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校本教研的实践研究

推进农村校本教研的实践研究
推进农村校本教研的实践研究

推进农村校本教研的实践研究

潘建敏;韦茂山;成家斌

【期刊名称】《广西教育》

【年(卷),期】2012(000)030

【摘要】在我国,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开始对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教师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开展校本教研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求,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我们认为,开展针对农村地区的校本教研的实践研究是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十分重要的课题。为此,来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于2006年初向广西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申报了“推进农村校本教研的实践研究”课题。同年,经有关专家组审定,本课题被确定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A类课题。

【总页数】4页(P.61-64)

【关键词】农村校本教研;实践研究

【作者】潘建敏;韦茂山;成家斌

【作者单位】来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英文

【中图分类】G472.5

【相关文献】

1.注重实效整合资源实践反思--关于区域校本教研推进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 [J], 陆劭桓

2.注重实效整合资源实践反思--关于区域校本教研推进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 [J], 陆劭桓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与反思知识交流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与 反思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与反思 活动主题:新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起来 活动时间:2015年9月 活动地点:办公室 主持人:冯学俊 参与人员:全体教师 活动记录: 吴主任:对于每一个刚走出大学校园,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疑惑:怎样才能在工作岗位走出一片新天地?对于新老师而言,热情高,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进取心强。但是要教好学生,仅有丰富的知识,先进的理念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的积累教学经验,今天就让各位在座的经验丰富的老师,跟新老师交流一下经验。 李老师:作为新老师在平时工作和行为上,心中必有明晰的奋斗目标,就会把自己的发展置于理性思考之上,使自己有了专业成长的紧迫感,促使自己不断寻找自己在学校、全区甚至全市教师中的位置,有了成长的目标与动力就能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激励自己。 张老师:教师的原有专业知识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会真正得以融化和实用。教师是带着原有的个人知识走进课堂的,这些个人的知识是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支撑和基础。由于新课程改革开设综合课程后,各学科的联系日趋紧密,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将自己原有的知识综合化,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化和合理

化。 尚老师:教师的专业技能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持续锻炼才会更纯熟。 王老师: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与学生的接触才能形成良好的专业情意。 活动反思: 新教师的成长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外因的影响下,自身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改进,这样才能成长为更好的老师。会议中各位老师均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与行动,相互学习借鉴,达到共同进步。

活动主题:如何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活动目的:通过教师交流、探讨、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真正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活动时间:2015年10月 活动参与:各科任老师 活动主持:吴统晖 活动记录:魏开花 一、主持人开场白 第一次做这样的教研主持,请大家给予支持。能够贡献自已的智慧,能够分享自己的经验,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玩小游戏热身”----认颜色 二、寻找合作伙伴,梳理教研记录 三、温馨提示之请大家站着发言,且发言时间不能超过三分钟,发言采取循环说的形式。 活动过程: 尚成军:首先加强学生对计算题的理解能力,练习多样化,纠错,找原因,引导学生感知记忆,加强笔算,口算练习郭玺辉:同桌竞赛(A、B同量题,速度竞赛),小组竞赛,奖励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 吴统晖:在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方面让学生多审题,多鼓励学生,写积极的评语,有进步但不是很理想 马淑莲:与学生达成共识,有错合作伙伴共担,无形中合作伙伴在互相监督。有一定的进步。 龚婵娟:多做练习,强行记忆,课前三分钟。

教师个人校本研修成果总结

校本研修成果分享 校本研修期间,除了完成校本研修的工作以外,还在本校担任语文教学工作任务,学校工作需要的地方我也尽力去完成。在这忙碌、辛苦、奔波的日子,不敢说自己有多大的收获,只能说在成长中经历,在经历中成长。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从自己的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促使自己今后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将我取得校本研修工作成果分享: 1、能够按时参与校内各种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每次开展语文组集备研修,主要是课堂教学交流,问题研讨等活动,同时为了充分利用这样的集中学习的机会,还可将个人在课堂存在的问题进行共同探讨、交流和解决。开展四一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集备之后,会和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另外,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2、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同组的老师学习他们的先进教学方法。我要多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自我反思及案例反思,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

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性材料。 3、培养学生课堂上会静下心来思考的能力。有些同学的特点是比较浮躁,在问题面前不知从哪儿下手回答,甚至没有读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回答。这学期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提高。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4、在课改中,多和同组的老师一起备课,一起商量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在课堂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培养学生探究性的能力,最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5、勤于动笔,善于积累总结教育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从这些事情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好的做法积累经验,对于不好的做法及时反思及时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校本研修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一

教师学习校本研修的心得体会5篇

教师学习校本研修的心得体会5篇 要切实开展在综合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校本研修,需要多角度、多方面地整合力量,创造良好的校本研修生态环境,让教师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体反思实践中实现专业发展。以下是我整理教师学习校本研修的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参考! 教师学习校本研修的心得体会(1) 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工作“智慧含量”,乃当务之急。在这十分关键时刻,我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特别是全员研教及学校的校本培训,对我们教师的建设和培养起着独特的作用。 特别是学校的校本培训通过专家的引领,教学理论的培训和学习,说课、上课、评课一条龙活动的开展,发挥了教师个人、教师集体等各方面的作用,给教师形成一种对话机制,营造了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平台。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将教师凝聚在一起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拓展了教师发展的空间,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追求发展。通过培训和学习,我受益非浅。 首先新的理念深入我心。“课程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要变革人,首先要重视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观念更新是前提,专业化成长是基础。新的教学观念中产生的。教学改革就是新旧观念的斗争,教学改革的阻力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因此,确立新的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以前,我的头脑中存在着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

盯着知识点,强求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统一考试。通过专家讲座,了解到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 其次,调整和拓宽了我的知识结构。一位教育专家曾深刻指出,今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分工是科学化的产物,他们的任务是培养学科的专家。而未来教育将结束单科教师的历史使命,要求教师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 小学科学课程的学科整合是课程改期的特点之一。根据科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科学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科学教师要具备与科学教学相关的学科知识,诸如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等;还需要了解科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其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较完整的基本知识。科学教师还应具有思维科学知识,这有助于教师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科学教师还要具有参与社会生产、生活的知识,能以敏锐的眼光和头脑,注意观察、了解、搜集信息的能力。新教材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自身知识储备能否适应这一变化,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一道难题。 而现实是,我们科学教师都是由单科的物理、化学、生物或地理教师组成,与专业教师任职资格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教师专业性知识的缺陷交极大地限制科学课程的实施。 校本培训利用教学资源,以教学专家,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核心,对全

校本教研(一)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一) 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校本教研是基于校级教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的理论基点是,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教学研究只有基于学校真实的教学问题才有直接的意义。校本教研旗帜鲜明地强调三个基本理念:第一,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第二,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第三,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主要而直接的目的。 第一、学校应该是教学研究的基地 校本教研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这意味着要把教学研究的重心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中,因为教学研究的问题是从学校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的,而不是预设和推演的,所以要在学校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对于许多教学问题,如果脱离了具体的教学情境抽象谈论是容易做到的,但意义不大。比如,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对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不仅要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还有权力和责任开发适合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这样就会出现与以往任何时候都很不相同的教学情境,再加上各个学校的情况差异较大,对于具体学校而言,解决所谓“面上”的教学问题就显得不那么“真实”,总有一种隔离感,不能对学校的教学实践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校本课程如何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开展?大班额背景下如何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等等之类的问题,只有把它们置于学校的具体教学情境中才可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如果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或某些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想方设法(“设计”)在教学“行动”中解决问题,并且不断地回头“反

“四课一体”校本教研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四课一体”校本教研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几年来,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努力寻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经过不断研究和探索、总结和完善,逐步提炼出了一种“四课一体”的校本教研模式。具体来说,就是把每一学科的教师按年段分为若干个教研小组,就同一教学内容,先进行集体备课,再选择一名教师上课,其他教师依次说课、评课。 一、实践“四课一体”校本教研模式的目的 一是教师专业化持续发展的需要。专业化发展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方式,是学校教育教学取得成效的根本,而“四课一体”校本教研模式可以说是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二是回归课堂教学的需要。开展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系列教研活动,同时在活动中突出“同伴互助、专家引领、自我反思”,可以使教师在研究中提升理论修养、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进而在实践中感悟、在反思中成长。三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衡量一所学校是否具有持续发展力的一项重要标志就是看其所开展的教育科研工作能否与学校日常教学行为的改善结合起来,而在“四课一体”活动引领下的校本教研要求教师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从事教学工作,对自己的课堂实践不断加以反思、改进,从而能够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 二、“四课一体”校本教研活动的流程 一是遴选带有共性问题的专题和授课内容。首先学校教导处和各教研组一起研究制定具有共性的教研专题,然后围绕这个专题各教研小组再根据自己的学科和研究方向制定各自的小课题。二是分别备课,集体交流。确定授课内容后,教师先分别就这一教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和备课,然后进行集体交流。在此基础上,经过不断调整形成既有各家之长又有个性特点的教案。三是递进式上课。我们遵循“教学设计——研讨反馈——调整设计”的原则,首先对每节课进行反复推敲,然后组织组内成员进行研讨评析、修改完善,最后拿出相对成熟的作品。四是集中说课、评课、答辩。以前基本都是课前说课,现在我们提倡课后说课。由于一节课后无论听者还是教者都经历过了课堂教学的整个环节,因此在说课时也就更能比较出课前预设和实际教学时的效果差别。五是评分汇总,整理归档。一个循环结束后,学校考评小组首先把每个环节的打分汇总,排出名次后给予鼓励;然后把反复实验修改后的教案说评稿进行整理存入学校教案库,供下一学年借鉴。同时要求每位教师都写出教学体会,存入个人教学档案。 三、实施“四课一体”校本教研模式的价值与意义 一是可以提高教学实效。“四课一体”校本教研模式融教师的工作、学习、课堂实践和学生长远发展于一体,引领广大教师深入课堂潜心钻研,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二是可以突出研究过程。“四课一体”校本教研模式可以引导教师经历一个“学习——实践——反思——提升”的渐进过程。三是可以融合集体智慧。“四课一体”校本教研模式从教师个体、教研组、学校三个层面开展活动,大家在同一

(整理)我校的校本研修成果

我校的校本研修成果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从教多年来一直担任英语科教学工作,面对教育改革和创新需要新突破的新形势,不断探索,整体优化,创造性的进行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通过研修,更新教学理念,争取在科学教学领域可以有更长足的进步。只有教师的水平提高了,课上的生动了,才能真正的吸引住学生眼球,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因此我要求自己不仅要教好,更要做好自我学习,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和教研水平。“让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我们任城区新教育下课堂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就需要不断地学习。近年来,我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不断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从自己的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使自己今后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将我的校本研修成果总结如下: 1、不断学习新知识,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业务 为了把每一堂课讲好,在课前我都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熟悉大纲、钻研教材、参阅资料、了解学生、编写教案等等。只有课备得充分,才能把课讲好。而钻研教材是备课的重要内容,教材是众多专家根据大纲的要求精心编写的,是我们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必须反复琢磨、认真钻研。实践证明,学习、分析、研究和处理教材的过程,就是形成、提高和完善教师教学能力的过程。常常看到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照本宣读、平铺直叙、不分主次、重复啰嗦、含糊不清等现象,课讲得不精彩,学生学的也没兴趣。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深入地钻研教材。 对教材的研究我是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的:首先是从教材编者的角度,要了解编排体系、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居高临下地把握教材;其次要从学生的角度,要像学生一样,阅读教材,回顾旧知,提出疑问,心中有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教材,也才能使教案设计更贴近学生,切合实际,收到完美的教学效果;再次要从自己的角度,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做到与编者统一,即明确编者的意图——教学目标,又要做到与学生统一,即清楚学习目标,达到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一致。 听课也是一种学习。多听课,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和设计模式,看得多了就会有比较,必然思考的多,拿到自己的课堂中就会有所取舍,这取舍之间就趋向于创造。当然要想将再造性模仿提高到创造性模仿,进而形成自己的风格模式,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听课,去比较,去思考,去总结,把自己还原为一个学生,让自己在学生的身份中渐渐体悟教学的奥妙。 2、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新教育的教学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为了使课堂教学改革顺利有效地展开,构建理想课堂,我校探究出了“1258”教学模式。“1258”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全面和谐主动活泼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诚心诚意地让学生做主人,又要严肃严格进行基本训练;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坚持学生主动、教师主导、问题主线、活动主轴,把学生自习与教师导学,学生合作与教师参与,学生展示与教师激励,学生提升与教师引领,学生达标与教师测评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的一种新型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一、新时期基本模式结构 (一)“1”就是应用一个载体:以导学案为载体,贯彻教与学的全过程,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是“导”、“学”、“练”的统一体。 (二)“2”:就是实现两项转变,一是“师本”向“生本”的转变,及“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二是“教本”向“学本”的转变,及“一切以学习为中心”。 (三)“5”:指课堂环节的五个基本步骤。

校本研修的组织和管理

校本研修的组织和管理 今天我跟大家一起讨论的课题是:校本研修的组织和管理。 首先,简单介绍这一讲的基本内容: 本课面向中小学领导和教师,阐明校本研修是在学校现实条件下、为满足学校改革发展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基于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以校本教研与行动学习为主要方式的教师研究与学习,是一个任务驱动型的问题解决过程。校本研修的组织是学校领导管理的主要任务,要在校本研修目标、方式方法、任务内容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合理设计,有效实施,并进行科学评价,建立有效运行机制,形成制度和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希望达到以下三个基本目标: ?从观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去认识与理解“校本研修”的含义及其对学校改革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及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结合学校实际需要,制订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和教师个人研修计划。 ?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并逐步形成和落实校本研修的各项规章制度。 一、校本研修的基本涵义 1.“校本”的缘起 “校本”是一个外来词,字面的意思是:以校为本。这是随着课程改革被“引进的”一个新概念,通常理解为: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学校的自身需要为根本导向、以学校的问题解决为根本目标,来开展教育教学教研及管理等发展与改革活动。西方国家历经近百年的多次教育改革运动之后,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逐渐意识到,国家的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需要落实到学校主体这个层面,就是说,学校要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主体,以主人翁的身份去承担任务,去实现学校所应完成的教育改革发展目标,这样的教育改革发展才有可能惠及学生的发展。因此,学校成为教育改革的承担者,必须拥有相应的主体地位。这是“校本”的深层涵义,是今天我们讨论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深刻理解校本的涵义,我们才能充分发挥学校自身在教育改革、课程改革、课堂改革乃至学校发展中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正是在这种教育改革思想转变的大背景下,“校本”伴随课改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了。 2.“研修”的含义

“五课一反思”校本教研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五课一反思”校本教研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师教育论文 “五课一反思”校本教研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牛俊义 长治县柳林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2010年以来,我们立足常规教学管理,开展以“上课”“观课”“说课”“议课”“辩课”和“教后反思”为基本内容的校本教研,探索出“五课一反思”的校本教研模式,在有效提高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同时,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也有了较大提升。 一、“五课一反思”的背景思考 前些年,我们一直坚持搞“说讲评”一体化活动。从形式上,包含了“讲”“听”“说”“评”四个层次。“讲”,即教师做公开课;“听”,即其他教师听课观摩;“说”,即做课教师课前或课后对公开课的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教学设计进行阐释;“评”,即其他教师对做课教师教学的方法、设计、过程实施评价。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在很大程度上突破形式的制约,尤其在“听”“评”环节。听课已在不同程度上由“听教师”延伸至“听学生”,由“听方法、听设计、听过程”延伸至“听思想、听理念、听实效”。评课的过程则更多地表现出“分析、讨论、争辩、建议”等内容。 2011年版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强调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教师的要求也不再是简单的课堂设计者、程序的控制者,而是要求“转身”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就为教师驾驭课堂、实施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的使命使教师的教研模式必须由过去的“单兵作战”或“形式教研”向

集全体教师智慧的“通力合作”发展。 二、“五课一反思”的结构模式 “五课一反思”包括上课、观课、说课、议课、辩课和教后反思,分为四个层面。 第一层面,上课。上课是一个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也是一个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活动。从教育教学实践的角度来说,是教师最精彩的展示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从教学研究的角度来说,是最基础的样本。 第二层面,观课。这一教研活动环节,既是教师向同行学习、借鉴、取舍的过程,也是为分析、研究、思考获取更多课堂样本的过程。在这个层面,年轻教师获得同行的经验和长处,有经验的教师则获得与同行交流、探讨的素材。 第三层面,说课、议课、辩课。这个层面的最大特点是教师在获得上课和观课(包括教师自己做课)信息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分析、判断、思考、质疑,与做课教师和其他教师的交流、探讨、深化的过程。 第四层面,反思。是教师在最大限度获得广泛课堂信息反馈之后的深入思考和自省、提炼和内化,形成新高度之上的思想、理念和方法并进行总结的过程。 这四个层面,上课是“五课一反思”的最基础的层面,是观课、说课、议课、辩课的样本。观课是获取样本信息的过程,是说课、议课、辩课的基础准备。说课、议课、辩课是交流和碰撞,是“五课一反思”生成思想、理念和方法的最佳气场。反思则是一个教师在累积、扬弃之后的个体再思考,进而提炼和升华。如此周而复始,教师驾驭课堂的水平和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三、“五课一反思”的操作流程 上课—一就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学情实施教学预案。这是

校本实践研修成果

校本实践研修成果 校本实践研修成果 《常见金属的性质》 【学情与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常见材料一金属材料的应用入手,引出金属的物理性质,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金属的化学性质,最后归纳出置换反应的概念,层层深入,符合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知识的认知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活中常见金属的一般物理性质, (2)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初步理解金属活动性强弱, (3)能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问题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掌握实践、归纳、总结、探究等学习方法,养成探究学习方法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学习和思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体验在成功中获得探索的乐趣,对进一步学习化学产生向往。 【教学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初步形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的观点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的准备 【教学过程】 思考:以铁制作家用铁锅是利用了铁的_______ 性;铁拉成铁丝、压成铁片是利用了铁的 _______ 性;油罐车内石油因震荡产生静电,易引起火灾,所以在油罐车尾部有一条拖地的铁链,这是利用了铁的 __________ 性;戴金饰品是利用了金属的性。 根据这些实例,你知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了吗?想想看,你还能举出哪些常见金属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并思考这些用途和金属的哪些性质有关。 实验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组实验1】分别将打磨好的铝片、铜丝做如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书写化 【讨论】1■铝在常温下也跟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再进一步氧化,因此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这一性质有什么实际应 用? 2■铜制炊具使用一段时间为什么会变黑? 3■金属氧化物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4.中国有句俗话叫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如 何? 5.从上述事实可以看出,在铝、铁、铜、金这些金属中,金属的化学性质最活泼, 属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 【讲述】实验表明:大多数金属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反应的难易、剧烈程度和金属的活泼程度有关,金属越活泼越容易和氧气反应,反应也越剧烈。 【归纳】 1.金属的化学性质一:大多数金属(如:Fe、Al、Cu)能与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2.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一: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与反应现象的剧烈程度来判断 【分组实验

如何有效开展校本研修

如何开展有效校本研修 一、明晰基本概念 (一)校本研修是什么? 所谓“校本研修”,是指以学校教育、教师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切入口、着眼点,以预定目标和学校、教师的发展规划为基本方向,以满足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根本目的,以学校自身力量、资源优势为主要依托,在学校、教师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在教师发展共同体(教的相互作用影响)下,进而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与专业引领下,由学校自行设计与策划安排实施的一系列、分阶段、有层次的教师教育(包括教师培养、教师培训、教师进修及教师继续教育)与教育研究(包括教学研究及常规教研、教育科研)有机融合的促进学的过程与活动。核心是学校“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 校本研修,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人的终身发展,在学校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如进行同伴互助、专业和专家引领、实践中反思等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不断的更新自已,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校本研修的根本目的 是为了学校和教师的发展。以促进学校、教师的发展为目的,实实在在、一点一滴看得见的发展。表现在“改进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高”。 (三)校本研修的基本问题 ..

基于学校和教师的发展是“校本研修”的基本问题。“校本研修”涉及的问题是学校、教师实际中发现、思考、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由专家批示的问题,甚至是看起来很小、别人以为很肤浅,但必须研究与解决的问题。学校研修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要有促进教师发展的功能”。 (四)校本研修的主要对策 “通过学校和教师的发展”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对策。简单说,学校和教师的问题,主要由学校和教师通过研修来解决。 (五)校本研修的三大要素 1、教师个人:自我反思(实践反思)。即教师对自我教学行为及结果的审视和分析过程。自我反思是建立于教学经验基础上的,是校本研修活动的起点,是承担“校本研修的个人责任”的具体落实,教师只有在回顾基础上提出问题,才能在实践中去解决问题。 2、教师小组:同伴互助(共同发展)。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的基本形式,它是建立在教师之间的合作基础之上,力求通过合作互动,同伴之间相互影响,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研究。 3、教育专家:专业引领(专业提升)。校本研修的实质是理念和实践的结合,校本研修虽然基于学校,对学校问题进行研究,提升,但是需要专家的专业指导和学术支持。 校本研修是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 ..

—校本教研的实践与考虑

—校本教研的实践与考虑 amp;nbsp amp;nbsp amp;nbsp amp;nbsp amp;nbsp 以校为本, 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理念。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保守学校教研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它已成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自2005 年1 月6 日江夏会后,我校就校本教研工作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有益探索,实践证明:通过业务培训、集体备课、案例研究、机制创新等形式,能有效开发校本教研的潜力,营造浓厚的校本教研氛围,从而形成学校的校本教研合力,进而催生学校的校本教研文化。 amp;nbsp amp;nbsp amp;nbsp amp;nbsp 一、以业务 培训为切入点amp;nbsp amp;nbsp 挖掘校本教研潜力 amp;nbsp amp;nbsp amp;nbsp amp;nbsp 教师是校本 教研的实施者,要做好校本教研工作,必需有理论作指导,要推动校

本教研,必需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素质

是一个资源系统,它蕴藏着巨大的校本教研潜力,假如这个系统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更换,那么就无法适应于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因而就不能“连锁引爆”同学的潜能。为此,我校建立了以业务培训为依托的校本教研培训,使教师素质的提高植根于校本,服务于实践。通过“走出去” “请进来” “坐下来”等方式,多途径、全方位地开展教师业务培训,以此为切入点,有效挖掘校本教研的潜力。 amp;nbsp amp;nbsp amp;nbsp amp;nbsp 半年来,我校采用讲座研讨法、师徒结对法、观摩考察法、读书指导法和课题带动法等,大力开展校本教研培训。本期学校派教师参与国家、省、市、县的各种业务学习与培训达76 人次。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各级各类的经验交流、学术会议、效果推广;在与江西省白岭镇中心小学、武汉市鲁巷实验小学、咸宁市各实验小学等多个学校的交往中,交流各自的经验,不时改进校本教研工作,这些教师作为业务骨干又负责培训其它教师,使我校教师的业务培训得以经常化;元月份,我们还聘请了 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来我校讲学;6 月份,组织 全体教师观看了北京师范大学周玉仁教授的录像报告;5月份与县教研室、教科所开展了一个月的“手拉手”校本教研调研……专家们以深厚的校本研究理论、自身的切身体验启 迪了我校教师,丰富了教师的业务理论,促进了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

校本研修成果心得

校本研修成果心得 研修已经接近了尾声,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提高了我对教育技术的认识,进一步更新了教育观念,掌握了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从而,慢慢养成了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教学好习惯。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寻找突破口,使自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进步,谈谈自己研修正果。 一、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做好笔记,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 1、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认真做好备课,课件、教学、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参加集体备课、学校组织的听课、评课活动并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 2、积极研讨,不断提高自我;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以取得更大的成绩。 3、自我反思 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在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了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反思教学思路,头尾兼顾;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在本节课中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才能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质 积极参与网络研修,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教师朋友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从而提高自身能力。 三、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本学期我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重点学习。通过加强研修,做到课前反思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课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不足。

教研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教研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朱金全 导语:作为教师、教育工作者,对“教研组”一定不陌生,可以说有了学校,有了学科教学便有了教研组。教研组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之一,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载体,是同学科教师提升业务、提高素养的理想场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提高教育水平关键在教师,提高教师水平关键在教研组。 一、为何要加强教研组建设 (一)教研组的意义 教研组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里,全体教师学习研究有关课程标准、教材、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总结交流教学经验,进而改善教学,促进教师学科素养及教学素养发展提升。教研组建设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的重要基础,它对提高学校教师素质、教学质量、教科研水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教研组是学校的教学业务组织,承担着本组教师教学管理、教科研活动和具体实施教学计划、 检查评估教学质量、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校本课程开发、组织开展课外活动及指导教学实践等任务。它在促进教学改革,培养青年教师,选拔学科骨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前提。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决定教学质量优劣的关键。教研组是教师继续教育的课堂,它能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为新的教学实践做好理论上的支撑和储备。通过教研活动这一载体,引领教师不断进行专业化训练。 3.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提出的要求。教研组是确保教学目标实现,深入开展校本 教学研究活动的重要组织。随着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教研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它是落实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保障。(二)教研组的功能 我们来重新审视一下教研组的功能,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研组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1.研究功能。教研组应该姓“研”不姓“教”。从这个角度说,教研组其实应该叫研教组。教研 组工作的重中之重应该把教师组织起来,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畅所欲言。组织本组教师研究教材、教学方法、学情、学习方法等,对问题的研究与讨论,可能没有唯一和完全正确的答案,但是通过经常性的研讨活动,教师的思维、兴趣与激情必然会得到培养与激发,教师的业务水平也自然会得到提高。教研组的地位与重要性也才能很好地得到体现。 2.指导功能。教研组作为同学科教师的基层组织、学习园地,她还具有指导的功能。一方面要指导本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如何备课、上课、教研等,另一方面还要督促指导各备课组和全体成员的工作,从常规工作检查到教学质量把关都要落实到位。尤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共同研讨、及时解决。要让本组教师切实感觉到教研组的指导作用。 3.培养功能。学校的发展主要依靠教师。这支队伍整体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而培养教师的职能离不开教研组。因此说教研组是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与土壤。教师的培养是教研组的重要功能之一。这些年,一些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年轻教师不断补充到教研组中来。年轻教师的培养便提到议事日程。作为教研组,必须把培养本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任务摆在重要位置,

学习《校本研修的理论与实践》的心得体会

学习《校本研修的理论与实践》的心得体会 校本研修,是我们所有教师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校本研修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下面就是我这次学习中最深刻的三点心得体会: 1、校本研修促进教师发展 在从事教学的一这么多年里,一直以为校本研究不是教师重点探究的问题。作为教师只要把课上好就可以了,因此也不会去认真地思考校本研修对教师成长的意义。通过校本研修学习后,我突然明白了教师要成长就要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入手,实现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常态课堂教学行为的无缝对接;通过教育科研改善教学,形成研究能力;同时要改变和拓展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把校本研修与日常教学活动整合,与教育科研整合,把问题诊断与经验总结、经验提升整合。 实践反思是开展校本研修的基础和前提。校本研修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行为,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才能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先进教育观念和个人化教育哲学。 2、“教师需要终身学习”。这是这次培训班给我感受截然不同的地方是培训班的浓厚的学习气氛感染了我。校本研修一定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和依托,这样才能克服以往教学中的惯性和弊端,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融会贯通,将其转变为自觉的教学行为。所以我也会从现在开始,坚持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学习和研究中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3、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立足于本校学生的实际特点,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同组的老师学习她们的先进教学方法。尤其在教学中,我注意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积极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积极订阅对教育教学有帮助的刊物,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校本研修的实践策略

校本研修的实践策略 一、指导思想 校本研修本着坚持“面向全体,突出实践、全面提高”的方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以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和新课程、新技术培训为切入点,以集中培训与自修研究为主线,使广大教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通过全员参加的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把新理念、新课程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准和业务素质,促进学校、教师、学生沿着素质教育方向全面健康发展。 二、研修原则 1、创新性原则 2、信息化原则 3、课题化原则 校本研修的内容包括理论学习、教学实践、技能训练等,全体教师要积极参加,每个教师都要有自己的研修课题,课题的确立要原则上在学校大课题的基础上,依据自己教学实际,尤其是教育教学中碰到的难题,确立相应的子课题,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自学自练,互评交流,以课题研究带动自身发展,引领教师逐步成为学者型、发展型教师。

4、实效性原则 校本研修按照“边实践、边总结、边提升”的原则进行,求真务实,以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为突破口,针对学校和教师的共同需求确定研修的内容,设计若干研究课题,尤其是针对教学中的典型案例进修分析研究,达成共识。 三、研修策略 1、树立先进的研修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突出研修重点,讲求研修实效 3、完善研修制度,探索有效机制 4、整合资源优势,更新研修模式 四、研修的主要内容: 1、进行师德规范的学习。以强化学习的办法促进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促进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有一个极大的提高。 2、进行教学理论的研修,组织教师进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研究,要通过学习、研计明确课标与教材、课标与教学实施计划之间的关系。 3、进行教材的研修,组织教师学习教材,要认真研究教材的知识体系与结构体系。

个人校本研修成果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个人校本研修成果总结 篇一:个人校本研修成果总结 个人校本研修成果总结 我聆听了多位教育育专家、名师的讲座,这些讲话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震撼。让我饱尝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 一、从这些知名专家、名师的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一种敬业精神。令我们学员感动不已。 二、通过培训,我真正懂得了要做一名怎样的语文教师。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动力。我们语文教师,任重道远。新课程的价值诉求就是以人为本。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新课程下,语文课就是教会学生做人的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无法决定学生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展学生生命的宽度和生命的厚度。新课程下,语文课还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学生是人,是主动发展的人,更是不成熟的人。我们说以人为本就是以

学生为本。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语文教师应做教育的“农人”,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 三、对有效教学和评价一节课好坏有了新的认识。万教授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有三条标准:课堂教学的生成度;学生思维活跃的强度;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的深度。由此得出有效教学的三条规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教后学——以教导学;温故而知新。 四、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了要根据自身的特长,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近几年来,各地涌现了“学习洋思、杜郎口”的热潮,这也使得很多教师感到迷茫,不知是应该怎样去做?对于新的教学方式,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 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 培训不仅是提高,也是一种对比与反思。在对比与反思中寻找自己的不足,寻找与别人的差距,才能准确地给自己进行定位。在培训中,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与专家、学者之间的巨大差距,也认识到了自己与其他学员之间的差距。为了缩小这种差距,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学习、研修、实践,努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以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 篇二:教师个人校本研修成果总结 校本研修成果总结 从事教育工作的我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提高校本研修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提高校本研修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洋泾中学东校朱丽韧 校本研修是以教师为主要研究主体、以解决发生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主、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所进行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是教师立于校本的、能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与发展的、一种以自培为主的继续教育学习方式。它具有明显的校本性、人本性、科研性、依托性的特征。而有效校本研修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既能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又能进行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发挥其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作用,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不断总结和实践中深入探究的问题。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在新旧课程的转型时期,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挑战、新困惑、新矛盾。要直面这些新挑战,减少这些新困惑,解决这些新矛盾,学校开展有效校本研修是一个解决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学校师资现状分析:全校专任教师总数为73人,平均年龄为 39 岁。 1、年龄结构 2、学历结构 3、职称情况 4、骨干情况

二、存在问题: 实行二期可改自今已有多个年头,教师们普遍认同课改理念,但缺乏将理念转化为有效行为的实践。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专业能力的束缚,难以形成既关注知识技能的落实,又体现过程方法的指导,还能适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设计。课堂内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还不少,老教师尤其严重;研修活动形式大多是教研组长的“一言堂”,研修活动内容仅仅满足于计划、进度的上传下达,缺乏研讨的主题;有的教师还错误地认为教学改革是专家的事,课程理念是教研员的事,学校发展是校长的事,教研组建设是教研组长的事,凡此种种严重阻碍了校本研修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对问题的思考: 1、学校如何把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意义的实践问题,转化为富有个性特色的校本研修课题?如何引导教师树立起“问题就是课题”的意识,利用团队的力量攻克一个又一个研究课题,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如何通过课校本研修进一步实施提升教师的教学效能,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使教师的课堂教学符合二期课改的要求? 3、如何将校本研修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相结合? 4、如何通过校本研修来聚焦课改、聚焦课堂、聚焦教师,促进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 四、研修目标与形式 (一)学校校本研修的目标: 1、解决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促进学校的发展。 2、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启迪教师教育智慧;创建学校校园文化;领悟特色 研修真谛。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二)校本研修活动的形式:同事间的共同学习与研讨,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专家的引领与指导,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与辐射。 (三)组织者的职责:把握国际国内教育动态,把握时代脉搏,把握教育改革的方向。了解教师们的需要,了解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如何合理使用学校的优势资源。 五、让校本研修与有效相“链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