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重难点知识突破与经典例题讲解及详细解析

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重难点知识突破与经典例题讲解及详细解析
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重难点知识突破与经典例题讲解及详细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反应:,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g,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 A.60g B.80g C.90g D.120g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即A、B两物质)的质量总和应为140g,由于A、B 两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则消耗B物质的质量为。故选B。 2.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B.反应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后分子数增多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故A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B不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后分子数增多,故C正确; D、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数目可变可不变。 3.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 C .图示中x 的数值为4 D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 4)反应生成 了硅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SiCl +2H Si+4HCl 一定条件 ,由方程式可知: 【详解】 A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A 正确; B 、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就是氢气和硅的质量比为:(2×1×2):28=1:7,故B 不正确; C 、由方程式可知,图示中x 的数值为4,故C 正确; D 、由方程式可知,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了+1价,故D 正确。故选B 。 4.长途运输鱼苗时,为了防止鱼苗缺氧,常在水中加入物质X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2H 2O=2Ca(OH)2+O 2↑,其中X 的化学式为 ( ) A .CaO B .CaO 2 C .CaCO 3 D .CaCl 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后Ca 、O 、H 的原子个数依次为:2、6、4,已知反应前O 、H 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4,则2X 中应含有Ca 、O 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4,则X 的化学式为CaO 2,故选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5.将一定量xFeSO 4?y (NH 4)2SO 4?6H 2O 晶体加入到过量NaOH 溶液中,加热生成NH 30.85g (假如生成NH 3的全部逸出),过滤、洗涤、灼烧,得Fe 2O 3固体2.0g .则x ,y 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x :y=1:1 B .x :y=1:2 C .x :y=1:4 D .x :y=2:1 【答案】A 【解析】

九年级化学化学综合题试题经典及解析

九年级化学化学综合题试题经典及解析 一、中考化学综合题 1.Ⅰ.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可选用装置组合为___________(选填序号);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可选用发生装置C或B,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用此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甲酸(HCOOH)溶液滴加到浓硫酸中制CO气体,可选用的制取装置是 ______(选填序号)。该反应中浓硫酸既是催化剂又是脱水剂,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Ⅱ.某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到一定量的稀氯化铜溶液中,出现蓝绿色不溶于水的固体。该同学对生成蓝绿色而不是蓝色固体的现象产生疑惑。 (查阅资料) (1).CuCl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蓝色固体(Cu(OH)2),在氢氧化钠较少的情况下会生成蓝绿色碱式氯化铜(Cu x(OH)y Cl z),其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 (2).Cu(OH) 2在60℃开始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100℃分解完全。碱式氯化铜在300℃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氯化氢,在400℃分解完全。 (猜想)蓝绿色固体可能是:①Cu(OH)2;②Cu x(OH)y Cl z晶体;③_______。猜想①的理由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验证)该同学取31.25g蓝绿色固体,加热至100℃出现黑色固体。则猜想________不正确。继续加热到400℃至质量不再改变,并使产生的气体全部缓缓通过如图_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装置中药品足量)。 (实验数据)①最终得到剩余固体24.00g; ②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得到固体14.35g; ③浓硫酸装置中数据如表。 加热前100℃400℃ 250.00g251.80g253.60g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汇编 第一节质量 一、质量 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2、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m”表示。 3、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1t=103kg 1kg=103g 1g=103mg 4、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它的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处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二、质量的策测量 1、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 2、生产生活中测质量常用杆秤、案秤、磅秤、电子称等。 三、天平的使用 1、基本步骤 (1)放: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调: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出(归零),在调节平衡螺母(走向高端),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 (3)测: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左物右砝),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4)读: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 2、注意事项 (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2)用镊子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3)保持天平清洁、干燥,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盘上,也不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 第二节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m/v 3、单位:1g/cm3=103kg/m3 4、含义:以水为例 ρ水=1.0×103kg/m3 其物理意义为:体积为1 m3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5、应用:(1)求物体的体积(v=m/ρ)或质量(m=ρv);(2)测出物体密度来鉴别物质。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量筒的使用 1、看:首先认清量筒采用的单位、量程、分度值; 2、放:应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3、读:当液面是凹形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保持水平;当液面是凸形时,视线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平。 二、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 1、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出杯与液体的总重量m1; 2、将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3、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 4、计算液体的密度:ρ= m/v = m1-m2/v 三、测量固体的密度 1、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3、用细线拴住固体,轻放浸没在水中,读出固体水的总体积v2; 4、计算固体的密度:ρ= m/v = m/v2-v1 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一、密度与温度 1、在质量不变的前提下,物质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个别物质除外,如水4℃时密度最大。 2、热气球原理:空气受热,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而上升。 二、密度与鉴别物质 1、原理:密度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不同的物质的密度不同; 2、方法: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被鉴定物质的密度,与标准密度表比较即可。

化学方程式总复习经典例题、习题(word)

化学方程式总复习经典例题、习题(word)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有() A.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B.化学反应的快慢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D.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发生,还能反映出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和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 【详解】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获得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和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但是无法获得化学反应的快慢。故选B。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所示,由该图示不能得出的的结论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氟气比氧气更活泼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D.丙不是氧化物 【答案】C 【解析】 根据反应条件和图中信息知,A、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氟气能把氧气置换出来,说明氟气比氧气更活泼;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4个分子,反应后5个分子,反应前后应分子数目已改变;D、丙是氟化氢,不是氧化物。故选C。 点睛∶对于金属来说,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对于非金属单质来说,同样是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 3.食盐不仅可以做调味品,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电解饱和食盐水,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 A.H2B.Cl2 C.NaOH D.Na2CO3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进行分

初中化学经典例题及其讲解

初中化学经典例题讲解 [ 例1] 下列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反应,符合事实的是( ) A. Na2O+H2O= 2NaOH B. KOH + NaNO 3= NaOH + KNO 3 C. 2Ag + H 2SO4 (稀)=Ag 2SO4 + H 2 f D. 2Fe+6HCI=2FeCI 3+3H2T 解析:A 正确,活泼金属对应的氧化物(如:K 2O、CaO、BaO、Na2O 等)能直接跟水 化合生成对应的碱。 B有错,KOH属于碱,NaNO s属于盐,二者之间的反应属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条件 是:①两种反应物都可溶;②生成物中应有难电离的物质:如水、气体和沉淀。显然,该 反应生成物的条件不符合②。 C 错,银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跟酸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 D 错,单质铁跟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含铁化合物中的铁表现+2 价,该反应 应生成FeCb,而不是FeCb。 答案:A 说明: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1)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如:① 金属活动顺序②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③ 有关物质的化学性质等) 。 (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 3)检查所注反应条件是否正确。 ( 4)检查所注生成物的状态是否正确。 ( 5)检查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是否配平) 。 书写电离方程式一般可按下列方法: ( 1)左边写出电离物质的化学式,观察其原子或原子团的正负化合价。 ( 2)将正价部分和负价部分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开写在右边。 ( 3)将原化学式中各原子或原子团右下角的数字分别改写成其表示符号前的系数,并去掉原有的括号。 ( 4)将原化学式中的正负化合价改写成对应符号的电荷并标在符号的右上角。 ( 5)检查电离前后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检查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的代数和是否为零?无误后,将左右两边用“”连接。 [ 例2] 下列反应中,前者一定包括后者的是( ) A. 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B. 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C. 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D. 置换反应,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反应的分类,理解各反应类型的含义。

化学方程式配平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 初三()班学号姓名 一化学方程式的基础知识: 1化学方程式配平常用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先配奇数大): (1) 4 P + 5O2 2P2O5 (2) C + O2CO2 (3) 4Al + 3O2 2 Al2O3 (4)Fe + 2 O2Fe3O4 (5) 2 Mg + O22MgO (6) 2H2O2MnO2 2 H2O + O2↑ (7) 2H2O 2H2↑+ O2↑(8) 2H2+ O22H2O 2观察法:先金属后原子团 (1)CuSO4 +NaOH —Na2SO4 + Cu(OH)2 (2)Mg + HCl —MgCl2+ H2↑ (3)Fe2O3 + H2SO4Fe2(SO4)3+ H2O (4)Al + H2SO4 —Al2(SO4)3+ H2↑ (5)Fe(OH)3 + H2SO4Fe2(SO4)3+ H2O (6)Al2(SO4)3 +NaOH —Na2SO4 + Al(OH)3 3配平下列的各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1)2KMnO4—K2MnO4+ MnO2+ O2↑ (2)2Al + 3CuSO4 —Al2(SO4)3 + 3 Cu (3)Zn + 2 HCl —ZnCl2 + H2↑ (4)Al2O3 + 3H2SO4Al2(SO4)3 + 3H2O (5)Fe2(SO4)3+ 6 NaOH —3Na2SO4+ 2 Fe(OH)3 (6)Fe(OH)3+ H2SO4Fe2(SO4)3+ H2O (7)CH4+ O2点燃CO2 + H2O (8) C + CO2高温CO (9)NH3+ O2催化剂NO + H2O (10) CO + Fe2O3高温Fe + CO2 二练习 1 在X + 2O2===CO 2 + 2H2O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 A CO B CH4 C CH3OH D C2H4 2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式为:X + 3 O2=== 2CO2 + 3 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

初三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

1.下列物质不能跟稀盐酸反应的是 A. 氢氧化钠 B. 氧化铜 C. 镁条 D. 二氧化碳 1.今有失去标签的盐酸和硫酸,若要把稀硫酸鉴别出来,最好选用 A. 石蕊试液 B. 酚酞试液 C. 硝酸银溶液 D. 氯化钡溶液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选用的酸最好是 A. 稀硫酸 B. 稀盐酸 C. 稀硝酸 D. 浓硫酸 3.盐酸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这是因为盐酸 A. 具有吸水性 B. 能跟碱反应 C. 能跟金属反应 D. 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 4.等质量的下列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 铁 B. 锌 C. 铝 D. 镁 5.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既不生成沉淀,又无气体放出,且溶液显无色的是 A. Na2CO3 B. AgNO3 C. MgO D. Cu(OH)2 6.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稀盐酸 C. 食盐水 D. 石灰水 7.人体胃液里的胃酸,是胃壁细胞分泌出来的物质,可以帮助消化,胃酸的主要 成分是 A. 碳酸 B. 硫酸 C. 硝酸 D.盐酸 8.要完成下列变化,能通过稀硫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Cu→CuSO4 B. Al2O3→Al2(SO4)3 C. Fe2O3→FeSO4 D. Fe→Fe2(SO4)3 9.能除去HNO3中少量的盐酸的试剂是 A. NaOH B. AgCl C. Zn D. AgNO3 10.只有一种试剂可直接将NaCl、Na2CO3、AgNO3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是 A. 稀硝酸 B. 稀盐酸 C. 酚酞试液 D. 蒸馏水 11.下列物质中,能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分开的是 A. 食盐水 B. 酚酞试液 C. 蒸馏水 D. 硝酸钾溶液 12.下列物质与硫酸反应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 A. Fe B. Zn C. Cu(OH)2 D. NaOH 13.下列固体物质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固体物质不能消失的是 A. 氧化铜 B. 氢氧化铜 C. 硫酸钡 D. 碳酸钠 14.下列各组溶液中,可用稀硫酸加以区别的是 A. Na2SO4、BaCl2、KNO3 B. NaOH、Ba(OH)2、K2CO3 C. NaNO3、Ba(OH)2、NaCl D. NaOH、NaNO3、BaCl2 15.将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的共同变化是 A. 颜色发生变化 B. 发生化学变化 C. 质量减少 D. 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 16.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A.盛放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B.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黑色物质 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17.下列各组物质中,加入适量盐酸后过滤,不能将混有的杂质除净的是 A.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B.Na2SO4中混有少量的CaCO3 C.NaCl中混有少量的Na2CO3D.炭粉中混有少量的镁粉 18.用稀盐酸和酚酞试液在白纸上画图,晾干后的白纸上无痕迹。再用下列何种溶 液,可以使白纸上出现红色图象 A. 过量烧碱溶液 B. 适量稀硫酸溶液 C. 过量稀盐酸溶液 D. 适量硝酸 1

(完整版)第五章《质量和密度》知识点.doc

《质量和密度》基础知识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其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单位:主单位是千克( kg),常用单位有克( g),毫克( mg),吨( t )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3. 质量的测量:生活中用秤称物体的质量,实验室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4.天平的使用:放平归零 , 横梁平衡 , 左物右砝 , 恢复平衡。 (1)使用前要观察天平的称量和标尺上的分度值; (2)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3)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这时横梁平衡; (4)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根据估测,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5)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即为物体的质量。 5.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略 二、密度: 1. 定义: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比值定义法) 2.公式: 3. 3 3 3 3 3 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 kg/m ,常用单位g/cm 。换算关系: 1g/cm =10 kg/m 。 4. 理解密度: (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与物质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密度与物质的种类、压强、温度和状态有关。 (2)只能用来计算密度,但是密度ρ与m、 V 无关。不能说ρ与 m成正比。 (3)根据 m=ρV,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5.比较不同物质密度的方法:①相同的质量,比较体积;②相同的体积,比较质量。 三、密度的测量:(原理:) 1. 测量盐水的密度: ①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1;②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 中盐水的体积 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 m2;④求出盐水的的密度ρ( m1- m2) / V 。 = 2.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①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②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③用细线拴好石块,慢慢放入量筒中,直到石块全部被水浸没,记下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④求出石块的密度ρ=m/(V 2-V 1) 。 四、密度与温度: 1. 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根据公式,一般物体温度升高,密度变小;温度降 低,密度增大。 2.水的反常膨胀:4℃的水密度最大;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五、密度的应用:①鉴别物质;②求质量( m=ρ V);③求体积( V=m/ρ)

新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详解总结图文稿

新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详解总结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重、难点知识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常用单位:tg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个苹果约150g 一头大象约6t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 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 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 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 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

B 、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 3,常用单位g/cm 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 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1kg/m 3=10-3g/cm 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V 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5 左图所示:ρ6 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⑵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 )=厘米3(cm 3)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ρ m V = V m ρ = V m ρ = ρ m V = m

最新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经典例题经典

最新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经典例题经典 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小明想测量某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纯度(假设其他成分不和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进行如下实验:将5g 粉碎后的样品加入烧杯中再加入98g 5%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答案】80% 【解析】 【分析】 根据氧化铜和硫酸反应其他杂质不和硫酸反应进行分析,并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详解】 解:设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为X 。 2442CuO +H SO CuSO +H O 8098X 98g 5% ?= 80X =9898g 5%X=4g ? 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100%4g 5g =80%? 答: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80%。 2.如图是某胃药标签的部分内容,某校同学测定该药品 中 NaHCO 3 含量的过程如下:取 10 粒该药剂研碎后放入烧杯中,加入 50g 水后充分搅拌,再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已知药品中的其它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共消耗稀盐酸 11.5g 。然后微热,使生成的CO 2 气体全部逸出,称得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 64.3g 。(假设没有水蒸气逸出,发生的反应为 NaHCO 3+HCl=NaCl+H 2O+CO 2↑) 请计算: (1)反应完成后生成气体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 (2)这种胃药中 NaHCO 3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 【答案】2.2g 84% 【解析】 【分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总质量,减少的为生成的气体的质量。 【详解】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总质量,减少的为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故反应完成后生成气体的质量是0.5g 10+50g+11.5g-64.3g=2.2g ?。 (2)设这种胃药中 NaHCO 3 的质量为x 322NaHCO +HCl =NaCl +H O +CO 8444x 2.2g ↑ 8444=x 2.2g x=4.2g 这种胃药中 NaHCO 3 的质量分数是4.2g 100%=84%5g ?; 答:(1)反应完成后生成气体的质量是2.2g ; (2)这种胃药中 NaHCO 3 的质量分数是84%。 【点睛】 = 100%?碳酸氢钠的质量胃药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胃药的质量 3.“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为了测得该纯碱的组成,进行以下实验:取NaCl 和Na 2CO 3的固体混合物25克溶于适量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回答下列问题: (1)NaCl 在生活中的用途广泛,请写出一种用途:_____。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 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3)求:原固体混合物中NaCl 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调味品(合理均可) NaCl 、HCl 15.2% 【解析】 【分析】 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完全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 (1)NaCl 在生活中的用途广泛,用途为调味品、配制生理盐水、农业选种等。 (2)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 点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不变,则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完全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 点时,稀盐酸过量,故烧杯中溶液里的溶

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与例题

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与例题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叫质量。 kg,常用单位:t g mg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150g 一头大象约6t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 属性。 4、测量: ⑴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 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 游码归零 , 横梁平衡 , 左物右砝 , 先大后小 , 横梁平衡. 具体如下 :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 =盘中砝码总质量 +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 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方法: 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m变形mm =ρV ρ= V = Vρ 333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 ,常用单位 g/cm 。这两个单位比较: g/cm 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 3333-33333 1g/cm =10 kg/m 1kg/m =10 g/cm 水的密度为 1.0 ×10 kg/m ,读作 1.0 ×10 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 理意义是: 1 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 1.0 ×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ρ=m V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 m 与 V 成正比;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 与质量成正比。 mρ 甲 原理ρmρ 乙=V 5、测体积——量筒(量杯)V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经典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经典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 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D.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答案】B 【解析】 A、由图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元素,错误; B、由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正确; C、反应物中有两种单质,错误; D、如图所示的微观示意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后,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不是1:1,错误。故选B。 2.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36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100-52-3=45,故A错误; B、反应后W质量是0,是反应物,氧气质量分数减小,是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分数增大,都是生成物,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物质,生成物是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 C、反应后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分数都增大,说明W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的碳元素、氢元素来自于W,因此W中含有碳

元素、氢元素,W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即W中不含有氧元素,故C正确;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故D错误。故选C 3.油画上的白色含铅颜料经过一段时间会变为黑色的硫化铅(PbS)。使其恢复为白色的方法是蘸涂双氧水(H2O2),发生如下反应:PbS+4H2O2X+4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PbSO4B.PbSO2 C.PbSO3D.PbHSO3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油画上的白色含铅颜料经过一段时间会变为黑色的硫化铅(PbS)。使其恢复为白色的方法是蘸涂双氧水(H2O2),发生如下反应:PbS+4H2O2=X+4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A.PbSO4 考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4.在化学反应A+B2=2C中,已知20gA和足量B2充分反应后,生成30gC。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20B.32C.48D.96 【答案】C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0gA和B2充分反应生成30gC时参加反应的B2质量应为:30g- 20g=10g;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x,则 A+B2=2C 32 2x 10g 30g 3210 230g x g x=48 答案:C。 点睛: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B2的质量,进而确定了B2和C的质量关系,然后依据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求解即可。 5.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气味的乙硫化醇(C2H5SH)。乙硫化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2C2H5SH+9O24CO2 +2X+6H2O,则X 的化学式为 ( ) A.CO2B.SO3C.H2SO4D.SO2 【答案】D

初中化学经典例题及其讲解

初中化学经典例题讲解 [例1] 下列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反应,符合事实的是() A. Na2O+H2O=2NaOH B. KOH + NaNO3= NaOH + KNO3 C. 2Ag + H2SO4(稀)=Ag2SO4 + H2↑ D. 2Fe+6HCl=2FeCl3+3H2↑ 解析:A正确,活泼金属对应的氧化物(如:K2O、CaO、BaO、Na2O等)能直接跟水化合生成对应的碱。 B有错,KOH属于碱, NaNO属于盐,二者之间的反应属复分解反应,该反应 3 的条件是:①两种反应物都可溶;②生成物中应有难电离的物质:如水、气体和沉淀。显然,该反应生成物的条件不符合②。 C错,银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跟酸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 D错,单质铁跟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含铁化合物中的铁表现+2价,该反应应生成FeCl2,而不是FeCl3。 答案:A 说明: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①金属活动顺序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③有关物质的化学性质等)。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3)检查所注反应条件是否正确。 (4)检查所注生成物的状态是否正确。 (5)检查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是否配平)。 书写电离方程式一般可按下列方法:

(1)左边写出电离物质的化学式,观察其原子或原子团的正负化合价。 (2)将正价部分和负价部分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开写在右边。 (3)将原化学式中各原子或原子团右下角的数字分别改写成其表示符号前的系数,并去掉原有的括号。 (4)将原化学式中的正负化合价改写成对应符号的电荷并标在符号的右上角。 (5)检查电离前后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检查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的代数和是否为零?无误后,将左右两边用“====”连接。 [例2] 下列反应中,前者一定包括后者的是() A. 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B. 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C. 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D. 置换反应,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反应的分类,理解各反应类型的含义。 四种基本类型(指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形式来划分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从氧的得失来划分的;而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是根据反应前后热量的变化来划分的。同一个反应可能有一种、两种或三种分类法(如:2H2+O2点燃2H2O,是化合反应,又属氧化反应,也属于放热反应)。显然,选项A中的两种反应无包容关系;B中的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C中两种反应是交叉关系,但有很多化合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在D中,有许多还原反应不是置换反应。 答案:B [例3] 表中1~5组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与例题

八年级物理《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与例题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 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m=G/g 计算出物体质量。 ,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 =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 方法:A 、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 、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 3,常用单位g/cm 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 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 1kg/m 3=10-3g/cm 3水的密度为×103kg/m 3,读作×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 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5、测体积——量筒(量杯) ρ m V = V m ρ = V m ρ = ρ m V = ρ m V = 原理 m

专题七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例题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1、已知5gA与2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gC和若干克D。若制取8gD,则需__________gA。 例2、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有酒的气味的可燃性液体。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如下反应:8CH3OH+nO2 mCO2+2CO+16H2O。若反应生成3.6g水,请计算:⑴m值是__________。⑵参加 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克? 例3、如图表示等质量的金属Mg和Al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表示反应所用时间,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B.X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Y表示反应所用时间 C.X表示滴加稀硫酸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D.X表示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例4、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在两只烧杯里注入相同质 量、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然后分别向左右两端烧杯中加入质量相等的Fe和 金属A。有气体产生时,天平指针慢慢向左偏转(如图1);指针偏转到一定角度后,又慢慢向右偏转;反应结束,天平指针指向右端(如图2)。则天平右端加入的金属A可能是() A.Zn B.Mg C.Cu D.Al 例5、一氧化碳能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中的氧化铁。现用200t 含氧化铁80%的铁矿石炼铁,可炼出含铁95%的生铁多少吨? ⑴请你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⑵本题还有其他解法吗?若有,只要求说明依据并列出算式。若没有,可不回答此问。例6、我省境内的白石山,因其石灰石呈白色且含杂质较少而得名,是国家级石灰岩结构地质公园。某化学兴趣小组从白石山采集来一些样品,进行了下列实验:取4份质量不同的石灰石样品,分别与27.0g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经过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与所取样品质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试计算: ⑴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⑵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 此题通过不断改变石灰石样品的质量,由剩余固体的质量来判断与等量稀 盐酸发生反应时,稀盐酸何时不足,石灰石中CaCO3何时有剩余。解题时以实 验1为参照物,分析随样品质量增加,剩余固体质量的增加情况。分析如下(稀 盐酸的质量均为27.0g):

初中化学方程式经典例题解析汇总

初中化学方程式经典例题解析汇总 [知识网络] 本专题要求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以质量守恒定律为基础,理解参加反应的和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关系。学会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关的化学计算。 [典例剖析] 例1、已知5gA与2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gC和若干克D。若制取8gD,则需__________gA。 解析: 此题要求说明了物质之间发生反应按一定质量比进行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图表如下(若D、A的质量为x、y): A + B → C +D 5g 2g 3g x y 8g 由质量守恒定律:x=5g+2g-3g=4g,即A、D的质量比为5∶4,则可以通过计算推知y=10g 答案:10 例2、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有酒的气味的可燃性液体。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如下反应:8CH3OH+nO2mCO2+2CO+16H2O。若反应生成3.6g水,请计算: ⑴m值是__________。 ⑵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克? 解析:

此题要求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去确定计量数。质量守恒定律不仅体现在宏观上总质量相等、元素的质量相等,还体现在微观上原子个数相等。根据碳原子数反应前后相等,8=m+2,m=6;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为8+2n=6×2+2+16,n=11,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由生成3.6g水,求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 答案: (1)6; (2)8+2n = 6×2+2+16,n =11 设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x, 8CH3OH + 11O26CO2 + 2CO + 16H2O 11×32 16×18 x 3.6g x=4.4g 答:参加反应的氧气为4.4g。 例3、如图表示等质量的金属Mg和Al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表示反应所用时间,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B.X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Y表示反应所用时间 C.X表示滴加稀硫酸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大 全 知识点1:质量 1.概念: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符号:m表示。。 2.质量的单位: (1)国际单位:千克(kg) (2)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3)单位间的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3.属性: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温度、物态和位置而改变。 知识点2:天平 1.托盘天平的构造:由底座;托盘;横梁;指针;分度盘;平衡螺母;标尺;游码构成;且每架天平有一套砝码。 2.使用方法: “调”: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测”: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读”: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和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收”首先将被测物体取下,然后用镊子将砝码夹回砝码盒,最后将游码拨回游标卡尺的左侧零刻度线。 3.测量时的补充: (1)调节平衡螺累母按: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 (2)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 (3)取砝码时一定要用镊子。 (4)往盘里加砝码应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再从大到小加砝码,当加到最小一个砝码时太 重了,则应改用移游码。 (5)游码的读数是读游码的左边所对标尺的刻度值。 4.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1)不能超过称量(天平的称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游砝最大读数)。 (2)已经调好的天平,当位置改变后应重新调节横梁平衡,方可进行测量。 (3)取砝码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 (4)潮湿的物品或者化学物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 知识点3:密度 1.概念: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化学方程式经典例题1

化学方程式经典例题1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有两种单质和两种氧化物B.反应前后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中有一种单质三种化合物,故A不正确;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分子的数目发生改变,故B不正确;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是错误的叙述,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C不正确; D、反应物是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生成物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故D正确。故选D。 2.如图表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受热至完全反应的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剩余固体的质量B.生成氧气的质量 C.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D.氯酸钾的质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后氧气逸出,固体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分解,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与图象对应;故符合题意;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直到反应结束为止,与图像不对应;故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与图象不对应;故不符合题意; D.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由于需要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氯酸钾才能分解,随着反应的进行,氯酸钾的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分解,氯酸钾的质量为0,与图象不对应。故不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3.已知、、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改变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该反应可表示为4X+Y=2Z D.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子分解为原子,故分子一定发生改变,正确; B. 分子之间有间隔,正确; C. 该反应可表示为3X+Y=2Z,错误; D. 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正确。故选C。 4.为快速降低空气污染物SO2的含量,环保部门用飞机在空中喷洒X粉末,该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 A.CaCO3B.Na2CO3C.H2O D.CaO 【答案】A 【解析】 2X+2SO2+O2=2CaSO4+2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X 的化学式是CaCO3。故选A。 5.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 + 2NaOH = X + NaClO + H2O, 则X 的化学式为 A.H2B.NaCl C.HCl D.HClO 【答案】B 【解析】 【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