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美国人如何爱他们的孩子

学习美国人如何爱他们的孩子
学习美国人如何爱他们的孩子

学习美国人如何爱他们的孩子

来自于快乐育儿经

前总统布什夫人芭芭拉,有次在美国魏喜丽贵族女子学院毕业典礼上致辞。第一夫人说的第一句话是:年轻的女士们,有一天当你们到了我这个年纪(她当时70左右),你们回顾你们的一生,你们从不会因为错过一次赚钱机会或工作升迁的机会而后悔,你们却会因为没有好好花时间与你的儿女,你的配偶、你心爱的人建立美好关系而后悔。

美国一机构,针对美国7位成功男士企业家做的一次调查,问:如果你这一生可以从头来过,请问,哪些事你会做的有所不同?很有趣的是,他们7个人罗列的答案中唯一都提到的一件事是,如果我人生可以重新来过一遍,那就是在我儿女还年幼的时候,我多花一点时间陪他成长。

我想我们从他们的经验中可以学到:这些年长的人士告诉了我们,人生最成功的是什么。年轻时,我们可能会认为赚钱、买房、买车是最重要的。可他们走到人生的尽头,他们得到了社会给予他们的权势、地位、身份和富贵,他们不会说我很后悔没有赚到很多钱,而是说,我很后悔没有多花一点时间陪我的孩子成长。他们告诉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建立和配偶,和子女的亲密关系。

所以我很高兴,我们现在用两个中午的时间,一起来思想这样一个主题:我们如何来爱我们的孩子。我相信我们在座各位都非常爱我们的孩子,但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帮助他们。用什么方式帮助他而不是对他有害。

我们来在脑子里想象有一个天平:我们需要在天平上取得平衡。左右各一样东西,我们每天都要检查,天平是否平衡,如果不平衡,教育子女就会失败。天平如果平衡,我们教育子女就会成功。天平左边是接纳与爱。天平右边是教导与管教。

爱你的孩子之前,请先接纳他。第一是接纳。

很多人说,我很爱我的孩子,所以我当然接纳我的孩子。但爱不等于接纳。什么是接纳:按他的本向接纳他,按他的特质接纳他。我的两个孩子,一个国中三年级,一个国小六年级。老大,动作快,细心,敏感、有责任,有主见。有才华,有突出的绘画、艺术天赋。常代表学校参赛,奖状多得已经没有意义。有领导能力,小学一年级就当班长,一直到国中。以致于现在我必须打电话给他的老师,能不能不要让他当班长。但他爱钻牛角尖,紧张,怕失败,怕尝试新的东西。叛逆,具有主动攻击性,很难跟人相处。

老二,老实、厚道、大方、快乐,不跟任何人计较,粗心、动作慢,没责任感,在学校容易受欺负。

有一次从学校回来,老二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我问他。他说,跟同学玩游戏。跟同桌女生玩游戏,女生掐一下他,问他痛不痛,他说,不痛。女生就更用力掐,他还说不痛,就这样弄的。他觉得很有趣。我后来有机会到学校,就跟老师说,帮忙看看,如果孩子再玩这个游戏,就制止他们,这个游戏不好玩哎。后来老师发现这个女生又在跟我的孩子玩这个游戏,就把女生叫到班前,狠狠地训她。我孩子就跑上前,替女同学求情,说老师你别生她的气,是我乐意的。我觉得很好玩啊。弄的老师不知如何是好。

哥哥常常卖玩具给弟弟。是外公美国跳蚤市场里掏来的。他说50元一个卖给你。还给你售后服务。弟弟很感动的跑到我跟前说,妈妈,哥哥对我多好啊。还帮我修玩具。

但是这两个孩子对我们而言都是最宝贵的。

老二考试会半页考题没做。我问怎么会没写,他说我没看到,老师把他写的太靠边了,我没看到。老大则从不会如此,每次考试,卷子要检查好几遍。老二是心宽的人,因为他心宽,所以粗心。反观老大因为细心,所以敏感,所以难以与人相处。

各位,我的意思是我要接纳他。

我很高兴的抱住老二:哎呀,我太高兴你这么粗心。因为这表示你心很宽。妈妈很高兴你是个粗心的孩子。因为你是快乐的。孩子感到他们是被接纳的。妈妈没有对他们不满意。

新学期,哥俩都换了老师。有很多新鲜事情发生。老大今天说,哎,好倒霉啊,语文老师抓我去布置教室。过一天又说,哎,好倒霉啊,音乐老师抓我去布置教室,第三天又说,哎,好倒霉啊,今天我被抓去当班长了。哎,好倒霉啊,国语报登我的作文,我得再写一篇。他每天都说好倒霉,可我看他好享受,呵呵。

老二看哥哥天天报告自己的好消息时,他心里不平衡。也过来扯我的裙子说,妈咪,我今天也有好消息,我没有被老师罚站。

第二天,哥哥又报告他的丰功伟绩时,老二说,妈咪,我也有好消息跟你说,今天班长没有打我小报告。记我叉叉。

他有些嫉妒。我要采取措施干预。

我抱他坐在我腿上(他三年级)说,每天哥哥报告他的好消息时,我也希望你有好消息。但妈咪一点也不在乎哥哥的好消息。我们不是看中你的表现,我看中的是你的心。你有有一颗非常美丽的心,非常善良的心。你从来不会抢别人的东西,不会欺负别人。我认为你和哥哥一样宝贵。

老二撅起嘴,说可是妈咪你要知道,我们的校长不会因为我的善良,奖励我一张奖状哦。

我们的社会是不公平的,只鼓励孩子取得好成绩。鼓励小孩争第一名。鼓励外在的表现,不鼓励内在的发展。以致到了成年,也是这样的思维:我一定要挣到什么名利、地位,才表示我们是有价值的人。其实我们生命中有更重要的事。我说,妈咪奖励你,校长不奖励你。因为妈妈觉得你和哥哥一样宝贵。我们讨论了很久,最后他兴高采烈地说,妈咪,我不跟你说了,我要去玩了。

快过母亲节,老二说,妈咪,母亲节你想要什么礼物。我想这是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就让孩子猜我的需求。老二说,你要我考100分。我说,不是,再猜猜看。“你要我让老师夸奖。”不对。“要一个kiss,”我说很接近。我说,还有最后一样,李琦你一定猜的出来。“母亲节最需要的,就是我。”我说答对了,来,他冲到我怀里。妈妈能够拥有你,就是我最高兴的礼物。谢谢你做我的儿子,你就是我最大的快乐。我真是以你为荣,你不需要做什么,不需要刻意做什么来赢取我的喜欢,就是做你最喜欢的。Just be yourself。

今天他不会因为考试考得好一点,就有价值些。明天他分数低一点,像股票跌停板一样,不是的。有次孩子说,妈咪这次我最多考40分,因为答案题号都对错了。考卷还没发下来,那几天他非常沮丧。我说,孩子你的价值不等于你的分数。不因为考分而改变。你仍然是那个无价的李硕。你不会因为考100分而增值,明天得40分就一文不值。我从来不这样看。最后考54分,我说,比你预计的好。没有一个孩子会故意考坏。要骂要管教,请考试以前做。分数下来,要鼓励,支持他。

老二期末,数学很难,全班都考得不好。同学说不敢回家,因为会挨打。他说,李琦,我想去你家,因为你妈妈不会打你。

我孩子说,“我妈妈绝不会因为我考不好打我,她说,小孩子,考不好就是最大的处罚。我妈妈不会再处罚我。我已经接受处罚了。我回去妈妈还会安慰我。”

我不是说我们不该要求他的成绩。要骂要管教,请考试以前做。分数下来,要鼓励,支持他。

孩子都说是一个独特的人,这个独特,不会由于他的某一次表现而变化。他如果一直被谴责,被责备,被否定,如果每天活在否定中,那活的很苦,没办法快乐,没办法发挥自我潜能。所以孩子首先他需要被接纳。

第二,不要比较。

孩子你最难过的就是被拿来与别人比较。这是孩子的心声。什么事情最伤孩子的心:就是与别人比较。就是与拿别人的优点与他的缺点比较。这是很不公平的事。

美国心理学家,养了一只哈巴狗。狗很爱玩丢球游戏。隔壁有一只大狼狗。有一天,玩丢球游戏时,不小心球飞进隔壁花园,从狼狗胯下滚过。狗的边界感很强的。哈巴狗玩得太开心,忘了,就冲进了隔壁花园。结果,心理学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哈巴狗从狼狗口中救出,哈巴狗已经奄奄一息了。

我们说这个球也握在我们父母手中。这个球就是这样一个比较的球,你知道么,两个孩子,不需要摩擦,如果这个球丢在两个孩子中间他们就会相咬相争,他们不需要任何摩擦口角,就会仇恨对方。

同样道理,只要比较,就无法与那个人相处。如果你的太太拿你和邻居的丈夫比,你会舒服么?同样道理,比较后,孩子认为父母不喜欢他,而喜欢与他比较的那个孩子。但事实是这样么,其实不是。但是给孩子了这样的误会。所以不要比较。可以和他自己比较。他就比较能接受。这是一个好办法。

爱与接纳是教导和管教的基础。首先要建立爱和接纳这样的基础。

爱等于时间,你给他时间,他就感到你的爱。妈妈为你做什么事情,你会觉得爱你。青少年已经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了。小孩子会回答,“要你买玩具给我。”这个要亮红灯。你们只关心物质。你们的教导是要亮红灯的。

我们与孩子相处的关系,远超过给物质带来的关心。

长安问老大,爸爸做什么事,你最能感到被爱。他说,“当爸爸替我修理脚踏车轮胎的时候。妈咪同我打球的时候。”

现在问老大,最得到爱的方式,是妈妈陪我打电动。我会陪在旁边看他玩。

孩子小的时候,每天要有属于他的“特别时间”,我完全属于他的。每当我说现在是特别时间,他们总说“耶” !他会挂起电话,关掉所有电视收音。

0~2岁,如果全时间陪孩子,孩子最幸福。6~12岁,孩子还有修补的机会。12岁后,相当困难了,对孩子的爱等于尊重。

0~6岁,孩子最需要学习的,是奠定人生基础。指自信心,安全感,自我价值感,人生观(愉快还是痛苦)。是不是占妈妈时间,是妈妈工作的包袱。如果孩子感觉到这些,会自我价值观很低。会觉得自己是没什么价值的人。

6岁后,我们开始在地基上盖房子。地基最重要。什么时候显现,地震,暴风雨时。要青少年、成年,遇到挑战,挫折,风暴时。人生观是积极还是消极,这是最重要的。

接着我们看如何爱孩子。进入他的世界。我们常常要求孩子进入我们的世界,孩子如何能感受到爱?是当我们进入他的世界,透过他的眼光看世界,才是爱他。

爸爸妈妈能和孩子在客厅里露营,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就很满足了。

我老大高三了,很喜欢运动。我们经常到他校园骑单车。和他一起骑单车远行。

进入他的世界,认识他前后左右的同学。

青少年时期:一定要完成3项工作。13~19岁。如果没有完成,进入成年后,还要完成。欠的债一定要还。但到时情况会变得复杂。这3项工作要帮他成功完成。

1. 需要个体化。需要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人。我不再是我父母亲的延伸。12岁以前,认为是父母的延伸,这是对的,即“妈妈这样说,我就认为对”。青少年开始,孩子需要叛逆,或叫独立。他会抗拒父母的思想、价值观。目的要显示自己的独立。儿童要管教,但青少年不需要。

2. 需要内化价值观。即把父母亲或其他人的价值观变成自己的价值观。“你为什么这样做。”他会说,这是我的决定。而不是说是我妈妈要我这样做的。有些4、5十岁的男人,忽然180度转变,穿花哨衣服,想要外遇,要放弃现有的成就,房子、地位,重新选择。这就是青少年时期价值观没完成。不要为任何人活,要为自己活。父母需要敢于信任孩子。让他失败一次,就能内化一次价值观。他需要自己实验。火烧了会很疼,6岁的孩子听了,就记住,不会去做。16岁的孩子听了,要想,哦,是吗?他要实验,被烧疼了,他才认同。他需要尝试,偶尔会偏失,但你要相信他能回来。

3. 要能最后融入社会。18、19岁开始回归、融入社会,成为一个回归正常、步入正轨的青年。但要给他一个范围。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注满情绪的槽。这个水槽是满的,我们就愉快,有安全感。并把快乐带给别人。可是这个水槽有塞子,常常被拔起,水总会漏光。这时心情就差,就容易发脾气。我们成人也一样,每天晚上回家,是重新注满的时候。这个槽就是空的,我们从家里得到水,使我们重新愉快,有安全感。孩子每天离家,情绪的槽注满,就开开心心的出门。

以前老大每天早上起床有个坏毛病,“哎呦,又要上学,真讨厌,我不想去。”每天起来都要闹别扭。他虽然成绩很好哎,可害怕上学。最初我总是与他理论,“请问,妈妈有得罪你吗?没有。爸爸有得罪你么,没有。弟弟有得罪你么,没有。那你闹什么别扭,你生谁的气。你在无理取闹。”我用鸡毛掸子威胁他。我说“你再闹别扭,我就教训你。一二三”他才住嘴。每天都要用威胁的手段才能制止他。这样他情绪也会,我也被搞坏。其实是他内心出了问题。后来,我知道,他一直是班长,上学压力很大,对自己要求又很高。是情绪问题,就不能用解决理性问题的方法去解决。

我早上起来,在他起床前3分钟,抱着他,温柔地说“李硕,你要不要睁开眼睛看看谁

在抱你,谁在亲你啊。你看外面的麻雀已经起床了。太阳已经出来了,今天好美啊。我很爱你啊,你的爸爸也很爱你,还有你的弟弟,你的爷爷、奶奶、叔叔、婶婶、表哥、表姐。他们都很爱你啊。你实在好有福,是如此宝贵啊。要不要醒来看看啊”

他微微睁开眼睛,看妈妈今天葫芦里卖啥药。他没有发脾气,微微笑了笑。哇他没有发脾气,这招有效哦。

从此我就说鼓励赞美他的话,我给他一个很大的微笑,注满他情绪的槽。他就冲我笑。我说,哎,这招真有用哎。我这样坚持了3周,根治了他的这个坏毛病。他每天早上起来,情绪的槽是空的,透过拥抱,透过赞美,注满他的槽。

有时两个孩子打架,解决的办法不是骂他,欺负的那个人往往是情绪的槽空了。应该紧紧地抱住他,说你是妈妈的宝贝,妈妈爱你。你是妈咪心中很宝贵的孩子。你能不能回去好好爱你的弟弟。大人情绪的槽每天会空一次。孩子的空得更快,需求更强烈。

每天3个时段,是孩子情绪的槽容易空的时段。

1. 每天早上出门前,是孩子情绪最主要的时刻。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一定要保持家里气氛和谐。让孩子带着愉快心情离开。

2. 他一回到家的那一刻,请给他愉快的微笑,迎接他,给他时间倾诉学校发生的事。

3. 上床前10分,让他愉快入睡。这影响他一晚上的睡眠。

外国值得学习的教育方式

(一)美国 美国父母成功教子四大经验 经验一:充足的爱;父母能够给予孩子最有价值的礼物就是爱——慷慨和无条件的爱。尽可能的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无论孩子犯了怎样严重的错误,都要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有一些不好的词语,在批评孩子时最好不要用,例如:“你滚开,我再也不愿见到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如果你不能做到,就别来见我”这只能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联系隔断,使父母失去教育孩子的机会。 经验二:尽可能多和孩子在一起;在每天工作之余,父母要腾出一些时间参加孩子的游戏,有两种最好的亲子活动就是,一起读书和一起游戏。所以家长们最好把看电视的时间节约下来,用来和孩子一起读书或者游戏。还有一点,要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要尽可能让孩子接触到各种东西,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的知识,还可以让孩子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更有可能选择最适合的发展空间。全家一起来做一些事情,那就更好了,这不仅给孩子提供了向父母学习的机会,还能促进家庭成员的交流,增进家庭的和睦。 经验三:倾听孩子的心声;有经验的父母提出,通过听孩子说话来了解他们的感受,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方式。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大还是小,都要尽可能找时间立即去倾听孩子所说的话,而不要让孩子等父母有了空闲时间再说。与孩子谈话,为亲子之间提供了一次了解和教育孩子的机会。倾听孩子的谈话,有助于赢得孩子的信任,这样孩子才愿意把他所有的事情告诉父母,对于父母来说,了解孩子心理的想法,也是一件颇为重要的事情。 经验四: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随着孩子的成长,给孩子越来越多的自由和控制自己生活的全力是很重要的。父母可以首先在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上给孩子作决定的自由,然后再将孩子可以做决定的事情范围不断扩大。随着孩子年龄和能力的增加,父母可以让孩子完成更难的任务,从而使孩子有了完成任务的骄傲感,让孩子更加自信和自律。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父母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也会因此而尊重父母、爱父母。

专家看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

专家看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一: 来美国前,我就对美国人不打不骂,却能教育好孩子这一点很好奇。在美国,体罚、言语羞辱或其它手段,造成孩子身体或心理伤害,当事人要受法律惩罚,父母当然不能例外。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二: 美国人认为成材,不仅仅指学业上的成就,应该包括广泛的含义:遵纪守法、诚实诚信、礼貌修养、团队精神、和身心健康等等。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三: 中国妈妈是孩子的“护身符”,护短、宠孩子是妈妈的“专利”。 然而,在美国却不是这样。美国人认为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妈妈对孩子地一生有很大地影响。在美国,孩子能不能吃巧克力、打电子游戏、请小朋友到家里参加都事先要要向妈妈请示,并做出“预算”。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四:做错事是要道歉的。 就餐地时候,我一屁股坐在主人家的孩子想坐地位置上。小家伙就开始闹:“那是我地地方,我要坐那里。”异性主人赶紧过来劝,小家伙还是闹,男主人变得严肃起来:“不听话,就回到自我地房间里去!”小家伙还真倔,流着泪冲上了楼。我连忙说:“没关系,换一下位置吧!”异性主人却说:“不行,这样会宠坏孩子的。”过了十几分钟,小家伙下了楼,男主人问:“准备好了吗?”小家伙重重地点了点头,低着头向我道歉。这时候,男主人与异性主人先后放下餐具走过去深情地吻了吻小家伙。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五:美国妈妈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哭闹的。 刚到休斯敦,我们到超市去采购生活用品。有一个美国母亲牵着一个大约两岁多的小男孩,小男孩拿着一个玩具冲锋枪坐在地上哭闹:“我就要这个!我就要这个!”妈妈哄了几分钟,似乎并不见效,于是双手抓住小男孩的肩膀把他提了起来,严厉地说:“小彼得,看着妈妈地眼睛,妈妈说不可以!”小男孩并不抬头。这位美国妈妈更严厉了:“彼得,把头抬起来!”小男孩缓缓地抬起了头,看着妈妈。几分钟后,小男孩似乎读懂了妈妈的眼神,乖乖地把玩具枪递给了妈妈。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六:孩子永久是父母地骄傲。 给我们讲课的约翰是一个四十多时的离了婚、除了专业就没有其他爱好的男人,他经常拿出一个幼稚地图漫集让我们看。说实话,那些图漫简直就是涂鸦,有些还能辨认出是只鸟或者房子,有地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可是约翰却把它看为宝宝,逐一给我们说明这是孩子几时地作品,让人充分感受到孩子永久是父母地骄傲。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七:美国父母很关注孩子和孩子是好朋友。 在我们回国前,美国同办组织我们去旅游。一个领队地高管似乎心事重重,不断地拨打手机。我们都以为是他家里出了什么大事,后来才知道,他儿子在那天参加小区里地足球比赛。我们加出一口气:“什么事啊!不就是孩子们闹着玩吗?”纵然如此,最终孩子还是沮丧地向父亲汇报了他们地战况。这位父亲听完后笑着安慰道:“这么激烈啊!我的宝宝!可惜我没能看到,对手太厉害了!下次,我们再加油,一定能够打败他们!”

英语单词记忆法(英国人如何记忆)

别再用中国人的方法背英语单词了,英国人是这样背.快转吧,老好了,错过这儿村没儿这店儿 请大家想一想,英语是谁发明的?英国人 呗!英国人认不认识汉语?不认识!那么英 国人在学英语单词的时候需不需要记住单词 的汉语意思?不需要,英国人的英语课本里 根本就没有汉字,何谈记住单词的汉语意 思?那么既然英国人学英语不需要记住(甚 至根本就见不到)单词的汉语意思,那么中 国人学英语为什么要去记住单词的汉语意思呢?这种做法大家不觉得奇怪吗? 然而由于中国人学英语时都在背单词的汉语意思,因此大家 反而觉不出“背汉字”有什么奇怪的了。其实仔细想一想,这 个行为真的很奇怪,奇怪的根源不在于行为本身,而在于中国 人普遍不会直接识别英语单词的意思,因而只好靠汉语符号来 机械地帮助记忆英语单词的意思,这样去学英语不仅多此一 举,而且必然会陷入苦海无边的符号记忆灾难中。 其实英语单词和汉字一样,存在着很多的“偏旁部首”,知 道了偏旁部首你就可以根据它们直接来猜测单词的意思,虽不 说百分之百猜准,但起码可以猜测个大概,至少在别人告诉过 你单词的意思后你可以恍然大悟地领会它,这样就可以大大增 强你对英语单词“见字识意”的能力,做到真正认识一个单 词,而把它的汉语意思仅做为一般参考。 举几个例子来说吧: 比如单词representative,请别急着告诉我你认识这个单 词,其实你不见得“认识”这个单词,你仅是凭着你的记忆力

记住了这串英语字母和两个汉字符号“代表”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去学英语你会多费劲?下面我来告诉你这个单词为什么是“代表”的意思。re在英语里是一个偏旁部首,它是“回来”的意思;pre也是一个偏旁部首,是“向前”的意思;sent也是一个偏旁部首,是“发出去、派出去”的意思;a仅是偏旁部首之间的一个“连接件”,没了它两个辅音字母t就要连在一起了, 发音会分不开,会费劲,因此用一个元音字母a隔开一下;tive也是一个偏旁部首,是“人”的意思。那么这几个偏旁部首连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re-pre-sent- a-tive,就是“回来-向前-派出去-的人”,即“回来征求大家的意见后又被派出去替大家讲话的人”,这不就是“代 表”的意思吗!这么去认识一个单词才是真正“认识”了这个单词,把它认识到了骨子里。 再举一个例子吧:psychology。 psy=sci,是一个偏旁部首,是“知道”的意思;cho是一个偏旁部首,是“心”的意思;lo是一个偏旁部首,是“说”的意思;gy是一个偏旁部首,是“学”的意思,logy合起来是“学说”的意思。因此 psy-cho-logy连起来就是“知道心的学说”,因此就是“心理学”的意思。 依此类推,不多举例了,我要表达的观点已经清楚了,那就是,不要去死记硬背单词的汉语意思,而要用识别“偏旁部首”的方法去真正认识一个单词,真正认识了单词后,你会发现单词表里的汉语翻译原来其实很勉强,有时甚至根本翻译不出来,因为汉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的文字体系,两者在文字上本来就不是一一对应的,只背英语单词的汉字意思是不能真正认识这个单词的,会造成很多的后续学习困难,会造成你一辈子看英语单词如雾里看花,永远有退不掉的陌生感。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英语里有多少个“偏旁部首”,怎样知道和学会它们? 回答这个问题时我才发现中国人对英语偏旁部首陌生的两个主

西方人教育孩子的40条家规

西方人教育孩子的40条家规 美国学者戴维·刘易斯总结的教育孩子40条,集中反映了西方的家教规:1。对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耐心、老实地作出回答。 2。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3。建一个陈列架,让孩子在上面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4。不因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很乱而责骂他,只要这与他的创作活动有关。 5。给孩子一个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主要供孩子玩耍。 6。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用不着再表现自己。 7。让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8。帮孩子制定他的个人计划和完成计划的方法。 9。带孩子到他感兴趣的地方去玩。 10。帮助孩子修改他的作业。 1l。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 12。家长养成合理的行为习惯并留心使孩子学着去做。 13。从来不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 14。允许孩子参加计划家务和外出旅行的事情。 15。向孩子提供书籍和材料,让孩子干自己喜爱的事情。 16。教孩子与各种年龄的成年人自由交往。 17。定期为孩子读点东西。 18。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 19。鼓励孩子编故事,去幻想。 20。认真地对待孩子的个人要求。 21。每天都抽出时间和孩子单独在一起。 22。不用辱骂来惩治孩子。 23。不能因孩子犯错误而戏弄他。表扬孩子会背诗、讲故事和唱歌曲。 25。让孩子独立思考问题。 26。详细制定实验计划,帮助孩子了解更多的事情。 27。允许孩子玩各种废弃物。 28。鼓励孩子发现问题,随后解决这些问题。 29。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地方。 30。不要空洞地和不真诚地表扬孩子。 31。诚实地评价自己对孩子的感情。 32。不存在家长完全不能与孩子讨论的话题。 33。让孩子有机会真正作决定。 34。帮助孩子成为有个性的人。 35。帮助孩子寻找值得注意的电视节目。 36。发挥孩子积极认识自己才干的能力。 37。不对孩子的失败表示瞧不起,并对孩子说:“我也不会干这个。” 38。鼓励孩子尽量不依赖成年人。 39。相信孩子的理智并信任他。 40。让孩子独立完成他所从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会有积极的结果。

绘本,让孩子爱上课外阅读

绘本,让孩子爱上课外阅读 ——关于绘本阅读教学的点滴思考 西场镇中心小学胡亚华 托尔斯泰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阅读是每个孩子的第二次生命。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孩子正确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的基础年段。可是,低年级的孩子注意持续性差,认识的字又有限。根据低年级儿童认知的特点,低年级的阅读材料应具有以下特点:页码不要太多,文字量适中,最好图文比例兼半,字号大而排版宽裕,可以让儿童一气呵成,连贯读完。而绘本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阅读材料,是最适合低年级儿童阅读的。它是由文字和图画合成的一个复合文本。它一般一个故事都在三十个页码左右,每一页都以图画为主,文字大,形式有趣,符合儿童认知的特点,所以深受儿童喜爱,绘本阅读也成为小学低年级孩子阅读经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一、绘本的含义 1.绘本的定义: 绘本在英文中是PictureBook(图画书)。但绘本不等于“有画的书”,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文字与图画共同担当讲故事的重要角色,图画不再仅仅起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而是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故事的书,是图文交融、相得益彰的一种书籍表现形式。 优秀的绘本不仅仅是文学或故事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具有珍藏价值的艺术品。绘本是发达国家家庭首选的儿童读物,国际公认绘本是最适合幼儿与低年级孩子阅读的图书。 2..绘本的特征: (1)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有文学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 (2)从美术的角度说,有美术表达形式的多样性、物像形态的生动性、色彩鲜明协调; (3)从结构的角度看,精美完整。(封面、封底、环衬、扉页、独页、跨页等) 二、绘本阅读的意义 首先,绘本能激起孩子的阅读兴趣。 对于刚迈进校门识字不多的低年级孩子来说,他们更喜欢色彩鲜艳的图画。绘本版式精到,绘画精美,构图独特,色彩明快,首先在视觉上引起孩子的愉悦情绪。绘本中的图画,多数是世界知名插画家的作品,如五味太郎的《鲸鱼》、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爱心树》、诺尔曼·荣格的《第五个》、李欧·李奥尼的《小黑鱼》等等,他们运用各种手法,或水彩,或素描,或手绘,或线描,或剪贴,给孩子们呈现了一场场美不胜收的“视觉飨宴”。《母鸡萝丝去散

触动孩子的心灵

触动孩子的心灵——浅谈小学低段教育教学 对于整个小学教学而言,低段是个重要的基础阶段。如果能够在这期间和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那么对于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会有很大的帮助。我是一个年轻老师,对于这点我是体会很深刻的。 在低段教育教学中,我觉得应该从以下的四个方面对孩子进行培养: 1、多沟通。都说和小孩子沟通比较难,我觉得其实也不竟然。低段孩子的心是很天真无暇的,比起高段要纯洁的多。所以在低段的课上我往往都给学生这样的一个感觉:我就是你们的大哥哥,有什么事都可以和我说。我班的学生在下课后和我都是很好的朋友。我从来不会对任何学生发脾气,也不会责怪后进生。从来都是耐心的、轻言细语的和他们沟通。这样孩子们都能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好,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就会很顺利。每个孩子都有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我们要善于和他们沟通,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 2、讲故事。我经常利用午休时间在教室里给孩子放些儿童故事短片。故事具有简易性,而事例具有真实性,简洁的故事和真实的事例最能激发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孩子)的浓厚兴趣,并能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熏陶和感化。这些故事都成了我教育学生的好素材:你准备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在听、说的过程中,从一个个生动的事例中受到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爱护环境,从我做起、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等教育。 3、当榜样。“对学生的爱不应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而要身体力行,用行动检验。”有了榜样,学生就学有方向、赶有目标,而且学起来看行见、摸得着,具有说服力强、号召力大的作用,时时都能受到激励。所以运用榜样可以起到激励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育学生讲究卫生,维护校园整洁;待人热情有礼貌。我是这样做的:从自身做起,看到地板上有纸屑,我就弯腰捡起来,放入垃圾桶里;从不随便吐痰。在校园里,遇到客人或老师,我就主动打招呼;当有学生向我问好时,我也常常报以微笑或说“谢谢”。学生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什么是讲卫生、什么是有礼貌。比起空洞的说教,效果好得多了。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都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迟到,我从不迟到;要求学生不说谎,我就说到做到;要求学生学会倾听,我就率先做到。学生在老师的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养成了许多良好的习惯。 4、身体验。让学生亲身感受是比任何言语到要好的办法。例如:在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怀时,我校教师组织学生观看了影片《闪闪的红星》。片中在敌后的少年儿童为了保卫家园,不畏艰辛,甚至牺牲自己性命也再所不惜的那场情景使孩子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并且在他们幼小的内心深处引起强烈的震撼。这样的教育比任何空洞的说教都要富有成效。 心灵的共鸣是低段教育教学的关键。当我们在为高段学生的教育教学发愁,当我们在为高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发愁的时候,是否回想过他们在低段的表现以及自己在低段时有没有和他们有过共鸣啊?各位低段的老师们,让我们一起触动孩子的心灵,从他们第一次见到我们就开始吧。你会在他们毕业时发现:其实心灵的共鸣原来是这么容易的!

看美国人如何教育小学生

看美国人如何教育小学生 一个经济强国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他们究竟行使一套怎样与众不同的管理 和教育制度? 也许国内的读者会觉得,一个已经读到五年级,马上就要毕业的美国小学生,对其数学能力的要求,仅仅限于加、减、乘、除运算,这未免水平太低了。 我婆婆退休前是搞幼儿教育的,她看到美国小学生整天“都在玩”不免叹气, 她对我说,施嘉特今年五年级,马上就小学毕业了,要是在中国,学生的压力已 经很大,整天埋头做功课。可是你看这孩子,每天放学就出去和一群野孩子打美 式橄榄球、踢足球……疯玩,做作业、弹钢琴的时间那么少,你做母亲的要抓紧啊!我说,施嘉特在学校成绩几乎全A,除了偶尔失手,有时候连着拿几个100分回来。对美国小学生来说,我觉得够了。小学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我更注重他运动、课外活动、交友联谊等的全面发展。 当然,婆婆还是不满意,她说美国的功课太松、作业太浅,估计考试也很容易。她强调,我们中国人讲究打基础——扎实的基础。其实,美国人也讲究打基础。只是中国的所谓的“基础”,和美国人的不同罢了。美国人讲究做人的底线, 这种观念就是从小培养起来的。美国小学生要打的基础是做人的自信、诚实、善良、公正、包容,以及独立自主的意识,也就是说,他们从小就学会了美国文化 的核心价值,而不是为这个核心价值服务的知识。 然而,与我婆婆持相同观点的大有人在,更有甚者把美国的中小学教育贬为“一塌糊涂”,其中措辞最激烈、情绪最激动的多是从中国来的中小学教师。他们 得意的是,每年国际数学竞赛名列前茅的都是中国学生,美国的中小学教育简直 无法和中国的相比。有时候,美国中文报纸上还有大标题“数学比一比,美国只能算发展中国家。” 有一次华人聚会,孩子们的父母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在场的女士坦白,当年找丈夫的标准几乎都是要“学习好”,至于外形、性情、修养都在其次。而眼 下自己的下一代,如果你问她们班上男生谁的学习成绩最好,她们很茫然,但学 校里哪个男生运动最出色,绝对了如指掌。在孩子们眼里。朋友、友情、快乐, 比成绩重要多了。 一位带着9岁儿子来美国的父亲感叹,把儿子交给美国学校真是忧心忡忡, 那是什么样的学校呀!课堂上随意得像自由讨论,可以放声大笑;老师和学生常常坐在地上没大没小,上学就像在玩游戏;每天下午3点就放学;还居然没有统一 的教科书。 只是孩子放学后直奔图书馆,常常背满满一袋书回来,可是没两天就还了。 他又问,借这么多书干吗?儿子回答:“做作业。”然后,看到儿子在电脑上打出作业的题目《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他惊得差点儿跌地,这都是什么题目?试问哪 位在读博士生敢去做这么大的课题?他责问儿子这是谁的主意,儿子正色道:“老 师说,美国是个移民的国家,每个同学都要写一篇关于自己祖先生活国度的文章,还要根据地理、历史、人文,分析与美国的不同,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位父亲没有做声。

英国人最常用的25句经典口语

英国人最常用的25句经典口语 1、How are you doing?(你好吗?) 2、I‘m doing great。(我过得很好。) 3、What‘s up?(出什么事了/你在忙些什么/怎么了?) 4、Nothing special。(没什么特别的。) 5、Hi。Long time no see。(嗨,好久不见了。) 6、So far so good。(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好。) 7、Things couldn‘t be better。(一切顺利。) 8、How about yourself?(你自己呢?) 9、Today is a great day。(今天是个好日子。) 10、Are you making progress?(有进展吗?) 11、May I have your name,please?(请问尊姓大名?) 12、I‘ve heard so much about you。(久仰大名。)

13、I hope you‘re enjoying your staying here。(希望你在这里过得愉快。) 14、Let‘s get together again。(改天再聚聚。) 15、That‘s a great idea!(好主意!) 16、Please say hello to your mother for me。(请代我向你母亲问好。) 17、I‘m glad to have met you。(很高兴遇到你。) 18、Don‘t forget us。(别忘了我们。) 19、Keep in touch。(保持联系。) 20、I had a wonderful time here。(我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时光。) 21、Have a nice weekend。(周末愉快。) 22、Same to you。(彼此彼此。) 23、Nice talking to you。(很高兴与你聊天。) 24、Take care of yourself。(自己当心/照顾好你自己。)

【精品】 教师阅读《让孩子爱上学习》读后感

【精品】教师阅读《让孩子爱上学习》读后感 孩子是每个家庭放飞的希望,我和很多家长一样,我们都期盼自己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渴望自己孩子快乐健康成长,但是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往往由于不得法,取得的效果事倍功半。最近,我读了《让孩子爱上学习》这本书,让我觉得我以前对自己的学生和自己的孩子教育都深感自愧弗如。看来我确实要改变一下我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方法。一、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让孩子爱上学习。《让孩子爱上学习》一书中所说的“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保护好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让我眼前一亮。的确如果让孩子爱上学习,培养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将让他人生受益无穷,家庭教育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后我不能再因为工作中的烦恼和不顺心的事情而抹杀孩子的好奇心和自信

心。孩子做作业时我有时候为他的字迹不工整、错别字多而责骂他们,甚至为了一道题讲了几遍还不会做还动手打过他们,这在不经意中严重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今后我要多一点耐心,对孩子多鼓励少责骂。在温和的气氛中,耐心细致地辅导,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使孩子提高学习兴趣,体味到学习的乐趣。在孩子日常的行为举止中要要善于发现和了解孩子的兴趣,将孩子的兴趣正确引导到学习中来。如我们发现他喜欢看课外书,但我们发现他的阅读习惯不是很好,每次阅读时间太长太快,我们决定今后和孩子同读一本书,一起把它读完读精,然后大家一起谈谈读书的感受,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提高和保持孩子读书的热情。 二、要把孩子当做朋友一起交流和学习,共同提高。我们发现采取过去传统的教育方法,在学习中收到的效果并不好。

2015作文1《母爱,触动了我的心灵》

《母爱,触动了我的心灵》 一、学习目标: 1.学会选择典型事例,把文章写具体。 2.学会选择真实经历,写出真情实感。 3.学会运用细节描写,把文章写生动。 二、写作指导: 1.选择典型事例,把文章写具体。 不管是写亲情,还是写友情,都要学会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来体现。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充实、具体。所选择的事例,还要“小”而“典型”。“小”,主要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宜写“大”。“典型”,主要指不要落入俗套。 2.选择真实经历,写出真情实感。 我们写作文宜写自己的真实经历,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那些书报上看来的事例很难写出真情实感,而且也不会“独特”。 3.运用细节描写,把文章写生动。 在体现亲情的关键环节运用细节描写,会使文章生动有文采,也使亲情更浓!朱自清的《背影》在写父亲“买橘子”时,就运用了细节描写,使父亲的形象高大清晰,使父子之间的深情愈亦浓烈。 三、作文训练 母爱是一盏盏路灯,为我驱除黑暗,独留光明;母爱是一根根琴弦,触动了 我的心灵;母爱是一把把雨伞,为我遮风挡雨;母爱是…… 请以"母爱,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四、例文 母爱,触动了我的心灵 感动由万物,自然,内心而发,感动是种内心中的震撼,是万物的纯真。记得那一次,我的心不禁掀起波澜! 一天,我正悠闲的在家闲逛,突然,一本书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便快速拿起认真的阅读起来。我看见了一篇文章:《地震中的撑起》。文中讲;在1999年土耳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一位母亲被背上的巨石压着,但她用那双弱小的双手撑起那巨大的巨石,为的是那7 岁的女儿。那位母亲足足撑了两天,救援队赶到,含泪救人。通过一天的救援,母女被救出,但女儿早已气绝身亡。 看到这里,我的心不禁掀起波澜,心中激泉一涌而上,眼眶顿时水波粼粼:“那一位母亲如早知女儿已气绝身亡,那她那强大的精神力量定会随而消失,这就是伟大的母爱啊! 这时,我想起了那一次,在我六年级时,天下着倾盆大雨,我回到学校,浑身湿透了。老师打电话让我妈妈拿套衣服过来,妈妈在百忙之中抽空过来。妈妈手里拿了套衣服,在洗手间给了我:“真是的,你怎么搞的,早早回学校还浑身湿,快把衣服换了,免得冷的感冒了。”我拿过衣服,便立刻更换,妈妈走前把她的雨伞给我说:“回家时要撑伞,不要再弄湿了!”我担心地说:“那您怎么办?”妈妈迟疑了一下:“没事,雨下的不大,淋淋雨也健康,我的身体好得很。到是你不要感冒了,以免误了学习,知道吗?”我的心悚然一动,目光在妈妈身上模糊了。 感动那“慈母手中线”的母爱,母爱,触动了我的心灵,我在诗歌中找了一句最能形容母亲的:“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而是那最好的选择了我!” 母爱,触动了我的心灵

学习美国人如何爱他们的孩子

学习美国人如何爱他们的孩子 来自于快乐育儿经 前总统布什夫人芭芭拉,有次在美国魏喜丽贵族女子学院毕业典礼上致辞。第一夫人说的第一句话是:年轻的女士们,有一天当你们到了我这个年纪(她当时70左右),你们回顾你们的一生,你们从不会因为错过一次赚钱机会或工作升迁的机会而后悔,你们却会因为没有好好花时间与你的儿女,你的配偶、你心爱的人建立美好关系而后悔。 美国一机构,针对美国7位成功男士企业家做的一次调查,问:如果你这一生可以从头来过,请问,哪些事你会做的有所不同?很有趣的是,他们7个人罗列的答案中唯一都提到的一件事是,如果我人生可以重新来过一遍,那就是在我儿女还年幼的时候,我多花一点时间陪他成长。 我想我们从他们的经验中可以学到:这些年长的人士告诉了我们,人生最成功的是什么。年轻时,我们可能会认为赚钱、买房、买车是最重要的。可他们走到人生的尽头,他们得到了社会给予他们的权势、地位、身份和富贵,他们不会说我很后悔没有赚到很多钱,而是说,我很后悔没有多花一点时间陪我的孩子成长。他们告诉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建立和配偶,和子女的亲密关系。 所以我很高兴,我们现在用两个中午的时间,一起来思想这样一个主题:我们如何来爱我们的孩子。我相信我们在座各位都非常爱我们的孩子,但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帮助他们。用什么方式帮助他而不是对他有害。 我们来在脑子里想象有一个天平:我们需要在天平上取得平衡。左右各一样东西,我们每天都要检查,天平是否平衡,如果不平衡,教育子女就会失败。天平如果平衡,我们教育子女就会成功。天平左边是接纳与爱。天平右边是教导与管教。 爱你的孩子之前,请先接纳他。第一是接纳。 很多人说,我很爱我的孩子,所以我当然接纳我的孩子。但爱不等于接纳。什么是接纳:按他的本向接纳他,按他的特质接纳他。我的两个孩子,一个国中三年级,一个国小六年级。老大,动作快,细心,敏感、有责任,有主见。有才华,有突出的绘画、艺术天赋。常代表学校参赛,奖状多得已经没有意义。有领导能力,小学一年级就当班长,一直到国中。以致于现在我必须打电话给他的老师,能不能不要让他当班长。但他爱钻牛角尖,紧张,怕失败,怕尝试新的东西。叛逆,具有主动攻击性,很难跟人相处。

英国日常生活和家庭教育

家庭 英国家庭这个概念很笼统,没有谁能把他解释得很大众化。因为不同的地方的人强调他们自己语言的不同。斯哥特的粗喉音,威尔士深沉的辅音,快而难的伦敦腔。社会阶层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上层社会(即使数量很少)有他们自己的社会能干活方式。中产阶级(包括商人,专职人员等)的生活方式和上层社会有所不同,工薪阶级(从事简单的手工劳动和无技术工人)也是。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英国社会是建立在家庭生活基础上的。家庭是又父亲母亲孩子组成,居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有自己的经济收入,是构成社会的最小单位。因此婚姻意味着一个新的独立的家庭的开始。 1`,婚姻 英国规定16岁以下的儿童不可以结婚,无论他们的父母是否同意。在16岁到18岁的孩子想要结婚必须得到父母的同意。如果在18岁以上得到父母的同意就不是必要事项了。事实上,大多数人都在18岁以上结婚。婚姻意味着一种新的独立的的生活的开始,意味着男孩女孩们开始离开自己的父母开始他们自己的生活。他们彼此很忠诚,这是他们是义务。男人出去赚钱养家,女人则打理他们的新家。现如今,妻子工作,丈夫帮助照顾家庭。他们的亲戚,例如父母或兄弟姐妹不会插手他们的日常琐事,因此他们是自己的主人。 如今,16岁左右的女孩和男朋友交往是很正常的事了。亲吻和拥抱在年轻人眼中是在正常不过了。如果他们在一起很长时间并且互相非常了解,女孩将会邀请男孩去自己的家见家长,因为她非常喜欢他。男孩也会这么做如果男孩认为他们的关系已经趋于稳定。他们会去见他们的家长传达这一喜讯,希望得到家长的同意,祝贺以及鼓励。实际上,做出结婚这已决定的是这对年轻情侣,和家长没太大关系。结婚典礼前男方要送给女方订婚戒指并举行仪式,这种习俗遍及整个英国。订婚戒指戴在女孩左手的第三个手指上。乃还给女孩的这个订婚戒指就是一个公共装饰物,意思是告诉其他的男生不要在打这个女孩的主意了。婚礼会在订婚后的几个月或一两年内举行。如果在此期间男生或者女生改主意了,女孩通常会把戒指还给男生。如果再次期间什么也没有发生,戴在左手第三个手指的订婚戒指将会被纯金的婚戒取代。结婚或定婚戒指是许多民族的传统习俗,英格兰人在教堂里举行婚礼仪式时,新郎给新娘戴戒指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们甚至认为不戴戒指的婚姻是无效的;当神父询问一对新人是否愿意做对方的妻子或丈夫、能否相互尊重、白头偕老后,新郎给新娘的无名指上戴上一枚戒指。它象征着丈夫对妻子的纯真爱情,同时妻子也表示接受并忠实于这种爱情。金戒指象征爱情的纯真,银戒指意味情感温柔,英国人同西方各国一样,定婚戒指是金制的而不镶嵌任何宝石,结婚戒指应加装饰物,至于戒指的质量则根据个人的经济条件不同而不同,定婚、结婚戒指可戴在同一无名指上,也可以由结婚戒指取代定婚戒指。英国在16世纪时,结婚戒指的内侧经常刻是家族的图案或箴言,诸如"上帝使我成为某某的妻子,"某位主教的妻子的戒指上刻上一只手、一颗心、一顶主教冠和一个骷髅,铭文是:"前三个我赐予你,第四个使我超脱。"今天戒指上的铭文大多只刻上新郎和新娘名字的开头字母。 英格兰人的婚俗丰富多采,从求婚到度蜜月均按自已的传统方式进行。在英格兰北部约克市求婚方式颇为奇特,继承了古代民间遗风,女孩子成熟以后,需要出嫁了,便穿上不同颜色的紧身服饰,向男性示意;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意思,恰恰和交通信号灯一致。绿色的表示:"来吧!我愿意恋爱,大胆地追求吧!"黄色表示:"机遇是有的,如果合我的意还是有成功的机会。"红色表示:"目前我还不想谈情说爱,不要追求我。"勇敢的小伙子会根据对方的服色,根据自已的选择去大胆地追求,决不会被扣上行为不端的帽子。 在英国,大多年轻情侣都选择在教堂举行婚礼,无论他们是否有宗教信仰。英国人结婚要穿礼服;新娘身着白衫、白裙、头戴白色花环,还要罩上长长的白纱,手持白色花束。总之,

美国人带孩子

美国人带孩子 我在美国生了两个孩子,生育前后都有培训班,家庭医生每次洗脑让我受益匪浅,我的两个宝宝在婴儿时期乖巧得好像家里没有小婴儿,我甚至疑心她们会不会哭?如今外婆常拿这句傻话笑我。回国后看到朋友或邻居们被小祖宗折磨得精疲力竭,我遇到一个就会分享妈妈经,很没效率,想着将妈妈经写下来或许会帮到手忙脚乱、身心疲惫的年轻爸爸妈妈。再次感谢南加州著名的儿科医生JANE GU,这几年在她的指导下学到很多一辈子都受益的育儿宝典。 绝招一 如何让小宝宝不哭 爱哭的BABY都是爸妈教出来的。才出生的小BABY听不懂话,他们靠条件反射来做判断。中国的家长一听到孩子哭就抱起来。GU医生反复告诫我:孩子一哭就放下来,不哭才抱起来,正好反过来。这样一来,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不哭的时候才有得抱,这招极灵。放下爱哭的孩子开始训练,看着时钟,不要抱让她哭,准备等10分钟再抱。第一次可以设定5分钟,以后一次比一次时间拉长,我的妞妞第一次就没有熬到5分钟,大约3分半的时候就停了,我已经心疼得肝肠寸断自己都快哭了,一定要忍住了。让孩子知道哭声是叫不来妈妈的。训练“不哭的孩子”要排除4个哭的其他原因:尿了、病了、饿了,困了。上帝保佑,我家两个孩子都不会无理由哭,偶尔哭一下当作运动也是极少数,妞妞和妙妙100%是快乐的宝宝,躺在床上都咯咯笑出声的孩子。 绝招二 如何让刚出生的小宝宝一觉睡到天亮 美国医生再三批评我:你不是好妈妈,隔壁的孩子一睡到天亮,隔壁的妈妈是好妈妈,你不是!每次去看家庭医生我都挨批评,原因是我晚上要喂奶1-2次,抱怨养孩子很累很辛苦。医生告诉我一个观念:人类晚上不需要进食!我傻乎乎问,为什么呢?医生没办法,只好大声说:因为我们是人类!我印象极深,妞爸早就笑弯腰了。很显然,我担心BABY晚上会饿根本是多余的,10-12小时的连续睡眠,对孩子来说比吃奶重要100倍!我们被老大妞妞折磨很惨,晚上吃一顿奶的坏习惯一直延续到快2岁。养老二的时候按照医生说的,彻底让我和老公解脱出来,从刚出生到一个礼拜我家妙妙被训练距离5个小时才吃奶,2个礼拜之后,孩子就能睡天亮了。晚上不需要吃奶!

这四招,让孩子爱上阅读课程! 名师微课

这四招,让孩子爱上阅读课程!名师微课·闫学 让孩子爱上阅读,这话可真不是说着玩的!而是来真格的,把阅读融入到课堂!当然,如果你以为,这只是语文老师的事儿,那你就错了。 上周四,语文特级教师、杭州市新华实验小学和杭州市建新小学校长闫学做客好老师微课,分享了老师、学校如何阅读课程的一些方法和秘诀。今天小编特意整理,把微课的精彩内容呈献给大家。(老师们,可别忘了收藏!) 课程其实不是一件让人觉得很沉重的事情 2015年的新年,建新小学举办一场儿童戏剧节展演。这一次展演有一个非常好玩的主题,叫“文学真好玩”。 当时,有一个班级表演了一场戏剧——神笔马良。马良拿着他的神笔,在幕布上画下了金山,画下了轮船,还画下了恶人,当然恶人最终受到了惩罚。在演出结束之后要下台时,主持人就把马良给叫住了。对马良说,今天是新年,你能不能给全体小朋友和老师,包括来参加我们演出的家长,画下新年的礼物呢?马良说,可以呀。于是大笔一挥,在舞台的幕布上画下了糖果。马良刚刚画完,早已经藏在幕布后面的老师、家长们,就拎着一袋又一袋花花绿绿的糖果跑到孩子们中间。我也拎着糖果,给每一个小朋友分糖,每一个家长分糖。于是大家一下子沸腾了。因为这一幕,其他孩子们、

家长们都没有想到。 筹划这个让人难忘的细节,实际上我们有这样一个初衷:想让孩子知道,课程其实不是一件让人觉得很沉重的事情。把戏剧课程结合孩子们前面阅读的书,让孩子们从阅读过的书中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人、最喜欢的情节来编写剧本,来表演。包括舞台的设计、道具,全部都是孩子们一手操办。而这只是当时我们把阅读课程和儿童戏剧课程重整之后,特别难忘的瞬间。 阅读课程的参与者和学习者,除了儿童,还有教师和家长 我们非常看重这种活动,这样的课程。表演看似十几分钟,孩子们却准备了好几个月。从这个活动,我们得到了几点启示。 第一点启示:高品质课程的创生和构建需要重整和跨界。也就是说,所有的课程学习,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学习,我们必须想办法,让课程与孩子的生活、精神和身体紧密连接。第二点启示:关于课程的学习,我们强调的是过程和参与。阅读课程和戏剧课程,当然也不例外。佐藤学说过一句话,他说课程是学习经验的履历。其实这句他强调的也是一种过程、参与。我们想要做的、必须做的,就是让这个参与的过程能够更加深入,更加全面。 第三点启示:课程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学习知识,它还有更加丰富的意义。比如这一次儿童戏剧节的展演,我们是把它和

外国人教育孩子的方式

外国人教育孩子的方式 ●孩子跌一跤,让他自己爬起来,让他觉得成长道路不会一帆风顺。 ●让孩子在看到自己国家的国旗时,注目两分钟。 ●带孩子去动物园,主要是为了获得知识。 ●带孩子到公园、森林去,让他们喜欢绿色,让他们热爱生命。 ●让孩子懂得,认真为人做事,要成为每一个人生活中的好习惯。 ●使孩子成为一个最热情、具有积极向上精神的人。 ●即使你的经济状况很好,也要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挣钱,让孩子自己支付部分学习费用,或支付保险费用。 ●鼓励孩子在16岁以后,在放假期间,找一个钟点工的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育孩子尊敬老人、军人、警察、消防员、环卫工人、教师和医生。 ●让孩子学习音乐,学会听懂贝多芬、肖邦、莫扎特等一切可以引以自豪的好作品。 ●鼓励孩子上台演说、演唱、跳舞、朗诵。 把尊重孩子放在第一位 美国家长们认为,除营养和知识外,孩子们更需要的是尊重。因为他们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和孩子讲话,美国家长从不高高在上,而是平等地与孩子交流。孩子不肯吃饭时,美国家长从不硬逼,而是婉转地说:“你看萝卜馅饼在等着你,你不吃它,它就不高兴了。”孩子做错了事,家长很少动辄指责孩子,而是说:“我想你不是有意的,下次就不会这样做了。”如果孩子要换衣服,他们也很少以命令的口吻说:“穿上这件白的。”而是以商量的口气说:“你看穿这件白的好呢,还是穿那件黄的好?”让孩子拥有选择的权利。带孩子外出串门时,如果主人拿出什么东西给孩子,美国家长不会像大多数中国家长那样,提前替孩子回答“他不吃”、“他不要”等,而是由孩子做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需要一概满足,对于主人没有主动提供的东西而孩子又想要,家长一般会在适当的时候做出解释和说明。比如,当孩子想要主人家珍贵的玩物时,家长就会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东西,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需求而不顾别人的感受,从而让孩子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不少中国家长喜欢“人前教子”,常在别人面前指责、训斥自己的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而在美国,家长们认为这是一种犯罪,因为对孩子当众的指责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在以色列国土中有一所“鲸鱼学校”,这所学校就是让孩子们乘坐帆船在一年内横渡两次大西洋,游遍三个海岛。孩子们除了经受大风大浪外,还要忍饥挨饿。到了岛上自己采集野果充饥,自己搭帐篷睡觉。 在俄罗斯有一所学校,每年冬天老师都让孩子们,赤身裸体在冰雪中滚爬一定的时间,天寒地冻,孩子们被冻得浑身发抖,嘴唇发紫老师也不会让他们停下。在俄罗斯的学校里,开设体育课中,有一个特殊的体育项目冬泳,在寒冷的冬天砸开冰,让学生们在刺骨的水里游泳。俄罗斯孩子的家长们无论天气怎样寒冷都让孩子用冷水洗脸,孩子出门的时候大人也不让孩子穿得太厚。 在原联邦德国的法律条文中,有一个特殊的归定,要求孩子帮助父母做家务,规定内容如下:孩子在6岁之前可以不做家务。6——10岁偶尔帮助父母洗碗、扫地、买一些小的东西。10——14岁,要剪草坪上的花草、洗碗、扫地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要洗汽车,整理花园。16——18岁,父母上班没时间要每周给家里打扫除一次家庭卫生。 英国:给孩子失败的机会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败的时候。如果孩子还小,中国家长们就会一笑了之,抢着帮他把问题处理掉,或者干脆让孩子

英国人如何教育孩子

英国人如何教育孩子 英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要使孩子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独立地去生活、工作,必须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如果孩子日后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适应社会,作为父母就没能尽到教育的职责。 道德不靠教导 英国中小学校里的道德教育不叫道德教育,而称“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称“社会化过程”。目的是让他们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如何自律以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核心道德观念有四:尊重生命、公平、诚实、守信。 英国人还有个观念,即“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它体现在英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里,那就是不要求孩子们去死记硬背道德准则,但是,要求孩子们从心灵深处、从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伦理道德。 小孩不是白纸 我们小时候背毛泽东语录:“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后来,大家以为小孩子也跟白纸一样,大人教什么,小孩子将来就长成什么样子。一位英国朋友说,西方人过去也有“白纸”论。认为小孩子都是“TABULARASA”(拉丁文,即空白状态),但现在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先天就已经部分地继承了父母的脾气、性格等心理基因,因此,“白纸论”是把事情过分简单化的观点。 诚实不是孤立的品德

英国学校一般不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但开设包括佛教和道教在内的各种世界主要宗教信仰课供选修。这门课被认为是对孩子品德和良知培养十分重要的一门课。 不仅如此,多数英国学校每周都组织班级讨论,选取一些学校里或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让孩子们发表看法,共同讨论,自己去领悟和判断对错与是非。集体游戏也是一种重要方式,让孩子懂得顾及与体谅别人,懂得如何与同伴合作。英国学校还普遍鼓励孩子饲养小动物,组织学生到敬老院陪老人聊天、为慈善组织募捐及参加其他公益或环保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和社会交往能力。在英国教育工作者看来,诚实不是一种孤立的品德,而是与自重和尊重别人,与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不淡泊输赢,但更要享受过程 老师并不是教学生去学老庄的超脱,淡泊输赢结果;相反,英国学校里,“输赢”二字总被挂在嘴上,因为各种比赛名目繁多,充满学生的学校生活,但正因为比赛多,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领略到老师所要传达的信息:你会赢,但不会每次都是你赢,每个人都有赢的时候,也有输的时候,要紧的是享受参与的过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少移居英国的中国移民感触最深的是,英国人对人生的选择往往是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即使这事儿不合潮流,也不时髦。 不要妨碍别人 英国的社会道德教育,还有一点令人印象至深,那就是从小教育小孩子要学会照顾自己,同时注意不要妨碍他人。这其实就是公德与私德的分水岭,也有人称为“对陌生人的道德要求”。 英国小学很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个人清洁卫生、学习用具收

美国父母如何惩罚孩子外国父母打骂孩子吗

美国父母如何惩罚孩子?外国父母打骂孩 子吗? 在美国,严重的打骂孩子都属于违法。你一怒之下扇了孩子一巴掌或者狠打了孩子被别人知道了,就有可能在第二天失去对孩子的监护权,孩子会被送到福利院收养,而你也可能会因虐童罪而被送进监狱。下面就是jk3721网为大家整理的美 国父母如何惩罚孩子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觉得有用的朋友可以分享给更多人哦!美国父母如何惩罚孩子不打不骂效果更好? 在美国,严重的打骂孩子都属于违法。你一怒之下扇了孩子一巴掌或者狠打了孩子一通屁股被别人知道了,你就有可能在第二天失去了对孩子的监护权,孩子会被送到福利院收养,而你也可能会因虐童罪而被送进监狱。 甚至你的孩子如果在幼儿园随口说了一句“昨天我爸爸打我了”之类的话,警察也会马上找上门来。在广州的小巷里常常见到的父母拿着鸡毛扫打孩子的现象,在美国的公共场合是不可能见到的。 中国有两句老话叫“棍棒之下出孝子”和“不打不成器”,似乎教育手段上离不开“打”字。的确,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让父母气愤难耐甚至束手无策的时候。 教育孩子需要奖励与惩罚手段并行,惩罚也是教育过程中让孩子认识错误必须的一种手段。那在不能打孩子的美国,父母们是用什么手段进行惩罚教育的? 在这几年接触了很多美国家长和他们的教育方式,我总结

了他们的惩罚方法,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两点:“Time Out”和“Time Limit”,也就是“独处”和“限时”。我这翻译可能不够传神,且看我来分析一下这两种惩罚手段。 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带宽宽到好友梅丽莎家里玩,梅丽莎有三个孩子,分别是4岁、两岁半和一岁。两岁半的女儿汉娜正处于第一阶段的叛逆期,在美国被称为“TerribleTwo”(“糟糕的两岁”),常常会大发脾气乱扔东西,或者在争抢玩具时 咬人。 有一次大家一起玩的时候,汉娜把要过来一起玩的妹妹推到了,还狠狠地在妹妹的手臂上咬了一口,妹妹痛得哇哇大哭。梅丽莎闻讯从厨房出来,一看汉娜咬了妹妹,二话没说把她抱起来,把她放到楼梯上去并说:“You need to time out!”(你得独处了/你不能再玩了)。 汉娜在楼梯上坐着,也哇哇大哭。其实她可以自己下来继续玩,但她并没有那样做,而是一直坐在那里哭,而梅丽莎则继续在厨房忙碌,并没有理会大哭的汉娜。 哭了约十分钟,汉娜终于不哭了,这时候梅丽莎才走过来,问汉娜知不知道自己什么事做错了,汉娜点点头说不应该咬妹妹,梅丽莎表扬她勇于承认错误,然后给她讲了一通道理,便把她从楼梯上抱下来亲吻了一下,汉娜便又欢天喜地地跟妹妹玩去了。 邻居家有一个10岁的男孩凯德,长得不但俊俏,且彬彬 有礼十分懂事,对比他小的孩子也十分照顾,常常牵着宽宽的手带着宽宽玩。有时凯德想把宽宽抱起来,他会先跑过来问我是否允许他抱宽宽,征得我的同意后才去抱宽宽玩各种游戏。 我非常喜欢凯德,一直想知道他的父母是如何把他教育得这么好的。有一次去小区游泳池游泳,刚好凯德的父母也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