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房地产未来需求趋势分析

市房地产未来需求趋势分析
市房地产未来需求趋势分析

市房地产未来需求趋势

分析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北京市房地产未来需求趋势分析

刘可云

CBD区域的商务服务设施需求将不断增大,主要集中于高档写字楼、商住、酒店式公寓和外销公寓

一、北京市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与房地产需求

认识经济发展阶段,是确定未来的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选择经济发展道路的基础和出发点。在一定发展阶段内,工业化过程就是经济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用工业化程度来描述、分析和判断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

关于工业化程度和阶段划分,不同学者和部门观点各异。综合各种观点,判断一个区域处于何种工业化阶段,主要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城市化水平等方面来考察,其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中制造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如下。

根据国家计委的研究成果,按人均GDP的水平划分,工业化大体经历“起步、起飞、加速、成熟”四个阶段。各阶段的人均GDP为:起步阶段300美元左右,起飞阶段300~1500美元,加速阶段1500~10000美元,成熟阶段10000美元以上。

2001年北京市人均GDP为25300元,折合3060美元。按上述标准,北京市目前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由于起步、起飞、加速和成熟四个阶段基本上与工业化初期、中期、后期和后工业化相对应,因此,目前北京市呈现工业化后期的特征。

2.基本结构指标

在以人均GDP的水平考察工业化阶段的同时,还需要分析一些重要的经济变量,即判定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基本结构指标、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份额、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机械和运输设备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以及贸易结构以及城市化水平等,以便更为准确地判断工业化的发展水平。

1999年,北京市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为11%;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机械和运输设备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重工业品(主要是机电产品)占出口产品总额的比重为34%;城镇人口占总

人口的比重为68%。

综合考虑,可以得出结论,目前北京市的经济发展阶段基本上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迈进的水平。这里需要阐明的一个问题是,北京市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区域,目前的工业化具有多层次、多元化的特征,初期、中期和后期的不同特征并存,而以中期和后期的特征较为明显。

北京市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后期特征主要表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已具有一定规模,而且增长速度强劲。北京市的未来发展“龙头”是中关村科技园区,其已成为全国乃至于世界知名的“技

术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从1990年到1999年的技工贸总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国民经济信息化程度较高,世界上最新的信息传递方式在北京都有应用;第三产业层次较高,科技、教育等智力型第三产业以及金融保险等新兴的第三产业在北京市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同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发达国家比,北京的综合经济实力不够强,国民经济总体素质不高;工业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差距较大;基础工业还比较落后,高新技术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比较落后的农业自身还面临着产业化和现代化的任务;第三产业担负结构高度化的重任。

考虑到北京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北京市所具有的集聚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效益和外部经济效益,外部的资金、技术、人才和企业必将继续向北京集聚,充分利用北京市的优势,从而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在这种集聚过程中,对市区的房地产需求必将增大。由于外部的资金、技术、人才主要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教育等智力型第三产业以及金融保险等新兴的第三产业,这必将刺激对高档写字楼、商住和酒店式公寓的需求,同时这些新兴产业都具有发展前景好、利润高的特点,从事该种行业的人收入较高,进而间接增加对高档住宅的需求,而且还会增加对郊区厂房的需求。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目前许多外地企业总部进京趋势十分明显,这必将增加对写字楼和商住的需求。

由于目前北京市经济发展具有多层次性,那么人们收入水平的差异性将十分明显,收入水平的差异必将导致需求结构的不同。对高收入的人而言,由于市区过度密集造成的负效应和交通技术条件的改善,住宅需求将出现“逆城市化”的现象,即北京市许多高收入者开始到郊区居住,位于郊区的别墅等需求将增大;而低收入者则对经济适用房颇为“青睐”;中等收入者则对市区的中高档住宅的需求旺盛。因而,可以断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北京市的房地产需求将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二、不同国家不同阶段的房地产需求演变规律与北京市未来房地产需求趋势分析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各国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房地产需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房地产需求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尽管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社会环境及房地产发展政策不同,但是房地产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却基本相同。房地产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是沿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恩格尔系数降低——住宅支出比重上升——住宅质量提高的主线运行。从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人们在食品方面减少的支出中,有相当部分将被用于住宅支出上。当这种转移积蓄到一定程度,将会使人们消费结构发生质的变化,进而带动房地产业跳跃式发展。

各国房地产业都是从为了解决居民住房困难而注重数量型发展的阶段起步。在此阶段政府住房政策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该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人民生活水平还很低,住房短缺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因此,政府必须出面解决这一问题,包括政策扶持、出资公建或扶持社会建房。但是在此背景下建设的房屋,只解决无房可住的问题,因此房地产业提供的住房大多是质差、面积小的简易住宅。当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进一步提高,金融资产逐渐增加以后,居民的消费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开始追求居住舒适、质量较高的住房,看重的是住房质量。在这样阶情况下,房地产业的发展由单纯数量型向质量与数量并重型转化。在此阶段,私人将逐步成为房地产开发和购房的主体,住宅投资机制将逐步进行转换,政府用于住宅建设的各项资金相应减少,住宅需求机制将被逐渐理顺。随着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居民对居住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中高收入的家庭对城市地区差价、出行交通费用的重视

程度逐步减少,而追求居住功能、服务及环境舒适、优雅的倾向逐步增强。政府这时的政策导向是促进住宅产业提高建筑质量、增强住宅功能、注重居住环境等总体水平,向多功能、智能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根据数据进行的对比分析,同时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北京的房地产业正处于数量型发展阶段向数量与质量并重发展阶段转化的过程中,人民对房地产的需求开始呈现出多样化,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有一个“容身之处”,而是开始追求居住舒适,强调增强住宅的功能,注重周边环境的优越性等。同时应看到,北京总体居住水平还不是很高,有相当数量的人还难以承担较高的房价。因此,政府部门一方面应因势利导,积极培养私人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主体;另一方面,还要进行政策干预,包括制订相关的住房政策,拨出资金建房或扶持社会建房,解决居民无房可住的问题。

三、北京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住宅需求

改革开发以来,北京市的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职工平均工资1995年为8144元,到2001年增长到18640元;城镇居民存款余额由1995年的1111亿元,到2001年增长为亿元。随着北京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热点在不断转换。

80年代初期,“老三大件”的流行说明我国城市居民已具有了三位数字的消费能力;80年代中期,“新三大件”开始进入家庭,说明城市居民已具有了四位数字的消费能力;80年代末期,“新三大件”的更新产品进入家庭,说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在四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有些进入了五位数字的消费,在这以后还有购买空调、微波炉、VCD等其它家用电器不断形成的热点。这些消费热点都推动了当时的相关消费品生产,使得这些相关产业的生产能力急剧扩充,也造成了由于后来市场需求锐减对这些产业带来的销售困难。

到了90年代,我们可以看到,市场上一般商品包括大量的工业消费品经历了一个从旺销到低迷的过程。与此同时,首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增长较快,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增长越来越快。居民迫切寻求新的消费热点。在银行抵押贷款和其他政策扶持的情况下,北京城市居民个人购房率在这几年加速增长。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居民不仅有了住房消费的需求,而且初步具备了住房消费的承受能力。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住宅消费作为一种最终产品不仅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极有可能形成第四次消费热点的主体,从而带动下一轮经济的快速增长。

体现北京市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城镇居民购买能力显着提高。扣除物价因素,2001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九五”期间年均达%;城镇居民储蓄也稳定增加。同时,反映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生活必要消费比例的指标,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2000年为%,比1995年降低个百分点。2001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比上年降低个百分点。这表明居民收入中可以有更多的部分用于改善居住条件。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住宅需求将不断增加。具体体现在个人购房有效启动,住宅基本呈旺销,个人购房比例不断提高。2000年全市累计销售商品房屋956.9万平方米,其中销售商品住宅898.2万平方米,占商品房屋销售面积的%。2001年销售商品房120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其中销售商品住宅1127.5万平方米,增长%。房地产实现销售额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住宅销售额亿元,增长%。个

人购买商品住宅占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的比重由1995年的%上升到2000年底的%。2001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伴随着北京市城镇居民储蓄的增加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的投资意识越来越明显。由于银行利率极低,债券市场不发达,“庄股”横行、投资风险极大、中小投资者难以受到保护的股票市场的存在,居民很难找到适合的投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房地产不失为良策,既可以实现保值和增值,又可以规避风险。而北京市的房地产恰恰具有较好的增值潜力,所以这又将增加对首都房地产的需求。

四、北京市产业布局调整与办公楼和厂房需求分析

经过50年的建设,北京已成为具有首都功能和强大产业功能的综合性特大城市。北京要实现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发展目标,经济、社会还将有较大的发展。经济发展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上的合理分布是发展首都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战略问题。

北京的产业布局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工业和人口过于集中市区这一问题越来越突出,1040平方公里的规划市区,占全市面积6%,集中了50%的人口、60%的工业产值和80%的能源消耗。在三、四环以内的地区集中程度更高。此种布局样式不利于更好发挥首都政治、文化中心的城市性质和功能,难以体现在级差地租作用下在市中心配置高效益产业的客观要求。而且会加大市区交通和环境的压力。特别是仍有一部分传统重化工业分布在市区,造成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和对市中心环境的破坏。

随着北京市逐步步入中等发达行列,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迫在眉睫。为满足土地级差效益和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保持北京市可持续发展,产业的新陈代谢是不可避免的。在产业布局调整过程中,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旧有产业的淡出,必将对办公楼和厂房产生新的需求。

1.第三产业布局调整对办公搂和厂房的需求

北京市区已具备发展第三产业的良好条件,今后要进一步调整第三产业的类型、结构、档次和布局。

(1)集中力量发展商务中心区(CBD)。商务中心区是现代化国际城市进行商务活动的重要区域。北京的CBD规划区靠近机场,涉外机构集中,交通便捷,基础设施条件较好。随着中心商务区的建设,该区域的商务服务设施需求将不断增大,需求主要集中于高档写字楼、商住、酒店式公寓和外销公寓。

(2)对商住设施的档次、规模和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商业设施的建设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商业设施的档次、规模和布局。近几年,北京市新建了大量商业设施,特别是高档商业设施,商业设施的档次、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超过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的需求,而且在布局上也存在问题。未来应主要侧重于商业设施的存量和布局调整,总体上对商业设施的需求不会有太大的增加。

(3)加快中关村和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促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关村地区是北京市科技信息的重要生产和集散地,是北京市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基地。白石桥、中关

村一带,规划建设科技市场、科技服务中心、科技信息中心,从而将对商业设施和适合中小公司的商住产生较大需求。由于高新技术产品对生产环境要求较高,需要有清洁的环境和水源,所以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北大科技城、清华科技园等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内,办公楼和无污染、环境优越的产、学、研一体化厂房将受青睐。

(4)大力发展旅游业。北京市旅游资源丰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增加对饭店和宾馆等相关住宅的需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至2010年,北京市将达到中等发达水平,届时对以别墅、疗养院等为主的高档旅游设施的需求会大规模地扩张,在近郊区与远郊自然风光较佳的地区会产生大量对高档旅游房地产的需求。

2.工业布局调整对办公搂和厂房的需求

多年前北京就开始存在明显的膨胀问题。经过近几年的调整,膨胀问题虽有所缓和,但北京市,尤其是城区的膨胀问题仍然特别突出。1998年北京市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祟文区与宣武区)的人口密度达30125人/平方公里,企业法人单位密度高达个/平方公里,门业企业数达个/平方公里,这在全球范围来说也是相当拥挤的。原有的传统产业在市区与新进入的企业在用地、用水、用人等多方面会不可避免地发生矛盾,从而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形成强大的阻滞效应。未来北京市功能转换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能否尽快、合理地消肿。未来北京市工业布局调整的重点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优化第二产业,调整市区工业布局。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中心地区进一步优化第二产业,调整市区工业用地的结构和布局。将市区内与城市功能不相适应的工厂、仓库搬迁出去,这将增加对郊区办公楼、厂房和仓库的需求,同时由于在中心区暂时保留一些能耗低、污染少、效益好、方便人民生活的都市型工业,因此,在短时间内满足此类工业的办公楼和厂房的需求将有可能增加。

(2)在市区边缘,将安排部分土地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基地。目前市区的清河、洒仙桥、丰台、石景山等边缘地区以具省一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考虑到规模效应和外部性优势,上述地区的厂房和办公楼需求将增加。

(3)位于亦庄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及远郊工业小区是北京工业发展后劲之所在。今后市区搬迁工业和新建工业应主要放到远郊区发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建设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为主的现代化新城。此外,顺义空港工业区、门头沟石龙工业区、通县工业区、大兴工业区等30多个工业区,也将成为工业集中发展的区域。随着北京经济的发展,上述地区的办公楼和厂房需求将继续增加。

(4)乡镇企业发展要适当集中,这也将刺激对郊区办公楼和厂房的需求。往北京郊区,城镇化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发展的重点,无论是产业的集中还是人口的聚集。都会拉动房地产业的发展。

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目录 一、怀化市环境分析 1.怀化概况 2.地理位置 二、怀化市房地产整体发展状况分析 1.开发区 2.城中区 3.河西区 4.城东区 】 5.铁北区 6.城南区 三、怀化市在售楼盘调查分析(突出楼盘) 代表性楼盘的基本经济指标 四、客户群体分析 1.客户需求及年龄阶段 2.客户群体特征 3.客户群依据职业可以细分为 五、怀化市主要营销手段及推广方式 1.销售前期 2.销售期 [ 六、国家政策的影响

第一部分怀化市环境分析 一、怀化概况 怀化处于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之间,沅水自南向北贯穿全境。怀化地形复杂,山水相间,处处是景,可谓是步移景异。怀化森林覆盖率高达%,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到20%),是全国九大生态良好区域之一。 怀化历史悠久,古称“荆楚之地”。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的先民们就进入了原始农业和家畜饲养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秦朝统一中国后,在此设黔中郡,开始了国家的行政治理,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怀化分设会同、沅陵两个专区。1952年撤销沅陵专区,以会同专区为基础成立芷江专区,将原沅陵专区的沅陵、辰溪、溆浦、麻阳等4县划归芷江专区,形成现在怀化市的雏型。1953年改名黔阳专区。1968年改称黔阳地区。1981年改称怀化地区。1998年撤销怀化地区,改设地级怀化市。现辖10县1市1区1管理区(县级)和一个省级开发区和一个省级工业园,包括鹤城区、洪江市、中方县、沅陵县、辰溪县、溆浦县、会同县、麻阳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和通道侗族自治县,全市共245个乡、72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有312个居民委员会和4056个村民委员会。怀化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现有侗、苗、土家、瑶等31 个少数民族,2009年末总人口为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30%左右。 二、地理位置 怀化市地处湖南西南部,面积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万,其中侗、苗、土家、瑶等46 个少数民族人口约占40%,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山区城市。怀化自古有“黔楚咽喉”之称,是我国东中部辐射大西南的桥头堡,被誉为“火车拖来的城市”。湘黔、枝柳、渝怀铁路交汇于市区,320、209、319国道和正在建设的上瑞、长渝、包茂高速公路贯穿境内,芷江机场距怀化市区仅30余公里,沅水6大支流常年通航里程1200多公里,全市即将形成水、陆、空全方位的立体交通网络;“沪(上海)成(成都)”及“呼(呼和浩特)北(北海)”两条国家一级通讯光缆在怀化交汇。这些使怀化作为大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地位日益凸现。优越的区位,便捷的交通,加上怀化人民坚持对外开放,恪尽职守、励精图治、奋发图强、艰苦工作,使怀化市城区在近30年里由一个城区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人口3000多人的边陲小镇,快速崛起为一个城区面积52平方公里、人口52万的中等城市,已成为湘、鄂、渝、黔、桂周边地区重要的物资、信息、技术流转中心,经济辐射面达五省(市、区)周边44个县、约9万平方公里、1500万人口的广大区域。从地理位置上看,怀化南接广西(桂林、柳州),西连贵州(铜仁、黔东南),与湖南的邵阳、娄底、益阳、常德、张家界等市和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接壤,素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今有湖南“西大门”之美誉。怀化市素有“火车拖来的城市”之喻。国家重要铁路动脉湘黔铁路和焦柳线及在建的渝怀铁路呈“大”字在城区交汇,全境有11个县(市、区)通有铁路,境内铁路通车里程499公里。始发客运列车已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贵阳等地,怀化编组站(怀化南站)是全国九大编组站这一,货物吞吐能力居全国第九,在建的怀化新编组站(怀化东站)的吞吐能力将更高。目前,每天由怀化始发和终到的客运列车有10对,过境客运

房地产发展前景分析

房地产市场发展前景及价格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其他信贷政策等方面采取的对房地产市场强有力的调控措施,我国房地产发展的强劲趋势也有所回落,但在我看来,在未来几年、几十年甚至是更长远的将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前景还比较乐观。房地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与银行信贷业、钢材、木材、水泥、市场以及劳动力市场等都息息相关,房地产业发展的大起大落势必会影响其他行业的发展,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当然,在国家各种强有力的调控措施下,房地产业必然会出现强强联合、企业兼并等现象,同时伴随着房地产可视化、透明度的提高,房地产业的利润也一再压缩,这将督促房地产业由以前的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向集约式经营管理模式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把我国的房地产业推向工厂化、市场化、标准化发展的一个新台阶,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下面我们通过我国几家房地产龙头企业的SWOT 分析来了解一下我国房地产业的最新状况:一、万科优势1、中国房地产龙头企业,主营住宅物业发展,竞争优势明显。综合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和品牌价值排名第一。2、万科强大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其强大的销售规模和跨区域运营能力,还体现在其稳健的商业模式、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强大的融资能力以及快速应变的营销策略等。3、公司财务状况良好,融资渠道通畅。即使在2008 年行业整体资金较为紧张的背景下,公司仍保持充裕的流动性和健康的负债状况。4、公司的增长方式由规模速度增长向质量效益增长转变,重点关注项目的质量和赢利能力,这将有助于公司在市场调整期的平稳增长。5、1992-2008 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的复合增速分别为28.7和33.6。劣势土地储备约2200 万平方米,仅能满足万科2-3 年的发展需要,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可能会影响其增长并增加土地购置成本。机会1、中国房地产行业集中度仍较低,万科将通过整合行业资源提高市场占有率。2、住宅产业化或将成为万科未来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之一。威胁绿城、恒大等民营房地产公司的高速扩张,削弱了万科的竞争优势,对其未来增长构成有力威胁。二、保利地产优势1、公司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于其资源优势。由于公司的控股股东保利集团源于总参装备部,其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和地区都具有丰富的资源,包括土地、资金和人脉。这有利于保利地产在全国各地的扩张,而且也非常有利于控制公司的扩张风险。2、土地储备规模快速增长,保利地产项目储备增至3200 万平方米,在一、二线城市形成全国性布局。其中二、三线城市分布集中在珠三角、环渤海和西南地区,占总储备的71。其具有刚性需求占比高、政策紧缩风险小等优势。3、公司成长性好,增长迅猛。过去五年保利地产的营业额和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2和77,远高于同行业其他竞争对手。4、良好的执行力将保证公司高速发展。劣势1、公司在2009 年购入约1000 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土地成本较高,这使其应对市场调整时的销售价格弹性较小。2、经营风格偏激进。机会1、保利地产基本完成了全国化布局,开始进入收获期,市场占有率将迅速提升。2、二、三线城市化进程提速。威胁保利集团将深圳等地的地产业务注入保利香港,与保利地产产生竞争关系,对其资源获得和市场均造成威胁。三、中海地产优势1、公司是具有央企背景的中国房地产龙头企业,品牌优势明显。2、公司凭借母公司中国建筑的强大背景跨区域发展房地产,资产规模庞大。3、公司实施全国性的品牌扩张策略,竞争优势强,经营业绩良好,过去六年实现净利40以上的复式增长。4、公司共拥有土地储备约3450 万平方米,可满足4 年的开发规模需要。公司获取土地质量较高,主要布局于主要经济发达地区,区位优势明显。5、发展物业以中高端物业为主,毛利率水平较高。6、资产负债表状况良好,公司的净现金流为正,持有现金超过300 亿元。劣势1、公司在一线城市购地成本偏高,从而导致销售价格调整弹性较小。2、公司2009 年斥资227 亿元购入1165 万平方米项目储备,一改其稳健的项目储备作风,其业务增长的稳定性可能有所波动。机会房地产行业的集中度仍偏低,中海外有望通过整合行业资源提升市场占有率。威胁1、中海外与中国建筑的另一家子公司中建地产存在同业竞争关系,两者在多个地区房地产业务出现重合。2、政府对闲置土地的态度越发严厉,土地持有成本上升将难以避免。通

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进入世纪以来,国内地房地产市场日趋火爆,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地财富奇迹,在很多地区,房地产业甚至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地支柱.在这种大地风潮之下,人们纷纷涌向房地产领域,不论之前做过何种工作,仿佛一旦进入房地产就可以资产翻倍.然而,经过几年盲目地火爆之后,房地产市场地泡沫不断增大,国家和政府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些调控措施不断出台,房地产市场终于开始逐渐回归理性.那么,国内房地产业未来地趋势又是如何,当房地产企业不再暴利之后,房地产市场是否会如有些人所想地那样彻底崩盘亦或是逐步走下坡路呢?本文认为对这个问题地思考将有助于今后房地产市场地规范化发展.虽然在过去地几年中房地产市场展现出了不完善地一面,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内作为有着刚性住房需求地房地产业依然会继续稳定地发展下去,而本文地研究在理论上金额以指导我们今后更好地完善这个产业.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现状 房地产投资状况 从目前国内房地产地经济来源分析,房地产投资依然呈现出不断增长地态势,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比重也比较大.这种投资一方面来自国内民间资本地投入,另一方面就是国际投资.其中前者是主要投资来源,占到国内房地产市场投资总额地绝大部分,年这一比例约在左右,而从增长速度来看,除了年有较小回落,年至年都保持了高速增长状态,年随着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地出台,这一数据又逐渐开始归落.从投资结构来看,投资对象则逐渐由商业营业用房转向住宅投资.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房地产开发状况 根据中国房地产协会地统计数据,国内房地产开发整体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新开工面积增多,竣工面积增速减缓.随着国内对房地产市场政策地一些改变,一些开放商对土地地囤积情况逐渐向使用过渡,开工情况增加很多,但是为了保证足够地利益,往往故意要求施工单位减缓进度,导致竣工面积地增长很缓慢.二是拆迁规模受到遏制,但土地控制形势依然严峻.随着房地产开发不断出现地负面拆迁新闻,国家也对此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了若干文件用于规范拆迁规模和方式,但是土地使用依然难以得到控制,这其中既有开放商地想法,也有地方政府地授意,而且开发过程中屡屡出现经济问题.国家审计署发布地《个市县年至年土地管理及土地资金审计结果》,列举了个市县在土地出让、征用及相关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一些不合规、不规范地问题,实际情况可能远不止如此.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年联合召开地电视电话会议中,通报了年月至年月全国“未报即用”违法用地清查整改情况,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存在“未报即用”违法用地现象,其中包括一些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至今年月日,全国共清理“未报即用”违法用地案件宗,涉及土地总面积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万亩.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房地产销售状况 从房地产市场地销售情况来看,销售量呈现出一定地波动,从年至年,销售量不断增加,即使在年中间有过短暂回落,但是从全年来看,销售量仍然是增加地,国家统计局公布地数据显示,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首度超过亿平方米.尽管面临严厉地楼市调控,商品房开发投资全年同比增速仍然达到.但是这一情况到年随着国家调控地坚决执行而发生了改变,数据报道年房地产市场相比年下降了左右,且这一比例依然在继续增加中.但是房地产销售价格和销售量有所不同,虽然调控力度很大,但是房价近年来依然处于高位运行,虽然在个别地区稍有回落,但是不具代表性,从全国范围来看,房地产价格依然较高.从房地产市场地需求来看,受中国城镇化运动地影响以及年轻人落户城市地主观意愿,房地产地刚性需求依然很强,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地因素就是投资性购房热度依然不减.中国城镇化是目前世界上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大规模地城镇化,在“十一五”期间城镇化已经到了,规模是非常巨大地,这场城镇化运动也使中国人地生活发生了非常深刻地变化,也直接

2020房地产发展方向

2020房地产发展方向 2016年房地产发展方向: 60亿元的“日光盘”!让全国房地产业从业者“亮瞎眼”! 11月7日,深圳一手房市场迎来单个楼盘近十年来最大体量推盘——深圳龙华新区的壹城中心。从上午10点正式签约到下午4点,开发商宣布所推楼盘全部1637套房源一次性售罄,6个小时内实现“日光”。据初步预计,此次开盘签约金额达到60亿元。 回顾今年以来的楼市,在多轮“救市”政策刺激之下,市场信心将进一步提升,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合肥、南京、南昌、苏州等部 分二线城市,楼市成交量已经呈现出“金九银十”的行情。深圳、 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合肥、厦门、惠州、杭州等城市楼市开 始出现“日光盘”等热销现象。甚至部分城市比如深圳、上海等一 线城市的市场回暖的速度超出政策预期,政府的“救市”星星之火 导致楼市成交量出现暴涨,房价也正在酝酿大幅上涨的行情。与此 同时,期待已久的“日光盘”开始在下半年楼市频频再现。 那么,地方政府管得住“日光盘”吗?“日光盘”是不是还会在 更多的城市发生?“日光盘”背后反映出哪些尴尬问题? 多轮“救市”政策之后,市场需求被激活,上述城市的楼市去化速度提升,去化周期也逐步缩短,市场基本面快速好转。在这样的 市场背景下,“自住需求+改善需求”两股力量入市,导致上述城市 出现“日光盘”的现象。同时,“日光盘”使得不少购房者担心楼 市后期供应不足、房价反弹上涨而继续惶恐入市,甚至导致局部市 场买涨不买跌的行情出现。 以深圳为例,新增建设用地少的可怜,对住宅市场来讲,势必会造成未来供不应求的局面;从商品住宅市场去化周期来看,今年以来,整个市场去化周期也就6-7个月,甚至有时候更低,可以说这个城

中国房产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未来几年的房地产发展趋势 六月二十六日《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三版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樊钢:未来三十年中国仍将快速增长》。该文章提出了四个重要观点:其一,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是真实的;其二,经济的快速增长有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等背景因素的支持;其三,发达国家都曾经历过长时期的增长(例如英国持续了七十年,美国持续了六十年等);其四,由于尚未完成城市化和工业化,中国未来至少还存在三十年的快速增长空间。 如果说中国经济的未来至少还有三十年的快速增长空间,我们就完全有理由认为——中国的房地产业未来也至少还有三十年的增长空间,以下的若干理由应当足以说明这个推论。 1.经济成长:中国经济已经持续多年呈两位数增长,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发展、住房扩大、投资增加和流动性过剩。中国百姓的平均收入几乎每4年就会提升一倍,人们购房和投资的能力也随之增加,而对改变住房的量与质最为迫切的中产阶级的家庭数量更呈“崛起”之势; 2.支柱产业:以其对经济影响的比重和所拉动的相关行业的数量(超过90个)而言,房地产业已经是今后肯定还会长期是国家和大多数各类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 3.人口存量: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人,并且还在增长中。在中国巨大的人口和家庭总量中,目前还有相当大的比例(约70%)尚未真正解决好住房问题; 4.人口增量:中国每年的人口增量约有1,000万人,这是一个接近澳大利亚(其国土面积与中国接近)全国人口总量的数量,仅此人口增量所引起的每年住房增量约为1亿平方米(考虑了城市化比率); 5.人口质量:中国的人口质量在发生改变。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人均寿命在增长(同1995年相比,当今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增长了近2岁),健康状况在提升,知识结构在改善,因而人们对所需住房的量和质的要求也在发生改变; 6.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超过了3亿。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对房地产市场有直接的影响,“银发族”已开始出现对家庭式居住和非家庭式居住等不同居住类型的选择; 7.换房需求:当前全球最大的建筑工地和住房市场都在中国。在激烈的竞争之下,居住产品正在不断地升级和换代,吸引着有条件的人们去投资。中国当前商品住房市场中最主要的结构是改善性需求,即换房居住的需求。尚有过半数的居民对现有的住房条件不满意。目前中国城市的人均住房面积约26平方米,此数并不大,还有提高的必要。而人均居住面积每提高1平方米,全国就会新增13亿平方米的住房需求; 8.第二套房:随着中产阶级和财富人群的发展(中国中产阶层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为11.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的《中国中产阶层调查》公布了这一数据。),有能力购

房地产中介公司发展前景及思路

房地产中介公司发展前景及思路 房地产中介企业发展迅速,从资料查阅,目前全国从业人员已达几十万人,已逐步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随着房地产市场运行机制日趋完善以及市场细分的日益加剧,房地产中介行业逐步凸显,对于盘活存量,联动消化增量,促进房地产投资与消费的双向拉动,完善房地产市场流通体系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以销售2手房和信贷业务来赚取服务费为主。业务拓展思路较窄,经营服务不够专业. 房地产中介是房地产市场细分和集约化经营的结果,是房地产市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达程度已经成为房地产市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目前地产中介受国家政策的推进管理更加完善,客户更加信赖,但是重庆地产中介行业起步较晚,过去主要销售顶帐房为基础起步,所沉淀的各类社会资源较少(特别是人才资源),而且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规范、人员素质良势不齐、资金 实力不足和品牌力度不够等劣势,但重庆中介行业已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存在差异性,给中介企业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重庆房地产市场已进入个体消费者占主导的市场,个人购房占九成,但每年的住宅增量市场中新增商品房毕竟有限,由于房子本身存在的不可移动性和单一不可挑剔性,已显出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性的需求特征。中介企业所掌握的房源量多、差异化明显且层次梯度较强,易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第二、房子价位的优势。在重庆地区一般二手房的价格与同地段同档次的一手房相比一般会低10-20%,这样就推动了价格影响因素占主导的住房需求与有效供给的对接,形成了住房的梯级消费,房产中介将会更多人来选择。尤其农村进入城市的一些消费群体更加突出。 第三、城市化进程因素。随着城市旧城改造的深入以及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中心区的房地产资源将来供给会更多地呈现写字楼、商场和店面等非住宅形式,而且从长远来看,作为居住之用的住宅的开发势头会逐渐减缓,今后存量市场将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主导市场。 第四、重庆市场化的必然要求。开发企业专门致力于开发市场,将房子的销售流通环节交由中介企业来运作是必然趋势,也是市场细分的结果,中介企业利用雄厚的客户资源和网络系统加速房子的流通,这种“双赢”促进中介企业规模的扩大,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最终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第五、重庆地区的发展房地产中介业也是很关键的推动。一个成熟的房地产市场应该是一个交易便捷和频繁的房地产市场。因此加强房地产服务体系建设是市场发展所必须的,发展房地产中介行业是首当其冲的。 综上述房地产发展势头,我公司开展房地产中介企业要在行业竞争中求得发展,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房源的竞争。房源是中介企业的命根子,所有的中介经营活动都围绕着这个核心运转。要构建服务网络,收集不同地段、不同层次的各类房源信息。同时通过专业的评估大胆收购重庆地区有投资潜力的房子。给实力相对较弱的房产中介公司构成危机。如重庆地区的一些经纪公司在原有的业务范围之上又开展了收购、联合收购、以及房屋置换业务。也在不断推出一些新思路。 第二、技术产品的竞争。中介企业要发展,必须提高科技含量,要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和办公软件的开发,要加强网络技术与中介经纪技术的结合,依托网络提高市场化运作效率。要加强人员的培训,优化队伍业务素质,更好地实现房子与消费者的对接。同时多与开发企业、以及重庆地区物业公司沟通,专门成立沟通小组来满足该项目客户方讯息,从中搜寻商机(通过调研来考证是否可行)。

(市场分析)2020年年宁波房地产市场分析年报


市场整体形势 市场推/销状况 住宅市场分析 写字楼市场分析 公寓市场分析 别墅市场分析 商业市场分析 二手房市场分析 土地市场分析 政策动向 壹壹年形势展望
目录
合润地产-研展部 2

第一部分:市场整体形势
2010 年,“史上最严”的楼市调控政策出台。从“国十一条”“国十条”到“9.29 新政 策”,调控不断加码,措辞越来越严,措施越来越狠。为了抑制投机炒作,各地纷纷出台限 贷、限购、限外令,部分城市甚至还限年龄。而在开发商这端,相关部委也通过打击囤地 及捂盘销售,督促开发商加快开发、增加供应。从调控效果来看,尽管今年的调控一波紧 似一波,但从楼市的发展态势来看,今年的调控尚未对开发商造成明显的消极影响。
鉴于 2010 年楼市调控政策频繁而严厉,甬城楼市四区全年成交量相比“井喷”式的 2009 年,整体下降幅度约达 48%。尽管 2010 年”史上最严格“的楼市调控没有明显调低甬 城房价,但也遏制了房价上涨过快的趋势,同时对楼市成交量则构成了很大的杀伤力。根 据市房产交易中心发布的各月度数据,2010 年全年,市六区共销售商品住宅 15427 套,相 比 2009 年下降约 52%;市六区二手住房共成交 21148 套,相比 2009 年降幅为 48%。
第二部分:楼市推/销状况
2010 年全年,宁波市区(市六区)总共新推出面积为 387 万平方左右,总量较去年全 年有所下降,其中推盘量最大的为鄞州区、北仑区和高新区,分别为 76.43 万平米、71.31 万平米和 67.3 万平米,分别占到了市区新增供应量的 21%、18%和 17%。在新增物业构成类 型方面,住宅占据总量将近八成,达到了 306.52 万平米,公寓占据了 11%,办公和商业分 别占据了 7%和 3%。
2010 年新增供应一览表:
楼盘名称
开盘时间
区域
宁波大公馆
2009-12-26 海曙
建筑面积 (万方)
4.2
物业类型 公寓、商铺、公馆
新城名苑
2010-1-23
鄞州
7.4819
酒店式公寓,公馆,高层
恒元中心
2010-1-1
鄞州
2.7157
写字楼
金湖世家
2010-1-1
鄞州
2.6
公寓、写字楼
唐家湾 1 期悦府
2010-2-1
江北
14
别墅
中海雍城世家
2010-2-1
鄞州
47
别墅 高层 小高层
钱湖天地云庭
2010-4-10
鄞州
8.394
商铺 公寓 高层
合润地产-研展部 3

【市场分析】2017年度湖南省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

2017年,全省商品房销售增速明显放缓,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增长,房价总体稳定。 (一)商品房销售面积低速增长。全省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8532.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5%,增速较今年1-11月提高0.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21.6个百分点;总量、增速在全国排名第8位、第21位,在中部地区排名第3位和第6位。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增幅自2月达到高点(30.1%)后整体呈回落态势,10月累计增幅(3.6%)创年内新低后逐月回升。全省完成商品房销售额4460.66亿元,同比增长18.9%,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18.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368.2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非住宅销售面积1163.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1%。 分市州看,长沙市受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市场成交持续回落,商品房销售面积2259.15万平方米,占全省的26.5%,同比减少12.9%,已连续8个月负增长。三四线城市市场成交增势有所放缓,商品房销售面积6273.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2%,增速已连续5个月回落,较去年同期回落8.8个百分点。三四线城市中,除岳阳外,其它12个市州商品房销售面积均为正增长,其中张家界、湘潭、常德和怀化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超过30%,分别为51.2%、43.1%、38.4%和31%。 (二)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增长。全省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426.13亿元,同比增长15.9%,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总量、增速在全国排名第14位、第3位,在中部地区排名第4位和第2位。从投资结构看,住宅完成开发投资2194.41亿元,占全省的64.0%,同比增长17.3%,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3.5个百分点;非住宅完成投资1231.72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20.5个百分点。 分市州看,全省14个市州中,有12个市州房地产开发投资实现正增长,增幅较大的为常德市(39.7%)、湘潭市(33.4%)和岳阳市(15.8%);有2个市州房地产开发投资负增长,分别为湘西州(-18.7%)和娄底市(-21.4%)。长沙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489.69亿元,占全省的43.5%,同比增长18.2%,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8.3个百分点。 (三)全省房价总体平稳,省会长沙房价涨幅明显收窄。12月,全省新建商品住宅均价5269元/平方米,在全国排名第22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长沙市、岳阳市、常德市新建商品住宅均价同比分别上涨6.1%、7%、9.1%,其中长沙市同比涨幅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12.1个百分点。 (四)新开工面积增速企稳回升,竣工面积降幅扩大。全省商品房施工面积31691.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1%,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商品房新开工面积8235.9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2%,增速较今年1-11月提高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6.7个百分点。总量、增速在全国均排名第9位,在中部地区排名第3位和第4位。商品房新开工面积累计增幅自4月达到高位(21.3%)后大幅回落,6月转为负增长(-1.1%),三季度以来累计增幅逐步回升。商品房竣工面积4084.0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9.9%。 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2770.4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住宅新开工面积6089.6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5%,住宅竣工面积3070.2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8.6%;非住宅施工面积8920.7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7%,非住宅新开工面积2146.2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5%,非住宅竣工面积1013.77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3.7%。 (五)房地产用地供应持续下降,出让均价涨幅回落。全省房地产用地供应4490.93公顷,同比减少11.5%,已连续34个月负增长,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1.3个百分点,较今年1-11月扩大5个百分点。其中商服用地供应1348.68公顷,同比减少19.8%;住宅用地供应3142.26

中国房地产未来发展趋势(精)

■胡葆森/文 中国房地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了。作为业内人士,我几乎目睹和参与了这一行业发展的全过程,对其发展的大脉络有些观察和思考,现予阶段性总结并呈上,以期与大家分享。 在25年的长期发展之后,中国的房地产业从起步、摸索、动荡、调整的过程中逐步趋于理性和成熟。这一过程又一次印证了发达国家已经总结出的一条规律——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 达到800~1000美元时,房地产业开始起步;达到3000美元时,行业发展开始加速;达到7000美元左右时,行业进入稳定增长期;达到12000~13000美元时,行业发展进入饱和期。2013年底,我国的人均GDP 已经接近7000美元,与发达国家总结出的规律完全契合。 再过十年,我国人均GDP 超过13000美元时,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将达到供需的饱和点,行业的发展也将从顶峰开始回落。可是,作为近十四亿人口的大国,我国的城镇化率去年为53%,如不包括2.5亿非户籍人口,也只有36%,离实现70%的城镇化目标,还需要大约20年的时间。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城镇化推进的主要载体,我国房地产业在未来的15~20年内,仍有持续的增长空间。 当下: 细分时代已经到来 25年后的今天,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稳定增长期后,发展现状突出的特征就是“细分”。这种细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的细分。 当市场真正处于理性后,行业的基本属性开始发挥作用,商品的价值规律开始发挥作用,供求关系决定商品房价格短期内升降的经济学原理、城市开发总量与总体消费需求决定泡沫存在与否的道理,开始为人们所认知。

那些简单武断地预测中国房地产业何时崩盘的论断显得过于哗众取宠;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关于“三四线城市泡沫大于一二线城市泡沫”的推断也不免显得过于草率。简言之,当市场的“六大主体”(政府、金融机构、开发商、媒体、消费者、专家学者)逐步成熟后,就不应该再像以往一样以“线”划线,以点及面,而应该根据不同城市的人口规模、地理位置、经济总量、供求状况、资源禀赋、政策导向、城市化水平等,区别判定每一个城市的市场状况。 例如:郑州、武汉、西安同属二线省会城市,武汉和西安的人口达到本省人口总数的20%左右,而郑州因设省会仅有60年历史,全市人口仅占本省人口总数的8%左右。由于地处全国交通枢纽位置,加之中原经济区、国家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高铁十字枢纽等有利因素,与武汉、西安相比,作为1.06亿人口的河南省省会城市,郑州城市化的提升空间势必大于其他两市。 即使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三四线城市的发展也不均衡,一些四线县级城市如神木县等,因在建规模过大,供需严重失衡;但在一些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中西部人口大县,仍不乏“日光盘”案例。因此,我们在判定市场状况时,还是应回到它的基本面上,按照相关的基本指标对其做出细分和判断。 2. 开发商的细分。 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后,开发商阵营在不断地进行分化。 以企业概念区分,有价值观驱动型,也有商业利益驱动型;有战略导向型,也有机会导向型;有上市公司,也有非上市公司;有激进扩张型,也有稳健甚至保守型;有跨国、跨省扩张型, 也有区域发展型;有多业态综合开发型,也有单业态专业开发型。 2004年“8·31大限”后,房地产的资本属性日益显露,与资本市场完成对接的上市公司加快了在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布局步伐,迅即拉开了市场格局调整的大幕。

房地产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精)

房地产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苏州房地产市场是中国房产的重要支流,国家的宏观政策及经济形势都会对苏州现在及未来房地产产生影响。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苏州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增长较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居民的住房状况也不断改善,人均住房面积从以往的十几平方米上升到现在的几十平方米,年均增长率达到5%左右。较北京等一线城市相比,苏州的房地产市场较为稳定。 即使温总理给我们留下的“限购令”,但苏州的房市丝毫未受其影响。楼市政策微调不可触及底线。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厦门等城市放宽普通住宅标准,重庆、合肥、南京等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还有其他地方政府从税费减免、购房补贴、户籍限制等方面对“刚性需求”给予保护。中央在限购等方面的政策导向仍然严厉,在坚持房地产调控的前提下,不触及“限购”、不明显鼓励购房、顺应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微调其生存的可能性较大。 2007年8月,国家在保障性住房的政策上,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住房保障制度目标和框架。其核心内容是要“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今后一段时间,保障性住房将成为中国住房供给中发展的重点,住房供应结构将改变原来单一商品房供给体系,将会形成针对不同收入水平下的分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以满足不同居民的购房需求。对于苏州,从短期来看,目前保障性住房的投入相对很小,短期增加的供应有限,受益者是原本就不参与商品房市场的低收入人群,房价上涨的推动力基本不受影响;同时,房地产业一直以来都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短期内减少财政收入增加支出,执行上存在很大困难,今后保障性住房建设能否按照规划执行就要看政府的决心及其财政投入;中长期来看,国家政策上规定“保障住房建设用地占总土地供应70%”、信贷、税收等政策,明确了国家对于房地产业的产业方向,从源头上引导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未来保障性住房力度将持续加大,对市场的影响会逐渐显现,结构性的调整将引起

宁波楼市年度调研分析报告

2006年宁波楼市调研报告(转载) (2007-03-12 16:39:21) 目录 一、2006年宁波房地产市场总体状况 1、房地产投资接着稳步增长 2、新建商品房销售良好,成交价格稳中有升

3、二手房市场价格稳定,成交量起伏较大 二、土地市场分析 三、各个版块市场分述 1、市中心板块、城中板块大户型为主 2、东部新城催熟江南版块 3、鄞州逐渐成为宁波的都市副中心 4、江北居住氛围后发而上 5、城西等待拓展延伸 四、2007年市场展望 1、2007年政策调控执行力度将加大。 2、土地增量供应操纵更严,土地成本将提高 3、2007年中小户型将唱主角。 4、房价格依旧会稳步上涨,销售量会平缓上升 5、写字楼市场则是走向两极分化 五、附表(2006年土地出让成交一览等) 一 2006年宁波房地产市场总体概况 2006年是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年,宁波的房地产市场则是总体表现良好,房产投资稳步增长,新建商品房销售良好,二手房市场并未大起大落。宏观调控,尤其是“国六条”及细则政策的

出台,对接着稳定宁波的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稳定进展起到重要作用。 1、房地产投资接着稳步增长 宁波楼市在2006年的宏观未出现大起大落,从宁波市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情况来看,今年宁波房地产行业的投资截止11月份已达255.34亿,接近2005年整年的水平。全年的增幅在10%左右,讲明在宏观调控后,整个宁波的房地产市场进展逐渐趋于稳定,经历了2003年、2004年的房地产行业投资非理性增长后,宁波的房地产行业投资在2006年开始凸现理性一面。 2、新建商品房销售良好,成交价格稳中有升 由于消费者对房价大幅下降的预期,宏观调控在抑制了投资性需求的同时,一定时刻内也抑制了自住性需求。从2006年的情况来看,购房者的心态逐渐趋于稳定,一些较好的楼盘,价格显稳中有升的趋势,从成交量上看,今年宁波房地产市场已恢复较平稳状态。 1-11月宁波市四区商品房住宅成交面积一览 依照房产交易中心提供的数据,截止11月宁波四区成交的商品房面积在221万平方(其中住宅部分164万平方,去年整年成交商品房140余万方),成交规模与去年宏观调控前已相差无几。

某地区房地产市场管理知识分析

河南省南阳市 房 地 产 形 势 分 析 报 告 2011年

关于报告的说明: 本报告的撰写是在考察南阳市城市概况、城市规划、发展现状以及房地产市场行情的基础上确定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目前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基础,并最终形成对南阳市未来房地产发展的初步预测。 目录: 第一部分楼市宏观环境扫描 1.1、宏观政策综述 1.2、土地政策方面 1.3、金融政策方面 1.4、其他房地产政策方面 1.5、政策预测 1.6、宏观小结 第二部分、南阳市发展环境分析 2.1、城市概述 2.2、人口基础 2.3、城市经济数据 2.4、产业结构 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6、南阳市发展环境小结 第三部分、南阳市房地产环境发展及现状分析 3.1、固定资产投资数据 3.2、历年商品房及住宅竣工情况 3.3、2010年南阳市房地产市场情况简析 3.4、2011年南阳市房地产市场情况简析 3.5、南阳市中心城区房地产环境现状分析 3.6、南阳市房地产环境发展现状总结

第一部分楼市宏观环境扫描 1.1、宏观政策综述 回顾过去几年,在经历了2005、2007年政策调控下的中国房地产,2010年的楼市显得更具稳定性,从2010年1月10号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要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开始,一系列的土地、金融、税收等房地产相关调控政策密集出击,特别是以“4.15国十条”为代表的楼市新政,中国楼市似乎风雨再来。 然而,市场经历了极其短暂的观望之后,无论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中小城市,整个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出现大多人预期的低迷状况,部分大中城市还出现了量价齐涨的态势,让看空客户大跌眼镜。对比2007年的中国楼市一夜暴跌的局面,这在某些方面也说明了中国的楼市正在走向稳定、走向成熟。总结2010年楼市调控,主要呈现在以下几点: 1.2、土地政策方面 ? 强调房地产用地监管开展突击检查(2010.03.10) 2010年3月10号,国土资源部下发通知:一、加快住房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编制;二、促进住房建设用地有效供应;三、切实加强房地产用地监管;四、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五、开展房地产用地突出问题专项检查等,内容重点包括了“开发商竞买保证金最少两成”、“1月内付清地价50%”等19条土地调控政策。? 国土部下发闲置土地黑名单(2010.08.02) 2010年8月2号,国土资源部已将一份涉及全国1457宗闲置土地的统计表交予银监会,银监会将根据这份“黑名单”做一次全面的风险排查。其中80%的闲置土地可能被收回。 ? 闲置土地一年以上禁拿地 2010年9月27号,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管理调控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贯彻落实“国10号文”确定的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的管理调控,积极促进房地产市场继续向好发展。本次通知直接将矛头指向开发商囤地现象,对因企业原因导致土地闲置一年以上的,将取消企业参加土地竞买的资格。 1.3、金融政策方面 ? 上调准备金率强力遏制信贷冲锋 2010年1月12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未来十年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精)

买房还是卖房 未来十年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 讲师:李豪 课程介绍:随着2015-2016年初房地产新政策的出台,各房地产企业和房地产项目公司面临着新的机遇下挑战。中国房地产下一步在哪里?限购、限贷、限价等政策1线城市是否取消还是仍旧,目前是机遇还是危机,住宅市场是否好做还是商业市场有机会,这些问题都困扰着每一位中国房地产业人士。本课就新政策之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从国家政策、经济、国策、产业等多方面展开分析和阐述,对以上问题一一解答。 课程对象: 房地产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总裁、中高层管理人员。 课程时间:1天/7小时 课程大纲: 1解读2015-2016年的房地产新政策的解读 1.1宏观和微观正确解读房地产新政策 1.2解读中国经济格局与中国未来在世界经济中地位 1.3中国房地产市场需求现状 1.4解读土地、税收新政策 1.5解读经济环境、金融环境与投资环境 2影响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因素

2.1二胎化政策与人口红利 2.2营改增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2.3城市化 2.4中国产业格局 2.5投资需求与投资环境 3上海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与预测 3.1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价上涨支撑与因素 3.2“美国房地产模式”与“香港模式”和中国房地产发展阶段3.3上海房地产市场趋势与预测 4中国房地产市场格局发展趋势 4.1一、二线城市的趋势 4.2三、四线城市的挑战 4.3住宅市场趋势 4.4商业地产与互联网商业的明天 4.5国进还是民进 4.6“大鱼吃小鱼”还是“快鱼吃慢鱼” 4.7高周转还是高利润 4.8资产与现金流并举 5房地产项目类别发展趋势

5.1住宅项目 5.1.1刚需是否有那么多? 5.1.2改善性是否仍是主流? 5.1.3投资型是否有市场? 5.2商业地产 5.2.1商业结合体的下沉5.2.2写字楼的创新 5.2.3养老地产春天 5.2.4文化产业园的兴起5.2.5旅游地产的整合

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阶段:理论的突破与试点的起步阶段 1978年在理论界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产权等观点。1980年 9月北京市住房统建办公室率先挂牌,成立了北京市城市开发的总公司,拉开了房地产的综合开发序幕。1982年国务院在四个城市进行 售房试点。1984年广东、重庆开始征收土地使用费。 第二阶段:非理性炒作与调整推进阶段(1992至1995年) 1992年房改全面启动,住房公积金制度全面推行。1993年“安居工程”开始启动。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低迷之后开始复苏。 第三阶段:相对稳定协调发展阶段(1995至2002年) 2003年以来,房屋价格持续上扬,大部分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 明显。随之而来出台了多项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 中国房地产价格的走势,1998年开始起到的房地产市场到2003年,这一轮的上扬达到高峰,然后从2003年到2007年都在头部横盘 整理,2004年调控供给、2005年调控需求、2006年调控结构、2007 年继续调整,估计到2007年底差不多调整完毕。 目前而言,中国的高房价算是控制住了,可是未来中国楼市又将会何去何从呢?我认为,未来两三年,房价不可能再上升,但是也不会狂降,应该是出于一种稳中有降的态势,每个地区降幅可能会不太一样, 降幅最大估计也就是15%左右。 因为房地产业就目前而言依然是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性产业,如 果房地产市场大跌,那么经济增速就将会放缓,可能会引起社会不稳 定现象,而且房地产业关系到一系列产业链的发展和大批工人的就业 问题,如果大跌,社会经济颓废将是必然的。

虽然预测房价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但在未来3到5年房价“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算上通胀因素,假设中国名义GDP按照 每年10%的速度继续增长,平均来看中国老百姓的收入将会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上升,那么三五年之后,相当于房价降了30%到50%,以前 买不起房的人就可以买得起了。 至于三五年后,房价回归理性,限购高准备金率是否还会继续下去。个人认为,最有可能的是房地产价格略有下降,地方政府限购政策会 放宽一点,微调微调,交易量上升一些,再降下来再微调,这是一个政 府与房地产商博弈的过程。

房地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房地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房地产企业逐步走向民营化 近年来,民营经济在房地产领域中迅速崛起,并逐渐成为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民营企业具有良好的管理机制而迅速增强了企业综合实力。而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和机制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深层次原因,往往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目前民营房地产开发商已经在市场基础好、发育快的地区如广州、深圳等地迅速崛起,并逐步从市场的“少壮派”向“实力派”转变。民用企业虽然实力较国有企业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特别是在决策,机遇的把握,市场的适应能力都比国有企业强了很多,在用人和激励体制更较国有企业先进很多,更能适合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变化,将来必然会成为房地产业的支柱。 逐步走向法制化正规化 制度化是企业发展规模化,民营化的制度基础和保障,加强企业内外制度的建设是中国房地产企业下一步的重点。改革以来,我们在制度建设、市场规范和企业发展等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如果套用国际游戏规则的要求则又在各方面都存在着不规范,远未能与之“接轨”。未来我国房地产企业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激励制度、用人制度和财务制度等。企业的内部运行和组织建设及企业的外部环境和行业管理也都将进一步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只有想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才能去适应这个日益竞争的社会,才能在外来行业的冲击下独领风骚,虽然这个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这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房地产业最终的归宿。 房地产企业逐步走向集团化规模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外来行业进军中国等一系列因素,将导致房地产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企业集团化经营有利于房地产业的全面发展。房地产市场的特性,决定了不论是在开发,还是在交易和使用过程中,均需一系列专业服务的支持,以保证市场的有序运行和房地产价值的实现。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当经济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某些行业就会出现集中的趋势。未来我国房地产企业竞争加剧,只有增强规模优势、走集团化道路、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才是企业赢得竞争的关键。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日趋成熟,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房地产开发行业的准入程度将不断提高,只有那些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显著的品牌优势、规模化经营、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大型房地产企业,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逐步走向专业化和品牌化 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已处在从追求“ 量”向追求“ 质”转轨的时期。从市场的微观层面看,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是多变的,有时变得很快,开发企业如果事先不充分考虑到这些变化将会尽失先机。“ 得客户者得天下”,研究消费者偏好,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研究细分市场,形成独特的他人无法模仿复制的产品特征和竞争优势,将是未来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考虑的一个主要问题。将来想要立于不败之地,房地产业只有走向专业化和品牌化。 专业化的管理要求房地产企业在房地产开发的各个环节上配备专业化的管理人才,提升企业及项目的管理水平,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获得更多的利润。随着竞争的加剧,国内房地产业逐步进入微利时代,企业只有具备较高的项目成本管理水平,使开发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才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实力、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等指标的综合体现,以核心竞争力和综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