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提纲八下新教材_提纲

历史与社会提纲八下新教材_提纲
历史与社会提纲八下新教材_提纲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

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提纲(重要资料 妥善保管)

【本单元综合解说】

本单元主要讲说了中国农耕文明的新高峰——明清两朝的统治(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这一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空前和发展,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疆域版图。明清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新旧力量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激烈,君主专制统治高度膨胀。清朝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钳制思想等政策,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因素的成长,使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力量对比发生逆转。远离世界发展潮流

一、明清帝国的兴替

(二)、清朝(1616-1912):

(女真努尔哈赤 皇太极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抵御外来侵略 (二)、加强边疆治理

★★1.明清民族政策:明:消极防御政策(增修长城);

清:怀柔政策(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喇嘛庙,接见蒙古、西藏等首领,与他们联络感情,册封达赖、班禅等);“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形胜顾难凭,在徳不在险”

★★2.中央政府加强边疆地区管理措施:

西接西伯利亚

清朝疆域版图

②意义:维护国家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三、农耕文明的繁盛

知识拓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二、★晚明科学巨匠

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一、★★皇权膨胀

二、近代前夜的危机

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二、★★鸦片战争欧美和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的对比

第六单元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

【本单元综合解说】

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15、16世纪,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与此同时,欧洲经历了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的重大变革,人性取代神的权威,科学得到传播,自由平等思想广为弘扬。17、18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英法先后掀起革命浪潮,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在北美人民经过独立战争,获得了国家独立,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

一、手工工场的出现

出现:中世纪后期,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

特点:出现雇佣劳动,工场主是生产的组织者;工人多,分工合作;生产规模大,产量高。影响:商人、银行家和工场主的影响日益增大。

二、新航路的开辟

(一)★原因:(根本)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②对货币尤其是黄金的狂热追求。

③对东方商品的需求。

④对东方的贸易被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和阿拉伯人操纵。

⑤《马可?波罗游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⑥传播基督教。

(二)★条件:

①造船技术和航海知识的进步。②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已经传入欧洲,

③“地圆说”的流行。④一些欧洲国王的支持。

⑤航海家具有探险精神,以及超人的意志和智慧。

(四)

影响 1.积极影响:

(1)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基础。(2)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3)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4)促进了动植物品种的交流和传播,如产自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甘薯传入亚洲和欧洲

2.消极影响:

(1)葡萄牙和西班牙等殖民国家对美洲、非洲和亚洲进行殖民扩张,掠夺土地和财富,野蛮地屠杀奴役当地居民,贩卖奴隶。

(2印加文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

一、文艺复兴运动

(1)背景:中世纪时,欧洲处在天主教会的绝对统治下。教会要求人们服从“上帝”的安排,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人们在神权的束缚下,不能自由表达人的内心的情感。(禁欲主义) 14世纪,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里,新兴的资产阶级认为自己能创造财富,也应该享受生活,他们要求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

★(2)概念: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相信人的力量,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作用于需求。

(3)地区:首先兴起于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随后传播到法国、德国、英国等其他国家。★(4)代表人物及作品:

①但丁:意大利中世纪最后以为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神曲》

②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巨匠”;《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③莎士比亚:英国,《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④米开朗琪罗:意大利,《大卫》《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

(5)意义:是一次新兴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思想逐渐从中世纪宗教愚昧、专制主义中解放出来。追求自由、民主与科学。

二、科学革命

★(一)、代表人物及主张:

①哥白尼:波兰科学家,提出“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否定了教会的权威,改变人们对自然、自身的看法;鼓励人们去探索自然规律,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②布鲁诺:意大利科学家,发展了哥白尼学说,提出宇宙是无限的。被火刑。

③伽利略:意大利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天文望远镜)

④牛顿:英国科学家,把科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贡献主要在物理学领域,其中最突出的是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

意义:科学革命诞生了近代科学,旧的观念被打破,科学受到推崇,科学知识得到普及。使自然界不再神秘莫测,人们逐渐触摸到自然界跳动的脉搏,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类迎来了技术发明的高潮。

三、启蒙运动

(一)、背景: 17、18世纪,西欧先进的思想家们相信,人类社会也受一定法则的支配,人有能力靠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去发现这个法则,并把这种能力称为“理性”。为了张扬这种理性的力量,他们发展了启蒙运动。

★(二)含义:法国出现一些思想家,号召人们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天主教会,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

★(三)、代表人物:

①伏尔泰:启蒙运动的巨匠,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权利。倡导君主立宪。倡导自由(我不同意你所说的一切,但我将誓死捍卫你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

②卢梭:提出人民主权的理论,

③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还强调三权互相制约的重要性,即防止腐败和极权。

★(四)、意义:撼动了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统治。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

第三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一、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时间:1640–1689年

★(二)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三)根本原因:查理一世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过程:★①1640年,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召开议会。议会中的很多议员拒绝通过征税的法案,并要求限制王权。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②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挑起了内战。

★③1649年,议会军在克伦威尔的领导下,取得战争的胜利,查理一世被押上了断头台,成立共和国。④旧王朝复辟。

★⑤1688年,资产阶级发动政变,采取不流血的方式推翻了复辟王朝(光荣革命)。

★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对王权做了限制,该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停止法律的实施或者废除法律;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得随意征税;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建立常备军。《权利法案》的通过,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

★(五)、结果及意义:

结果: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议会最终取得对王权的胜利。

性质:是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进步。

国内意义: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为英国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世界意义: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二、美国的诞生(美国独立战争)

★(一)、时间:1775-1783年

★(二)、主要领导人:华盛顿(美国第一任总统)

★(三)、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四)、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五)、战争过程:①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枪声,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②1776年7月4日,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美国独立日)③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④1781年,美国人民最终打败了英国军队(约克镇),双方转入和平谈判。⑤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六)、 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美国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还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制。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七)、★性质和意义:

★性质:既是民族解放战争(美国反抗英国的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美国打碎英国的殖民枷锁,为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意义:①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独立。②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②对法国大革命和拉美的独立运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法国大革命

(一)、大革命前的法国:

18世纪晚期,法国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全国居民(除国王外)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第二被称为是特权等级,而第三等级处于无权地位。

★(二)、根本原因:法国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过程:巴黎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

★1.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起义军攻克了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这一天成为法国国庆的纪念日。攻占巴士底狱后,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实行君主立宪制,《人权宣言》宣布,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2. 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举行起义。这次起义废除了君主制,建立共和国,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

★3. 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罗伯斯庇尔等人掌握了政权,使法国大革命达到顶峰。

(四)、★意义:法国大革命结束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也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但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法国大革命以后,虽经几次王朝复辟,但共和政体最终确立起来,延续至今。

启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真正动力。

法国大革命取得胜利的最根本原因: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同时法国大革命又是启蒙运动的一次伟大实践。

第七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复习提纲

两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英国)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1个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4个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

(1)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市场)――市场条件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束缚生产发展的障碍――前提条件(制度保障)

(3)通过海外掠夺,积累起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本和原料――资本、原料条件

(4)在国内通过圈地运动获得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劳动力条件

二、工业革命进程:

1、工业革命概况:

(1)开始行业:棉纺织业;

(2)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

(3)开始的标志: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珍妮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

(4)完成时间:19世纪40年代(上半期);

(5)完成标志: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工场手工业。

2、代表人物及发明

(1)1782年,瓦特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真正实用价值的蒸汽机。

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的优点:用煤和木柴做燃料,效率高,不受季节和地理位置限制。(2)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3)水力纺纱机

(4)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交通运输行业)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把热转化为机械运动,这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力的巨大进步。

3、工业革命的扩展:法国和美国等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世界其他国家或早或晚都进行了工业革命。

4、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对世界的影响:开启了欧美社会工业化及现代化进程.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开始城市化的过程。总之,工业革命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

②对英国的影响:1840年前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P61

5、认识与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国家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积极学习各国的先进文明成果。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学的世纪”:19世纪中期科学家们完善了热能转化为机械动力的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1、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

2、开始标志: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影响:电力在工厂和家庭中得到普遍应用,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开始国家:美国、德国

发电机、电灯:

1、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1866年,德意志人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

3、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4、1879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发明大王”。(还有电表、

留声机、复印机、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等发明)

影响: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电话、电报:

1、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

2、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有线电话;

3、1895年,意大利人马克尼发明了无线电报。

影响: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汽车、飞机:

1、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1885年,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

2、1903年12月,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影响:增强了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们之间的交流。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流水线生产出现:美国人亨利.福特首先采用流水线生产方法。

资产阶级革命、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的内在联系:

(1)新海路开辟使世界日益联系成了一个整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市场和劳动力,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

(2)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为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综合探究五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时间:郑和下西洋 1405-1433(明朝)

哥伦布航海 1492

特点:时间长、时间早、规模大、船只数量多

时间短、时间晚、规模小、船只数量少

最远到达地方: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美洲

目的(动机):友好交往、炫耀国威加强了明朝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和友好往来。

寻找黄金、获取商业利益

影响:它采取的是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给明朝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而遭废止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推动全球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但导致了对美洲财富土地的掠夺,对印第安人的奴役

历史评价要求全面、客观、公正。哥伦布远航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他们的贫穷和落后;同时在客观上市掠夺的财富成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有其进步性。

对于哥伦布的评价:哥伦布的航海活动,开辟了欧洲到美洲的航线,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联系起来,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但与此同时,欧洲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使古老的印第安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

工人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P62--65

1、工业革命就像一把双刃剑,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两极分化。

2、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在为西方社会的两个主要的阶级。

3、工人运动从追求经济权利发展到争取政治权利

4、 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P63

(1)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2)英国宪章运动(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3)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5、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上半期)

(1)代表人物:(法)圣西门、傅立叶、(英)欧文――新和谐公社

(2)特点: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对资本家的剥削本质没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把理想社会的实现,寄托于个别统治者和开明富豪的支持。

6、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创立的条件:①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为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②思想条件:空想社会主义;③阶级条件:三大工人运动标志了无产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④实践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考察了当时工作的情况,亲自

参加工人阶级的斗争。

(2)标志: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的创立

(3)内容:号召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3)意义:《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的号角,成为工业时代的最强音。

7、巴黎公社——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1)成立时间:1871年3月

(2)人物:巴黎人民

(3)革命措施:建立工人自己的军队和行政、司法、立法机构,让工人自己管理工厂灯;

(4)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5)政权性质: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6)国际歌创作:欧仁.鲍狄埃作词,狄盖特谱曲。

德国统一P66—68

一、统一的原因:

国家分裂状况越来越大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经济的发展要求把统一问题提上日程,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二、统一过程:议会和民主武力和战争(俾斯麦,被称为“铁血宰相”)

三、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原因: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农业;良好的教育和行政体系;单一的日耳曼民族;强有力的领导(俾斯麦);素来好战,对领土抱有无止境的扩张野心,梦想统一德意志;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战斗力强。

四、统一的经过(三次王朝战争)

丹麦(1864)奥地利(1866)法国(1870)

五、德意志帝国的建立:(1871,凡尔赛)

六、德国统一的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自上而下的统一战争(资产阶级革命)

七、德国统一的影响

(1)积极:实现了德意志民族长期以来的梦想,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对德意志民族的进一步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统一后的30年内,德国在经济、军事、科学方面一跃为世界强国(2)消极:通过铁血道路实现,奠定了未来德国军国主义的传统,逐渐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同时,保留了君主政体。德意志民族的民主、自由愿望并未得到充分实现。

美国南北战争P68--70

一、美国南北战争:

1、美国领土的扩张:方式:购买、抢占、吞并

结果:成为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

2、西进运动:①含义:P68

②评价:印第安人西迁的历史是印第安人的血泪史,西进运动的历史又是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3、背景:

①南北经济制度的尖锐矛盾(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南方种植园经济)

②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南北矛盾的核心)

4、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5、过程:①爆发: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

②初战:北方军事上一再失利;

③扭转战局:颁布《宅地法》;1862年9月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④结果:1865年,北方获胜,维护了国家统一。

6、性质: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7、意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出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8、局限性:但美国种族歧视依然严重,种族平等问题仍未彻底解决。

9、启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二、评价林肯: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领导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为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但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他也有软弱的一面。

俄国、日本的改革P71--74

一、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①16世纪中期,俄国盛行农奴制,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那时的俄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②17世纪,俄国开始出现手工工场,但是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缓慢。③1689年,羡慕西欧先进科技文化的沙皇彼得一世掌握实权。

2、目的:为了使俄国成为强国。

3、措施: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的改革。

4、作用: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5、性质: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二、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1、目的:①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阻止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运动的发生。②为了维护沙皇统治和贵族、地主利益。

2、原因:①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②(根本原因)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④(直接原因)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惨败,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3、时间:1861年

4、人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5、措施(内容):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1861改革》,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②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6、性质: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7、影响(意义、作用):①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②局限性:这次改革留下大量封建残余。

三、日本明治维新

1、原因:①日本资本主义生产的不断发展;②幕府的封建统治和闭关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一些大名和武士地位下降使他们对将军不满,要求改变现状,同商人、新兴地主日益接近;④西方列强的侵略打开日本的大门,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

2、时间:1869年

3、人物:明治天皇

4、方式: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后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内容:①政治上,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管理(“废藩置县”),以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平民可以自由择业。

②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③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④军事上,开始实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 6、政体: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也称《明治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至此,明治维新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

7、性质:1869年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7、意义: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重大转折点。

8、明治维新取得成功原因:

①日本的幕府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够迅速壮大;②倒幕派掌握了较大实力,经过斗争,推翻了腐朽的幕府统治;③倒幕派建立新政权以后,大刀阔斧地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④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镇压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斗争,客观上使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一、新航路开辟以后,最先走上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道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法国等。

二、罪恶的“三角贸易”:(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英国后来居上。)①背景: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锐减,种植园主急需黑人劳动力。

②简单经过:

③时间:延续了三百多年(16世纪---19世纪)

④影响: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给黑奴带来了悲惨的命运、血腥的资本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⑤三角贸易的影响有哪些?(提示:从欧洲、美洲、非洲来思考;从殖民者、殖民地方面思考)

(1)对欧洲:大发横财,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殖民者的资本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对殖民地掠夺基础上的。

(2)对美洲:黑人奴隶为美洲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

(3)对非洲:丧失近亿精壮劳动力,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阻止其文明的发展。

三、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相继打败了对手西班牙、荷兰和法国。18世纪后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1、英国对印度的掠夺:

①时间:17世纪

②人物:克莱武

③机构:东印度公司

④特点:沿海建立贸易据点内地扩张掠夺财富

⑤影响:掠夺无数的财富,发展国内经济,广阔的殖民地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英国殖民者贪婪成性,正是他们的贪婪侵略,造成印度贫困和落后;同时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四、印度民族起义:

①背景:19世纪中期,英国的殖民统治导致印度民族矛盾尖锐。

②时间:1857年—1859年

③领导人:章西女王

④结果:反抗战争失败

⑤影响: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⑥启示:热爱和平,反抗侵略。

五、拉丁美洲的人民战争:

1)背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受欧洲启蒙运动、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掀起了独立运动。

2)海地独立:(独立前是法国殖民地)

①时间:1804年

②意义:揭开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序幕。

3)领导者: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拉美独立之父”)

圣马丁解放了阿根廷和智利等地。

4)结果:①摆脱了西班牙、葡萄牙在南美洲的殖民统治。

②1822年,巴西宣布独立,除古巴等少数地区外,几乎整个拉丁美洲都获得了独立。

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P82--85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

1、三大产业:第一产业:农业、手工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商业、交通运输业、银行业、服务业等

2、工业化:工业占据社会生产主要地位;城市化: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城市的生活方式取代了原来农村的生活方式,城市成为工业文明的中心和象征。

3、工业化和城市化在带来文明的好处与坏处:参考书本第83页

二、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奠定了现代生活的基础

①饮食结构合理②平均寿命延长③生活质量提高④妇女地位提高⑤教育普及⑥服饰、娱乐活动 {注} 这些生活上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有了根本改善,政治地位也没有得到提高,原因是贫富分化加剧,国家政权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广大人民群众不可能享受到工业文明。

★★★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方式):

(1)革命方式:英国、法国。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大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民族独立运动:如美国。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颁布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政体。

(3)改革方式:如俄国、日本。俄国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4)王朝战争的方式:如德国。普鲁士宰相俾斯麦运用出色的外交和军事手段,先后与丹麦、奥地利、法国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均取得胜利,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从而使德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历史与社会(八上)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八上)复习提纲 复习方法和步骤:(三步走,一路问) 1.结合提纲和笔记看书,并在书上打记知识要点。 2.结合作业和试卷再看书,补充知识、熟悉题型和解题方法与技巧。 3.做课外习题,查缺补漏。 4.如有不懂的问题,来问老师。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导言:1、什么是史前时代?史前时代人们主要依靠什么工具过着怎样的生活? 2、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人猿相揖别 1、什么时候哪国科学家谁研究发现,高级生物是由什么生物进化而来? 2、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什么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什么? 3、古人类学家把什么看作是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 4、人类特有的本领是什么? 5、人类诞生以什么为标志?至今有多少年历史? 6、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叫什么?距今多少年?在哪里发现的? 7、北京人距今多少年?生活在什么地方?开始使用什么火?火的使用有什么作用?过着 什么样生活? 8、山顶洞人距今多少年?生活在什么地方?它是怎样取火?生活的群体是按什么关系结 合起来的氏族? 9、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体貌特征的什么区别? 二、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 1、根据什么变化,可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工具有什 么不同? 2、什么时候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怎样出现的?有何影响? 3、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新在哪里?请说出两方面的表现。(生产工具新,主要 使用磨制石器;生活用品新,主要使用陶器)

4、对比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文化特点的异同?(时间、地点、自然环境、建筑形式、 反映的是什么流域的文化、主要农作物、驯养的动物、陶器) 5、世界上最早的村落出现在哪里? 6、史前时代人们的精神生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艺术、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科学 萌芽等方面)P14-15 三、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是什么? 2、描写特洛伊战争故事的是古希腊的什么史诗? 3、传说中黄帝的功绩有哪些? 4、传说中炎帝的功绩有哪些? 5、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什么意义?(从不同侧面揭示 历史事实,都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 6、炎帝和黄帝距今有多少年?它们为什么被称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①他们的发明创造 从物质、精神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②共同开发黄河中下游两岸,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7、什么叫禅让? 8、谁三过家门而不入,用什么方法治理水? 9、请你谈谈在保护文物古迹时可能与哪些方面发生矛盾?你认为怎样保护文物古迹?保 护文物古迹有什么意义?(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或实物资料,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一、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1、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什么? 2、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国? 3、四大文明古国与哪些河流有关?说明什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提纲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提纲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一、亚非大河文明 1. 古代埃及 地理位置:位于非洲的北部,在埃及东北部的茫茫沙漠中 河流:尼罗河 发展历程: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的沿岸形成最初的几个小国。 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初步建立起统一的埃及国家。 公元前3000年,形成象形文字。 公元前15世纪,埃及的国力强盛,对外征战,开疆扩土。 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 公元7世纪,这片土地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古埃及人逐渐与阿拉伯人融合。文明:(1).埃及的统治者被称为法老 (2).法老动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为自己修建了宏大的建筑——金字塔。 (3).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 (4).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河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埃及人把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每个4 个月,每月30天,岁末再加上5天的宗教节日,一年就为365天。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太阳历 (5).古代埃及的医学发达,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2. 古代西亚国家: 地理位置:亚洲西部,诞生于幼发拉底河河底格里斯河畔。从地图上看,它形似一弯新月,所以有“新 月沃地”之称。 发展历程: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南部出现了很多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莫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 文明:(1).汉莫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莫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发明了楔形文字。 3. 腓尼基人发明了腓尼基字母。 古代印度:(摩亨佐·达罗) 地理位置:在南亚次的大陆上,周围有两条重要的河流——印度河和恒河。 发展历程: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城市国家。 公元前6世纪,出现了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被称为释迦摩尼) 公元前3世纪,国王阿育王大力宣扬佛教,佛教一时兴起,向外传播。 历史文明:(1).出现了“种姓制度”,分别从高到低被分为:婆罗门(是祭司和贵族,掌握神权),刹帝 利(由国王、武士和官吏组成),吠舍(广大的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首陀罗(被征服者和贫困破产的人)。 (2).出现了佛教。 (3).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他们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 二、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1. 早期国家与社会 发展历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全册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 1. 1368年( )率领起义军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今江苏南京)。朱元璋就是( )。明成祖朱棣将都城迁到北京。 1627年,高迎祥、张献忠、( )等人先后起义,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 2.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 宁远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3. 从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 )”。 ▲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克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南至南海诸岛; ▲清朝前期的疆域图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4. 明朝的统治:明前期;①政治上,废除( )、创设内阁、设( )机构和迁都北京;②经 济上,奖励农耕,轻徭薄赋和提高手工匠身份;③外交上,明成祖派( )下西洋;④影响:强化皇权;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开辟了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响。 明中后期;改革赋税制度;影响: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 )经济的高度繁荣。 5. 明清时期的不同名族政策 明朝:主要以防为主,采取比较被动的( )政策; 清朝:比较积极主动,采取( )的政策笼络其他少数民族。 6.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明朝:▲16世纪中期,( )、俞大猷抗击倭寇; ▲1662年( )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清朝:▲17世纪中期(康熙年间)抗击沙俄侵略,两次雅克萨之战,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天山以北的( )叛乱; ▲乾隆年间清朝平定天山以南的( )叛乱,后来,清政府设置( ),管理整个新疆地区的事物。 ▲册封( )、( )(金瓶掣签制度),设置( ); ▲明清时期,( )加强中央与西南少数名族地区的联系。 意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奠定了今天我国多名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6. 农耕文明的繁盛 农业的繁盛 1.多熟制的种植制度逐渐成熟; 2.大量新品种被培育出来; 3.( )、( )等高产作物引进。 手工业的发展 1.手工业繁荣; 2.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3.出现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产生( )的萌芽。 商业的繁荣 1.工商业市镇的兴起与繁荣; 2.商帮的形成,( )、( ) 海外贸易的发达 1.茶叶、生丝、土布、瓷器等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2.白银在明代中后期成为主要货币。 7.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时间:明朝中后期;地点:苏州、松江等江南地区 行业:纺织业部门;典型表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特征:以生产商品为目的,具有雇佣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8.进步思潮 代表人物:黄宗羲主张:批判专制皇权,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doc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夏习提纲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1、什么是史前时代?史前时代人们主要依靠什么工具过着怎样的生活? 2、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人类相揖别 1、什么时候哪国科学家谁研究发现,高级生物是由什么生物进化而来? 2、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什么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什么? 3、古人类学家把什么看作是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 4、人类特有的本领是什么? 5、人类诞生以什么为标志?至今有多少年历史? 6、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叫什么?距今多少年? 7、北京人距今多少年?生活在什么地方?开始使用什么火?火的使用有什么作用?过着什么样生活? 8、山顶洞人距今多少年?生活在什么地方?它是怎样取火?生活的群体是按什么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9、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体貌特征的什么区别? 二、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 1、根据什么变化,可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工具有什么不同? 2、什么时候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怎样出现的? 3、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新在哪里?请说出两方面的表现? 4、对比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文化特点的异同?(时间、地点、自然环境、建筑形式、反映的是什么流域的文化、主要农作物、驯养的动物、陶器) 5、世界上最早的村落出现在哪里? 6、史前时代人们的精神生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三、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是什么? 2、描写特洛伊战争故事的是古希腊的什么史诗? 3、传说中黄帝的功绩有哪些? 4、传说中炎帝的功绩有哪些? 5、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什么意义? 6、炎帝和黄帝距今有多少年?它们为什么被称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7、什么叫禅让? 8、谁三过家门而不入,用什么方法治理水? 9、请你谈谈在保护文物古迹时可能与哪些方面发生矛盾?你认为怎样保护文物古迹?保护文物古迹有什么意义? 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一、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1、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2、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大?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总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1、直立行走对人类体质产生了哪些影响?P5 两足行走不仅是一种重大的生物学上的改变,也是一种重大的适应性改变。由于直立行走使上肢解放出来,手脚逐渐形成;直立使喉头的声道角变小,促使发音器官出现很大变化,语言产生;直立还使头颅托置于脊柱上,使视野开阔,促进脑的发育,人脑逐渐形成。 2、观察图1-3,比较猿“手”与人手的区别。P5 猿“手”同攀缘生活相适应,大拇指短小,大鱼际肌群不发达,不能灵活地同其他各指配合活动。而人手经过长期劳动,大拇指增长,拇指第二节指骨的顶端高于相邻的指掌关节,大鱼际肌群发达。因此,大拇指能够同其他四指灵活对握,做出猿类不能做的精细而多样的动作。 3、劳动对人类的诞生都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劳动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P5 从猿到人的转变,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和工具的制造,都离不开劳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现实意义: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促进社会的发展,劳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要以劳动为荣,热爱劳动,树立劳动观点。 4、古人类生活在哪些区域?(非洲、亚洲、欧洲等地) 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温暖、湿润、植物繁茂)P6 5、比较图1-6和图1-9,说说山顶洞人与北京人外貌特征的不同 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颏,脸部仍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而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山顶洞人的脸部与现代人基本相同了。 6、山顶洞人在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 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制石器与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生活群体是氏族。 7、远古人类的取火方式:雷电生火、草木自燃生火(天然火);钻木或击燧生火(人工取火)。 人工取火比天然火的好处:人类可随时使用火,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自我测评]1.正确答案为B和C。2.可从身体形态(直立行走)、手的功能和面部特征等几方面思考。 3.排列顺序为:直立行走、打制石器、保存火种、熟食、人工取火。 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 1、在世界农业、畜牧业起源时期,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整体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西亚、中美洲和欧洲 2、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标志着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食物生产的革命(有了稳定的衣食来源)。①使生产工具有了显著的改进,出现了磨制石器,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②推动了原始社会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例如制陶、制革、纺织等以妇女为主的手工业;③促使农业村落出现,人类逐步实现了定居生活。 3、较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先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主要有哪些不同之处? 新石器时代的“新”表现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使用上。石镰作为磨制石器的代表,侧重于生产领域;陶器作为重要的生活用具,侧重于生活领域 4、农业的产生、家畜的驯养、陶器的发明、与定居的实现有什么关系?P12 原始农业、畜牧业的产生,磨制石器、陶器的出现,使人类逐渐开始了定居生活,形成了农业村落。定居生活促进了原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也促进了人们精神生活的改善,对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5、半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半地穴式房屋。半坡遗址处于黄河流域,气候冬冷夏热、干旱少雨,半地穴式的房屋冬暖夏凉。 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总复习提纲1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总复习提纲1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1、直立行走对人类体质产生了哪些影响?P5 两足行走不仅是一种重大的生物学上的改变,也是一种重大的适应性改变。由于直立行走使上肢解放出来,手脚逐渐形成;直立使喉头的声道角变小,促使发音器官出现很大变化,语言产生;直立还使头颅托置于脊柱上,使视野开阔,促进脑的发育,人脑逐渐形成。 2、观察图1-3,比较猿“手”与人手的区别。P5 猿“手”同攀缘生活相适应,大拇指短小,大鱼际肌群不发达,不能灵活地同其他各指配合活动。而人手经过长期劳动,大拇指增长,拇指第二节指骨的顶端高于相邻的指掌关节,大鱼际肌群发达。因此,大拇指能够同其他四指灵活对握,做出猿类不能做的精细而多样的动作。 3、劳动对人类的诞生都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劳动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P5 从猿到人的转变,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和工具的制造,都离不开劳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现实意义: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促进社会的发展,劳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要以劳动为荣,热爱劳动,树立劳动观点。 4、古人类生活在哪些区域?(非洲、亚洲、欧洲等地) 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温暖、湿润、植物繁茂)P6 5、比较图1-6和图1-9,说说山顶洞人与北京人外貌特征的不同 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颏,脸部仍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而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山顶洞人的脸部与现代人基本相同了。 6、山顶洞人在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 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制石器与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生活群体是氏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 2.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定都孟斐斯→公元前15世纪 国力强盛,地跨亚非两大洲,之后由盛转衰→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后融入阿拉伯帝国中。 3.文明: 经济上:灌溉农业发达; 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国王称为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陵墓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胡夫金字塔最大); 文化上 ①象形文字----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 ②太阳历——人类历史上第一步太阳历。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河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上5天宗教日。 ③医学发达:制作木乃伊的过程,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4、尼罗河对古埃及的作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因而农业发达。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村落, 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2.主要居民: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 3.古巴比伦文明: ⑴自然环境:位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干旱少雨,水量不稳; ⑵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小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16世纪被外族所灭。 ⑶文明:经济上:灌溉农业; 政治上: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为维护统治,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 历史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内容: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性质(实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比较:现代的法律精神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汉谟拉比法典》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4.苏美尔文明:发明楔形文字,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5.腓尼基文明:发明和传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影响:腓尼基字母文字后演变成22个字母,为欧洲字母文字奠 ) 2.兴衰史:公元前2500年,开始出现城市国家,后雅利安人入侵,陆续建立起一些小国→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 国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 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 4.佛教:⑴时间:公元前6世纪⑵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⑶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只有摆脱欲望刻苦修行才能拜托苦。 ⑷发展:公元前3世纪,国王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教,佛教兴盛一时。 ⑸传播:一个是北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再有中国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称为北传佛教。另一支向南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等国。称南传佛教。 佛教在什么时候传入到中国?(西汉末年公元元年前后) 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最新九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提纲

巩固新生政权 政治: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各地,西藏宣告和平解放。 标志着中国大陆的和平解放。 经济:土地改革——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彻底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军事:抗美援朝——1950年6月,为了保家卫国。——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 月19日夜开赴朝鲜,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序幕。——1953年 克拉克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代替了《共同纲领》,成为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从1953年开始,我国经济建设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7年底,“一五”计划的各项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从此,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953 年底,“三大工程”相继竣工。(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高炉) 1956年7月,从总装备线上开出了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康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三大改造: 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大会宣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失误与挫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 又急于求成。 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规模大;所谓公,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遭受的一次严重挫折。 影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 启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尊重经济规律。 1962年以后,“左”倾思潮再度抬头,并发展成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 1966年,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动乱开始。 形成了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1976年,中共中央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乱。 影响: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民主法治被严重践踏,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摧残。 启示: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加强民主与法治的建设。 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坚决地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总复习提纲[人教版]

@历史与社会@ 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 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 手工作坊的性质:(封建社会生产关系);手工工场的性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4~17世纪,中国进入(明清)时期,出现(手工工场)。 手工工场的作用:(1.手工工场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手工工场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3.是社会阶级发生变化)。 手工工场的特点:(1出现了雇佣劳动,工场主不再亲自参加生产; 2工人多,分工合作; 3 生产规模大,产量高)。 14~15世纪,西欧处于(农业社会)。 商人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农民成为(工人阶级的前身)。 商人地位的变化:1身份的变化:他们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 2经济地位的变化:经济实力超过了王公贵族; 3政治地位的变化:商人可以担任市长; 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 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达·芬奇)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 德国)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德国)的(马丁·路德)最早发起欧洲宗教改革。 (英国)的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英国科学家牛顿主要贡献在(物理学领域),突出成就时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提出宇宙无限,没有中心。 科学的作用:(科学可以帮助人类认识自然,揭示自然界的奥秘,从而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世界。) 启蒙运动宗旨:(宣扬自由、平等、民主,反对宗教愚昧和封建专制,张扬理性的力量。) 主要代表:1(伏尔泰)法国思想家、启蒙运动的旗手,提倡天赋人权; 2孟德斯鸠法国思想家,提倡(三权分立); 3 (罗梭)法国思想家,提倡人民主权思想。 第三课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欧洲工商业的快速发展,欧洲人对贵金属的狂热追求; 2 《马可.波罗游记》激起欧洲人追求财富的强烈愿望; 3 东西方传统商路被阻断,欧洲人迫切需要开辟新商路。) 1487—1488 迪亚士葡萄牙(西欧—好望角) 1492—1502 (哥伦布)西班牙西欧—美洲 1497—1498 达·伽马(葡萄牙) 西欧—好望角—印度 1519—1522 (麦哲伦) 西班牙第一次环球航行 新航路开辟的积极影响:(1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 2方便了人口的迁徙,形成新的民族; 3 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世界物种的流动;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详细版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版新 第一单元 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2. 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定都孟斐斯→公元前15世纪国 力强盛,地跨亚非两大洲,之后由盛转衰→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后融入阿拉伯帝国中。 3. 文明: 经济上:灌溉农业发达; 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国王称为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陵墓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胡夫金字塔最大); 文化上 ①象形文字----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 ,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 ②太阳历——人类历史上第一步太阳历。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河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 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上5天宗教日。 ③医学发达:制作木乃伊的过程,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4 、尼罗河对古埃及的作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因而农业发达。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村落,人 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2.主要居民: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 3.古巴比伦文明: ?自然环境:位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干旱少雨,水量不稳; ?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小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16世纪被外族所灭。 ?文明:经济上:灌溉农业; 政治上: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为维护统治,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 历史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内容: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性质(实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比较:现代的法律精神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汉谟拉比法典》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4. 苏美尔文明:发明楔形文字,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5. 腓尼基文明:发明和传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影响:腓尼基字母文字后演变成22 个字母,为欧洲字母文字奠定 ) 2. 兴衰史:公元前2500年,开始出现城市国家,后雅利安人入侵,陆续建立起一些小国→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 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 3. 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 4. 佛教:?时间: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 只有摆脱欲望 刻苦修行才能拜托苦。 ?发展:公元前3世纪,国王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教,佛教兴盛一时。 ?传播:一个是北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再有中国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称为北传佛教。另一支向南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等国。称南传佛教。 佛教在什么时候传入到中国?(西汉末年 公元元年前后) 2070年,禹建立夏朝→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公元前1064年,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商建 周,定都镐,史称西周(亡于公元前771年)→公元前772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世 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最后一任国王:桀。 3. 商朝:?青铜铸造业发达:青铜器种类多,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社会生产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司 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古代最大的青铜器。 ?商朝出现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即甲骨文。(特点: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意义:我国有可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 4. 西周:?分封制:(内容+影响:P12)?礼乐制度:(目的+要求P12) 注:商和西周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西周分封制哪些人受封?(国王亲属、功臣等) 分到什么东西?(土地等) 有什么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物,保卫周王室。) 又有什么影响?(分封制确立了周王的权威,扩大了周王控制区域) 分封制的基础是什么?(宗法制) 西周的礼乐制度用来干什么的?(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 孔子为什么推崇礼乐制度?(孔子重视尊卑等级,而礼乐制度恰恰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有无消极影响?(一方面起到了维护统治、稳定秩序的作用;一方面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年—公元前476年) 1.春秋五霸:?背景: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相互征战,争做霸主,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2.齐恒公称霸:?原因:①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军制和内政,发展经济,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②后又采纳管仲的建议,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即在尊重周王室的名义下,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③.地理位置优越,背山面海,资源丰富。 ?时间:公元前7世纪中期,举行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承认他的霸主地位。 3..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 晋国——韩、赵、魏三个国家 战国七雄:秦、楚、齐、燕、赵、魏、韩:了解相对地理位置P14; 4.社会发展:春秋时期,我国出现铁农具,并已使用牛耕,这大大促进了生产发展,也推动了社会其它方面的变化;春秋晚期,新兴地主和个体农民形成,社会结构发展了深刻的变化。 5.变法运动:魏国:李悝变法 楚国:吴起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最大影响) 6.商鞅变法: ①背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诸侯争霸的形势,秦国打出富国强兵的旗号,掀起变法运动。②时间人物:公元前395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③内容+影响:内容:1.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3.奖励军工,理由军工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4.建立县制,把原来的居民聚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 (影响:与其他各国相比,商鞅变法更加全面、彻底,是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④性质:一次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 ⑤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深得秦孝公的重用;?.符合历史潮流;?.改革者态度坚决获取了人民的信任;?.献身精神和顽强毅力 商鞅“南门立木”在今天的意义:南门立木使商鞅得以取信于民,增强了改革的信度,有利于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对于我们学生的启示:要做诚实的人,不说假话、谎话,说到做到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令出必行, : ?. 原来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 ?. 春秋战国时期,士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四处游说、讲学。他们针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它们在众多领域提出的各种思想理论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 4.古代思想在现在的表现:

人教版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 1、手工工场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手工工场的特点规模较大,雇用了很多工人,工人之间实行分工合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2、西欧早期的手工工场集中在纺织、采矿、冶金、造船等行业中。 3、16世纪以后,西欧各国为了富国强兵推行有利于商人的政策,手工工场出现后发生变化的阶层是商人阶层,新的阶层资产阶级。 4、中国手工工场出现的时间明清时期,地点景德镇。 5、被称做“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是达·芬奇,代表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剧作家是莎士比亚,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 6、被称为“教皇的奶牛”是德国人,宗教改革家是路德,提出“知识就是力量”是培根,提出“日心说”的是哥白尼,“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牛顿的突出成就是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提倡天赋人权的思想家是伏尔泰,被称为启蒙运动的旗手,提出人民主权思想的是法国的思想家卢梭。 7、首先发现新大陆的是航海家哥伦布,美洲原有的居民是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首先发现西欧通往印度的航线是达·伽马,首先完成环球航行是麦哲伦。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是荷兰人。 8、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①15世纪末,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广泛发展和交换的不断扩大,使黄金成为商品贸易中最重要的支付手段,东方各国的黄金成了西欧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②但这时奥斯曼帝国控制着东西方贸易要道,阻隔了西欧各国通往东方的传统商路;那些炽烈追求东方财富(黄金、珠宝、香料、丝绸等)的西欧各国贵族和新兴商人,急切需要探求一条直接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海上航路。 ③地处欧洲西南部濒临大西洋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因较早开始了海外冒险和殖民活动,掌握了较先进的航海知识和造船技术,拥有了一定的财力,成为开辟新航路的起航地。 总的来说,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追求财富获得利益;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产生的影响: ①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经济生活发生变化,从此使欧洲市场扩大,发展到世界范围,流通商品种类增多。

八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 2、为维护统一多民族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可以分为明朝和清朝;也可以分为民族和对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方位) 方位角度: ①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大小和卓叛乱 ②设伊犁将军 北方:民族政策 明:以防御为主(修长城) 清:怀柔政策(修建承德避暑山庄) 中俄:雅克萨之战 《尼布楚条约》 藏族:①册封“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 ②驻藏大臣 ③金瓶掣签制度 云南:改土归流 ①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手中) ②1684年台湾府设立,隶属福建省 ③戚继光和俞大猷抗倭

3、用史实说明明清时期的民族政策? 明朝:以防御为主: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固、增修长城,有效地保护了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 清朝:怀柔政策:清朝用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在承德避暑山庄,并在山庄周围修建了宏伟的喇嘛庙。 4、清朝前期时我国的疆域?(结合P8地图) 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是亚洲最大的国家。 5、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表现?(特别是手工工场领域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农业: ①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 ②与此同时,大量新品种被培育出来; ③一些原产南美洲的高产且适应性强的甘薯、玉米等农作物引进中国。 手工业: ①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 ②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和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 ③这种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劳动效率较高的经营形式,已经带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特点。 手工工场

八年级历史及社会第二单元提纲浙教版.doc

2019-2020 学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复习提纲浙教版 1、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国家的产生、文字的发明 2、比较四大文明古国(文明发源地、产生文明时间、统一时间、统一者) 3、四大文明大致位于哪个温度带上?从地理环境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说明原因(为什 么早期人类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 北温带。 这些文明都属于农业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丰富;地 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多雨,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适宜人类居住和生存,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由此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第二课早期国家的形成 1 、禅让制和世袭制的比较 统治者产生方式特点 禅让制民主选举“天下为公” 世袭制父死子继“家天下” 2、比较四大文明古国的异同(城市、王权、社会等级、刑法)P35 城市王权社会等级刑法 埃及孟斐斯法老统治阶层:王室、僧侣、贵族;自由民:工匠和农民;奴隶 两河流域乌尔城国王奴隶主、自由民、奴隶《汉谟拉比法典》中国二里头国王商王、贵族、平民和奴隶严酷刑法 印度摩亨佐·达 国王①婆罗门②刹帝利③吠舍④首陀罗罗 3、印度种姓制度(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P32 地位等级名称代表的社会阶层该阶层的职责或义务 统治阶一婆罗门僧侣掌握宗教文化祭祀大权 级二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掌握军事行政大权 被统治三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等供养前两个阶层 阶级四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者没有任何权利,处在社会 (奴隶、理发师等)最底层 4、为什么说《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P35 ①法典规定了奴隶主对平民和奴隶所享有的特权;②法典规定了奴隶可以买卖、抵债,使奴隶买卖合法化;③在法典中,奴隶的生命和安全毫无保障。④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⑤法典保护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 5、《汉谟拉比法典》对当时的意义:是国家出现后的产物,是镇压劳动人民反抗、加强和 巩固王权统治的工具,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工具。现在意义: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 工业文明的来临 第一课 工商业的兴起 一、 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 1、 手工工场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 2、 中国手工工场出现在明清时期 3、 手工工场的特点: (1) 出现了雇佣劳动,工场主不再亲自参加生产 (2) 工人多,分工合作 (3) 生产规模大,产量高 4、 手工工场的发展和社会影响: (1) 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 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3) 促进了社会阶级、社会结构的变化 二、 商人的地位变了 1、 商人地位的变化 (1) 身份的变化:他们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 (2) 经济地位的变化:经济实力超过了王公贵族 (3) 政治地位的变化:商人可以担任市长 2、 新诞生的社会阶层 手工工场主——早期资本家 雇佣工人——工人阶级的前身 3、 没落的阶层——贵族 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 一、 文艺复兴运动 1、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2、 主要代表 (1) 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家,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代表作品:《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2) 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代表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3) 但丁:意大利作家,代表作品《神曲》 4、 人文精神——以人为本,将人尊奉为世界的中心 三、 欧洲的宗教改革 1、 赎罪券——罗马天主教会为聚敛钱财而兜售

2、 “教皇的奶牛”——德国 3、 宗教改革: 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拉开了宗教改革序幕,主张:宗教信仰人人平等 4、 宗教改革使欧洲各国摆脱了罗马教会的控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四、 近代科学的诞生 1、英国科学家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2、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创立“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3、 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宇宙无限,没有中心 4、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天空中的哥伦布” 5、 英国科学家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五、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法国 1、 宗旨:宣扬自由、平等、民主,反对宗教愚昧和封建专制,张扬理性的力量。 2、 主要代表 (1) 伏尔泰 法国思想家、启蒙运动的旗手,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2) 罗梭 法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提倡人民主权思想 (3) 法国的《百科全书》派 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 第三课 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一、 新航路的开辟 1、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 欧洲工商业的快速发展,欧洲人对贵金属的狂热追求 (2) 《马可.波罗游记》激起欧洲人追求财富的强烈愿望 (3) 东西方传统商路被阻断,欧洲人迫切需要开辟新商路 2、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 西欧人已能制造适合远航的大船 (2) 积累了丰富先进的航海技术 (3) 罗盘针已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 (4) 人们开始相信地圆学说 3、 新航路的开辟 1487—1488 迪亚士(葡) 葡萄牙—非洲好望角 1492—1502 哥伦布(意) 西班牙—美洲大陆 1497—1498 达伽马(葡) 葡萄牙 印度 1519—1522 麦哲伦(葡) 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吧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八单元)

第八单元文明探源 第一课原始先民的家园 1人工取火比天然火的好处:人类可随时使用火,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2、比较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异同 3、较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先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主要有哪些不同之处? 新石器时代的“新”表现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使用上。石镰作为磨制石器的代表,侧重于生 产领域;陶器作为重要的生活用具,侧重于生活领域 4、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新在哪里? 生产方面:生产工具新,主要使用磨制石器;生活方面:生活用具新,使用陶器。 5、农业的产生、家畜的驯养、陶器的发明、与定居的实现有什么关系? 原始农业、畜牧业的产生,磨制石器、陶器的出现,使人类逐渐开始了定居生活,形成了农 业村落。定居生活促进了原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也促进了人们 精神生活的改善,对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6、半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半地穴式房屋。处于黄河流域,气候冬冷夏热、干旱少雨,半地穴式的房屋冬暖夏凉。 7、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干栏式木结构建筑。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多雨,这种房屋利于通风、防潮。 13、比较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的异同(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的异同) 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 1四大文明大致位于哪个温度带上?从地理环境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说明原因(为什么早期人类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 温带。这些文明都属于农业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多雨,禾厅农作物培植和生长,适宜人类居住和生存,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由此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2、人类在告别野蛮时代进入文明社会后,四大文明古国所取得的文明成果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期中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期中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 古代埃及 1.自然环境:位于非洲北部,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土壤肥沃。 2.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定都孟斐斯→公元前15世纪 国力强盛,地跨亚非两大洲,之后由盛转衰→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后融入阿拉伯帝国中。 3.文明: 经济上:灌溉农业发达; 政治上:国王称为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独揽国家行政大权;修筑陵墓——金字塔(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胡夫金字塔最大)。 文化成就: ①象形文字----形成于5000多年前。 ②太阳历——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所制订的历法。 ③医学发达: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知道了解剖学,懂得血液循环与心脏跳动的关系,并且开始分科治病。4.尼罗河对古埃及的作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因而农业发达。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村落,人口增多,手工业和商业也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城市,出现了国家,促进了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古代西亚国家 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形似新月,土地肥沃,称为“新月沃地” 2.主要居民: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 3.古巴比伦文明: ⑴自然环境:位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干旱少雨,水量不稳; ⑵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小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16世纪被外族所灭。 ⑶文明: 经济上:灌溉农业; 政治上: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为维护统治,汉莫拉比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 历史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内容: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性质(实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人们的工具,其目的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比较:现代的法律精神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汉谟拉比法典》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文字上: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腓尼基人发明了字母文字。 楔形文字: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腓尼基字母文字:为欧洲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古代希腊人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罗马人又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拉丁字母。 古代印度 1.自然环境:位于南亚次大陆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土壤肥沃,河水丰沛,发展农业的条件十分优越。 2.兴衰史:公元前2500年,开始出现城市国家,后雅利安人入侵,陆续建立起一些小国→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 国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 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 4.佛教:⑴时间:公元前6世纪⑵地点:古印度(3)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被人尊称为被人释迦牟尼, 出生于今天尼泊尔境内。) (4)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只有摆脱欲望,刻苦修行才能摆脱苦,到达“极乐世界”。 (5)发展:公元前3世纪,国王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教,佛教兴盛一时。 (6)传播:一个是北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再有中国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称为北传佛教。另一支向南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等国。称南传佛教。佛教在西汉末年(公元元年前后)传入到中国 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早期国家与社会 形成: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公元前1064年,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商建周,定都镐,史称西周(亡于公元前771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夏朝: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⑵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⑶最后一任国王: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