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考博高级植物生理学

(完整版)考博高级植物生理学
(完整版)考博高级植物生理学

1水分生理。水分的吸收机理(细胞的吸收,根的吸收),提高抗逆性

水分代谢: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一、细胞吸水的机理:

1.渗透吸水指由于溶质势的下降而引起的细胞吸水,为含有液泡的细胞吸水。

2.吸胀吸水对于无液泡的分生组织和干燥种子来说,主要是依赖于细胞内的亲水性物质,有较低低的衬质势。

二、植物根系吸水。

植物根系吸水的方式按动力不同,分为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两种方式。主动吸水是由植物根系本身的生理活动而引起的吸水方式,动力来自根压,根压指由于根系生理活动引起水势下降,导致土壤周围细胞的水分向根部流动,这种是液体从根部上升的压力;被动吸水是由于枝叶的蒸腾作用而引起根部吸水的方式,动力来自蒸腾拉力,蒸腾拉力指由于整体作用产生的一些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根系吸水的途径

有三条,质外体途径,跨膜途径和共质体途径。质外体途径是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无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速度快;共质体途径是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速度较慢;跨膜运输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到另一个细胞,要通过两次质膜和液泡膜;

提高作物抗旱性途径是什么?

(1)根据作物抗旱特征可以选择不同抗旱性的作物品种。

(2)提高作物抗旱性的生理措施,如:抗旱锻炼等

(3)施用生长延缓剂如矮壮素等

2根干旱后怎么告诉叶片(机理),如何做到合理灌溉等人为的因素。

什么叫信号转导?细胞信号转导包括哪些过程?

答:通过信号传导。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偶联各种刺激信号与其引起的特定生理效应之间的一系列分子反应机制。

包括四个步骤:第一,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相结合;第二,跨膜信号转换;第三,在细胞内通过信号转导网络进行信号传递、放大和整合;第四,导致生理生化变化如何才能做到合理灌溉?

合理灌溉是依据作物需水规律和水源情况进行灌溉,调节植物体内的水分状况,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用适量的水取得最大的效果。要做到合理灌溉,就要掌握作物的需水规律。通过观察作物的灌溉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土壤含水量,并使用喷灌、滴灌、调亏灌溉、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等节水灌溉方法,还要注意水温和水质。

3矿质营养,吸收的机制和机理,(通过蛋白吸收等形式),如何指导合理施肥。

矿质营养: 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通称为植物的矿质营养。

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有哪些?

(1)被动吸收:包括简单扩散,消耗代谢能。

(2)主动吸收:有载体和质子泵参与,需消耗代谢能。

(3)胞饮作用:是一种非选择性吸收方式。

合理施肥的依据:

1.根据形态指标、相貌和叶色确定植物所缺少的营养元素。

2.通过对叶片营养元素的诊断,结合施肥,使营养元素的浓度尽量位于临界浓度的周围。

3测土配方,确定土壤的成分,从而确定缺少的肥料,按一定的比例施肥。

4为什么植物呼吸有多条途径,有什么意义,多条途径都有哪些。5呼吸与生产,呼吸与植物生长,呼吸与植物消耗和果实催熟的关系。

呼吸作用: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酶的参与下,逐步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对植物生命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除绿色细胞可直接从光合作用获取能量外,其它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依赖于呼吸作用。

(2)中间产物为合成作用提供原料呼吸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形成许多中间产物,其中的一部分用作合成多种重要有机物质的原料。

(3)在植物抗病免疫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植物受伤或受到病菌侵染时,呼吸作用的一些中

间产物可转化为能杀菌的植保素,以消除入侵病菌分泌物中的毒性。

3.植物的呼吸途径

A:糖酵解途径(反应底物:淀粉、蔗糖;进行场所:细胞质内;反应历程三阶段:己糖磷酸化、磷酸己糖裂解、ATP和丙酮酸的生成)。

B:三羧酸循环(反应底物:丙酮酸;场所:线粒体)。

C:磷酸戊糖途径(反应底物:葡萄糖;场所:细胞质)。

D:乙醇酸途径(水稻根部特有的)。

E:乙醛酸途径(油料种子萌发所特有的)

植物的呼吸代谢有多条途径,如表现在呼吸底物的多样性、呼吸生化历程的多样性、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的多样性以及末端氧化酶的多样性等。不同的植物、器官、组织、不同的条件或生育期,植物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可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呼吸代谢的多样性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植物形成的对多变环境的一种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使植物在不良的环境中,仍能进行呼吸作用,维持生命活动。

6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机理。光反应的能力吸收,传递,转换。叶绿素的荧光特性是什么,目前荧光技术的开发(结合实际)

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反应是在细胞的哪些部位进行的?为什么?

答:光反应在类囊体膜(光合膜)上进行的,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的。原因:光反应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的,是由光引起的光化学反应,类囊体膜是光合膜,为光反应提供了光的条件;碳反应是在暗处或光处都能进行的,由若干酶催化的化学反应,基质中有大量的碳反应需要的酶。

原初反应是指光合色素分子对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过程。

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过程是通过原初反应完成的。当可见光照到绿色植物上时,聚光系统的色素分子吸收光量子被激发起来。光能在色素分子间以诱导共振方式进行传递,能量可以在相同色素或不同色素分子之间传递,能量传递的效率很高,速度很快,这样就把大量的光能吸收、聚集,并迅速传递到作用中心色素分子,以进行光反应。聚光色素分子将光能吸收、传递至作用中心后,使作用中心色素被激发而成为激发态,放出电子给原初电子受体,中心色素失去的电子可由原初电子供体来补充,于是中心色素恢复原状,而原初电子供体被氧化,这样不断地氧化还原,就把电子不断地传递给原初电子受体,从而完成了光能转

换为电能的过程。

荧光现象——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在反射光下呈红色的现象。

可利用叶绿素荧光特性对棉花等作物的杂种优势进行预测。

7植物C3,C4的基本过程,特点,特效并结合现代技术应用(如将C3植株转变为C4)。如何提高光能利用率(外部因素)。

C3途径:即卡尔文循环以RUBP为CO2受体、CO2固定后的最初产物为PGA的光合途径为C3途径。C4途径:以PEP为CO2受体、CO2固定后的最初产物为四碳双羧酸的光合途径为C4途径。

C3途径可分为羧化、还原、再生3个阶段。

1羧化阶段指进入叶绿体的CO2与受体RuBP结合,生成PGA的过程。2还原阶段指利用同化力将3-磷酸甘油酸还原为甘油醛-3-磷酸的反应过程。3再生阶段甘油醛-3-磷酸重新形成核酮糖-1,5-二磷酸的过程。

特点:C4植物在叶肉细胞中只进行由PEP羧化酶催化的羧化活动,且PEP羧化酶对CO2亲和力高,固定CO2的能力强,在叶肉细胞形成C4二羧酸之后,再转运到维管束鞘细胞,脱羧后放出CO2,就起到了“CO2泵”的作用,增加了维管束鞘细胞中的CO2浓度,抑制了鞘细胞中的Rubisco的加氧活性并提高了它的羧化活性,有利于CO2的固定和还原,不利于乙醇酸的形成,不利于光呼吸进行,所以C4植物光呼吸值很低。而C3植物,在叶肉细胞内固定CO2,叶肉细胞的CO2/O2的比值低,此时,RUBP加氧酶活性增强,有利于光呼吸的进行,而且C3植物中RUBPP羧化酶对CO2亲和力低。

C4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高效光合基因,使得C4植物在高光强、高温和高氧分压条件下具有较C3植物更高的光合速率。因此利用转基因技术,将C4高光效基因导入C3植物,提高作物产量,将是世界主要农作物育种研究的热点。

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和措施有哪些?

(1)增加光合面积:①合理密植;②改善株型。

(2)延长光合时间:①提高复种指数;②延长生育期③补充人工光照。

(3)提高光合速率:①增加田间CO2 浓度;②降低光呼吸。

8光呼吸的条件(为什么与光合作用伴随发生),各有什么利弊。RUBP 的双向催化指的是什么。

光呼吸:植物的绿色细胞在照光下放出CO2和吸收O2的过程。这种反应需要叶绿体参与,仅在光下与光合作用同时发生,光呼吸底物乙醇酸主要由光合作用的碳代谢提供。

光呼吸与光合作用伴随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Rubisco的性质决定的,Rubisco是双功能酶,它既催化羧化反应,又可以催化加氧反应。CO2和O2竞争Rubisco同一个活性部位,因此光呼吸与光合作用同时进行,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抑制。

试评价光呼吸的生理功能。

光呼吸是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①回收碳素:通过C2循环可回收乙醇酸中3/4的碳素。②维持C3光合碳循环的运转:在叶片气孔关闭或外界CO2浓度降低时,光呼吸释放的CO2能被C3途径再利用,以维持C3光合碳循环的运转。③防止强光对光合机构的破坏。

9植物体内有机物的代谢及其运输和分配。植物内部运输的机理是

什么。源库流的机理和调节。

1.细胞内有机物的运输主要是通过扩散和布朗运动在细胞器和细胞溶质之间转移,也可通过胞质运动使细胞器移位。细胞间有机物运输主要通过两条途径:质外体运输和共质体运输。

2.有机物的运输分配是受供应能力,竞争能力和运输能力三个因素影响。

(1)供应能力:指该器官或部位的同化产物能否输出以及输出多少的能力,也就是“代谢源”把光合产物向外“推”送力的大小。(2)竞争能力:指各器官对同化产物需要程度的大小。也就是“代谢库”对同化物的“拉力”大小。(3)运输能力:包括输出和输入部分之间输导系统联系、畅通程度和距离远近。在三种能力中,竞争能力最主要。

3.源是制造同化物的器官,源的供应能力:指源的同化物能否输出以及输出的多少。

库是接受同化物的部位,库的竞争能力:是指库对同化物的吸引和“争调”能力。

源与库共存于同一植物体,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作物栽培和育种上从源、库、流三方面着手,作物要高产,需要库源相互适应,协调一致,相互促进。库大会促源,源大会促库,库小会抑制源,源小库就不会大,高产就困难。

10信号的转导和转录(基本概念弄清)。第一信使,第二信使的定义。

信号转导:细胞内外的信号,通过细胞的转导系统替换,引起的细胞生理反应的过程。

受体:能够特异识地识别并结合信号,在细胞内放大和传递信号的物质。

信息传递:在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在整体水平上,从信息感受部位将信息传递到发生反应部位的过程。

第一信使:胞间或胞外信号分子,是细胞信号转导的初级信号,包括来自胞外的物理和化学次级信号。

第二信使:胞内信号分子,能被保外刺激信号激活或抑制的,具有生理调节活性的细胞内因子。第二信使通常也称为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次级信号。

11植物五大类激素的主要作用和机理。

答: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五大类植物激素为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

1生长素IAA的①促进生长,但浓度高时抑制生长;②促进插条不定根的形成③对养分有调运作用,可诱导无籽果实;④其它生理作用如:引起顶端优势,诱导雌花分化等。

生长素促进植物快速生长的原因:生长素与质膜上的受体质子泵结合,活化了质子泵,同时生长素促进H+分泌速度和细胞伸长速度一致,从而细胞大量吸水膨大。生长素还可活化DNA,从而促进RNA和蛋白质合成。

2赤霉素GA的生理作用①促进茎的伸长生长②诱导开花;③打破休眠④促进雄花分化⑤诱导单性结实等。

GA促进植物生长原因包括促进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大两个方面。GA不引起细胞壁酸化,以可使细胞壁里Ca2+移入细胞质中,细胞壁的伸展牲加大生长加快,GA能抑制细胞壁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使得细胞就延长。

3细胞分裂素CTK 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主要作用①促进细胞分裂,主要是对细胞质的分裂起作用;②促进芽的分化;③促进细胞扩大;④促进侧芽发育,消除顶端优

势;⑤延缓器官衰老⑥打破种子休眠,可代替光照打破需光种子的休眠。

作用机制:在大豆细胞中,它能引起蛋白质合成速率的增加。

4脱落酸ABA 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脱落酸的生理作用①促进休眠;②促进气孔关闭;③抑制生长,该抑制效应是可逆的;④促进脱落;⑤增加抗逆性,ABA有应激激素之称。

作用机制:它是植物细胞内的主要胞内信号之一,可引起胞内信号转导,产生细胞反应。

5乙烯ETH是一种气体激素,它广泛存在于植物各种组织和器官中,在正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更多。它的生理作用①改变生长习性,引起植株表现出特有的三重反应和偏上生长;

②促进成熟;③促进脱落④促进开花和雌花分化;⑤诱导插枝不定根的形成。

作用机制:经乙烯处理的植物组织,多种酶含量,活性有明显提高,同时乙烯的短期快速效应可能对膜透性加大所致,长期慢效应则是引起特有MRNA合成,反应产生新的酶类。

12植物的生长生理。向光性,周期性各指的是什么。

一.向光性

植物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

对于植物向光性的机理有两种学说。

①生长素学说认为向光性反应是由于生长素浓度的差异分布引起的,光照下生长素自顶端向背光侧运输,使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而生长较快,导致茎叶向光弯曲。

②生长抑制物质学说认为向光性由于向光侧的生长抑制物质多于背光侧,向光侧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

二植物生长的周期性

植株或器官生长速率随昼夜或季节变化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植物生长的周期性。

1、植物生长的昼夜周期性

活跃生长的植物器官,其生长速率有明显的昼夜周期性。这主要是由于影响植株生长的因素,通常把这种植株或器官的生长速率随昼夜温度变化而发生有规律变化的现象称为温周期现象。

2、植物生长的季节周期性

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植物在一年中的生长,都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即所谓植物生长的季节周期性。

3、近似昼夜节奏——生物钟

有一些植物的生命活动则并不取决于环境条件的变化。这种生命活动的内源性节奏的周期是在20~28小时之间,接近24小时,因此称为近似昼夜节奏或生理钟。

13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光受体光敏色素的机理。

光敏色素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光敏色素有什么功能?

光敏色素是植物体内含量甚微的易溶于水的浅蓝色的色素蛋白质,由两个亚基组成的二聚体,每个亚基由生色团和脱辅基蛋白组成,两者合称为全蛋白。生色团为一长链状的4个吡咯环,具有独特的吸光特性。脱辅基蛋白多肽链上的半胱氨酸通过硫醚键与生色团相连。光敏色素有Pr和Pfr两种类型,他们是可逆转的,Pr吸收红光后转变为Pfr。

光敏色素在植物中作用很广泛,可归结为:①细胞水平:影响质体形成,原生质体膨大,膜电位、膜透性的改变,细胞的分化及花色素的形成。②营养生长:一些需光种子在萌发时期需要光照,红光下萌发率高。影响根原基起始,叶分化及扩大,子叶张开,单子叶植物叶片展开,叶偏上性,茎节间延长,叶片肉质化,节律现象,叶脱落,休眠,块茎形成。③生

殖生长:引起光周期反应,诱导花芽分化开花,性别表现,花粉育性。⑤调控内源激素代谢及运输,调控酶的活性。

14开花生理。春化和光周期的条件,诱导和在生产上的应用。

春化作用: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

光周期与光周期现象:在一天中,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叫光周期。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叫光周期现象。

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有何应用价值?

(1)可对种子进行人工春化处理后适当晚播,使之在缩短生育期的情况下正常成熟。

(2)调种引种,引种时应注意原产地所处的纬度,了解品种对低温的要求。

(3)控制花期如低温处理可以使秋播的一、二年生草本花卉改为春播,当年开花;对以营养器官为收获对象的植物,可用解除春化的方法,抑制开花,延长营养生长,从而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

光周期理论在农业生产上应用有哪些方面?

(1)控制开花:光周期的人工控制可以促进或延迟开花。

(2)抑制开花,促进营养主长,提高产量。

(3)引种上,必须考虑植物能否及时开花结实。

(4)可以利用作物光周期特性,南繁北育,缩短育种周期。

15果实的成熟,衰老,脱落等机理。衰老中氧代谢的机理,脱落中激素的机理。

衰老:在正常条件下发生在生物体的机能衰退并逐渐趋于死亡的现象。

脱落: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脱离母体的过程。

一、试述乙烯与果实成熟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

果实的成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果实的成熟与乙烯的诱导有关。果实开始成熟时,乙烯的释放量迅速增加,未成熟的果实与已成熟的果实一起存放,未成熟果实也加快成熟达到可食状态。用乙烯或能产主乙烯的乙烯利处理未成熟果实,也能加速果实成熟,人为地将果实中的乙烯抽去,果实的成熟便受阻。

乙烯诱导果实成熟的原因可能在下列几方面:①乙烯与细胞膜的结合,改变了膜的透性,诱导呼吸高峰的出现,加速了果实内的物质转化,促进了果实成熟;②乙烯引起酶活性的变化,使酶的活性增强;③乙烯诱导新的RNA合成。果实成熟前,RNA和蛋白质的含量增加,这些新合成的蛋白质与形成呼吸酶有关。

二、植物衰老时发生了哪些生理生化变化?

植物衰老在外部特征上的表现是:生长速率下降、叶色变黄、叶绿素含量减少。

在衰老过程中内部也发生一些生理生化变化,包括:

(1)光合速率下降。这种下降不只表现在衰老叶片上,整株植物的光合速率也降低。

(2)呼吸速率降低,先下降、后上升,又迅速下降,但降低速率较光合速率降低为慢;

(3)核酸、蛋白质合成减少、降解加速,含量降低;

(4)酶活性变化,如核糖核酸酶,蛋白酶等水解酶类活性增强;

(5)促进生长的植物激素如IAA、CTK、GA等含量减少,而诱导衰老和成熟的植物激素ABA和乙烯含量增加;

(6)细胞膜系统破坏,透性加大,最后细胞解体,保留下胞壁。

三、植物器官脱落与植物激素的关系如何?

(1)生长素当生长素含量降至最低时,叶片就会脱落,外施生长素于离区的近基一侧,则加速脱落,施于远基一侧,则抑制脱落,其效应也与生长素浓度有关。

(2)脱落酸幼果和幼叶的脱落酸含量低,当接近脱落时,它的含量最高。主要原因是可促进分解细胞壁的酶的活性,抑制叶柄内生长素的传导

(3)乙烯棉花子叶在脱落前乙烯生成量增加一倍多,感病植株,乙烯释放量增多会促进脱落。

(4)赤霉素促进乙烯生成,也可促进脱落,细胞分裂裂素延缓衰老,抑制脱落。

16 逆境生理。逆境生理的基本概念,逆境伤害的原因和机理。逆境中植物的抵抗途径有哪些,如何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逆境:系指对植物生存和生长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抗逆性: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和忍耐能力。抗性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1植物的抗冷性

零上低温,虽无结冰现象,但能引起喜温植物的生理障碍,使植物受伤甚至死亡的危害称为冷害,植物对零上低温的适应能力成为抗冷性。伤害原因:低温影响植物的生理生化变化,使植物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抗性机制:植物通过调节不饱和脂肪酸来维持膜的流动性,以适应低温条件。提高植物抗冷性的途径:(1)抗冷锻炼(2)化学诱导(3)培育抗冷品种4)合理施肥

2.植物的抗冻性

冰点以下的低温使植物组织内结冰引起的伤害称为冻害。植物对零下低温的适应能力称为抗冻性。伤害原因:冻害主要危害在于引起植物组织和细胞结冰,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影响。抗性机制:有膜伤害假说和巯基假说两种。提高植物抗冻性的途径:(1)抗冻锻炼(2)化学调控3)培育抗冻品种4)农业措施

3植物的抗热性

高温胁迫引起的伤害称热害。植物对高温胁迫的适应和抵抗能力称抗热性。伤害原因:温度升高到对植物造成胁迫时,气孔开度减小,蒸腾作用随之减小,影响植物对矿质离子的运输和水分需求。抗性机制:通过植物自身的器官和组织,以及代谢反应来抵抗热害。提高抗热的途径:1高温锻炼。2.改善栽培措施。3.化学药剂处理。

4植物的抗旱性

当植物耗水大于吸水时,植物体内出现水分亏缺,水分过度亏缺的现象称为干旱。植物对水分亏缺的适应和抵抗能力称为抗旱性旱。伤害原因:引起细胞膜结构破坏,生长抑制,光合减弱等。抗性机制:植物通过自身特点,在干旱条件下维持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生理代谢。提高作物抗旱性途径:1.抗旱锻炼。2.合理施肥。3.生长延缓剂及抗蒸腾剂的施用。4.节水,发展旱作农业。

5植物的抗涝性

土壤水分过多对植物产生的伤害称为涝害。植物对水分分过多的适应和抵抗能力称为抗涝性。伤害原因:涝害的危害主要是由于水涝导致植物缺氧引发的此生胁迫对植物产生的伤害。抗性机制:植物通过自身形态和生理特点,进行抗涝。提高作物抗旱性途径提高抗涝的途径:1.开深沟降低地下水位。2.采用高畦栽培。3.加强水利建设4.及时排涝。

6植物的抗盐性

土壤中盐分过多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的危害叫做盐害。植物对土壤盐分过多的适应和抵抗能力称为抗盐性。伤害原因:对细胞质膜造成伤害,引起细胞内的离子失调等。抗性机制:植物对盐渍环境的适应机制主要是避盐和耐盐。提高植物抗盐性的途径有:1选育抗盐品种

2抗盐锻炼3使用生长调节剂4 改造盐碱土

【优质文档】高级植物生理学专题复习题

2014 高级植物生理学专题复习题 一、将下列英文名词翻译成中文并用中文简要解释 phytochrome polyamines calmodulin Rubisico elicitor phytoalexin lectins systemin oligosaccharinaquaporin Phosphotidylinositol Osmotin 二、问答题 1. 举例说明突变体在植物生理学研究中的应用。2. 简述由茉莉酸介导的植物伤信号转导过程。3. 植物体内产生NO 形成途径主要有哪些?NO 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怎样?4. 简述由水杨酸介导的植物抗病信号转导过程。5. 试论述在逆境中,植物体内积累脯氨酸的作用。6. 简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7. 什么是活性氧?简述植物体内活性氧的产生和消除机制。8. 植物抗旱的生理基础有哪些?植物如何感受干旱信号?9.盐胁迫的生理学基础有哪些?如何提高植物的抗盐性? 10.说明干旱引起气孔关闭的信号转导机制。 11.为什么在植物生理分子研究中选拟南芥、蚕豆、番茄作为模式植物? 12.试述植物对逆境的反应和适应机理(阐述1-2 种逆境即可) 13.简述高等植物乙烯生物合成途径与调节 (文字详述与详细图解均可14.以乙烯为例说明激素的信号转导过程。 15.什么是光呼吸与光抑制?简要阐明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包括外界环境因素与植物本身 calcium messenger systym late embryogenesis abundent protein hypersensitive response 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 induced systemic resistance heat shock protein 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 Partial rootzone irrigation Original fluorescence yield Maximal fluoreseence yield photoihibition photooxidation photoinactivation photodamage photobleaching solarization

植物生理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_(大题目)

植物生理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大题目)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1.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纯水和1mol/L蔗糖溶液中,细胞的渗透势、压力势、水势及细胞体积各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在纯水中,各项指标都增大;在蔗糖中,各项指标都降低。 2.从植物生理学角度,分析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的道理。 答:水,孕育了生命。陆生植物是由水生植物进化而来的,水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的“先天”环境条件。植物的一切正常生命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细胞水分含量的状况下才能进行,否则,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阻,甚至停止。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在农业生产上,水是决定收成有无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很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水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细胞质的含水量一般在70~90%,使细胞质呈溶胶状态,保 证了旺盛的代谢作用正常进行,如根尖、茎尖。如果含水量减少,细胞质便变成凝胶状态,生命活动就大大减弱,如休眠种子。 ●水分是代谢作用过程的反应物质。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质合成和分解的过程 中,都有水分子参与。 ●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一般来说,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固态的无机物质和 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只有在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同样,各种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也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 ●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由于细胞含有大量水分,维持细胞的紧张度(即膨胀), 使植物枝叶挺立,便于充分接受光照和交换气体。同时,也使花朵张开,有利于传粉。 3.水分是如何跨膜运输到细胞内以满足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需要的? ●通过膜脂双分子层的间隙进入细胞。 ●膜上的水孔蛋白形成水通道,造成植物细胞的水分集流。植物的水孔蛋白有三种类型: 质膜上的质膜内在蛋白、液泡膜上的液泡膜内在蛋白和根瘤共生膜上的内在蛋白,其中液泡膜的水孔蛋白在植物体中分布最丰富、水分透过性最大。 4.水分是如何进入根部导管的?水分又是如何运输到叶片的? 答:进入根部导管有三种途径: ●质外体途径: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 快。 ●跨膜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通过质膜,还要通过液泡膜。 ●共质体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 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这三条途径共同作用,使根部吸收水分。 根系吸水的动力是根压和蒸腾拉力。 运输到叶片的方式:蒸腾拉力是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使水分在茎内上升到达叶片,导管的水分必须形成连续的水柱。造成的原因是:水分子的内聚力很大,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从而使水分不断上升。 5.植物叶片的气孔为什么在光照条件下会张开,在黑暗条件下会关闭?

第六版植物生理学课后习题名词解释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水势:(water potential)水溶液的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之差,除以水的偏 摩尔体积所得商。 ●渗透势:(osmotic potential)亦称溶质势,是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 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水势的水势下降值。 ●压力势:(pressure potential)指细胞的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 种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引起富有弹性的细胞壁产生一种限制原生质体膨胀的反作用力。 ●质外体途径:(apoplast pathway)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 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 ●共质体途径:(symplast pathway)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 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根压:(root pressure)由于水势梯度引起水分进入中柱后产生的压力。 ●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 子),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 ●蒸腾比率:(transpiration ratio)光合作用同化每摩尔CO2所需蒸腾散失的水 的摩尔数。 ●水分利用率:(water use efficiency)指光合作用同化CO2的速率与同时蒸腾 丢失水分的速率的比值。 ●内聚力学说:(cohesion theory)以水分具有较大的内聚力足以抵抗张力,保 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的学说。 ●水分临界期:(critical period of water)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矿质营养:(mineral nutrition)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 ●大量元素:(macroelement)植物需要量较大的元素。 ●微量元素:(microelement)植物需要量极微,稍多即发生毒害的元素。 ●溶液培养:(solution culture method)是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 栽培植物的方法。 ●透性:(permeability)细胞膜质具有的让物质通过的性质。 ●选择透性:(selective permeability)细胞膜质对不同物质的透性不同。 ●胞饮作用:(pinocytosis)细胞通过膜的内陷从外界直接摄取物质进入细胞的 过程。 ●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转运过程顺电化学梯度进行,不需要代谢供给 能量。 ●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转运过程逆电化学梯度进行,需要代谢供给能 量。 ●转运蛋白:(transport protein)包括两种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 通道蛋白:横跨两侧的内在蛋白,分子中的多肽链折叠成通道,内带电荷并充满水。 载体蛋白:跨膜的内在蛋白,形成不明显的通道,通过自身构象的改变转运物质。 ●单向运输载体:(uniport carrier)能催化分子或离子单方向地顺着电化学势梯

高级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1、共振传递:一个色素分子吸收光能被激发后,其中高能电子的振动会引起附近另一个分子中某个电子的振动(共振)。 2、激子传递:激子通常是指非金属晶体中由电子激发的量子,它能转移能量,但不能转移电荷。在由相同分子组成的聚光色素系统中,其中一个色素分子受光激发后,高能电子在返回原来轨道时也能释放出激子,此激子同样能使相邻色素分子激发,即把激发能传递给相邻色素分子。激发的电子可以相同的方式再放出激子,依次传递激发能。 3、受体:狭义概念:是细胞表面或亚细胞组分中的一种天然分子,可以识别并特异地与有生物活性的化学信号—配基结合,从而激活或启动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广义概念:是指能够接受任何刺激(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刺激等),并能产生一定细胞反应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均称为受体。 4、它感作用:植物群生在一起,相互之间存在对环境生长因素,如光照、水肥的竞争和通过向周围环境释放有机化学物质,影响周围植物称为它感作用,也成为相生相克或异株克生作用。 5、它感化合物:也称克生物质,它感作用中把生物体产生的、能影响其它植物生长、健康、行为或群系关系的所有非营养物质统称为它感化合物。 6、量子产额:吸收一个光量子后所所释放的O 2的分子数或固定CO 2 的分子数,或光化学产物数。 7、花熟状态:当植物营养生长达到一定程度,即体内一些特殊物质积累达到一定量时,即产生对开花诱导条件能够发生反应状态,即为花熟状态。 8、光周期诱导:一定适宜的日照条件(光周期)诱导花熟状态的植物启动开花反应的现象。 9、光周期反应:植物能够接受一定适宜的日照条件(光周期)后体内进行花反应的生理现象。 10、开花:成花反应完成(叶原基转向花原茎),植物开花的现象。 11、临界夜长:昼夜周期中短日植物能开花的最小暗期长度或长日照植物能够开花的最大暗期长度。 12、临界日长:指昼夜周期中能诱导植物开花所需的最低或最高的极限日照长度。 13、根系提水作用:是指土壤表层干旱的条件下,当植物蒸腾作用降低时,处于深层湿润土壤中的根系吸收水分,并通过输导组织运至浅层根系进而释放到周围干燥土壤中的现象。 14、被动吸水:常称为“蒸腾拉力吸水”,是指叶片因蒸腾失水而造成与维管束系统一个连续的水势差而产生的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一种吸水形式,是植物水分吸收的主要形式。 15、协助扩散:是小分子物质经膜转运蛋白,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势梯度跨膜的转运,不需要细胞提供代谢能量。 16、空化现象:虽然水分子之间存在内聚力,但木质部中的水柱也有可能被其间的气泡所阻塞,导致水流中断的现象。 17、源:指制造营养并向其它器官提供营养的部位或器官,主要是指成熟的叶片。 18、库:指消耗养料和贮藏养料的器官,如生殖器官、干物质贮藏器官等。 19、活性氧:是指氧在还原过程中产生的、氧化性极强的一类中间产物的统称。 20、呼吸链电子漏:当电子由呼吸链的辅酶Q裂解出来,在细胞色素系统进行传递过程中,部分电子也会发生“泄露”现象,泄露的电子并使氧的单价还原的形式生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这种现象称为呼吸链电子漏。 21、伤呼吸:植物在受伤后,伤处细胞呼吸均明显的增强,把这种呼吸习惯称为伤呼吸。 22、信号转导:植物细胞通过膜上的受体细胞感受和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并将这种刺激通过胞内各种转导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植物学考博参考书-真题-分数线-育明考博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植物学考博参考书-真题-分数线 一、北京林业大学考博资讯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以培养生物科学领域高新技术人才和基础研究人才为主要目标,肩负着教育部设立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任务,设有生物科学(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学院学科门类齐全,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林木遗传育种、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微生物学科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细胞生物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承担着总理基金研究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高新技术“863”、国外农业先进科学技术引进“948”、国际科技合作、国家科技攻关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与基础项目数十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多项,在教学及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院共招收博士生33人,其中植物学招收8人,微生物学招收1人,细胞生物学招收4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招收4人,森林生物资源利用招收5人,林木遗传育种招收11人,各位考生需要在考前联系导师,以确定是否能够报考。 植物学下设五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植物生长发育与系统进化,导师是郑彩霞;第二个方向是植物抗逆生理及分子机制,导师是陈少良、夏新莉、尹伟伦;第三个方向是光合作用与植物光生物学,导师是高洪波、郑彩霞;第四个方向是药用植物及其次生代谢,导师是刘玉军;第五个方向是植物防御反应与信号转导,导师是沈应柏。大家需要提前联系导师以确定是否能够报考。 考试科目有三门,满分三百分,每门课100分,第一门是英语,第二门是植物学,第三门是植物生理学。 注意事项: 1、复试成绩=外语口语及听力×10%+专业外语×20%+综合素质×70%;入学总成绩=初试总成绩×(75-50)%+复试成绩×(25-50)%。 2、原则上按考生报考导师录取,同时兼顾考生入学总成绩排名;导师在达到录取基本分数线的考生中有录取决定权。每名导师招生总数原则上不能超过3人(含直博、自主选拔生、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生),外聘导师及首次招生导师原则上不能超过1人。 3、达到录取分数线但是没有导师接受者不予录取,所以说提前联系一下导师是非常重要的,育明考博可以协助大家联系到一位称心满意地导师。 二、北京林业大学考博英语内容、题型

近点的名词解释生理学

近点的名词解释生理学 生理学的意思是什么呢?怎么用生理学来造句?下面是为你整理生理学的意思,欣赏和精选造句,供大家阅览! 生理学的意思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研究生物功能活动的生物学学科,包括,个体、器官、细胞和分子层次的生理活动研究,以及实验生理学、分子生理学和系统生理学等。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生理学是研究活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活机体包括最简单的微生物到最复杂的人体。 生理学造句欣赏 1 人的大脑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是所有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都承认的。如果人的大脑的潜力都能充分发挥的话,每一个大脑都能装相当于上亿册书的图书馆这样的知识量。大家都应该坚信,自己能够掌握许多知识,能够谈成一个有丰富知识的人。 2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曾荣获诺贝尔奖。 3 在有机物和机器的混合物中,生理学总是略胜一筹。

4 本文试图在前人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心理学、生理学、医学各方面的知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写作自疗这个课题进行尝试性的研究。 5 他对生理学发展的新贡献获得高度赞赏. 6 一些运动生理学家的答案并非如你所想。 7 动物生理学家对这一感觉系统进行了完善的解剖研究。 8 这是张卡通图画,实际上描绘了一个由生理学家,所做过的经典实验,出于某种原因,他们切开一只狗的大脑,对不同的大脑区域进行电击。 9 出汗是那些看似简单的生理机能之一,但生理学家仍然没有充分理解它,至少在为什么性别会影响出汗这个问题上。 10 应用电生理学技术结合行为学方法,探查了大鼠在明暗分辨学习后额叶皮层的突触效能变化。 11 其中就业培训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疾病的性质和声学原理。 12 萨尔斯顿爵士于200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3 首先从生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肌肉疲劳和精神疲劳,研究了驾驶疲劳的生理学机理。 14 通过观察动物的神经行为学、脑电生理学及病理形态学变化情况,对该模型的可靠性进行客观评价。

高级植物生理学03温度胁迫

低温胁迫 低温程度和植物受害情况,可分为冷害(chilling),指作物在它生长所需的适温以下至冰点以上温度范围内所发生的生长停滞或发育障碍现象;冻害(freezing),指冰点以下低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一、低温的伤害: 膜伤害:目前普遍认为细胞膜(特别是质膜和类囊体膜)系统是植物受低温伤害的初始部位,低温处理后膜相对透性以及膜上各组分的变化, 是衡量植物抗冷性的一个指标。若温度缓慢降至零下,能引起细胞外冰晶积累,造成机械性胁迫和细胞内次生干旱等复杂变化。 膜脂相变:细胞膜系统是低温冷害作用的首要部位, 温度逆境不可逆伤害的原初反应发生在生物膜系统类脂分子的相变上。膜脂从液晶相变成凝胶相,膜脂上的脂肪酸链由无序排列变为有序排列,膜的外形和厚度发生变化,膜上产生皲裂,因而膜的透性增大,离子大量外泻,因而电导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脂脂肪酸的不饱和度或膜流动性与植物抗寒性密切相关。膜脂肪酸成份(饱和和非饱和脂肪)酸和膜透性 膜脂过氧化:植物在低温胁迫下细胞膜系统的损伤可能与自由基和活性氧引起的膜脂过氧化和蛋白质破坏有关。MDA含量可以作为低温伤害程度以及植物抗冷性的一个生理指标。 乙烷。植物在正常条件下几乎不产生乙烷,在逆境条件下细胞遭到破坏时乙烷大量产生。一般认为乙烷是由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及其过氧化物通过自由基反应生成的,所以乙烷的产生与膜脂过氧化密切相关,其产量与膜透性呈正相关,可作为膜破坏的指标。 乙烯???当植物处于逆境条件时,乙烯生成增加,被称为逆境乙烯或应激乙烯,其量比正常条件下的乙烯量高2~50倍。乙烯主要由受刺激而未死亡的细胞产生,其生物合成也是遵循:蛋氨酸→腺苷蛋氨酸(SAM)→ACC→乙烯途径。也有人报道逆境乙烯也可由亚麻酸过氧化作用产生。但在植物体内很难将各种途径产生的乙烯区分开来,因此乙烯的释放不能作为一种表示膜脂过氧化的指标。 细胞骨架是(植物中主要是指微管和微丝)。与细胞运动、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细胞分裂、基因表达及细胞分化等生命活动都密切相关。低温直接毁坏了细胞骨架,使细胞质基质结构紊乱,进而破坏细胞的代谢系统及其中物质的运输。不同耐寒性植物的微管对低温的反应有着显著差异。不耐寒植物的微管对低温敏感,而抗寒植物其微管具有抗寒性,其冷稳定性与植物种类抗寒性成正相关,抗寒锻炼后,抗寒植物的微管其冷稳定性提高。 光合作用:温胁迫对植物光合色素含量、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光合能量代谢及PS活性等一系列重要的生理生化过程都有明显影响。对于亚热带起源的低温敏感植物,当温度稍低于其最适生长温度时,即表现出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当温度降至引起冷害的临界温度时,光合作用显示出强烈的抑制。光合机构的光破坏在很多情况下是由过剩光能产生的活性氧引发的(引发光氧化损害的两类活性氧是米勒反应产生的超氧阴离子O和单线态氧’O2。

(完整版)考博高级植物生理学

1水分生理。水分的吸收机理(细胞的吸收,根的吸收),提高抗逆性 水分代谢: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一、细胞吸水的机理: 1.渗透吸水指由于溶质势的下降而引起的细胞吸水,为含有液泡的细胞吸水。 2.吸胀吸水对于无液泡的分生组织和干燥种子来说,主要是依赖于细胞内的亲水性物质,有较低低的衬质势。 二、植物根系吸水。 植物根系吸水的方式按动力不同,分为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两种方式。主动吸水是由植物根系本身的生理活动而引起的吸水方式,动力来自根压,根压指由于根系生理活动引起水势下降,导致土壤周围细胞的水分向根部流动,这种是液体从根部上升的压力;被动吸水是由于枝叶的蒸腾作用而引起根部吸水的方式,动力来自蒸腾拉力,蒸腾拉力指由于整体作用产生的一些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根系吸水的途径 有三条,质外体途径,跨膜途径和共质体途径。质外体途径是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无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速度快;共质体途径是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速度较慢;跨膜运输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到另一个细胞,要通过两次质膜和液泡膜; 提高作物抗旱性途径是什么? (1)根据作物抗旱特征可以选择不同抗旱性的作物品种。 (2)提高作物抗旱性的生理措施,如:抗旱锻炼等 (3)施用生长延缓剂如矮壮素等 2根干旱后怎么告诉叶片(机理),如何做到合理灌溉等人为的因素。 什么叫信号转导?细胞信号转导包括哪些过程? 答:通过信号传导。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偶联各种刺激信号与其引起的特定生理效应之间的一系列分子反应机制。 包括四个步骤:第一,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相结合;第二,跨膜信号转换;第三,在细胞内通过信号转导网络进行信号传递、放大和整合;第四,导致生理生化变化如何才能做到合理灌溉? 合理灌溉是依据作物需水规律和水源情况进行灌溉,调节植物体内的水分状况,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用适量的水取得最大的效果。要做到合理灌溉,就要掌握作物的需水规律。通过观察作物的灌溉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土壤含水量,并使用喷灌、滴灌、调亏灌溉、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等节水灌溉方法,还要注意水温和水质。 3矿质营养,吸收的机制和机理,(通过蛋白吸收等形式),如何指导合理施肥。 矿质营养: 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通称为植物的矿质营养。 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有哪些? (1)被动吸收:包括简单扩散,消耗代谢能。 (2)主动吸收:有载体和质子泵参与,需消耗代谢能。 (3)胞饮作用:是一种非选择性吸收方式。 合理施肥的依据:

植物生理学考博深刻复知识题

词解释 01. 根压——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02. 蒸腾作用——水分通过植物体表面(如叶片等),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03. 水分临界期——指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缺水最为敏感,最易受害的阶段 04. 内聚力学说——以水分具有较大的内聚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的学说 05. 矿质营养——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通称为矿质营养 06. 必需元素——指在植物营养生理上表现为直接的效果、如果缺乏时则植物生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以及去除时植物表现出专一的、可以预防和恢复的症状的一类元素 07. 单盐毒害——溶液中只有一种金属离子对植物起有害作用的现象 08. 离子对抗——在发生单盐毒害的溶液中,如加入少量其他金属离子来减弱或消除单盐毒害的作用叫离子对抗 09. 平衡溶液——对植物生长有良好作用而无毒害作用的溶液 10. 还原氨基化——还原氨直接使酮酸氨基化而形成相应氨基酸的过程 11. 胞饮作用——物质吸附在质膜上,然后通过膜的内折而转移到细胞内的攫取物质及液体的过程 12. 通道蛋白——在细胞质膜上构成圆形孔道的内在蛋白 13. 植物营养临界期—— 14. C3途径——以RUBP为CO2受体,CO2固定后的最初产物为PGA的光合途径为C3途径 15. 交换吸附——根部细胞在吸收离子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离子的吸附与解吸附的过程,总有一部分离子被其它离子所置换,所以细胞吸附离子具有交换性质

16. C4途径——以PEP为CO2受体,CO2固定后最的初产物是四碳双羧酸的光合途径为C4途径。 17. 光系统——由不同的中心色素和一些天线色素、电子供体和电子受体组成的蛋白色素复合体。 18. 反应中心——由中心色素、原初电子供体及原初电子受体组成的具有电荷分离功能的色素蛋白复合体结构。 19. 荧光现象——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在反射光下呈红色的现象 20. 磷光现象——当去掉光源后,叶绿素溶液和能继续辐射出极微弱的红光,它是由三线态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光。这种发光现象称为磷光现象。 21. 爱默生效应——如果在长波红光(大于685nm)照射时,再加上波长较短的红光(650nm),则量子产额大增,比分别单独用两种波长的光照射时的总和还要高。 22.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同化CO2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O2并积蓄能量的过程 23. 聚光色素——没有光化学活性,只有收集光能的作用,并将之传到反应中心色素的色素 24. 光合磷酸化——叶绿体在光下把无机磷和ADP转化为ATP形成高能磷酸键的过程 25. 光补偿点——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和呼吸过程中放出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 26. 光饱和点——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时的光照强度。 27. 呼吸作用——生活细胞内某些有机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进行彻底或不彻底的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过程 28. 呼吸链——呼吸代谢中间产物的电子和质子,沿着一系列有顺序的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途径,传递到分子氧的总过程

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专业董孝斌、龚吉蕊、黄永梅、江源植被资源与资源生态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专业董孝斌、龚吉蕊、黄永梅、江源植被资源与资 源生态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 一、专业的设置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27人,下设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生态学和土地资源管理,共5个专业。 自然资源专业下设刘学敏、王玉海的资源经济与管理;李小雁的生态水文学与水文土壤学;植被资源与资源生态,导师有董孝斌、龚吉蕊、黄永梅、江源;陶明信、张金亮的油气资源;中药资源,导师有曹红斌、杜树山、孟繁蕴、王永炎、张文生。 二、考试的科目 植被资源与资源生态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②2049自然地理学或2619植物生理学③3066生态学或3847地理信息系统 江源①1101英语②2049自然地理学或2619植物生理学③3060水文学或3066生态学或3847地理信息系统 三、导师介绍 董孝斌:教授、副院长、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博导 龚吉蕊:教授级高级实验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博导 黄永梅,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副教授、博导、北京师范大学博士 江源:教授,博导,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院长,资源生态与中药资源研究所所长 四、参考书目 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

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肆九叁叁,柒壹六,贰六,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一般每门专业课都有有三道大题,考试时间各3小时,一般会有十几页答题纸。考生在专业课复习中仅仅有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对真题最权威最正统的解析,两相印证才能够把握导师出题的重点、范围以及更加偏重哪一类的答案。 第四,导师的信息。导师的著作、研究方向、研究课题、近期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另外就是为研究生们上课所用的课件笔记和讨论的话题。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初复试出题的考察重点。同时这些信息也是我们选择导师的时候的参照依据,当然选择导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还应当考虑到导师的研究水平、课题能力、对待学生的态度和福利等等。 第五,时事热点话题分析。博士生导师在选择博士的时候会一般都会偏重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热点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在初试和复试中都有体现。近几年的真题中都会有联系实际的热点分析。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就应单多阅读一些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权威的期刊上面“大牛们”都在关心、探讨什么话题,以及一些时事热点问题能不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来加以解释解决。 五、北师考博英语 北师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阅读、翻译和写作等。北师考博英语的

高级植物生理学04盐胁迫及其它

盐胁迫 全世界约有1/3的盐渍化土壤,我国约有250 多万公顷的各种盐渍土壤,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或内陆新疆、甘肃等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随着工业污染加剧、灌溉农业的发展和化肥使用不当等原因, 次生盐碱化土壤面积有不断加剧的趋势。这些地区由于土壤中含有较多的盐类植物常受盐害而不能正常生长和存活,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植物耐盐机理和耐盐作物品种的培育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综合治理盐渍土、提高植物的耐盐性、开发利用盐水资源已成为未来农业发展及环境治理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钠盐是形成盐分过多的主要盐类,NaCl和Na2SO4含量较多称为盐土,Na2CO3与NaHCO3含量过多称为碱土。自然界这两种情况常常同时出现统称为盐碱土。 一、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机理 盐害包括原初盐害和次生盐害。原初盐害是指盐离子的直接作用,对细胞膜的伤害极大;次生盐害是指盐离子的间接作用导致渗透胁迫,从而造成水分和营养的亏缺。 1、生理干旱。土壤盐分过多使植物根际土壤溶液渗透势降低,植物要吸收水分必须形成一个比土壤溶液更低的水势,否则植物将受到与水分胁迫相类似的危害,处于生理干旱状态。如一般植物在土壤盐分超过0. 2 %~0.5 %时出现吸水困难,盐分高于0. 4 %时植物体内水分易外渗,生长速率显著下降,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2、直接盐害。(1)细胞内许多酶只能在很窄的离子浓度范围内才有活性,从而导致酶的变性和失活,以致于影响了植物正常的生理功能和代谢。高浓度盐分影响原生质膜,改变其透性,盐分胁迫对植物的伤害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破坏生物膜的生理功能引起的。盐胁迫还可影响膜的组分用NaCl 和NaCO3溶液处理玉米幼苗发现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指数降低,饱和脂肪酸指数相对增多,这也证明了盐离子能影响膜脂成分的组成。(2)植物吸收某种盐类过多而排斥了对另一些营养元素的吸收,导致不平衡吸收,产生单盐毒害作用,还造成营养胁迫。如Na+浓度过高时,减少对K+的吸收,同时也易发生PO43-和Ca2+的缺乏症,盐胁迫下造成养分不平衡的另一方面在于Cl-抑制植物对NO3-及H2PO4 -的吸收。 3、光合作用。众多实验证明,盐分胁迫对盐生植物和非盐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都是抑制的,并且降低程度与盐浓度呈正相关。 (1)盐胁迫使叶绿体中类囊体膜成分与超微结构发生改变 (2)盐胁迫对光能吸收和转换的影响 (3)盐胁迫对电子传递的影响随着盐浓度的提高PSⅡ电子传递速度明显下降能与盐胁迫损害了PSⅡ氧化侧的放氧复合物的功能,使它向PSⅡ反应中心提供的电子数量减少,阻断了PSⅡ还原侧从QA 向QB 的电子传递。 (4)盐胁迫对光合碳同化的影响光合作用碳同化过程中最重要的酶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PCase),在盐胁迫下会使RUBPCase 的活性和含量降低,结果酶的羧化效率下降,导致植物固定CO2 的能力减弱,与此同时,RUBPCase 还限制RUBP 和无机磷(Pi)的再生,而这两种物质再生能力的大小对C3 循环至关重要。此外,盐胁迫还会降低磷酸甘油酸、磷酸三糖和磷酸甘油醛的含量。这些物质均是C3循环的中间产物,其含量减少不利于碳同化的正常

植物生理学 第六版 各章练习及答案

植物生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水分生理 一名词解释: 水势:水势是指系统中水的化学势与纯水(0℃,1个大气压)的化学势的差同系统中水的偏摩尔体积的商。用ψw表示。 Ψw= (μw -μ0)/V 、 系统水势:水势=渗透势+ 衬质势+ 压力势+ 重力势 ψw=ψs+ψm+ψp+ψz 衬质势: 我们把系统中能够提供与水相互作用的表面的物质,称为衬质。这种由于系统中亲水性物质通过亲水表面对自由水的束缚而引起的系统水势的降低值称为衬质势,用ψm来表示。[细胞的衬质势(Ψm):原生质是亲水性胶体;亲水胶粒对自由水的束缚使细胞水势下降。我们把这种由于细胞胶体物质对自由水的束缚而引起的细胞水势的降低值称为衬质势.] 压力势: 由于系统所承受的压强的变化而引起的系统水势的变化。 Ψp=P-P标= P-0.10133MPa。 [由于壁压的存在使细胞的水势增加,这种由于壁压的存在而引起细胞水势的增加值称为压力势,用Ψp表示] 渗透势: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系统水势的降低值称为溶液的渗透势。用ψs或ψp表示。ψs= - Rtim(范托夫方程) (m ——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1千克溶剂中含有溶质的摩尔数)。 i ——等渗系数,非电解质i=1。 R ——气体常数(0.083升.巴/摩尔.度,0.082升.大气压/摩尔.度,0.0083升.MPa/摩尔.度) t ——绝对温度(273+t)。 若溶液的i 和m 为已知,那么溶液的渗透势和水势就可以计算出来。 溶液的渗透势(ψs ,MPa):ψs = -2.27*溶液的冰点下降值/1.86)[细胞的渗透势(Ψs )细胞的细胞液含有溶质,可以引起细胞水势的降低。] 束缚水:是指与胶体颗粒密切结合而不能自由移动的水分。 自由水:是指未与原生质胶粒结合,可以自由移动的水分。 偏摩尔体积: 是指在不改变系统其他条件的前提下,向系统中加入1摩尔纯水,系统总体积的增量。纯水为18cm3/mol 渗透作用:水分透过半透膜从水势高的一侧向水势低的一侧移动的现象称为渗透作用。 渗透系统:半透膜及其两侧的溶液构成的系统称为渗透系统。 吸涨作用:亲水胶体吸水膨胀的现象。主要由衬质势决定的吸水方式。 代谢性吸水:植物细胞利用呼吸代谢释放的能量,使水分经过质膜进入细胞的过程,叫做代谢性吸水。 根压: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产生的使水分从根部上升的压力,称为根压 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所造成的根部对水分吸收的能力叫做蒸腾拉力。 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表面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蒸腾速率:是描述蒸腾作用快慢的生理指标,通常用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散失掉的水分的重量来表示。常用的单位:g/dm2.hr。 蒸腾比率:植物每消耗一千克水,合成干物质的克数。常用单位:g/kg。 蒸腾系数:又叫需水量,植物每制造1克干物质需要水分的克数。常用单位:g。 小孔率(小孔扩散原理):气体经过小孔的扩散速率与孔的周长成正比。 萎蔫:植物由于缺水而造成的叶片和幼嫩器官下垂的现象。 永久萎蔫系数:植物刚刚发生永久萎蔫时,土壤的含水量。 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 内聚力学说:水柱具有较大的内聚力可以保证植物导管内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的学说是由爱尔兰人H.H.Dixon提出的,称为内聚力学说,也称为蒸腾-内聚力-张力学说。 二填空: 1.植物的蒸腾方式有皮孔蒸腾、脚趾蒸腾、气孔蒸腾。 2.某种植物每制造一克干物质需耗水500克,其蒸腾系数为500g,蒸腾效率为2g/kg。 3.细胞的吸水方式有渗透吸水、吸胀吸水及代谢性吸水;根系吸水的动力有根压和蒸腾拉力。 4.有甲乙两相邻的植物细胞,ψs和ψp的值,甲细胞为-10及6 巴,乙细胞为-8及5巴,水分移动的方向是从乙向甲。 5.影响气孔开关的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水分。 6.有一个充分饱和的细胞,将其放入比细胞液浓度低十倍的溶液中,则细胞体积将变小。 7.将一个细胞放入与其胞液浓度相同的溶液中,细胞可能的水分变化是平衡或失水。

高级植物生理学复习题2018-12-28

高级植物生理学复习题2018-12-28 1、试述质子驱动力的产生过程及其作用。 答:(1)质子驱动力的产生根据A TP的利用或形成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第一种产生方式是,水解ATP产生。 质子泵通过水解ATP和PPi,把H+逆电化学势梯度泵入膜内,从而使得膜两测的电位不等,形成跨膜质子驱动力,该质子驱动力而后会驱动溶质的跨膜次级主动运输。如在液泡膜中的质子驱动力产生方式(H+-ATP 酶或H+-焦磷酸酶作用)。 第二种产生方式是,其他方式产生,但最终转化生成A TP。 如线粒体中氧化电子传递过程NADH释放的电势能在质子泵的作用下形成H+的电化学梯度,产生质子驱动力;再如类囊体膜光合电子传递过程中水分子裂解产生质子放在内囊体腔内,产生质子驱动力。最后线粒体和类囊体膜上产生的质子驱动力均利用ATP合成酶形成ATP。(H+-ATP酶作用)(2)作用: 是驱动次级主动转运的动力来源,是液泡成为植物细胞内离子平衡的调节器的重要原因; 为各种溶质(如阳、阴离子、氨基酸和糖类等)分子的主动跨膜转运提供了动力; 是驱动ATP生成最直接的因素; 为各种养分离子的跨膜运输提供动力; 有效的调节膜内外渗透压; 有效地减少高浓度离子对植株造成的毒害作用。 2、试述植物同化硝态氮的过程。 答:植物吸收的硝态氮必须在体内经代谢还原同化成有机氮化合物才能被植物进一步加以利用。因为蛋白质的氮呈高度还原状态,而硝酸盐的氮却是呈氧化状态的。NO3-采用主动运输的方式通过细胞膜,植物体内NO3-的还原反应是在细胞基质中(根部或叶片中)进行的。 一般认为,硝酸盐还原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NO3-在NR(硝酸还原酶)的作用下被还原成亚硝酸盐。电子从NAD(P)H经FAD、细胞色素b557传至Mo,最后还原NO3-为NO2-。 第二步,NO3-还原为NO2-后,NO2-被迅速转运到质体中,亚硝酸盐再经过NiR(亚硝酸还原酶)催化还原生成NH4+。还原过程需要消耗H+,同时伴随产生OH-,部分OH-被排出体外,使外部介质pH升高。没有被还原的NO3-则临时贮存在液泡中。 植物直接吸收的NH4+与还原生成的NH4+一起进入谷氨酸合成酶(GOGA T)循环反应生成谷氨酸(Glu)和谷氨酰胺(Gln);进一步转化为天冬氨酸(Asp)和天安酰胺(Asn);最后形成体内其他所需的氨基酸或含氮化合物以供植物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利用。 3、质膜NO3-转运系统的类型和作用特点。 答:植物体内存在着3个主要的NO3-吸收转运系统: (1)高亲和力NO3-吸收转运系统(HATS) 作用特点:分为诱导型和组成型两种,诱导型对NO3-有较高的亲和力,Km和Vmax相对较高;组成型Km

高级植物生理学课件-ppt-word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 一、植物对水分的需要 For every gram of organic matter made by the plant, approximately 500 g of water is absorbed by the roots, 水分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细胞内水分呈束缚水和自由水两种状态 水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 水分是代谢过程的反应物质 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二、植物对水分变化的反应及生态类型即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 (一)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hydrophite)指植株全部或至少根系可一直生长在水中的植物。根据它们在水中的生长状态,可以把它们划分为 沉水植物(submerged plant) 浮水植物(floating—leaf plant) 挺水植物(emerged plant) 沉水植物(submerged plant) 是指整个植物体都浸没在水中的植物其中一种类型是扎根于水底的土壤 另一种类型则是悬浮于水中而根系退化的 由于水中氧少光弱,因而植物的通气组织发达,构成连续的通气网络。整个植株都可直接吸收水、矿质营养和水中的气体 浮水植物(floating—leaf plant) 指那些植物体完全漂浮在水面上或植物扎根于水底而叶子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 浮水植物水下部分结构与沉水植物相似,但水面上部分由于直接与空气接触,表皮细胞常具薄的角质层,气孔一般只生于叶的上表皮,并有通气结构贯通整个植物 挺水植物(emerged plant) 指那些根、下部茎,有的还包括部分下部叶浸没于水中,而上部的茎叶挺伸出水面以上的植物挺水植物的维管组织、机械组织和保护组织在水生植物中是最发达的,并具有良好的通气组织,常能忍受一定时间限度的土壤干燥 (二)陆生植物 湿生植物(hygrophyte) 中生植物(mesophyte) 旱生植物(xerophytic plant) 短命植物(short—1ife plant) 避旱植物(drought—evading plant) 耐旱植物(drought—enduring plant) 抗旱植物(drought—resisting Plant) 三、水分经植物从土壤到大气,水势 T r e e s c a n g r o w m u c h t a l l e r t h a n10m ?Suction tension(吸水压) in the xylem must be greater than that of a vacuum ?Water potential (or pressure) in the xylem must be negative ?How do we account for a negative water potential (pressure)? W a t e r m o v e m e n t b e t w e e n c o m p a r t m e n t s yp = -RTc R: gas constant T: temperature (K) c: solute concentration G e n e r a t i o n o f r o o t p r e s s u r e i n a n e x c i s e d p l a n t 四、根系对水分的吸收water-channel proteins (aquaporins) E x o d e r m i s a n d e n d o d e r m i s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招生试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招生试题 2002年生态学试题 1.恢复生态学的概念,生态恢复的途径 2.碳C、氮N的循环过程 3.生态系统的调控机制、正反馈、负反馈 4.健康生态系统的特征 5.能量流动速率,如何测定? 6.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7.尺度选择 2003年生态学试题 1.恢复生态学的概念,生态恢复的途径 2.陆地生态系统碳C、氮N的循环过程 3.生态系统健康 4.能量流动速率,如何测定? 5.生态系统建模有哪些步骤和主要环节? 6.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2005年 1.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和植物生理学角度,解释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热流动的机制及调 控方法 2.决定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生物学过程 3.食物链结构与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4.用生态位(niche)的概念阐述中群间相互关系与资源利用策略 (生态位主要指某一物种或种群在生态系统内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最佳位置,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给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定位。生态位和种群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一个生态位只能容纳一个特定的生物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随着系统的演替向顶极群落阶段发展时,其生态位数目渐增,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加,空白生态位逐渐被填充,生态位逐渐被饱和,从而构成复杂稳定和网络结构的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由于物种单一,生态位不饱和,是一种偏途顶极,当人为控制因素消除后人工生态系统易发生变化,是一种不稳定的生态系统。) 5.生态系统演替的不同阶段的结构与过程特征 6.气候变暖对植物分布、生产力和生态系统C/N循环的影响 7.从生态学角度说明一种环境问题(如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水体福营养化)的 发生机制,生态系统影响过程与治理措施 8.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概念及评估指标 2002年环境经济学试题 1.试述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缺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