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础与集成电子技术-第5章习题解答

电路基础与集成电子技术-第5章习题解答
电路基础与集成电子技术-第5章习题解答

第5章基本放大电路

习题解答

【5-1】填空、选择正确答案

1.对于阻容耦合放大电路,耦合电容器的作用是

A.将输入交流信号耦合到晶体管的输入端;

√B.将输入交流信号耦合到晶体管的输入端,同时防止偏置电流被信号源旁路;

C.将输入交流信号加到晶体管的基极。

2.在基本放大电路中,如果集电极的负载电阻是R c,那么R c中:

A.只有直流;

B.只有交流;

√ C.既有直流,又有交流。

3.基本放大电路在静态时,它的集电极电流是();动态时,在不失真的条件下,它的集电极电流的平均值是()。(I CQ,I CQ)

4.下列说法哪个正确:

A.基本放大电路,是将信号源的功率加以放大;

√B.在基本放大电路中,晶体管受信号的控制,将直流电源的功率转换为输出的信号功率;

C.基本放大电路中,输出功率是由晶体管提供的。

5.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越小,放大电路输出电压的稳定性()。(越好)

6.放大电路的饱和失真是由于放大电路的工作点达到了晶体管特性曲线的()而引起的非线性失真。(饱和区)

7.在共漏基本放大电路中,若适当增加g m,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将()。(基本不增加)

8.在共射基本放大电路中,若适当增加,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将()。(基本不增加)

9.在共漏(或共射)基本放大电路中,适当增大R d(或R c),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出电阻将有何变化。

√ A.放大倍数变大,输出电阻变大;

B.放大倍数变大,输出电阻不变;

C.放大倍数变小,输出电阻变大;

D.放大倍数变小,输出电阻变小。

10.有两个电压放大电路甲和乙,它们本身的电压放大倍数相同,但它们的输入输出电阻不同。对同一个具有一定内阻的信号源进行电压放大,在负载开路的条件下测得甲的输出电压小。哪个电路的输入电阻大?(对放大电路输出电压大小的影响,一是放大电路本身的输入电阻,输入电阻越大,加到放大电路输入端的信号就越大;二是输出电阻,输出电阻越小,被放大了的信号在输出电阻上的压降就越小9,输出信号就越大。在负载开路的条件下,也就是排除了输出电阻的影响,只剩下输入电阻这一个因素。甲、乙两个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相同,甲的输出小,说明甲的输入电阻小,乙的输入电阻大。)

k负载电阻后,输出 11.某放大电路在负载开路时的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4V,接入3Ω

电压的有效值降为3V,据此计算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 )

k;

√A.1Ω

k;

B.1.5Ω

k;

C.2Ω

k。

D.4Ω

12.有一个共集组态基本放大电路,它具有如下哪些特点:( )

A.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电压增益略大于1;

√ B.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电压增益稍小于1,输入电阻大和输出电阻小; C.输出与输入同相,电压增益等于1,输入电阻大和输出电阻小。

【5-2】分别画出题图5-2所示各电路的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

()a

()b()c

题5-2电路图

解:

直流通路,见解图5-2(a)。

( )

a( )

b( )

c

DD

R

R

CC

R

R

CC

R

R

解图5-2(a)

交流通路,见解图5-2(b)。

( )( )

( )

解图5-2(b)

【5-3】在题图5-3所示电路中,已知U GSQ=2V

-,管子参数I DSS=4mA,U GS(off)= 4V

-。设电容在交流通路中可视为短路。

1. 求电流I DQ和电阻R s;

2. 画出中频微变等效电路,用已求得的有关数值计算A u、R i和R o(设r ds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3. 为显著提高|A u|,最简单的措施是什么?

图5-3 题5-3电路图

解:

1. 场效应管是耗尽型,漏极电流可由下式算出 GSQ 22DQ DSS GS(off)2

(1)4(1)mA 1mA 4

U I I U -=-

=?-=-

GSQ

DQ

2k U R I =-=Ω

2. DSS GS m P GS(off)

2(1)1mS I U

g U U =-= 33.32

1110

11s m d m u -=?+?=+-

=R g R g A

Ω==M 1g i R R

Ω≈=k 10d o R R

3. 为显著提高|A u |,应在R 两端并联旁路电容。

【5-4】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如题图5-4所示,其中R g1=300Ωk ,R g2=120Ωk ,R g3=10ΩM ,R =R d =10Ωk ,C s 的容量足够大,V DD =16V ,设FET 的饱和电流mA 1DSS =I ,夹断电压U p =U GS(off) = -2V ,求静态工作点,然后用中频微变等效电路法求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若C s 开路再求电压放大倍数。

图5-4 (a) 题5-4电路图

解:

1. 求静态工作点

该放大电路采用耗尽型场效应三极管,分压偏置电路。由于栅极回路无静态电流,所以R g3中无电流,故R g1和R g2分压点的电位与栅极电位相等,这种分压偏置可以提高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由电路得: s D g2

g1g2DD S G GS R I R R R V U U U -+=

-=

DS DD d D ()U V R R I =-+

2

P

GS DSS D )1(U U I I -

= 上述三个方程联立求解,可得两组解: 第一组:I D =0.46mA U GS = -0.6V 第二组:I D2=0.78mA U GS2= -3.8V <U p

第二组数据不合理,故工作点为:I D =0.46mA ,U GS = -0.6V 2. 用微变等效电路求电压放大倍数

微变等效电路如解图5-4(a);

&

&

解图5-4(a) 5-4题的中频微变等效电路 解图

5-4(b) 无C S 的微变等效电路

i gs

o m gs d

U U U g U R ==-&&&&

u

m

d

A

g R =-& 对转移特性曲线方程式求导数,可得 m 0.69mS g =≈

A u =-6.9 3. C S 开路时的电压放大倍数

C S 开路实际上就是电路出现电流串联负反馈,电压增益下降。如果没有学习反馈, 仍然可以用微变等效电路法求解。放大电路微变等效电路如解图5-4(b)。

gs m s d U g I I &&&≈= s s gs i R I U U &&&+=

o d d m gs d

U I R g U R =-=-&&& 于是

m gs d m gs d o m d u i gs s s gs m gs s m s

0.871g U R g U R U g R A U U I R U g U R g R --====-=-+++&&&&&&&&&

【5-5】有一个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如题图5-5所示,已知I DSS =4mA 、U GSQ =-2V 、U P =U GS(off)

=-4V 、V DD =20V 。试求: 1. 静态漏极电流I DQ ; 2. R s1之值和R s2最大值; 3. 中频电压放大倍数; 4.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解:

&

图5-5(a) 题5-5电路图 图5-5 (b) 中频微变等效电路

1.电路由是N 沟道结型场效应管构成,采用自给偏压电路。由公式 2

GS D DSS GS(off)

(1)U I I U =-

可以求出 I D =1mA

2. 电路采用自偏压

GS D s12V U I R =-?=-, 所以, R s1=2Ωk

R s2越大,U DS 越小,大到一定程度,就不能保证场效应管工作在恒流区。工作在恒流区的条件是栅漏间电压比夹断电压小,即 GD

GS DS GS(off)U U U U =-≤

所以 DSmin GS GS(off)242V U U U =-=-+= 又因为 DS DD D d s1s2()U V I R R R =-++

s2max DD DSmin D d s1[()/]6k R V U I R R =---=Ω

3. 为求电压放大倍数,应先求跨导 DSS GS m GS(off)GS(off)2(1)1mS I U

g U U =

-=

图5-5的微变等效电路,如解图5-5(b)所示。此可求出 m d

u m s1s2 1.11()

g R A g R R =-

=-++

4. 求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g

i

i g m s2

i m gs s2

m s1s2g 33M 11()

R U R R g R U g U R g R R R =

=

==Ω--

++&&&

上式在变换过程中,使用了i gs m gs s1s2()U U g U R R =++&&&这一关系,

略去了i I &在R s2上的压降。

o d 10k R R ≈=Ω

【5-6】电路如题图5-6,场效应管的r ds >>R d ,要求: 1. 画出该放大电路的中频微变等效电路; 2. 写出A u 、R i 和R o 的表达式;

3. 定性说明当R s 增大时,A u 、R i 和R o 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4. 若C s 开路,A u 、R i 和R o 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写出变化后的表达式。

图5-6 题5-6电路图

解:

此题的场效应管为增强型,所以要用增强型的转移特性曲线方程 2GS(th)

GSQ DO DQ )1(

-=U U I I

DD g2GSQ G S DQ s g1g2

V R U U U I R R R =-=-+

DSQ

DD s d DQ ()U V R R I =-+

由以上三个式子可求出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1. 略

2. 电压增益 u

A &=–g m (R d // R L ) 对转移特性曲线方程求导数,可得

DO DQ GS(th)

m 2I I U g =

输入电阻 )//(g2g1g i R R R R += 输出电阻 o d R R ≈

3. R s 的增大,会使U GS 有所下降,静态工作点的I D 下降,g m 有所减小,A u 有所下降,对

R i 和R o 没有什么影响。

4. C s 开路,对静态工作点没有影响,但电压增益下降,此时电压增益为

m d L u

m s

(//)1g R R A g R =-+& C s 开路时,由于栅极是绝缘的,对I i 没有影响,仍由R i =R g +(R g1//R g2)决定;对R o 没有

什么影响。

【5-7】 电路如题图5-7所示,元件参数已给出,V CC =12V 、晶体管的=50、U BE =0.7V ,求:

1. 静态工作点。

2. 中频电压放大倍A u ;

3. 求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R i ;

4. 求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R o ;

=V

12CC R b1C 1R b2

e R e

C

2

C R c =50βR L

-

+

+

-

Ω

k 2Ω10k Ω

k 20Ω

k 9.3Ω

k 2i

U &o

U &+++

图5-7 题5-7电路图

解:

1.

b2CC

CC

b1b2

4V R V V R R '==+

b

b1b2// 6.67k R R R '==Ω CC

BE BQ b

e 30.4μA (1)V U I R R β'-=='++

CQ BQ 1.52mA I I β==

CEQ CC CQ c e () 5.92V U V I R R =-+=

2.晶体管的发射结电阻为

be bb EQ

26(mV)

(1)

1.17k r r I β'=++=Ω 则中频电压放大倍数 L u be

56.4R A r β'=-

=-

3.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 R i = R b1// R b2// r be =0.995k

4.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 R o R c =2 k

【5-8】 电路如题图5-8所示,设V CC =15V ,R b1=60Ωk 、R b2=20Ωk 、R c =3Ωk 、R e =2Ωk 、R s =600Ω,电容C 1、C 2和C e 都足够大,=60,U BE =0.7V ,R L =3Ωk 。试计算: 1. 电路的静态工作点I BQ 、I CQ 、U CEQ ;

2. 电路的中频电压放大倍数A u ,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

3. 若信号源具有R s =600Ω的内阻,求源电压放大倍数A us 。

+

+

L

R e

R c

R b2

R b1

R +

CC

V 2

C 1

C e

C -

+-

+i

U

&o U &VT s U &s R +-

图5-8 题5-8电路图

解:

1.

b2CC

CC

b1b2

3.75V R V V R R '==+

b

b1b2//15k R R R '==Ω CC

BE BQ b e

22μA (1)V U I R R β'-=='++

CQ BQ 1.32mA ==I I β

CEQ CC CQ c e ()8.40V =-+=U V I R R

2.

be bb EQ 26(mV)26

(1)(30061) 1.50k (mA) 1.32

r r I β'=++=+?Ω=Ω

L u be

600R A .r β'=-

=-

R i = R b1// R b2// r be =1.36 k

R o

R c =3 k

3. i

us u s i

416R A A .R R =

=-+

【5-9】 若题图5-9中的电路出现故障,且经测量得知U E =0,U C =V CC 。故障的原因是下列四种之一,请判明是 。

A. R c 开路

B. R c 短路

C. R e 短路

D. R b1开路

o

图5-9 题5-9电路图解:

应是D ,即R b1开路,为此需要排除A 、B 、C 三种情况。对于A ,R c 开路,U C 不会等于V CC ,也就是说U C =V CC 排除了R c 开路;对于B ,R c 短路,可能有U C =V CC ,但此时有集电极和发射极电流,U E 不可能为0;对于C ,R e 短路,U E =0,但此时发射极、集电极电流不等于0,所以,U C <V CC ,而不可能U C =V CC 。

【5-10】共集组态基本放大电路如题图5-10(a)所示,其输出波形产生了如图5-10(b)所示的失真。请问该失真属于饱和失真和还是截止失真?消除该种失真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如晶体管改为PNP 管,若出现的仍为底部失真,上面的答案又怎样?若把电路改为如图2-6所示的共射组态基本放大电路,重新回答上面的问题。

π

3π2t

ωu

o

(a) (b)

图5-10 题5-10电路图和输出电压的失真波形

解:

1.波形图的上部电位水平高,下部电位水平低。当晶体管趋于截止时,发射极的电位向地靠拢;当晶体管趋于饱和时,发射极的电位向电源电压靠拢。所以图5-10(b)所示的底部失真是截止失真。

2.适当减小R b 。

3.如果晶体管改为PNP 型,V CC 变为-V CC ,对底部失真而言,则为饱和失真。

4.若把电路的改为图5-9所示的共射组态基本放大电路,因从集电极输出,晶体管趋于截止时,集电极电位向电源电压靠拢;晶体管趋于饱和时,集电极电位向地电位靠拢。所以是饱和失真。

采用NPN 型晶体管,还是PNP 型晶体管,是从发射极输出,还是从集电极输出,同一种外形的失真结论是不同的,请参考表5-10。

表5-10 基本放大电路失真的判断

PNP

NPN

CC

CE 下部截止失真上部饱和失真下部截止失真

上部饱和失真下部饱和失真

上部截止失真下部饱和失真上部截止失真

【5-11】题图5-11所示电路中,已知晶体管的=100,U BEQ =0.6V ,r bb ’=100Ω。耦合电容的容量足够大。 1. 求静态工作点;

2. 画中频微变等效电路;

3. 求A u 和A us ;

4. 求R i 和R o 。

+

c

R CC V 1

C -

+

-

+i

U

&&VT s U &R +-

+

2

C o U L

R V

10k 2Ω

k 2Ω

k 2Ω

k 15Ω

k 20Ω

b1R b2

R k 10Ω

e

R

图5-11 题5-11电路图

解:

此从发射极输出,但集电极不是直接接电源(交流接地),所以该电路不是纯共集放大电路,但R c 的存在,不影响放大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电极,仍然可以使用微变等效电路求解。

1. b2CC

CC

b1b2

4.29V R V V R R '==+

b b1b2//8.57k R R R '==Ω CC

BE BQ b

e 17.5μA (1)V U I R R β'-=

='++

CQ

BQ 1.75mA ==I I β

CEQ CC CQ c e () 3.00V =-+=U V I R R

2.画中频微变等效电路

-

+

-

e

c

b o

U &be

r b

&c &R b2

R L

b

I &βR e

+

R b1s R c

+

-

U &i

U &

解图5-11

3.u us

A A &&求和 先求r be

r be =bb EQ 26mV

1180k mA

r ()

.I β'++=Ω

o L

u L

e L i be L

10991U ()R A .,

R R //R U r ()R ββ'+'===='++&&&式中

4.求输入电阻

i b1b2be L

[(1)]816k '=++=ΩR R //R //r R .β 求输出电阻

be o e 331'

+==Ω+s r R R R //

β

5. 源电压增益

i

us u s i

0795R A A .R R =?

=+

电路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分) 1)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2)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反,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3)电压和电流的负值,表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不一致。 4)若P>0(正值),说明该元件消耗(或吸收)功率,该元件为负载。 5)若P<0(负值),说明该元件产生(或发出)功率,该元件为电源。 6)任一电路中,产生的功率和消耗的功率应该相等,称为功率平衡定律。 7)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出)任一 节点或封闭面的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8)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沿任一回路巡行一 周,各元件的电压代数和为零。 u(t),与流过它的电流i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电压源。 9)端电压恒为 S ,与其端电压u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电流源。 10)输出电流恒为6VΩΩscΩ Ω 11)几个电压源串联的等效电压等于所有电压源的电压代数和。 12)几个电流源并联的等效电流等于所有电流源的电流代数和。 13)某元件与理想电压源并联,其等效关系为该理想电压源。 14)某元件与理想电流源串联,其等效关系为该理想电流源。 15)两个电路的等效是指对外部而言,即保证端口的伏安特性(VCR)关系相同。 16)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电路图,必有n-1 条树枝和b-n+1条连枝。 17)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电路图,其独立的KCL方程为n-1个,独立的KVL方程数 为b-n+1。 18)平面图的回路内再无任何支路的闭合回路称为网孔。 19)在网孔分析法中,若在非公共支路有已知电流源,可作为已知网孔电流。 20)在节点分析法中,若已知电压源接地,可作为已知节点电压。 21)叠加定理只适用线性电路的分析。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卷以及答案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时间:120分钟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注意事项】 1.答题用黑色或兰色钢笔与圆珠笔,作图可以用铅笔; 2.除可以携带指定的文具用品(钢笔、圆珠笔、铅笔、橡皮、绘图仪器、无存储功能的计算器)外,其他物品不准带入考场(手机必须关机,参考资料与书包全部放到教室前面); 3.遇有试卷字迹不清、卷面缺损等问题,可以先举手,经监考人员同意后方可提问。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题2分,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测得一放大电路中三极管各极电压如考试题图1所示:该管为()。 A. PNP型硅管 B. NPN型硅管 C. PNP型锗管 D. NPN型锗管 2.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稳压二极管,处于伏安特性曲线中的()。 A. 正向特性工作区 B. 反向击穿区 C. 正向特性非工作区 D. 特性曲线所有区域 3.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是指()。 A. 已知逻辑要求,求解逻辑表达式并画逻辑图的过程 B. 已知逻辑要求,列真值表的过程 C. 已知逻辑图,求解逻辑功能的过程 4.考试题图2所示电路的u S (t) = 2 cos t V,则电感电流 i L(t)的初相等于()。 A. 26.6° B. -26.6° C. 63.4° D. -63.4° 5.电流并联负反馈对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的电阻的影响是()。 A. 减小输入电阻及输出电阻 B. 减小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 C. 增大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 D. 增大输入电阻及输出电阻 6.考试题图3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为()。 A. 5V B. -5V C. 10V D. 7V 7.TTL与非门中多余的输入端应接电平是()。 考试题图3 ① -2V ③-2.2V -8V 考试题图1 考试题图2 u s(t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汇编标准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汇编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1.所谓电路,是由电的器件相互连接而构成的电流的通路。 1-2.实现电能输送和变换的电路称为电工电路;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处理的电路称为电子电路。 1-3. 信号是消息或信息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时间的函数。 2-1.通常,把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定义为电流。 2-2.习惯上把正电荷运动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2-3.单位正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能量的得失量定义为这两点间的电压。 2-4.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2-5.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反,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2-6.电压和电流的负值,表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 2-7.若P>0(正值),说明该元件消耗(或吸收)功率,该元件为负载。 2-8.若P<0(负值),说明该元件产生(或发出)功率,该元件为电源。 2-9.任一电路中,产生的功率和消耗的功率应该相等,称为功率平衡定律。 2-10.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出)任一节点或封闭面的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2-11.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沿任一回路巡行一周,各元件的电压代数和为零。 2-12.用u—i平面的曲线表示其特性的二端元件称为电阻元件。 2-13.用u—q平面的曲线表示其特性的二端元件称为电容元件。 2-14.用i— 平面的曲线表示其特性的二端元件称为电感元件。 u(t),与流过它的电流i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电压源。 2-15.端电压恒为 S i(t),与其端电压u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电流源。 2-16.输出电流恒为 S 2-17.几个电压源串联的等效电压等于所有电压源的电压代数和。 2-18.几个同极性的电压源并联,其等效电压等于其中之一。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7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参考解答 习题七 7-1 什么是静态工作点如何设置静态工作点若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当会出现什么问题估算静态工作点时,应根据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还是交流通路 答:所谓静态工作点就是输入信号为零时,电路处于直流工作状态,这些直流电流、电压的数值在三极管特性曲线上表示为一个确定的点,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在被被放大的交流信号加入电路时,不论是正半周还是负半周都能满足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的三极管放大状态。 可以通过改变电路参数来改变静态工作点,这就可以设置静态工作点。 若静态工作点设置的不合适,在对交流信号放大时就可能会出现饱和失真(静态工作点偏高)或截止失真(静态工作点偏低)。 估算静态工作点是根据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 7-2 试求题图7-1各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图中的所有三极管都是硅管。 解:图(a)静态工作点 V R I U U mA I I A mA I c c cc ce b c b 3.14101107.9247.9194.050194194.010 1207 .024333 =???-=-==?===≈?-=-βμ 图(b)和图(c)的发射结反向偏置,三极管截止,所以I b =0,I c =βI b ≈0,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区,U ce ≈U cc 。 图(d)的静态工作点 c R e R b 3V 6V R e R b 1 R e

) 1.3712(]10)212(1065.212[)]()6(6[65.226026.01 65.21027 .06333 --=?+??--=+----≈=≈=≈+= =?-= -e c c ce e c e b e R R I U mA I I A mA I I mA I μβ 依此I c 电流,在电阻上的压降高于电源电压,这是不可能的,由此可知电流要小于此值,即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 图(e)的静态工作点 V R I U U mA I I I I mA I V U e e cc ce e b e c e B 3.161021085.3240475.01 8085.3185.310 27.08810310)6030(24333 3 3=???-=-==+=+=≈=?-==???+= -β 7-3 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可以用来表示放大电路对信号源电压的衰减程度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可以用来表示放大电路带负载的能力 答:输入电阻就是将放大电路看为一个四端元件,从输入端看入的等效电阻。即输入端的电压与输入端的电流之比。输出电阻也是将放大电路看作一个四端元件,从输出端看的等效电阻。即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内阻。 因为信号源为放大电路提供输入信号,由于信号源内阻的存在,因此当提供给放大电路的信号源是电压源串电阻的形式时,输入电阻越大,则放大电路对信号源的衰减越小;若信号源是电流源与电阻并联,则输入电阻越小,放大电路对信号源的衰减越小。 放大电路我们可以根据戴维南等效电路将其化简为一个电压源与电阻的串联形式,输出电阻可以看作一个电源的内阻,因此,输出电阻越小,放大电路的带负载能力越强。 请参看下图,可以增强对上面文字描述的理解。

电路基础与集成电子技术-第5章习题解答

第5章基本放大电路 习题解答 【5-1】填空、选择正确答案 1.对于阻容耦合放大电路,耦合电容器的作用是 A.将输入交流信号耦合到晶体管的输入端; √B.将输入交流信号耦合到晶体管的输入端,同时防止偏置电流被信号源旁路; C.将输入交流信号加到晶体管的基极。 2.在基本放大电路中,如果集电极的负载电阻是R c,那么R c中: A.只有直流; B.只有交流; √ C.既有直流,又有交流。 3.基本放大电路在静态时,它的集电极电流是();动态时,在不失真的条件下,它的集电极电流的平均值是()。(I CQ,I CQ) 4.下列说法哪个正确: A.基本放大电路,是将信号源的功率加以放大; √B.在基本放大电路中,晶体管受信号的控制,将直流电源的功率转换为输出的信号功率; C.基本放大电路中,输出功率是由晶体管提供的。 5.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越小,放大电路输出电压的稳定性()。(越好) 6.放大电路的饱和失真是由于放大电路的工作点达到了晶体管特性曲线的()而引起的非线性失真。(饱和区) 7.在共漏基本放大电路中,若适当增加g m,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将()。(基本不增加) 8.在共射基本放大电路中,若适当增加,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将()。(基本不增加) 9.在共漏(或共射)基本放大电路中,适当增大R d(或R c),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出电阻将有何变化。 √ A.放大倍数变大,输出电阻变大; B.放大倍数变大,输出电阻不变; C.放大倍数变小,输出电阻变大; D.放大倍数变小,输出电阻变小。 10.有两个电压放大电路甲和乙,它们本身的电压放大倍数相同,但它们的输入输出电阻不同。对同一个具有一定内阻的信号源进行电压放大,在负载开路的条件下测得甲的输出电压小。哪个电路的输入电阻大?(对放大电路输出电压大小的影响,一是放大电路本身的输入电阻,输入电阻越大,加到放大电路输入端的信号就越大;二是输出电阻,输出电阻越小,被放大了的信号在输出电阻上的压降就越小9,输出信号就越大。在负载开路的条件下,也就是排除了输出电阻的影响,只剩下输入电阻这一个因素。甲、乙两个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相同,甲的输出小,说明甲的输入电阻小,乙的输入电阻大。) k负载电阻后,输出 11.某放大电路在负载开路时的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4V,接入3Ω 电压的有效值降为3V,据此计算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 ) k; √A.1Ω k; B.1.5Ω k; C.2Ω k。 D.4Ω 12.有一个共集组态基本放大电路,它具有如下哪些特点:( ) A.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电压增益略大于1;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卷以及答案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2004~2005学年第 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 时间:120分钟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1.答题用黑色或兰色钢笔与圆珠笔,作图可以用铅笔; 2.除可以携带指定的文具用品(钢笔、圆珠笔、铅笔、橡皮、绘图仪器、无存储功能的计算器)外,其他物品不准带入考场(手机必须关机,参考资料与书包全部放到教室前面); 3.遇有试卷字迹不清、卷面缺损等问题,可以先举手,经监考人员同意后方可提问。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题2分,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测得一放大电路中三极管各极电压如考试题图1所示:该管 为(C )。 A. PNP 型硅管 B. NPN 型硅管 C. PNP 型锗管 D. NPN 型锗管 2.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稳压二极管,处于伏安特性曲线中的( B )。 A. 正向特性工作区 B. 反向击穿区 C. 正向特性非工作区 D. 特性 ①② 1

曲线所有区域 3.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是指( A )。 A. 已知逻辑要求,求解逻辑表达式并画逻辑图的过程 B. 已知逻辑要求,列真值表的过程 C. 已知逻辑图,求解逻辑功能的过程 4.考试题图2所示电路的u S (t ) = 2 cos t V , 则电感电流i L (t )的初相等于( D )。 A. 26.6° B. -26.6° C. 63.4° D. -63.4° 5.电流并联负反馈对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的电阻的影响是( B )。 A. 减小输入电阻及输出电阻 B. 减小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 C. 增大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 D. 增大输 入电阻及输出电阻 6.考试题图3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为( C )。 A. 5V B. -5V C. 10V D. 7V 7.TTL 与非门中多余的输入端应接电平是( C )。 A. 低 B. 地 C. 高 D. 悬空 8.考试题图4所示电路的节点电压方程为( )。 考试题图3 考试题图2 u s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第5章习题解答[1]

第五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5.1 题5.1图所示各电路在换路前都处于稳态,求换路后电流i 的初始值和稳态值。 解:(a )A i i L L 326)0()0(===-+, 换路后瞬间 A i i L 5.1)0(2 1 )0(== ++ 稳态时,电感电压为0, A i 32 6== (b )V u u C C 6)0()0(==-+, 换路后瞬间 02 ) 0(6)0(=-= ++C u i 稳态时,电容电流为0, A i 5.12 26 =+= (c )A i i L L 6)0()0(11==-+,0)0()0(22==-+L L i i 换路后瞬间 A i i i L L 606)0()0()0(21=-=-=+++ 稳态时电感相当于短路,故 0=i (d )2 (0)(0)6322 C C u u V +-==?=+ 换路后瞬间 6(0)63 (0)0.75224 C u i A ++--= ==+ (a)(b) (d) (c) C C 2Ω L 2 +6V - 题5.1图 i

稳态时电容相当于开路,故 A i 12 226 =++= 5.2 题5.2图所示电路中,S 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求u L 、i C 和i R 的初始值。 解:换路后瞬间 A i L 6=,V u C 1863=?= 06=-=L R i i 03 18 63=-=-=C L C u i i 0==+R C L Ri u u ,V u u C L 18-=-= 5.3 求题5.3图所示电路换路后u L 和i C 的初始值。设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 解:换路后,0)0()0(==-+L L i i , 4mA 电流全部流过R 2,即 (0)4C i mA += 对右边一个网孔有: C C L u i R u R +?=+?210 由于(0)(0)0C C u u +-==,故 2(0)(0)3412L C u R i V ++==?= 5.4 题5.4图所示电路中,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求换路后的i 、i L 和 u L 。 解:对RL 电路,先求i L (t),再求其它物理量。 10 (0)(0)0.520 L L i i A +-== = 电路换路后的响应为零输入响应 2 0.140||(2020) L S R τ===+,故 A e e i t i t t L L 10/5.0)0()(--+==τ 换路后两支路电阻相等,故 3Ω +u L - 题5.2图 C 题5.3图 C +u L - i L 题5.4图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库(附有答案)70067

、填空题 1 已知图中U i = 2V, U2= -8V,贝y U B=_-10_ 2. 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通路、断路、短路 3. 有三个6Q的电阻,若把它们串联,等效电阻是18 Q;若把它们并联,等效电阻2Q;若两个并联后再与第三个串联,等效电阻是_9—Q。 4.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应把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用电压表 测量电压时,应把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 5. 电路中任意一个闭合路径称为回路;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点称为节点。 6. 电路如图所示,设U=12V I=2A、R=6Q,贝S U B= -24 V 7. 直流电路如图所示,R所消耗的功率为2W则R的阻值应为2—Q &电路中电位的参考点发生变化后,其他各点的电位均发生变化 9. 在直流电路中,电感可以看作_短路—,电容可以看作_断路— 9.我国工业交流电采用的标准频率是50 Hz 10. 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线电流I I与相电流I P间的关系是: I P= . 3 I L。

11. 电阻元件是耗能元件,电容元件是储能元件 12. 已知一正弦电压u=311sin(628t-60 o )V,则其最大值为311 V , 频率为100 Hz,初相位为-60 o 。 13. 在纯电阻交流电路中,已知电路端电压u=311sin(314t-60 o )V,电阻 R=10Q,则电流I=22A,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 = 0 o ,电阻消耗的功率P= 4840 W。 24 .表征正弦交流电振荡幅度的量是它的 _最大值表征正弦交流电随时间变 化快慢程度的量是_角频率3_;表征正弦交流电起始位置时的量称为它的—初相_。 25 .在RLC串联电路中,已知电流为5A,电阻为30 Q,感抗为40Q, 容抗为80Q,那么电路的阻抗为_50Q_,该电路为_容_性电路。电路中吸收的有功功率为_750W,吸收的无功功率为_1000var_。 26 .对称三相负载作丫接,接在380V的三相四线制电源上。此时负载 端的相电压等于1倍的线电压;相电流等于1倍的线电流;中线电流等于 寸3 0_。 27. 铁磁材料分为—软磁—材料、—硬磁_材料和—矩磁—材料三种。 28. 变压器除了可以改变_交变电压、—交变电流_之外还可以用来变换阻 抗。 29. 接触器的电磁机构由—吸引线圈_、_静铁心_和_动铁心_三部分组成。 30 .变压器运行中,绕组中电流的热效应所引起的损耗称为 _铜_损耗;交 变磁场在铁心中所引起的_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合称为_铁_损耗。 31、Y—△形降压启动是指电动机启动时,把定子绕组接成_Y形—,以降低启动电压,限制启动电流,待电动机启动后,再把定子绕组改接成_△形,使

集成电路设计基础复习

1、解释基本概念:集成电路,集成度,特征尺寸 参考答案: A、集成电路(IC:integrated circuit)是指通过一系列特定的加工工艺,将晶体管、二极管等有源器件和电阻、电容等无源器件,按照一定的电路互连,“集成”在一块半导体晶片(如硅或砷化镓)上,封装在一个外壳内,执行特定电路或系统功能的集成块。 B、集成度是指在每个芯片中包含的元器件的数目。 C、特征尺寸是代表工艺光刻条件所能达到的最小栅长(L)尺寸。 2、写出下列英文缩写的全称:IC,MOS,VLSI,SOC,DRC,ERC,LVS,LPE 参考答案: IC:integrated circuit;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VLSI: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SOC:system on chip;DRC:design rule check;ERC:electrical rule check;LVS:layout versus schematic;LPE:layout parameter extraction 3、试述集成电路的几种主要分类方法 参考答案: 集成电路的分类方法大致有五种:器件结构类型、集成规模、使用的基片材料、电路功能以及应用领域。根据器件的结构类型,通常将其分为双极集成电路、MOS集成电路和Bi-MOS 集成电路。按集成规模可分为:小规模集成电路、中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特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巨大规模集成电路。按基片结构形式,可分为单片集成电路和混合集成电路两大类。按电路的功能将其分为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和数模混合集成电路。按应用领域划分,集成电路又可分为标准通用集成电路和专用集成电路。 4、试述“自顶向下”集成电路设计步骤。 参考答案: “自顶向下”的设计步骤中,设计者首先需要进行行为设计以确定芯片的功能;其次进行结构设计;接着是把各子单元转换成逻辑图或电路图;最后将电路图转换成版图,并经各种验证后以标准版图数据格式输出。 5、比较标准单元法和门阵列法的差异。 参考答案:

万里学院数字电子技术第五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五章习题 1.题图5-1所示电路是用两片555构成的脉冲发生器,试画出Y 1和Y 2两处的输出波形,并标注主要参数(参数只需估算)。 R 1 C 133k R 233k 10 题图5-1 2.题图5-2所示的 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及输入v I 的波形,求: (1)输出信号v O 的脉冲宽度T W ; (2)对应v I 画出v C 、v O 的波形,并标明波形幅度。 v I /V CC /3 v I v O 题图5-2 3.由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如图5-3所示,已知V DD =12V 、C =0.1μF、R 1=15k Ω、 R 2=22k Ω。试求:(1)多谐振荡器的振荡周期;(2)画出的v C 和v O 波形。 v O /V v C /V 00 t R C v v O R 题图5-3

4.由555定时器、3位二进制加计数器、理想运算放大器A 构成如题图5-4所示电路。设计数器初始状态为000,且输出低电平V OL =0 V ,输出高电平V OH =3.2 V ,R d 为异步清零端,高电平有效。 (1)说明虚框(1)、(2)部分各构成什么功能电路?(2)虚框(3)构成几进制计器? (3)对应CP 画出v O 波形,并标出电压值。 题图5-4 5.用集成芯片555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电路及输入波形i v 如题图5-5所示,要求: (1)求出该施密特触发器的阈值电压V T +、V T -;(2)画出输出v o 的波形。 v I /V t v O /V v v O 题图5-5 6.用集成定时器555构成的电路及可产生的波形如题图5-6(a )、(b )所示,试回答: (1)该电路的名称;(2)指出(b )图中v C 波形是1~8引脚中,哪个引脚上的电压波形; (3)求出矩形波的宽度t W 。

电路基础试题及答案

丨习题一】 I i -、判断题 ’ 1 .负载在额定功率下的工作状态叫满载。 (V ) 2 .电流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电流叫稳恒电流。 3 .如果把一个6V 的电源正极接地,则其负极为 4 ?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值与参考点选择的无关。 (X ) -6V o ( V (X ) 5 ?电路中某两点间电压的正负,就是指这两点电位的相对高低。 6 ?导体的长度增大一倍,则其电阻也增大一倍。 (V ) 7 .电源电动势的大小由电源本身性质决定,与外电路无关。 8 ?公式I U /R 可以写成R U /I ,因此可以说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 它的电流成反比。(X ) 在电源电压一定的情况下,负载大就是指大负载。 ?电源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 (V ) (V ) 9 . 10 11 12 13 14 ( 15 ?当电源的内电阻为零时, 电源电动势的大小就等于电源端电压。 (V ) .短路状态下,短路电流很大,电源的端电压也很大。 ( .开路状态下,电路的电流为零,电源的端电压也为零。 .电池存放久了,用万用表测量电压为,但接上灯泡却不发光,这主要是电源电动势变小了。 X ) .全电路电路中,若负载电阻变大,端电压将下降。 (X ) 1般来说,负载电阻减小,则电路输出的功率增加,电源的负担加重。 通过电阻上的电流增大到原来的 2倍时,它所消耗的功率也增大到原来的 110 V/50 W 16 . 17 . 18 .把“ 19 ?在电源电压一定的情况下,负载电阻越大,在电路中获得的功率也越大。 20 .把“ 25W/220V ”的灯泡接在1000W/220V 的发电机上,灯泡会被烧毁。 ”的灯泡接在 220 V 电压上时,功率还是 50 W O ( X ( (V ) 2 倍。(X ) ) X ) (X ) 二、选择题 1 . 1A 的电流在5min 时间内通过某金属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A. 1C B.5C C.60C D. 300C D ) 。 2 ?当参考点改变变时,下列电量也相应变化的是( A.电压 C.电动势 B.电位 D.以上三者皆是 B )o 3 ?在电源内部, A.从电源正极指向负极 C.没有方向 电动势方向是( B )o B.从电源负极指向正极 D.无法确定 4 .如题图1 — 1所示,a , b 两点间的电压为( A )o D. 5V 3\ 2V a b 题图1 — 1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卷以及答案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 时间:120分钟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1.答题用黑色或兰色钢笔与圆珠笔,作图可以用铅笔; 2.除可以携带指定的文具用品(钢笔、圆珠笔、铅笔、橡皮、绘图仪器、无存储功能的计算器)外,其他物品不准带入考场(手机必须关机,参考资料与书包全部放到教室前面); 3.遇有试卷字迹不清、卷面缺损等问题,可以先举手,经监考人员同意后方可提问。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题2分,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对应的 字母填在括号内) 1.测得一放大电路中三极管各极电压如考试题图1所示:该管为(C )。 A. PNP 型硅管 B. NPN 型硅管 C. PNP 型锗管 D. NPN 型锗管 2.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稳压二极管,处于伏安特性曲线中的( B )。 A. 正向特性工作区 B. 反向击穿区 C. 正向特性非工作区 D. 特性曲线所有区域 3.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是指( A )。 A. 已知逻辑要求,求解逻辑表达式并画逻辑图的过程 B. 已知逻辑要求,列真值表的过程 C. 已知逻辑图,求解逻辑功能的过程 4.考试题图2所示电路的u S (t ) = 2 cos t V ,则电感电流 i L (t )的初相等于( D )。 A. 26.6° B. -26.6° C. 63.4° D. -63.4° 5.电流并联负反馈对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的电阻的影响 是( B )。 A. 减小输入电阻及输出电阻 B. 减小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 C. 增大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 D. 增大输入电阻及输出电阻 6.考试题图3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 为( C )。 A. 5V B. -5V C. 10V D. 7V 7.TTL 与非门中多余的输入端应接电平是( C )。 A. 低 B. 地 C. 高 D. 悬空 8.考试题图4所示电路的节点电压方程为( )。 A. 11112111R U I U R R s s +=???? ??+ B. 1111 321 111R U I U R R R s s +=???? ??++ 考试题图 3 ① 1 考试题图2 u s (t

电路与电子学基础-科学出版社课后参考答案第五章答案

5.1 (a)因为基极通过R b 与发射极等电位,发射结零偏,所以不能放大 (b) 没有基极电阻,不能放大 (c)因为基极电位高于发射极电位,使发射结反偏,所以不能放大 (d)因为基极在动态时将交流电源短路,所以不能放大 (e)因为当电路工作在动态时,C将交流电源短路,所以不能放大 (f)可以 (g)因为电容C阻直导交,所以当工作在静态时,集电极无电位,故不能放大 (h)当工作在动态时,输出被短路,所以不能放大 5.2 (a)放大(b)饱和(c)截止(d)放大 5.3 (1)I BQ =-0.13mA I CQ =? I BQ =-5.2mA U CEQ =-8.2V (2)若管子坏了,换上?=80的晶体管,则I CQ =? I BQ =-11.2mA, U CEQ=-0.8V<0 所以电路工作在饱和区,不能达到放大效果 5.4 (1) I BQ =0.0314mA I CQ =?I BQ =1.53mA U CEQ =8.94V改为:I BQ =0.0314mA I CQ =? I BQ =1.57mA U CEQ =8.86V (2)u A.=-43改为:-44 R i=1.1KΩR o=2 KΩ (3)u i 的有效值大于25.2mV时将出现失真,首先出现截止失真 5.5 (1) I BQ =20.4μA I CQ =? I BQ =1.632mA U CEQ ≈4V (2) u A.= -13.6 R i=1.6KΩR o=3.3 KΩ (3)U max o =3V (4)R b =122KΩ 5.6 (1) I BQ =24μA I EQ =1.224mA I CQ =? I BQ =1.2mA U CEQ =16.8V (2) u A.= -62.5 R i=1.2KΩR o=3 KΩ (3)U max o =1.8V U max i =28.8mV 所以U i 有效值大于28.8mV时将首先出现截止失真 5.7 (1) I BQ =20μA I CQ =? I BQ =1mA U CEQ ≈3.6V (2) u A.= -12.7 R i=5.8KΩR o=6 KΩ (3) 若C e 开路,则u A.= -1.21 R i=10.3KΩR o=6 KΩ 5.8 (1) I BQ =96μA I CQ =? I BQ =7.68mA U CEQ ≈-4.06V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汇编及答案

《电路》试题六及参考答案 问题1、叠加定理、置换定理结合应用的典型例。 在图示电路中,若要求输出电压)(t u o 不受电压源2s u 的影响,问受控源的控制系数α应为何值? 解:据叠加定理作出)(2t u s 单独作用时的分解电路图 (注意要将受控源保留),解出)(t u o '并令)(t u o '=0即解得满足不受)(2t u s 影响的α的值。这样的思路求解虽然概念正确,方法也无问题,但因α,L R 是字符表示均未 给出具体数值,中间过程不便合并只能代数式表示,又加之电路中含有受控源, 致使这种思路的求解过程非常繁琐。 根据基本概念再做进一步分析可找到比较简单的方法。因求出的α值应使 0)(='t u o ,那么根据欧姆定律知L R 上的电流为0,应用置换定理将之断开,如解1图所示。(这是能简化运算的关键步骤!) 电流 22 1.06 26//3s s u u i =++=' 电压 21 2.02s u i u -='-=' 由KVL 得 2 22221)2.04.0(1.062.06s s s s s o u u u u i u u u ααα-=?-+-='-+'=' 令上式系数等于零解得 2=α 点评:倘若该题不是首先想到应用叠加定理作分解图,再用置换定理并考虑欧姆定律将L R 作断开置换处理,而是选用网孔法或节点法或等效电源定理求解出 o u 表达式,这时再令表达式中与2s u 有关的分量部分等于零解得α的值,其解算 过程更是麻烦。灵活运用基本概念对问题做透彻分析,寻求解决该问题最简便的方法,这是“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 1 s u Ω 3Ω 6Ω21u 1 u αo u 2 s u Ω 6s i L R 图1Ω3Ω 6Ω 22 s u Ω 61 u '1u 'α解1图 i ' o u '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参考解答 习题一 1-1 一个继电器的线圈,电阻为48Ω,当电流为0.18A 时才能动作,问线圈两端应施加多大的电压? 答:根据欧姆定律可得:U=IR=0.18*48=8.64V 1-2 一个1000W 的电炉,接在220V 电源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有多大? 答:由电路的功率计算公式可知:P=UI ,所以A 55.4220 1000===U P I 1-3 求题图1-1(a)、(b)电路得U ab 。 解:(1)图(a),由a 到b 的电压降U ab =U ac +U cb ,假定电流方向如图所示,沿a —电池—c —a 回路逆时针方向绕行一周,电压方程式为: -6+4I+2I=0 即得:I=1A 则U ac =2(-I)=-2V (或者U ac =-6+4I=-2V ) 对于cb 支路:因为构不成回路,所以电流为零。故:U cb =4V # 所以:U ab =U ac +U cb =-2+4=2V # (2)图(b),由a 到b 的电压降U ab =U ac +U cb ,假定电流方向如图所示,与(a)同理在回路中列出电压方程为: -3+1I+2I=0 即得:I=1A 则U ac =1(-I)=-1V (或者U ac =-3+2I=-1V ) 对于cb 支路:因为构不成回路,所以电流为零。故:U cb =8V 所以:U ab =U ac +U cb =-1+8=7V # 1-7 电路如题图1-2所示,求 (1)列出电路得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方程; (2)求出电流 (3)求U ab 及U cd 解:(1)假设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对于db 支路,因为不构成回路,支路电流等于零, U db =10V 由a 点出发按顺时针方向绕行一周的KVL 电压方程式为:2I+12+1I+2I+2I+1I-8+2I=0 得:10I+4=0 # (2)求电流 由上面得回路电压方程式得: )A (4.010 4 -=- =I # 6V I 2Ω a 4Ω b c 4V 2Ω (a) I 1Ω 2Ω 3V c a 8V 5Ω b (b) 题图1-1 习题1-3电路图 I 12V 1Ω 2Ω 10V 2Ω a b c d 4Ω 2Ω 2Ω 8V 1Ω 题图1-2 习题1-7电路图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5章基本放大电路习题解答(重庆科技学院免费版)

习题 5.1试判断如题5.1 图所示的各电路能否放大交流电压信号?为什么? 题5.1图 解:(a)能(b)不能(c)不能(d)能 5.2已知如题5.2图所示电路中,三极管均为硅管,且β=50,试估算静态值I B 、I C 、U CE 。解:(a)751)501(1007.012=×++?=B I (μA)75.3==B C I I β(mA) 825.3)1(=+=B E I I β(mA) 75.01825.3275.312=×?×?=CE U (V) (b)CC B C C B B BE ()U I I R I R U =+×++CC BE B C 120.716(1)200(150)10 B U U I R R β??===++++×(μA) C B 0.8I I β==(mA)CE 12(0.80.016)10 3.84U =?+×=(V) 5.3晶体管放大电路如题5.3图所示,已知U CC =15V ,R B =500k Ω,R C =5k Ω,R L =5k Ω, β=50,r be =1k Ω。 (1)求静态工作点;(2)画出微变等效电路;(3)求电压放大倍数A u 、输入电阻r i 、输出电阻r o 。 题5.2图题5.3图 解:(1)CC BE B B 1530500 U U I R ?=≈=(μA)C B 5030 1.5I I β==×=(mA) CE CC C C 15 1.557.5 U U I R =??=?×= (V)

第5章基本放大电路119 (2)(3)C L u be //125R R A r β=?=?i B be //1R R r =≈(KΩ) O C 5R R ==(KΩ) 5.4 在题5.3图的电路中,已知I C =1.5mA ,U CC =12V ,β=37.5,r be =1k Ω,输出端开路,若要求u A =-150,求该电路的R B 和R C 值。 解:由于C L C u be be //150R R R A r r ββ=?=?=?C u be 150R A r β ==则C 1501437.5 R ×==(KΩ)CC B 6B 12300 (K ?)4010 U R I ?===×5.5试问在题5.5 图所示的各电路中,三极管工作在什么状态? 题5.5图 解:(a)B 60.12 (mA)50I ==12121 CS I ==(mA)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库(附有答案)

一、填空题 1.已知图中 U1=2V, U2=-8V,则U AB=-10。 2.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通路、断路、短路。 3.有三个6Ω的电阻,若把它们串联,等效电阻是 18 Ω;若把它们并联,等效电阻 2Ω;若两个并联后再与第三个串联,等效电阻是 9 Ω。 4.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应把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应把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 5.电路中任意一个闭合路径称为回路;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点称为节点。 6.电路如图所示,设U=12V、I=2A、R=6Ω,则U AB= -24 V。 7.直流电路如图所示,R1所消耗的功率为2W,则R2的阻值应为 2 Ω。 8.电路中电位的参考点发生变化后,其他各点的电位均发生变化。 9.在直流电路中,电感可以看作短路,电容可以看作断路。 9.我国工业交流电采用的标准频率是 50 Hz。 10.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线电流I L与相电流I P间的关系是:I P=3 I L。 11.电阻元件是耗能元件,电容元件是储能元件。 12.已知一正弦电压u=311sin(628t-60o)V,则其最大值为 311 V,频率为 100 Hz,初相位为 -60o。 13.在纯电阻交流电路中,已知电路端电压u=311sin(314t-60o)V,电阻R=10Ω,则电流I=22A,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φ= 0o,电阻消耗的功率P= 4840 W。 14.三角形联结的三相对称负载,若线电压为380 V,则相电压为 380 V;

若相电流为10 A ,则线电流为 17.32 A 。 15.式Q C =I 2X C 是表示电容元件在正弦电路中的 无功 功率计算公式。 16.正弦交流电压的最大值U m 与其有效值U 之比为 2 。 17.电感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可将输入的电能转化为 磁场 能量储存起来。 18.若三相电动势依次达到最大值的次序为e 1—e 2—e 3,则称此种相序为 正序 。 19.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源的频率越高,电感元件的感抗越 大 。 20.已知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200V ,频率为100Hz ,初相角为30o,则其瞬时值表达式u= 282.8sin (628t+30o) 。 21.正弦量的三要素是 最大值或有效值 、 频率 和 初相位 。 22.对称三相电源是指三个 幅值 相同、 频率 相同和 相位互差120o 的电动势电源。 23.电路有 通路 、 开路 和 短路 三种工作状态。当电路中电流0 R U I S 、端电压U =0时,此种状态称作 短路 ,这种情况下电源产生的功率全部消耗在 内阻 上。 24.表征正弦交流电振荡幅度的量是它的 最大值 ;表征正弦交流电随时间变化快慢程度的量是 角频率ω ;表征正弦交流电起始位置时的量称为它的 初相 。 25.在RLC 串联电路中,已知电流为5A ,电阻为30Ω,感抗为40Ω,容抗为80Ω,那么电路的阻抗为 50Ω ,该电路为 容 性电路。电路中吸收的有功功率为 750W ,吸收的无功功率为 1000var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5章复习题解答

第五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5.1 题5.1图所示各电路在换路前都处于稳态,求换路后电流i 的初始值和稳态值。 解:(a )A i i L L 326)0()0(===-+, 换路后瞬间 A i i L 5.1)0(2 1 )0(== ++ 稳态时,电感电压为0, A i 32 6== (b )V u u C C 6)0()0(==-+, 换路后瞬间 02 ) 0(6)0(=-= ++C u i 稳态时,电容电流为0, A i 5.12 26 =+= (c )A i i L L 6)0()0(11==-+,0)0()0(22==-+L L i i 换路后瞬间 A i i i L L 606)0()0()0(21=-=-=+++ 稳态时电感相当于短路,故 0=i (d )2 (0)(0)6322 C C u u V +-==?=+ 换路后瞬间 6(0)63 (0)0.75224 C u i A ++--= ==+ (a)(b) (d) (c) C C 2Ω 2 +6V - 题5.1图 i

稳态时电容相当于开路,故 A i 12 226 =++= 5.2 题5.2图所示电路中,S 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求u L 、i C 和i R 的初始值。 解:换路后瞬间 A i L 6=,V u C 1863=?= 06=-=L R i i 03 18 63=-=-=C L C u i i 0==+R C L Ri u u ,V u u C L 18-=-= 5.3 求题5.3图所示电路换路后u L 和i C 的初始值。设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 解:换路后,0)0()0(==-+L L i i , 4mA 电流全部流过R 2,即 (0)4C i mA += 对右边一个网孔有: C C L u i R u R +?=+?210 由于(0)(0)0C C u u +-==,故 2(0)(0)3412L C u R i V ++==?= 5.4 题5.4图所示电路中,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求换路后的i 、i L 和 u L 。 解:对RL 电路,先求i L (t),再求其它物理量。 10 (0)(0)0.520 L L i i A +-== = 电路换路后的响应为零输入响应 2 0.140||(2020) L S R τ===+,故 A e e i t i t t L L 10/5.0)0()(--+==τ 换路后两支路电阻相等,故 Ω +u L - 题5.2图 题5.3图 C +u L - i L 题5.4图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库[附有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 1.已知图中U1=2V,U2=-8V,则U AB=-10。 2.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通路、断路、短路。 3.有三个6Ω的电阻,若把它们串联,等效电阻是18 Ω;若把它们并联,等效电阻2Ω;若两个并联后再与第三个串联,等效电阻是9 Ω。 4.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应把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应把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 5.电路中任意一个闭合路径称为回路;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点称为节点。 6.电路如图所示,设U=12V、I=2A、R=6Ω,则U AB= -24 V。 7.直流电路如图所示,R1所消耗的功率为2W,则R2的阻值应为 2 Ω。 8.电路中电位的参考点发生变化后,其他各点的电位均发生变化。 9.在直流电路中,电感可以看作短路,电容可以看作断路。 9.我国工业交流电采用的标准频率是50 Hz。 10.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线电流I L与相电流I P间的关系是:

I P=3I L。 11.电阻元件是耗能元件,电容元件是储能元件。 12.已知一正弦电压u=311sin(628t-60o)V,则其最大值为311 V,频率为100 Hz,初相位为-60o。 13.在纯电阻交流电路中,已知电路端电压u=311sin(314t-60o)V,电阻R=10Ω,则电流I=22A,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φ= 0o,电阻消耗的功率P= 4840 W。 14.三角形联结的三相对称负载,若线电压为380 V,则相电压为380 V;若相电流为10 A,则线电流为17.32 A。 15.式Q C=I2X C是表示电容元件在正弦电路中的无功功率计算公式。 16.正弦交流电压的最大值U m与其有效值U之比为2。 17.电感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可将输入的电能转化为磁场能量储存起来。 18.若三相电动势依次达到最大值的次序为e1—e2—e3,则称此种相序为正序。 19.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源的频率越高,电感元件的感抗越大。 20.已知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200V,频率为100Hz,初相角为30o,则其瞬时值表达式u= 282.8sin(628t+30o)。 21.正弦量的三要素是最大值或有效值、频率和初相位。 22.对称三相电源是指三个幅值相同、频率相同和相位互差120o的电动势电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