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调查的意义

抽样调查的意义
抽样调查的意义

两水中学课时计划(备课时间年月日)总第课时

什么是抽样抽样的基本术语及其含义是什么

24什么是抽样?抽样的基本术语及其含义是什么? 24(什么是抽样,抽样的基本术语及其含义是什么, 答:前一问见名词简释。抽样的常用基本术语有: 1(总体。它是构成事物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最基本单位的集合。 (样本。它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一个样本是总体的 2 一个子集,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出若干个不同的样本。 3(抽样元素。它指的是构成总体的每一个最基本单位,也称“抽样分子”或“个体”。社会调查研究中最常用的抽样元素是单个的人,但也可以是家庭、学校、企业、商店等。 4(抽样单位。它是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抽样单位与抽样元素有时是同一的,有时又是不同的。 5(抽样框。它又称作抽样范围,指的是一次直接抽样时总体中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 6(参数值。它也称为总体值,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在统计中最常见的参数值是某一变量的平均值。 7(统计值。它也称为样本值,是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样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样本值是从样本的所有元素中计算出来的,它是相应的总体值的估计量。 8(抽样误差。它是用样本统计值去估计总体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这种误差是因为抽样本身的特点而引起的。由于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抽样方式,所抽取的样本

有多大,都无法涵盖总体,所以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抽样误差的大小是可以在样本设计中事先进行控制的。 25(在社会调查中,如何确定样本规模, 答:具体每一个社会调查研究究竟应当选择多大规模的样本,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 (1)总体规模:根据抽样原理,样本规模与总体规模越接近,样本值与总体值就越一致,抽样误差就越小,样本的代表性也越强。但是当总体规模大到一定程度以后,样本规模的加大就不是那么必要了。因此,对于10 000个单位以下的总体来说,样本规模应尽可能大;而对于那些超大型的总体,则可以按照一两万个单位的总体规模来确定样本规模,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2)抽样的精确性:从理论上说,样本的精确度越高越好,但相应的样本规模也要越来越大,这就意味着调查者的时间和人财物力的消耗也要增加好几倍。而对于大多数社会调查研究来说,实际上并不要求太高的精确度。因此,调查者应当根据必要性和可能性,适当地确定样本精确度,决不能因一味追求精确度的提高而拼命扩大样本规模,否则将导致巨大的浪费。 (3)总体的异质性程度:要达到同样的精确度,在同质性较高的总体中抽样时,样本规模可以小一些;在异质性较高的总体中,样本规模则应该大一些。为了提高了样本反映总体的精确度,人们通常用分类抽样的方法将总体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或层次,让这些不同类别或层次在样本中都有代表,并使得抽样误差中基本不存在类与类之间的误差成分,而只存在类内各单位之间的误差成分,其效果相当于缩小了总体的异质性程度和单位分布的不均匀状态。 (4)调查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尽管从样本的代表性、抽样的精确性考虑,样本规模应尽可能大,但一般调查的经费、人力、物力和时间总是有限

《统计学》抽样调查习题和答案

六.计算题部分 1、对一批成品按重复抽样方法抽选100件,其中废品4件,当概率为95.45%(t=2)时,可否认为这批产品的废品率不超过6%? 答案:解:2%,4100 4,100====t p n 0196 .0100 ) 04.01(04.0) 1(=-= -= n p p p μ 039.00196.02=?==? p p t μ p p p P p ?+≤≤? - 039.004.0039.004.0+≤≤-P 0.1%------7.9% ∴废品率不超过6% 2、某乡有5000农户,按随机原则重复抽取100户调查,得平均每户年纯收入12000元,标准差2000元。 要求:(1)以95%的概率(t=1.96)估计全乡平均每户年纯收入的区间。(2)以同样概率估计全乡农户年纯收入总额的区间范围。 答案: 解: 200100 2000===n x σμ 39220096.1=?==?x x t μ x x x X x ?+≤≤?- 3921200039212000+≤≤-X 11608-----12392(元) 5000×11608------5000×12392(元) 3、某企业生产一种新的电子元件,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100只作耐用时间试验,测试结果,平均寿命6000小时,标准差300小时,试在95.45%(t=2)概率保证下,估计这种新电子元件平均寿命区间。 答案: 解:2,300,6000,100====t x n σ (小时)30100 300===n x σμ (小时)60302=?==?x x t μ x x x X x ?+≤≤?- 606000606000+≤≤-X 5940-----6060(小时) 4、 从某年级学生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方式抽取50名学生,对邓小平理论课的考试成绩进行检查,得知其平均分数为75.6分,样本标准差10分,试以95.45%(99.73%t=3、68.27%t=1)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全年级学生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如果其它条件不变,将允许误差缩小一半,应抽取多少名学生? 答案:解:2,10,6.75,50====t x n σ 4142 .150 10== = n x σ μ 8284 .24142.12=?==?x x t μ 2426 .44142.13=?==?x x t μ x x x X x ?+≤≤?- 8284 .26.758284 .26.75+≤≤-X 2426.46.752426.46.75+≤≤-X 72.77----78.43 71.3574---79.8426

九年级数学下册28.1抽样调查的意义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精品教案】

28.1抽样调查的意义 教学内容:课本P78~85 教学目标: 1、知道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2、体会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对正确估计总体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难点:会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对正确估计总体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学习普查和抽样调查 1、学生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普查?什么是抽样调查? (2)举例说明普查适用的范围,举例说明抽样调查适用的范围。 (3)举例说明总体与个体,样本与样本容量。 2、班级展示 3、教师总结 (1)普查:全面调查。普查比较准确,适用于精确度高、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调查。 (2)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的调查叫抽样调查。适用于调查范围大,调查具有破坏性。 (3)总体:考察的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4)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5)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总分个体叫总体的一个样本; (6)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样本容量,注意样本容量没有单位。 4、解决问题 课后练习1、2、3、4 二、学习样本的选择 1、自主学习。学习提纲

(1)思考中提到一个什么问题?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什么? (2)你认为怎样选择样本才合适? 2、小组交流; 3、班级展示 (1)样本不宜太少,要具有广泛性; (2)样本要随机抽取,具有代表性; 三、典型例题 例1、老师布置给每个小组一个任务: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估计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坐在教室最后面的小胖为了争速度,立即就近对他周围的3位同学作调查,计算出他们4个人的平均身高后,就举手向老师示意已经完成任务了,他这样选择样本合适吗? 答:他这样选择样本不合适。因为小胖他们4人坐在教室最后面,所以他们身高的平均数就会大于整个班级学生身高的平均数,这样,样本就不具有代表性了。 例2、在投掷正方体骰子时,同学甲说:“6,6,6…啊!真的是6!你只要一直想某个数,就会掷了那个数。” 同学乙说:“不对,我发现我越是想要某个数越得不到这个数,倒是不想它反而会掷出那个数。” 这两位同学的说法正确吗? 解:这两位同学的说法都不正确。因为几次经验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例3、小强的自行车失窃了,他想知道所在地区每个家庭平均发生过几次自行车失窃事件。为此,他和同学一起,一码事最全校每个学生所在家庭发生过自行车失窃事件的次数。这种调查合适吗? 解;这种抽样调查是不合适的。虽然他们调查的人数很多,但是因为排除了所在地区那些没有中学生的家庭,所以他们的调查结果不能推广到所在地区的所有家庭。 练习:课本P81页第1、2题; 四、补充练习题 1、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A.调查一批新型节能灯泡的使用寿命 B.调查长江流域的水污染情况 C.调查重庆市初中学生的视力情况 D.为保证“神舟7号”的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 2、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A.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 B.对冷饮市场上冰淇淋质量情况的调查 C.对我市市民实施低碳生活情况的调查 D.以我国首架大型民用直升机各零部件的检查 3、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抽样方式的是() A 调查我市中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 B 调查某班学生对“五个重庆”的知晓率

抽样调查概述

第一章抽样调查概述 第一节抽样调查的意义和特点 抽样调查是现代统计调查中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一、抽样调查的概念 关于抽样调查的定义大体上可以区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抽样调查包括非概率抽样与概率抽样,狭义概念仅指概率抽样。 狭义的抽样调查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从所要研究现象的总体中根据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单位组成样本,通过对样本的调查,获得样本资料,计算出有关的样本指标(统计量),依一整套专门的方法据以对相应的总体指标(参数)作出估计和推算,并有效控制抽样误差的一种统计方法。 随机原则。①随机并非“随意”;②随机原则不等于等概率原则;③随机原则一般要求总体中每个单元均有一个非零的概率被抽中;④ 抽样概率对总体参数的估计有影响。 随机原则是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按随机原则抽样可以保证被抽中的单元在总体中均匀分布,不致出现系统性、倾向性偏差;在随机原则下,当抽样数目达到足够多时,样本就会遵从大数定律而呈正态分布,样本单位的标志值才具有代表性,其平均值才会接近总体平均值;按随机原则抽样,才可能实现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的目的。 二、抽样调查的阶段划分与职业规范 由上述抽样调查的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将抽样调查工作的全过程 划分成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抽样设计阶段。

第二阶段为调查阶段。 第三阶段为数据处理和估计推断阶段。 在抽样调查中,首先,要注意尊重并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权,调查结果只能用于综合分析,而不应给被调查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伤害。其次,要诚实地分析调查资料,不能为得出某个事先期望的结论而随意地改动资料。第三,要做一个具有职业水平的工作者,做出来的东西既要有能让普通人看懂的主要信息,也要有能让专家看出其内涵的内容。第四,当从有些调查结果得不出好的结论时,应诚实地加以说明,而不应含糊其词。最后,抽样调查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做违反社会公众利益的调查。 三、抽样调查的特点 首先,按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是抽样调查的一大特色。 其次,可以用样本资料推断总体资料是抽样调查的又一基本特征。 其三,抽样调查的速度快、周期短、精度高。 其四,在抽样推断之前可以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其五,抽样技术灵活多样。 其六,抽样调查的应用十分广泛。 最后,同其他调查方式相比,抽样调查的技术性更强。 四、抽样调查的作用 抽样调查所依据的概率原理属于数理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现代统计学的基础。抽样的方法不仅对统计推断、统计检验以及统计决策等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且还构成了其他应用性学科如计量经济学、

抽样调查的意义

抽样调查的意义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抽样调查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及应用 (2)了解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含义 (3)了解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对总体估计的作用 (4)掌握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研讨具体实例的过程,明了开展抽样调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体会抽样调查方法的科学性。 情感与态度目标:初步认识统计的意义,了解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 教学难点: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课本中提出的三个问题导入新课,这是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同学们很容易理解,也容易展开讨论 (营造开放的讨论场面,引导学生讨论并发现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第一个问题同学们很容易回答,并且很快把表中的内容填好。 第二个问题稍难一些,因为抽的家庭太多了,不过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知识,我们是可以回答的。 第三个问题最难回答,为什么呢?因为全国人口普查的工作量极其大,我国今后每十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每五年进行一次全国1﹪人口的抽样调查。即只是研究约1300万人口,然后对这部分人进行调查。从而得出一个估计的答案。 三、总结归纳 我们把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全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部分个体叫做个体。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一个样本包含的个体的数量叫做这个样本的容量。 例如人口普查中,当考察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时,总体就是所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口年龄,个体就是符合这一条件的每一个公民的年龄,符合这一条件的所有北京市的公民的年龄就是一个个体。 普查是通过总体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抽样调查是通过调查样本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 四、典型例题讲解 例1 为了了解新课程标准实施后某九年级400名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意识能力的提高情况,进行一次测验,从中抽取了50名学生的成绩,在这个问题中:(1)采用了哪种调查方式? (2)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是什么? 分析:调查方式有普查和抽样调查,本题中抽取了50名学生的成绩,因此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式。 例2为了了解2000台空调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了20台做连续的运转实验,在

抽样调查基础理论及其意义

1.抽样调查基础理论及其意义: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误差分布理论、概率理论。 大数定律是统计抽样调查的基础理论,也给统计学中的大量观察法提供了理论和数学方面的依据;中心极限定理说明,用样本平均值差生的概率来代替从总体中直接抽出来的样本计算的抽取样本的概率,为抽样推断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认识抽样调查及其分布的目的是希望所涉及的抽样方案所取得的大部分的估计量能较好的集中在总体指标的附近,通过计算抽样误差的极限死抽样误差被控制的状态;概率论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而引进统计学中,是统计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抽样调查的特点:(1)、随机抽样(2)、以部分推断总体(3)、存在抽样误差,但可计算,控制(4)、速度快、周期短、精度高、费用低(5)、抽样技术灵活多样(6)、应用广泛。 3.样本可能数目及其意义:样本可能数目是指在容量为N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时,所有可能被抽取中的不同样本的个数,用A表示。 意义:正确理解样本可能数目的概念,对于准确理解和把握抽样调查误差的计算,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等一系列理论和方法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4.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1)抽样大小,抽样误差通常会随着样本量的大小而增减,在某些情况下,抽样误差与样本量大小的平方根成反比关系。(2)所研究的对象总体变异程度的大,一般而言,总体变异程度越大则抽样误差可能就越大。(3)抽样的方式方法,如放回抽样的误差大于不放回抽样的误差,各种不同抽样组织方式,也会有不同的抽烟误差。 在实际工作中,样本量和抽样方式方法的影响是可控制的,总体变异程度虽然不可以控制的,但却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复杂的抽样技术而将其影响加以控制。 5.何谓分层抽样,简述分层抽样的意义 分层抽样是在概率抽样的前提下,按某种编制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然互按随机原则对每层都进行抽样。分层抽样的效率高于简单随机抽样,可以计算子总体。 6.分层抽样的分层原则及其意义 在总体分层后,总体方差等于层内方差加上层间方差,据方差分析原理,在分层抽样的条件下,抽样误差仅与层内方差有关,和层间方差无关,因此从其组织形式上看所谓的分层抽样是先将总体分层,然后在每层中抽取样本,遵循扩大层间方差,缩小层间方差的原则对总体进行分层,就可以提高估计的精度。 7.分层抽样的局限性 分层抽样一般来说比简单随机抽样的精度要高,但若层的划分或样本量的分配不合理时,恩呢该会使分层随机抽样的精度比简单随机抽样要差。 8.简述分层抽样中总样本量的分配方法 内曼分配比例分配最优分配 9.怎样分层能提高精度 考虑分层标志的选择及其合理的确定层数。一般来说,增加层数能够提高估计的精度,同时考虑增加层数提高的精度和费用之间的平衡。即增加层数二降低量在精度上是否合算。10.简述比率估计提高抽样效率的条件 有相应的准确的辅助可以利用,推断的变量与辅助变量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要求的样本量较大。 11.简述比率估计的应用条件 比估计是有偏估计,要求的样本量较大哦,研究变量与辅助变量之间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12.从等概率抽样与不等概率的区别来分析进行简单抽样的有效性 当总体单元的差异不大时,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即等概率抽样是有效的,但若总体单元之间的差异较大时,要用不等概率抽样。 13.简述不等概率抽样的主要优点

28.1抽样调查的意义

28.1抽样调查的意义 1、下列调查,哪些适宜做普查?哪些适宜做抽样调查? 1.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2.了解2005年全国婴儿出生率; 3. 新华书店为了做好开学课本的发行工作,需了解某市学生数; 4. 某市公安局为了抓捕一名逃犯,对辖区内的旅馆进行住宿情况调查. 解答:1.抽样调查; 2.抽样调查; 3.普查; 4.普查. 说明:不宜普查的原因 (1)总体中个体数目太大,工作量太大; (2)调查具有破坏性. 2、下面的几个调查中,适合抽样调查的是( ). A.在2003年的“非典”期间,卫生部公布的各省疫情的数据 B.为了了解某品牌的中秋月饼的质量 C.为了了解某校初三年级的学生每天收看焦点访谈节目的人数 D.为了了解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台商的人数 3、一个鱼缸里有多少条鱼,容易数出来.可是,怎么知道一个池塘里有多少条鱼呢?甚至一个大海里有多少条鱼? 一个办法是将池塘里的鱼统统捞上来,逐条清点,但这样不太现实,你有什么办法吗? 4、这里有一个大布袋,里面装着许多乒乓球.如果无法把所有的乒乓球都倒出来数,你有其他办法估计出布袋中共有多少个乒乓球吗?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有一个可行的办法:利用抽样调查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具体应该怎么做? 具体步骤 (1)先从布袋中取出一部分球,例如取10个,在每个球上做个记号(以示它们已经被取出过) (2)将这10个球全部放回布袋中,再将布袋中的球搅匀; (3)第二次从布袋中取出一部分球,例如取15个,检查这15个球中有几个是曾经被取出做过标记的,那么 布袋中有标记的球的数目/布袋中球的数目 ≈第二次取出的球中有标记的球的数目/第二次取出的球的数目 假如发现有2个是做过标记的,哪那么就可以估计出布袋中球的数目 ≈15×10/2=75 5. 想一想 你发现我们的方法有什么弊端了吗? 你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弊端吗? 请同学们回到估计池塘里鱼的数目这个问题,想一想,怎么来估计池塘里鱼的数目呢? 6.某养鱼专业户为了估计湖里有多少条鱼,先捕上100条做上标记,然后放回到湖里,过一段时间待带标记的鱼完全混合于鱼群后,再捕上200条鱼,发现其中带标记的鱼有20条,湖里大约有多少条鱼? 解:设湖里大约有x条鱼, 则100:x=20:200 ∴x=1000.答:湖里大约有1000条鱼.

第7章 抽样调查及答案

第七章 抽样调查 一、本章重点 1.抽样调查也叫做抽样推断或参数估计,必须坚持随机抽样的原则。它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其意义在于对总体的推断上,存在可控制性误差。是一种灵活快捷的调查方式。 2.抽样调查有全及总体与样本总体之区分。样本容量小于30时一般称为小样本。对于抽样调查来讲全及总体的指标叫做母体参数,是唯一确定的未知的量,样本指标是根据样本总体各单位标志值计算的综合性指标,是样本的一个函数,是一个随机变量,抽样调查就是要用样本指标去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样本可能数目与样本容量有关也与抽样的方法有关。抽样方法可以分为考虑顺序的抽样与不考虑顺序的抽样;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 3.大数定律、正态分布理论、中心极限定理是抽样调查的数理基础。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有两个重要的参数(σ;x )。它有对称性、非负性等特点。中心极限定理证明了所有样本指标的平均数等于总体指标如X x E =)(。推出了样本分布的标准差为: 1--=N n N n x σμ。 4.抽样推断在逻辑上使用的是归纳推理的方法、在方法上使用的是概率估计的方法、存在着一定误差。无偏性、一致性和有效性是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 抽样调查既有登记性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抽样误差是一个随机变量,而抽样的平均误差是一个确定的值。抽样误差受总体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样本容量、抽样方法、抽样组织形式的影响。 在重复抽样下抽样的平均误差与总体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成正比,与样本容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即n x σμ=,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仅与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相差一个修正因子即 N n n x -=1σμ。在通常情况下总体的方差是未知的,一 般要用样本的方差来代替。 把抽样调查中允许的误差范围称作抽样的极限误差x ?或p ?。μt =?,用抽 样的平均误差来度量抽样的极限误差。把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称为抽样估计的臵信度。抽样的极限误差越大,抽样估计的臵信度也越大。抽样估计又可区分为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按估计的指标不同又可分为总体平均数的估计、总体成数的估计和总体方差的估计。 二、难点释疑 1.要区分样本可能数目与必要抽样数目。样本可能数目是指从总体N 中抽取一个样本容量为n 的子样最多有多少种抽法,一般用M 表示。而必要抽样数目则是为了使抽样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至少应抽取多少个单位作样本,是样本容量(n )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大数定律、正态分布理论、中心极限定理都是假定从N 中抽取一个样本容量为n 的子样,把所有的样本都抽到(有M 种抽法)之后进行验证的,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办到。只能用样本的相应指标去推测总体的相应指标。这些理论只是为了验证抽样推断的科学性。

9.,简述抽样调查的含义及其特点

9.,简述抽样调查的含义及其特点 篇一:【统计学原理】简答题汇总 统计学原理简答题汇总 1.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 答:统计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示,如学生的性别、职工的文化程度等,品质标志不能直接汇总为统计指标,只有对其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汇总综合才能形成统计指标即总体单位总量;数量标志则表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其标志表现用数值来表示,即标志值,如学生的成绩、职工的工资等,它们从不同方面体现出总体单位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运作的结果。数量标志值可直接汇总综合出数量指标。 2.举例说明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有何不同? 答: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例如:工人的“工资”是标志,而工资为“1200”分,则是标志表现。 3.一个完整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发下主要内容: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4.举例说明如何理解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 答: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填报单位是负责向上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两者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一致的。例如: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单位是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而填报单位是每一个工业企业。但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时又是一致的。例如:对工业企业进行普查时,调查单位是每一个工业企业,而填报单位也是每一个工业企业,两者一致。 5.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 答:调查对象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 6.简述什么是普查及普查的特点。 答: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例如: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基本生产单位普查等。 普查的特点:(1)普查是一种这连续调查。(2)普查是一种全面调查。(3)普查能解决全面统计报表不能解决的问题。(4)普查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而不能经常进行。 7.简述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

2015年《统计学》第七章 抽样调查习题及满分答案

2015年《统计学》第七章抽样调查习题及满分答案 一、单选题 1. 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B)。 A、样本平均误差 B、抽样极限误差 C、可靠程度 D、概率度 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目和抽样误差的关系是(B)。 A.抽样单位数目越大,抽样误差越大 B.抽样单位数目越大,抽样误差越小 C.抽样单位数目的变化与抽样误差的数值无关 D.抽样误差变化程度是抽样单位数变动程度的1/2 3.事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固定顺序和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组织形式,被称为(D)。 A、分层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整群抽样 D、等距抽样 4.在同样条件下,不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相比(A)。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无法判断 5.如果总体成数方差未知,计算必要抽样数目时,可用总体方差的最大值,最大值为(B)。 A、0.24 B、0.25 C、0.50 D、1 6.抽样估计的置信度是( C )A.概率度 B.区间范围的大小C.概率保证程度或置信概率 D.与概率度无关的量 7.随机抽样的基本要求是严格遵守(B)

A、准确性原则 B、随机性原则 C、代表性原则 D、可靠性原则 8.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D) A.广泛运用数学方法 B.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C.修正普查资料 D.用样本指标推算总体指标 9. 抽样调查中(A) A、既有登记性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 B、只有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 C、没有登记性误差,只有代表性误差 D、既没有登记性误差,也没有代表性误差 10.要使抽样误差减少一半(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抽样单位数必须( D)。 A、增加2倍 B、增加到2倍 C、增加4倍 D、增加到4倍 11.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C ) A、实际误差 B、实际误差的绝对值 C、平均误差程度 D、可能误差范围 12.在实际工作中,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采用重复抽样的公式的场合是(A) A、抽样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小时 B、抽样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大时 C、抽样单位数目很少时 D、抽样单位数目很多时 13.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其精确度将(C )。 A、保持不变 B、随之扩大 C、随之缩小 D、无法确定

统计学 抽样估计习题

第六章抽样估计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抽样推断的基本内容是: A.参数估计 B.假设检验 C.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方面 D.数据的收集 2、抽样平均误差的实质是 A. 总体标准差 B. 抽样总体的标准差 C. 抽样总体方差 D. 样本平均数(成数〉的标准差 3、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 A. 总是大于重复抽样平均误差 B. 总是小于重复抽样平均误差 C. 总是等于重复抽样平均误差 D. 上情况都可能发生 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增加一半,抽样平差 A. 缩小为原来的81.6% B. 缩小为原来的50% C. 缩小为原来的25% D.扩大为原来的四倍 5、样本的形成是: A.随机的 B.随意的 C. 非随机的 D.确定的 6、抽样误差之所以产生是由于: A. 破坏了随机抽样的原则。 B. 抽样总体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的结构。 C. 破坏了抽样的系统。 D.调查人员的素质。 7、抽样误差指的是: A. 代表性随机误差 B. 非抽样误差 C. 代表性误差 D. 随机性误差 8、抽样误差大小 A. 可以事先计算,但不能控制 B. 不可事先计算,但能控制 C. 能够控制和消灭 D.能够控制,但不能消灭 9、随机抽出100个工人,占全体工人1%,工龄不到一年的比重为10%。在概率为0.9545时,计算工龄不到一年的工人比重的极限抽样误差。 A.0.6% B. 6% C. 0.9% D. 3% 10、根据抽样调查25个工厂(抽取2%)资料,采购阶段流动资金平均周转时间为52天,方差100,在概率为0.954时,计算流动资金平均周转时间的极限抽样误差。 A.0.8 B.3.96 C.4 D.226 11、根据某城市抽样调查225户,计算出户均储蓄额30000元,抽样平均误差800元,试问概率为90%,户均储蓄余额极限误差是多少? A.53.3 B.1.65 C.720 D.1320 12、根据某市公共电话网100次通话情形抽样调查,知道每次通话平均持续时间为4分钟,均方差为2分钟。在概率为0.9545时,计算每次通话平均持续时间的极限抽样误差。 A.0.2 B.0.4 C.0.28 D.0.1428 13、为研究劳动生产率,某工厂对19%工人进行调查,抽样324人。这些工人加工某零件平均时间消耗35分钟,均方差为7.2分钟,试以0.9545置信度估计平均时间消耗的极限抽样误差。 A.0.8 B.0.36 C.0.076 D.0.72 14、为研究工人生产定额完成情况,对某工厂抽样调查36%的计件工人。抽样的144人中,有80%的工人超额完成生产定额。试计算概率为0.9973时超额完成生产定额工人比重的极限抽样误差。 A.10% B.8% C.12% D.3.2% 15、为估计某地区10000名适龄儿童的入学率,用不重复抽样从该:地区抽取400名儿童,有320

人口抽样调查的意义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人口抽样调查的意义 篇一:人口抽样 四、抽样方案 (一)抽样设计原则 1.对20xx年11月至20xx年人口普查前全国人口变动调查、劳动力调查和群众安全感调查作为为期四年的整体调查项目进行样本的统筹设计。 2.第四季度劳动力调查和年度人口变动调查结合在一 起进行。 3.在四年调查周期内,人口变动调查、劳动力调查样 本均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轮换。4.人口变动和劳动力调查以 全国为总体,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为 子总体进行抽样设计。调查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最终样本单位为调查小区。 5.样本设计既照顾科学性,同时兼顾可操作性。在保 证抽样科学性的前提下,适当考虑各地区实际情况的差异。 (二)调查样本量 全国人口变动调查每次调查的样本量全国约为120万人,

其中城镇约40万人、乡村约80万人,各省调查的样本量为3-4万人。第四季度劳动力调查样本与人口变动调查相同。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允许误差控制在0.2‰左右,相对误差在3%以内,失业率的允许误差在0.3%左右,相对误差在5%以内;各省人口出生率的允许误差控制在1‰左右,相对误差在10%左右;死亡率的允许误差控制在0.9‰左右,相对误差在15%左右;失业率的允许误差在1%左右,相对误差在20%左右。调查指标的把握程度为90%(t=1.64)。 (三)抽样步骤 各省可根据自身情况采用三阶段或二阶段抽样。三阶段抽样的步骤为: 第一阶段,20xx年7月下旬全国统一组织开展乡级单位(指乡、镇、街道)样本的抽取工作。 第二阶段,20xx年9月初全国统一组织开展村级单位(指村委会和社区居委会)样本的抽取工作。 第三阶段,20xx年9月底全国统一组织开展调查小区样本的抽取工作。两阶段抽样的步骤为: 第一阶段,20xx年9月初全国统一组织开展村级单位(指村委会和社区居委会)样本的抽取工作。 第二阶段,20xx年9月底全国统一组织开展调查小区样本的抽取工作。(四)抽样方法 根据样本设计原则与要求,人口变动和劳动力调查采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