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网卡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网络  网卡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网络网卡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发送数据时,网卡首先侦听传输介质上是否有载波(载波由电压指示)。如果有,则认为其他站点正在传送信息,继续侦听传输介质。一旦传输介质在一定时间段内(称为帧间缝隙IFG=9.6微秒)没有载波,即没有被其他站点占用,则开始进行帧数据发送,同时继续侦听传输介质,以检测冲突。如果检测到冲突,则立即停止该次发送,并向传输介质发送一个“阻塞”信号,告知其他站点已经发生冲突,从而丢弃那些可能一直在接收的受到损坏的帧数据,并等待一段时间(CSMA/CD确定等待时间的算法是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然后再进行新的发送。如果重传多次后(大于16次)仍发生冲突,就放弃发送。如图6-3所示。

图6-3 网卡发送数据

计算机接收数据时,网卡浏览传输介质上传输的每个帧,如果其长度小于64字节,则认为是冲突碎片。如果接收到的帧不是冲突碎片且目的地址是本地地址,则对帧进行完整性校验,如果帧长度大于1518字节(称为超长帧)或未能通过CRC校验,则认为该帧发生了畸变。通过校验的帧被认为是有效的,网卡将其接收下来并交给本地计算机处理。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

一、选择题 1).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 A) 数据处理 B) 文献检索 C) 快速通信和资源共享 D) 共享文件 2). 办公室自动化(OA)是计算机的一大应用领域,按计算机应用的分类,它属于 A) 科学计算 B) 辅助设计 C) 实时控制 D) 数据处理 3). 一个字长为6位的无符号二进制数能表示的十进制数值范围是 A) 0~64 B) 0~63 C) 1~64 D) 1~63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所有计算机病毒只在可执行文件中传染 B) 计算机病毒主要通过读写移动存储器或Internet网络进行传播 C) 只要把带病毒的软盘片设置成只读状态,那么此盘片上的病毒就不会因读盘而传染给另一台计算机 D) 计算机病毒是由于软盘片表面不清洁而造成的

5). 英寸双面高密盘片格式化后,每个磁道具有扇区数是 A) 9 B) 12 C) 15 D) 18 6). 计算机技术中, 下列不是度量存储器容量的单位是 A) KB B) MB C) GHz D) GB 7). 已知a=00111000B 和b=2FH ,则两者比较的正确不等式是 A) a>b B) a=b C) a

A) 01101011 B) 01100011 C) 01100101 D) 01101010 10). 为了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开发软件时应尽量采用 A) 汇编语言 B) 机器语言 C) 指令系统 D) 高级语言 11). 按照数的进位制概念,下列各数中正确的八进制数是 A) 8707 B) 1101 C) 4109 D) 10BF 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将高级程序语言编写的源程序文件(如)的扩展名更改为.exe,则它就成为可执行文件 了 B) 高档计算机可以直接执行用高级程序语言编写的程序 C) 源程序只有经过编译和连接后才能成为可执行程序 D) 用高级程序语言编写的程序可移植性和可读性都很差 9). 十进制数101转换成二进制数是

网卡启动

网卡启动(网络唤醒) 原理: 网络唤醒 (Wake On LAN )提供了远程唤醒计算机的功能,网络唤醒的工作原理是由一个管理软件包发出一个基于Magic Packet标准的唤醒帧,支持网络唤醒的网卡收到唤醒帧后对其进行分析并确定该帧是否包含本网卡的MAC地址。如果包含本网卡的MAC地址,网卡向电源发送一个使能的信号,该计算机系统就会自动加电进入开机状态。 条件: 使用网络唤醒对计算机硬件有一定的要求,主要表现在网卡、主板和电源上,三者必须同时支持网络唤醒的要求才能实现该功能 ●网卡:被唤醒计算机的网卡(独立或集成网卡)必须支持WOL即Wake-up On LAN, 用于唤醒计算机的网卡对此无要求 ●主板BIOS支持远程唤醒:通过查看CMOS的“Power Management Setup”菜单中是 否有“Wake on LAN”或类似项而确认;另外,早期支持远程唤醒的主板( PCI2.1 标准)上通常都拥有一个专门的3芯插座,以给网卡供电。由于现在的主板通常支持PCI 2.2、PCI2.3标准,可以直接通过PCI插槽向网卡提供+3.3V Standby电源,即使不连接WOL电源线也一样能够实现远程唤醒,因此,不再提供3芯插座(实际很多主板还预留着该管脚位置)。 ●主板是否支持PCI2.2标准,可通过查看CMOS的“Power Management Setup”菜单 中是否拥有“Wake on PCI Card” 或类似选项来确认 ●电源:电源必须是符合ATX 2.01标准的ATX电源,+5V Standby电流至少应在600mA 以上。 ●计算机硬件支持远程唤醒功能,但还需要借助相应的唤醒软件才能实现该功能 网络要求: 远程唤醒必须保证网络通讯正常,且如果被唤醒主机处于不同网段,则要求所用的 网络设备不要使用广播屏蔽功能;现在很多设备如路由器默认跨网段是不转发广播 的,所以当使用此类设备时,如果发送唤醒命令的主机和被唤醒主机不在同一网段,则被唤醒主机无法接收到广播方式的唤醒祯 如果用户询问怎样设置从网卡启动可从上面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来进行说明。

计算机网络__交换机工作原理

计算机网络交换机工作原理 在前面了解到根据交换机在OSI参考模型中工作的协议层不同,将交换机分为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四层交换机。交换机工作的协议层不同,其工作原理也不相同。下面我们将介绍各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1.二层交换机工作原理 二层交换机能够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然后根据MAC地址进行数据包的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内部的地址列表中。二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当交换机从端口收到数据包后,首先分析数据包头中的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并找出源MAC地址对应的交换机端口。然后,从MAC地址表中查找目的MAC地址对应的交换机端口。 如果MAC地址表中存在目的MAC地址的对应端口,则将数据包直接发送到该对应端口。如果MAC地址表中没有与目的MAC地址的对应端口,则将数据包广播到交换机所有端口,待目的计算机对源计算机回应时,交换机学习目的MAC地址与端口的对应关系,并将该对应关系添加至MAC地址表中。 这样,当下次再向该MAC地址传送数据时,就不需要向所有端口广播数据。并且,通过不断重复上面的过程,交换机能够学习到网络内的MAC地址信息,建立并维护自己内部的MAC地址表。如图6-10所示,为二层交换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6-10 二层交换机工作原理 2.三层交换机工作原理 三层交换机是在二层交换机的基础上增加了三层路由模块,能够工作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实现多个网段之间的数据传输。三层交换机既可以完成数据交换功能,又可以完成数据路由功能。其工作原理如下: 当三层交换机接收到某个信息源的第一个数据包时,交换机将对该数据包进行分析,并判断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与源IP地址是否在同一网段内。如果两个IP地址属于同一网段,

网卡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网卡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如今网卡已经作为电脑的必配网络设备。不管是整体出售的品牌电脑还是单独出售的电脑主板,都集成网卡芯片拥有一个甚至多个网络接口(RJ45)。由此可见,网卡是我们使用电脑中所能接触到的第一件网络设备。不少电脑爱好者对于网卡的工作原理不太了解,下面小编将于大家揭开服务器神秘面纱,希望能够给新手朋友增加点电脑知识。 一、网卡工作原理 发送数据时,网卡首先侦听介质上是否有载波(载波由电压指示),如果有,则认为其他站点正在传送信息,继续侦听介质。一旦通信介质在一定时间段内(称为帧间缝隙IFG=9.6微秒)是安静的,即没有被其他站点占用,则开始进行帧数据发送,同时继续侦听通信介质,以检测冲突。在发送数据期间。 如果检测到冲突,则立即停止该次发送,并向介质发送一个“阻塞”信号,告知其他站点已经发生冲突,从而丢弃那些可能一直在接收的受到损坏的帧数据,并等待一段随机时间(CSMA/CD确定等待时间的算法是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在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

再进行新的发送。如果重传多次后(大于16次)仍发生冲突,就放弃发送。 接收时,网卡浏览介质上传输的每个帧,如果其长度小于64字节,则认为是冲突碎片。如果接收到的帧不是冲突碎片且目的地址是本地地址,则对帧进行完整性校验,如果帧长度大于1518字节(称为超长帧,可能由错误的LAN驱动程序或干扰造成)或未能通过CRC校验,则认为该帧发生了畸变。通过校验的帧被认为是有效的,网卡将它接收下来进行本地处理。 二、网卡的基本知识 我们在使用网卡的时候,总是与它的接口打交道。不管你是接ADSL上网还是接LAN连接内部网络,将网线放入接口的时候“咔嚓的一声”则表示OK你连接正确,这就是RJ45接口。至今人类所使用的最广泛的网络接口,它主要应用在以太网中,于交换机、路由器或者ADSL等设备配合使用,其作为连接的网线学名叫双绞线。既然上面说了主流接口,现在说一下非主流。BNC接口:稍微接触电脑早点的朋友应该记得它,这个接口是96年至99年的时候,流行于那个时期网吧中。它的接口是凸出,类似闭路电视那种。所使用的网线叫做细同轴线,以以太网或者令牌环传输,不需要配置当时昂贵的交换机。因为其经济实惠的特点,所以深受早期的网吧或公司的喜爱。

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题目

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题目

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计算机系统一般有硬件和软件两大系统组成。 2.微型计算机系统结构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3.微型计算机的运算器由算术逻辑运算部件(ALU)、累加器和通用寄存器组成。 4.微型计算机中,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曲处理单元(CPU)。 5.冯●诺依曼计算机工作原理的设计思想就是把程序输入到计算机存储起来,然后依次执行,简称为程序存储。 6.在衡量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中,计算机运算部件一次能够处理的二进制数据位数叫做字长,总取8 位的整数倍。 7.在衡量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中,速度指标一般通过主频和每秒百万条指令数(MIPS)两个指标来加以评价的。 8.在表示存储容量时,1GB表示2的30 次方,或是1024MB。

9.计算机性能指标中MTBF表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计算机性能指标中MTTR表示平均修复时间。 10.衡量计算机中CPU的性能指标主要时钟频率和字长两个。 11.存储器一般可以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两种。主存储器又称内存。 12.通常所说的内存用于存放当前执行的程序和数据。 13.构成存储器的最小单位是二进制位(bit),存储容量一般以字节(Byte)为单位。 14.内存储器按工作方式可以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15.计算机系统结构的五大基本组成部件一般通过总线加以连接。通常用总线宽度和总线频率来表征它的性能。 16.总线按连接的部件不同可以分为内部总线、系统总线和扩展总线3种。 17.计算机软件一般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2015年4月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被称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里程碑的网络是 A.Internet B.无线局域网 C.ARPA网 D.多媒体网络 2.下列关于星形拓扑结构优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控制简单B.站点分布处理能力高 C.方便服务 D.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 3.点对点式网络与广播式网络的重要区别之一是 A.分布范围不同 B.传输带宽不同 C.传输距离不同D.传输技术不同 4.负责管理与发布Internet RFC技术文件的组织是 A.IETF B.IEEE C.ECMA D.ANSI 5.“涉及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的网络协议要素是 A.语义 B.标准 C.语法 D.定时 6.在OSI参考模型中,负责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问题的是 A.应用层 B.传输层 C.网络层 D.数据链路层 7.下列网络协议中,属于应用层协议的是 A.DNS B.ARP(互连层) C.UDP(传输层) D.TCP(传输层) 8.规定了接口信号的来源、作用以及与其它信号之间关系的物理层特性是 A.机械特性 B.电器特性 C.功能特性 D.规程特性 9.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主要采用的接入方法不包括 A.频分多址FDMA B.时分多址TDMA C.码分多址CDMA D.波分多址 10.若传输1000字节的二进制数时出错的位数为4比特,则该传输时的误码率为A.4×10-3 B.0.5×10-4 C.4×10-4 D.0.5×10-3 11.下列关于数据链路层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流量控制是数据链路层特有的功能(不是)B.链路管理功能主要用于面向连接的服务

网卡工作原理图

网卡工作原理图 网卡工作原理图 网卡的主要工作原理:发送数据时,计算机把要传输的数据并行写到网卡的缓存,网卡对要传输的数据进编码(10M以太网使用曼切斯特码,100M以太网使用差分曼切斯特码),串行发到传输介质上.接收数据时,则相反。对于网卡而言,每块网卡都有一个唯一的网络节点地址,它是网卡生产厂家在生产时烧入ROM(只读存储芯片)中的,我们把它叫做MAC地址(物理地址),且保证绝对不会重复。MAC为48bit,前24比特由IEEE分配,是需要钱买的,后24bit 由网卡生产厂家自行分配. 我们日常使用的网卡都是以太网网卡。目前网卡按其传输速度来分可分为10M网卡、10/100M自适应网卡以及千兆(1000M)网卡。如果只是作为一般用途,如日常办公等,比较适合使用10M网卡和10/100M自适应网卡两种。如果应用于服务器等产品领域,就要选择千兆级的网卡。 一、网卡的主要特点 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简称NIC),也称网络适配器,是电脑与局域网相互连接的设备。无论是普通电脑还是高端服务器,只要连接到局域网,就都需要安装一块网卡。如果有必要,一台电脑也可以同时安装两块或多块网卡。 电脑之间在进行相互通讯时,数据不是以流而是以帧的方式进行传输的。我们可以把帧看做是一种数据包,在数据包中不仅包含有数据信息,而且还包含有数据的发送地、接收地信息和数据的校验信息。一块网卡包括OSI模型的两个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等,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数据链路层则提供寻址机构、数据帧的构建、数据差错检查、传送控制、向网络层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等功能。 网卡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将电脑的数据封装为帧,并通过网线(对无线网络来说就是电磁

大学生计算机网络专业职业规划书

大学生计算机网络专业职业规划书 【阶段目标】 (1)大一大二努力学好本专业知识的的同时,并加强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学会与人交流,加强与人合作的精神,加强团体意识。 (2)大三大四,多接触社会,积极锻炼,加强动手能力,勤于实践。 (3)毕业后,找到一份喜欢的工作,努力奋斗,不断提高,做出好的业绩。 【总体目标】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 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 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7.懂得基本的职业素质,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了解各行各业的基本的职业规则。 8.能在IT行业担任数据库项目管理员。 【个人分析】 本人的专业知识水平还没真正形成,知识结构混乱,知识体系不明朗,对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技能都不能自己解决,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在各方面的素质也是处于低水平状态。我是一个诚实正直的人,因此结交了很多的朋友;由于自身条件的缘故,偶尔也会产生自卑的心理,我没有开放性思维的创新,只有守规矩的勤奋,因而我的学习成绩总是

处于中等水平;我的情绪容易波动,但我会努力克制,不让它表现出来。本人的性格不够开朗,很少与人交流,在这方面是不太利于将来就业的,我知道长期的处于不交流的状态不太利于自身的交际水平的提高。本人的兴趣爱好也不够广泛,没什么特长,对于就业竞争是完全处于劣势状态的。不过,我并不会因此而放弃努力,我会用努力来填补。我做事有点优柔寡断,主要是考虑事情太多,以致于办事时不够果断,虽然有那份能力却没有那办事的勇气。因为我从小生活在农村,让我体验到了什么是艰辛生活,从而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也让我看清了社会是多么的现实。 个人优势:性格外向,有较强的交际能力,敢于接受挑战,友善待人,做事仔细认真,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勤奋学习,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吸取教训及时改正,能很好的团结周围的人,并互相帮助,有较强的责任心和集体主义精神。个人劣势:缺乏自信心,为人有点古板,缺少创造性,思维单一,不够灵活。专业知识水平不够高。 【社会环境分析】 目前,国内外就业的形势异常严峻,加之大学生数目在速度上升,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许多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后无去向的问题。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竞争非常激烈,使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就业与创业的政策,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就业与创业机会,比如鼓励大学生走向基层,走向农村等。现在经济发展速度奇快,对各种各样的专业需求也高,但是要求专业知识必须过硬,企业要求毕业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高校毕业生数量呈跳跃式增长,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将突破420万人。而实际上,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增加幅度并不明显,大学生就业竞争空前激烈。目前,人才市场上被企业一致看好的抢手人才,90%以上都是既有较高学历又有工作经验的人才,而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更出现令人尴尬的疲软状态。

网卡工作原理

网卡工作原理 精确的说: NIC 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中的MAC子层上,而非物理层。NIC的作用是进行串并行的转换,即MAC子层规定了如何在物理线路上传输frame,LLC的作用是识别不同协议类型然后进行encapsulation。MAC地址烧入NIC,所以,NIC工作在Data Link Layer。 一、网卡的主要特点 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简称NIC),也称网络适配器,是电脑与局域网相互连接的设备。无论是普通电脑还是高端服务器,只要连接到局域网,就都需要安装一块网卡。如果有必要,一台电脑也可以同时安装两块或多块网卡。 图1 一块10/100Mbps的PCI网卡 电脑之间在进行相互通讯时,数据不是以流而是以帧的方式进行传输的。我们可以把帧看做是一种数据包,在数据包中不仅包含有数据信息,而且还包含有数据的发送地、接收地信息和数据的校验信息。一块网卡包括OSI模型的两个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等,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数据链路层则提供寻址机构、数据帧的构建、数据差错检查、传送控制、向网络层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等功能。 网卡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将电脑的数据封装为帧,并通过网线(对无线网络来说就是电磁波)将数据发送到网络上去;二是接收网络上其它设备传过来的帧,并将帧重新组合成数据,发送到所在的电脑中。网卡能接收所有在网络上传输的信号,但正常情况下只接受发送到该电脑的帧和广播帧,将其余的帧丢弃。 然后,传送到系统CPU做进一步处理。当电脑发送数据时,网卡等待合适的时间将分组插入到数据流中。接收系统通知电脑消息是否完整地到达,如果出现问题,将要求对方重新发送。二、图解网卡

以太网网卡结构和工作原理

以太网网卡结构和工作原理 网络适配器又称网卡或网络接口卡(NIC),英文名NetworkInterfaceCard。它是使计算机联网的设备。平常所说的网卡就是将PC机和LAN连接的网络适配器。网卡(NIC)插在计算机主板插槽中,负责将用户要传递的数据转换为网络上其它设备能够识别的格式,通过网络介质传输。它的主要技术参数为带宽、总线方式、电气接口方式等。它的基本功能为:从并行到串行的数据转换,包的装配和拆装,网络存取控制,数据缓存和网络信号。目前主要是8位和16位网卡。 网卡必须具备两大技术:网卡驱动程序和I/O技术。驱动程序使网卡和网络操作系统兼容,实现PC机与网络的通信。I/O技术可以通过数据总线实现PC和网卡之间的通信。网卡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基本的元素。在计算机局域网络中,如果有一台计算机没有网卡,那么这台计算机将不能和其他计算机通信,也就是说,这台计算机和网络是孤立的。 网卡的不同分类:根据网络技术的不同,网卡的分类也有所不同,如大家所熟知的ATM网卡、令牌环网卡和以太网网卡等。据统计,目前约有80%的局域网采用以太网技术。根据工作对象的不同务器的工作特点而专门设计的,价格较贵,但性能很好。就兼容网卡而言,目前,网卡一般分为普通工作站网卡和服务器专用网卡。服务器专用网卡是为了适应网络服种类较多,性能也有差异,可按以下的标准进行分类:按网卡所支持带宽的不同可分为10M网卡、100M网卡、 10/100M自适应网卡、1000M网卡几种;根据网卡总线类型的不同,主要分为ISA网卡、EISA网卡和PCI网卡三大类,其中ISA网卡和PCI网卡较常使用。ISA总线网卡的带宽一般为10M,PCI总线网卡的带宽从10M到1000M都有。同样是10M网卡,因为ISA总线为16位,而PCI总线为32位,所以PCI网卡要比ISA网卡快。 网卡的接口类型: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网卡出现了AUI接口(粗缆接口)、BNC接口(细缆接口)和RJ-45接口(双绞线接口)三种接口类型。所以在选用网卡时,应注意网卡所支持的接口类型,否则可能不适用于你的网络。市面上常见的10M网卡主要有单口网卡(RJ-45接口或BNC接口)和双口网卡(RJ-45和BNC两种接口),带有AUI粗缆接口的网卡较少。而100M和1000M网卡一般为单口卡(RJ-45接口)。除网卡的接口外,我们在选用网卡时还常常要注意网卡是否支持无盘启动。必要时还要考虑网卡是否支持光纤连接。 网卡的选购:据统计,目前绝大多数的局域网采用以太网技术,因而重点以以太网网卡为例,讲一些选购网卡时应注意的问题。购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重点: 网卡的应用领域----目前,以太网网卡有10M、100M、10M/100M及千兆网卡。对于大数据量网络来说,服务器应该采用千兆以太网网卡,这种网卡多用于服务器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以提高整体系统的响应速率。而10M、100M和 10M/100M网卡则属人们经常购买且常用的网络设备,这三种产品的价格相差不大。所谓10M/100M自适应是指网卡可以与远端网络设备(集线器或交换机)

网卡组成及工作原理.

网卡组成及原理 一认识网卡 网卡充当计算机和网络缆线之间的物理接口或连线将计算机中的数字信号转换成电或光信号,称为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 )。数据在计算机总线中传输是并行方式即数据是肩并肩传输的,而在网络的物理缆线中说数据以串行的比特流方式传输的,网卡承担串行数据和并行数据间的转换。网卡在发送数据前要同接收网卡进行对话以确定最大可发送数据的大小、发送的数据量的大小、两次发送数据间的间隔、等待确认的时间、每个网卡在溢出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数据量、数据传输的速度。 网卡工作在osi的最后两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等,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物理层的芯片称之为PHY。数据链路层则提供寻址机构、数据帧的构建、数据差错检查、传送控制、向网络层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等功能。以太网卡中数据链路层的芯片称之为MAC控制器。很多网卡的这两个部分是做到一起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pci总线接mac总线,mac接phy,phy 接网线(当然也不是直接接上的,还有一个变压装置)。 二工作原理 以太网卡中数据链路层的芯片一般简称之为MAC控制器,物理层的芯片我们简称之为PHY。许多网卡的芯片把MAC和PHY的功能做到了一颗芯片中,比如Intel 82559网卡的和3COM 3C905网卡。但是MAC和PHY的机制还是单独存在的,只是外观的表现形式是一颗单芯片。当然也有很多网卡的MAC和PHY是分开做的,比如D-LINK的DFE-530TX等。

1 数据链路层MAC控制器 首先我们来说说以太网卡的MAC芯片的功能。以太网数据链路层其实包含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和LLC(逻辑链路控制)子层。一块以太网卡MAC 芯片的作用不但要实现MAC子层和LLC子层的功能,还要提供符合规范的PCI 界面以实现和主机的数据交换。 MAC从PCI总线收到IP数据包(或者其他网络层协议的数据包)后,将之拆分并重新打包成最大1518Byte,最小64Byte的帧。这个帧里面包括了目标MAC地址、自己的源MAC地址和数据包里面的协议类型(比如IP数据包的类型用80表示)。最后还有一个DWORD(4Byte)的CRC码。 可是目标的MAC地址是哪里来的呢?这牵扯到一个ARP协议(介乎于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一个协议)。第一次传送某个目的IP地址的数据的时候,先会发出一个ARP包,其MAC的目标地址是广播地址,里面说到:"谁是xxx.xxx.xxx.xxx这个IP地址的主人?"因为是广播包,所有这个局域网的主机都收到了这个ARP请求。收到请求的主机将这个IP地址和自己的相比较,如果不相同就不予理会,如果相同就发出ARP响应包。这个IP地址的主机收到这个ARP请求包后回复的ARP响应里说到:"我是这个IP地址的主人"。这个包里面就包括了他的MAC地址。以后的给这个IP地址的帧的目标MAC地址就被确定了。(其它的协议如IPX/SPX也有相应的协议完成这些操作。) IP地址和MAC地址之间的关联关系保存在主机系统里面,叫做ARP表,由驱动程序和操作系统完成。在Microsoft的系统里面可以用arp -a 的命令查看ARP表。收到数据帧的时候也是一样,做完CRC以后,如果没有CRC效验错误,就把帧头去掉,把数据包拿出来通过标准的接口传递给驱动和上层的协议客栈,最终正确的达到我们的应用程序。 还有一些控制帧,例如流控帧也需要MAC直接识别并执行相应的行为。以太网MAC芯片的一端接计算机PCI总线,另外一端就接到PHY芯片上。以太网的物理层又包括MII/GMII(介质独立接口)子层、PCS(物理编码子层)、PMA (物理介质附加)子层、PMD(物理介质相关)子层、MDI子层。而PHY芯片是实现物理层的重要功能器件之一,实现了前面物理层的所有的子层的功能。

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在电脑已经全面普及的今天,几乎每个家庭或者是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电脑了,不管是台式电脑还是笔记本电脑。我们对电脑的认识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但是如果突然需要你讲述一些关于计算机的一些认识,你是不是都讲不出来了呢?今天就来讲解一些关于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的内容。现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吧。 计算机的组成: 1、CPU:就是我们常说的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是整部计算机的'核心。 2、内存:内存就是RAM,就是一种存储器,内存可以进行读取硬盘数据供Cpu使用。因此内存是硬盘与cpu之间的桥梁。 3、主板:计算机的主板是计算机尤为关键的部分,它可以进行连接各个硬件,使其能相互通讯。 4、硬盘:硬盘简单点说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及用户资料。 5、显卡:显卡又称为显示适配器,一个好的显卡可以提升计算机的运行操作的流畅性。它的功能是将计算机需要的信息,输出到显示器上面。 6、声卡:声卡也叫音频卡,实现声波输出的一个设备。 7、网卡:网卡是计算机能否使用网络的重要装备,可以实现接入网络,与其它设备进行通讯。 8、鼠标、键盘、显示器、主机等外部装备,直接与使用者连接的一些设备。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相对比较复杂化的,在计算机运行的时候,计算机首先先从内存中取出一条指令,一般的指令就是一些代码了。然后计算机通过控制器的对这些代码进行翻译,翻译成功后,计算机按照指令的要求,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加工,最后将加工后的指令再次输送到内存上。接着计算机再取出第二条指令,同理,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翻译与输送,依此进行下去,计算机实现自动地完成指令。这个原理也是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于提出来的,故也称为冯.诺依曼原理。

计算机网络试题

计算机网络试题 1、通常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____。 A、以共享资源为目标的计算机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B、能按网络协议实现通信的计算机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C、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台计算机互联起来构成的计算机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D、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台计算机在物理上实现互联,按照网络协议实现相互间的通信,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为目标的计算机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技术包含的两个主要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____。 A、微电子技术 B、通信技术 C、数据处理技术 D、自动化技术 3、计算机技术和____技术相结合,出现了计算机网络。 A、自动化 B、通信 C、信息 D、电缆 4、计算机网络是一个____系统。 A、管理信息系统 B、管理数据系统 C、编译系统 D、在协议控制下的多机互联系统 5、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是____。 A、硬件和软件 B、软件和数据 C、外设和数据 D、硬件、软件和数据 6、计算机网络的目标是实现____。 A、数据处理 B、文献检索 C、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 D、信息传输 7、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____。 A、运算速度快 B、精度高 C、资源共享 D、内存容量大 8、关于Internet的概念叙述错误的是____。 A、Internet即国际互连网络 B、Internet具有网络资源共享的特点 C、在中国称为因特网 D、Internet是局域网的一种 9、下列4项内容中,不属于Internet(因特网)提供的服务的是____。 A、电子邮件 B、文件传输 C、远程登录 D、实时监测控制 10、万维网WWW以____方式提供世界范围的多媒体信息服务。 A、文本 B、信息 C、超文本 D、声音 11、计算机用户有了可以上网的计算机系统后,一般需找一家____注网入网。 A、软件公司 B、系统集成商 C、ISP D、电信局 12、因特网上每台计算机有一个规定的“地址”,这个地址被称为____地址。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1、授课对象 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 2. 参考课时 68课时,理论教学课46时,实践教学22课时。 3、课程性质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介绍现行的、较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TCP/IP协议”、“JSP网络程序设计”、“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网络多媒体技术”、“网络安全”等后续课程,培养自己成为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我们的课程理念应从学生、知识、社会三维维持适度张力入手,以学生的社会化自觉的职场需求为价值了取向,以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动态发展为基本特征,以社会、政府、企业、学校、学生、教师等多重主体性为运行机制,以多样性、开放性、互动性为开发向度,最终实践高职教育成为营造终身教育中心的历史使命。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从计算机网络的实际案例出发,以岗位技能要求为中心,组成十九个教学项目;每个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的教学单元都结合实际,目的明确。教学过程的实施采用“理实一体”的模式。理论知识遵循“够用为度”的原则,将考证和职业能力所必需的理论知识点有机地融入各教学单元中。边讲边学、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加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的网络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将来更深入的学习。本课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团队协作的职业精神和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品质,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具体目标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本术语、概念。 掌握网络的工作原理,体系结构、分层协议,网络互连。 了解网络安全知识。

网卡 特点功能

网卡 名称: 网卡(有线·无线) 功能: 1.数据的封装与解封 发送时将上一层交下来的数据加上首部和尾部,成为以太网的帧。接收时将以太网的帧剥去首部和尾部,然后送交上一层 2.链路管理 主要是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的实现 3.编码与译码 即曼彻斯特编码与译码。 特点: 网卡的不同分类:根据工作对象的不同务器的工作特点而专门设计的,价格较贵,但性能很好。就兼容网卡而言,网卡一般分为普通工作站网卡和服务器专用网卡。服务器专

用网卡是为了适应网络服种类较多,性能也有差异,可按以下的标准进行分类:按网卡所支持带宽的不同可分为10M网卡、100M网卡、10/100M自适应网卡、1000M网卡几种;根据网卡总线类型的不同,主要分为ISA网卡、EISA网卡和PCI网卡三大类,其中ISA网卡和PCI网卡较常使用。ISA 总线网卡的带宽一般为10M,PCI总线网卡的带宽从10M到1000M都有。同样是10M网卡,因为ISA总线为16位,而PCI 总线为32位,所以PCI网卡要比ISA网卡快。 网卡的接口类型: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网卡出现了AUI 接口(粗缆接口)、BNC接口(细缆接口)和RJ-45接口(双绞线接口)三种接口类型。所以在选用网卡时,应注意网卡所支持的接口类型,否则可能不适用于你的网络。市面上常见的10M网卡主要有单口网卡(RJ-45接口或BNC接口)和双口网卡(RJ-45和BNC两种接口),带有AUI粗缆接口的网卡较少。而100M和1000M网卡一般为单口卡(RJ-45接口)。除网卡的接口外,我们在选用网卡时还常常要注意网卡是否支持无盘启动。必要时还要考虑网卡是否支持光纤连接。 优缺点: 品牌: Intel

网卡的组成工作原理

网卡的组成工作原理 1.认识网卡,我们上网必备组件之一。 网卡工作在osi的最后两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等,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物理层的芯片称之为PHY。数据链路层则提供寻址机构、数据帧的构建、数据差错检查、传送控制、向网络层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等功能。以太网卡中数据链路层的芯片称之为MAC控制器。很多网卡的这两个部分是做到一起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pci总线接mac总线,mac接phy,phy接网线(当然也不是直接接上的,还有一个变压装置)。 下面继续让我们来关心一下PHY和MAC之间是如何传送数据和相互沟通的。通过IEEE定义的标准的MII/GigaMII(Media Independed Interface,介质独立接口)接口连接MAC和PHY。这个接口是IEEE定义的。MII接口传递了网络的所有数据和数据的控制。 而MAC对PHY的工作状态的确定和对PHY的控制则是使用SMI(Serial Management Interface)接口通过读写PHY的寄存器来完成的。PHY里面的部分寄存器也是IEEE定义的,这样PHY把自己的目前的状态反映到寄存器里面,MAC通过SMI总线不断的读取PHY的状态寄存器以得知目前PHY的状态,例如连接速度,双工的能力等。当然也可以通过SMI设置PHY 的寄存器达到控制的目的,例如流控的打开关闭,自协商模式还是强制模式等。 我们看到了,不论是物理连接的MII接口和SMI总线还是PHY的状态寄存器和控制寄存器都是有IEEE的规范的,因此不同公司的MAC和PHY一样可以协调工作。当然为了配合不同公司的PHY的自己特有的一些功能,驱动需要做相应的修改。 一片网卡主要功能的实现就基本上是上面这些器件了。其他的,还有一颗EEPROM芯片,通常是一颗93C46。里面记录了网卡芯片的供应商ID、子系统供应商ID、网卡的MAC地址、网卡的一些配置,如SMI总线上PHY的地址,BOOTROM的容量,是否启用BOOTROM引导系统等东西。 很多网卡上还有BOOTROM这个东西。它是用于无盘工作站引导操作系统的。既然无盘,一些引导用必需用到的程序和协议栈就放到里面了,例如RPL、PXE等。实际上它就是一个标准的PCI ROM。所以才会有一些硬盘写保护卡可以通过烧写网卡的BootRom来实现。其实PCI 设备的ROM是可以放到主板BIOS里面的。启动电脑的时候一样可以检测到这个ROM并且正确识别它是什么设备的。AGP在配置上和PCI很多地方一样,所以很多显卡的BIOS也可以放到主板BIOS里面。这就是为什么板载的网卡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BOOTROM的原因。 2.工作过程 PHY在发送数据的时候,收到MAC过来的数据(对PHY来说,没有帧的概念,对它来说,都是数据而不管什么地址,数据还是CRC),每4bit就增加1bit的检错码,然后把并行数据转化为串行流数据,再按照物理层的编码规则(10Based-T的NRZ编码或100based-T的曼彻斯特编码)把数据编码,再变为模拟信号把数据送出去。收数据时的流程反之。现在来了解PHY的输出后面部分。一颗CMOS制程的芯片工作的时候产生的信号电平总是大于0V的(这取决于芯片的制程和设计需求),但是这样的信号送到100米甚至更长的地方会有很大的直流分量的损失。而且如果外部网现直接和芯片相连的话,电磁感应(打雷)和静电,很容易造成芯片的损坏。 再就是设备接地方法不同,电网环境不同会导致双方的0V电平不一致,这样信号从A传到B,由于A设备的0V电平和B点的0V电平不一样,这样会导致很大的电流从电势高的设备流向电势低的设备。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时就出现了Transformer(隔离变压器)这个器件。它把PHY送出来的差分信号用差模耦合的线圈耦合滤波以增强信号,并且通过电磁场的转换耦合到连接网线的另外一端。这样不但使网线和PHY之间没有物理上的连接而换传递了信号,隔断了信号中的直流分量,还可以在不同0V 电平的设备中传送数据。

计算机网络学习章节目标

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分析学习后应该能够达到的目标哦~ (1)网络体系结构: 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分层的设计思想,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 学习本内容后,学员能够: a)能够清楚地给学弟讲明白,什么事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有哪几类,网络标准的制定过程。 b)在20分钟内,用网络分层的设计思想,书面分析一个实际生活中的分层模型。要求复合分层设计思想的各要素。 c)在半小时内,用wireshark截获网络数据,在wireshark中能够准确的分析出3中以上应用的网络数据的各层头部,书面画出对应的TCP/IP分层。 (2)介质访问及以太网 内容包括:信道分配问题,多路访问协议,以太网及高速以太网。 学习本内容后,学员将能够: a)在10分钟内,口头清楚地输出共享信道解决信道分配问题的应用需求。清楚地画出 CSMA/CS协议的流程。 b)在20分钟内,用3种以上的方法得到自己机器的MAC地址,并会进行修改。 c)在2小时内,用wireshark截获网络数据,在wireshark中能够准确地分析以太网协议 的数据格式。 d)在一周内,根据应用需求,书面给出一个小型校园网的解决方案。要求选择合适的网 络设备,并给出详细的造价表。 (3)无线局域网 内容包括:无线LAN,宽带无线网络,蓝牙技术。 学习本内容后,学员将能够: a)在10分钟内,口头清楚地说出无线LAN,宽带无线网络,蓝牙的应用需求和应用场 景。 b)在20分钟内,口头和书面清楚地给出无线LAN为什么不能使用以太网的CSMAC/CD 协议的原因,给出无线LAN的CSMA/CA协议避免冲突采用的方法。 (4)网桥 内容包括:网桥,数据链路层交换 学习本内容后,学员将能够: a)在10分钟内,口头清楚地说出网桥的应用场景。 b)在10分钟内,对于一个由5台以下网桥(交换机)组成的网络,能够书面准确地给 出地址表的获取过程。

详解网卡的工作原理

网卡工作原理 网卡的主要工作原理:发送数据时,计算机把要传输的数据并行写到网卡的缓存,网卡对要传输的数据进编码(10M以太网使用曼切斯特码,100M以太网使用差分曼切斯特码),串行发到传输介质上.接收数据时,则相反。对于网卡而言,每块网卡都有一个唯一的网络节点地址,它是网卡生产厂家在生产时烧入ROM(只读存储芯片)中的,我们把它叫做MAC地址(物理地址),且保证绝对不会重复。MAC为48bit,前24比特由IEEE分配,是需要钱买的,后24bit由网卡生产厂家自行分配.

我们日常使用的网卡都是以太网网卡。目前网卡按其传输速度来分可分为10M网卡、10/100M自适应网卡以及千兆(1000M)网卡。如果只是作为一般用途,如日常办公等,比较适合使用10M网卡和10/100M自适应网卡两种。如果应用于服务器等产品领域,就要选择千兆级的网卡。 一、网卡的主要特点 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简称NIC),也称网络适配器,是电脑与局域网相互连接的设备。无论是普通电脑还是高端服务器,只要连接到局域网,就都需要安装一块网 卡。如果有必要,一台电脑也可以同时安装两块或多块网卡。

电脑之间在进行相互通讯时,数据不是以流而是以帧的方式进行传输的。我们可以把帧看做是一种数据包,在数据包中不仅包含有数据信息,而且还包含有数据的发送地、接收地信息和数据的校验信息。一块网卡包括OSI模型的两个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等,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数据链路层则提供寻址机构、数据帧的构建、数据差错检查、传送控制、向网络层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等功能。Echo 应答协议

计算机网络原理 网卡概述

计算机网络原理网卡概述 网卡在网络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网络传输介质与终端计算机的连接的接口。下面我们来学习网卡的作用、网卡的分类以及如何选购一块网卡等内容。 1.网卡的作用 在计算机网络中,网卡一方面负责接收网络上的数据包,通过和自己本身的物理地址相比较决定是否为本机应接信息,解包后,将数据通过主板上的总线传输给本地计算机,另一方面将本地计算机上的数据打包后送出网络。所以网卡的主要作用可以分为:固定网络地址、数据转换并发送到网线上和接收数据并转换数据格式。 ●固定网络地址 在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中,一台计算机中的数据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必须确定计算机的标识。例如,一封邮件发送时,必须填写写信人和收信人的地址。而计算机就是靠网卡的物理地址来标识。 数据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外一台计算机时,也就是通过一块网卡中的数据传输到另一块网卡,即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 网卡的物理地址标识(Ethernet Address,物理地址)是由十六进制表示的,每个网卡在出厂时都赋予一个全世界范围内唯一的地址。 ●数据转换并发送到网线上 网络上传输数据方式必须遵守一定的数据格式(通信协议)。所以计算机将数据传输到网卡时,网卡会自动将数据转换成网络可以识别的数据格式,然后再将数据传送到网线,发送到目的计算机的网卡。 ●接收数据并转换数据格式 在网络通信时,网卡具有双重性功能:一方面宏观世界将本计算机上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送入网络;另一方面接收网络上传输过来的数据包,对数据进行解包及反向转换。2.网卡的分类 网络卡可以按照不同方式进行分类,如按工作方式分、按对象方式分和按总线方式分。 ●按工作方式分 一般网卡可以分为半双工和全双工方式。半双工只能在同一时间做一件事,例如上传或者下载,而全双工就可以同时上传和下载。如果只是局域网间机器之间的互传文件,且文件较大,那100M半双工就比较快。如果用来上网,网络带宽比较有限,那肯定是10M全双工比较快。 ●按对象方式分 网卡可分为工作站普通网卡和服务器专用网卡。服务器专用网卡是为了适应网络服务器的工作特点而设计的。工作站普通网卡是一般计算机上使用的网卡。 按总线类型分 网卡可分为ISA网卡、EISA网卡和PCI网卡。ISA网卡是较原始的计算机上使用的总线结构网卡,现已经被淘汰。EISA网卡是在386型主板和486型主板上使用的扩展工业标准结构网卡。而现使用的一般是PCI网卡(即插即用总线结构),支持32位/64位本地总线。 ●按接口类型分 按网卡的接口类型可分为BNC接口、AUI接口、RJ-45接口以及光纤接口。BNC接口(即细缆接口)是用于总线结构的细同轴电缆中;AUI接口是连接粗同轴电缆,或者是连接收发器时才会使用;RJ-45接口是最常用的双绞线接口,也就市场上的主要接口方式;光纤接口是光纤电缆所使用的接口,也是发展的趋势,但价格比较昂贵。另外,还有笔记所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