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小论文

二年级下册数学小论文
二年级下册数学小论文

数学小论文1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身影,超市里,餐厅里,家里,学校里………都离不开数学。我也有几次对数学的亲身经历呢,我挑其中两件事来给大家说一说。

记得二年级,有一次,我和妈妈逛超市,超市现在正在搞春节打折活动,每件商品的折数各不相同。我一眼就看中了一袋旺旺大礼包,净含量是628克,原价35元,现在打八折,可是打八折怎么算呢?我问妈妈。妈妈告诉我,打八折就是乘以0.8,也就是35*0.8=28(元)。我恍然大悟。我准备把这袋旺旺大礼包买下来,可是,妈妈告诉我,可能后面的旺旺大礼包更便宜,要去后面看看。走着走着,果然,我又看见了卖旺旺大礼包的,净含量是650克,原价40元,现在也打八折。这下,我犯了愁,净含量不同,原价也不同,哪个划算呢?我又问妈妈。妈妈告诉我35*0.8=28(元),40*0.8=32(元),一袋是628克,现价28元,另一袋是650克,现价32元。用28/628≈0.045,32/650≈0。049,0.049>0.045,所以第二袋划算一点儿,于是,我们买下了第二袋。通过这次购物,我知道了怎样计算打折数,怎样计算哪种物品更划算一些。

记得四年级,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出去玩,朋友的妈妈给我们俩出了一道题:1~100报数,每人可以报1个数,2个数,3个数,谁先报到100,谁就获胜。话音刚落,我便思考怎样才能获胜,我想:这肯定是一道数学策略问题,不能盲目地去报,里面肯定有数学问题,用1+3=4,100/4=25,我不能当第一个报的,只能当最后一个报的,她报X个数,我就报(4-X)个数,就可以获胜,我抱着疑惑的心理去和她报数,显然,她没有思考获胜的策略,我用我的方法去和她报数,到了最后,我果然报到了100,我获胜了。原来这道数学问题是一道典型的对策问题,需要思考,才能获胜。到了六年级,我也学到了这类知识,只不过,更加难了,通过这次游玩,我喜欢上了对策问题,也更加爱思考,寻找数学中的奥秘。

数学,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刚刚开始攀登时,感觉很轻松,但我们爬得越高,山峰就变得越陡,让人感到恐惧。这时候,只有真正喜爱数学的人才会有勇气继续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数学的高峰上的人,都是发自内心喜欢数学的,站在峰脚的人是望不到峰顶的。只有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才能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

数学小论文2

我每次做数奥都是拿起一道题拉起来就做,因为我觉得这样做起来很快。可是今天做数奥时,有一道题改变了我的看法,做得快不一定是做得对,主要还是要做对。

今天,我做了一道题目把我难住了,我苦思冥想了好几个小时都没有想出来,于是我只好乖乖地去看基础提炼,让它来帮我分析。这道题目是这样的:求3333333333的平方中有多少个奇数数字?分析是这样的:3333333333的平方就是3333333333×3333333333,这道乘法算式由于数字太多使计算复杂,我们可以运用转化的方法化繁为简,也就是把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缩小3倍,积不变。使题目转化为求9999999999×1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08888888889因此,乘积中有十个奇数数字。这道题,我们还可以位数少的两个数相乘算起,就能发现积中奇数的数字个数。即3×3=9→积中有1个奇数数字。33×33=1089→积中有2个奇数数字。333×333=110889→积中有3个奇数数字。3333×3333=11108889→积中有4个奇数数字。……

从上面试算中,容易发现积是由1,0,8,9四个数字组成的,1和8的个数相同,比一个因数中的3的个数少1,0和9各一个,分别在1和8的后面。积中奇数的数字个数与一个因数中3的个数相同,可以推导出原题的积是:11111111108888888889,积中有10个奇数数字。

做了这道题,我知道做数奥不能求快,要求懂它的方法。

数学小论文3

你有遇到过不会做的题目吗?可不今天我就遇到一个题不会了,这个问题是:一个挂钟一天一共敲了多少下?这个钟整点是几时它就敲几下,每半点时只敲一下。这个时钟现在在我们身边很少见,现大家都用上手机、电子时钟,很少见到这能讲话的钟。

当我遇到这题时,考虑到一天有24小时,先写的算式是:整点时敲---1+2+3+4+5+6+7+8+9+10+11+12=78(下);一天整点敲---78*2=156(下),因每天有24小时,以上才算12小时整的敲响数,所以在此要乘2才能算出一天所敲响的数;题中所讲每半点敲1下,可算出12*1=12(下)12*2=24(下);一天所敲响----156+24=180(下)

妈妈见我写的算式后对我说:“不光有这个方法,还有一简单的算法。”于是我开动小脑筋,还是想不出比此更简单的方法,无奈之下我只以能求助妈妈。

妈妈对我讲简单的方法从这12个小小数字中找规律:1、2、3、4、5、6、7、8、9、10、11、12,在此这12个数字帮它们找朋友,每两个数字为一组,每组得数一样多。在妈妈的提醒下我想到:这六组朋友:第一组--1+12=13、第二组—2+11=13、第三组—3+10=13……第六组—6+7=13。每12个数中有6个13个,一天整天中还有个12时,可列出:(6*13)*2=156(下)①;每半点敲一下,一天中有24小时,可得出:24*1=24(下)②。一整天时钟敲多少下,用①+②=156+24=180(下)。

首次我完成的结果虽然与在妈妈的提醒下完成的结果一样,但是两个的方法后者较简单速度也快。通过这题目,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时,有最笨拙的方法也有简单的方法,只要你能找到规律,相信自己,一定行!只要你敢于思考、静心对待问题,新的方法总能出现的。

数学小论文4

今天,我遇到两道数学题,并得到了一些窍门。

第一题:幼儿园买进大小两种毛巾各40条,共用58。8元。大毛巾比小毛巾的2倍多0.12元。这两种毛巾各多少元?其实,这道题还是较简单的。只要用解方程就行了。先算出大小毛巾的价钱,在计算,不一会,我就做完了。

乔布斯水果店原来将一批苹果按100%的利润(即利润是成本的100%)定价出售,由于定价过高,无人购买。后来不得不按38%的利润重新定价,这样售出了其中的40%。此时,因害怕剩余水果腐烂变质,不得不再次降价,售出了剩余的全部水果。结果,实际获得的总利润是原定利润的30.2%,那么第二次降价后的价格是原来定价的62.5%。第二次降价的利润是:(1.302-40%×1.38-0.6)÷(1-40%)=25%,价格是原定价的(1+25%)÷(1+100%)=62.5%。接着道题要把这批苹果看成1,价格也看成1,这批苹果总共分两次卖,第一次卖了0.4,第二次卖了0.6。总的利润是30.2%,总的售出价格就是 1.302,第一次卖了40%×1.38,1.302-40%×1.38就是第二次卖出的总货款。再减掉二次的成本60%,就得到第二次多卖出的钱。利润就是销售价比成本价多出来的钱再除以成本,所以用这个钱除以第二次的成本1-40%,就等于第二次降价后的利润,这时候需要注意,原来的定价应该是(1+100%),所以用(1+25%)÷(1+100%)相除就等于所要答案。

某高速公路收费站对于过往车辆收费标准是:大客车30元,小客车15,小轿车10元。某日通过该收费站的大客车和小客车数量比是5:6,小客车与小轿车数量比是4:11,收取小轿车通行费比大客车多210元。求这天这三种车辆通过的数量。解题思路:先把两个比换算成同样的比例,这样三个之间就可以作比较。小轿车比大轿车多出210元,车子的数量比是33:10,实际上收费比是3:1,这样形成的差33×1-10×3=3,210除以3就等于每个配给的量是70辆。就是5:6=10:12,4:11=12:33,30:10=3:1,33×1-10×3=3,210÷3=70(辆);大客车:70×30÷30=70(辆),小客车:70×6÷5=84(辆),小轿车:84×11÷4=231(辆)。

不要担心题目有多难,无论什么数学题总会有答案的,数学就是这么简单,就要看你逻

辑性、思维和分析能力是否强。希望你们也爱上数学!

二年级作文小制作

《我们的小制作》 一、指导表述 (1)老师从哪些方面介绍作品的?(作品的名字,作品的材料、形状、颜色、用途和制作方法。) (2)老师介绍制作方法时用了哪些连接词?(先……再……接着……最后……) (3)说话时还要注意什么?(注意说话要清楚、完整、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二、示范说话 这是用纸剪出的拖鞋,多有趣;这是用纸折成的蜗牛,多可爱;这幅是用塑料杯和毛线做成的漂亮的小女孩;这幅是用橡皮泥捏出的小动物的脚,这是用树叶粘贴成的海底世界图,鱼儿正在游呢!这是用毛线编织的蝴蝶结,真好看;这是用纸做成的风筒,可以测试风的方向;这是用废木料做成的木房子,红墙绿瓦,看者真舒服;这幅是用橡皮泥捏出的小金鱼你们说像吗? 我的小制作是花炮。它的材料有纸筒、彩带和彩色纸。我是这样做的:先找几个一样大的纸筒,再用各种颜色的纸把纸筒包住,接着在每一个纸筒的上端钻一个小洞,最后拿出一条彩带把它们串起来,这样就做成了花炮。我们可以把它挂在墙上作装饰。我的介绍完了,谢谢大家。 我的小制作是毛线娃娃。它的材料有线球、彩色毛线和针线。我是这样做的:先找一个圆圆的线球做成娃娃的头,再用彩色毛线缠起来连在娃娃头上,做成娃娃的身子,接着在身子两边用毛线做成娃娃的手,最后把一根根黑线缝在娃娃的后脑勺上,做成娃娃的头发。这样就做成了毛线娃娃。我们可以把它挂在墙上、也可以挂在书包上作装饰。 三、范文 范文一: 橡皮泥是我小时侯最爱玩的玩具。它有五颜六色的色彩。有的还带有淡淡的清香,令人陶醉。更令人兴奋的是刚买回来,有的盒子底部还有一个图案让捏造者拿着橡皮泥去印出它的形状,盒子里面还有各种形态的印章,如:猫眯、狐狸、大白菜等,让人忍不住都要去印一印,捏一捏。有的里面有8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有的只有6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有时,盒子外面还附有一个圆柱体的小滚筒,让你在橡皮泥上任意滚动,让橡皮泥更加的平整。 我最爱的是捏橡皮泥。在一次同学的生日中,我与她一起玩耍,忽然,她拿出一个圆形的塑料盒子,外面写着“橡皮泥”三个大字,我惊喜的跳了起来。这时,他提议说:“我们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五篇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五篇 【导语】“数学小论文”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描述他们发现的数学问题及其解决,是学生数学学习经历的一种书面写作记录。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篇一 今天,我无意间发现里一个有趣的测试,这是一个由印第安人发明的水晶球心理测试。 我打开页面,看了看规则,是这样的:随便从10—99之间选一个数字,把十位数和 个位数相加,再把原数减去相加的数,最后记住得出数字的图案,点一下水晶球,就会出现那个你记住的图案了(水晶球旁边有10——99的数字,数字旁有一种图案)。如:23 2+3=5 23—5=18。 我看好后,就选了78 7+8=15 78——15=63。我又看了看63旁的图案,便点了点 水晶球,发现出现的图还真的是我记下的图。我又选了一些数字,算了算,水晶球都可以准确的出现我记下的图案。好神奇啊! 我心想:水晶球为什么知道我记下的图案啊? 于是,我做了一个很笨的小实验:从10——99的数字都算一遍。结果发现得出来的 数都是9的倍数:9、18、27、36、45、54、63、72。我又看了看这些数字边的图案,都 是一样的。我说:”哦,所以水晶球会知道我记下的图案啊!哈哈哈!“ 我发现数学其实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数学的海洋将任我们翱翔!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篇二 数学的知识海洋是无穷尽的,学习数学的过程也韵味无穷。今天,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叫妈妈来一起思考这道题。 题目如下:某区举行小学生春季运动会,其中某校参加的人数占运动员总人数的十五分之一;若这个学校再去10名运动员,则该校人数占运动员总人数的二十三分之二。问 这次运动会共有运动员多少人?这个学校有多少人参加运动会? 妈妈看到这道题后,二话不说,立马用方程来解。设原来共有运动员X人参加,那么现参赛总人数为(X + 10),根据“原来参赛总人数× 1/15 + 10 = 现在参赛总人数

数学小论文范文1000字

数学小论文范文1000字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身影,超市里,餐厅里,家里,学校里………都离不开数学。我也有几次对数学的亲身经历呢,我挑其 中两件事来给大家说一说。 记得四年级,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出去玩,朋友的妈妈给我们俩出了一道题:1~100报数,每人可以报1个数,2个数,3个数, 谁先报到100,谁就获胜。话音刚落,我便思考怎样才能获胜,我想:这肯定是一道数学策略问题,不能盲目地去报,里面肯定有数 学问题,用1+3=4,100/4=25,我不能当第一个报的,只能当最后 一个报的,她报x个数,我就报(4-x)个数,就可以获胜,我抱着疑 惑的心理去和她报数,显然,她没有思考获胜的策略,我用我的方 法去和她报数,到了最后,我果然报到了100,我获胜了。原来这 道数学问题是一道典型的对策问题,需要思考,才能获胜。到了六 年级,我也学到了这类知识,只不过,更加难了,通过这次游玩, 我喜欢上了对策问题,也更加爱思考,寻找数学中的奥秘。 数学,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刚刚开始攀登时,感觉很轻松,但我们爬得越高,山峰就变得越陡,让人感到恐惧。这时候,只有 真正喜爱数学的人才会有勇气继续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数学的高 峰上的人,都是发自内心喜欢数学的,站在峰脚的人是望不到峰顶的。只有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才能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开 阔! 数学小论文范文二:数学小论文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如果你做一个有心人,并且善于总结,总能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规律。这不,今天,我在做课外习题时,就 有了下面一个小发现。 最近,老师刚给我们讲解了有关等差数列的计算方法,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为:1+2+3+4+5……+97+98+99+100=?老师讲解的算法为:

小学二年级写的小制作日记

小学二年级写的小制作 日记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我的小制作 李雨洁 我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平时喜欢折爱心、青蛙、小鱼、照相机等等。今天,有我来教大家做毽子。 首先,把一块不用的花布,剪成六个一模一样的正方形,再把其中的两个正方形的一边缝在一起,再把其中的两个正方形的一边也缝在一起,就变成了两个正方形,然后展开横着放,其中的一个放在左边,另一个放在右边,把两个长方形左右其中一边缝在一起,然后再把另一边缝在一起,这样就就变成了一个正方体了。剩下两块就是上下了。把其中一个放在正方体的上边,并缝在一起,再把另一个放在下边,并缝在一起。 这样,一个美丽的花毽子就做成了,你也照着我的方法做一个花毽子吧! 制作大桶滚滚球 张菲芫 星期天,我在家做一个大桶滚滚球,你们要不要学一学呢非常简单。 第一步;先拿出一张彩色的长方形纸,然后,卷成一个又大又胖的圆柱体。

第二步;拿一张绿色的正方形纸,用剪刀剪成整整齐齐的长条。然后把剪完的长条折成四个类似于小铲子的物体,还要折一个可以接东西的小筐。 第三步;把四个小铲子和小筐从上往下贴到我们做的圆柱体上,贴成S形。 第四步;在最上面写:起点,在最下面写:终点。然后拿一个轻巧的小球放在最上面,它就会滚下来,掉到小筐里。 这样就大功告成了。我拿给老爷看,老爷夸我是个爱动脑,爱动手的好孩子。 我爰做手工 赵晨然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手工吗要是喜欢的话就和我一起做做看,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做白萝卜大卡车。 首先我先找来一个大的白萝卜,切成一个正方形,在正方形的前上方斜着切下来,把它比做车头。再把萝卜切成长方形,再长方形的上面挖一个洞,把它成为车厢。找来一个萝卜切出四个圆形比作大卡车的四个车轮。 再找来一张红色的纸剪出几个圆形,放在车头前把它做成车的前照灯和车后灯,找一个喝牛奶的吸管放在大卡车下让它成为车的排气管。一个大卡车就做好了,大卡车做好了我非常喜欢它,我爱做手工。 我的小制作 管翊彭

二年级数学小论文

二年级数学小论文 元旦.妈妈给我50元.让我自己安排。我来到商店买了5本本子.每本1元.又买了一个5元钱的玩具.最后我还到超市里买了QQ糖.一袋2元.我买了5袋.妈妈让我算算一共用了多少元。我兴高采烈的对妈妈说;“我刚学会了乘法.这还不容易!” 1*5=5[元] 2*5=10[元] 5+10+5=20[元] 我算的又快又准吧! “藏”起来的乘法 今天妈妈从超市里买了一些冰激淋.我打开袋子数了数.里面有香草味3根.奶油味的5根.芒果味的5根.还有7根巧克力味的。妈妈问我;"你能用乘法计算出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冰激凌吗?"我愣住了.相同加数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计算.这里的4个数不完全相同.怎么用乘法计算呢?我想了想.用乘法计把必须把这几个数变得一样大.然后再用乘法计算。我反复在心里读着3,5,5,7。读着读着.我眼睛一亮.把7拿出2给3.这样4个数都变成了5.就可以用乘法计算.冰激凌一共有5x4=20[根]。妈妈听了我的方法.夸我真聪明。 乘法与加法

二年级一开学.沙老师就教会了我们乘法。沙老师说:“乘法和加法其实是一家.比如 4+4+4+4等于几呢?如果你用加法做.要算四次;如果你用乘法做.只要会背‘四六二十四’ 的口诀就能算出来。”我似懂非懂地问;“是不是所有的加法都能用乘法做呢?”沙老师说;“假如加法中的加数不相同.就不可以用乘法来算了;而假如加数相同的话.就可以用乘法来算。其实.乘法就是相同加数相加的简便方法。”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和妈妈来到超市。妈妈去买QQ糖.一袋是两元钱.一共买了五袋. 五袋QQ糖一共要付几元钱?我说;“2乘以5等于10”。妈妈又考考我说说;“6袋呢?7 袋呢?”我早就胸有成竹.脱口而出;“二六十二.二七十四.这么简单的题目.我早就会啦”!妈妈高兴得合不拢嘴;“看来我的小乖乖还真能学以致用呢.今天我要大大的奖赏你.要什么 随便拿!”我听了妈妈的话心里喜滋滋的。我觉得学数学不仅有趣.而且生活中处处用得着! 我爱算24点 这学期.我们教完加减乘除法课后.数学老师沙老师教了我们算24点.我觉得太神奇、太 有趣了。爸爸告诉我算24点是中国一个古老的扑克牌游戏.1至10任何四个不同的数字都能 算出24点.后来传到美国后.连外国人也都称赞不已。他还说算24点的数学游戏.能健脑益智.是一项极为有益的活动。 于是之后的每天吃过晚饭我总要拉上爸爸和妈妈进行较量一番.来个家庭大比拼.经过反 复的训练.外加爸爸妈妈的点拨指导.现在总算悟出一些方法和技巧; 1、利用3*8=24、4*6=24、2*12=24的方法。

我的小制作作文100字_二年级作文

我的小制作作文100字 【我的小制作】 秦晨妮 我的小制作是笑脸笔筒,它是用塑料瓶、卡纸、双面胶做成的。我是这样做的:先把塑料瓶上部分剪下来,接着我拿出五张卡纸,分别是蓝、橙、黄、粉红和淡黄色的,我把蓝、橙、黄和淡黄色的圆片粘在塑料瓶的四周,并在淡黄色的圆片上粘好小放大镜做鼻子,在上面画一个笑脸,把粉红色的圆片连接到其它的圆,笔筒基本就完成了。可是我还是觉得少了点什么,于是我又找来了两张卡纸,用绿色的卡纸做了几颗纽扣,用红色的卡纸做了几件衣服,我把“衣服”和“纽扣”粘在笔筒上,一个精美的笑脸笔筒就大功告成了。 我把笔筒放在我的书桌上了,只要我一看到笑脸笔筒,我的心情就快乐起来了! 【我的小制作】 张欣悦 我的小制作是一个漂亮的八音盒,它是用木片和齿轮做成的。 我是这样做的:先用木片拼成一棵高大的树和一座美丽的树屋,再用木片做四只可爱的小绵羊和一个活泼的小男孩,小男孩坐在树上吹笛子,然后再组装齿轮和发条,最后再把拼好的树屋装在做好的底座上,这样一个漂亮的八音盒就做好了。 八音盒不仅造型美观,还能发出动听的音乐,我非常喜欢我的八

【我的小制作】 佟雨昕 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今天,木工坊的老师来到了我们学校。她们要教我们怎样制作精美的纸灯笼。 首先,我们用四根木棍和八根小棒来做灯笼的框架;然后,用胶水把宣纸粘在上面;接着,我们把绳子拴到灯笼的框架上;最后,把电灯装到灯笼内。这样,一个人见人爱的精美灯笼就做好了! 虽然,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没能在课上完成作品,但是,我们班的同学都利用了课余时间完成了自己的小制作。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坚持到底是我们每个人都理应学习与遵循的做事态度。若半途而废,则功亏一篑…… 【我的小制作——-小飞机】 向逸帆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道很特别的作业,就是用木头和线做成一个科技小制作。我回到家里想来想去做什么好呢?忽然,我想起来了,我从小都没坐过飞机。所以我就决定要做一架小飞机模型。 我准备了筷子、线、502胶水、轮子和一些别的工具,就开始做飞机了! 做小飞机的第一步:先用线把三根筷子的前面固定好。 第二步:把底下两根筷子分开,再用一根筷子横着把它们固定好。 第三步:用线和胶水把两根筷子分别缠在机身的左右当小飞机的

数学与生活的小论文大全

数学与生活的小论文大全 导语:生活中处处也有数学。下面是关于数学与生活的小论文,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希望大家喜欢小编整理的论文。 数学小论文300字【一】有一天,我跟妈妈去逛商场。妈妈进了超市买东西,让我站在付钱的地方等她。我没什么事,就看着营业员阿姨收钱。看着看着,我忽然发现营业员阿姨收的钱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币为什么就没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赶快跑去问妈妈,妈妈鼓励我说:“好好动脑筋想想算算,妈妈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为什么的。”我定下心,仔细地想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我知道了,因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随意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样可以组成元、40元、60元……”妈妈听了直点头,又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能随意组合的话,那只要1元不就够了吗?干吗还要2元、5元呢”我说:“光用1元要组成大一点的数就不方便了呀。这下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夸奖我会观察,爱动脑筋,我听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欢吃的冰激凌还要舒服在此,我也想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你多留心观察,多动脑思考,你就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不信你就试一试! 数学小论文300字【二】快要过年了,妈妈准备买一盒巧克力送给亲戚。我们来到了超市。可是,巧克力品种多价格又多,包装

也十分精美,真是让人眼花缭乱。最后,我们决定在费列罗中挑一盒。有一盒巧克力是16颗装44。8元的,另外一盒巧克力是3颗装8。6元的,还有一盒巧克力是24颗装70元的。 妈妈问我:“ 买哪种更合算呢?”我想到了两种方法。 方法一:算出每颗多少元。44。8÷16=2。8(元)8。6÷3≈2。86(元)70÷24≈3(元)2。8元<2。86元<3元16颗装比较合算。 方法二:算出1元可以买多少颗。16÷44。8≈0。36颗)3÷8。6≈0。35(颗)24÷70≈0。34(颗)0。36颗>0。35颗>0。34颗还是16颗装合算。 “妈妈,16颗装的最合算,我们把这一盒待会家吧!”“好,琪琪我们以后要省钱哦!” 于是,妈妈买了16颗装的巧克力,比3颗装每颗便宜了0。06元,比24颗装每颗便宜了0。2元,真合算,省钱实惠又好吃,下一次,买东西,我还要替妈妈省钱。 数学小论文300字【三】今天,妈妈在做家务而我在做家庭作业。 我发现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于是,我就空在那儿。哈,试卷做完了,我便开始慢慢思考这道题。题目是:“一间教室长8米,宽6米,用边长是4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需要这样的地砖多少块?”我想了一会儿,便明白了,在卷子上刷刷地写了几笔,可妈妈摇了摇头,缓慢地说:“不对,再想。”我绞尽脑汁,还是想不出来,于是便说:“妈妈,你就饶了我吧!”妈妈便开始认真地教我:“你说1

数学小论文怎么写

数学小论文怎么写 一是抄袭实在太多。经核实抄袭自网络的文章就有17篇,由于一位老师送评的文章中有一篇系抄袭的,那这位老师的所有送评论文都不作评奖考虑,也就是说,有的老师尽管送来了十多篇文章,但其中有一篇抄袭,那所有的文章都将遭到“淘汰”,我知道这种处理有点过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我们的指导老师都不能把好这第一道关,而是放纵学生抄袭网文的话,那这种竞赛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了。这样做,也是期盼着我们的每一位老师要么不做这事儿,要做就要把这事儿做好,通过引领学生参加这种小论文的写作与修改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引领学生关心生活,并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 二是校际间差距很大。有些学校的老师根本就不懂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数学小论文,整个小论文就是一大段,没有细分成若干小段;有的小论文写的内容根本就没有一点数学上的东西,更莫谈标题的推敲与内容的有趣了。在看了三年级的数学小论文之后,我曾写了份“五味杂陈”的体会,谈到了数学小论文的底线要求,至少要有问题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过程。其实,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一道题及其解决了,就是以童话的形式来呈现也显得份量不足了点。 我觉得,我们要在“小论文”上做点文章,要在研究的深入上做点思考,当然这种思考是建立在方法的指导与策略的引领上,而不是越俎代疱。 比如说这次有几位同学写到了“怎样滚得远?”这一内容,但给出的答案都缺少应有的严谨的过程,象实验材料的选定,要选择轻重不一以及体积大小有着一定差距的圆柱体,这样可以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在实验方案的确定上,可以选择不同角度的斜坡,并在每个坡度上做出相应次数的实验,同时要把每次实验的结果用表格给列举下来,这样,答出的结果就具有了一定的可信性。 比如说“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这一内容,也有不少的同学写到,但大家往往是写到了用单一的三角形可以画出哪些角?利用两个三角板之和可以画出哪些角?但接下来却缺少了一些深入的研究。比如说,是不是可以把这些

二年级下册数学小论文

数学小论文1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身影,超市里,餐厅里,家里,学校里………都离不开数学。我也有几次对数学的亲身经历呢,我挑其中两件事来给大家说一说。 记得二年级,有一次,我和妈妈逛超市,超市现在正在搞春节打折活动,每件商品的折数各不相同。我一眼就看中了一袋旺旺大礼包,净含量是628克,原价35元,现在打八折,可是打八折怎么算呢?我问妈妈。妈妈告诉我,打八折就是乘以0.8,也就是35*0.8=28(元)。我恍然大悟。我准备把这袋旺旺大礼包买下来,可是,妈妈告诉我,可能后面的旺旺大礼包更便宜,要去后面看看。走着走着,果然,我又看见了卖旺旺大礼包的,净含量是650克,原价40元,现在也打八折。这下,我犯了愁,净含量不同,原价也不同,哪个划算呢?我又问妈妈。妈妈告诉我35*0.8=28(元),40*0.8=32(元),一袋是628克,现价28元,另一袋是650克,现价32元。用28/628≈0.045,32/650≈0。049,0.049>0.045,所以第二袋划算一点儿,于是,我们买下了第二袋。通过这次购物,我知道了怎样计算打折数,怎样计算哪种物品更划算一些。 记得四年级,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出去玩,朋友的妈妈给我们俩出了一道题:1~100报数,每人可以报1个数,2个数,3个数,谁先报到100,谁就获胜。话音刚落,我便思考怎样才能获胜,我想:这肯定是一道数学策略问题,不能盲目地去报,里面肯定有数学问题,用1+3=4,100/4=25,我不能当第一个报的,只能当最后一个报的,她报X个数,我就报(4-X)个数,就可以获胜,我抱着疑惑的心理去和她报数,显然,她没有思考获胜的策略,我用我的方法去和她报数,到了最后,我果然报到了100,我获胜了。原来这道数学问题是一道典型的对策问题,需要思考,才能获胜。到了六年级,我也学到了这类知识,只不过,更加难了,通过这次游玩,我喜欢上了对策问题,也更加爱思考,寻找数学中的奥秘。 数学,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刚刚开始攀登时,感觉很轻松,但我们爬得越高,山峰就变得越陡,让人感到恐惧。这时候,只有真正喜爱数学的人才会有勇气继续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数学的高峰上的人,都是发自内心喜欢数学的,站在峰脚的人是望不到峰顶的。只有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才能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 数学小论文2 我每次做数奥都是拿起一道题拉起来就做,因为我觉得这样做起来很快。可是今天做数奥时,有一道题改变了我的看法,做得快不一定是做得对,主要还是要做对。 今天,我做了一道题目把我难住了,我苦思冥想了好几个小时都没有想出来,于是我只好乖乖地去看基础提炼,让它来帮我分析。这道题目是这样的:求3333333333的平方中有多少个奇数数字?分析是这样的:3333333333的平方就是3333333333×3333333333,这道乘法算式由于数字太多使计算复杂,我们可以运用转化的方法化繁为简,也就是把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缩小3倍,积不变。使题目转化为求9999999999×1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08888888889因此,乘积中有十个奇数数字。这道题,我们还可以位数少的两个数相乘算起,就能发现积中奇数的数字个数。即3×3=9→积中有1个奇数数字。33×33=1089→积中有2个奇数数字。333×333=110889→积中有3个奇数数字。3333×3333=11108889→积中有4个奇数数字。…… 从上面试算中,容易发现积是由1,0,8,9四个数字组成的,1和8的个数相同,比一个因数中的3的个数少1,0和9各一个,分别在1和8的后面。积中奇数的数字个数与一个因数中3的个数相同,可以推导出原题的积是:11111111108888888889,积中有10个奇数数字。

小学二年级我的小制作作文(六篇)

小学二年级我的小制作作文(六篇) 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上课,课余时间就是玩捉迷藏,跳跳绳子,骑一骑车,荡荡秋千,多没意思啊!要是能踢踢毽子该多好。于是, 我就决定做一个毽子。因为我听妈妈说她会踢毽子,我能够向她请教 请教。知道吗,在生活中,我也做过很多小制作,可就是玩玩就不要了,但是,我做的这个小毽子,却让我特别喜爱。从此,我就对毽子 着了魔。记得我刚要做毽子的时候,隐隐约约想起了妈妈以前跟我说过:“做毽子要用毛线,铜线,细铁丝和剪刀。”我便拿来了一些毛线,到外面买了个铜线,给奶奶拿了一根细铁丝,再拿了把剪刀。这样,东西就其全了,我高兴极了,我兴奋地说:“哈哈,‘八’字有 一撇了。“妈妈正经过,问我要干什么,我显得已经把毽子做成功的 样子,得意地说:“我要做毽子。”妈妈说:“那你要努力。”我先 拿起毛线,可不知道怎么做,我就去问妈妈,问完,我就开始做了。 我先把毛线折成一条大约一分米长的,就这样,一直对折,一直对折,等到折到一定的水准后,用一根细铁丝绑在毛线的中间,得绑紧。再 把剩下的细铁丝绑在铜线上,还是要绑紧。最后,我就用剪刀把毛线 剪开,就成了一个毽子了。我做完了,就迫不及待地踢了起来,可就 是不会踢。虽然我不会踢毽子,但是,我还是要慢慢学。这个毽子虽 然不好看,但是我很开心。 【篇二】小学二年级我的小制作作文 这周,老师要求我们做个小制作。想呀想,我终于决定了,做不 倒翁。说干就干,材料是;鸡蛋、清水、卡纸、先死、细沙、剪刀、 图钉、彩色笔。材料准备好了,开始做不倒翁了。首先,我用图钉在 鸡蛋的头上刺了个小孔,小心翼翼把蛋黄、蛋白倒出来,用水冲泡一下。然后,装进三分之一的细沙。接着,剪下一点点的卡纸,粘在小 孔上,把小孔遮住。最后,再用彩色笔画上我最喜欢的图案,不倒翁 就做完了。

一年级获奖数学小论文

一年级获奖数学小论文 序号学校指导教师作者题目 1 宋诏桥小学周燕丁纪元《称狗》一 2 金家漕小学王丽丽朱璟琪《“左右”让我们左右为难》一 3 邱隘实验小学干雨哲王爱波《买水果的奥秘》一 4 堇山小学叶玉梅陈筠文《数星星》一 5 冯家小学竺君萍周佳怡《奇妙的数学》一 6 瞻岐镇中心小学邬倩倩宣志平《特别的奖励》一 7 宋诏桥小学庄丽君徐奕扬《商店打折中的数学问题》一 8 古林镇中心小学郑培龙叶珂《握手的问题》一 9 宋诏桥小学王桂雅陈泓羽《玩“游戏棒”做学问》一 10 邱隘镇中心小学俞琦一王梓涵《两杯水的秘密》一 11 堇山小学刘萍胡艺馨《排队》一 12 洞桥中心小学冯敏冯家宸《从十几减9想到的》一 13 洞桥中心小学李银银董见阳《画一画,解决问题更轻松》 一 14 宋诏桥小学胥华美平川《我发现的小秘密》一 15 堇山小学崔璐璐倪涵《座位》一 16 章水镇中心小学郑欢峥杨书涵《“单位”很重要》一

17 云龙镇王笙舲小学方芳马仁凯《郊游》一 18 古林镇布政小学郑巧燕谢驭能《分蛋糕》一 19 鄞江燕玲学校周秋霞朱韬《走迷宫游戏》一 20 钟公庙小学徐莉莉王惜缘《我最爱的礼物》一 21 高桥镇何家小学胡凯杰王炫《我的“城堡”》一 22 横街中心小学崔怡泳杨刚《数瓶子》一 23 横街中心小学严叶儿董羽研《买书的学问》一 24 洞桥镇百梁小学杨洁刘志强《数泡泡》一 25 高桥镇中心小学桂盛王文欣《游戏中的数字》一 二年级获奖数学小论文 序号学校指导教师作者题目 1 古林布政小学袁航王妤昕“算”出乐趣二 2 华泰小学柳耀亮董宥含神奇的时针美丽的对称二 3 邱隘实验小学陈兵金可湛数楼梯二

数学小论文范文

数学小论文范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正在逐步融合,逐步改变了以教师、课堂或课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了学生 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实质性的变化。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探索在课堂上显现呢?下面结合本 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及做法。 一给学生提供可探索的材料和可探索的学习内容 二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背景和可探究的学习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背景和可探究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广阔背景中更 好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并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体会数 学的价值,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真正变为学生自己探究的创新过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可为学生创设这样的学习背景:“有甲乙丙三位工人师傅,甲每加工25个零件,有23个及格,乙加工20个零件,有19个及格,丙加工50个零件,有47个及格。如果有一批零件要其中一位师傅加工,你会选择谁?”通过探究,使 学生认识到这个现实问题实际上可转化成“求谁的合格率高”这一 数学问题。又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有意识地给学生 提供以下的可探究学习情境:上课开始,我拿着一捆36本课外书, 从容地走进课堂。同学们在猜想:这节课老师让我们看课外书了。 于是我指着这捆课外书说:“这36本课外书,我要分给你们三个小组,要求让第一组分得这捆书的三分之一,第二小组分得这捆书的 六分之二,第三小组分得这捆书的九分之三,请同学们说一说,这 样分法合理不合理,谁分得多?谁分得少?结果分完没有?”这样问题 的创设,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探究活动立即在课堂上显现, 有的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画线段图,有的一会儿测量,有的一会儿皱 眉思索,兴趣盎然,学生会心地笑了,一样多。这时,学生又产生 困惑,为什么会一样多呢?最后经过引导探究,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论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论文 一、课堂提问现状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2.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 3.候答时间过短。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4.不注重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会倾听学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否则,问题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 二、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所谓“有效”,《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备教材要“懂、透、化” 这一点是绝大多数老师都知道的,但是,能否真正做到“深入”,却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反思的。笔者认为,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透、化”的目标。 “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 “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 “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2.备学生要“实” 我们常说,“我们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备学法”。 所谓“实”,是指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 比如,笔者在执教三年级数学第五册“可能性”一课时,针对可能性有大有小这一知识点,想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成语,这些成语能够巧妙地体现可能性的大小。第一次试讲,本以为很简单的成语,很多学生竟然没有听

小学生数学论文范文十篇

小学生数学论文范文十篇 小学生数学论文是考验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成果,讲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实现小学数学的生活化,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以致用。以下学术堂整理了十篇小学生数学论文范文,供参考! 小学生数学论文范文一: 论文题目:数学知识的生活应用 数学是一个多姿多彩,奥妙无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很多技巧和策略能解决许多现实中的问题。今天我就来说一说关于植树的问题,这也是我在寒假中第一次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和妈妈怀着激动得心情坐上开往淮安的长途大巴,当车开出南京行驶在高速公路时,路两旁的行道树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棵棵挺拔的大树站在路的两旁,像一个个士兵一样守卫着高速公路。眼前迅速闪过的树影让我兴起了数树的兴趣,但是车开的太快所以无法数清每一棵树,我发现两棵树之间的距离足以让我看清,所以我决定数段来知道有多少棵树。从高速公路到服务区一共有256段,而且两头都没有树,我想了想:头尾都没有树的话,只要减去头尾的两段就可以得到从高速公路到服务区一共有多少棵树了,所以这一段路有256-2=254(棵)大树。我对这种类似的题目起了兴趣。

我看了看表又想了想:现在是9:50,那么我从10:00到10:30观察一下一共有多少棵树,这样的问题就变成了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有树。首先,客车在10点准时从服务区出发,我选取了第一棵树,30分钟过去后,一共有178段,而且两头都有树,我默默的想到:哎,这题有点难呀!我突然想到利用手指伸出来判断段与棵的关系,一目了然,只要在段的数量上加1就可以得到棵树,原来30分钟的时间看到的树一共有178+1=179(棵)树。太有意思了!让我再来试试一头有树一头没树的植树问题吧!现在是11:00,我又选取了一棵大树,开始数段一直到高速公路的出口收费站,数了366段,我又伸出手指来看一看,啊!这个很有意思,棵等段,有多少段就有多少棵树,按这样,这一段路一共有366棵树。其实植树问题还可以拓展为计算路程长短,甚至可以解决速度的问题,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一趟的旅程,让我明白了许多的数学知识,可以有效的利用在生活中,它和生活息息相关,它可以为我们解决许多难题。现在我更加想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让它们在生活中充分的表现出魅力。 小学生数学论文范文二: 论文题目:逆向思维的魅力 这个故事还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传说,当时有一拨鬼子

二年级作文我的小制作

篇一:二年级作文《我的小制作》 今天我用蛋壳做了一个的不倒翁,我来介绍一下它的制作过程。 第一步,用筷子对准鸡蛋尖的那头迅速一杵,使蛋壳只破一个小洞,再把里面的蛋黄蛋清倒出来,把蛋壳洗净擦干。第二步,把彩泥塞进蛋壳压紧。我把蛋壳放在桌子上,蛋壳能够立住了,可是有点歪,原因是彩泥没放匀。蛋壳往那边倒就是哪边重了,我就把彩泥往轻的那边推一推,直到蛋壳能够站立平衡。第三步,在彩纸上画出一个大小合适的半圆,剪下来卷成一顶小丑帽,里面抹上胶,在蛋壳上粘牢,正好遮住了蛋壳上的那个洞。第四步,我用彩笔在蛋壳上画了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弯弯的嘴巴,还有两个红脸蛋,不倒翁变成了搞笑的小丑。做好了,我把不倒翁放在桌子上,轻轻一拨,它就摇头晃脑摆个不停,我左看看右看看,觉得自己的这个作品太迷人了。 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废物利用,要我们回家想一下,用自己家里的废品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作品。 我回到家后,我想我最喜欢的不是坦克吗?于是我就去找做坦克的东西。首先我找来了香皂盒和剪刀,然后又找来了卡纸和饮料瓶盖,最后找来了一双筷子和胶水, 开始制作了,我先把盒子上下都剪空,再剪两张很小的卡纸,然后把它粘在剪空的盒子的上面,把盒子上面剪下来的纸卷成炮筒粘在卡纸上,再把香皂盒两边戳一个小洞,把筷子穿过去,再把四个饮料瓶盖子中间戳一个小洞,用胶水把它固定在筷子上。最后再剪一个红色的卡纸做成红旗的形状粘在筷子上做成旗杆,再用胶水把筷子固定在盒子上,坦克就做好了。这个坦克我的心里可有成就感了,我想如果下次在做手工,我一定会做得更好。 我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女孩,当然喜欢小制作了。一天,我找来一个牙膏盒子、漂亮的包装纸、可爱的卡通贴纸、剪刀、胶水、直尺和铅笔,准备做一个笔筒。一切准备好,开始动手了。首先,我在牙膏盒子的正中间画一条竖线,然后在竖线的左右分别量出一段相等的距离,画出一个等腰倒三角形。再在相对的一面相同的位置画出同样的三角形。在盒子正上面画两条平行线,将前后两个三角形连接在一起。接着,我让妈妈帮我沿着画出来的线用小刀划一个缺口,我再用剪刀将所画的两个三角形整齐的剪掉即剪出一个“v”字形。将剪好的盒子从正中间向下对折,用胶水把盒子的两端紧紧地粘在一起,用包装纸把盒子表面包起来,再用胶水把包装纸牢牢地粘好,一个自制笔筒就初见雏形啦!最后,我用我喜欢的卡通贴纸把笔筒好好装饰了一番,哈哈!一个非常实用可爱的笔筒就这样诞生啦!妈妈说这叫变“废”为“宝”。接下来要做的是要让我那些笔宝宝搬进它们的新家,每天做作业的时候,对着自己亲手做成的笔筒,就觉得劲头十足, 作业也做得更认真了。 学了第四单元,我知道了许多发明家,我最佩服的就是小林,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充气雨衣,真的很了不起,我想:我也可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一样东西呀,我为什么不试试看呢,说不定我也能发明出什么东西来呢。 回到家,我就把家里一起没用的东西拿出来了。我想呀想,到底做什么好呢?我看到了水彩笔盒子,我想:为什么不可以用它做船身,做一艘军舰呢?于是,我用水彩笔盒子做船身,剪了半个牙膏盒子粘在船后面做排水管道,把没用了的小盒子拿来当垃圾筒,后来,我又在易拉罐上开了小门,粘在船上当厨房,用小方盒子粘在船上做宿舍,在厨房的前面装了个导弹发射筒,里面放了两支没有水的笔当导弹,把瓶盖包装了一下粘在旁边当发射按钮,最后,我在小方盒子上装了一盏可爱的小猪灯当探照灯,照亮军舰夜里在大海上航行。过了一会儿,我的作品就在我的巧手中诞生了,你瞧,多漂亮呀! 今天,我很高兴,因为,我也能做一样小制作了,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一定能发明出一件世界上没有的东西,我一定要好好努力。 在我的房门口,挂着一串风铃,每当我走经过时,就会发出“叮叮”悦耳的声音。仔细一看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民和五小仇群红 一、数学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数学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或重复经历的情景和机会,呈现、再现或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在一定意义上,体验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建构意义,生成情感的教学价值观,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与方法。换而言之,体验教学实际上是“为了体验,在体验中,通过体验”的教学。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体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将课程从“文本课程”转变为“体验课程”,因此,“体验”自然也就成为新的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把学生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具有鲜活个性的人,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获取,学生被动学习、缺乏独立学习、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教师过多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习惯于传授现成的结论而不是向学生暴露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学生体验不到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从而对数学的学习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兴趣。另外,学生自学能力不够,缺少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究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学生主动参与意

识不强烈,往往造成教师唱独角戏,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没有吸引力,较枯燥呆板。 三、创设小学数学体验教学情境策略的体会与思考 (一)创设活动体验情境。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 (二)创设问题体验情境。在教学中教师用简单浅显的提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入预先设置的圈内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及问题的重要性,缺少探究的方向和动力,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只有在适宜的情景中,才能体验到问题的必要性,主动地投入到探究之中。如教学“厘米的认识”一课时,老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感性的探索情境:让学生用牙签、火柴、硬纸条等量一量数学书的一条边。经过实践操作,学生在测量数学书同一条边长时,有的学生量出是5根半火柴的长(有的量出是3根牙签的长,有的量出是2张硬纸条的长。教师提问:“为什么同样的数学书的同一条边量得的结果所表示的数却不同呢?”学生根据测量的经验和通 过讨论与观察发现:原来测量数学书边长的材料长短是不一样的。要注意引入时提出的问题应处于多数学生智力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反思体验情境。有反思意识的学生,一旦意识到问题,内

二年级作文范文我的小制作

二年级作文范文我的小制作 昨天,我们的余老师叫我们回家做一个小制作,明天带来。今天,同学们都把自己在家里已经做好的小制作带到了学校来。有用软纸和彩笔做成的奥运火炬;有用塑料瓶和冰糕棒做成的潜水艇;还 有用纸杯和软纸做成的火箭呢! 我的小制作是一只正在飞翔的鸽子。利用的材料是:彩色软纸、胶棒、彩笔。 我先用绿色的彩色软纸折成一只鸽子的形状,接着用彩笔画出它的眼睛和身上的花纹,一只鸽子就做好了。我还发现有一个分开的地方,就不分青红皂白的用胶棒给它粘上了。然后,我才知道,用胶棒粘好后,鸽子的翅膀就会上下挥动了,就这样,一只栩栩如生的鸽子就做好了。 其实,制作小东西并不难,只要找到合适的材料,再仔细的想一想,就会做出又创意的制作来。 今天我用蛋壳做了一个的不倒翁,我来介绍一下它的制作过程。 第一步,用筷子对准鸡蛋尖的那头迅速一杵,使蛋壳只破一个小洞,再把里面的蛋黄蛋清倒出来,把蛋壳洗净擦干。

第二步,把彩泥塞进蛋壳压紧。我把蛋壳放在桌子上,蛋壳能够立住了,可是有点歪,原因是彩泥没放匀。蛋壳往那边倒就是哪边重了,我就把彩泥往轻的那边推一推,直到蛋壳能够站立平衡。 第三步,在彩纸上画出一个大小合适的半圆,剪下来卷成一顶小丑帽,里面抹上胶,在蛋壳上粘牢,正好遮住了蛋壳上的那个洞。 第四步,我用彩笔在蛋壳上画了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弯弯的嘴巴,还有两个红脸蛋,不倒翁变成了搞笑的小丑。 做好了,我把不倒翁放在桌子上,轻轻一拨,它就摇头晃脑摆个不停,我左看看右看看,觉得自己的这个作品太迷人了。 你看那天空上的风筝,好像是空中快乐的精灵。我喜欢放风筝,也想试着做风筝。我先做好准备,找了几张白纸片,线,糨糊和固体胶等材料。 制作开始啦!首先,我先在纸上画一些简单而又漂亮的图形,然后再小心翼翼的按边剪下来(不能剪偏一点的哦!我可是很辛苦的),这就完成了风筝的外形。接着,我剪了三条纸条,把它固定在风筝的两侧,用来装饰风筝。做完后,我发现风筝的颜色很淡,于是,我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如何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海口市琼山第六小学吴惠婉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在整个小学阶段占一定的重要位置。本学期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对儿童少年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能力,通过让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完成一件事物的重要前提和条件。二年级小学生年龄还比较小,稳定性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使小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对学习的兴趣,他们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那么,怎样才能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呢? 首先,“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新授课,练习课更加讲究方法。新授课中,我们可以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地位,象朋友一样讨论教学内容,走进小朋友的心里,使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和压力,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练习课上,利用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完成练习。可以请小朋友当小老师来判断其他正确;或者通过比赛形式来完成。对于胜出的小组给予红花或星星等作为奖品,这样促进学生。

其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是在教学中不断提出与新内容有关的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的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我在教学“时间”这部分时,由于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比较难理解,所以我在三个星期前就先告诉学生,三个星期后我们要学习时间,希望同学们多去了解。然后我有意创设一些有关时间的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让大家接触,结果学生来了兴趣,在学这部分知识时再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解决相关的问题就容易多了。 二、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 二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算多,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窄。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方向与位置”这部分时,我让学生通过判断学校的方向,再来判断教室的方向,最后再判断自己的位置方向,这样一次次、一层层地认识,加深对着部分知识的理解。多让他们实践,就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结合基础知识,加强各种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在重视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乘法口诀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找规律,再小组讨论,最后小组汇报得出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