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知识点梳理

巴西知识点梳理
巴西知识点梳理

巴西知识点梳理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1.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而言,巴西位于_ 半球,从南北半球来说,巴西主要位于__ 半球。赤道从北部穿过。

2.海陆位置:东临_____洋,西临_____洋。

3.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和之间。在地球的五带中巴西主要属于带。

4.范围:是拉丁美洲最大、最多的国家。巴西的面积和人口均居世界第位。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巴西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的平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是。

2.气候:亚马孙平原主要为气候,巴西高原主要为气候。

3.河流:亚马孙河主要流经巴西,水量居世界第位,长度仅次于河,居世界第二位,注入洋。

4.雨林与环境

(1)热带雨林的作用:

经济价值——提供木材。

环境效益——调节全球气候;提供新鲜气候;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2)热带雨林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任意砍伐和掠夺式的迁移农业造成的。(3)开发热带雨林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森林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全球气候恶化等。

(4)开发方向:1990年,巴西政府向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提交了《巴西环境报告》,决心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开发热带雨林。

5.资源:

(1)矿产资源:

a.巴西主要矿产有铁、锰、煤、石油、金等,集中分布于东南部。

b.常规能源不足:缺少优质煤,石油产量不足。

(2)水能丰富:全国90%的电力靠水电。世界第二大的水电站是水电站。(3)森林资源丰富:有世界最大的原始森林。

三、人文地理特征:

(一)农业:

1.农业仍然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部门。

2. 、、等农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是重要的出口商品。

3.农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该区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和湿润,人口集中,有充足的劳动力。

(二)工业:

1.二战前,单一生产_____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

2.二战后,国民经济体系完整,成为南美第一大国,但仍然是_______ 国家。

3.工业区:巴西的重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矿产资源丰富,人口集中,工业发展较早,海上交通便利。

(三)人口和城市

1.人口和人种:

(1)巴西除有一半多的___种人外,还有40%的___种人,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是个民族大熔炉。

(2)巴西人口总数1.8亿左右,通用_____语,居民多信奉天主教。

(3)____是巴西的国舞,____是巴西的国球。绿色和黄色是巴西的国色,绿色象征_____,黄色象征_____。

(4)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部的沿海地带。

2.城市:

(1)巴西首都是,最大城市和工业中心是,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是。

(2)巴西迁都巴西利亚的原因:①促进内陆地区发展②便于对内地的管理③分散城市职能④高原上气候凉爽,适宜人类居住。

最全集合知识点归纳梳理大全集

集合的基础知识点梳理大全集 一、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1.集合的有关概念 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集合里的各个对象叫做集合的元素 ⑴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以下的特性 ①确定性:任给一元素可确定其归属.即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 例如,给出集合{1,2,3,4},它只有1、2、3、4四个元素,其他对象都不是它的元素; 而“所有的好人”、“视力比较差的全体学生”、“我国的所有小河流”就不能视为集合,因为组成它们的对象是不能确定的. ②互异性: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也就是说,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互不相同的(即没有重复现象),相同的元素在集合中只能算作一个.例如,不能有{1,1,2},而必须写成{1,2}. ③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间是无次序关系的.例如,{1,2,3}与{3,2,1}表示同一个集合. (2)集合的元素 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若a 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φ.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与无限集. (4)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和图示法. 列举法:将所给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里,元素与元素之间用逗号分开,常用于表示有限集. 描述法:将所给集合中全部元素的共同特性和性质用文字或符号语言描述出来.常用于表示无限集. 使用描述法时,应注意六点: ①写清集合中元素的代号;②说明该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③不能出现未被说明的字母;④多层描述时,应当准确使用“且”,“或”; ⑤所有描述的内容都要写在大括号内;⑥用于描述的语句力求简明、确切. 图示法:画一条封闭的曲线,用它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常用于表示又需给具体元素的抽象集合,对已给出了具体元素的集合当然也可用图示法来表示. 如:A={1,2,3,4}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巴西地理位置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巴西地理位置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巴西地理位置 南美洲面积第一大的国家,也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是世界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巴西在历史上作为葡萄牙的殖民地长达300年之久。在16世纪,殖民者登上巴西时,发现这里有一种名贵的树木---------巴西木, 从中可提取欧洲难得的红色染料,遂将此木称为“红木”后演变成 国名。巴西全国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约占南美洲总面 积的46%,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为世界第五大国。 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所处时区UTC/GMT-3小时(西三区),和北京时差比中国北京时间晚11个小时。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 要分布在北部的`亚马逊河流域和西部。全境地形分为亚马逊平原、 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其中亚马逊平原约占全国面 积的1/3。有亚马逊、巴拉那和圣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亚马逊河 全长6751公里,横贯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积达390万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经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圣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长2900公里,流经干旱的 东北部,是该地区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领海宽 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 其中,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圣保罗是南半球 最大的城市。 总结: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亚马逊平原年平均气温25~28度,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16~19度。

拉丁美洲与巴西导学案教学文案

拉丁美洲巴西导学案 【学法指导】:1.先读自主学习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并在教材上进行标记,如有不懂地方用红笔画出。同学要认真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尽量完成合作探究部分。 2.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分析,完成合作探究部分,先自主思考,形成思路,并在学案上记录,后课堂上合作探究。 【学习目标】: 1、读图说出拉丁美洲及巴西的地理位置。 2、说出拉丁美洲主要地形区、气候类型以及地形对南美洲气候的影响。 3、说出拉丁美洲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重点难点】 1、拉丁美洲的组成和位置 2、西高东低,交错分布的多种地形 3、湿热的气候特点(难点) 4、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自主学习】 1.拉丁美洲的范围包括哪些?并简述拉丁美洲的位置。 2.简述麦哲伦海峡和德雷克海峡的地理位置。3.简述中美地峡和巴拿马运河的地理位置,并说明巴拿马运河的地理意义。4.拉丁美洲的地势有什么特点,东西部地形有什么特点? 5.拉丁美洲受地形影响下气候如何分布? 6.为什么拉丁美洲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7.拉丁美洲有哪些丰富的资源? 8.拉丁美洲居民的种族怎么独特,哪种人种占得比例大? 【探究新知】 思考一:拉丁美洲分布面积较广的气候类型有哪些?分析形成原因。

思考二:为什么南美洲的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思考三:试比较拉丁美洲与非洲气候类型的异同,并简要分析其原因。思考四: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 思考五:南美洲40°S以南安第斯山以东为温带沙漠气候成因。思考六:1.描述亚马孙河流的水文特征。 思考七:你认为亚马孙河内河航运是否发达,为什么? 【我的收获】 【知识链接】 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两山脉分别是() A.落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B.安第斯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C.横断山脉、大兴安岭D.大分水岭、大兴安岭 2.有关①、②两地所在国家的正确叙述是()

集合与简易逻辑知识点归纳(1)

{}9B =,;B A =B B = )()(); U U B A B =? )()()U U B A B =? ()()card A B card A =+ ()()card B card A B - ()U A =e()U A =e13设全集,2,3,4A = {3,4,5} B = {4,7,8}, 求:(C U A )∩ B), (C U A)(A ∪B), C U B). 有两相)(,2121x x x x <有两相等a b x x 221- ==无实根 有意义的

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 命题一定为真. (否命题?逆命 题.)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 否命题一定为真.(原命题?逆 否命题.) 4.反证法是中学数学的重要方法。 会用反证法证明一些代数命题。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答案见下一页

数学基础知识与典型例题(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答案 例1选A; 例2填{(2,1)} 注:方程组解的集合应是点集. 例3解:∵{}9A B =,∴9A ∈.⑴若219a -=,则5a =,此时{}{}4,9,25,9,0,4A B =-=-, {}9,4A B =-,与已知矛盾,舍去.⑵若29a =,则3a =±①当3 a =时,{}{}4,5,9,2,2,9A B =-=--.B 中有两个元素均为2-,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应舍去.②当3a =-时,{}{}4,7,9,9,8,4A B =--=-,符合题意.综上所述,3a =-. [点评]本题考查集合元素基本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切入点是分类讨论思想,由于集 合中元素用字母表示,检验必不可少。 例4C 例5C 例6①?,②ü,③ü,④ 例7填2 例8C 例9? 例10解:∵M={y|y =x 2+1,x ∈R}={y |y ≥1},N={y|y =x +1,x ∈R}={y|y ∈R}∴ M∩N=M={y|y ≥1} 注:在集合运算之前,首先要识别集合,即认清集合中元素的特征。M 、N 均为数集,不能误认为是点集,从而解方程组。其次要化简集合。实际上,从函数角度看,本题中的M ,N 分别是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值域。一般地,集合{y |y =f (x ),x ∈A}应看成是函数y =f (x )的值域,通过求函数值域化简集合。此集合与集合{(x ,y )|y=x 2+1,x ∈R}是有本质差异的,后者是点集,表示抛物线y =x 2+1上的所有点,属于图形范畴。集合中元素特征与代表元素的字母无关,例如{y|y ≥1}={x |x ≥1}。 例11填?注:点集与数集的交集是φ. 例12埴?,R 例13解:∵C U A = {1,2,6,7,8} ,C U B = {1,2,3,5,6}, ∴(C U A)∩(C U B) = {1,2,6} ,(C U A)∪(C U B) = {1,2,3,5,6,7,8}, A ∪ B = {3,4,5,7,8},A∩B = {4},∴ C U (A ∪B) = {1,2,6} ,C U (A∩B) = {1,2,3,5,6,7,8} 例145,6a b ==-; 例15原不等式的解集是{}37|<<-x x 例16 53|332 2x R x x ??∈-<-+-->+?? ≥或,即3344123x x x x ? 2或x <31,∴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 x >2或x <31}.方法2:(整体换元转化法)分析:把右边看成常数c ,就同)0(>>+c c b ax 一样∵|4x -3|>2x +1?4x -3>2x +1或4x -3<-(2x +1) ? x >2 或x < 31,∴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 x >2或x <3 1}. 例18分析:关键是去掉绝对值. 方法1:零点分段讨论法(利用绝对值的代数定义) ①当1-x ,∴}32 1 |{<2 1}. 方法2:数形结合:从形的方面考虑,不等式|x -3|-|x +1|<1表示数轴上到3和-1两点的距离之差小于1的点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 2 1 }. 例19答:{x |x ≤0或1??????????-<>-<>≤≤--≠????? ? ? ???>+-<+-≤-+≠+13 21 0121 0)1(2230)1(24020 12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或或. 1 3 212<<-<<-?k k 或∴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k|-2?=+-R 的解集为函数在上恒大于 22,2, |2||2|2. 2,2,1|2|121.,,2 11 0.,, 1.(0,][1,). 22 x c x c x x c y x x c c c x c x x c R c c P c P c c -?+-=∴=+-??>?> <≥?+∞R ≥函数在上的最小值为不等式的解集为如果正确且Q 不正确则≤如果不正确且Q 正确则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例26答:552x x x >?><或. 例27答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解:∵“若 x + y =3,则x = 1或y = 2”是假命题,其逆命题也不成立. ∴逆否命题: “若12x y ≠≠或,则3x y +≠”是假命题, 否命题也不成立. 故3≠+y x 是12x y ≠≠或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例28选B 例29选A

巴西知识点梳理

巴西知识点梳理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1.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而言,巴西位于_ 半球,从南北半球来说,巴西主要位于__ 半球。赤道从北部穿过。 2.海陆位置:东临_____洋,西临_____洋。 3.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和之间。在地球的五带中巴西主要属于带。 4.范围:是拉丁美洲最大、最多的国家。巴西的面积和人口均居世界第位。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巴西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的平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是。 2.气候:亚马孙平原主要为气候,巴西高原主要为气候。 3.河流:亚马孙河主要流经巴西,水量居世界第位,长度仅次于河,居世界第二位,注入洋。 4.雨林与环境 (1)热带雨林的作用: 经济价值——提供木材。 环境效益——调节全球气候;提供新鲜气候;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2)热带雨林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任意砍伐和掠夺式的迁移农业造成的。(3)开发热带雨林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森林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全球气候恶化等。 (4)开发方向:1990年,巴西政府向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提交了《巴西环境报告》,决心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开发热带雨林。 5.资源: (1)矿产资源: a.巴西主要矿产有铁、锰、煤、石油、金等,集中分布于东南部。 b.常规能源不足:缺少优质煤,石油产量不足。 (2)水能丰富:全国90%的电力靠水电。世界第二大的水电站是水电站。(3)森林资源丰富:有世界最大的原始森林。 三、人文地理特征: (一)农业: 1.农业仍然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部门。 2. 、、等农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是重要的出口商品。 3.农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该区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和湿润,人口集中,有充足的劳动力。 (二)工业: 1.二战前,单一生产_____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 2.二战后,国民经济体系完整,成为南美第一大国,但仍然是_______ 国家。 3.工业区:巴西的重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矿产资源丰富,人口集中,工业发展较早,海上交通便利。 (三)人口和城市

高中语文 02 夏本纪检测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夏本纪 嶓冢[注] [唐]胡曾 夏禹崩来一万秋, 水从嶓冢至今流。 当时若诉胼胝苦, 更使何人别九州? 【注】嶓冢,山名,是汉水与嘉陵江的分水岭。 【内容赏析】 全诗运用夸张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夏禹治水功绩的赞美。虽然夏禹已经逝去万年,但是他的治水之举泽被后世,百姓至今仍享用其利。 后两句诗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勇敢面对磨难困苦,才能有所成就,才能光耀后世。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鲧.(ɡǔn)殛.(jí)祗.台(z hī) 陂.(bēi) 橇.(qiāo) 稽.首(qǐ) 皋陶.(yáo) 沟淢.(xù) 为嗣.(sì) 后稷.(jì) 涤.原(dí) 巡狩.(sh?u)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女平水土(“女”同“汝”,你) (2)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傅”同“敷”,分布)

(3)致费于沟淢(“淢”同“洫”,田间水道) (4)四奥既居(“奥”同“墺”,可定居之地) (5)九山刊旅,九川涤原(“原”同“源”) (6)于是帝锡禹玄圭(“锡”同“赐”) (7)六府甚修,众土交正(“正”同“征”,征收) (8)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辟”同“避”,躲开)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视 (2)度

(3)是 (4)道 (5)其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陂.九泽(名词用作动词)筑堤防 (2)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动词的为动用法)为……深感痛心 (3)劳.身焦思(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4)薄.衣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简朴 (5)可种卑湿 ..(形容词用作名词)低洼潮湿的地方

集合知识点归纳

集合的基础知识 一、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1.集合的有关概念 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集合里的各个对象叫做集合的元素 ⑴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以下的特性 ①确定性:任给一元素可确定其归属.即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 例如,给出集合{1,2,3,4},它只有1、2、3、4四个元素,其他对象都不是它的元素; 而“所有的好人”、“视力比较差的全体学生”、“我国的所有小河流”就不能视为集合,因为组成它们的对象是不能确定的. ②互异性: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也就是说,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互不相同的(即没有重复现象),相同的元素在集合中只能算作一个.例如,不能有{1,1,2},而必须写成{1,2}. ③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间是无次序关系的.例如,{1,2,3}与{3,2,1}表示同一个集合. (2)集合的元素 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若a 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φ.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与无限集. (4)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和图示法. 列举法:将所给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里,元素与元素之间用逗号分开,常用于表示有限集. 描述法:将所给集合中全部元素的共同特性和性质用文字或符号语言描述出来.常用于表示无限集. 使用描述法时,应注意六点: ①写清集合中元素的代号;②说明该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③不能出现未被说明的字母;④多层描述时,应当准确使用“且”,“或”; ⑤所有描述的容都要写在大括号;⑥用于描述的语句力求简明、确切. 图示法:画一条封闭的曲线,用它的部来表示一个集合,常用于表示又需给具体元素的抽象集合,对已给出了具体元素的集合当然也可用图示法来表示.

区域地理专题复习美洲知识点

高二区域地理专题复习七 美洲2014—06—20 【重点知识回顾】 一、北美和美国 地形区地形单元地形特征成因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西部高 大的科 迪勒拉 山系 海岸山脉、 落基山脉 等山脉组 成 南北走 向、东西 排列,多 山峰、山 间盆地、 高原 美洲板块 与太平洋 板块相撞 形成。 所以该地 区地壳不 稳定,多火 山、地震。 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空气,降水由沿海向内 陆急剧递减。 ①海岸山脉西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②海岸 山脉限制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向东 延伸,使它们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 ③落基山脉和海岸山脉之间的高原、盆地为背 风坡,加上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降 水稀少,气候干旱,呈现荒漠景观,为半干旱 气候。 东部高 原山地 区 拉布拉多 高原、阿巴 拉契亚山 脉组成 山势低缓 形成较早, 久经侵蚀, 海拔较低 对大西洋湿润气候阻挡不明显,降水由沿海向 内陆递减 中部宽 广的中 央大平 原区 北部多湖 泊、南部密 西西比河 平原、西部 为大草原 地势北高 南低,地 形平坦 密西西比 河冲积而 成;北部多 湖泊是冰 川作用而 成 中部大平原贯通南北,冬季极地冷气流可从北 冰洋长驱直达南部墨西哥湾,夏季,墨西哥暖 湿气流也可北上,使北美中部和东部普遍暖 热。 工业区发展条件 东北部煤、铁丰富、水运便利;肥沃的平原地区,农业基础好、历史悠久 南部石油、天然气丰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西部技术发达;海运便利;充足的阳光、洁净的环境;丰富的资源 3.美国农业带分布及区位条件 (1)在图中相应位置填写农业带的名称 (2)棉花带(35°N以南)的区位条件:

测绘学概论重点概念

测绘学概论重点概念 1.总论 (1).测绘学起初的概念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 对它进行测定和描绘的科学。按照这样的概念, 测绘就是利用测量仪器测定地球表面自然形态的地理要素和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 然后根据观测到的这些数据通过地图制图的方法将地面的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等绘制成地图。 (2).测绘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地球, 还需要将其研究范围扩大到地球外层空间的各种自然和人造实体。 (3).因此, 测绘学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基本概念应该是: 研究对实体(包括地球整体、表面以及外层空间各种自然和人造的物体)中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各种几何、物理、人文及其随时间变化的信息的采集、处理、管理、更新和利用的科学与技术。 (4).针对地球而言, 测绘学就是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及其外层空间点的几何位置, 确定地球形状和地球重力场, 获取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以及与其属性有关的信息, 编制全球或局部地区的各种比例尺的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建立各种地理信息系统, 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以及地学研究服务. (5).在公元前 3 世纪前, 中国人已知道天然磁石的磁性,

并已有了某些形式的磁罗盘。公元前2 世纪, 我国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叙述了禹受命治理洪水而进行测量工作的情况, 所谓“左准绳, 右规矩, 载四时, 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这说明在上古时代, 中国人为了治水就已经会用简单的测量工具了。人类最早对地球的认识为天圆地方. 直到公元前6 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 Pythagoras)才提出地球为球形的概念, 2 个世纪后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对此作了进一步论证, 支持这一学说, 此称地圆说。又 1 世纪后, 亚历山大的埃拉托斯尼( Eratosthenes )采用在两地观测日影的方法, 首次推算出地球子午圈的周长和地球的半径, 证实了地圆说。这是测量地球大小的“弧度测量”方法的初始形式。世界上最早的实地弧度测量是公元8 世纪南宫说在张遂(一行) 的指导下在今河南境内进行的, 它由测绳丈量的距离和由日影长度测得的纬度推算出了纬度为1°的子午弧长。到17 世纪末, 为了用地球的精确大小定量证实万有引力定律, 英国的牛顿( J .Newton)和荷兰的惠更斯(C .Huygens ) 首次从力学原理提出地球是两极略扁的椭球, 称为地扁说。。18 世纪中叶, 法国科学院在南美洲的秘鲁和北欧的拉普兰进行弧度测量, 证实了地扁说.19 世纪初, 随着测量精度的提高, 通过各处弧度测量结果的研究,

七年级地理会考复习9.2《巴西》知识点总结

二、巴西(“金砖四国”之一) 1、民族大熔炉的缩影(P90中的图9.18) ⑴世界著名大国(面积、人口均居世界第5位): ①拉丁美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 ②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⑵自然环境: ⑶居民 古:印第安人(黄种人)→单一→玛雅文明 今:白、黑、混血种人(白种人占一半多,其次是黑白混血种人)→复杂→文化融合(拉美文化) ⑷特色鲜明的拉美文化 ①民间娱乐活动:桑巴舞 ②每年2月下旬举行的狂欢节,里约热内卢“狂欢节之乡” ③堪称世界一流的足球队,5夺世界杯 2、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P93中的图9.22) ⑴过去:单一商品经济,经济落后。 ①原因:主要是受到殖民者长期的殖民统治和残酷剥削而产生的 ②特点:殖民初期——木材、16世纪——甘蔗、17世纪——矿石、19世纪——咖啡 ⑵现在:工农业发展迅速,成为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①工业: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②农业:咖啡、甘蔗、柑橘等3种热带经济作物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咖啡豆、蔗糖、橘汁成为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⑶资源 ①森林资源丰富,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②矿产以铁、锰最为丰富。铁矿储量大,大部分是富铁矿,伊塔比拉露天铁矿是巴西最大的铁矿山,被称为“铁山”,含铁率高达60~70﹪; ③巴西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国内供电量中的比重很高,位于巴西和巴拉圭交界的巴拉那河上的伊泰普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中国三峡的第二大水电站。 ⑷巴西的能源矿产不多,解决能源矿产短缺的办法。 ⑸工、农业分布 ①特点:东南沿海地区 ②原因:这里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开发较早、资源丰富。 3、热带雨林的危机 ⑴巴西拥有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占世界热带雨林面积的60﹪,不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而且还具有世界意义的环境作用。(P95中的图9.25)⑵环境问题 ①原因:滥砍乱伐森林——兴建大型干线公路;为了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牧场;贫苦农民的开荒种地。 ②表现: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⑶正确的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 1992年6月,《21世纪议程》,破坏环境→可持续发展 4、城市化问题(P97中的图9.28) ⑴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①特点:人口分布极不平衡,90﹪的人口居住在东部沿海地带,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 ②带来许多“城市病”:资源紧缺、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就业紧张、污染严重、犯罪增多

2019高中语文选修系列史记选读:专题二学究天人体贯古今_史记的体例第3课夏本纪含答案

第3课 夏本纪 1.通假字 (1)女.平水土,维是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九山刊旅,九川涤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六府甚修,众土交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于是帝锡.禹玄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祗台德先,不距.朕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同“汝”,你。第二人称代词 (2)同“敷”,分布 (3)同“源”,水源 (4)同“征”,征收 (5) 同“赐”,赏赐 (6)同“拒”,抗拒 (7)同“避”,躲开 (8)同“洪”,大 2.一词多义 (1)诛?????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臣不臣则诛.: (2)通????? 通.九道: 为人君父而不通. 于礼义者: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3)度????? 度.九山: 身为度. : 则思三驱以为度.:

集合知识点归纳定稿版

集合知识点归纳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集合的基础知识 一、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1.集合的有关概念 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集合里的各个对象叫做集合的元素 ⑴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以下的特性 ①确定性:任给一元素可确定其归属.即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 例如,给出集合{1,2,3,4},它只有1、2、3、4四个元素,其他对象都不是它的元素; 而“所有的好人”、“视力比较差的全体学生”、“我国的所有小河流”就不能视为集合,因为组成它们的对象是不能确定的. ②互异性: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也就是说,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互不相同的(即没有重复现象),相同的元素在集合中只能算作一个.例如,不能有{1,1,2},而必须写成{1,2}. ③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间是无次序关系的.例如,{1,2,3}与{3,2,1}表示同一个集合. (2)集合的元素 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若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φ.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与无限集. (4)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和图示法.

列举法:将所给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里,元素与元素之间用逗号分开,常用于表示有限集. 描述法:将所给集合中全部元素的共同特性和性质用文字或符号语言描述出来.常用于表示无限集. 使用描述法时,应注意六点: ①写清集合中元素的代号;②说明该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③不能出现未被说明的字母;④多层描述时,应当准确使用“且”,“或”; ⑤所有描述的内容都要写在大括号内;⑥用于描述的语句力求简明、确切. 图示法:画一条封闭的曲线,用它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常用于表示又需给具体元 素的抽象集合,对已给出了具体元素的集合当然也可用图示法来表示. 如:A={1,2,3,4} 例1、设集合A={a,a+b, a+2b},B={a,ac,ac2} ,且A=B,求实数c值. 分析: 欲求c值,可列关于c的方程或方程组,根据两集合相等的意义及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有下面两种情况:(1)a+b=ac且a+2b= ac2,(2)a+b= ac2且a+2b=ac两种情况. 解析: (1)a+b=ac且a+2b= ac2,消去b得:a+ ac2-2ac=0.∵a=0时,集B中三元素均为零,根据集合元素互异性舍去a=0.∴c2-2c+1=0,即c=1,但 c=1时,B中的三个元素也相同,舍去c=1,此时无解.

巴西知识点

第六节巴西 1.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国家,东临大西洋。 2.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面积居世界第五位,巴西的世界之最:面积最大的 平原亚马孙平原;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3.世界水流量最大的河流(长度第二,第一长河是尼罗河)一亚马孙河,其上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 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被称作“物种宝库”、“地球之肺” 4.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和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为主。 5.农业: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部门。巴西是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出口国,咖啡(被称为咖啡 王国)、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农作物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一带,这里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 6.工业:巴西铁矿、水能资源丰富。铁矿石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因此,巴西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巴西能源构成(参看课本P90)占主体地位的是水力,因为巴西 河流众多,伊泰普水电站(巴西与巴拉圭交界)位于巴拉那河上,是世界著名水电站。但石油源 缺乏。因此,就出现巴西三大怪:“酒精当燃料,汽车双门开,炼钢用木材。“因为巴西缺少石油,加上甘蔗产量高,就用甘蔗加工成酒精当燃料,酒精动力不足,汽车比较小,又因为巴西缺少煤,森林多,所以炼钢用木材。 7.巴西的种族构成有白种人(数量最多)、黑白混血种人、黑种人、印第安人(土著居民,创建了玛雅文明),有少数日本人和华入,因此,拉丁美洲是一个有大量混血人种的社会。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8.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里约热内 卢是第二大城市。首都是巴西利亚。 9.巴西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至中部高原巴西利亚。因为前首都里约热内卢人口膨胀,环境、水源遭到污染,首都迁到中部的巴西利亚,可以拉动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又能缩小里约热 内卢的城市规模,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10.农业、工业、人口和城市都分布在东南沿海。 读“巴西轮廓示意图”,完成: (1)判断图中数字代表的海域:①__洋,②洋。 (2)地区③有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多的_____河, 冲积形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这里的气候是 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平 原上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所产生的氧气占全球氧 气总量的20%以上,因此被称为“”。 (3)地区④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高原,高原 上的城市A是巴西首都。 (4)巴西的铁矿储量巨大,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巴西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之 一,、可可、蔗糖、柑橘、大豆、牛肉等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5)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带。这里的城市中, B是巴西第一大城市,C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2016年将举办夏季奥运会的。在西南边境,巴西与邻国巴拉圭合作,在巴拉那河上建设了D 水电站。 【答案】(1)大西太平(2)亚马孙亚马孙热带雨林地球之肺 (3)巴西巴西利亚(4)咖啡(5)圣保罗里约热内卢伊泰普

《夏本纪》知识点

《夏本纪》知识点 字音: 鲧gǔn 颛顼zhuān xū曾zēng大父襄xiāng 更gèng得舜 狩sh?u 殛jí嗟jiē稽qǐ首契xiè后稷jì皋陶gāoyáo 敏给jǐ克勤称chēng以出亹亹wěiwěi穆穆傅fū(通“敷”)土 沟淢xù橇qiāo 檋jú陂bēi九泽度du?九山攸yōu 袛台zhīyí德先东渐jiān于海暨jì讫qì帝锡cì禹玄圭姓姒sì氏 重点字词: 1、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曾大父,曾祖父。(大父,祖父。从父,伯叔。) 2、浩浩怀山襄陵。怀,包围。襄,冲上,漫上。 3、鲧为人负命毁族。负,违背。毁,败坏。 4、等之未有贤于鲧者。等,比较,衡量。贤,能干,有才能。 5、摄行天子之政。摄,代理。(摄政王。其他有“代理”含义的词:行、署。) 6、行视鲧之治水无状。无状,没有样子,不像样子。 7、乃殛鲧于羽山以死。殛,流放,放逐。 8、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以,认为。是,正确,对的。 9、于是舜举鲧子禹。举,任用。 10、尧崩。崩,古代帝王或王后死叫崩。(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另:“没”表示去世,后也写作“殁”。) 11、女其往视尔事矣。女,通“汝”,你。其,表语气,还是。视(事),办公。 12、禹敏给克勤。敏给,敏捷。克,能。勤,勤苦,劳苦。 13、身为度,称以出。称,称量,权衡。 14、亹亹穆穆,为纲为纪。亹亹,勤勉不倦的样子。穆穆,端正恭敬的样子。 15、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百姓,百官。兴人徒:征发民夫。傅,通“敷”,分布。 16、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表,表记,这里作动词。定,测定。 17、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致,表达,献出。费,资财。 18、陂九泽,度九山。陂,堤防,堤岸,这里作动词,筑堤防。度,测量,勘测。 19、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相,察看,考察。便利,指交通是否方便。 20、九州攸同。九州:冀、衮、青、徐、扬、荆、豫、梁、雍。攸,就。同,同一。 21、九山刊旅。刊,砍削。旅,治理。 22、中国赐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土,土地。姓,姓氏。袛,恭敬。台,我。距,违背。朕,我的(朕字在秦始皇以后为皇帝专用。)行,准则。 23、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渐,流入。被,覆盖。暨,及,达到。讫,穷尽,达到。

(完整版)拉丁美洲和巴西(非常详细)

拉丁美洲和巴西 一、自然特征 (一)位置和范围。 1、范围。 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 有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 首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 利等。 2、位置。 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北接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南 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北部南部多岛屿,北部西印度群岛,古巴是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国,南 端最大火地岛和南美大陆之间隔着麦哲伦海峡。 经纬度位置:80`W-40`W (北回归线-50°S) ,热带为主,少部分 在温带。 (二)地形 1、地势西高东低,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2、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 北部——墨西哥高原、南部——南美地形又有东西之别 西:安第斯山脉(成因)南极洲与美洲板块交界;安第斯山脉 是世界最长的山脉,多火山地震 东:高原平原相间分布、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均为世界之 最;拉普拉塔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巴塔哥尼 亚高原。 (三)气候 1、类型及分布。 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马逊平原)和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为主 热带草原气候:雨林两侧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 热带沙漠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oS以北到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 压带和秘鲁寒流影响),主要位于智利和秘鲁境内 亚热带湿润气候:东南沿海20oS-40oS(巴西和阿根廷) 地中海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oS-40oS,狭长,智利 温带海洋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40oS-55oS,智利南部和火地岛 温带大陆气候(温带草原和温带沙漠):巴塔哥尼亚高原(安第斯山 脉南部阻挡了西风) 2、特征:湿热为主,有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也有广大热带草原, 没有南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也较狭窄。 3、地形影响大: 4、气候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析 探究活动1:地形对拉丁美洲的气候有何影响? 热带平原地区湿热,高原地区温和,高山地区气候垂直变化,安第斯 山南段西侧迎风坡多雨,东侧背风地区干燥少雨。 ①安第斯山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气温、降水变化明显,气候呈明显 的垂直变化,属于高山气候。 ②安第斯山脉南段(40oS以南)的东西两侧气候明显不同,也是受地 形的影响所致。山地西侧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十丰富,为常年 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山地东侧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属于温带沙漠气候。 1

集合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 考试内容: 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 考试要求: (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集合知识要点 一、知识结构: 本章知识主要分为集合、简单不等式的解法(集合化简)、简易逻辑三部分: 二、知识回顾: (一)集合 1.基本概念: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全集;符号的使用. 2.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形表示法. 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的性质: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如果B B?,那么A = B. A?,同时A 如果C ? A? ,. ?,那么 A B C B [注]:①Z= {整数}(√)Z ={全体整数} (×) ②已知集合S中A的补集是一个有限集,则集合A也是有限集.(×)(例:S=N;A=+ N,则C s A= {0}) ③空集的补集是全集. ④若集合A=集合B,则C B A=?,C A B =?C S(C A B)=D(注:C A B =?). 3. ①{(x,y)|xy =0,x∈R,y∈R}坐标轴上的点集. ②{(x,y)|xy<0,x∈R,y∈R}二、四象限的点集. ③{(x,y)|xy>0,x∈R,y∈R} 一、三象限的点集. 高中数学高考总复习高三数学总复习一—集合— 1 —

高中数学高考总复习 高三数学总复习一—集合 — 2 — [注]:①对方程组解的集合应是点集. 例: ?? ?=-=+1 323y x y x 解的集合{(2,1)}. ②点集与数集的交集是φ. (例:A ={(x ,y )| y =x +1} B={y |y =x 2+1} 则A ∩B =?) 4.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②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③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5. ⑴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 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例:①若325≠≠≠+b a b a 或,则应是真命题. 解:逆否:a = 2且 b = 3,则a+b = 5,成立,所以此命题为真. ② 且21≠≠y x 3≠+y . 解:逆否:x + y =3 x = 1或y = 2. 2 1≠≠∴y x 且3≠+y x ,故3≠+y x 是2 1≠≠y x 且的既不是充分,又不是必要条件. ⑵小范围推出大范围;大范围推不出小范围. 3. 例:若255 x x x 或,?. 4. 集合运算:交、并、补. 【并集】 在集合论和数学的其他分支中,一组集合的并集是这些集合的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而不包含其他元素。 基本定义 : 若 A 和 B 是集合,则 A 和 B 并集是有所有 A 的元素和所有 B 的元素,而没有其他元素的集合。 A 和 B 的并集通常写作 "A ∪B"。 形式上:x 是 A ∪B 的元素,当且仅当 x 是 A 的元素,或 x 是 B 的元素。 举例:集合 {1, 2, 3} 和 {2, 3, 4} 的并集是 {1, 2, 3, 4}。数字 9 不 属于素数集合 {2, 3, 5, 7, 11, …} 和偶数集合 {2, 4, 6, 8, 10, …} 的并集,因为 9 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偶数。 更通常的,多个集合的并集可以这样定义:例如,A , B 和 C 的并集含有所有 A 的元素,所有 B 的元素和所有 C 的元素,而没有其他元素。 形式上:x 是 A ∪B ∪C 的元素,当且仅当 x 属于 A 或 x 属于 B 或 x 属于 C 。 代数性质: 二元并集(两个集合的并集)是一种结合运算,即 A ∪(B ∪C) = (A ∪B) ∪C 。事实上,A ∪B ∪C 也等于这两个集合,因此圆括号在仅进行并集运算的时候可以省略。 相似的,并集运算满足交换率,即集合的顺序任意。 空集是并集运算的单位元。即 {} ∪A = A ,对任意集合 A 。可以将空集当作零个集合的并集。 结合交集和补集运算,并集运算使任意幂集成为布尔代数。例如,并集和交集相互满足分配律,而且这三种运算满足德·摩根律。若将并集运算换成对称差运算,可以获得相应的布尔环。 【交集】 数学上,两个集合 A 和 B 的交集是含有所有既属于 A 又属于 B 的元素,而没有其他元素的集合。 A 和 B 的交集写作 "A ∩B"。形式上: x 属于 A ∩B 当且仅当 x 属于 A 且 x 属于 B 。 例如:集合 {1, 2, 3} 和 {2, 3, 4} 的交集为 {2, 3}。数字 9 不属于素数集合 {2, 3, 5, 7, 11} 和奇数集合 {1, 3, 5, 7, 9, 11}的交集。 若两个集合 A 和 B 的交集为空,就是说他们没有公共元素,则他们不相交。 更一般的,交集运算可以对多个集合同时进行。例如,集合 A ,B ,C 和 D 的交集为 A ∩B ∩C ∩D =A ∩(B ∩(C ∩D))。交集运算满足结合律,即 A ∩(B ∩C)=(A ∩B)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