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护理篇)

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护理篇)
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护理篇)

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护理篇)

急症手术患者护理记录

送患者到手术室前准备进行项目打√执行时间签名

测量生命体征:T:°C P:次/分R:次/

分BP:mmHg

核对腕带、更换病员服、去除发夹、饰物等,嘱患者大小

便或遵医嘱给予清洁灌肠

术前用药:□

携带用物:□病历□X片□术中用药□其它

送病人去手术室时间:月日时分

术后护理处置后护理处置白班小夜大夜转入病房时间:日时分□是□否□是□否□是□否吸氧2L/分□是□否□是□否□是□否给予心电监测、血氧监测□是□否□是□否□是□否

监测生命体征:6小时□是□否□是□否□是□否检查敷料部位(穿孔处)是否有渗液

有渗液及时更换

□有□无

□是□否

□有□无

□是□否

□有□无

□是□否患者问题预期目标白班小夜大夜麻醉后烦躁较安静,配合治疗□是□否□是□否□是□否麻醉后恶心、呕吐、腹胀症状缓解□是□否□是□否□是□否刀口疼痛疼痛指数<5分□是□否□是□否□是□否疼痛评分参照下图:分分分

不痛微痛有些痛很痛疼痛剧烈疼痛难忍疼痛处置□无处置

□服止痛药缓解

□打止痛针缓解

□肌注镇静药物

□无处置

□服止痛药缓解

□打止痛针缓解

□肌注镇静药物

□无处置

□服止痛药缓解

□打止痛针缓解

□肌注镇静药物疼痛处置后疼痛评分分分分

护理指导结果评价结果评价结果评价禁饮食6小时的目的:预防呕吐、腹胀□是□否□是□否□是□否术后6小时进流质饮食□是□否□是□否□是□否预防复发、阴囊肿胀:术后阴囊冷敷6小时,抬高阴囊

至肿胀消失,平卧或侧卧2周

□是□否□是□否□是□否

术后6小时适当床上活动:翻身、抬腿、深呼吸等□无法完成

□协助完成

□自行完成

□无法完成

□协助完成

□自行完成

□无法完成

□协助完成

□自行完成保持敷料清洁□是□否□是□否□是□否防止坠床:加护床挡,陪人看护□是□否□是□否□是□否指导患者如有不适症状能及早告知医护人员□有□无□有□无□有□无

其他护理记录:

护士签名:

住院日第二天(手术日□)年月日

护理记录

送患者到手术室前准备进行项目打√执行时间签名

测量生命体征:T:°C P:次/分R:次/

分BP:mmHg

核对腕带、更换病员服、去除发夹、饰物等,嘱患者大小

便或遵医嘱给予清洁灌肠

术前用药:□

携带用物:□病历□X片□术中用药□其它

送病人去手术室时间:月日时分

术后护理处置后护理处置白班小夜大夜转入病房时间:日时分□是□否□是□否□是□否吸氧2L/分□是□否□是□否□是□否给予心电监测、血氧监测□是□否□是□否□是□否

监测生命体征:6小时□是□否□是□否□是□否检查敷料部位(穿孔处)是否有渗液

有渗液及时更换

□有□无

□是□否

□有□无

□是□否

□有□无

□是□否患者问题预期目标白班小夜大夜麻醉后烦躁较安静,配合治疗□是□否□是□否□是□否麻醉后恶心、呕吐、腹胀症状缓解□是□否□是□否□是□否刀口疼痛疼痛指数<5分□是□否□是□否□是□否疼痛评分参照下图:分分分

不痛微痛有些痛很痛疼痛剧烈疼痛难忍疼痛处置□无处置

□服止痛药缓解

□打止痛针缓解

□肌注镇静药物

□无处置

□服止痛药缓解

□打止痛针缓解

□肌注镇静药物

□无处置

□服止痛药缓解

□打止痛针缓解

□肌注镇静药物疼痛处置后疼痛评分分分分

护理指导结果评价结果评价结果评价禁饮食6小时的目的:预防呕吐、腹胀□是□否□是□否□是□否术后6小时进流质饮食□是□否□是□否□是□否预防复发、阴囊肿胀:术后阴囊冷敷6小时,抬高阴囊

至肿胀消失,平卧或侧卧2周

□是□否□是□否□是□否

术后6小时适当床上活动:翻身、抬腿、深呼吸等□无法完成

□协助完成

□自行完成

□无法完成

□协助完成

□自行完成

□无法完成

□协助完成

□自行完成保持敷料清洁□是□否□是□否□是□否防止坠床:加护床挡,陪人看护□是□否□是□否□是□否指导患者如有不适症状能及早告知医护人员□有□无□有□无□有□无执行护士签名

变异:□有□无原因:

护士签字:

其他护理记录

护士签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路径(最全版)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路径(最全版) 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ICD-10:E10.111,E11.111, E14.11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内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 1.尿糖和酮体阳性伴血糖升高。 2.血pH和(或)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E10.111,E11.111,E14.11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一般为≤10天。 (五)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必须包括酮体)、大便常规、血气分析; (2)在酮症酸中毒未纠正时每1-2小时测定血糖,在糖尿病酮症纠正后测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必要时0点、3AM等); (3)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 (4)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 (5)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ICA、GAD)。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的检查项目: (1)血酮,糖化血清蛋白(果糖胺),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IAA、IA-2等),待酮症酸中毒状态纠正后行动态血糖监测(血糖未达标和/或血糖波动较大者);待酮症酸中毒纠正且血糖稳定后测定胰岛素或C肽

(2)并发症相关检查(待酮症酸中毒纠正后):尿蛋白/肌酐或尿白蛋白排泄率、24h尿蛋白定量、眼底检查、神经传导速度、超声心动图、颈动脉和下肢血管彩超、头胸腹CT或MRI等; (3)相关免疫指标(血沉、CRP、RF、免疫球蛋白全套、补体全套、ANA和ENA),自身抗体(抗甲状腺、抗肾上腺、抗卵巢、抗甲状旁腺抗体等),内分泌腺体功能评估(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垂体)。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1.补液根据血糖、电解质、血渗透压、生命体征、心肾功能等情况选择补液种类及补液速度、补液量。 2.胰岛素治疗方案选择及剂量调整: 给予胰岛素治疗。持续静脉注射胰岛素,待酸中毒纠正、血糖基本平稳后改用胰岛素强化治疗。 3.纠正电解质紊乱。 4.纠正酸中毒。当pH<7.1时,可补碱性药物。 5.其他对症治疗。纠正休克、抗感染、治疗急性肾衰、治疗脑水肿等。

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医疗版

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ICD-10︰E11.2- E11.9)进行高血糖控制及血管并发症筛查。 (二)诊断依据。 根据《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2007年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年) 1.有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者满足以下标准中一项即可诊断糖尿病: (1)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 (2)空腹(禁食时间大于8小时)血浆葡萄糖≥7.0mmol/L (126mg/dl); (3)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 2.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满足以上三项标准中的两项。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2007年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年)等 1.一般治疗: (1)糖尿病知识教育; (2)饮食治疗; (3)运动疗法。 2.药物治疗: (1)口服降糖药治疗;

(2)胰岛素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2型糖尿病ICD-10︰E11.2- E11.9疾病编码。 2.除外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血糖升高。 3.达到住院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经临床医师判断需要住院治疗。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入院后所必需进行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包括酮体)、大便常规; (2)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必要时0点、3AM等),动态血糖监测(血糖未达标和/或血糖波动较大者); (3)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血粘度; (4)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 2.并发症相关检查:尿蛋白/肌酐、眼底检查、心脏超声、颈动脉和下肢血管彩超等。 3.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可增加以下检查项目: (1)24h动态心电图监测 (七)选择用药。 1.降血糖药物: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 2.针对伴发疾病治疗的药物:降压药、调脂药、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药物等。

2型糖尿病伴多并发症临床路径

2型糖尿病伴多并发症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2型糖尿病伴多并发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伴多并发症(ICD-10︰E11.700)进行高血糖控制及并发症治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3年)、《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2014年)、根据《2013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和治疗共识》(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2013年)。 明确有糖尿病诊断; 有以下2种或2种以上并发症者; 1).出现以下任何一条通常考虑其肾脏损伤是由糖尿病引起的: (1)蛋白尿; (2)肌酐(或EGRF)升高;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任何一期慢性肾脏病。

2).出现以下任何一条考虑其视网膜病变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瘤、视网膜内出血、硬性渗出、棉绒斑、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静脉串珠、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前出血、纤维增生等。 3).出现以下任何一条考虑其周围神经病变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存在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和(或)电生理的依据;排除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其他原因(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周围神经病、营养缺乏、中毒、异常球蛋白血症、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等)。 4).出现以下任何一条考虑其周围血管病变是由糖尿病引起的: (1) ○1有代谢性高血压:其特点是糖代谢紊乱先于高血压;○2心脏表现:出现胸闷、活动后气喘,心脏扩大,心率增快并固定,心音低钝、颈静脉充盈,端坐呼吸,唇指发绀,肝脾肿大等,严重者表现为心力衰竭、无痛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3下肢血管表现:患者皮肤温度降低,皮肤颜色改变,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下肢溃疡或坏死,行走不能持久,行走时乏力感加重,休息2-3分钟后可缓解,逐渐可出现间歇性跛行。随着病变的进展出现静息痛和肢体疼痛。 (2)或有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显示血管病变:○1动脉血管内膜中层厚度增厚;○2多普勒踝动脉/踝肱指数/经皮氧分

妊娠糖尿病临床路径

妊娠糖尿病临床路径 内分泌代谢科 一、妊娠糖尿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妊娠糖尿病(不伴急性并发症)(ICD编码:024)。 (二)诊断依据。 根据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1年我国卫生部颁布《妊娠期糖尿病行业诊断标准》: ?步骤:一步法或两步法 方法: 一步法:直接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检查,查0h,1h,2h,3h 血糖 两步法: 第一步:空腹行50g口服葡萄糖筛查,1h血糖≥7.2mmol/L为阳性,需行第二步 第二步:空腹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检查,查0h,1h,2h,3h 血糖 时间:高危孕妇在首次产检,普通孕妇在孕24~28周

OGTT血糖界值:0h 5.3mmol/L,1h 10.0mmol/L,2h 8.6mmol/L,3h 7.8mmol/L 诊断GDM需要达到的血糖界值个数:2 高危因素包括: a) 肥胖(尤其是重度肥胖); b) 一级亲属患2型糖尿病; c) GDM史或大于胎龄儿分娩史; d) PCOS; 2.妊娠糖尿病分级 1、A1级:FBG<5.8mmol/L,经饮食控制,餐后2h血糖 <6.7mmol/L 2、A2级:经饮食控制,FBG≥5.8mmol/L,餐后2h血糖≥ 6.7mmol/L,妊娠期需加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1年我国卫生部颁布《妊娠期糖尿病行业诊断标准》: 1.糖尿病宣传教育和管理。 2.饮食疗法。 3.运动疗法。 4.自我血糖监测、低血糖事件评估。

5.体重、尿酮体监测及并发症检测。 6.胰岛素强化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内。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024妊娠糖尿病(不伴急性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酮体、大便常规; (2)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包括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2AM等); (3)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 (4)心电图、腹部B超(包括肝脾、胰腺等); (5)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释放试验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的检查项目。 (1)血气分析,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IAA、ICA、GAD等)、行动态血糖监测(血糖未达标和(或)血糖波动较大者); (2)相关免疫指标(血沉、CRP、RF、免疫球蛋白全套、补体全套、ANA和ENA)、自身抗体(抗甲状腺、抗肾上腺、抗卵巢、抗甲状旁腺抗体等)、内分泌腺体功能评估(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垂体);肿瘤标志等。

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

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路 径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腹股沟斜疝(ICD-10:K40.2,K40.9),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ICD-9-CM-3:53.0-53.1)。除外嵌顿疝及复发腹股沟斜疝。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1.病史:腹股沟可复肿块。 2.体征:一侧或双侧腹股沟肿块,可还纳,透光试验(-)。 3.辅助检查:腹股沟、阴囊B超。 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 (三)标准住院日。 1-4日 (四)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生化全套、凝血功能、感筛 腹股沟及阴囊B超、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心脏彩超 泌尿系B超 肝胆胰脾B超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 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 (六)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目前无需应用抗生素,根据病情使用. (七)手术日。 手术日一般在入院1-3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八)术后恢复。 术后住院恢复≤3天。 基本对症治疗方案。如出现术后感染,可结合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九)出院标准。 体温正常,切口无红肿,无渗出。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存在相关并发症,需要处理干预。 2.患儿入院后,在术前发生不适宜手术的情况,如发热,腹泻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等。 二、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腹股沟斜疝(ICD-10:K40.2,K40.9) 行疝囊高位结扎术((ICD-9-CM-3:53.0-53.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护理篇)

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护理篇)

急症手术患者护理记录 送患者到手术室前准备进行项目打√执行时间签名 测量生命体征:T:°C P:次/分R:次/ 分BP:mmHg 核对腕带、更换病员服、去除发夹、饰物等,嘱患者大小 便或遵医嘱给予清洁灌肠 术前用药:□ 携带用物:□病历□X片□术中用药□其它 送病人去手术室时间:月日时分 术后护理处置后护理处置白班小夜大夜转入病房时间:日时分□是□否□是□否□是□否吸氧2L/分□是□否□是□否□是□否给予心电监测、血氧监测□是□否□是□否□是□否 监测生命体征:6小时□是□否□是□否□是□否检查敷料部位(穿孔处)是否有渗液 有渗液及时更换 □有□无 □是□否 □有□无 □是□否 □有□无 □是□否患者问题预期目标白班小夜大夜麻醉后烦躁较安静,配合治疗□是□否□是□否□是□否麻醉后恶心、呕吐、腹胀症状缓解□是□否□是□否□是□否刀口疼痛疼痛指数<5分□是□否□是□否□是□否疼痛评分参照下图:分分分 不痛微痛有些痛很痛疼痛剧烈疼痛难忍疼痛处置□无处置 □服止痛药缓解 □打止痛针缓解 □肌注镇静药物 □无处置 □服止痛药缓解 □打止痛针缓解 □肌注镇静药物 □无处置 □服止痛药缓解 □打止痛针缓解 □肌注镇静药物疼痛处置后疼痛评分分分分 护理指导结果评价结果评价结果评价禁饮食6小时的目的:预防呕吐、腹胀□是□否□是□否□是□否术后6小时进流质饮食□是□否□是□否□是□否预防复发、阴囊肿胀:术后阴囊冷敷6小时,抬高阴囊 至肿胀消失,平卧或侧卧2周 □是□否□是□否□是□否 术后6小时适当床上活动:翻身、抬腿、深呼吸等□无法完成 □协助完成 □自行完成 □无法完成 □协助完成 □自行完成 □无法完成 □协助完成 □自行完成保持敷料清洁□是□否□是□否□是□否防止坠床:加护床挡,陪人看护□是□否□是□否□是□否指导患者如有不适症状能及早告知医护人员□有□无□有□无□有□无 其他护理记录: 护士签名:

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

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ICD-10︰E11.2- E11.9)进行高血糖控制及血管并发症筛查。 (二)诊断依据。 根据《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2007年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年) 1.有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者满足以下标准中一项即可诊断糖尿病: (1)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 (2)空腹(禁食时间大于8小时)血浆葡萄糖≥7.0mmol/L (126mg/dl); (3)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 2.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满足以上三项标准中的两项。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2007年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年)等 1.一般治疗:

(1)糖尿病知识教育; (2)饮食治疗; (3)运动疗法。 2.药物治疗: (1)口服降糖药治疗; (2)胰岛素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2型糖尿病ICD-10︰E11.2- E11.9疾病编码。 2.除外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血糖升高。 3.达到住院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经临床医师判断需要住院治疗。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入院后所必需进行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包括酮体)、大便常规; (2)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必要时0点、3AM等),动态血糖监测(血糖未达标和

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

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路 径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腹股沟斜疝(ICD-10:K40.2,K40.9),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ICD-9-CM-3:53.0-53.1)。除外嵌顿疝及复发腹股沟斜疝。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1.病史:腹股沟可复肿块。 2.体征:一侧或双侧腹股沟肿块,可还纳,透光试验(-)。 3.辅助检查:腹股沟、阴囊B超。 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 (三)标准住院日。 1-4日 (四)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生化全套、凝血功能、感筛 腹股沟及阴囊B超、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心脏彩超 泌尿系B超 肝胆胰脾B超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 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 (六)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目前无需应用抗生素,根据病情使用. (七)手术日。 手术日一般在入院1-3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八)术后恢复。 术后住院恢复≤3天。 基本对症治疗方案。如出现术后感染,可结合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九)出院标准。 体温正常,切口无红肿,无渗出。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存在相关并发症,需要处理干预。 2.患儿入院后,在术前发生不适宜手术的情况,如发热,腹泻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等。 二、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腹股沟斜疝(ICD-10:K40.2,K40.9) 行疝囊高位结扎术((ICD-9-CM-3:53.0-53.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2型糖尿病基本诊疗路径(试行)

2型糖尿病基本诊疗路径(试行) 一、2型糖尿病基本诊疗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ICD-10︰E11.2- E11.9),进行高血糖控制及血管并发症筛查。 (二)诊断依据 根据《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1.有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者满足以下标准中一项即可诊断糖尿病: (1)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 (2)空腹(禁食时间大于8小时)血浆葡萄糖≥7.0mmol/L (126mg/dl); (3)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 2.无糖尿病症状者,需隔日重复检查确诊。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2型糖尿病ICD-10︰E11.2- E11.9疾病编码。 2.除外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血糖升高。 3.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经临床医师判断需要住院治疗。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治疗原则 1.控制血糖,使其尽量达到或接近控制目标。 2.筛查血管(大血管、微血管)及其他慢性并发症。 3.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使患者掌握出院后自我管理的方法。 4.全方位干预糖尿病危险因素。 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目标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基层部分),《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12年版基层部分)等。

临床护理路径定义与内容

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一、临床护理路径定义与内容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病人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是针对特定的病人群体,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接诊时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一个日程计划表,对何时该做哪项检查、治疗及护理,病情达到何种程度,何时可出院等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与记录。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医生指示后才为病人实施治疗护理,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病人亦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增强病人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护患双方相互促进,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 二、总体目标 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医生指示后才为病人实施治疗护理,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病人亦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增强病人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护患双方相互促进,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

三、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四、临床路径实施 (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1.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 组长:张爱萍 副组长:贾改霞刘叶张燕 成员:郝乐李敏王耀霞韩燕王丽英刘茹赵婷 2.科室必须成立实施小组,所有成员对临床路径知识及相关内容进行认真学习,并在各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对科室病种临床路径标准进行修订,有计划地组织科室医护培训、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3.工作职责 (1)管理委员会职责:①制定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②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与标准。③组织人员培训。④督查工作进展情况,实施临床路径的效益评价。⑤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2)护士职责: ①依据护理操作规程,讨论与确定与护理服务相关的部分。②监测临床路径表上应执行的项目。③负责病人的活动、

护理路径

认识——“临床护理路径” 医疗费用的急速上涨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各国医疗财政均面临极大的压力。医疗费用有膨胀的现象,但医疗资源有限,因此,目前医疗界面临的两大问题就是成本耗用的制约与品质的控制、改进。为解决这两个问题,许多医疗机构纷纷采取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s)的策略,藉以对医疗系统作整体的管理,并达到有效控制医疗质量与医疗成本的目的,进而增强医疗机构的竞争力。 临床护理路径的产生背景 整合(integrated)及合作性(collaborative)的健康护理设施会使护理花费更有效率及品质更高,这种信念可追溯至186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谓继续照护(continuity of care)的概念,使个案管理(case management)变得重要了。1971年美国健康、教育及福利部赞助SITO (Services Interaction Targets for Opportunities)Program,以个案管理作为整合社会及卫生服务人员的方法,曾被医师、护士、社会机构及医院非正式地运用,因此受到医疗提供者的青睐,而临床路径即是个案管理的一种工具。 临床护理路径的定义 临床路径的定义初期是"列表的关键必护理及医疗过程以及相对应的时间表,以便在规定的住院日里达到标准的医疗后果",但后来慢慢变成"健康照护小组共同发展,认为是最佳照护管理、过程的假

说",目前的定义则是强调:1. 不同专科背景的人员来共同合作发展; 2. 目前认为的最佳过程,以后可能不断更新改进,因此只能说是假设。这种临床照护过程所使用的管理工具在各医院有不同名称,有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s)、个案管理(case management)、危急路径(critical paths)、临床指引(clinical guidelines)、草案(protocols)或照护计划(care plans)等。Spath PL建议统一以"临床路径"称之,也就是指医院各种背景的专家代表商量制定一套临床诊疗活动中重要必备措施的标准规范。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病人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是针对特定的病人群体,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接诊时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一个日程计划表,对何时该做哪项检查、治疗及护理,病情达到何种程度,何时可出院等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与记录。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医生指示后才为病人实施治疗护理,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病人亦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增强病人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护患双方相互促进,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 临床护理路径的制订及施行 1.制定:

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医疗版

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ICD-10︰E11、2- E11、9)进行高血糖控制及血管并发症筛查。 (二)诊断依据。 根据《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2007年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年) 1、有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与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者满足以下标准中一项即可诊断糖尿病: (1)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 (2)空腹(禁食时间大于8小时)血浆葡萄糖≥7、0mmol/L (126mg/dl); (3)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 2、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满足以上三项标准中的两项。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2007年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年)等 1、一般治疗: (1)糖尿病知识教育; (2)饮食治疗; (3)运动疗法。 2、药物治疗: (1)口服降糖药治疗;

(2)胰岛素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2型糖尿病ICD-10︰E11、2- E11、9疾病编码。 2、除外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其她因素所导致的血糖升高。 3、达到住院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经临床医师判断需要住院治疗。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她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入院后所必需进行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包括酮体)、大便常规; (2)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必要时0点、3AM等),动态血糖监测(血糖未达标与/或血糖波动较大者); (3)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血粘度; (4)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 2、并发症相关检查:尿蛋白/肌酐、眼底检查、心脏超声、颈动脉与下肢血管彩超等。 3、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可增加以下检查项目: (1)24h动态心电图监测 (七)选择用药。 1、降血糖药物: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 2、针对伴发疾病治疗的药物:降压药、调脂药、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药物等。

新编整理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后临床护理路径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后临床护理路径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后临床护理路径【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在XX 年12月到XX年12月间,选择在本院行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XX年12月到XX年12月间收治的行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XX年龄范围在27~73岁,平均(55.64.5)岁;观察组:男性患者90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26~74岁,平均(55.44.8)岁。上述所有患者均无精神障碍、认知障碍,排除合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疾病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性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手术患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具体护理方法为:术前对患者进行入院指导,手术前、中、后对患者开展饮食干预,并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围术期中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做好对症处理。观察组手术患者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护理方法为:①成立护 理路径小组由医师与护理人员共同为患者制定护理路径,以时间为横轴,护理内容为纵轴,根据患者手术情况、病情恢复情况的为其制定个性化路径表格。并在每日完成护理工作后在相应内容后打,由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监督,保证护理完成[1]。②护理路径具体内容:患者入院当天向其介绍住院环境、作息时间、手术流程、注意事项等。入院第二天,对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腹股沟斜疝相关知识,手术方式、术前禁食的原因等。手术当天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机体变化,记录相关生理指标。术后第一天,观察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对患者切口部位进行换药,加强并发症预防护理。术后第二天对患者逐渐开展心

理护理,运动指导,帮助患者提高自身健康状态,促使患者尽快出院。 ③护士长定期检查临床护理路径完成情况,对未达标者进行督促和反馈,并不断完善护理路径内容。 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版统计学软件,将两组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作为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用t检验,将两组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6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观察组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671.36)d,低于对照组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7.841.75)d,组间差异性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6.192P值<0.05。观察组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00%(3例尿潴留、2例便秘、3例切口疼痛、1例阴囊水肿),低于对照组的23.00%(6例尿潴留、4例便秘、8例切口疼痛、5例阴囊水肿),数据比较结果显示:卡方值=7.2917,P=0.0069。 3讨论腹股沟斜疝多发生于男性群体,该疾病主要是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手段,该手术方法会对患者带来术后疼痛、尿潴留、阴囊水肿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常规的护理模式内容简单主要集中于早期护理,以及术后用药护理[2]。而护理临床路径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患者围术期的不同时期,对患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分步骤的护理服务,以时间为顺序将大量护理内容进行分解处理,使得患者能够接受并配合相关护理工作,使得护理内容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路径具有较高预见性和计划

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表单

1 型糖尿病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1 型糖尿病(ICD-10:E10.9.1 ) 患者姓名:性别:_ 年龄:_ 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__ 月__ 日出院日期:年__ 月__ 日标准住院日:28 天内时间 住院第 1 天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开实验室检查单、完成实验室初步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与病情评估 初步确定治疗方案 监测血糖谱或行动态血糖监测 确定胰岛素注射方案,填写胰岛素治疗单 长期医嘱: 糖尿病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护工/ 天 糖尿病饮食 血糖测定×7次/ 天 重初步设定胰岛素皮下注射或胰岛素泵治疗的基础剂量 及餐 前胰岛素剂量 点临时医嘱: 医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尿酮体 嘱血气分析、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D-3 羟丁酸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及C肽、1 型糖尿病相关自身抗体、甲状腺功能及相关 自身抗体、ACTH、皮质醇、 并发症相关检查(肾早期损伤标志物 、 眼 底 ) 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动态血糖监测(必要时) 胰岛素备用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主要 □入院护理评估 护理 工作 病情□无□有,原因: 变异 1. 记录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2~14天住院第15~28天 (出院日) 上级医师查房评估患儿是否进行缓解 期,完成胰岛素-C 完成相关科室会诊肽释 放试 验 主要诊疗工作 复查相关异常检查 注意病情变化 调整胰岛素剂量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是否出院 向患儿及家长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 康教育指导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小结 等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饮食、运 动、血糖监测 、胰岛素注射指导和复诊 日 期 如果患者不能出院,在病程记录中说 明原 因和继续治疗的方案 长期医嘱:出院医嘱: 同前出院带 药 调整胰岛素剂量门诊 随 诊 重点医嘱 并发症的相关处理 临时医嘱: 对异常实验室检查的复查 并发症相关检查 免疫指标、其他自身抗体、内分泌腺 健康宣教 功能评估(必要时) 并发症的相关处理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宣教□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胰岛素注射方法培训 主要 护理□血糖监测 培 训 工作□营养及运动培训 □病情观察 病情□无□有,原因:□无□有,原因:变异1.1. 记录2.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糖尿病临床路径概要

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 (征求意见稿) 一、1型糖尿病(不伴急性并发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I对象:第一诊断为1型糖尿病(ICD10 : E1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WHO诊断标准及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 1.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2.具备1型糖尿病特点: 发病年龄通常小于30岁,中度至重度的临床症状,起病迅速-症状明显,伴有体重下降、多尿、烦渴、多饮、体型消瘦,酮尿或酮症酸中毒,空腹或餐后的血清C肽水平低或缺乏,出现免疫标记:厉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 )、胰岛抗原抗体(IA-2),需要胰岛素治疗,伴有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 3分型: 1)免疫介导1A型); 2)特性1B 型)。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WHO诊断标准及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 1.糖尿病宣传教育和管理; 2.饮食疗法; 3.运动疗法; 4.自我血糖监测、低血糖事件评估; 5.体重、尿酮体监测及并发症检测; 6.胰岛素强化治疗及联合口服药物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E101型糖尿病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 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包括酮体); 2.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必要时0 点、3AM 等); 3.生化全项、血电解质、血气分析(必要时); 4.胸片、心电图; 5.糖化血红蛋白HbA1c); 6.胰岛B细胞自身抗体(ICA、IAA、GAD、IA-2等); 7.口服糖耐量试验和同步C 肽释放试验(必要时);

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病临床路径

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临床路径 一、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糖控制及血管并发症筛查。 (二)诊断依据。 1.有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者满足以下标准中一项即可诊断糖尿病: (1)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 (2)空腹(禁食时间大于8小时)血浆葡萄糖≥7.0mmol/L (126mg/dl); (3)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 (200mg/dl)。 2.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满足以上三项标准中的两项。 3.静息状态下非同日连续三天测血压达140/90mmHg.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1.一般治疗: (1)糖尿病知识教育; (2)饮食治疗; (3)运动疗法。 2.药物治疗: (1)正确使用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治疗,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 2 )给予降压、抗凝及调脂等对症支持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符合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诊断标准. 2.除外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血糖升高。 3.达到住院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测血压达140/90mmHg以上,并经临床医师判断需要住院治疗。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入院后所必需进行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包括酮体)、大便常规; (2)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测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必要时0点、3AM等),动态血压监测(必要时); (3)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血粘度; (4)糖化血红蛋白(HbA1c) ( 5 )胸片,心电图,B超。 2.并发症相关检查:尿蛋白/肌酐、24h尿蛋白定量、眼底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心脏超声、颈动脉和下肢血管彩超等。 3.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可增加以下检查项目: (1)ICA、IAA、GAD、IA-2自身抗体测定,血乳酸; (2)24h动态血压监测,运动平板试验、心肌核素检查、冠脉CTA或冠状动脉造影; (3)肿瘤指标筛查,感染性疾病筛查。 (七)选择用药。 1.降血糖药物: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使血糖控制稳定。 2.针对伴发疾病治疗的药物:护肾药、调脂药、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药物等。 (八)出院标准。 1.患者得到基本技能培训并学会自我血糖监测。 2.降糖治疗方案确定,血糖控制达标或血糖趋于稳定,无低血糖事件发生。 3.血压已经控制稳定。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急性并发症(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等),则按相应路径或指南进行救治,退出本路径。 2.合并妊娠或伴有增加控制血糖难度的合并症,延长住院时间,则按相应路径或指南进行治疗。 3.若必须同时服用对血糖或降糖药物有影响的药物,或患者对胰岛素制剂、降糖药物有过敏情况时,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4.出现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眼部、心血管、神经系统并发症、皮肤病变、糖尿病足),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临床路径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临床路径

相关知识: 1.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出现合并妊娠症,或妊娠前为隐性糖尿病、妊娠后发展为糖尿病的情况。属高危妊娠,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 2.妊娠期糖尿病病因: ( 1)妊娠期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胰岛素相对不足; 胎盘分泌的激素(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等)在周围组织中具有抗胰岛素作用,妊娠期糖尿病比较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2)分娩期宫缩大量消耗糖原以及产妇进食减少,容易发展为酮症酸中毒。 (3)产褥期由于胎盘排出以及全身内分泌激素逐渐恢复到非妊娠期水平,胰岛素的需要量相应减少,若不及时调整用量,极易发生低血糖。 3、病史与体格检查:因此有下列情况时,应注意有糖尿病的可能性。 (1)糖尿病的家族史:有血统关系的家族成员中患糖尿病的人数越多,孕妇患此病的可能性也越大。

(2)经产妇过去有反复流产、不明原因的死胎或死产史、新生儿死亡、巨大儿、羊水过多或胎儿畸形等病史,这些病人进 与糖尿病的存在有一定关系。对 行尿糖、血糖及糖耐量测定,以便及时确定诊断。 (3)临床表现:妊娠期有三多症状(多饮、多食、多尿),或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反复发作,孕妇体重 >90kg,本次妊娠并发羊水过多或巨大胎儿者,应警惕合并糖尿病的可能。 4.GDM分娩时机: (1)不需要胰岛素治疗的 GDM孕妇,无母儿并发症的情况下,严密监测到预产期,未自然临产者采取措施终止妊娠。 (2)妊娠前糖尿病及需胰岛素治疗的 GDM者,如血糖控制良好,严密监测下,妊娠 38-39 周终止妊娠;血糖控制不满意者及时收入院。 (3)有母儿合并症者,血糖控制不满意,伴血管病变、合并重度子痫前期、严重感染、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严密监护下,适时终止妊娠,必要时抽取羊水,了解胎肺成熟情况,完成促胎儿肺成熟。 5.糖尿病诊断标准:妊娠合并糖尿病分期目前采用 1994 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 ACOG)推荐的分类,其中 B-H 分类按照普通使用 White 分类法。根据糖尿病的发病年龄、病程、是否存在血管合并症、器官受累等情况进行分期,有助于估计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A级:妊娠期出现或发现的糖尿病 B级:显性糖尿病, 20 岁以后发病,病程小于 10 年,无血管病变。 C 级:发病年龄在 10-19 岁,或病程达 10-19 年,无血管病变。 D级:10 岁以前发病,或病程≥ 20年,或者合并单纯性视网膜病。 F 级:糖尿病肾病 R级:有增生性视网膜病变。

卵巢癌临床护理路径

临床护理路径在卵巢癌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针对妇科临床路径的开展,制定了以下关于卵巢癌的健康宣教的临床护理路径: 入院第1天 1. 向患者或其家属做入院宣教,包括详细介绍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护士长,医院环境,设施的配置以及使用方法,探视制度、规章制度、医院送餐时间,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 2.讲解卵巢癌的临床表现以及相关的治疗方式,术前检查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做好阴道清洁及肠道清洁的准备。 3.用鼓励性的言语告知患者要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做好心理护理。 入院第2天(术前一天) 1. 向患者介绍有关疾病、生殖系统的解剖及生理功能方面的知识,使病人对手术及术后生活有正确的认识,消除病人对手术的紧张、恐惧心理,尤其对于病人最关心的问题,手术对卵巢功能、性生活、闭经、性别改变的影响,要向病人耐心讲解,可以把这方面的教育资料让病人看,结合科室的板报宣传这些内容,解除病人的焦虑,增加对手术的安全感。 2.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名称,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做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下经腹腔镜或开腹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具体手术时间,麻醉方式。简要介绍术后的注意事项,如需要准备的物品等。讲解术前饮食的重要性,如午餐后尽量进食流质饮食,术前22:00之后禁食, 3.做好手术野的皮肤准备,开腹手术备皮范围为阴部、耻骨联合上至剑突下,两侧大腿内侧上1/3,腹腔镜手术需清洁脐部,指导患者沐浴更衣,穿好手术衣裤。注意贵重物品应自己保管好,假牙应在手术当天取下。 4.做好交叉配血试验,抗生素皮试和进一步肠道、阴道清洁准备,教会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排痰、床上使用便器的方法,保持良好的情绪及充足的睡眠。 入院第3天(手术当天) 1.嘱患者家属全麻后去枕仰卧至少4-6小时,手术清醒后可做简单的床上活动,比如按摩小腿,定时翻身等。术后肛管排气后可进食少量流质饮食。 2.详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术后用药的目的、副作用,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和会阴清洁。 3.教会患者学会一些缓解伤口疼痛的方法,如深呼吸,听音乐,看电视,转移注意力等。告知患者勿用力咳嗽和排便等,可教患者用手轻按住手术伤口再轻声咳嗽等。 4.告知患者及家属观察腹腔引流管,留置尿管,阴道引流管等情况,勿使折曲,牵拉等。 入院第4-6天(术后第1天) 1. 介绍静脉输液、置尿管的目的和意义。 2.若患者的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指导正确的下床活动方式,告知患者起身后先在床旁坐立休息几分钟,之后在沿着床边走动,勿过于用力牵拉伤口。 3.肛门排气后可进流质饮食,注意保证术后身体的营养,可尽量补充一些有营养的汤类,如鱼汤,鸡汤等,以及进食稀饭类的食物。 4. 注意保持会阴的清洁,指导患者正确的护理方法。 入院第7-8天(术后第2-3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