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识产权的小论文作业

关于知识产权的小论文作业
关于知识产权的小论文作业

西南政法大学

知识产权法测评作业

题目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版权问题

学院法学院

学号2012102140

姓名张灵

指导教师张惠彬

评阅成绩

完成日期2014 年12 月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版权问题

张灵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重庆401120)[摘要] 在互联网时代下,通过共享人们得到许多便利,但是在无形之中也造成了很多版权得侵纠纷。人们关于网络版权的概念并不明晰,对于信息网络传播权更为生疏。因此现今出现了许多不同领域的维权行动,包括作家协会针对文学作品的网络维权,影视方面的电视剧电影维权。通过对当下各方面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相关立法的不足,从而应通过对立法的完善及相关的宣传,达到维护和谐的网络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 网络版权;数字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著作权

一、网络版权概念

网络版权是个泛泛的概念,顾名思义是指网络范围内的知识产权,是指文学,音乐,电影,科学作品,软件,图片,等知识作品的作者在互联网中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事实上目前立法并未对其作准确释义。与其最接近的是网络著作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的相关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相关的还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2013

年1月30日新修改的《条例》包括了合理使用、法定许可、避风港原则、版权管理技术等一系列内容。

近似的相关概念还有数字版权,文化创意产业版权等。而这些概念都是新兴的概念,也是当下的热门。重点在于这些权利都处在高度侵犯的环境中,在互联网高度发达,全民参与的背景下,人们对于版权保护并没有应有的关注。在不经意间,看似平常的一个转载复制,就对著作权所有者构成了侵权。

二、版权纠纷现状

网络版权涵盖了很多领域,包括网民们接触最多的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当然这两个领域也是被侵权的重灾区。

(一)文学作品

1999年,王蒙等6位作家状告“北京在线”,最后胜诉,这是国内关于网络版权最早的案件。[1]随着数字出版市场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自己在数字版权以及互联网版权方面的权益。十多年过去,2011年3月15日,国内50多位知名作家联合发出《三一五中国作家声讨百度书》,指责百度文库涉嫌严重侵犯著作权,最后法院判决百度公司侵权成立,赔偿包括韩寒在内的3位作家经济损失共计14.5万元。如今的网络技术下,一本出版图书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一模一样的扫描件或者是不差一字的电子版文件,网民可以不费一分钱下载下来阅读,打印,传播。而这对于著作权所有者来说,是一个噩梦。

(二)影视作品

2013年11月19日,国家版权局对百度和快播盗版正式立案,调查表明,百度公司和快播公司通过其运营的播放器软件,向公众提

供定向搜索、定向链接服务,直接定向搜索、链接到大量盗版网站,具有一定主观过错,己构成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同时损害公共利益。据美国电影协会(MPAA)统计,由于盗版,美国电影业每年损失约30亿美元。[2]按照美国市场影视剧产业收入构成推算,以百度、快播为主的盗版每年导致中国电影产业损失近800亿。可以说,影视业的版权保护面临着越来越多更复杂的问题。例如,2006年走红的网络影视作品《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涉嫌侵犯影片《无极》的版权,但很多人并没有意思到这种网络娱乐实质上是侵权行为。

(三)其他类别

除了比较常见的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犯,还有类似大众点评网状告百度公司在所经营的百度地图网站、百度知道以及百度地图手机客户端提供生活服务信息过程中,大量抄袭、复制其所有的“大众点评网”中商户信息、用户点评等内容案件,以及搜狐公司宣布对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今日头条)侵犯著作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提起诉讼,表示“今日头条未经许可复制、篡改搜狐享有著作权的版权内容,严重侵犯了搜狐的著作权。”

随着人们的法律权利意识的增强,类似的维权行动也在增多。但是维权并不是根除问题的最佳途径,只有从预防侵权,从源头斩断,才能真正保障著作权所有人的权利。

三、网络版权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及个人的版权维护意识不够

企业的版权保护意识不强。我国影视产业蓬勃发展,但是我国广

大的文化创意企业却没有真正意识到知识产权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尤其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版权侵权纠纷层出不穷,且花样繁多,预防的难度加大。许多企业由于缺乏事前的版权保护意识,不仅导致版权侵权行为更易发生,而且在面临已经发生的版权侵权时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有甚者干脆放弃了自己将侵权行为诉诸法律的权利,听之任之,不仅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亦给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二)公众对版权侵权行为的认识不够

盗版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已经扮演一个并不贬义的角色,甚至是丰富了网民的生活。从微软系统盗版,人们用了不到原价一成的十几块钱就可以买回微软系统的光盘,然后很自然而然的组装。似乎人们都把买正版系统当做愚蠢的行为。这也是人们长时间来的潜意识。此外,对于新出的电影,人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去电影院买票看,而是上网搜索是否有人已经将其制作成抢先版,不劳而获的获取到视频信息。当然还有人们进行阅读的方式,习惯性的从网上输入关键词然后从百度或者其他引擎中下载TXT文件,或者是扫描件直接打印出来一份一模一样的出版物,完美绕过了“知识产权”。这种种行为都已成为人们的习惯,这种理所当然是著作权所有人维权的天敌。

(三)相关立法体系的不完善

面对日益发展的网络世界,庞大的信息量及内容体系等待着法律的调整。共享同样也是互联网文化的特色之一,使得相关操作难以控制,也亟需相关立法的规制。而目前来看,这一领域还十分年轻。以

“百度文库风波”来说,侵犯的是著作权人和出版权人的合法权益,适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和国务院制定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相对比较宏观,其条款难以涵盖和穷尽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法律问题。同时,缺少立法也缺少执法司法。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专家马季指出,出版物归新闻出版总署管理,网站归工信部管理,而网站盗取并发布作品不属于新闻出版总署管理范畴,要进行维权必须得到工信部支持,这存在司法监督管理空白。

四、对策考量

(一)完善法律制度

在信息网络监管方面,无论是立法理念、法规制定,还是法规实施、依法监管等,都明显滞后于网络的发展需要。同样,面对现实社会中的版权保护问题,现行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以适应版权保护发展的需要。每当类似事件发生时,“避风港原则”首当其冲屡遭非议,因此,《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中所涉及的避风港原则也函需加以明确界定,出台相关司法解释;《著作权法》应当根据数字环境的特殊性,明确对数字版权的保护条款。同时,要科学预测信息网络涉及的各个领域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深入研究法制管的方法和手段,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信息网络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增强著作权人的维权意识

企业自主切断盗版源头。如湖南卫视及安徽卫视,先后宣布,终

止部分节目的网络转播活动。其中湖南卫视宣布,几档热播的节目只在芒果TV平台上播出,不再对外销售互联网版权,未来全台所有频道制作的节目决不允许擅自和外面的新媒体合作。安徽卫视则宣布,旗下近日开播的节目《我为歌狂》第二季版权归安徽广播电视台所有,未经书面授权,各广播电视台和网站不得擅自播出,否则将视为侵权行为。当然这种完全的切断也有一定的弊端,吸取经验后我认为相关著作权人可以走稍微温和的方式,融合的进行版权保护。

(三)加大版权保护宣传

从网民角度,宣传版权保护的重要性,宣传擅自转载非法运用的违法性,让网民这一广大受众群体意识到日常网络行为的不合法。从而从市场角度减少侵权的发生。

总结

网民对于互联网中的各种数字资源的态度并没有矫正过来,对于正当的限制开放保持的抵触的情绪,人们更多的愿意不劳而获通过免费的共享得到相关资源,而并没有意识到侵权行为的发生。当务之急是矫正人们的观念,进入良性循环,让同样作为网民的著作权所有人的权利得到保护。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和谐的法治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舒晋瑜.作家维权为何状告苹果?“只能拣大个的来”[N/O L].中华读书报,[2012-03-31]. https://www.360docs.net/doc/1618638183.html,/cul/2012/03-31/3790816.shtml

[2] 周蓓.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中的版权问题一一以影视产业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4,(15):139.

论文写作课程心得4篇

论文写作课程心得4篇 一: 在本学期的《论文写作》课程中,我学习到了关于论文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方法。张聿老师在授课时非常细致、全面,将各种已经出现或可能产生的学术规范问题一一作了梳理,并介绍了一些历届的优秀毕业论文,为我们展示这些优秀文章中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以至于我在听课时,不断地发现与再发现着自己以往论文中的一些问题。 在课堂上,我一步步了解了论文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如何选题,如何确定题目,论文的框架的主要内容,写作技巧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通过这个课程,我从对于硕士论文的未知状态逐渐变得心中有数。老师在几次课上反复提到了论文的主题这一方面,可想而知,这是论文的第一要旨,极其重要。首先,是否有能力写,要根据主客观条件判断,课题过大,问题难以研究深入,可能导致虎头蛇尾,草草收摊;其次,论文要有价值,也就是需要有创新性、前沿性、理论性、趣味性等等;再次,所选的主题要有东西可写,方便展开,内容可充实;另外,是否可按期完成,送审是否顺利,是否有利于答辩,这些都是要综合考虑与权衡的。通过这些学习,对于我的开题报告有很大的帮助。 回想整个课程的学习,除了学到了有关论文写作的规则与技巧以外,我还有其他方面的收获。那是在第一堂课的引言部分,老师讲到平时要重视练习、提高艺术修养,不仅要勤写、多写,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还要扩展知识面,大量关注相关领域。这些的确非常的重要,一方面,自从上了大学,没有了语文考试中的作文,没有老师布置的周记作业,我的写作水准逐年降低,文字功能退化严重,平时有些心得感悟最多三言两语记下来,只能称作意识流,且极少会书写百字以上的篇幅,这就造成自己逻辑思维能力下降,文章架构组织能力弱化。另一方面,缺乏一定的知识面和阅读量,例如老师在课堂上列举的诸多著作,有很大一部分都只是有所耳闻,却从未完整阅读过,甚至还有一些前所未闻。我深知作为一个硕士研究生,自己还差的太多,只觉惭愧之至。除文学艺术以外,老师还讲到了中国戏曲,当老师将昆曲600年的故事娓娓道来,我真是感动极了,更加懊恼自己的无知。我一向自诩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浓厚兴趣,自己的研究方向是民族性的色彩,然而却对中国文化中这么举足轻重的一笔多年来置若罔闻,实不应该。好在,这堂课真正激发了我对阅读的兴趣,很激动,决心要把这些空白慢慢补回来,尤其是中国传统艺术领域之精髓。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里,借英国领事富善先生说过一句话。他说,“老派的中国人英语不好,但是中文还靠得住。可是现在的中国人是英语不好,中文也靠不住。”这句话放到现如今仿佛更加贴切了。当我意识到这一点,那种紧迫感与压力也随之而来。一下课,我便直接冲进图书馆,借了《牡丹亭》,一面品读文字,一面找到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视频,二者结合起来欣赏,不得不说,这极大地震撼了我。张聿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东西,让我有所反思,从而自觉地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通过《论文写作》课程的学习,可谓受益良多,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写一篇优秀的论文绝非易事,要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做好研究工作。以上就是我的《论文写作》课程的学习心得。

知识产权法论文题目参考

知识产权法论文题目参考 1、论知识产权案件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 2、大学生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法律意识教育 3、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路径 4、论知识产权审判中专家辅助制度的改革 5、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制度研究演变轨迹评析 6、三网融合背景下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7、试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8、国际贸易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9、黑龙江省高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研究 10、论“新丝路”背景下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 11、关于知识产权正当性论争之思考 12、知识产权犯罪的惩治与防范:现状、原因与对策 13、服装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方式选择及策略研究 14、英国知识产权审判体系 15、网络交易平台数字信息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16、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 17、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18、知识产权视角下农业遗传资源权的构建 19、中国知识产权法院的愿景及其实现路径 20、我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立法问题研究 21、跨国知识产权犯罪的特点及防治对策 22、论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的知识产权问题 23、山寨文化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初探 24、广西知识产权商用化服务问题及对策研究 25、论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和特征 26、论反不正当竞争与保护知识产权的关系 27、试论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28、国家资助科研项目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研究 29、论保护知识产权与健全国家创新机制

30、论新技术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挑战 31、论知识产权犯罪及其刑罚 32、论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33、论TRIPs协议 34、论作品的构成要件 35、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 36、论实用艺术作品着作权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关系 37、论着作权的主体 38、论着作人身权利 39、论着作财产权利 40、论合理使用的构成的条件 41、论我国着作权法中的法定许可制度 42、沦我国着作权法关于着作权保护期的规定 43、论商标的显着性 44、论申请在先原则 45、论商标权的内容 46、论商标的许可使用 47、论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48、论商标权与商号权的关系 49、论专利制度的作用 50、论不受专利法保护的客体 51、论专利权的内容 52、论专利法中的先用权 53、论专利权强制许可制度 54、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条件 55、论植物新品种权 56、论域名的法律保护 57、论地理标记的法律保护 58、论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59、论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法律保护

知识产权期末论文

浅析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困境与对策 【摘要】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对中医药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但是由于中医药本身的特殊性,在知识产权保护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立法时要有针对性的侧罗,在中医药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过程中要注重完善专利申请制度和地理标志制度。中医药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对我国民族药业的长足发展和医疗水平的实质性提高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知识产权;中医药;知识产权制度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保健的认知日益加深,中药市场迅猛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医药技术出色的发达国家也加入了中药市场的竞争。中药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越来越多的跨国医药集团已将中药作为开发新药的重要来源,并凭借自身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先进的技术条件以及他们娴熟的知识产权保护技巧,以我们民族传承的医药信息为基础,获取大量知识产权。在此背景下,加大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刻不容缓。 一、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在商标领域,我国商标法为申请注册商标的中医药品提供充分的保护,于此同时还对药品使用注册商标提出了明确要求,即人用药品必须使用注册商标。商标法赋予了中医药企业商

标续展的权利,比如一些老字号的中药企业,不仅可以对字号加以续展,还可以对药品的名称进行注册并通过续展的方式,永久地获得该药品名称的独立使用权,从而获得持续性的经济效益。此外,《商标法》还规定,中医药企业可以注册联合商标和防御商标,这样既扩大了自己名牌药品的保护范围又有效地防止了他人假冒、毁誉名牌药品。 在专利法领域,只对中药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保护。最早,我国的《专利法》规定,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药品和用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不得授予专利,但是其制备方法发明和医疗器械发明可以申请专利,在1992 年专利法修订时,删除了关于“药品和用化学方法获得物质”的规定。因此,在中医药领域,无论是诊疗方法还是中医药物或者药品发明,均在专利保护之列。另外,对于从自然界提取并具有应用价值的天然物质也可以得到产品专利保护。 在商业秘密领域,只要中医药符合以下四个商业秘密的保护条件就可以获得相关的保护,即药品必须符合秘密性、经济性、实用性、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这种保护方式不需要申报也不需要注册登记,只要在纠纷发生时,权利人能够证明这个技术方案或配方并未公开、有经济效益、实用且采取了有效的保密措施即可。在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在人们普遍的观念中保密的方法就等于是秘方,但法律上这并不成立。秘方必须是经过长期临床验证有效的,能够带来较大经济利

论文写作心得体会(精选4篇)

论文写作心得体会(精选4篇) 论文写作心得体会一:论文写作心得体会 记得刚上完这门课的时候老师就布置了作业,要求我们就论文板块的某个方面去写心得,当时我就问我旁边的同学,你学到了什么?很多人迷茫了,上完了这门课不知道讲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我个人的实际情况有点不一样的,虽然说论文课忘了很多,但是还是有一些收获的,起码自己以后在写毕业论文时候,知道要在内容与格式这两大方面抓好,这非常重要。写一篇好的毕业论文的确不容易,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 刚开始的第一节课是张老师给我们上课的,老师谈及论文写作,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多次强调论文的格式。的确,先不说我们的内容是否新鲜,观点是否创新,建言献策是否有建树,但论文格式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是每个同学都可以做好的。这些基本的格式我们要做好弄好,基本的东西没做好,留给指导老师给你做,这合适吗?虽然说今天面对的是一篇本科论文,但是可能明天也许你就会因为这种不认真的态度而错失很多很好的工作机会。细节决定成败,虽然这是一句话很俗套而且老生常谈,但是十分有理。 其次是老师强调的选题,论文写作的成败,关键还在于选题。课上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给大家讲了选题的问题。老师说我们在选题的时候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尽量选择自己有较强的兴趣、而且平时有所思考、有所积累的比较熟悉的课题,可以保证选题后写作的可行性。而且范围要尽量小一点,要不就会显得没有什么内容,给人很空的感觉。选题要求学生注重平时积累,博览群书,并要长期的思考。另外注重对自己的跨学科知识的培养,以使自己能从更多的角度看问题,视野更开阔。老师还给我们举了好多的例子来说明,我倒是有一些自己的切身体会。选题就是要发现值得做课题研究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有问题意识。确定论文的题目不可能靠临时抱佛脚,这项工作必须要放在平时。 记得在某一节课上老师给我们点评了一些师兄师姐的毕业论文,印象中听到老师批评的声音较多,赞许的话有,但是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老师是一个会说真话有要求的人,老师的评价是中肯的。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些师兄师姐的论文,在某些论文里,很多同学都可以看出挺多问题的。论文太难令人信服,文章太苍白了。论文最后是文献,文献资料来源太少,缺少精确。有的甚至来源我们教材,这是不太可取的。【论文写作心得体会(精选4篇)】论文写作心得体会(精选4篇)。在此,老师强调论文的参考文献很重要,想写好一篇论文,必须要广泛地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 还有就是关于论文写作的态度问题,当下社会抄袭之风似乎盛行得很。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所谓的“学术抄袭”好像四处都可以寻找到适合它滋生的环境。而我们呢,对这类现象自然是会嗤之以鼻,然而见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其实,我们在这课之前也写过论文,自己可以扣心自问,有多少的内容是借鉴了别人的。所以在上课时,老师也反复的强调,当我们自己进行论文写作时,要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可以“犯规”,要靠自己的真本事。 总之,在这门课里可以学到挺多东西的,尤其在上课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师的学识渊博,

中国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中国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对外贸易中涉及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越来越多,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中国国际贸易中存在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政府企业 一、知识产权保护概述 知识产权,主要指公民或法人等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其从事智力创作或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保护是指利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使知识产权的创造者或拥有者在一定的期限内享有排他独占权,获得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并保护这种排他独占权不受侵犯。知识产权保护具有以三个特点: (一)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在不断扩大 现代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已从传统的专利、商标、版权扩展到包括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植物品种、商业秘密、生物技术等在内的多元对象。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不断地扩展电子、通讯、网络、生物领域的保护范围,如美国、德国、英国、瑞典、南非等国家都开办了基因专利授予业务,美国甚至将网络营销模式等理念都列入了专利保护范围。

(二)战略化 现代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已由过去的被动防御阶段转入主动进攻阶段,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知识产权运作策略。比如抢注商标专利,获得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在现阶段甚至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些国家或企业并不实施这些专利,而是通过收集贸易目的国的经济信息,特别是侵犯知识产权的事实,采取政府和企业相结合的方式在出口目的国进行权利诉讼,收取高额的知识产权利润来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或建立知识产权联盟,联合相关权利人组成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以团体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国际化 面对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的趋势,各国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合作,先后制定了《保护知识产权巴黎公约》、《集成电路知识产权条约》、《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世界版权公约》、《专利合作条约》、《TRIPS协定》等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世界性公约协定。各国大力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的合作与一体化进程,广泛开展多边合作,结成知识产权保护联盟,以此获得国际合作保护。 二、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一)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为履行我国加入WTO的承诺,使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同WTO《TRIPS协定》的要求相符合,我国在2000年和2002年对《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

关于知识产权的小论文作业

西南政法大学 知识产权法测评作业 题目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版权问题 学院法学院 学号2012102140 姓名张灵 指导教师张惠彬 评阅成绩 完成日期2014 年12 月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版权问题 张灵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重庆401120)[摘要] 在互联网时代下,通过共享人们得到许多便利,但是在无形之中也造成了很多版权得侵纠纷。人们关于网络版权的概念并不明晰,对于信息网络传播权更为生疏。因此现今出现了许多不同领域的维权行动,包括作家协会针对文学作品的网络维权,影视方面的电视剧电影维权。通过对当下各方面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相关立法的不足,从而应通过对立法的完善及相关的宣传,达到维护和谐的网络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 网络版权;数字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著作权 一、网络版权概念 网络版权是个泛泛的概念,顾名思义是指网络范围内的知识产权,是指文学,音乐,电影,科学作品,软件,图片,等知识作品的作者在互联网中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事实上目前立法并未对其作准确释义。与其最接近的是网络著作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的相关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相关的还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2013 年1月30日新修改的《条例》包括了合理使用、法定许可、避风港原则、版权管理技术等一系列内容。

近似的相关概念还有数字版权,文化创意产业版权等。而这些概念都是新兴的概念,也是当下的热门。重点在于这些权利都处在高度侵犯的环境中,在互联网高度发达,全民参与的背景下,人们对于版权保护并没有应有的关注。在不经意间,看似平常的一个转载复制,就对著作权所有者构成了侵权。 二、版权纠纷现状 网络版权涵盖了很多领域,包括网民们接触最多的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当然这两个领域也是被侵权的重灾区。 (一)文学作品 1999年,王蒙等6位作家状告“北京在线”,最后胜诉,这是国内关于网络版权最早的案件。[1]随着数字出版市场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自己在数字版权以及互联网版权方面的权益。十多年过去,2011年3月15日,国内50多位知名作家联合发出《三一五中国作家声讨百度书》,指责百度文库涉嫌严重侵犯著作权,最后法院判决百度公司侵权成立,赔偿包括韩寒在内的3位作家经济损失共计14.5万元。如今的网络技术下,一本出版图书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一模一样的扫描件或者是不差一字的电子版文件,网民可以不费一分钱下载下来阅读,打印,传播。而这对于著作权所有者来说,是一个噩梦。 (二)影视作品 2013年11月19日,国家版权局对百度和快播盗版正式立案,调查表明,百度公司和快播公司通过其运营的播放器软件,向公众提

法学理论论文-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

法学理论论文-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 内容提要: 在当前对外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越来越多的涉及到有关知识产权的争议和纠纷,随着对外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对我国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就显的格外重要。本论文通过对知识产权的概念、特点及分类标准进行分析,探讨对知识产权保护途径尤其是司法保护的方法进而论述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途径、司法保护含义。 知识产权是个人或集体对其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领域里创造的精神财富依法享有的专有权。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由于全球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客体范围和内容的不断扩大和深化,不断给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理论研究提出崭新的课题。而知识产权的概念是有关知识产权立法活动、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是一个必须明确的问题。因此,知识产权不但仍旧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和迫切需要深化研究的领域,我们对知识产权概念的研究十分必要,而且随着对它及其他问题的研究将不断澄清知识产权领域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并指导知识产权立法、司法和行政执法实践,使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理论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起来。 概括地说,我国知识产权学术界对知识产权的定义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范围说或列举说。知识产权概念的范围说或列举式说,源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第2条(8)款,又被对世界经贸影响力更大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 TRIPS)的第一部分第一条所重复。上述两个国际公约对知识产权划定的范围,是当今世界各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通例,迄今为止,多数国家的法理

专著、法律,乃至国际条约,都是从划定范围出发,来明确知识产权这个概念,或给知识产权下定议的。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第2条(8)款规定的知识产权定义,知识产权包括下列权利:1、与文学、艺术及科学作品有关的权利,即版权或著作权。2、与表演艺术家的表演活动、与录音制品及广播有关的权利,即邻接权。 3、与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一切领域的发明有关的权利,即专利权(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非专利发明的权利)。 4、与科学发现有关的权利。 5、与工业品外观设计有关的权利。 6、与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商号及其他商业标记有关的权利。 7、与防止不正当竞争有关的权利。 8、一切其他来自工业、科学及文学艺术领域的智力创作活动所产生的权利。TRIPS协议第一部分第1条2规定本协议知识产权是指本协议第二部分第1至7节中所包括所有权利,即1、版权与邻接权;2、商标 权;3、地理标志权;4、工业品外观设计权;5、专利权、6、集成 电路布图设计权;7、未披露过的信息权。根据上述国际公约给知识产权下的定义,知识产权是指发明、发现、作品、商标、商号、反不正当竞争等一切智力创作活动所产生的权利,"这是各国真正专家们多年讨论的结果" 。 (二)、概括说。我国不少学者采用以概括式的方法对知识产权进行定义。如高等学校法学统编教材《知识产权法教程》所下定义为:"知识产权指的是人们可以就其智力创造的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又如《知识产权法详论》对知识产权的定义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其从事智力活动而创造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再如《知识产权侵害赔偿》中使用的知识产权概念,是指智力成果的创造人依法享有的对其智力成果的权利和工商业活动中商业标记所有人对其商业标记的权利的总称,包括工业产权和著作权。 (三)、无形财产体系说。近几年来,有的学者认为以知识产权名义统领下的各项权利,并非都是来自知识领域,亦非都是基于智力成果而产生,知识产权的"知识"一词似乎是名不符实。因此该学者建议,参照无形资产的类别,在民法学研究

知识产权有关论文

对IT领域知识产权的初浅认识 内容摘要:当今社会,任何领域都或多或少的涉及到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无论饮食方面,音像行业,著作领域,创意行业,药业,软件业等都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就以自己往后发展的IT行业来讲,我们应该学习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以此维护自己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 关键词:IT行业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它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一样,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有些重大专利、驰名商标或作品的价值也远远高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 知识产权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在我国称为著作权)一共两部分。其中工业产权又可划分为专利权,商标权,商号权,产地标记权,商业秘密权等。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它具备专有性的特点,时间性的特点,地域性的特点,同时大部分知识产权的获得需要法定的程序,例如商标权的获得需要经过登记注册。 在当前这个网络发达,信息丰富,获取途径便捷,全球高新网络技术畅流的社会里,保护自己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俨然已成为当务之急。黑客的蔓延,无知群众的肆意下载,无良商家的随意仿冒贩卖渐渐地削弱了我们所拥有的智慧财富。同时,也潜移默化的给这个社会带来不良影响。身处这个快速发展的IT行业,作为自家人,更需去掌握该有的产权知识,并学会拿起手上的法律武器来使其在正规的轨道上行驶,切勿使之越轨,最终落得伤人害己。 IT领域的知识产权的认识 事实上,在IT行业里处处都有牵扯到知识产权这一块。就如当你发表一篇关于新网络技术的论文或写一本有关高新技术的书,而这篇论文或书籍在你之前并未有人发表过相关内容,这就会涉及到你的知识产权,也就是你所该拥有的著作权。再者,当你发明了某一高科技,或编写了某一新鲜的手机软件,这又会牵涉到你的知识产权。你应该申请专利权,不仅能从中获益,更是保护你智力劳动成果。 换句话说IT里知识产权的各项权法都是我们可能会碰及的。然而它所涉及的正是我们需要去面对的。下面是一些常见知识产权的小知识: 专利权与专利保护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根据我国专利法,发明创造有三种类型,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被授予专利权后,专利权人对该项发明创造拥有独占权,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和进口其专利产品。外观设计专利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和进口其专利产品。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当然,也存在不侵权的例外,比如先使用权和科研目的的使用等。专利保护采取司法和行政执法“两条途径、平行运作、司法保障”的保护模式。本地区行政保护采取巡回执法和联合执法的专利执法形式,集中力量,重点对群体侵权、反复侵权等严重扰乱专利法

知识产权法结课论文

知识产权法论文 摘要:本文围绕知识产权法的概念、地位进行事实分析,并选取三个典型的案例来阐述知识产权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由此总结自己的感想、启发。这不是普通的说理,而更具有较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关键词:著作权、创新、专利权、技术、商标法 一、关于著作权的案例分析 1.案例背景: A市文化局干部李某在业余时间爱好摄影。2014年李某趁到西藏旅游之际,拍摄了几十张反映西藏风光的照片。之后,他精选了十张照片(题为:雪域风情)于2015年初投寄给《旅游》杂志编辑部。该杂志在2015年第四期登载了其中的六张照片,其余四张未退稿。2015年11月,青山书社就编辑年历一事,找到《旅游》杂志编辑部,请求提供照片。《旅游》杂志编辑部未征求李某意见便把其余的四张照片提供给了该书社。 同年12月,编辑部以代转名义从青山书社领取稿酬2000元,但实际上并未转交给李某。李某看到“雪域风情”照片被印到年历上之后,于2016年2月向版权局投诉,要求解决著作权及稿酬问题。 2.案例分析: 分析这个案例得知,李某的著作权遭到侵犯。其摄影作品的发表权和获得报酬权未得到承认和肯定。《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规定:“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因此,所谓发表权,是指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所谓获得报酬权,是指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权人以各种形式使用作品或者许可他人使用作品,自己获取经济报酬的权利。 因此,李某对其拍摄的照片享有发表权,即其有权决定是否将其摄影作品公之于众,并有权决定通过何种方式发表作品。从其将照片投寄到《旅游》杂志编辑部可以看出,他已经明确决定通过《旅游》杂志将照片以刊载的方式发表,而不是通过其他方式。同时,他也未授权编辑部可以许可第三人以其他方式发表其摄影作品。编辑部在未征求李某意见的前提下,擅自将剩余的四张照片交由青山书社以挂历的形式发表,侵犯了李某

知识产权论文

盗版软件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 摘要: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几乎每个领域都与计算机挂钩,计算机应用能力对每个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人们对于各种各样的软件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在中国,虽然软件市场极其大,但软件市场发展情况却不容乐观,盗版软件占据了软件的大部分市场。本文将通过对我们生活中所接触到的软件和我们使用盗版软件的情况进行探讨,研究盗版软件横行的原因,同时也对中国软件向正版方向发展提出构想。 关键词:软件盗版需求市场

第1章软件盗版现象 1.1校园中存在的软件盗版现象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应用能力如今已成为大学生必备的一项技能,因此,各大学都相应的开设了各种计算机课程,大学对于软件的需求量绝对是非常多的。当打开学校机房的电脑时,你总能够看到桌面上各种各样的软件,如果要为学校所有电脑都装备这些软件代价无疑是非常大的,但学校理应为教学设施买账,那么学校真的是购买了正版软件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以上海大学为例。上海大学的学生可以在学校资源网站上下载例如微软的正版,ofiice等正版软件,然而这些软件数量是极少的。那么上大机房电脑中的软件必定是有盗版的。 例如,在工程制图课中AutoCad是必学的一个软件,当你进入机房使用这个软件的时候,每次都会弹出填写序列号的窗口,这意味着该软件并未被购买。老师会教你如何去破解这个软件,然后你才能正常地使用它。又如上大计算机课程资源网上传作业用的Flashfxp,当下载使用该软件时,会跳出提示为“该软件试用期30天”的窗口,然而无论过多少天,该软件仍可使用。

1.2盗版软件的传播 在网络还不发达的时候,盗版软件传播主要是通过盗版光盘,而在如今网络发展迅速,网络共享的效率远远超过光盘的效率,人们获取盗版软件的主要途径就是网络了。盗版软件网站、云盘共享、p2p资源网站无疑是盗版软件的有力推动者,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一个人共享了一个软件,这个软件便会以指数增长速度传播。 以我个人使用盗版软件的凡是来看,首先,我会到最热的盗版软件网站上去搜索相应软件,如果找不到,再转到相应软件的百度贴吧浏览资源共享贴,通常每一个软件贴吧都能找到这样的帖子,你会得到一个下载链接从而获得这个软件。而在安装电脑系统时,我会通过淘宝网以极低的价格购买一个系统序列码来获取正版的权限。 第2章盗版软件肆虐的原因分析 2.1盗版软件的优点 2.1.1使用盗版软件原因调查 如图,为一个样本为42的关于“使用盗版软件的原因”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几乎所有人使 用盗版软件的原因是因为成本低,一半是因为下载盗版软件比较方便

知识产权论文及心得

八周的课程,短暂而充实。之前的我,对于知识产权没有什么概念,通过老师的悉心讲解,使我对知识产权有了一定的认识。 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或法人等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其从事智力创作或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又称为“智力成果权”、“无形财产权”,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商标以及工业品外观设计等方面组成的工业产权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组成的版权(著作权)两部分。下面就谈谈我对专利权、著作权、商标以及商业机密的认识。 一、专利权 首先我们来谈谈专利权。最近两年三星和苹果的对掐,其赔偿金额之大,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映像,也说明了专利保护和避免专利侵权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工学硕士,以后对于专利的申请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这一部分也是我最关注的。于是我对专利的定义、申请以及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一定的了解。 我国的专利法规定: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要想获得专利权,首先得满足一定的条件。法律意义上的发明与日常生活中的发明含义是不完全相同的。我国法律对发明有明确的定义:“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这也是专利申请的一个重要的条件。而且专利申请还具有先申请原则,因为专利权是一种独占权、排他权,因此同一发明一般只能确定一位专利权享有人,所谓先申请原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就同样

的发明申请专利时,专利授予最先申请的人。专利权人享有独占实施权、进口权、转让权、实施许可权、使用标记权。当专利权人的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可以请求专利管理机关进行处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与这些权利对应的,是专利权人的义务,我国规定,专利权人有两大义务:缴纳专利年费、公开发明创造。 二、著作权 著作权是指作者依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的总和。此项权利具有排他性,除法律另有规定外,非经著作权人的许可或让与,他人均无权行使。 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而且,合理使用的作品一般必须是已发表的,对于未发表的作品,一般不得进行合理使用。而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指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又无法律依据,擅自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权作品的行为。侵犯著作权轻者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例如: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2、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情节严重的还有可能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例如: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 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知识产权法论文

如何合理使用商标权保护商标 学院:理学院学号:090121326 姓名:林莉芳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翻腾而至,知识产权日益凸显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商标是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产物,在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商标侵权也在蔓延滋生,因此商标保护,特别是驰名商标保护越来越受到国家的保护。商标权也被赋予商标注册人应有的权限,这也要求商标注册人合理使用所享有的权利。 关键字:知识产权,商标,保护 商标作为商品(包括服务)的标志,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功能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备。但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滋生出一系列问题,商标侵权,抢注等问题频繁发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商标成为完善商标法的推进剂。商标权,商标法都须进一步完备。现就如何保护商标,及商标权限敞开论述。 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上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务上采用的,用于区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具有显著特征的标志,是现代经济的产物。商标意义和作用的发展变化,新的观念突破、新的理论构建和新的制度设计,商标成为一种文化标志,品牌代表了文化和理念。商标法中的某些基本问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消费者、生产者、法官的心理状态、意识的差异和不确定。然而学界对商标依然不够重视,很少有主流学者研究这一领域,普遍认为商标比较简单,从而忽略它。深入研究则发现它其中也有很多疑难问题,有很多不确定性。 商标之所以成为一种无形财产权,在于其代表一定的经济价值,此种经济价值来源于生产商制造的商品具有一定的品质保证或生产商通过大量的广告宣传营造的品牌效应,消费者通过识记商标购买该生产商的商品。若发生混淆,则会对商标所有人的销售量造成影响,并进一步带来经济损失,同时,不正当使用人的销售量会因为利用他人商标而上升并创造利润,商标的使用影响了当事人双方财产的损失,因此商标成为所有人的财产权,受到法律保护。商标保护是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的重要机制.商标法修改应当从商标注册、使用到保护的全过程贯彻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的立法宗旨.商标注册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对抢注他人在先使用的商标者不仅应撤销注册.而且要给予罚款;不得超越注册商标专用权范围使用注册标记,违者以冒充注册商标论,除责令改正外并应处以罚款;不得擅自改变注册商标标识;使用注册商标要附加注册标记,否则在侵权诉讼中不能获得损害赔偿;要强化对注册商标的保护,对故意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侵权行为,特别是再犯,可判处三倍以下惩罚性赔偿和合理的律师费;假冒注册商标本身就属于性质严重的行为,不应以"情节严重"、"数额较大"为犯罪构成要件,以充分发挥刑法在保护商标权中的威慑作用. 商标的主要特点在于显著性,主要功能在于识别性,对商标进行保护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消费者将不同生产者的产品混淆,其本质就是对商标背后商誉的保护。因此商标权保护的基本依据是避免混淆,以混淆作为商标侵权的判定标准,在传统商标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制止“混淆的可能”是商标保护的核心问题,正如欧共体法院一再指出的那样,“要使商标在一个不受扭曲的竞争中充分发挥它

科技论文写作期末作业

科技论文写作期末作业 摘要:不知不觉,为期10周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结束了。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是啊,只有通过不断的总结,才能及时将所学知识整合到已经掌握的知识体系里,使其真正成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正是基于这种理念,作者从词汇、语法、专业知识以及在科技论文阅读和写作的技巧四个层面对这10周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以期达到有所收获的目标。 1.论文写作方面的收获 1.1概述 在这10周里,教员系统并详细的对科技论文的各个部分的结构及其作用进行了讲解和分析。现将收获总结如下。 1.1.1 写科技论文的步骤 1)Choose a topic。选定题目; 2)Gather information。搜集信息; 3)make an outline. 列提纲; 4)Write the paper. 开始写论文。 1.1.2 题目的作用 1)Generalizing the text; 总结全文; 2)Attract the reader; 吸引读者; 3)Facilitating the retrieval; 使文章容易被检索。 注意事项: 科技论文的题目应该符合ABC原则;A is Accuracy, B is Brevity, C is Clarity. 也即准确,简洁,清楚。 在科技论文写作时,论文的题目可以:以目的为主,以对象为主,以方法为主,以结果为主,以论点为主。 为了表示强调,论文的题目可以全部大写;或者首字母大写。但是对于单词长度小于3-4字母的单词,则应小写。 1.1.3 摘要的作用 摘要是作者用简练的语言将文章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因此在读科技论文时,应该先读摘要来确定文章是不是自己所需要的。这样会避免浪费时间。 摘要的结构:一般摘要有三大部分,topic sentence,supporting sentence,conclusion sentence. Topic sentence的作用是挑明文章的主题,作者往往在这个句子中讲明在此文中作

论文写作 程幼强 结课作业 高分范文

Academic Writing Introduction, review of literature, methodology,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are five chapters of academic writing. And each of them has several parts. Introduction is the first chapter, and it involves seven parts. Need for the study is the first part and the base of the whole article. It means that when researchers do some studies, they need to find out that what has been done and what has not and try to fill the gap. The second part i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n this part, we should know what we are to do and what we are going to study. When we figure out what the study would be about, the research question should be decided. So research question is the third part. It crystallize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Hypothesis is the fourth thing we need to do. We need to assume the results of the of the research question. If hypothesis is the same as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the hypothesis is called null hypothesis. And the other type of hypothesis is directional hypothesis. Definitions of terms are the fifth thing we need to determine. The whole study should be expressed at a definite frame. And then, we need to clarify who will benefit from the study. It is the sixth part we are to do. For example, the people who are afraid of heights would benefit from the study about acrophobia. The last part of introduction is organization of the study. We need to focus on the form of the study.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he second chapter of academic writing, is an extended need for the study. In this chapter, we need to clarify who has done what and what has been achieved so far to find out what has not been done then to find out what to do. The review of literature involves four parts. It consists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oretical background, related research and summary. Historical ground is about the important historic change instead of the simple common things. Theoretical background is the entire treatise and the theories related to the study. The related research is all the previous achievements about the study. And the last part of review of literature is summary. The description of knowledge is specific on condition that you realize them all. However, in China, this chapter is not easy to finish. First, the ethos of the academic circle is not clean and honest enough. The study is used as a tool to make money. Second, just as Hegel, the philosopher in Germany, said that there is not any philosopher in China. The philosophers in China focus on the social origin and human source, and so-called philosophers in China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management of state affairs. And the last reason is that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cracked down on the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It is said that there is not any scholar in China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Methodology is the third chapter of academic writing. It introduces the methods or procedures of study. The first part of methodology is research design is divided into two types: one is study about current politics, and the other one is about analyses mentally. In foreign, scholars of high tone would like to do the study about current politics, and the primary scholars generally do the study about analyses mentally. This situation is based on the difficulty level of the study. However, in China, the situation is opposite. And difference let China fall behind the foreign in humanities. Researchers need to choose a scientific method to do the study. The second part of methodology is samp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