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等差数列专题复习(专题训练)doc

高考数学等差数列专题复习(专题训练)doc
高考数学等差数列专题复习(专题训练)doc

一、等差数列选择题

1.《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北魏时期大数学家张丘建所著,约成书于公元466-485年间.其中记载着这么一道“女子织布”问题:某女子善于织布,一天比一天织得快,且每日增加的数量相同.已知第一日织布4尺,20日共织布232尺,则该女子织布每日增加( )尺 A .

47

B .

1629

C .

815

D .

45

2.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4739a a a ++=,则4a =( ) A .13

B .14

C .15

D .16

3.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1476a a a ++=,则7S =( ) A .10-

B .8

C .12

D .14

4.定义

12n

n

p p p ++

+为n 个正数12,,

,n p p p 的“均倒数”,若已知数列{}n a 的前

n 项的“均倒数”为

12n ,又2n n a b =,则1223

910

111

b b b b b b +++

=( ) A .

8

17 B .

1021

C .

1123 D .

919

5.已知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3518a S +=,633a a =+,则n a =( ) A .1n -

B .n

C .21n -

D .2n

6.《周髀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它揭示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其记载“阴阳之数,日月之法,十九岁为一章,四章为一部,部七十六岁,二十部为一遂,遂千百五二十岁”.现恰有30人,他们的年龄(都为正整数)之和恰好为一遂(即1520),其中年长者年龄介于90至100,其余29人的年龄依次相差一岁,则最年轻者的年龄为( ) A .32

B .33

C .34

D .35

7.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前n 项和2

15n S n n =-,则使n S 有最小值的n 是( )

A .7

B .8

C .7或8

D .9

8.已知等差数列{}n a 满足48a =,6711a a +=,则2a =( ) A .10

B .9

C .8

D .7

9.南宋数学家杨辉《详解九张算法》和《算法通变本末》中,提出垛积公式,所讨论的高阶等差数列与一般等差数列不同,前后两项之差不相等,但是逐项差数之差或者高次成等差数列.在杨辉之后一般称为“块积术”.现有高阶等差数列,其前7项分别1,7,15,27,45,71,107,则该数列的第8项为( ) A .161

B .155

C .141

D .139

10.记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5620a a +=,11132S =,则{}n a 的公差为( )

A .2

B .

43

C .4

D .4-

11.在函数()y f x =的图像上有点列{},n n x y ,若数列{}n x 是等比数列,数列{}n y 是等差数列,则函数()y f x =的解析式可能是( ) A .3(4)f x x =+

B .2()4f x x =

C .3()4x

f x ??= ???

D .4()log f x x =

12.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d 为正数,()()111,211,

n n n a a a tn a t +=+=+为常数,则

n a =( )

A .21n -

B .43n -

C .54n -

D .n

13.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58a =,36S =,则107S S -的值是( ) A .48

B .60

C .72

D .24

14.已知{}n a 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前5项和525S =,若215m a =,则m =( ) A .4

B .6

C .7

D .8

15.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2

n S n =.定义数列{}n b 如下:

()*1m m b m m

+∈N 是使不等式()

*

n a m m ≥∈N 成立的所有n 中的最小值,则13519 b b b b +++

+=( )

A .25

B .50

C .75

D .100

16.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132a a +=,422a a -=,则5S =( ) A .21

B .15

C .10

D .6

17.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和为n S ,若(

)*

111,m m a a a m m N +-<<->∈,则必有( )

A .0m S <且10m S +>

B .0m S >且10m S +>

C .0m S <且10m S +<

D .0m S >且10m S +<

18.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718a a a -<<-,则必定有( ) A .70S >,且80S < B .70S <,且80S > C .70S >,且80S >

D .70S <,且80S <

19.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7916+=a a ,则15S =( ) A .60

B .120

C .160

D .240

20.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n N ∈)的前n 项和,且141,16a S ==,则7a =( ) A .7

B .10

C .13

D .16

二、多选题

21.(多选)在数列{}n a 中,若2

2

1(2,,n n a a p n n N p *

--=≥∈为常数),则称{}n a 为“等方差数列”.下列对“等方差数列”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n a 是等差数列,则{}n a 是等方差数列

B .

(){}1n

- 是等方差数列

C .{}2

n

是等方差数列.

D .若{}n a 既是等方差数列,又是等差数列,则该数列为常数列

22.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1385a a S +=,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100a = B .911a a = C .当9n =或10时,n S 取得最大值

D .613S S =

23.已知正项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对于任意的m ,*n N ∈,都有

m n m n a a a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11285a a a a +=+

B .56110a a a a <

C .若该数列的前三项依次为x ,1x -,3x ,则10103

a = D .数列n S n ??

?

???

为递减的等差数列 24.已知数列{}n a :1,1,2,3,5,…其中从第三项起,每个数等于它前面两个数的和,记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68S a = B .733S =

C .135********a a a a a +++

+= D .222

2123202020202021a a a a a a ++++=

25.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n a 满足38a a =,n S 为{}n a 前n 项和,则下列结论正确的

是( ) A .110S =

B .10n n S S -=(110n ≤≤)

C .当110S >时,5n S S ≥

D .当110S <时,5n S S ≥

26.等差数列{}n a 中,n S 为其前n 项和,151115,a S S ==,则以下正确的是( )

A .1d =-

B .413a a =

C .n S 的最大值为8S

D .使得0n S >的最大整数15n =

27.在数列{}n a 中,若22*

1(2,.n n a a p n n N p --=≥∈为常数),则称{}n a 为“等方差数

列”.下列对“等方差数列”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n a 是等差数列,则{}n a 是等方差数列

B .{(1)}n -是等方差数列

C .若{}n a 是等方差数列,则{}(

)*

,kn a k N

k ∈为常数)也是等方差数列

D .若{}n a 既是等方差数列,又是等差数列,则该数列为常数列 28.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给出数列的有限项就可以唯一确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B .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0d >,则{}n a 是递增数列

C .若a ,b ,c 成等差数列,则111,,a b c

可能成等差数列 D .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则数列{}12++n n a a 也是等差数列

29.已知数列{}n a 满足:13a =,当2n ≥时,)

2

11n a =

-,则关于数列

{}n a 说法正确的是( )

A .28a =

B .数列{}n a 为递增数列

C .数列{}n a 为周期数列

D .2

2n a n n =+

30.设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1718S S =,则下列各式的值为0的是( ) A .17a

B .35S

C .1719a a -

D .1916S S -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等差数列选择题 1.D 【分析】

设该妇子织布每天增加d 尺,由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

设该妇子织布每天增加d 尺, 由题意知202019

2042322

S d ?=?+=, 解得45

d =

. 故该女子织布每天增加4

5

尺. 故选:D 2.A 【分析】

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1742a a a +=,代入已知式子即可求解. 【详解】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1742a a a +=, 所以1474339a a a a ++==,解得:413a =, 故选:A 3.D 【分析】

利用等差数列下标性质求得4a ,再利用求和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

147446=32a a a a a ++=∴=,则()

177477142

a a S a +=

== 故选:D 4.D 【分析】

由题意结合新定义的概念求得数列的前n 项和,然后利用前n 项和求解通项公式,最后裂项求和即可求得最终结果. 【详解】

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由题意可得:12n n S n

=,则:2

2n S n =, 当1n =时,112a S ==,

当2n ≥时,142n n n a S S n -=-=-, 且14122a =?-=,据此可得 42n a n =-,

故212

n

n a b n ==-,()()111111212122121n n b b n n n n +??==- ?-+-+??, 据此有:

1223910

11

11111111233517191.21891919

b b b b b b +++

????????=

-+-++- ? ? ???????

????

=?= 故选:D 5.B 【分析】

根据条件列出关于首项和公差的方程组,求解出首项和公差,则等差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可求.

【详解】

因为3518a S +=,63

3a a =+,所以11

161218

523a d a d a d +=??+=++?, 所以11

1a d =??

=?

,所以()111n a n n =+-?=, 故选:B. 6.D 【分析】

设年纪最小者年龄为n ,年纪最大者为m ,由他们年龄依次相差一岁得出

(1)(2)(28)1520n n n n m ++++++++=,结合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得出

111429m n =-,再由[]90,100m ∈求出n 的值.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这30个老人年龄之和为1520,设年纪最小者年龄为n ,年纪最大者为m ,[]90,100m ∈,则有(1)(2)(28)294061520n n n n m n m +++++

+++=++=

则有291114n m +=,则111429m n =-,所以90111429100m ≤-≤ 解得34.96635.31n ≤≤,因为年龄为整数,所以35n =. 故选:D 7.C 【分析】

215n S n n =-看作关于n 的二次函数,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可以求解.

【详解】

2

2

152251524n S n n n ??=-=--

??

?,

∴数列{}n S 的图象是分布在抛物线2

1522524y x ??=--

??

?上的横坐标为正整数的离散的

点.

又抛物线开口向上,以15

2x =为对称轴,且1515|

7822

-=-|, 所以当7,8n =时,n S 有最小值. 故选:C 8.A 【分析】

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结合已知解得d ,进一步求得2a . 【详解】

在等差数列{}n a 中,设公差为d ,由

467

811a a a =???

+=?4448

12311a d a d a d =??=-?+++=?,24210a a d ∴=-=. 故选:A 9.B 【分析】

画出图形分析即可列出式子求解. 【详解】

所给数列为高阶等差数列,设该数列的第8项为x ,根据所给定义:用数列的后一项减去前一项得到一个新数列,得到的新数列也用后一项减去前一项得到一个新数列,即得到了一个等差数列,如图:

由图可得:3612107y x y -=??-=? ,解得155

48x y =??=?

.

故选:B. 10.C 【分析】

由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以及等差数列的性质可求得6a ,再由等差数列的公式即可求得公差. 【详解】 解:

()111116

11111322

a a S a

+?=

==,

612a ∴=,

5620a a +=,

58a ∴=,

654d a a ∴=-=.

故选:C . 11.D 【分析】

把点列代入函数解析式,根据{x n }是等比数列,可知

1

n n

x x +为常数进而可求得1n n y y +-的结果为一个与n 无关的常数,可判断出{y n }是等差数列. 【详解】

对于A ,函数3(4)f x x =+上的点列{x n ,y n },有y n =43n x +,由于{x n }是等比数列,所以

1

n n

x x +为常数, 因此1n n y y +-=()()()()114343441n n n n n x x x x x q +++-+=-=-这是一个与n 有关的数,故{y n }不是等差数列;

对于B ,函数2()4f x x =上的点列{x n ,y n },有y n =24n x ,由于{x n }是等比数列,所以1

n n

x x +为常数,

因此1n n y y +-=()

2222

14441n n n x x x q +-=-这是一个与n 有关的数,故{y n }不是等差数列;

对于C ,函数3()4x

f x ??= ???上的点列{x n ,y n },有y n =3()4n x ,由于{x n }是等比数列,所以1

n n

x x +为常数, 因此1n n y y +-=133()()44n n x x

+-=3

3

()()144n q

x

??

-????

,这是一个与n 有关的数,故{y n }不是等

差数列;

对于D ,函数4()log f x x =上的点列{x n ,y n },有y n =4log n x

,由于{x n }是等比数列,所以

1

n n

x x +为常数, 因此1n n y y +-=11

444

4log log log log n n n n

x x x x q ++-==为常数,故{y n }是等差数列;

故选:D . 【点睛】 方法点睛:

判断数列是不是等差数列的方法:定义法,等差中项法. 12.A 【分析】

由已知等式分别求出数列的前三项,由2132a a a =+列出方程,求出公差,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解可得答案. 【详解】

11a =,()()1211n n n a a tn a ++=+,

令1n =,则()()121211a a t a +=+,解得21a t =-

令2n =,则()()2322121a a t a +=+,即()2

311t a t -=-,若1t =,则20,1a d ==,

与已知矛盾,故解得31a t =+

{}n a 等差数列,2132a a a ∴=+,即()2111t t -=++,解得4t =

则公差212d a a =-=,所以()1121n a a n d n =+-=-.

故选:A 13.A 【分析】

根据条件列方程组,求首项和公差,再根据107891093S S a a a a -=++=,代入求值. 【详解】

由条件可知1148

32362a d a d +=??

??+=??

,解得:102a d =??

=?, ()10789109133848S S a a a a a d -=++==+=.

故选:A 14.A 【分析】

由525S =求出1a ,从而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而可求出m 的值 【详解】 解:由题意得154

52252

a ?+

?=,解得11a =, 所以1(1)12(1)21n a a n d n n =+-=+-=-, 因为215m a =,所以22115m ?-=,解得4m =, 故选:A 15.B 【分析】

先求得21n a n =-,根据n a m ≥,求得12m n +≥,进而得到2121

2

k k b --=,结合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

由题意,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2

n S n =,可得21n a n =-,

因为n a m ≥,即21n m -≥,解得12

m n +≥

, 当21m k =-,(*

k N ∈)时,1

m

m b k m

+=,即()()11212m m m mk m b m m +===++, 即2121

2

k k b --=

, 从而()135191

13519502

b b b b ++++=

++++=.

故选:B. 16.C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得到关于首项1a 和公差d 的方程组,求解出1,a d 的值,再根据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计算公式求解出5S 的值. 【详解】 因为134222

a a a a +=??

-=?,所以1222

22a d d +=??=?,所以101a d =??=?,

所以5154

550101102

S a d ?=+=?+?=, 故选:C. 17.D 【分析】

由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即可得解. 【详解】

由题意,1110,0m m a a a a ++>+<, 所以1()02m m m a a S +=>,111(1)()

02

m m m a a S ++++=<. 故选:D. 18.A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结合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即可容易判断. 【详解】

依题意,有170a a +>,180a a +< 则()177702a a S +?=

>

()()1881884

02

a a S a a +?=

=+<

故选:A . 19.B 【分析】

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由7916+=a a ,得到88a =,然后由15815S a =求解. 【详解】

因为7916+=a a ,

所以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得978216a a a +==, 解得88a =, 所以()

11515815151581202

a a S a +===?=. 故选:B 20.C

【分析】

由题建立关系求出公差,即可求解. 【详解】

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

141,16a S ==,

41464616S a d d ∴=+=+=,2d ∴=, 71613a a d ∴=+=.

故选:C

二、多选题

21.BD 【分析】

根据等差数列和等方差数列定义,结合特殊反例对选项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对于A ,若{}n a 是等差数列,如n a n =,则12222

(1)21n n a a n n n --=--=-不是常数,故

{}n

a 不是等方差数列,故A 错误;

对于B ,数列

(){}1n

-中,222121[(1)][(1)

]0n n n n a

a ---=---=是常数,{(1)}n ∴-是等方差数列,故B 正确;

对于C ,数列{}2n 中,()()2

2

2211

1

2234n n n n n a a ----=-=?不是常数,{}2n ∴不是等方差数列,故C 错误; 对于D ,

{}n a 是等差数列,1n n a a d -∴-=,则设n a dn m =+,{}n a 是等方差数

列,()()2

2

2

112(2)n n n n dn m a a a a d a d d n m d d dn d m --∴-=++++=+=++是常数,

故220d =,故0d =,所以(2)0m d d +=,22

10n n a a --=是常数,故D 正确.

故选:BD. 【点睛】

关键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列的新定义问题和等差数列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等差数列和等方差数列定义,利用定义进行判断. 22.ABD 【分析】

由题意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可得19a d =-,结合等差数列的性质,逐一判断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1385a a S +=,

∴()11187

5282

a a d a d ?++=+

,解得19a d =-, 故10190a a d =+=,故A 正确;

∵918a a d d d =+=-=,11110a a d d =+=,故有911a a =,故B 正确; 该数列的前n 项和()21119

2

22

n n n n S na d d d n -=+=-? ,它的最值,还跟d 的值有关,

故C 错误; 由于61656392S a d d ?=+=-,1311312

13392

S a d d ?=+=-,故613S S =,故D 正确, 故选:ABD. 【点睛】

思路点睛: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前n 项和公式进行化简,直接根据性质判断结果. 23.AC 【分析】

令1m =,则11n n a a a +-=,根据10a >,可判定A 正确;由2

56110200a a a a d -=>,可

判定B 错误;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判定C 正确;122n d d n a n S ?

?=+- ??

?,根据02>d ,可判定D 错误. 【详解】

令1m =,则11n n a a a +-=,因为10a >,所以{}n a 为等差数列且公差0d >,故A 正确;

由(

)()22

2

256110111

19209200a a a a a a d d

a

a d d -=++-+=>,所以56110a a a a >,故B

错误;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213x x x -=+,所以1

3x =

,213

x -=, 故10

1110

9333

a =+?=,故C 正确; 由()111222n

n n na d

S d d n a n

n -+

??=

=+- ??

?,因为02>d ,所以n S n ??????

是递增的等差数列,故D 错误. 故选:AC . 【点睛】

解决数列的单调性问题的三种方法;

1、作差比较法:根据1n n a a +-的符号,判断数列{}n a 是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或是常数列;

2、作商比较法:根据

1

(0n n n

a a a +>或0)n a <与1的大小关系,进行判定; 3、数形结合法:结合相应的函数的图象直观判断. 24.BCD 【分析】

根据题意写出8a ,6S ,7S ,从而判断A ,B 的正误;写出递推关系,对递推关系进行适当的变形,利用累加法即可判断C ,D 的正误. 【详解】

对A ,821a =,620S =,故A 不正确; 对B ,761333S S =+=,故B 正确;

对C ,由12a a =,342a a a =-,564a a a =-,…,202120222020a a a =-,可得

135********a a a a a +++???+=,故C 正确;

对D ,该数列总有21n n n a a a ++=+,2

121a a a =,则()222312321a a a a a a a a =-=-, ()233423423a a a a a a a a =-=-,…,()220182018201920172018201920172018a a a a a a a a =-=-, 22019a =2019202020192018a a a a -,220202020202120202019a a a a a =-, 故2222

123202*********a a a a a a +++???+=,故D 正确.

故选:BCD 【点睛】

关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CD 的判断,即要善于利用21n n n a a a ++=+对所给式子进行变形. 25.BC 【分析】 设公差d 不为零,由38a a =,解得192

a d =-,然后逐项判断.

【详解】 设公差d 不为零, 因为

38a a =,

所以1127a d a d +=+, 即1127a d a d +=--, 解得192

a d =-,

11191111551155022S a d d d d ??

=+=?-+=≠ ???

,故A 错误;

()()()()()()221101110910,10102222

n n n n n n d

d na d n n n a n n S S d ----=+

=-=-+=-

,故B 正确;

若11191111551155022S a d d d d ??

=+=?-

+=> ???

,解得0d >,

()()2

2510525222

n d d d n n S n S =

-=--≥,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BC 26.BCD 【分析】 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公式可得1

2

15d a =-??=?,再逐

项判断即可得解. 【详解】

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

由题意,11

154111051122

15

a d a d a ???

+=+???=?,所以1215d a =-??=?,故A 错误; 所以1131439,129a a d a d a =+==+=-,所以413a a =,故B 正确; 因为()()2

211168642

n n n a n d n n n S -=+

=-+=--+,

所以当且仅当8n =时,n S 取最大值,故C 正确; 要使()2

8640n S n =--+>,则16n <且n N +∈, 所以使得0n S >的最大整数15n =,故D 正确. 故选:BCD. 27.BCD 【分析】

根据等差数列和等方差数列定义,结合特殊反例对选项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对于A ,若{}n a 是等差数列,如n a n =,

则12222

(1)21n n a a n n n --=--=-不是常数,故{}

n a 不是等方差数列,故A 错误;

对于B ,数列

(){}1n

-中,222121[(1)][(1)]0n n n n a a ---=---=是常数,

{(1)}n ∴-是等方差数列,故B 正确;

对于C ,数列{}n a 中的项列举出来是,1a ,2a ,,k a ,,2k a ,

数列{}kn a 中的项列举出来是,k a ,2k a ,3k a ,

()()()()

2

222222212132221k k k k k k k k a

a a a a a a a p +++++--=-=-=

=-=,将这k 个式子累加

得(

)(

)(

)

()

22

22

22

2212132221k k k k k k k k a a a a a a a a kp +++++--+-+-+

+-=,222k k a a kp ∴-=,

()

221kn k n a a kp +∴-=,{}*

(,kn a k N ∴∈k 为常数)是等方差数列,故C 正确; 对于D ,

{}n a 是等差数列,1n n a a d -∴-=,则设n a dn m =+

{}n a 是等方差数列,

()()222112(2)n n n n dn m a a a a d a d d n m d d dn d m --∴-=++++=+=++是常数,故220d =,故0d =,所以(2)0m d d +=,22

10n n a a --=是常数,故D 正确.

故选:BC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列的新定义问题和等差数列的定义,属于中档题. 28.BCD 【分析】

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即可判断选项的正误. 【详解】

A 选项:给出数列的有限项不一定可以确定通项公式;

B 选项:由等差数列性质知0d >,{}n a 必是递增数列;

C 选项:1a b c ===时,

111

1a b c

===是等差数列,而a = 1,b = 2,c = 3时不成立; D 选项: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 ,所以

11112(1)223(31)n n a a a n d a nd a n d ++=+-++=+-也是等差数列;

故选:BC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判断选项的正误,属于基础题. 29.ABD 【分析】

由已知递推式可得数列2=,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结合选项

可得结果. 【详解】

)

2

11n a =

-得)

2

11n a +=

1=,

即数列

2=,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2(1)11n n =+-?=+,

∴2

2n a n n =+,得28a =,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得数列{}n a 为递增数列,

所以易知ABD 正确,

故选:AB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通过递推式得出数列的通项公式,通过通项公式研究数列的函数性质,属于中档题. 30.BD 【分析】 由1718S S =得18

0a =,利用17180a a d d =-=-≠可知A 不正确;;根据351835S a =可

知 B 正确;根据171920a a d -=-≠可知C 不正确;根据19161830S S a -==可知D 正确. 【详解】

因为1718S S =,所以18170S S -=,所以18

0a =,

因为公差0d ≠,所以17180a a d d =-=-≠,故A 不正确;

13518

351835()35235022

a a a S a +?=

===,故B 正确; 171920a a d -=-≠,故C 不正确;

19161718191830S S a a a a -=++==,故D 正确.

故选:B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考查了等差数列的下标性质,属于基础题.

2020高考数学专题复习----立体几何专题

空间图形的计算与证明 一、近几年高考试卷部分立几试题 1、(全国 8)正六棱柱 ABCDEF -A 1B 1C 1D 1E 1F 1 底面边长为 1, 侧棱长为 2 ,则这个棱柱的侧面对角线 E 1D 与 BC 1 所成的角是 ( ) A 、90° B 、60° C 、45° D 、30° [评注]主要考查正六棱柱的性质,以及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 2、(全国 18)如图,正方形ABCD 、ABEF 的边长都是 1,而且 平面 ABCD 、ABEF 互相垂直,点 M 在 AC 上移动,点 N 在 BF C 上移动,若 CM=NB=a(0

的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PB⊥面ABCD。 (1)若面PAD与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为60°, 求这个四棱锥的体积; (2)证明无论四棱锥的高怎样变化,面PAD与面 PCD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90°。 [评注]考查线面关系和二面角概念,以及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4、(02全国文22)(一)给出两块面积相同的正三角形纸片,要求用其中一块剪拼成一个正三棱锥模型,使它们的全面积都与原三角形面积相等,请设计一种剪拼法,分别用虚线标示在图(1)(2)中,并作简要说明。 (3) (1)(2) (二)试比较你剪拼的正三棱锥与正三棱柱的体积的大小。(三)如果给出的是一块任意三角形的纸片,如图(3)要求剪拼成一个直三棱柱模型,使它的全面积与给出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请设计一种剪拼方法,用虚线标出在图3中,并作简要说明。

等差数列专项练习

等差数列专项练习 公式1:等差数列的和= (首项+末项)×项数÷2 公式2:公差=后一项-前一项 公式3: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公式4: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 公式5:首项=末项-(项数-1)×公差 1.填一填,只列式不计算。 a求和练习 1+2+3+4+5+6+7+8+9...+15 首项是() 末项是() 公差是() 项数的求法列式为() 求和列式为() 填一填,只列式不计算。 5+6+7+8+9+...+55+56+57 首项是() 末项是() 公差是() 项数的求法列式为() 求和列式为() 填一填,只列式不计算。 2+4+6+8+10+..+1990 首项是() 末项是() 公差是() 项数的求法列式为() 求和列式为() 填一填,只列式不计算。 5+10+15+20+...+550 首项是() 末项是() 公差是() 项数的求法列式为() 求和列式为()

b求末项 填一填,只列式不计算。 数列1、2、3、4、......x共有50个数。末项x是多少?再求和。首项是() 公差是() 项数是() 末项求法列式为() 求和列式为() 填一填,只列式不计算。 数列3、6、9、12、......x共有30个数。末项x是多少?再求和。首项是() 公差是() 项数是() 末项求法列式为() 求和列式为() c求首项 填一填,只列式不计算。 数列y、...222、226、230共有30个数。末项x是多少?再求和。末项是() 公差是() 项数是() 首项求法列式为() 求和列式为() 填一填,只列式不计算。 数列y、...555、557、559共有30个数。末项x是多少?再求和。末项是() 公差是() 项数是() 首项求法列式为() 求和列式为()

(完整版)等差数列基础题训练.docx

1. 等差数列 a n 中,已知 a 1 10, d 2, 则 a 6 —— . 2. 等差数列 a n 中,已知 a 3 1, a 9 9, 则a 5 a 6 a 7 _______. 3. 等差数列 a n 中, a 2 6,a 8 6,则s 9 _______. 4. 等差数列 a n 中, a 2 9, a 5 21,则 a n _________. 5. 等差数列 a n 中, a 2 a 5 11, a 4 7, 则 a 8 _____ . 6. 在等差数列 a n 中 a 1 a 4 a 7 39,则 a 2 a 5 a 8 33, 则 a 3 a 6 a 9 ____ 7.在等差数列 a n 中,若 a 3 +a 4 +a 5 +a 6 +a 7 =450 , 则 a 2 +a 8 =_______. 8.已知等差数列 a n 中, a 2与 a 6 的等差中项为 5 , a 3与 a 7 的等差中项为 7 ,则 a n . 9.等差数列 a n 中, S n =40, a 1 =13,d= -2 时, n=______________. 10 .已知等差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为 s , s 7 35, s 80, 则 a 1 __, d=____. n 10 11. 已知等差数列 a n 的前 m 项和为 30, 前 2m 项和为 100, 则前 3m 项和为 ____. 12.在等差数列 a n 中 a 1 a 2 a 3 15, a 4 a 5 a 6 3, 则s ____ 12 13. 等差数列 a n 中 , 若a 10 100, a 100 10, 那么 a 110 _____. 14.等差数列 a n 中, a 1 <0, s 25 s 45, 若 最小, s n 则 n=______ 15.已知等差数列 { a n } 中, a 3 a 7 16, a 4 a 6 0, 求 { a n } 前 n 项和 s n . 16.等差数列 { a n } 的前 n 项和记为 S n ,已知 a 10 20, S 20 410, (1)求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 (2)若 S n =135,求以 n .

中考数学动点问题专题练习(含答案)

动点专题 一、应用勾股定理建立函数解析式 例1(2000年2上海)如图1,在半径为6,圆心角为90°的扇形OAB 的弧AB 上,有一个动点P,PH ⊥OA,垂足为H,△OPH 的重心为G. (1)当点P 在弧AB 上运动时,线段GO 、GP 、GH 中,有无长度保持不变的线段?如果有,请指出这样的线段,并求出相应的长度. (2)设PH x =,GP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即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如果△PGH 是等腰三角形,试求出线段PH 的长. 二、应用比例式建立函数解析式 例2(2006年2山东)如图2,在△ABC 中,AB=AC=1,点D,E 在直线BC 上运动.设BD=,x CE=y . (1)如果∠BAC=30°,∠DAE=105°,试确定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如果∠BAC 的度数为α,∠DAE 的度数为β,当α,β满足怎样的关系式时,(1)中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还成立?试说明理由. A E D C B 图2 H M N G P O A B 图1 x y

C 三、应用求图形面积的方法建立函数关系式 例4(2004年2上海)如图,在△ABC 中,∠BAC=90°,AB=AC=22,⊙A 的半径为1.若点O 在BC 边上运动(与点B 、C 不重合),设BO=x ,△AOC 的面积为y .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2)以点O 为圆心,BO 长为半径作圆O,求当⊙O 与⊙A 相切时, △AOC 的面积. 一、以动态几何为主线的压轴题 (一)点动问题. 1.(09年徐汇区)如图,ABC ?中,10==AC AB ,12=BC ,点D 在边BC 上,且4=BD ,以点D 为顶点作B EDF ∠=∠,分别交边AB 于点E ,交射线CA 于点F . (1)当6=AE 时,求AF 的长; (2)当以点C 为圆心CF 长为半径的⊙C 和以点A 为圆心AE 长为半径的⊙A 相切时, 求BE 的长; (3)当以边AC 为直径的⊙O 与线段DE 相切时,求BE 的长. A B C O 图8 H

高考数学大题练习

高考数学大题 1.(12分)已知向量a =(sin θ,cos θ-2sin θ),b =(1,2) (1)若a ⊥b ,求tan θ的值; (2)若a ∥b ,且θ为第Ⅲ象限角,求sin θ和cos θ的值。 2.(12分)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EA ⊥平面ABC ,DB ⊥平面ABC ,AC ⊥BC ,且AC=BC=BD=2AE ,M 是AB 的中点. (I)求证:CM ⊥EM: (Ⅱ)求DE 与平面EMC 所成角的正切值. 3.(13分)某地区为下岗人员免费提供财会和计算机培训,以提高 下岗人员的再就业能力,每名下岗人员可以选择参加一项培训、参加 两项培训或不参加培训.已知参加过财会培训的有60%,参加过计算机培训的 有75%.假设每个人对培训项目的选择是相互独立的,且各人的选择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Ⅰ)任选1名下岗人员,求该人参加过培训的概率; (Ⅱ)任选3名下岗人员,求这3人中至少有2人参加过培训的概率. 4.(12分) 在△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 若B A cos cos =a b 且sinC=cosA (1)求角A .B .C 的大小; (2)设函数f(x)=sin (2x+A )+cos (2x- 2C ),求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并指出它相邻两对称轴间的距离。 5.(13分)已知函数f(x)=x+x a 的定义域为(0,+∞)且f(2)=2+22,设点P 是函数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过点P 分别作直线y=x 和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 ,N. (1)求a 的值; (2)问:|PM|·|PN|是否为定值?若是,则求出该定值, 若不是,则说明理由: (3)设O 为坐标原点,求四边形OMPN 面积的最小值。 6.(13分)设函数f(x)=p(x-x 1)-2lnx,g(x)=x e 2(p 是实数,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若f(x)在其定义域内为单调函数,求p 的取值范围; (2)若直线l 与函数f(x),g(x)的图象都相切,且与函数f(x)的图象相切于点(1,0),求p 的值; (3)若在[1,e]上至少存在一点x 0,使得f(x 0)>g(x 0)成立,求p 的取值范围.

等差数列专题训练三及答案

等差数列专题训练三 班次 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计分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等差数列共3n项,前n项和为10,后n项和为30, 前2n项和为() (A) 20 (B) 30 (C) 40 (D)其他值 2、等差数列{a n}的前m项和为30,前2m项和为100, 则它的前3m项和为( ) (A)130 (B)170 (C)210 (D)260 3、已知数列{a n}满a1=2, a n+1 —a n+ 1=0, (n € N),则此数列的通项a n等于( ) (A)n 2+ 1 (B) n + 1 (C)1 —n (D)3 —n 4、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 1 9 中前n项和为,则项数n为 ( ) (2n 1)(2 n 1) 19 (A)7 (B)8 (C) 9 (D)10 5、记两个等差数列{a n}和{b n}的前n项和分别为S n和T n ,且 $ 7n 1 (n N), 则 T n 4n 27 等于( ) 7 3 4 78 (A)- (B)- (C)- (D) 4 2 3 71 6、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n=——1,S n = 10,则项数门为( ) J n 1 、n (A)11 (B) 99 (C)120 (D)121 7、a i, a2, a3, a4成等差数列,且a i, a4为方程2x2 -5x -2= 0的两根,则a2 + a3等于( ) 5 5 …宀 (A)-1 (B)—(C)-—(D)不确定 2 2 8、已知Ig x , lg( 2x —3 ) , Ig ( 3x —2 )成等差数列,则以1为首项,x为公差的等差数列的 第8项a8 = ( ) (A) 8 (B) 64 (C) 8 或64 (D) 128 9、等差数列a n 中,首项a1= -,a8> 6,a7< 6,则此数列的公差 2 d的取值范围是( ) 11 11 11 11 11 —11 (A) d > —(B) d v (C) v d v (D) v d w — 14 12 14 12 14 12 10、已知数列 3 ,7 , 1 1 ,15,…侧3 11是它的( ) (A )第23项(B : )第24项(C)第19项(D )第25项

等差数列基础题训练

基础题训练1 1. 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2,101-==d a 则=6a ——. 2. 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76593 ,9,1a a a a a 则_______. 3. 等差数列{}n a 中,==-=982,6,6s a a 则_______. 4. 等差数列{}n a 中,===n a a a 则,21,952_________. 5. 等差数列{}n a 中,_____,7,118452=-=-=+a a a a 则. 6. 在等差数列{}n a 中,33,39852741=++=++a a a a a a 则=++963a a a 则____ 7.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34567a +a +a +a +a =450,则28a +a =_______. 8.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26a a 与的等差中项为5,37a a 与的等差中项为7,则n a = . 9.等差数列{}n a 中,n S =40,1a =13,d = -2 时,n =______________. 10.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__,,80,35,1107===a s s s n 则d=____. 11. 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m 项和为30, 前2m 项和为100, 则前3m 项和为____. 12.在等差数列{}n a 中,3,15654321=++=++a a a a a a =12s 则____ 13. 等差数列{}n a 中,._____,10,10011010010===a a a 那么若 14.等差数列{}n a 中, 1a <0, 最小,若n s s s ,4525=则n=______ 15.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0,166473=+-=a a a a 求{n a }前n 项和n s . 16.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记为n S ,已知102020,410a S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若S n =135,求以n . 基础题训练2 1.{a n }为等差数列,且a 7-2a 4=-1,a 3=0,则公差d = ( ) A .-2 B .-12 C.12 D .2

七年级动点问题专项练习

七年级“动点问题”专项练习 1、已知点 A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 a,点 B 对应的数为 b,且 |2b﹣6|+(a+1)2=0,A、B 之间的距离记作 AB,定义:AB=|a﹣b|. (1)求线段 AB 的长. (2)设点 P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 x,当 PA﹣PB=2 时,求 x 的值. (3)M、N 分别是 PA、PB 的中点,当 P 移动时,指出当下列结论分别成立时,x 的取值范围,并说明理由:①PM PN 的值不变,②|PM﹣PN|的值不变.

2、如图 1,已知数轴上两点 A、B 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 P 为数轴上的 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 x. (1)PA=______________;PB=_____________(用含 x 的式子表示). (2)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 P,使 PA+PB=5?若存在,请求出 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 2,点 P 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从点 D 向右运动,同时点 A 以每秒 5 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点 B 以每秒 20 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M、N 分别是 AP、OB 的中点,问: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3、如图,已知 A(﹣4,3)、B(﹣1,3)、C(﹣2,1),△ABC 中任意一 P(x0,y0)点平移后对应的点为 P1(x0+2,y0﹣1),将△ABC 作同样的平移得到△A1B1C1. (1)画出△A 1B 1 C 1 . (2)直接写出 A 1、B 1 、C 1 的坐标. (3)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 P,使△PB1C1的面积等于△ABC 的面积?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最新高考数学压轴题专题训练(共20题)[1]

1.已知点)1,0(F ,一动圆过点F 且与圆8)1(2 2 =++y x 内切. (1)求动圆圆心的轨迹C 的方程; (2)设点)0,(a A ,点P 为曲线C 上任一点,求点A 到点P 距离的最大值)(a d ; (3)在10<

3.已知点A (-1,0),B (1,0),C (- 5712,0),D (5712 ,0),动点P (x , y )满足AP →·BP → =0,动点Q (x , y )满足|QC →|+|QD →|=10 3 ⑴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C 0和动点Q 的轨迹方程C 1; ⑵是否存在与曲线C 0外切且与曲线C 1内接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一个这样的平行四边形,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⑶固定曲线C 0,在⑵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一般性问题,使⑵成为⑶的特例,探究能得出相应结论(或加强结论)需满足的条件,并说明理由。 4.已知函数f (x )=m x 2+(m -3)x +1的图像与x 轴的交点至少有一个在原点右侧, ⑴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⑵令t =-m +2,求[1 t ];(其中[t ]表示不超过t 的最大整数,例如:[1]=1, [2.5]=2, [-2.5]=-3) ⑶对⑵中的t ,求函数g (t )=t +1t [t ][1t ]+[t ]+[1t ]+1的值域。

高考数学等差数列专题复习(专题训练)doc

一、等差数列选择题 1.《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北魏时期大数学家张丘建所著,约成书于公元466-485年间.其中记载着这么一道“女子织布”问题:某女子善于织布,一天比一天织得快,且每日增加的数量相同.已知第一日织布4尺,20日共织布232尺,则该女子织布每日增加( )尺 A . 47 B . 1629 C . 815 D . 45 2.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4739a a a ++=,则4a =( ) A .13 B .14 C .15 D .16 3.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1476a a a ++=,则7S =( ) A .10- B .8 C .12 D .14 4.定义 12n n p p p ++ +为n 个正数12,, ,n p p p 的“均倒数”,若已知数列{}n a 的前 n 项的“均倒数”为 12n ,又2n n a b =,则1223 910 111 b b b b b b +++ =( ) A . 8 17 B . 1021 C . 1123 D . 919 5.已知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3518a S +=,633a a =+,则n a =( ) A .1n - B .n C .21n - D .2n 6.《周髀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它揭示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其记载“阴阳之数,日月之法,十九岁为一章,四章为一部,部七十六岁,二十部为一遂,遂千百五二十岁”.现恰有30人,他们的年龄(都为正整数)之和恰好为一遂(即1520),其中年长者年龄介于90至100,其余29人的年龄依次相差一岁,则最年轻者的年龄为( ) A .32 B .33 C .34 D .35 7.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前n 项和2 15n S n n =-,则使n S 有最小值的n 是( ) A .7 B .8 C .7或8 D .9 8.已知等差数列{}n a 满足48a =,6711a a +=,则2a =( ) A .10 B .9 C .8 D .7 9.南宋数学家杨辉《详解九张算法》和《算法通变本末》中,提出垛积公式,所讨论的高阶等差数列与一般等差数列不同,前后两项之差不相等,但是逐项差数之差或者高次成等差数列.在杨辉之后一般称为“块积术”.现有高阶等差数列,其前7项分别1,7,15,27,45,71,107,则该数列的第8项为( ) A .161 B .155 C .141 D .139 10.记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5620a a +=,11132S =,则{}n a 的公差为( )

数学等差数列练习题

练习题:等差数列 第一类: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a1,项数n,公差d, 求末项用公式:a n= a1+(n-1)×d (1)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5,公差为2,那么它的第10项是()。 (2)等差数列7、11、15……、87,问这个数列共有()项。(3)等差数列3 、7 、11…,这个等差数列的第()项是43。(4)已知等差数列的第1项为12,第6项为27。求公差()。 (5)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公差为2,这个等差数列的第10项是为23,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 (6)一堆木料,最下层有24根,往上每一层都比下一层少2根,共10层,最上层有()根木料。

(7)把70拆成7个自然数,使这7个数从小到大排成一行后,相邻两个数的差都相等,那么,中间的数是()。 (8)5个连续奇数的和是35,其中最大的奇数是()。 第二类: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a1,末项a n,项数n, 求和用公式:s n=(a1+ a n)×n÷2 [或s n=中间数×项数] 1、已知等差数列2,5,8,11,14,17,20,求这个数列的和是()。 2、等差数列7+11+15+19+23+27+31+35的和是() 3、求1+2+3+4+5+6+7+ (20) 4、1+3+5+7+9+11+ (19)

5、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是5,末项是47,求这个数列共有8项,求这个数列的和是()。 6、王师傅每天工作8小时,第一小时加工零件5个,从第二小时起每小时比前一小时多加工相同的零件,第8小时加工了23个,王师傅一天加工零件()个。 7、已知等差数列2,5,8,11,14…,求前11项的和是多少? 8、数列1、4、7、10、……,求它的前21项的和是多少? 9、等差数列7,11,15,………87,这个数列的和是多少?

中考动点问题专项训练(含详细解析)

中考动点问题专项训练(含详细解析) 一、解答题 1. 如图,在矩形中,,,点从点出发沿向点匀速运动,速度是;同时, 点从点出发沿方向,在射线上匀速运动,速度是,过点作交于点,连接,,交于点.设运动时间为,解答下列问题: (1)当为何值时,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设的面积为,求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的面积为矩形面积的; (4)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 已知:如图,在中,,,,点从点出发,沿向点匀速运动,速 度为;过点作,交于点,同时,点从点出发,沿向点匀速运动,速度为;当一个点停止运动时,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连接.设运动时间为,解答下列问题: (1)当为何值时,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2)设四边形的面积为,试确定与的函数关系式; ?若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求出的(3)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 四边形 值,并求出此时的距离. 3. 已知:和矩形如图①摆放(点与点重合),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如图②,从图①的位置出发,沿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 与交于点.同时,点从点出发,沿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过作,垂足为,交于,连接,,当点停止运动时,也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解答下列问题: (1)当为何值时,? (2)设五边形的面积为,求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3)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 五边形矩形 说明理由; (4)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点在的垂直平分线上?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 如图,在中,,,点从点出发,在线段上以每秒的速度向点 匀速运动.与此同时,点从点出发,在线段上以每秒的速度向点匀速运动.过点作,交于点,连接,.当点到达中点时,点与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 (1)当为何值时,. (2)设的面积为,求出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5. 如图,在矩形中,,,点从点出发沿向点匀速运动,速度是,过点 作交于点,同时,点从点出发沿方向,在射线上匀速运动,速度是,连接,,与交于点,设运动时间为. (1)当为何值时,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设的面积为,求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的面积为矩形面积的; (4)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6. 已知:如图①,在中,,,,点由出发沿方向向点匀速运动, 速度为;点由出发沿方向向点匀速运动,速度为;连接.若设运动的时间为(),解答下列问题: (1)当为何值时,? (2)设的面积为,求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020高考数学专题训练16

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满足条件?≠?M ≠?{0,1,2}的集合共有( ) A .3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2.等差数列}{n a 中,若39741=++a a a ,27963=++a a a ,则前9项的和9S 等于( ) A .66 B .99 C .144 D .297 3.函数)1(log 2-=x y 的反函数图像是( ) A B C D 4.已知函数)cos()sin()(??+++=x x x f 为奇函数,则?的一个取值为( ) A .0 B .4 π - C .2π D .π 5.从10种不同的作物种子中选出6种放入6个不同的瓶子中展出,如果甲、乙两种种 子不能放入第1号瓶内,那么不同的放法共有( ) A .4 82 10A C 种 B .5 91 9A C 种 C .5 91 8A C 种 D .5 81 8A C 种 6.函数512322 3 +--=x x x y 在[0,3]上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 ) A .5,-15 B .5,-4 C .-4,-15 D .5,-16 7.已知9)222(-x 展开式的第7项为4 21 ,则实数x 的值是( ) A .31- B .-3 C .4 1 D .4 8.过球面上三点A 、B 、C 的截面和球心的距离是球半径的一半,且AB =6,BC =8, AC =10,则球的表面积是( ) A .π100 B .π300 C . π3100 D .π3 400 9.给出下面四个命题:①“直线a 、b 为异面直线”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是:直线a 、b 不相交;②“直线l 垂直于平面α内所有直线”的充要条件是:l ⊥平面α;③“直线a ⊥b ”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是“a 垂直于b 在平面α内的射影”;④“直线α∥平面β”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是“直线a 至少平行于平面β内的一条直线”.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等差数列专题训练

等差数列 【巩固练习】 1.已知为等差数列,且-2=-1, =0,则公差d = A.-2 B.- C. D. 2 2.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3项依次为1a -,1a +,23a +,则通项公式n a =( ). A. 25n - B. 23n - C. 21n - D. 21n + 3.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2,若431,,a a a 成等比数列, 则2a =( ) A .4- B .6- C .8- D .10- 4.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5 935,95S S a a 则( ) A .1 B .1- C .2 D . 21 5.若)32lg(),12lg(,2lg +-x x 成等差数列,则x 的值等于( ) A .1 B .0或32 C .32 D .5log 2 6.已知等差数列{a n }满足:a 3a 7=-12,a 4+a 6=-4,则通项公式a n =________. 7.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m a n =,n a m =,且m n ≠,则m n a +=__________. 8.首项为24-的等差数列,从第10项开始为正数,则公差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9.等差数列{}n a 中,14739a a a ++=,25833a a a ++=,则369a a a ++=_________. 10.首项为21的等差数列,从第10项开始为负数,则公差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1.等差数列{}n a 中, ,33,562==a a 则35a a +=_________。 12.等差数列中,若),(n m S S n m ≠=则n m S +=_______。 13.已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若471017a a a ++=,45612131477a a a a a a ++++++=且13k a =,则k =_________。 14.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其比为3:4:5,如果最小数加上1,则三数成等比数列,那么原三数为什么? {}n a 7a 4a 3a 1212

等差数列基础测试题(附详细答案)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 凤呜大王* 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差数列基础检测题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5分) 1、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a 1=1,公差d =2,则a 4等于( ) A .5 B .6 C .7 D .9 2、已知{a n }为等差数列,a 2+a 8=12,则a 5等于( ) A .4 B .5 C .6 D .7 3、在数列{a n }中,若a 1=1,a n +1=a n +2(n ≥1),则该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 ) A .2n +1 B .2n -1 C .2n D .2(n -1) 4、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则数列{ca n }(c 为常数且c ≠0)( ) A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 B .是公差为cd 的等差数列 C .不是等差数列 D .以上都不对 5、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21,a 7=18,则公差d =( ) A.12 B.13 C .-12 D .-13 6、在等差数列{a n }中,a 2=5,a 6=17,则a 14=( ) A .45 B .41 C .39 D .37X k b 1 . c o m 7、等差数列{a n }中,前三项依次为1x +1,56x ,1 x ,则a 101=( ) A .5013 B .1323 C .24 D .82 3 8、已知数列{a n }对任意的n ∈N *,点P n (n ,a n )都在直线y =2x +1上,则{a n }为( ) A .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B .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C .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D .非等差数列 9、已知m 和2n 的等差中项是4,2m 和n 的等差中项是5,则m 和n 的等差中项是( ) A .2 B .3 C .6 D .9 10、若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且a 1+a 4=45,a 2+a 5=39,则a 3+a 6=( ) A .24 B .27

初中几何的动点问题专题练习(答案)

初中几何的动点问题专题练习(答案) 1、如图,已知ABC △中,10AB AC ==厘米,8BC =厘米,点D 为AB 的中点. (1)如果点P 在线段BC 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 点向C 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由C 点向A 点运动. ①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 △与CQP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②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 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 △与CQP △全等? (2)若点Q 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 出发,点P 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 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 △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ABC △的哪条边上相遇? 1.解:(1)①∵1t =秒, ∴313BP CQ ==?=厘米, ∵10AB =厘米,点D 为AB 的中点, ∴5BD =厘米. 又∵8PC BC BP BC =-=,厘米, ∴835PC =-=厘米, ∴PC BD =. 又∵AB AC = , ∴B C ∠=∠, ∴BPD CQP △≌△. ··························· (4分) ②∵P Q v v ≠, ∴BP CQ ≠, 又∵BPD CQP △≌△,B C ∠=∠,则45BP PC CQ BD ====,, ∴点P ,点Q 运动的时间4 33 BP t = =秒, ∴515 443 Q CQ v t = ==厘米/秒. ······················· (7分) (2)设经过x 秒后点P 与点Q 第一次相遇, 由题意,得 15 32104x x =+?, 解得80 3 x =秒. ∴点P 共运动了80 3803 ?=厘米. ∵8022824=?+, ∴点P 、点Q 在AB 边上相遇,

高考数学专题训练试题7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1讲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限时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精选考题·北京高考)在等比数列{a n }中,a 1=1,公比|q |≠1.若a m =a 1a 2a 3a 4a 5, 则m =( ) A .9 B .10 C .11 D .12 解析:由题知a m =|q |m -1=a 1a 2a 3a 4a 5=|q |10,所以m =11. 答案:C 2.(精选考题·广元质检)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2,a n +1=1+a n 1-a n (n ∈N *),则连乘积a 1a 2a 3…aa 精选考题的值为( ) A .-6 B .3 C .2 D .1 解析:∵a 1=2,a n +1=1+a n 1-a n ,∴a 2=-3,a 3=-12,a 4=13,a 5= 2,∴数列{a n }的周期为4,且a 1a 2a 3a 4=1, ∴a 1a 2a 3a 4…aa 精选考题=aa 精选考题=a 1a 2=2×(-3)=-6. 答案:A 3.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2a 8=6+a 11,则S 9=( ) A .54 B .45

C .36 D .27 解析:根据2a 8=6+a 11得2a 1+14d =6+a 1+10d ,因此a 1+4d =6,即a 5=6.因此S 9=9(a 1+a 9) 2 =9a 5=54. 答案:A 4.已知各项不为0的等差数列{a n },满足2a 3-a 2 7+2a 11=0,数 列{b n }是等比数列,且b 7=a 7,则b 6b 8=( ) A .2 B .4 C .8 D .16 解析:因为a 3+a 11=2a 7,所以4a 7-a 27=0,解得a 7=4,所以 b 6b 8=b 27=a 2 7=16. 答案:D 5.(精选考题·福建高考)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1=-11,a 4+a 6=-6,则当S n 取最小值时,n 等于( ) A .6 B .7 C .8 D .9 解析: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 ∵a 4+a 6=-6,∴a 5=-3, ∴d =a 5-a 1 5-1=2, ∴a 6=-1<0,a 7=1>0, 故当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取得最小值时,n 等于6. 答案:A 6.(精选考题·陕西高考)对于数列{a n },“a n +1>|a n |(n =1,2…)”

等差数列基础测试题(附详细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差数列基础检测题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5分) 1、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a 1=1,公差d =2,则a 4等于( ) A .5 B .6 C .7 D .9 2、已知{a n }为等差数列,a 2+a 8=12,则a 5等于( ) A .4 B .5 C .6 D .7 3、在数列{a n }中,若a 1=1,a n +1=a n +2(n ≥1),则该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 ) A .2n +1 B .2n -1 C .2n D .2(n -1) 4、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则数列{ca n }(c 为常数且c ≠0)( ) A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 B .是公差为cd 的等差数列 C .不是等差数列 D .以上都不对 5、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21,a 7=18,则公差d =( ) A.12 B.13 C .-12 D .-13 6、在等差数列{a n }中,a 2=5,a 6=17,则a 14=( ) A .45 B .41 C .39 D .37X k b 1 . c o m 7、等差数列{a n }中,前三项依次为1x +1,56x ,1x ,则a 101=( ) A .5013 B .1323 C .24 D .823 8、已知数列{a n }对任意的n ∈N *,点P n (n ,a n )都在直线y =2x +1上,则{a n }为( ) A .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B .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C .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D .非等差数列 9、已知m 和2n 的等差中项是4,2m 和n 的等差中项是5,则m 和n 的等差中项是( ) A .2 B .3 C .6 D .9 10、若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且a 1+a 4=45,a 2+a 5=39,则a 3+a 6=( ) A .24 B .27 C .30 D .33 11、下面数列中,是等差数列的有( ) ①4,5,6,7,8,… ②3,0,-3,0,-6,… ③0,0,0,0,… ④110,210,310,410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2、首项为-24的等差数列从第10项起开始为正数,则公差d 的取值范围是( ) A .d >83 B .d <3 C.83≤d <3 D.83 <d ≤3

中考数学动点问题专项训练

25、(12分)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AD=18 cm,BC=24cm,动点P从A开始沿AD向D以1cm/s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 C开始向B以2cm/s的速度运动。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 点时,另外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 (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是平行四边形; (2)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是直角梯形; (3)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是等腰梯形 24、(10分)如图1,△ABD和△BDC都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1)四边形ABCD 是菱形吗?为什么?(2)如图2,将△BDC沿射线BD方向平移到△B1D1C1的位置,则四边形ABC1D1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3)在△BDC移动过程中,四边形ABC1D1有可能是矩形吗?如果是,请求出点B移动的距离(写出过程);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图3供操作时使用). 28. 如图,直线y=x+1 (k≠0)与x轴交于点B,与双曲线y=(m+5)x2m+1交于点A、C, 其中点A在第一象限,点C在第三象限. (1)求双曲线的解析式; (2)求A点的坐标; (3)若S△AOB=2,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AOP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12分)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D∥BC,AB=CD,E、F、G、H分别是AD、BC、BE、CE的中点. (1)求证:△ABE≌△DCE (2)四边形EGFH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3)连接EF,当四边形EGFH是正方形时,线段EF与BC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满分10分)如下图,直角梯形ABCD中,AD∥BC,AD=24,BC=26,∠B=90°,动点P从A 开始沿AD边向D以1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CB以3的速度向点B运动.P、Q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顶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问为何值时,(1)四边形PQCD是平行四边形.(2)当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为等腰梯形.

高三数学 高考大题专项训练 全套 (15个专项)(典型例题)(含答案)

1、函数与导数(1) 2、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3、函数与导数(2) 4、立体几何 5、数列(1) 6、应用题 7、解析几何 8、数列(2) 9、矩阵与变换 10、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11、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2、曲线与方程、抛物线 13、计数原理与二项式分布 14、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15、数学归纳法

高考压轴大题突破练 (一)函数与导数(1) 1.已知函数f (x )=a e x x +x . (1)若函数f (x )的图象在(1,f (1))处的切线经过点(0,-1),求a 的值; (2)是否存在负整数a ,使函数f (x )的极大值为正值?若存在,求出所有负整数a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f ′(x )=a e x (x -1)+x 2 x 2, ∴f ′(1)=1,f (1)=a e +1. ∴函数f (x )在(1,f (1))处的切线方程为 y -(a e +1)=x -1, 又直线过点(0,-1),∴-1-(a e +1)=-1, 解得a =-1 e . (2)若a <0,f ′(x )=a e x (x -1)+x 2 x 2 , 当x ∈(-∞,0)时,f ′(x )>0恒成立,函数在(-∞,0)上无极值;当x ∈(0,1)时,f ′(x )>0恒成立,函数在(0,1)上无极值. 方法一 当x ∈(1,+∞)时,若f (x )在x 0处取得符合条件的极大值f (x 0), 则???? ? x 0>1,f (x 0)>0,f ′(x 0)=0, 则0 0000 2 00 201,e 0,e (1)0,x x x a x x a x x x ? > +> -+ = ? ①②③ 由③得0 e x a =-x 20 x 0-1,代入②得-x 0x 0-1+x 0 >0, 结合①可解得x 0>2,再由f (x 0)=0 e x a x +x 0>0,得a >-02 0e x x , 设h (x )=-x 2 e x ,则h ′(x )=x (x -2)e x , 当x >2时,h ′(x )>0,即h (x )是增函数, ∴a >h (x 0)>h (2)=-4 e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