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无线运营及运维解决方案

某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无线运营及运维解决方案
某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无线运营及运维解决方案

XXXXX

无线、运营及运维解决方案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2016/04/25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目录

项目背景

无线局域网技术是新世纪无线通信领域最有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随着下一代宽带无线接入方式的宽带化、移动化、IP化理念的提出,WLAN凭借其接入速率高、架构使用便捷、系统费用低廉及可扩展性较好等优点,应用日趋广泛,成为近些年来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之一。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MIS)、临床信息系统(CIS)、区域医疗信息系统(GMIS)等已日趋成熟。移动医护、无线查房、无线体征监护则成为医院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提升病患满意度的新方向,而无线病房是实现移动医疗的基础。

卫生部在三甲医院评审标准中,大力推进电子病历等新技术,明确指出“医护人员书写护理文书时间原则上每日不超过半小时”,如此严苛的要求,只有推行无线医护等新技术,才能提高医护效率,达标三甲标准。

早在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目前各个三甲医院都是由院领导作为组长,牵头此工作。而无线医护业务慢慢成为院方“落实基础护理”、“丰富服务内涵”、“持续质量改进”的重要工作手段之一。

随着WIFI无线、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快速普及和发展,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和颠覆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人们迫切希望随时随地尽可能方便、快速的使用无线网络网。同时为缓解医患关系、提升病人和家属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为此在医院部署无线网络也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建设要求

●利用先进的无线网络技术进一步扩展我院病房、门诊、行政办公等区域的无线信号覆盖范围,

使医护人员能够随时随地、方便高效地使用内网无线开展移动医护业务;也使患者及其家属可以通过外网无线随时随地高效的访问互联网,提升用户体验;

●构建一个真正可用的、低延时的、无中断的无线内网,满足移动医护对无线网络的需求;

●促进移动医护业务全面开展,提高工作效率,推动我院的信息化建设。

●通过无线外网提供统一门户,关注我院微信公众账号,提供精准信息推送。

●提供基于医院信息化的统一运维管理平台,实时监控基础网络、服务器、业务系统等核心的

运行情况、监控状况等,同时也可以为我院信息化的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方案设计基础方案设计原则

我院无线网络的建设目标是实现内外网无线覆盖。针对医院住院部儿童治疗中心的无线网络全面覆盖,要求提供一个无漫游、无终端的无线网络为移动医护业务开展构建一个真正可用的无线内网;针对行政办公、门诊输液的无线覆盖,要求提供一个稳定、高带宽的无线网络。

总体要求:

一、高信号质量:保证用户环境下房间内和走廊各个角落的无线信号强度>-65dBm(根据医护终端情况而定),注重满足应用及终端使用需求;

二、高可用性:由于移动医护业务中的移动终端对漫游灵敏度低,且护士需要经常移动,为保证业务的正常,要求一个病区内的无线网络不存在漫游现象

三、高数据传输性能:支持最新的802.11ac标准,在病区开展移动医护业务,医生在查看PACS 影像资料时使用无线接入,提供高数据传输速率;

四、低干扰:确保同一房间内同频干扰信号强度<-70dBm,提高整网吞吐性能,构建真正可用的无线网络;

五、多WLAN并存:合理的信道规划部署,实现多WLAN网络在同一用户场景的共存。;(适用于外网共建的项目)

医院无线、运营和运维整体规划

整个医院无线网络采用成熟可靠的无线控制器+瘦AP组网方式,全院无线AP通过无线控制器集中管理控制,实现AP的零配置管理。内外网无线控制器采用独立设备部署,通过万兆接口旁挂现网核心路由交换机上,单台控制器最大可管理320个无线AP。

无线AP的供电全部采用POE供电,通过楼宇内的千兆POE交换机实现AP的供电和数据传输。无线的覆盖和AP的型号选择根据医院不同的场景、用户需求、接入密度等采用不同类型AP进行覆盖。如病区采用锐捷医疗零漫游方案,行政办公及门诊采用室内放装,具体规划和设计如下。

场景化无线部署设计

XXXXX无线网络建设项目中用户场景多种多样,如密集多房间的病区、开阔环境的门诊输液大厅、室外公共环境等。而本次主要是针对开展移动医护业务的儿童治疗中心病区,其属于多房间隔断、有屏蔽门、走道侧无窗设计等复杂的无线部署环境,这对无线网络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病区无线覆盖

传统病区的建筑结构如下图所示,首先其具有房间密集、无线穿墙衰减大等不可避免的问题。其次移动业务在该区域对无线有较为特殊需求,如信号覆盖、强度、漫游等,具体分析如下:

信号覆盖需求:

医生和护士需要到每个病房,病床前,完成自己的工作。这一特性要求信号在病房内、病床前也要有足够的强度。之所以放装部署方式不适用于移动医护业务,就是因为如果AP部署在楼道,信号需要穿墙进入房间。信号经过房间会有衰减,特别是洗漱间在门口的房间,经过两堵墙的衰减和镜子,信号会变得非常弱。对于业务来讲,信号的强弱将会直接影响到业务的开展,信号太弱终端甚至会掉线。

从上面的表中,可以看到墙体对信号的阻挡是很大的,放装AP的发射功率是20dbm1(100mw),在靠近AP正下方的信号一般在-40dbm,如果经过两堵45cm混凝土墙(每堵墙衰减18bB),信号将在-75dbm2,接近不可用。

数据传输性能要求:

某些科室,如骨科、呼吸科,医生在查房的时候,需要打开病人的影像图片,要求部署的带宽足够,缩短医生的打开等待时间;除了足够的带宽,也可以要求PACS系统对于移动查房的业务有优化设计,如适当的压缩比,更符合人性化设计的打开方式,使医生的使用体验更加流畅。

无缝漫游要求:

PDA、移动心电监护、查房车,都是在移动中工作,特别是PDA和移动心电监护设备,由于终端功率低漫游效率低,但是实时性要求高,所以要求网络能做到无缝漫游,让终端在每一个病房走动保持业务不中断。

放装AP的不适用性也在于,一个病区需要部署多个AP接入点,终端在移动过程中必须发生漫游,如果终端漫游不够灵敏,可能会产生业务终端;另外,频繁的漫游也会导致频繁丢包降低体验

1国家规定,室内放装AP的发射功率不能100mw,室外大功率AP的发射功率不能超过500mw。

2信号值在-75dbm以下,业务上基本上不能开展。

CHAN 1CHAN 11

CHAN 6CHAN 1

CHAN 6

终端移动轨迹

目前业界流行的智分方案(锐捷、H3C都有智分方案)可以减弱漫游问题,但是不能根除,对于需要全病区移动的终端,如PDA和移动心电监护,漫游还是不可避免,而这类终端的实时性要求高,如果PDA掉线再重新连接,不仅医护业务会中断,系统中登录的护士身份信息也需要重新输入,会大大降低护士的工作效率。

小贴士:智分方案介绍

智分方案的特点在于,AP接入点的信号通过馈线进入室内,避免信号穿墙衰减,一个智分AP接入点,一般可以覆盖6~8个房间;而医院病区一般有20~40个病房,如果采用智分方案,需要部署多个AP接入点,还是存在多个漫游区域,,如图,终端穿过红色和绿色区域需要漫游。

锐捷零漫游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对医院病区环境和移动医护业务对无线的要求,锐捷网络针对医院病区定制化开发移动医护零漫游解决方案,其方案原理如下:

锐捷网络的零漫游解决方案是专门针对移动医疗业务发布的无线解决方案,解决了生产关键业务在移动应用中遇到的漫游、性能难题。锐捷网络的零漫游解决方案中包含设备:智分基站、智分单元、馈线、美化天线。

锐捷零漫游解决方案,智分基站通过柔软的馈线连接智分单元和美化天线,实现连续区域的无线覆盖,并且实现区域内的零漫游。同时智分单元内置射频卡,为高带宽生产业务提供高性能保障。智分方案中涉及相关组件内容具体如下:

实际勘测部署结果

实际勘测部署效果图:

实际测试得到信息反馈(在移动过程中进行影响资料调用时):

行政办公、门诊输液区无线覆盖【可选】

针对大多数行政办公楼、门诊输液区,由于教室一般面积较大,内部宽敞无阻挡,房间多采用木门,且在走廊侧会有大型玻璃窗体。又由于该区域主要用户为医生移动办公、输液,病人及家属的互联网访问等。因此,可以在该区域采用室内AP稀疏的放装式部署方案:将AP放在走廊里,覆盖走廊两侧的房间,一个AP可覆盖直径20-30米。针对较大的开阔空间可以采用在室内放装AP方式部署,确保人数较多的能同时接入无线网络。

这些区域采用的是RG-AP520-I锐捷网络的新一代AP,支持两条空间流技术,单路射频单元可以提供高达866Mbps的接入速率,整机提供1166Mbps的接入速率,近千兆的极速无线让性能不再成为瓶颈,为大空间开放空间内高密度用户场景下下提供的更高的传输性能。同时采用了业界领先的“X-sense”灵动天线,跨越式的提升了AP的覆盖性能,保障了移动智能终端最优的接入效果,确保无线信号最优覆盖。

RG-AP520-I产品外观X-sense灵动天线

室外区域无线覆盖【可选】

主要应用于室外公共区域,这类区域面积广阔,室外区域分布有较高、密集的建筑群和植物群,这对于信号的阻挡将是较大的障碍。因此,选用专用的室外大功率无线AP产品RG-AP630,配置使用定向天线,可以保证无障碍下的200米半径覆盖以及近距离的多重障碍物的穿透能力,完全保证了室外区域的信号覆盖品质,同时设备本省具备抗雷击、防雨、防潮、抗高低温、阻燃等多项指标,无线室外覆盖,建议部署在覆盖区域内的制高点上,同时采用定向天线定向照射、全向天线进行补充的方式进行覆盖。

对于医院大楼外公共区域的无线采用新一代室外RG-AP630无线AP,内置定向和全向的智能天线矩阵,通过内置天线即可完成室外空旷区域的无线覆盖,安装部署更加的方便和灵活,而且可以根据需求选配外置天线。产品支持802.11ac、3*3 MIMO,实现更高的无线接入带宽服务。

图8 室外AP RG-AP630

无线安全准入平台设计【可选】

随着医院业务的发展以及办公便携性的迫切需要,医院内外网无线的建设,移动办公、移动医护及相关应用访问安全依然成为了必须考虑的内容。但是由于无线网络的信道开放的特点,使得攻击者能够很容易的进行窃听,恶意修改并转发,因此安全性成为阻碍医院无线网络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一方面对无线局域网需求不断增长,但同时也让许多医院用户对不能够得到可靠的安全保护而对最终是否采用无线局域网系统犹豫不决。利用WLAN接入医院网络,对于现有的WLAN技术,它的安全隐患主要有以下几点:

无线网络的安全威胁

ARP欺骗攻击

在有线网络上ARP欺骗是常见的病毒和攻击行为,通常在有线网络的接入交换机做了很多的安

全策略,保障只有正常的ARP数据才可以通过。避免了ARP欺骗使得其他用户无法访问网络。

因为用户使用的笔记本的接入终端,在有线和无线网络上同时使用,由于无线网络的开放性,师生可以随时随地接入无线网络,如何防御ARP病毒的发生需要AC设备具有ARP的攻击和防御能力。

未经授权使用网络服务

由于无线局域网的开放式访问方式,非法用户可以未经授权而擅自使用网络资源,不仅会占用宝贵的无线信道资源,增加带宽费用,降低合法用户的服务质量,而且未经授权的用户滥用无线网络资源,使得合法的无线内网的用户无法正常使用。

同时,非法用户私自架设无线AP,诱使用户接入不安全的无线AP上。接入非法AP轻则会导致客户无法访问网络资源,重则会导致用户的重要数据被窃取

地址欺骗和会话拦截

在无线环境中,非法用户通过侦听等手段获得网络中合法站点的MAC地址比有线环境中要容易得多,这些合法的MAC地址可以被用来进行恶意攻击。另外,如果基于IEEE802.11没有对AP身份进行认证,非法用户很容易装扮成AP进入网络,并进一步获取合法用户的鉴别身份信息,通过会话拦截实现网络入侵。

无线网络安全的实现

基于无线网络的集中常见安全问题,本方案结合业界的综合无线安全技术以及锐捷网络在医院环境下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在无线网络的各个环节进行相应的安全保护、数据加密、身份认证等安全手段,实现全方位无线安全防护体系。

(一)链路认证方式

开放系统认证

开放系统认证是缺省使用的认证机制,也是最简单的认证算法,即不认证。如果认证类型设置为开放系统认证,则所有请求认证的客户端都会通过认证。开放系统认证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请求认证,第二步是返回认证结果。如果认证结果为“成功”,那么客户端和AP 就通过双向认证。

Authentication request

Authentication response

AP / AC

STA

图表 1-0-1 开放系统认证过程

共享密钥认证

共享密钥认证是除开放系统认证以外的另外一种认证机制。共享密钥认证需要客户端和设备端配置相同的共享密钥。共享密钥认证的认证过程为:客户端先向设备发送认证请求,无线设备端会随机产生一个Challenge 包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会将接收到字符串拷贝到新的消息中,用密钥加密后再发送给无线设备端;无线设备端接收到该消息后,用密钥将该消息解密,然后对解密后的字符串和最初给客户端的字符串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说明客户端拥有无线设备端相同的共享密钥,即通过了Shared Key 认证;否则Shared Key 认证失败。 Authentication request

Authentication response (Challenge)

Authentication (Encrypted Challenge)

Authentication response (Success /Fail )STA

链路认证方式由于安全级别较低,不够灵活和认识因此不适合我院的环境!

(二) 无线数据保密

相对于有线网络,无线网络服务存在着数据安全隐患。在一个区域内的所有的WLAN 设备共享一个传输媒介,任何一个设备可以接收到其他所有设备的数据,这个特性直接威胁到WLAN 接入数

据的安全。

●明文数据

该种服务本质上为无安全保护的WLAN 服务,所有的数据报文都没有通过加密处理。

●WEP加密

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有线等效加密)用来保护无线局域网中的授权用户所交换的数据的机密性,防止这些数据被随机窃听。在实际实现中,已经广泛使用104 位密钥的WEP 来代替40位密钥的WEP,104 位密钥的WEP 称为WEP-104。虽然WEP104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WEP 加密的安全性,但是受到RC4 加密算法以及静态配置密钥的限制,WEP加密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

●TKIP加密

TKIP 是一种加密方法,用于增强pre-RSN 硬件上的WEP 协议的加密的安全性,其加密的安全性高于WEP。WEP 主要的缺点在于,尽管IV(Initial Vector,初始向量)改变,但在所有的帧中使用相同的密钥,而且缺少密钥管理系统,不可靠。TKIP 和WEP 加密机制都是使用RC4 算法,但是相比WEP 加密机制,TKIP 加密机制可以为WLAN服务提供更加安全的保护。

首先,TKIP 通过增长了算法的IV 长度,提高了WEP 加密的安全性;其次,TKIP 支持密钥的动态协商,解决了WEP 加密需要静态配置密钥的限制;另外,TKIP 还支持了MIC 认证(Message Integrity Check,信息完整性校验)和Countermeasure 功能。

●CCMP加密

CCMP(Counter mode with CBC-MAC Protocol,[计数器模式]搭配[区块密码锁链-信息真实性检查码]协议)加密机制是基于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加密机制的CCM (Counter-Mode/CBC-MAC,区块密码锁链-信息真实性检查码)方法,仅用于RSNA客户端。CCM 结合CTR(Counter mode,计数器模式)进行机密性校验,同时结合CBC-MAC(区块密码锁链-信息真实性检查码)进行认证和完整性校验。CCM 可以保护MPDU 数据段和IEEE 802.11首部中被选字段的完整性。CCMP 中所有的AES 处理进程都使用128 位的密钥和128 位的块大小。CCM 中每个会话都需要一个新的临时密钥。CCMP 使用48 位的PN(packet number)来实现这个目的。对于同一个临时密钥,重复使用PN 会使所有的安全保证无效。

为充分保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防止窃取和破解,方案中选择CCMP协议对无线传输的数

据进行加密。

(三)无线认证方式

●PSK 认证

PSK 认证需要实现在无线客户端和设备端配置相同的预共享密钥。如果密码相同,PSK 接入认证成功;如果密钥不同,PSK 接入认证失败。

●802.1X 认证

802.1X 协议是一种基于端口的网络接入控制协议(port based network access control protocol)。这种认证方式在WLAN 接入设备的端口这一级对所接入的用户设备进行认证和控制。连接在端口上的用户设备如果能通过认证,就可以访问WLAN 中的资源;如果不能通过认证,则无法访问WLAN 中的资源。

●Web认证

Web Portal认证又称为强制WEB认证或WEB+DHCP,其对具有对新业务支撑能力强大、无需安装客户软件、与组网设备无关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欢迎。Portal认证业务可以为管理者提供方便的管理功能,如要求所有的用户都到门户网站去认证,门户网站可以开展广告、信息服务、个性化的业务等,为信息传播提供一个良好的载体。

(四)密钥协商协议

●WPA方式

WPA(Wi-Fi Protected Access) 是Wi-Fi联盟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定制的无线安全方案,保证了与未来出现的IEEE802.11i协议向前兼容。WPA密钥协商协议也被称为WPA1,一般与TKIP数据保密算法一起使用。

●RSN方式

RSN(Robust Secure Network,鲁棒性安全网络),在IEEE802.11i草案协议里具体定义,在2007年发布的IEEE802.11协议里正式启用。RSN密钥协商协议也被称为WPA2,一般与CCMP数据保密算法一起使用。

WEB无感知认证

(一)场景分析

在传统的web认证方案中,用户普遍反应web易用性差,每次都需要连接SSID,打开浏览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操作步骤多,而且掉线了还不能够自动登录,依然需要手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在此认证。

为了使所有的web认证用户永远在线,无感知的接入网络,在用户首次web认证之后,就可以无感知接入网络的体验,不需要再次进行web认证的配置。

(二)实际操作实例

所有客户端操作步骤都如下,此处以win7为例。

关联上hexinbiao-test的SSID。

打开IE浏览器,随意访问将强推弹出web认证界面,输入用户名密码,点击登录。

Web认证成功。

(三)首次web认证后自动注册MAC地址查看在线用户,如下图。

查看注册的移动终端,如下图。(用户组开启注册移动终端之后,所属该用户组的用户web认证之后,自动注册移动终端,如果用户注册的移动终端超过管理员允许的上线,则系统自动删除最早注册的移动终端)。注册移动终端是为了后续的mac by pass认证能够通过,不在弹出web认证界面。

(四)客户端MacByPass无感知认证

当用户第一次web认证后,用户下线。第二次系统检测到移动终端进入到hexinbiao-test的wifi 信号区时,将自动连接到该SSID,AC通过MAC地址认证直接发送报文到SMP统一认证平台,SMP 由于记录了该用户首次web认证的mac地址,发送ACCETP报文给AC,AC记录用户认证成功,不在推送web界面给用户。用户无需任何操作,即可上网。

网络运维方案

网络运维方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服务体系 1.1总体原则和基本措施 1.1.1我公司在提供服务时要根据辽宁XX的服务需求情况和要求,遵循下 述基本原则: 以保证辽宁XX业务系统稳定正常为目标,全力保障所维护设备的正常 运行为最高指导原则 统一组织管理和调度针对本服务项目的技术资源,保证在客户需要时 能提供符合要求的人员和设备支持 以单一的接口保证双方的沟通能够简捷有效,并易于落实责任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保证在特殊情况下,能够通过快速机制提供响应 通过责任到人、过程监控制等保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1.1.2我公司采取如下主要措施: 采取7×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保障客户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响 应; 采用问题升级制度,即在响应不到位或问题难以尽快解决的情况下, 将问题升级给更高级别的技术管理层。 根据辽宁XX的需要和知识产权的许可与辽宁XX共享与本项目服务相 关的部分技术信息资源。 通过我公司客户服务系统管理服务请求的登录和服务过程的监控等, 通过对过程记录文档的审计总结保证服务质量和服务过程改进。 1.1.3我公司与国内各大运营商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在沈阳本地设有分支机 构。我公司与本合同的维保设备原厂家具有一定的合作和授权关系。

1.1.4在项目实施后,我公司项目组与客户技术人员协商,制定出更合理的 资源配置方案。 1.2服务组织和人员 1.2.1公司人员 1.2.1.1我公司技术服务人员应有设备厂家的技术资格认证和多年维 护客户设备类型的工作经验,并根据客户设备种类、数量、分布、服务 要求,配备足够人员。我公司应有经过认证的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可以作 为本项目的储备力量,当有紧急事情需要协助时,可以随时进行调配。 1.3备件管理 1.3.1在本地拥有专业的售后服务部门和备件库,配备有较强的技术支持和 服务资源,我公司能够利用这些资源对辽宁XX提供良好的快速响应和支持。 1.3.2我公司提供本项目维保设备相关的备件库、备品备件清单、所在地情 况和提供服务情况,备件库情况要求能随时接受检查。 1.3.3如需进行备件更换,须提供原厂商配件,不得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等。 发生硬件损坏时,应根据服务级别尽快提供备件以便及早解决故障。服务商须保证备件来自合法渠道。 1.4服务方式 1.4.1要求我公司提供包含并不限于如下服务方式: 7x24小时响应。 远程技术支持。 现场技术支持。

运维服务方案

1概述 1.服务目标 ●保障软硬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保障软硬件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 ●故障的及时响应与修复; ●硬件设备的维修服务; ●可额外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制定等咨询服务。 2服务方案 2.1系统日常维护 系统首要维护工作是信息化系统的日常维护,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2.1.1系统支撑软硬件的日常维护 系统支撑软硬件主要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及数据库软件、中间件等基础软硬件巡检。 2.1.1.3网络、安全设备维护 网络、安全平台维护的目标是:通过网络、安全系统管理服务,降低网络设备故障率,提高网络设备的运行性能。提高市民卡机房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以专业化运作模式解决市民卡机房各类信息系统信息化发展的需求。需要提供故障诊断、远程支持、现场支持、软件升级、设备搬迁、网络优化、网络巡检、现场培训、技术交流、网络安全、网络建设建议等服务。具体服务内容如下:(1)网络故障排查 (2)网络设备硬件状态检查 (3)网络流量监测 (4)安全策略配置及配置优化

(5)网络设备配置管理服务 (6)网络设备资料整理,配置参数整理 (7)网络使用状况趋势分析及建议 2.1.4维护制度建设 制度是一种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保证工作有序开展和任务圆满完成的基础。建立和健全市民卡机房信息化设施运行维护的各项管理制度,对于维护工作的顺利完成是必需的。 要求运维团队依据以下标准,协助客户建立规范、科学、实用的维护制度。 (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2)《综合布线设计规范》GB50311-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4)《电力供电标准与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全集》 (5)《成都市电子政务外网使用管理规定》 (6)ISO/IEC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7)ISO/IEC 20000: 2005 IT服务管理体系 (8)ITIL(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 2.0 IT基础架构库终端设备的日常维护 (9)ITSS(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Standard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 2.2信息系统安全服务 风险评估和安全加固工作贯穿于信息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阶段中。在运行维护阶段,要不断地实施风险评估以识别系统面临的不断变化的风险和脆弱性,并通过安全加固进行有效的安全措施干预,确保安全目标得以实现。

(完整版)IT运维管理解决方案

IT运维管理解决方案简介 V1.0

第1章平台介绍 1.1产品定位 Broadview IT运维管理平台立足于帮助企事业单位的IT部门构筑一个统一的IT服务管理平台,它融合了主动式资源监控、操作管理、资产配置管理、服务流程管理等核心功能,为IT部门的服务供给、业务快速上线、业务稳定运行提供持续保障能力。 产品定位于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高端用户,注重行业化用户的需求特点,主要面向如公安、海关、社保、税务等政府行业,以及金融、能源、烟草、通信、制造等的高端行业,同时借助平台化的技术优势,通过功能裁剪也能满足中小规模的市场用户需求。 1.2产品架构 Broadview V6.0 R2是Broadview产品的最新版本,其系统架构可分为4个层次,对应了五大子系统:集中监控子系统、资产配置子系统、操作审计子系统、流程管理子系统、集成展现子系统。

图1.产品架构 ?集中监控子系统:集中监控子系统主要实现对生产环境中IT基础设施的集中监控管理,包括了对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数据库、中间件、 安全设备、业务应用系统等性能采集和事件处理,并利用监控可视化平 台提供可视化展现。 ?资产配置子系统:资产配置子系统旨在帮助用户建立统一的IT基础设施台帐。通过一系列业务建模、自动采集、调和、变更控制等手段,保证 IT生产环境中配置项的完整性和精准性,为上层服务流程提供数据支撑。 ?操作审计子系统:操作审计子系统主要功能是统一管理网络设备、服务器、数据库等资源账号并合理授权,为运维人员提供统一的操作入口并 记录操作行为。 ?流程管理子系统:流程管理子系统的目的是通过规范服务流程和技术服务工作,建立一套标准的运维服务流程,围绕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 更管理、配置管理、发布管理等ITIL最佳实践,进行IT运维服务的流 程化、规范化管理。 ?集成展现子系统:集成展现子系统包括了统一运维门户、报表平台、权限管理等主要模块,目的是保证平台不同角色的运维人员可以通过浏览 器访问到跟自身职责对应的功能和视图。 第2章功能特点 2.1集中监控子系统 集中监控子系统主要由网络监控模块、系统与应用监控模块、统一事件平台模块、统一性能管理模块、性能管理数据库PMDB以及监控可视化平台组成;实现了对用户IT生产环境基础设施的监控,包括:网络设备、业务服务器、存储设备、数据库系统、中间件系统、安全设备、业务应用系统等。逻辑架构如下:

网络运维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样本

网络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目录 (2) 一网络性能监控和流量管理重要性 (5) 1.1影响网络性能因素 (6) 1.2问题症结 (6) 1.3解决之道 (7) 二当前也许存在困惑 (8) 三解决方案 (10) 3.1方案目 (10) 3.2方案实行 (11) 3.2.1 Solarwinds系列产品概述 (11) 3.2.2 产品架构图 (12) 3.2.3 产品布置及配备规定 (13) 3.2.4 采用Network Configuration Manager(NCM)实现配备管理 (16) 3.2.5 采用Network Performance Monitor(NPM)监控管理您网络 (22) 3.2.6 采用IP Address Manager(IPAM)监控管理您网络 (26) 3.2.7 采用Application Performance Monitor(APM)监控管理您网络 (30) 3.2.8 采用NetFlow Traffic Analyzer(NTA)控制带宽使用率 (36) 3.2.9 采用VoIP Monitor(IP LSA)控制带宽使用率 (40) 3.2.10 采用Solarwinds Toolset 实现对网络监测和分析以及网络故障及时发现 (43)

四 Solarwinds技术服务内容 (47) 五 Solarwinds客户分享 (50) 六项目建设投资回报 (51) 七总结 (53)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数字信息时代到来,运用互联网进行资料收集、信息传递,已成为咱们生活中不可缺少一某些。随着网络接入成本不断减少,公司上网不再是大公司大机构专利,中小公司顾客运用宽带接入手段只需付出很少开支,就可以同样享有到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便利。继电话、传真之后,互联网成为公司又一种重要对外沟通手段,并且大有取代前两者趋势。不但如此,越来越多公司不再满足于网上浏览、电子邮件等初级信息应用,逐渐开始关注远程视讯会议、IP电话等网络通讯手段,ERP/ERM、OA等信息管理应用也被越来越多公司所采纳。通过组建跨地区公司Intranet,公司将分散在各地构造联成一种整体,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减少了管理成本。此外,通过建设公司门户网站,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网络协助公司不断赢得新商机。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公司寻常运营中不可缺少一种重要环节,网络服务中断或者性能减少都会导致公司遭受重大直接经济损失,或者间接引起运营成本增长。网络在公司寻常运营中重要地位,决定了网络运营维护成为公司IT人员首要工作。然而长期以来,网络管理人员对于网络上流量有多少,什么时间流量最高,流量中不同合同和应用分布等状况一概不知,唯一可以拟定就是网络通或是不通。由于只能维持最低限度网络管理,当浮现网络性能下降状况时,技术人员无法及时做出判断,并采用有效办法加以解决。IT管理员将需要更多工具和服务,来提高网络可视性,并在发生网络问题迈进行积极规划和防御。

企业ip网络运维管理方案定稿版

企业i p网络运维管理 方案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企业IP网络运维管理方案 目录 1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资源的共享越来越便捷,能够时刻掌握市场的动态和整个行业的发展现状,是企业能够提升竞争能力的基本要求。 企业信息化,作为企业成长中的一种全新的辅助手段,是提升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通过实施信息化来解决企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看,信息化已经是企业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署之一。 随着企业管理手段的不断创新,人们对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一些成长型的企业规模不断在扩大,人员、设备、环境等条件都在不断的增长更新,面对日益壮大的规模,企业在多方面都需要信息化: 生产与销售之间需要信息化 员工与管理需要信息化 库存与原材料管理需要信息化 市场竞争需要信息化

在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上,大部分企业都已经具有财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ERP、CRM,并且通过web网站发布公司信息、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等等。 为了能承载企业信息化的上述的关键应用服务,在网络建设方面,企业都建立了内部局域网、DDN专网和VPN专网等基础网络,网络上运行着大量网络设备、服务器等。 大部分的企业都设置了专门的信息管理部门,建立想配套的信息化相关的管理制度。信息管理部门的核心任务是对企业IP网络、电源和环境状况、服务器平台等IT基础设施进行日常运行维护、综合监控管理,保障信息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保证信息服务的质量。 但是,IP网络线路、设备、服务器硬件设备、应用系统等不可避免的突然发生的故障,在不断的考验我们的信息管理人员。他们觉得自己无法主动的掌握企业网络的运行状况,时刻担心有故障发生而不能提前或者及时发现,影响公司业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同时,随着企业内部网络使用互联网的计算机的增多,根据业务或者个人需要使用互联网也越来越频繁,不可避免的出现对整体网络产生影响的各种情况,如arp欺骗行为、感染蠕虫病毒并对而产生的对外的扫描和攻击、部分使用者进行的如bt应用等大量占用上行和下行带宽的行为等等。以上的各种情况如不能及时和有效的发现和定位,将对整个网络造成影响,严重的影响公司业务的正常开展。

网络运维方案完整版

网络运维方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1服务体系1.1总体原则和基本措施 1.1.1我公司在提供服务时要根据辽宁XX的服务需求情况和要求,遵循下述基 本原则: 以保证辽宁XX业务系统稳定正常为目标,全力保障所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为最高指导原则 统一组织管理和调度针对本服务项目的技术资源,保证在客户需要时能提 供符合要求的人员和设备支持 以单一的接口保证双方的沟通能够简捷有效,并易于落实责任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保证在特殊情况下,能够通过快速机制提供响应 通过责任到人、过程监控制等保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1.1.2我公司采取如下主要措施: 采取7×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保障客户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响应; 采用问题升级制度,即在响应不到位或问题难以尽快解决的情况下,将问 题升级给更高级别的技术管理层。 根据辽宁XX的需要和知识产权的许可与辽宁XX共享与本项目服务相关的 部分技术信息资源。 通过我公司客户服务系统管理服务请求的登录和服务过程的监控等,通过 对过程记录文档的审计总结保证服务质量和服务过程改进。 1.1.3我公司与国内各大运营商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在沈阳本地设有分支机 构。我公司与本合同的维保设备原厂家具有一定的合作和授权关系。 1.1.4在项目实施后,我公司项目组与客户技术人员协商,制定出更合理的资 源配置方案。 1.2服务组织和人员 1.2.1公司人员 1.2.1.1我公司技术服务人员应有设备厂家的技术资格认证和多年维护客 户设备类型的工作经验,并根据客户设备种类、数量、分布、服务要求, 配备足够人员。我公司应有经过认证的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可以作为本项目 的储备力量,当有紧急事情需要协助时,可以随时进行调配。

运维管理项目解决方案

IT运维管理解决方案简介 第1章平台介绍 1.1产品定位 IT运维管理平台立足于帮助企事业单位的IT部门构筑一个统一的IT服务管理平台,它融合了主动式资源监控、资产配置管理、服务流程管理等核心功能,为IT部门的服务供给、业务快速上线、业务稳定运行提供持续保障能力。 产品定位于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高端用户,注重行业化用户的需求特点,同时借助平台化的技术优势,通过功能裁剪也能满足中小规模的市场用户需求。 1.2产品架构 Broadview V6.0 R2是Broadview产品的最新版本,其系统架构可分为4个层次,对应了四大子系统:集中监控子系统、资产配置子系统、流程管理子系统、集成展现子系统。

?集中监控子系统:集中监控子系统主要实现对生产环境中IT基础设施的集中监控管理,包括了对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数据库、中间件、 安全设备、业务应用系统等性能采集和事件处理,并利用监控可视化平 台提供可视化展现。 ?资产配置子系统:资产配置子系统旨在帮助用户建立统一的IT基础设施台帐。通过一系列业务建模、自动采集、调和、变更控制等手段,保证 IT生产环境中配置项的完整性和精准性,为上层服务流程提供数据支撑。 ?流程管理子系统:流程管理子系统的目的是通过规范服务流程和技术服务工作,建立一套标准的运维服务流程,围绕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 更管理、配置管理、发布管理等ITIL最佳实践,进行IT运维服务的流 程化、规范化管理。 ?集成展现子系统:集成展现子系统包括了统一运维门户、报表平台、权限管理等主要模块,目的是保证平台不同角色的运维人员可以通过浏览 器访问到跟自身职责对应的功能和视图。 第2章功能特点 2.1集中监控子系统 集中监控子系统主要由网络监控模块、系统与应用监控模块、统一事件平台模块、统一性能管理模块、性能管理数据库PMDB以及监控可视化平台组成;实现了对用户IT生产环境基础设施的监控,包括:网络设备、业务服务器、存储设备、数据库系统、中间件系统、安全设备、业务应用系统等。逻辑架构如下:

IT信息系统运维服务方案

I T信息系统运维服务方 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目录

1服务内容 1.1服务目标 运行维护服务包括,信息系统相关的主机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存储设备及其他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与安全防范服务,保证用户现有的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降低整体管理成本,提高网络信息系统的整体服务水平。同时根据日常维护的数据和记录,提供用户信息系统的整体建设规划和建议,更好的为用户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用户信息系统的组成主要可分为两类: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硬件设备包括网络设备、安全设备、主机设备、存储设备等;软件设备可分为操作系统软件、典型应用软件(如:数据库软件、中间件软件等)、业务应用软件等。 通过运行维护服务的有效管理来提升用户信息系统的服务效率,协调各业务应用系统的内部运作,改善网络信息系统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提高服务质量。结合用户现有的环境、组织结构、IT资源和管理流程的特点,从流程、人员和技术三方面来规划用户的网络信息系统的结构。将用户的运行目标、业务需求与IT服务的相协调一致。 信息系统服务的目标是,对用户现有的信息系统基础资源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掌握网络信息系统资源现状和配置信息,反映信息系统资源的可用性情况和健康状况,创建一个可知可控的IT环境,从而保证用户信息系统的各类业务应用系统的可靠、高效、持续、安全运行。 服务项目范围覆盖的信息系统资源以下方面的关键状态及参数指标:运行状态、故障情况 配置信息 可用性情况及健康状况性能指标 统计运维数椐、提供信息系统管理和工作报告、归纳总结并提供用户想 了解的数椐报告 1.2信息资产统计服务 此项服务为基本服务,包含在运行维护服务中,帮助我们对用户现有的信息资产情况进行了解,更好的提供系统的运行维护服务。 服务内容包括: 硬件设备型号、数量、版本等信息统计记录 软件产品型号、版本和补丁等信息统计记录 网络结构、网络路由、网络IP地址统计记录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图的绘制 其它附属设备的统计记录 硬件设备清单如下表统计:

企业I网络运维管理方案

企业I网络运维管理方 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企业IP网络运维管理方案 目录 1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资源的共享越来越便捷,能够时刻掌握市场的动态和整个行业的发展现状,是企业能够提升竞争能力的基本要求。 企业信息化,作为企业成长中的一种全新的辅助手段,是提升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通过实施信息化来解决企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看,信息化已经是企业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署之一。 随着企业管理手段的不断创新,人们对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一些成长型的企业规模不断在扩大,人员、设备、环境等条件都在不断的增长更新,面对日益壮大的规模,企业在多方面都需要信息化: 生产与销售之间需要信息化 员工与管理需要信息化 库存与原材料管理需要信息化 市场竞争需要信息化 在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上,大部分企业都已经具有财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ERP、CRM,并且通过web网站发布公司信息、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等等。

为了能承载企业信息化的上述的关键应用服务,在网络建设方面,企业都建立了内部局域网、DDN专网和VPN专网等基础网络,网络上运行着大量网络设备、服务器等。 大部分的企业都设置了专门的信息管理部门,建立想配套的信息化相关的管理制度。信息管理部门的核心任务是对企业IP网络、电源和环境状况、服务器平台等IT基础设施进行日常运行维护、综合监控管理,保障信息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保证信息服务的质量。 但是,IP网络线路、设备、服务器硬件设备、应用系统等不可避免的突然发生的故障,在不断的考验我们的信息管理人员。他们觉得自己无法主动的掌握企业网络的运行状况,时刻担心有故障发生而不能提前或者及时发现,影响公司业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同时,随着企业内部网络使用互联网的计算机的增多,根据业务或者个人需要使用互联网也越来越频繁,不可避免的出现对整体网络产生影响的各种情况,如arp欺骗行为、感染蠕虫病毒并对而产生的对外的扫描和攻击、部分使用者进行的如bt应用等大量占用上行和下行带宽的行为等等。以上的各种情况如不能及时和有效的发现和定位,将对整个网络造成影响,严重的影响公司业务的正常开展。 信息管理人员急需能帮助他们完全掌握企业网络运行状态,对可能发生的故障能预先或者及时的报警,对内网故障能进行诊断,让他们能迅速定位故障原因、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

综合运维管理解决方案

医院综合运维管控平台解决方案

1.1 系统概述 综合运维管控平台将医院的各个智能化子系统有机的聚合在一起,协调各 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和联动反应,把各种纷繁芜杂的操作界面和数据接口统一 起来,让用户在一个平台上进行操作和管理,简化操作,集中精力在核心业务上,为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1.2 设计目标 本项目智能化系统工程中将综合运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针 对本工程实际需要进行总体规划,对建筑内所有建筑设备采用现代化技术 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提高建筑的综合使用功能和管理的效率,确 保医院内所有子系统设备处于高效、节能、最佳运行状态,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快捷的工作环境。系统配置适度超前,以适应企业和社会信息化发 展的需要。 集中管理:可对各子系统进行全局化的集中统一式监视和管理,将各集成 子系统的信息统一存储、显示和管理在同一平台上。重点是要准确、全面地反

映各子系统运行状态,并能提供建筑关键场所的各子系统综合运行报告,提高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 分散控制:各子系统进行分散式控制,保持各子系统的相对独立性,以分离故障、分散风险、便于管理。 系统联动:以各集成子系统的状态参数为基础,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相关联动。 优化运行:在各集成子系统的良好运行基础之上,提供分析和决策建议,如:排班设定、24 小时值班台、自动远程报警等功能。 1.3 设计依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软件工程国家标准》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T8566-1995) ●《计算机软件开发质量及配套管理计划规范》(GB12504-12509-90) ●《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11801-95) 1.4 系统分析 综合运维管控平台是智能建筑设备系统的核心,它通过网络将各子系统集成到同一个计算机支撑平台上,建立起整个医院的中央监控与管理界面,通过

运维管理体系的全面解决方案介绍

电子运维系统:运维管理体系的全面解决方案 一、背景 未来的电信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新的形势对中国电信的市场响应能力、服务保障能力、业务创新能力、运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信网络规模随着业务的需要在不断扩大,多种业务发展迅速。 新的技术、新的运营竞争环境使得电信运营商对运行维护效率、维护水平、维护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行维护要从面向设备、网络转变为面向市场、业务。因此,必须依靠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走综合化、集约化维护之路。实现设备、人力、信息等各类资源的高效配置,使运行维护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加强对市场和业务的支撑作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效益为目标的生产体系,实行对网络全专业的整合。 电子运维系统的出现为电信运营商的运维管理系统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所谓电子运维系统,就是通过电子化来确保运维过程的流程化、工单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快速传递并反馈管控信息,实现快速故障定位和业务恢复,从而提高对市场业务的支撑力度,提高电信运营商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 二、系统设计原则

图1. 电子运维系统——统一运维信息平台 进行电子运维管理系统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整体OSS架构的演进规律与实施规划,把电子运维管理系统放在一个大的运维架构中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另外,为体现电子运维管理系统作为一个指挥调度平台的核心作用,必须把信息发布、网络资料管理等功能综合起来,上升到“统一运维信息平台”的高度进行综合管理与规划。 在此基础上,设计综合运维管理的整体功能架构与系统架构,然后把电子运维管理系统工程的各项需求纳入这个整体架构中进行统一规划与实施。这样,电子运维管理系统就可以很好地配合未来的OSS 架构的升级扩展,并从系统底层预留了架构层面及功能层面的大量平台级的功能模块与扩展机制。 电子运维管理系统是一个长期不间断运行的、高可靠性、高处理能力、可扩展性强的环境下的业务支撑系统。因此,系统在应用系统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应从先进性、稳定性、安全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2.1 先进性 采用面向对象的、构件化的系统设计和实现方法进行应用软件的设计和程序开发。 2.2 统一性 采用统一的数据字典,统一的编码体系,统一的文件格式标准和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 2.3 高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系统具有很强的容错、容灾能力,完善的系统纠错恢复安全机制和自动诊断告警能力。 2.4 可扩充、扩展性 系统的应用软件设计方案充分考虑可扩展性,数据模型的设计充分考虑系统将来可能的扩展和业务的变动,以适应业务的迅速发展。 2.5 可伸缩性 系统在软件设计时应具有伸缩性很强的体系结构,以能够适应业务的不断发展和用户规模的扩大。 2.6 系统安全性 系统属于企业内部应用系统,从网络和应用系统自身均能确保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 2.7 开放性

网络运维方案

1服务体系 1.1总体原则和基本措施 1.1.1我公司在提供服务时要根据辽宁XX的服务需求情况和要求,遵循下 述基本原则: ?以保证辽宁XX业务系统稳定正常为目标,全力保障所维护设备的正常 运行为最高指导原则 ?统一组织管理和调度针对本服务项目的技术资源,保证在客户需要时能 提供符合要求的人员和设备支持 ?以单一的接口保证双方的沟通能够简捷有效,并易于落实责任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保证在特殊情况下,能够通过快速机制提供响应 ?通过责任到人、过程监控制等保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1.1.2我公司采取如下主要措施: ?采取7×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保障客户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响应; ?采用问题升级制度,即在响应不到位或问题难以尽快解决的情况下,将 问题升级给更高级别的技术管理层。 ?根据辽宁XX的需要和知识产权的许可与辽宁XX共享与本项目服务相关 的部分技术信息资源。 ?通过我公司客户服务系统管理服务请求的登录和服务过程的监控等,通 过对过程记录文档的审计总结保证服务质量和服务过程改进。 1.1.3我公司与国内各大运营商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在沈阳本地设有分支机 构。我公司与本合同的维保设备原厂家具有一定的合作和授权关系。

1.1.4在项目实施后,我公司项目组与客户技术人员协商,制定出更合理的 资源配置方案。 1.2服务组织和人员 1.2.1公司人员 1.2.1.1我公司技术服务人员应有设备厂家的技术资格认证和多年维 护客户设备类型的工作经验,并根据客户设备种类、数量、分布、服务 要求,配备足够人员。我公司应有经过认证的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可以作 为本项目的储备力量,当有紧急事情需要协助时,可以随时进行调配。 1.3备件管理 1.3.1在本地拥有专业的售后服务部门和备件库,配备有较强的技术支持和 服务资源,我公司能够利用这些资源对辽宁XX提供良好的快速响应和支持。 1.3.2我公司提供本项目维保设备相关的备件库、备品备件清单、所在地情 况和提供服务情况,备件库情况要求能随时接受检查。 1.3.3如需进行备件更换,须提供原厂商配件,不得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等。 发生硬件损坏时,应根据服务级别尽快提供备件以便及早解决故障。服务商须保证备件来自合法渠道。 1.4服务方式 1.4.1要求我公司提供包含并不限于如下服务方式: 7x24小时响应。 远程技术支持。 现场技术支持。

IT运维服务体系建设思路

IT运维服务体系建设,应包含运维服务制度、流程、组织、队伍、技术和对象等方面的内容。同时结合人民银行的业务特色,整合运维服务资源,规范运维行为,确保服务质效,形成统一管理、集约高效的一体化运维体系,从而保障人民银行数据集中条件下网络和应用系统安全、稳定、高效、持续运行。 一、运维服务体系建设原则 运维服务体系建设的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完善的运维服务制度、流程为基础。为保障运行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应制定相对完善、切实可行的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和规范,确定各项运维活动的标准流程和相关岗位设置等,使运维人员在制度和流程的规范和约束下协同操作。 二是以先进、成熟的运维管理平台为手段。通过建立统一、集成、开放并可扩展的运维管理平台,实现对各类运维事件的全面采集、及时处理与合理分析,实现运行维护工作的智能化和高效率。 三是以高素质的运维服务队伍为保障。运维服务的顺利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运维服务人员,因此必须不断提高运维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才能有效利用技术手段和工具,做好各项运维工作。 图1 运维服务体系架构

二、运维服务体系的总体架构 运维服务体系由运维服务制度、运维服务流程、运维服务组织、运维服务队伍、运维技术服务平台以及运行维护对象六部分组成,涉及制度、人、技术、对象四类因素,其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制度是规范运维管理工作的基本保障,也是流程建立的基础。运维服务组织中的相关人员遵照制度要求和标准化的流程,采用先进的运维管理平台对各类运维对象进行规范化的运行管理和技术操作。 1.运维服务制度和流程 为确保运维服务工作正常、有序、高效、协调地进行,需要根据管理内容和要求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覆盖各类运维对象,包括从投产管理、日常运维管理到下线管理以及应急处理的各个方面。此外,为实现运维服务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还需要制定流程规范,确定各流程中的岗位设置、职责分工以及流程执行过程中的相关约束。 2.运维服务组织和队伍 人民银行科技部门根据其运维服务工作的内容和流程确定各项工作中的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并按照相应岗位的要求配备所需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员,组成专业分工下高效协作的运维队伍。分行科技处负责数据省级集中处理的应用系统和本机构开发的应用系统部署和运行维护,承担辖内网络的运行管理。辖内各中支和支行科技人员承担本行系统运行维护和故障处理。 3.运维服务工作流程 为保障运行维护体系的高效、协调运行,应依据管理环节、管理内容、管理要求制定统一的运行维护工作流程,实现运行维护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其环节包括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和配置管理。 4.运维技术服务平台 运维技术服务平台包含实施运行维护和技术服务的各种手段和工具,通过技术手段固化标准化的流程、积累和管理运维知识并开展主动性运维工作。 三、运维的范围 1.全国集中的核心应用系统 全国集中的核心应用系统的运维由总行负责,分行中心负责业务咨询工作和向总行反馈使用情况等。 2.分行部署的核心应用系统 分行部署的核心应用系统的运维由分行中心负责,分行中心负责技术性维护,业务维护由分行业务部门负责。 3.分行自建系统

网络运维方案.

目录 1 综合管理的必要性 (3) 2 系统概述 (3) 3 系统结构 (3) 3.1 系统逻辑结构 (3) 3.2 系统组网 (5) 3.2.1 集中管理模式 (5) 3.2.2 分级管理模式 (6) 4 主要功能 (6) 4.1 网络拓扑管理 (6) 4.1.1 网络拓扑发现 (6) 4.1.2 IP地址分布图及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3 支持跨地域的多层网络监控 (9) 4.1.5链路的管理 (8) 4.1.4 故障检测 (9) 4.2性能监测管理 (10) 4.2.1 网络性能参数的监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 服务器性能监测管理 (12) 4.2.3 数据库性能监测管理 (15) 4.2.4 网络设备监测管理 (10) 4.2.5 性能参数的统计图表及报表 (17) 4.2.6 性能预警 (20) 4.2.7 性能监视参数的拓展 (21) 4.3 故障管理 (21) 4.3.1 警的自动通知 (21) 4.3.2 告警分析与统计 (22) 4.3.3 告警处理 (23) 4.3.4故障告警源 (25) 4.4 设备管理 (25)

4.4.1形象直观的设备图标 (26) 4.4.2 设备快照及设备管理提示信息 (26) 4.4.3设备活动进程及安装软件的查看 (28) 4.4.4设备机架面板 (28) 4.4.5网络设备端口分布管理查询 (29) 4.4.6交换机端口详细信息查询 (30) 4.4 桌面安全管理 (30) 4.4.1 储存设备管理 (30) 4.4.2 终端外设控制 (31) 4.4.3 终端操作监控 (31) 4.5 报表管理 (31) 5 系统特点 (33)

网络运维操作控制解决方案

网络设备操作控制解决方案 运维操作现状 网络设备量多 远程操作维护 设备分散管理 操作风险分析 外部操作风险不可控 原厂商/代维厂商的维护操作无法有效监管 操作故障无法有效取证和举证 内部操作风险不透明 无法实时监控当前网络维护操作情况 网络故障发生后,无法快速定位和快速恢复 用户需求实现 操作透明: 实时监控当前维护操作 关键操作实时告警 操作可控: 集中操作管理,操作入口唯一 用户帐号“实名制”管理 严格的访问控制规则 细粒度的权限控制 实时跟踪用户操作 危险操作随时阻断 操作审计: 完整记录操作过程

关联分析连续跳转登录操作行为 精确搜索快速定位故障原因 清晰还原操作场景 解决方案设计 杭州奇智科技的网络设备操作控制系统(Shterm),通过对操作行为的事前主动控制,事中实时监控和告警,事后精确搜索和准确回放有效降低操作故障率,提高网络设备维护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解决方案框架图 功能特点 账号管理简单 在系统帐号基础上,增加了“实名制“的用户账号来唯一确认用户身份 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一个系统账号时清楚区分用户身份 简化密码管理 用户在不知道设备密码的情况下,可以自动登录到多台网络设备 用户可以自动登录进入特权用户(enable)状态 根据密码策略的要求,定期自动修改设备密码 专业操作审计 智能分离输入命令与输出结果 支持各种功能扩展键扩展后的操作 针对审计内容(输入或者输出)进行精确的全文搜索

真实、直观回放操作过程 严格操作控制 控制用户能执行什么操作和不能执行什么操作。 操作允许,拒绝,禁止3种状态控制 实时监控关键操作(如设备关机,重起等),邮件或者短信方式告警 方案特色 集中管理 Shterm可以集中管理用户的操作,作为用户登录设备的唯一入口。 快速部署 不需要修改网络配置 不需要调整网络架构 5分钟内上线部署 5分钟内开始使用 主动防御 通过命名防火墙和对用户操作的实时控制,达到主动控制操作的目的,从而真正做到操作的事先预防和事中实时监控和控制; 部署方案

WLAN运维管理解决方案

WLAN运维管理解决方案 多业务区分设计 使用无线网络可以分为不同的无线接入业务类型。因此,可以在设计上采用无线局域网多SSID技术,设置多业务区分方式,例如一个SSID可给教师所用,而另一个可给学生专用。由于用户一般把SSID看成VLAN,所以它们都会惯性地以VLAN概念来划分SSID。其实在一个AP范围内,不管用户连接到那一个SSID它们实际上都是在同一个802.11广播域内,因为无线电波的传输是共享方式的。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AP把不同的SSID名字广播,所以当无线终端在这个AP覆盖范围内启动时,它就能同时看到多个SSID。SSID的最主要用途是可让无线终端以不同的安全认证和加密方式入网。 为什么要把不同的安全加密协议设置在不同的SSID呢? 802.11的标准内定义了不同加密情况时数据包的封装格式,所以在用户的无线接入使用不同的加密方式,例如:WEP、TKIP(WPA)、802.11i(WPA2)等等,不同加密方式不能在同一个SSID内同时存在。 某一个SSID可以覆盖全网,也可以只局限于园区网内的某些范围。一般的情况下是全网开通,例如:临时访问者(Guest)使用的SSID;但有些SSID可以只在办公区广播,只供某些部门使用。 无线用户管理 神州数码网络对于无线用户的管理可以有多种方式,在单个无线场所,可以使用神州数码DigiZoneDirector智能无线控制器对多AP进行管理,在多场所、多控制器的情况下,即可以使用神州数码LinkManager统一网络管理平台使用标准SNMP协议对多厂家有线、无线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又可以使用DigiFlexMaster无线集中式管理软件基于TR-069对AP进行综合管理。 神州数码网络无线系统中可以设定用户的角色(role),每个角色可以基于用户权限和可访问资源的设定等规则。用户权限是DigiZoneDirector的功能,是针对无线接入的特性而设计。一般的用户接入不同的SSID时只具有该SSID或VLAN所对应资源的访问权限,所以访问不同的VLAN的资源需要分别登录不同的SSID,这样是十分不便的。神州数码网络的基于用户角色的权限管理是与用户认证捆绑在一起,当无线用户成功通过认证后,他会获得一个预设的用户角色权限,访问其他SSID对应的网络资源。这样,一个具有全部权限的用户通过一个SSID登录后,可以访问所有SSID对应的语音、数据和视频业务的权限,从而简化了用户的权限设置和用户管理的复杂性。 一般在用户权限设计中,可以将来宾和普通用户的权限设置的较低,只能访问有限的资源,且优先级较低,并且有带宽的限制。

网络运维管理系统解决方案1.doc

网络运维管理系统解决方案1 chuan pr oje ct staff free provides has three year s technol ogy support, from 2009 began, accordi ng to hig h standards, and hig h of work thoug ht, and manpower planning, a nd poi nts step im plementation, using school earthquake Hou re construction of opport unities, again pl anning eleme ntary and middle school s campus network a nd e ducation city domain network, a nd l ocal broadcasti ng netw ork com pany cooperation, usi ng br oadcast TV netw ork, will physi cal fiber layi ng to each school, to mi nimum of cost achieved has physical fiber school school pass; Each school constr ucti on sta ndar ds of campus netw ork and netw ork access to a ll rooms; XX educati on metropolita n area network center machine r oom equipme nt in the Mini stry of education standardizati on ma nagement platform, the Ce ntral Li brary of audi o-vi sual e ducation resource s, set up a Chine se teacher educati on cloud platform, impl emented li nks the two platforms. At pre sent, t he city's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 nts to computer 3198, vitality tha n 10:1; 809 equi pment cla sses t hrough the classroom (primary and se condary); 36 of the campus network. T he esta blishment of an a dvanced, practical Gigabit e ducational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t he city's school s have a cce ss to e ducati onal metr opolitan area network, school s have computer netw orks, cl osed-cir cuit televi sion netw ork, broa dca st network s into t he cla ssrooms, realize t he triple play. School s share Inter net ba ndwi dth, can meet the nee ds of teaching of the school office a nd at any time. Accor ding to M

安全运维服务方案

1概述 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 本次服务范围为XX局信息化系统硬件及应用系统,各类软硬件均位于XX局第一办公区内,主要包括计算机终端、打印机、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安全)设备以及应用系统。服务内容包括日常运维服务(驻场服务)、专业安全服务、主要硬件设备维保服务、主要应用软件系统维保服务、信息化建设咨询服务等。 服务目标 保障软硬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保障软硬件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 故障的及时响应与修复; 硬件设备的维修服务; 人员的技术培训服务; 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制定等咨询服务。 2系统现状 网络系统 XX局计算机网络包括市电子政务外网(简称外网)、市电子政务内网(简称内网)以及全国政府系统电子政务专网(简称专网)三部分。内网、外网、专网所有硬件设备集中于XX局机房各个独立区域,互相物理隔离。 外网与互联网逻辑隔离,主要为市人大建议提案网上办理、XX局政务公开等应用系统提供网络平台,为市领导及XX局各处室提供互联网服务。外网安全加固措施:WSUS服务器、瑞星杀毒软件服务器为各联网终端提供系统补丁分发和瑞星杀毒软件管理服务,建立IPS、防火墙等基本网络安全措施。 内网与外网和互联网物理隔离,为XX局日常公文流转、公文处理等信息化系统提供基础网络平台。内网安全加固措施:WSUS服务器、瑞星杀毒软件服务器为各联网终端提供系统补丁分发和瑞星杀毒软件管理服务;配

备防火墙实现内网中服务器区域间的逻辑隔离及安全区域间的访问控制,重点划分服务器区,实现相应的访问控制策略。 专网由XX局电子政务办公室统一规划建设,专网和互联网、内网及其他非涉密网络严格物理隔离,目前主要提供政务信息上报服务和邮件服务。 (内网结构图) (外网结构图) (专网结构图) 设备清单 XX局各个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系统硬件设备集中于XX局专用机房。清单如下: 硬件设备汇总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