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分析习题

热分析习题
热分析习题

显微分析章节试题

一、透射电镜

1. TEM(透射电镜)的主要结构,按从上到下列出主要部件

1)电子光学系统——照明系统、图像系统、图像观察和记录系统;

2)真空系统;

3)电源和控制系统。

电子枪、第一聚光镜、第二聚光镜、聚光镜光阑、样品台、物镜光阑、物镜、选区光阑、中间镜、投影镜、双目光学显微镜、观察窗口、荧光屏、照相室。

2. TEM和光学显微镜有何不同?

光学显微镜用光束照明,简单直观,分辨本领低(0.2微米),只能观察表面形貌,不能做微区成分分析;TEM分辨本领高(1A)可把形貌观察,结构分析和成分分析结合起来,可以观察表面和内部结构,但仪器贵,不直观,分析困难,操作复杂,样品制备复杂。

3. 几何像差和色差产生原因,消除办法。

球差即球面像差,是由于电磁透镜的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对电子的折射能力不符合预定的规律而造成的。

减小球差可以通过减小CS值和缩小孔径角来实现。

色差是由于入射电子波长(或能量)的非单一性造成的。

采取稳定加速电压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小色差;适当调配透镜极性;卡斯汀速度过滤器。

4. TEM分析有那些制样方法?适合分析哪类样品?各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制样方法:化学减薄、电解双喷、竭力、超薄切片、粉碎研磨、聚焦离子束、机械减薄、离子减薄;

TEM样品类型:

块状,用于普通微结构研究;

平面,用于薄膜和表面附近微结构研究;

横截面样面,均匀薄膜和界面的微结构研究;

小块粉末,粉末,纤维,纳米量级的材料。

二级复型法:研究金属材料的微观形态;

一级萃取复型:指制成的试样中包含着一部分金属或第二相实体,对它们可以直接作形态检验和晶体结构分析,其余部分则仍按浮雕方法间接地观察形态;

金属薄膜试样:电子束透明的金属薄膜,直接进行形态观察和晶体结构分析;

粉末试样:分散粉末法,胶粉混合法

思考题:

1. 一电子管,由灯丝发出电子,一负偏压加在栅极收集电子,之后由阳极加速,回答由灯丝到栅极、由栅极到阳极电子的折向及受力方向?

2. 为什么高分辨电镜要使用比普通电镜更短的短磁透镜作物镜?

高分辨电镜要比普通电镜的放大倍数高。为了提高放大倍数,需要短焦距的强磁透镜。透镜的光焦度1/f与磁场强度成H2正比。较短的f可以提高NA,使极限分辨率更小。

3. 为什么选区光栏放在“象平面”上?

电子束之照射到待研究的视场内;防止光阑受到污染;将选区光阑位于向平面的附近,通过一次放大向的范围来限制试样成像或产生电子衍射的范围。

4. 电镜中的像差是如何形成的?分别谈如何消除各种像差。

5. 什么是景深和焦深?

景深:固定像点,物面轴向移动仍能保持清晰的范围;焦深:固定物点,像面轴向移动仍能保持清晰的范围。

二、扫描电镜

1. 电子束入射固体样品表明会激发哪些信号?它们有哪些特点和用途?

二次电子:二次电子能量较低,在电场作用下可呈曲线运动翻越障碍进入检测器,因而能使样品表面凹凸的各个部分都能清晰成像。二次电子强度与试样表面的几何形状、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关。1)对样品表面形貌敏感2)空间分辨率高3)信号收集效率高,是扫描电镜成像的主要手段。

背散射电子(BE):通常背散射电子的能量较高,基本上不受电场的作用而呈直线进入检测器。背散射电子的强度与试样表面形貌和组成元素有关。对样品物质的原子序数敏感分辨率和信号收集效率较低。

吸收电子(AE):吸收电子与入射电子强度之比和试样的原子序数、入射电子的入射角、试样的表面结构有关。利用测量吸收电子产生的电流,既可以成像,又可以获得不同元素的定性分布情况,它被广泛用于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中。1)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背散射电子增多,吸收电子较少;2)吸收电流图像的衬度正好与背散射电子图像相反。

特征X射线:以辐射形式放出,产生特征X射线。各元素都有自己的特征X射线,可以用来进行微区成分分析和晶体结构研究。

俄歇电子(AUE):每一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特征俄歇能谱。1)适合分析轻元素及超轻元素2)适合表面薄层分析(<1nm)(如渗氮问题)

透射电子(TE):如果试样只有10~20nm的厚度,则透射电子主要由弹性散射电子组成,成像清晰。如果试样较厚,则透射电子有相当部分是非弹性散射电子,能量低于E0,且是变量,经过磁透镜后,由于色差,影响了成像清晰度。1)质厚衬度效应2)衍射效应3) 衍衬效应

感应电导:在电子束作用下,由于试样中电子电离和电荷积累,试样的局部电导率发生变化。(电子感生电导)用于研究半导体。

荧光:(阴极发光)各种元素具有各自特征颜色的荧光,因此可做光谱分析。大多数阴极材料对杂质十分敏感,因此可以用来检测杂质。

各种物理信号产生的深度和广度:

俄歇电子<1nm;二次电子<10nm;

背散射电子>10nm;X射线1um

2. 电子束透过试样时,电子透射强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加速电压、样品厚度、入射方向、晶体结构、样品物质成分。

3. 简述二级复型、一级萃取复型。

二级复型:

a按一般金相法,抛光原始试样,选择合适的浸蚀剂腐蚀试样表面,以显示内部组织;或者选用新鲜断口作为试样。

b在被复制试样表面滴一滴丙酮,再覆盖一张比试样稍大的AC纸,用软棉球或软橡皮按压,以形成不夹气泡的均匀负复型。

c把上述带有负复型的试样放在红外灯下烘干,然后用镊子将留有试样表面信息的AC纸揭下。

d使负复型与试样接触的面朝上,用透明胶纸平整地固定在载玻片上。把载玻片放入真空喷镀仪中进行喷碳

e为提高衬度使用真空喷镀仪中另一对电极,进行投影,投影材料为铬或金,投影角为30度。

f将喷好的复型膜剪成2.5mm × 2.5mm的小块,置于丙酮中,使AC纸充分溶解。并用干净丙酮反复清洗碳膜2-3次,最后用Φ3mm的铜网直接捞取碳膜,用滤纸将丙酮吸干后,供

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

一级萃取复型:

a金相试样制备同二级复型,但浸蚀表面的深度视第二相质点的尺寸决定,最佳浸蚀深度为略大于第二相质点的一半,以便易于萃取在复型上;对断口试样一般不浸蚀。

b在试样表面上真空喷镀一层碳。

c将带有碳膜的试样用小刀轻轻划成2.5mm见方的小块。用电解法或化学法使碳膜分离。d不同的试样选择不同的电解液(或腐蚀液),它只浸蚀基体而不浸蚀要萃取的第二相。

e待碳膜从试样表面全部分离并漂浮于液面时,用铜网捞起。

f在一定浓度的硝酸酒精或盐酸酒精中清洗碳膜,再于酒精或丙酮中反复清洗,最后用Φ3mm 的铜网捞取碳膜,用滤纸将其吸干后,供电子显微镜观察。

4.扫描电镜的分辨率受哪些因素影响?用不同的信号成像时,其分辨率有何不同?所谓扫描电镜的分辨率是指用何种信号成像时的分辨率?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信噪比、磁场条件及机械振动等)电子束的束斑大小、检测信号的类型以及检测部位的原子序数是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分辨率的三大因素。

成像分辨率(nm):二次电子5-10,背散射电子50-200,吸收电子100-1000特征X射线100-1000,俄歇电子5-10

所谓扫描电镜的分辨率是指二次电子像的分辨率。

2. 扫描电镜的成像原理与透射电镜有何不同?

它不用电磁透镜放大成像,而是用类似电视显影显像的方式,利用细聚焦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面试激发出来的各种物理信号来调制成像的。

3. 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像在显示表面形貌衬度时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同:都可以利用收集到的信号进行形貌分析

不同:二次电子像主要反映试样表面的形貌特征。像的衬度是形貌衬度,主要决定于试样表面相对于入射电子束的倾角。试样表面光滑平整(无形貌特征),倾斜放置时的二次电子发射电流比水平放置时大,一般选在45度左右。用二次电子信号作形貌分析时,可以在检测器收集栅上加一正电压(一般为250-500V),来吸引能量较低的二次电子,使它们以弧形路线进入检测器,这样在样品表面某些背向检测器或凹坑等部位上逸出的二次电子也能对成像有所贡献,图像层次增加,细节清楚。

用背散射电子信号进行形貌分析时,其分辨率要比二次电子低,因为背散射电子是在一个较大的作用体积内被入射电子激发出来的,成像单元变大是分辨率降低的原因。

背散射电子的能量很高,它们以直线轨迹逸出样品表面,对于背向检测器的样品表面,因检测器无法收集到背散射电子而变成一片阴影,因此在图像上显示出很强的衬度,以至失去细节的层次,不利于分析。

4. 电子探针仪与扫描电镜有何异同?电子探针仪如何与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配合进行组织结构和微区化学成分的同位分析?

电子探针的镜筒及样品室和扫描电镜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但在检测器部分使用的额是X射线谱仪,专门用来测定特征波长(WDS)或特征能量(EDS),以此来对委屈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电子探针一般作为附件安装在扫描电镜或透射电镜上,满足微区组织形貌、晶体结构级化学成分三位一体分析的需要。

5. 举例说明电子探针的三种工作方式(点、线、面)在显微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点分析:将电子束固定在所要分析的某一点上,用手动或马达带动来改变晶体和计数器的相对位置,就可以接收到此点内的不同元素的X射线。

线分析:将谱仪(波谱仪或能谱仪)固定在所要测量的某一元素特征X射线信号(波长或

能量)的位置上,使电子束沿指定的路径作直线扫描,便可得到该元素在此直线上的浓度分布曲线。改变谱仪的位置,便可得到另一元素的浓度分布曲线。

面分析:电子束在样品表面作光栅扫描时,把谱仪(波谱仪或能谱仪)设定在接收某一元素特征X射线信号的位置上,此时在荧光屏上便可得到该元素的面分布图像。图像中的亮区表示这种元素的含量较高。

若把谱仪设定为在另一元素,则可获得另一种元素得浓度分布图像。

思考题

1. 简述能谱仪、波谱仪在分析工作中的优缺点

能谱仪与波谱仪比较

优点:探测效率高。能谱仪的灵敏度比波谱仪高一个数量级。

能谱仪可同时对分析点所有元素进行测定。波谱仪只能逐个测量每种元素的特征波长。

能谱仪的结构比波谱仪简单。能谱仪不必聚焦。因此对样品表面没有特殊要求,适合于粗糙表面的分析工作。

缺点:分辨率比波谱仪低。

能谱仪只能分析原子序数大于11的元素,而波谱仪可测定原子序数4-92之间的所有元素。能谱仪的Si(Li)探头必须用液氮冷却。

2. 当对样品的扫描幅度为5×10-3mm、在荧光屏上的扫描幅度为50mm时扫描电镜的放大倍数是多少?

M=50mm/5×10-3mm=104

3. 对扫描电镜来说当放大倍数为20000、发散半角β=5×10-3rad时的场深为多少?

D=0.2/βM=0.2/(5×10-3×20000)=0.02mm

4. 扫描电镜的物镜与透射电镜的物镜有什么不同?

扫描电子显微镜一般都有三个聚光镜。前两个聚光镜是强磁透镜,用于缩小电子束光斑;第三个聚光镜是弱磁透镜(称为物镜),具有较长的焦距。目的是使样品室和透镜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便装入各种探测器,不作成像透镜用,不放大物象。

5. 直进式波谱仪和回转式波谱仪各有什么优缺点?

直进式:分光晶体直线运动,检测器能在几个位置上接收到衍射束,表明试样被激发的体积内存在着相应的几种元素。衍射束的强度大小和元素含量成正比。回转式:结构简单,但是X射线出射方向变化很大,所以X射线的出射窗口要开的很大,因而影响不平表面的分析结果。

热分析的基础与应用

热分析的基础与分析 SII·Nano technology株式会社 应用技术部大九保信明 目录 1.引言。。。。。。。。。。。。。。。。。。。。。。。。。。。。。。。。。。。。。。。。。。。。。。。。。。。。。。。。。。。。。。。1 2.热分析概要。。。。。。。。。。。。。。。。。。。。。。。。。。。。。。。。。。。。。。。。。。。。。。。。。。。。。。。。。1 2-1热分析的基本定义 2-2热分析技术的介绍 2-3热分析结果的主要 3.热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3 3-1 差热分析DTA原理 3-2 差热量热DSC原理 3-3 热重TG 原理 3-4 热机械分析TMA原理 4.应用篇。。。。。。。。。。。。。。。。。。。。。。。。。。。。。。。。。。。。。。。。。。。。。。。。。。。。。。。。。。。。7 4-1DSC的应用例 4-1-1聚苯乙烯的玻璃化转变分析 4-1-2聚苯乙烯的融解温度分析 4-1-3比热容量分析 4-2TG/DTA的应用例 4-2-1聚合物的热分析测定 4-2-2橡胶样品的热分析测定 4-2-3反应活化能的解析 4-3TMA的应用例 4-3-1聚氯乙烯样品玻璃化温度的测定 4-3-2采用针入型探针对聚合物薄膜的测定 4-3-3热膨胀,热收缩的异向性解析 结束语。。。。。。。。。。。。。。。。。。。。。。。。。。。。。。。。。。。。。。。。。。。。。。。。。。。。。。。。。。。。。。。14 参考文献

1.前言 与其它分析方法相比,热分析方法研究的历史较为久远,1887年,勒夏特利埃(Le Chatelier)就着手研究差热分析,1915年,我国的本多光太郎开创了热重分析(热天平)。之后,随着电气、电子技术、机械技术的发展,热分析仪器迅速地得到了普及,加之,由于最近该仪器的自动化、计算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热分析技术已作为通用的分析技术之一已被广泛的应用。 热分析技术涉及众多领域,以化学领域为首,热分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地球科学、生物化学、药学等领域。起初,在这些领域中,热分析主要用于基础性研究。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扩大,现已被用于应用开发、材料设计,以及制造工序中的各种条件的研究等生产技术方面。近年来,在日本工业标准/JIS等的试验标准、日本药典等的法定分析法中有些也采用了热分析技术。同时,在产品的出厂检验、产品的验收检查等质量管理、工艺管理领域,热分析也已成为最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 作为热分析技术的最常用的方法,本章主要介绍差热分析(DTA)、差热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及热机械分析(TMA)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种测量技术的典型应用示例。 2.热分析的概要 2-1 热分析的定义 根据国际热分析协会(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for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ICTA)的定义,热分析为: 热分析技术是在控制程序温度下,测量物质(或其反应生成物)的物理性质与温度(或时间)的关系的一类技术。 图1为根据该定义制作的热分析仪器的示意图。所谓热分析是指,如图1所示将试样放入加热炉中,检测使温度发生变化时所发生的各种性能变化的方法。根据要检测不同的物质性能的变化,热分析技术可以分类为几种不同的热分析技术。 图1热分析仪器的示意图

材料分析方法试题(1)

《材料科学研究方法》考试试卷(第一套) 一、 1、基态 2、俄歇电子 3、物相分析 4、 色散 5、振动耦合 6、热重分析 一.填空题(每空1分,选做20空,共20分,多答不加分) 1. 对于X 射线管而言,在各种管电压下的连续X 射线谱都存在着一个最短的波长长值 , 称为 ,当管电压增大时,此值 。 2. 由点阵常数测量精确度与θ角的关系可知,在相同条件下,θ角越大,测量的精确 度 。 3. 对称取代的S=S 、C ≡N 、C=S 等基团在红外光谱中只能产生很弱的吸收带(甚至无吸 收带),而在 光谱中往往产生很强的吸收带。 4. 根据底片圆孔位置和开口位置的不同,德拜照相法的底片安装方法可以分 为: 、 、 。 5. 两组相邻的不同基团上的H 核相互影响,使它们的共振峰产生了裂分,这种现象 叫 。 6. 德拜法测定点阵常数,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相机的半径误差、底片的伸缩误差、样品的 偏心误差和 。 7. 激发电压是指产生特征X 射线的最 电压。 8. 凡是与反射球面相交的倒易结点都满足衍射条件而产生衍射,这句话是对是 错? 。 9. 对于电子探针,检测特征X 射线的波长和强度是由X 射线谱仪来完成的。常用的X 射 线谱仪有两种:一种 ,另一种是 。 10. 对于红外吸收光谱,可将中红外区光谱大致分为两个区: 和 。 区域的谱带有比较明确的基团和频率对应关系。 11. 衍射仪的测量方法分哪两种: 和 。 12. DTA 曲线描述了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 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关系。 13. 在几大透镜中,透射电子显微镜分辨本领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14. 紫外吸收光谱是由分子中 跃迁引起的。红外吸收光谱是由分子中 跃迁引起的。 15. 有机化合物的价电子主要有三种,即 、 和 。 16. 核磁共振氢谱规定,标准样品四甲基硅δ TMS = 。 17. 红外吸收光谱又称振-转光谱,可以分析晶体的结构,对非晶体却无能为力。此种说法 正确与否? 18. 透射电子显微镜以 为成像信号,扫描电子显微镜主要以 为成像信号。 0λ

反应热及其表示方法

反应热及其表示方法 Z 真题感悟hen ti gan wu (课前) 1.(2017·天津·7)0.1 mol Cl 2与焦炭、TiO 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一种易水解成TiO 2·x H 2O 的液态化合物,放热4.28 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l 2(g)+TiO 2(s)+2C(s)===TiCl 4(l)+2CO(g) ΔH =-85.6 kJ·mol -1 。 [解析] 该还原性气体为CO ,易水解生成TiO 2·x H 2O 的液态化合物为TiCl 4,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2Cl 2(g)+TiO 2(s)+2C(s)===TiCl 4(l)+2CO(g),结合题意知ΔH =-4.28 kJ 0.1 mol ×2=-85.6 kJ·mol -1。 2.(2016·全国卷Ⅱ·26节选)联氨(又称肼,N 2H 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2O 2(g)+N 2(g)===N 2O 4(l) ΔH 1 ②N 2(g)+2H 2(g)===N 2H 4(l) ΔH 2 ③O 2(g)+2H 2(g)===2H 2O(g) ΔH 3 ④2N 2H 4(l)+N 2O 4(l)===3N 2(g)+4H 2O(g) ΔH 4=-1048.9 kJ·mol -1 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ΔH 4=_2ΔH 3-2ΔH 2-ΔH 1__,联氨和N 2O 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_反应放热量大、产生大量气体__。 [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由③×2-②×2-①可得④,则ΔH 4=2ΔH 3-2ΔH 2-ΔH 1;联氨和N 2O 4反应释放出大量热、产物无污染、产生大量气体等,故联氨和N 2O 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 3.(2017·全国卷Ⅱ·27节选)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正丁烷(C 4H 10)脱氢制1-丁烯(C 4H 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 4H 10(g)===C 4H 8(g)+H 2(g) ΔH 1 已知:②C 4H 10(g)+12 O 2(g)===C 4H 8(g)+H 2O(g) ΔH 2=-119 kJ·mol -1 ③H 2(g)+12 O 2(g)===H 2O(g) ΔH 3=-242 kJ·mol -1 反应①的ΔH 1为_+123__ kJ·mol -1。 [解析] 由已知方程式,得①=②-③,根据盖斯定律则ΔH 1=ΔH 2-ΔH 3=-119 kJ·mol -1-(-242 kJ·mol -1)=+123 kJ·mol -1。 4.(2015·全国卷Ⅰ·28节选)已知反应2HI(g)===H 2(g)+I 2(g)的ΔH =+11 kJ·mol -1,1 mol H 2(g)、1 mol I 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 kJ 、151 kJ 的能量,则1 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299__kJ 。

Ansys 第 例瞬态热分析实例一水箱

第33例瞬态热分析实例——水箱 本例介绍了利用ANSYS进行瞬态热分析的方法和步骤、瞬态热分析时材料模型所包含的内容,以及模型边界条件和初始温度的施加方法。 33.1概述 热分析是计算热应力的基础,热分析分为稳态热分析和瞬态热分析,稳态热分析将在后面两个例子中介绍,本例介绍瞬态热分析。 33.1.1 瞬态热分析的定义 瞬态热分析用于计算系统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场和其他热参数。一般用瞬态热分析计算温度场,并找到温度梯度最大的时间点,将此时间点的温度场作为热载荷来进行应力计算。 33.1.2 嚼态热分析的步骤 瞬态热分析包括建模、施加载荷和求解、查看结果等几个步骤。 1.建模 瞬态热分析的建模过程与其他分析相似,包括定义单元类型、定义单元实常数、定义材料特性、建立几何模型和划分网格等。 注意:瞬态热分析必须定义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和比热。 2.施加载荷和求解 (1)指定分析类型, Main Menu→Solution→Analysis Type→New Analysis,选择 Transient。 (2)获得瞬态热分析的初始条件。 定义均匀的初始温度场:Main Menu→Solution→Define Loads→Settings→Uniform Temp,初始温度仅对第一个子步有效,而用Main Menu →Solution→Define Loads→Apply→Thermal→Temperature命令施加的温

度在整个瞬态热分析过程中均不变,应注意二者的区别。 定义非均匀的初始温度场:如果非均匀的初始温度场是已知的,可以用Main Menu→Solution→Define Loads→Apply→Initial Condit'n→Define 即IC命令施加。非均匀的初始温度场一般是未知的,此时必须先进行行稳态分析确定该温度场。该稳态分析与一般的稳态分析相同。 注意:要设定载荷(如已知的温度、热对流等),将时间积分关闭,选择Main Menu→Solution→Load Step Opts→Time/Frequenc→Time Integration→Amplitude Decay;设定只有一个子步,时间很短(如(0.01s)的载荷步, Main Menu→Solution→Load Step Opts→Time/Frequenc→Time →Time Step。 (3)设置载荷步选项。 普通选项包括每一载荷步结束的时间、每一载荷步的子步数、阶跃选项等,选择Main Menu→Solution→Load Step Opts→Time/Frequenc→Time-Time Step. 非线性选项包括:迭代次数(默认25),选择Main Menu→Solution→Load Step Opts→Nonlinear→Equilibrium Iter;打开自动时间步长,选择Main Menu→Solution→Load Step Opts→Time/Frequenc→Time→Time Step:将时间积分打开,选择Main Menu→Solution→Load Step Opts→Time/Frequenc→Time Integration→Amplitude Decay. 输出选项包括:控制打印的输出,选择Main Menu→Solution→Load Step Opts→Output Ctrls→Solu Printout; 结果文件的输出,选择Main Menu →Solution→Load Step Opts→Output Ctrls→DB/Results File.

ANSYS稳态热分析的基本过程和实例

ANSYS稳态热分析的基本过程 ANSYS热分析可分为三个步骤: ?前处理:建模、材料和网格 ?分析求解:施加载荷计算 ?后处理:查看结果 1、建模 ①、确定jobname、title、unit; ②、进入PREP7前处理,定义单元类型,设定单元选项; ③、定义单元实常数; ④、定义材料热性能参数,对于稳态传热,一般只需定义导热系数,它可 以是恒定的,也可以随温度变化; ⑤、创建几何模型并划分网格,请参阅《ANSYS Modeling and Meshing Guide》。 2、施加载荷计算 ①、定义分析类型 ●如果进行新的热分析: Command: ANTYPE, STATIC, NEW GUI: Main menu>Solution>-Analysis Type->New Analysis>Steady-state ●如果继续上一次分析,比如增加边界条件等: Command: ANTYPE, STATIC, REST GUI: Main menu>Solution>Analysis Type->Restart ②、施加载荷 可以直接在实体模型或单元模型上施加五种载荷(边界条件) : a、恒定的温度 通常作为自由度约束施加于温度已知的边界上。 Command Family: D GUI:Main Menu>Solution>-Loads-Apply>-Thermal-Temperature b、热流率 热流率作为节点集中载荷,主要用于线单元模型中(通常线单元模型不能施加对流或热流密度载荷),如果输入的值为正,代表热流流入节点,即单元获取热量。如果温度与热流率同时施加在一节点上则ANSYS读取温度值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在实体单元的某一节点上施加热流率,则此节点周围的单元要

聚合物材料表征测试题库

高分子研究方法题库 1 在对聚合物进行各种光谱分析时,红外光谱主要来源于分子振动-转动能级间的跃迁;紫外-可见光谱主要来源于分子的电子能级间的跃迁;核磁共振谱主要来源于置于磁场中的原子核能级间的跃迁,它们实际上都是吸收光谱。 2、SEM 和TEM的三要素是分辨率、放大倍数、衬度。 2、在有机化合物中,解析谱图的三要素为谱峰的位置、形状和强度。 2 苯、乙烯、乙炔、甲醛,其1H化学位移值最大的是甲醛,最小的是乙炔,13C的化学位移值最大的是甲醛最小的是乙炔。 4、紫外光谱主要决定于分子中发色和助色基团的特性,而不是整个分子的特性。 3 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功率补偿型和热流型两种。第107页 4 产生核磁共振的首要条件是核自旋时要有磁距产生。 5 当原子核处于外磁场中时,核外电子运动要产生感应磁场,核外电子对原子核的这种作用就是屏蔽作用. 6 分子振动可分为伸缩振动,弯曲振动 7 傅里叶红外光声光谱英文简称为FTIR-PAS.P28 8 干涉仪由光源,定镜,分束器,检测器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P19 9 高聚物的力学性能主要是测定材料的强度和模量以及变形. 10 共混物的制样方法有流延薄膜法热压薄膜法溴化钾压片法P11 11 光声探测器和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即为红外声光谱技术. P27 12 核磁共振普与红外、紫外一样,实际上都是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来源于分子振动-转动能级间的跃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来源于分子的电子能级间的跃迁。[P46] 13 核磁共振谱图上谱峰发生分裂,分裂峰数是由相邻碳原子上的氢数决定的,若分裂峰数为n,则邻碳原子氢数为n-1。 P50 15 红外光谱在聚合物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能对聚合物的化学性质、立体结构、构象、序态、取向等提供定性和定量的信息。P6 16 红外光谱中,波动的几个参数为波长、频率、波数和光速。 17 红外光谱中,在1300~1400cm,基团和频率的对应关系比较明确,这对确定化合物中的官能团很有帮助,称为官能团区. 18 红外活性振动能引起分子偶极矩变化P8 19 红外区是电磁总谱中的一部分,波长在0.7~1000之间。 20 红外吸收光谱是直接地反映分子中振动能级的变化;而拉曼光谱是间接地反映分子中振动能级的变化。 21 记录X射线的方法有照相法和计数器法。P68 22 解析谱图三要素为谱峰位置形状和强度P/13 2 在紫外光谱中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在某一定波长下的λmax处吸光度A的差异最大.所以测定最灵敏 23 聚合物的一般制样方法主要有流延薄膜法,热压薄膜法,溴化钾压片法 24 拉曼光谱研究高分子样品的最大缺点是:荧光散射。 25 拉曼位移的大小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只与分子的能级结构有关。P30 26 凝胶渗透色谱对分子链分级的原理是体积排除理论。P96 27 凝胶渗透色谱仪的组成:系统自动进样系统加热恒温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 28 强迫非共振法是研究聚合物粘弹动力学性能有效、普遍、重要的方法。P146 29 斯托克斯线或反斯托克斯线与入射光频率之差称为拉曼位移。P30 30 温度由低到高时,高聚物历经三种状态,即玻璃态,高弹态和粘流态。P2 31 现代热分析是指在程序控温之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的一类技术P105

ANSYS热应力分析经典例题

ANSYS热应力分析例题 实例1圆简内部热应力分折: 有一无限长圆筒,其核截面结构如图13—1所示,简内壁温度为200℃,外壁温度为20℃,圆筒材料参数如表13.1所示,求圆筒内的温度场、应力场分布。 该问题属于轴对称问题。由于圆筒无限长,忽略圆筒端部的热损失。沿圆筒纵截面取宽度为10M的如图13—2所示的矩形截面作为几何模型。在求解过程中采用间接求解法和直接求解法两种方法进行求解。间接法是先选择热分析单元,对圆筒进行热分析,然后将热分析单元转化为相应的结构单元,对圆筒进行结构分析;直接法是采用热应力藕合单元,对圆筒进行热力藕合分析。 /filname,exercise1-jianjie /title,thermal stresses in a long /prep7 $Et,1,plane55 Keyopt,1,3,1 $Mp,kxx,1,70 Rectng,0.1,0.15,0,0.01 $Lsel,s,,,1,3,2 Lesize, all,,,20 $Lsel,s,,,2,4,2 Lesize,all,,,5 $Amesh,1 $Finish /solu $Antype,static Lsel,s,,,4 $Nsll,s,1 $d,all,temp,200 lsel,s,,,2 $nsll,s,1 $d,all,temp,20 allsel $outpr,basic,all solve $finish /post1 $Set,last /plopts,info,on Plnsol,temp $Finish /prep7 $Etchg,tts Keyopt,1,3,1 $Keyopt,1,6,1 Mp,ex,1,220e9 $Mp,alpx,,1,3e-6 $Mp,prxy,1,0.28 Lsel,s,,,4 $Nsll,s,1 $Cp,8,ux,all Lsel,s,,,2 $Nsll,s,1 $Cp,9,ux,all Allsel $Finish /solu $Antype,static D,all,uy,0 $Ldread,temp,,,,,,rth Allsel $Solve $Finish /post1 /title,radial stress contours Plnsol,s,x /title,axial stress contours Plnsol,s,y /title,circular stress contours Plnsol,s,z /title,equvialent stress contours Plnsol,s,eqv $finish

中和反应中反应热的测定

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测定 【教学目标】1、理解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的实验原理 2、掌握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教学重点】 1.中和热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验目的】 1.测定强酸、强碱反应的中和热,加深理解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实验用品】 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温度计、量筒(50 mL)两个、碎纸条、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0.50 mol/L 盐酸、0.55 mol/L NaOH溶液 【教学过程】 [引言]上节课我们刚刚认识了中和热,本节课我们就来亲自测一下强酸强碱反应的中和热。 [板书]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测定 [设问]我们利用什么原理来测定酸、碱反应的中和热呢? [板书]实验原理 [问]中和热与反应热是否相同?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学生讨论后回答] 本节课,我们取一定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哪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测出它们的反应热呢?请大家讨论回答。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板书] Q=mcΔt ① Q: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m:反应混合液的质量。 c: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 Δt: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 [问]我们如何得到上述数据呢? [生]m的质量为所用酸、碱的质量和,测出参加反应的酸、碱质量相加即可;c需要查阅,Δt可用温度计测出反应前后的温度相减得到。 [问]酸、碱反应时,我们用的是它的稀溶液,它们的质量应怎样得到? [生]量出它们的体积,再乘以它们的密度即可。 [师]如此说来,上述计算Q的式子可表示为 [板书]Q=(V酸ρ酸+V碱ρ碱)·c·(t2-t1) ② [讲解]本实验中,我们所用一元酸、一元碱的体积均为50 mL,它们的浓度分别为0.50 mol/L和0.55 mol/L。由于是稀溶液,且为了计算简便,我们近似地认为,所用酸、碱溶液的密度均为1 g/cm3,且中和后所得溶液的比热容为 4.18 J/(g·℃) [板书]V酸=V碱=50 mL。

热分析试题库

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关系一种技术。 DTA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一种技术。 DSC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输给物质与参比物的功率差与温度关系一种技术。 热重法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关系一种技术。 根据试样与天平横梁支撑点之间的相对位置,热天平可分为上皿式、下皿式、水平式三种。 DTG曲线是TG曲线对温度(或时间)的一阶导数。 TG测定中,中间产物的检测与升温速率密切相关,升温速率大,不利于中间产物的检出,因为TG曲线上拐点变得不明显。 差热曲线的纵坐标是试样与参比物的温度差ΔT ,向上表示放热反应,向下表示吸热反应。 DSC曲线的纵坐标是试样与参比物的热流率,向上表示吸热,向下表示放热。DSC曲线峰包围的面积正比于热焓的变化。

升温速率Φ主要影响DSC曲线的峰温和峰形,一般Φ越大,峰温越高,峰形越大和越尖锐。 影响差热分析的因素有仪器因素、实验条件因素、试样因素三类。 差热分析中,升温速率影响峰的形状、位置和相邻峰的分辨率,当升温速率增大时,峰位向高温方向迁移,峰形变陡。 DTA曲线提供的信息有:峰的位置、峰的形状、峰的个数。 根据所用测量方法的不同,DSC可分为功率补偿型、热流型。 热分析联用技术分为同时联用技术、串接联用技术、间歇联用技术。 差热分析时试样用量不宜过多。试样用量多,会导致峰形扩大和分辨率下降。 DSC是动态量热技术,对DSC仪器重要的校正就是温度校正和量热校正。 与TG相比,DTG具有哪些优点?(8分) 能准确反映出起始反应温度Ti,最大反应速率温度和Tf。 更能清楚地区分相继发生的热重变化反应,DTG比TG分辨率更高。

ansys热分析

第三章稳态热分析 3.1稳态传热的定义 ANSYS/Multiphysics,ANSYS/Mechanical,ANSYS/FLOTRAN和 ANSYS/Professional这些产品支持稳态热分析。稳态传热用于分析稳定的热载荷对系统或部件的影响。通常在进行瞬态热分析以前,进行稳态热分析用于确定初始温度分布。也可以在所有瞬态效应消失后,将稳态热分析作为瞬态热分析的最后一步进行分析。 稳态热分析可以计算确定由于不随时间变化的热载荷引起的温度、热梯度、热流率、热流密度等参数。这些热载荷包括: 对流 辐射 热流率 热流密度(单位面积热流) 热生成率(单位体积热流) 固定温度的边界条件 稳态热分析可用于材料属性固定不变的线性问题和材料性质随温度变化的非线性问题。事实上,大多数材料的热性能都随温度变化,因此在通常情况下,热分析都是非线性的。当然,如果在分析中考虑辐射,则分析也是非线性的。 3.2热分析的单元 ANSYS和ANSYS/Professional中大约有40种单元有助于进行稳态分析。有关单元的详细描述请参考《ANSYS Element Reference》,该手册以单元编号来讲述单元,第一个单元是LINK1。单元名采用大写,所有的单元都可用于稳态和瞬态热分析。其中SOLID70单元还具有补偿在恒定速度场下由于传质导致的热流的功能。这些热分析单元如下: 表3-1二维实体单元 单元维数形状及特点自由度 PLANE35 二维六节点三角形单元温度(每个节点) PLANE55 二维四节点四边形单元温度(每个节点) PLANE75 二维四节点谐单元温度(每个节点) PLANE77 二维八节点四边形单元温度(每个节点) PLANE38 二维八节点谐单元温度(每个节点)

1.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1-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课时练 双基练习 1.在一定温度下,CO 和CH 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CO(g)+O 2(g)===2CO 2(g) ΔH =-566 kJ/mol 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890 kJ/mol 1 molCO 和3 mol CH 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 ) A .2 912 kJ B .2 953 kJ C .3 236 kJ D .3 867 kJ 解析: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 molCO 燃烧可放出566 kJ 热量,则1 mol CO 完全燃烧释放283 kJ 热量,同理3 mol CH 4释放3×890 kJ =2 670 kJ 热量,所以1 mol CO 和3 mol CH 4完全燃烧共释放热量为2 953 kJ 。 答案:B 2.已知A(g)+B(g)===C(g) ΔH 1,D(g)+B(g)===E(g) ΔH 2,且ΔH 1<ΔH 2,若A 和D 的混合气体1 mol 完全与B 反应,反应热为ΔH 3,则A 和D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ΔH 3-ΔH 2ΔH 3-ΔH 1 B.ΔH 2-ΔH 3ΔH 3-ΔH 1 C.ΔH 2-ΔH 3ΔH 1-ΔH 3 D.ΔH 3-ΔH 1ΔH 2-ΔH 3 解析:设1 mol 混合气体中含A x mol ,D y mol ,

则有??? x +y =1ΔH 1x +ΔH 2y =ΔH 3,解得????? x =ΔH 2-ΔH 3ΔH 2-ΔH 1y =ΔH 3 -ΔH 1ΔH 2-ΔH 1 故x y =ΔH 2-ΔH 3ΔH 3-ΔH 1 。B 选项正确。 答案:B 3.已知25℃、101 kPa 条件下: (1)4Al(s)+3O 2(g)===2Al 2O 3(s) ΔH =-2 834.9 kJ/mol (2)4Al(s)+2O 3(g)===2Al 2O 3(s) ΔH =-3 119.1 kJ/mol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等质量的O 2比O 3能量低,由O 2变O 3为吸热反应 B .等质量的O 2比O 3能量低,由O 2变O 3为放热反应 C .O 3比O 2稳定,由O 2变O 3为吸热反应 D .O 2比O 3稳定,由O 2变O 3为放热反应 解析:(2)-(1)得:2O 3(g)===3O 2(g) ΔH =-284.2 kJ/mol ,可知等质量的O 2能量低。 答案:A 4.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H 2、CO 和少量的甲烷。相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2CO(g)+O 2(g)===2CO 2(g) ΔH =-566 kJ/mol 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890.3 kJ/mol 当使用管道煤气的用户改用天然气后,在相同条件下燃烧等体积

物化网络试题

一、选择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关于生成焓的叙述中,哪条是不正确的? A. 化合物的生成焓一定不为零. B. 在298K的标准态下,任何单质的生成焓规定为零. C. 不是所有化合物的生成焓都用实验方法直接测定的. D. 热力学数据表上所列某温度下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焓数据,实际上都是一种相对值. 2. 在263K和101325Pa下,1mol的过冷水结成冰,则过程中 A. △S系>0 B.△S环<0 C.(△S系+△S环)>0 D.(△S系+△S环)<0 3. 在讨论稀溶液的蒸气压降低规律时,溶质必须是 A. 挥发性物质 B. 电解质 C. 非挥发性物质 D. 气体物质 4. 已知373K 时,液体A 的饱和蒸气压为5 kPa,液体B 的饱和蒸气压为10kPa,A 和B 构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当 A 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5 时,气相中B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A. 1/1.5 B. 1/2 C. 1/2.5 D. 1/3 5.某系统存在C(s)、H2O(g)、CO(g)、CO2(g)、H2(g) 五种物质,相互建立了下述三个平衡:H2O(g) + C(s) = H2(g) + CO(g) CO2(g) + H2(g) = H2O(g) + CO(g) CO2(g) + C(s) = 2CO(g) 则该系统的独立组分数C 为: A. C=3 B. C=2 C. C=1 D. C=4 6. 293K时反应H2+D2=2HD K pθ(1)=3.27 H2O+D2O=2HDO K pθ(2)=3.18 H2O+HD=HDO+H2K pθ(3)=3.40 则H2O +D2 = D2O+H2 的K pθ为( ) A. 3.06 B. 11.89 C. 35.36 D. 3.50 7. 电解AgNO3水溶液时,当通过的电量为2F时,在阴极上析出Cu的量为( ) A. 0.5mol B. 1 mol C. 1.5mol D. 2mol 8. 一定体积的水,当聚成一个大水球或分散成许多水滴时,在同温度下,两种状态相比,以下性质保持不变的有 A 表面能 B 表面张力 C 比表面 D 液面下的附加压力 9. 下面描述的平行反应(A?→ ?B k B, A?→ ?C k C)的特点,哪一点是不正确的? ( ) A. k B和k C比值不随温度而改变 B. 反应的总速率等于两个平行的反应速率之和 C. 反应产物B和C的量之比等于两个平行反应的速率比 D. 反应物消耗的速率主要决定于反应速率大的一个反应 10. 某反应物在一定时间内完全转化为产物,则反应的级数为 A. 0 B. 1 C. 2 D. 3

ANSYS热分析指南与经典案例

第一章简介 一、热分析的目的 热分析用于计算一个系统或部件的温度分布及其它热物理参数,如热量的获取或损失、热梯度、热流密度(热通量〕等。 热分析在许多工程应用中扮演重要角色,如内燃机、涡轮机、换热器、管路系统、电子元件等。 二、ANSYS的热分析 ?在ANSYS/Multiphysics、ANSYS/Mechanical、ANSYS/Thermal、ANSYS/FLOTRAN、ANSYS/ED五种产品中包含热分析功能,其中 ANSYS/FLOTRAN不含相变热分析。 ?ANSYS热分析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的热平衡方程,用有限元法计算各节点的温度,并导出其它热物理参数。 ?ANSYS热分析包括热传导、热对流及热辐射三种热传递方式。此外,还可以分析相变、有内热源、接触热阻等问题。 三、ANSYS 热分析分类 ?稳态传热:系统的温度场不随时间变化 ?瞬态传热:系统的温度场随时间明显变化 四、耦合分析 ?热-结构耦合 ?热-流体耦合 ?热-电耦合 ?热-磁耦合 ?热-电-磁-结构耦合等

第二章 基础知识 一、符号与单位 W/m 2-℃ 3 二、传热学经典理论回顾 热分析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 ● 对于一个封闭的系统(没有质量的流入或流出〕 PE KE U W Q ?+?+?=- 式中: Q —— 热量; W —— 作功; ?U ——系统内能; ?KE ——系统动能; ?PE ——系统势能; ● 对于大多数工程传热问题:0==PE KE ??; ● 通常考虑没有做功:0=W , 则:U Q ?=; ● 对于稳态热分析:0=?=U Q ,即流入系统的热量等于流出的热量; ● 对于瞬态热分析:dt dU q = ,即流入或流出的热传递速率q 等于系统内能的变化。 三、热传递的方式 1、热传导 热传导可以定义为完全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或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由于温度梯度而引起的内能的交换。热传导遵循付里叶定律:dx dT k q -='',式中''q 为热流

反应热测定实验讲义(word版本)

r m r m 化学反应热效应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测定化学反应焓变的原理和方法,测定锌和硫酸铜反应的热效应; 2. 练习天平、容量瓶的使用等基本操作,熟悉准确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3. 掌握利用外推法校正温度改变值的作图方法。 二、实验原理 化学反应通常是在等压条件下进行的,此时的反应热叫做等压反应热,常以焓变 Δr Ηθ来表示,在热化学中规定,放热反应的焓变Δr Ηθ为负值,吸热反应的焓变 Δr Ηθ为正值。 例如,锌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是一个自发 进行的反应,在 298.15K 下,每摩尔反应的 CuSO 4 与 Zn 放出 216.8kJ 热量,即 Zn + CuSO 4 = ZnSO 4 + Cu ? H θ = -216,8kJ / mol 放热反应焓变的测定方法很多,本实验是通 过如图 3-l 所示的量热器来测定的。测定焓变的 原理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即反应所放出的热量 促使量热器本身和反应体系温度升高,因此,由 图 3-l 反应热测定装置示意图 l —橡胶塞;2—温度计;3—真空隔热层;4—保温杯外壳;5—CuSO 4 溶液 溶液的比热和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可求得上述反应的焓变。 计算公式如下: ? r H m = -?T ? 1 ? n 1 1000 ? (cVd + c p ) 式中? H θ ——反应的焓变,kJ/mol ; ΔT ——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K ; c ——溶液的比热容,实验时测定; V ——反应时所用 CuSO 4 溶液的体积(mL ); d ——CuSO 4 溶液的密度,近似用水的密度 1.00g/mL 代替; n ——VmL 溶液中 CuSO 4 的物质的量; c p ——量热器等压热容,指量热器每升高一度所需的热量,J/K 。 θ

一个经典的ansys热分析实例(流程序)

/PREP7 /TITLE,Steady-state thermal analysis of pipe junction /UNITS,BIN ! 英制单位;Use U. S. Customary system of units (inches) ! /SHOW, ! Specify graphics driver for interactive run ET,1,90 ! Define 20-node, 3-D thermal solid element MP,DENS,1,.285 ! Density = .285 lbf/in^3 MPTEMP,,70,200,300,400,500 ! Create temperature table MPDATA,KXX,1,,8.35/12,8.90/12,9.35/12,9.80/12,10.23/12 ! 指定与温度相对应的数据材料属性;导热系数;Define conductivity values MPDATA,C,1,,.113,.117,.119,.122,.125 ! Define specific heat values(比热) MPDATA,HF,2,,426/144,405/144,352/144,275/144,221/144 ! Define film coefficient;除144是单位问题,上面的除12也是单元问题 ! Define parameters for model generation RI1=1.3 ! Inside radius of cylindrical tank RO1=1.5 ! Outside radius Z1=2 ! Length RI2=.4 ! Inside radius of pipe RO2=.5 ! Outside pipe radius Z2=2 ! Pipe length CYLIND,RI1,RO1,,Z1,,90 ! 90 degree cylindrical volume for tank WPROTA,0,-90 ! 旋转当前工作的平面;从Y到Z旋转-90度;;Rotate working plane to pipe axis CYLIND,RI2,RO2,,Z2,-90 ! 角度选择在了第四象限;90 degree cylindrical volume for pipe WPSTYL,DEFA ! 重新安排工作平面的设置;另外WPSTYL,STAT to list the status of the working plane;;Return working plane to default setting BOPT,NUMB,OFF ! 关掉布尔操作的数字警告信息;Turn off Boolean numbering warning VOVLAP,1,2 ! 交迭体;Overlap the two cylinders /PNUM,VOLU,1 ! 体编号打开;Turn volume numbers on /VIEW,,-3,-1,1

热分析习题

显微分析章节试题 一、透射电镜 1. TEM(透射电镜)的主要结构,按从上到下列出主要部件 1)电子光学系统——照明系统、图像系统、图像观察和记录系统; 2)真空系统; 3)电源和控制系统。 电子枪、第一聚光镜、第二聚光镜、聚光镜光阑、样品台、物镜光阑、物镜、选区光阑、中间镜、投影镜、双目光学显微镜、观察窗口、荧光屏、照相室。 2. TEM和光学显微镜有何不同? 光学显微镜用光束照明,简单直观,分辨本领低(0.2微米),只能观察表面形貌,不能做微区成分分析;TEM分辨本领高(1A)可把形貌观察,结构分析和成分分析结合起来,可以观察表面和内部结构,但仪器贵,不直观,分析困难,操作复杂,样品制备复杂。 3. 几何像差和色差产生原因,消除办法。 球差即球面像差,是由于电磁透镜的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对电子的折射能力不符合预定的规律而造成的。 减小球差可以通过减小CS值和缩小孔径角来实现。 色差是由于入射电子波长(或能量)的非单一性造成的。 采取稳定加速电压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小色差;适当调配透镜极性;卡斯汀速度过滤器。 4. TEM分析有那些制样方法?适合分析哪类样品?各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制样方法:化学减薄、电解双喷、竭力、超薄切片、粉碎研磨、聚焦离子束、机械减薄、离子减薄; TEM样品类型: 块状,用于普通微结构研究; 平面,用于薄膜和表面附近微结构研究; 横截面样面,均匀薄膜和界面的微结构研究; 小块粉末,粉末,纤维,纳米量级的材料。 二级复型法:研究金属材料的微观形态; 一级萃取复型:指制成的试样中包含着一部分金属或第二相实体,对它们可以直接作形态检验和晶体结构分析,其余部分则仍按浮雕方法间接地观察形态; 金属薄膜试样:电子束透明的金属薄膜,直接进行形态观察和晶体结构分析; 粉末试样:分散粉末法,胶粉混合法 思考题: 1. 一电子管,由灯丝发出电子,一负偏压加在栅极收集电子,之后由阳极加速,回答由灯丝到栅极、由栅极到阳极电子的折向及受力方向? 2. 为什么高分辨电镜要使用比普通电镜更短的短磁透镜作物镜? 高分辨电镜要比普通电镜的放大倍数高。为了提高放大倍数,需要短焦距的强磁透镜。透镜的光焦度1/f与磁场强度成H2正比。较短的f可以提高NA,使极限分辨率更小。 3. 为什么选区光栏放在“象平面”上? 电子束之照射到待研究的视场内;防止光阑受到污染;将选区光阑位于向平面的附近,通过一次放大向的范围来限制试样成像或产生电子衍射的范围。 4. 电镜中的像差是如何形成的?分别谈如何消除各种像差。 5. 什么是景深和焦深?

反应热

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反应热是对反应热效应的定量表示,能说出焓、焓变、反应热的定义以及焓变与放热、 吸热的关系。 2、能说出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会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书写。 3、培养动脑、动手及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 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知识回顾】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旧键断裂要能量,新键形成要能量,因此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形成,而且伴随着变化。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是反应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取决于二者的相对大小:Q=断键吸收的能量-成键释放的能量。 1、反应热:(定义、符号、单位) 【练习】1、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通常情况下,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主要是化学能和热能之间的转化 ②同一化学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热的数值不同 ③反应热通常用Q表示,反应放热时,Q为负值,反应吸热时,Q为正值 ④反应热是指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A.只有③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③D.①②③正确 2、列举常见的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练习】2、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 浓硫酸稀释 ④碳酸钙高温分解气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⑤ D .②④ 二、化学反应的焓变 1、焓与焓变、△H 与反应热的关系: 【练习】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焓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H ,单位为mol ·L -1,可以测量 B 、焓变是指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焓变就是反应热,二者没有区别 C 、当反应放热时ΔH >0,反应吸热时ΔH <0 D .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时,反应放热,ΔH 为“-” 【注意】 焓是一个物理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物质所聚集的状态不同,所具有的能量也不同, “焓”也不同,一般来说气态>液态>固态。 2、热化学方程式: 【练习】4、⑴H 2(g)+12 O 2(g)=H 2O(l) △H (298K)= -285.8kJ ?mol -1的意义: ⑵298K ,101kPa 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 2(g)+3H 2(g)=2NH 3(g) △H= -92.38kJ/mol 。 在该温度下,取1 mol N 2(g)和3 mol H 2(g)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进行反应,测 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少于92.38kJ ,其原因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