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测量基本基础知识

电工测量基本基础知识
电工测量基本基础知识

第一篇 电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 概 述

1.1 测量的概念

测量是以确定被测对象量值为目的的全部操作。

通常测量结果的量值由两部分组成:数值(大小及符号)和相应的单位名称。

1.2 测量的分类

测量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分类。

1.2.1 从获得测量结果的不同方式分类,可分为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和组合测量法。

1.2.1.1 直接测量法——从测量仪器上直接得到被测量量值的测量方法,直接测量的特点是简便。此时,测量目的与测量对象是一致。例如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用电桥测量电阻值等。

1.2.1.2 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与被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其它量,才能得到被测量量值的测量方法。例如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当被测量不能直接测量,或测量很复杂,或采用间接测量比采用直接测量能获得更准确的结果时,采用间接测量。间接测量时,测量目的和测量对象是不一致的。

1.2.1.3 组合测量法——在测量中,若被测量有多个,而且它们和可直接(或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一定的函数关系,通过联立求解各函数关系来确定被测量的数值,这种测量方式称为组合测量法。

例如,图1-1所示电路中测定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等效参数R eq 、U OC 。

调R L 为R 1时得到I 1,U 1 调R L 为R 2时得到I 2,U 2

得?????=+=+oc eq oc eq U I R U U I R U 22

11

解联立方程组可求得测量R eq 、U oc 的数值。

1.2.2 根据获得测量结果的数值的方法不同,分为直读测量法和比较测量法。

1.2.2.1 直读测量法(直读法)——直接根据仪表(仪器)的读数来确定测量结果的方法。测量过程中,度量器不直接参与作用。例如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用功率表测量功率等。直读测量法的特点是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缺点是测量准确度不高。

1.2.2.2 比较测量法——测量过程中被测量与标准量(又称度量器)直接进行比较而获得测量结果的方法。例如用电桥测电阻,测量中作为标准量的标准电阻参与比较。比较测量法的特点是测量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精密测量。但测量操作过程比较麻烦,相应的测量仪器较贵。

综上所述,直读法与直接测量法,比较法与间接测量法,彼此并不相同,但又互有交叉。实际测量中采用哪种方法,应根据对被测量测量的准确度要求以及实验条件是否具备等多种因素具体确

图 1-1 求等效参数R eq ,U oc

定。如测量电阻,当对测量准确度要求不高时,可以用万用表直接测量或伏安法间接测量,它们都属于直读法。当要求测量准确度较高时,则用电桥法进行直接测量,它属于比较测量法。

1.3 测量误差

1.3.1 测量误差的定义

不论用什么测量方法,也不论怎样进行测量,测量的结果与被测量的实际数值总存在差别,我们把这种差别,也就是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差称为测量误差。

从不同角度出发,测量误差有多种分类方法。

1.3.2 测量误差的分类

1.3.

2.1 根据误差的表示方法可分为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三类。 (1) 绝对误差——是指测得值与被测量实际值之差,用△x 表示,即 △x=x-x 0 (1.1)

式中,x ——测得值;

x 0——实际值。

绝对误差是具有大小、正负和量纲的数值。

在实际测量中,除了绝对误差外,还经常用到修正值的概念,它的定义是与绝对误差等值反号,即

c=x 0-x (1.2) 知道了测量值和修正值c ,由式(1.2)就可求出被测量的实际值x o 。

绝对误差的表示方法只能表示测量的近似程度,但不能确切地反映测量的准确程度。 为了便于比较测量的准确程度,提出了相对误差的概念。

(2)相对误差——是指测量的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约定)真值之比(用百分数表示),用γ表示,即

%1000

??=

x x

γ (1.3) 式(1.3)中,分子为绝对误差,当分母所采用量值不同(真值A 0、实际值x 0、示值x 等)时相对误差又可分为:相对真误差、实际相对误差和示值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是一个比值,其数值与被测量所取的单位无关;能反映误差大小和方向;能确切地反映了测量准确程度。因此,在测量过程中,欲衡量测量结果的误差或评价测量结果准确程度时,一般都用相对误差表示。

相对误差虽然可以较准确地反映量的准确,但用来表示仪表的准确度时,不甚方便。因为同一仪表的绝对误差在刻度范围内变化不大,这样就使得在仪表标度尺的各个不同部位的相对误差不是一个常数。如果采用仪表的量程x m 作为分母就解决了上述问题。

(3) 引用误差——是指测量指示仪表的绝对误差与其量程之比,(用百分数表示),用γn 表示,即

%100??=

m

n x x

γ (1.4)

实际测量中,由于仪表各标度尺位置指示值的绝对误差的大小、符号不完全相等,若取仪表标度尺工作部分所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作为(1.4)中的分子,则得到最大引用误差,用γnm 表示。

%100??=

m

m

nm x x γ (1.5) 最大引用误差常用来表示电测量指示仪表的准确度等级,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00αγ≤??=

m

m

nm x x 式中,α——仪表准确度等级指数。

根据GB7676.2-87《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及其附件》的规定,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准确度等级α如表1-1所示。仪表的基本误差在标度尺工作部分的所有分度线上不应超过表1-1中的规定。

式(1.5)说明,在应用指示仪表进行测量时,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为

m m x x ?±≤?%α (1.6)

当用仪表测量被测量的示值为x 时,可能产生的最大示值相对误差为

%100%%100??±≤??=

x

x

x x m m m αγ (1.7) 因此,根据仪表准确度等级和测量示值,可计算直接测量中最大示值相对误差。当被测量量值愈接近仪表的量程,测量的误差愈小。因此,测量时应使被测量量值尽可能在仪表量程的2/3以上。

例 用一个量程为30mA 、准确度等级为0.5级的直流电流表测得某电路中电流为25.0mA ,求测量结果的示值相对误差。

解 根据式(1.6)可得其测量结果可能出现的示值最大相对误差为

%6.0%1000

.2515.0%100±=?±=??=

x x m m γ 1.3.2.2 根据误差的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三类。 (1) 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是指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均保持不变,或者当条件改变时,按某一确定的已知规律(确定函数)变化的误差。系统误差包括己定系统误差和未定系统误差,已定系统误差是指符号和绝对值已经确定的系统误差。例如,用电流表测量某电流,其示值为

5A,若该示值的修正值为+0.01A,而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对测量结果未加修正,从而产生-0.01A的已定系统误差。

未定系统误差是指符号或绝对值未经确定的系统误差。例如,用一只已知其准确度为α及量程为U m的电压表去测量某一电压U x,则可按式(1.5)估计测量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γnm,因为这时只估计了误差的上限和下限,并不知道测量电压误差确切大小及符号。因此,这种误差称为未定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有测量仪器、仪表不准确,环境因素的影响,测量方法或依据的理论不完善及测量人员的不良习惯或感官不完善等。

系统误差的特点是:

1)系统误差是一个非随机变量,是固定不变的,或是一个确定的时间函数。也就是说,系统误差的出现不服从统计规律,而服从确定的函数规律。

2)重复测量时,系统误差具有重现性。对于固定不变的系统误差,重复测量时误差也是重复出现的。系统函数为时间函数时,它的重现性体现在当测量条件实际相同时,误差可以重现。

3)可修正性。由于系统误差的重现性,就决定了它是可以修正的。

(2)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是指在同一量的多次测量中,以不可预知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的分量。随机误差就个体而言是不确定的,但其总体服从统计规律。随机误差一般服从正态分布规律,如图1-2所示:

f——表示误差出现的次数

这条曲线称为随机误差正态分布曲线。

随机误差的特点是:

1)有界性:有一定的测量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界限。

2)单峰性: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而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小。

3)对称性:绝对值相等的±误差出现的概率一致。

4)抵偿性:将全部误差相加时,具有相互抵消的特性。

特性4)可由特性3)推导出来,因为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之和可以互相抵销对于有限次测量,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值是一个很小的量,而当测量次数n无限增大时,随机误差趋近于零。在精密测量中,一般采用取多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的方法消除随机误差。

(3)粗大误差

粗大误差是指明显超出了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

这种误差是由于实验者的粗心,错误读取数据;或使用了有缺陷的计量器具;或计量器具使用不正确;或环境的干扰等引起的。例如,用了有问题的仪器、读错、记错或算错测量数据等等。含有粗差的测量值称为坏值,应该去掉。

1.3.3 测量结果的评定

前面讲述的误差是描述测量结果偏离真值的程度,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用正确度、精密度和准确度这三个“度”来描述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从本质上讲三者是一致的。在使用中常见到因对这几个“度”之间含义的混淆,而影响了对测量结果的正确评述。

1.3.3.1 正确度

由系统误差引起的测得值与真值的偏离程度,偏离越小,正确度越高,系统误差越小,测量结果越正确。因此,正确度反映了系统误差对测量结果影响的程度。

当系统误差远大于随机误差时,相对地说,随机误差可以忽略不计,则有:

△x=ε=x-x0

这时可按系统误差来处理,并估计测量结果的正确度。

上式中:ε——系统误差

x——测量值

x0——真值

1.3.3.2 精密度

它指测量值重复一致的程度。测量过程中,在相同条件下用同一方法对某一量进行重复测量时,所测得的数值相互之间接近的程度。数值愈接近,精密度愈高。换包话说,精密度用以表示测量的重现性,反映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同样,当系统误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或业已消除时,可得

△x=δ=x-x0

上式中δ——随机误差

x——测量值

x0——真值

这时可按随机误差来处理,并估计测得结果的精密度。

1.3.3.3 准确度

由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共同引起的测量值与真值的偏离程度,偏离越小,准确度越高,综合误差越小,测量结果越准确。所以,准确度同时反映了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影响的程度。

当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者差不多,而不能忽略其中任何一个时,可将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进行分别处理,然后再考虑其综合影响,并估计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正确度和精密度是互相独立的,对于一个具体的测量,正确度高,精密度不一定高;反之,精密度高,正确度也不一定高。但正确度和精密度都高,却完成有可能的。

只有正确度高或精密度高,就不能说准确度高。只有正确度和精密度都高,才能说准确度高。以打靶为例综合说明上述关系。

(a) (b) (c)

图1-3 打靶图

图1-3(a)表明系统误差小,随机误差大,即正确度高,精密度低;图(b)说明射击的系统误差大,而随机误差小,即正确度低而精密度高;图(c)则表明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都小,即正确度和精密度都高,也就是准确度高,而在靶心外的散弹点可视为粗大误差,应剔除。

1.3.4 间接测量中的误差估算

间接测量是由多次直接测量组成,其测量的最大相对误差可按以下几种形式进行计算。 1.3.4.1 被测量为几个测量量的和(或差)

y=x 1+x 2+x 3 (1.8)

取微分,得

dy=dx 1+dx 2+dx 3

近似地以改变量代替微分量,即

Δy=Δx 1+Δx 2+Δx 3 (1.9)

若将改变量看成绝对误差,则相对误差为

%%321??+?+?=??=

y

x x x y y

y γ (1.10) 或写成

332211γγγγy

x y x

y x y ++=

式中,%100%100%,1003

3

32

2

21

1

1??=

??=

??=x x x x x x γγγ,分别为直接测量x 1,x 2,

x 3的相对误差。

被测量的最大相对误差为

%1003

21max ??+?+?±

=y

x x x y γ (1.11)

??????++±=332211max γγγγy x y x

y

x y (1.12)

例 两个电阻串联,R 1=1000Ω,R 2=3000Ω,其相对误差均为1%,求串联后总的相对误差。 解:串联后总的电阻 R =4000Ω

绝对误差 ?R 1=1000×1%=10(Ω)

?R 2=3000×1%=30(Ω) 相对误差

%12

1=???

?

???+?=R R R R R γ

可知,相对误差相同的电阻串联后总电阻的相对误差与单个电阻的相对误差相同。 1.3.4.2 被测量为多个测量量的积(或商)

n

m

x x y 21?= (1.13) 式中m 、n 分别是x 1、x 2的指数。 对上式两边取对数,得

lny =mlnx 1+mlnx 2 (1.14) 再微分,得

2

211x dx n x dx m y dy

+= (1.15) 于是得被测量相对误差为

2

12211%

100%100%

100γγγn m x dx n x dx m y dy y +=?????

??+????? ??=????

?

??= 则被测量的最大测量相对误差为

[]

21max γγγn m y +±= (1.16)

由式(1.16)可见,当各直接测量量的相对误差大致相等时,指数较大的量对测量结果误差影响较大。

例 正弦交流电路中,如图1-4所示用三表法(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测量元件A (或网络)的功率因数λ值。若电流表的量程为2A ,示值为1.00A ;电压表量程为150V ,示值为102.0V ;功率表量程为60W ,示值为42.7W ,其准确度等级均为0.5级,试计算功率因数λ和仪表表基本误差

引起的最大相对误差。

解 用间接测量法计算功率因数,公式为

UI

p =

=?λcos 测量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按式(1.16)可

推导出

()

p u I γγγγ?++±=cos

由测量仪表示值可计算上式中各量为

%

70.07

.4260%5.0%100.12

%5.0%

74.00

.102150

%5.0%±=?±=±=?±

=±=?±

=?±=p I x

u U Um

γγαγ

得出正弦电路中功率因数为

418.000

.10.1027.42cos =?==

=UI p ?λ 则测量最大相对误差为

()%44.2%70.0%74.0%1cos ±=++±=?γ 1.3.5 消除系统误差的基本方法

在测量过程中,如果发现测量结果中存在系统误差,就应对测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便找出产生系统误差的根源,并设将它们消除,这样才能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与随机误差不同,系统误差是不能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数学方法加以削弱和消除的。目前,对系统误差的消除尚无通用的方法可循,这就需要对具体问题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和方法。一般说,对系统误差的消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量人员的经验、学识和技巧。下面仅介绍人们在测量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消除系统误差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方法。

1.3.5.1 从误差来源上消除系统误差

这是消除系统误差的根本方法,它要求测量人员对测量过程上可能产生系统误差的各种因素进行仔细分析,并在测量之前从根源上加以消除。例如,仪器仪表的调整误差,在实验前应正确地仔细地调整好测量用的一切仪器仪表,为了防止外磁场对仪器仪表的干扰,应对所有实验设备进行合理的布局和接线等等。

1.3.5.2 用修正方法消除系统误差

这种方法是预先将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测量环境(如温度、湿度、外界磁场…)和测量人员等因素所产生的系统误差,通过检定、理论计算及实验方法确定下来,并取其相反值作出修正表格、修正曲线或修正公式。在测量时,就可根据这些表格、曲线或公式,对测量所得到的数据引入修正值。这样由以上原因所产生的系统误差就能减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

实际上,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通常要用到仪表(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等)进行测量,这样便引入了仪表误差,该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修正为系统误差。

△x=x-x 0 ∴ c=-△x 式中:c —修正值

例 测量电阻R X 的实验电路如图1-5所示。

1、 1-5(a )中电压表两端的电压为

U=U A +U X

A

X

A R ΔR R R I

U

R =+== 修正值 C =-△R

图1-5(a )电压表外接法

可见,电压表外接法适用于负载较大的情况,即:R x 》R A 。R A 便可忽略不计。

2、图1-5(b)中电流表流过的电流为:

()()

X

V X

V x V R R I

U R R R U I I I 1111

1+=

=∴

+

=+=

图1-5(b )电压表内接法 △R 是由R V 引起的。 可见,电压表内接法适用于负载较小的情况,即R X <

在实际测量中,还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测量方法,来消除和消除和削弱系统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1)替代法

替代法的实质是一种比较法,它是在测量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同一个数值已知的且可调的标准量来代替被测量。在比较过程中,若仪表的状态和示值都保持不变,则仪表本身的误差和其它原因所引起的系统误差对测量结果基本上没有影响,从而消除了测量结果中仪表所引起的系统误差。

例如图1-6所示,用替代法测量电阻R x 。在测量时先把被测电阻R x 接入测量线路(开关S 接到1),调节可调电阻R 0,使电流表A 的读数为某一适当数值,然后将开关S 转接到位置2,这时可调准电阻R n 代替R x 被接入测量电路,调节R n 使电流表数值保持原来读数不变。如果R 0的数值及所有其它外界条件都不变,则R n =R X 。显然,其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决定于标准电阻R n 的准确度及电流的稳定性。

n :标准电阻 x :被测电阻 0:限流电阻 :电源

图1-6 替代法

在比较法中,根据标准量和被测量是同时接入电路或不同时接入电路,又可分为同时比较法和异时比较法两大类。

图1-6所示电路是一种异时比较法电路,常用来测量中值电阻。 (2) 零示法

零示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测量方法,主要用来消除因仪表内阻影响而造成的系统误差。 在测量中,使被测量对仪表的作用与已知的标准量对仪表的作用相互平衡,以使仪表的指示为零,这时的被测量就等于已知的标准量。

例 图1-7是用零示法测量实际电压源开路电压U oc 的实用电路。

U s :直流电源 R :标准电阻

G :检流计

测量时:调节电阻R 的分压比,使检流计○

G

的读数为0,则U A =U B =U OC

即 2

12

0R R R U U U S A C

+?==

在测量过程中,只需要判断检流计中有无电流,而不需要读数,因此只要求它具有足够的灵敏度。同时,只要直流电源U S 及标准电阻R 稳定且准确,其测量结果就会准确。

(3)正负误差补偿法

在测量过程中,当发现系统误差为恒定误差时,可以对被测量在不同的测量条件下进行两次测量,使其中一次所包含的误差为正,而另一次所包含的误差为负,取这两次测量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从而就可以消除这种恒定系统误差。

例如,用安培测量电流时,考虑到外磁场对仪表读数的影响,可以将安培表转动180°再测量一次,取这两次测量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如果外磁场是恒定不变相互抵消,从而消除了外磁场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此外还有组合法、微差替代法等。

1.4 数字式仪表

数字式仪表的工作原理是将被测量(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之后,用计数器和显示器显示出测量结果。这个转换过程称为模/数(A/D )转换。实现A/D 转换的电路有逐次逼近式、斜坡式、积分式等多种类型。根据其工作原理,数字式仪表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常用的有逐次比较型、斜坡型、电压-频率转换型、双斜积分型和脉冲调宽型等五种。下面仅从使用的角度对数字式仪表作一简单介绍。

1.4.1 概述

数字式仪表面板上的显示窗口,可以直接显示出被测量的正负读数和单位。面板上的量程选择开关可用以选择测量类型及测量量程,有的数字仪表具有自动转换量程功能。

1.4.2 主要技术特性

数字式仪表的主要技术特性包括:显示位数、测量范围、误差、分辨力、输入阻抗、采样方式和采样时间等。

1.4.

2.1 数字仪表的显示位数

数字式仪表数码管的个数一般为4~5个,有的高精度的数字仪表可做到6个。但不能显示出满位“9”,而是以最高位显示数为“4”或“1”较多。

判定数字仪表的位数有两条原则: ① 能显示0~9所有数字的位为整数位;

② 分数位的数值是以最大显示中最高位数字为分子,用满量程时最高位数字作分母。

例如:某数字仪表的最大显示值为±19999,满量程计数值为20000,这表明该仪表有4个整数位,而分数位的分子为1,分母为2,故称之为 2

14 位,读作四位半,其最高位只能显示0或1。

3

23位(读作三又三分之二位)仪表的最高位只能显示从0~2的数字,故最大显示值为±2999。 1.4.2.2 数字仪表的准确度

数字仪表的准确度是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它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也反映测量误差的大小。一般讲准确度愈高,测量误差愈小,反之亦然。

准确度的公式通常用数字仪表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基本误差表示,常见的误差公式有下面两种表达方式。

△U =±(a%U x +b %U m ) (1.17) △U =±(a%U x +n 个字) (1.18)

式中:△U ——绝对误差

U x ——测量指示值

Um ——测量所用量程的满度值

a ——误差的相对项系数

b ——误差的固定项系数 n ——最后一个单位值的n 倍

式(1.17)和式(1.18)都是把绝对误差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a%U x )为可变部分,称为“读数误差”,后一部分(±b%U m 及±n 个字)为固定部分,不随读数而变,为仪表所固有,称为“满度误差”。显然,固定部分与被测量Ux 的大小无关。对于式(1.17),仪表测量某一电压U X 时的相对误差为:

x

m x x U U b U U

%%±α±=?=

γ (1.19) 式中(1.19)可见,当U x =U m 时,γ最小,但随着U x 减小而增大。当U x <0.1U m 时γ值最大,即

γmax =±α%±10·b%

也就是说,被测量与所选择的量程越接近,误差越小。因此,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应注意选择量程。

式(1.17)和式(1.18)是完全等效的,两者可以相互转换。

例 已知某一数字电压表的a=0.5,欲用2V 档测量1.999V 的电压,其△U 和b%参数各为多少? 解 电压最小变化量n=0.001,则

其△U =±(0.5%×1.999+0.001)=±0.01099V ≈±0.011 ∵ b %U m =n ∴ 0005.02

001.0%===

Um n b 即0.05%。 1.4.2.3 数字仪表的分辨力

分辨力是指数字仪表在最低量程上未位1个字所对应的电压值,它反映出仪表灵敏度的高低。 数字仪表的分辨力指标亦可用分辨率来表示。分辨率是指所能显示的最小数字(零除外)与最大数字之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例如: 2

13位万用表的分辨率为%05.01999

1

≈。

分辨力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

分辨力与准确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表征仪表的“灵敏性”,即对微小电压的“识别”能力;后者反映测量的“准确性”,即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二者无必然的联系,因此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将分辨力(或分辨率)误以为是类似于准确度的一种指标。

实际上分辨力仅与仪表的显示位数有关。而准确度则取决于A/D 转换器、功能转换器的综合误差以及量化误差。从测量角度看,分辨力是“虚”指标(与测量误差无关),准确度才是“实”指标(它决定测量误差的大小)。因此,任意增加显示位数来提高仪表分辨力的方案是不可取的。原因就在于这样达到的高分辩力指标将失去意义。换言之,从设计数字电压表的角度看,分辨力应受到准确度的制约,有多高的准确度,才有与之相应的分辨力。

1.4.

2.4 其它指标

(1)测量范围是指数字仪表所使用的量程范围。

(2)输入阻抗是指两测量端钮间的入端电阻,一般不小于10MΩ。对于多量程仪表,各量程上的输入电阻因衰减器的分压比不同而异。

(3)采样方式随数字仪表型号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有自动、手动和遥测等采样方式。

(4)采样时间是指每次采样所需时间。

除上述主要技术特性外,在数字仪表的技术说明书中还常给出使用温度、湿度及抗干扰能力等指标。数字仪表一般都有一定的工作频率范围。使用时应注意查阅说明书。

1.5 实验数据处理

1.5.1 有效数字

1.5.1.1 有效数字的定义

一个数据,从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起至右边的所有数位均为有效数字位。有效数字就是一个由可靠数字和最末一位欠准数字两部分组成的数字。

测量所得到的数据都是近似数。近似数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可靠数字,另一部分是欠准数字。通常测量时,只应保留一位欠准数字(对于指针式仪表,一般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十分位;而对于数字式仪表,则与所选的量程有关),其余数字均为可靠数字。例如,某仪表的读数为106.5格,其中106是可靠数字,而末位数5是估读的欠准数字。106.5的有效数字位数是四位。

1.5.1.2 有效数字的正确表示

(1)有效数字的位数与小数点无关,小数点的位置仅与所用单位有关。例5100Ω和5.100KΩ都是四位有效数字。

(2)在数字之间或在数字之后的“0”是有效数字,而在数字之前的则不是有效数字。

(3)若近似数的右边带有若干个“0”,通常把这个近似数写成α×10n形式,1≤a<10。利用这种写法,可从a含有几个有效数字来确定近似数的有效位数,如5.2×103和7.10×103分别为二位和三位有效数字,4.800×103为四位有效数字。

在计算式中,对常数π、e、2等的有效数字,可认为无限制,在计算中根据需要取位。

1.5.1.3 数值修约规则

若近似数的位数很多,则确定有效位数后,其多余的数字应按下面的规则进行修约。

若以保留数字的末位为单位,它后面的数字大于0.5单位者,末位进一;小于0.5单位者,末位不变;恰为0.5单位者,则使末位数凑成偶数,即末位为奇数时进一,末位为偶数时则末位数不变。

还要注意,拟舍弃的数字若为两位以上的数字,不能连续地多次修约,而只能按上述规则一次修约出结果来。

例如,按上述修约规则,将下面各个数据修约成三位有效数字。

拟修约值修约值

32.6491 32.6(5以下舍)

472.601 473(5以上入)

4.21500 4.22(5前奇数进1)

4.22500 4.22(5前偶数舍去)

1.5.1.4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1)加减运算

各运算数据以其中小数点后位数最小的数据位数为准,其余各数据修约后均保留比它多一位数。所得的最后结果与小数点后位最少的位数相同。 例如 13.6+0.0812+1.432 可写成 13.6+0.08 +1.43=15.1 (2)乘除运算

各运算数据以各数中有效位数最少的为准,其余各数或乘积(或商)均修约到比它多一位,而与小数点位置无关。最后结果应与有效位数最少的数据位数相同。 例如 0.0212×46.52×2.07581

0. 0212×46.52×2.076 =2.05

1.5.2 模拟仪表(指针式仪表)的数据处理

要正确记录测量数据,必须首先了解直接读数(简称读数)、示值和测量结果的概念。 1.5.2.1读数——是指直接读取仪表指针所指示的标尺值(单元格)。 (1) 读仪表的格数

图1-8 为均匀标度尺有效数字读数示意图,图中指针指示的不同位置的读数分别为0.2格、 6.9格、81.8格、104.0格。

(2) 注意有效数字的位数(只含一位欠准数字) 具体的读数原则与规律我们总结在表1-2中。 1.5.2.2 计算仪表的分格常数

仪表的分格常数是指电测量指示仪表的标度尺每分格(或数字仪表的每个字)代表被测量的大小。用符号“Ca ”表示,即

m

m

a a x c

[V (mA )/div]

式中,C a ——分格常数 [V (mA ,W )/div] X m ——仪表量程 [V (mA ,W )] a m ——仪表满偏格数 (div )

1.5.

2.3 示值——是指仪表的分格常数乘以读数后所得的数值。即 示值=仪表分格常数Ca ×读数a

电工基础知识大全

电工基础知识大全 电工基础知识大全电工识图口诀巧记忆 一,通用部分 1,什麽叫电路? 电流所经过的路径叫电路。电路的组成一般由电源,负载和连接部分(导线,开关,熔断器)等组成。 2,什麽叫电源? 电源是一种将非电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3,什麽叫负载? 负载是取用电能的装置,也就是用电设备。 连接部分是用来连接电源与负载,构成电流通路的中间环节,是用来输送,分配和控制电能的。 4,电流的基本概念是什麽? 电荷有规则的定向流动,就形成电流,习惯上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电流方向不变的电路称为直流电路。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叫电流(强度),用符号I 表示。 电流(强度)的单位是安培(A),大电流单位常用千安(KA)表示,小电流单位常用毫安(mA),微安(μA)表示。 1KA=1000A 1A=1000 mA 1 mA=1000μA

5,电压的基本性质? 1)两点间的电压具有惟一确定的数值。 2)两点间的电压只与这两点的位置有关,与电荷移动的路径无关。 3)电压有正,负之分,它与标志的参考电压方向有关。 4)沿电路中任一闭合回路行走一圈,各段电压的和恒为零。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根据不同的需要,也用千伏(KV),毫伏(mV)和微伏(μV)为单位。 1KV=1000V 1V=1000 mV 1mV=1000μV 6,电阻的概念是什麽? 导体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的能力称为电阻,用符号R表示,当电压为1伏,电流为1安时,导体的电阻即为1欧姆(Ω),常用的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1MΩ=1000KΩ 1KΩ=1000Ω 7,什麽是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流过电路的电流与电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而与该电路的电阻成反比,这个关系叫做欧姆定律。用公式表示为:I=U/R 式中:I——电流(A);U——电压(V);R——电阻(Ω)。 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反映了部分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相互关系,它是分析和计算部分电路的主要依据。 8,什麽是全电路的欧姆定律?

电工基础学习知识试题及其规范标准答案

2015----2016第二学期期末试题 《电工基础》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选出,并填写在答题卡上) 、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的电量越多,电流就越大 B、通电时间越长,电流就越大 C、通电时间越短,电流就越大 D、通过一定电量时,所需时间越小,电流越大 、有段电阻是32Ω的导线,把它对折起来作为一条导线用,电阻是()。 A、64Ω B、16Ω C、8Ω D、128Ω 、R1和R2为两个串联电阻,已知R1=4R2,若R1上消耗的功率为1W, 则R2上消耗的功率为() A、4W B、20W C、0.25W D、400W 4、如图所示,已知R1=10Ω,R2=5Ω,可变电阻RP的阻值在0~ 25Ω之间变化,A、B两端点接20V恒定电压,当滑片上下滑动时,CD间所能得到的电压变化范围是()。 A、0~15V B、2.5~15V C、0~12.5V D、2.5~12.5V 5、如图所示电路中等效电阻R ab 为()。 A、5Ω B、4Ω C、3Ω D、0Ω 6、“6V,12W”的灯泡接入12V的电路中,为使灯泡正常工作, 应串联的分压电阻阻值为()。 A、2Ω B、3Ω C、4Ω D、6Ω 7、R1和R2为两个并联电阻,已知R1=2R2,且R2上消耗的功率为 1W,则R1上消耗的功率为()。

A、2W B、1W C、4W D、0.5W 8、有一个伏特表其内阻R V=1.8KΩ,现在要扩大它的量程为原来 的10倍,则应()。 A、用18KΩ的电阻与伏特表串联 B、用180Ω的电阻与伏特表并联 C、用16.2KΩ的电阻与伏特表串联 D、用180Ω的电阻与伏特表串联 9、有额定电压U N=220V,额定功率P N分别为100W和25W的两只白 炽灯泡,将其串联后接入220V的电源,其亮度情况是()。 A、P N=100W的灯泡较亮 B、P N=25W的灯泡较亮 C、两只灯泡一样亮 D、两只灯泡都不亮 10、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是5A,经过4min,通过该电阻截面的电 荷是()。 A、20C B、50C C、1200C D、2000C 11、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0V,通过的电流为0.5A;当电压变 为20V时,导体电阻为()。 A、10Ω B、20Ω C、30Ω D、40Ω12、叠加原理适用于()。 A、直流线性电路 B、交流线性电路 C、非线性电路 D、任何线性电路 1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I A与I B之比为()。 A、 B A R R B、 B A A R R R + C、 A B R R D、 B A B R R R + 14、标明“100Ω 4W”和“100Ω 25W”的两个电阻串联时,允许 加的最大电压是()。 A、40V B、100V C、140V D、60V 15、通常电工术语“负载大小”是指()的大小。 A、等效电阻 B、实际电功率 C、实际电压 D、负载电流 16、220V、40W白炽灯正常发光(),消耗的电能为1KW·h。 A、20h B、40h C、45h D、25h 17、在闭合电路中,负载电阻增大,则端电压将()。

电工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维修电工考试题 班组姓名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50 分) 1、造成交流接触器线圈过热而烧毁的原因是( D ) 。 A 、电压过高B、电压过低C、线圈短路D、以上原因都有可能 2、各断路器的配合中,电路上一级的熔断时间应为下一级熔断器的( C )以上。 A 、一倍 B 、二倍 C 、三倍 D 、四倍 3 、触电伤害的程度与触电电流的路径有关,对人最危险的触电电流路径是( C ) 。 A 、流过手指 B 、流过下肢 C 、流过心脏 4、热继电器可作为电动机的( B )。 A、短路保护 B、过载保护 C、失压保护 D、过压保护 5、凡接到任何违反电器安全工作规程制度的命令时应( C ) 。 A .考虑执行 B 、部分执行 C 、拒绝执行 6、指针万用表的优劣,主要看( A )。 A .灵敏度高低B. 功能多少C .量程大小D 、是否能测电容 7、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其铭牌上标明额定电压为220/380V,其接法应是( B ) 。 A .丫/△ B .△/、「 C .△/△ D .丫/丫 8. 热继电器不用于( )。 A、过载保护 B 、电流不平衡运行保护 C、断相保护 D 、短路保护 9. 使用万用表不正确的是( )。

A 、测直流时注意正负极性 C 、可带电测量电阻 D 10. 符合钳型电流表工作特点的是 A 、必须在断电时使用 B C 、操作较复杂 D 、测量档位要适当 、使用前要调零 )。 、可以带电使 用 、可以测量电压 1 1 、为了保障人身安全,在一般正常情况下,电气设备的安全电压规定为 ( )。 A 、12V 以下 B 、24V 以下 C 、36V 以下 D 12、屋面避雷针接地属于( ) 。 A 、保护接零 B 、保护接地 C 、工作接地 13、 常用的室内照明电压220V 是指交流电的( 、48V 以下 D 、都不是 )。 A 、瞬间值 B 、最大值 C 、平均值 D 、有效值 14、 标有"220V 40W"的灯泡,其中220V 是指交流电压的( A 、瞬时值 B 、平均值 C 、有效值 D 、最大值 15、 手摇发电机式兆欧表在使用前,指针停留在标度尺的 ( 中央处 D. )。 任意位置 A. “0” 处 B. “乂” 处 16、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属于( A 、保护接零 B 、保护接地 17、 与参考点有关的物理量是( A. 、电流 B 、电压 C 18、 全压起动的电动机,其熔丝应选择电动机额定电流的( A 、 1 B 、 1.5?2.5 C 、 2 D 、 4?5 19、 检修线路加装临时接地线时,必须( )。 A 、先装接地端,后装线路端 B 、先装线路端,后装接地端 C 、 随便。 20、 热继电器在电机控制线路中不能作( )。 A 、短路保护 B 、过载保护 C 、缺相保护 D 、电流不平衡保护 21、 对触电者是采取人工呼吸法急救对应往其嘴里吹气,让其自行呼气时间 为( )。 两分钟、三分钟 B 、两秒钟、三秒钟 C 、三秒钟、两秒钟 22、 我国安全生产法的适用范围是 ( ) 我国大陆领域和香港、澳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我国大陆从事生产经 营活动的单位 C 、我国陆地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D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其他法律,法规、规 章、条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3、 工作接地电阻不超过( )。 A 、 4Q B 、 10Q C 、 15Q D 24、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 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A 、劳动部门 B 、公安部门 C 25、 在电气上用黄、绿、红三色分剐代表 A 、 U 、 V 、 W B 、 A 、 B 、 C 二:判断题( 每题 2分,共 50分)。 、电压 C. )。 C 、 ) 、电位 工作接地 D 、重复接地 D 、任意位置 )倍? A 、 A 、 B 、 、1.5 ?2.5 、30 Q 、 专门 ( ) C )的安全作业培训, D 、消防郝门 三个相序。 、 Ll 、 L2、 L3

电工基础知识复习资料题(带标准答案)

电工基础知识复习题(带答案) 电工基础知识是所有的电工类工种的基础,本文精选试题,是电工基础知识考点内容,也是各初、中级电工升级考试、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 一、选择题 1. 电荷的基本单位是( C )。 A.安秒 B. 安培 C. 库 仑 D. 千克 2. 1安培等于( B )微安。 A. 103 B. 106 C. 109 D. 102 3.将一根导线均匀拉长为原长度的3倍,则阻值为原来的( C )倍。 A. 3 B. 1/3 C. 9 D. 1/9 4.产生串联谐振的条件是( C )。 A. XL>Xc B. XL<Xc C. XL= Xc D. XL≥Xc E. XL≤Xc 5. 空载高压长线路的末端电压( B )始端电压。 A. 低于 B. 高于 C. 等 于 D. 低于或等于 6.三相对称负载的功率 ,其中是( B )之间的相位角。 A. 线电压与线电流 B. 相电压与线电 流

C. 线电压与相电流 D. 相电压与相电流 7. 当电源频率增加后,分别与灯泡串联的R、L、C3个回路并联,与( B )串联的灯泡亮度增加。 A. R B. L C. C D. R和L E. R和C 8.额定电压为220V的灯泡接在110V电源上,灯泡的功率是原来的( B )。 A. 2 B. 4 C. 1/2 D. 1/4 9. 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电阻串联接在电路中, 其阻值较大的电阻发热 ( B )。 A. 相同 B. 较大 C. 较 小 10. 用叠加原理计算复杂电路, 就是把一个复杂电路化为( A )电路进行计算的。 A. 单电源 B. 较大 C. 较 小 D. R、L 11.电路主要由负载、线路、电源、( B )组成。 A. 变压器 B. 开关 C. 发电 机 D. 仪表 12.电流是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习惯上把( D )定向移动的方向作为电流的方向。 A. 左手定则 B. 右手定则 C. N-S D.正电荷 E. 负电荷 13、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来表示,其数值等于单位时间内穿过导体横截面的( B )代数和。

电工基础知识图文【最新版】

电工基础知识图文 一、通用部分 1、什麽叫电路? 电流所经过的路径叫电路。电路的组成一般由电源,负载和连接部分(导线,开关,熔断器)等组成。 2、什麽叫电源? 电源是一种将非电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3、什麽叫负载? 负载是取用电能的装置,也就是用电设备。 连接部分是用来连接电源与负载,构成电流通路的中间环节,是用来输送,分配和控制电能的。 4、电流的基本概念是什麽?

电荷有规则的定向流动,就形成电流,习惯上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电流方向不变的电路称为直流电路。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叫电流(强度),用符号I表示。 电流(强度)的单位是安培(A),大电流单位常用千安(KA)表示,小电流单位常用毫安(mA),微安(μA)表示。 1KA=1000A 1A=1000mA 1mA=1000μA 5、电压的基本性质? 1)两点间的电压具有惟一确定的数值。 2)两点间的电压只与这两点的位置有关,与电荷移动的路径无关。

3)电压有正,负之分,它与标志的参考电压方向有关。 4)沿电路中任一闭合回路行走一圈,各段电压的和恒为零。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根据不同的需要,也用千伏(KV),毫伏(mV)和微伏(μV)为单位。 1KV=1000V;1V=1000mV;1mV=1000μV。 6、电阻的概念是什麽? 导体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的能力称为电阻,用符号R表示,当电压为1伏,电流为1安时,导体的电阻即为1欧姆(Ω),常用的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1MΩ=1000KΩ;1KΩ=1000Ω。 7、什麽是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流过电路的电流与电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而与该电路的电阻成反比,这个关系叫做欧姆定律。用公式表示为:I=U/R

《电工基础及测量》整体教学设计

《电工基础及测量》整体教学设计 (2008~2009学年第1学期) 学院 系(专业) 教研室 教师

《电工基础及测量》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2008~2009学年第1学期)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电工基础及测量 课程代号: 学时:90学时 课程类型:一般专业课 适应专业: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 制定人:王兵利 指定时间:20XX年8月 二、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 ★能力目标: ◆总体目标: ●能用仪表进行电路元件的识别及测量 ●能进行电路的设计及制作 ●能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及仪表进行电气安装 ●能对实际电路进行故障的检查和排除 ◆单项目标: ●能用仪表进行电路元件的识别及测量 ●能用仪表进行元件质量判定及电路参数的测量 ●能陈述电路基本定律 ●能运用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及线性电路的几个重要定理并且能够应用到实际生产实践当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能对正弦交流电路进行分析计算 ●能进行实际电路的设计并能进行安装 ●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及仪表进行电气安装 ●能根据触电情况进行急救处理 ●能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能对实际电路进行故障的检查和排除 ★知识目标: ◆能叙述电路基本物理量的含义、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能陈述电路基本定律 ◆能根据被测量、使用环境、工作条件正确选用仪表; ◆能灵活运用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及线性电路的几个重要定理 ◆能识别各种保护接地系统的形式并能叙述其特点 ◆能够熟练运用动态电路中的换路定律、三要素法且应用于各种响应电路计算中 ◆能熟练陈述正弦量的三要素、正弦交流电路中不含独立源的二端网络的基本性质,会用相量表示正弦量,会进行电路的计算 ◆能熟练陈述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能够陈述谐振的条件及特点、铁磁材料的特点及应用,理想变压器的作用 ◆能进行具有互感的电路的计算 ◆能准确说出各种电工工具及仪表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能准确说出三相电源、三相负载的连接形式及不同连接情况下相电压、线电压及相电流、线电流的关系 ◆能对三相电路进行分析计算 2.课程教学活动设计 2.1课程内容设计 2.2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电工测量基本基础知识

第一篇 电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 概 述 1.1 测量的概念 测量是以确定被测对象量值为目的的全部操作。 通常测量结果的量值由两部分组成:数值(大小及符号)和相应的单位名称。 1.2 测量的分类 测量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分类。 1.2.1 从获得测量结果的不同方式分类,可分为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和组合测量法。 1.2.1.1 直接测量法——从测量仪器上直接得到被测量量值的测量方法,直接测量的特点是简便。此时,测量目的与测量对象是一致。例如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用电桥测量电阻值等。 1.2.1.2 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与被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其它量,才能得到被测量量值的测量方法。例如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当被测量不能直接测量,或测量很复杂,或采用间接测量比采用直接测量能获得更准确的结果时,采用间接测量。间接测量时,测量目的和测量对象是不一致的。 1.2.1.3 组合测量法——在测量中,若被测量有多个,而且它们和可直接(或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一定的函数关系,通过联立求解各函数关系来确定被测量的数值,这种测量方式称为组合测量法。 例如,图1-1所示电路中测定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等效参数R eq 、U OC 。 调R L 为R 1时得到I 1,U 1 调R L 为R 2时得到I 2,U 2 得?????=+=+oc eq oc eq U I R U U I R U 22 11 解联立方程组可求得测量R eq 、U oc 的数值。 1.2.2 根据获得测量结果的数值的方法不同,分为直读测量法和比较测量法。 1.2.2.1 直读测量法(直读法)——直接根据仪表(仪器)的读数来确定测量结果的方法。测量过程中,度量器不直接参与作用。例如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用功率表测量功率等。直读测量法的特点是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缺点是测量准确度不高。 1.2.2.2 比较测量法——测量过程中被测量与标准量(又称度量器)直接进行比较而获得测量结果的方法。例如用电桥测电阻,测量中作为标准量的标准电阻参与比较。比较测量法的特点是测量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精密测量。但测量操作过程比较麻烦,相应的测量仪器较贵。 综上所述,直读法与直接测量法,比较法与间接测量法,彼此并不相同,但又互有交叉。实际测量中采用哪种方法,应根据对被测量测量的准确度要求以及实验条件是否具备等多种因素具体确 图 1-1 求等效参数R eq ,U oc

初级维修电工培训方案

四川长虹职业技术学校2015年 维修电工培训方案 培训工种:维修电工 级别:初级 计划学时:500 1.培训目标 1.1 总体目标 培养具备以下条件的人员:掌握维修电工基础知识,能够运用维修电工基本技能独立完成一般常用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等的安装、调试与维修等常规工作。 1.2 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依据《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维修电工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维修电工的职业道德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电子、电路基本概念,变压器和交、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等。 1.3 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依据《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维修电工的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电工常用工具材料的应用,能够根据技术要求进行电气故障检修、配线与安装、 电气线路调试等基本技能,达到独立上岗操作的水平。 2.培训要求 2.1 理论知识要求 2.1.1 职业道德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2.1.2 电工基础知识 2.1.3 钳工基础知识 2.1.4 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 2.1.5 质量管理知识 2.1.6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2.2操作技能要求 2.2.1安全生产 2.2.2电工常用工具、材料的应用 2.2.3电气故障检修 2.2.4配线与安装 2.2.5电气线路调试 3.培训安排 3.1培训对象:半年内新入职员工 3.2培训学时:计划500学时,实际操作结合工作进行,不低于280学时; 3.3培训人数:94人 3.4开班时间:2015年3月9 日地点:XXXX公司培训室 3.5理论培训:2015年3月9日—2015年3月22日 培训地点:XXXX公司培训室 3.6操作培训:2015年3月23日---2015年4月18 日 培训地点:XXX/XX公司实习岗位 3.7培训方式: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理论知识培训采取集中授课形式进行,操作技能培训采取结合工作实际作业项目在工作岗位进行; 4.课程设置和培训要求

《电工基础》试题库及答案资料

《电工基础》试题库 及答案

《电工基础》试题库 说明: 『1』本试题库使用专业: 机电系大专专业 『2』课程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识记:基本概念基本定律 2、理解:(1)电位、电功率、电能的概念。 (2)电压、电流及它们的参考方向。 (3)电阻元件电压与电流关系,欧姆定律。 (4)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电压与电流关系 (5)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3、运用:(1)参考方向的应用;(2)应用KCL、KVL求未知电流和电压 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 1、识记:(1)电阻并、串联特性; (2)电阻星、三角连接的等效互换公式 (3)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互换条件; (4) 戴维宁定理的条件和内容 2、理解:(1)等效变换的概念。 (2)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互换条件; (3)戴维宁定理的条件和内容 (4)叠加定理的条件和内容 3、运用:(1)电阻串联、并联、混联的连接方式和等效电阻、电压、电流、功率 的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 (2)支路电流法、网孔法、节点法求解电路的方法 (3)应用戴维宁定理确定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4)运用叠加定理分析含有两个直流电源的电路。

第三章正弦交流电路 1、识记:(1)正弦量的频率、角频率、周期的关系; (2)正弦量有效值、最大值、平均值的关系; (3)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4)各种元件的复阻抗; (5)R、L、C元件电压与电流关系,感抗、容抗,平均功率(有功功 率)、无功功率。 2、理解:(1)正弦交流电路量的特点; (2)R、L、C元件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各种关系; (3)串、并联谐振; 3、运用:(1)RL、RC串、并联电路的分析 (2)RLC串、并联电路的分析 (3)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的计算 第四章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1、识记:(1)对称三相正弦量 (2)星形、三角形两种联结方式下线电压、相电压的关系,线电流、相电流、中性线电流的关系 (3)对称三相电路的功率 2、理解:(1)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 (2)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及中线的作用 3、运用:(1)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 (2)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 第五章磁路与变压器 1、识记:(1)磁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2)变压器的特性参数 2、理解:(1)铁磁性物质的磁化性能与磁化曲线和磁路的欧姆定律 (2)交流铁心线圈电路磁通与外加电压的关系 (3)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特殊变压器的使用 第六章供电与安全用电

维修电工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最新版】

维修电工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1.扑灭电气火灾应用哪几种消防器材?如何正确使用和保管? 答:变压器、油断路器、电容器等充油电气设备都有比较的绝缘油。这些电气设备发生事故时,应采用电气火灾灭火器,如:二氧化碳,“1211”干粉灭火机等可进行带电灭火。 对灭火机的正确使用的保管要求如表14-4。此外,采用上述灭火机进行灭火时,灭火机与代电导体之间应保持如下安全距离: 110千伏及以下不小于1米; 110-220千伏不小于2米;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时,扑救人员要离火区2-3米,小心喷射,勿使干冰沾着皮肤,同时要打开门窗加强通风。 2.如何区分高压,低压和安全电压?具体规程如何? 答:从安装技术方面考虑,通常将电气设备为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如:凡设备对电压在250伏以上者为高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伏

及以下者为低压。而36伏及以下的电压则称为安全电压(在一般情况下对人身无危害)。 潮湿环境和特别危险的局部照明及携带式电动工具等,如无特殊安全装置和安全措施,均应采用36伏的安全电压,风工作场所潮湿或在金属容器内,隧道内、矿井内的手提电动用具或照明灯,均应采用12伏安全电压。 3.触电者触电时的危险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人触电后都将要威胁触者的生命安全,其危险程度和下列因素有关: ①通过人体的电压; ②通过人体的电流; ③电流作用时间的长短; ④频率的高低; ⑤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⑥触电者的体质情况; ⑦人体的电阻。 4.常见的触电事故有几种? 答:用电中发生各种不同形式的触事故,从总的情况来看,常见的触电形式有如下几种: ①直接触碰上了带电的导体。这种触电往往是由于用电人员缺管用电知识或在工作中不注意,不按有关规程和安全工作距离办事等,直接触碰上了裸露外面导电体,这种触电是最危险的。 ②由于某些原因,电气设备绝缘受到了破坏漏了电,而没有及时发现或疏忽大意,触碰上了漏电的设备。 ③由于外力的破坏,如雷击、弹打等,使送电的导线断落地上,人行走时跨入了有危险电压的范围内,造成不电压触电。 ④高压送电线路处地大自然环境中,由于风力或与其它带电导线并架等原因,受到感应,在导线上带了静电。工作时不注意或未采取

电工基础知识复习题及答案

维修电工上岗操作证《电工基础知识》复习题 2010.10. 一、填空题: 1、全电路的欧姆定律是。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是。 2、保证安全进行电气检修工作的技术措施一般包括、、、和。 3、____流经的路径称为电路,电路有、和三种状态,电路可分为_____电路和_____电路两大部分。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4、正弦交流电路中的三种电功率是功率、功率、功率。 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是由决定,要使电动机改变方向,只要改变。单相电容起动电动机的电容是利用它有特性串入绕组,使定子绕组通电后产生磁场。 6、低压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一般不应低于MΩ,Ⅰ类手持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MΩ。 7、电流对人体伤害的类型分为和。按通过人体工频交流电的大小划分,触电电流可分为、和三级。 8、三相电动机接线分和两种接法。三相交流负载△接法中,线电压= 相电压,线电流= 相电流。在Y接法中。线电压= 相电压,线电流= 相电流。我国低压三相四线制系统中,线电压= V,相电压= V,都是指值。 9、电阻并联后,其总电阻值。在电阻串联电路中,流过各电阻的________都相等,而各电阻的________和________分配则与电阻值成正比。 10、钳形电流表的主要优点是,兆欧表的作用是测量。万用表电阻档应从向读数,如表针指在刻度18.5位置,用1 kΩ档时,被测电阻值为kΩ。 11、短路保护用的熔断器的图形符号是,文字符号是。 12、交流电三要素是、、。交流电的有效值等于最大值的______倍; 13、我国规定的安全色为____、__ _、_ __和__ _四种。对比色为__ __和_ __两种。 14、人体触电的形式一般有触电触电和电压触电等几种。 15、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测量每根电源线的电流为10安培,如果同时测量两根电源线,显示的电流值是,如果同时测量三根电源线显示的电流值是。 16、笼式异步电动机由和两部分组成。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时电流是运行电流的倍,是使电网瞬间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17、低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电阻允许值一般情况下的为_____欧姆。 18、基本电气安全用具主要有和,工作人员使用基本安全用具时还要穿戴必要的辅助安全用具,如、等。 19、室外配线跨越人行道时,导线距地面高度不应低于米,跨越通车道路时,不应低于米。 20、自动空气开关集______和______于一身,除能完成______和______电路外,尚能对电路或电器设备发生的______、______及_____等进行保护。 21、三相五线制在用绝缘导线布线时,保护专用线应用色线。三相四线制系统中,中性线的作用是使Y 连接的不对称负载上的电压保持。 22、螺旋式熔断器在安装和使用时,电源进线应接在_______________上,负载线应接在_______________。 单台电动机选配熔丝时,应按倍电动机的额定电流计算的熔丝额定电流。 23、变换电压的变压器叫互感器,变换电流的叫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作用是将。电流互感器使用时,一次绕组应________在被测电路上,二次绕组绝对不允许_____ ___。 24、大小和方向随时间的电流称为正弦交流电。 25、热继电器主要用于电动机的保护,熔断器主要用于电动机的保护。 26、电气火灾与爆炸的直接原因是__ ______、__ ______两类。 27、万用表测量在路电阻时不能测试,而测量电流、电压时应测试。电压表使用时要与被测电路。电压、电流表标尺端标“DC”为测电压和电流时用,标“AC”标记是测电压和电流时用。 28、在容易发生__________导线、__________或有__________危险的场所,应采用钢管布线。 2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_____年_____月起实施。它的立法目的是

电工仪表与测量基本知识

电工仪表与测量基本知识 电工仪表和电工测量是从事电工专业的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知识。本章介绍电工测量和电工仪表的基本知识。 电工测量基本知识 电工测量的意义 电工测量就是借助于测量设备,把未知的电量或磁量与作为测量单位的同类标准电量或标准磁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这个未知电量或磁量(包括数值和单位)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通常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测量对象 电工测量的对象主要是反映电和磁特征的物理量,如电流(I)、电压(V)、电功率(P)、电能(W)以及磁感应强度(B)等;反映电路特征的物理量,如电阻(R)、电容(C)、电感(L)等;反映电和磁变化规律的非电量,如频率(f)、相位(φ)、功率因数(cosφ)等。 测量方式和测量方法 根据测量的目的和被测量的性质,可选择不同的测量方式和不同的测量方法(详见本节二)。 测量设备 对被测量与标准量进行比较的测量设备,包括测量仪器和作为测量单位参与测量的度量器。进行电量或磁量测量所需的仪器仪表,统称电工仪表。电工仪表是根据被测电量或磁量的性质,按照一定原理

构成的。电工测量中使用的标准电量或磁量是电量或磁量测量单位的复制体,称为电学度量器。电学度量器是电气测量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作为标准量参与测量过程,而且是维持电磁学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传递的器具。电工测量中常用的电学度量器有标准电池。标准电阻、标准电容和标准电感等。 除以上三个主要方面外,测量过程中还必须建立测量设备所必须的工作条件;慎重地进行操作,认真记录测量数据;并考虑测量条件的实际情况进行数据处理,以确定测量结果和测量误差。 测量方式和测量方法的分类 测量方式的分类 测量方式主要有如下两种: 直接测量在测量过程中,能够直接将被测量与同类标准量进行比较,或能够直接用事先刻度好的测量仪器对被测量进行测量,从而直接获得被测量的数值的测量方式称为直接测量。例如,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用电度表测量电能以及用直流电桥测量电阻等都是直接测量。直接测量方式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 间接测量当被测量由于某种原因不能直接测量时,可以通过直接测量与被测量有一定函数关系的物理量,然后按函数关系计算出被测量的数值,这种间接获得测量结果的方式称为间接测量。例如,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是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量出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该电阻的电流,然后根据欧姆定律R=U/I计算出被测电阻R

维修电工基础知识试卷

维修电工理论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号填入括号中。 1. 在用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列节点电流方程式时,若解出的电流为负,则表示 ( A. B. C. D. )。 实际方向与假定的电流正方向无关 实际方向与假定的电流正方向相同 实际方向与假定的电流正方向相反 实际方向与假定的电流的方向 )2.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是表明( A .流过任何处的电流为零 C.流过任一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A.刀(IR)=0 B.刀E=0 B.流过任一节点的电流为零D .流过任一回路的电流为零 ) C.E (IR)= 刀 E 4.应用戴维南定理分析有源二端网络的目的是A.求电压B. 求电流 C.求电动势 5复杂电路指的是()。 A.多回路电阻 C.无法用电阻串、并联化简的多回路电路 6. 叠加原理是分析( A.简单电路 7. 支路电流法是以(所需要的方程组。 A.各元件上电压 8. 节点电压法是以(得。 A.元件两端电压 9. 一电流源内阻为 () A.5A D.E (IR+E)=O )。 D.用等效电源代替二端网络 B.可用串、并联简化的电路 D.含有多个电源的电路 )的一个重要原理。 B.复杂电路 C.线性电路 D.非线性电路 )为末知量,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分别列 出 B.各支路电流 C.各元件电流 D.各回路中电流 )为未知量,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节点方程而解 B.回路电压 C.节点电流 D.节点电压 2 Q,当把它等效变换成10V的电压源时,电流源电流是 B.2A C.10A 10. —有源二端网络测得的短路电流是4A,若把它等效为一个电源,电源的内阻是2.5Q,则电动势为() A. 10V B . 5V C. 1V 11. 电源的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这一结论适用于电路处于( A.开路状态 B .通路状态C.短路状态 12. 将一段均匀的阻值为R的导线均匀拉长到原来的两倍,其阻值为( D. 2V 。。 D .任何状态 。0 A. 1/4R B . 1/2R C. 2R D . 4R 13. 对平板电容器来说,其极板间的距离越小,电容量()o A.越大 B .越恒定C.越小 D .越不稳定 14. 有两个电容器,C1为300V、60卩F,C2为200V、30卩F,串联后其总的耐压为()。 A. 500V B. 300V C. 200V D. 100V 15. 磁场中与磁介质的性质无关的物理量是()。

100道电工基础选择题以及答案(一)

《电工基础》100道选择题及答案(一) 1、在电路的基本组成中,用于把其他形式的能转换为电能的是 A、电源 B、负载 C、连接导线 D、控制装置 2、在电路的基本组成中,负载的作用是 A、消耗电能 B、提供电能 C、传输电能 D、控制电路状态 3、在电路的基本组成中,电源的的作用是 A、消耗电能 B、提供电能 C、传输电能 D、控制电路状态 4、在电路的基本组成中,导线的作用是 A、消耗电能 B、提供电能 C、传输电能 D、控制电路状态 5、在电路的基本组成中,控制装置的作用是 A、消耗电能 B、提供电能 C、传输电能 D、控制电路状态 6 表示什么元件 A、电阻 B、电容 C、二极管 D、电源 7、电容的符号是 C、 D 8、电流的形成是指 A、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 B、正电荷的定向移动 C、电荷的自由移动 D、电荷的定向移动 9、1安培等于()微安。 A. 103 B. 106 C. 109 D. 102 10、如果电路中的参考点改变,则 A、各点电位不变 B、各点电位都变 B、各点间电压改变 D、部分点电位改变 11、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Uab=Va-Vb B、Uab= Vb-Va C、Uab=Va D、Uab= Vb 12、电路中负载上电压的实际方向为 A、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 B、从低电位指向高电位 C、与元件上电流的方向相反 D、与其参考方向相同 13、电路由()和开关四部分组成。 A.电源、负载、连接导线 B.发电机、电动机、母线 C. 发电机、负载、架空线路 D.电动机、灯泡、连接导线 14、下列设备中,一定是电源的为 A、电动机 B、冰箱 C、蓄电池 D、白炽灯 15、电位的单位是 A、A B、V C、W D、P 16、在电路的基本组成中,具有传输电能作用的是 A、电源 B、负载 C、连接导线 D、控制装置 17、电流的单位是 A、A B、V C、W D、P 18、若电路中的电压为负值,则表示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 A、相同 B、相反 C、可能有关 D、无关

最基本的电工基础知识

简答题(共48分) 1.同一根导线的交流电阻和直流电阻为什么不一样? (3分) 答案:当交流电通过导线时,导线截面内的电流分布密度是不相同的,越接近导体中心,电流密度越小,在导体表面附近电流密度则越大,这种现象叫作集肤效应。频率越高,这种现象表现得越突出。由于这种集肤效应的结果,使导线有效截面减小,电阻增大。当直流电流流过导线时,却没有这种现象。所以,同一根导线的交流电阻大于直流电阻。 2.什么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3分) 答案:有功电流和电压产生的功率称为有功功率,用P表示。 无功电流和电压产生的功率称为无功功率,用Q表示。 电压U和电流I的乘积UI虽有功率的量纲,但不是电路实际消耗的功率,所以称为视在功率,用字母S表示。 3.何谓正序电压、负序电压和零序电压? (3分) 答案:正序电压是一组对称的电压相量,其频率相同,大小相等,相位互差120°,一般用 A 1、B 1 、C 1 表示。其相序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A 1 -B 1 -C 1 。 负序电压是一组对称的电压相量,其频率相同,大小相等,相位互差120°,一般用 A 2、B 2 、C 2 表示。其相序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A 2 -B 2 -C 2 。 零序电压是一组电压相量,其频率相同,大小相等,相位一致,一般用A 、B 、C 表示。 4.电动势与电压有什么区别?它们的方向是怎么规定的?(3分) 答案:电动势是将外力克服电场力所做的功,而电压则是电场力所做的功;电动势的正方向为电位升的方向,电压的方向为电位降的方向。 5.什么是变压器的空载损耗? (3分) 答案:变压器的空载损耗指变压器二次绕组开路,一次绕组加上额定频率的额定电压时产生的有功功率损耗。也称为铁损。 6.什么是相序?(3分) 答案:三相交流电依次达到正最大值(或相应零值)的顺序称为相序,顺时针按A-B-C 的次序循环的相序称为顺序或正序,按A-C-B的次序循环的相序称为逆序或负序,相序是由发电机转子的旋转方向决定的。三相发电机在并网发电时或用三相电驱动三相交流电动机时,必须考虑相序的问题,否则会引起重大事故,为了防止接线错误,低压配电线路中规定用颜色区分各相,黄色表示A相,绿色表示B相,红色表示C相。 7.什么叫三相四线制?(3分) 答案:三相四线制是带电导体配电系统的型式之一。三相指U、V、W(即A、B、C)三相,四线指通过正常工作电流的三根相线和一根N线(中性线),不包括不通过正常工作电流的PE线(保护接地线)。 8.分别简述幅值、频率和初相位的基本概念。(3分) 答案:幅值、频率和初相位是确定正弦量的三要素,它们反映了正弦量的特点,其中幅值决定正弦量变化的范围,频率决定正弦量变化的快慢,一般用每秒钟内电流方向改变的次数来表示。初相位决定正弦初始状态,即t=0时的相位角。 9.什么是并联谐振?其特点是什么? (3分) 答案:在电阻、电感、电容的并联电路中,出现电路端电压和总电流同相位的现象,叫并联谐振。 它的特点是:并联谐振是一种完全的补偿,电源无需提供无功功率,只提供电阻所需的有功功率;谐振时,电路的总电流最小,而支路的电流往往大于电路的总电流,因此,并联谐振也称电流谐振。 发生并联谐振时,在电感和电容元件中会流过很大的电流,因此会造成电路的熔丝熔断或烧毁电气设备等事故。 10.什么是功率因数?(3分) 答案: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 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功率因数的大小与电路的负荷性质有关,如白炽灯泡、电阻炉等电阻负荷的功率因数为1,一般具有电感性或电容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1。

电工仪表与测量

《电工仪表与测量》 教学大纲及复习习题库 版本:校本教材 编者:临沂电力学校电力专业教材编写组 适用班级: 出题人:高翔宇 审核人: 《电工仪表与测量》教学大纲部分 一、课程性质于任务 本书主要任务是依《电工仪表与测量》为理论基础上,运用先进教学手段,强调技能为本,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为适应就业需要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和继续学习的理论基础。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开拓视野,完成教学计划。 三、教学内容及其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电工仪表与测量的基本知识 1、教学目标 本章将主要了解电工仪表的构造及原理。 2、教学要求 掌握电工仪表与测量的知识。 3、教学内容 (1)电工仪表的分类、型号和标志 (2)电工仪表的误差和准确度 (3)常用电工测量方法

(4)测量误差及消除方法 《二》电流与电压的测量 1、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电流与电压的测量。 2、教学任务 掌握磁电系仪表、电磁系仪表、仪用互感器、钳形电流表的使用 3、教学内容 (1)磁电系测量机构 (2)磁电系电流表和电压表 (3)电磁系测量机构 (4)电磁系电压表和电流表 (5)钳形电流表 (6)电流表与电压表的选择和使用 <三>模拟式万用表 1教学目标 熟练说出模拟式万用表的组成及使用 2教学任务 掌握万用表基本结构极其使用。 1教学内容 (1)、万用表的结构 (2)、万用表的使用于维护 <四>电阻的测量 1教学目标 能熟练阐述伏安法测电阻、电桥、兆欧表及接地电阻测量仪的结构使用方法。2教学任务 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电桥、兆欧表及接地电阻测量仪的使用。 3教学内容 (1)、电阻测量方法的分类 (2)、伏安法测电阻 (3)、兆欧表 <五>电功率的测量 1教学目标 能熟练阐述电功率测量的原理。 2教学任务 理解掌握电功率测量的方法。 3教学内容 (1)、三相有功功率的测量方法 (2)、三相有功功率表 (3)、三相有功功率的测量方法 <六>电能的测量(选学内容) 1教学目标 能熟练阐述测量电能的仪表原理。 2教学任务 理解并掌握感应系电能表、三相电能表的使用方法。

维修电工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版)

绝密★启用前 维修电工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This article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test questions, through the exercise of test questions, to enhance the goal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海量题库模拟真考 Huge of Questions, Simulation Test

维修电工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该题库汇集大量内部真题、解析,并根据题型进行分类,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既可以作为考试练习、突击备考使用,也可以在适当整理后当真题试卷使用。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编辑和打印使用。 判断题 1、变压器温度的测量主要是通过对其油温的测量来实现的。如果发现油温较平时相同负载和相同条件下高出10 ℃时, 应考虑变压器内发生了故障。(√) 2、在交流电机的三相相同绕组中, 通以三相相等电流, 可以形成圆形旋转磁场。(×) 3、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极数越多, 则转速越高, 反之则越低。(×) 4、电压变化率是变压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 对于电力变压器, 由于 一、二次绕组的电阻和漏抗都很小, 因此额定负载时, 电压变化率约为 4%~6% 。(√) 5、三相异步电动机, 无论怎样使用, 其转差率都在0~1 之间。(×) 6、为了提高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转矩, 可使电源电压高于额定电压, 从而获得较好的起动性能。(×) 7、接触器的银和合金触点在分断电弧时生成黑色的氧化膜电阻, 会造成触点接触不良, 因此必须锉掉。(×) 8、单相电磁铁心装有短路环, 以防铁心振动, 那么三相电磁铁心一定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