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气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

毒气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
毒气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

毒气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

毒气,是对生物体有害的气体的统称,天然毒气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化学毒气有光气、双光气、氰化氢、芥子气等。

毒气除自然界产生的以外,还有人工制造的,通过化学手段制造的毒气一般被用于军事目的,属于化学武器。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有些毒气被用于化工生产。这些毒气所含的物质能够附着于红细胞,令红细胞的载氧量减低,愈多的毒气吸入,会使得红细胞的载氧量愈低。吸入过量的毒气可以令到人窒息,甚至死亡。毒气泄漏的危害性很大,一旦泄漏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

⑴处置原则

相关部门接到毒气事故报警后,必须携带足够的氧气、空气呼吸器及其他特种防毒器具,并为人员、车辆、个人防护装备提供有力的保障,在救援的同时应该迅速查明毒源,划定警戒区域,遵循“救人第一”的原则,积极抢救已中毒人员,疏散受毒气威胁的群众。

⑵处置措施

大多数的毒气事故,都是因为毒气泄漏造成的。消防人员可与事故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密切配合,采用关闭阀门、修补容器、管道等办法,组织毒气从管道、容器、设备的裂缝处继续外泄。同时对已泄漏出来的毒气必须及时进行洗消,常用的洗消防方法有以下几种。

1)控制污染源。抢修设备与消除污染相组合。抢修设备旨在控制污染源,抢修愈早受污染面积愈小。在抢修区域,直接对泄漏点或泄漏部位洗消,构成空间除污网,为抢修设备起掩护作用。

2)确定污染范围。做好事故现场的应急监测,及时查明泄漏源的种类、数量和扩散区域。明确污染边界,确定洗消量。

3)严防污染扩散。利用就便器材与消防专业装备器材相结合。对毒气事故的污染清除,专业器材具有效率高、处理快的明显优势,但目前装备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实际应用,所以必须充分发挥企业救援体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扩散。常用的方法有四种:

①堵。用针对性的材料封闭下水道,截断有毒物质外流造成污染。

②撒。可用具有中和作用的酸性和碱性粉末抛撒在泄漏地点的周围,使之发生中和反应,降低危害程度。

③喷。用酸碱中和原理,将稀碱(酸)喷洒在泄漏部位,形成隔离区域。

④稀。利用大量的水对污染进行稀释,以降低污染浓度。

4)污染洗消。利用喷洒洗消液、抛洒粉状消毒剂等方式消除毒气污染。一般在毒气事故救援现场可采用三种洗消方式。

①源头洗消。在事故发生初期,对事故发生点、设备或厂房洗消,将污染源严密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②隔离洗消。当污染蔓延时,对下风向暴露的设备、厂房、特别高大建筑物喷洒洗消液,抛撒粉状消毒剂,形成保护层,污染降落物流经时即可产生反应,减低甚至消除危害。

③延伸洗消。在控制住污染源后,从事故发生地开始向下风方向对污染区逐次推进全面而彻底的洗消。

硫酸泄漏应急演练方案(参考模板)

xx有限公司硫酸酸罐泄漏 事故应急演练 实 施 方 案 二0xx年xx月xx日

xx有限公司硫酸泄漏事故专项应急演练流程图

xx硫酸酸罐泄漏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为了规范公司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明确公司应急救援各单位的职责,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经公司决定,开展本次硫酸酸罐泄漏事故专项应急演练。 一、演练时间:20xx 年xx 月xx日 二、演练地点:xx硫酸酸库装酸区域 三、模拟险情:20xx年xx月xx日xx时xx分(现场天气设定为晴,风向设定为西南风,风力3级),在某某硫酸车间一期酸罐区,2人在xx号罐进行巡查时,xx号罐底部阀门处突然泄漏,泄漏的浓硫酸在罐区内形成酸雾,巡查人员被困罐区内,且1人被酸灼伤。由于泄漏部位一时无法控制,情况危急。厂、车间自身力量不足,难以控制局面,请求公司救援。 四、参加演练单位: 生产部、检修部、人资行政部、安环部 五、报告与应急响应: 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立即报告车间负责人,车间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报告生产部和安环部,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安环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将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简要经过、人员伤亡情况以及初步分析的事故原因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报告。

3、接报后,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指示立即启动《某某硫酸酸库硫酸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并赶赴现场,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 六、指挥协调与联动 1、成立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公司有关部门和单位 现场指挥: 2、指挥部下设六个工作组 (1)警戒疏散组。由人资行政部保卫科牵头,巡逻人员组成,负责组织周围人员疏散,现场警戒维持秩序和厂内路面交通管制。 组长:保卫科科长 成员:保卫科成员8人 (2)消防抢险组。由人资行政部保卫科消防队牵头,负责根据现场情况展开救援,协助人员救护。 组长:保卫科消防队长。 成员:消防队人员8人。 (3)医疗救护组。由人资行政部医务室牵头,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需应急扩大。 组长:人资行政部部长 成员:医生、护士及硫酸救援人员4人 (4)抢修组:由检修车间牵头,负责设备抢修,及时完成抢修任务。 组长:检修车间主任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法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现场应急处置 一、基本措施 1 岗位职责 液化石油气站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分为初期处置和后期处置,初期处置以气站现场岗位人员为主;后期处置由企业、专业救援队伍以及社会救援机构共同实施救援。 1.1 初期救援岗位职责 1.1.1 现场指挥(事故现场职位最高者) 迅速判断事故部位、起因、状况;指挥或亲自实施应急措施;指挥启动或亲自启动消防系统;视事故发展向有关部门、上级报告事故情况,或直接向社会救援机构求援。 1.1.2 应急操作 立即判断事故发生部位、发生原因,找出关键处置点;按照企业预案规定步骤操作,切断事故设备与储配系统的连接通道,停运机泵并切断储配系统电源,设法扑灭初期火苗。 1.1.3 消防操作 力争扑灭初期火苗;立即启动消防水系统,连接消防水枪或启动喷淋系统,进行冷却降温或驱散泄露的液化石油气。 2 现场应急处置基本措施 2.1 固定式液化石油气储罐事故 2.1.1 储存有液化石油气的储罐发生开放性化学爆炸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消防机构和有关部门报警报告,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关闭所有紧急切断阀,开启消防喷淋系统对相邻储罐进行喷淋降温,所有人员立即撤离现场,远距离设置警戒区域,等待专业救援机构救援。 2.1.2 储罐在检验维修时发生爆炸 该类事故爆炸气体来源于罐内残留,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停止所有生产作业,检测罐内爆炸性气体在安全范围内以后,救援人员佩戴防毒面具进入储罐内将受伤人员救出,立即就近送医院救治。 2.1.3 储罐及其接管发生液相泄漏 ⑴液相泄漏发生后,应立即停止一切生产作业,关闭所有紧急切断阀,开启消防喷淋系统,连接消防水枪,对泄漏出的液化石油气进行驱散,干粉灭火器上风头掩护。 ⑵如泄漏发生在储罐底部,应开启高压水向储罐内顶水,气相石油气向其它储罐连通回流。 ⑶实施烃泵倒罐作业,将储罐内的液化石油气倒入其它储罐或槽车内。 ⑷以棉被、麻袋片包裹泄漏罐体本体,让其结冰以减少泄漏量。 ⑸如接管泄漏,则应用管卡型堵漏装置实施堵漏。 ⑹警戒区域视泄漏量的大小而定,下风头应适当扩大距离。 2.1.4 储罐及其接管发生气相泄漏

公司丁烷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宁波市佳百仕电器有限公司 可燃气体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公司的生产特点使用的丁烷,存在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安全事故.丁烷泄漏时,当空气中的浓度达到25%时,可导致人体缺氧而造成神精系统损害,严重时可表现呼吸麻痹、昏迷、甚至死亡。,其危险点主要分布在丁烷仓库、加压区、充装区。 丁烷泄漏的原因和特点 1.丁烷泄漏的原因: ?阀门垫片损坏,出现裂缝,引起泄漏。 ?压力表损坏。 ?管道破裂。 2. 丁烷泄漏的特点: 丁烷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具有易燃、可燃气体的双重性,比空气重。如发生泄漏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 2. 应急基本原处置则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区域联防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体系 宁波市佳百仕电器有限公司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组织体系见图1。

指挥机构及职责 宁波市佳百仕电器有限公司应急指挥中心 总指挥:张巨登 副总指挥:陆斌斌 成员:周帅帅、苏富宝、余红霞、肖荣、卢秀芳、黄锡萍 宁波市佳百仕电器有限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 宁波市佳百仕电器有限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由生产部和办公室组成。 主任:陆斌斌 副主任:周帅帅 职责 (1)现场总指挥的职责 1)听汇报 各单位现场负责人向总指挥汇报事件原因初步分析、火势大小及爆炸影响范围、人员伤亡情况、物料泄漏情况、工艺处理情况、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应急人员及器材到位情况、气象情况、救援措施情况和周边情况。公司应急救援相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向总指挥汇报事故发展情况及开展的救援准备、事故控制工作。 2)观态势 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沿事故源外围观察事故的发展态势,进一步了解现场工艺处理情况、人员救治情况及事故可能的发展情况。 3)作决策 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应根据事故的发展对以下情况进行决策: a)公司救援力量不能满足现场救援需要时,是否请求外部救援力量支持; b)为降低事故损失或减轻事故影响,是否采取紧急避险措施,是否需要对相邻装置、设施或居民进行关停、疏散、封闭; c)是否需要调拨外单位救援物资或紧急采购救援物资; d)本预案不能满足救援需要时,决定使用何种方案; e)当事故无法控制并有可能造成二次爆炸等危险时,是否撤离现场处理人

硫酸泄漏应急预案完整

硫酸泄漏应急预案完整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硫酸泄漏应急预案》 发布令 车间各岗位: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17号令)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公司于2015年7月4日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编制工作组依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在对公司经营过程风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硫酸泄漏应急预案》,于7月5日经公司内部组织评审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总经理: 2015年7月5日 一、总则 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处理硫酸泄漏事故,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环境污染事故和降低财产损失,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制定本预案。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6)《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7)《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车间酸化段和硫酸储存区的酸液泄露工作原则 事故应急处置坚持如下原则: 1) 以人为本,最大限度保证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 2) 先抢救人员、控制险情,再消除污染、抢救设备。 3)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做好危化品事故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开展培训教育,组织应急演练,做到常备不懈。 二、企业概况 概况 大柴旦海通矿业有限公司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镇西侧5公里处(原大柴旦火力发电厂院内),建成于2002年。年产5000吨硼酸生产项目是以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该项目总占地面积99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厂房用于生产硼酸以及副产品硫酸镁。现有职工35人,其中技术人员5人。主要设备有酸化反应釜4台,结晶罐20个,离心机15台,板框压滤机6台,烘干机设备1台套。浮选机1组,蒸汽锅炉2台以及其他的配套设施。

硫酸泄漏事故应急处置

硫酸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 硫酸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 腐蚀性物品根据其化学性质分为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和其他腐蚀品,其危险特性主要体现在强烈的腐蚀性,极易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和对其他物品的破坏。腐蚀性物品事故处置中,必须采取措施作全身性防护,严禁皮肤直接接触。 一、硫酸泄漏事故的特点 一)硫酸的理化特性 硫酸属腐蚀性危险化学品,分子式为H2S04,纯硫酸是无色、无臭、透明、黏重的油性液体。硫酸的结晶温度是随着H2SO4含量的不同而变化,但无规律性。92%硫酸为-25.6℃;93.3%硫酸为-37.85℃; 硫酸为0.1℃;100%无水硫酸则为110.45℃;20%发烟硫酸为2.5℃,65%发烟硫酸为-0.35℃。 硫酸的沸点,当含量在98.3%以下时是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的,98.3%硫酸的沸点最高,为338.8℃。发烟硫酸的沸点是随着游离S04的增加,由279. 69C渐至44. 7℃。当硫酸溶液蒸发时,它的浓度不断增高,直至98.3%后保持恒定,不再继续升高。 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性质有差别。浓硫酸是一种强氧化剂,与碳、硫等共热时,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 ,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硫酸能直接和金属反应生成该金属的硫酸盐。浓硫酸在高温时能使银等金属氧化成金属氧化物;浓硫酸与氢能还原成so2、S,甚至H2S。浓硫酸对金属铁有钝化作用。稀硫酸无氧化性,不能溶铜、银,但可与锌、镁、铁等金属反应,被置换出氢并生成硫酸盐铁和稀硫酸发生反应。铅能耐稀硫酸,但不能耐浓硫酸。浓硫酸和稀硫酸均能与金属氧化物作用,生成盐和水。 二)泄漏事故特点 造成人员伤亡 硫酸是一种腐蚀性极强的危险化学品,如果将浓硫酸溅到衣服上,它会立即使衣服的纤维素碳化, 使衣服上出现小洞。如把硫酸溅到皮肤上,能迅速灼伤人体皮肤。 硫酸可经过人体的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被迅速吸收,对人的皮肤、黏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硫酸 进入人体后,主要使组织脱水,蛋白质凝固,可造成局部坏死,严重时则会夺去人的生命。人吸人酸雾后可引起明显的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及支气管炎,重者可迅速发生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如吸人高浓度酸雾时则可引起喉痉挛和水肿而致人窒息,并伴有结膜炎和咽炎。 腐蚀设备设施 浓酸酸既是一种强腐蚀剂,同时也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当硫酸 容器或储罐发生泄漏,大量的硫酸流经之处,都会对硫酸后接触到的机器、设备、设施等造成严重腐蚀和氧化,有的会造成致命的损坏并无法修复。 严熏污染环境 硫酸的酸性和强腐蚀性能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大量硫酸泄漏之后,浓烈和具有强刺激性的酸雾对 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如果人或动物呼吸后,则会引起明显的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及支气管炎,重者可迅速发生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高浓度时可引起喉痉挛和水肿导致窒息,并伴有结膜炎和咽炎。 大量泄漏的硫酸流散到农田,则对农田造成污染,严重影响耕种,甚至造成农田不能使用。如果流 散到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则造成水污染,严重时该水域的水未经处理不能使用。如果流散到公路、水渠等处,则对路面和水渠造成严重污染和腐蚀损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二、硫酸泄漏事故的处置 硫酸虽然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氧化性,但其本身和蒸气不易燃烧。因此在硫酸泄漏事故处置中,应 采取科学、稳妥、积极、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伤亡,严密控制泄漏的波及范围和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一)侦察灾情

海上石油泄漏事故危害及其应急处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513633559.html, 海上石油泄漏事故危害及其应急处理 作者:吴迪 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8年第10期 摘要:近年来,社会对石油资源需求不断加大,石油的开采和利用的程度都在不断增 加,但是,由此带来的石油开采地的污染也不容忽视,特别是海上石油开采,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石油泄漏造成的污染事件屡见不鲜。本文主要从海上石油开采造成泄漏的来源,危害以及相关应急处理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石油开采与事故处理管理方面的漏洞,希望能够引发相关人员的思考。 关键词:海上石油;泄漏事故;危害;应急处理 随着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石油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以及海洋石油泄漏事故的危害已经引起了社会大众的重点关注。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已经成为当下海洋石油资源开发管理人员的首要思考问题。 1 案例 近年来,国内外发展原油泄漏事件的情况屡有发生,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2010年发生在墨西哥湾海域附近的事故,而在事后,由英國作为主要的肇事方,对此进行了及时处理以及对于被污染海洋环境的治理,由此,体现了其成熟的事故处理手段以及良好的石油管理水平。在进行初步处理之后,通过法律手段调查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并与美国相关部门进行协商,由始至终做到了实时监测,积极预防,由此尽最大能力将此次重大事件的危害性降到最低。而在发生事故后不久,我国大连附近海域也同样发生了泄漏事件。上述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监管不力,由此造成损失。暴露了石油管理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更加告诫我们需要加强监管,避免事故发生。 2 海上石油泄漏的来源 造成石油泄漏入海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的: ①油轮事故。每年都会有各种油轮事故发生而引发海上石油泄漏,这些事故多为天气原因(如海上风暴)造成的油轮船身断裂及因航线密集而发生的油轮碰撞。2002年利比里亚油轮Prestige号在西班牙西北部海域解体沉没,造成至少6.3万t重油泄漏;②海上钻井平台爆炸。2010年4月发生于墨西哥湾的石油泄漏事故正是海上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爆炸引起,导致至少490万桶原油泄漏;③近海或海上输油管泄漏。2010年7月大连石油泄漏就是一起由石油管道发生爆炸引起的严重原油泄漏事件,导致约6万t原油泄漏,污染海域约430km2;④人为故意漏油。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军队撤出科威特前点燃科境内油井,造成多达100万t

化产车间粗苯泄漏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山西省焦炭集团益隆股份焦化有限公司化产车间粗苯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演练方案 化产车间 2013年7月9日 山西省焦炭集团益隆焦化股份有限公司

化产车间粗苯泄漏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演练日期和演练时间 2013 年 7 月 11日 上午 9:30 开始,11:00结束。7月11日白天,中雨,最高温度24℃,无持续风向,微风。 7月11日夜间,中雨,最低温度18℃,无持续风向,微风。 二、演练目标假设和演练范围: 1.演练目标化产车间综合罐区库1#粗苯储槽。假设1#储槽下部1 米处本体焊缝裂开约10厘米,造成约 3.5 吨粗苯泄漏,泄漏周围约10米范围内粗苯气严重超标,当班 2名操作工任亮亮和刘会耀听见操作室粗苯气体检测仪报警后到现场检查发现粗苯泄露及时汇报车间和调度。(此次演练没有罐车进入罐区)。 2.演练范围化产车间综合罐区周边20米范围。 三、启动预案 启动公司应急预案(包括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 四、应急演练指挥部 总指挥:王华 副总指挥:陈晓玉 成员:田守智边国权邢俊平(生产部技术部) 段高峰(设备部)安东(综合办)陈志平(安

保部)冀学军(保安队)李东(电仪车间) 段志忠(化产车间)郭刚平(中心化验室) 张慧军(企管部) 现场总指挥:王华 副总指挥:陈晓玉 应急演练指挥中心设在生产部调度室。 五、演练方针与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开展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演练。让全体员工在发生危化品泄漏及环境污染时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自救,能够迅速、有序、安全地撤离疏散,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减少危化品泄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时有效实施事故应急救援,保护环境,统一指挥、高效协调和持续改进。 六、演练目的 1、通过实战演练,加深广大员工对消防安全知识的理解和对应急器材装备的正确使用及实战技能的提高。 2、进一步提高新老员工的应急救援实战能力和对公司预案实用性的检验。 3、强化培训突发事件发生时,事故现场人员撤离速度和自我保护能力 4、进一步了解重点岗位员工和新入厂员工对预案的学习、应用与掌握能力

酸、碱溶液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附件1: 山西铝厂黄河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酸、碱溶液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一、公司酸洗磷化工序所使用的脱脂液为弱碱性,酸洗配置原液为40%盐酸,磷化液为弱碱性。上述酸碱溶液在运输、装卸、搬送过程中一旦发生容器倾倒、破裂,导致溶液泄露,将会造成环境污染事故。为防止事故发生,并把意外事故的影响控制到最小,特制定本预案。 二、生产技术部和相关车间应该严格执行《山西铝厂黄河电器设备有限公司酸洗磷化工序环保管理制度》。每次溶液卸货搬运均应制定落实作业预案,全体参与人员应穿戴劳保防护用品。并做到轻起轻放,稳固可靠。供应部应要求供应商,单件容量不得超过50公升。 三、在溶液搬送配置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造成容器倾倒或破裂溶液外泄时,现场人员应按以下原则和程序处置: 1.两人同时用专用铁钩,站在倾倒的相反的方向挂住容器用力拉起,终止外泄。 2.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烧伤现场人员。 3.迅速通知附近人员,以最快速度就近取沙土堵挡、掩埋并吸附外泄溶液。 4.清理污染的沙土并装入专用的防渗桶,事故处理完毕后排送到山西铝厂尾矿大坝,并在台帐上登记清楚。 5.对受污染地面进行中和处理,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四、事故发生24小时内,由生产技术部牵头向公司写出事故报告。内容应包括:本次事故的危害评价,事故发生的原因及责任分析,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预防类似事故的措施及建议。 五、公司在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应向山西铝厂安全环保部报告,必要时向河津市环保局樊村所和监测所报告。 二0一四年五月二十日

附件2; 山西铝厂黄河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硫酸泄漏应急求援演练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公司“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人人参与、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强化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切实保障危险化学药品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防止环境污染,规范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生产活动,提升公司整体安全管理水品,根据公司弱酸、弱碱泄漏地面应急救援预案,特制定酸碱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检验我公司现有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装备的充分性和合理性,进一步明确公司各应急救援部门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职责、任务,提高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认知程度和应急救援工作中的相互配合能力,应急处置能力,最大程度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 二、演练方式 桌面演练 三、演练时间地点 会议室2014年6月8日 四、演练组织机构 总指挥:张永辉(总经理) 副总指挥:武伟(副总经理)

硫酸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硫酸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硫酸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基本特性 1、标识 中文名: 硫酸 英文名: Sulfuric acid 分子式: H 2SCO 分子量: 98.08 CAS 号: 7664-93-9 RTECS 号 :WS5600000 UN 编号: 1830 危险货物编号:81007 IMDG 规则页码:8230 2、理化性质 外观与形状: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 主要用途:用于生产化学肥料,在化工、医药、塑料、染料、石油提炼等工 业也有广泛的应用 相对密度(水=1) : 1.83 (比水重) 相对密度(空气=1 ): 3.4 (比空气重) 0.13/145.8 C 3、包装与储运 危险性类别:第8.1类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20 酸性腐蚀品 包装类别: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应与易燃、可燃物,碱类、金 属粉末等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熔点「C ): 10.5 沸点(C ) : 330.0 饱和蒸汽压(kPa ): 溶解性:与水混溶 临界温度(C ):无意义 燃 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最小引燃能量(mJ ):无意义

、危害特点 1、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助燃建规火险分级:乙 危险特性: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未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具有强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 稳定性:稳定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禁忌物:碱类、碱金属、水、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 2、扩散性 具有流动性,其蒸气能沿低处扩散。 3、毒性及健康危害性 接触限值:中国MAC 2mg/m 苏联MAC 1mg[H]m3 美国TWA ACGIH 1mg/rm 美国STEL ACGIH 3mg/rm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毒性:属中等毒类 LD 50:2140mg/m (大鼠经口) LC 50:510mg/n i2小时(大鼠吸入);320mg/n n2小时(小鼠吸入)健康危害:对皮肤、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对眼晴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蚀,以致失明;引起呼吸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或声门水肿而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至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和声门水肿、肾损害、休克等。 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水肿和肝硬化。 4、带电性 三、战术要点 1、遵循“疏散救人、划定区域、有序处置、确保安全”的战术原则;

油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油品泄漏处理预案 油品车间辖区内有多座储罐,101-107罐为原油储罐,存储能力约为5万吨,201-203、206-233罐为轻油罐,存储能力约为6.5万吨,储罐都设在相应的罐区内,罐区周围道路平整,消防通道畅通,为各种事故的及时处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考虑储罐、管线有泄露的可能,特制定泄露处理预案如下: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特点 1.1事故类型: (1)罐顶冒油,由于罐液位监控失灵或职工操作失误引起的油品从罐顶溢出。 (2)罐壁冒油,由于罐壁焊口开焊或有露点引起的油品从罐壁流出。(3)管线冒油,由于管线开焊或有露点引起的油品从管线冒出。 (4)阀门冒油,由于阀门损坏引起油品从阀门压盖、法兰等处露出。(5)泵体漏油,由于泵损坏引起的漏油。 1.2事故危害: (1)大量冒油不但使公司效益受到损失,而且造成周围环境污染。(2)油品漏出,存在一定对人体有毒有害成分,容易引起人体中毒反映。(3)油品外漏还容易引起火灾。 2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 (1)先救人、后清理,一旦发生人员中毒(原油、石脑油、加氢馏分油等,发生泄漏),应急处理人员在穿戴好空气呼吸器的情况下,应至少两作业,迅速将中毒者救离泄漏区。 (2)先控制、后治理,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3)先重点、后一般,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4)泄漏处理时注意事项: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严禁携带火种进入现场; 应急处理时不要单独行动。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车间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3.2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组织制订车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负责车间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3)确定现场车间的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批准车间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明确事故状态下车间各级人员的职责; (7)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8)接受上一级应急指挥的指令和调动; (9)组织车间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

硫酸泄漏应急预案

硫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处理硫酸泄漏事故,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环境污染事故和降低财产损失,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规定,结合我公司工厂实际,按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原则,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电解车间的硫酸罐泄露和其他使用硫酸的车间。 三、工作原则 事故应急处置坚持如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最大限度保证企业员工和群众生命安全。 (二)先抢救人员、控制险情,再消除污染、抢救设备。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

应急预案委员会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副总经理、总工助理 成员 锗主任转窑主任磁选主任电解主任制液主任机电主任铟主任氟化主任安环经理 工厂员工 1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职责 1.1负责设备事故现场救援的指挥、协调工作。 1.2负责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蔓延。 1.3负责组织对事故设备进行抢修,尽快恢复设备运行。 1.4负责组织事故鉴定和事故原因分析工作。 1.5负责设备事故的处理。 1.6应急指挥领导联系电话,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 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职责 2.1负责事故的应急与响应工作。 2.2负责及时与公司应急行动指挥部和有关部门联系以解决问题,安排

事故调查小组赴事故发生地处理问题。 2.3各应急小组在应急指挥领导部的指挥下,承担警戒、抢险、救人、 抢救财产、设备和疏散群众任务。 2.4负责向应急行动指挥小组和相关部门报告。 2.5负责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厂内机动车辆事故调查处理。 3 现场急救人员职责 3.1急救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3.2进入场内负责疏散、警戒、现场保护。将硫酸酸储罐区域设定为危 险区,在此范围内,对通往该区域的各道路设立安全警戒区,禁止 非救援人员、车辆来往;迅速撤离警戒区内非救援人员,并做好疏 散人员的清点、登记工作,指挥应急物资进入指定地点。 3.3监视报警组监控事故现场的任何情况,并随时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报告事态的发展情况。 3.4抢险组进入事故现场,穿化学防护服(防酸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 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 的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 漏点直接喷水,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 处理场所处置。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应急池或应急罐收容,然 后收集、转移、回收。 3.5救护组进人场内开始救护,对烧伤人员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后, 配合医务人员将伤员送往医院急救。医院救治条件不具备的,及时 护送转院。

硫酸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法

硫酸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一、基本特性 1、标识 中文名:硫酸 英文名:Sulfuric acid 分子式:H 2SO 4 CAS UN 2 3 不可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二、危害特点 1、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助燃建规火险分级:乙 危险特性: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未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具有强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 稳定性:稳定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禁忌物:碱类、碱金属、水、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 2、扩散性 具有流动性,其蒸气能沿低处扩散。 3、毒性及健康危害性 毒 肾损害、4 1 2 3 4 5、严密监视险情,果断采取进攻及撤离行动; 6、全面核查,彻底清理,消除隐患,安全撤离。 四、程序方法 1、防护 (1)进入重度区,人员实施一级防护; (2)进入轻度区,人员实施二级防护;

(3)凡在现场参与处置人员,最低防护不得低于三级。 2 3 4 (2)警戒区域划分为:重危区、轻危区、安全区; (3)分别划分区域并设立标志,在安全区外视情设立隔离带; (4)严格控制各区域进出人员、车辆,并逐一登记。 5、救生 (1)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进入危险区域; (2)采取正确救助方式(佩戴救生面罩等),将所有遇险人员移至安全区域; (3)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和标识; (4)将需要救治人员交由医疗急救部门救治。

6、展开 (1)占领水源,铺设干线,设置阵地,有序展开; (2)铺设水幕水带,设置水幕,稀释、降解硫酸蒸气浓度; (3)采用多支喷雾水枪形成水幕墙,防止泄漏的硫酸蒸气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 (4)使用砂土、水泥粉等围堵或导流,限制泄漏物的流散范围。 7、堵漏 (1)根据现场泄漏情况,研究制定堵漏方案,并严格按照堵漏方案实施; 8、输转 (1)利用工艺措施导流或倒罐; (2)转移较危险的瓶(桶)体。 9、医疗救护 (1)现场救护 1)迅速将遇险者救离危险区域;

液化石油气泄露处置

附件2 道路运输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 现场应急处置指导方案 一、液化石油气的主要危险特性 液化石油气极度易燃,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热、遇明火或火花可引起燃烧、爆炸。 二、现场处置程序与措施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 (一)现场询情 救援人员接警到场后,要详细询问泄漏罐车的储量、泄漏部位、泄漏量、扩散围;有无人员伤亡;是否采取堵漏措施以及可能采取的堵漏方法等。 (二)侦察检测 掌握泄漏扩散区域及周围有无火源;利用检测仪器检测事故现场液化石油气浓度;测定现场及周围区域的风力和风向。 (三)设立警戒 污染围不明的情况下,初始隔离至少100m,下风向疏散至少800m,发生大量泄露时,初始隔离至少500m,下风向

疏散至少1500m。然后根据询情和侦检情况,确定警戒围,设立警戒标志,布置警戒人员,严控人员出入,在整个处置过程中,实施动态检测。密切注意危险区有关人员的行动,并随时注意风向的变化,以便采取应急措施。 (四)疏散救人 救援人员应立即搜寻遇险人员,并对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警戒围的所有人员及时组织疏散,有序进行,确保被疏散人员的安全。对现场伤亡人员,由医疗急救单位及时进行抢救。 (五)禁绝火源 切断警戒区所有电源,熄灭明火;高热设备停止工作;关闭警戒区抢险人员的手机,切断机线路,使用防爆通讯工具;不准穿化纤类服装和带铁钉的鞋进入警戒区,不准携带铁质工具进入扩散区参加救援。 (六)有效防护 进入事故现场的消防人员,都要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进入部执行关阀堵漏任务的消防队员要着全封闭式防化服,或其他型号的防化服,戴防化手套,穿防化安全靴。处理液化气体时,应穿防寒服。 (七)稀释气体 以泄漏点为中心,在罐车或容器的四周设置水幕或喷雾水枪喷射雾状水驱散、稀释沉积漂浮的气体,禁止使用直流

二氧化碳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二氧化碳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快速、高效、有序地应对CO泄漏事故,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 例》编制。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工厂所发生CG泄漏事故后的应急救援工作。 1.4工作原则 按照“以人为本、属地管理、统一指挥、分级响应、高效有序”的原则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1.5风险评估 可能发生泄漏事故,将导致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2组织机构及职责 3预防和预警 设备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应加强CG管道、压力容器及附件的安全检查,发现异常立即进行现场处置并及时上报。 4应急响应程序 4.1接警和报警处置程序 4.1.1现场操作人员在听到二氧化碳监测器报警,并发现有大量二氧化碳泄漏时,立即通知班长;

4.1.2班长在组织疏散的同时,负责向车间领导和安全保卫科报告; 4.1.3安全保卫科接到报警后,应立即向科领导报告,并通知应急人员集中现场准备应急。 4.1.4事故现场如果一时无法及时处置,现场最高行政领导应立即通知进行应急疏散处置(启动预案)。 4.2应急疏散处置程序与措施 一旦发生大量二氧化碳泄漏,全体工作人员应立即按以下路径进行紧急疏散: 4.2.1处于浸渍装置、进料段二层以上的所有人员,以最快的速度()撤离至通风安全处;并由一名操作人员负责清点人数。 4.2.2处于升华装置、出料段二层及以下的所有人员,迅速从楼梯疏散通道撤离到车间外面的安全处;并由班长清点人数。 4.2.3在紧急疏散的同时还应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a浸渍装置操作人员应在按下浸渍器的泄漏处理按钮后,确认浸渍器泄漏程序启动,再迅速撤离; b升华装置操作人员应快速停止进料,并从监控程序中关闭升华装置膨胀系统后,再迅速撤离。 4.2.4人员疏散后,班长应组织清点人员。疏散到安全点的人员由浸渍装置操作人员负责清点,疏散车间外面的人员由班长负责清点,最后由班长联系汇总,检查落实是否在车间的人员均已出来,如果有人还在车间内,立即用电话联系或派人搜寻。 4.3应急措施处置程序与措施 人员疏散出来后,根据现场介质泄漏的实际情况,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条件 下,尽可能采取以下应急措施。应急指挥由现场最高行政领导负责,现场工程技术人员

铝型材企业浓硫酸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铝型材企业浓硫酸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总则 为了预防、控制和处理硫酸罐区大面积漏酸事故,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环境污染事故和降低财产损失,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制定本预案 2、预案内容 2.1危险目标 原料罐区有98%浓硫酸立式储罐一个最大存储量8吨,实际存储量一般在5吨以内。 2.2危险特性 (1)腐蚀危险:浓硫酸是强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脱水性和氧化性,与水结合放出大量的热,对棉麻、织物、木材等剧烈脱水使其碳化。 (2)健康危害:发烟硫酸中有游离20%的SO3,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的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声门水肿、肾损害、休克等。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3)环境污染:对环境有危害,硫酸烟气对大气造成污

染,残液还对土壤、水质造成污染。 2.3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及后果 由于罐体、管道、阀门常年受到硫酸的腐蚀,可能发生浓硫酸大面积泄露,会造成人员伤亡,其流动时与水等物质反应放出大量的烟气,吸入时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时间稍长可引起呼吸道粘膜烧伤。其流动会对周围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造成危害、污染。 2.4应急物资分析 浓硫酸罐区有围堰,以阻挡漏酸流失。现场备有足够数量的活动扳手、管钳、防毒面具、耐酸防化服、防酸面罩、耐酸手套,耐酸靴、洗眼器、喷淋头、应急药品等、各岗位都有固定报警电话、职工备有移动电话、以及中和硫酸所用的石灰粉和纯碱。企业安全消防设施配备齐全,布置合理,能满足消防需要。厂区设有50m3消防水池一座,1台消防水泵,罐区东边安置1个消火栓,硫酸罐区设2个2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3、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成、职责和分工 为确保一旦发生化学事故时指挥有力,分工负责,抢险快速,处理得当,成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发生重大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成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领导指挥机构

硫酸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硫酸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硫酸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腐蚀性物品根据其化学性质分为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和其他腐蚀品,其危险特性主要体现在强烈的腐蚀性,极易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和对其他物品的破坏。腐蚀性物品事故处置中,必须采取措施作全身性防护,严禁皮肤直接接触。 一、硫酸泄漏事故的特点 (一)硫酸的理化特性 硫酸属腐蚀性危险化学品,分子式为H2S04,纯硫酸是无色、无臭、透明、黏重的油性液体。硫酸的结晶温度是随着H2SO4含量的不同而变化,但无规律性。92%硫酸为-25.6℃;93.3%硫酸为-37.85℃;98%硫酸为0.1℃;100%无水硫酸则为110.45℃;20%发烟硫酸为2.5℃,65%发烟硫酸为-0.35℃。 硫酸的沸点,当含量在98.3%以下时是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的,98.3%硫酸的沸点最高,为338.8℃。发烟硫酸的沸点是随着游离S04 的增加,由279.69C渐至44.7℃。当硫酸溶液蒸发时,它的浓度不断增高,直至98.3%后保持恒定,不再继续升高。 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性质有差别。浓硫酸是一种强氧化剂,与碳、硫等共热时,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硫酸能直接和金属反应生成该金属的硫酸盐。浓硫酸在高温时能使银等金属氧化成金属氧化物;浓硫酸与氢能还原成so2、S,甚至H2S。浓硫酸对金属铁有钝化作用。稀硫酸无氧化性,不能溶铜、银,但可与锌、镁、铁等金属反应,被置换出氢并生成硫酸盐铁和稀硫酸发生反应。铅能耐稀硫酸,但不能耐浓硫酸。浓硫酸和稀硫酸均能与金属氧化物作用,生成盐和水。 第 2 页共 12 页

二氧化碳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二氧化碳泄漏事故应急 预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总则 编制目的 为快速、高效、有序地应对CO2泄漏事故,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编制依据 依据《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编制。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工厂所发生CO2泄漏事故后的应急救援工作。 工作原则 按照“以人为本、属地管理、统一指挥、分级响应、高效有序”的原则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风险评估 可能发生泄漏事故,将导致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2 组织机构及职责 3 预防和预警 设备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应加强CO2管道、压力容器及附件的安全检查,发现异常立即进行现场处置并及时上报。 4 应急响应程序 接警和报警处置程序 现场操作人员在听到二氧化碳监测器报警,并发现有大量二氧化碳泄漏时,立即通知班长;

班长在组织疏散的同时,负责向车间领导和安全保卫科报告; 安全保卫科接到报警后,应立即向科领导报告,并通知应急人员集中现场准备应急。 事故现场如果一时无法及时处置,现场最高行政领导应立即通知进行应急疏散处置(启动预案)。 应急疏散处置程序与措施 一旦发生大量二氧化碳泄漏,全体工作人员应立即按以下路径进行紧急疏散: 处于浸渍装置、进料段二层以上的所有人员,以最快的速度( )撤离至通风安全处;并由一名操作人员负责清点人数。 处于升华装置、出料段二层及以下的所有人员,迅速从楼梯疏散通道撤离到车间外面的安全处;并由班长清点人数。 在紧急疏散的同时还应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a 浸渍装置操作人员应在按下浸渍器的泄漏处理按钮后,确认浸渍器泄漏程序启动,再迅速撤离; b 升华装置操作人员应快速停止进料,并从监控程序中关闭升华装置膨胀系统后,再迅速撤离。 人员疏散后,班长应组织清点人员。疏散到安全点的人员由浸渍装置操作人员负责清点,疏散车间外面的人员由班长负责清点,最后由班长联系汇总,检查落实是否在车间的人员均已出来,如果有人还在车间内,立即用电话联系或派人搜寻。 应急措施处置程序与措施

硫酸泄漏应急预案完整}

《硫酸泄漏应急预案》 发布令 车间各岗位: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17号令)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公司于2015年7月4日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编制工作组依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在对公司经营过程风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硫酸泄漏应急预案》,于7月5日经公司内部组织评审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总经理: 2015年7月5日 一、总则 1.1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处理硫酸泄漏事故,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环境污染事故和降低财产损失,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6)《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7)《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车间酸化段和硫酸储存区的酸液泄露 1.4工作原则 事故应急处置坚持如下原则: 1) 以人为本,最大限度保证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 2) 先抢救人员、控制险情,再消除污染、抢救设备。 3)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做好危化品事故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开展培训教育,组织应急演练,做到常备不懈。 二、企业概况 2.1概况 大柴旦海通矿业有限公司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镇西侧5公里处(原大柴旦火力发电厂院内),建成于2002年。年产5000吨硼酸生产项

石油泄漏事故应急处置

1 标识 中文名:石油;石脑油;粗汽油 别名:原矿油;原石油;原油 英文名:Crude oil 分子式:碳侣84-85%,氢侣12-14% 分子量: CAS号:8030-30-6 RTECS号:DE3030000 UN编号:1256 危险货物编号:32004 IMDG规则页码:3264 2、理化性质 外观与形状:红色、红棕色或黑色有绿色荧光的稠厚性油状液体 主要用途:可分离出多种有机原料,如汽油、煤油、、苯、沥青等 熔点(℃):相对密度(水=1):0.7 8-0.97(比水轻) 沸点(℃):100-177相对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 燃烧热(KJ/mo1):最小引燃能量(mJ): 3、包装与储运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7 包装类别:(I)1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直射。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流速不超过3米/秒,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二、危害特点 1、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易燃建筑火险分级:甲 闪点(℃):-20—61爆炸下限(V%):1.9 自燃温度(℃):232-277爆炸上限(V%):12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稳定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光照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禁忌物:强氧化剂 2、扩散性 粘度低的油品流动扩散性强;重质油品的粘度虽然很高,但随着温度的升高亦能增强其流动扩散性。 3、毒性及健康危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