MHZ,_载频间隔间隔为__20KHZ__; 24.按无线设备工作方式的不同,移动通信可分为_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三种方式; 25.无线通信的三种常见“效应”是:阴影效应、远近效应、多普勒效应; 26.忙时话务量是指__单位小时内呼叫次数与每次呼叫的平均时间的积,其单位是_ Erl___; 27.国产4G的制式是_ TDD-LTE_____。

移动警务解决方案

移动警务解决方案

移动警务解决方案 1、市场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车辆日益增多,公安案件日益复杂,城市交通管理和警员配置安全管理已成为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机交警负有维护社会交通安全、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职责。因此,实时掌握警力部署情况、交通信息,对于提高治安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十分重要。 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警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新技术新设备大量使用使得各项警务工作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集成起来,高效便捷的完成各种交通管理工作,“向科技要警力”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警务行业是一个移动性、突发性、紧急性较强的行业:一线部门需要实时与数据中心交换数据,随时随地获得交通管理中心的信息支持,用于交通管理系统的无线电通讯显然无法满足这种要求。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集通讯、查询、数据上传、人员管理为一体的移动警务系统呼之欲出。 2、市场需求 1.对管理中心来讲,需要随时掌握外勤人员的位置,对出警、调配警力、处理交通事故、疏导交通作出正确的决策。但目前无法直观地的得知外勤人员的位置情况。 2.突发事件需要及时通知事发点周围的在勤人员,并上传至调度中心调派警力。目前的无线通讯系统难以完成这样的要求。

3.现场各项业务需要随时查询各种数据,例如:处罚对象相关信息、车牌照、交通违章、实际驾照等,现场收集信息还需要及时提交至信息管理中心。但目前这一点根本无法做到,造成的结果是大量数据难以及时上报,各项业务办理迟缓。 4. 现场业务处理能力较低,可处理业务范围有限,很多事情需要回办公室进行二次甚至更多次处理,需要有现场即时办公设备简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5. 业务可控性较差,一线人员事务繁杂,多环节、多批次、多地点的重复工作使遗漏和错误在所难免,需要在现场就能生成最终处理内容,并实时归档到单位系统。 6.票据管理繁琐,对于各种违章情况,目前仍以手写票据为主,这种方式无法及时上传数据,还很容易出现票据遗失或核对错误等状况,数据录入工作更是消耗人力物力,需要一种集打印票据和信息实时上传于一体的便携式工具。 3、解决方案 针对警务系统的实际需求,本公司为警务行业定制开发了一套“移动警务”解决方案,通过对手机终端的信息化改造,将原来只能固定在办公室电脑上的警务工作系统,延伸到每个一线警务工作人员身边。利用该方案,警务工作者只要在手机上打开“移动警务”客户端程序,即可和远端的公安数据中心系统服务器进行通讯和数据交换、实现业务处理、信息查询、联络沟通等多种功能,使警务工作者彻底摆脱了办公场所、信息化网络、工作时间等的限制,为警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移动操作平台施工方案46022

昆山市玉山镇人民政府昆山市姜巷小学(一期)工程 移动式平台施工方案 江苏金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2017年9月10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一般说明 (1) 三、编制依据 (1) 四、材料质量 (2) 五、操作平台搭、拆、施工阶段危险源识别、评价与控制 (2) 六、移动式操作平台搭设示意图 (2) 七、移动式操作平台搭、拆一般规定 (2) 八、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构造、搭设及使用要求 (3) 九、施工准备 (5) 十、移动式操作平台搭设验收 (6) 十一、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拆除 (6) 十二、附图 (6)

移动式平台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建设单位:昆山市玉山镇人民政府 2、工程名称:昆山市姜巷小学(一期)工程。 3、建设地点:新城南路西侧。 4、工程规模:建筑面积约26183平方米。 5、昆山市玉山镇人民政府昆山市姜巷小学(一期)工程为框架和排架结构。其中教学楼及连廊建筑层数为4层,1层层高4.2米,2~3层层高4.0米,建筑总高度16.2;行政楼建筑层数为3层,1层层高4.2米,2~3层以上层高4.0米,建筑总高度为12.2米;实验楼建筑层数3层,1层层高4.2米,2~3层以上层高4.0米,建筑总高度为12.2米;食堂、体艺楼及连廊建筑层数为地下1层,地上4层,1~3层层高4.5米,4层以上层高4.0米,局部层高13.0米,建筑总高度为18.7米,钟楼部份建筑总高度33.2米;门卫建筑层数为1层。 二、一般说明 因食堂、体艺楼三层室内层高达13.0米,搭设满堂脚手架费太高,现为了满足安装等工种的施工需要,减少脚手架费用投入,故决定采用移动式操作平台进行施工。在移动式操作平台搭、拆及安装施工登高作业过程中,要认真贯彻执行现行安全生产方针、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1,特制订本技术方案。 三、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 JGJ59-2011 3、《特殊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 GB5306-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