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孩子的最佳发展——“儿童生活作文教

一切为了孩子的最佳发展——“儿童生活作文教
一切为了孩子的最佳发展——“儿童生活作文教

一切为了孩子的最佳发展——“儿童生活作文

:02-11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以生活为源泉以育人为目标

摘要:

(一)作文教学生活化理论探索

1、深入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每月有计划地进行陶行知教学思想特别是陶行知原著的学习。

2、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当前教学新理论,努力吸取各种教育思想的优势。学习各种教学方法,借鉴各种教学模式,广收博录,为我所用。要通过读书看报、外出学习,特别要利用网络信息,吸收前沿的教育理论和思想,汲取各种教育实践的营养。

3、更新观念,开阔眼界,把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置于教育观念的改造的系统中来关注,放到育人的高度来考察(着眼于人的发展,适应于社会的发展),把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放到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的整体改革的环境中来实践。

4、不断总结,勤于反思,在反复探索中逐渐总结出规律性认识。

(二)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研究

学生作文内容应该也必须是学生生活内容的反映,学生的写作才是兴趣盎然而不枯燥乏味的,我们研究作文教学生活化,要从生活出发,构建作文教学内容系列。

1、提高生活认识水平,是写作的基础,也是作文教学的内容。写作是生活认识水平的反映。我们要从提高生活质量角度来关注作文生活化的意义,以写作来反映生活,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而对生活的深入理解,又直接促进学生作文深度的发展。最终形成生活与写作的良性循环,文道结合的良性循环。作文是学生心理功能的学习实践活动,学生作文经历了一个“物”(客观事物)到“情”、“识”(观念情感、认识水平)到“辞”(语言文字)的双重转化过程,因此,丰富学生生活、提高认识能力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教育中必须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去以生活为课堂,去享受人生,热爱生活,这样,我们才能从文中见“人”。

2、学校生活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作文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其生活方式能反映其它生活的内容。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强调作文教学过程成为生活教学的过程,使写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内容,要以自我表现、生活写照、应用、议论文字、说明文字等作文内容将生活的一切作为作文内容的一切,使作文的空间与时代的空间,与学生生活的空间相融。

以文字阐明观点,是生活的要求,是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也是作文的要求,我们要高年级适当运用论文写作格局,激发学

生主观意识,初步学会收集、整理、分析信息,较为清晰地阐明观点。

3、研究写作动机的激发,顺应学生作文心理规律,用生活激发写作动机。注重作文教学的时空优势的利用,计划作文和随机作文相结合,抓住生活契机,抓住学生情感的敏感点,作文于学生想写作文时,于生活需要作文时。

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研究要努力符合这样的要求:内容是儿童生活的内容,写作是因生活的需要,变作文外在要求为学生内在的心理要求。

(三)作文训练方式生活化研究

1、训练包含“训”与“练”两层意义,是“训”与“练”的统一。小学作文训练方式生活化是建立在生活需要上的训练,从学生整个人生来说,训练是一种手段,生活才是目的。作文训练方式生活化是将教学的训练要求,转述为生活的要求,在生活中训练写作。树立大作文观,把作文视作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创设生活条件训练写作,教学要研究学生的生活,引进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生活,缩短课堂需要和生活需要的距离,训练学生提高正确表达生活的能力。

2、运用多种训练手段。

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决不排斥语言文字的训练,而是要在生活化思想的指引下,提高语言表达力,使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生活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思想能力协调发展。教学中,我们要

创设条件,利用各种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方法,创设作文的生活氛围,给予机会,激发成功欲。

在阅读中训练写作。阅读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课堂更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实践的时间占学生生活的很大部分。根据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思路改革阅读教学,也是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的延伸,即以写作为手段促进阅读理解,丰富课堂生活,在学生感悟文本中提高领悟生活的能力。

课外阅读应为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生活质量、丰富生活内容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丰富语言表达和生活认识能力的重要渠道。课外阅读对于学生认识能力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第一兴趣”,理应成为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口号之一。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一切有生命和爱的生物、一切生存着的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基本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那么什么是幸福?如何做有幸福感的教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多年来,教师一直被尊为春蚕、红烛、太阳,然而这赞美的背后,教师的青灯黄卷,似乎离幸福很远。在枯燥单调的工作环境中,教师远离了创新;过重的工作负荷下,教师丧失了激情;如影随形的精神压力,让教师身心疲惫;微薄的薪金使教师的社会地位难以真正提升。 素质教育更加关注师生的共同成长与人生幸福,但是,素质教育和教育的素质是互为条件的,从一定意义上讲素质教育就是有素质的教师所引导未成年个体精神世界的生长生成,启迪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的美好情怀,给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的教育。教育过程须使学生获得幸福。人通过劳动把他的目的、观念实现在劳动产品中,使对象成为人化的对象,使人的本质对象化了,马克思的话启示我们,幸福不是一个抽象、空洞的概念,而是存在于我们劳动生活过程中,并通过过程显示出来。因此,只要我们用激情、爱心、智慧、感恩和追求对待工作与生活,就会发现,我们是幸福的。 一:满怀爱心 叶圣陶先生曾言: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在于为人师表......师爱是教育的核心。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关爱、信任、鼓励、认可、高期望环境之中,他就会自信、自强、自立。拥有爱心的教师会从学生的

调皮中看到童趣, 从一块石头里面发现一道风景,从一粒沙子中感受灵魂的律动,会为每个孩子而感到骄傲与自豪,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老师会从学生点滴的进步中感受自我价值实现,毕业时、多年后,学生一句谢谢老师的真诚的问候,教师诠释了幸福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教育也就要少一些功利,实现了其根本的价值与功能。 二:满怀激情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师只有用自己旺盛的生命之火,才能点燃学生那旺盛的生命之火;教师只有以自己充沛的生命激情,才能唤醒学生那充沛的生命激情:教师只有以自己远大的生命理想,才能培植出学生那远大而辉煌的生命理想!教师只有用高雅的人格才能熏陶、浸润学生高尚的人格,教师只有拥有了激情,才能更好地把学习的快乐传播给学生,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才会让教育教学演奏出一首首流畅、和谐、动人的乐章。 三:满怀智慧 当我们的心灵被分数禁锢,当我们的灵魂被成绩束缚,很多教师便在挣扎,更在迷茫与痛苦。幸福的教师,要满怀智慧。怎样才可以让学生快乐学习,怎样才能让学生最清晰地掌握方法,怎样使学生的记忆力提升,怎样让学生学会做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是的,如果我们用心地研究,尽快地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成熟的,具有丰富学科素养的智慧教师,教育的道路会轻松许多。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P26-27 ①0-2岁感知运动阶段(客体、永久性) ②2-7岁前运算阶段(传递、保守、自我中心、三山实验) ③7-11岁具体运算阶段(守恒实验、重量实验) ④11岁之后形式运算阶段(抽象系统) 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前5阶段)P36-37 1.0-1岁,信任对怀疑 2.1-3岁,自主对羞怯 3.3-6岁,主动对内疚 4.6-12岁,勤奋对自卑 5.12-20岁,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 6.20-40岁,亲密对孤独 三、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170 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学习过程中就要努力做到:①用探究和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②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数据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③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如果能把联系与思考的过程与协商过程结合起来,则建构意义的效率就会更高,质量也会更好。 四、学习动机的理论 186 ⑴行为强化理论(斯金纳提出)价值: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刺激和外部强化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其积极意义。不足:把所有人类行为的原因都归结为外部强化,等于否定了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是一种机械论的观点。 ⑵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提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不50% ⑶成败归因理论(斯纳提出)分内部和外部、稳定性和非稳定性、可控性和不可控性,原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 ⑷成就目标理论(德韦克提出) ⑸自我效能理论(班杜拉提出)结果因素即强化,强化有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影响其形成的因素:学习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 ⑹自我价值理论(卡文顿提出) ⑺自我决定理论(德西和瑞文提出) 五、学习动机的激发措施 ⒈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恰当进行奖惩 ⒉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 ⒊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增强对成功的期望 ⒋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 ⒌培养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成功的自信心 ⒍维护学生的自我价值,警惕自我妨碍策略 ⒎维护内在需要,促进外部动机内化 六、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直观的方式:①实物,即对实物的直接观察。②模型,即用模拟的形象来描述、表现一种食物,让学生看到无法直接观察或难以直接观察的东西。比如地球仪、

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论文成绩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姓名 学号 专业 批次/层次 指导教师 学习中心

目录 一、儿童教育观 (4) (1)儿童教育是创造幸福的教育 (4) (2)儿童精神的基本特质及其教育启示 (4) (3)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 (4) 二、我国现代的教育观 (5) 三、学前教育的概述 (5) (1)学前教育的对象 (5) (2)实施机构 (5) 四、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6) 五、学前教育与儿童的发展关系 (8) 参考文献 (11) 谢辞 (12) 附录 写作日志 (13) 成绩评定 (14)

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影响 摘要: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儿童成长提供的必要条件,给予儿童必须的保护、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学前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普遍关注,许多发达国家积极采取措施,优先发展学前教育,在普及学前教育和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上做了很多的投入,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当复杂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动态过程。学前教育的工作者只有在了解了儿童的发展后,才能选择最适当的教育方法,对儿童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适当的学前教育又能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儿童的教育观、我国现代的教育观、学前教育概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与儿童的发展关系

独特的教育环境,客观上会给孩子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儿童成长过程。人们基本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乃至人生观大都是幼儿和少年时代形成的,并将对人的一生起关键作用。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幼儿教育这一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课题。 一、儿童的教育观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要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教育学方面的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珍惜孩子有权享受欢乐和幸福。”《1》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5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递知识,而是以知识为工具理解生活,创造生活,并不断地追求生活的意义,人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物质和精神的满足感,产生丰富的幸福体验。因此,教育在于促使个体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意识,发展幸福能力,儿童教育应当使儿童幸福,幸福既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要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儿童教育是以培养完整儿童为导向的全面启蒙,全面奠基的教育,它作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具有双重价值,工具性价值和内在价值,儿童教育是全面育人的基础教育。 (1)儿童教育是创造幸福的教育 1、给儿童自我体验“自我实现的机会 2、给予儿童尊重和指导 3、给儿童交往与对话的权利和机会 4、让儿童在多元系统中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2)儿童精神的基本特质及其教育启示 1.儿童教育是一种生活化及活动性的教育 2.儿童教育是一种生态化及陶冶性的教育 3.儿童教育是一种释放主观性情和充溢诗意的教育 (3)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 1.儿童的存在不仅仅具有生物学的意义,还应该具有文化的意义。儿童期作为个体生命发展的重要时期,其重要性不是为成人生活作准备,儿童的现在和将来是一个

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 幼儿(幼儿园)

---------------------------------------------------------------最新资料推荐------------------------------------------------------ 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幼儿(幼儿园)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幼儿生理的发展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要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生理发育期。 海狸在出生几个小时就能够潜水、屏住呼吸游泳;田鼠和家鼠从出生到发育成熟只要几个星期;而人类需要生命的五分之一的时间去完成其成熟过程。 幼儿的生理发育主要是指身体各部分、各种器官、组织结构和机能的生长发育过程。 生长是指数量的增加,是指整个身体和器官可以用度量衡量出来的变化,如身高、体重和各器官的增长。 发育是指质的变化,如各器官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不断分化、成熟等。 幼儿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了解幼儿的生理发育特点将使我们更加懂得该怎样对待幼儿,理解并尊重幼儿。 二、幼儿动作的发展正是由于人类动作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高度复杂性、控制性、协调性和灵活性,使得动作的发展成为个体发展的重要任务。 幼儿动作的发展成为个体发展的重要任务。 幼儿的动作发展是其生活、游戏、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直接前提,也是其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 动作的发展本身有着严密的内在规律,遵循一定的原则,存在一 1 / 6

定的常规,是一个复杂多变而又有规律可循的动态发展系统。 研究幼儿动作的发展过程,掌握动作发展的规律,有助于丰富人类对幼儿成长过程的了解和对人类自身发展的理解。 三、幼儿注意的发展我们平时常说的侧耳倾听、聚精会神、目不移睛,实际上都是人在注意时的一种状态,即人在注意时的外在表现,心理学上说的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在其心理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 当人们处在观察、思考、想象等心理过程时,实际上都存在着一种大致相同的心理状态,存在着对某种事件和现象的心里倾向性。 正是因为有这种特殊的集中,即注意的集中才能完成观察、思考、想象等心理过程,否则就不能完成任何活动,即使是最简单的活动。 因此、注意总是有一定对象的,并且是一种能动的、积极的状态。 四、幼儿感知与观察的发展如果你将一只苹果放在 7 个月大的婴儿面前,他一定会伸手去抓。 苹果的红色,在他的眼中引起视觉;苹果的香气刺激他的鼻子,引起他的嗅觉;抓到苹果后,苹果光滑的表层,苹果的温度引起他皮肤的触摸觉和温觉;苹果的重量引起他的本体觉;咬在嘴里的甜汁会引起他的味觉。 。 。 。 。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规律完整版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 教育规律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规律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广义儿童期:0-18岁) 1、顺序性 如:思维的发展是从知觉—>具体形象—>抽象—>辨证,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思维发展特点。(教育启示:不要拔苗助长。) 2、阶段性、连续性 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发展的继续,同时又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开始;前一阶段中总包含有后一阶段的某些特征的萌芽,而后一阶段又总带有前一阶段某些特征的痕迹。 例:一二年级开始具体形象思维,但仍有幼儿期的知觉思维。 (教育启示:善于观察孩子,既要关注孩子现在的发展,又要为孩子下一步的发展创造条件。)3、不均衡性 (教育启示:关注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如:孩子2-3岁是口头语言的关键期,4-5岁是书面语言的关键期;女孩10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男孩12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等。) 4、稳定性、可变性 教育启示: 稳定性:你改变教育方法,孩子不会马上变,所以需要家长学会等待,需要耐心。 可变性:你改变教育方法,孩子早晚会有变化的,但是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变化。 5、个别差异性 每个孩子有差异:每一个孩子都不是别人的复制品,都不是另一个孩子的复制品,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 教育启示:注意认识到自己孩子的不同之处;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发挥他的特点(发挥优势,弱势也能转化成优势); 不要过早的给孩子贴上标签; 从内心深处真正去接纳孩子。 接纳:以孩子的生命状态为准,而不是以父母的眼光。 二、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3-6岁) 1、知觉思维+具体形象思维 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教育启示:家长不要去干扰孩子对各种事物的探究。 2、无意性 对自我的约束和控制力不强,容易受影响。 3、3岁以后开始形成个性 个性:不稳定、不明显、易受影响 (教育启示:孩子在幼儿阶段的学习,就是游戏和玩,幼儿不要过多开发智力,更应关注他的感受和情绪。) 学习教育特点: 1、无意学习。(例:爸爸教孩子打扑克牌,就教会了孩子认数和加减法) 2、学习内容广泛,学习对象:生活中无所不包的各种事物。 (启示:应该让孩子与世界建立广泛的联系。从课本上获得的是间接经验,从生活中获得的是直接经验。) 3、不顺序性。(并非一定要先学什么后学什么) (启示:兴趣——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就学习什么,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4、学习方式:玩中学、做中学、游戏中学

第二章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答案

第二章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名词解释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图式:一种认知结构或心理结构,支配儿童行动的心理模式,儿童通过这种认知结构感性地适应并组织他们周围的环境。 同化: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使客体(外界事物)纳入已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中的过程。 顺应:个体在原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不能同化新经验时,调整原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泛灵论:将人类的特征赋予无生命的物体,认为任何物体都有生命。 二、选择题 1.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 A)。 A.自我中心性B.客体永久性C.守恒性D.可验证性 2.( B ) 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A.小学B.初高中C.大学D.成年 3.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D )。 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自我意识 4.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A )。 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 5.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 C )。 A.皮亚杰B.柯尔伯格C.埃里克森D.华生 6.自我意识的成分不包括( D )。 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监控D.自我感觉 7.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C )。 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D.品德与修养8.有能力、独立性强、自信、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表现得最成熟,具有以上品质的儿童是在( C ) 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 A.放纵型B.专制型C.民主型D.自由型

9.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三种教养模式,以下哪个不是以上的教养模 式( B )。 三、简答题 1、个体心理发展的特征有哪些 2、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的选择 (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中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4、介绍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决定的发展危机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20-40) (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40-60) (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老年期) 5、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从理论上探讨了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发展的重要作用。不仅阐释了自我概念、同一性获得等基本概念,而且对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诸多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一切为了孩子演讲稿

一切为了孩子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我爱春天里的小雨沙沙地下,我爱池塘里的小鹅慢慢地游,我爱花园里的小蜜蜂嗡嗡地叫,我更爱幼儿园的小朋友甜甜地歌唱。我很庆幸自己走进了幼儿教育这块神奇的土地。我的追求,我的梦想,我的欢乐与痛苦都化作了春霖秋霜,深深第融进了这片土地中,任我在其中辛勤耕耘、欣慰收获。 爱,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爱,必须通过脚踏实地的辛勤劳动去实现;爱,必须通过无私的钻研与奉献来诠释。 多少次,与孩子们游戏时笑得前仰后翻,使我感到孩子的圣洁和童真;多少次,跳起小熊舞来神气活现,使我回到了永生难忘的童年;多少次,和孩子们围在鱼缸旁观察金鱼是那么专注、投入,使我走进了天真无邪的世界;多少次,和孩子们在一起,忘却了烦恼,没有了忧愁,体验到了工作就是幸福;而这无数次的“多少次”充实了我的教师生涯,也装点了我的人生,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成就,更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我仍以拥有这份平凡和富有创意的事业而骄傲、而自豪。 孩子们的目光,在我心里已酿就一种独特的韵味,一种甜蜜的温馨,它犹如月下悠悠飘来的琴声,又像远处阵阵袭来的花香,弥漫在我的耳边,浸润着我的心田,我怎能不倍加珍惜!

孩子,当你入园初哭闹不止,我轻轻把你搂在怀中,擦去你小脸上的泪花,告诉你老师就是幼儿园里的“妈妈”时;当你轻轻抚摸我的肩头时,我分明感到了“教师”这一沉甸甸的责任! 当你第一次拿起画笔、第一次咿咿呀呀说着儿歌时,我鼓励你大胆告诉同伴你画的是什么,我夸奖你能大声说话了,我与你的同伴为你竖起大拇指时,分明看到你眼中充满激动的泪滴。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它到出了幼教工作的真谛,时时把我激励。 每天,我播下一颗爱的种子,用责任和爱心编织着这只绿色的摇篮,摇起孩子们无穷的梦幻;用心探索那一双双闪亮眼睛里的奥秘,用尊重拨动孩子心灵的七弦琴,奏响生活的乐章,感受孩子们纯真的笑容、稚嫩的声音,让爱与尊重的种子在幼儿园生根、发芽。望着孩子们甜美可爱的小脸,一切的烦闷与忧愁刹那间消退,生活的诗画便在眼前飞扬,使我的心田温馨无比。 我已记不清是在家中还是在上班的路上,多少次弯腰捡起废旧泡沫、奶包装盒还有挂历纸,这些材料制作的大树、房子让孩子们在游戏场上流连忘返,再次使我感到耕耘有了收获。 我爱幼教这一行,我爱班上的每一个孩子。我愿用自己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我所热爱的幼教事业中,让爱在平凡中闪光,让无私的师爱走进千家万户。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精)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P1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 P1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的研究是基础,②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的揭示是重点,③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是目的。 P14.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①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②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P17.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①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①描述性研究方法:a.观察法,b.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c.个案法;②实验性研究方法:a.实验室实验法,b.自然实验法(特殊形式教育实验。P25.华生的心理发展环境决定论:①否定遗传的价值,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②行为主义对心理发展的解释(思维的发展、情绪的出现、人格的发展。 P30.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①本我(属于无意识层面,原始的、本能的、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最强有力的部分,②自我(人格中有意识的成分,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与现实世界反复作用的过程中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③超我(从自我分化出来的部分,能够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反映着儿童生长的社会所具有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是父母权威和职责的内化。 P34.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理论的联系与区别:①联系:精神分析学说,②区别:弗重视性冲动的作用,埃强调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弗认为人是生物冲动的奴隶,埃将孩子看做是自发地去适应环境的积极的探索者强调自我的作用。

3-6岁儿童教育发展指南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目录 说明1 一、健康3 (一)身心状况3 (二)动作发展7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9 二、语言14 (一)倾听与表达14 (二)阅读与书写准备18 三、社会22 (一)人际交往22 (二)社会适应27 四、科学32 (一)科学探究32 (二)数学认知37 五、艺术43 (一)感受与欣赏43 (二)表现与创造45 说明 一、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二、《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三、《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四、实施《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

一切为了孩子的最佳发展——“儿童生活作文教

一切为了孩子的最佳发展——“儿童生活作文 教 :02-11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以生活为源泉以育人为目标 摘要: (一)作文教学生活化理论探索 1、深入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每月有计划地进行陶行知教学思想特别是陶行知原著的学习。 2、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当前教学新理论,努力吸取各种教育思想的优势。学习各种教学方法,借鉴各种教学模式,广收博录,为我所用。要通过读书看报、外出学习,特别要利用网络信息,吸收前沿的教育理论和思想,汲取各种教育实践的营养。 3、更新观念,开阔眼界,把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置于教育观念的改造的系统中来关注,放到育人的高度来考察(着眼于人的发展,适应于社会的发展),把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放到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的整体改革的环境中来实践。 4、不断总结,勤于反思,在反复探索中逐渐总结出规律性认识。 (二)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研究

学生作文内容应该也必须是学生生活内容的反映,学生的写作才是兴趣盎然而不枯燥乏味的,我们研究作文教学生活化,要从生活出发,构建作文教学内容系列。 1、提高生活认识水平,是写作的基础,也是作文教学的内容。写作是生活认识水平的反映。我们要从提高生活质量角度来关注作文生活化的意义,以写作来反映生活,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而对生活的深入理解,又直接促进学生作文深度的发展。最终形成生活与写作的良性循环,文道结合的良性循环。作文是学生心理功能的学习实践活动,学生作文经历了一个“物”(客观事物)到“情”、“识”(观念情感、认识水平)到“辞”(语言文字)的双重转化过程,因此,丰富学生生活、提高认识能力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教育中必须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去以生活为课堂,去享受人生,热爱生活,这样,我们才能从文中见“人”。 2、学校生活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作文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其生活方式能反映其它生活的内容。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强调作文教学过程成为生活教学的过程,使写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内容,要以自我表现、生活写照、应用、议论文字、说明文字等作文内容将生活的一切作为作文内容的一切,使作文的空间与时代的空间,与学生生活的空间相融。 以文字阐明观点,是生活的要求,是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也是作文的要求,我们要高年级适当运用论文写作格局,激发学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2012年肇庆学院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又称专插本)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照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运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知识与原理进行案例分析,对现实教育问题进行科学分析与妥善解决。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本大纲考核要求分为“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识记:能解释有关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第一章概述 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1、识记: (1)形式训练说、裴斯塔洛齐、赫尔巴特、福禄贝尔、莫依曼等的基本观点与思想核心 (2)孔子、孟子、荀子的人性观及其基本观点 (3)道德教育与知识学习的四个方面 (4)教育科学运动的代表人物、标志性事件 (5)进步教育运动的核心人物与基本主张 2、理解 (1)进步教育运动的核心人物与基本主张 (2)心理科学取向使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偏离正轨的原因 (3)认知发展与教学心理学取向使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窄化的原因 (4)社会性发展与成就动机研究使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迈向全人发展的轨道的原因 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1、识记 (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或概念 (2)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的五个要素和三个过程 2、理解 (1)新手教师易存在的三类错误 (2)教师从新手到专家的过程的五个阶段 (3)专家型教师的特征 (4)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 第二章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一、心理发展概述 1、识记 (1)心理发展的概念

儿童发展——名词解释

儿童发展名词解释 1、关键期(即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期”):某一心理机能的发展对内外条件极为敏感且发展迅速的时期。 2、最近发展区: ①书上:指儿童自己能够达到的成就和在一个拥有更多知识人的帮助下所能够达到的成就间的距离。/儿童实际发展的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②PPT: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3、Ⅰ.习惯化:指个体不断地或重复地受到某种刺激而面对该刺激的反应减少的一种现象。 Ⅱ.去习惯化:指在习惯化形成以后,由于一种新刺激的出现,个体的注意立刻转向它,对新刺激的反应恢复和增加。 4、视觉偏爱:从婴儿注视两样不相同的物体所花费的时间是否相同来判断婴儿早期能否辨别形状、颜色,婴儿喜欢看什么,不喜欢看什么。 5、视敏度:是眼睛区分对象形状和大小微小细节的能力。 6、视觉恒常性:客体的映像在视网膜上的大小变化并不导致对客体本身知觉的变化。 7、图式 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8、同化:把新经验纳入已有图式中加以理解的过程。 9、顺应:调整已有图式来吸收或者适应新经验的过程。

10、客体永久性:指即使物体或者大人在视野中消失,也能意识到他们的存在。 11、发展支架:成人给予的帮助。 12、产生缺失:出于纯粹恰当表现某种策略所需的能力或技能之外的原因,儿童不能自己产生策略。 13、中介缺失:如果儿童不能自发利用这种策略以帮助自己的回忆。 14、利用缺失:儿童已开始自发产生策略,但这些策略对记忆没有帮助,很少有帮助或者这种帮助小于同一策略对年长儿童的帮助。15、精细加工(了解):即儿童在两个或多个待记忆的事物间,确立或建构某种意义或其他联系。 16、心理理论:指个体对心理现象和心理状态的认知,它建立在心理世界与客观世界相区分,信念和愿望是人类行为之源这样一种认识的基础之上。 17、单词句:儿童用一个单词来表达一个比该词意义更为丰富的意思。 18、电报句:这种句子在表达一个意思时虽然单词句明确,但其表现形式是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的,好像成人的电报式文件,故统称为电报句。 19、情绪智力和情绪能力:能够准确适宜的知觉和表达情绪,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通过调节情绪促进思维的能力和控制自己和别人的情绪的能力。 20、怯生:指儿童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的害怕反应。

智慧树知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单元测试答案

答案以官方为准,仅供参考。不是全对,后果自负。侵删 第一章 1.【单选题】学前期是指:()。 答案:3-6岁 2.【单选题】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1-3岁是:()。 答案:口语学期关键期 3.【多选题】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一些规律性,这些规律性表现在:()。 答案: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具有方向性和 顺序性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发展具有个别差异 4.【多选题】定性观察法指以质化的方式收集资料,并且以描述性的语言形式来呈现研究结果的方法,包括:()。 答案:实况详录法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

5.【多选题】在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时需要注意:()。 答案:对儿童的观察一般应在较长时间内系统地反复进行,以排除偶然性因素在实施观察的过程中.尽 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的状态,减少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观察记录必须详细、准确、客观,既要记录 行为本身,又要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必要时可借助表格、录音和录像等辅助手段观察者在观察前要做 好准备工作,确定观察计划、观察内容和记录方式等,并对观察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第二章 1.【多选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将胎儿的发育划分为以下哪些阶段()。 答案:胚胎期胎儿期胚芽期 2.【单选题】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婴儿大脑的生长是一个恒定的过程,当其生长达到某一特定水平后就不再有变化。但现在研究发现,婴儿的大脑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换句话说,婴儿的大脑具有较强的()。

答案:可塑性 3.【单选题】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心理社会发展第一阶段的任务定义为获得“基本信任”。而发展信任感的关键因素是:()。 答案:敏感、及时、一致的照顾 4.【多选题】母婴之间的依恋类型包括:()。 答案:矛盾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安全型依恋混乱型依恋 5.【多选题】安全型婴儿的母亲都有哪些表现:()。 答案:母亲的行为倾向于敏感性而非调谐错误、接受而非拒绝、合作而非控制,提供情绪上的可获得性而非疏离在婴儿哭泣时能很快地抱起他们,并充满柔情和关怀地抱着他们 第三章 1先学前期是指:(D)。 A0-3岁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的研究是基础,②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的揭示是重点,③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是目的。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①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②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①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①描述性研究方法:a.观察法,b. 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c.个案法;②实验性研究方法:a.实验室实验法,b.自然实验法(特殊形式教育实验)。 华生的心理发展环境决定论:①否定遗传的价值,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②行为主义对心理发展的解释(思维的发展、情绪的出现、人格的发展)。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①本我(属于无意识层面,原始的、本能的、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最强有力的部分),②自我(人格中有意识的成分,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与现实世界反复作用的过程中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③超我(从自我分化出来的部分,能够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反映着儿童生长的社会所具有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是父母权威和职责的内化)。 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理论的联系与区别:①联系:精神分析学说,②区别:弗重视性冲动的作用,埃强调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弗认为人是生物冲动的奴隶,埃将孩子看做是自发地去适应环境的积极的探索者强调自我的作用。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①0-1岁:信任对怀疑,②1-3岁:自主对羞怯,③3-6 岁:主动对内疚,④6-12岁:勤奋对自卑,⑤12-20岁(青少年期):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⑥20-40岁(成年初期):亲密对孤独,⑦40-65岁(成年中期):繁殖对迟滞,⑧65 岁之后(成年晚期/老年期):自我完善对绝望。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①动作的重要性(儿童的思维起源于主体的动作,其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②图式(儿童对环境作出适应的认知结构),③同化(将周围的环境纳入到机体已有的图式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图式)与顺应(主体改变已有的图式以适应客观的变化),④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平衡)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①0-2岁:感知运动阶段,②2-7岁:前运算阶段,③7-11岁:具体运算阶段,④11 岁之后:形式运算阶段。维果茨基的教学与发展的关系:①最近发展区(介于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认知任务与儿童在成人的指导下所能够完成的认知任务之间的差距),②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③学习的关键期。 心理发展的辩证观:①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a.遗传的作用,b.环境与教育的作用,c.遗传与环境的关系;②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a.儿童心理内部矛盾的产生,b.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③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a.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b.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c.年龄特征对于教育工作的启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的质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

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

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 二下“习惯篇”共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是“勤查字典”;第二是“主动识字”。两个主题各有侧重。“勤查字典”侧重于操作能力的培养,“主动识字”则侧重于思想意识的培养。但是,两个习惯是相辅相成、紧密关联的。学生是在主动识字的过程中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形成能力的,“勤查字典”又有效地促进了“主动识字”。 一、编排“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目的和意义 1.与本册教学目标紧密相关。 本册教材的识字教学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其一,识字仍是本册的教学重点。下学期学生将进入三年级,读写训练提到了日程上来,识字教学“扶”的成分逐渐减少,而“放”的成分逐渐增多。这就要求我们二年级的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并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其二,本册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个学期,课文仍是“双行阅读”,学生遇到生字,只要读读上边的注音,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便可解决。而到了三年级上册开始,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如果第一学段所学的生字回生过多,则势必给阅读课文造成困难。这要求我们不光要完成本学期的识字任务,还要复习巩固前三个学期所学习的生字。本册教材共安排了373个生字(其中只识不写的90个,要求能识会写的283个)。由此看来,本学期识字教学的任务较重,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并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更显重要了。 2.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实际上是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所形成。语文的素养指的是对语言文字有兴趣,思维非常活跃,语文积累甚多,能说会道爱写。勤查字典、主动识字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前提。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是人类人文教育的载体,是祖国优秀文化的结晶。它自身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特别是中华民族的许多民风、民俗都与汉字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学生必然会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同时,汉字对于学生来说,又是他们学习各门功课的工具,引导学生在各门功课的学习过程中随机识字,不仅使识字变得轻松、自然了,而且对于促进各门功课的学习,无疑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了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和能力,就好比找到了开启知识宝库、提高语文素养、开发学生潜能的金钥匙。 3.是儿童主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开放的时代、开放的社会,呼唤开放的教育。今天的学生,生活丰富多彩,可谓生活在一个“万花筒”之中。而汉字,作为一种文化,可以说无处不在,学习汉字,无人不能。那种把学生视为一个个瓶瓶罐罐的填鸭式的、注人式的识字教育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引导孩子主动识字,其主要的、根本的目的不在于识字本身,而是通过识字的过程,让学生主体得到更主动的发展。识字是终身的。早识字,早阅读;多识字,多阅读,其作用和意义不可低估。从引导学生识字开始,逐步达到学生主动识字,自能识字,使识字成为他们的需要.,从而促进他们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二、二下“习惯篇”的教学,需要我们教师关注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教材的魅力,引导学生主动识字。 教材中分别安排了生动形象有趣,揭示构字规律的象形字、形声字等。要充分利用好课本提供的信息,掌握汉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达到学一知十、一通百通的教学目的。这对于独立识字、主动识字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要在“习惯篇”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辞典》有感性的认识。让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榆树市弓棚镇武龙中学杨丽娟 江河因为执着,积聚涓涓溪流而浩瀚无边; 高山因为追求,凝聚细沙尘土而巍峨连绵; 园丁因为奉献,汇聚灿烂朝霞而桃李满怀。 ——题记1997年8月,我终于踏上了梦寐以久的讲台,回首十多年的教书生涯,我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我一名普通的教师,以自己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和诚信朴实的人格形象,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地履行着一个人民教师神圣职责。无论岁月如何流逝,我始终不变最初的承诺——执着、追求、奉献;无论世风怎样变幻,我始终不变园丁的本色——执着、追求、奉献。 一、执着,让我美丽。 我经历无数的波折,带着家人的叮咛,和乡邻的期望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深知:三尺讲台是我展示风采的人生舞台。

“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踏踏实实教学”是我人生的信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我行动的准绳。我总以饱满的热情,不懈的努力,满载知识和力量,播洒爱的春风,美的甘霖,花的情愫。清晨,当朝晖还不曾唤醒熟睡的小草,我已经满怀激情进入了校园。工作至今,没有主动请一次事假,没有安心享受一次病假,而却为因要辍学的孩子,不知失去了多少个双休日,为因有病不能上学的孩子辅导而经受了多少个风雨交加、风雪交加的夜晚。多少回女儿都在说:“爸爸,我怎么一周没见到你呀?”我只是轻轻的摸摸她的头,苦涩顿涌心头。然而我无悔。有一次,带有怨意的妻子给我看了女儿写的作文,我不禁心一颤。她写道:“爸爸,我不愿意做你的女儿,我要做你的学生,女儿常常被你遗忘,学生永远让你牵挂,你教会学生放飞自己的理想,你让学生的生活充满诗意,却只教会我如何忍受孤独”。是啊,我给过她什么?我找不到答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就会有回报。我所带的班学额巩固率都在98%以上,考上实验高中人数是最多的。升学率也是最高的。我因而多次被评为校级先进工作者、市级先进工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共10分,每小题 1 分) 1. 研究发现,教师对所教科目的热爱程度与学生的学业成就存在正相关,其中这三种教师 品质与学生的学习态度相关最大:热心、友好、。 2.根据弗洛依德的心里发展阶段学说,小学儿童正处于,这是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儿 童性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停滞的状态。 3. 洛伦茨有关“印刻”的理论实际展现了心理学研究中对“”问题的早期探讨。 4. 美国学者格朗兰德一个极为简洁的表述值得注意:评价=测量(量的记述)或非测量(质 的记述)+。 5. 儿童心理学专家朱智贤指出,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 式逐步过渡到以为主要形式,但这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 6.马斯洛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的作用,使我们得以生存,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生活。 7. 信息加工时,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心理分化水平较高,主要依据内在的标准 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不够细心、不能体察入微,这类认知方式我们称为。 1.共同要素说的实验基础是()。 A.水下击靶实验 B.幼儿取糖果实验C.小鸡啄米实验 D.知觉训练迁移实验 2.小明旷课了,老师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这属于() A.物质强化 B.正强化 C.负强化 D.替代性强化 3. 作为个体的我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周围事物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称为()。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识 C.自我控制 D.自我体验 4. 提倡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A.布鲁姆B.布鲁纳 C.奥苏伯尔D.加纳 5.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直觉行动思维为主 B.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C.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D.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6.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提出的。 A.皮亚杰 B.布鲁纳 C.桑代克 D.斯金纳

3~6岁不同阶段儿童发展特点及教育者注意点

3~6岁不同阶段儿童发展特点及教育者注意点 3岁的儿童发展特点及教育者注意点: 体能发展 自己进食饮水,穿脱衣,无鞋带的鞋。大肌肉发展较快,动作较协调。上下楼梯,刚达三岁儿童,有的需双脚同时踏在楼梯上走,三岁半后,大都能双脚交替。注意点 在安全的范围内,让幼儿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予鼓励和支持。 智能发展 大部分已知自己姓名、性别和身体主要部分名称。明白上下,旁边,大小长短概念,能辨别相同及不同的物件和说出几种颜色名称。有时会运用一些与时间、数量有关的字,但对这些概念还未能完全掌握。 注意点 多给幼儿进行一些分类的活动和数学方面的一些讯息,可以将生活经验融入教学当中。 语言发展 基本能明白成人的指示;以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感觉和需要;能专注聆听简单故事;喜欢唱儿歌;喜欢模仿成人所用词汇,甚至会运用几个字来组成简单的句子。注意点 多创造一些语言环境,教师讲故事,儿歌时声情并茂,让幼儿参与创编。 情绪发展 仍自我,但较能接受成人的教导。常有害怕焦虑的感觉,需要从成人那得到安全感。想象力丰富,时常会自言自语。 注意点 当幼儿自言自语时,不去打断或组织他们。给予幼儿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让他们有安全感。 群性发展 有规律,社交范围扩大。由自我玩耍慢慢学会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遵守游戏规则。但部分仍是“自我中心”,想要别人注意顺从他们,常有对抗行为,需成人辅导。注意点 经常带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多接触自然。培养幼儿好的生活规律和习惯。当幼儿有逆反行为时,给予正面积极引导,而不是一味的责罚。 感觉发展 各种感觉迅速地完善。能分辨红、黄、蓝、绿等颜色;可辨别各种声音;能通过手接触更多的物体,知道物体的温度、软硬等特征,仅能辨别上下方位。 注意点 提供实物,让幼儿通过多感官进行认知。 注意发展 儿童的注意力可连续集中3~5分钟。颜色鲜艳,会动的玩具在适合他的需要和引起他的兴趣时,注意能维持更长的时间。此时的儿童注意力不稳定,易分散。注意点 提供各种各样的玩教具,教学活动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教学方式多变,以游戏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