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9届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历史阶段特征(原创)

全国2019届新课标高考二轮复习必备——历史阶段特征(原创)

模块一中国古代文明

(政治、经济、文化尽显文明古国风采;专制、抑商、海禁导致近代发展迟滞)

一、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21年)

1、远古文明的缓慢演进——原始社会时期(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070年)

(1)、政治上:先后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两个阶段。原始社会晚期盛行禅让制。

(2)、经济上: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刀耕火种,先后经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兴起。各部落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共同劳动,产品平均分配。(3)、文化上:原始宗教、图腾崇拜、象形文字出现,原始艺术产生。

2、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夏商周三代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1)、政治上:夏朝时,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并为后世所沿用,出现了早期的国家制度。

夏商两朝实行内外服制度。西周盛行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奴隶社会

走向鼎盛时期,对古代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以及伦理观产生了深刻影响。(2)、经济上:井田制是主要土地制度,由奴隶集体劳动,劳动成果全归奴隶主所有。青铜铸造业发达,进入“青铜时代”。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职业商人出现。

农耕文明雏形渐现。

(3)、文化上:流行占卜。甲骨文已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学在官府”,教育由官府垄断,贵族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3、由奴隶主义社会向封建主义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1)、政治上:王室衰微,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走向崩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雏形渐现。贵族政治走向没落,官僚政治开始形成,

国家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各诸侯国纷纷实行富国强兵的改革,中国迎来

了第一个大变革时代。

(2)、经济上:铁犁牛耕使用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开始形成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

纺织业、冶铁业等成为手工业的主要部门,民营手工业艰难起步。私商成

为社会的一大群体,商业初步繁荣。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出现。

(3)民族关系上:通过争霸兼并战争和经济文化交流,以华夏族为核心的各民族融合进程加快,奠定了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4)文化上:科技成就,世界领先。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百花竞艳。

私学兴起,“学在官府”被打破。

二、封建大一统——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政治上:中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多民族大一统局面。秦代开创了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

汉承秦制,发展形成了“中外朝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时期

逐渐解决了“王国问题”,设置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监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在秦朝正式建立,在汉代得到发展。郡县制成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的重要标志。以孝廉为选拔依据的察举制成为汉代主要选官制度。

2、经济上:政治统一和货币、文字与度量衡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以

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汉代出现了耧车和代田法,农业生产技术进

步。汉代的炒钢技术和青瓷制造技术代表了手工业的进步。盐铁专卖,商业发

展受到严格限制。经济发展主要在黄河流域(北方地区)。对外贸易开始,陆

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开通,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丝绸开始远销欧洲。

3、民族关系上:秦汉王朝加强了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有效管辖,拓展了疆域,加强内地

同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

4、文化上: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尤其是造纸术的发明。文学上出现了新的文

体——汉赋。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加强思想控制。从秦代的“以法为教,焚

书坑儒”到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思想几经变迁,统治阶级进

一步加强了意识形态的控制。儒家思想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

思想。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外来文明(佛教和与之相关的文学艺术)开始融入

中国文化。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且有气势恢弘特点。

5、对外关系上: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的开辟,开辟了中国与欧洲交往的新纪元。中国

对外友好交往的格局初步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影响

远及欧洲和非洲。

三、封建国家的分裂与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1、政治上:国家长期分裂,政权更迭频繁,战乱频仍。南北政权并立、对峙。九品中正制

维护士族的政治特权,选拔官员看重出身和门第,不注重才能,成为主要选官

制度。门阀士族政治特色鲜明,成为这一时期封建统治社会基础。

2、经济上: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士族庄园经济与

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均田制开始实施,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

3、民族关系上: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民族杂居,民族政权对峙。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

交流频繁,出现了民族融合和少数民族汉化(封建化)的高潮。

4、文化上: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体现了民族融合的特色。思想领域异常活跃,佛道的迅

速传播冲击儒学地位。科技成就较为突出,书法进入自觉阶段,“以形写神”

的绘画理论推动了绘画艺术发展,建安文学成就辉煌。专门介绍农业生产经验

和知识的著作进一步发展。

5、对外关系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四、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

1、政治上: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盛世局面。实行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扩大了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日

趋完善。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2、经济上: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实施,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出现全面兴盛的局面。

曲辕犁和筒车出现,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手工业纺织技术高,制瓷业形成

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重要工商业城市遍布南北,长安和洛阳成为国际性大都

市,市坊制度盛行,商业发展依然受到严格限制。安史之乱后,全国经济重心

逐步南移。对外贸易海陆并举,瓷器开始大量出口。

3、民族关系上:中央王朝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以及

内地同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边疆的开

发,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

4、对外关系上:隋唐对外交通发达,政府对外政策开明,中外人员外来、经贸交往和文化

交流频繁,推动了“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的形成。

5、文化上:全面繁荣,兼收并蓄(广泛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成果),世界领先,影响深远(“中

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形成)。“三教合一”局面形成,儒学遭受挑战,儒学大

师开始探索复兴之路。书画艺术大放异彩,唐诗进入黄金时期。雕版印刷与火

药应用,标志科技发展进入新阶段。

五、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1368)

1、政治上:由分裂割据到几个民族政权并立对峙再到全国统一。北宋时的“强干弱枝”、

元朝时的行省制等措施促使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政治中心

东移格局确立,汉族先进的封建政治制度向边疆地区拓展。中原封建王朝“积

贫积弱”,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势力大大发展,并最终统一全国。

2、经济上: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完成。土地租佃关系的发展促

进了农业的繁荣。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进一步扩展。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

手工业部门,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都”。商业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市坊制

度和日中为市的传统被打破,商业空前繁荣。北宋时开始使用纸币,海外贸易

有了重大发展。

3、民族关系上:民族政权并立,民族政权之间战和交织,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依然是民族

关系的主流。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加快,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在

元朝时又一次出现了民族融合的高潮。

4、对外关系上:北方地区对外陆路贸易受阻,到元朝时陆上丝绸之路得到恢复。南方地区

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外海外贸易比较发达。东学西渐出现高潮,中

华文明对人类社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

5、文化上:四大发明进入定型时期。理学兴起并成为官方哲学,对文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宋词的繁荣和元曲的兴盛表明文学逐步世俗化、大众化。风俗画盛行。少数民

族文化同汉族文化进一步交融。

六、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时期(1368——1840)

1、政治上:明朝废丞相、置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

并且日益僵化、腐朽、反动,对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反映出封

建制度逐渐走向衰落。

2、经济上: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农产品日益商品化。明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

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白银成为主流货币。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大量工商业市镇兴起。在商品经济活跃的基础上,资本主义萌芽得以产生并有

缓慢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已

经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3、民族关系上:明清政府注意发展民族之间的往来,平定了民族分裂势力的叛乱,加强了

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幅员辽阔的版图最终确定,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大家庭在清朝基本定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