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深度报道的研究探讨

新闻媒体深度报道的研究探讨
新闻媒体深度报道的研究探讨

新闻媒体深度报道的研究探讨论文

摘要本文以山东大学威海新闻调查小组所作出的深度报道为例,分析如何认识深度报道的价值与意义,如何正确实现深度报道记者的选题定位,如何在海量的新闻信息中实现告知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在新闻各元素的价值博弈中实现其最高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深度;严肃;定位;价值;博弈

身处这个经济与文化全面转型、社会变动剧烈、信息传播全面提速的时代,公众每天都遭遇海量的信息。作为媒介,作为公众代言人的记者,不仅有义务去报道那些已哄传街巷的新闻事件、茶余饭后娱乐大众的小道消息,还要去揭示公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的本质,调查隐藏在表象背后的真相,解读与观察新的社会现象,以求公正与正义。深度报道多角度、深层次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信息传播中释疑解惑的历史重任。笔者结合山东大学威海新闻研究所新闻调查小组师生在《中国社会导刊》、《记者观察》、《新京报》等新闻报刊发表的数十篇深度报道,以此为例,对深度报道的原理与实践进行探讨。

一、正确理解深度报道

1.海量信息下的公众知情权

传统媒体正受到新媒体的严峻挑战。面对新媒体的快捷、互动、海量信息,传统媒体必须寻找证明自身存在必要性的理由。其中,深度报道和报道深度就是传统媒体难以替代的强项。

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电影、直投杂志、移动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竞争导致的信息轮番轰炸,让更多的人、更多、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了世界与社会的动向,但海量的信息流入也让公众“乱花渐欲迷人眼”,无所适从,不知应该相信谁。而深度报道作为更全面、更详实、更深刻地揭示事物发展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之间的复杂联系,还原各重要元素的细节准确性的报道,已经成为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中公众知情权重要的一部分。

高校新闻专业是一个在观念意识上比较前卫的传媒研究与实践场所,比较媒体而言,它能够摆脱信息的琐碎与功利,更加容易宏观地把握舆论导向,判断各种信息的社会意义、文化背景与新闻价值。因此,在高校新闻专业开展新闻调查,进行深度报道的实践,是训练一支高素质的记者队伍有效的手段与过程。山东大学威海新闻研究所新闻调查小组针对诸多社会问题,深入实际,展开调查,受到了明显的实践效果。

2.娱乐大环境下的严肃、厚重。

新闻娱乐化一是指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注重报道名人趣事、带煽情性、刺激性的新闻、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或者将硬新闻软化处理,寻找时政、经济、法律、国际新闻中故事性强的元素突出描写。二是指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描述,通过描述新闻中有趣的故事、情节、细节,使各种新闻内容衍变为趣味性、戏剧化的新闻。

但深度报道以其思想的深邃与前瞻而成为大众文化日趋娱乐化的今天依然保持其所应有的责任、真实、厚重与严肃的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深度报道的深度其实是指其特有的新闻深度思想,指在新闻报道客观真实的基础上,鼓励记者从整体上和不同侧面上更深入地报道新闻事物的本质与联系,它不忌讳自我的观点与态度融入报道,但是要用事实说话,要告诉受众更深刻、更接近真相的道理。

案例之一:《皖北乡村“声色”调查》(《记者观察》2006年5月(上)期)是调查小组记者黄玉浩在春节期间参加皖北小梁乡一个婚礼之后采写的报道。经调查发现,流传于皖北一带的的唢呐戏和泗洲戏已经演变成“脱衣秀”,成为当地农民婚丧嫁娶各种礼仪的主要形式。农村文化市场的长年贫瘠,如何丰富农民的文化消费才是解决“声色”问题的根本。种种迹象表明,目前农村的文化消费市场还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体制还不够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所以丰富农民的文化消费、提高农民的文化品味、规范农村文化市场的秩序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该报道通过乡村中的一场婚礼的“脱衣秀”表演,审视中国当下农村文化诸类状况,上升到一个十分严肃的社会问题。

2.多维视角下的真相与偏见

深度报道是可以甚至必须体现出记者本人的主观看法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从不同深度、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阶段来看这个事物,真相就有了多维视角下的可塑性,真相与偏见一再地靠近,确是两条无限延伸的平行线,无限接近却永无相交的可能,而这正是深度报道存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案例之二:为了验证“扫大街的大妈都能做北京民办高校的招生代理”这个行业内公开的“秘密”,新闻调查小组记者编造了这样一个“善意的谎言”:暗访记者化名王刚,假称安徽淮北某职业高中校长之子,因学校曾在春季招收了一批初中未毕业的学生,眼看这批学生今年春季就要毕业,在无法保证其完全就业的情况下,学校号召学生继续学习,进入高等学校深造,所谓的王刚来京联系这批学生春季入学事宜。新闻调查小组记者通过“更接近真相”的途径,以一个学生的视角了解了北京民办高校的乱象(参见2006年2月(上)《记者观察》的《北京流动高校大揭底》)。

一个事件从不同角度观察,有不同的立场、成色。最明显的例子,是对同样一个新闻事件,媒体之间的报道是不同、甚至是冲突的。如果没有原创权,我们就无法从实证的层面辩解真伪,但是记者可以从不同侧面进行展现。

二、深度报道关于选题的角色定位

对于一个深度报道的记者来说,严肃厚重与负责任的角色定位要求其具有更高的自律与自我要求,首先需要了解国家的舆论大环境、政策方针、目前群众的关注焦点、社会重大问题,那么选题的思路如何梳理、定位呢?

1.从小事中揭开大主题

群众无小事,所谓小事的背后总是蕴藏着深刻的社会动因。案例之三:我校新闻调查小组发表在《记者观察》2006年第八月(上)的《高考录取地下交易黑幕》通过少数不法分子的地下交易调查,把矛头指向了高考考生的身份认证制度与高校户籍制度的衔接漏洞。这则深度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案例之四:民工问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是国计民生的大问题。选择典型案例,解剖分析,由点及面,是深度报道的优势。《“民工荒”不荒》(《记者观察》,2006年11月)就是从农民就业这样一个细微的角度来探讨内陆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农民王志胜已经45岁了,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什么技能,但他参加春节后政府举办的劳务招聘会,竟被常熟市滨江劳动服务公司顺利录用,当上码头装卸工,月收入六七百元。政府都会对农民进行法律和技能方面的义务培训,通过劳动局宣传员挨村挨户的讲解和宣传,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同时还设立了小额无息贷款为比较困难的农民工提供路费。在农民工积累了足够的资金、经验,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到家乡进行投资创业,解决更多的农民就业,走出去,回得来,留得住――这就是作为劳动力输出地发展经济的特有模式,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对于某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

2.从“我在现场”到“本刊记者”

所有的记者都追求原创新闻,即我在现场,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能抓住新闻的第一落点,但这并不现实,因为抢第一落点的新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正如不是每个记者都有机会去伊拉克,身临世贸大厦的倒塌等等,随着信息传播的日益发展,新闻的新,其时效性的新,只存在于理论上的可能,每一个新闻事件发生以后,无孔不入的各式媒体都蜂拥而至,“我在现场”的意义将越来越被淡化。

那么如何在海量的信息竞争中能脱颖而出,“本刊记者”则成了救命稻草。正如同样的深度事件,《南方周末》会以人文、感性、关怀、正义的角度来报道,《三联生活周刊》会以白领喜欢的理解方式加以解读,《中国新闻周刊》会更加严肃认真,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调查》会质询事件的背后真相,总之,对于新闻事件,更多地要发出“本刊记者”的话语、观点与建议,这是培养深度报道品牌的不二法门。案例之五: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皂二村农民李俊民,靠回收加工废品为生,一手创办的“爱心家园”以专“捡”流浪汉而出名,自1997年起,十年来他“无偿”收养了近千名流浪汉,其中300多人在其帮助下回到了家。2005年,中央电视台、《南方周末》、新华网等国内数十家媒体争相对其事迹进行报道,而成为媒体“英雄”的李俊民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与争议,一个普通的农民为什么要收养

这些无家可归、身患残疾的流浪汉?他拿什么来养这些人,他的经济收入从何而来?如此典型的人物事迹为什么当地政府一直保持低调和沉默?他目前面临什么样的压力与困境?为什么对他的流言蜚语、争议与质疑不断?这群流浪汉的真实生存状态到底是什么样子的?2006年4月27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远赴千里之外的山东省东营市扮成一名流浪汉的寻亲者,与李俊民“爱心家园”里的流浪汉们生活在一起,对他们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与观察,并对李俊民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周的暗访与调查。

经过调查小组记者的调查,给李俊民定性为一个有头脑的有善心的农民商人是比较准确的。记者认为李客观上做了一件好事,因为这些流浪汉的生活待遇确实比以前好很多,他还免费至少是相当廉价地使用了这批没有自我能动意识的劳动力,那么他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名得利了,这正是很多人不满的地方,因为传统的观点认为,做好事是必然要贴本的,要奉献的。但记者认为,李颇具市场化的援助机制才是符合科学规律的。尽管诸多媒体报道了“疯人王”李俊民,但作者根据独辟奇径的分析角度还是写出了《暗访山东疯人王》一文(《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6月)。超级秘书网

不回避热点、焦点、争议点,重大事件上能听到“本刊记者”的声音,是一篇好的深度报道必须要体现出来的。

三、平衡心态下的价值博弈

做深度报道的记者关键要有一颗平和的心,充满公正与正义,要善感敏锐,对新闻事件的诸多要素予以整合,满怀激情却要冷静地驾奴,不会深陷新闻而失冷静客观,这种平衡的心态非常重要。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的一种态度、一种意识――我们的报道,要“货真价实”,有根有据,不能道听途说,不能为了轰动效应而“炒作”。如果不能冷静、理性地分析事实、开展报道,读者就会怀疑你的可信度,也就谈不上什么权威性、指导性。所以,我们的记者,要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断写出既有新意又令人信服的报道。任何带有偏见与刻板成见作出的报道都不会是好的作品。

案例之六:覃纪虎在深圳打工12年,做了12年义工,5年内献血10600毫升;他曾是深圳市20大杰出义工之一,与丛飞一起成为深圳义工的“名片”;他曾获“全国无偿献血奖”银质奖章,并被人们称为献血英雄。就是这样一个英雄,穷困潦倒,家破人亡,远走他乡,带着多病的女儿四处奔走呼号,面对这样的场景相信大部分人会落下同情的眼泪,但笔者通过他的言行举止更深刻地意识到这一幕社会悲剧的本质――覃纪虎已经严重地依赖与迷信媒体,而忘了面对苦难时的自强不息。(《背负英雄之名的“流浪”者》,《记者观察》,2006年11月)

深度报道记者不是“揭黑记者”,不是只关注社会的阴暗面,不是以向别人“泼脏水”来炒作自己的“作秀”记者,一个优秀的深度报道记者以及一篇负责任的报道,必然要平衡把握,综合比较新闻事件的各元素的社会价值,正面的、负面的,最后经过精心的处理来达到最大、最好的社会价值体现,负面新闻正面做,负面新闻起到正面效果,这都是深度报道记者对新闻事件进行价值博弈后的选择。“负面报道”聚焦于那些与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相冲突的事件以及一切反常现象。犯罪、丑闻、性攻击、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等一类事件往往是它注重的焦点。它的目的不在于歌颂光明或倡导,而在于暴露社会敏感灰暗的一面,以使公众瞩目、警醒和震惊。而这也只是深度报道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但决不是全部。

如何写深度报道

如何写深度报道 何为深度报道呢?美国哥伦比亚新闻研究生院在教程中谈到新闻报道的层次时,曾提出“三层报道”概念:第一层报道是事实性的直截了当的报道;第二层报道是发掘表象背后实质的调查性报道;第三层报道则是在事实性和调查性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性和分析性的报道,深度报道指的就是第三层报道;《新闻学大词典》给深度报道的定义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方式。 一篇优秀的深度报道通常包括如下12项具体指标的部分或全部:事件、背景、有关资料、说明、原因、意义、过程、分析、前景、时效、时态和建设性意见。此外关于深度报道的定义还有很多,不论各家、各派的对其的定义有何不同,但深度报道都具有以下特点:一深刻性,从表层拓展向深层,从事件拓展向认知,从事件本身拓展向事件之间的联系,事件与人的联系。二过程性,对新闻事件过程中的曲折性、复杂性要有所反映,上承以往报道的事实或观点,下继新闻事实的最新发展趋势。三解释性和分析性,权威人士提供经典分析,启发受众智慧,带动受众思考。四整合性,对新闻观念的整合、对新闻文体的整合、对媒介的整合、对新闻角色定位的整合(整合新闻的策划、采访、写作、编辑力量)。 当前,深度报道以其追求报道的深度、广度和逻辑性的特点,在各类新闻媒体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新闻周刊》、《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等媒体甚至将深度报道作为了自己的主打作品和办刊的立足之路。深度报道的特征十分鲜明。从报道所关注的重心上看,客观报道所关注的是某个新闻事件“点”的本身,是一种“一人一地一事一报”的平面式、孤立式报道;而深度报道则关注的是某个新闻事件的“点”的延伸与联系,是一种讲求展示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与结构的报道。因此,深度报道是一种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一报”的报道模式,它要求对新闻事实进行跨越时空、由表及里、从内到外的综合反映。 深度报道以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探索事物发展的原因。它不仅满足一种信息的传播,还分析事物的发展原因,突破了动态新闻的肤浅和表面化特点,极大丰富了新闻的内涵。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做好深度报道成为媒体发挥优势,扩大社会影响,提升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做好深度报道是现代新闻记者应竭尽全力追求的目标。 怎样才能写好深度报道,首要的一个前提就是要做好采访。采访是任何一篇新闻报道的关键,优秀的写作必然建立在成功的采访基础上面。如果你觉得你的报道写得不好看,那多半是因为你的采访不够。深度报道的题材,多是事实比较复杂,问题成因多的新闻事件,因此,记者必须通过细致入微的采访,进行大量的新闻调查,从而把握新闻事实。采访之前要确定写作的框架,甚至设置细节,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采访。采访中不但要善于动口动笔,更需善于动腿动脑,要对新闻事件进行理性的分析,多侧面的现场展示,引发受众连绵的反思和情感的追随,把受众从具体事件引向广阔的社会空间。同时,要注意在深度报道的采访实践中,注意选取那些突发性重要事件,带倾向性的重要问题以及社会上大多数人所关心的、直接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深度报道的题材。 其次,要有一个比较有吸引力的开头和鲜活的细节。深度报道篇幅都比较长,与消息写

新闻稿件写作方法分析

新闻稿件的写作 新闻宣传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好本地本部门工作的各项成果,以此在更加广泛的领域树立起一个地方、单位、部门的外在形象。也以此来促进工作的开展。对于我们全县而言,通过新闻宣传,可以让大家了解前郭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了解我们蓬勃的发展态势,明确我们的发展战略、思路以及政策措施,这样,会有更多的人知道前郭方方面面的实际情况,愿意到前郭投资兴业。(谈一下自己在新闻科工作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感受) 我们第一次写新闻稿都感觉无从下手,不知从何写起,抓不到新闻线索,没有多少东西可写。这就需要占有和掌握一定的新闻素材,那么新闻素材在哪里呢?其实报道点子就在上级部门、本单位的简报、文件、工作安排、阶段性成果、工作总结中。(举例)即使你生活在不太大的天地里,也可以抓到不少好点子,收集到好线索,写出好新闻。(引出主题) 新闻稿件写作 1、积累新闻素材,选好新闻题材,找准新闻角度,是写好一篇新闻稿的前提。 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可以注重这样几个角度: 第一、思想角度,有启发性的思想常常能够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力,加强思想上的力度是最重要的新角度。(如一个党委开展的某项学习活动,单从范围来说,算不上大的新闻,

但如果从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的角度来看,却又有报道的价值。)(再举一例,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主题教育活动)第二、特色角度,有些节日的庆祝活动每年都大同小异,但我们如果找准了该年活动的特色内容进行报道,就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举例:梨花节、贡果节、西瓜节、查干花)第三、读者角度,要注意研究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竟紧密相连、普遍关心的问题,选择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增强新闻的吸引力。(举例: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针对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单位指定的相应政策)第四、时间和空间角度。有些新闻事实,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空间其重要的程度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有的事实发生在去年算不了新闻,但发生在今年却要算新闻了;有的事件和话题,在一定时期内迫切需要解决,对实际工作能起推动作用;有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关注的焦点。(举例:三到户助推新农村建设) 2、掌握新闻写作的一般技巧,提炼新闻主题,是写好一篇新闻稿的关键要写好一篇新闻稿件,就必须掌握各种新闻体裁写作的一般技巧。 第一、基本掌握标题的制作技巧。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篇新闻稿若有一条新颖别致的标题,就能象磁石那样牢牢地吸引编辑和读者的注意力。 新闻标题的形式,一般是眉题(也称引题)+主题或主题+副题。当然也有三者俱备的,但现在用得不多。比如:(眉题)引资金,上项目,扩增量,活存量(主题)前郭再造工

深度报道策划书

深度报道策划书 篇一:深度报道策划方案 深度报道分镜头脚本 镜头一:图片加字幕(时间:30秒) 2012年12月,深圳龙岗一名父亲因儿子殴打同学大怒,用皮带“教训”6岁的儿子,致其送院抢救无效身亡。 2013年5月,上海浦东一名父亲因夫妻矛盾,把年仅1岁的亲生儿子狠狠摔砸在水泥地上,男童被甩出5米远,颅骨骨折、伤势危重。 2012年19月,洛阳市瀍河区洛阳东方外国语学校门口,因为女儿与别人发生冲突,一个家长帮女儿殴打三个女生。 2013年11月,只因为8个月大的女儿被邻家男童推倒,献县女子徐某竟丧失理智手持铁锤猛砸男童??并抛尸玉米地。 镜头二:记者介绍主题(时间:20秒) 镜头由远及近最后定格在中景: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教师,父母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发展与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不管父母虐待孩子还是溺爱孩子,这都是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没有给孩子建立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现在我们就站在一所小学门口 镜头三:记者采访2位家长,平行交叉镜头(时间大概5到7分钟) 问题一镜头对准记者和家长,家长回答是对准家长,接下来的问题与回答大部分镜头对准家长。 一共十个问题: 您的孩子多大了,

平时听不听话,(会不会偶尔犯错,不听话的时候您是怎么解决的,) 平时会不会耐心的和他沟通, 陪他的时间多不多, 会不会辅导他写作业, 会不会关注他的学校的表现, 对孩子能不能做到言行一致, 有没有给孩子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 您是否有过把自己在工作中、在家庭中产生的不良情绪转嫁给孩子身上, 镜头四(中近景):记者根据家长的回答做一个总结(时间:30秒到一分钟) 镜头五(平行交叉镜头):采访不同年龄的人(25岁以上,四位)(时间:3到4分钟) 对象1:孩子 问题:你喜欢和父母在一块吗, 父母多你好吗, 如果你犯错误了,父母会怎么样, 对象2 刚结婚的 问题:如果以后有宝宝了,你感觉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以后的发展好, 对象3、4 有宝宝的 您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重不重要, 平时应该怎样给孩子树立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镜头六(中景):专家给出建议(截取专家视频,时间:2分钟左右) 镜头七:记者最后总结(时间:20秒) 父母的话语,父母的眼神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教育媒介,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成功的教育。既要牵着他的手,不断引导他,还要在适当的

深度报道重点

深度报道复习资料 论述题(6选4) 1 深度报道的理念。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 所谓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它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的报道模式。一面剖析事实内部,一面展示事实宏观背景,把握真实性。要着重揭示原因WHY和怎么样HOW两个新闻要素。 《新闻学大词典》定义:“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的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 《宣传舆论学大词典》定义:“通过系统的科学材料和客观的解释、分析、全面深入地展开新闻内涵的报道形式。” 深度报道不是一种新闻文体,而是一种报道追求深刻性的理念,思想方法和立体的思维方式和旨趣。 一篇深度报道包含的主要内容:事件,新闻背景,新闻前景,新闻过程,新闻分析,主观感性,新闻预测,图片说明,对策建议等。 深度报道从调查走向研究,从知性走向理性,记者通过调查研究社会问题,从调查型记者走向研究型记者。 另外,还存在着关于深度报道的其他提法。对于深度报道,英、美叫“大标题后报道”,法国称“大报道”,我国又名之为专题新闻、专题报道、深度新闻。 2 深度报道的题材。 (1)选择题材。

许多深度报道取材于非事件性新闻。它以意识世界为自己的重要报道对象,可以是突发性事件,也可以是一些突发性新闻。深度报道优先选择具有显著的新闻价值,受众普遍关心的、对人类社会影响深远的题材做为自己的采写对象。(2)题材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报道是否成功。 关注热点(具有时效性、多数性、关键性)、文点、难点题材。 3深度报道的采访技巧。 (1)采访前,以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新闻思维模式准备问题。前期工作中主要体现在精密的策划与扎实的资料收集。 A以记者的新闻敏感,迅速判断新闻价值,搜集相关资料,确定报道方向。通过不同的方式收集、分析有关背景材料。旧题翻新,以专业的视角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B以揭示、分析问题的目的去组织报道,广泛的收集背景信息。如这篇报道需要哪些素材支撑?需要采访哪些人?涉及到哪些相关行业的专业知识、标准?涉及到哪些国家政策?。。。。。。 C提问的设计。围绕报道主题,从被采访对象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来设计问题。设计问题时必须遵循逻辑,采访不是目的,采访出“好效果”才是我们的追求。 (2)采访中,采访就是一场面对面的战斗。 A记者所面对的不是一个孤零零的采访对象,而是一个与采访对象有着直接和间接关系的“小社会”,这又是一场一个人与众多人的博弈。 B成功的采访有一个合理的发展过程。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在采访中存在着接近沟通和激发三个阶段。记者可以针对采访对象心态变化的不同阶段采取询问、追问、反问等不同的提问方式,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4深度报道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1)一个前提:采访。

浅谈深度报道的采写准备与批评报道的注意事项

浅谈深度报道的采写准备与批评报道的注意事项 时政新闻部 赵玉峰 随着时代文明的进展,传媒已越来越趋于市场化、经济化,而对于报纸媒体来说,最吸引眼球的,就是深度报道、批评报道和新闻特写。 对此,以下是自己从业几年来在工作实践中所摸索总结的几点经验,与大家分享,如有不妥与分歧,望大家海涵…… 深度报道的采写准备 深度报道是新闻事件的延伸、深挖。所以,在写深度报道时,前期准备工作很重要。 我个人总结了几点,供大家参阅: 首先要对事件有初步了解。在采写深度报道前,对事件的客观了解至关重要。所谓记者是“万事通”,就包括这个含义。在确立一个选题时,一定要多方面参阅资料,对事件有客观、全面的了解,以防止采访时做“瞎子”、当“傻子”,在采访中被事件所左右,失去了自己采访的主心骨。 其次,在初步了解情况后,就要为采访列纲。比如采访重点是什么?采访对象该有几个,该是谁?采访步骤该怎么走? 比如采访某县的新农村建设情况。自己要首先确立此次采访包括哪些内容。比如:新农村建设是建设什么?包括哪些方面?成果体现在哪里?哪些人受益?这些问题,就是要在采访前所要准备的问题,带着问题去采访,才能挖出东西。试探性的采访,没有内涵。 深度报道最重要的就是采访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我认为,在采访中,只要切记“问、听、看、记、受”五个字,采访中就不会有什么遗漏了。问就是问问题,看见不懂、不理解、不了解的马上就问,不懂不怕,就怕事后再琢磨;记就是随时做好笔记,每一个环节、细节,都要记下来,以免事后写稿时再绞尽脑汁的苦想;最关键的是“受”。这个受就是感受的意识。新闻现场的第一感受永远是真实不加虚构的,有了感想或感受,一定要纪录下来,过去了,就没有那个“味道”了。重要的是:一定要用心去感受。 深度报道忌讳的就是采访部扎实、准备不充分、了解不透彻。事后再想弥补,就难出好稿件。 批评报道的注意事项 批评报道是新闻媒体舆论导向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在此,用自己几次采访批评报道的经历,总结几点经验,避免大家被批评报道“伤了身”。 在采访批评报道时,切莫相信“一言堂”。切记“一个巴掌拍不响的道理”,大凡有争议、争论的事件,当事双方一定都有责任在其中。所以,作为记者,一定要把握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原则,切不可相信某一方的一面之词,一定要客观、真实的把双方意见都体现出来。谁对谁错,读者评价。 在采访批评报道时,一定要注意调查取证。调查取证是批评报道最关键、最难的地方。常规的取证方法大家都晓得,在此只说下如何克服取证难,和如何避免取假证。在采访中,

深度报道如何写

深度报道如何写 一、深度报道的涵义 深度报道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和发展趋势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 深度报道源于西方,在我国,大致崛起于1987年以后,1987年被称为“深度报道年”。到现在,深度报道发展更趋繁荣和成熟,广泛渗入到广播、电视等媒体中,不再为报纸所独有。 不过,必要指出的是,目前一般认为,深度报道并非一种新闻体裁,而只是一种报道的方式。 二、深度报道的特征 (一)重要性 首先是题材重大,其报道对象多为重要的,与受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或问题,或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多为社会热点透视、大众

话题评说。其次是意义重大,富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时代感,要求满足实际工作和广大受众的需求。 (二)完整性 其完整性表现在大时间、大空间、宏观的、微观的、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既回顾过去,又剖析现在,也预测未来。 (三)深刻性 它通过对大量的、丰富的材料进行深度加工,有分析、有思辨、也有预测,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揭示事物(事件)深层的、发人深思的内涵与本质。 (一) 综合性 前已述及深度报道并非一种独立的体裁,只是一种报道方式,各种体裁均可作深度报道,多种体裁的融合则更适于作深度报道。深度报道的综合性往往表现为体裁的综合、手法的综合、内容的综合等。 (五)知识性

提供大量的背景材料、涉及古今中外各类学科知识,以满足受众需求。 三、深度报道的类型 一般分集合型与单一型(或多篇类与单篇类)两大类型。集合型与单一型又可细分为不同形式。 (一)单一型 此类又可分为综合概括、分析解释、提出问题、典型传播、热点透视、对比揭示等多种类型。 提出问题类。只提出问题,这种问题一般是典型的、有普遍意义的,但又为大众所忽略的问题。文中虽不对问题进行解答,但能引发人们深层次的思考。 综合概括类。对某一方面或某一主题之下的众多事实,加以归纳综合。 分析解释类。对某些较复杂的新闻事实,或新出现的、人们普遍关注而又迷惑不解的事实进行分析、解释,揭示其实质、意义,预测

深度报道 复习要点

一、深度报道的定义(三大派别) 文体说 1、深度报道是一种以深见长的新闻体裁,在我国,深度报道也称为全息报道、全方位报道、 解释新闻、大特写、社会纪实。 2、深度报道就是解释性报道。 形式说 3、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 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 4、深度报道是一种报道形式,通过系统提供背景资料、分析和解释新闻事实的性质、起因、 后果、趋向等,就社会现象、经济现象、生活现象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分析矛盾、揭示本质,从而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方式说 5、通过系统的科学材料和客观的解释、分析,全面深入地展开新闻内涵的报道方式。 6、深度报道是一种结构化的操作方式,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 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上。 二、深度报道的特征 1、重要性 2、深刻性 3、完整性 4、科学性 5、知识性 三、人物通讯报道对象有哪些类型 1、先进模范人物——典型人物 它是指新闻媒体报道的在一定时期或一定地区,其事迹或思想观念能够代表时代潮流、反映时代精神的新闻人物或人物集体,一般称为典型人物。典型人物可统称为受表彰的各类先进人物。主要包括全国性的典型人物以及配合一个时期宣传主题的典型人物。 2、新闻人物 所说的“新闻人物”,不是从宣传角度树立起来的人物,而是指在大大小小的新闻事件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他们因“事”而“显著”,他们和事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包括与事件有关的新闻人物以及精英人物。 3、平民化人物:凡人奇事+“冰点”人物 凡人奇事: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大量平凡的劳动者,他们不属于哪级树立的典型,亦无轰轰烈烈的业绩,但他们的一事、一语、一情、一思,他们的所作所为符合我们报道的主旨,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弘扬的精神。这类人物通讯也可算是新闻小故事,常常有小巧、新奇、隽永的特点,人因事而显,人与事相连,一般篇幅不太长,有时说不清是写人还是写事。 4、“冰点”人物 与奇人凡事不同,这类人物似乎没有值得特别提起的先进思想和传奇事迹,他们并非因事迹而进入人物通讯,而是因为他们的命运、他们的生存状态值得社会关注,具有一定的社会认识价值,才被作为报道对象。 5、批评或揭露性报道中的反面人物 这类人物主要是各类反腐败案件中的党政干部。 四、典型人物报道的“非新闻化”现象 1、典型报道“非新闻化”现象是指在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体记者违背新闻采访规律和原则,不按新闻规律写作和报道的现象。

关于深度报道的写法

关于深度报道的写法——预设、捕捉和集成 闫肖锋(《新周刊》总主笔) 深度报道在本文中被分为三段论:预设假说、捕捉事实和集成文章。 那么,令人困惑的三个问题是—— 采访跟社会调查的区别是什么? 这个世界的真相是可以逼近的吗? 编写报道跟写小说的分别又在哪里? 一、预设 采访跟社会调查的区别是什么?或许,这个问题可简化为,去采访之前是否需要一个理论预设或逻辑判断? 当矿难之类突发性事件来临时,记者能具备什么样的理论准备呢?又能形成怎样的逻辑判断呢?显然,这是荒谬的。对于重大事件的报道,记者无法先有逻辑判断的,只是一些想法的碎片,诸如违法作业、官商勾结、人命不值钱之类的判断,如此而已。这些想法有待证实,而更丰富、更刺激的事实隐藏于未来采访之中,找出它们是一位记者最大的使命和挑战。待采访有效实施之后,最后自然成了逻辑判断和理论分析。当然,前提是有足够的理解力以及逻辑整理能力。如果采访只是为了印证某种假设,已经判断好的东西,那是没有意义的、强奸事实的。 但另一方面,理论是捕捉世界之网。假如你对这个世界没有看法,注定也采访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记者是人,不是扫描仪。换句话说,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决定了你能捕捉到什么。 关于是预设问题还是随机跟进,孰先孰后,应视不同采访题材而定吧。事实永远比理论更精彩,变化总是超出个人想象。但如果没有理论或逻辑武装,采访者便沦为吸尘器,抓到什么是什么了。有理论准备的大脑,能让记者像守候在洞口的猫那样,随时捕捉话题之鼠。

理论上讲,不存在绝对客观的调查或采访。人们只能通过一些方法论逐步逼近事实,消极地说,不可能完全捕捉到事实。但是,新闻采访与社会调查至少有两点是可以共享的:一是价值中立,二是逻辑循环链。 采访/调查时需要保持价值中立,即暂时搁置一切既定观念、看法、理论,保持某种清空状态来迎接事实的来临。尤其在采访过程中,切不可因自身成见,影响、干扰、左右了采访的对象或事实。价值中立不等于没有预先的理念或逻辑,只是要求在操作过程中要杜绝它们对捕捉事实的干扰,以便“客观”能自然呈现。举个傻瓜化的比喻,采访/调查矿难中你不能这样问:“死了这么多人,您是否觉得矿主十分可恶?” 至于采访/调查需要逻辑循环链,则直接借鉴了社会学研究方法中的逻辑关系。毕竟,新闻学不过百年历史,而社会实证研究已有二三百年历史了。那么,获取事实的逻辑方法自然可以拿来共享。这个调查/采访的逻辑循环是这样的: 以《新周刊》曾经做过的“同学会”专题为例,这样大型的报道策划,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准备或逻辑判断最终将导致方向散乱,采集上来一堆事实,难以让读者窥见全豹。对于该专题,我们曾做过一系列预设,比如: 1.现阶段,同学会已经从感情维系发展到经济利益甚至政治裙带关系了吗? 2.同学会是否出现阶层分化,是否清华、北大、吉大等名牌大学的同学会已形成C.W.米尔斯所谓“权力精英”? 3.一个人的一生经历了不同的同学会,那么,是哪个阶段的同学会起关键作用,小学、中学或是大学?各种同学会的交流模式有何异同? “同学会”专题操作于5年前的2003年,当下中国社会更趋于板结化,以上预设应当说只是理论预测,对2003年的中国可能是超前了。或者,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以上假设均为西方模板下的逻辑判断,中国社会则完全玩的是另一种规则或潜规则。但无论证明或否证,都是推进捕捉事实的出发点。 深度报道的采访带有较强的新闻策划性质,即对新闻传播过程的谋划设计。这不单指事件报道策划、大型专题策划,也是媒体竞争的需要,广告客户的需要。

《回望胜利的那一刻》系列报道策划方案、深度报道及采写手记

《回望胜利的那一刻》系列报道策划方案、深度报道及采写手记随着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新闻策划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新闻策划是一个包含多个层次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一篇或多篇新闻报道的微观策划或采写,同时它也是媒体的发展规划、市场定位、编辑方针、组版思想、以及专版专栏的设置等宏观策划的体现。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 对整个中国社会来讲,这无疑是个大事件。对新闻媒体从业者而言,面对这样一个历史性事件和“大同题作文”,选择什么样的视角切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这个新闻,是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报道中的关键思量和核心课题。面对抗日战争胜利周年这样的大型纪念性专题报道,进行系统性的新闻策划、着眼于一个新颖的报道视角、挖掘一手史料使新闻报道更佳具有可读性、趣味性、贴进性,这样才能有助于媒体在众多同题材新闻报道中赢得竞争力,获得关注度。2015年6月到8月,我在《江南时报》实习,接到《江南时报》抗战胜利70周年《回望胜利的那一刻》系列报道策划和采写的任务。 江苏作为华中敌后抗战的主战场,留存着大量关于抗战的记忆,这也为本次新闻策划提供了可行性基础。《回望胜利的那一刻》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展开的,意在以江苏省内的读者为主要受众,整合报社资源,通过对抗战胜利时刻的回望,以点带面地挖掘江苏13个城市的胜利记忆,定格这一特殊时刻的历史意义。在此期间,我针对这一选题,进行了选题可行性分析、同行同题新闻策划分析与总结、前期资料搜集与整理等一系列工作之后,制定并撰写了《回望胜利的那一刻》系列报道策划方案,对抗战胜利时刻的胜利场面、抗战故事、抗战英烈、逸闻趣事、文化生活等各方面进行选题和策划,记录和讲述关于江苏各地市胜利时刻的抗战记忆。该方案得到采纳并实施,同时,我也参与了该方案实施的全过程。 此外,这期间我完成了南京地区《回望胜利的那一刻·南京》四个版面的主要采写工作。最后我就整个策划过程和采写过程梳理了采写手记,对新闻策划和新闻采编的理解和实践进行了反思。

深度报道的结构概要

第四节、深度报道的主体结构搭建 这类报道必然在篇幅上相对较长。一般是占一个整版以上,如《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深度报道,篇幅一般占对开的报纸一个整版,8000字左右,基本都在5000字以上。 在文中都需要用小标题来分隔内容并提示内容。它的分层小标题如同消息的标题,既要抓住矛盾的关键点,又要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同时,深度报道在结构上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来围绕主题证明新闻真相,这就需要在写作中搭建出最适合的结构;最后,调查性报道需要场景转换、具有多种叙事线索,这些在组合上都需要具备完美的结构。 具体而言,深度报道在结构搭建上具有以下常用的方法。(一)、依据关键点搭建结构 依据新闻真相所涉及的关键点来搭建结构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手法,也是使整个报道脉络清晰,使受众欲知而未知的迷惑点与关注点与记者的表达点相吻合的一个有效的办法。 因为记者把关键点提出来作为整篇文章的小标题,这样,受众从小标题从第一感知上,就知道问题的关键点在哪里,也知道把这些关键的问题揭示出来了,真相也就出来了,新闻背后的新闻以及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也就出来了。这种以关键点作为小标题来安排结构的做法还可以起到引导受众的作用,达到删繁就简的效果,引导受众砍除枝蔓,拨云见日,快速抓住新闻事实或新闻真相方面的关键点。

1、具体做法 深度报道本来就是揭示事实真相的,那么就要准确有力,要用事实的关键点,或事件存在的疑问关键点,或受众想知道的关键点来安排结构,。利用关键点作为小标题有以下做法:对于是非迷惑的新闻真相,可以就受众想明白的几个关键问题作为记者采写的依据,把这几个关键问题作为小标题。在文章中,把这几个问题揭示清楚了,那么这个调查性报道调查真相的首要任务也就完成了。 如《注射隆胸调查》(《南方周末》2001年11月2号),这篇报道就是要告诉受众注射隆胸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害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到底如何?记者在如何进行说理与平衡性报道做的比较好。其结构分为八个小节:一、注射隆胸材料曾遭死缓;二、同意开禁的专家说法;三、可否注射隆胸专家未做表决;四、有院士支持隆胸?五、产品质量没问题?六、让厂家全权负责行吗?七、常处长,这个问题可以探讨;八、王朝刚博士:呼呈良知 从以上这几个方面,都是围绕是否有害这一主题而展开调查,从这几个方面,紧紧抓住了受众想知道的问题。因而,把这些问题的关键点作为小标题就具有很好的效果。 在反映底层从事卖淫的小姐的生存安全状态中,如何反映出她们在人身安全方面经常受到侵害的问题,那么,这个调查必然最首先的任务就是揭示出她们为何遭到生命侵害的本质原因。在

1-深度报道:一种结构化的新闻操作方式(喻国明)

深度报道:一种结构化的新闻操作方式 文/喻国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一、“文化地图”的失效与“深度报道”的崛起 尽管深度报道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今天的广播电视节目中,然而,提到深度报道,人们还是根深蒂固地认为,它是一种为印刷媒介所特有的“专利”,是印刷媒介在与电子媒介的竞争中,由于时效性与现场感的不及而在广度、深度上独辟蹊径的产物。 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我们知道,一种主流报道形式的出现,事实上总是与这个时代的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社会主流要求联系在一起的。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事实为政治服务”式的党派新闻之所以会成为那个时代新闻报道的主流样式,乃是那个时代之于新闻传播的使命使然,因为当时的社会所迫切需要的,与其说是一种事实性的认知,不如说是一种革命性的启蒙,因此,应运而生的便是充斥着强烈主观色彩的“观点纸”。 而当资本主义社会进入承平发展阶段以后,以“无党无派”相标榜的客观报道之所以大行其道,也无非是新闻传播业适应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主流需要,承担着实现社会各要素的有效联结、组合与制衡的“公器”这一角色的必然选择,于是“新闻纸”就取代了“观点纸”。 深度报道作为继党派新闻、客观报道之后的第三代主流报道形式,其特点是“统摄性的思维+相关事实的组合”,它的迅速崛起是与我们周围世界的日益扩大、社会化联系的日益广泛、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在接受外来信息时,绝不会让各种信息杂乱无章、互不相关地进入大脑,而是立即组织起来,赋予意义。并且,这种意义的赋予不会是抛开其原有的关于事物的整体认识去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总是将个别事物置于事物整体的认识结构和认识框架之下进行定位、“释义”和理解的。 所谓“文化地图”是一种形象性的比喻,指的正是人们的头脑中为每一条外来信息进行价值“释义”的意义定位系统。它的客观有效性取决于外来信息的性质与人们已有经验(主要包括以人生阅历为代表的直接经验和以书本知识为代表的间接经验)的范围及其质量的耦合程度:当外来信息的性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落入人们的经验范围之内、且人们理解此类信息的经验结构的质量水平比较高时,人们化解这类信息客观意蕴的“释义”质量就比较高;反之,当外来信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超出了人们的经验范围,或者人们理解这类信息的经验结构的质量水平比较低时,人们对这类信息的“释义”质量就比较低,化解其客观意蕴的水平就差。打个比方,如果在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地域内,无论我们置身何处,我们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方位,并找到回家的路;然而,如果将我们抛到一个全然陌生之所,我们常常甚至连东西南北都会分辨不清的──这时,我们就说,我们头脑中的“地图”失效了。当人们的社会化程度(所谓人的社会化程度指的是一个人的有效生存和发展在多大程度上、多大范围内对于其他人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时,人们所面对的绝大多数外来信息都是在其已有的经验范围之内的。

深度报道复习要点

深度报道复习要点 新闻091 徐汉丹2011-12-2 名词解释 1、深度报道:通过系统的科学材料和客观的解释、分析、全面深入地展开新闻内涵的报道方式。 2、人物通讯:以通讯的形式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反映其行为、事迹和生活,再现其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从而达到教育启迪,或监督批判、警示社会目的的通讯。 3、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深入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体裁。(新、全、深) 4、消息: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报道新闻的体裁。(短、平、快) 5、言论:针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直接阐述作者观点,从而反映引导舆论的新闻体裁。 6、典型人物的报道:是指对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的新闻报道,这是我国新闻传播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的一种特有形式。 7、“非新闻化”现象:是指在典型报道中,新闻媒体记者采访违背新闻规律与原则,不按新闻规律写作与报道的现象。 8、事件通讯:是详细报道社会上发生的新闻事件的通讯。它主要记述和再现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相对完整的过程,显示事件的内在逻辑和社会意义。 9、信源:即信息来源,就是新闻信息从哪里来的。 10、连续报道:对于新闻事件或者新闻人物在一定时间内持续进行的报道。 11、系列报道:在一个大主题的统率下,选择组织多个相互独立而性质意义上又相互关联的人或事进行的分篇持续报道。 12、组合报道:对某一重大事件或热点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报道。 简答题 1、新闻报道的三个层面是什么? 答:⑴表面事实、基本事实,直截了当的报道表面事实和基本事实 ⑵实质,调查性报道,发掘表象背后实质的调查性报道。 ⑶解释分析指导,在事实和调查性报道基础上所做的解释性报道和分析性报道 2、系列报道的采写特点,拟订一份采写策划。 答:①罗列采访对象 ②设定版面位置 ③文体长短的限制,了解稿件应放置的版面,所占的播出时段以及时长 ④首次刊发的时间、间隔时间 ⑤整体包装,包括片头、栏目LOGO等 3、深度报道的特征 答:①深度报道的定义:深度报道是通过系统的科学材料和客观的解释、分析、全面深入地展开新闻内涵的报道方式。 ②深度报道的特点:完整性、报道对象的重要性、深刻性、知识性(读者看完后有新的 认知)、科学性(采写者要全面多角度科学地看问题)。 4、简要阐述消息、通讯、言论(评论)三者之间的特点 答:①定义 a、消息:消息是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报道新闻的体裁。 b、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深入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体裁。 c、言论:针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直接阐述作者观点,从而反映引导舆论的新闻体裁。

人物采访通讯稿

人物采访通讯稿 【篇一:通讯稿_新闻稿和采访稿】 通讯稿该怎么写呢?新闻稿与采访稿,他们的区别在哪?接下来就 针对新闻稿和采访稿做一个大致的讲解。 一般的新闻报道也很重视采访的前期工作,记者应该善于研究分析 资料,并以此为据写出采访提纲。但这种资料分析是有限的,采访 提纲也是粗略的。因为一般新闻采访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一个相对 独立的事实。所以,只要记者精于提问,往往就会有收获。然而, 单个的、相对独立事实的深度对于深度报道是不够的。在why(原因)和how(怎么样)上的探究,使背景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成为深 度报道采访前期工作中新闻工作者耗费大量精力的地方。 首先,通过对社会现实状态和发展变化的研究分析,找准受众普遍 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否准确、敏锐、富有远见地选择报道题 材直接关系到深度报道的成功与否。这就要求记者对现实生活要有 敏锐的嗅觉,对社会动态有明智的把握。那些看似冷点的新闻事件,却正是一段时间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冰山一角”,新闻记者通 过艰苦的调查研究在凌乱琐碎的线索中找到适宜的报道题材。新闻 稿发布、新闻营销、软文推广、企业新闻宣传等,可直接联系美基 营销,百度搜美基营销,找到官方网站后有在线工作人员为您提供 咨询。 其次,作好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新闻事件的背景大致包括:补 充性的历史资料、展示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资料、提供人物必要经历 的资料、数据性的事实等,收集并分析这些背景材料对深度报道采 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报道的全过程也有深远的推动 作用,包括帮助记者获得采访机会、迅速进入采访角色和取得采访 对象的信任。 最后,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 是记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 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使采访得到完 善的结果。 新闻稿发布、新闻营销、软文推广、企业新闻宣传等,可直接联系 美基营销,百度搜美基营销,找到官方网站后有在线工作人员为您 提供咨询。

深度报道讲义要点20150105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而深入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阐明事件因果关系,揭示实质,追踪和探索事件的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深度报道的特征:内容的深刻性、方法的科学性、题材的重大性报道方式的多样性:解释、调查、预测、连续、系列、组合、跨媒体融合深度报道的功能:全方位的认知功能、社会干预功能、舆论监督、社会预警、媒介提升功能 深度报道已成为新闻媒体增强竞争力、提升传媒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有力手段。在下一轮的发展中,网络媒体的深度报道作为网络新闻的一种深度加工方式,必将成为网络媒体能否取胜的关键砝码。网络深度报道可以综合使用文字、声音、动画、图像来展示新闻事件,兼具报纸、广播、电视各自的优长。在遵循合理性原则的前提下,制作图、文、声、像俱全的多媒体报道可以突破传统媒体仅凭文字或声音或电视图像来组织深度报道的单一手法。 与其他新闻报道一样,深度报道的基础是采访。但深度报道的采访比一般报道的采访更为复杂、更为主动、更为深入、也更为全面。特点:一种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多种类的全面而系统的采访。这种采访形式是对事务性、程序性、礼仪性采访形式的否定,不再把重心放在事件的结果上,而是关注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按照事物内在本质及其规律实行全程式的采访。一种系统性、立体性、开放性思维方式的主动而深入的采访。这种采访可以避免那种单向度、单思维、单因果关系和封闭式思维方式的束缚,不再随波逐流,被动应付,而是利用一切机会深入现场,系统调研,获得全方位、全景式的情况。 选题的意义:事件的重要性、复杂性、曲折性、冲突性是决定新闻深度的关键、正确的选题,不仅关系到新闻传播的影响力,还关系到媒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选题的主要领域: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动向、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社会运行的重大缺陷及弊端、重大突发事件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背景资料的收集定义:背景资料是指与新闻事实有关的历史和环境因素以及知识性背景。背景材料是深度报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分析原因、解释意义还是揭露真相,都需要从背景材料与事实材料的比对中得出。分类:与采访事件有关的人物、地区、事件的背景材料国家、地方有关部门对此问题的法律、法规、制度专家学者对此类问题的见解主张其它媒体对此类事件的报道确定采访对象:当事人、亲历者、目击者、接近者、事件责任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事件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拟定采访提纲:寒暄类的问题(调节气氛)导入类的问题(进入采访正题)基础类问题(逐步涉及主题)要点类问题(产生新闻价值点)独家类问题(发掘重大新闻价值) 提问的三种主要形式:正面提、侧面探、反面激注意与观察:独立式观察参与式观察谨慎验证:多个信息源交叉验证分析判断技术手段实地调查专业权威人士 深度报道写作基本要求:叙事与说理有机结合、背景材料的恰当运用(历史背景、社会背景、个人背景、知识背景)、结构安排:叙事体结构、论证体结构、华尔街日报结构 华尔街日报体:首先以一个具体的事例(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小细节)开头,然后再自然过渡,进入新闻主体部分,接下来将所要传递的新闻大主题、大背景和盘托出,集中力量深化主题,结尾再呼应开头,回归到开头的人物身上,进行主题升华,意味深长。 这种写法从小处落笔、向大处扩展,感性、生动,符合读者认识事物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颇受读者青睐。 基本结构:人性化的开头,即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物故事;过渡,即从人物与新闻主题的交叉点切入,将真正的新闻内容推到读者眼前;展开,即集中而有层次地阐述新闻主题;回归人物,即重新将人物引入新闻,交代此人与新闻主题的深层关系。特点:1、故事性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看,受众阅读除了求知层面的需求外,还有消遣和娱乐的需求。“华尔街日报

新闻评析的写作步骤和技巧

新闻评析的写作步骤和技巧 第一节选题 (一)选题的实质是评析主体对评析客体的一种价值选择和判断. (二)选题的标准:(1)作品的信息价值标准(立足于作品与受众的关系,是新闻作品信息传播素质与受众信息需要的统一.新闻的两大功能,一是传播信息,二是引导舆论) (2)作品的舆论价值标准 (3)作品的审美价值 第二节写作的技巧 (一)对作品的复述复述指对评析对象主要内容,结构特点,语言风格等的介绍以及作品原文的引用.注意以下五项: (1)做到有血有肉,要传达新闻作品的艺术影响力和感染力,传达作品的风格特征,尤其是对审美价值强的新闻作品 (2)要将评析寓于复述之中 (3)复述要运用到恰到好处 (4)在复述时要抓住重点,抓要点,关键点 (5)在复述是要恰当的运用原文 (二)对作品的分析:作品分析是新闻评析文章的主体,它从一定的社会理念,美学理论和新闻规律出发,对新闻作品进行剖析和研究,揭示其优点或不足,明确表达作者对于作品的态度和观点. 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分析要全面,要对作品的思想和艺术,内容和形式,优点和缺点进行全面的认识和整体上的把握,不可一叶障目; 二是分析要有针对性,要根据评析的选题立意和写作意图,对作品的重点方面,重要角度进行目标明确的分析: 三是分析要有逻辑性,要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方法严谨,逻辑缜密; 四是分析要有深度,要有理有据,深入理解阴藏在作品深初的东西,通过分析读者一步一步引入到问题的本质 (三)对作品结构的分析:一是要有标题,二是要有绪论或绪言,三是要有本论,四是要有结论 (四)评析文章的语言要客观,准确,明晰,科学,有文采(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不虚美,不隐恶) 第三节几中常见的新闻体裁的评析写作 (一)关于消息的评析写作 (1)对消息特点的评析消息的特点可概括为新,快,短,实四个字. 消息之新包含了三个层次;一是内容新,它总是把第一次出现的新鲜事物呈现给观众:二是认识新,它反映的思想,说明的问题具有新意;角度新,能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掘出新闻的东西. 消息之快,指消息凭借着一定的传播技术和手段,能迅速地与受众见面. 消息之短,指消息篇幅简短. 消息之实,指消息的主要任务是报道事实,它是要依靠事实说话. (2)消息写作结构:标题,消息头,导语,背景,主题,结尾 (二)关于通讯的评析写作 (1)对通讯主题的评析:通讯的主题是作者通过报道新闻事实所表现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它是报道的主旨,体现作者的见解,意图和倾向.主题是通讯的"灵魂".主题是否正确,是否深刻,是否具有现实意义,是否紧扣时代的脉搏,艘是衡量通讯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

深度报道记者必须具备的四种素质

深度报道记者必须具备的四种素质 发布: 2011-12-30 08:58 | YCTV | 查看: 12次 | [共0条评论]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深度报道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的报道模式,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基于这种原因,对深度报道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时候,深度报道记者已经成为客观公正的文化表征,是社会普遍道德原则的灵魂和化身,对国家的安危、发展,对社会的稳定,对公众的生活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传播引入市场因素之后,不规范的市场秩序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传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加之有些记者自身放松要求,随波逐流,频频出现丧失职业精神和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因此,深度报道记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质,已经成为众多人探讨、研究的课题。笔者从自身工作经历出发,总结出深度报道记者所必须具备的四种素质。 一是弘扬正气的思想底蕴。新闻界有句话说得好:“先做人,再作文。”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弘扬正气的思想底蕴。 在新闻界流传着一个不成文的说法:不做负面新闻成不了好记者。诚然,从吸引读者和社会效应等方面讲,负面新闻产生的效应比单纯的正面报道要深远得多。有人试图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这种现象。美国新闻学教授比尔·伯尼甚至得出结论:“假如人们生活在一种平静和谐的世界和正常的秩序中,那他们就感受不到什么是震撼。当这种平静与和谐被破坏时,心灵的震撼便接踵而至。谋杀,越狱,激动人心的选举这一类题材就是打破了生活的正常秩序,因而令人格外瞩目。”更有学者提出:“报纸之所以对负面新闻感兴趣是因为这种新闻有一种缺憾,而有缺憾的东西才更有吸引力。”所以,从整个传媒的发展过程来看,过多地注重负面报道并无可厚非,而且,英雄歌颂式的正面报道固然可以净化社会,以暴露和批评为特色的负面报道也能剔除社会糟粕,使之刮垢磨光。但我们必须注意,在采写新闻的同时,必须预测并尽可能避免负面报道时带来的负面效应。如果,一篇报道带来的社会公信力远远低于不法之人对其利用,那么这样的报道我们宁可“毙掉”。所以,弘扬正气,是我们作为新闻从业者必须恪守的准则,更是深度报道记者时刻牢记的思想底线。 二是去伪存真的辨别能力。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对新闻最基本的要求。但随着网络的普及,各式各样的信息、报道铺天盖地而来,由于网络时代网络传播制约制度的不完善,

对深度报道新趋势的探讨

对深度报道新趋势的探讨 [什么是深度报道?《新闻学大词典》是这样解释的:“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深度报道不满足于向受众提供简单的新闻事实,而是使新闻要素进一步深化,要求一方面剖析新闻事实的内部,另一方面展示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从总体联系上把握其真实性。深度报道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的模式,要求对新闻事实进行跨时空的,由里到外的综合反映。” (一)深度报道贵在“深”。目前,尽管不乏好作品,但相对来说,精品数量仍太少。不少稿件有一定深度,但仍显得有些粗糙、平淡。主要表现是:材料不丰富,主题不突出,本质点不透,叙述就事论事,时空跨度不大,缺乏典型佳例,第一手材料少,增添背景少,权威人士评论少。 报道有深度是指能揭示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把事情的本质点透。揭不深,点不透,讲很多道理,好像有“理论”,其实适得其反,令人生厌。深度来源于对社会问题的快速透视力,既要看得透,又要反映快,这就要求记者的脑子里有一把锋利的解剖刀,能把事物的特点、本质、事物发展的演变进程、根本原因理出来。脑子里只有一把钝刀子,深度开掘不出来,即使加一点“理论”色彩,也淡而乏味。快速透视力又来自采访的深入和科学的思维能力。不深入采访,不做扎实的调查研究,不进行科学的分析,再大的本领也没有办法把事情看准、点透。但是,有了丰富的材料,没有透视能力,脑子里没有一把快的解剖刀,那也只能看到现象、表面。所以,报道要有深度,就要勤于采访,还要勤于磨刀——学习理论,学习辩证法。 (二)在选题上要宽严结合,把握好“度”。从原则上说,只要事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或者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都可以选作深度报道的题材。这种报道以它独有的深度和力度,要求记者具有宏观意识,善于按照事物本来的相互关系来看待或认识事物,善于从纵横两方面的对比中判断事物的地位和重要性。选题时,要考虑同大局相联系,正确判定所选题材的价值。既要从大处着眼,挑选那些在全局上有分量或者有独特意义的事物,又要从小处着手,从现实生活的诸多具体事物中去選取。因此,题材还是较宽广的。但是,有些事情,要多从大局出发,从国家和民族利益考虑,有时我们会发现,社会和公众纷纷议论某个问题,由于解决的条件还不成熟,轰烘一阵,既不能促进问题的解决,甚至会起副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对这类题材还是不发公开报道,先发内部报道较好。 (三)开展舆论监督贵在正确,重在建设。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消极现象,需要揭露和鞭挞,加强舆论监督,新闻界已有了共识。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为主是统一的。针砭时弊,批评某一不良现象,着眼点是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增进团结,维护稳定。要注意的是,报道事实要准确,点名批评要慎重。这里,重要的是:记者和编辑不仅要有“爆破意识”,更要有“建设意识”,破是为了立,建设是根本,要追求好的社会效果。但是,有极少数新闻媒介,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只图一时轰动或只图经济效益而无视政治考虑,不顾大局,缺乏责任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