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渡鸟大颅榄树

渡渡鸟大颅榄树
渡渡鸟大颅榄树

渡渡鸟和大颅榄树

300多年前,印度洋的毛里求斯岛上,栖息着一种鸟,嘴长翅短,体态笨重,憨态可掬。虽然有翅,却不会飞翔。这种鸟的名字叫渡渡鸟。没有人打搅它们,所以,它们在岛上一直过着安详、悠闲的生活。

直到有一年,岛上陆陆续续来了许多定居的人之后,渡渡鸟的生活被打乱了,它们的厄运来临了。

来岛上定居的居民要吃饭,要生存,可是岛上没有多少食物。不久,人们就发现了这些不会飞而且肥硕的渡渡鸟。所以,渡渡鸟首当其冲成了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一时间,岛上独有的鸟声陡然增添了枪声。人们兴高采烈地收获着“战利品”,渡渡鸟成了居民的盘中餐。

美味给居民们带来了甜头,被捕杀的渡渡鸟越来越多,从最初的一只、几只,到每天捕杀成千上万只。结果,渡渡鸟一天比一天减少。终于,1681年,最后一只渡渡鸟死在了枪口下。从此,再也看不见渡渡鸟的踪影了,渡渡鸟灭绝了。

岛上还有一种珍贵的树木,大颅榄树。该树种一直繁殖旺盛,可奇怪的是,自从渡渡鸟灭绝之后,岛上就再也没有长出过这种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颅榄树越来越少,渐渐消失,到了灭绝的边缘。

专家研究发现,大颅榄树是靠渡渡鸟来传播发展的,树籽必须经过渡渡鸟的消化道才能发芽、生根。

人们的滥捕乱杀,导致了渡渡鸟的灭绝;渡渡鸟的灭绝,导致了大颅榄树的濒危。究其原因,是环境的破坏,生态的恶化,导致了生物链的失衡。今天,人类的手还在无形中制造着与大颅榄树相似的悲剧。该觉醒了!否则总有一天人类自己将成为这场悲剧的主角。

动物灭绝事件表

地球上自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生存过,如今绝大多数早已消逝。物种灭绝作为地球上生命进化史的一种自然现象,本是正常事件,如2.5亿年前的三叶虫、6500万年前的恐龙均已灰飞烟灭。但是,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目空一切地参与大自然的事务以后,使这个灭绝时间表大大地提前了。 地质时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极为缓慢,鸟类平均300年灭绝1种、兽类平均8000年灭绝一种;到1600年至1700年,每10年灭绝1种;1850年至1950年,鸟兽的平均灭绝速度为每年1种了,即有100多种动物灭绝了,而且这种灭绝还在以加速度的趋势进行着。1600年以来,记录在案的动物灭绝资料已经够惊人的:120种兽类和250种鸟类已不复存在。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份报告说:目前世界上每分钟有1种植物灭绝,每天有1种动物灭绝,这种远远高于自然的“本底灭绝”速率上千倍的局面是有关地球生命生存状况与质量的严峻警告! 麋鹿,1900年灭绝于南海子 近年动物灭绝记载:渡渡鸟(印度,1781),蓝马羚(南非,1799),马里恩象龟(舌塞尔,1800),大海雀(大西洋,1844),欧洲野马(欧洲,1876),斑驴(亚洲,1883),白臀叶猴(中国,1893),旅鸽(北美,1914),佛罗里达猴(北美,1917),卡罗莱那鹦鹉(北美, 1918),中国犀牛(中国,1922),高加索野牛(欧洲,1925),巴厘虎(印尼,1937),红鸭(印度,1942),普氏野马(中国, 1947),袋狼(澳洲,1948),冠麻鸭(亚洲,1964),爪哇虎(印尼,1972) 中国白臀叶猴:1882年灭亡 大海雀:1944年灭绝 亚洲猎豹:1948年灭绝 喀斯喀特棕狼:1950年灭绝中国豚鹿:1960年灭绝 亚洲狮:1908年灭绝 台湾云豹:1972年灭绝 西亚虎:1980年灭绝 白狼:1911年灭绝。新疆虎1916年 已在地球上生存了两千多万年,只在中国长江出没的白鳍豚,2007年8月8日正式宣告绝种。 野生华南虎灭绝

渡渡鸟是怎么灭绝的

渡渡鸟是怎么灭绝的? 在印度洋西南部,有一个岛国,名叫毛里求斯,由毛里求斯岛、罗德里格斯岛等组成,面积为2,040平方公里,人口975,203人,首都为路易港。毛里求斯四面环水,同大陆隔离,境内奇峰兀立,林木葱郁,流水潺潺,百鸟欢唱。岛上的动植物在千万年的进化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同临近的大陆完全不同的独特的物种。 1505年葡萄牙航海家来到该岛时,为之取名“蝙蝠岛”。1598年荷兰人又来到该岛,并以荷兰莫里斯王于的名字命名该岛为“毛里求斯”。1715年毛里求斯被法国占领,1814年成为英国殖民地达一百五十八年之久。1968年3月12日宣布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独立时,采用红、蓝、黄、绿四色国旗,在国徽上绘有渡渡鸟的图案,使之成为毛里求斯的国鸟。这既不因其外貌美丽,也不因其习性独特,而是因其重要的象征作用。 在15世纪以前,岛上的渡渡鸟数量还是很多的。但自从欧洲殖民者相继在这里定居之后,不仅他们带来的猪、狗、猴、鼠等动物开始捕食渡渡鸟的卵和雏鸟,而且他们也开始对大片森林进行砍伐和对肉味细嫩鲜美的渡渡鸟进行大肆猎杀,终于导致渡渡鸟于1690年前后绝灭。 渡渡鸟是一种不会飞的鸟,仅产于非洲的岛国毛里求斯。肥大的体型总是使它步履蹒跚,再加上一张大大的嘴巴,使它的样子显得有些丑陋。幸好岛上没有它们的天敌,因此,它们可以安逸地在树林中建窝孵卵、繁殖后代。 公元16世纪后期,带着来复枪和猎犬的欧洲人来到了毛里求斯,不会飞又跑不快的渡渡鸟厄运降临了。欧洲人来到岛上后,渡渡鸟就成了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从这以后,枪打狗咬,鸟飞蛋打,大量的渡渡鸟被捕杀,就连幼鸟和蛋也不能幸免。开始时,欧洲人每天可以捕杀到几千只到上万只渡渡鸟。可是由于过度的捕杀,很快他们每天捕杀的数量越来越少,有时每天只能打到几只了。 公元1681年,最后一只渡渡鸟被残忍的杀害了。从此,地球上再也见不到渡渡鸟了,除非是在博物馆的标本室和画家的图画中。 奇怪的是,渡渡鸟灭绝后,与渡渡鸟一样是毛里求斯特产的一种珍贵的树木-大颅榄树也渐渐稀少,似乎患上了不孕症。本来渡渡鸟是喜欢在大颅榄树的林中生活,在渡渡鸟经过的地方,大颅榄树总是繁茂,幼苗茁壮。到了20世纪80年代,毛里求斯只剩下13株大颅榄树,这种名贵的树眼看也要从地球上消失了。 大颅榄树的状况使科学家们深感焦虑,抢救大颅榄树成了一个紧张的课题。科学家们通过种种实验与推想分析,可是几年过去了,没有任何进展。公元1981年,美国生态学家坦普尔也来到毛里求斯研究这种树木,这一年正好是渡渡鸟灭绝300周年,坦普尔细心地测定了大颅榄树的年轮后发现,它的树龄正好是300年。就是说,渡渡鸟灭绝之日也正是大颅榄树绝育之时。

鸟类知识

鸟类知识 蔡依诺整理鸟类通常是带羽、卵生的动物,有极高的新陈代谢速率,长骨多是中空的,所以大部分的鸟类都可以飞。最早的鸟类大约出现在1.5亿年前。他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前肢特化为翼,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肌胸发达,骨骼愈合、薄、中空,脑比较发达。有气囊可以进行双重呼吸,没有膀胱则可以减少身体质量。这些身体特征都很适应飞翔。 鸟纲(Aves)全世界现有鸟类9000余种,我国有1329种。绝大多数营树栖生活。少数营地栖生活。水禽类在水中寻食,部分种类有迁徙的习性。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国内的种类多分布于西南、华南、中南、华东和华北地区。鸟类体表被羽毛覆盖,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并且具有角质喙。 特征 鸟的主要特征是:大多数飞翔生活。体表被羽毛覆盖,一般前肢变成翼(有的种类翼退化),骨多孔隙,内充气体;心脏有两心房和两心室。体温恒定。呼吸器官除具肺外,还有由肺壁凸出而形成的气囊,用来帮助肺进行双重呼吸。卵生。鸟是两足、恒温、卵生的脊椎动物,身披羽毛,前肢演化成翅膀,有坚硬的喙。鸟的体型大小不一,既有很小的蜂鸟也有巨大的鸵鸟和鸸鹋(产于澳洲的一种体型大而不会飞的鸟)。 鸟的分类 鸟类种类繁多,分布全球,生态多样,现在鸟类可分为三个总目。平胸总目,包括一类善走而不能飞的鸟,如鸵鸟。企鹅总目,包括一类善游泳和潜水而不能飞的鸟,如企鹅。突胸总目,包括两翼发达能飞的鸟,绝大多数鸟类属于这个总目。目前全世界为人所知的鸟类一共有9000多种,光中国就记录有1300多种,其中不乏中国特有鸟种(参见中国特有鸟种列表)。大约有120~130种鸟已绝种,与其他陆生脊椎动物相比,鸟是一个拥有很多独特生理特点的种类。鸟的食物多种多样,包括花蜜、种子、昆虫、鱼、腐肉或其他鸟。大多数鸟是日间活动,也有一些鸟(例如猫头鹰)是夜间或者黄昏的时候活动。许多鸟都会进行长距离迁徙以寻找最佳栖息地(例如北极燕鸥),也有一些鸟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度过(例如信天翁)。大多数鸟类都会飞行,少数平胸类鸟不会飞,特别是生活在岛上的鸟,基本上也失去了飞行的能力。不能飞的鸟包括企鹅、鸵鸟、几维(一种新西兰产的无翼鸟)、以及绝种的渡渡鸟。当人类或其他的哺乳动物侵入到他们的栖息地时,这些不能飞的鸟类将更容易遭受灭绝,例如大的海雀,和新西兰的恐鸟。 鸟类之最 最小的鸟和最小的鸟卵 许多人都知道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类,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全世界的蜂鸟有315种左右,分布于从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到南美洲的麦哲伦海峡,以及其间的众多岛屿上。它们的体形差异也很大,最大的巨蜂鸟体长达21.5厘米,当然不能说它是世界上最小的鸟了。而产于古巴的吸蜜蜂鸟的体长只有5.6厘米,其中喙和尾部约占一半,体重仅2克左右,其大小和蜜蜂差不多,这样的蜂鸟才是世界上体形最小的鸟类,它的卵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卵,比一个句号大不了多少。蜂鸟的羽毛大多十分鲜艳,并且闪耀着金属的光泽。它们的飞行本领高超,可以倒退飞行,垂直起落,翅膀振动的频率很快,每秒钟可达50~70次,所以有“神鸟”、“彗星”、“森林女神”和“花冠”等称呼。我国近几年有很多地方都声称发现了蜂鸟,其实都是误传。

鸟类知识知多少

鸟类知识知多少 鸟类种类繁多,分布全球,生态多样,现在鸟类可分为三个总目。平胸总目,包括一类善走而不能飞的鸟,如鸵鸟。企鹅总目,包括一类善游泳和潜水而不能飞的鸟,如企鹅。突胸总目,包括两翼发达能飞的鸟,绝大多数鸟类属于这个总目。 大多数鸟类都会飞行,少数平胸类鸟不会飞,特别是生活在岛上的鸟,基本上也失去了飞行的能力。不能飞的鸟包括企鹅、鸵鸟、几维(一种新西兰产的无翼鸟)、以及绝种的渡渡鸟。当人类或其他的哺乳动物侵入到他们的栖息地时,这些不能飞的鸟类将更容易遭受灭绝,例如大的海雀,和新西兰的恐鸟。 鸟类种类很多,在脊椎动物中仅次于鱼类.目前全世界为人所知的鸟类一共有9,000多种,光中国就记录有1,300多种,其中不乏中国特有鸟种(参见中国特有鸟种列表)。大约有120~130种鸟已绝种,与其他陆生脊椎动物相比,鸟是一个拥有很多独特生理特点的种类。这些鸟在体积、形状、颜色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这么多的鸟类中,最大的要数鸵鸟,它是鸟中的"巨人"。非洲鸵鸟体高2.75米,最重的可达165.5千克。最小的是南美洲的蜂鸟,体长只有50毫米,体重也就同一枚硬币一样重。鸟能飞翔,但并不是所有的鸟都可以飞起来。比如鸵鸟双翅已退化,胸骨小而扁平,没有龙骨突起,不能飞翔。企鹅是特化了的海鸟,双翅变成鳍状,失去了飞翔能力。有的鸟虽然可以飞行但飞行的距离不是特别远,如家鸡由于双翅短小,不能高飞,但至少可以飞几十米远;而家鸭彻底失去了飞行的能力。在会飞的鸟中,飞行最高的要算秃鹫了,飞行高度可在9000米以上。飞行最快的是苍鹰,短距离飞行最快时速可达600多千米。飞行距离最长的则是燕鸥,可从南极飞到遥远的北极,行程约1.76万千米。鸟类新陈代谢旺盛,消化力强,所以鸟类的食量相当大,例如蜂鸟一天吸食的花蜜量等于体重的一倍。一些小型鸟类每天的食物量相当于体重的10%~30%。大多数鸟类是杂食的,并不太挑挑拣拣。每年春天和秋天,鸟类都成群结队,遮天蔽日地在天空中飞行,这种在不同季节要更换栖息地区,或是从营巢地移至越冬地,或是从越冬地返回营巢地的季节性现象称为鸟类迁徙。每年大地回春,鸟类就开始进行求爱、生殖、营巢、孵卵和育雏等一连串的活动。 鸟的食物多种多样,包括花蜜、种子、昆虫、鱼、腐肉或其他鸟。大多数鸟是日间活动,也有一些鸟(例如猫头鹰)是夜间或者黄昏的时候活动。许多鸟都会进行长距离迁徙以寻找最佳栖息地(例如北极燕鸥),也有一些鸟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度过(例如信天翁)。鸟由于用喙在土壤中取食,喙一般狭长尖细,口中没有牙齿。 体形最大的鸟:世界上体形最大的现生鸟类是生活在非洲和阿拉伯地区的非洲鸵鸟,它的身高达2~3米,体重56千克左右,最重的可达75千克。但它不能飞翔。它的卵重约1.5千克,长17.8厘米,大约等于30-40个鸡蛋的总重量,是现今最大的鸟卵。 翼展最宽的鸟:漂泊信天翁,3.63米。 最大的飞鸟:生活在非洲东南部的柯利鸟,翅长2.56米,体重达18千克左右,是世界上能飞行的鸟中体重最大者。 最重的飞鸟:大鸨,雄性的体重18千克。 最小的猛禽:婆罗洲隼,体长15厘米,体重35克。 羽毛最多的鸟:天鹅,超过25000根。 羽毛最少的鸟:蜂鸟,不足1000根。 羽毛最长的鸟:天堂大丽鹃,尾羽是体长的2倍多。 寿命最长的鸟:鸟类中的长寿者不少,如大型海鸟信天翁的平均寿命为50~60年,大型鹦鹉可以活到100年左右。在英国利物浦有一只名叫"詹米"的亚马逊鹦鹉,生于1870年12月3日,卒于1975年11月5日,享年104岁,不愧为鸟中的“老寿星”。 寿命最长的环志海鸟:王信天翁,60余年。 寿命最长的笼养鸟:葵花凤头鹦鹉,80余年。 飞行速度最快的鸟:尖尾雨燕平时飞行的速度为170千米/小时,最快时可达352.5千米/小时,堪称飞得最快的鸟。 冲刺速度最快的鸟:游隼,在俯冲抓猎物是能达到180千米/小时。 水平飞行最快的鸟:欧绒鸭,76千米/小时。

鸟 鸟,又叫鸟儿。字典解释:脊椎动物的一类,温血卵生,用肺呼吸,几乎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大多数能飞。在动物学中,鸟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型或梭形),大多数飞翔生活。体表被覆羽毛,一般前肢变成翼(有的种类翼退化);胸肌发达;直肠短,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有助于减轻体重,利于飞行;心脏有两心房和两心室,心搏次数快。体温恒定。呼吸器官除具肺外,还有由肺壁凸出而形成的气囊,用来帮助肺进行双重呼吸。 起源编辑 鸟类起源的研究[1],经过了主要这样的一些阶段。 1868年,赫胥黎提出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赫胥黎是英国著名的一个生物学家,也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坚定支持者,同时他也是首先提出鸟类起源于恐龙学说的一位学者。 到了1927年,丹麦古生物学家海尔曼在他1927年发表了一本非常经典的著作《鸟类的起源》书中提出,鸟和恐龙虽然十分相似,但恐龙因为已经十分特化,所以鸟类可能不会从恐龙直接起源,而是和恐龙有一种共同的祖先,这就是槽齿类。所谓槽齿类,就是说比恐龙更加原始的一种化石类群,这个类群被认为是产生了恐龙、鸟类、鳄鱼等现代一些主要的脊椎动物大的类群,它出现的时代可能会更早一点,比侏罗纪、白垩纪还要早的三叠纪出现。这种学说从提出来以后,一直盛行了大概有半个世纪。 从1973~1985年,恐龙起源说再次复兴。学者在研究脊椎动物化石的时候,发现有一块被鉴定成翼龙的化石具有羽毛,进而找到了另外一件始祖鸟化石。这种偶然的发现,使学者将鸟类和恐龙的关系连接到了一起。1986年一直到2013年,恐龙起源学说不断盛行,越来越多的化石证据支持了这样的一种假说。 来自于中国的带毛的恐龙,如中华龙鸟是第一个身上保存真正的分叉羽毛的恐龙化石。该化石的发现,引起了国际古生物学界很大的轰动,被认为是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学说最重要最新的证据。 甚至有学者提出恐龙没有灭绝,我们所见到的现生的鸟类都是恐龙,生活在南美的蜂鸟当然就自然而然成为最小的恐龙。 鸟类的起源是复杂的问题,当更多证据被发现后,或许还有其他的解读。

渡渡鸟Dodo

Dodo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For other uses, see Dodo (disambiguation). Dodo reconstruction reflecting new research at 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Extinct (about 1681) (IUCN 3.1) Kingdom:Animalia Phylum:Chordata Class:Aves Order:Columbiformes Family:Columbidae Subfamily:?Raphinae Genus:?Raphus Brisson, 1760 Species:?R. cucullatus ?Raphus cucullatus (Linnaeus, 1758)

Former range (in red) ?Struthio cucullatus Linnaeus, 1758 ?Didus ineptus Linnaeus 1766 The dodo(Raphus cucullatus) was a flightless bird endemic to the Indian Ocean island of Mauritius. Related to pigeons and doves, it stood about a meter (3.3 feet) tall, weighing about 20 kilograms (44 lb), living on fruit, and nesting on the ground. The dodo has been extinct since the mid-to-late 17th century.[1] It is commonly used as the archetype of an extinct species because its extinction occurred during recorded human history and was directly attributable to human activity. The phrase "dead as a dodo" means undoubtedly and unquestionably dead, whilst the phrase "to go the way of the dodo" means to become extinct or obsolete, to fall out of common usage or practice, or to become a thing of the past. Contents [hide] ? 1 Discovery and etymology ? 2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 3 Morphology and flightlessness ? 4 Diet ? 5 Extinction o 5.1 Cultural significance ? 6 See also ?7 References ?8 External links

鸟类大全鸟名

鸟类大全鸟名 鸨鹎鸧鹑雕 鹗鸽鹄鹖鸿 鵙鴂鹭难鸥 鹏鹊鷫隼鷤 枭鸮雅焉雁 燕鹞鶂莺鹰 鹬鸢鹯鸩鸷 鹌鹑八哥白鹳白鹤白鹮白鹭白鹏白隼白鹇百灵斑鸫斑鸠斑鹟半翅北鹨拨谷伯劳伯赵勃姑博劳

鹁鸪布谷彩鹳彩鹮彩鹬苍鹭苍鹰鸧鹒藏雀藏鹀草鹭草鸮晨风鸱鸮池鹭斥鷃赤鸟赤雀赤乌丑鸭楚乌春扈催归踆乌大鸨大风大鵟戴菊戴絍戴胜丹雀滇?6?2 雕鸮冬扈董鸡豆雁杜鹃杜宇渡鸦烦鹜翡翠蜂虎蜂鸟蜂鹰凤雏芙蓉鸽子归飞鬼鸮郭公海鸥寒鸦河鸟河乌鹤鹬

黑鹎黑鹳黑鹮黑鳽黑颧 黑鹇黑雁黑鸢红鹳红隼 红鸮虹雉鸿雁槲鸫画眉 唤起皇鸠黄鹄黄鹂黄雀 黄鹀灰鹤灰鹀灰雁翚雉 矶鹬吉了棘扈佳宾佳客 家鸦家燕剑鸻交精焦明 鹪鹩金雕锦凤锦鸡锦鸟 锦驼精卫九扈雎鸠巨?6?2 鹃鸠隽雉孔雀昆鸡蓝鹤 蓝鹀蓝鹇老鸹老扈雷鸟

栗鹀栗鸢蛎鹬椋鸟鹩哥猎隼林雕林鹨林鸟林鹬流离陇客露禽芦鹀芦莺鸬鹚鹭鸶绿鸠绿鹭绿雉鸾鸟麻雀猛鸮蒙鸠棉凫冕雀妙言漠鵖木客目黑南客鸟鸫欧鸽琶鹭频伽破镜圃鹀琴鸟青鸟丘鹬秋扈鸲鹟鸲鹆鸜鹆雀鹰鹊鸲鹊鸭鹊鹞桑扈沙鵖沙鸡山鹨山鹛山鹰商羊

勺鸡蛇雕圣鹮鸤鸠石鸡石雀世乐树鹨树鹊霜禽霜信水鹨水雉松雀松鸦睢鸠穗鵖鹈鴂鶗鴂天鹅田鸫田鹨田鹀秃鹫秃鹙宛雏王母苇鹀文须乌雕乌鸫乌鹃乌鹊乌鹟乌鸦五鸠五鸟五雉兀鹫希有鵗雉鸂鶒喜鹊夏扈仙客仙鹟闲客宵扈萧相小鸥小隼小鹀笑鸟谢豹信鸽

星鸦行扈雄鹰鸺鹠旋目雪鹑雪鸽雪鸡雪客雪鸮雪雁血雀血雉鸦鹃鸦鸮岩鸽岩鹨岩鹭岩燕燕鸻燕鸥燕雀燕隼燕子阳乌鹞子冶鸟野鸭夜鹭夜鹰遗鸥蚁?6?4 阴羽银鸥鹦鹉鹰雕鹰鹃鹰鸮庸渠游隼鱼雕鱼狗鱼鸿鱼鹰渔鸥雨燕冤禽鸳鸯原鸽原鸡鸑鷟云雀噪鹃泽鹬翟雉

渡渡鸟灭绝启示录

渡渡鸟灭绝启示录 摘要: 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在他著名的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活灵活现地描述了一只渡渡鸟形象,然而渡渡鸟形象仅仅是他参观大英博物馆渡渡鸟化石时产生的灵感,他并未真正见过,自从1861年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见到过渡渡鸟,从被发现到灭绝用了不到一百年时间,渡渡鸟成为恐龙之后人类记载的第一个已知的灭绝物种。本文着重渡渡鸟的起源和进化来探究它的灭绝原因、人类对进化自然选择的干扰以及非正常物种新陈代谢所对生态平衡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起源迁徙说、环境诱导、自然选择、人为干扰、生态失衡正文: 英国人有时会说一句成语“as dead as a Dodo”,当他这样说的时候说明他一定很值得同情,因为这句话译为“死得像渡渡鸟一样”,意思是彻底消失毫无转机。渡渡鸟是人类接触到的已知的第一个已灭绝物种,带给人类的启示是震撼的,使人类开始意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渡渡鸟的岛国毛里求斯曾经出现过的一种鸟类,虽然已经灭绝,但它依然是毛里求斯共和国国徽上的标志。它体型巨大,长100—110厘米,近似火鸡。体羽主要为灰白色和蓝色,脸部裸露部分为红色。眼睛白色。嘴黑色。腿、脚为黄色。它的外形有点像鸽子,但颈部较

短,嘴尖钩曲,尾羽卷曲。身躯臃肿,翅膀退化,善于奔走,不能飞翔。性格温顺而笨拙,栖息于林地中。叫声似“渡渡”。以树木果实为食。营巢于林间草地上。每窝仅产1枚卵。渡渡鸟首次出现是在马达加斯加海岸外的毛里求斯岛,曾一度渡渡鸟会飞。关于渡渡鸟的起源科学界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的一项新化石DNA研究和地质学的结合揭开了这一著名鸟类神秘进化史的面纱,研究表明渡渡鸟的祖先很有可能来自东边的东南亚地区,它们飞越印度洋,在毛里求斯定居下来,特殊的环境促成了它们相对特殊的进化。 牛津古代生物分子中心从牛津唯一渡渡鸟标本的软组织上提取了少量DNA。研究显示,它跟另一种灭绝的毛里求斯鸟——矾鸫有亲缘关系。这些数据显示,在大约2600万年前,渡渡鸟和矾鸫彼此开始分化,通过进化形成新的物种。最令人好奇的是,DNA研究显示渡渡鸟与巨鸽之间也存在血缘关系。与其关系最近的鸽子亲人当属东南亚地区的尼柯巴鸠,稍远一些的则是新几内亚岛的皇冠鸽和萨摩亚群岛长有齿喙的鸽子 DNA检测从遗传上证明了渡渡鸟与东南亚地区鸟类的亲缘关系,从地理学上对毛里求斯和东南亚的对比也为这种东南亚迁徙起源说提供了可能性。毛里求斯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分夏冬两季,终年湿润,雨量较充沛,夏季雨量多于冬季。东南亚地区同时具有赤道多雨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充沛的水汽形成了繁茂的热带森林。两个地区都是水汽充沛的多雨气候类型,植被也都是热带森林或者亚热带季风林,适宜生物繁衍生存,大多数物种从东南亚地区迁徙到毛里求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