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有机氟中间体及含氟精细化学品综述和发展前景汇编

最新(新)有机氟中间体及含氟精细化学品综述和发展前景汇编
最新(新)有机氟中间体及含氟精细化学品综述和发展前景汇编

有机氟中间体及含氟精细化学品综述和发展前景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孟明扬

有机氟化工中间体生产已经成长为我国化工行业发展最为迅速、最具优势技术与良好前景的产业之一,在全球范围更是被赞誉为“新兴黄金产业”。随着有机氟化工合成技术的进步,有机氟化工中间体产品应用范围向更新更高端的领域不断延伸。很多含氟医药、农药和活性染料产品大量涌现而出,其性能上相对具有用量少、毒性低、药效高、代谢能力强等特点,这使它在新医药、农药和染料品种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另外氟碳涂料、含氟织物助剂、含氟表面活性剂、等发展成为精细化工各领域高附加值、有发展前景的主导产品。

2010年~2012年由于氟化工产业链产品价格大幅上涨,2011年全行业产值增长到302亿元,同比增幅为40%以上,2012年增幅达到76%。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氟化物产品的需求量年增长率一直维持在30%左右,特别是石油化工、建筑、电子信息和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更为氟化工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氟化工产业不用石油天然气作为主要原料,与石油价格的变化关联度不大,全球能源的日益紧张,却为氟硅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有机氟化工中间体产品可以用来合成高性能化工新材料,生产技术复杂,整体价格比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材料高。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两者之间价格差距越来越小,这为氟化工产品拓展应用市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全球含氟聚合物总产能约22万吨/年,我国产能约为4万吨/年,占世界总产能的18%,已经是世界第二大氟化合物生产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氟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长率将会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未来的10年期间,全球对氟聚合物的需求仍将保持较大的增长幅度,氟产品的全球平均需求增长率将在3%以上。预计“十三、五”时期,我国氟聚合物产能仍可保持15%的年增速。

按照新发布的2016年全国氟化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和市场现状调研情况显示,各类氟产品的前景依次是:氟氯烷进入衰退期,其替代品将因此而出现广阔的市场;氟树脂进入成熟期,主要产品聚四氟乙烯竞争加剧;氟橡胶进入增长期,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氟橡胶将出现明显的增长;氟涂料则将随着建筑、化

工产业的增长而增长;而含氟中间体等精细化学品的发展空间最为广阔,由于市场需求较为强劲、竞争不多,仍将在未来3年内维持30%以上的较高毛利水平。

我国是萤石储量大国。已经探明储量占全世界总储量的1/2,但高品位萤石矿氟资源比例小,共生矿多。萤石资源:世界储量约6亿吨,我国拥有占54%左右;磷矿中的氟资源:世界磷矿石储量约600亿吨,我国占87%。见下表:

表-1 世界氟资源情况表:

从表-1可以看出国发展有机氟中间体,资源上非常有优势。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机氟中间体及其精细化学品的研究与开发,1980年以后更是成为国内外精细化工界的研究热点。1990年以后我国有机氟中间体以强劲的加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含氟有机中间体的主要生产国与供应国,含氟精细化工中间体已经成为国内化工界的热点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

1、含氟中间体生产现状

目前我国开发出百余种含氟有机中间体及精细化学品,新建企业发展迅速,生产能力快速增加,2001年我国含氟中间体生产能力约为6~7万吨/年,产品大部分出口国际市场。生产企业达到一百多家,并且有十余家大型企业可以生产系列化有机氟中间体品种。我国目前开发的含氟有机中间体根据化学结构可以分为四个系列,苯系氟化合物、甲苯系氟化合物、杂环族氟化合物、脂肪族氟化物。其中苯系氟化合物中间体中又分为氟苯类、氟苯醚类、多氟苯类、氟氯(卤素)苯类、氟苯酚、氟苯胺类、氟苯睛、硝基氟苯、氟苯丙酮类;氟甲苯系氟化合物中间体也可以分为三氟甲基苯系列、氟苯甲醛、氟苯甲酞氯、氟苯甲酸系;脂肪族含氟氟有机中间体主要用于新型材料生产,有少部分产品用于合成农药和医药等精细化学品;含氟杂环化合物主要为含氟毗咙系中间体等。含氟有机化工中间体的具体生产实例:

1)2,6-二氟苯腈和2,6-二氟苯甲酰胺

2,6-二氯甲苯侧链氯化、水解氧化得到2,6-二氯苯甲醛,然后将2,6-二氯苯甲醛与羟胺反应得到2,6-二氯苯腈,继续用氟化氢氟化可以得到非常有用的农药、医药中间体2,6-二氟苯腈,我国目前主要采用技术难度较小的这条路线生产2,6-二氟苯腈。2,6-二氟苯腈继续向下催化水解可以值得2,6-二氟苯甲酰胺用于合成苯甲酰脲类农药杀虫剂。

2)对三氟甲基苯胺

以对硝基甲苯为原料与溴进行溴化反应,生成对二溴甲基硝基苯,再用次溴酸钠溴化,生成对三溴甲基硝基苯,再用三氟化锑氟化,然后用二氯化锡还原,得对三氟甲基苯胺。该方法是经典方法,所用原料易得,但溴化需用溴较多,且仅是中间过渡,还要用SbF3氟化,SnCl2还原,工艺复杂,三废较多,工业化困难。如果能用氯化代替溴化,用HF进行氟化,常规的还原方法进行还原,就有一定的工业意义了。以对三氟甲基氟苯为原料,经过氨解和光自由基卤代反应合成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目前国内多家科研机构研究与开发此路线,此路线更趋于合理,产品质量高,“三废”量少。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做为有用的含氟中间体可以向下延伸制得氟虫腈农药和医药多种产品。

2、含氟精细化学品生产现状

1)含氟医药及其中间体

目前国内国外含氟的药物的品种有数百种,其中很多品种已经是治疗某种疾病的主要药物,发展成合成药物家族十分重要的一类产品,如氟喹诺酮类抗菌素、抗真菌药物氟康唑、抗抑郁药物氟西汀等。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中间体为2,4-二氯氟苯,环丙氟哌酸具有药效高、广谱抗菌、耐交叉使用、无毒副作用且不需皮试等特点,近些年发展非常迅速,国内有数家企业生产,总生产装置能力约数千吨。作为起始原料,2,4-二氯氟苯消耗量约是环丙氟哌酸的3倍以上。随着全球环丙氟哌酸生产装置的不断增加,可以预计将来2,4-二氯氟苯的市场需求较大,市场前景很好。新一代氟喹诺酮类抗菌素是氟哌酸,氟哌酸因抗菌能力强、副作用小、适应范围广、疗效显著而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广受病人欢迎的强效广谱抗菌消炎药。生产氟哌酸的中间体为3-氯-4-氟苯胺为基础原料,同时使用3-氯-4-氟苯胺也可以合成除草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药。国内3-氯-4-

精细化学品的概述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综述 --种精细化学品的概述 【摘要】精细化学品化学合成始于1856年,由Perkin第一次合成出精细化学品苯胺紫。目前世界上人工合成化合物约1000万种以上。专用化学品是化工产品精细化后的最终产品,专用化技术是精细化工最重要的标志,专用化学品的附加值要比精细化学品高得多,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专用化技术,如:分离纯化、复配增效和剂型改造等技术。现代精细化工是生产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工业的总称;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及人们越来越大的需求,精细化学品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一种精细化学品--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结构、合成方法及用途进行综述,让人们更具体的了解精细化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精细化学品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合成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细化学品的应用。表面活性剂是由两种截然不同的粒子形成的分子,一种粒子具有极强的亲油性,另一种则具有极强的亲水性。溶解于水中以后,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并提高有机化合物的可溶性。因此,表面活性剂在精细化学品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属于表面活性剂的一种,主要应用于洗涤方面,对人们的生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精细化学品的定义及分类 1.1 国内外许多学者的专著对“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 Indust ry ) 和“精细化学品”( Fine Chemicals) 的定义都有论述, 并且不断地补充新的内涵, 它是发展的, 逐步趋于完善的。兹把各家论述的要点综述如下: (1)多品种、小批量; (2)采取分批方式间歇生产; (3)产品具有特定功能和特殊指标; 高纯度; 配方技术可以规定产品性能; 大量采用复配技术; (4)生产规模小, 适宜柔性生产线; (5)高附加值, 商品性能强; (6)多数为终端产品, 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和消费; (7)投资小, 见效快, 利润大; (8)技术密集度高, 竞争激烈。生产精细化学品的行业, 通称精细化工工业, 简称精细化工。凡能增进或赋予一种产品以特定功能, 或本身拥有特定功能的小批量、高纯度的化学品, 称为精细化学品, 这是国内较为一致的意见 1.2 中国精细化工产品包括11个产品类别: 1.农药; 2.染料; 3.涂料(包括油漆和油墨); 4.颜料; 5.试剂和高纯物质; 6.信息用化学品(包括感光材料、磁性材料等能接受电磁波的化学品); 7.食品和饲料添加剂; 8.粘合剂; 9.催化剂和各种助剂;10.(化工系统生产的)化学药品(原料药)和日用化学品;11.高分子聚合物中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包

精细化工工艺学知识点

○精细化工:生产精细化学品的工业称精细化学工业。 ○精细化学品:凡能增进或赋予一种产品特定功能、或本身拥有特定功能的小批量、高纯度化学品。 ○专用化学品(商品化学品):产量小,经过加工配制,具有专门功能或最终使用性能的产品 ○附加价值:在产值中扣除原材料,税金,设备,厂房的折旧费所剩余部分的价值。它包括工人劳动,利润,动力消耗以及技术开发等费用。 ○精细化工产值率(精细化率):=(精细化工产品总值/化工产品总值)×100% ○增塑剂:添加到聚合物体系中能使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降低,塑性增加,使之易于加工的物质。 ○氧指数(OI):试样像蜡烛状持续燃烧时,氮—氧混合气流中所必须的最低氧体积分数,OI = VO2/(VO2+VN2) ○协同效应:助剂并用时,总效应超过各自单独使用效能的加和。○相抗效应:助剂并用时,总效应小于各自单独使用效能的加和。○塑化效率: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为标准,将其塑化效率定为100,达到同一柔软程度时,其他增塑剂用量与DOP用量的比值。 ○ODP(臭氧损耗)值:表示大气中氯氟碳化物质对臭氧破坏的相对能力。以CFC-11为1。 ○老化:高分子材料在加工,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结构变化,其性能逐渐变坏,以至最后丧失价值的现象。 ○表面活性剂:加入少量就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并改变体系界面状态的物质。 ○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开始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 ○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的强度与亲油基的强度之比值。HLB=(亲水基分子量/亲水基分子量+憎水基分子量)×20 ○浊点:表面活性剂溶液升高温度时,透明溶液突然变浑浊时的温度点。(聚乙二醇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克拉夫特点:表面活性剂溶液升高温度时,溶解度突然增大时的温度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乳化:形成双电子层表面,防止液滴相互靠近,使原来的热力学不稳定体系保持为准稳定体系。 ○增溶:由于胶束的存在而使物质溶解度增加的现象。这些物质溶于胶束的亲油基中、插于胶束的分子之间、黏附于胶束的亲水基上,使溶解度增大。 ○ADI(每人每日允许摄入量):以每公斤体重摄入的毫克数表示,mg/kg。 ○LD50(半数致死量):经口服,能使一群被试验动物中毒而死亡一半时所需的最低剂量,mg/kg(体重)。 ○防腐剂: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藏期的食品添加剂。 ○粘接接头:被粘物通过胶黏剂连接而得到的组件。 ○被粘物:接头中除胶黏剂外的固体材料。 ○固化:通过适当方法使胶层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结构胶:能传递较大应力,用于受力结构的连接。 ○骨胶:骨胶是一种使用最为广泛的动物类黏结材料。因其外观为珠状也称作珠状骨胶。 ○万能胶:环氧树脂类粘合剂的俗称,胶黏强度高,收缩率小,用途广泛。 ○环氧树脂: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有机高分子。(二酚基丙烷和环氧烷碱性条件缩聚而成双酚A型环氧树脂) ○聚氨酯:主链上含有氨基甲酸酯基(NHCOO—)的胶黏剂。 ○乳液聚合:在水介质中生成的自由基进入由乳化剂或其他方式生成的胶束或乳胶粒中引发其中单体进行聚合的非均相聚合。○热塑性:物质在加热时能发生流动变形,冷却后可以保持一定的形状的性质。 ○热固性:加热时树脂固化,形成网状交联结构,不溶不熔。○涂料:用特定的施工方法,涂覆物体表面,形成连续性膜,具有一定强度、韧性,美观或特殊功能。 ○氨基漆:含有氨基的化合物(尿素,三聚氰胺,苯代三聚氰胺)与醛类(甲醛)经缩聚反应制得的热固性树脂。 ○调和漆:已经调好的可以直接使用的涂料。 ○清漆:不含颜料的透明涂料。 ○磁漆:漆料中含有较多的树脂,并使用了鲜艳的着色颜料,漆膜坚硬耐磨,光亮,美观,好像瓷器。 ○底漆:作为物面打底用的涂料,是面漆与物面之间的中间涂层。○烘漆:又称烤漆,烘干漆,必须经过一定温度的烘烤,才能干燥成膜的涂料品种。 ○大漆:由天然生漆精制或改性制成的漆类的统称。 ○腻子:加有大量体质颜料的稠厚浆状涂料。 ○碘值:每100g油脂所能吸收的碘的质量(以克计),判断不饱和性. ○酸值:又称酸价,是指中和1g天然脂肪中的游离酸所需消耗KOH的毫克数,大小反应了脂肪中游离酸含量的多少。 ○香料:散发出香气香味的原料。 ○香精:调和香料。 ○调香:将多种香料调配成香精的过程称作调香。 ○单离香料: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从天然香料中分离出来的单体香料(单一成分)。 ○香气阈值:嗅觉辨别出该种物质存在的最低浓度。 ○化妆品:涂擦、喷洒等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以达到清洁、护肤、美容、消除不良气味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香波:以一种表面活性剂为主的加香产品,用于洗发,英文为“Shampoo”。 ○冷霜:又称香脂,由于使用时水分挥发带走热量是肌肤有凉爽感,故得名。 ○防晒指数SPF:SPF是英文“Sun Protection Factor”的缩写。SPF值越高,防护功效越长。 △精细化工的特点:①生产特性—小批量、多品种、复配型居多;技术密集度高;采用间歇式多功能生产装置②经济特性—投资效率高、附加价值率高、利润率高③商业特性—独家经营,技术保密;重视市场调研,适应市场需求;配有应用技术和技术服务④产品特性—功能性强 △精细化工目前发展的重点:功能涂料及水性涂料,染料新品种及其产业化技术,重要化工中间体绿色合成技术及新品种,电子化学品,高性能水处理化学品,造纸化学品,油田化学品,功能型食品添加剂,高性能环保型阻燃剂,表面活性剂,高性能橡塑助剂等。 △精细化工发展的趋势:更加精细化,系列化,专业化和功能化。△精细化学品的范畴:①农药②染料③涂料④颜料⑤试剂和高纯物⑥信息用化学品(包括感光材料、磁性材料等能接受电磁波的化学品) ⑦食品和饲料添加剂⑧粘合剂⑨催化剂和各种助剂⑩化学药品和日用化学品①功能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学品的特点:产品门类多,有不同的品种牌号,商品 性强,生产工艺精细,有些产品的化学反应与工艺步骤复杂, 附加价值高,投资少,利润大,对市场适应性强,服务性强, 产品更新换代快,技术密集性高,适合中小型厂家生产,商品 富裕竞争性,研究经费较高。 ◇精细化学品与通用化学品的区别? 精细化学品:初级产品深加工制成,产量小,用途专。增进或 赋予一种产品特定功能、或本身拥有特定功能的小批量、高纯 度化学品,试剂,染料,化妆品,洗涤剂等。通用化学品:初 级加工得到的大吨位产品,产量大,用途广,硫酸,氨,烧碱, 聚氯乙烯,氯乙烯等。 ◇高分子加工助剂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①与树脂的配伍性 —所用助剂必须能长期,稳定,均匀地存在于树脂中,才能发 挥其应有的功能。有机助剂要求与塑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否 则助剂易析出(即喷霜或渗出);无机助剂则要求细小,分散性好 ②耐久性—助剂的损失主要通过挥发,抽出和迁移三个途径。 挥发性大小取决于助剂本身的性能,抽出与迁移性则与助剂和 聚合物之间的相互溶解度有关③对加工条件的适应性—主要是 耐热性,使之在加工过程中不分解,不易挥发和升华,还要考 虑助剂对成型设备和模具的腐蚀性④制品用途对助剂的制约— 选用助剂必须考虑制品的外观,气味,污染性,耐久性,电性 能,热性能,耐候性,毒性,经济性等各种因素⑤协同效应— 要尽量选用助剂之间具有协同作用的物质,应避免拮抗作用, 以充分发挥助剂在塑料中的作用。 △增塑剂的作用原理:削弱聚合物分子键的次价键,即范德华 力,从而增加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聚合物分子链的结 晶性,亦即增加聚合物塑性。 ◇间歇法生产DOP工艺过程—酯化工艺:邻苯二甲酸酐 △阻燃剂的作用原理:多数阻燃剂是通过若干机理共同作用达 到阻燃目的。①覆盖(保护膜)作用—含磷阻燃剂②抑制链反应— 含卤阻燃剂③协同作用—锑—卤体系(P—卤体系,P—N体系) ④吸热作用—Al(OH)3⑤不燃气体稀释作用—卤化物 △常用阻燃剂的分类和特点:①有机卤系使用范围广,阻燃效 率高、用量少,对材料的性能影响小,热裂及燃烧时生成大量 的烟尘及腐蚀性气体②有机磷系无卤阻燃剂,克服含卤阻燃剂 的缺点,具有阻燃、隔热、隔氧功能,生烟量少,不易形成有 毒气体和腐蚀性气体③无机系低毒、低烟、低腐蚀,价格低廉; 但所需添加量较大,限制了其应用 △抗氧剂的作用原理:捕获活性自由基,生成非活性自由基, 终止链反应 △抗氧剂的主要品种:①胺类防老剂—抗氧能力强,易变色, 用于对制品颜色要求不高的材料中②酚类抗氧剂—不变色,品 种多,受阻酚结构使ArO—有高稳定性③二价硫化物和亚磷酸 酯类—分解过氧化物,辅助抗氧剂 ◇五大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纤维,涂料,胶黏剂 ◇简述PVC的降解及热稳定剂的作用机理。PVC热加工时,少 量的分子链断裂释放HCl,HCl是加速链断裂反应的催化剂,导 致聚合物降解变黄变脆;加入碱性物质分解HCl则能达到稳定 的目的(①吸收或中和加工使用过程中脱出的HCl,终止自催化 作用②置换分子中活泼的和不稳定的Cl,抑制脱HCl反应③与 聚烯烃双键加成反应,消除或减缓制品变色④防止聚烯烃结构 氧化,中和和钝化树脂中的杂质,催化剂等) ◇热稳定剂的发展与PVC制品密切相关。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两亲结构(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 △表面活性剂的特点:①双亲性②表面吸附③界面定向④形成 胶束⑤多功能性。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性能有:①润湿与渗透:液体迅速浸湿固 体表面②乳化:液—液③分散:固—液④起泡与消泡:气—液 ⑤增溶:提高溶解度⑥洗涤:去油污⑦杀菌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其代表品种。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 子表面活性剂(①羧酸盐②磺酸盐③硫酸酯盐④磷酸酯盐);阳离 子表面活性剂(①伯胺盐②季胺盐③吡啶盐);两性表面活性剂 (①氨基酸型②甜菜碱型③卵磷脂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①脂 肪醇聚氧乙烯醚R-O-(CH2CH2O)nH②烷基酚聚氧乙烯醚R-(C6H4)-O(C2H4O)nH ③聚氧乙烯烷基酰胺R-CONH(C2H4O)nH④多元醇型Span类(脱水 山梨醇脂肪酸酯)及Tween类(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磺化与硫酸酯化的异同:在碳原子上引入-SO3H的反应为磺 化反应,(得到的磺酸盐比硫酸酯盐稳定,不易水解,加热也不 易分解);通过氧原子架桥在疏水链上引入-SO3H的反应为硫 酸化反应,产物为有机物的酸性硫酸脂。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及CMC的影响因素。①无机盐:降低CMC, 对烃类增溶。胶束斥力减少,降低极性物质的溶解量。对离子型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较小;>0.1mol/L时,使非离子型浊点降低。 ②有机物:12碳以下的脂肪醇对烃类增溶。短链醇(C1~C6) 可能破坏胶束的形成,不利于增溶。极性有机物(如尿素、N- 甲基乙酰胺、乙二醇)均提高CMC。③水溶性高分子:能吸附 表面活性剂,使CMC升高;胶束形成时,提高增溶性。能与表 面活性剂形成不溶性复合物。④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同类型 等量混合,体系的表面活性介于两者之间,对CMC小的组分影 响大。阴离子型与聚氧乙烯非离子型混合体系,当聚氧乙烯数 增加时,能发生更强的协同作用,但电解质会使协同作用减弱。 △合成洗涤剂的洗涤原理:洗涤过程是表面活性剂润湿、渗透、 乳化、分散、增溶、起泡等多种作用的共同结果。被污物放入 洗涤剂溶液中,先经吸附、充分润湿、浸透,使洗涤剂进入被 污物内部,紧紧吸附着油污的胶团在机械力的作用下与基质分 开,然后洗涤剂把脱落下来的污垢乳化,分散于溶液中,经清 水漂洗而去,达到清洗的效果。①阴离子型→极性污垢,非离 子型→油性污垢,阳离子型不宜作洗涤剂②多品种复配性能通 常优于单一品种③软水助剂品种不少(层状结晶二硅酸钠、 EDTA),但从价格与综合性能来看,还是三聚磷酸钠最好。④ 高pH值洗涤剂的去污效果优于低pH值洗涤剂。 ◇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团亲油基团主要有哪些并排序—亲油: 脂肪族烃基>脂肪族侧链芳烃基>芳烃基>带弱亲水基的烃 基;亲水:-COO-≈—N+(CH3)3<—SO3-≤—OSO3-<<两性 型<<多元醇型≤聚乙二醇型 ◇不同HLB值的表面活性剂应用的适用场合?0—石蜡,2~6 —W/O乳化剂,8~10—润湿剂,(12~14—洗涤剂,16~18—增溶 剂)—O/W乳化剂,20—聚乙二醇。 ◇破乳常用的方法?破乳方法可分为机械法(离心分离法),物理 法(电沉降法,超声波法,过滤法)和化学法(加入破乳剂)。 ◇简述肥皂的生产原理和生产工艺。皂类产品=皂基(皂化反应)+ 配料(松香硅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香料)→加工成型。洗衣皂: 动物油;棕榈油、棉籽油;松香等。透明皂:乙醇、糖、甘油 或其它多元醇。香皂:皂基型(Ⅰ型,皂基含量≥83%),复合型 (Ⅱ型,含皂基和其它表面活性剂、功能性添加剂、助剂,皂基 含量≥53%)。药皂:中药,西药。美容皂:蜂蜜,珍珠,花粉,磷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特点:①浮选、防锈②杀菌③抗静电、分 散、乳化④去污能力弱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注意: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共用,会沉 淀失效;与荧光染料,硝酸盐,蛋白质,生物碱等会发生作用而失效.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聚乙二醇型的亲水性是由含氧基团(醚 键,羟基)产生的。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离子性溶液的pH值的关系:pH>pI, 呈阴离子性,pH<pI,呈阳离子性。 ◇烷基苯磺酸钠的生产工艺:磺化试剂有硫酸、发烟硫酸、三 氧化硫、氯磺酸,有时也用到氨基磺酸、亚硫酸盐。各自特点: 用硫酸作磺化剂时反应生成水,磺化反应的速率与水浓度的平 方成反比。SO3磺化不可逆,SO3反应能力最强,不生成水, 不产生(大量)废酸;反应活性高、速度快、设备生产效率高; SO3用量少,成本低;产品纯度高,杂质少。用氯磺酸磺化副 反应少、反应温度低、产品纯度很高;氯磺酸价格贵。磺化能 力(反应活性):三氧化硫>氯磺酸>硫酸。脂肪烃上的磺化方法 —烷烃比较稳定,不能直接用硫酸、发烟硫酸、三氧化硫等磺 化剂磺化。需采用特殊方法进行磺化—氯化磺化、氧化磺化、 加成磺化、置换磺化 ◇季铵盐与胺盐表面活性剂的区别?①季铵盐是强碱,无论pH 强弱都能溶解,并离解为阳离子;胺盐为弱碱盐,碱性条件下 游离成不溶于水的胺,而失去表面活性②季铵盐阳离子亲水性 大。足以使表面活性作用所需的疏水端溶入水中③季铵盐正电 荷能牢固地被吸附在带负电荷的表面上。 ◇吐温系列和司盘系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性如何?Span 类产品为亲油性非离子型乳化剂,HLB值1.8~8.6,可以溶解于 非极性有机溶剂和油脂。Tween类产品为亲水性非离子型乳化剂, HLB值9.6~16.7,可以溶解或分散于水、醇等极性有机溶剂。 具有乳化、增溶和稳定作用。 △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目的(优点)①改善色香味及营养②延长货 架期③方便加工④强化营养(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分类: (按用途)①保持食品新鲜度:防腐剂、抗氧剂、保鲜剂。②改进 食品感官质量:着色剂、漂白剂、增味剂、增稠剂、乳化剂、 膨松剂。③方便加工操作:消泡剂、凝固剂、脱模剂。特点: ①一种或多种物质②添加量小③一般不能单独作食品食用④不 是食品原料固有的物质⑤添加量有严格限制;应用要求:①经 过安全评价②不影响感官味道和营养成分③有严格的质量标准 ④不得用来掩盖食品缺陷⑤未经允许,婴儿及儿童食品不得加 入食品添加剂。 △防腐剂主要品种①苯甲酸及其钠盐②山梨酸及其钾盐③对羟 基苯甲酸酯④丙酸及其盐类⑤天然防腐剂;作用原理①使微生 物的蛋白质凝固或变性,干扰其生长和繁殖②对微生物细胞壁、 细胞膜产生作用③作用于遗传物质或遗传微粒结构,进而影响 到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翻译等④作用于微生物体 内的酶系,抑制酶的活性,干扰其正常代谢。 △抗氧化剂主要品种:合成抗氧化剂①没食子酸丙酯(PG)②丁 基羟基茴香醚(BHA)③二丁基羟基甲苯(BHT)④特丁基对苯二 酚(TBHQ);天然抗氧化剂,水溶性:VC (L-抗坏血酸),植酸;油溶 性:VE(生育酚),黄酮化合物,茶多酚.作用原理①清除自由基 (氢、电子供体)②清除活性氧③抑制氧化酶④鳌合金属离子. △增稠剂主要品种①植物来源(海藻胶(酸钠),果胶,卡拉胶,阿拉 伯胶,琼脂)②微生物来源(黄原胶,β-环糊精)③动物来源(明胶, 壳聚糖)④多糖衍生物(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淀粉)乳化剂主 要品种①蔗糖脂肪酸酯②单甘酯③山梨醇脂肪酸酯④大豆磷酯 △味精(L-谷氨酸钠)的作用: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不影响 任何其他味觉、刺激,改进食品的可口性;提取方法:等电点 沉淀法,离子交换法,锌盐沉淀法。亚硝酸钠的作用:可以保 持肉类食品颜色鲜艳,亮红,肌纤维膨松,保质。苯甲酸钠的 作用:抑制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藏期。姜黄色素的作用: 使食品呈现出类似橙和芒果汁的颜色。 △酒石黄对健康的影响:造成人体的过敏反应,可能导致儿童 过度活跃,使其难以集中注意力,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 △大豆磷脂不仅是一种食品,还是一种乳化剂。 ◇山梨酸的合成方法:巴豆醛与乙烯酮缩和法制备CH2=CO+ CH3CH=CHCHO→CH3CH=CHCH=CHCOOH;巴豆醛与丙二酸缩和法 制备HOOCCH2COOH+CH3CH=CHCHO→CH3CH=CHCH=CHCOOH ◇比较丙酸、山梨酸、尼泊金酯和苯甲酸的特点:苯甲酸(9-15h 全从尿中排出,不在体内蓄积,防腐最佳pH是2.5~4.0) 尼泊金 酯(对霉菌抑制作用强,对一些细菌抑制作用较弱;适用pH值 4~8,使用量少,毒性低于苯甲酸,水溶性较差,价格高) 山梨 酸(直接参与体内代谢,公认安全的防腐剂;溶解度小,常用其 钾盐,价格较高;抗菌力强,适用于pH<5.5) 丙酸(易溶于水, 无毒,ADI值不加限制,广泛用于面包及糕点) 安全性:丙酸>山 梨酸>尼泊金酯>苯甲酸综合:尼泊金酯>山梨酸>苯甲酸≈丙酸 ◇茶多酚的特点—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能 力是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BHA的4-6倍,是VE的6-7倍, VC的5-10倍,且用量少,0.01-0.03%即可起作用,而无合成物 的潜在毒副作用;也是天然抗菌防腐剂,抗菌性强,安全无毒, 水溶性好,热稳定性好。 △胶黏剂的组成(基料,固化剂和固化促进剂,稀释剂,填料,偶联 剂,增韧剂等各种助剂);特点(耐温性,轻质性,粘接无破坏性)。 △胶接相关的理论及优缺点①机械结合理论(粘接力是由于胶黏 剂渗入被粘物表面的缝隙或凹陷处,经固化后产生啮合连接, 缺点:对非多孔材料黏结无法解释)②吸附理论(第一阶段:布朗 运动,使极性基团或分子链段互相靠近,第二阶段:吸附力产 生。特点:范德华力和氢键力为主,根据粘接功可计算粘接强 度,润湿影响粘接强度。缺点:粘接力强度大于胶粘剂本身的 强度;高分子化合物极性过大,粘接强度降低;水的影响)③扩 散理论(界面消失,产生过渡层,粘接发生在过渡层中。特点: 粘接强度与接触时间,粘接温度,粘接压力,胶层厚度有关系; 分子量越高、侧链越多越不利扩散;相近极性的聚合物之间都 有较高的粘附力。缺点:不能解释高聚物以外的胶粘现象)④静 电理论(粘接力来自双电层的静电引力。特点:成功解释了粘附 功与剥离速度有关的实验事实,缺点:不能解释温度、湿度及 其它因素对剥离实验结果的影响)⑤化学键理论(化学键能比分 子间的作用能高且稳定。a配价键,b共价键,c氢键) △聚醋酸乙烯乳液的合成工艺(先合成聚醋酸乙烯乳液,再将乳 液与其他成膜物质,填料,助剂和水混合制备乳胶漆。醋酸乙 烯单体+引发剂:过硫酸铵+乳化剂+稳定剂,分散剂—乳液聚合 —搅拌下加入颜料填料和各种助剂) 1

发展氟化工建议书

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发展氟化工建议书 2011-1-21

德州实华发展氟化工建议书 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是氯碱企业,目前平衡氯产品单一,只有PVC一种,由于资源上的劣势,没有竞争力。要谋求企业长久发展,就必须考虑耗氯精细化工产品。发展以氯甲烷为原料的氟化工符合国家和总公司“十二-五”规划中相关产业政策,既是黄金产业,又是朝阳产业。本文将从氟化工发展现状、甲烷氯化物发展现状,PTFE发展现状,氟化工发展趋势及国家产业政策,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发展氟化工的优势、必要性和意义,产品和工艺路线,投资及收益预测,投资规模等进行了研究。 (一)氟化工发展现状 氟化学工业崛起于二十世纪30年代,是化工行业中增长迅速的一个子行业。氟化工产品以其耐化学品、耐高低温、耐老化、低摩擦、绝缘等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军工、化工、机械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需求的增长,氟产品的应用领域开始从传统行业向建筑、电子、能源、环保、信息、生物医药等新领域渗透,氟树脂、氟橡胶、氟涂料、含氟精细化学品、无机氟化物等产品的需求增长迅速。 氟化学产品主要包括无机氟盐、氟化氢、氯(溴)氟烃及其替代品、含氟树脂及其加工产品、氟弹性体和氟橡胶及其加工产品、含氟精细化学品等。有机氟指的是氟化工产品中含有氟元素的碳氢化合物,主要包括氟化烷烃、含氟聚合物和含氟的精细化学品三大类。其中的氟化烷烃是当前的主要应用。含氟聚合物主要有氟树脂、氟橡胶和氟涂料,产品处于增长阶段,应用领域逐步拓宽。 含氟精细化学品则主要包括含氟中间体、含氟医药、含氟农药、含氟表面活性剂及各种含氟处理剂等,产品特征为产品众多,应用领域广泛,产品产量相对较小,产品附加值高,是氟化工行业中的高端应用。 从氟化工的产业链特征来看,从萤石开始,随着产品加工深度的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成几何倍数增长,氟化工行业的价值重心在中下游。例如:萤石的价格只有数百元,无水氢氟酸的价格为数千元,F22的价格在万元左右,聚四氟乙烯

《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氟化工行业的现状 我国氟化工产业起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过50多年发展,形成了氟烷烃、含氟聚合物、无机氟化物及含氟精细化学品四大类产品体系和完整的门类。氟化工产品和材料品种多,性能优异,与其他产业关联度较大,广泛应用于人类日常生活、各工业部门和高新技术领域,成为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关键化工新材料。进入二十一世纪,尤其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氟化工行业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氟化工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氟化工是化工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发展新能源等其它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所需的配套材料,对促进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氟化工是我国具有特殊资源优势的产业。氟化工的资源基础是萤石,是与稀土类似的世界级稀缺资源,而我国是世界萤石资源第一大国,具备发展氟化工的特殊资源优势。 至“十一五”末,我国从事氟化工的企业有1000多家,各类氟化工产品的总产能超过300万吨,产量超过200万吨,销售额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一)、主要产品生产现状 1、无机氟化物 1)氟化氢HF:我国的氟化氢HF产能已达145万吨,2010年产量约90万吨,其中磷肥副产回收AHF产能2万吨。氟化氢HF出口15.95万吨。电子级氢氟酸产能约40000吨/年,有5家企业生产。未来全球将以5-10%的速度增长,国内超净超纯的HF的年均需求增长将超过35%。

0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20062007200820092010 产能产量 2)无机氟化盐 无机氟化盐包括氟化铝、冰晶石、氟化钠、氟化钾、氟化铵等常规氟化盐、稀土氟化盐及其他无机氟化物。作为铝电解工业生产原料的氟化铝、冰晶石占氟化盐产品总生产量的绝大部分,其他产品量较小。 010 20 30 40 50 60 70 200620072008200820092010 氟化铝冰晶石其他 3)含氟特种气体及延伸产品 含氟特种气体可分为元素氟(氟气)六氟化硫及其他含氟特种气体。我国含氟特种气体已有十几个品种,其中产量最大的为六氟化硫,已工业化的产品有纯氟气、三氟化氮、四氟化碳等。 氟气:2008年产量为3000t ,预计2013年产量4600t ,需求量约4500t 。

最新(新)有机氟中间体及含氟精细化学品综述和发展前景汇编

有机氟中间体及含氟精细化学品综述和发展前景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孟明扬 有机氟化工中间体生产已经成长为我国化工行业发展最为迅速、最具优势技术与良好前景的产业之一,在全球范围更是被赞誉为“新兴黄金产业”。随着有机氟化工合成技术的进步,有机氟化工中间体产品应用范围向更新更高端的领域不断延伸。很多含氟医药、农药和活性染料产品大量涌现而出,其性能上相对具有用量少、毒性低、药效高、代谢能力强等特点,这使它在新医药、农药和染料品种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另外氟碳涂料、含氟织物助剂、含氟表面活性剂、等发展成为精细化工各领域高附加值、有发展前景的主导产品。 2010年~2012年由于氟化工产业链产品价格大幅上涨,2011年全行业产值增长到302亿元,同比增幅为40%以上,2012年增幅达到76%。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氟化物产品的需求量年增长率一直维持在30%左右,特别是石油化工、建筑、电子信息和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更为氟化工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氟化工产业不用石油天然气作为主要原料,与石油价格的变化关联度不大,全球能源的日益紧张,却为氟硅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有机氟化工中间体产品可以用来合成高性能化工新材料,生产技术复杂,整体价格比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材料高。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两者之间价格差距越来越小,这为氟化工产品拓展应用市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全球含氟聚合物总产能约22万吨/年,我国产能约为4万吨/年,占世界总产能的18%,已经是世界第二大氟化合物生产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氟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长率将会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未来的10年期间,全球对氟聚合物的需求仍将保持较大的增长幅度,氟产品的全球平均需求增长率将在3%以上。预计“十三、五”时期,我国氟聚合物产能仍可保持15%的年增速。 按照新发布的2016年全国氟化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和市场现状调研情况显示,各类氟产品的前景依次是:氟氯烷进入衰退期,其替代品将因此而出现广阔的市场;氟树脂进入成熟期,主要产品聚四氟乙烯竞争加剧;氟橡胶进入增长期,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氟橡胶将出现明显的增长;氟涂料则将随着建筑、化

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大纲概要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70203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总学时: 48 学时 总学分: 3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适用专业:应用化学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后续课程:材料化学、涂料化学、助剂化学及工艺等大纲执笔人:FFF 参加人:FGG 审核人:NGN 编写时间: 2011 年7月 编写依据: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09 )年版 一、课程介绍 本课程系统的阐述了精细化学品的定义、分类、制备方法和涉及的理论,同时围绕染料、荧光增白剂、香料、农药、药物中间体、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和典型产品的工艺和应用作了重点详细的介绍。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精细化学品化学的制备方法、应用范围和发展方向有较全面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积累从事精细化工科研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应用化学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是应用化学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精细化学工业的基本面貌、范畴、各系列主要产品、基本原理、性能、应用和发展趋势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将来能从事精细化学(表面活性剂、化妆品、工业助剂、涂料与粘合剂、油田化学品等)方面教学、科研、生产等方面的工作。 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本课程培养具备精细化工知识,能够从事精细化工教学、科研、生产应用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 四、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 要求学生对精细化学工业的基本面貌、范畴、各系列主要产品、基本原理、性能、应用和发展趋势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重点掌握典型的表面活性剂、化妆品、工业助剂、涂料与粘合剂、油田化学品的性质特点和制备工艺。并对以上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胶体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等为基础的一门专业课。重点介绍以上述及的九章内容所涉及的系列产品的基本原理和性能应用。对工艺生产条件和流程安排不作过多叙述。 六、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 【第一章】绪论(共2学时)

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氟化工行业的现状 我国氟化工产业起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过50多年发展,形成了氟烷烃、含氟聚合物、无机氟化物及含氟精细化学品四大类产品体系和完整的门类。氟化工产品和材料品种多,性能优异,与其他产业关联度较大,广泛应用于人类日常生活、各工业部门和高新技术领域,成为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关键化工新材料。进入二十一世纪,尤其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氟化工行业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氟化工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氟化工是化工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发展新能源等其它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所需的配套材料,对促进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氟化工是我国具有特殊资源优势的产业。氟化工的资源基础是萤石,是与稀土类似的世界级稀缺资源,而我国是世界萤石资源第一大国,具备发展氟化工的特殊资源优势。 至“十一五”末,我国从事氟化工的企业有1000多家,各类氟化工产品的总产能超过300万吨,产量超过200万吨,销售额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到“十二五”末行业总产值将达15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7%以上)。 (一)、主要产品生产现状 1、无机氟化物 1)氟化氢HF:我国的氟化氢HF产能已达145万吨,2010年产量约90万吨,其中磷肥副产回收AHF产能2万吨。氟化氢HF出口15.95万吨。电子级氢氟酸产能约40000吨/年,有5家企业生产。未来全球将以5-10%的速度增长,国内超净超纯的HF的年均需求增长将超过35%。

图1:氢氟酸近几年产能、产量情况(万吨) 2)无机氟化盐 无机氟化盐包括氟化铝、冰晶石、氟化钠、氟化钾、氟化铵等常规氟化盐、稀土氟化盐及其他无机氟化物。作为铝电解工业生产原料的氟化铝、冰晶石占氟化盐产品总生产量的绝大部分,其他产品量较小。 3)含氟特种气体及延伸产品 含氟特种气体可分为元素氟(氟气)六氟化硫及其他含氟特种气体。我国含氟特种气体已有十几个品种,其中产量最大的为六氟化硫,已工业化的产品有纯氟气、三氟化氮、四氟化碳等。 氟气:2008年产量为3000t,预计2013年产量4600t,需求量约4500t。 氟化石墨:国内上海福邦公司、江苏卓熙两家企业生产,产能为52t,产量在10t左右,未来产能将扩大到100t,每年需求约75t;预计2013年需求量达到150t。 三氟化氮:中船重工718所、中核红华、黎明院等单位生产4N级NF3,产能约500。由于半导体液晶显示器的发展,市场将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 六氟化硫:黎明院、福建邵武、中核红华等十余家企业生产,产能最大的黎明院达3500t/a,千吨级以上的有6家企业;2010年国内需求量加出口达8000t以上;4N高纯SF6每年消耗约250t左右;2010年400t 左右。 2、氟化烷烃及ODS(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 全氯氟烃(CFCs)已于十一五期间全部淘汰,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有关决议,我国将从2013年起逐步淘汰含氢的氯氟烃(HCFCs),至“十二五”期末的2015年,将实现削减10%的阶段目标。现有含氢氯氟

综述pvp

聚维酮的药用 【摘要】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英文名:Polyvinyl Pyrrolidone,简称PVP,是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非离子型水溶性高分子精细化学品,由N- 乙烯基吡咯烷酮(N- vinylpyrrolidione,简称NVP)经自由基聚合而成。PVP 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如优异的溶解性、低毒性、成膜性、增溶性、络合性、生理相容性、表面活性和化学稳定性等。 【关键词】聚维酮,药用 随着药物制剂工艺的不断发展,聚维酮作为非离子型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药用辅料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聚维酮系列药用辅料的优异生理相容性是其固有而独特的产品性质,发展到如今,它已与纤维素类衍生物、丙烯酸类化合物一起成为当今三大主要合成药用辅料。 聚维酮系列根据K 值的不同可分为多种型号,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品种为K15、K30 及K90。中国药典仅收载K30 的质量标准,而英美药典是将所有聚维酮K 系列作为一个整体标准来收载的。目前,聚维酮作为药用辅料,具有多方面的制剂用途。 一.PVP在片剂中的应用 1.1 粘合剂 在片剂制造上,通常使用K25或K30。PVP广泛用作片剂、颗粒剂等的粘舍剂,用量一般为3~5% (W/W),粘合剂溶液浓度为0.5~5% (W/W)。所用PVP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片子的抗拉强度,

一般PVP用量越多,片子抗拉强度越大。粘台剂PVP采用不同的加入方法即内加法或外加法会影响片剂的崩解时间,内加法即PVP以干粉状态与药物粉末混合,然后以水或有机溶媒湿润制粒,外加法即PVP以有机溶媒或水溶解后再加入混好的药物粉末中。Wan LSC等研究表明,采用内加粘合剂制得片子较外加法崩解时间延长,溶解速度变慢。内加法特别适用于脏器浸膏和吸湿性大的药物。采用流化床喷雾干燥制粒(简称一步法制粒)是 当前片剂制粒工艺方面的一项新技术,在以PVP为粘合剂用流化床制粒时,所用PVP浓度、体积、喷雾速度、装料量等都会影响制得粒子的性质,采用低浓度、小体积、小喷雾速度、大装料量时可制得高质量的颗粒,该方法适用于许多品种。 国外以PVP作片剂粘台剂的品种较多,一般与淀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微粉硅胶等制成混合浆,压片时可改善可压性,提高溶出性能。 对于湿热敏感的药物,可用PVP的有机溶液(一般用乙醇溶液)制粒。这样既避免了水分的影响,叉可在较低的温度下快速干燥。 对于疏水性药物,则适宜用PVP的水溶漉作粘合剂,这样布但易于均匀湿润,并且能使琉水性药物表面变为亲水性,有利于药物的溶出和片剂的崩解。 用于泡腾片。一般泡腾片内含有碳酸氢钠和枸橼酸的混合物,用PVP的无水乙醇溶液制粒时,不会发生酸碱反应.用5% PVP无水乙醇溶液作为含维生索C泡腾片的粘台剂,制得的颗粒可压性好,片

精细化工

2009年精细化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精细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作为化学制品制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精细化工工业作为一个化学制品的生产和加工部门,处于产业链的中间位臵,是其他行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它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建设以及工业发展的速度关联性很强。近几年,根据精细化学品的现有生产规模,重新定义了精细化学品,即:凡能增进或赋予一种(类)产品特定功能、或本身拥有特定功能的化学品,称为精细化学品(或专用化学品)。美国斯坦福研究院的报告显示,全世界化工产品年总产值为2.2万亿美元,其中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为1万亿美元,精细化率为45%。20lO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世界化工产品年总产值达N3.4万亿美元,较2009年增长8.8%,精细化学品的市场规模近1.5万亿美元,精细化率降至44.1%。主要原因是近几年全球市场尤其是中东地区在大炼油、大石化、大化工等领域的投入大且集中,而精细化工产业的投入及发展较为稳定,未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导致精细化工产值占比有所下降。我国的精细化工生产规模在世界排名榜上不断前移。目前,精细化工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是我国、日本、北美和西欧。其中,欧洲由33%降至25%,北美由28.2%降至27%,日本由13.5%下降至12%,我国占比由11%上升至16%。美国、西欧和日本是全球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生产和消费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主要侧重于高端精细化学品的开发和生产,其精细化率达到了60%~70%,三者的营业总额约占全球精细化学品营业额的77%左右。我国精细化率2010年达到60%,预计2015年,精细化工产值将达16000亿元,精细化工自给率达80%以上。 2009年精细化工行业总产值增长率为10.53%,较2008年大幅下降,但仍高与同期GDP的增长率,精细化工总产值占GDP的比重较2008年略有下滑,但整体保持稳定,波动幅度不大。精细化工行业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从2004 年的3.80%提高到2009年的4.22%,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固。

精细化工重点

1.精细化学品定义及分类? 精细化学品是与大宗化学品相对应的一类化工产品,是指对化学工业生产的初级或次级产品进行深加工而制成的具有某些或某些种特殊功能的化学品。1.精细有机化学品2.精细无机化学品3.精细生物制品 2.精细化学品及精细化工的生产特点是什么?经济特性 1.小批量、多品种、复配型居多(分析用指示剂,年用量才上百千克;14000种食品添加剂,2000多种表面活性剂;复配或者混拼方法) 2.技术密集型 3.采用间歇操作或多功能操1.投资效率高2.附加价值高3.利润率高 3.精细化率? 3.精细化率: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化学工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精细化率=精细化工产品的总值/化工产品的总值*100% 4.精细化工工艺学内涵? 精细化工工艺学是指从初级原料、次级原料到精细化工产品的加工方法和过程。其方法和过程可以采用化学反应,也可采用复配技术,但这些方法和过程应该是技术上可行的、工艺上先进的、经济上合理的、环保上允许的。 5.什么是绿色精细化工? 绿色精细化工指的是对环境无公害的低污染或者无污染精细化学品工业,故又可以称为清洁精细化工或环境友好精细化工 6.聚合物加工助剂的种类?最少十种 7.合成材料助剂是为改善生产的工艺条件、提高产品的质量 或使产品赋予某种特性以满足用户需求在合成材料或产品的生产、加工或使用过程中所需要添加的各种辅助化学品。 8.选择助剂的因素?助剂在应用中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那些方面?在助剂的使 用中,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助剂与聚合物的配伍性;(2)助剂的耐久性; (3)助剂对加工条件的适应性;(4)助剂对制品用途的适应性;(5)助剂之间的配伍性。 9.交联剂在橡胶工业中称为硫化剂。 10.增塑剂总产量的80-90%消耗在PVC制品中。 11.增塑剂通常是一些硬度较高、凝固点较低的难挥发的聚合物质。 12.名词解释:主增塑剂和辅助增塑剂。 能与树脂高度相容、添加量可以很大的的增塑剂就是主增塑剂也叫溶剂型增塑剂。 与树脂的相容性小而不能添加多量的增塑剂就是辅助增塑剂或叫做增量剂,这种增塑剂单独使用时会出现喷霜或出汗的现象,它们只能与主增塑剂配合使用。 13.在所学过的几类增塑剂中(苯二甲酸酯类、脂肪族二元酸酯类、磷酸酯类、聚酯类、 环氧化合物、含氯增塑剂),哪几种是辅助增塑剂?属于辅助增塑剂的是:环氧化合物类、含氯增塑剂是辅助增塑剂。 14.DBP、DOP和DOA的化学名称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 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 15.在下面各类增塑剂中,产量和用量最大、约占增塑剂总量的80%的一类是:苯二 甲酸酯类,脂肪族二元酸酯是典型的耐寒性增塑剂,磷酸酯类阻燃性好,聚酯类增塑剂有永久性增塑剂之称。a、苯二甲酸酯类;b、脂肪族二元酸酯;c、磷酸酯类;d、环氧化合物类;e、聚酯类增塑剂。 16.胺类和酚类抗氧化剂是产量最大、应用最多的抗氧剂。胺类被广泛应用在橡 胶工业中,常用的主要是一些抗氧剂,塑料中主要应用酚类。

氟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62328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1618514310.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623282←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92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YeXianZhuangYuFaZhanQianJing.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氟化工业已成为我国化工产业发展最为迅速、最具技术前景与发展优势的子行业之一,在国外更是被誉为“黄金产业”。随着技术的进步,氟化工产品的应用范围正向更广更深更高端的领域拓展。2011年由于全产业链价格大幅上涨,全行业产值增长到302亿元,同比增幅为41.1%,2012年增幅高达76.5%。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氟化物的需求年增长率将维持在30%左右,特别是汽车、电子信息、建筑与石油化工行业的迅猛发展更为氟化工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氟化工产业不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要原料,与石油价格的关联度不大,全球能源的日益紧张,却为氟硅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氟产品是高性能化工新材料,生产技术复杂,整体价格较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材料高。随着石油产品价格上涨,两者之间的价格差距正在逐渐缩小,这为氟材料拓展应用市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全球含氟聚合物总产能约22万吨/年,中国产能约为4万吨/年,占世界总产能的18%,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氟聚合物生产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对氟产品的需求增长率将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10~2020年这10年间,全球对氟聚合物的需求仍将保持相同的增长幅度,氟产品的全球平均需求增长率将在3%以上。预计“十一五”期间,中国氟聚合物产能可保持15%的年增速,2010年产能将达到7万吨/年,总产量接近5万吨/年。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年版中国氟化工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趋势分析报告显示,从各类氟产品的前景来看,氟氯烷进入衰退期,其替代品将因此而出现广阔的市场;氟树脂进入成熟期,主要产品聚四氟乙烯竞争加剧;氟橡胶进入增长期,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氟橡胶将出现明显的增长;氟涂料则将随着建筑、化工产业的增长而增长;而含氟精细化学品的发展空间最为广阔。国内CFC替代品及CFC产品的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