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巴中市恩阳区二0一七年秋九年级十二月考

历史试卷

(全卷90分,60分钟完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8分)

1、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被誉为“一脚踏出的灵感”。这项发明()

A.直接提高了织布的效率

B.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C.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D.为交通运输带来极大的便利

2、蒸汽机的改良解决了棉纺织业动力不恒定的问题,后来又引发了其他部分的技术变革。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为()

A.蒸汽机的改良促使工人阶级产生 B.棉纺织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C.人们开始使用内燃机作为交通动力 D.机器制造业引发了冶铁技术的革新

3、“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指()

A.家庭手工业 B.工厂手工业

C.大机器生产 D.生产自动化

4、国家发改委于2017 年3 月1 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称:截至2016 年底,我国高速铁路里程居世界第一。回顾人类铁路发展历史,世界第一条铁路及火车机车出现在()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5、以下是近代英国城乡人口变迁表,导致出现这种变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光荣革命”的发动 B.殖民扩张的开展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自由贸易的拓展

6、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万吨,1840年增至139.64万吨。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A.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B.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C.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D.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

7、“乡村往昔田园诗般的生活不见了……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这些现象反映工业革命()A.首先发生在德国 B. 造成了环境污染

C. 降低了生产效率

D. 减少了贫富差距

8、钱乘旦、徐杰明在《英国通史》中写道:“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现象开始于()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9、为论证“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这一观点,你应该选择的证据是()

A.电话、无线电报的发明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B.蒸汽火车的出现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C.罗盘针的应用使欧洲与美洲等地的交往日益密切

D.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使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

10、1908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开始在汽车生产中引入流水线,把装配一辆汽车所需的时间由12个小时降低为一个小时,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据此,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科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 B.新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

C.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发展 D.新技术保证了产品质量

1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关于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搭配正确的是()

A.蒸汽机——火车 B.发电机——轮船

C.蒸汽机——飞机 D.内燃机——汽车

12、一位科学家认为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这位“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领域开始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13、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是近代史上的两次科技革命。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A.从发明交通工具开始 B.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C.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D.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14、1862年5月和9月,美国政府颁布了两个法律文件,颁布这两个法律文件的直接目的是()

A.确立民主政体 B.扭转内战战局

C.避免国家分裂 D. 建立垄断组织

15、19世纪初,第一个打开日本关闭的国门的国家是( )

A.美国

B.俄国

C.法国

D.英国

16、19世纪中后期,日本以纺织业为重点的轻工业发展特别迅速,到1890年,日本已从棉纺进口国变为棉纺出口国。这主要得益于()

A.实施殖产兴业政策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7、下列不是进入明治政府政权核心的倒幕实力派领袖人物是()

A.德川庆喜 B.西乡隆盛

C.大久保利通 D.木户孝允

18、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欧化”的主要措施是()

A.废除贵族世袭制 B.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

C.实行“科技立国”政策D.采用欧美学制和提倡欧美生活方式19、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某校九年级同学在学习近代俄国和日本的改革后,进行了比较,概括出两次改革有以下相同点。其中正确的是()

A.改革前两国同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改革都实现了农奴的“解放”

C.改革后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整合列举题(20小题4分,21小题4分,22小题4分,共12分)

20、在历史的长河中,历史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根据提示写出与之相应的历史人物。(4分)

(1)19世纪90年代,意大利工程师______发明了无线电报。

(2)既维护国家统一,又废除黑奴制度的美国总统是_______。

(3)解放百万农奴的俄国沙皇是______。

(4)《国际歌》的词作者是______。

21、根据提示信息,写出与之相关的地名。(4分)

(1)1863年夏,北方军队转入反攻,在______大败南方叛军,掌握了战争主动权。

(2)1855年,俄国在与英法争夺土耳其的______时失败,加剧了国内矛盾。

(3)1844年,恩格斯在______第二次会见马克思,从此,他们成了亲密的战友。

(4)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______发表。

22、根据提示信息,写出与之相关的历史内容。(4分)

(1)“宣布废除黑奴制,规定叛乱各州的黑奴应看做是自由人,可以参加联邦军队”这

些内容反映的历史文献是_____________。

(2)1867年11月至1868年5月,日本通过______还政于明治天皇。

(3)1836年,英国工人掀起的工人运动是________。

(4)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__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23小题7分,24小题l3分,共20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18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蒸汽机的汽笛发出了第一声鸣响,世界展现出一派崭新的景象:工厂里机器在轰鸣,江河中轮船在航行,铁路上火车在奔驰……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1)材料一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蒸汽机改良成功与哪一历史人物有关?(1分)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初,发电机、电动机被发明出来,电力成了带动机器生产的新能源。随之电灯、电车、电钻等众多的电气产品也先后问世。在远距离传输电力的方法解决以后,电力得到广泛应用,电动机逐渐取代了蒸汽机。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材料二反映了人类跨入了什么时代?(1分)其标志是什么?(1分)

材料三

图一1848年版的《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封面)图二《共产党宣言》中文版(封面)(3)材料三中的图一、图二反映的历史内容各是什么?(2分)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一说材料一和材料三中的图一的关系。(1分)

24、美国的出现,虽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阅读下列材料,回顾美国历史,回答问题。(13分)

【抗争与独立】

材料一 1775年4月19日,新大陆东北部的一声枪响,划破了纯净的天空,改变了这片大陆的历史航道。……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

(1)材料一所述的“美利坚与母邦兵戎相见”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新大陆东北部的一声枪响”的地点在哪儿?这一事件结果如何?(2分)

【革弊与巩固】

材料二马克思说: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2)材料二中的美国“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中的“两种社会制度”分别是什么?(2分)“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最终引发了战争,这场战争最终以北方胜利而告终。美国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1分)这场战争在美国历史上有何重要意义?(4分)

【创新与发展】

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美国在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成果各一例。(2分)

【思考与启示】

(4)纵观美国的崛起历程,你可以总结出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1分)

四、综合问答题(25小题6分,26小题14分,共20分)

25、19世纪60年代,俄日两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世界大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6分)

(1)“150多年前,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日本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日本启蒙学者福泽谕吉当时出版了一些介绍西洋文明的书籍……日本另一学者井上馨提出要“化我国为欧洲帝国,化我人为欧洲国民。”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以武力推翻了幕府统治。不久,天皇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最终使日本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请你根据材料,写出日本天皇进行这场改革的影响是什么?(2分)

(2)“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请你根据材料,写出俄国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3分)(3)综上所述,俄国、日本成为世界性大国的共同原因是什么?(1分)

26、危机,是险境也是机会。政治危机、民族危机、经济危机等伴随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19世纪中期,面对历史发展的潮流,美国、俄国、日本都出现了社会危机。根据所学知识,请你说一说美国、俄国、日本各自要解决的根本的社会危机是什么?(3分)

(2)面对社会危机,当时的美国、俄国、日本的举措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3分)(3)俄国、日本解决危机的方式的共同点是什么?(1分)

(4)美国、俄国、日本各国为解决当时社会危机,是如何满足农民土地需求的?(3分)(5)美国、俄国、日本所采取的措施有何共同作用?(2分)

(6)借鉴美国、俄国和日本等强国的历史发展经验,请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2分)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含答案)

武威一中2019年秋季学期阶段性考试 高三年级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2.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时期内容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D.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并发展 3.殷墟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方形器数量较多,器表均有精美的纹

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商代 A.农业先进,使用青铜农具 B.冶铜发达,青铜器品种多 C.战争频繁,青铜武器多样 D.重视礼仪,青铜礼器精美 4.顾炎武《肇域志·江南九》中说:“地产木棉,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并济。”材料主要反映了明末清初江南地区 A.农耕经济已包含了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 B.赋税主要来源于棉花种植业以及棉纺织业 C.发达的棉纺织业中已经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D.商品性农业和手工业占据经济中重要地位 5.《管子·小匡》认为商人“服牛辂马,以周四方;料多少,计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买贱鬻贵。是以羽旄不求而至,竹箭有余于国;奇怪时来,珍异物聚”。材料信息旨在说明A.商业的发展可以为国家提供财富 B.商人以贱买贵卖提升经济实力 C.商业活动有利于各地经济的联系 D.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迅速 6.据万历《嘉定县志》记载,嘉定县罗店镇“徽商凑集,贸易之盛,几埒(同等、相等)南翔”。南翔镇“往多徽商侨寓,百货填集,甲于诸镇。比为无赖蚕食,稍稍徙避,而镇衰落”。对上述材料最准确的解释是 A.徽商的兴盛与市镇的发展相辅相成 B.政府对待商业的政策发生了变化 C.徽商的经营范围呈现不断扩大趋势 D.地方官府的态度决定了商业环境 7.《礼记?王制》中有西周“田里不鬻(卖)”的记载,1975年岐山董家村裘卫诸器出土后,人们在恭王三年(公元前920年)制作的卫禾皿上发现“贮”字,并解释其意为贾、价、租典、特殊的土地易手等。这一变化导致史学界 A.丰富了对井田制的研究视角 B.质疑《礼记·王制》的真伪 C.进一步证实铁犁牛耕的价值 D.重估宗法分封制的内涵 8.1564年,浙江巡抚谭纶上疏称:“闽人滨海而居者,不知其凡几也,大抵非为生于海,则不得食。海上之国方千里者,不知其凡几也,无中国续棉丝帛之物,则不可以为国。禁之愈严,则其值愈厚,而趋之者愈众。”可见当时 A.福建民众唯利是图 B.重农抑商政策不得人心

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12月月考测试题及答案

监利县外国语学校2018年秋七年级12月月考 语文试卷 (本卷共23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命题人:邓俊龙)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骸.骨(hái)峰峦.(luán)瘦骨嶙.峋(lín ) B、纳罕.(hǎn)瞬.间(sùn )头晕目眩.(xuàn ) C、辜.负(gū)迸.溅(bèng )仙露琼浆.(jiǎng ) D、伶仃.(dīng)伫.立(zhù)忍俊不禁.(jìn) 2、选出字形有误 ..的一项是()(2分) A、庸碌隐秘茁壮怡然自得 B、凝成迂回训诫心惊肉跳 C、糟蹋骚扰卑微峰围蝶阵 D、宽恕纹理收敛盘虬卧龙 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2分) A、一小时后,他终于苦心孤诣 ....地完成了作业。 B、2017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地震后,各级领导翻.来复去 ...地讨论灾区群众的安置和灾后重建。 C、我的心在瘦骨嶙峋 ....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D、36岁的邓肯依旧很刻苦的进行练习,无论是投篮还是对抗,他都一丝不苟 ....的对待。 4、下列句子中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我的老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魏巍写的。 B、山村里,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 C、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老红军的报告。 D、每个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5、下面对课文的理解错误 ..的一项是()(2分) A、《在山的那边》中“山”与“海”是两个相对的形象,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这首诗抒写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 B、《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最终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C、《蝉》通过写作者对蝉态度的改变,揭示蝉在夏天尽情歌唱的原因是“十七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从而提示我们,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好好生活。 D、《虽有嘉肴》选自《礼记·学记》。《礼记》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是“五经”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 6、名著阅读(2分)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收集在一个集子里. 7、名句默写(8分) (1)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2)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江西省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江西省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2018·临川模拟) 《礼记,祭统》载:“忠臣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也。”《孝经》载:“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村。这反映中国古代社会() A . 家国同构的思想观念 B . 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C . 君子专制统治的建立 D . 政治等级高于宗法关系 2. (2分) (2017高三上·河北月考) 西欧中世纪,“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众多大领主分封的中小贵族可能会不接受最高王权的管辖。类似的情形,在我国西周时期() A . 可能出现,周天子通过层层分封间接控制天下 B . 可能出现,地方百姓只服从自己宗族长的管理 C . 不可能出现,周天子对臣属具有绝对的控制权 D . 不可能出现,周天子与臣属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3. (2分) (2020高一上·运城开学考) 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 A . 小篆 B . 隶书 C . 楷书 D . 行书 4. (2分) (2020·河北模拟)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汉时期地方王国经济发展的记述,据此可以认定的史实是() A . 汉代中央集权遭到威胁 B . 西汉王国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C . 汉代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 . 地方政府恢复发展的主动性 5. (2分) (2018高一上·惠来月考) 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A . 丞相制与刺史制 B . 郡县制与刺史制 C . 皇帝制与封国制 D . 皇帝制与郡县制 6. (2分)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 A . 秦朝的御史大夫 B . 汉朝的刺史 C . 唐朝的节度使 D . 宋朝的枢密使 7. (2分)(2020·西安模拟) 《元史》所载,元朝政府在全国设置驿站达1383处,“汉地”由兵部统领,“北地”由通政院统领,“陆则以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而水则以舟。”与驿站相辅而行的有急递铺,“梯航毕达,海宇会同,元之天下视前代所以为极盛也”。这些举措() A . 开创了古代的驿传制度 B .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C . 导致了民族隔阂的加剧 D . 促进了交通工具的进步 8. (2分) (2018高三上·南宁模拟) 明中后期,内阁阁臣在选定上,先由六部会同九卿、科道官员推举若干候选人,再由皇帝向上天焚香祭拜后选出是终人选,具体方法是将候选人名书于纸上,然后将纸折起放入金瓶中,再举匙拈之,最先拈出者即被定为阁臣。关于上述选定方式,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 A . 保障了阁臣的行政能力 B . 体现皇权至上的原则 C . 操作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D . 有利于抑制政治腐败 9. (2分)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 . 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 . 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 . 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 . 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辽源市七年级上学期数学12月月考试卷

辽源市七年级上学期数学12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下列式子,总能成立的是() A . (a-1)2=a2-1 B . (a+1)2=a2+a+1 C . (a+1)(a-1)=a2-a+1 D . (a+1)(1-a)=1-a2 2. (2分)下列分式中,是最简分式的是() A . B . C . D . 3. (2分)若-3xmy2与2x3y2是同类项,则m等于() A . 1 B . 2 C . 3 D . 4 4. (2分) (2019七上·淮滨月考) 下列运算结果为负数的是() A . B . C . D . 5. (2分) (2019七上·淮滨月考) 在两个括号内填入同一个数,能使成立的是() A . 任意一个数 B . 任意一个正数 C . 任意一个非正数 D . 任意一个非负数

6. (2分) (2019七上·淮滨月考) 如图,四个有理数m,n,p,q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M,N,P,Q,若n+q=0,则m,n,p,q四个有理数中,绝对值最小的一个是() A . p B . q C . m D . n 7. (2分) (2019七上·淮滨月考) 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中,若开始输入的x值为 48,我们发现第一次输出的结果为 24,第二次输出的结果为 12,···,则第 2012 次输出的结果为() A . 3 B . 6 C . D . 8. (2分) (2019七上·淮滨月考) 某商店卖出一件上衣和一双皮鞋,共收款 240 元,其中上衣盈利 20%,皮鞋亏本 20%,该商店卖出这两件商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赚 10 元 B . 赔10元 C . 不赔不赚 D . 无法确定 9. (2分)将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A . 9+ B . 0.9+ C . 9+ D . 0.9+ =3﹣10x 10. (2分) (2019七上·淮滨月考) 某射箭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前6次射击共击中52环,如果他要打破89环(10次射击,每次射击最高中10环)的记录,则他第7次射击不能少于()

河北省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河北省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40题;共80分) 1. (2分) (2016高一上·杜蒙月考) 商朝是我国早期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其特点不包括() A . 商朝是商部族位于中心的内外服联盟 B . 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外服制度 C . 弥漫着神权色彩 D . 商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 (2分)(2017·南充模拟) 宋代的服饰风格趋以修长、纤细,朴素无华;在行态上不像唐代的华贵、夸张和开放;色彩质朴洁净,含有理性之美。重视沿袭传统,朴素和理性成为宋朝服饰的主要特征。这说明了宋代() A . 服饰呈现多元化 B . 宗法礼制逐渐崩溃 C . 程朱理学的影响很大 D . 等级政治走向消亡 3. (2分)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如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 . 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 . 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 . 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4. (2分) (2020高一下·唐山月考) 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 A . 民营丝织业的兴盛 B . 官营丝织业的兴盛 C . 民营丝织业质量超过官营 D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形成 5. (2分) (2020高一上·永寿月考) 乾隆帝说:“至于衣服制度,不妨仍其旧俗,若因归降天朝,必尽用天朝服色,势亦有所难行,尔等习惯自然,一时岂能骤易?且将旧时衣服尽行弃置,亦殊非爱惜物力之道。即朕所颁赐物件,亦止善为收贮,传之子孙,惟来京朝觐,暂时服用。由此可见,其实行的少数民族政策是:() A . 断发易服 B . 因俗而治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 24.西周至春秋早期,各诸侯国甚至是一些相距遥远诸侯国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 工艺上都与周王朝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这反映出 A.周王通过赏赐青铜器笼络诸侯 B.分封制推动中原文化传播 C.西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水平高 D.工官制实现器物标准生产 25. 杨朱主张沿着自己的私利行事,墨子强调不讲仪节约束地兼爱他人。对此,孟子批判说: “无父无君,禽兽也。”这体现了孟子主张 A.反对私利 B.反对爱人 C.重礼尚义 D.民贵君轻26.《两汉三国学案》载:“夫汉家以经义断事,每有大议论、大狱讼、辙引经义以决之。”这反映出 A. 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B. 政治生活的伦理化 C. 汉代社会秩序混乱 D. 儒学成为日常规范 27. 王羲之40岁以后,给朋友的书信,抄写的文章,草拟的文稿等,凡是他的书迹备受世 人珍爱、收藏,或作为书写字体的范本。王羲之书法名满天下的主要原因是 A.王羲之书法艺术难以模仿 B.人们好恶决定书法家命运 C.造纸术改进便于艺术普及 D.社会氛围宽松与注重主体价值 28.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史学著作,其中《宋史》最为浩繁,各种著述、实录、会要、奏议、文集等应有尽有,卷帙浩大,为二十四史之冠。这主要是因为宋代 A. 中央集权加强 B. 社会危机严重 C. 文官政治发达 D. 印刷术的进步 29.明代中叶,“赋税之法,密于田土而疏于户口,故土无不科之税,而册多不占之丁”。 光绪年间,“熙攘往来,编审(人丁调查和登记制度)不行,版图之籍亦莫可得而稽矣”。 上述材料反映出明中叶到光绪时期 A.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B.土地税始终高于工商税 C.农民的流动性逐步加强 D.统治危机加剧民族危机 30.下表为清政府在对外文书中,天朝”和“中国”词汇使用频率统计简表: 上表信息的变化反映出 A.中国国际地位下降 B.清廷注重提升政府形象 C.民族国家意识形成 D.清朝对外观念有所调整 31.西方人对《瀛环志略》给予宽容赞扬,而对《海国图志》未给好评,如有传教士认为其“伟大宗旨是讨论夷人的战略才能和优越之处,以及可供采纳以打败他们之武器”。据此,西方人对当时中国译介西学的态度是 A.惧怕中国产生抵御侵略思想 B.拒斥中国宣传学习西方技术

浙江省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浙江省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右图为根据明代时期名相张居正的历史事实改编古装政治题材大戏《张居正》剧照。在剧中张居正之所以身后被诋毁,祸及家人,主要因为() A . 明神宗的反对 B . 改革没起到应有的作用 C . 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D . 张居正的去世 2. (2分)“古希腊民主政体是一种最简陋也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该观点认为() A . 雅典民主缺少人文精神 B . 雅典民主没有法律保障 C . 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 D . 雅典民主导致文明淹没 3. (2分)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 ①陪审制度②律师制度③诉讼原则④政治制度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4. (2分) (2017高一上·河北开学考) “其一为土地属于天子或诸侯,大贵族可以把土地封与小贵族,但不得买卖,百姓黎民更不得私有。其二是居统治阶层的贵族实行世袭制,黎民百姓不能进入统治阶层。”材料反映的是() A . 王位世袭制 B . 分封制 C . 宗法制 D . 内外朝制

5. (2分) (2018高三上·正阳月考)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下列对该段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 “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 .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 . “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D . “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6. (2分) (2019高一上·东辽月考) 如图是关于“马”字写法的发展演变图。这种变化反映出() A . 政治局面影响文化整合 B . 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 C . 文字书写艺术不断发展 D . 文化交流推动百家争鸣 7. (2分) (2018高二上·本溪期末) “知州”官名源自宋代,全称“权知某军州事”。“权知”意为暂时主管,“军”指该地厢军,“州”指民政。宋代“知州”的设立表明() A . 宰相的军政大权被分割 B . 皇帝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C . 地方行政单位发生变化 D . 中央对地方控制力有限 8. (2分)(2017·福建模拟) 有学者认为,三省合一办公场所“政事堂”(后来改为“中书门下”)的出现明显与“三省制”之本意背道而驰。其理由在于,“政事堂”的出现() A . 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 . 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C . 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 D . 存在相权集中扩大趋势 9. (2分) (2019高一下·阜平月考)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务宽限期满,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平民在这部法律中获得的权益不包括()

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巴中市恩阳区二0一七年秋九年级十二月考 历史试卷 (全卷90分,60分钟完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8分) 1、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被誉为“一脚踏出的灵感”。这项发明() A.直接提高了织布的效率 B.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C.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D.为交通运输带来极大的便利 2、蒸汽机的改良解决了棉纺织业动力不恒定的问题,后来又引发了其他部分的技术变革。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为() A.蒸汽机的改良促使工人阶级产生 B.棉纺织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C.人们开始使用内燃机作为交通动力 D.机器制造业引发了冶铁技术的革新 3、“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指() A.家庭手工业 B.工厂手工业 C.大机器生产 D.生产自动化 4、国家发改委于2017 年3 月1 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称:截至2016 年底,我国高速铁路里程居世界第一。回顾人类铁路发展历史,世界第一条铁路及火车机车出现在()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5、以下是近代英国城乡人口变迁表,导致出现这种变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光荣革命”的发动 B.殖民扩张的开展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自由贸易的拓展 6、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万吨,1840年增至139.64万吨。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A.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B.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C.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D.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 7、“乡村往昔田园诗般的生活不见了……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这些现象反映工业革命()A.首先发生在德国 B. 造成了环境污染 C. 降低了生产效率 D. 减少了贫富差距 8、钱乘旦、徐杰明在《英国通史》中写道:“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现象开始于()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9、为论证“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这一观点,你应该选择的证据是()

七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卷及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考试用时5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班级总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50小题,共10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表中) 1、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而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组织.对此,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刚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体积与原细胞一样大 B.所有细胞生长到一定大小后都能进行分裂 C.在细胞核的控制下,所有细胞都能分裂、分化 D.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先进行复制 2、如图,人的造血干细胞产生血细胞的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 A.细胞分化 B.细胞生长 C.细胞演化 D.细胞分裂 3、人的身体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分裂发育而来的,成年人体内的细胞数可达到1014个,在从1个到1014个的过程中,形成的每个细胞内的染色体数()

A.逐渐增多 B.逐渐减少 C.始终是23对 D.始终是23条 4、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 B.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组织 C.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都可以继续分裂 D.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5、一种组织就是一个细胞群,组成该细胞群的是() A.形态不同、结构和功能各异的许多细胞 B.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不同的许多细胞 C.形态不同、结构和功能相似的许多细胞 D.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许多细胞 6、人体分布最广泛的组织是( )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7、以下关于多细胞生物体组织的产生、分布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布于动物和植物体表的组织都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B.在人体内,心脏能够自主运动,说明它一定含有肌肉组织 C.在人体内担负运输营养和氧气等作用的是输导组织 D.一只家鸽的四大组织,都是通过一个受精卵的分裂和分化形成的,并且各种组织之间的染色体数目都有一定的差异 8、下列关于系统的概念,正确的说法是() A.身体某一部分的器官的总和 B.体内功能上有联系的器官的总和 C.能够共同完成一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的总和 D.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的总和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1)试卷

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 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事情吉凶。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 A.具有民主色彩 B.以血缘为纽带 C.权力高度集中 D.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了西周分封制具有浓重的( ) A.宗教色彩 B.宗族色彩 C.神权色彩 D.王权色彩 3.《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这段材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 A.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B.诸侯争霸斗争激烈 C.王室衰微,分封制开始瓦解D.西周青铜铸造水平高 4. 历史学者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时期是指( )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5.汉高祖刘邦灭异姓王后,大封刘姓诸王,立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明初朱元璋将除太子之外的23个儿子和1个从孙都封为藩王,以“藩屏帝室”。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表现形式B.有利于中央集权和政权的长期稳定 C.西周分封制度完备为后世普遍推崇 D.分封对象主要为同姓子弟 6.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救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其相似作用是 ( ) A.大幅提高了行政效率 B.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7.北宋时,科举高中状元是头等光荣的事情,就算是大将军带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反映了 ( )

2021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扬州中学 2021届高三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检测 历史试题 2020年12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诗经》所记载的事件往往没有确切的地点、明确的时间,并缺乏严密的逻辑,但它依然可以反映出散落的历史真实。这表明《诗经》 A.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史学著作 B.源于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 C.集中反映了法家的思想观念 D.对战国史研究有重要价值 2.有学者论及中国某制度时指出:“举千里之郡而命之守,举百里之县而付之令……片纸可罢,一言可令,而无尾大不掉之患,尺地、一民、财赋、甲兵皆归之于天子。”他论及的制度 A.提高了地方的自主权 B.以三公作为最高长官 C.权利由贵族世袭垄断 D.在秦统一后全面推行 3.有学者对《中国历代名人词典》统计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名多取用佛、法、僧、宝、玄、道、之等字,唐代人名多取用文、德、武、儒、雅、士、颜、渊等字。这一变化反映出,魏晋至唐代 A.已经出现了儒学中兴的迹象 B.三教合一的趋势不断加强 C.佛道思想逐渐深入底层民众 D.中外文化交流的趋势加快 4.明清时期,浙江崇德石门镇因专营榨油而发展为拥有数千家居民的雄镇,嘉善干窑镇“民多业陶”,平望镇“居民日增,货物益备,而米及豆麦尤多”。材料反映了当地 A.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B.出现了多个商业中心 C.政治经济重心已经分离 D.集镇发展呈现专业化 5.1839年9月,林则徐在会奏中指出:“臣等细察夷情,略窥底蕴,知彼万不敢以侵

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该夷义律在粤多年,狡黠素著,时常购觅邸报,探听揣摩,并习闻有‘边衅’二字”,借此暗为恫喝,实则毫无影”。这表明林则徐 A.对形势判断出现了失误 B.增加了国人对世界的认知 C.加强了广东沿海的防务 D.认为中英矛盾将出现缓和 6.19世纪70年代前后,苏伊士运河开通,欧洲与香港、上海的海底电缆连接,横贯美国的太平洋铁路完工,俄国黑海海滨港口与东亚开始通航。这些事件对中国的影响是 A.引发了南方的农民起义 B.导致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C.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D.完全沦为了洋人的朝廷 7.国民党五届八中全会提出,要“放弃一切陈腐不合时代之经济观念”“对于人民经济活动,从生产过程以迄最后消费,应作有体系之计划统制,并逐渐加强,使能全盘控制,以配合军事之应用。”据此推断,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A.苏联大力支援中国革命 B.北伐战争不断取得胜利 C.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 8.8月7日傍晚,他们毅然决然地分三路向……急进。这段路上,不仅要越过陇海铁路,而且还面对黄泛区和沙河、汝河、淮河等多条河流。蒋介石完全没有料想到他们会走这样一着险棋,还以为他们只是“不能北渡黄河而南窜”。这一行动 A.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B.将战争引入了“国统区” C.基本歼灭了国民党主力 D.导致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9.下图为漫画《不可被战胜的力量!》,图中由中、苏等国组成的阵营高居画面中央上方,下方为美国为首的对方阵营,写有“原子弹”的气球快被吹破了。该图意在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重庆八中高2020级高三(上)第四次月考 文科综合测试 1.大汶口文化遗址已探明遗址区82万平方米,先后发掘出数百座大小规模墓葬。在少数墓中发掘出大量制作精美的玉器、象牙、陶器等手工制品。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 手工业技术先进 B. 农耕文明初具规模 C. 出现了阶级分化 D. 社会生产力极发达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数百座大小规模不等的墓葬”中只有“少数墓中发掘出大量制作精美的玉器、象牙、陶器等手工制品”反映出此时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故选C项;从材料中无法得知技术水平先进,故A错误;材料中未体现出农业生产的相关信息,故B错误;D项说法错误,此时生产力还没有到极发达的地步。 2.下表为六朝和唐代江南地区户均赋税量表(单位:匹绢)。据此可知,江南地区 A. 成为了国家经济的重心 B. 对国家的经济影响力增强 C. 农产品商品化倾向凸显 D. 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区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数据可知,六朝至中晚唐江南地区户均赋税明显增长。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和江南地区经济开发以及快速发展有关,这说明江南地区对国家的经济影响力增强,故选B项;两宋之际,江南地区

成为经济重心,故A错误;材料信息不能直接得出农产品商品化倾向凸显,故C错误;材料中并未出现与其他地区的比较信息,不能得出主要承担区的结论,排除D项。 3.明朝中后期,很多士人认为“弃儒从商”本身就是对孝悌、敬长等儒家伦理的一种诠释,所谓名利都是对父母的一种报答。这一观点反映出当时 A. 知识分子缺乏人生追求 B. 政府抑商政策的松动 C. 儒学价值取向的功利化 D. 理学正统地位的动摇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是,明朝中后期,很多士人认可“弃儒从商”,认为名利也是对父母的一种报答,是对儒家伦理的一种诠释。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儒家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变化,呈现出功利化倾向,故选C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知识分子缺乏人生追求,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重农抑商政策的情况,排除B项。明朝儒学仍然处于正统地位,并未动摇,排除D项。 4.1895年,英国《曼彻斯特卫报》在评述意大利公众舆论强烈反对俄德法三国施压日本时,简明扼要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日本在最近的战争中为文明而战,打倒了野蛮,所有的文明国家都会从中受益。”这一观点最能说明 A. 欧美舆论宣传影响战争进程 B. 英国力图支持中国的改良运动 C. 西方列强在远东的矛盾加剧 D. 西方媒体掩盖日本的侵略罪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西方媒体评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时,认为“日本在为文明而战,打倒了野蛮,所有的文明国家都会从中受益”,这说明西方媒体试图掩盖日本的侵略罪行,故选D项;材料没有反映欧美舆论宣传与战争进程关系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和英国力图支持中国的改良运动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旨不是说明西方列强在远东的矛盾,排除C项。 5.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普通民众来说,提倡无君无父的民主,简直是大逆不道,能否实施民主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但在辛亥革命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这一变化反映出 A. 民主思想在中国成为主流 B. 君主制不能应对社会转型 C. 共和政体顺应了世界潮流 D. 专制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

新人教版九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新人教版九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 1 . 100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硝烟正浓,交战各国正在进行野蛮而血腥的厮杀。这场战争夺去了无数士兵的生命,摧毁了无数家园,其残酷性至今让人不寒而栗。下面是对一战的探究、反思,请你根据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追根溯源) (1)有人说,假如没有萨拉热窝事件,就不会有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解战争) (2)下列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简明示意图,请你将图示内容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明本质) 1916年初,塞尔维亚一家报社报道称,这场大范围的战争是为捍卫国家独立而战,是为援助被侵略国家的正义性战争,正义性战争必将取胜。1918年初,苏俄一名记者在评论中称,这场世界大战是赤裸裸的掠夺,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 (3)材料中对一战性质的两种观点,你支持哪个?请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 (深思感悟) (4)面对逝去的亡灵、面对弥漫在历史长河里的硝烟,世界人民发出了震耳的呼声:“珍惜和平,反对战争。”在未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将如何避免战争?请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2 . 东欧剧变后,实现了统一的国家是() A.南斯拉夫B.捷克斯洛伐克 C.德国D.匈牙利 3 . 漫画冷峻地反映社会现实,结合二战的有关史实,从下图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是 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B.德、意、日法西斯集团形成 C.英法推行绥靖政策 D.欧洲各国联合对抗苏联 4 . 在巴黎和会上,美、英两国支持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在华盛顿会议上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支持美国对华的“门户开放”政策B.中国是国际联盟的成员国 C.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D.日本在中国的扩张危及英、美的利益

七年级语文12月月考测试题及答案

监利县外国语学校2014年秋七年级12月月考 语文试卷 (本卷共23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命题人:邓俊龙)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骸.骨(hái)峰峦.(luán)瘦骨嶙.峋(lín ) B、纳罕.(hǎn)瞬.间(sùn )头晕目眩.(xuàn ) C、辜.负(gū)迸.溅(bèng )仙露琼浆.(jiǎng ) D、伶仃.(dīng)伫.立(zhù)忍俊不禁.(jìn) 2、选出字形有误 ..的一项是()(2分) A、庸碌隐秘茁壮怡然自得 B、凝成迂回训诫心惊肉跳 C、糟蹋骚扰卑微峰围蝶阵 D、宽恕纹理收敛盘虬卧龙 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2分) A、一小时后,他终于苦心孤诣 ....地完成了作业。 B、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地震后,各级领导翻.来复去 ...地讨论灾区群众的安置和灾后重建。 C、我的心在瘦骨嶙峋 ....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D、36岁的邓肯依旧很刻苦的进行练习,无论是投篮还是对抗,他都一丝不苟 ....的对待。 4、下列句子中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我的老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魏巍写的。 B、山村里,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 C、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老红军的报告。 D、每个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5、下面对课文的理解错误 ..的一项是()(2分) A、《在山的那边》中“山”与“海”是两个相对的形象,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这首诗抒写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 B、《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最终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C、《蝉》通过写作者对蝉态度的改变,揭示蝉在夏天尽情歌唱的原因是“十七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从而提示我们,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好好生活。 D、《虽有嘉肴》选自《礼记·学记》。《礼记》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是“五经”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 6、名著阅读(2分)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收集在一个集子里. 7、名句默写(8分) (1)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2)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第8套真题

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个政治制度的反映() A . 宗法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王位世袭制 2.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秦、汉、元、淸这四个朝代的制度或机构中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是() ①郡县制 ②郡国并行制 ③行省制度 ④军机处 A . ①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3.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反映的是() A . 血缘世袭制度 B . 社会推荐制度 C . 门第恩荫制度 D . 考试选拔制度 4. 依据雅典民主,以下哪些人具有公民大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 . 雅典公民克里安 B . 侨居雅典的斯巴达人 C . 公民克里安的妻子 D . 贵族布达拉的妻子 5.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

明当时在罗马() A . 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 . 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 . 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 . 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6. 罗马帝国212年颁布的《卡拉卡拉敕令》,授予帝国所有被征服者公民权,享有罗马公民的法律地位。上述规定有利于() A . 稳固帝国的统治 B . 保护奴隶利益 C . 缓和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D . 区别公民与非公民 7. 公元309年,埃及商人卢克与罗马公民亚历山大发生了纠纷,两个人都决定上诉法庭。法官对他们两人的裁决将依据() A . 习惯法 B . 《十二铜表法》 C . 公民法 D . 万民法 8. 近代西方有说法认为,世界上传印阅读最广的书,第一是《圣经》;第二就是《民法大全》,堪称“法律圣经”。“法律圣经”的说法() A . 体现了对罗马法影响的人为夸大 B . 为法律规范添加了宗教色彩 C . 说明罗马法奠定了后世法学的理论基础 D . 说明近代欧洲盛行“政教合一” 9. 下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象。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 . 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 . 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 . 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 . 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河北省永年县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永年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时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帝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第Ⅰ卷 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首先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句话的含义被毛泽东形象地概括为: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2.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议上说:“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这次会议: A.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B.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新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3.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建交 ③参加万隆会议④中美关系正常化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 C.③①④②D.②③①④ 4.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说:“尽管从我的愿望来讲,希望加紧实现日中两国邦交正常化,但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如果时机不成熟,这种愿望也是不容易实现的。”1972年中日建交的时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零班奥赛班[含答案]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零班、奥赛班)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答案) 1.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西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 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的根据源于()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2.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的目的是() 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 B.完善中央集权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 3.秦朝的郡县制开辟了中国行政区划的先河,下列有关郡守和县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地方行政长官 B.由皇帝直接任免 C.职位世袭并可在辖区内自行铸造钱币 D.是皇帝加强对全国各地统治的工具4.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致可以表现出三个阶段() A.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B.察举制——世官制——科举制 C.世官制——科举制——察举制 D.察举制——科举制——世官制 5.元朝行省制度的问世,使“军事、财赋、监察三位一体的行省高层督政区成为比较稳定、成熟的建制”,出现了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的特征。这说明行省的设置() A. 严重制约地方自主性 B. 形成地方威胁中央局面 C. 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6.伯利克里在演讲中说:“我们这个国家由全体公民治理”,但古代雅典曾驱逐过最能干、 最好的执政官,也曾判处苏格拉底死刑。这说明( ) A.雅典是一个非常民主的国家 B.雅典民主是特定条件下的集体暴政C.雅典民主是不讲人权的高压民主 D.雅典司法审判未起到维护民主作用 7.布鲁图是罗马的一个铁匠,他向贵族卡西借了10个金币,契约规定一个月内归还,可是,布鲁图月过无力还债。根据《十二铜表法》的规定() ①卡西可以随意处置布鲁图②布鲁图有权与卡西协商还债事宜 ③卡西有权拘押布鲁图④卡西有权要求布鲁图还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