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动车组图片 Ch

高铁动车组图片 Ch
高铁动车组图片 Ch

高铁动车组图片

2014.8.29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2010年12月03日 12月3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和谐号"CRH380高速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段试验运行最高时速达486.1公里。这是中国铁路创造的世界纪录,更是世界铁路发展史上值得书写的重要章节,因为,高速铁路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宝贵结晶,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有力支撑。 目前,中国高速铁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确保了运营持续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提供了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的运输服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如今,中国铁路每天开行"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1000多列,发送旅客近百万人。而且高速铁路开通后,既有铁路通道的货运能力得到了巨大释放,为实现货运增量、丰富货运产品体系、提升货运服务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人在建设和发展高速铁路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营业里程上不断快速扩展,而且锤炼了"勇攀科技高峰,争创世界一流"的高速铁路精神,形成了以"运行高速度、安全高可靠、服务高品质"为基本内涵的高速铁路文化体系。 作为带动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铁路不仅大大加快了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进程,而且对国家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是加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助推器。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历史起点 在中国,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其他行业相比,铁路发展相对滞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的现象十分突出,铁路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从世界范围看,速度作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某种运输方式或某种交通工具的兴衰。铁路自诞生以来,正是由于它在运输速度和运输能力上的巨大优势,才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世界各国交通运输的骨干,极大地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进程。曾几何时,由于忽视了普遍提高行车速度,铁路在速度方面的优势迅速缩小,甚至消失。速度慢成了阻碍铁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铁路以高速客运为突破口开始了新一轮的复兴。高速铁路的问世,使一度被人们称为"夕阳产业"的铁路焕发了青春,出现了新的生机。客运高速化是世界铁路发展的趋势。在许多国家,越来越多的旅客把乘坐舒适便捷的高速列车作为出行的首选。 建设现代化的中国铁路,必须在速度上"突出重围"。高速铁路具有速度快、运量大、节约土地、节能环保等明显优势。发展高速铁路,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于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 2003年,中国政府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做出了加快发展铁路的重要决策,中国铁路进入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七年来,铁路系统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立足中国国情和路情,着眼快速扩充铁路运输能力、快速提升铁路技术装备水平,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高速铁路、机车车辆、高原铁路、既有线提速、重载运输等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运输效率世界第一,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高速铁路的发展成就。中国铁路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由追赶者到引领者的历史性跨越。

高速铁路动车组简介

高速铁路动车组简介 (一)牵引动力及牵引方式比选 1、高速列车应采用电力牵引 内燃牵引和电力牵引两种牵引种类 列车速度从100km/h增加到300km/h时,运行阻力约增加5倍,此时牵引列车的总功率则为100km/h时的15倍电力牵引更适宜高速列车的牵引 内燃牵引是很难实现的 主要原因如下: (1)目前我国功率最大的DF8内燃机车标称功率为2720kw,柴油-发电机组总重为30.87t,柴油机组平均每千瓦功率金属消耗量为11.35kg/kw。而电力机车以 SS3为例,机车功率为4320kw,主变压器重12.4t,平均每千瓦功率金属消耗量为 2.87kg/kw。因此牵引动力装置在轴重和轴数维持一样的条件下,电力牵引可实现更大的牵引功率。 (2)内燃牵引若实现高速牵引则必须提高柴油机功率,必然会增加柴油发电机组及辅助系统重量,最终会导致机车轴重或轴数增加。轴重的增加对高速列车的运行是极其有害的,它增大了轮对对钢轨的冲击力,易导致钢轨的折断,并增加了轨道线路的养护维修工作量和维修费用。若为了维持轴重不增加而增加轴数,如采用C0-C0式转向架或B0-B0-B0式转向架,或组合式机车,使转向架复杂,不利于机车的高

速运行。 (3)大功率柴油机的噪音及排放的废气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旅行的舒适度,同时由于机车燃料油的储备有限,列车不能长距离行驶,需换挂机车或在站上补充燃料及水,增加了列车辅助作业时间。 电力牵引由于牵引功率的增加,对列车的质量影响很小,易实现大功率牵引,所以高速列车最佳的牵引方式为电力牵引。 2、高速铁路宜采用动车组 目前我国铁路基本上采用机车牵引旅客列车的输送方式,机车和旅客列车分别整备,机车在车站联挂列车后出行,机车只在规定的交路范围内运行。这种运行方式有以下缺点: (1)机车按规定交路行驶,中途须换挂机车,辅助作业时间延长,从而使旅行时间延长。而动车组本身在运行中不需更换牵引动力,有效地压缩了运行时间。 (2)列车出入始发(终到)站时通过车站咽喉区每开行一对旅客列车,则占用咽喉次数达6次,造成咽喉区能力紧张。若采用动车组,只用咽喉次数仅2次,极大的缓解了咽喉区的通过能力。 (3)采用动车组可以避免部分机车的单机走行以节省能源的消耗。

中国铁路动车组列车知识大全

中国铁路动车组列车知识大全 动车组 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便叫做动车。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编成一组。带动力的车辆叫动车,不带动力的车辆叫拖车组.动车组技术源于地铁,是一种动力分散技术。一般情况下,我们乘坐的普通列车是依靠机车牵引的,车厢本身并不具有动力,是一种动力集中技术。而采用了“动车组”的列车,车厢本身也具有动力,运行的时候,不光是机车带动,车厢也会“自己跑”,这样把动力分散,更能达到高速的效果。作为一种适合铁路中短途旅客运输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动车组的分类有多种:按照传动类型,可分为电动车组和内燃动车组;按照动力形式,可分为动力集中型和动力分散型;按照传动方式,又可划分为电传动和液力传动两种类型。由于动车组可以根据某条线路的客流量变化进行灵活编组,可以实现高密度小编组发车以及具有安全性能好、运量大、往返不需掉转车头、污染小、节能、自带动力等优点,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青睐,被誉为21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宠儿”。内燃动车组通常两端是动力车,部分带客室。国内常见的动车组都是这一类的,如神州号,四方厂、唐山、戚厂、长客的动车。电力动车组分为动力集中型和分散型,两年前的DDJ1和蓝箭就是动力集中型。而春城号和中原之星是动力分散型。通常的电力动车组都要由客车厂家、使用单位和株厂或株所联合研制。 【动车组分类】 按照动力排布:动力集中,动力分散 按照用途:客运,货运(比如日本M250,法国TGV行邮),特殊用途(轨道检测等) 按照性能:高性能,低性能。 【牵引方式】 动车组有两种牵引动力的分布方式,一种叫动力分散,一种叫动力集中。 动力分散电动车组的优点是,动力装置分布在列车不同的位置上,能够实现较大的牵引力,编组灵活。由于采用动力制动的轮对多,制动效率高,且调速性能好,制动减速度大,适合用于限

动车组设备复习

1.给水方式:①水泵直接给水法,供水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启动、正常 使用、缺水保护和断电保护等方面的控制动作。CRH2型动车组水管压力设置为127kPa。②中间水箱给水法,又分为常压水箱和储压水箱两种。常压水箱一般设置在车内较高处,尺寸适中,设置高低两个液位开关,利用重力供水;储压水箱尺寸较小,安装位置没有要求,设置高低两个水压开关,利用较高的水压进行供水。水泵自动控制系统利用中间水箱的液位或水压信号,控制水泵的工作。 2.排水方式:①废水箱收集法,废水箱完全阻断排水系统与外界的联系。 优点:保证动车组车厢的气密性,对铁路沿线的环境完全没有影响。不足是增加车辆重量②高压差水封方式,优点是取消了重量较重的废水箱,不足是对铁路沿线的环境有些影响。 3.高压水封装置主要有进水口、进水管、虹吸管、排水管、排水口组成 4.动车组卫生系统的主要组成:循环式厕所、喷射式厕所、真空式厕所、 带污物处理功能的环保型厕所。 5.三种真空式污物处理装置的特点是间歇真空式、真空保持式污物处理装 置结构简单、便于维修;真空推拉式污物处理装置冲洗水量、用气量相对较少,管路不易堵塞,集成化高、安装方便,占用厕所空间小。CRH1型动车组共设置13个卫生间。 6.卫生间分为蹲式卫生间、坐式卫生间、残疾人卫生间。 7.CRH2型动车组的污水箱采用6MM聚酯玻璃钢FRP4,手糊成形工艺。 8.CRH5型动车组的集便系统主要有真空集便系统,废水单元和控制装置 三大模块构成。 9.CRH5型动车组卫生间系统及设备通过一条CAN-BUS串行线与列车控制 监控系统(TCMS)相连接,以实现其诊断,管理与控制功能。 10.溢流阀的作用是使污水朝一个方向流出,存水弯用于拦住较大颗粒污 物。通风阀(带有薄膜)用来防止压力不足,而溢流阀用来防止超压。 11.动车组空调系统由通风系统、制冷系统、供暖系统、加湿系统以及控 制系统组成。 12.制冷系统除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节流装置四大件外,还有贮液 器,干燥过滤器和气液分离器等辅助设备。 13.空气加湿系统的作用是在冬季车内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时空气加湿,以 保证冬季车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在规定的范围内。加湿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电极加湿器。

高速铁路动车组空调故障的应急处置

高速铁路动车组空调故障的应急处置 1.动车组全列空调故 (1)动车组发生故障停车后,若空调装置出现故障超过20 min,CRH2型动车组允许打开车门通风;CRH1、CRH3、CRH5型动车组若空调装置故障超过20 min,且应急通风功能失效或无法满足要求,也允许打开车门通风。 (2)列车长要及时向旅客通报情况并致歉,组织乘务员积极做好服务工作,帮助受阻旅客妥善解决临时困难,稳定旅客情绪,避免激化矛盾。 (3)为保证旅客的人身安全,同时根据动车组乘务人员的配置情况,打开站台侧4~8扇车门,并在车门处安装防护网,由列车长组织乘警、列车员、餐车工作人员及随车保洁员负责值守,严禁旅客自行下车。 (4)动车组故障不能及时排除,需救援或自动力运行时,允许打开列车部分车门,在固定好防护网的情况下限速运行,具体要求为:CRH1、CRH5型车限速60 km/h,通过高站台时限速40 km/h;CRH2、CRH3型车限速70 km/h。同时,相关乘务工作人员要及时向铁路局、铁路总公司汇报情况。 (5)需要组织旅客下车或换乘其他列车时,原则上在车站站台进行。车站应当与列车一起组织旅客乘降。必须在区间组织旅客下车或换乘时,须经铁路局主管运输副局长批准,同时要做好安全防护,以防发生意外。CRH2、CRH3型动车组若停靠在500 mm及以下站台或区间,需组织旅客通过应急梯下车。 (6)动车组增加搭载应急备品。CRH1、CRH2、CRH3、CRH5型车每组新增加8套防护网,每组CRH2、CRH3型车应急梯增加为4个。防护网存放位置:CRH1型存放在厨房储物柜内,CRH2型存放在3号车一位端的备品柜内,CRH3型在4号车厨房存储柜对面的储物柜内,CRH5型车存放在1号车或8号车的备品柜内。防护网存放在备品柜内的由车辆部门保管,存放在储物柜内的运行中由客运

高速铁路动车乘务实务课程标准

《高速铁路动车乘务实务》课程标准 一、管理信息 二、课程性质 三、课程目标 (一)能力目标 1、熟练使用CRH各型动车组车内基础、服务设备;熟悉中国标准动车组车内环境及特点; 2、熟练使用移动补票机完成相应作业;熟练使用站车无线交互系统手持终端设备完成相应作业; 3、能够正确进行列车运输收入进款管理,正确处理票务问题; 4、能够根据情况正确编制客运记录;能够根据情况正确拍发电报 5、能够按标准完成列车长及客运乘务员的始发、途中、终到乘务作业; 6、能够按标准完成列车长及乘务员接待服务 7、能建立学习型、自控型乘务组; 8、能判定旅客列车易发生的路风问题 (二)知识目标

1、认知CRH各型动车组车门、车窗、座椅、乘务室、卫生、照明、乘客信息系统。 2、了解列车移动补票机中的补票类型及操作步骤;了解站车无线交互系统的功能与基本操作。 3、了解铁路运输票据的使用规定、运输收入事故处理办法、越站处理、误乘、误购处理、车票丢失处理等。 4、了解客运记录的编制原则、方法及范围;了解铁路电报含义、分级、拍发权限、范围等。 5、掌握列车长、客运乘务员始发、途中、终到的作业流程及标准 6、掌握列车长、客运乘务员接待礼仪程序和标准 7、了解铁路路风管理的意义 (三)素质目标 1、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 2、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培养严谨、认真的职业作风; 2、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3、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4、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 5、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四、学习领域结构与学时分配

五、学习情境设计

动车组运用

动车组运用 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由牵引动力(机车)和运输载体(客车车底)一体化构成,与既有铁路旅客列车的机车和客车车底的运用与管理是分离的特点有很大区别。 (1)动车组运用的特点。 ①提高了运营效率。牵引动力和运输载体的管理合二为一,缩短了换挂机车的作业时间,既有利于提高列车的旅行速度,又减少了工作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 ②改变了整备和维修体系。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采用新的整备和维修体系,提高了整备和维修作业质量,缩短了整备和维修作业时间,成为高速铁路高质量、高可靠、高效率运营的一项重要特点。 ③实现了动车组运用与整备维修一体化。动车组的运用和整备维修计划是统一编制、统筹安排的,这使运载设备的运用和管理从常规铁路的分散化走向集中化,使动车组摆脱既有铁路客车车底的固定运用方案模式,采用更为高效的运用方案。(2)动车组运用的方案。根据动车组运用与整备维修一体化的思想,动车组运用的方案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固定运行区段的使用方式。这种方式与既有铁路客车车底的运用方式一致,动车组只在固定的区段内往返运行。 ②不固定运行区段的使用方式。不固定运行区段的使用方式以全线(或高速线路网)为系统,通过统筹考虑动车组的使用与维修来安排动车组的运用。 ③半固定运行区段的使用方式。半固定运行区段的使用方式是指一些动车组采用固定运行区段的使用方式,而其余动车组采用不固定运行区段的使用方式。(3)动车组运用计划的构成。动车组运用计划主要由动车组周转计划、动车组分配计划和动车组检修计划构成。 ①动车组周转计划。动车组周转计划主要规定按什么顺序担当列车,并不规定具体的动车组。 ②动车组分配计划。动车组分配计划指定具体的动车组担当周转计划中的具体交路,保证每个交路由质量良好的动车组完成。

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脱轨事故应急处置

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脱轨事故应急处置 发生高速铁路动车组脱轨事故后,随车机械师应立即短接邻线轨道电路,司机应立即报告列车调度员或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或车站值班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扣停后续列车和邻线列车,通知已进入区间的后续列车和邻线列车停车。1.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的年、月、日、时、分。 (2)事故发生地点(线路名称、行别、区间、公里、米、停车位置)。 (3)列车车次、型号、编组、总重、计长及关系人姓名。 (4)人员伤亡情况及动车组、线路损坏等情况。 (5)事故概况及初步原因判断。 (6)应当立即报告的其他情况。 列车调度员根据司机或车站报告情况,向值班主任报告,值班主任按规定向应急领导小组及有关成员单位通报,根据事故等级和应急领导小组指示,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2.现场救援协调配合 (1)调度所按照救援响应程序立即设置区间封锁标识或发布封锁区间和救援出动命令,并命令就近车站救援队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负责处置救援工作;同时负责运输组织调整,安排起复救援所需的机车车辆,为救援工作提供运输条件保证。向沿线车站发布列车晚点原因、时间及预计晚点时间。 (2)客运部门负责妥善安置事故中受伤的旅客,收集、清理、看守旅客携带物品,并做好旅客的安抚、疏散、转运工作。 (3)机务部门负责制定救援起复方案并组织实施。 (4)供电部门负责现场照明和电力供应,根据救援需要组织对事故现场接触网的拆除和恢复工作,确保人身安全。

(5)工务部门负责组织足够的人力、物力,尽快抢修恢复线路,配合救援列车做好救援起复工作。 (6)电务部门负责现场通信保障及信息传输工作,负责组织电务设备修复。(7)车辆部门负责配合救援列车做好车辆起复和检查工作。 (8)劳卫部门迅速组织开展现场卫生防疫处置工作,并联系地方医疗机构,实施紧急医疗救护。 (9)公安部门负责现场警戒,组织现场勘查和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可疑物。(10)安监部门负责组织和协调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11)宣传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 3.拉复起复法 动车组轮对脱轨后距基本轨距离具备拉复条件,且车辆未颠覆,线路基本条件良好时,应采用拉复法进行救援起复作业。动车组两端车辆脱轨,救援起复时,原则上不进行动车组解编;动车组中部车辆或动车组在道岔、桥梁、隧道内脱轨,救援起复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将妨碍救援的其他车辆解编后进行起复作业。 4.顶复起复法 动车组轮对脱轨后距基本轨距离不具备拉复条件但距离较小,且车辆未颠覆、线路基本条件良好时,或在桥梁上、隧道内和其他不适用拉复法和吊复法救援的环境下,应采用顶复法进行救援起复作业。 5.吊复起复法 动车组轮对脱轨距基本轨距离较大或车辆倾斜、颠覆,不能实施拉复、顶复作业时,应采用吊复法进行救援起复作业。 事故救援要以拉复为主,顶复为辅,合理采用吊复法。

冰雪天气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行车的相关规定

冰雪天气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行车的相关规定 1.遇冰雪天气时的处置 (1)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雪深监测子系统报警雪深值达到警戒值时,列车调度员应根据报警信息和限速提示及时向相关列车发布限速运行的调度命令。对来不及发布调度命令的列车,应立即通知司机限速运行。 未安装雪深监测子系统的区段或雪深监测子系统出现故障时,工务、电务部门根据降雪情况和需要,在调度所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登记限速申请,并可根据积雪量变化情况提出提速或进一步限速的申请,列车调度员要及时发布调度命令。 (2)安装动车组运行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trouble of moving EMU detection system,TEDS)的区段,TEDS监控中心要加强对动车组转向架结冰、积雪等情况的监测分析,发现动车组转向架结冰需限速运行时,应立即将车次及限速要求等按规定报告动车调度员。动车调度员通知列车调度员进行处置。 列车运行过程中,随车机械师发现动车组车底异响、动车组被击打等异常情况需要列车限速时,应立即通知司机限速。司机根据随车机械师的限速要求运行,并向列车调度员报告被击打地点里程,列车调度员不再发布限速调度命令。列车调度员通知动车调度员,提示后续首列列车司机、随车机械师在该被击打地点注意列车运行状态;动车调度员应立即通知前方TEDS监测点进行重点监测。列车通过该被击打地点后,司机、随车机械师应及时上报有关运行情况。 (3)降雪时,应根据线路积雪情况及时启用道岔融雪装置。降雪达到中雪及以上,车站道岔转动困难时,为减少道岔扳动,车站可采取固定接发车进路的方式办理接发列车作业,上下行各固定一条接发车进路。始发、终到列车较多的车站执行有困难时,可选择交叉干扰少、道岔位置改变少的几条线路相对固定办理接发车作业。在较大客运站尽量停靠便于上水、吸污的线路。 (4)需人工上道除雪时,上、下道应执行登记签认制度。列车调度员应根据相关单位的申请,停止本线接发列车及调车作业,邻线列车限速160 km/h及以下。

(推荐)动车组设备

动车组设备复习 1、车内空气环境的特点: 列车内的人员密度大,二氧化碳及人体异味排放量大;车厢空间相对狭小,加上车内设施布置紧密,因此不利于空气流通,难以达到合理的气流组织;各种健康状况的人员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近距离接触,易于发生病菌传播;列车单位空间的外表面积大,与外界的热交换量大,近车厢壁面处空气的温度梯度较大,所以车厢内不易形成均匀的温度场;车窗所占比例相对较大,易受阳光直射,因此由辐射热引起的空调负荷较大。 2、车内空气环境的影响因素: 一个既定空间的空气环境,一般要受到两方面的干扰:(1)一是来自空间内部的热、湿和其它有害物质的干扰;(2)另外是来自空间外部太阳辐射和气候变化所产生的热作用及外部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干扰。用以消除上述干扰的技术手段主要是通过对空间输送并合理分配一定质量(按需要处理)的空气,与内部环境的空气之间进行热质交换,然后排出等量的已经完成调节作用的空气来实现。 3、通风的功能主要有: ①提供人呼吸所需要的氧气; ②稀释室内污染物或气味; ③排除室内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④除去室内多余的热量(称余热)或湿量(称余湿); 4、空调列车的通风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空调列车的通风系统一般均为机械强迫通风系统,它由离心式通风机、滤尘装置、送风道、回风道和废排风机等组成,其作用是将经过处理的空气输送和分配到各客室并获得合理的气流速度,同时还将客室污浊的空气排出车外,以保持车内空气的清洁度和流动速度。 5、CRH1车内主要布线原则是: 乘客区侧墙加热器的电缆直接接电气柜。在客室,这些电缆位于窗下c轨。中央吊顶和靠近风挡的照明电缆直接接电气柜。从端墙一侧到另一侧的电缆放置在风挡门上方,车体结构上的软管里。司机室和司机操作台电气柜之间的电缆放置在车体结构上的电缆槽内。高压车顶控制电缆直接接电气柜。 6、辅助供电系统功能: 动车组是电力牵引列车,电力均来自AC25KV牵引供电电网,经受电弓进入牵引变压器原边绕组,再由牵引变压器的次级绕组或主变流器的直流环节进入辅助变流器。辅助供电系统为空气压缩机、冷却通风机、油泵/水泵电机、空气调节系统、采暖、照明、旅客信息系统、控制、广播、列车无线等设备提供电源。 7、CRH1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设备与容量 CRH1动车组在每一个动车上设一个辅助逆变器和滤波装置。辅助逆变器的输出通过隔离变压器和接触器同三相列车供电母线相连接。辅助供电系统的故障状态和冗余措施的控制可以通过列车控制网络系统(TCMS)进行监视和控制。列车过分相的短暂过程中,辅助系统可不断电维持正常运行。辅助系统各负载也可以从外部三相电源输入获取。 外接供电时采用3×380 V, 50Hz地面电源。外接电源插座的位置为每个基本单元车组中的拖车上。当外接电源连接后,辅助逆变器自动断开。 向底架上的设备供电的主要配电系统和配电盘设在底架内的配电箱内。司机室设备的配电盘置于司机室内。 8、380VAC辅助供电系统工作原理 辅助逆变器单元(ACM)同网侧变流器单元(LCM)的输出直流环节1650VDC连接,它的任务是将输入的1650VDC 通过逆变得到220/380V, 50Hz三相交流输出。辅助系统通过MVB与车辆控制单元通讯。 ACM为三相两电平IGBT逆变器,产生所需要的三相输出电压。包括滤波器电容、门驱动单元(GDU)、电压和电流传感器及控制单元等。 三相输出滤波器包括一个三相电抗器和一个三相电容器,可将辅助逆变器产生的谐波成份过滤掉。三相隔离变压器将辅助电源和用电设备隔离。 在ACM中设有一个电源装置,为控制单元(DCU)、门驱动单元(GDU)及电压和电流传感器供电。 GDU的主要任务是控制大功率器件IGBT的开与关。当电源出现故障或IGBT出现短路/过流时,GDU可将IGBT 断开。GDU还可检测其自身的电源。 控制单元(DCU)通过光纤向GDU传输信号,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抗电气干扰能力。 ACM采用空间矢量调制法控制。为了在起动和接上较大负载时达到最好的控制效果,采用恒定的电压-频率比控制,直到达到额定电压为止。辅助电源三相电压的幅值通过检测相电压实际值进行反馈控制。 9、辅助电源装置(APU)工作原理 APU的输入电源是牵引变压器辅助绕组输出的AC400V,通过可控硅混合电桥变换成为直流电。该直流电通过PWM 三相逆变器变换成为交流电,通过逆变器输出变压器提供AC400V三相50Hz电源。 CVCF输出变压器将AC400V三相电源变换成单相AC220V、AC100V的稳压电源。 辅助变压器将牵引变压器辅助绕组的AC400变换成另一单相AC100V电源。

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的噪声特性

第一作者:俞悟周,女,1972年生,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环境声学和噪声控制。 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的噪声特性 俞悟周1 王 晨2 毛东兴1 王佐民1 姜在秀1 万 雯2 (1.上海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上海200092;2.上海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200070) 摘要 测量了车速达250km/h 的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处的噪声,分析了其时间、频谱及空间分布特性,并与普通客运列车比较。结果表明,动车组列车噪声表现为较强的脉冲性,频谱较宽,为2500Hz 内的宽频噪声,200Hz 以下的低频成分很强;不同高度处最大声压级随距离的衰减规律基本类似,但不同高度处频谱不同。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动车组 噪声 噪声测量 N ois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rail w ay high 2speed Yu W uz hou 1,W ang Chen 2,M ao Dong x ing 1,W ang Zuomin 1,J iang Zai x i u 1,W an Wen 2.(1.I nstitute of A coustics ,Tong j i Universit y ,S hanghai 200092;2.S hanghai Railw ay U rban Rail T rail T ransit Desi gn &Research I nstitute ,S hanghai 200070) Abstract : Noise levels of China railway high 2speed (CR H )operating at 250km/h were monitored and measured simultaneously at 12points located at 4distances (30,50,70and 90m )f rom the rail center and 3heights (0,3and 6m above the rail ).The CR H noise characteristics (time and f requency profile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same of an ordinary train operating at 120km/h.The noise of CR H was impulsive with a wide f requency range up to 2500Hz.Below 200Hz ,noise of CR H was strong.The noise levels declined similarly with distance and height ;the noise of each height had its own f requency profile pattern. K eyw ords : high speed train ;China railway 2speed ;noise ;noise measurement 高速客运列车是许多发达国家城市间客流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也是中国今后铁路客运的发展方向。它具有运量大、车速快、时间准、安全舒适的特点,但也存在对沿线环境造成噪声污染的问题。据实测,中国地面段铁路轨道交通在车速80km/h 时,在距离线路中心线7.5、15.0、30.0m 处的A 计权声压级分别约92、87、82dB 。 2007年4月,中国铁路正式实施第6次大面积提速,其中国产化动车组列车车速达到200km/h 以上,部分段车速达到250km/h 。笔者测量了动车组列车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处的噪声特性,并分析了其时间、频谱及空间分布特性。1 列车的主要噪声源 列车的主要噪声源有机车动力噪声、轮轨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等。通常,低速行驶时,机车动力噪声占主要地位,机车动力噪声与机车的车型、种类有关,其中电动机车的主要噪声源是电动压缩机、电动发电机、电动通风机、牵引电动机及刹车系统等;高速行驶时,轮轨噪声占优势,车速>200km/h 时还将引起强烈的空气动力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产 生的主要原因是分离气流在列车前端汇合、列车表 面的湍流边界层、运动气流与列车边缘及外表面附件间的相互作用。由于空气动力性噪声随车速(v )大致以60lg v ~80lg v 的规律增加[1],车速>200km/h 时,空气动力性噪声将成为重要的噪声源。根据日本新干线的试验结果,车速为230~240km/h 时,对于7~9m 高的高架结构、轨面上有2m 高声屏障的情况下,距离新干线25m 、距离地面1.2m 处轮轨噪声A 计权声压级为70~72dB ,受电弓噪声A 计权声压级为72dB ,空气动力性噪声A 计权声压级为72~75dB ;车体下半部分的空气动力性噪声和轮轨噪声相当[2,3]。因此,高速铁路列车辐射的噪声有别于普通客运列车。 不同的高速列车辐射的噪声也有较大差别。根据有关资料的报道,日本新干线700系列车在采取了声屏障等一系列降噪措施后,距离轨道中心25m 、地面上1.2m 处A 计权声压级为75dB [4];德国ICE 高速列车车速为200km/h 时,与上述同一位置处A 计权声压级为85dB ,车速为250km/h 时为89dB ;法国T GV 2A 高速列车在车速270~300km/h 时,与上述同一位置处A 计权声压级为 ? 47?

高速铁路与动车组的外文翻译

附录A 外文翻译 High-speed Rail and Multiple Units High-speed High-speed rail is public transport by rail at speeds in excess of 200 km/h. Typically, high-speed trains travel at top service speeds of between 250 km/h and 300 km/h- The world speed record for a conventional wheeled train was set in 1990,by a French TGV (Train a Grande vitesse) that reached a speed of 513.5km/h,and an experimental Japanese magnetic levitation train has reached 581 km/h.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Railway’high-speed task force provides definitions of high-speed rail travel. There is no single definition of the term, but rather a combination of elements—new or upgraded track, rolling stock, operating practices一that lead to high-speed rail operations. The speeds at which a train must travel to qualify as “high-speed”vary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ranging from 160 km/h to over 300 km/h. There are constraints on the growth of the highway and air travel systems,widely cited as traffic congestion, or capacity limits. Airports have limited capacity to serve passengers during peak travel times, as do highways. High-speed rail,which has potentially very high capacity on its fixed4corridors,offers the promise of relieving congestion on the other systems. Prior to World War II, conventional passenger rail was the principal means of intercity transport. Passenger rail services have lost their primary role in transport, due to the small proportion of journeys made by rail. High-speed rail has the advantage over automobiles in that it can move passengers at speeds far faster than those possible by car, while also avoiding congestion. For journeys that do not connect city centre to city centre,the door to door travel time and the total cost of high-speed rail can be comparable to that of driving. A fact often mentioned by critics of high-speed trains. However, supporters argue that journeys by train are less strenuous and more productive than car journeys. While high-speed trains generally do not travel as fast as jet aircraft, they have advantages over air travel for relatively short distances. When traveling less than about 650 km, the process of checking in and going through security screening at airports, as well as the journey to the airport itself, makes the total journey time comparable to high-speed rail. Trains can be boarded more quickly in a central

动车组设备设施30题

一、动车组设备设施 1.动车组安全设备设施管理基本要求是什么? 确保各种安全设备设施作用良好,无破损,能够正常使用。 2.动车组主要安全设备有哪些? (1)紧急停车装置;(2)紧急门锁;(3)紧急逃生窗;(4)防火隔断门;(5)站台补偿器;(6)SOS紧急救护按钮;(7) 烟火报警系统;(8) 紧急通风装置;(9) 气密窗(CRH2A型车上配备)。 3.动车组列车的安全标志有哪些? 动车组列车车门应有“禁止倚靠”标志,门缝处应有“防止挤手”类安全标志,客室、厕所等处所内应有“禁止吸烟”安全标志,茶炉面板应有“防止烫伤”类安全标志,水龙头处有“非饮用水”标志,二等座可折叠小桌底部标有承重限载重量10kg、15kg、25kg等,安全锤处标有“消防专用”类安全标志以及紧急制动阀处标有“危险勿动”、“紧急制动,危险请勿动”(CR400AF复兴号)、“非紧急情况时请勿使用,按下按钮时列车即停车”,车厢两端有“发生火灾时请按报警按钮”安全标志等(CRH2E纵向动卧)。车门口处有“请勿倚靠”标识等。 4.CRH5A型动车组紧急停车装置的位置? 设置在列车客室两端两排座椅的墙壁上,监控室显示屏对面墙板上。 5.CRH5A型动车组紧急停车装置的使用方法? 当动车组列车发生紧急情况需要停车时使用,使用时先打开

防护罩,不必先行破封,只需直接将手柄向下拉至底部,列车停稳后由机械师将紧急制动阀上提复位。 6.动车组列车紧急停车装置使用的时机? 车辆乘务员、客运乘务组等列车乘务人员发现下列危及行车和人身安全情形时,应使用紧急制动阀(紧急制动装置)停车: (1)车辆燃轴或重要部件损坏; (2)列车发生火灾; (3)有人从列车上坠落或线路内有人死伤; (4)其他危及行车和人身安全必须紧急停车时。 动车组列车遇上述情况时,随车机械师、客运乘务组等列车乘务人员应立即报告司机采取停车措施;来不及报告时,应使用客室紧急制动装置停车。 使用紧急制动阀后,列车长应将使用紧急制动阀(紧急制动装置)的情况报告司机。 7.动车组列车到站车门开启、开车前车门关闭是如何规定的? 列车到站停稳后,司机或随车机械师开启车门,并监控车门开启状态。开车前,列车长(重联时为运行方向前组列车长)确认站方开车铃声结束、旅客乘降、高铁快件和餐车物品装卸完毕后,通知司机或随车机械师关闭车门。 8.CRH380B型、CRH380C型、CRH5A型动车组车门手动开关使用方法? CRH380B型、CRH380C型、CRH5A型车车门按钮,自上至下依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2010 年 12 月 03 日 12 月 3 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和谐号 CRH380 高速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段试验运行 最高时速达 486.1 公里。这是中国铁路创造的世界纪录, 章节,因为, 高速铁路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宝贵结晶, 支 撑。 目前,中国高速铁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 营业绩,提供了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的运输服务,有力 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如 今,中国铁路每天开行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 1000 多列,发送旅客近百万人。而且高速铁路开 通后,既有铁路通道的货运能力得到了巨大释放,为实现货运增量、丰富货运产品体系、提升货 运服务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人在建设和发展高速铁路的历史进程中, 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营业里程上不 断快速扩展,而且锤炼了勇攀科技高峰,争创世界一流的高速铁路精神,形成了以运行高速度、 安全高可靠、服务高品质为基本内涵的高速铁路文化体系。 作为带动性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速铁路不仅大大加快了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进程, 而且 对国家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经济 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而深远 的意义,是加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助推器。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历史起点 在中国,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 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 在综合交通运输 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铁路取得了长足进步, 为经 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与其他行业相比, 铁路发展相对滞后, 运输能力严重不足, 一票难求、 一车难求的现象十分突出,铁路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从世界范围看, 速度作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某种运输 方式或某种交通工具的兴衰。 铁路自诞生以来, 正是由于它在运输速度和运输能力上的巨大优势, 才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世界各国交通运输的骨干, 极大地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进程。 曾几 何时,由于忽视了普遍提高行车速度,铁路在速度方面的优势迅速缩小, 甚至消失。 速度慢成了 阻碍铁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0 世纪中叶以来,世界铁路以高速客运为突破口开始了新一轮的复兴。高速铁路的问世,使 一度被人们称为夕阳产业的铁路焕发了青春, 出现了新的生机。 客运高速化是世界铁路发展的趋 势。在许多国家,越来越多的旅客把乘坐舒适便捷的高速列车作为出行的首选。 建设现代化的中国铁路,必须在速度上突出重围。高速铁路具有速度快、运量大、节约土地、 节能环保等明显优势。 发展高速铁路, 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对于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 体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 2003 年,中国政府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做出了 加快发展铁路的重要决策,中国铁路进入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七年来,铁路系统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立足中国国情和路情,着眼快速扩充铁路运输能力、 快速提升铁路技术装备水平,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高速铁路、 机车车辆、 高原 铁路、既有线提速、重载运输等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运输效率世界第一, 为经济社会发展作 出了重要贡献。这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高速铁路的发展成就。 中国铁路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 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推动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领者的更是世界铁路发展史上值得书写的重要 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有力 确保了运营持续安全, 取得了良好的经 实现了由追赶者到引

动车组车辆设备设施

动车组车辆设备设施 1.配属情况 截止2012年5月底,我局共配属动车组189组(按8编组计算为292组),按8编组计算,占全路动车组的32.2%,涵盖3个系列共9种车型 目前,我局开行合宁、合武、甬温及温福客专、沪宁、沪杭、京沪、京沪高铁动车组列车180对(周末高峰图193对),上线运用动车组120组(周末高峰126组)。其中京沪高铁“G”字头动车组27组27对(周末高峰图32组32对),沪宁高铁22组64对(周末图22组69对),沪杭高铁10组34对(周末图11组37对),200-250公里动车组交路61组54对。 2.热备动车组设置 目前我局在在南京站城际场设置一组CRH2C型动车组热备,虹桥站综合场、高速场各设置一组CRH380BL型动车组热备,在杭州动车所设置1组CRH380BL 型动车组热备 3.动车组检修设施 动车组按修程分为一、二、三、四、五级修,其中一、二级修为运用维修,在动车所进行;三、四、五级修为定期检修,在工厂或检修基地进行。目前我局已建成一个检修基地、六个动车所。 3.旅客信息系统(PIS) 旅客信息系统由下列子系统组成: 信息显示系统 列车广播和内部通信系统 影视娱乐系统 旅客服务呼叫系统 (1)信息显示系统 ①外部显示器:安装在靠近车门处,主要显示车次号、车厢号、 始发站和终点站。 ②内部显示器:位于过道或隔离门上方,显示器的上面三分之一部分不间断地显示车次号、车厢号、时间;显示器下面三分之二部分以下信息: 列车的路线信息“始发站—终点站”(滚动,中英文交替)。 欢迎信息“欢迎乘坐本次列车”(滚动,中英文交替)。 车外温度信息:“车外温度XY°C”(滚动,中英文交替)。 速度信息“速度XYZ km/h”(滚动,中英文交替)。 到站信息“下一站”+“站名”(滚动,中英文交替)。 预设的显示信息可通过信息系统操作屏进行选择。 1.专业管理职责与分工(客运段) (1)负责上线运营动车组上部设施的统一管理,协调与督促动车组其他乘务人员共同遵守和执行动车组上部设施管、用、养、修的规定。动车组运营中实行上部设施列车长负责制,即列车长是动车组上部设施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车上乘务人员须统一服从列车长统一指挥和安排。 (2)负责动车组库内、途中保洁质量的检查验收以及运行途中动车组乘务室设备设施的使用、管理。 (3)负责动车组客室移动备品的管理、保管;做好动车组的爱车宣传,引导旅客正确使用上部设施设备;按规定开展车厢内上部设施使用状态巡视,及时发现不良场所,劝阻可能造成上部设施损坏的行为。 (4)在动车组出发、终到时组织乘警、随车机械师等工作人员进行“三乘”联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