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零件几种机械加工方法论文

模具零件几种机械加工方法论文
模具零件几种机械加工方法论文

模具零件的几种机械加工方法

摘要:机械加工方法广泛运用于模具制造。对凸模、凹模等模具的工作零件,即使采用其它工艺方法(如特殊加工)加工,也仍然有部分工序要由机械加工方法来完成。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几种机械加工方法。

关键词:机械加工;车削加工;铣削加工;刨削加工

abstract: the mechanical processing methods widely used in mould manufacturing. to the punch, concave die mould parts such as the work, even if the other process methods (such as special processing) processing, and there are still part of the process to the machining methods to complete.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analyzes some mechanical processing method.

keywords: mechanical processing; turning processing; milling processing; cutting processing

中图分类号:u44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零件常用的传统机械加工方法

根据模具设计的结构要求不同和工厂的设备条件,模具的机械加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 用车、铣、刨、钻、磨等通用机床加工模具零件,然后进行必要的钳工修配,装配成各种模具。这种加工方式,工件上被加工表面的形状、尺寸多由钳工划线来保证,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

模具制造技术第一章模具机械加工基础

第一章模具机械加工基础 思考题答案 1、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什么是模具加工工艺规程? 答: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毛坯形状、尺寸和机械性能等,使之变为合格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规定模具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称为模具加工工艺规程。 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由哪些内容组成? 答:模具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个或几个按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每一个工序又可以分为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3、什么是工序?工序又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答: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零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每一个工序又可以分为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4、什么是安装和工位?试举例说明。 答:零件通过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安装。例如在车削外圆中,车削第一个端面、钻中心孔时要进行一次装夹;完成后调头车削另一个端面、钻中心孔时又需要重新装夹零件,所以零件需要两次安装。 为了减少零件装夹次数,在零件的一次安装中,使零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于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称为工位。例如在三轴钻床上利用回转工作台换位,使零件按照装卸、钻孔、扩孔和铰孔等四个工位连续完成加工。 5、什么是工步和走刀?试举例说明。

答: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工步。工步是构成工序的基本单元。例如在车削外圆的工序中,经常分为车外圆、车槽、倒角等工步。 有些工步,由于加工余量较大,需要对同一表面分几次切削,刀具从被加工表面每切下一层金属层即称为一次走刀。每个工步可以包括一次走刀或几次走刀。例如在车削外圆的工步中,如果车削余量较大,则需要几次走刀才能达到要求的轴径。 6、制定工艺规程的作用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必须可靠保证加工出符合图样及所有技术要求的产品或零件。 (2)保证最低的生产成本和最高的生产效率。 (3)保证良好的安全工作条件。 (4)保证工艺技术的先进性。 7、简述制定工艺规程的步骤。 答:(1)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进行工艺分析。 (2)由零件生产纲领确定零件生产类型。 (3)确定毛坯的种类、技术要求和制造方法。 (4)拟订零件加工工艺路线。主要包括选定工艺基准,确定加工方法,安排加工顺序和确定工序内容。在安排加工顺序时应遵循先粗后精,先基准后其他,先平面后轴孔,并且工序要适当集中的原则。 (5)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6)确定各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7)选择各工序使用的机床设备及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助工具等工艺装备。 (8)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9)填写工艺文件。

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㈠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步骤 1.在制订模具零件工艺规程前,应详细分析模具零件图,技术条件,结构特点以及该零件在模具中的作用等。 2.选择模具零件坯料制造方法。 3.初拟订工艺水平路线,注意粗,精加工基准的选择,确定热处理工序,划分加工阶段.在拟订工艺过程中,应正确选择加工设备,工具,夹具和量具。 4.根据工艺路线确定各加工阶段的工序尺寸及公关,确定半成品的尺寸。 5.根据坯料的材料及性能,计算或查表确定切削用量。 ㈡填写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卡 完成模具零件加工工艺方案的分析和确定各种加工数据后,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工序卡上绘制的工序图可适当缩小或放大.工序图可以简化,但必须画出轮廓线,被加工表面及定位,夹紧部位.被加工表面必须用粗实线或其他不同颜色的线条表示.定位用符号表示,其中3表示被限制的自由度数;辅助支承用符号表示;夹紧力及方向用符号表示.工序图上表示的零件位置必须是本工序零件在机床上加工位置。 模具制造是模具设计过程的延续,它以模具设计图样为依据,通过对原材料的加工和装配,使其成为具有使用功能的特殊工艺装备.主要进行模具工作零件的加工;标准件的补充加工;模具的装配与试模.其中编制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是模具制造的前期工作,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是指导模具加工的工艺文件。 四、冲压模具制造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㈠审核模具设计图及模具加工工艺规程 1.仔细审核模具设计图,分析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2.根据模具结构特点制订装配工艺 ⑴研究分析被装配模具图样和装配时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⑵对装配尺寸链分析与计算,进一步确定保证产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 ⑶对模具结构进行装配工艺性分析,明确各种零部件的装配关系。 ⑷确定各工序中的装配质量要求,确定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工具。 ⑸选择确定所需装配工具、夹具和设备。 ㈡模具零件加工过程 1.全面清理和初检已准备好的标准件、原材料毛坯等。 2.选择和准备在加工过程中将使用的刀具、夹具等其他工具。 3.估计每个模具零件每道工序的加工工时,制订加工过程生产计划(建议使用网络计划方法制定)。 4.根据模具零件图纸及零件加工工艺规程逐一加工模具零件。 5.检验加工出的模具零件。 ㈢模具装配过程 1.清理并检验已加工的模具零件 2.重温装配工艺,确定详细装配步骤 3.准备装配过程所需的各种工具 4.装配步骤 ⑴通过研配、磨削等方法将所有装配的部件装配在一起。 ⑵在长度上有装配余量的零件,在装配后,配磨去掉多余余量。 ⑶有配合要求的模具零件,待配合尺寸达到图纸要求后,先拉紧装配螺钉,再配作销钉孔并贯入销钉,冲裁间隙调整均匀后,先拉紧装配螺钉,再配作销钉并贯入销钉。 ⑷装配完成后,进行手工试模以初检模具工作情况。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 [信息来源:2010-2-2] 开料:前模料、后模模料、镶件料、行位料、斜顶料; 开框:前模模框、后模模框; 开粗:前模模腔开粗、后模模腔开粗、分模线开粗; 铜公:前模铜公、后模铜公、分模线清角铜公; 线切割:镶件分模线、铜公、斜顶枕位; 电脑锣:精锣分模线、精锣后模模芯; 电火花:前模粗、铜公、公模线清角、后模骨位、枕位; 钻孔、针孔、顶针; 行位、行位压极; 斜顶 复顶针、配顶针; 其它:①唧咀、码模坑、垃圾钉(限位钉);②飞模;③水口、撑头、弹簧、运水; 省模、抛光、前模、后模骨位; 细水结构、拉杆螺丝拉钩、弹簧 淬火、行位表面氮化; 修模刻字。 模具设计知识 一、设计依据 尺寸精度与其相关尺寸的正确性。 根据塑胶制品的整个产品上的具体要和功能来确定其外面质量和具体尺寸属于哪一种: 外观质量要求较高,尺寸精度要求较低的塑胶制品,如玩具; 功能性塑胶制品,尺寸要求严格; 外观与尺寸都要求很严的塑胶制品,如照相机。 脱模斜度是否合理。 脱模斜度直接关系到塑胶制品的脱模和质量,即关系到注射过程中,注射是否能顺利进行:脱模斜度有足够; 斜度要与塑胶制品在成型的分模或分模面相适应;是否会影响外观和壁厚尺寸的精度;

是否会影响塑胶制品某部位的强度。 二、设计程序 对塑料制品图及实体(实样)的分析和消化: a、制品的几何形状; b、尺寸、公差及设计基准; c、技术要求; d、塑料名称、牌号 e、表面要求 型腔数量和型腔排列: a、制品重量与注射机的注射量; b、制品的投影面积与注射机的锁模力; c、模具外形尺寸与注射机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或注射机拉杆内间距) d、制品精度、颜色; e、制品有无侧轴芯及其处理方法; f、制品的生产批量; g、经济效益(每模的生产值) 型腔数量确定之后,便进行型腔的排列,即型腔位置的布置,型腔的排列涉及模具尺寸,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的平衡、抽芯(滑块)机构的设计、镶件及型芯的设计、热交换系统的设计,以上这些问题又与分型面及浇口位置的选择有关,所以具体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达到比较完美的设计。 三、分型面的确定 不影响外观; 有利于保证产品精度、模具加工,特别是型腔的加工; 有利于浇注系统、排气系统、冷却系统的设计; 有利于开模(分模、脱模)确保在开模时,使制品留于动模一侧; 便于金属嵌块的安排。 四、浇注系统的设计 浇注系统设计包括主流道的选择、分流道截面形状及尺寸的确定、浇口的位置的选择、浇口形式及浇口截面尺寸的确定,当利用点浇口时,为了确保分流道的脱落还应注意脱浇口装置的设计、脱浇装置九章浇口机构。 在设计浇注系统时,首先是选择浇口的位置。浇口位置选择直接关系到产品成型质量及注射过程的顺利进行,浇口位置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浇口位置应尽量选择在分型面上,以便于模具加工及使用时浇口的清理; ②浇口位置距型腔各个部位的距离应尽量一致,并使具流程为最短; ③浇口的位置应保证塑料流入型腔时,对型腔中宽畅,厚壁部位,以便于塑料顺利流入; ④浇口位置应开设在塑件截面最厚处; ⑤避免塑料在流下型腔时直冲型腔壁、型芯或嵌件,使塑料能尽快流入到型腔各部位,并避免型芯或嵌件

模具各种零件具体工艺,副详细图解。希望对您有用。

第2章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 机械加工方法广泛地用于模具零件的制造。根据模具设计图样中的模具零件结构要素和技术要求,制造完成一副完整模具,其工艺过程一般可分为:毛坯外形的加工,工作型面的加工;模具零部件的再加工;模具装配等。即使采用其他工艺方法(如特种加工),仍然需要采用机械加工完成模具的粗加工、半精加工,为模具的进一步加工创造条件。 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方法有以下几种情况:普通精度零件用通用机床加工。例如,车削、铣削、刨削、钻削、磨削等。这些加工方法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加工完成后要进行必要的钳工修配后再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模具零件用精密机床加工;形状复杂的空间曲面,采用数控机床加工;对特殊零件可考虑其它加工方法,如挤压成型加工、超塑成型加工、快速成型技术等。 用于模具机械加工的精密机床有:坐标镗床、精密平面磨床、坐标磨床等。加工模具零件常用的数控机床有: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数控磨床等。由于数控加工对工人的操作技能要求低、成品率高、加工精度高、生产率高、节省工装,工程管理容易、对设计更改的适应性强、可以实现多机床管理等一系列优点,对实现机械加工自动化,使模具生产更加合理、省力、改变模具机械加工的传统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今后模具发展的方向。 用机械加工方法制造模具,在工艺上应充分考虑模具零件的材料、结构形状、尺寸、精度和使用寿命等方面的要求,采用合理的加工方法和工艺路线,来保证模具的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尤其应注意在模具设计和制造中,不应盲目追求模具加工精度和使用寿命的提高,否则就会导致模具生产成本提高,降低企业经济效益。 2.1模具导向零件的加工 导向零件是各类模具中应用广泛的重要零件。这些零件制造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模具的制造质量和最后成型制件的质量。因此,模具导向零件的制造技术对模具有着重要的作用。模具的导向零件是指在组成模具的零件中,能够对模具运动零件的方向和位置起着定位作用的零件。模具中设置导向零件的目的,主要是保证模具中有相对运动零件的运动方向正确。当运动零件停止后,其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准确。 本章以典型的标准导向零件为重点予以介绍。 2.1.1模具导向零件的结构及分类 1.常用模具导向零件的分类 不同种类的模具,有着不同结构形状的导向零件,一般可分为滑动导向零件和滚动导向零件。导柱、导套和滑块是模具中应用最多的导向零件。所以,它的种类和结构形状也是多种多样。如冲压模具的导柱、导套按配合形式可分为滑动式和滚动式。按照装配形式又分为固定式和可拆卸式。除以上导柱外还有卸料、顶出用的杆类导向零件及小型导柱等。 塑料注射模具中除了导柱、导套外,还有抽芯机构中应用的斜导柱、顶出板用的小型导柱、限位用的导柱等。各种导柱的形状、大小、用途各异,但其功能都是起导向作用。 目前,对冲压模具、金属压铸模具和塑料模具的导柱、导套等导向零件都已标准化,可进行批量的制造、选用时则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选择应用。斜滑块和导滑槽是在成形或抽芯

模具零件加工方法概述

模具零件加工方法概述 姓名:葛婷婷学号:0942815201 模具零件的加工方法包括车削加工,钻削加工,洗削加工,磨削加工,刨削加工,特种加工及数控加工等加工方法。 车削加工主要用来加工回转体零件,如导柱、导套、撑头、法兰、螺纹等。钻削加工主要是用来加工螺纹底孔、定位销孔、顶针孔等。洗削加工主要是用铣刀对平面进行铣削加工。磨削加工主要是用砂轮片对工件的表面进行磨削加工。刨削加工主要是用刨刀对工件表面进行刨削加工。特种加工是直接利用电能、化学能等进行加工的方法。数控加工主要是通过数字化信息来控制机床,使被加工零件和刀具之间产生符合要求的相对运动,从面实现零件的加工。 在本篇文章中,主要来探讨一下磨削加工。我国是采用磨削加工方法的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如在古代科学巨著《天工开物》中就有“切、磋、琢、磨”的成语,而其中“磨”就是指的磨削加工。磨削是一种比较精密的金属加工方法,经过磨削的零件有很高的精度和很小的表面粗糙度值。目前用高精度外圆磨床磨削的外圆表面,其圆度公差可达到0.001mm左右,相当于一个人头发丝粗细的1/70或更小;其表面粗糙度值达到Ra0.025um,表面光滑似镜。在现代制造业中,磨削技术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个国家的磨削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的机械制造工艺水平。随着机械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磨削工艺也不断发展和完善。随着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磨削加工作为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在国民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磨削加工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在现代机械制造中的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满足了人们对产品高精度,高品质和高度自动化的需求。 一般来讲,按砂轮线速度Vs的高低将磨削分为普通磨削(Vs<45 m/s),高速磨削(45≤Vs<150 m/s),超高速磨削(Vs≥150 m/s).按磨削精度将磨削分为普通磨削,精密磨削(加工精度1 μm~0.1 μm,表面粗糙度Ra0.2 μm~0.1 μm),超精密磨削(加工精帡<0.1 μm , 表面粗糙度Ra≤0.025 μm).按磨削效率将磨削分为普通磨削,高效磨削,高效磨削包括高速磨削,超高速磨削,缓进给磨削,高效深切磨削,砂带磨削,快速短行程磨削,高速重负荷磨削. 磨削是指用磨料,磨具切除工件上多余材料的加工方法,根据工艺目的和要求不同,磨削加工工艺方法有多种形式,为了适应发展需要,磨削技术朝着精密,低粗糙度,高效,高速和自动磨削方向发展。 磨削加工方法的形式很多,生产中主要是指用砂轮进行磨削,为了便于使用和管理,通常根据磨床产品的磨削加工形式及其加工对象,将磨削加工方法划为四种方式: 1.按磨削精度分粗磨,半精磨,精磨,镜面磨削,超精加工. 2.按进给形式分切入磨削,纵向磨削,缓进给磨削,无进给磨削,定压研磨,定量研磨. 3.按磨削形式分砂带磨削,无心磨削,端面磨削,周边磨削,宽砂轮磨削,成型磨削,仿形磨削,振荡磨削,高速磨削,强力磨削,恒压力磨削,手动磨削,干磨削,湿磨削,研磨,珩磨等. 4.按加工表面分外圆磨削,内圆磨削,平面磨削和刃磨(齿轮磨削和螺纹磨削) 磨削加工是零件精加工的主要方法。磨削时可采用砂轮、油石、磨头、砂带等作磨具,而最常用的磨具是用磨料和粘结剂做成的砂轮。通常磨削能达到的精度为IT7~IT5,表面粗糙度Ra值一般为0.8~0.2μm。 磨削的加工范围很广,不仅可以加工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和平面,还可加工

模具零件几种机械加工方法论文

模具零件的几种机械加工方法 摘要:机械加工方法广泛运用于模具制造。对凸模、凹模等模具的工作零件,即使采用其它工艺方法(如特殊加工)加工,也仍然有部分工序要由机械加工方法来完成。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几种机械加工方法。 关键词:机械加工;车削加工;铣削加工;刨削加工 abstract: the mechanical processing methods widely used in mould manufacturing. to the punch, concave die mould parts such as the work, even if the other process methods (such as special processing) processing, and there are still part of the process to the machining methods to complete.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analyzes some mechanical processing method. keywords: mechanical processing; turning processing; milling processing; cutting processing 中图分类号:u44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零件常用的传统机械加工方法 根据模具设计的结构要求不同和工厂的设备条件,模具的机械加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 用车、铣、刨、钻、磨等通用机床加工模具零件,然后进行必要的钳工修配,装配成各种模具。这种加工方式,工件上被加工表面的形状、尺寸多由钳工划线来保证,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

模具零件加工方法

模具零件加工方法冲压模具加工方法与工艺规程编制 来源:未知模具站责任编辑:模具站发表时间:2010-06-26 00:13 加工冲压模具加工方法工艺规程编制模具零件塑胶模具五金模具锻压模具模具综合 核心提示:模具材料的选用,不仅关系到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且也直接影响到模具的制造成本,因此是模具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冲压过程中,模具承受冲击负荷且连续工作,使凸、凹模受到强大压力和剧烈磨擦,工作条件极其恶劣。因此选择模具材料应遵循如下原则: (1)根据模具种类… 模具材料的选用,不仅关系到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且也直接影响到模具的制造成本,因此是模具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冲压过程中,模具承受冲击负荷且连续工作,使凸、凹模受到强大压力和剧烈磨擦,工作条件极其恶劣。因此选择模具材料应遵循如下原则: (1)根据模具种类及其工作条件,选用材料要满足使用要求,应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耐磨性、耐冲击、耐疲劳性等; (2)根据冲压材料和冲压件生产批量选用材料; (3)满足加工要求,应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能,便于切削加工,淬透性好、热处理变形小; (4)满足经济性要求。 在模具制造中,通常按照零件结构和加工工艺过程的相似性,可将各种模具零件大致分为工作型面零件、板类零件、轴类零件、套类零件等。其加工方法主要有机械加工、特种加工二大类,机械加工方法主要包括各类金属切削机床的切削加工,采用普通及数控切削机床进行车、铣、刨、镗、钻、磨加工可以完成大部分模具零件加工,再配以钳工操作,可实现整套模具的制造。机械加工方法是模具零件的主要加工方法,即使是模具的工作零件采用特种加工方法加工,也需要用机械加工的方法进行预加工。 随着模具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等特殊性能的模具材料不断出现和复杂型面、型孔的不断增多,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已难以满足模具加工的要求。因而,直接利用电能、热能、光能、化学能、电化学能、声能等特种加工的工艺方法相继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目前以电加工为主的特种加工方法在现代模具制造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它是对机械加工方法的重要补充。 (一)模具零件的毛坯选择 模具零件的毛坯主要有锻件、铸件和型材(如热轧板、圆棒等)上的切割件等。毛坯类型的选择主要根据模具零件质量要求、结构尺寸和生产批量等因素来决定,通常凸、凹模等工作零件的毛坯采用锻件,模座、大型模具零件的毛坯采用铸件,垫板、固定板等零件的毛坯则采用型材上的切割件。不同方法得到的毛坯,其加工余量不同,必须合理确定毛坯的加工余量,加工余量过大,浪费材料和工时,而加工余量过小,则不能保证消除毛坯的表面缺陷,甚至造成废品。关于毛坯的加工余量可查阅相关工艺设计手册。

模具零件加工练习试题

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 一、填空题 1.构成导柱和导套的基本表面,都是回转体表面,按照它们的结构尺寸和设计要求,可以直接选用适当尺寸的作坯料。 2.导柱外圆常用的加工方法有、、及等。 3.对有色金属材料的外圆的精加工,不宜采用精磨,原因是、,影响加工质量。 4.在导柱的加工过程中,外圆柱面的车削和磨削都足以两端的中心孔定位,这样可使外圆柱面的基准与基准重合。 5.导柱在热处理后修正中心孔,目的在于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变形和其它缺陷,获得精确定位,保证形状和位置精度要求。 6.修正中心孔可以采用、和等方法,可以在、或专用机床上进行。 7.用研磨法修正中心孔,是用代替,在被研磨的中心孔表面加研磨剂进行研磨。 8.研磨导套常出现的缺陷是。 9.外圆表面磨削的方法有和。 10.拉孔是用拉刀加工工件内表面的高效率的精加工方法。拉孔精度一般为,粗糙度为。 11.模座加工主要是加工和加工。为了使加工方便和易于保证加工技术要求,在各工艺阶段应先,再以定位加工。 12.平面的加工方法主要有、、、、和等。 13.冷冲模主要零件的机械加工,除普通的车、铣、刨、磨削等一般切削加工之外,还常常使用和加工。 14.单型孔凹模上的孔在热处理前可采用、等方法进行粗加工和半精加工,热处理后在上精加工。 15.压印锉修是利用的凸模、凹模或另外制造的工艺冲头作为 ,垂直放置在——的对应刃口或工件上,施以压力,以压印基准件的切削与挤压作用,在工件上压出印痕,再按此印痕修整而作出刃口或工件。 16.采用压印锉修加工的凸模在压印前应经过加工,沿刃口轮廓留0.2mm 左右的单面加工余量,余量厚度应尽量,以防压印时产生偏斜。 17.压印加工可在和压印机上进行。 18.刨模机床主要用于加工的凸模和冲头等零件。 19.采用成形刨加工时,凸模根部应设计成形,而凸模的安装配合部分则可 设计成或。 20.在模具制造中,成形磨削可对热处理淬硬后的或 进行精加工,因此可消除对模具精度的影响。 21.修整成型砂轮的方法有两种:用、用修整成型砂轮。 22.成形砂轮磨削法是的形状,然后进行磨削加工,以获得所需要的成形表面。 23.用金刚石修整成形砂轮是将固定在上对砂轮进行修整。 24.修整成形砂轮的夹具有和。 25.成形磨削原理就是将磨削的轮廓分成和逐段进行磨削,并使它们在衔接处,符合。 26.常见的成形磨削夹具有正弦精密平口钳、、夹具。 27.夹具磨削法是借助于,使工件的被加工表面处在位置上,或使工件在磨削过程中获得,磨削出成形表面。 28.工件在正弦分中夹具上的装夹方法有、。 29.正弦分中夹具适用于磨削的凸圆弧,对于凹圆弧磨削,则需要用配合进行。 30.正弦精密于口钳与配合,能磨削平面与圆弧面组成的复杂成形面。

模具制造工艺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模具制造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制造精度高 (2)使用寿命长 (3)制造周期短 (4)模具成本低 2、模具制造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制造质量要求高 (2)形状复杂 (3)模具生产为单件、多品种生产 (4)材料硬度高 3、模具主要零件的精度是如何确定的? 模具精度主要由其制品精度和模具结构的要求来决定的。为了保证制品精度,模具的工作部分精度通常要比制品精度高2~4级;模具结构对上、下模之间配合有较高的要求,为此组成模具的零部件都必须有足够高的制造精度,否则将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制品,甚至会使模具损坏。 第二章模具机械加工的基本理论

1、何谓设计基准,何谓工艺基准? (1)设计基准:在零件图上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 (2)工艺基准:零件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按工艺基准用途不同,又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2、如何正确安排零件热处理工序在机械加工中的位置? (1)预先热处理:预先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时效和调质。这类热处理的目的是改善加工性能,消除内应力和为最终热处理作组织准备,其工序位置多在粗加工前后。 (2)最终热处理:最终热处理包括各种淬火、回火、渗碳和氮化处理等。这类热处理的目的主要是提高零件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常安排在精加工前后。 3、制约模具加工精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2)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 (3)工艺系统的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4、工艺系统热变形是如何影响加工精度的?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工艺系统会受到各种热的影响而产生温度变形,一般也称为热变形。这种变形将破坏刀具与工件的正确几何关系和运动关系,造成工件的加工误差。另外工艺系统热变形还影响加工效率。 5、如何理解表面完整性与表面粗糙度?

模具标准零件加工工艺

标准零件加工工艺1、目的: 有效地控制异常,提高效率,提高品质。 2、范围: 适用标准零件的加工。 3、职责: 无 4、定义: 无 5、内容: 5.1 油板(耐磨板):(如图) 5.1.1工艺路线:铣床组→磨床组→锯床→铣床组→磨床组→铣床组→热处理→磨床组 →铣床组→品检; 5.1.2 铣床加工零件长宽方向的正四面体,单边留余量0.5mm; 5.1.3 磨床见光零件长宽方向的正四面体,加工直角后送铣床; 5.1.4 锯床加工零件Z方向的厚度,留余量1mm-2mm; 5.1.5 铣床用飞刀加工零件Z方向的厚度,留余量0.5mm-0.6mm; 5.1.6 送磨床加工Z方向的平面,留余量0.3mm-0.4mm; 5.1.7 铣床加工平头螺丝扩孔及杯头; 5.1.8 铣床倒角,去毛刺后送品检检测; 5.1.9 送热处理加硬,硬度 52℃±2°; 5.1.10 磨床精磨至图纸尺寸;

5.1.11 铣床加工油槽; 5.1.12 送品检检测; 5.2 压块(斜顶座耐磨板); 5.2.1工艺路线:铣床组→磨床组→锯床→铣床组→磨床组→铣床组→品管组→热处理 →磨床组→铣床组→品检 5.2.2 铣床加工零件长宽方向的正四面体,单边留余量0.5mm; 5.2.3 磨床见光零件长宽方向的正四面体,加工直角后送铣床; 5.2.4 锯床加工零件Z方向的厚度,留余量1mm-2mm; 5.2.5 铣床用飞刀加工零件Z方向的厚度,留余量0.5mm-0.6mm; 5.2.6 送磨床加工Z方向的平面,留余量0.3mm-0.4mm; 5.2.7 铣床加工螺丝底孔,并倒角攻牙; 5.2.8 品检检测后送热处理,HRC52℃±2°; 5.2.9 磨床精磨至图纸要求尺寸; 5.2.10 铣床加工油槽; 5.2.11送品检检测; 5.3 斜顶座: 5.3.1工艺路线:磨床→铣床→磨床组→线切割→品检 5.3.2 磨床开料Z、宽方向的正四面体并精磨到图纸要求尺寸; 5.3.3 铣床开粗T形台阶,A、B尺寸留余量0.15mm-0.25mm; 5.3.4 磨床精磨T形台阶B尺寸,尺寸公差为±0.01mm; 5.3.5 磨床精磨A尺寸,尺寸公差为±0.02mm; 5.3.6 送慢走丝加工长方向的尺寸及导向槽,导向槽尺寸公差要求+0.015mm至+0.01mm; 5.3.7 送品检检测; 5.4 运输板:

模具零件机械加工流程

模具零件机械加工流程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55top.好好学习社区

模具零件机械加工流程 1 目的 明确生产部各职能小组的工作责任,按生产计划进度优质完成模具零件的加工制造。 2、X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模具零件机械加工的管理。 3、定义 IQC:来料检验 IPQC:在制过程检验 FQC:产品终检 4、职责 4.1工艺组:模具零件机械加工的工艺编制,工序转换调度; 4.2粗加工组:模具零件的车、铣、钻、磨床加工; 4.3精加工组:模具零件线切割、C数控、电火花放电加工; 4.4统计组:模具零件机械加工的工时统计、生产进度统计; 4.5设备组:加工设备的保养、维修; 4.6品质部:模具零部件IQC、IPQC、FQC。 5、工作流程 5.1制订机械加工生产计划进度表 生产部经理接收项目经理下发的《模具生产任务书》,协同工艺/生产工程师根据机加车间人员、设备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机械加工生产计划进度表提交总经理、项目经理,同时X贴明示机加车间所有员工; 5.2工艺编制:工艺工程师获得零件图纸、BOM清单,按零件材质、功能、形状等要求, 合理编制工艺并预计各工序计划工时; 5.2.1工艺编制应严格遵循国家或企业工艺标准; 5.2.2工艺编制应满足合理利用公司现有员工、现有设备的要求; 5.2.3工艺编制应清晰明了,不易产生歧义; 5.2.4需热处理零件,应留工艺余量; 5.2.5工艺工程师应监督检查车间员工的工艺执行情况,并对违规现象记录在案; 5.2.6工艺文件受控:工艺图纸交到文控室登记受控,且须加盖受控图章; 5.2.7工艺工程师依设计图纸、BOM清单要求填写《零件原材料采购申请单》交到文控室登记受控后交由采购部采购物料;

模具机械加工方法

第二章模具机械加工方法 思考题答案 1、模具的外圆柱面,一般采用什么方式加工? 答:外圆柱面的加工一般是在车床上进行粗加工和半精加工,然后在外圆磨床上进行精加工。精度要求更高的外圆柱面,还需经过研磨。 2、车削加工时,零件装夹方法有哪些? 答:零件在车床上的装夹方法有三爪自定心卡盘或四爪单动卡盘装夹、顶尖装夹、心轴装夹、中心架或跟刀架辅助支承。 3、在外圆磨床上磨削外圆的方法有哪两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在外圆磨床上磨外圆的方法有纵向磨削法和横向磨削法。 纵向磨削法的磨削质量高,在生产中应用广泛,但生产率较低。 横向磨削法的生产率较高,但加工精度低,一般只适用于磨削长度较短的外圆表面以及不能用纵向进给的场合,如磨削有阶台的轴颈。 4、模具的平面,一般采用什么方式加工? 答:平面的加工一般是采用牛头刨床、龙门刨床和铣床进行刨削和铣削加工,去除毛坯上的大部分加工余量,然后再通过平面磨削进行精加工,以达到设计要求。 5、按照铣削时主运动速度方向与零件进给方向的关系,铣削可以分为哪两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按照铣削时主运动速度方向与零件进给方向的相同或相反,铣削分为顺铣和逆铣。 顺铣时,铣削力的水平分力与零件的进给方向相同,工件台进给丝杠与固定螺母之间一般有间隙存在,因此切削力容易引起零件和工作台一起向前窜动,使进给量突然增大,引起打刀。在铣削铸件或锻件等表面有硬皮的零件时,顺铣时刀齿首先接触零件硬皮,加剧了铣刀的磨损。但是顺铣时,铣刀切入零件是从切削厚处切到薄处,因此铣刀后刀面与零件已加工表面的挤压、摩擦小,零件加工表面质量较高。 逆铣可以避免顺铣时发生的窜动现象。逆铣时,切削厚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因而刀刃开始经历了一段在切削硬化的已加工表面上挤压滑行的阶段,加速了刀具的磨损,并使零件已加工表面受到冷挤压、摩擦作用,影响零件已加工表面的质量。同时,逆铣时,铣削力的

注塑模具精加工工艺流程

注塑模具精加工工艺流程 一幅模具是由众多的零件组配而成,零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模具的质量,而零件的最终质量又是由精加工来完成保证的,因此说控制好精加工关系重大。在国内大多数的模具制造企业,精加工阶段采用的方法一般是磨削,电加工及钳工处理。在这个阶段要控制好零件变形,内应力,形状公差及尺寸精度等许多技术参数,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操作困难较多,但仍有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值得借鉴。 模具零件的加工,根据零件的外观形状不同,大致可把零件分三类:板类、异形零件及轴类,其共同的工艺过程大致为:粗加工——热处理(淬火、调质)——精磨——电加工——钳工(表面处理)——组配加工。 1. 零件热处理 零件的热处理工序,在使零件获得要求的硬度的同时,还需对内应力进行控制,保证零件加工时尺寸的稳定性,不同的材质分别有不同的处理方式。随着近年来模具工业的发展,使用的材料种类增多了,除了Cr12、40Cr、Cr12MoV、硬质合金外,对一些工作强度大,受力苛刻的凸、凹模,可选用新材料粉末合金钢,如V10、ASP23等,此类材质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的组织状态。 针对以Cr12MoV为材质的零件,在粗加工后进行淬火处理,淬火后工件存在很大的存留应力,容易导致精加工或工作中开裂,零件淬火后应趁热回火,消除淬火应力。淬火温度控制在900-1020℃,然后冷却至200-220℃出炉空冷,随后迅速回炉220℃回火,这种方法称为一次硬化工艺,可以获得较高的强度及耐磨性,对于以磨损为主要失效形式的模具效果较好。生产中遇到一些拐角较多、形状复杂的工件,回火还不足以消除淬火应力,精加工前还需进行去应力退火或多次时效处理,充分释放应力。

模具加工方法英语词汇大全

一 .模具加工方法英语词汇 barrel 滚筒(加工) bending 波纹加工 broaching 拉刀切削 centering 定中心 cutting 切削 cylindrical lathe cutting 外圆车削electric discharge machine 放电加工electrolytic grinding 电解研磨embossing 压花加工 facing 面车削 filing 锉刀修润 hand finishing 手工修润 hemming 卷边加工 hobbing 滚齿加工 joggling 摇动加工 lapping 抛光/研磨修润 laser beam machining 雷射加工lathe cutting 车床车削 planning 刨削加工 polishing 抛亮光 reaming 铰孔修润 rough machining 粗切削 rounding 圆形加工 sawing 锯削 scaling 清除钢碇缺陷 shaping 成形加工 skiving 表面研磨slotting 切缝切削taper turning 锥度车削 thread cutting 螺纹切削 ultrasonic machining 超音波加工 up cut milling 逆铣加工 二.模具砂轮用语英语词汇abrasive 砂轮

Al2O3 氧化铝 borazon 氧化硼立方晶 buffing wheel 抛光布轮 diamond 钻石 dresser 砂轮整修机 dressing 修整 endless grinding belt 循环式研磨带 finishing allowance 加工余量 grain 磨粒 grinding disc 研磨盘 jamp up 孔眼堵塞 mesh 网筛目 resinoid grinding wheel 半树脂型砂轮slitting 切缝量vitrified 陶瓷的 三.模具锻铸造相关英语词汇 accretion 炉瘤 acid converter 酸性转炉 acid lining cupola 酸性熔铁炉 acid open-hearth furnace 酸性平炉 aerator 松砂机 air set mold 常温自硬铸模 airless blasting cleaning 离心喷光 all core molding 集合式铸模 all round die holder 通用模座 assembly mark 铸造合模记号 back pouring 补浇注 backing sand 背砂 base bullion 粗金属锭 base permeability 原砂透气度 belling 压凸 billet 坏料 bleed 漏铸 blocker 预锻模膛 blocking 粗胚锻件 blow hole 铸件气孔 board drop hammer 板落锤 bottom pour mold 底浇 bottom pouring 底注 boxless mold 脱箱砂模 break-off core 缩颈砂心 brick molding 砌箱造模法 buckle 剥砂面 camber 错箱

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案首页

(5) 加工工艺过程 课后作业习题集P186 五.6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续页 第二章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 第一节模架的加工 一、冷冲模模架 (1)作用: 模具是用来安装模具的工作零件和其它结构零件,并保证模具的工作部分在工作时间具有正确的相对位置。 (2)组成: 上、下模座,导柱、导套 滑动导向的规范冷冲模模架结构如图2-1。

图2-1 冷冲模模架 a) 对角导柱模架b) 中间导柱模架c) 后侧导柱模架d) 四导柱模架 1—上模座2—导套3—导套4—下模座 二、导柱的加工 (1)在模具中起导向作用,并保证凸模和凹模在工作时具有正确的相对位置;保证模架的活动部分运动平稳、无阻滞现象。 冷冲模规范导柱和导套如图2-2。 图2—2 导柱和导套 a) 导柱b) 导套 (2)基本构成: 回转体表面

(3)材料: 热轧圆钢 (4)加工工艺路线 1)1)1)导柱的加工 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设备 1 下料按尺寸¢35mm×215mm切断锯床 2 车端面钻中心 孔 车端面保证长度212.5mm 钻中心孔 调头车端面保证210mm 钻中心孔 卧式车床 3 车外圆车外圆至¢32.4mm 切10mm×0.5mm槽到尺寸 车端部 调头车外圆至¢32.4mm 车端部 卧式车床 4 检验 5 热处理按热处理工艺进行,保证渗碳层深度0.8~1.2mm,表面硬度 58~62HRC 6 研中心孔研中心孔 调头研另一端中心孔 卧式车床 7 磨外圆磨¢32h6外圆留研磨量0.01mm 调头磨¢32r4外圆到尺寸 外圆磨 8 研磨研磨外圆¢32h6达要求 抛光圆角 卧式车床 9 检验 若中心孔有较大的同轴度误差,将使中心孔和顶尖不能良好接触,影响加工精度,如图2-3所示。 图2-3 中心孔的圆度误差使工件产生圆度误差 修正中心孔可采用磨、研磨和挤压如下: ①车床用磨削方法修正中心孔如图2-4。

模具制造工艺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模具制造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 制造精度高 2) 使用寿命长 3) 制造周期短 4) 模具成本低 、模具制造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 制造质量要求高 2) 形状复杂 3) 模具生产为单件、多品种生产 4) 材料硬度高 3、模具主要零件的精度是如何确定的?模具精度主要由其制品精度和模具结构的要求来决定的。为了保证制品精度,模具的工作部分精度通常要比制品精度高2~4 级;模具结构对上、下模之间配合有较高的要求,为此组成模具的零部件都必须有足够高的制造精度,否则将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制品,甚至会使模具损坏。 第二章模具机械加工的基本理论 1、何谓设计基准,何谓工艺基准? (1)设计基准:在零件图上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 (2)工艺基准:零件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按工艺基准用途不同,又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2、如何正确安排零件热处理工序在机械加工中的位置? (1)预先热处理:预先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时效和调质。这类热处理的目的是改善加工性能,消除内应力和为最终热处理作组织准备,其工序位置多在粗加工前后。 (2)最终热处理:最终热处理包括各种淬火、回火、渗碳和氮化处理等。这类热处理的目的主要是提高零件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常安排在精加工前后。 3、制约模具加工精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2)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 (3)工艺系统的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4、工艺系统热变形是如何影响加工精度的?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工艺系统会受到各种热的影响而产生温度变形,一般也称为热变形。这种变形将破坏刀具与工件的正确几何关系和运动关系,造成工件的加工误差。另外工艺系统热变形还影响加工效率。 5、如何理解表面完整性与表面粗糙度?机械加工表面质量也称表面完整性,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1 )表面的几何特征O 1表面粗糙度O2表面波度O3表面加工纹理o4伤痕 (2)表面层力学物理性能O 1表面层加工硬化O2表层金相组织的变化O 3表面层残余内应力 6、加工细长轴时,工艺系统应作如何考虑? 7、如何正确拟定模具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工艺路线的拟定是制定工艺过程的总体布局。其主要任务是选择各个表面的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确定各个表面的加工顺序以及整个工艺过程中工序数目等。除定位基准的合理选择外,拟定工艺路线还要考虑表面加工方法、加工阶段划分、工序的集中和分散和加工顺序等四个方面。

模具零件普通机加工课程整体设计

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模具零件普通机加工》课程整体设计 二级工程代码:030103 二级工程名称:课程建设 二级工程负责人:刘建宁 三级工程代码:03010305 三级工程名称:模具零件普通机加工 三级工程负责人:王建新 撰稿人:王建新 所属单位:机械工程系 撰稿日期:2012年9月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理事会 机械工程系: 王长东(机械工程系主任副教授) 佟玉斌(机械工程系模具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刘建宁(机械工程系教案负责人教授) 陈广娟(机械工程系副教授) 宫晓峰(机械工程系讲师) 王爱君(机械工程系教授) 宋卫国(机械工程系数控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张玉杰(机械工程系办公室副主任副教授) 穆国岩(机械工程系教授) 许维革(机械工程系副教授) 许玲萍(机械工程系副教授) 宋雪梅(机械工程系副教授) 合作企业专家: 张华禹(烟台泰利汽车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金松(烟台三环轿车锁公司高级工程师) 丁辉(烟台富士康科技集团模具研发中心技术总监) 课程开发小组成员:王建新许维革李双芝李占锋于勤张玉杰 执笔人:王建新 审核人: 审批人:王长东

《模具零件普通机加工》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模具零件普通机加工》课程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目标设计 1、总体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能够通过自身的学习能力、进取精神、学识经验、控制能力,按照任务单,绘制出零件图,编制出零件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机床、夹具、刀具、量具等工具,有一定的设计某一工序专用夹具能力,并落实零件的加工工艺等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团队协作、过程监控和评估反馈逐步完成所布置的学习任务。 2、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完成减速器轴加工、齿轮加工、轴承套加工、减速器箱体加工、凹模加工、减速器装配六个学习情境的学习任务,能够运用所学的常识和知识,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进行加工工艺规程编制,进行加工方法选择、定位基准选择、机床设备的选择、切削刀具的选择、工序尺寸和工时定额的确定、质量控制,完成零件的加工。目标分述如下:1)通过完成某中等复杂程度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或某模具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工程,学生能运用机械加工知识,根据零件的结构、使用要求,绘制出零件图,编制出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并具备一些设计工艺过程中某一工序的专用夹具的能力; 2)根据零件加工工艺规程,选择合适的机床、夹具、刀具、量具等工具,进行零件的加工; 3)具有分析和解决生产中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加工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并具有一些编制中等复杂程度装配体装配工艺规程的能力。 3、知识目标 1)系统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理论知识,如加工工艺路线拟定、加工方法选择、定位基准选择、机床设备的选择、切削刀具的选择、工序尺寸和工时定额确定、质量控制、

机械加工设备加工工时计算方法(DOC)

机械加工设备小时单价及估价方法 皿IS 遵IS 机械加工估价 机械加工估价需要懂得加工工艺,能够估出加工工件的时间,乘以各种设备单位时 间的单价. 线切割加工费一般按切割总面积计算的,0.XX 元/平方毫米 我们这里是按加工面积/1200*8元 可怜啊,我们这里是按加工面积/1200*3元,高150mm 以下 通常是两种计算方法: 1、 0.01 元/mm2 , 2、 过小的零件一般按件计算 大部分地方都是5厘/平方毫米! 普通线切割一般按线割面积算,工件高度也高相应价也会高 慢走丝的价格大概是普通线切割的10倍左右 慢走丝加工在江浙地区一般按每小时 60元(切割平均效率40-60mm/min ),但精度 高一点的模具切割要到80元,因为一旦报废需要陪付材料费 加工时间计算:加工截面积/ (1200-1800 )=所需要时间,1200-1800是个可调 节的参数,一般都取 快丝的话有的可以0. 也有10元小时 慢走丝加工割一刀0 慢走丝加工割两刀0 慢走丝加工割三刀0 慢走丝加工割四刀0. 快丝是5元工时,一般每台一小时可割2.5工时 我们这里线切割加工费用基本上也是 10元/小时 线切割分快丝与慢丝两种,他们的加工的精度不一 样,慢丝可以达到0.001mm, 但快丝就不能了。我做过沙迪克的慢丝。那里加工费是按面积计算的,同时还要 看割的刀数,割一修一与割一修几的价格明显不一样,如果加工的零件高度超过 一的范围就要番倍了,加工的材料不一样,他们的价格也不一样。例如:割钨钢 就要番倍了,一般是2~~3倍。他们加工最低是50元一件(批量除外) 标准计费方法:0.08元/平方毫米. 普通线切割;截面积/1200*工时单价.慢走丝线切割约为普通的十倍. 标准计费方法:批量加工0.08元/平方毫米.模具为0.12元/平方毫米 快丝的是8元/小时 一般做sodick aq550ls 第一刀每小时走丝合成平方毫米为 2400,第二刀约为第 一刀的5倍。第三刀更快!! 快丝大概是1200-1800 然后乘一下自己订的费用就好了!! 线切割分为快走丝与慢走丝 大家来讨论模具报价,可以分模具种类,材料种类等情况来讨论!也可以贴图上来 大家研讨 0 1 5元MM 也有0 .0 3 MM .0 3 8MM .0 4 5MM 0 5 5MM 1500,然后在乘以每小时加工费就可以了 .0 0 5 元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