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

实验名称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

实验类型验证(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学院名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年级班级2012级电信3 班开出学期2014-2015上期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蒋行达成绩

2014 年11 月22 日

实验二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三种工作状态,功率、效率计算。

2、掌握丙类功率放大器性能的测试方法。

3、观察集电极负载、输入信号幅度与集电极电压EC对功率放大器工作情况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

1、示波器

2、高频信号发生器

3、万用表

4、实验板2

三、预习要求

1、复习功率放大器原理及特点。

2、分析图2-2所示的实验电路,说明各元器件作用。

四、实验内容

1、用示波器观察功率放大器工作状态,尤其是过压状态时的集电极电流凹陷脉冲。

2、观察并测量集电极负载变化对功率放大器工作的影响。

3、观察并测量输入信号幅度变化对功率放大器工作的影响。

4、观察并测量集电极电源电压变化对功率放大器工作的影响。

五、基本原理及实验电路

高频功率放大器是通信系统中发送装置的重要组件。它的作用是放大信号,使之达到足够功率输出,以满足天线发射或其他负载的要求。它的主要技术指标有:输出功率、效率、功率增益、带宽和谐波抑制度(或信号失真度)。

1、基本原理

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是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其效率高低与放大器的工作状态有直接的关系。放大器工作状态可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等。图2-1 表示了不同Ube时,谐振功率放大器不同工作状态的基极电压和集电极电流波形。

当工作点在Q 和Q/输入Ub1m、Ub2m时,工作点Q 和Q/在转移特性的线性段,调谐功率放大器工作在甲类。甲类工作状态理想效率为50%。此时晶体管需要正偏置。

当工作点在移至Q//输入Ub3m时,晶体管只在输入信号的正半周时导通,集电极电流是周期性电流脉冲,调谐功率放大器工作在乙类。乙类工作状态理想效率为78.5%。此时晶体管不需要偏置。

当工作点在移至Q///(此时晶体管为负偏置)输入Ub4m时,晶体管导通时间进一步缩短,调谐功率放大器工作在丙类。丙类工作状态理想效率为90%。

放大器工作在乙类、丙类效率固然提高了,但集电极电流波形为余弦脉冲,失真愈来愈严重,各次谐波输出对基波的干扰不可避免。由于并联谐振回路有选频、滤波能力,因此输出的是基本不失真的余弦信号。

甲类功率放大器适合作为中间级或输出功率较小的末级功率放大器,丙类功率放大器通常作为末级功放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率。

本次实验主要研究以甲类谐振功率放大器为推动级,以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为末级的混合功率放大器。

2、主要性能指标

①输出功率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是指放大器负载RL上得到的最大不失真功率。

即(2-1)

式中,uL为负载上的有效电压,可通过高频毫伏表测量而得值,RL为为负载阻值。

②效率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总效率主要由晶体管集电极的效率(集电极效率)和输出

网络的传输效率决定。输出网络的传输效率通常由电感、电容等在高频工作时产生一定损耗而引起。放大器的能量转换效率主要由集电极效率所决定。所以常将集电极的效率视为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效率,用η表示,即

(2-2)

3、实验电路

由于丙类工作状态的效率最高,因此本实验电路输出级工作在丙类工作状态,具体见图2-2。它由两级单调谐放大器组成的推动级和工作在丙类工作状态的末级输出级组成。V1、V2组成两级前置放大器,CT1、CT2用以调谐,A、B点作为这两级的输出测试点。V3为末级丙类功率放大器。其中,R10为发射极直流负

反馈电阻,与C7、高频扼流圈L4组成射极自给偏压环节,基极偏置电压Eb利用发射极电流的直流分量IE0在R10上产生的压降来提供。为了避免R10上产生交流负反馈,需设置时间常数R10C7>(3~5)/f0。射极自给偏压环节可以自动维持放大器稳定工作,当激励信号加大时,负偏压加大,IE0相对增加量减小,这实质上就是直流负反馈的作用,可以使放大器工作状态变化不大。缺点是由于R10上建立了一定大小的直流偏压,减小了电源电压利用率。因此R10不宜取得过

大,以免影响放大器的输出功率。而且在高频工作时,发射极很难完全接地(如,R10=10W,C7=100pF,信号频率6.5MHz,则C7未对R10构成充分旁路),故在频率很高的丙类功放中使用较少。C6、L3组成输入端串联谐振回路,对信号中心频率谐振,从而起到选频作用,C6同时还起隔直流作用。L5是高频扼流圈,提供集电极回路的直流通路。C8是隔直电容。C9、L6组成输出端L型匹配网络,使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与负载匹配。C12、C13、L8为电源退耦电路(集电极串馈电路)。E 点可近似作为集电极电流iC波形的测试点。

图2-2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

六、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调谐

将实验板电源接成+12V,负载接75Ω,从实验板的输入端IN 端输入

f=6.5MHz、Vip-p=120mV(通过示波器测量获得)的信号,将示波器接至输出端OUT 处,调节可变电容CT1,使示波器的输出为最大值。再调节CT2,使示波器的输出为最大值。需要时,亦可再反复调节CT1、CT2,使输出幅度最大。

上述的调谐过程也可利用频率特性测试仪完成。

2、三种工作状态的观察三种工作状态是指欠压、临界和过压。

示波器CH1接OUT 端,CH2 接E 点即发射极电阻R10两端(因发射极电压波形与集电极电流波形相同)。改变信号幅度,观察放大器输出波形(OUT 端)和集电极电流波形(E 点),可发现,随着输入信号幅度的增大,在一定范围内,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幅度和集电极电流脉冲幅度亦随之增大,说明放大器工作于欠压状态。当输入信号幅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幅度增长缓慢,而集电极电流脉冲则出现凹陷,说明放大器已进入到过压状态。

画下所观察到的欠压、临界和过压时的集电极电流脉冲波形。

3、不同特性的观察

(1)负载特性

Vip-p=120mV(峰峰值)。RL分别取50Ω、75Ω和120Ω,测各工作电压并填入表2-1相应位置。

(2)振幅特性

改变输入端电压Vi=80mV,重复“内容(1)”。

(3)集电极特性

断开C、D,将D 点直接与“+5V”连接,使末级功率放大器集电极电源改为+5V,重复“内容(1)、(2)”

Ic0:输出级电源工作电流 PS :输出级电源供给总功(=EcIC0) PL :输出功率(=Vo2/2RL ),这里 Vo 为输出电压有效值 η:集电极效率

七、数据分析要求及思考题

1、 根据实验测量结果,计算各种情况下IC0、PS 、PL 、η。

2、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说明集电极负载、输入信号幅度、集电极电源电压对功率放大器工作的影响(工作状态、输出电压、电流波形、功率、效率) 。

答:由表格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出在Ec 和Vip-p 不变时,输出功率和输出效率的大小与集电极负载R L 成反比;当R L 一定时,输出功率和输出效率的大小与输入信号幅度、集电极电源电压成反比,输出电压幅度随着信号的增大先增大到一定的幅度再缓慢增大,说明此时的工作状态由欠压区过渡到了过压区,而电流波形的幅度是先增大后出现凹陷。 八、实验说明

在调谐时可能出现信号的失真,可以适当降低输入信号的幅度。 九、实验总结

此次高频实验,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验过程中,发现在自身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说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的使用不熟练,很大程度上放慢我实验的进程,通过这次实验,我巩固了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基本使用原理三种状态,功率、效率的计算,勒戒怎么去测其性能指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 实验名称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 实验类型验证(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学院名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年级班级2012级电信3 班开出学期2014-2015上期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蒋行达成绩 2014 年11 月22 日

实验二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三种工作状态,功率、效率计算。 2、掌握丙类功率放大器性能的测试方法。 3、观察集电极负载、输入信号幅度与集电极电压EC对功率放大器工作情况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 1、示波器 2、高频信号发生器 3、万用表 4、实验板2 三、预习要求 1、复习功率放大器原理及特点。 2、分析图2-2所示的实验电路,说明各元器件作用。 四、实验内容 1、用示波器观察功率放大器工作状态,尤其是过压状态时的集电极电流凹陷脉冲。 2、观察并测量集电极负载变化对功率放大器工作的影响。 3、观察并测量输入信号幅度变化对功率放大器工作的影响。 4、观察并测量集电极电源电压变化对功率放大器工作的影响。 五、基本原理及实验电路 高频功率放大器是通信系统中发送装置的重要组件。它的作用是放大信号,使之达到足够功率输出,以满足天线发射或其他负载的要求。它的主要技术指标有:输出功率、效率、功率增益、带宽和谐波抑制度(或信号失真度)。 1、基本原理

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是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其效率高低与放大器的工作状态有直接的关系。放大器工作状态可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等。图2-1 表示了不同Ube时,谐振功率放大器不同工作状态的基极电压和集电极电流波形。 当工作点在Q 和Q/输入Ub1m、Ub2m时,工作点Q 和Q/在转移特性的线性段,调谐功率放大器工作在甲类。甲类工作状态理想效率为50%。此时晶体管需要正偏置。 当工作点在移至Q//输入Ub3m时,晶体管只在输入信号的正半周时导通,集电极电流是周期性电流脉冲,调谐功率放大器工作在乙类。乙类工作状态理想效率为78.5%。此时晶体管不需要偏置。 当工作点在移至Q///(此时晶体管为负偏置)输入Ub4m时,晶体管导通时间进一步缩短,调谐功率放大器工作在丙类。丙类工作状态理想效率为90%。 放大器工作在乙类、丙类效率固然提高了,但集电极电流波形为余弦脉冲,失真愈来愈严重,各次谐波输出对基波的干扰不可避免。由于并联谐振回路有选频、滤波能力,因此输出的是基本不失真的余弦信号。 甲类功率放大器适合作为中间级或输出功率较小的末级功率放大器,丙类功率放大器通常作为末级功放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率。 本次实验主要研究以甲类谐振功率放大器为推动级,以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为末级的混合功率放大器。 2、主要性能指标 ①输出功率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是指放大器负载RL上得到的最大不失真功率。 即(2-1) 式中,uL为负载上的有效电压,可通过高频毫伏表测量而得值,RL为为负载阻值。 ②效率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总效率主要由晶体管集电极的效率(集电极效率)和输出 网络的传输效率决定。输出网络的传输效率通常由电感、电容等在高频工作时产生一定损耗而引起。放大器的能量转换效率主要由集电极效率所决定。所以常将集电极的效率视为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效率,用η表示,即 (2-2) 3、实验电路 由于丙类工作状态的效率最高,因此本实验电路输出级工作在丙类工作状态,具体见图2-2。它由两级单调谐放大器组成的推动级和工作在丙类工作状态的末级输出级组成。V1、V2组成两级前置放大器,CT1、CT2用以调谐,A、B点作为这两级的输出测试点。V3为末级丙类功率放大器。其中,R10为发射极直流负 反馈电阻,与C7、高频扼流圈L4组成射极自给偏压环节,基极偏置电压Eb利用发射极电流的直流分量IE0在R10上产生的压降来提供。为了避免R10上产生交流负反馈,需设置时间常数R10C7>(3~5)/f0。射极自给偏压环节可以自动维持放大器稳定工作,当激励信号加大时,负偏压加大,IE0相对增加量减小,这实质上就是直流负反馈的作用,可以使放大器工作状态变化不大。缺点是由于R10上建立了一定大小的直流偏压,减小了电源电压利用率。因此R10不宜取得过

实验三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

实验三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于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2.研究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观察三种状态的脉冲电流波形。 3.了解基极偏置电压、集电极电压、激励电压的变化对于工作状态的影响。 4.掌握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计算与设计方法。 二。预习要求: 1.复习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熟悉并分析图3所示的实验电路,了解电路特点。 三.电路特点及实验原理简介 在高频范围内为获得足够大的高频输出功率,必须采用高频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主要用于发射机的未级和中间级,它将振荡产生的信号加以放大,获得足够高频功率后,再送到天线上辐射出去。另外,它也用于电子仪器作未级功率放大器。 高频功率放大器要求效率高,输出功率大。丙类放大器它是紧紧围绕如何提高它的效率而进行的。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率范围一般为几百kHz —几十MHz 。一般都采用LC 谐振网络作负载,且一般都是工作于丙类状态,如果要进一步提高效率,也可工作于丁类或戊类状态。 1.电路特点 本电路的核心是谐振功率放大器,在此电路基础上,将音频调制信号加入集电极回路中,利用谐振功率放大电路的集电极调制特性,完成集电极调幅实验。当电路的输出负载为天线回路时,就可以完成无线电发射的任务。为了使电路稳定,易于调整,本电路设置了独立的载波振荡源。 2.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参见图1。 谐振功率放大器是以选频网络为负载的功率放大器,它是在无线电发送中最为重 R L i

要、最为难调的单元电路之一。根据放大器电流导通角的范围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等类型。丙类功率放大器导通角θ<900,集电极效率可达80%,一般用作末级放大,以获得较大的功率和较高的效率。 图1中,V bb为基极偏压,V cc为集电极直流电源电压。为了得到丙类工作状态,V bb 应为负值,即基极处于反向偏置。u b为基极激励电压。图2示出了晶体管的转移特性曲线,以便用折线法分析集电极电流与基极激励电压的关系。V bz是晶体管发射结的起始电压(或称转折电压)。由图可知,只有在u b的正半周,并且大于V bb和V bz绝对值之和时,才有集电极电流流通。即在一个周期内,集电极电流i c只在-θ~+θ时间内导通。由图可见,集电极电流是尖顶余弦脉冲,对其进行傅里叶级数分解可得到它的直流、基波和其它各次谐波分量的值,即: i c=I C0+ I C1m COSωt + I C2M COS2ωt + … + I CnM COSnωt + … bm bb bz U V V COS + = θ 求解方法在此不再叙述。为了获取较大功率和有较高效率,一般取θ=700~800左右。 图中,V1、V2构成了独立的石英晶体振荡电路,为实验提供了稳定的载波信号,大大方便了电路的调整。V3为推动级,为末级功放电路提供足够的激励电压。V4构成丙类谐振放大电路。为了能较好的演示功放电路的负载特性,较为方便的观察脉冲电流,本电路采用了独立的偏置电路,由R P2、R15、R14构成的分压器对-12V进行分压,为功放级提供适当的负偏压,确保工作在丙类状态。R L为负载电阻,在负载电阻和功放电路集电极之间采用变压器电路,以完成负载和集电极之间阻抗变换。在功放输出级电路中设置了三个跳线短路端子J2、J3和J4。J3可完成+12V电源和+6~9V可调电源之间的转换,以观察集电极调制特性以及完成调幅电路的实验。J2是为了观察负载特性而设置的,当J2断开时,在R16上可直接观察到脉冲电流波形,从而可较为直观的观察到负载特性,便于加深对于谐振功率放大电路的理解。而J2短接时,可得到稍大一些的输出电压。J4是为了在集电极回路中加入低频调制信号而设置的。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熟悉丙类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其工作原理; 2.掌握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3.实现一个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和调试。 二、实验原理 1.丙类放大器 丙类放大器是一种功率放大器,其输出信号的一个部位接近正弦波而另一部分则大约失真。丙类放大器又称为开关放大器,工作原理如下: (1)若输入的信号为负半周期,管子导通,输出便接近0V; (2)若输入信号为正半周期,管子截止,输出电压取决于负载电路。 (3)由于丙类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只在正半周期时才产生,故功率效率可达90%以上,但其输出信号存在失真,因此丙类放大器多用于功率放大应用中。 2.高频功率放大器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特点是恢复时间低,速度快、功率输出大,其主要应用在收音机、电视机、雷达、电子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中,其原理如下: 高频功率放大器具有放大频率宽、能量转换效率高、输入输出匹配好、频率稳定性好、体积小、功率大等特点。其主要应用在无线通信、信号干扰、雷达和通信等电子设备中。 三、设计内容 1.电路图设计 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调试原理如下: (1)采用驱动单一管子的电路,以避免传输相位问题,同时 减少了对驱动器电路的要求。 (2)采用变压器耦合方式,从低频端口把信号发送到功率放 大器,减少了对驱动信号源的要求。 (3)采用反馈电路,对稳定性及主动去谐增益方面起到较好 的作用。 2.实验步骤 (1)根据所设计的电路图,依据实际元器件参数选择合适型号、参数元器件进行组装,拼装好整个高频放大器的主板电路。

(2)在采用反馈电路的前提下,测试电路器件的频率特性,应适当减小反馈电压以提高增益。 (3)根据反馈电路实验条件测量出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增益、谐波失真等有关参数,得出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实验结果及分析如下: 1.功率输出 本次实验所测试电路的功率输出可达到40W的功率输出。 2.增益 本次实验所测试电路的增益为30dB左右,符合预期结果。 3.谐波失真 本次实验所测试电路的谐波失真较小,随着加载电阻的不同,谐波失真度数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可以满足实际需求。 五、实验心得 本次实验通过实际的设计、调试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使我更加深入了解了丙类功率放大器和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

实验一 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

实验一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 在高频范围内为获得足够大的高频输出功率,必须采用高频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主要用于发射机的未级和中间级,它将振荡产生的信号加以放大,获得足够高频功率后,再送到天线上辐射出去。另外,它也用于电子仪器作未级功率放大器。 高频功率放大器要求效率高,输出功率大。丙类放大器它是紧紧围绕如何提高它的效率而进行的。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率范围一般为几百kHz—几十MHz。一般都采用LC谐振网络作负载,且一般都是工作于丙类状态,如果要进一步提高效率,也可工作于丁类或戊类状态。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调试技术。 2.熟悉负载变化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及各指标的测试方法。 3.掌握输入激励电压,集电极电压,基极偏置电压变化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二)实验要求 1.认真阅读本实验教材及有关教材内容。 2.熟悉本实验步骤,并画出所测数据表格。 3.熟悉本次实验所需仪器使用方法。 (三)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本次实验原理及原理图。 2.认真整理记录的测试数据及绘出相应曲线图。 3.对测试结果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减少实验误差的方法。 4.详细记录在调谐和测试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和问题,并进行故障分析,说明排除过程和方法。 5.本次实验收获,体会以及改进意见。 二、实验仪器及实验板 1.双踪示波器(CA8020)一台 2.高频信号发生器(XFG-7)一台

3.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 一台 4.数字万用表 一块 5.超高频毫伏表(DA22) 一台 6.直流毫安表 一块 7.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实验板 一块 三、实验原理及公式推导 高频谐振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使电路输出功率大,效率高;主要特点是用谐振回路来实现阻抗变换,并且为了提高效率常工作在丙类状态。 高频功率放大器一般有两种:窄带高频功率放大器和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前者由于频带比较窄,故常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所以又称为谐振功率放大器。而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路则是传输线变压器或其它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以高效率,小失真得到较大输出功率。因此一般都工作在丙类状态。其导通角小于π,其通角小于π/2。 如图1所示是丙类功率放大器原理图。图中LC 谐振回路为集电极的负载,c E 为集电极直流电源,b E 为基极负偏置电源。b U 是高频输入信号,t U U bm b ωcos = 可见,只有输入信号电压足够大时,即b b b E E U '+>(b E '为晶体管截止偏压)时晶体管才导通。显然电流的通角<π/2,集电极电流C I 呈脉冲形状,这个电流经集电极谐振回路选出C I 的基波分量1C I ,再经过变压器耦合,在L R 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基波功率,从而实现了丙类功率放大。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失谐后果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失谐后果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失谐后果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雷达、医疗设备等领域。失谐是指输入和输出电路之间的阻抗不匹配,导致功率放大器无法正常工作。失谐会对功率放大器的性能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下面将详细介绍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失谐后果。 首先,失谐会导致功率放大器的效率降低。在失谐状态下,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之间存在阻抗不匹配,导致部分输入信号无法被放大器正确处理。这样一来,输入信号无法完全转化为输出信号,功率放大器的效率会明显下降。效率的降低不仅会浪费能量,还会带来额外的热量,影响设备的稳定性和寿命。 其次,失谐会导致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下降。在失谐状态下,功率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特性会发生变化,无法实现理想的线性放大。这样一来,输入信号在经过功率放大器时可能会出现非线性失真现象,使得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不再保持一致。线性度下降会严重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导致通信系统的误码率增加,甚至影响到无线通信的可靠性。

此外,失谐还会导致功率放大器的带宽变窄。在失谐状态下,功率放大器无法有效地传输高频信号,导致输出信号的频率范围受限。带宽的变窄会限制功率放大器的应用场景和传输能力,降低设备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另外,失谐还会引起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波动。在失谐状态下,输入和输出之间存在反射波,导致输出功率不稳定。这种波动会对通信系统产生干扰,影响到接收端对信号的解调和处理。尤其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功率波动会导致通信质量下降,降低通信距离和可靠性。 最后,失谐还会对功率放大器的工作温度产生影响。在失谐状态下,功率放大器由于效率降低而产生更多的热量。这样一来,功率放大器的工作温度会升高,可能超过设备能够承受的范围。过高的工作温度会导致设备故障、损坏甚至起火等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失谐后果是多方面的。失谐会降低功率放大器的效率、线性度和带宽,引起输出功率波动,并对工作温度产生影响。因此,在设计和使用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时,需要注意阻抗匹配和失谐问题,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可靠性。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2——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2——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 实验目的: 1. 学习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2. 掌握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3. 验证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性能。 实验原理: 丙类功放器是一种在放大器的输出段设有截止偏压的放大器。其主要特点是效率高、失真小、输出功率大,因此,在广播、通信、雷达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实验步骤: 1. 按照图1所示连接电路。 2. 调整可变电容器C1的值,使电路在工作频率上谐振。 3. 将信号源接入电路的输入端,调整可变电阻R3的值,使输出端的电压最大。 4. 在三极管的发热体上放置热敏电阻,测量其电阻值,计算其温度。 5. 调整信号源输出频率,测量输出端的电压值,记录数据。 6. 计算电路的功率增益、效率、输出功率等参数。

1. 电源电压:12V 2. 工作频率:1MHz 3. 可变电容器C1的值:10pF 4. 可变电阻R3的值:10kΩ 5. 发热体上的热敏电阻电阻值:100Ω 6. 发热体温度:25℃ 7. 输出功率:2.5W 8. 功率增益:6dB 9. 效率:65% 实验分析: 1. 在C1的值确定的情况下,可通过变频电源调整工作频率,使电路在工作频率上谐振,从而提高电路的效率。 2. 随着输出功率的增加,三极管发热体的温度也会相应升高,从而导致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发生变化。可以通过测量热敏电阻的电阻值,计算发热体的温度。 3.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数据对电路性能进行评估,验证了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性能良好,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习了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其工作性能。这对我今后从事电子工程相关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仔细操作、认真记录数据,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

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工作作原理,掌握丙类放大器的计算与设计方法。 2.了解电源电压V C 与集电极负载对功率放大器功率和效率的影响。 二、实验主要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扫频仪 3.高频信号发生器 4.万用表 5.实验板G 2 三、预习要求 1.复习功率谐振放大器原理及特点。 2.分析图2-1所示的实验电路,说明各元器件作用。 四、实验原理 丙类功率放大器通常作为发射机末级功放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率。本实验单元模块电路如图2-1所示。该实验电路由两级功率放大器组成。其中VT1、L1与C T 1、 C2组成甲类功率放大器,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其中R1、R2、R13、R4组成静态偏置电 阻。L2与C T 2、C5组成的负载回路与V2组成丙类功率放大器。甲类功放的输出信号作为丙放的输入信号。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实验电路见图2-1,按图接好实验板所需电源,将C 、D 两点短接,利用扫频仪调回路谐振频率,使其谐振在6.5MHz 的频率上。 图2-1 功率放大器(丙类)原理图 IN +12V

2.负载51Ω,测I0电流。在输入端接f=6.5MHz、Vi=120mV信号,测量各工作电压,同时 3.示波器测量输入、输出峰值电压,将测量值填入表2.1内 表 2.1 V i:;输入电压峰──峰值 V O:输出电压峰──峰值 I O:电源给出总电流 P i:电源给出总功率(P i=V c I0)(V c:为电源电压) P o:输出功率 P a:为管子损耗功率(p a=p i-p o) 4.加75Ω负载电阻,同2测试并填入表2.1内。 5.加120Ω负载电阻,同2测试并填入表2.1内。 6.改变输入端电压V i=84mV, 同2、3、4测试并填入表2.1内。 7.改变电源电压V C=5V,同2、3、4、5、测试并填入表2.1内。 六、实验报告要求 1.据实验测量结果,计算各种情况下I0、P0、P i、η。 2.说明电源电压、输出电压、输出功率的相互关系。 3.总结在功率放大器中对功率放大晶体管有哪些要求。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 1. 背景 1.1 功率放大器的概念 功率放大器是电子电路中的一种重要元件,用于将信号的能量放大到需要的水平。其中,丙类功率放大器是一种高效率的功率放大器,适用于需要驱动高频负载的应用,如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等领域。 1.2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设计和验证一个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验测量其性能参数,例如功率增益、频率响应等。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评估该丙类功率放大器在特定应用中的适用性,并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2. 分析 2.1 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丙类功率放大器通过将输入信号分成正半周和负半周,在对应的半周中分别通过NPN型和PNP型晶体管进行放大。这样可以减小放大器的交叉变形失真,提高整体的效率。 2.2 设计方案 本实验中,我们选取了一个频率为f的输入信号,通过一个调制电路将其分成正半周和负半周。然后,将这两个信号分别输入到NPN型和PNP型晶体管,进行放大,并通过LC滤波网络去除输出信号中的高频噪声。最后,通过适当的负载电阻将输出信号传递给负载。 2.3 预期结果 我们预计实验结果中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功率放大器的频率响应特性:通过测量在不同频率下的输出功率来验证放大器的频率响应特性。 •功率增益的测量:通过测量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功率差来计算功率增益。 •效率的测量:通过测量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的比值来计算放大器的效率。•THD(总谐波失真)的测量:通过测量输出信号中各谐波的功率来计算THD,并评估放大器的失真性能。 3. 实验结果 3.1 频率响应特性 根据实验测量数据,在频率范围f1到f2内,我们测量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逐渐增加,并在f3后开始饱和。这表明功率放大器在特定频率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放 大效果,但在超过一定频率后会有明显衰减。 3.2 功率增益 我们测量到在输入功率为P_in时,输出功率为P_out。通过计算得到功率增益 G=P_out/P_in,在特定频率下,我们得到了功率增益的曲线图。可以观察到,在频率范围f1到f2内,功率增益较为稳定,在其他频率下有一定的波动。 3.3 效率 在实验中,我们测量到了功率放大器的输入功率Pin和输出功率Pout,并计算得 到功率放大器的效率Efficiency=Pout/Pin。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到了功率放大 器在不同频率下的平均效率曲线。可以看到,在特定频率范围内,功率放大器的效率较高,达到了预期效果。 3.4 THD 我们通过测量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中各谐波的功率,计算得到了THD。根据实验 结果,我们发现在特定频率范围内,THD较低,表明功率放大器的失真性能较好。 4. 建议 基于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和优化建议:

丙类功率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2.用相关仿真软件画出电路并对电路进行分析与测试 3.测量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4.观察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 5.研究输入信号幅度的变化对功率放大器的输入功率、输出功率、总效率的影响 6.研究直流电源电压对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1、利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的功率放大器称为谐振放大器。 如:图 1 谐振高频功率放大器原理图所示。它是无线发射机中的重要组成部件。根据放大器电流导通角C θ的范围可以分为甲类、乙类、丙类等不同类型的功率放大器。电流导通角愈小,放大器的效率愈高。如甲类功放的导通角0 =180c θ,效率η最高也只能达到50%,而丙类功放的导通角c θ0 ≤90,效率η可达到80%。甲类功率放大器适合作为中间级或输出功率较小的末级功率放大器。丙类功率放大器通常作为末级功放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率。本课设使用的是丙类功率放大器,研究的是是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及效率。 2、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效率与功率 功率放大器是依据激励信号放大电路对电流的控制,起到把集电极电源直流功率变换成负载回路的交流功率的作用。在同样的直流功率作用条件下,转换的功率越高,输出的交流功率越大。 集电极电源0V 提供的直流功率: 式中C0I 为余弦脉冲的直流分解系数。 C0cm c I I ()αθ= 图1 谐振高频功率放大器原理图 D C0CC P =I U

式中,CM I 为余弦脉冲的最大值;0C αθ()为余弦脉冲的直流分解系数。 式中,BB U'为晶体管的导通电压;BB V 为晶体管的基极偏置;bm V 为功率放大器的激励电压振幅。 集电极输出基波功率: 式中C U 为回路两端的基频电压,C1I 为余弦电流脉冲基频电流,L R 为回路的谐振阻抗。 集电极效率: 式中,ε为集电极电压利用系数;1()c θα为余弦脉冲的基波分解系数。 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原则是在高效率下取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在实际运用中,为兼顾高的输出效率和高效率,通常o o C =6080θ~。 3、丙类放大器的负载特性 欠压状态:在欠压区至临界点 的范围内,放大器的输出电压C U 随负载电阻L R 的增大而增大,而电流cmax I、C1I 、C0I 基本不变,输出电流的振幅基本上不随CC U 变化而变化,故输出功率基本不变。 临界状态:负载线和b U 正好相交于临界线的拐点。放大器工作在临界状态时,输出功率大,管子损耗小,放大器的效率也就较大。其对应的最佳负载电阻值,用P R 表示,即: 当P R 变小时,放 大器处于欠压工作状态,如C 点所示。集电 极输出电流较大,集电极电压较小,因此输出功率和效率都较小。P R 变大时,放大器处于过压工作状态,如B 点所示。集电极电压虽然较大,但集电极电流凹陷,因此输出功率较低,但效率较高。为了兼顾输出功率和效率的要求,谐振功率放大器通常选择在临界工作状态。 设计谐振功率放大器为临界工作状态的条件是: CC cm ces V -U =U 。 式中,cm U 为集电极输出电压幅度;CC V 为电源电压;ces U 为晶体管饱和压降。 过压状态:放大器的负载较大,在过压区,随着负载L R 的加大,1c I 要下降,因此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和效率也要减小。输出电流的振幅将随CC V 的减小而下降,故输出功率也随之下降。 BB BB bm U U'cos U c arc θ+=C C1 1D 0 1 U I P 12P U 2CC c ηεγ ===IC C1L CC CC U I R U U ε= =2 CC ces P 0 (V U )R 2P -= 2 2 C 1C C1C1L L U 11P =U I ==I R 22R 2

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

实验一: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 前言 在高频范围内为获得足够大的高频输出功率,必须采用高频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主要用于发射机的未级和中间级,它将振荡产生的信号加以放大,获得足够高频功率后,再送到天线上辐射出去。另外,它也用于电子仪器作未级功率放大器。 高频功率放大器要求功率高,输出功率大。丙类放大器它是紧紧围绕如何提高它的效率而进行的。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率范围一般为几百KHZ—几十MHZ。一般都采用LC 谐振网络作负载,且一般都是工作于丙类状态,如果要进一步提高效率,也可工作于丁类或戊类状态。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调试技术。 2.熟悉负载变化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及各指标的测试方法。 3.掌握输入激励电压,集电极电压,基极偏置电压变化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二)实验要求 1.认真阅读本实验教材及有关教材内容 2.熟悉本实验步骤,并画出所测数据表格。 3.熟悉本次实验所需仪器使用方法。 (三)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本次实验原理及原理框图 2.认真整理记录测试数据及绘出相应曲线图。 3.对测试结果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减少实验误差的方法。 4.详细记录在调谐和测试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和问题,并进行故障分析,说明排除过程和方法。 5.本次实验收获,体会以及改进意见。 二.实验仪器及实验板 1.双踪示波器(CA8020)一台 2.高频信号发生器(XFG-7)一台 3.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一块 4.数字万用表一块 5.超高频毫伏表(DA22)一台 6.直流毫安表一块 7.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实验板一块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掌握丙类功率放大器的电路设计和搭建方法。 测试丙类功率放大器的频率响应和功率输出特性。 实验器材和材料: 电源供应器 变压器 电容器、电阻器、电感器 二极管 功率晶体管 示波器 频谱分析仪 连接线等 实验步骤: 按照设计要求,搭建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连接电源供应器和变压器,调整电源电压和电流,确保电路工作在适当的参数范围内。 连接示波器和频谱分析仪,用于观察和分析电路的输出波形和频谱。 运行电路,调整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幅度,记录输出信号的频率响应和功率输出特性。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性能和优缺点。 实验结果: 测试结果显示,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具有较高的功率放大能力和频率响应范围。 输出信号的失真较小,但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失真,尤其在低频部分。 功率输出特性受到电源电压和负载阻抗的影响,需要合理调整和匹配以达到最佳性能。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该放大器具有高功率放大能力和宽频率响应范围,适用于许多高频应用场景。然而,由于其非线性特性,需要注意功率输出的失真问题,并且需要合理调整电源和负载以优化性能。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 实验中的测量误差和器件非理想性可能会对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可以采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和优质的元器件来减小误差。 可以进一步优化电路设计,改进反馈机制和调整工作参数,以提高放大器的线性度和效率。实验参考文献:[列出使用的参考文献和资料] 附注:实验过程中请遵循实验室安全规范,注意电路连接的正确性和稳定性,避免发生意外和设备损坏。 以上为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的基本报告框架,具体内容和格式可以根据实验要求和指导老师的要求进行调整。

高频实验三 高频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 甄.选

高频实验三 高频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 实验三 高频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进一步掌握高频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 掌握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调谐特性和负载特性。 3. 掌握激励电压、集电极电源电压及负载变化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4. 掌握测量丙类功放输出功率,效率的方法。 二、实验使用仪器 1.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实验板 2. 200MH 泰克双踪示波器 3. FLUKE 万用表 4. 高频信号源 5. 扫频仪(安泰信) 三、实验基本原理与电路 1.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原理电路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获得高效率、大功率的输出。放大器电流导通角θ愈小,放大器的效率η愈高。如甲类功放的θ=180,效率η最高为50%,而丙类功放的θ<90°,效率η可达到80%。谐振功率放大器采用丙类功率放大器,采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的丙类功率放大器称为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压和电流关系 在集电极电路中,LC 振荡回路得到的高频功率为 e cm e m c cm m c R U R I U I P 2 2110212121= == 集电极电源E C 供给的直流输入功率为 0C C E I E P =集电极效率ηC 为输出高频功率P o 与直流输入功率P E 之比,即 C C cm m c E C E I U I P P 01021== η 静态工作点、输入激励信号幅度、负载电阻,集电极电源电压发生变化,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将发生变化。如图3-3所示, 当C 点落在输出特性(对应u BEmax 的那条)的放大区时,为欠压状态;当C 点正好落在临界点上时,为临界状态;当C 点落在饱和区时, i R L -

高频实验三---高频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

实验三 高频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进一步掌握高频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 掌握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调谐特性和负载特性。 3. 掌握激励电压、集电极电源电压及负载变化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4. 掌握测量丙类功放输出功率,效率的方法。 二、实验使用仪器 1.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实验板 2. 200MH 泰克双踪示波器 3. FLUKE 万用表 4. 高频信号源 5. 扫频仪(安泰信) 三、实验基本原理与电路 1.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原理电路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获得高效率、大功率的输出。放大器电流导通角θ愈小,放大器的效率η愈高。如甲类功放的θ=180,效率η最高为50%,而丙类功放的θ<90°,效率η可达到80%。谐振功率放大器采用丙类功率放大器,采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的丙类功率放大器称为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 i R L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压和电流关系 在集电极电路中,LC 振荡回路得到的高频功率为 e cm e m c cm m c R U R I U I P 2 2110212121= == 集电极电源E C 供给的直流输入功率为 0C C E I E P =集电极效率ηC 为输出高频功率P o 与直流输入功率P E 之比,即 C C cm m c E C E I U I P P 01021= = η 静态工作点、输入激励信号幅度、负载电阻,集电极电源电压发生变化,谐振功率放 大器的工作状态将发生变化。如图3-3所示,当C 点落在输出特性(对应u BEmax 的那条)的放大区时,为欠压状态;当C 点正好落在临界点上时,为临界状态;当C 点落在饱和区时,为过压状态。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必须由集电极电源电压E C 、基极的直流偏置电压E B 、输入激励信号的幅度U bm 、负载电阻R e 四个参量决定,缺一不可,其中任何一个量的变化都会改变C 点所处的位置,工作状态就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2.实验电路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实验电路

实行 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

实验 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 利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的功率放大器称为谐振功率放大器,它是无线电发射机中的重要单元电路。根据放大器中晶体管工作状态的不同或晶体管集电极电流导通角θ的范围可分为甲类、甲乙类、乙类、丙类及丁类等不同类型的功率放大器。电流导通角θ越小,放大器的效率η越高。如甲类功放的θ=1800,效率η最高也只能达到50%,而丙类功放的θ<900,其效率η可达85%。甲类功率放大器适合作为中间级或输出功率较小的末级功率放大器,丙类功率放大器通常作为末级功放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率。 本次实验主要研究以甲类谐振功率放大器为推动级,以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为末级的混合功率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初步了解工程估算的方法。 2、学习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电路调谐及测试技术。 3、研究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调谐特性和负载特性。 4、理解基极偏置电压、集电极电源电压、激励电压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5、了解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仪器 1、高频实验箱 1台 2、高频信号发生器 1台 3、双踪高频示波器 1台 4、扫频仪 1台 5、万用表 1块 6、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板 1块 三、预习要求 1、复习高频谐振功率的工作原理及四种特性。 2、分析实验电路,理解各元件的作用及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四、实验内容 1、电路调谐及调整(调谐技术)。 2、静态测试(测试静态工作点)。 3、动态测试(研究负载特性)。 五、实验原理 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它是由两级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组成的推动级和末级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构成,其中VT1和VT2组成甲类功率放大器,晶体管VT3组成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这两类功率放大器的应用十分广泛,下面简要介绍它们的工作原理及基本计算方法。 (一)、甲类功率放大器 1、静态工作点 如图2-1所示,晶体管VT1组成甲类功率放大器,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其中R 1和R 2为基极偏置电阻;R 5为直流负反馈电阻;它们共同组成分压式偏置电路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R 4为交直流负反馈电阻,可以提高放大器的输入阻抗,稳定增益。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由下列关系式确定: CC BQ V R R R U 2 1 1+= (2-1)

实验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

实验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 利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的功率放大器称为谐振功率放大器,它是无线电发射机中的重要单元电路。根据放大器中晶体管工作状态的不同或晶体管集电极电流导通角9的范 围可分为甲类、甲乙类、乙类、丙类及丁类等不同类型的功率放大器。电流导通角9越小, 放大器的效率n越高。如甲类功放的9 =180°,效率n最高也只能达到50%而丙类功放的9 <90°,其效率n 可达85%甲类功率放大器适合作为中间级或输出功率较小的末级功率放大器,丙类功率放大器通常作为末级功放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率。 本次实验主要研究以甲类谐振功率放大器为推动级,以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为末级的混合功率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初步了解工程估算的方法。 2、学习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电路调谐及测试技术。 3、研究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调谐特性和负载特性。 4、理解基极偏置电压、集电极电源电压、激励电压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5、了解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实验仪器 1、咼频实验箱 1 台 2、高频信号发生器 1 台 3、双踪高频示波器 1 台 4、扫频仪 1 台 5、万用表 1 块 6、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板 1 块 、预习要求 1、复习高频谐振功率的工作原理及四种特性。 2、分析实验电路,理解各元件的作用及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四、实验内容 1、电路调谐及调整(调谐技术)。 2、静态测试(测试静态工作点)。 3、动态测试(研究负载特性)。 五、实验原理 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它是由两级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组成的推动级和末级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构成,其中VT1和VT2组成甲类功率放大器,晶体管VT3组成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这两类功率放大器的应用十分广泛,下面简要介绍它们的工作原理及基本计算方法。 (一)、甲类功率放大器 1、静态工作点 如图2-1所示,晶体管VT1组成甲类功率放大器,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其中R1和 甩为基极偏置电阻;R5为直流负反馈电阻;它们共同组成分压式偏置电路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R4为交直流负反馈电阻,可以提高放大器的输入阻抗,稳定增益。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由下列关系式确定:

实验三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

实验三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 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加深对于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2. 研究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观察三种状态的脉冲电流波形。 3. 了解基极偏置电压、集电极电压、激励电压的变化对于工作状态的影响。 4. 掌握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计算与设计方法。 预习要求: 1 .复习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 熟悉并分析图3所示的实验电路,了解电路特点。 实验仪表设备 1•双踪示波器 2. 直流电压表 3. 信号发生器 4. TPE-GP4高频综合实验箱[实验区域:高频功放(调幅)及发射电路部分、 LC 与晶体振荡器部分] 四•电路特点及实验原理简介 1 .电路特点 本电路的核心是谐振功率放大器,在此电路基础上,将音频调制信号加入集电极回路中,禾U 用谐 振功率放大电路的集电极调制特性,完成集电极调幅实验。当电路的输出负载为天线回路时,就可以 完成无线电发射的任务。为了使电路稳定,易于调整,本电路设置了独立的载波振荡源。 2.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V bb V bb V cc V cc 图图3图高频功放功放原理图 图 电路工作原理如图 3-1所示。 谐振功率放大器是以选频网络为负载的功率放大器,它是在无线电发送中最为重要、最为难调的 单元电路之一。根据放大器电流导通角的范围可分为甲类、乙类、丙类等类型。丙类功率放大器导通 角BV 900 ,集电极效率可达 80% 一般用作末级放大,以获得较大的功率和较高的效率。 图3-1中,V bb 为基极偏压, V 为集电极直流电源电压。为了得到丙类工作状态, V bb 应为负值, 即基极处于反向偏置。U b 为基极激励电压。图3-2示出了晶体管的转移特性曲线, 以便用折线法分析 集电极电流与基极激励电压的关系。 V bz 是晶体管发射结的起始电压(或称转折电压) 。由图可知,只 有在U b 的正半周,并且大于V^b 和V bz 绝对值之和时,才有集电极电流流通。 即在一个周期内,集电极 电流i c 只在-B 〜+B 时间内导通。由图可见,集电极电流是尖顶余弦脉冲,对其进行傅里叶级数分解 可得到它的直流、基波 i c i c ■o -------- c l 皿 i e R L 图3-2图与i (U 图关系的关系Ub 的 关系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

页眉内容 实验二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于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2.研究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观察三种状态的脉冲电流波形。 3.了解基极偏置电压、集电极电压、激励电压的变化对于工作状态的影响。 4.掌握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计算与设计方法。 二。预习要求: 1.复习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熟悉并分析图3所示的实验电路,了解电路特点。 三.电路特点及实验原理简介 1.电路特点 本电路的核心是谐振功率放大器,在此电路基础上,将音频调制信号加入集电极回路中,利用谐振功率放大电路的集电极调制特性,完成集电极调幅实验。当电路的输出负载为天线回路时,就可以完成无线电发射的任务。为了使电路稳定,易于调整,本电路设置了独立的载波振荡源。 2.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参见图1。 谐振功率放大器是以选频网络为负载的功率放大器,它是在无线电发送中最为重要、最为难调的单元电路之一。根据放大器电流导通角的范围可分为甲类、乙类、丙 类等类型。丙类功率放大器导通角θ<900 ,集电极效率可达80%,一般用作末级放大,以获得较大的功率和较高的效率。 图1中,V bb 为基极偏压,V cc 为集电极直流电源电压。为了得到丙类工作状态,V bb 应为负值,即基极处于反向偏置。u b 为基极激励电压。图2示出了晶体管的转移特性曲线,以便用折线法分析集电极电流与基极激励电压的关系。V bz 是晶体管发射结的起始电压(或称转折电压)。由图可知,只有在u b 的正半周,并且大于V bb 和V bz 绝对值之 图1 高频功放原理图 c R L T

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设计

高频实验报告(二)——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设计 组员 座位号 16 实验时间周一上午

目录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原理 (3) 2.1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3) 2.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 (5) 2.3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调制特性 (6) 2.4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偏置电路及耦合电路 (7) 2.4.1偏置电路 (7) 2.4.2耦合电路 (8) 三、电路调试和主要技术指标的实验测试 (10) 3.1谐振状态的调整方法 (10) 3.2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 (10) 3.2.1输出功率 (10) 四、实验内容 (11) 五、参数设计 (11) 六、实验结果记录 (14) 七、思考题 (18)

一、 实验目的 1. 熟悉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工作状态。 2. 掌握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初步了解工程估算的方法。 3. 学习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的电路调谐及测试技术。 4. 研究负载的变化及激励电压、基极偏置电压、集电极电压的变化对放大器工作状态 的影响。 二、 实验原理 利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的功率放大器称为谐振功率放大器。根据放大器电流导通角C θ的范围,可以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和丁类等功率放大器。电流导通角C θ越小,放大器的效率越高。如甲类功放的 180=θ,效率η最高也只能达到50%,而丙类功放的 90<θ,效率η可达到80%。甲类功率放大适合作为中间级或输出功率较小的末级功率放大器。丙类功率放大器通常作为末级功放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率。本实验研究丙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特性。 2.1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R L v i 图2.1 丙类功率放大器 电路如图2.1 所示,工作状态如图2.2所示 图2.2 输入电压BE V 与集电极电流脉冲C i 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