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梅花教案

古诗梅花教案

【篇一:梅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中感悟,体会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独特的精神内涵,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3、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个性得到发展,提高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

初步了解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独特美。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的赞美。由物到人领悟不怕困难、

坚韧不拔的品质培养。

四、教材内容分析:

古诗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它的特点是用字准确,语言精练,讲究韵律,形象生动。《梅花》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诗

人王安石所作。全诗仅20字,却写出了梅花独处墙角、凌寒独放、

色洁如雪、幽香清远的特点。赞美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

五、教学步骤:

(一)兴趣导入

1、引言(ppt1)。同学们,大家喜欢花吗?你们知道吗?有一种花在

百花凋零的寒冷的早春季节,迎风傲雪独自开放,它是什么花?它,就是梅花。我们来认识梅花。

2、简介梅花(点击ppt2、

3、4,出示梅花图):梅花多为白色、

粉色、红色、紫色、浅绿色。湖北地区2至3月开花。武汉磨山有

座梅园,每年梅花开放季节都会举办“梅花节”。大多数的花都是在

春天天气暖和了才开放(春暖花开),而梅花却不一样,它不畏寒冷,越是天寒地冻,它开得越好,它是最有骨气的花!梅花象征着

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梅花曾经

被定为我国的“国花”,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因而,梅花为

历代诗人所吟诵。

3、在我国古代为数众多的赞美梅花的诗中,王安石的《梅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点击ppt5、6)

2、介绍作者(ppt7)

王安石是距今900多年前的江西抚州人,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曾两次担任宰相,他积极推行革新,因保守派反对而失败。他的诗作内容充实,语言精炼,艺术造诣极高。请打开书p125,生自由读,边读边学习生字,指名读、领读、记字形。

3、讲解生字(ppt8)

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梅、角、寒、雪”,可用熟字换偏旁(梅);讲故事(寒:房子里一个人,身上盖了一层又一层的草,还是结冰了。表示寒冷。);两个部分组成的合体字(雪);象形字(角)等方法记字形。“枝”字的读音是翘舌音。

检查生字自学情况生字卡片去拼音检查生字的读音,指名读,开火车读。

4、理解词语(ppt9)

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诵读,结合看投影、图画,让学生在诗中找出不懂的词语,大概了解“数枝”、“凌寒”、“遥知”、“暗香”这些重点词句的意思。

5、初读诗句,了解主要内容。(ppt10)

多种形式朗读(男女生读、师生合作读),再让学生自读诗句,反复读诗文,逐句把诗文读通,

读顺,达到正确、流利,要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节奏。对诗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边读边想作者写了梅花的哪几个方面的特点。(三)细读诗句,理解诗意。(ppt11)

1、学习第一、二句。

(1)指名学生读,试说诗意,直到他表述清楚、准确为止

(2)让学生试着讲讲两句诗的意思。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过去学习古诗的方法,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

(3)启发学生从“墙角”、“凌寒”、“独自”中体会出梅花的特点。“墙角”二字点明地点,“数枝梅”写出它的“形”——板书;“凌寒”二字交代梅花开放的时间;“独自”二字指明其他的花木都没有开放,

突出了春梅不怕寒冷,于冰雪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传递了梅先

天下春的信息,写的是梅花的“神”——板书。

(4)朗读体会。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之

后再指名读,深入体会。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写的是:寒冷的早春时节,万物皆未萌芽,唯独墙角数枝梅花迎寒绽开。这两句写梅花,不绘其形,而传其神。

2、学习第三、四句。

(1)学生试着说说诗意,再集体讨论订正。在理解这两句诗意的时

候特别要注意启发学生想象出梅花洁白如雪的特点,虽然不是雪,

却像雪一样洁白。板书——色

第三句,“遥知不是雪”。诗中说“不是雪”,但是以雪作比,暗指梅

花色洁白如雪。

第四句,“为有暗香来”。“暗香”:幽香。幽幽清香从远处飘过来,

因为闻到梅花的香气,因此知道那不是雪而是梅花。板书——香

(2)轻声自由读诗句,男女生对读,体会梅花“色洁”、“幽香”的特点。

(3)感情启发,朗读体会。

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用巧妙的手法,运用比喻

描写出梅花洁白如雪,花香清远的特性。

3、再读诗句,理解全诗的意境。(ppt12)

齐读全诗,小结全诗

(1)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在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墙角边,几枝亭亭玉立的梅花正迎着凛凛寒风,独自开放。从远处看,花如

雪白,但知道那墙角处白色的不是雪,而是怒放的梅花,因为有一

股清幽的香味正从那里缓缓地飘来。)

(2)说说这首诗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并分析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

会到。

(3)启发想象,体会意境。请学生认真地想象并体会:诗句描绘了

一个怎样的画面?这种画面使人产生怎样的感受?思考好之后用自

己的话说说。

(4)再读诗句,边读边思考,从“凌寒”等词语中体会,作者表面上

赞美梅花凌寒独放,实际上是在表白什么心境?(可适当地作背景

介绍:这首诗是作者推行变法失败后写的,借写梅花的品性来表达

自己坚忍不拔,身处逆境洁身自好的心态。)需要注意的是,对诗

人心境的体会是个难点,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深究。

(5)朗读诗句,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感情。

全诗让人领略到梅花凌寒怒放的神韵,给人留下梅花花白如雪、气味芬芳的鲜明印象,赞美梅花坚强的品性和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

4、配乐朗读,练习背诵。

运用音乐、投影,启发学生想象梅花在严寒中傲然怒放的英姿,感悟诗的意境美。伴着音乐,学生有感情地反复吟诵,教师可适当提示:

(1)梅花开在什么地方?

(2)梅花有哪三个特点(不畏严寒、花色洁白、气味幽香)?用这种方法帮助学生背诵。

(四)布置作业:

课外了解历代诗人赞美梅花的诗句。

板书:梅花

墙角数枝梅,(形)

凌寒独自开。(神)

遥知不是雪,(色)

为有暗香来。(香)

古诗《江上渔者》教学设计

1、学习《江上渔者》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想象诗人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解诗题。

1、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知道《锄禾》这首古诗,谁能背诵。(学生背诵)教师出示古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哪位小朋友能把它读好?(指名朗读评价引导:你可读得真好。但老师想知道你为什么要这样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江上渔者》(板书课题)。

2、解诗题:同学们,你觉得题目是什么意思?

学生:江上打鱼的人。(教师引导: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理解:渔者——以打鱼为生的人。这首题目的意思是:江上以打鱼为生的人。

3、读诗题:

二、读诗解意。

1、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诗句。江上往

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谁会读这首诗。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教师引导性的评价:你可真了不起,第一次就能把诗句读正确。

你也很了不起,读得很有感情,但老师这里还要提醒一下“出没”这

个词语的读音。请你再读一遍好吗?……)

2、自由朗读: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注意把诗句中字的读音读正确。可以

自己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学听。

谁愿意再来读这首古诗,并能将诗读正确。指名学生朗读。(其他

同学帮助听听,如果同学有读错的地方,请帮助指出来,如果没有

读错的地方,我们就用掌声来表扬他,好吗!)学生朗读,评价。

学生齐读。

3、解词连句知大意。

(1)我们读古诗,不但要会读,而且要知道诗句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再次仔细地读读诗句,根据下面的注释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

什么?把不明的字词画下来,然后可以和同学商量,当然也可以找

身边的老师请教。

注释:往来:来来往往。但:只。美:鲜美。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风波:风浪。

(2)学生自由读,了解诗句意思。

(3)学生集体交流诗句的主要内容。

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知道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只

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着,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么

惊险啊!

4、齐读古诗。

三、展开想象,悟诗情。

1、小朋友,你们可真了不起,那么快就不但会读古诗,而且已经知

道了《江上渔者》这首诗的内容,那么大家知道作者范仲淹是怎样

写下这首古诗的吗?你们能猜测一下吗?学生猜测。

是不是和大家的猜测一样呢?请大家自由读读上面这段话。(多媒

体出示句子:一天,范仲淹走进江边的一家酒楼吃饭,看见酒楼里

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于是就找

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往窗外望去,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鱼

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

打入浪谷。想到了打鱼人的辛苦,就写下了《江上渔者》这首古诗。)

2、现在谁来说说作者在酒楼里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

味鲜。

这其实就是诗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多媒体出示)从这

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客人很多,鲈鱼味道鲜美你能把客

人的多和鲈鱼味道的鲜美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学生读

如果你是酒楼里的客人,当你吃了肉嫩味鲜的鲈鱼时,你会怎么说?学生交流: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诗,感受当时人们吃鱼时的欢快

心情。(学生齐读)

3、“吃水不忘挖井人”,同样“吃鱼不忘打鱼人”。你们读了这首古诗

以后,脑海中又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学生交流:打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飘荡,时隐时现,场面惊险。

a、教师出示画面: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出示诗句)

看到了小船。教师:这是一艘怎样的船?(一艘小船;一艘像一片

树叶一样的小船。)

看到了汹涌的波涛。教师:“波涛汹涌”和“一片树叶”,一个是多么

的可怕,力大无比,一个是多么的柔弱,轻飘飘。这是多么的——

看到了渔民的船,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教师:“卷”和“打”这两个词用得真好,我从“卷”和“打”两个动词体会到小

船随时都有被浪打沉的危险。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捕鱼人

随时都可能船毁人亡,渔民为了捕鱼随时都可能丢掉自己的性命。

哪位小朋友来通过朗读告诉我们自己看到的。学生朗读三、四两句。

b、看着这画面,看着这滚滚波涛,你又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吃、住的艰难;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每次打鱼到回归,要经历很长的时间;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随时会遭强风雷暴的袭击;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一叶小舟行驶危险,随时有可能翻沉……

农民劳动很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实江上渔者也很辛苦,真是“谁知盘中鱼,条条皆辛苦。”呀!让我们齐读三、四两句。

4、写话:

【篇二:《梅花》教案】

《梅花》

一、说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梅、墙、遥、独”4个生字,会写“梅、暗”等4个字,及以下词语:独自、梅花、暗香。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中的情境,感受梅花的顽强品质。

二、说教材

本课所选的梅花是寒冬季节的景色。“色”、“香”、“味”三方面突出梅花的特点,刻画出梅花的洁白、傲雪的品性。

重点:认识“梅、墙、遥、凌”4个生字,复习6个会认字。难点:感受梅花的顽强品质。

三、说学情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学生在生活中可能听说过梅花,但真正见到梅花的却未必很多。古代诗歌,读起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是一种比较好的学习启蒙方式。通过学习古诗,可以让孩子们背诵一定的古代诗词,又可以学习汉字、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对落实新课标很有意义。

四、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们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讲授法、谈话法。

五、教具准备:课件,朗读视频。

六、说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导入新课

老师先和大家聊聊花(用多媒体出示花的图片),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花?(根据春夏秋冬不同的花,引出梅花。)(用多媒体出示梅花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诗人看到这傲霜斗雪的梅花,不由

得肃然起敬,写下了著名诗篇《梅花》。现在我们就随着作者去欣

赏梅花美丽的风姿,呼吸那淡淡的芬芳,领略它不畏严

寒的顽强的品格!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读古诗,自学生字。

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古诗。小组学习要求会认字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写字教学。

1、提问: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说一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板书范写并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已有的识字经验,能够独立完成识

字部分,对于写字教师只对较难的字进行书写指导即可。突出学生

的主体性,

(三)、再读古诗,启发情感。

指名读,同桌互读。

(四)、品读古诗,抒发情感。

1、引导学生发现画和古诗的区别,理解第一句重点字词“数枝”“凌寒”“遥知”“暗香”和诗句的含义。品出梅花的品格。读出梅花的坚强、勇敢。

[设计意图]诗与画的对比能让学生,有所看、有所想、有所说,打破了以往古诗含义教学的模式,易于学生理解,也为朗读古诗更好的

服务。

(五)巩固深化、升华情感。

提问:了解了梅花的品格后,你能不能夸一夸梅花呢?

梅花引出顽强不屈的品格。指导学生能根据画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在理解古诗、品味诗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用夸一夸的形式让学生发自内心的产生对梅花的敬佩之情。达到本节课的高潮。(六)课外延伸。

在纸上画出你心里的梅花。

[设计意图]上以环节根据画背诵古诗,现在根据古诗画梅花,有利于对古诗的理解和背诵。

七、说板书设计。

主要以画为主文字为辅形式,根据教学环节的进行,丰富画。教师

相机出示“顽强不屈”等梅花品格的词语。

[设计意图]古诗与画的对应,能够立体的展现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学生营造借诗学画,借画学诗的氛围。

【篇三:梅花.教案】

《梅花》一、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1.深情的背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知道梅花不畏严寒在风雪中

竞相开放的特性象征着坚强不屈的性格并用歌声加以表现。

2.使学生对我国古诗文化有进一步了解,感受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梅花吗?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者小摄影

师的镜头,一起来领略一下梅花的风采吧。

2、欣赏梅花通过欣赏梅花,激发学生对梅花的喜爱,引发对梅花

的由衷赞美之情。3、说一说有关梅花的古诗了解有关梅花的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初步体会古诗与音乐相结合的意境。二、新歌教

学 1、配乐诗朗诵《梅花》通过配乐诗朗诵,感受古诗韵律,初步

体会古诗与音乐相结合的意境。 2、揭示歌曲 3、初听歌曲 4、复

听通过复听,引导学生听唱,熟悉歌曲旋律,加深了解,进一步体

会古诗与音乐相结合的意境。

学唱歌曲,进一步体验5、随琴视唱,目的: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

6、个别难句学唱目的:引导他们学会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调动他们有感情演唱歌曲的积极性。

7、随琴完整演唱歌曲目的:提醒学生演唱时应注意的问题,以便更好

的表现歌曲。 8、随琴视唱目的:学唱歌谱,让学生掌握旋律,并

能更好的演唱歌曲 9、随音乐伴奏演唱歌曲目的:用分组演唱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拓展聆听《春晓》等古诗新唱

目的:让学生通过聆听更多的古诗新唱,提高他们对古诗新唱的认

及喜爱、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