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孙久文重点-(寝室合作完成)

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

城市化的内涵

1.、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2.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3.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4.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5.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6.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及其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共同的作用力。

1.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城市化总是起步于农业基础良好的地区。

农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进入城市。

2.规模化和集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支柱。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为企业对规模化和集聚的追求而集中在城市发展。城市对企业的空间配置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拉力

3.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

工业化造就了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为乡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

间;

城市文明能够为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

结论:城市化的速度取决于农村的推力、城市对企业和农村居民的拉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果推力大而拉力小则城市化速度缓慢大量的劳动人口滞留在农村;

如果拉力大而推力小,则说明城市化已基本完成。

城市化规律

1.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互促进,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

提高而提高。

2.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

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是指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要规律性地经过若干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全过程呈现出S形运动轨迹。起步阶段工业化前期,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

发展阶段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加速,城市化水平由30%持续上升到60%左右。

成熟阶段工业化后期,城市化减缓,城市人口比重大体稳定在70%一80%。

影响区位选择的四个机制

1.目标驱动机制

2.利益驱动机制

3.宏观调控机制

4.市场调控机制

产业布局的指向

概念:所谓产业布局指向是指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产业布局,往往反映出倾向于某一类地域的倾向。这是从产业自身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的布局。

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1.能源指向

2.原料地指向

3.消费地指向

4.劳动力指向

5.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6.高科技指向

7.无固定指向

地域合理规模概念:

企业生产装置和设备的最佳组合,会使生产能力和产量大幅度增加,产品成本下降,从而带来大规模的节约效益。具有这种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的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域的聚集规模,我们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

地域合理规模的构成

1.企业的合理规模(企业的合理规模是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基础。)

企业的规模效益:1.单项设备的经济合理规模。2.联合企业的合理规模。

2.地域合理规模

地域合理规模主要由地域的环境容量来决定,地域的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下列三点:

⑴资源要素的供给限度。⑵基础设施要素的容量。⑶管理要素的能力边界。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

1.产业聚集在某地的原因分析

⑴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这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聚集。

⑵为了共同使用基础设施,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⑶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2.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

(1)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2)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3)社会效益是否最大。

聚集与分散

概念:聚集与分散,也称集聚和消聚,是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

1.聚集可分为功能聚集和非功能聚集

功能聚集: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

非功能聚集:指工业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服务功能以及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聚集2.聚集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低级阶段:仅表现为单个工业企业生产规模或最主要设备生产规模的扩大。

高级阶段:则表现为各类工厂由于不同因素的作用而向某一个地域集中,包括第三产业与工业的聚集。

如何处理好聚集与分散的关系

1、工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按规律促进生产的空间集中。

2、不能过大,大并不等于强。

3、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要求:“小与活”。

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

(1)要求靠近市场。(2)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⑶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4)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 (5)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6)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7)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8)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

(9)要求聚集性。(10)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的产出的增长。

经济发展则是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状况、生活水平、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等在内的变化。

2.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

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广,则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既包含经济因素又包含非经济因素的概念。

3.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内容,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一、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

1. 产业结构随着社会分工的永远发展而有不断复杂化的规律--部门越来越多,部门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2.产业结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有不断高级化的发展规律--资源的配置总是趋向从利用效率相对较低的产业流向效率相对较高的产业。表现为:资源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传统产业部门流向生产力水平较高的新兴产业部门。

二、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

1.配第一克拉克定律

⑴配第定律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William Petty)。早在17世纪,他在其著名的

《政治算术》一书中描述了不同产业之间的,并将这种差异与劳动力就业

结构联系起来。

?他说: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这

种产业之间的收益差异会推动劳动力由低收入产业向能获得高收入的产

业流动。这就是所谓的配第定律。

⑵克拉克定律

?20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通过对40多个国家的截面

和时序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

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

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

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此即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2.库兹涅茨法则(美)

?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

收入中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

下降之中。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都

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

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地下降。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处于上升

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

收入的比重。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各产业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及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结构特征所决定。

1.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

2.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是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第二因素。

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化可分为三个过程。

1.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

(霍夫曼系数反映了重工业化程度,其计算公式: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2.深加工化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

3.技术集约化,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

2.在地区生产中占在较大的产值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主导产业的发展

1.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要得到良好的发展,至少应该注意解决如下问题:

第一,选择先进的技术武装主导产业。一个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其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第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载体。

第三,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产业进行扶持,为未来时期主导产业的升级和更替做准备。

地区主导产业的组成:

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1.主导产业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区域经济发展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的,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的核心,主导产业的升级是实现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

2.建立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个地区除了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外,还应该发展如下性质的产业,以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与主导产业直接产生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联系的产业。2.基础设施产业。3.为地方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

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

由上往下:服务业主导产业群主导产业基础设施产业区域资源基础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均衡增长理论

均衡增长的基本命题是:由于不发达地区存在着生产与消费的低水平的均衡状态,这些地区的经济要增长,就必须打破这种均衡状态,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同时得到增长。这个理论命题适用于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描述和开发。

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

2.内尔森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3.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4.大推动理论

(二)非均衡增长理论

核心观点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不具备全面发展的资本和资源,均衡发展是行不通的,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优先发展一部分产业或区域,以此带动和扩大其他产业或区域经济的发展。

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1.无论是增长过程还是发展进程,其本质都是不平衡的。

2.发展政策的任务不是取消,而是维护不均衡,使不均衡的链条保持活力。

连锁效应

1.前向关联效应

2.后向关联效应

3. 旁侧关联效应

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

基本观点: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相反,它将首先出现在某些具有优势条件的地区,如沿海港口、主要城市、交通要道、资源富集地等,这些就是经济空间的中心--增长极。增长极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增长极具有两种效应:一是极化效应二是扩散效应

区域经济开发模式

1.增长极模式

2.发展轴模式

3.网络型模式

(产业转移)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的规律:

1.由于处于发展的传统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金、技术都很缺乏,所能够发展的大多是技术简单、劳动密集的低水平的产业部门,与高梯度地区存在着明显的技术水平上的差距。

2.由于资源耗竭而产生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转入新的产业部门,改善部门结构。

3.由于区位条件变化而产生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产业机制,加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改善区位条件。

4.由于环境恶化而影响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转入新的生产技术,改善生产环境。

5.由于体制原因造成的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发展机制,改善部门的发展战略,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第一章导论

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它的许多理论和方法都成为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组成部分,是微观经济理论,它要解决的主要是厂商如何进行布局才能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的问题。

(一)古典区位理论

?研究各种经济活动布局在什么地方最好,传统区位论研究的是如何在一国国内进行生产布局。

?区位理论早期代表人物有杜能、韦伯、克里斯泰勒、廖什等。

1.农业区位论

?杜能是区位理论的创始人,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他从运输费用和空间距离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区位地租随市场空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从而阐明

了农业生产类型围绕市场而呈现的空间变化规律。

?杜能农业区位论是在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孤立化方法研究而形成的。

⑴理论的假设

?第一、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第二、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第三、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

?第四、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

?第五、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

?第六、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因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所以农场主选择最大的地租收入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主要生产蔬菜、鲜奶及草莓等易腐难运的产品。

第二圈——林业圈。供给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材、木炭等。

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在所有耕地上种植农作物,以谷物(麦类)和饲料作物(马铃薯、豌豆等)的轮作为主要特色。

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为谷物(麦类)、牧草、休耕轮作地带。

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此圈是距城市最远的谷作农业圈,也是最粗放的谷作农业圈。

第六圈——畜牧业圈。生产谷麦作物仅用于自给,而生产牧草用于养畜,以畜产品如黄油、奶酪等供应城市市场。

2.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20世纪初,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他从空间的角度,考察了运费、劳动费用、集聚等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作用,讨论如何通过选择工业企业的区位来降低工业生产成本。

⑴理论的假设

第一、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第二、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第三、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劳动花费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⑵研究方法

第一阶段是寻求运费最低点,

第二阶段是寻求劳动费用最低点

第三阶段是综合分析聚集效应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并对选定的工业区位作进一步的修正。

所谓聚集效应是指由于那些在生产或分配上有着密切联系或在布局上指向性相同的产业按一定比例与规模集中布局在拥有特定优势的区位所产生的生产成本降低的效果。这主要是通过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扩大生产规模等方法来实现的。

聚集效应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聚集的产业或企业的种类与结构;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聚集的规模。

3.胡佛的运输区位论

⑴分析了运输费用的结构。

?运输费用分为线路运营费用和站场费用。

?运费率递减规律

1.每吨公里的运费随着货物运输距离的增加而相对递减。

?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的区位理论

1.大城市工业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⑵研究了运输方式和运输费用之间的关系。

?就站场费用而言,水运最大,其次是铁路和公路运输。

?运行费用则相反,公路最大,其次是铁路和水运。

?一般站场作业费用低、线路运输费用高的运输方式适合于短距离运输;站

场作业费用高、线路运输费用低的运输方式进行长途运输较有利。

公路适合于短途货物运输,水运有利于远距离的货物运输,而铁路适宜于中长途货物运输。

(二)现代区位论

1·市场区位论

?市场区位论的诞生,标志着古典区位理论向现代区位理论的转化。

?主要观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

大的区位。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商品销售问题日益突出,这时在考虑生

产成本与运费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

排。

1·市场区位论

奥古斯特·廖什(August Losch)的市场区位理论把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来研究区位理论,

●市场区位理论将空间均衡的思想引入区位分析,研究了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结

构对区位选择和产业配置的影响。

●理论的主要观点

●⑴廖什认为区位选择的最终目标是寻取最大利润地点。

●⑵他认为区位空间达到均衡时,最佳的空间模型是正六边形。即均衡时单一市

场区以正六边形形状环绕每一生产中心或消费中心。

廖什市场区位论的特点

?它把生产区位和市场结合起来, 在理论上确定了能够获取最大收益的地

域。他认为企业应该尽可能地接近市场区,市场及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布

局的原则及目标,因此,廖什的理论被称为“最大市场学派”。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的重要性: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以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对市场区位体系的解释,在

区位理论的发展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进一步发展了区位理论,解释了为

什么区域会存在,它定义了依赖于市场区以及规模经济和交通成本之间的

关系的节点区。这样,不仅使区位分析由单纯的生产扩展到了市场,而且

开始从单个厂商为主扩展到了整个产业。

2·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又称“中心地学说”。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时,探索最优

化城镇体系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ller)和德国经济学家廖什提出。

?理论的中心内容:

?论述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之间的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

并用六边形图式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基本概念:

?中心地

?是指为周围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场所。

?在实际生活中,中心地可以是城市,也可以是城市内的商业中

心。

?中心地的等级:

?划分依据:提供职能种类的多少和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划分类别:职能种类少,服务范围小为低级中心地。职能种类多,服务

范围大的为高级中心地。

?高低级中心地之间的关系:即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高级中心地不仅有低

级中心地所具有的职能,而且有低级中心地所没有的较高级的职能。

?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为:

?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它拥有若干大小不同的城

镇。--中心地。

?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

的层层六边形,各级中心位于六边形的中心或边的中心与顶点

上。

?不同规模的中心地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

?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采取三种模式分布。假定k为某级中心市场区面

积与低一级中心市场区面积的比值。这三种模式分别为:

?k=3,又称市场最优原则,它能保持市场组织最优,但不利于

交通布局;

?k=4,又称交通最优原则,它有利于安排交通路线,但由于相

邻两级市场去面积比值较大,不利于市场组织;

?k=7,又称行政最优原则,它有利于行政组织,但不利于组织

市场与交通。

★市场原则(三三制原则)

?首先确定一级中心地的六边形市场区;

?在它的六个角的顶端各布置一个二级中心地,并形成相应的六边形市场

区,其面积=一级市场区的1/3。

?依次建立三、四…..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

?优点:有利于组织商品销售

?缺点:(1)不便于组织交通联系。以一级中心地为起点向外辐射的交通

线路理应通过它的市场区的六个角的顶点,但这样布局的线路能够连接的

其它各级中心地的数量却很少;(2)一、二级之间的交通线路不经过任

何三级中心地;(3)一、一级中心地之间没有直接的通路,这与事实不

符。

★交通原则(四四制原则)

?为了弥补K=3的缺陷,提出了K=4原则,即交通原则。

?首先确定一级中心地及其六边形市场区;

?然后在六边形的六条边的中点各布局一个二级中心地,并形成相应的六

边形市场区。

?优点:便于组织交通,从一级中心地经二级中心的向外辐射线路可以穿越

三、四级,且一、一级之间的线路直达。

?缺点:增加了K值,给予市场组织带来一定困难。

★行政(管理)原则

?按K=3或K=4原则组织起来的城市体系,其共同的缺陷就是使经济区与行

政区完全脱节,因而经济中心也就不能兼任行政中心。

?要使经济区与行政区尽可能统一,这就提出了行政管理原则,即K=7原则。◎首先确定一级中心地及其六边形市场区;

◎然后在一级六边形市场的六个角上各布局一个二级中心地,并形成相应的六边形市场区。

◎这样就把每个大市场区划分为七个低一级的市场区。但这样一来,除一级市场信息区外,其余各级市场区已经不能保持六边形,而是五边形。

优点:经济区与行政区统一,便于行政管理。

缺点:K值过大,不利于组织市场供应和进行交通组织。

?高级中心地对远距离的交通要求大。因此,高级中心地按照交通原则布局;

?中级中心地按照行政原则作用较大;

?低级中心地的布局用市场原则解释比较合理。

第十二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

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概念

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

(一)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特点: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发展农业、矿业产品的出口,来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属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局限性: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国内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具有很大的脆弱性。对于一国内部发落后地区,由于缺少发展的机会,只有开发某种资源优势才能启动经济发展。

(二)出口替代战略

概念: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的战略,是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应付国际竞争,发展本国现代工业的一种内向型战略。

1.下游产业进口替代

从市场的消费品入手,由轻工业开始的工业化道路,分三阶段:第一阶段,消费品替代;第二阶段,中间产品替代;第三阶段,资本货物替代。

2.上游产业进口替代

上游产业指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如钢铁、化工等,上游产业发展需要投资大,对技术和劳动力要求高,生产规模宏大,必须在国家统一安排下,调集巨大人力物力财力才有可能实现。

进口替代局限性:表现在国家长期对民族工业的保护,使本国产品质量差,竞争能力低,资源配置不合理,劳动生产率低下等,是一种发展处于低级阶段采取的战略。

(三)出口替代战略

含义:发展面向出口的产品,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来替代弄矿产品的出口,并利用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以廉价的产品打开国际市场。

低级出口替代:技术水平较低的产品,如食品、服装、玩具等;

高级出口替代:高档耐用消费品,如机械设备、电子仪器等。各国都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转化过程。

(四)工业赶超战略

主张以发展工业来带动经济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优先发展轻工业优点:利用其所需资金少、劳动密集型、原料来源广泛、产品的市场化程度高,在资金严重短缺的落后地区,以发展轻工业来积累资金。

优先发展重工业优点:奖励国家工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改善工业结构,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使工业化能够快速实现。

(五)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

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考虑,以经济发展为手段,以社会进步为目的,强调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减少和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包括:增加生产、扩大生产性就业、增加对农业部门的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快资源的开发,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建立相应的制度。

第二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区域~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区域定位

战略指导思想:一般要有区域的针对性,并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相一致。在初期发展的起飞阶段,发展工业、建立农业体系是发展的关键;在中期发展的成熟阶段,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创新是发展的关键;到后期发展的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充分就业、提高平均收入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区域定位:规定本区域在一个较大的区域范围内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区域~战略的目标体系

总目标:是区域在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总纲领,是区域进行规划、制定五年和年度计划的依据。

包括内容:

1.以经济效益为主的目标:充分利用一起可以调动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争取咋

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期间,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2.以社会公平为主的目标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尽最大的可能,兼顾社会公平。包括缩小地区和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就业等。

具体目标:

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口。

分阶段、分区域、分产业发展目标

1.分阶段目标:对总目标进行时段分解,依据事前划分的发展阶段,分步骤实施

总目标,具体指标应比总目标有所增加。

2.分区域目标:县和县级以上制定。还有中心区与边缘区。

3.分产业目标:最粗的一二三产业划分。

区域资源、条件评价

绝对量评价:经过调查、勘探与分析而确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不同等级的实物或价值数量,称为绝对量。

平均量评价:1.资源密度:反映一定地域空间的资源丰饶程度。2.人均资源拥有量:按人口平均的资源情况。

需求量评价:根据各类资源的数量,与现行的需求进行对比,可以反映资源供应情况和资源丰、谦程度。

综合评价:对某一个地区各类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源数量进行综合评价,以获取一个总体概念,并作为区域定位的依据。1.资源综合优势度评价2.综合国力评价

区域产业结构的确定与重点发展产业的选择

产业结构的确定:

待开发地区:缩小第一产业,增大第二产业,着重发展加工工业。

成长阶段地区:第二产业不断发展,第三产业赶上来。

后工业化地区:产业顺序三、二、一,第三产业比重最高。

重点产业的选择:

1.应当有很高的区位商

2.在地区工业总值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3.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4.要有比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怎么选:1)根据地区的自然资源情况;2)根据

地区的市场情况;3)根据产业扩张)

政策建议与战略设计

战略对策必须具备针对性,是针对区域内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而提出来的,能够切实解决一些难题。

特征:有限性;系统性;阶段性。

名词解释

区域经济学: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关系的科学。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我国区域经济学界一般主张将区域经济学划分为三大部分,即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关系、区域经济政策。

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人力资本:是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区域经济增长: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还包括对人口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

区域经济开发:是指人类运用发展经济的各种手段作用于特定区域的区域经济过程。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社会进步、人们福利提高等在内的更为宽泛、更为深刻的过程。

增长极: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主导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称为增长极。

地区主导产业:是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地区生产的专业化:是指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

新产业区:指基于合理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结成的网络,这些网络与本地的劳动力市场密切连接,实行专业化分工。(产业集群相关知识)P126

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进行商品交换的活动。

要素禀赋理论:每个区域都应该专门生产本区域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并用于出口,同时进行那些本区域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

贸易条件: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输出商品价格与输入商品价格的比率,一般用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表示。(T=Px/Py*100%, T表示贸易条件。Px表示输出商品的价格总指数,Py表示输入商品的价格总指数。如果一个地区的T值不断增加,则意味着该区域输出商品价格总水平比输入商品的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幅度大,说明区域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反之则意味着区域贸易条件恶化)

区域经济合作:是指经济主体为了谋求经济社会利益,而促使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流动和重新组合的过程。

经济区:是指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

区域经济发展:是对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设想、思路和谋划。

区域经济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安排,是战略思想的细化。

区域经济政策:区域政策是处理“区域问题在何处进行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政策。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

区域城镇体系: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区域内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的,具有不同职能、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镇体系。具有以下特征:

(1)关联性城镇体系的关联性是指体系内部各城镇之间有着合理的分工和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

(2)整体性由于城镇体系的各个城镇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经济社会联系,决定了各个城镇之间必然由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连结。

(3)层次性城镇体系的层次性包括行政级别层次和规模层次两个方面。

基础设施:是指用于保证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

基础产业:工业中上游产品的生产,包括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属第二产业。

区域空间结构: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

经济区:指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

经济区划:在认识客观存在的经济区的基础上,根据特定时期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对全国区域进行分区划片,阐明各经济发展的条件、特点和问题,指出他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发展方向,最终为中央政府对区域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企业进行区域分析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区域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区域和产业发展的详细安排。它包括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镇体系等多方面内容。

投资环境:指存在于受资区域内,能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一切企业外部因素的总称。

地区形象塑造:对地区形象的科学的总结和设计,是将已经存在的地区特征归纳,总结出来,并设计出一个鲜明的表达方式,便于区内,区外公众对该区域的认识和了解。

十一章区域空间结构

1、核心区与外围区:P242核心区是指在全国经济或者区域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增长快、发展质量高的地区,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通常

其人均GDP要大大高于其全国人均水平;外围区则是指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处于经济技术低梯度上,接受核心区的经济技术辐射而得到发展。

2、核心区与外围区的判断:P243通常用人均GDP的标准化值为标准。计算方法:某地区人均GDP标准化值=(某地区人均GDP—全国人均GDP)/各省人均GDP的标准差

核心区:人均GDP标准化值大于0.5 外围区:小于—0.3 过渡区:介于—0.3与0.5之间

3、经济区划原则:P247(1)、经济区内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的相似性和区域差异性,这是划分经济区的一般原则。(2)、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与国民经济综合发展相结合,即地区生产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现结合,建立自己合理的产业结构。(3)、地区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相结合。(4)、经济区的界限尽可能与行政区界限一致。(5)、同级综合经济区之间在地理范围上不宜重叠或交叉,各同级经济区地域范围的综合覆盖上一级经济区的国土总和。

4、经济区划的基本依据:P250中国在体制转轨时期各地区内部发展矛盾及障碍的一致性与区域差异性。

十三章区域经济政策

1、区域经济政策的概念:P272区域经济政策是政府处理区域性事务的工具和手段,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也是区域经济学应用性的具体体现。区域经济政策是由政府针对区域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的总和,它的着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它的必要性是纠正市场机制在资源的空间配置方面的不足,它的目标是实现资源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政策是一种典型的政府行为。

2、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P273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可以归纳为经济稳定化、资源配置高效化、分配公平化三种,即解决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使国民经济增长最快,资源的空间配置最优,区域间收入、福利、增长等方面的差别缩小。

(1)、稳定发展经济。由于发展水平高的中心区域与发展水平低的外围区域的对立存在,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在于两类地区的协调发展。

(2)、高效配置资源。要保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有重点地在区域间进行资源配置,以实现区域经济增长。实现生产要素空间流动韩国合理化和高效配置资源,是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

(3)、公平分配收入。缩小区域间在收入、就业、福利等方面的差异是各国、各级政府的责任。

3、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P275(一)、调节资源配置。政府对资源的配置是表现其对资源的所有权,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则使资源利用达到最大效益。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是使这两种配置结合起来,达到最优化。(1)、调节区域资源结合的形式(2)、调节区域资源配置的数量比例(二)、加快区域经济的要素流动。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为对区域要素流动的推动作用。(1)、劳动力的区际流动(2)、资本的区际流动(3)、技术的区际流动(三)、调整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通过区域经济政策来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以达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四)、促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五)、加快区域社会发展,振兴文化、教育和科技

4、区域创新政策:P284区域创新政策是指国家经济政策、国家科技政策和地区产业政策的结合,是一个整合的概念。(一)、区域创新政策的作用领域(1)、基础研究领域(2)、基础设施建设领域(3)、主导产业领域(二)、区域创新政策的主要手段(1)、政府资助的地区研究与开发项目(2)、政府采购创新产品(3)、政府直接投资

【免费下载】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课后习题总结

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2.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 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承担什么样的功能 应该与其他地区建立什么样的技术经济联系如何建立这样的联系。这是区域经济学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任何区域经济发展起码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域。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 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 区域经济学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研究它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同时区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必须要熟悉地理学。实际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2.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答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中国区域经济学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第一 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伴随着进入2l 世纪的钟声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发达国家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都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缩短了空间距离把世界密切地联为一体。 这无疑使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的经济发展空间、扩张其经济统治变得更为容易借助于知识经济的东风发达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中国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过程又要追赶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国已经多次错过参与世界发展的机会并因此受到太重的历史惩罚。中国没有理由再次错过历史的发展机遇也没有时间再次走经济发展的弯路。为此必须深入研究中国作为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们利用规律驾御经济活 动、提高发展效率的基本途径。这正是中国区域经济学所要研 究的核心问题。 第二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千差万别。全国资源有效利用必须落实到各个地区需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利用各地区的资源条件使处于传统工业化不同阶段的地区根据各自的区情加速工业化进程缩小与世界发展的差距在工业化已经达到较高程度的发达地区及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某些城市则需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发展信息产业和知识经济、追赶世界发展步伐的历史重任。因此中国区域经济学者有义务回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及人们有效作用于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第三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各级政府将在很长时期内承担区域经济发展第一主体的重任它们将负责制定各自区域的开发与发展规划并采取各项政策措施参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政府官员需要一种系统阐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的理论该理论应能够回答区域发展各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基本使命。 3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答本书是从广义的角度去构筑区域经济学框架并且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每一章的分析都包括理论和实证分析两大部分。理论分析部分阐述相关的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揭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实证研究部分以大量的具体资料揭示半个世纪以来区域经济的运行轨迹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其历史根源针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包括第一章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状况。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包括第二章至第五章。主 要研究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环境的主要内容和评价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径和方法介绍区域、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党校研究生 区域经济学作业参考

1.请简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三个基石。 答: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区域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结构与经济布局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等区域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三个基石:埃德加?胡佛提出,(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2)生产的不完全可分性;(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中国学者张敦富提出(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2.为什么产业部门会在区域之间互相转移? 答:(1)按照梯度转移理论,地区间存在梯度高低之分。处于高梯度的地区其创新活动比较频繁,新的产业部门、新产品和新技术等都不断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对新产品需求的增加和旧产品成本的上升使高梯度创新地区在产业的发展上必须有所杨弃和取舍,所以产业部门在区域间的转移有了原动力。而处于低梯度的地区,往往是处于发展的传统阶段,所能够发展的大多是技术简单、劳动密集的低水平的产业,与高梯度地区存在明显的技术水平上的差距;或者由于资源耗竭而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产业部门改善部门结构,因此低梯度地区有接受梯度转移的必要性和主动性。 (2)按照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每个产业都要经历的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演变过程,当一个产业在一定区域走向衰退时,必然促使生产要素空间上的转移,从产业衰退区域转出到处于创新

活动阶段的区域。 (3)产业的发展存在着积聚和分散的关系,产业的集聚和分散是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当一个产业在一个区域过度积聚就会造成经济效益低下,引发产业向周围空间的扩散。 从上述三个方面来看,产业部门在区域间的转移,既是不同梯度地区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的体现,也是产业集聚与发散发展的一种平衡。 3.请简述产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标准。 答:现代区位理论对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成本最低的选择(运费、劳动力);市场份额最大的选择;获得聚集效益的选择。 4.请简述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答: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包括:工业化和市场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因;农村生产力的提高是城市化的基础动力;制度创新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因素。 5. 为什么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进行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处?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1)按照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地区差异是引起贸易的基本原因之一,通过贸易彼此都能获得利益。在此基础上,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认为贸易产生的条件是,在生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 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

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3.从布局层次上看,区位论属于宏观范围,区域经济学则属于微观范围。()4.强调经济活动区位以及空间组织是区域经济研究对象之一。() 5.自然禀赋的差异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是区域差异的基础。() 1.ד缩小”改为“扩大” 2.ד是”改为“不是” 3.ד宏观”改为“微观”,“微观”改为“宏观” 4.√ 5.√ 四、论述题(要点) 1.目前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哪些 2.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主要有哪几种 3.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1.(1)研究区域经济演变规律,尤其是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变化规律。(2)研究在国家范围内建立多层经济区域体系,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经济效益最佳的途径。(3)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区域政策和效应规律。(4)研究区际经济关系发展变动规律,主要包括区际间的均衡与国民经济总效率的关系,区域分工与经济技术协作、区域差异与区际关系的调整等。(5)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相关学科成果,完成区域经济研究方法和开拓区域经济研究领域。(6)引进国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加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交流。

2021年13秋《区域经济学》形考作业一_0005(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显示的全为正确答案) 1.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 综合性 满分:3分 2.()的创新理论是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 熊彼特 3. 在区域经济的环境条件下,()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与自然资源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一起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必备的三大环境。 制度 满分:3分 4.()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区域经济学 5. 人力资源最基本的特点是() 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 满分:3分

6. 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是由()提出的。 赖宾斯坦 满分:3分 7. 德国学者()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即农业区位论。 杜能 8.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学科。 综合性 9. 区位论对()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 市场 满分:3分 10. 区域经济学是治病的科学,这是对区域经济学()的深刻总结。 应用性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从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了解区域经济学必须把握几个概念即()。

区域 区域经济学 2. 区域开发的特点有:()。 开发的明确性 开发的时效性 开发的综合性 3. 连锁效应包括:()。 前向关联效应 后向关联效应 旁侧关联效应 4. 区域管理由三部分组成,即()。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人口管理

环境管理 5. 区域经济发展必备的三大环境是()。 自然资源环境 人力资源环境 制度环境 6. 胡佛在其《区域经济导论》一书中,最早构建了一个区域经济学体系,这个体系包括()。 区域的空间结构及变化趋势 区域发展问题 区域政策问题 区域文化问题 7. 区域经济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含义即()。 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 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3.从布局层次上看,区位论属于宏观范围,区域经济学则属于微观范围。()

区域经济学孙久文重点-(寝室合作完成)

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 城市化的内涵 1.、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2.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3.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4.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5.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6.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及其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共同的作用力。 1.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城市化总是起步于农业基础良好的地区。 农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进入城市。 2.规模化和集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支柱。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为企业对规模化和集聚的追求而集中在城市发展。城市对企业的空间配置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拉力 3.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 工业化造就了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为乡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 的发展空间; 城市文明能够为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 结论:城市化的速度取决于农村的推力、城市对企业和农村居民的拉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果推力大而拉力小则城市化速度缓慢大量的劳动人口滞留在 农村; 如果拉力大而推力小,则说明城市化已基本完成。 城市化规律 1.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互促进,并随着社会经济发 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2.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 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是指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要规律性地经过若干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全过程呈现出S 形运动轨迹。 起步阶段工业化前期,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 发展阶段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加速,城市化水平由30%持续上升到60%左右。 成熟阶段工业化后期,城市化减缓,城市人口比重大体稳定在70%一80%。影响区位选择的四个机制 1.目标驱动机制 2.利益驱动机制 3.宏观调控机制 4.市场调控机制 产业布局的指向 概念:所谓产业布局指向是指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产业布局,往往反映出倾向于某一类地域的倾向。这是从产业自身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的布局。 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1.能源指向 2.原料地指向 3.消费地指向 4.劳动力指向 5.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6.高科技指向 7.无固定指向 地域合理规模概念: 企业生产装置和设备的最佳组合,会使生产能力和产量大幅度增加,产品成本下降,从而带来大规模的节约效益。具有这种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的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域的聚集规模,我们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 地域合理规模的构成 1.企业的合理规模(企业的合理规模是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基础。) 企业的规模效益:1.单项设备的经济合理规模。2.联合企业的合理规 模。 2.地域合理规模 地域合理规模主要由地域的环境容量来决定,地域的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下列三点: ⑴资源要素的供给限度。⑵基础设施要素的容量。⑶管理要素的能力边界。 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 1.产业聚集在某地的原因分析 ⑴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这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聚集。 ⑵为了共同使用基础设施,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⑶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2.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 (1)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2)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3)社会效益是否最大。 聚集与分散 概念:聚集与分散,也称集聚和消聚,是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 1.聚集可分为功能聚集和非功能聚集 功能聚集: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 非功能聚集:指工业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服务功能以及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聚集 2.聚集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低级阶段:仅表现为单个工业企业生产规模或最主要设备生产规模的扩大。高级阶段:则表现为各类工厂由于不同因素的作用而向某一个地域集中,包括第三产业与工业的聚集。 如何处理好聚集与分散的关系 1、工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按规律促进生产的空间集中。 2、不能过大,大并不等于强。 3、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要求:“小与活”。 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1)要求靠近市场。(2)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⑶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4)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 (5)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6)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7)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8)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 (9)要求聚集性。(10)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的产出的增长。 经济发展则是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状况、生活水平、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等在内的变化。 2.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 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广,则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既包含经济因素又包含非经济因素的概念。 3.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内容,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一、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 1. 产业结构随着社会分工的永远发展而有不断复杂化的规律--部门越来越多,部门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2.产业结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有不断高级化的发展规律--资源的配置总是趋向从利用效率相对较低的产业流向效率相对较高的产业。表现为:资源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传统产业部门流向生产力水平较高的新兴产业部门。 二、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 1.配第一克拉克定律 ⑴配第定律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William Petty)。早在17世纪,他在 其著名的《政治算术》一书中描述了不同产业之间的,并将这种 差异与劳动力就业结构联系起来。 ?他说: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 这种产业之间的收益差异会推动劳动力由低收入产业向能获得 高收入的产业流动。这就是所谓的配第定律。 ⑵克拉克定律 ?20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通过对40多个国家 的截面和时序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 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 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 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 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此即为“配第 —克拉克定律”。 2.库兹涅茨法则(美) ?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 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 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 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 会不同程度地下降。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 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 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各产业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及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结构特征所决定。 1.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 2.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是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第二因素。 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化可分为三个过程。 1.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 (霍夫曼系数反映了重工业化程度,其计算公式: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2.深加工化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 3.技术集约化,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 2.在地区生产中占在较大的产值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主导产业的发展 1.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要得到良好的发展,至少应该注意解决如下问题: 第一,选择先进的技术武装主导产业。一个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其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第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载体。 第三,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产业进行扶持,为未来时期主导产业的升级和更替做准备。 地区主导产业的组成: 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1.主导产业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区域经济发展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的,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的核心,主导产业的升级是实现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 2.建立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个地区除了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外,还应该发展如下性质的产业,以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与主导产业直接产生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联系的产业。2.基础设施产业。 3.为地方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 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 由上往下:服务业主导产业群主导产业基础设施产业区域资源基础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区域经济学》单元作业题(1) 1-4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区域发展是一个主观的过程,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开发过程的主观行为。(×) 3.区域经济开发有明确的开发主体,该主体自始至终控制着开发进程。 (√) 4.区域规划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两大类,其中政府是第一主体,企业是第二主体。(×) 5.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6.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 7.区域内部产业部门的更替,就是把区域经济要素从衰退部门转到兴旺部门来,使相同的投入能够有更多的产出。(√) 8.一个地区的支柱产业就是该地区的主导产业。(×) 9.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 10.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学形成于(B )。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发展的转折点是(C )。 A.农业区位论 B.工业区位论 C.市场区位论 D.运输区位论 3.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B )首先提出来的。 A.库茨涅兹 B.科林·克拉克 C.配第 D.熊彼特 4.容易陷入纳克斯所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的是( D )区域。 A纯自然资源型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D资源缺乏型 1 / 14 5.下列哪种产业拥有的影响力系数最大?(A ) A建筑业B农业C采掘业D商业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A C D ) A一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B单纯从事某项活动的小区 C全国国土D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2.古典区位理论包括(B C D)。 A中心地理论B农业区位论C工业区位论D运输区位论 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A B C )。

区域经济学孙久文重点-(寝室合作完成)

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 城市化的内涵 1.、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2.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3.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4.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5.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6.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及其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共同的作用力。 1.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城市化总是起步于农业基础良好的地区。 农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进入城市。 2.规模化和集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支柱。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为企业对规模化和集聚的追求而集中在城市发展。城市对企业的空间配置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拉力 3.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 工业化造就了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为乡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 间; 城市文明能够为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 结论:城市化的速度取决于农村的推力、城市对企业和农村居民的拉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果推力大而拉力小则城市化速度缓慢大量的劳动人口滞留在农村; 如果拉力大而推力小,则说明城市化已基本完成。 城市化规律 1.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互促进,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 提高而提高。 2.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 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是指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要规律性地经过若干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全过程呈现出S形运动轨迹。起步阶段工业化前期,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 发展阶段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加速,城市化水平由30%持续上升到60%左右。 成熟阶段工业化后期,城市化减缓,城市人口比重大体稳定在70%一80%。 影响区位选择的四个机制 1.目标驱动机制 2.利益驱动机制 3.宏观调控机制 4.市场调控机制 产业布局的指向 概念:所谓产业布局指向是指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产业布局,往往反映出倾向于某一类地域的倾向。这是从产业自身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的布局。 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1.能源指向 2.原料地指向 3.消费地指向 4.劳动力指向 5.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6.高科技指向 7.无固定指向 地域合理规模概念: 企业生产装置和设备的最佳组合,会使生产能力和产量大幅度增加,产品成本下降,从而带来大规模的节约效益。具有这种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的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域的聚集规模,我们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 地域合理规模的构成 1.企业的合理规模(企业的合理规模是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基础。) 企业的规模效益:1.单项设备的经济合理规模。2.联合企业的合理规模。 2.地域合理规模 地域合理规模主要由地域的环境容量来决定,地域的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下列三点: ⑴资源要素的供给限度。⑵基础设施要素的容量。⑶管理要素的能力边界。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 1.产业聚集在某地的原因分析 ⑴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这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聚集。 ⑵为了共同使用基础设施,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⑶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2.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 (1)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2)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3)社会效益是否最大。 聚集与分散 概念:聚集与分散,也称集聚和消聚,是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 1.聚集可分为功能聚集和非功能聚集 功能聚集: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 非功能聚集:指工业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服务功能以及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聚集2.聚集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低级阶段:仅表现为单个工业企业生产规模或最主要设备生产规模的扩大。 高级阶段:则表现为各类工厂由于不同因素的作用而向某一个地域集中,包括第三产业与工业的聚集。 如何处理好聚集与分散的关系 1、工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按规律促进生产的空间集中。 2、不能过大,大并不等于强。 3、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要求:“小与活”。 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 (1)要求靠近市场。(2)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⑶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4)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 (5)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6)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7)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8)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 (9)要求聚集性。(10)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的产出的增长。 经济发展则是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状况、生活水平、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等在内的变化。 2.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 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广,则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既包含经济因素又包含非经济因素的概念。 3.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内容,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一、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 1. 产业结构随着社会分工的永远发展而有不断复杂化的规律--部门越来越多,部门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2.产业结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有不断高级化的发展规律--资源的配置总是趋向从利用效率相对较低的产业流向效率相对较高的产业。表现为:资源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传统产业部门流向生产力水平较高的新兴产业部门。 二、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 1.配第一克拉克定律 ⑴配第定律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William Petty)。早在17世纪,他在其著名的 《政治算术》一书中描述了不同产业之间的,并将这种差异与劳动力就业 结构联系起来。 ?他说: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这 种产业之间的收益差异会推动劳动力由低收入产业向能获得高收入的产 业流动。这就是所谓的配第定律。 ⑵克拉克定律 ?20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通过对40多个国家的截面 和时序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 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 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 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此即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2.库兹涅茨法则(美) ?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 收入中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 下降之中。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都 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 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地下降。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处于上升 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 收入的比重。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各产业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及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结构特征所决定。 1.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 2.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是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第二因素。 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化可分为三个过程。 1.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 (霍夫曼系数反映了重工业化程度,其计算公式: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2.深加工化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 3.技术集约化,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 2.在地区生产中占在较大的产值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主导产业的发展 1.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要得到良好的发展,至少应该注意解决如下问题: 第一,选择先进的技术武装主导产业。一个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其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第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载体。 第三,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产业进行扶持,为未来时期主导产业的升级和更替做准备。 地区主导产业的组成: 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1.主导产业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区域经济发展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的,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的核心,主导产业的升级是实现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 2.建立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个地区除了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外,还应该发展如下性质的产业,以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与主导产业直接产生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联系的产业。2.基础设施产业。3.为地方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 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 由上往下:服务业主导产业群主导产业基础设施产业区域资源基础

区域经济学作业234及答案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外部的国际影响、政府行炎、区际互动三方面和区域内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要素。 2、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新区域经济观:知识经济的显现,给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许多新概念、新特点和新观念。同时,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催生了许多不同特点、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性质的区域经济组织。因此,21世纪的区域经济学应有新的区域经济观。 4、国际区域经济: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国际一体化。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作为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形式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欧洲联盟:最早是由法国联办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于1957年3月签订《罗马条约》,并于1958年元旦成立的,最早称为欧洲共同体。 6、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7、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立于1989年,成立之初是由12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一个非正式论坛组织,后来发展为一支推动全球自由贸易的重要力量。 二、问答 1、从五个层次上阐述新区域经济观?: 答:(1)突破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2)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和层次,而且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3)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选择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它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和创造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极好的区域经济环境,所以人们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的创立视作人类20世纪末的伟大创举。(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特区的设立。(5)把特区经济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将它作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系统地介绍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全面研究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条件以及经济特区的类型、模式及其运作机制。 2、经济区域与区域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经济区域要与区域经济相区别.

区域经济学试题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开发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 2.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3.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4.任何地区都应放弃自身优势去发展那些在全国分工体系中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 5.后向联系产业是为专门化产业提供产后服务或进一步加工的产业。()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包括(AB)。 A.经济地理学 B.区位理论 C.均衡增长理论 D.非均衡增长理论 2.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指(ABC)。 A.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B.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 C.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D. 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可分性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包括(ABCD)。 A.纯自然资源型 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D.资源缺乏型 4.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BCD)。 A. 区域自然环境 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的“连锁效应”包括(ABD)。 A.前向关联效应 B.后向关联效应 C. 集聚效应 D.旁侧关联效应 6.区域开发的特点包括(ABCD)。 A.开发对象位置的明确性 B.开发范围的明确性 C.开发的时效性 D.开发行动的综合性 7.区域经济发展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要害性阶段是(B)。 A.工业化初期阶段 B.工业化中期阶段 C.工业化后期阶段 D.后工业化社会 8.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是(C)。 A.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B.海内生产总值增加 C.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 D.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9.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 AB)。 A.人口和劳动力 B.市场 C.自然环境 D.自然资源 10.根据区域经济合作主体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分为(BCD)。 A.国际经济合作 B.民间合作 C.官方合作 D.官民合作 11.区域间的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BD)。 A.股份合资 B.信贷 C.契约合资 D.证券投资 12.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包括(ABCD)。 A.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

区域经济学作业

区域经济学作业 200920171004 产业经济郝晓华 1.增长极、点轴开发、网络开发模式的内在关联性 增长极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F·Perroux, 1950)提出。起初它是用来描述关键产业(Key industry)对相关产业的联系效应、乘数效应等经济关联。布代维尔等将增长极概念赋予空间内涵后,增长极理论逐渐演变为一种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理论。佩鲁认为经济空间存在着极化过程而不是平衡的,增长并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极上,然后沿着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造成影响。增长极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即增长极通过其吸引和扩散力的作用,不断地增大自身的规律,对所在地区产生支配性影响,从而不仅使所在地区经济获得优先增长,而且带动周围地区的迅速发展。佩鲁以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来论述增长极的形成条件。他认为增长极的形成至少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的存在;二是产生规模经济效益的能力;三是适当的周围环境的配合。此后,一些学者将增长极的研究领域扩展到了区域范围,提出了区域增长极的概念,应用增长极模式进行区域经济开发。60年代初,L·罗德文(L.Ro,lwin)首次将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应用于区域规划中,并提出了增长极的空间含义。到60年代中期,布尔维尔(J·B·Bouolevile)又重新系统分析了经济空间的概念,提出并改进了佩鲁的增长极理论,首次基于外部经济和集聚经济分析,系统地从理论上将增长极的经济含义推广到地理含义,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与一定地理范围相联系的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而且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着重强调了增长极的空间特征。他说:“一个区域增长极是指区位在一个城市区,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进一步增长发展的一系列推进性产业”。 增长极开发布局模式通过集聚、创新和扩散三阶段的发展,集聚功能与规模效应、创新功能与示范效应、辐射功能与扩散效应于一身,忠实地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是一种极具效率的经济布局模式。增长极理论通常适用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 点轴布局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增长极理论是点轴系统理论“点”的思想源泉。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家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斑点状分布。这种经济中心既可称为区域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