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仪器考试答案教学提纲

智能仪器考试答案教学提纲
智能仪器考试答案教学提纲

智能仪器考试答案

简答题

1-1.什么是智能仪器?智能仪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内含微型计算机并带有GP-IB等通信接口的电子仪器成为智能仪器。

特点:(1)智能仪器使用键盘代替传统仪器中的旋转式或琴键式切换开关开实施对仪器的控制从而使仪器面板的布置和仪器内部有关部件的安排不再相互限制和牵连。(2)微处理器的运用极大的提高了仪器的性能。(3)智能仪器运用微处理器的控制功能,可以方便的实现量程自动转换、自动调零、触发电平自动调整、自动校准、自动诊断等功能,有力的改善了仪器的自动化测量水平。(4)智能仪器具有友好的人机对话能力。(5)智能仪器一般都配有GP-IB或RS-232等通信接口,是智能仪器具有可程控操作的能力

1-9.研制智能仪器大致需要经历哪些阶段?试对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做一简要的叙述。

答:1.确定设计任务:首先根据仪器最终要实现的设计目标,编写设计任务说明书,明确仪器应具备的功能和应达到的技术指标。2.拟制总体设计方案:设计者应首先一句设计的要求和一些约束条件,提出几种可能的方案。3.确定仪器工作总框图:当仪器总体方案和选用的微处理器的种类确定后,就应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把仪器划分成若干个便于实现的功能模块,并分别绘制出相应的硬件和软件工作框图。4.硬件电路和软件的设计与调试:一旦仪器工作总框图确定后,硬件电路和软件的设计工作就可以齐头并进。5.整机联调:硬件、软件分别装配调试合格后,就要对硬件、软件进行联合调试。

1-10为什么目前智能仪器主机电路大多数采用单片机?选择单片机时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单片机性能增强、体现在指令指令执行速度有很大提升;单片机集成了大容量片上flash存储器,并实现了ISP和IAP,单片机在低电压、低功耗、低价位、LPC方面有很大进步;单片机采用了数字模拟混合集成技术,将A/D、

D/A、锁相环以及USB、CAN总线接口等都集成到单片机中,大大地减少片外附加器件的数目,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可靠性能。

单片机的选择要从价格、字长、输入/输出的执行速度、编程的灵活性、寻址能力、中断功能、直接存储器访问(DMA)能力、配套的外围电路芯片是否丰富以及相应的并发系统是否具备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2-1. A/D转换器与D/A转换器分别有哪些主要技术指标?分辨率和转换精度这两个技术指标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A/D转换器技术指标:1.分辨率与量化误差;2.转换精度;3.转换速度;4.满刻度范围。

D/A转换器技术指标:1.分辨;2.转换精度;3.转换时间;4尖峰误差。

分辨率是衡量A/D转换器分辨输入模拟量最小变化程度的技术指标,转换精度反映了一个实际A/D转换器与一个理想A/D转换器在量化值上的差值,用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来表示。

2-2.逐次比较式、并联比较式和积分式A/D转换器各有什么特点?

答:逐次比较式A/D转换器转换时间与转换精度比较适中,适用与一般场合。积分式A/D转换器的核心部件是积分器,速度较慢,但抗干扰性能力强,适用于在数字电压表类仪器中采用。并行比较式A/D转换器,转换速率可以达到很高,但抗干扰能力差,由于工艺限制,其分辨率一般不高于8位。适用于数字示波器等要求转换速度较快的仪器

2-9数据采集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数据采集系统把多路开关、模拟放大器、采样/保持器、A/D转换器、控制逻辑以及微处理器系统的接口电路等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中,构成数据采集集成电路

3-1. 独立式键盘、矩阵式键盘和交互式键盘各有特点?分别适合于什么场合?

答:独立式键盘:一键一线,即每一按键单独占用一根检测线与主机相连。优点是键盘结构简单,各测试线相互独立,按键识别容易。缺点是占用较多的检测经,不便于组成大型键盘。

矩阵式键盘:把检测线分别分成两组,一组为行线,另一组为列线,按键放大行线和列线的交叉点上。当需要的按键数大于 8 时,一般采用矩阵式键盘。

交互式键盘:任意两检测线之间均可以放置一个按键。其所占用的检测线比矩阵式还要少,但是这种键盘所使用的检测线必须具有位控功能的双

向 I/O 端口线。

3-4. 分析法设计键值分析程序有什么优点?简述其设计步骤。

答:键盘分析程序的任务是对键盘的操作做出识别并调用相应的功能程序模块完成预订的任务。

直接分析法的优点是简明直观,缺点是命令和识别和处理程序的执行交错在一起,相互牵制。层次不清楚,当采用多用键,复用次数较多时,这一矛盾尤其突出,用状态分析法可以克服这些缺点。

状态分析法步骤:1.用状态图准确表述按键操作序列的定义; 2.状态表;3.固化状态表;4.键盘分析程序的设计

3-6 试比较七段LED显示器静态与动态多位数字显示系统的特点。

答:静态显示:每位显示都应有各自的锁存器、译码器(若采用软件译码,译码器可省去)与驱动器锁存器,用以锁存各自待显示数字的BCD码或段码。每一次显示输出后保持显示不变,仅在待显示数字需要改变时,才更新其数字显示器中锁存的内容。其优点是占用机时少,显示稳定可靠。缺点是当显示的位数较多时,占用的 I/O 口较多。

动态显示:微处理器或控制器应定时地对各个显示器进行扫描,显示器件分时轮流工作,每次只以使用一个器件显示,但由于人的视觉暂留现象,仍感觉所有的器件都在同时显示。优点是使用硬件少,占用 I/O 口少。缺点是占用机时长,只要不执行显示程序,就立刻停止显示

4-1. 试述在GP—IB接口系统中控者、讲者和听者三类装置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们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答:讲者是通过总线发送仪器消息的仪器装置;听者是通过总线接收由讲者发出消息的装置;控者是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组织者和控制者。在一个GP-IB系统中可设置多个讲者,但在某一时刻只能有一个讲者在起作用,听者可以设置多个,并且允许多个听者同时工作。控者通常由计算机担任,GP-IB系统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者同时起作用。

4-2.GP-IB接口系统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答: 1.可以用一条总线相互连接,若干台装置,以组成一个自动测试系统;2.数据传输采用并行比特(位),串行字节(位组)双向异步传输方式,其最大

传输速率不超过1兆字节每秒;3.总线上传输的消息采用负逻辑;4.地址容量;

5.一般适用于电气干扰轻微的实验室和生产现场

4-4 GP-IB接口总线共有哪几条信号线?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答:总线是一条24芯电缆,其中16条为信号线,其余为地线及屏蔽线。16条信号线分为:1.8条双向数据总线(DIO1~DIO8),其作用是传递仪器消息和大部分接口消息,包括数据、命令和地址;2.3条数据挂钩联络线(DAV、 NRFD 和NDAC),其作用是控制数据总线的时序,以保证数据总线能正确、有节奏的传递信息;3.5条接口管理控制线(ATN、IFC、REN、EOI和SRQ)其作用是控制GP-IB总线接口的状态

4-6. GP-IB标准规定应有哪几种功能?一台智能仪器是否必须同时具备这些功能?

答:GP-IB的十种接口功能:控者功能(C)、讲者功能(T)、听者功能(L)、源挂钩功能(SH)、受者挂钩功能(AH)、服务请求功能(SR)、并行点名功能(PP)、远控本控功能(R/L)、装置触发功能(DT)和装置清楚功能(DC)。

5-1.什么是算法?什么是测量算法?测量算法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算法即计算方法,是为了使计算机获得某种特定的计算结果而制定的一套详细的计算方法和步骤,一般表现为数学公式或操作流程。测量算法则是指直接与测量技术有关的算法。测量算法包括自检、自动检测、克服系统误差的校正和克服随机误差的滤波处理

5-4. 为什么要进行量程转换?智能仪器怎样实现量程转换?

答:自动量程转换可以使仪器在很短的时间内自动选定在最合理的量程下,从而使仪器获得高精度的测量,并简化了操作。自动量程转换由最大量程开始,逐级比较,直至选出最合适的量程为止。量程的设定由 CPU 通过特定的输出端口送了量程控制代码实现,这些代码就是控制量程转换开关的控制信号,送出不同的控制代码就可以决定开关的不同组态,使电压表处于某一量程上

5-6 采用数字滤波算法克服随机误差具有哪些优点?

答:采用数字滤波算法克服随机误差的优点:(1)数字滤波只是一个计算过程,无需硬件,因此可靠性高,并且不存在阻抗匹配、特性波动、非一致性等问题。模拟滤波器在频率很低时较难实现的问题,不会出现在数字滤波器的实现过程中。(2)只要适当改变数字滤波程序有关参数,就能方便的改变滤波特性,因此数字滤波使用时方便灵活。

5-7什么是仪器的系统误差?智能仪器如何克服仪器的系统误差?

答:系统误差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恒定或在条件改变时按某种确定的规律而变化的误差。修正方法:1.利用误差模型修正系统误差;2.利用校正数据表修正系统误差;3.通过曲线拟合来修正系统误差。

5-8.简述智能仪器利用误差模型修正系统误差的方法和利用曲线拟合修正系统误差的方法。

答:利用误差模型:首先通过分析来建立系统的误差模型,再由误差模型求出误差修正公式。误差修正公式一般含有若干误差因子,修正时,先通过校正技术把这些误差因子求出来,然后利用修正公式来修正测量结果,从而削弱了系统误差的影响。采用曲线拟合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的方法是,首先定出f(x)

的具体形式,然后再通过对实测值进行选定函数的数值计算,求出精确的测量结果。

5-9. 与硬件滤波器相比,数字滤波器具有哪些优点?

答:数字滤波具有硬件滤波器的功效,却不需要硬件开销,从而降低了成本,由于软件的灵活性,还能产生硬件滤波器达不到的功效。不足之处就是需要占用机时。

5-10. 常用数字滤波方法有哪些?说明各种滤波算法的特点和使用场合。答:常用的数字滤波方法有:中值滤波、平均滤波程序、低通数字滤波。中值滤波对去掉脉冲性质的干扰比较有效,并且采样次数N越大,滤波效果愈强,对于变化较为剧烈的参数,不宜采用;平均滤波对滤除混杂在被测信号上的随机干扰非常有效;低通数字滤波对滤除变化非常缓慢的被测信号中的干扰是很有效的。

5-11 平均滤波算法、中值滤波算法和去极值平均滤波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平均值滤算法:对被测参数连续采样 N 次,取其平均值。中值滤波算法:对被测参数连续采样 N(N 一般是奇数),然后将这些采样值进行排序并选中间值。

去极值平均滤波算法:对被测测数连续采样 N 次,去掉一个最大值,去掉一个最小值,再求余下 N-2 个采样值的平均值

10-1个人仪器系统的发展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答:分三个阶段。内插件式个人仪器及系统。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缺点是难以满足重载仪器对电流和散热的要求;机内干扰较严重;各仪器卡之间不能直接通信,模拟信号也无法经总线传递

模块式个人仪器及系统。特点是独立的机箱和独立的电源系统,使仪器避开了微型计算机的噪声环境;设计了专门的仪器总线PC—IB,组成仪器系统很方便;更换系统中与微型计算机配合的接口卡,可适应多种个人计算机;系统中的仪器模块和接口电路也使用了微处理器,因而HO6000系统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多CPU的分布系统。

VXI总线仪器系统。特点是为模块电子仪器提供了一个开放结构,从而使所有仪器厂家提供的各种仪器可以在同一主机箱内运行。

A/D转换实验

OUTBIT EQU 0E101H ; 位控制口

CLK164 EQU 0E102H ; 段控制口 DAT164 EQU 0E102H ; 段控制口 IN EQU 0E103H ; 键盘读入口

LEDBUF EQU 40H ; 显示缓冲

ORG 0000H

MOV SP,#60H

MOV DPTR,#0E100H ;8155初始化

MOV A,#03H

MOVX @DPTR,A

MOV 40H,#00H ;显示缓冲器初始化

MOV 41H,#08H

MOV 42H,#00H

MOV 43H,#09H

MOV 44H,#00H

MOV 45H,#00H

LOOP1: MOV R7,#40

VI: LCALL DISPLAY

DJNZ R7,VI

MOV A,#00H

MOV DPTR,#0A000H ;0809AD的通道开始转换吗?

MOVX @DPTR,A

MOV R7,#0FH

LOOP2: DJNZ R7,LOOP2

MOVX A,@DPTR

MOV R0,#45H ;拆字

LCALL PTDS

SJMP LOOP1

PTDS: MOV R1,A

LCALL PTDS1

MOV A,R1

SWAP A

PTDS1: ANL A,#0FH

MOV @R0,A

DEC R0

RET

DELAY:

MOV R7, #0 ; 延时子程序DELAYLOOP:

DJNZ R7, DELAYLOOP

DJNZ R6, DELAYLOOP

RET

DISPLAY:SETB 0D3H

MOV R0, #LEDBUF

MOV R1, #6 ; 共6个八段管 MOV R2, #00100000B ;从左显示LOOP:

MOV DPTR, #OUTBIT

MOV A, #00H

MOVX @DPTR, A ; 关所有八段管 MOV A, @R0

MOV DPTR,#LEDMAP

MOVC A,@A+DPTR

MOV B, #8 ; 送164 DLP:

RLC A

MOV R3, A

MOV ACC.0, C

ANL A,#0FDH

MOV DPTR, #DAT164

MOVX @DPTR, A

MOV DPTR, #CLK164

ORL A,#02H

MOVX @DPTR, A

ANL A,#0FDH

MOVX @DPTR, A

MOV A, R3

DJNZ B, DLP

MOV DPTR, #OUTBIT

MOV A, R2

MOVX @DPTR, A ; 显示一位八段管 MOV R6, #1

CALL DELAY

MOV A, R2 ; 显示下一位 RR A

MOV R2, A

INC R0

DJNZ R1, LOOP

MOV DPTR, #OUTBIT

MOV A, #0

MOVX @DPTR, A

CLR 0D3H ; 关所有八段管

RET

LEDMAP: ; 八段管显示码

DB 3FH, 06H, 5BH, 4FH, 66H, 6DH, 7DH, 07H DB 7FH, 6FH, 77H, 7CH, 39H, 5EH, 79H, 71H END

画图题

智能仪器原理及应用

《智能仪器原理及应用》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模拟量输入通道包括、。 2、为了将A/D转换器中的运算放大器和比较器的漂移电压降低,常采用 技术。 3、克服键抖动常采用的措施、。 4、总线收发器的作用。 5、最基本的平均滤波程序是,改进型 有、、。 6、多斜式积分器有,其优点是,还有一种是,其作用是。 7、在通用计算机上添加几种带共性的基本仪器硬件模块,通过软件来组合成各种功能的仪器或系统的仪器称为 或。 8、ADC0809,假定REF+=+5V,VREF-接地,则模拟输入为1V时,转换成的数字量为,若REF+=+2.5V,VREF-接地则模拟输入为1V时,转换成的数字量为 9、数字存储示波器可预置四种触发方 式、、、。 10、智能仪器自检方式有三种、、。 二、简答(每题5分共35分) 1、简述自由轴法测量原理。 2、系统误差的处理方法。 3、简述三线挂钩过程及作用。 4、智能仪器的设计要点。 5、若示波器屏幕的坐标刻度为8×10div,采用10位A/D,2K 存储器,则该示波器的垂直与水平分辨率各为多少?

6、简述线路反转法原理。 7、简述D/A双极性输出电路原理 三、综合 1、(20分)在一自动控制系统中,有温度、压力、流量三个待测量,试设计一测量电路,要求使用8位A/D,4位LED及相关逻辑电路。 (1)画出硬件连接图 (2)写出器件型号(CPU、A/D) (3)根据连接图,写出三通道的地址。 (4)简述测量过程。 2、(20分)下图为某一通用计数器框图 (1) 要测量10Hz的信号,试计算应选用的时标及闸门时间。 (2) 简述测量过程 (3) 其最大计数误差是多少? (4)为减小误差,应采用什么方法? 《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因中值滤波满足比例不变性,所以是线性的滤波器。() 2. 基准电压Vr 的精度和稳定性影响零位误差、增益误差的校正效果。() 3. 测量获得一组离散数据建立近似校正模型,非线性校正精度与离散数据精度无关,仅与建模方法有关。()

智能仪器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在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设计中,接地技术是一个重要环节,高频电路应选择(多) 点接地,低频电路应选择(单)点接地。 2.智能仪器的键盘常采用非编码式键盘结构,有独立式键盘和(矩阵)式键盘,若系 统需要4个按键,应采用(独立式)键盘结构。大于8个时采用矩阵式键盘 3.智能仪器的显示器件常用( LED )数码管或液晶显示器,其中(LED数码)更适 合用于电池供电的便携式智能仪器。 4.智能仪器的模拟量输入通道一般由多路模拟开关、(放大器)、滤波器、(采样保持 器)和A/D转换器等几个主要部分所组成。 5.对电子设备形成干扰,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 干扰源)、(传输或耦合的通道) 和对干扰敏感的接收电路。 6.干扰侵入智能仪器的耦合方式一般可归纳为:(传导)耦合、公共阻抗耦合、静 电耦合和(电磁)耦合。 7.RS-232C标准串行接口总线的电气特性规定,驱动器的输出电平逻辑“0”为 ( +5 ~ +15 )V, 逻辑“1”为( -5 ~ -15 )V。 8.智能仪器的随机误差越小,表明测量的(精确)度越高;系统误差越小,表明测量 的(准确)度越高。 9.智能仪器的故障自检方式主要有(开机)自检、(周期性)自检和键控自检三方式。 10.双积分型A/D转换器的技术特点是:转换速度(较慢),抗干扰能力(强)。 11.智能仪器修正系统误差最常用的方法有3种:即利用(误差模型)、(校正数据表) 或通过曲线拟合来修正系统误差。 12.为防止从电源系统引入干扰,在智能仪器的供电系统中可设置交流稳压器、(隔离 变压器)、(低通滤波器)和高性能直流稳压电源。 13.为减小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软件上常采用(算数平均)滤波法,当系统要 求测量速度较高时,可采用(递推平均)滤波法。 14.随着现代科技和智能仪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以个人计算机为核心构成的(个 人)仪器和(虚拟)仪器等新型智能仪器。 (显示器和键盘)、(模拟量I/O通道)、15.智能仪器的开机自检内容通常包括对存储器、 总线和接插件等的检查。 16.异步串行通信是以字符为单位进行传送的,每个字符都附加了(同步)信息,降低 了对时钟精度的要求,但传输效率(较低)。 17.智能仪器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和(测量控制)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新一代电 子仪器。 18.在信号通道使用光电耦合器,能有效抑制(尖峰脉冲)干扰和各种(噪声)干扰。 19.智能仪器中自动量程转换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被测量的大小,自动切换 到不同量程的(传感器)上,另一种是自动改变电路的(放大器的增益)达到量程切换的目的。

常用仪器抢救设备及急救药品培训考试试卷

常用仪器、抢救设备及急救药品培训考试试卷 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共60分,每题3分) 1.大批伤员中,对于大出血的病人应用何种颜色进行标记() A.黄色 B.绿色 C.棕色 D.红色 E.黑色 2.现场急救区的划分,后送区主要接受的是() A.所有伤病员 B.有红色、黄色标志的危重病人 C.能行走、病情较轻的病人 D.死亡病人 E.需就地抢救的病人 3.现场对危重病人进行病情评估时,如果桡动脉触摸不清,则说明收缩压() A.<80mmHg B.<70mmHg C.<60mmHg D.<50mmHg E.<40mmHg 4.下列不属于急救物品的是() A.除颤器 B.心电图机 C.纤维胃镜 D.电动洗胃机 E.简易呼吸器 5.关于抢救药品及设备的管理,哪项错误 E A.专人管理 B.定品种数量 C.定期检查 D.定位放置 E.外借时一定要登记 6.急诊病人就诊多长时间内应得到处置() A.2min B.5min C.10min D.15min E.30min 7.一位急诊创伤病人同时出现下列病情,你先抢救那一项A A.窒息 B.昏迷 C.骨折 D.心律失常 E.伤口出血 8.ICU病房的温度应保持在() A.16~20℃ B.18~22℃ C.20~25℃ D.25~28℃ E.26~30℃ 9.抢救记录应在抢救结束后多长时间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A.4h B.30min C.2h D.3h E.6h 10.诊断心肌梗死最可靠、最实用的方法是() A.心电图检查 B.心肌酶谱的检查 C.心脏超生 D.心脏X线检查 E.心脏CT检查 11.不能通过心电监护观察的内容是() A.脉搏强弱交替 B.心率快慢 C.心律改变 D.ST段的改变 E.P波形态的改变 12.关于无创血压监测,下列不正确的是() A.无创伤性,重复性好 B.自动测压,省时省力,易掌握 C.能间接判断是否有心律失常 D.自动检测血压袖带的大小,测量平均动脉压准确 E.可引起肢体神经缺血、麻木等并发症 13.某女士,45岁,慢支病史20余年,计划于次日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做好术前准备.因心脏病发作,出现心衰,而入外科ICU,做了如下处理,哪项不必要进行()A.连续测血压 B.血氧饱和度监测C.心电示波监测 D.中心静脉压监测E.肢体活动功能监测 14.某急性心梗病人行心电监护时,ECG显示QRS振幅低,原因可能为()

智能仪器原理及设计资料

《智能仪器原理及设计》报告 专业: 学号: 姓名:

目录 1.1 设计要求 (3) 1.2 设计过程 (3) 1.2.1 设计总体方案 (3) 1.2.2 器件的选择 (4) 1.2.3 电路设计 (7) 1.2.4 软件设计 (9) 1.3 总结 (12)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传感器设计 1.1 设计要求 实现室温测量,并使用液晶屏显示实时温度。 1.2 设计过程 1.2.1 设计总体方案 根据系统的设计要求,选择DS18B20作为本系统的温度传感器,选择单片机AT89C52为测控系统的核心来完成数据采集、处理、显示、报警等功能。 采用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测量温度,直接输出数字信号。便于单片机处理及控制,节省硬件电路。且该芯片的物理化学性很稳定,此元件线形性能好,在0~100摄氏度时,最大线形偏差小于1摄氏度。DS18B20的最大特点之一采用了单总线的数据传输,由数字温度计DS18B20和微控制器AT89C52构成的温度装置,它直接输出温度的数字信号到微控制器。每只DS18B20具有一个独有的不可修改的64位序列号,根据序列号可访问不同的器件。这样一条总线上可挂接多个DS18B20传感器,实现多点温度测量,轻松的组建传感网络。 采用液晶显示器件,液晶显示平稳、省电、美观,更容易实现题目要求,对后续的工艺兼容性高,只需将软件作修改即可,可操作性强,也易于读数。 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如下:温度传感器DS18B20把所测得的温度发送到AT89C52单片机上,经过单片机处理,将把温度在显示电路上显示,本系统显示器液晶屏显示实现。检测范围-55摄氏度到125摄氏度。 按照系统设计功能的要求,确定系统由3个模块组成:主控制器、测温电路和显示电路。 数字温度计总体电路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数字温度计总体电路结构框图

《智能仪器》(第二版 程德福 林君)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智能仪器考试题型:名词解释、简答、简述、综合 没有给重点,但是老师说考题都是由课后习题凝练出来的,所以我将大部分课后习题答案整理出来,仅供参考。难免有错误,望大家谅解并指出。 课后习题参考 第一章 1-1 你在学习和生活中,接触、使用或了解了哪些仪器仪表?它们分别属于哪种类型?指出他们的共同之处与主要区别。选择一种仪器,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提出改进设想(课堂作业)。 解:就测量仪器而言,按测量各种物理量不同可划分为八种:几何量计量仪器、热工量计量仪器、机械量计量仪器、时间频率计量仪器、电磁计量仪器、无线电参数测量仪器、光学与声学测量仪器、电离辐射计量仪器。 1-2 结合你对智能仪器概念的理解,讨论“智能化”的层次。 解:P2 智能仪器是计算机技术和测量仪器相结合的产物,是含有微型计算机或微处理器的测量(或检测)仪器。由于它拥有对数据的存储、运算、逻辑判断及自动化操作等功能,具有一定智能的作用(表现为智能的延伸或加强等),因而被称为智能仪器。 P5- P6 智能仪器的四个层次:聪敏仪器、初级智能仪器、模型化仪器和高级智能仪器。 聪敏仪器类是以电子、传感、测量技术为基础(也可能计算机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特点是通过巧妙的设计而获得某一有特色的功能。初级智能仪器除了应用电子、传感、测量技术外,主要特点是应用了计算机及信号处理技术,这类仪器已具有了拟人的记忆、存储、运算、判断、简单决策等功能。模型化仪器是在初级智能仪器的基础上应用了建模技术和方法,这类仪器可对被测对象状态或行为作出评估,可以建立对环境、干扰、仪器参数变化作出自适应反映的数学模型,并对测量误差(静态或动态误差)进行补偿。高级智能仪器是智能仪器的最高级别,这类仪器多运用模糊判断、容错技术、传感融合、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技术。有较强的自适应、自学习、自组织、自决策、自推理能力。 1-3 仪器仪表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P3-5

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目的作用 实验仪器设备是测试产品及各种材料物资性能和质量情况的基本工具,只有实验分析仪器设施的质量可靠,功能正常,正确使用,才能提供出准确、可告、真实的检测实验数据。所以公司必须加强对实验仪器设施的规范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职责 实验仪器、设备分为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在线检验仪器,其管理根据其专业知识性很强的特点,实行专人负责包干制。即将所有的实验设备、化验仪器分配到人,其责任内容包括维护、保养、校准、检修、申请更新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均要规范,符合要求。质量部长负责对本部门各责任人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并按本制度规定的实施内容进行工作检查和考核。 3.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3.1精密仪器设备的管理 3.1 .1各种精密仪器(包括电子天平、气象色谱仪、分光密度仪)应分别安放在不受环境干扰比较安全的地方和专用仪器室内坚固的分析台上,并注意防震、防潮、防止阳光直接照射、防腐蚀和防止高温热源的影响。 3.1.2 不得随意搬动拆卸、改装精密仪器,如确有需要必须经质量部长同意,并应作出相关的备查记录。 3.1.3 精密仪器的使用须经计量部门校正合格才能使用。 3.1.4 精密仪器的使用操作方法必须严格按说明书规定,无关人员不得随意拨动仪器旋钮,以免损坏仪器,也不得挪作它用。 3.1.5 精密仪器技术资料应作为技术档案妥善保管,并做好使用检修记录。非常用的技术资料应统一存档进行保管。 3.2.玻璃仪器及化验仪器用具的管理 3.2.1 烧杯、量筒、容量瓶等玻璃仪器须放在平稳不易摔落之处。 3.2.2 容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应严格按操作规定进行,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使用过程应特别注意轻拿轻放,防止破损。 3.2.3所有玻璃仪器在使用完毕后必须洗干净。不要在容器内遗留油脂、酸、碱液等腐蚀性及毒性物质。 3.2.4 带磨口塞的仪器在清洗前必须先作记号,塞口不能互混。带磨口塞的仪器长期不用时,磨口塞应垫一张纸片,磨口塞间若有沙粒时不能用力转动,磨口塞间不能用去污粉擦洗,以免损伤。 3.2.5 成套性的玻璃仪器使用完毕须即时洗干净,磨口接口用干净纸包好,放人仪器盒中保存。 3.3.实验设备(设施)的管理 3.3.1 所有的实验设备均应制定使用说明,严格要求操作者照章使用设备,防范事故发生。 3.3.2 所有的实验设备必须安装在专门的实验房间,由专人操作和管理,每次使用后均要进行保养和

智能仪器设计讲解

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智能仪器人机接口电路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学生姓名 班级BMZ电气081 学号 指导教师周云龙 完成日期2011年6月9 日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的提高,尤其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变化。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快就不足惊奇了。计算器在人们的日常中是比较的常见的电子产品之一。如何使计算器技术更加的成熟,充分利用已有的软件和硬件条件,设计出更出色的计算器,使其更好的为各个行业服务,成了如今电子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 科技的进步需要技术不断的提升。一块大而复杂的模拟电路花费了您巨大的精力,繁多的元器件增加了您的成本。而现在,只需要一块几厘米平方的单片机,写入简单的程序,就可以使您以前的电路简单很多。相信您在使用并掌握了单片机技术后,不管在您今后开发或是工作上,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现在应用较广泛的是科学计算器,所谓科学计算器,与我们日常所用的简单计算器有较大差别:只能进行正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计算器叫做简单计算器;科学计算器是指能兼容正数的四则运算和乘方、开方运算,具有指数、对数、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及存储等计算功能的计算器。 计算器的未来是小型化和轻便化,如使用太阳能提供电池的计算器,使用ASIC设计的计算器,如使用纯软件实现的计算器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各行各业的需要带动了电子产品的发展,未来的智能化计算器将是我们的发展方向,更希望成为现代社会应用广泛的计算工具。 关键词:MCS-51 8051单片机;人机接口扩展4X4按键;计算器;加减乘除;LCD128X64;

目录 第一章绪论 (4) 1.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4) 1.2设计目的 (4) 设计任务 (4) 第二章计算器系统简介 (3) 2.1单片机发展现状 (3) 2.2计算器系统现状 (4) 第三章主要器件简介 (4) 3.1MCS-51系列单片机简介 (4) 3.2键盘电路的设计 (7) 3.3LCD12864模块介绍 (8) 第四章计算器系统设计 (15) 4.2键盘扫描的程序设计 (15) 4.3显示模块的程序设计 (16) 4.4主程序的设计 (17) 4.5系统调试 (17) 结语 (19) 谢辞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1 系统PCB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2 PROTEUS仿真图 (23) 附录3 程序由于采用的是汇编语言太长,可以在软件KEIL中查阅 (23)

智能仪器期末试题及答案

期末复习资料 学院: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课程名称:智能仪器 考试日期:205年6月27日

《智能仪器》复习参考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在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设计中,接地技术是一个重要环节,高频电路应选择 ( 多 )点接地,低频电路应选择(单)点接地。 2.智能仪器的键盘常采用非编码式键盘结构,有独立式键盘和( 矩阵 )式 键盘,若系统需要4个按键,应采用(独立式 )键盘结构。大于8个时采用矩阵式键盘 3.智能仪器的显示器件常用( LED )数码管或液晶显示器,其中 ( LED数码管)更适合用于电池供电的便携式智能仪器. 4.智能仪器的模拟量输入通道一般由多路模拟开关、( 放大器)、 滤波器、( 采样保持器)和A/D转换器等几个主要部分所组成. 5.对电子设备形成干扰,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 干扰源)、(传输 或耦合的通道 )和对干扰敏感的接收电路. 6.干扰侵入智能仪器的耦合方式一般可归纳为:( 传导 )耦合、公共阻 抗耦合、静电耦合和( 电磁)耦合. 7.RS-232C标准串行接口总线的电气特性规定,驱动器的输出电平逻辑“0” 为(+5 ~ +15)V, 逻辑“1”为(—5~ -15 )V。 8.智能仪器的随机误差越小,表明测量的(精确 )度越高;系统误差越小, 表明测量的( 准确)度越高。 9.智能仪器的故障自检方式主要有(开机)自检、( 周期性) 自检和键控自检三种方式。 10.双积分型A/D转换器的技术特点是:转换速度(较慢),抗干扰能 力( 强). 11.智能仪器修正系统误差最常用的方法有3种:即利用(误差模 型 )、(校正数据表 )或通过曲线拟合来修正系统误差。 12.为防止从电源系统引入干扰,在智能仪器的供电系统中可设置交流稳压器、 (隔离变压器 )、(低通滤波器)和高性能直流稳压电源。 13.为减小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软件上常采用(算数平均 )滤波法, 当系统要求测量速度较高时,可采用(递推平均 )滤波法。 14.随着现代科技和智能仪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以个人计算机为核心构成 的(个人)仪器和(虚拟)仪器等新型智能仪器。 15.智能仪器的开机自检内容通常包括对存储器、(显示器和键盘)、( 模 拟量I/O通道)、总线和接插件等的检查.

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

《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课程类型:专业课 总学时:54 学分:3 第一部分相关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的性质:《智能仪器原理与设计》是电子工程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智能仪器在通信、家电、自动控制、仪器仪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微处理器系统使电子仪器实现智能化的具体方法,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课程的任务:使学生掌握智能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具备智能仪器的初步应用能力,为将来从事智能仪器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智能仪器课程侧重讨论智能仪器实际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具体方法与技巧。旨在使学生运用所学的微型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解决现代电子仪器开发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逐步具备能够设计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电子系统的能力。 本课程中既有硬件的原理和组成,又有针对硬件的软件编程,软件与硬件必须同时兼顾。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研究智能仪器的基本原理与基本分析方法,以单元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为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对智能仪器各组成单元的基本工作原理、性能指标以及它们在整机中的作用形成明确的认识。 2、掌握这些单元电路的分析、计算和设计方法,以及实验操作技能。 三、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针对本课程学时少,内容多,技术发展快,实践性强等的特点,应采取探讨式和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以课堂为主。 重点:人机接口电路、通信接口电路和软件编程。 难点:智能仪器的应用。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学习本课程主要涉及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以及微机原理课程中有关接口和汇编程序、微机控制方法等方面的有关知识。因此,应当尽可能地在先修《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和《微机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课程,为有关智能仪器系统设计方面的课题打下必要的基础,是该专业学生的毕业前的综合性设计课程。 五、学时分配 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时数为36学时, 1、考核方式:笔试(闭卷) 2、成绩评定:平时成绩(测验及作业等)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智能仪器考试答案教学提纲

智能仪器考试答案

简答题 1-1.什么是智能仪器?智能仪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内含微型计算机并带有GP-IB等通信接口的电子仪器成为智能仪器。 特点:(1)智能仪器使用键盘代替传统仪器中的旋转式或琴键式切换开关开实施对仪器的控制从而使仪器面板的布置和仪器内部有关部件的安排不再相互限制和牵连。(2)微处理器的运用极大的提高了仪器的性能。(3)智能仪器运用微处理器的控制功能,可以方便的实现量程自动转换、自动调零、触发电平自动调整、自动校准、自动诊断等功能,有力的改善了仪器的自动化测量水平。(4)智能仪器具有友好的人机对话能力。(5)智能仪器一般都配有GP-IB或RS-232等通信接口,是智能仪器具有可程控操作的能力 1-9.研制智能仪器大致需要经历哪些阶段?试对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做一简要的叙述。 答:1.确定设计任务:首先根据仪器最终要实现的设计目标,编写设计任务说明书,明确仪器应具备的功能和应达到的技术指标。2.拟制总体设计方案:设计者应首先一句设计的要求和一些约束条件,提出几种可能的方案。3.确定仪器工作总框图:当仪器总体方案和选用的微处理器的种类确定后,就应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把仪器划分成若干个便于实现的功能模块,并分别绘制出相应的硬件和软件工作框图。4.硬件电路和软件的设计与调试:一旦仪器工作总框图确定后,硬件电路和软件的设计工作就可以齐头并进。5.整机联调:硬件、软件分别装配调试合格后,就要对硬件、软件进行联合调试。 1-10为什么目前智能仪器主机电路大多数采用单片机?选择单片机时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单片机性能增强、体现在指令指令执行速度有很大提升;单片机集成了大容量片上flash存储器,并实现了ISP和IAP,单片机在低电压、低功耗、低价位、LPC方面有很大进步;单片机采用了数字模拟混合集成技术,将A/D、 D/A、锁相环以及USB、CAN总线接口等都集成到单片机中,大大地减少片外附加器件的数目,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可靠性能。 单片机的选择要从价格、字长、输入/输出的执行速度、编程的灵活性、寻址能力、中断功能、直接存储器访问(DMA)能力、配套的外围电路芯片是否丰富以及相应的并发系统是否具备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2-1. A/D转换器与D/A转换器分别有哪些主要技术指标?分辨率和转换精度这两个技术指标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A/D转换器技术指标:1.分辨率与量化误差;2.转换精度;3.转换速度;4.满刻度范围。 D/A转换器技术指标:1.分辨;2.转换精度;3.转换时间;4尖峰误差。 分辨率是衡量A/D转换器分辨输入模拟量最小变化程度的技术指标,转换精度反映了一个实际A/D转换器与一个理想A/D转换器在量化值上的差值,用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来表示。 2-2.逐次比较式、并联比较式和积分式A/D转换器各有什么特点? 答:逐次比较式A/D转换器转换时间与转换精度比较适中,适用与一般场合。积分式A/D转换器的核心部件是积分器,速度较慢,但抗干扰性能力强,适用于在数字电压表类仪器中采用。并行比较式A/D转换器,转换速率可以达到很高,但抗干扰能力差,由于工艺限制,其分辨率一般不高于8位。适用于数字示波器等要求转换速度较快的仪器

5.3.9.1仪器设备试题

常用物品、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70分) 1、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的设备都是急救设备;生命支持设备是指_______和_________所需要的设备。主要是医院内抢救病人和维持生命必备常规医疗设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易呼吸器、_____________、洗胃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急救器材。 2、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需要做到______________、定位放置、_________________,保持清洁、__________,做到_________、_________、防热、________、___________。 3、医学装备管理员每周进行一次巡查,每月进行一次检测,并确保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保持备用状态,完好率达到___% 4、抢救物品和药品管理,严格执行五定制度,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证抢救时使用,一律不得外借。 5、使用医疗器械时,必须了解其性能及保养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用后必须______________处理,____________后归还原处,以备再用。 6、使用氧气时要做到“四防”: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给患者吸痰时,调节负压,成人__________,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后给予_______氧气吸入____分钟;在无力状态下,当患者深

最新“生物学仪器设备技术”课程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2012年“生物学仪器设备技术”课程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生命科学学院 11级硕士3班李新 12212544 1、简述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一、实验室防火安全 1.实验室内存放的一切易燃、易爆物品(如氢气、氮气、氧气等)必须与火源、电源保持一定距离,不得随意堆放。使用和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实验室,严禁烟火。 2.不得乱接乱拉电线,不得超负荷用电,实验室内不得有裸露的电线头,严禁用金属丝代替保险丝;电源开关箱内不得堆放物品。 3.严禁在楼内走廊上堆放物品,保证消防通畅通。 二、实验室化学药品安全 1.化学药品要分类存放,相互作用的药品不能混放,必须隔离存放。所有药品都必须有明确的标签,贮存室和柜必须保持整齐清洁。 2.危险化学药品容器应有清晰的标识或标签。危险化学药品的存放区域应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 3.从事危险化学药品实验的人员应当接受相应的安全技术培训,做到熟悉所使用药品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应药品的操作方法。 4.各实验室产生的验废液废物不得随意丢弃,随意排入地面、地下管道以及任何水源,防止污染环境。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 1.实验室生物安全涉及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国家对生物安全的管理高度重视,各有关实验室也必须高度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必须有效监控和预防实验室生物污染,要定期检查和自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并处理解决。 2.未经农业部或市农业局批准,不得擅自采集、运输、接收保存重大动物疫病病料,不得转让、赠送已初步认定为重大动物疫病或者已确诊为重大动物疫病的病料,不得私自将病料样本寄往国外或者携带出境。 四、实验室防辐射安全 1.各涉源单位开展相关工作前必须向上级主管部门申领许可证和环评,通过环评和取得许可证后方可开展相关工作。 2.辐射工作场所必须安装防盗、防火、防泄漏设施,保证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使用安全。同位素的包装容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设备、射线装置、辐射工作场所的入口处必须放置辐射警示标志和工作信号。 3.对同位素实验等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包括同位素包装容器),不得作为普通垃圾擅自处理。必须向学校申报,经学校同意后,由学校请有资质的公司或单位进行统一处置。 2.简述离心机的分类及超速离心机操作注意事项 (1)依据转速不同,能够分为低速离心机、高速离心机和超速离心机;依据温度控制不同,能够分为冷冻离心机和普通离心机;依据用处不同,还能够将离心机分为剖析离心机和制备离心机;依据工艺用途不同,可以分为过滤式离心机、沉降式离心机和离心分离机;按安装的方式,还可将其分为立式、卧式、倾斜式、上悬式和三足式离心机。 (2)1、对称平衡,样品装入离心管后,必须用天平配平并对称放入转头中。2、超速离心时,液体一定要加满离心管,应超离时需抽真空,只有加满才能避免离心管变形。3、使用角度头时别忘盖转头盖,如未盖,离心腔内会产生很大的涡流阻力和摩擦升温。4、转头必须固定在轴上。5、离心完后必须从离心机内取出转头,如果转头内有样品渗漏,必须用水将转头清洗干净,然后倒扣在软的台面上。6、离心腔内的冷凝水必须擦干净。7、定期给转

智能仪器设计论文

引言 我国目前中小型企业在整个工业产业中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些企业的监控模式主要为模拟控制系统加以常规仪表为主的数据采集系统。这种监控模式存在着检修维护工作量大、没有可靠的历史记录等缺点。而且常规模拟仪表也进入老化淘汰期,设备可靠性明显降低,某些仪表的备品备件也得不到保障,因此中小型企业监控系统的技术改造工作已势在必行。 数据采集系统是从一个或多个信号获取对象信息的过程。随着微型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数据采集监测已成为日益重要的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等需要同时监控温度、湿度和压力等场合。数据采集是工业控制等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通常采用一些功能相对独立的单片机系统来实现,作为测控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数据采集的性能特点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可以采集的工业运行数据包括电气参数和非电气参数两类。其中电气参数主要有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模拟量,断路器状态、隔离开关位置、继电保护动作信号等开关量以及表示电度的脉冲量等。而非电气参数种类较多,既可以是采集某些工业中的各种温度、压力、流量等热工信号,也可有水电厂中的水位、流速、流量等水工信号,还可以采集诸如绝缘介质状态、气象环境等其它信号。 本次设计中数据采集系统是基于单片机的测量软硬件来实现灵活的测量显示系统,它主要完成数据信息的采集、A/D转换、标度变换、数据显示及实现报警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快发展和普及,以数据采集系统为核心的设备也迅速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代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对数据采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第1章数据采集系统概述 1.1 数据采集系统发展概况 数据采集系统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美国首先研究了用在军事上的测试系统,目标是测试中不依靠相关的测试文件,由非熟练人员进行操作,并且测试任务是由 测试设备高速自动控制完成的。由于该种数据采集测试系统具有高速性和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满足众多传统方法不能完成的数据采集和测试任务,因而得到了初步的认可。大约在60年代后期,国外就有成套的数据采集设备产品进入市场,此阶段的数据采集

智能仪器试题及答案解析

《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2 分,共20 分) 1. 因中值滤波满足比例不变性,所以是线性的滤波器。() 2. 基准电压Vr 的精度和稳定性影响零位误差、增益误差的校正效果。() 3. 测量获得一组离散数据建立近似校正模型,非线性校正精度与离散数据精度无关,仅与建模方法有关。() 4. RS232 通信采用的是TTL电平,因此它的传输距离比485 短。() 5. USB协议为设备定义了2种供电模式:自供电和总线供电。在自供电模式下,USB设备不需要任何外接电源设备。() 6. LCD显示器有静态驱动和叠加驱动两种驱动方式,这两种驱动方式可在使用时随时改变。() 7. 智能仪器中的噪声与干扰是因果关系,噪声是干扰之因,干扰是噪声之果。( ) 8. 软件开发过程的三个典型阶段是定义、开发和测试。() 9. RAM 测试方法中,谷值检测法无法检测“粘连”及“连桥”故障。()

10.曲线拟合要求y=f(x )的曲线通过所有离散点(x i ,y i )。() 二、选择题(每题2 分,共20 分) 1.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框图如下图所示。其中(1 )~(4 )各部分的组成为:( ) A. 放大器、A/D 转换器、D/A 转换器、计算机 B. 多路开关、放大器、A/D 转换器、计算机 C. 多路开关、放大器、D/A 转换器、计算机 D. 放大器、多路开关、A/D 转换器、D/A 转换器 2. 仪器采集数据中存在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基本数据处理顺序是:( ) A. 系统误差消除→数字滤波→标度变换 B. 数字滤波→系统误差消除→标度变换 C. 标度变换→系统误差消除→数字滤波 D. 数字滤波→标度变换→系统误差消除

智能仪器考试答案

简答题 1-1.什么是智能仪器?智能仪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内含微型计算机并带有GP-IB等通信接口的电子仪器成为智能仪器。 特点:(1)智能仪器使用键盘代替传统仪器中的旋转式或琴键式切换开关开实施对仪器的控制从而使仪器面板的布置和仪器内部有关部件的安排不再相互限制和牵连。(2)微处理器的运用极大的提高了仪器的性能。(3)智能仪器运用微处理器的控制功能,可以方便的实现量程自动转换、自动调零、触发电平自动调整、自动校准、自动诊断等功能,有力的改善了仪器的自动化测量水平。(4)智能仪器具有友好的人机对话能力。(5)智能仪器一般都配有GP-IB或RS-232等通信接口,是智能仪器具有可程控操作的能力 1-9.研制智能仪器大致需要经历哪些阶段?试对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做一简要的叙述。 答:1.确定设计任务:首先根据仪器最终要实现的设计目标,编写设计任务说明书,明确仪器应具备的功能和应达到的技术指标。2.拟制总体设计方案:设计者应首先一句设计的要求和一些约束条件,提出几种可能的方案。3.确定仪器工作总框图:当仪器总体方案和选用的微处理器的种类确定后,就应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把仪器划分成若干个便于实现的功能模块,并分别绘制出相应的硬件和软件工作框图。4.硬件电路和软件的设计与调试:一旦仪器工作总框图确定后,硬件电路和软件的设计工作就可以齐头并进。5.整机联调:硬件、软件分别装配调试合格后,就要对硬件、软件进行联合调试。 1-10为什么目前智能仪器主机电路大多数采用单片机?选择单片机时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单片机性能增强、体现在指令指令执行速度有很大提升;单片机集成了大容量片上flash 存储器,并实现了ISP和IAP,单片机在低电压、低功耗、低价位、LPC方面有很大进步;单片机采用了数字模拟混合集成技术,将A/D、D/A、锁相环以及USB、CAN总线接口等都集成到单片机中,大大地减少片外附加器件的数目,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可靠性能。 单片机的选择要从价格、字长、输入/输出的执行速度、编程的灵活性、寻址能力、中断功能、直接存储器访问(DMA)能力、配套的外围电路芯片是否丰富以及相应的并发系统是否具备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2-1. A/D转换器与D/A转换器分别有哪些主要技术指标?分辨率和转换精度这两个技术指标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A/D转换器技术指标:1.分辨率与量化误差;2.转换精度;3.转换速度;4.满刻度范围。D/A转换器技术指标:1.分辨;2.转换精度;3.转换时间;4尖峰误差。 分辨率是衡量A/D转换器分辨输入模拟量最小变化程度的技术指标,转换精度反映了一个实际A/D转换器与一个理想A/D转换器在量化值上的差值,用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来表示。2-2.逐次比较式、并联比较式和积分式A/D转换器各有什么特点? 答:逐次比较式A/D转换器转换时间与转换精度比较适中,适用与一般场合。 积分式A/D转换器的核心部件是积分器,速度较慢,但抗干扰性能力强,适用于在数字电压表类仪器中采用。并行比较式A/D转换器,转换速率可以达到很高,但抗干扰能力差,由于工艺限制,其分辨率一般不高于8位。适用于数字示波器等要求转换速度较快的仪器 2-9数据采集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数据采集系统把多路开关、模拟放大器、采样/保持器、A/D转换器、控制逻辑以及微处理器系统的接口电路等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中,构成数据采集集成电路

仪器设备管理员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仪器设备基本知识试题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 1、在使用设备时,如果发现设备工作异常,怎么办() A.停机并报告相关负责人员 B.关机走人 C.继续使用,注意观察 D.停机自行维修 《 2、实验室用仪器设备的配备() A.种类及数量足以满足日常工作的要求 B.配备要合理 C.涉及到定量的仪器设备要定期的计量与校准 D.以上都是 3、对仪器设备的审查主要是审查() A.校准/检定证书的合法性 B.量值溯源结果的有效性 < C.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的完整性 D.发上都对

4、对检测/校准结果有影响的每台设备应() A.授权人员操作 B.应加以校准或其它状态标识 C.采用三色标志标识 D.加以唯一性标识 5、对于测量设备() A.只有经授权的人才可操作设备 B.只有实验室主任才可操作设备 C.进入实验室的人,只要按照说明要求都可操作设备 D.各实验室组长都可操作设备 6、下列有关实验室中做法不正确的是() A.多个大功率仪器均使用独立的接线板 B.气体钢瓶放在走廊、大厅等公共场所 C.气体连接管路材质选择合适,无破损或老化现象 D.电脑、空调、饮水机等不随意开机过夜 \ 7、选择提供校准服务机构应是:() A.有资格的单位 B.有能力的单位 C.国家计量院

D.有资格、有测量能力、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单位。 # 8、以下有关实验室用电的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先检查用电设备,再接通电源;实验结束后,先关仪器设备,再关闭电源 B.工作人员离开实验室或遇突然断电,应关闭电源,尤其要关闭加热电器的电源开关。 C.电源或电器设备的保险丝烧断后,可以用其它金属导线代替 D.电源开关附近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或堆放杂物 9、进入实验室工作,一定要搞清楚()等的位置,有异常情况,要关闭相应的总开关。 A:日关灯开关、水槽、通风橱 B:电源总开关、水源总开关 C.通风开关 < D.计算机开关 10、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喷射。 A.上部 B.中部 C.根部 D.旁边 11、实验室仪器设备用电或线路发生故障着火时,应立即(),并组织人员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A.将贵重仪器设备迅速转移

常用仪器设备考试题

常用仪器设备考试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成都成华珍君仁济医院 常用仪器设备考试题 一、单选题 1.在为患者进行心电监测前,除应对患者周围情况和光照情况进行评估外,还应评( ) A、有无电磁波干扰 B、患者的意识状态 C、操作者的心理状态 D、有无声音干扰 2.为保持电极与皮肤表面接触良好,应先( )患者皮肤 A、消毒 B、清洁 C、润滑 D、润湿 3.使用心电监测前,对患者情况的评估内容包括( ) A、病情 B、意识状态 C、皮肤情况 D、以上都是 4.为患者进行心电监测时要对患者做哪些指导() A、不要自行移动或摘除电极片 B、避免在监测仪附近使用手机 C、皮肤瘙痒及时通知医务人员 D、以上都是 5.男性,24岁,一月来心悸、多汗,体检心率110次/分,心律规则,心脏不大,无杂音,此患者心率快最可能的是() A、窦性心动过速 B、室上性心动过速 C、房扑 D、房颤 6.男性,35岁患风湿性心脏病多年,近感心悸,体检心率120次/分,心律完全不齐,心音强弱不一,脉率80次/分,最可能的心律失常是() A、窦性心律不齐 B、房扑 C、房颤 D、室性期前收缩 7.女性,16岁,近2周偶然发现心律不齐,心电图检查为室性心律,在同一导联上最大的P-P间期与最小的P-P间期相差大于秒,最可能出现失常的心律是() A、窦性心律不齐 B、房性期前收缩 C、室性期前收缩 D、Ⅱ°房室传导阻滞 8.女性,72岁,一周来晕厥两次,作心电图P波与QRS波群两者互不相关,P波频率为80次/分,QRS波群频率为45次/分,规整诊断为() A、Ⅲ°房室传导阻滞 B、室性心动过速 C、Ⅱ°房室传导阻滞 D、室性期前收缩 9.患者,65岁,近来心悸,心电图可以提前出现正常的QRS波群,其前P波形态与窦性P波略不相同,代偿不完全,诊断为() A、房性期前收缩 B、室性期前收缩 C、室上性心动过速 D、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10.下列哪项心律失常应给与处理,除了()

《智能仪器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1、智能仪器有何特点? 答:智能仪器有以下特点:(1)自动校正零点、满度和切换量程(2)多点快速检测(3)自动修正各类测量误差(4)数字滤波(5)数据处理(6)各种控制规律(7)多种输出形式(8)数据通信(9)自诊断(10)掉电保护。 2、简述智能仪表的设计思想和研制步骤。 答:智能仪表的设计思想是根据仪表的功能要求和技术经济指标,自顶向下(由大到小、由粗到细)地按仪表功能层次把硬件和软件分成若干个模块,分别进行设计和调试,然后把它们连接起来,进行总调。智能仪表的研制步骤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确定任务、拟定设计方案阶段;硬件、软件研制及仪表结构设计阶段;仪表总调、性能测试阶段。 3、在MCS-51系列单片机中扩展外部存储器用哪几个I/O端口? 答:在MCS-51系列单片机中扩展外部存储器用P0和P2口。 4、在8031扩展系统中,片外程序存储器和片外数据存储器共处一个地址空间,为什么不会发生总线冲突?答:因为片外程序存储器和片外数据存储器虽然共处一个地址空间,但它们的控制信号是不同的,其中8031的PSEN为片外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而RD和WR为片外数据存储器的读和写选通信号。 5、MCS-51有哪些中断源?它们各自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是什么? 答:MCS-51有5个中断源,它们分别是外部中断0、定时器0、外部中断1、定时器1和串行口。它们各自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见下表。 6、当使用一个定时器时,如何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法来实现较长时间的定时? 答:首先用定时器定时一个时间,然后在数据存储器中设置一个计数器,通过计数器对定时器的溢出次数的累计即可实现较长时间的定时。 7、试述模拟量输入通道的结构形式及其使用场合。 答:模拟量输入通道有单通道和多通道之分。多通道的结构通常又可以分为两种:(1)每个通道有独自的放大器、S/H和A/D,这种形式通常用于高速数据采集系统。(2)多路通道共享放大器、S/H和A/D,这种形式通常用于对速度要求不高的数据采集系统。 8、说明模拟多路开关MUX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作用。 答:在多路共享A/D的输入通道中,需用多路模拟开关轮流切换各通道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以达到分时测量和控制的目的。 9、说明采样/保持电路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 答:采样保持电路用来保持A/D转换器的输入信号不变。该电路有采样和保持两种运行模式,由逻辑控制输入端来选择。在采样模式中,输出随输入变化;在保持模式中,电路的输出保持在保持命令发出时的输入值,直到逻辑控制输入端送入采样命令为止。此时,输出立即跳变到输入值,并开始随输入变化直到下一个保持命令给出为止。 10、A/D转换器有哪些类型?请比较它们各自的特点,并各举一例。 答:A/D转换器有(1)比较型,其特点是速度较快、抗干扰差、价格较高。如ADC0809。(2)积分型(包括双积分式和电压频率转换式),其特点是速度慢、抗干扰强、价格较低。如双积分式的MC14433,电压频率转换式的VFC-32。 11、试述A/D转换器的主要参数、输入/输出方式和控制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