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胎位不正的方法是什么

矫正胎位不正的方法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矫正胎位不正的方法是什么

导语:婴儿是在子宫里面的位置非常重要,如果出现了胎位不正这种现象,则有可能导致难产。导致胎位不正的原因很多,比如说孕妇子宫畸形,或者盆骨

婴儿是在子宫里面的位置非常重要,如果出现了胎位不正这种现象,则有可能导致难产。导致胎位不正的原因很多,比如说孕妇子宫畸形,或者盆骨过于狭小,亦或者有盆腔肿瘤等都能够导致胎位不正。如果胎位不正被及早发现,则可以进行矫正,如果处理不当,则在分娩的过程中甚至会威胁到胎儿或者是母亲的生命安全。

妊娠28周后经腹部、阴道、B超检查可提早发现胎位不正现象。80年代以来又增加体针、耳针及激光穴位照射,电针等法等治疗胎位不正效果较好。

针灸一般用于怀孕29~40周的各类胎位异常的孕妇,有效率在85~95%左右,矫正后的复变率约10%。但再次治疗后仍能转为头位。国外报道异常胎位自然转正率为60%。表明针灸疗效确切,且无任何不良副作用。

一般仅取双侧至阴穴,如效不显酌加或改用1~2个配穴。用艾卷两支(长30厘米),直径1.2厘米,点燃后,术者双手执住分别在两侧穴位行温和灸,艾火距离穴位约为2~3厘米,以不产生灼痛而有明显的温热感为度。每次施灸10~15分钟,每日灸治1次,连续4次一疗程。

孕妇取坐位或卧位,在双侧至阴穴涂生理盐水(起导电作用)。用脉冲电疗仪一台,工作电压6~9伏,将固定夹分别夹在双至阴穴,一侧正极,一侧负极,使电源接触点对准穴区,然后调整频率至1~2次/秒,电流强度以孕妇有感觉即可,每次通电15~25秒。每日1次,3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屈光不正的分类有哪些

一、近视眼 近视是指眼睛在放松的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经过眼球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状态。统计发现高中学生的近视发病率可达75%。 近视发生的病因是复杂的,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常见于一些病理性近视,而环境因素是引起学生近视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与长时间近距离学习有关。 近视的诊断:近视眼的主要表现是看远的东西不清楚,看近的东西清楚。 瞳心圆近视弱视防控中心提示:如果有以下的现象,则说明有近视的可能,看东西经常眯眼睛;看东西喜欢凑近看;经常揉眼睛;经常歪着头看物体;经常皱眉等。 近视的矫正:包括普通的框架眼镜、隐形眼镜(分硬性和软性两种)、人机一体带电理疗和准分子激光手术等。 眼镜:这是平常使用最普遍、最方便的一种矫正方法。比较适合一些度数不高,度数比较稳定又不喜欢戴隐形眼镜的人。但是有些人戴眼镜可能不合适,比如说两只眼睛度数相差大于250度的人,高度近视的人,平常喜欢运动的人,还有一些因为职业或者美观的原因。一些眼镜很多还具有防紫外线功能,比如说一些太阳镜,变色片等都有一定的防紫外线的作用。我国西部地区海拔较高,紫外线较强,户外活动建议多戴这类眼镜。 隐形眼镜:那些不适合戴眼镜的人都可以尝试使用隐形眼镜来矫正近视。戴隐形眼镜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一定要注意清洁卫生,因为它是直接与眼睛接触的,所以不干净的隐形眼镜会把细菌带到眼睛里;第二,眼睛发炎的时候不能戴,因为它会加重眼睛的炎症;第三,长年累月戴隐形眼镜的人建议戴硬性的隐形眼镜,即RGP,因为它比软性隐形眼镜更健康,更不容易出现并发症,但是如果你是偶尔戴一次隐形眼镜,建议戴短时间使用的软性隐形眼镜,如日戴型的,戴一天后就要丢掉。 人机一体带电理疗:带电手法理疗通过对眼部及身体相关穴位的刺激,疏通经络,调理阴阳,气血充盈,使萎缩视神经细胞恢复活力。 激光手术:对于一些不喜欢戴眼镜的成年近视患者,激光手术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激光手术比较适合度数已经稳定2年以上的成年人,因为儿童的近视度数都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所以儿童一般不做激光手术。 提示 家长要每隔半年时间带孩子到医院做一次眼部检查,如有近视,要按照医师的建议配戴眼镜。戴度数不足的眼镜不仅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反而还会使孩子的度数加深更快。 二、远视眼

什么是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 眼的屈光refraction of eye :又称眼的折射、眼折射、眼的屈折、眼的屈光作用。眼球能使从外界远近物体发出的或反射出来的光线,经过屈光系统的屈折和调节后,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缩小倒立的物像,眼的这种生理功能,称眼的屈光。 ·眼的屈光系统:光线通过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经折射有聚焦的机能系统,称屈光系统。以适应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结成清晰的物像。 ·眼三屈光中间质:又称眼屈光间质、眼介质(ocular medla)。指角膜(与前房水成一凸镜片)、晶状体、玻璃体透明质。具有屈光作用,使外界光线经该屈光系统屈折后成像在视网膜黄斑上,完成视觉器官的作用。其前间质是空气,后间质是玻璃体。 ·眼的屈光指数:空气光学密度与眼的屈光间质密度的比值。如角膜屈光指数为l.3771,房水屈光指数 1.3374,晶状体屈光指数 1.4371,玻璃体屈光指数l.3360,空气屈光指数1.0000。 ·不胜数眼的三屈光面:又称眼屈光表面。即具有屈折作用的屈光间质弯曲面,角膜前面、晶状体前面和晶状体后面为三屈光面。因角膜后面和晶状体前面曲率半径相近,可以把两者认为是一个屈光面。 ·屈光面弯曲度:又称屈光面曲率半径。自屈光面上任意一点至该屈光面圆心的距离,称屈光面弯度。曲率半径的倒数称为曲率。曲率愈大,表示曲线的弯曲程度愈大。眼球不同部位的曲率半径(单位为毫米):按Gullstrand氏测量的结果为:角膜前面7.7,角膜后面6.8,晶状体前面10.0,晶状体后面6.0。其测量方法可根据purkinje氏现象间接测量角膜和晶状体的表面弯曲度。在Purkinje氏现象中,第一像是直立的像,比较亮,是由角膜前面所形成的;第二像是直立像,较第一像大,是由晶状体前面所形成的;第三像是小的倒像,是由晶状体后面所形成的。由于这三个像,可以看出角膜前面和晶状体前面在性质上如同凸面镜,晶状体后面如同凹面镜;借各面成像的大小,可间接测量角膜和晶状体的表面弯曲度。 ·眼的屈光组:即参与屈光系统的组成部分的屈光质,又称眼的屈光单元。屈光系统分为三个屈光单元,即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 ·动态屈光dynamic refraction:又称动态折射、活动折射、眼活动状态。即与调节力同时存在的屈光状态。 ·静态屈光static refraction :又称静态折射、固有屈光状态、正常屈光状态、眼安静状态。平行光线入眼后,在不用任何调节的情况下,能准确地集合在视网膜上成像,此种屈光状态,称静态屈光。

近视矫正方法

治疗近视唯一的方法:药王孙思邈养生法 原由:近视眼是我们年复一年认真刻苦练出来的,所以我们“逆其道而行之”,视力便可恢复。 ◆何为“逆其道”? 原来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现在长时间远距离用眼; 原来“目不转睛”,现在运目如梭; 原来不知近视与经络有何关系而“痛则不通”,现在点按揉捏,使其“通则不痛”; 古圣云:大道至简,小道至繁,斯意如是,弥足珍贵。 ◆方法: 站立双腿,膝盖微微弯曲下蹲,握空心拳,拳背(外劳宫)对肾俞穴(腰眼),舌尖轻抵上牙龈有口水随时咽下。 一、按摩 用大指、食指或中指,点、按、揉、捏‘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廖’和‘承泣’穴 每一穴位1个八拍或四个八拍,时间少可只揉捏‘睛明’、‘攒竹’穴

二、运目 摘下眼镜,睁大右眼,闭紧左眼,左右运目1个八拍或四个八拍,上下运目、顺时针、逆时针转圈运目亦复如是;然后睁大左眼,闭紧右眼,双眼全睁、双眼全闭运目方法同上; 按摩运目全部练完后,叩齿36或108次乌龙搅海(口腔内正反转动舌头36或108圈)后将口水咽下,将双手搓热后搓脸(时间短一二练完后直接做练习六) 三、按摩+运目 摘掉眼镜,轻闭双眼,边左右、上下、转圈运目,边拿捏‘睛明’、‘攒竹’穴一或十分钟此法极其方便;在坐车、课间、睡前、醒后都可练习且效果彰显。 四、早看日出,晚看香头 摘下眼镜,握空心拳拳背(外劳宫)对肾俞穴(腰眼),舌尖抵上腭,目不转睛凝视日出太阳完全升起呈圆形即停止。 凝视眼泪擦在眼皮上,不能用纸擦掉。晚上看香头,小孩需家长陪同看香,以十分钟为宜。两至五米外裸视看方法同上 五、水中运目 摘下眼镜,固定一干净脸盆或口杯,洗净乘半脸盆或一杯自来水(不能用开水兑温水),就用自来水在水中做第二运目全部的练习;隔日眼会发红数日自消。 六、极目远眺 前五步缓解眼部疲劳,今即有缘,望修身正心克己。复礼为盼于清晨日出前、日出后各半小时内,天已亮但光不刺眼(中午下午光不刺眼时也可以练习晚上不练),摘下眼镜,极目远望:或白云飞鸽,或远山树木,或远处楼房,选一目标聚精会神凝视,努力往清看60秒后,马上看自己手掌指纹一条一条往清楚看20秒后,再次极目远眺同上,如此反复三至十个来回。数日间视力自能快速改善。 高度近视的人把远眺距离可缩短先看三至五米外之物体60 秒,马上看手纹,视力改善后再慢慢加大远眺距离。只要坚持不懈摘掉眼镜有日可待。

儿童真性近视矫正方法

儿童真性近视矫正方法 孩子真性近视怎么矫正?相信广大家长对这个问题都非常重视,为了能够治好孩子的近视,家长都不惜重金,尝试各种方法帮助孩子恢复视力。然而,爱大爱眼科专家说,孩子真性近视不能病急乱投医,需要选择正规的眼科机构,选择合适的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难题。 孩子真性近视的原因有哪些? 爱大爱眼科专家介绍,真性近视指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散瞳后检查仍存在的近视,也就是说正视眼的屈光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即解除了调节作用后,眼的远点位于有限距离之内。简单来讲,真性近视是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而造成眼球前后径变长,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前形成焦点,引起视物模糊。 由上述可知,引起孩子真性近视包括先天和后天两种因素,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先天因素 1、遗传因素:遗传近视的患者患病年龄较早,多在6.00度以上,高度近视眼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近视眼属多因子遗传病,所以遗传是引发近视眼的一个因素。

2、发育因素:婴儿因眼球较小,故均系远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至青春期方发育正常,如发育过度,则引发近视眼。 二、后天因素 爱大爱眼科专家接受啊,后天因素主要是指环境因素,如孩子日常用眼习惯不正确,读书、写字姿势不好,灯光不足,休息不够,用眼时间过长等等,这些都是导致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因素。 孩子真性近视有哪些危害? 由于一时的疏忽,孩子患了近视,戴上了厚重的眼睛,生活从此多了许多负担。爱大爱眼科专家介绍,很多孩子因为近视,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还有一些孩子因为长期被嘲笑,形成自卑心理。爱大爱眼科专家将近视的危害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学习:真性近视往往导致视物模糊、眼睛干涩酸痛、精神难以集中以及情绪烦躁甚至头晕等,这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导致成绩直线下降。 2、影响升学:爱大爱眼科专家说,每年有许多考生因为近视被限报专业拒之门外,涉及到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医学制药、飞行、航海技术等近30个专业,严重影响孩子的人生职业规划。 3、导致高度近视。孩子近视之后如果没有及时采取合适的方式

屈光不正诊治标准

屈光不正诊治标准 近视眼是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所以近视眼不能看清远方的目标。若将目标逐渐向眼移近、发出的光线对眼呈一定程度的散开,形成焦点就向后移,当目标物移近至眼前的某一点。此点离眼的位置愈近,近视眼的程度愈深。 单纯性近视一般是学龄期发病,近视度数在600度以下,眼底一般无明显变化,用适当镜片即可将视力矫正至正常的,一般在身体发育成熟后(20岁以后)度数趋于稳定的近视眼。单纯性近视眼主要见于青少年儿童,基本特点有在青少年生长发育期发生、发展;进行性缓慢加深,至成年时基本静止稳定。除非采取特别有效的纠正治疗措施,否则整个过程不可逆转;远视力低常,近视力及其它视功能正常;低常的远视力均能理想的矫正;近视屈光多为低度的或中度;通常不发展病理性近视眼。 进行性近视一般单纯性近视到20岁时不再发展,但也有少数近视始终不断发展,特别是到成年近视不断加重,眼轴不断延长,屈光度逐年增大,甚至达2000D 以上,这类近视称为进行性近视或恶性近视、变质近视。进行性近视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屈光不正的范畴,最后必将导致整个眼球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早期退行改变,使视力减退,玻璃体轻度退行性改变等。 近视患者群体明显增多的首当学生,家长接孩子的时候,明显可以看到出入校园的学生,不戴眼镜的很少,据科学调查,将近90%的学生都患有近视眼,那近视眼是怎么的产生的呢? 近视眼的形成因素有很多,大体分为两类: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主要是遗传因素和发育因素造成的;科学证实,近视眼遗传率极高,当然,先天性近视眼的情况据调查还是比较少,绝大多数的近视眼患者是因为后天没有养护好眼睛,才导致了近视眼。 后天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种因素,常见情况为:光线太强或太弱,写作业时眼睛离作业本过近,用眼时间过长,躺在床上看书,坐车或走路时看书等;这是导致后天近视常见的因素。 近视多发生在青少年时期,遗传因素有一定影响,但其发生和发展,与灯光照明不足,阅读姿势不当,近距离工作较久等有密切关系。 大部分近视眼发生在青少年,在发育生长阶段度数逐年加深,到发育成熟以后即不发展或发展缓慢。其近视度数很少超过6D,眼底不发生退行性变化,视力可以配镜矫正,称为单纯性近视。 另一种近视发生较早(在5~10岁之间即可发生),且进展很快,25岁以后继续发展,近视度数可达15D以上,常伴有眼底改变,视力不易矫正,称为变性近视。 平时用眼的话,一定要注意卫生,并且坚持做眼保健操,劳逸结合,睡眠充足,注意营养,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定期到专业眼科医院检查视力,发现减退应及时矫正,防止近视加深。下面具体来介绍下怎样防止近视眼? 1、尽量避免物像在视网膜上形成朦胧影,如早期矫正角膜散光。 2、不要在震荡、晃动的条件下或黄昏时阅读。照明要求充分与标准,光线不要过暗或过强。 3、电视屏亮度与色调选择要适中正常,图像不清时应及时调整,或即转移视线;采用正确的阅读姿势。 4、积极治疗全身疾病及其他眼病。特别是青少年患有全身发热疾病期间,

模拟眼睛的屈光不正及物理矫正

]]]]]]]]]]]]]]]]]]]]]]]]]]]]]]]]]]]]]]]]]]]]]]]]]]]]]]]]]]]]]]]]]]]]]]]]]]]]]]]]]]]]]]]]]]]]]]]]]]]]]]]]]]]]]]]]]]]]]]]]]]]]]]]]]]]]]]]]]]]]]]]]]]]]]]]]]]]]]]]]]]]]] 实验目的: 1.理解并掌握光焦度、屈光度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2.理解并掌握薄透镜成像规律,计算薄透镜的屈光度; 3.模拟眼睛屈光不正光路,理解物理矫正原理。 实验原理 从光学角度看,眼睛是一个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光学系统。理论和实验都已证明,当发光体的光线经光学系统成像后,若物距为S 、像距为'S 、透镜的焦距为f ,则三者之间的关系满足高斯公式: f S S 1 '11=+ 光焦度是指焦距的倒数,表示着透镜的发散或会聚本领,单位为屈光度D (1D=1m -1),也可用度作单位,1D=100度。 常见的屈光不正(常)眼有: 1)近视眼:眼睛不经调节时,平行光入射会聚在视网膜之前,即眼睛的会聚能力加强,这种眼睛称为近视眼。 多数近视眼是由于眼球前后距离变大,即眼轴过长引起;少数近视眼是由于角膜和晶状体对光线的折射能力过强引起。前者为轴性近视,后者为屈光性近视。 无论是属于哪种近视眼,它们的近点与远点都近移,需要配带发散透镜进行物理矫正,这种发散透镜称为近视镜。 图 近视眼图 近视眼的物理矫正 2)远视眼:眼睛不经调节时,平行光入射会聚在视网膜之后,即眼睛的会聚能力减弱,这种眼睛称为远视眼。 多数远视眼是由于眼球前后距离变小,即眼轴过短引起;少数远视眼是由于

儿童近视矫正的最好方式

儿童近视矫正的最好方式 现如今儿童近视,让越来越多的家长苦恼而又无奈;除了配眼镜、做手术,视力其实是可以训练的,只有亲身带孩子体验过的家长才会相信。当您亲眼见证孩子视力控制、提升的过程,就对思明堂完全理解了。 为有效保护儿童和青少年视力健康,思明堂儿童视力训练体系强调重视如下事项: (一)食疗和营养补充 食疗与营养补充,目的在于有目的补充眼内睫状肌与巩膜必需的营养物质,增强睫状肌的肌力,帮其恢复固有功能;加强巩膜的坚韧性,增强它对外界的抵御力量。 近视的形成与饮食有关系,多数近视患者的血钙偏低,维生素A缺乏;多数儿童和青少年近视患者的血清蛋白偏低,血钙和血色素也偏低。得了近视后,要多补充维生素A、B、族和钙、铬、锌等微量元素,少吃糖果和高糖食品。 (二)中医外调内养 中医整体调理,给眼部营造良好的气血环境。中医的方法是整体调节,强调内因为主,外因为辅。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的中医调理同样建立在中医整体观基础之上,既要纠正不良的用眼习惯,减少外因的不良刺激,同时更要重视给眼球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生理环境,从根本上增强眼睛的视觉功能。 在目前孩子学业负担日益加重,近距离用眼的问题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眼睛的调节功能,使眼睛对近距离工作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无疑对青少年近视的防治工作具有极为积极的意义。 对于调节不足,眼轴偏短的远视和视网膜神经细胞发育障碍的弱视,基于经络和穴位的中医疗法更是由内而外的发挥着促进发育,增强调节能力的作用。 (三)做好眼保健操很重要 眼保健操是一群众性的运动项目,它可以提高人们的眼保健意识,调整眼及头部的血液循环,调节肌肉,改善眼的疲劳。眼保健操是根据祖国医学推拿、经络理论,结合体育医疗综合而成的按摩法。它通过对眼部周围穴位的按摩,使眼内气血通畅,改善神经营养,以达到消除睫状肌紧张或痉挛的目的。 眼保健操必须经常操练,做到动作准确,并持之以恒。无论人体哪个部位,适当的保健都是有好处的。同样,眼保健操可以缓解视疲劳、放松眼部肌肉、通经活络、改善眼部血液循环,所以它在防治近视方面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实践表

为什么有的屈光不正戴眼镜也矫治不了

为什么有的屈光不正戴眼镜也矫治不了文章导读: 在眼科门诊或眼镜店,常常遇到视力不好,但戴镜仍不能矫正的问题,有些时候,连经验丰富的验光师都感到为难。笔者就上述问题,以眼科临床的角度,从屈光不正的方面,与眼镜行业的同道提出讨论。为什么有的屈光不正戴眼镜也矫治不了。 屈光不正是眼镜行业服务的主要对象。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而这三种情况并不是都能通过戴镜得到满意矫正。就近视而言;因为高度近视的眼球,高度近视的眼病是致盲性眼病。高度近视和进行性近视的眼球往往伴有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度数越深矫正越不满意。 远视眼常常伴有弱视。应在四到六岁,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散瞳验光后,配戴足够度数的正镜片后,再加强用眼训练,以利视力的恢复和提高。并且每年要复查换镜一次。否则,等到十岁以后,再配镜矫正,不管有没有斜视形成,视力都不能得到矫正。 远视眼开始戴镜时,可能比不戴镜的视力还要差,应在医生的配合下,做好远视患儿家长的思想工作,坚持戴镜和训练。在弱视眼视力恢复后,仍不能立即摘掉眼镜。随着患儿眼球的成长,患儿眼球的前后轴越来越接近正常,远视的度数越来越低。只有视力在戴镜与不戴镜的情况下都一样,而且不戴镜时并没有眼疲劳,才可摘掉眼镜。 散光眼中只有规则散光才能戴镜矫正。轻度散光,虽然不规则也能通过戴隐形眼镜来矫正。散光度数过大或者两眼散光参差或者不规则散光,戴镜后都不能满意矫正。 屈光参差中;按两珍屈光参差0.25D,两眼视网膜上影像大小可发生0.5%的差别。两眼视网膜的像差不能超过5%,否则就不能忍受。如两眼屈光度相差在-3.5D以上,在矫正视力时,可能要放弃一眼的视力矫正,取屈光度较低一眼的矫正视力作为生活中的注视眼。这样只能成为单眼注视。

屈光不正配镜原则

屈光不正配镜的矫正原则 1、远视眼的处理及配镜原则 由于远视眼无论看远和看近都需要调节,因此远视眼与调节有着密切的关系。低度远视由于动用调节可来弥补屈光不正,因此可以不表现出任何症状。青少年调节力是最强的,即使是中度远视也可以不表现出任何症状。高度远视由于动用调节也弥补不了屈光力的缺陷,所以看不清外界物体,看近时症状尤为明显。由于以上原因,远视眼的患者验光经常会受年龄、度数、主诉症状、眼位、职业等影响、 ⑴如果没有斜视、平常工作生活没有调节疲劳症状,远视力正常,可以不配眼镜。若有其中任何一个症状,都应该配镜,这主要是因人而异。 ⑵儿童在7岁以前,如果散瞳验光度数在+2DS,视力良好,无不适症状,属于生理性远视不需要矫正。但是若有弱视或内斜视就要矫正。 ⑶7~18岁的青少年,由于学习紧张,经常使用眼镜,即使有较小的度数,有症状也应散瞳验光配镜矫正。 ⑷对于幼儿和青少年来说,验光时应进行散瞳验光。用药是阿托品或氢溴酸后马托品。验光处方应从散瞳结果中减去+1DS~+2DS适应睫状肌的张力,但由于有内斜和内隐斜的应给予全矫或减去+0.50DS。 ⑸对于成年人来说若有轻度远视,由于自身有调节,工作及生活中眼镜没有疲劳症状,正常视力不受影响,可以不矫正。但随着年龄的最佳,调节逐渐减弱,症状就会出现,即使度数低也应配镜矫正。 成年人的远视初次配镜和儿童不太一样,因为儿童的适应能力比成人强,戴镜后短期很快就能适应。而成人由于长期不佩戴眼镜,睫状肌长期处于调节状态,短期内很难达到全部放松,所以配镜时不能一次全部矫正,而应在显性远视度数上加1/4的隐性度数。即使这样有些成年人也很难适应。这样我们在工作中就应根据实际情况(年龄、度数、主诉症状、眼位、职业)等综合分析,酌情处理。 ⑹散瞳时远视眼配镜应是在获得最佳视力的凸透镜中取其中度数最大的作为矫正度数。 2、近视眼的处理及配镜原则 ⑴近视眼经过正确验光,确定为真性近视后,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⑵配镜时应却最好视力的最低度数给予矫正。由于近视眼近用时刻不用调节,有些人配镜后就会造成视近困难,这时就应适当地减低近用度数,必要时可单配近用镜。 ⑶有轻度近视散光者可给予低度矫正。对于高度近视者初次配镜,若不能全部矫正,应首先选低度矫正,适应后再全部矫正。 ⑷若单眼近视且度数低于-3.00D,试戴后如无不适主诉,可以配普通的框架眼镜。若试戴后感觉不舒适,无法适应可以建议采用隐形眼镜。 3、散光眼的处理及配镜原则 ⑴散光眼配镜时的原则是不要过矫,宁低勿高。顺规散光可低矫,逆规散光要足矫。 ⑵单纯的散光小于或等于0.25DC时,可不急于配镜。患者有近视或远视,即使只有+0.25DC 散光,若有症状或影响视力时也要配镜。患者散光度数、轴位的确定一定要取觉于主观验光,但主观验光一定要有检影、电脑验光结果作为客观依据。 ⑶当遇有高度散光患者戴镜不适应时,一种方法是先低度矫正,待适应后再逐渐加深直到全部矫正。另一种方法是按球面等价度计算。 例如: -3.00DS/-4.00DC×180 →-3.50DS/-3.00DC×180 ⑷有斜视的散光者,应以散瞳检影为准,应该全部矫正,但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有高度散光者可酌情减去1/4~1/3的柱镜。 ⑸若有不规则散光者,可配戴角膜接触镜或建议手术。

眼睛的屈光不正及物理矫正实验报告

模拟眼睛的屈光不正及物理矫正 实验目的: 1.理解并掌握光焦度、屈光度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2.理解并掌握薄透镜成像规律,计算薄透镜的屈光度; 3.模拟眼睛屈光不正光路,理解物理矫正原理。 实验原理 从光学角度看,眼睛是一个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光学系统。理论和实验都已证明,当发光体的光线经光学系统成像后,若物距为S 、像距为'S 、透镜的焦距为f ,则三者之间的关系满足高斯公式: f S S 1 '11=+ 光焦度是指焦距的倒数,表示着透镜的发散或会聚本领,单位为屈光度D (1D=1m -1),也可用度作单位,1D=100度。 常见的屈光不正(常)眼有: 1)近视眼:眼睛不经调节时,平行光入射会聚在视网膜之前,即眼睛的会聚能力加强,这种眼睛称为近视眼。 多数近视眼是由于眼球前后距离变大,即眼轴过长引起;少数近视眼是由于角膜和晶状体对光线的折射能力过强引起。前者为轴性近视,后者为屈光性近视。 无论是属于哪种近视眼,它们的近点与远点都近移,需要配带发散透镜进行物理矫正,这种发散透镜称为近视镜。 图 近视眼图 近视眼的物理矫正 2)远视眼:眼睛不经调节时,平行光入射会聚在视网膜之后,即眼睛的会聚能力减弱,这种眼睛称为远视眼。 多数远视眼是由于眼球前后距离变小,即眼轴过短引起;少数远视眼是由于角膜和晶状体对光线的折射能力过弱引起。前者为轴性远视,后者为屈光性远视。 无论是属于哪种远视眼,它们的近点与远点都远移,需要配带会聚透镜进行

物理矫正,这种会聚透镜称为远视镜。 图远视眼图远视眼的物理矫正本实验中利用透镜A作为眼睛,像屏作为视网膜来模拟眼睛的成像过程。通过前后移动像屏来模拟轴性近视和远视眼的屈光不正成像原理,利用透镜B (焦距小于透镜A)和透镜C(焦距大于透镜A)来模拟屈光性近视和远视眼的屈光不正成像原理,并用一块凹透镜D和一块凸透镜E分别模拟矫正眼睛屈光不正的近视镜和远视镜。最后通过高斯公式来求出矫正镜的焦距。 实验仪器 光具座及附件、光源、物屏、像屏,不同焦距的薄透镜。 薄透镜共5片 薄透镜A焦距为200mm (模拟眼睛) 薄透镜B焦距为150mm(模拟屈光性近视眼) 薄透镜C焦距为250mm(模拟屈光性远视眼) 薄透镜D焦距为-150mm(模拟近视眼矫正镜) 薄透镜E焦距为600mm(模拟远视眼矫正镜) 实验内容 1.共轴调节 透镜成像存在着像差,成像系统应尽量在近轴区域。为达到上述要求,应使各光学元件的主光轴重合,习惯上称同轴等高,即共轴。 此外,成像系统中的各量,如物距、像距及透镜移动的距离等都是沿着主光轴计算长度的。长度是按光具座的刻度来读取的。为测量准确,透镜主光轴应与光具座导轨平行。共轴调节可分为粗调和细调两步来做。 首先粗调,将各光学元件置于光具座上,并靠拢排列。调节其高、低、左、右,使光源、物屏、透镜、像屏等的中心同高共线并平行于导轨。各元件所在的平面要相互平行且垂直于导轨轴线。 然后再细调,依靠成像规律来判断:将像屏、物屏置于光具座上,使其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