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复习

2015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复习
2015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复习

2015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复习

一、(2012·衢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白侯之贤

三衢沈君持正,盛称其守白侯①之贤。予问之曰:“侯定科繇②如何?”曰:“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贫人。侯察其奸,以田定赋③,一州服其平。”“侯

律己何如?”曰:“侯清约甚,饮衢水外,一物不烦衢民。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识,与争道,不问④。”“侯驭吏何如?”曰:“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去年春,天子嘉之,衢人成为侯荣。”

予问已,顾.谓二三子曰:“昔予闻兰溪吴德基言若此,今持正又盛称其贤。白侯之贤信.已。”

(选自明代宋濂《书白衢州》,有删减)

【注释】①白侯:指白景亮,字明甫,时任衢州路总管。②繇(y o):徭役。③赋:税。④问:问罪,责难。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豪者善.避役:擅长,善于

(2)顾.谓二三子曰:回头

(3)白侯之贤信.已:确实,真实

【解析】(1)“善”的义项主要有“善良”“表示赞许”“长处”“善于,擅长”“亲善,友好”“熟悉”等,这里应选“善于,擅长”。(2)“顾”的本义是“回头,回头看”,后引申为“视,看”“看望,拜访”“顾念,关心”等意,这里是它的本义“回头,回头看”。(3)“信”的义项有“言语

真实”“相信,信任”“信用”“信物”“信件”“随意”等,这里选“确实,的确”。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侯察其奸,以田定赋,一州服其平。

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诈,根据田地的多少来定赋税,全州百姓都佩服他做事公平。

【解析】翻译时,要抓住重点词语。落实“察”“奸”“以”“平”的意思,将大意翻译正确即可。

3. 请在下面横线处各填上一个恰当的字,概括白侯之贤。

察奸明,定赋平,衢人赞之;律己清,驭吏严,天子嘉之。

【解析】我们应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文中关键语句归纳。文中写白侯律己的语句是“侯清约甚”;文中写其驭吏的句子是“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据此分析即可。

二、(2012·湖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龙井题名记

秦观①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②。龙井③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④,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⑤,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⑥,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⑦,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

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注释】①秦观:宋代著名词人。文中“辨才”“参寥”两位僧人都是他的朋友。②会稽:今浙江绍兴。③龙井:地名。在今杭州市西风篁岭上,附近产茶。④普宁:与下文“寿圣院”都是寺名。⑤篮舆:竹轿。⑥霁:雨后放晴。⑦雷峰:与下文“南屏”“灵石坞”“风篁岭”都是山名。⑧惠因涧:山涧名。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以书.邀余入山:信

(2)比.出郭,日已夕:等到

(3)濯.足于惠因涧:洗、洗不掉

(4)谒.辨才于朝音堂:拜访

【解析】翻译时要注意结合语境。联系课内学过的内容。“书”如“与朱元思书”,“比”如“比至陈”,“濯”如“濯清涟而不妖”,“谒”如“谒见”。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连)头发都能数清。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翻译课外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翻译课外文言语句,要抓住重点词语,注意落实“是”“霁”“毫发”等词语的意思,译出大意即可。

3. 作者为什么有“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请结合第二段画线处内容简

要分析。

隐显的灯火、蓊郁的草木和悲鸣的急流所组成的夜景出奇优美、幽寂,让作者悦目悦耳,内心沉静、澄明,故而情不自禁地发出“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

【解析】“庐舍”“灯火”“草木”“流水”描绘了一幅优美、寂静的夜景图,使诗人觉得仿佛进入仙境一般。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画线句子表现夜晚山景优美、幽寂,使人心情沉静、愉悦。回答时要把画线句中描写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表达出来。

三、(2011·沈阳)阅读选文,完成题目。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选自《出师表》)

【乙】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甚平直。尝表①废廖立、李严②于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选自《贞观政要》,有改动)

【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③左衽(rèn):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④陈寿:西晋人,著有《三

国志》。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志虑忠.纯:忠诚

(2)悉以咨.之:商议,询问

(3)严闻.亮卒:听到,听说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平时要注意积累,要注意把课内的知识迁移到课外的读本上来。

2.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B)

A. 太宗谓.房玄龄等曰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B. 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C. 立闻亮卒.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D. 发.病而死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解析】一词多义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A 项“谓”前者为“对……说”,后者为“为,是”。C项“卒”前者为“死了,逝世”,后者为“终于,最终”。D项“发”前者为“生”,后者为“兴起,被任用”。B项“尝”皆为“曾经”。

3.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给陛下(使用)。

(2)诸葛亮为丞相,甚平直。

诸葛亮做丞相,非常公平正直。

【解析】首先要理解关键词语,如“是以”译为“因此”;“简拔”

译为“选拔”;“遗”译为“给予”;“为”译为“做”;“平直”译为“公平正直”。其次,注意语句要通顺。

4.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

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

【解析】根据句意断句,理解句意是关键。只能断两处,多断或少断,都易造成失分。

5. 乙文中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请用原文回答)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解析】文题实际是要求我们找出乙文中能体现赏罚严明的句子。只要准确翻译出乙文的意思,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答。经分析比较可以得出这个句子应当是:“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四、(2010〃黄冈)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范《岳阳楼记》)

【乙】滕子京①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②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③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选自范公偁《过庭录》)

【注释】①负:依仗。②贻:遗留。③规:劝诫。

1. 《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其中,形容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是春和景明;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是心旷神怡。

【解析】只要能对“春和景明”和“心旷神怡”两个成语的意思正确理解,尤其是能解释出其中的重点词语,就能准确回答此题,如“春”这里指“春风”,“景”指“阳光”,“旷”的意思是“开阔”,“怡”的意思是“高兴”。

2. 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B)

A. 或异二者之为.为.众忌疾

B. 不以.物喜扶苏以.数谏故(选自《陈涉世家》)

C. 先.天下之忧而忧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选自《出师

表》)

D. 子京忽以书.抵文正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选自《伤仲永》)

【解析】A项中前句“为”,名词,“两种心情”;后句“为”,介词,“被”。B项中两句中的“以”都是介词,“因为”。C项中前句“先”译为“在……之前”;后句“先”译为“前”,“先汉”就是“前汉”,也就是西汉。D项中前句“书”,名词,“书信”;后句“书”,动词,“写”。

3. 翻译下面各句,并将你翻译句子的方法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来。

句子翻译:

(1)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从开始的庆阳帅被贬到巴陵,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上。

翻译方法归纳: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要忠于原文,译句要做到句子通畅,还应该有点文采。

【解析】抓住重点词语“微”“谪”等的意思和特殊文言句式“吾谁与归”等,做到字字落实,一一对应,不要落漏重点词语的意思。

4. 理解填空。

从甲文可以看出,范仲淹具有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从乙文可以看出范仲淹对滕子京的态度是友善,爱其才,滕子京是一个德才兼备并又豪迈自负,很少接受他人意见的人。

【解析】由关键语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及“愤郁颇见辞色”“豪迈自负,罕受人言”等可以看出。

5. 九百多年前,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被无数仁人志士奉为座右铭。联系社会生活,谈谈这种思想在今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示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为人民,也就是为大多数人的幸福观,在新时代又赋予它新的含义,就是为人民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联结在一起,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这是一种高尚的幸福观。

【解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两句话到现在依然闪耀着理想的光辉,跳动着民族的脉搏,在新形势之下更有着全新的含义,可结合理想、责任等去谈,围绕“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奋发有为,奉献社会”等回答即可。

五、(2011·武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题目。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孙权承摄①大业,优文②征仪。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黄武③中,遣仪之皖④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

大驾东迁,使仪辅太子。后从太子还建业。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据实答问。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是仪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

见,问起大室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

是仪时时有所进达⑤,未尝言人之短。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

(选自《三国志·是仪胡综传第十七》,有删改)

【注释】①承摄:继承掌管。②优文:意思是专门下文,给是仪优厚的待遇。③黄武:年号。④皖:地名。下文“建业”也是地名。⑤进达:举荐人才。

1. 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既.定荆州,都武昌(既然)

B. 后从.太子还建业(跟从,跟随)

C. 权遂.舍之(于是)

D. 左右

..对曰:“似是仪家也。”(身边的人,近臣)

【解析】选项A中的“既”与我们在《曹刿论战》中所学的“既克,公问其故”中的“既”意思是相同的,应译为副词,“已经”或“……之后”的意思。

2. 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例句:休到,大破之.

A.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 吾欲之.南海

D. 彼竭我盈,故克之.

【解析】首先明确例句中的“之”是代词,可译为“他们”,在这里

指代曹休的军队。选项D中的“之”也是代词,指代齐军。而在选项A中,“之”是结构助词“的”的意思;选项B中,“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翻译;选项C中,“之”是动词,可译为“往、去、到”。

3. 下面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是仪被派遣到皖县见将军刘邵,准备引曹休出战。

B. 当众官因害怕吕壹而诬蔑刁嘉诽谤国政时,是仪不畏权势,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

C. 是仪置办家产私业,拥有一栋大宅,从不接受别人的施舍惠赐。

D. 是仪经常举荐人才,勤政为国数十年,不曾有过失。

【解析】从选文第三段中的语句“是仪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可以看出:是仪不治自家产业,不受人恩惠,所居的房子刚够自家居住。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

4. 请把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

是仪自己认为没有才能,坚决推辞而没有接受。

(2)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

孙权把(吕蒙图袭关羽)这件事拿来问是仪,是仪认为这个计谋很好,就劝孙权听他的。

【解析】翻译时要抓住重点词语,如(1)句中要落实“以”“固”“辞”的意思,(2)句中要落实“以”“善”等词语的意思,然后将文句大意翻译出来即可。

六、(2011·东营)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文后题目。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簿③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尽于玄黄④,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⑤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若乃确乎不拨,物莫与隆⑥,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⑦可用而不用,固⑧斯焉而取⑨斯。

(选自李绅《寒松赋》)

【注释】①芊眠:茂密状。②捎云蔽景:意为与景物相掩映。③盘簿:牢固状。④玄黄:指大自然的变化。⑤叶:相合。⑥隆:高。⑦谅:确实。

⑧固:鄙视。⑨取:取法。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穹石盘簿而.埋根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

(4)甘冒霜而停.雪使(雪)停止

2. 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

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据幽涧则蓄雾藏烟。

寒松笔直的树干撑起茂密旺盛的树冠,昂首挺立,生机盎然;坚韧恭肃的树枝,苍翠茂密,遒劲有力。依靠层层山峦生长的寒松与高天白云携手挽臂,掩映成趣;_隐居幽静山涧的寒松积聚着雾霭,收藏着烟霞,氤氲迷离,如诗如画。

3. 两文作者喜爱“莲”“寒松”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莲具有纯洁、正直、雅致的个性特征。寄寓了作者对君子品德的追求。寒松具有坚韧耐寒、忠贞不移的品格。隐寓了作者坚守节操、执著追求的精神气度。

4. 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

①运用衬托,突出了莲、寒松卓尔不群的品性;②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形象、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富有感染力。

七、(2011·济宁)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题目。

【甲】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乙】戴安道就范宣学①,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

惟独好画,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戴乃画《南都赋图》,范看毕咨嗟②,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注释】①戴安道就范宣学:戴安道和范宣均为我国晋代人名。②咨嗟:赞叹。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贤.于材人远矣:胜过,超过

(2)不宜劳思

..于此:劳神,费心思

2. 翻译下列句子。

(1)得为众人而已耶?

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

(2)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范宣看后,赞叹不已,认为大有益处,才开始重视画画。

3. 甲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乙文则直接写出了戴安道和范宣师生之间虚心学习,相互切磋的过程。

八、(2011·朝阳)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题目。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①。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②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③。蒲苇莲芡④,有A之思;椅桐桧柏,有B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⑤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

(节选自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

【注释】①灵壁:即今安徽灵壁县。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

次立的庄园。汴(bi n):汴水。②余浸:支流。③岩阜:假山。④芡(qi n):水生植物。⑤富:丰饶的物产。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2)佳木秀.而繁阴: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

(3)修.竹森然以高:长

(4)以.为陂池:把

2. 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

园中深广可以隐居,出产丰饶可以养家。

3. 细读甲文第二段文字,各用一个词语概括醉翁亭春、秋二季景色的特点。

春季:生机勃勃(或姹紫嫣红)

秋季:秋高气爽(或秋水怡人)

4. 根据你的理解,将“江湖”和“山林”两个词语恰当填在乙文中的A、B处。

A:江湖B:山林

5. 甲、乙两文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抒发的感情大致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九、(2011·三明)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①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

怨归之③。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④;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⑤。”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注释】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③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④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⑤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

(2)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弼”,辅佐

(3)仆闻.之:听说

(4)官大者,主恶.之:讨厌,厌恶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D)

A.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不知木兰是.女郎

B. 舜发于畎亩之.中此之.谓也

C. 所以

..兴隆也

..动心忍性此先汉所以

D.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孙叔敖曰:不然.。

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恒过然后能改。

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

(2)可以免于患乎?

可以凭借这种做法免除祸害吗?

4. 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

(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成就大业者,通常要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十、(2012·滨州)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选自《公输》)

【乙】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①,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②劝我者也,何故止我?”

(选自《墨子》)

【注释】①处:闲居。②如:应该,应当。

1.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

荆之地方五千里

荆之地_/_方五千里_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舍.其文轩:舍弃,丢弃

(2)此为何若

..人:什么样的

(3)过.故人:拜访

(4)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更加

3. 翻译句子。

(1)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这就好像装饰华美的车子同破车相比。

(2)子不若已。

你不如停止算了。

4. 甲文表明了墨子非攻(兼爱)的主张;乙文画线句子体现了墨子坚忍不拔的品质。

5. 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往往体现在类比推理上,请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说明。

示例:甲文先用一个假设,诱使楚王说出“必为有窃疾矣”,然后连用三个对比,极言楚国物产丰富和宋国物产贫乏,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是和有“窃疾”“同类”的结论。乙文先假设“一人耕而九人处,耕者益急”,类推出“天下莫为义,子如劝我”的结论。

十一、(2011·聊城)阅读选文,完成题目。

目不见睫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庄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①庄跻: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

1. 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B)

A. 楚庄王欲伐.越齐师伐.我

B. 此智.之如目也其家甚智.其子

C. 王之.伐越,何也无丝竹之.乱耳

D. 庄王乃.止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见之谓明。

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才是明智。

3. 读后,你想到了与此文主旨相关的哪个成语或俗语?

示例:知(智)者不惑;人贵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十二、(2011·陕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⑤理其本,

2015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

2015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8:课外文言文阅读 【福建省龙岩市】(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3分) 蒙骜①伐魏 罪,不肯还,诫门下曰:“有敢为魏使通者死!”宾客莫敢谏。毛公、薛公见信陵君曰:“公子所以重于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魏急而公子不恤③,一旦秦人克大梁,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卒,信陵君色变,趣④驾还魏。魏王持⑤信陵君而泣,以为上将军。 河外,蒙骜遁走.。 (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蒙骜(ào):秦国大将。②高都、汲:地名。③恤:体恤,顾惜。④趣(cù):催促。⑤持:握着……的手。 5.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6.下面句中的“数”与“魏师数败”中的“数”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夹岸数百步B.珠可历历数也C.扶苏以数谏故D.数月之后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乃使人请信陵君于赵。 ⑵诸侯闻信陵君复为魏将,皆遣兵救魏。 8.阅读全文,说说信陵君为什么能成功救魏?(3分) 【答案】(一)(13分)5.(3分)?军队?只,仅仅?逃跑 6.C(3分) 7.?(魏王)于是派人到赵国请信陵君(回国)。 ?诸侯听说信陵君又成为魏国的大将,都派兵来援救魏国。(4分) 8.①信陵君知恩图报,能以国家为重,回国效力。 ②信陵君得到魏王重用。 ③信陵君在各诸侯中有较高的威望,得到了各诸侯的支援。 (3分,意思答对即可,答对1点给2分,答到2点给3分) 【参考译文】秦将蒙骜率军进攻魏国,占领了高都和汲。魏军屡战屡败,魏安鳌王为此而忧虑,便派人到赵国请信陵君魏无忌回国。信陵君惧怕归国后被判罪,不肯返回,并告诫

他的门客们说:“有胆敢向魏国使者通报消息的,处死!”于是,宾客们都不敢规劝他。毛公、薛公为此拜见信陵君说:“您所以受到各国的敬重,只是因为强大的魏国还存在。现在魏国的情势危急,而您却毫不顾惜,一旦秦国人攻陷了国都大梁,将先王的宗庙铲为平地,您将以何面目立在天下人的面前啊!”二人的话还未说完,信陵君已脸色大变,即刻驾车赶回魏国。魏王见到信陵君后握着他的手啜泣不止,随即便任命他为上将军。信陵君派人向各诸侯国求援,各国听说信陵君重又担任魏国的大将,都纷纷派兵援救魏国。信陵君率领五国联军在黄河以西击败蒙骜的军队,蒙骜带残部逃走。 【广东省】(二)(9分) 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 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 B.原三日即下.矣/令初下.,群臣进谏 C.夫原之食竭力尽.矣/一食或尽.粟一石 D.可无归.乎/男有分,女有归.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11.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3分) 【答案】9.A(约定) 【解析】B.攻克/下达;C.粮草/餐;D.投降,投靠/归宿 10.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解析】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本题给0分。用了1—3条“/”,每对1处给1分。 11.?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恪守诚信)(2分)。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1分)。?反对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错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能随机而变)(2分)。因为“原三日即下矣”(或“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如果他一鼓作气,就能攻下原国(1分)。?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1分)。利在讲信用,“攻原”得卫(1分);弊在墨守成规,功亏一篑(1分)。(或者:利在讲信用,得人心(1分);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得到原国,实属侥幸)(1分)。)【参考译文】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在十天内收兵。到达原地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文公鸣金后退,收兵离开原国。有个从原国都城中出来的人说:“原国三天内就可攻下了。”群臣近侍进谏说:“原国城内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耗尽了,君主暂且等一等吧。”文公说:“我和大夫约定十天,如果不离开的话,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

—2019年广西中考古诗文默写真题

2017—2019年广西中 考古诗文默写真题-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7年广西中考古诗文默写真题 (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柳州市、桂林市、玉林市和崇左市(缺解析)、来宾市、贺州市、百色市、河池市(缺解析)、贵港市,缺梧州市) (2017·北部湾经济区)古诗文默写 按要求填空。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蒹葭》) (2)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衣沾不足惜,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4)___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5)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也在《过零丁洋》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表达了他的生死观。 (6)完整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白露为霜(2)择其善者而从之(3)但使愿无违(4)塞下秋来风景异(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017·柳州市)按原文默写。 ①,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③,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八百里分麾下 炙,。(辛弃疾《破阵子》) ⑤“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八则) 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范仲淹《岳阳楼记》) ⑦李白在《行路难》中用 “,”两句诗表现了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 ⑧天行健,。(《周易》) 参考答案:①人生古自故谁无死②一览众山小③何当共剪西窗烛④五十弦翻塞外声⑤思而不学则殆⑥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⑦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⑧君子以自强不息 (2017·桂林市)默写 ①,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1.回顾有关文言文的知识点。 2.了解文言文的考点及常见题型。 3.掌握答题的技巧,从容应对中考。 重点:掌握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难点:文言文阅读题的答题技巧应。 教法:1.启发引导法;2、整理归纳法。 学法:“自主——合作——归纳——应用” 教学设想: 利用多媒体课件,目标点击,示例精析,突破重难点;专项练习,及时巩固。 课时安排:1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中考考查方向何陋之有? 2016年文言文阅读考试内容及要求: ①参考注释,结合语境,灵活运用课内文言文知识,理解课外文言文语段的主要内容。 ②理解文中文言词语(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的含义及用法。③掌握基本的文言文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④将文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2016中考题型: 1、实词解释; 2、虚词用法; 3、特殊句式; 4、文意理解;5、句子翻译。 四、文言文阅读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一)中考题型一:实词解释 结合青岛2015年中考试题第8题学习方法: 解释文言字词的方法一: 联想推断法:当试卷上给出某一个加点实词时,应该联想到课文中有关此词的用法和意义,将二者比较,再确定其含义。 (二)中考题型二:虚词用法 师:联想推断法可解答普通实词和特殊词类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词,但对于一词多义词和虚词来说,仅用这一种方法就不够了,下面再给大家介绍另一种方法: 结合青岛2015年中考试题第9题学习方法: 解释文言字词的方法二: 语境代入法:结合整段选文、整个句子上下文的意思来确定某个词的意思,将词义代入原句,看它是否通顺正确。 实战演练:做《王翦伐楚》第1、2题(三)中考题型三:特殊句式 1知识回顾: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其中判断句翻译时要译出();省略句有()、()、()、();倒装句有()、()、()、();被动句有()和()。 2.判断句式: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陶渊明《桃花源记》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屠惧,投以骨。蒲松龄《狼》 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彭端淑《为学》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尝贻余核舟一。魏学伊《核舟记》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3.实战演练:做《故事两则》第10题,《王翦伐楚》第3题 (四)中考题型四:文意理解 1.方法指导:如何快速整体把握全文的内容?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 A.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如第一题后面的词语解释,有一个是错的,其它三个是对的,可以帮助理解文章内容。) B.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如第四题)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有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会给出标题。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如青岛2014年中考题《周寻画龙》、2012年《桓公用管仲》、2011年《任贤》)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 另外,需要注意: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汇编(含解析)

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汇编(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2015?江苏宿迁市)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 8题。(9分)柳宗元传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 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 5.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1)禹锡终易连州:(2)观察使裴行 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 6.下列加点字与“请以柳州授禹锡”中的“以”意义相同的是()(2分)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C.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D.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8.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1)为友:(2)为官:(3)为师:5.(1)交换,改授(1分)(2)妻子儿女(1分)解析:此题考? 宋难源视锏暮?义。解答时要注意古今异义词,如“妻子”是两个词,指“妻”和“子”。 6.A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以”的用法。“请以柳州授禹锡”的“以”是“把”的意思。A把;B因为;C 如果;D按照。 7.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2分)解析:此题考?宋难晕牡姆?译。注意关键词和句式。关 键词“执友”“何”“若是”。 8.(1)为友:为朋友着想,无私帮助朋友。(1分)为官:为老百姓着想,替老百姓办实事。(1分)(3)为师:水平高,指导有方。(1分)解析:此题考查信息的提炼。“为友”体现在对刘禹锡的帮助上;“为官” 表现在到了柳州便改革掉

2015年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3)

2015年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 (1)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2)毕业在即,请你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诗句,向你的同学表达即使将来相距遥远,长久难见,也会保持深厚友谊的心意。 (3)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则》) (4)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桃花源记》) (5)由,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6)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 (7)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9)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荡胸生层云,__________.(杜甫《望岳》) (11) ,甲光向日金鳞开。 ,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12) , ,风霜高洁,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诸葛亮《出师表》) (1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15)《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16)《渔家傲·秋思》中揭示将士思念亲人又向往功名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1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两章》) (18)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9)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20)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1),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2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借明月表达美好祝愿。 (23)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24)夫战,勇气也。,再而衰,。(《左传·曹刿论战》)(25)自古以来,诗人以“酒”入诗,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以“,”表明酬答友人、借酒振作的心志;在《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以 “,”抒发军功未成、归家不得的惆怅。(26)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7)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28)羌管悠悠霜满地,,。(《渔家傲·秋思》)(29)醉翁之意不在酒,。山水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 (30)在《过零丁洋》一诗中,最能体现文天祥民族气节和为国献身精神的诗句是:“?。”

2015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复习

2015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复习 一、(2012·衢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白侯之贤 三衢沈君持正,盛称其守白侯①之贤。予问之曰:“侯定科繇②如何?”曰:“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贫人。侯察其奸,以田定赋③,一州服其平。”“侯 律己何如?”曰:“侯清约甚,饮衢水外,一物不烦衢民。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识,与争道,不问④。”“侯驭吏何如?”曰:“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去年春,天子嘉之,衢人成为侯荣。” 予问已,顾.谓二三子曰:“昔予闻兰溪吴德基言若此,今持正又盛称其贤。白侯之贤信.已。” (选自明代宋濂《书白衢州》,有删减) 【注释】①白侯:指白景亮,字明甫,时任衢州路总管。②繇(y o):徭役。③赋:税。④问:问罪,责难。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豪者善.避役:擅长,善于 (2)顾.谓二三子曰:回头 (3)白侯之贤信.已:确实,真实 【解析】(1)“善”的义项主要有“善良”“表示赞许”“长处”“善于,擅长”“亲善,友好”“熟悉”等,这里应选“善于,擅长”。(2)“顾”的本义是“回头,回头看”,后引申为“视,看”“看望,拜访”“顾念,关心”等意,这里是它的本义“回头,回头看”。(3)“信”的义项有“言语

真实”“相信,信任”“信用”“信物”“信件”“随意”等,这里选“确实,的确”。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侯察其奸,以田定赋,一州服其平。 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诈,根据田地的多少来定赋税,全州百姓都佩服他做事公平。 【解析】翻译时,要抓住重点词语。落实“察”“奸”“以”“平”的意思,将大意翻译正确即可。 3. 请在下面横线处各填上一个恰当的字,概括白侯之贤。 察奸明,定赋平,衢人赞之;律己清,驭吏严,天子嘉之。 【解析】我们应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文中关键语句归纳。文中写白侯律己的语句是“侯清约甚”;文中写其驭吏的句子是“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据此分析即可。 二、(2012·湖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龙井题名记 秦观①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②。龙井③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④,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⑤,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⑥,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⑦,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

2018年中考文言文阅读阅读专题训练

2018年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16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①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②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注:①肱:(gōng)胳膊。②义:遵守道义 1.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同 的一项是()。(3分) .. A.清流见.底见.往事耳 B.实是欲界之.仙都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C.于.我如浮云皆以美于.徐公 D.自.康乐以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①古来共.谈共:②夕日欲颓.颓: ③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⑵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4.请说说甲乙两文“乐”的情趣分别是什么?(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18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昔周人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王充《仕数不遇》) 1.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标一处)(2分) (1)食之不能尽其材(2)用老主亡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4分) (1)才美不外见.()(2)策.之不以其道()(3)泣涕.于途者()(4)是以未尝.一遇() 3.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一食或.尽粟一石人或.问之 B.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吾年少之.时学为文 C.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武节始就. D. 其.真不知马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中考古诗文默写 含答案

中考古诗文默写 1.瀚海阑干百丈冰,。(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明月别枝惊鹊,_____。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辛弃疾《西江月》) 3.《<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精神和教学态度的语句是 “,” 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_____,______。 6.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光明前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7.《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_,。 8.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是 ________ ,____________ . 9.《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_______。 10.《岳阳楼记》中直接表达作者宏伟政治抱负的千古名句是,。 11.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__。 12.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让人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 13.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 1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 15.《醉翁亭记》中描写琅琊山四季景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描写琅琊山早晚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书读得越多,写起文章来就越顺手,诚如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_______。 18.《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悲情,点明主旨的句子 是, 。 19.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_________”,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原句) 20.<<陋室铭>>表现作者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 21.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______,______”的心态。(用《岳阳楼记》原句) 2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 2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边塞奇特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4.“________,_______”。《木兰诗》中的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25.如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送别,则略显示感伤,不妨用王勃的语句“_______,______”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26.《爱莲说》中“______,濯清涟而不妖“一句表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品质。 27.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登斯楼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其喜洋洋者矣。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①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注释)吾:即管仲,春秋时期齐国的著名政治家。贾:gǔ做买卖。穷困:困厄,窘迫。公子纠:齐国公子,当时与另一位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争夺王位。其时,管仲与后文的“召忽”同为其辅臣。死之:为公子纠而死。 (1)解释划线的词 ①鲍叔不以我为贪________ ②三战三走 ________ (2)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尝试多次做官又多次被国君罢免 B. 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看见有人追逐国君 C. 我曾经多次做官又多次被国君罢免 D. 我尝试三次做官三次看见有人追逐国君(3)管仲早年的所作所为,在别人看来是“贪”、“________”、“不肖”、“________”和“________”,而鲍叔则用不同的眼光看到管仲的另一面。 (4)鲍叔是一个________的人,文章表达了管仲对鲍叔“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 【答案】(1)是;跑 (2)C (3)愚;怯;无耻 (4)识人大体(或察人准确) 【解析】【分析】(1)考查重点词语。①鲍叔不以我为贪:鲍叔并不认为我是贪财。为:是。②三战三走: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逃跑。走:跑。 (2)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我曾经多次作官多次都被国君驱逐。尝:曾经。三:多次。逐:驱逐。见:免职。于:被。故选C。 (3)考查内容理解。结合原文“鲍叔不以我为愚……鲍叔不以我怯……鲍叔不以我为无耻……”归纳答案:愚、怯、无耻。 (4)朋友相交,贵在知心。“管鲍之交”之所以被传为佳话,就是因为在管鲍之间存在着一种真诚的宽容和谅解。朋友之间相互理解、帮助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鲍叔牙的胸怀,管仲可能很难在历史上留名;如果没有管仲的雄才大略,鲍叔牙也许永远只是一个商人。所以,天下人都赞扬管仲的才能,但更赞扬鲍叔牙能够了解举荐贤人。 故答案为:⑴是;跑; ⑵ C; ⑶愚;怯;无耻; ⑷识人大体(或察人准确)。 【点评】⑴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

2015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试题专题汇编

古诗词的阅读与欣赏 (2015?河南中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0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乡(意思对即可。 2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2015?威武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22-23题 岁暮道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22.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A.母亲疼爱儿子的心没有穷尽,儿子一回家,母亲就高兴得睡不着,直到第二天明。 B.儿子长时间没有回家,母亲只能把爱与思念寄托在“寒衣”和“家信”上。 C.儿子为了不让母亲担忧而向母亲撒谎,之后他又承认了错误。 D.尾联中的“风尘”比喻在外漂泊的艰辛劳累。 23.“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一句中诗人困什么而“愧”? “愧”是因为诗人这些年漂泊在外,没有尽到为人子的孝心与责任,反而让母亲牵挂担扰。 (2015?十堰中考)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3.下面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本词描绘冬猎盛况,上阕写出猎场面,极其壮观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下阕向朝廷请战,豪情壮志跃然纸上。 B.写作此词时,作者刚刚四十岁,而词中自称“老夫”,显然有时不我待、功业未就的迟暮之感。 C.词中运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含蓄委婉地表示: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D.季羡林说:“苏轼是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最全面的伟大天才。”苏轼的才能是多方面的,在词的创作上,他摆脱了婉约派的传统,创豪放词派,与辛弃疾并称。 24.请你自选角度,对“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做点赏析。 角度一: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角度二:抒写作者的爱国思想和豪情壮志;角度三:运用修辞,比喻,雕弓如满月,生动形象地展示力量,表明决心;引用,有射天狼,委婉指出边防重点。 (2015?襄阳中考)诗词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复习

中考古诗文默写 (一)课标古诗词曲36首(常考名句) 1.《关雎》《诗经》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广西贵港)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2)(2015· (3)《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5)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6)《关雎》中,表达文静美好的女子是君子理想配偶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7)《关雎》中,描写对伊人追求不得,翻来覆去难以入眠的语句是: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蒹葭》《诗经》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南通)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2)(2015· (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广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5)(2015· (6)今天常被我们引用来形容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7)诗中记叙作者逆流追寻伊人时的困境的句子是: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3.《观沧海》曹操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诗歌中表现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的一句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4.《饮酒》陶渊明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描写诗人被眼前的美景吸引,而无法用“真意”表达出来的语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木兰诗》(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的诗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5)《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7)《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

2015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二总复习课件试题(中考题)

2015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二总复习课件试题(中考题) 考点跟踪突破27 文言文阅读(二) 断句和翻译 一、(2013?连云港)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为学 (清)彭端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选自《白鹤堂文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 A.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字共三十有四 B.蜀之鄙有二僧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西蜀之去南海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野有麦场 [点拨:A做/雕刻B边远的地方/目光短浅C距离D反而/转头看、看见]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三处。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 惭色。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 __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__ (2)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__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__ 4.你从这篇文章中领悟到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__做任何事只要肯努力,付出行动,就能成功,空想只会一事无成。__ 二、(2014?福州)阅读《醉翁亭记》,完成练习。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

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

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文言文比较阅读题 江苏省常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 二、文言文阅读 7.阅读两组文言选段,完成各题。 甲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乙 我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①,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②.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③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④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⑤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慍见曰:“君子亦有穷⑥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⑦矣。”(《史记?孔子世家》)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 【注释】①拜礼:拜见并接受聘礼。②中诸侯之疾:切中诸侯的弊病。③所设行:措施和作为。④用事:当政,掌权。⑤徒役:服劳役的人。⑥穷;走投无路、困厄。⑦滥:不加节制,乱来。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2015年广西中考古诗文默写(真题)

2015年广西古诗文填空 南宁 1、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3、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4、____________________,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 5、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典故感叹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完整默写李白《春夜洛城闻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州 7、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8、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9、人不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1、_________________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2、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 13、鸢飞戾天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14、“面朝黄土背朝天”,生动表现了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情景。白居易在《观刈麦》中表现这种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背灼炎天光”。 15、德不孤,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桂林 16、其必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17、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18、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 19、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0、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已亥杂诗》) 21、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2、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4、_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贵港 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 26、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28、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9、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0、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31、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表示词人和证人们矛盾心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池 3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3、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34、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5、___________________,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36、子曰:“__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则》) 37、中华诗文,源远流长,漫步其间,品味无穷;登泰山,你领略杜甫“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的雄 心壮志;到边塞,你会体会岑参对归京友人“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____________”的难舍之意;过汴京(开封),你会感叹亡国之君李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寄托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及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经典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①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①拏,又作“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大雪三日________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选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下雪;勉强;尽力 (2)①我划着一艘小船,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炉火,独自前往湖心亭赏雪。②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3)使用白描手法。作者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简练单纯的文字,寥寥几笔,不加烘托渲染地勾勒出一幅素洁淡雅、万籁无声的西湖雪景图,也写出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 (4)作者在天寒地冻、西湖人迹罕至的情况下仍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出他痴迷山水、不随流俗的生活情趣。 【解析】【分析】(1)结合句意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注意“雪”属于词类活用。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 拏:通“桡”,撑(船)。毳衣:细毛皮衣。故此句可以翻译为:我划着一艘小船,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炉火,独自前往湖心亭赏雪。② 焉得,哪能。更,还。故此句可以翻译为: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3)结合这句话的内容分析,这句话作者描写雪景,他不是用非常优美、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而是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词就是数词加量词,没有色彩,没有形象,语言非常简洁,不加渲染,但却勾勒出一幅素洁淡雅、万籁无声的西湖雪景图,也写出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当时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作者却独往湖心亭看雪,如

2018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含答案)

2018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 1.阅读《三人成虎》一文阅,回答后面的问题: 庞恭与太子将质于邯郸①,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②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③魏也远于市,议臣者④过于三人,愿⑤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⑥先至。后太子罢质,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⑦。 (《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解】①庞恭与太子将质于邯郸:魏国大臣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庞恭:魏国大臣。质:做人质。邯郸:赵国国都,在今河北邯郸市。②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③去:距离。④议臣者:议论我的人。议:议论。这里是非议,说人坏话。臣:庞恭自称。⑤愿:希望。⑥谗言:坏话。⑦竟不得见:庞恭再也没有见到魏王。竟:最终。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王信之乎() ②愿王察之() ③庞恭从邯郸反() ④后太子罢质() ⑵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A.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 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刻舟求剑》) C.观之正浓(《幼时记趣》) D.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三人言市有虎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⑵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幼时记趣》) 4.成语“三人成虎”就是来源本篇,请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谈谈你对这个成语的理解 2.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