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和测量设备履历表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1 目的 1.1 对质量体系下的所有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确保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1.2 对产品的实现过程,包括从进料、生产过程、成品包装出货的全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满 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 1.3 对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 2 范围 2.1适用于质量体系下的所有过程的有效性和持续性进行监视和控制; 2.2适用于对产品实现过程持续满足其预定要求的能力进行确认; 2.3对生产所用物料,生产的半成品和成品的特性和要求进行监视和测量。 3 职责 3.1总经理对质量体系下的所有过程所需资源提供承诺,具体要求按《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实施方案》 执行。 3.2管理者代表对质量体系下的所有过程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实施监督并负责,定期向总经理汇报。 具体要求按《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实施方案》执行。 3.3生产部管理人员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工艺、生产效率的监督,具体要求按《生产过程 控制程序》执行。 3.4采购部负责对采购过程的监视和控制,具体要求按《采购控制程序》执行。 3.5仓管负责对物料入仓过程、成品入仓过程、成品出厂过程的监视和控制,具体要求按《仓库管 理规范》执行。 3.6品保部负责所有物料,包括本公司采购的物料和协力供应商加工的物料组件以及顾客提供的物 料等、生产的半成品、成品的特性及要求进行监视和测量,包括产品实现过程中质量目标的分解等。具体要求按本程序执行。品保部负责对产品生产和销售全过程的质量监督,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生产、检查,确保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活动符合规范的要求。 3.7各车间的操作员工负责产品生产的设置、监视及产品的自检互检。 3.8品管部、生产部负责对工序的有效性与效率的测量。 3.9各岗位工作人员负责对本岗位工作的监督、对下属岗位工作的检查、对相应质量目 标完成情况的统计。 4 定义: 4.1 特殊过程:指制胶、制胶、离型、涂布工艺。 4.2 一般过程:指成品加工工艺,包括分条、复卷、分切等。 5.1 生产过程的监视: 5.1.1 特殊过程: A. 操作人员在每次生产之前、生产条件变换或调整后重新开始生产时,均要按相应 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检查各种参数,做好生产准备。并通知巡检员给予首件确认,确认无 误后,方能进行生产。 B. 在生产过程中,操作员工须按工艺要求定期检查生产条件是否变化、是否满足工艺 要求,并将检测结果填写在[涂布过程参数记录表]中。如果发现异常则立即予以调整, 同时将涉及到的产品予以隔离,然后填写[品质异常处理单]通知品管部处理。若生产条 件无法调整至要求时,需立即通知上级处理,必要时需停止生产。若生产条件无法调整 至要求时,需立即通知巡检员(具体哪个岗位),并停止生产。

检测设备操作规程

检测设备运行检查 操作规程 受控状态 版本号 发布日期 河南瑞尔电气有限公司

检测设备管理规程 RE-GC-01-03-12-2014 1、总则 为使公司产品符合标准要求,根据原材料及半成品、成品检验要求确定并配备检验试验仪器设备,检测设备由品管部统一管理。 2、基础管理 2.1建立公司检测设备台账,保存其出厂时的合格证等随机文件和周期校准的合格证等资

料。 2.2现场使用的检测设备在校准或检定的有效期内,并有清晰可辨的合格标识。 2.3根据检测设备周期校准规程实施强检器具的周期校准。 2.4由品管部负责对检测设备编制操作规程,测试人员应按操作规程要求,准确的使用检测 设备。 2.5本公司检测设备有以下几种: 耐压测试仪、游标卡尺、绝缘电阻表、简支梁冲击试验机、电子秒表、接触调压器、电子万能试验机、绝缘电阻测量仪、回路电阻测量仪、程控接地电阻测试仪、数字测温仪 3、校准或检定 3.1测量装置的初校 外购并经验收合格的测量装置,应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初次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属强制检定的测量装置,必须经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 3.2测量装置的校准或检定 品管部负责编制计量器具周期性检定计划并按计划执行,实施各类检测装置的周期标准,不得使其漏检或超期使用,目前各种检测设备的检定周期为一年 4、运行检查 4.1检测设备要有适宜的工作环境,搬运、储存过程中要保证装置的准确度和完好性,所有 检测设备都应轻拿轻放、正确使用。 4.2为防止测量装置因调整不当而失准,应由经培训合格的专人进行调整。 5、偏离校准状态控制 5.1当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或出现其他失准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检测工作,报品管部处理。

过程监视和测量程序

过程监视和测量程

过程监视和测量程序 1 范围 本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的原则,为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运行顺畅,并达到预期目的,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顾客导向过程和支撑过程的监视、测量以及相关来源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但提倡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探讨使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不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M)07501 (QM)07601 (QM)08701 (QM)09103 (QM)09101 (QM)09201 (QM)09301 (QM)10201 成文信息控制程序 质量信息管理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产品监视和测量程序 顾客满意度测量分析程序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管理评审程序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QM)10202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3 术语和定义 3.1顾客导向过程 通过输入和输出直接或间接对外部顾客有影响的过程。顾客导向过程包含:C1客户要求的识别和评审过程;C2设计开发过程;C3制造过程;C4产品交付过程;C5客户反馈和处理。 3.2支撑过程 支持“顾客导向过程”实现的过程。支撑过程包括:S1文件控制;S2记录控制;S3人力资源;S4基础设施;S5采购;S6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S7过程监视和测量;S8产品监视和测量;S9不合格品控制。 3.3管理过程 为监控和改进顾客导向过程,使之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管理过程包括:M1管理职责;M2方针和目标管理;M3管理评审;M4内部审核;M5纠正/预防措施。 1

ISO9001监视和测量资源控制程序(含流程图)

监视和测量资源控制程序 (ISO9001-2015) 1.0目的 本程序的目的是对公司监视与测量装置进行控制,确保其与要求的测量能力相一致,保证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监视与测量装置准确可靠及可追溯性,延长使用年限,使之符合公司发展需求。 2.0范围 凡本公司与产品质量检测有关的所有检测仪器等均适用。 3.0定义与术语 3.1校验:在特定条件下为确定检测可检测系统的测量值与相关量测物的标准值做比对,再根据一定的允收标准来判定监视与测量装置合格与否的全过程。 3.2校正:在规定条件下,对校验不合格或变异的监视与测量装置进行修正,调整以及必要的封签和标识。 3.3测量/监控设备:为实现测量/监控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或它们的组合。 4.0职责与权限 4.1品管课:负责监视与测量装置建立台帐,及校验/校正和管理以及对失准监视与测量装置已检验和试验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定。 4.2采购课:负责监视与测量装置的采购,或厂外维修。 4.3使用部门:负责监视与测量装置使用过程中的日常维护工作。必要时负责对失准监视与测量装置已检验和试验产品进行追溯、验证。

5.0作业流程 5.1监视与测量装置申请、采购、验收入库 a.使用部门根据需求,提出计量器具的配置,在ERP系统中填写《特殊请购单》经部门经理(副)审核、副总经理批准后交采购课进行采购再由采购课统一订购。 b.由采购课购回的监视与测量装置由供应商送交给品管课验收,验收内容包括名称、数量、型号、规格、合格证等,验收合格的计量器具交仓库仓管员入库。如果不合格可以当场退货拒收或由采购课联络供应商处理。 c.监视与测量装置验收合格后由品管课记录设备的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精度等级、生产厂家、校准周期、校准日期、放置地点,建立监视与测量装置的《检测仪器履历表》,并填写《检测设备总览表》。 d.合格监视与测量装置转交给物料课工具室,再由工具室发放给申请单位。 5.2测量、监控设备周期校准 a.每年12月份品管课编制下个年度的《年度仪器校验计划表》,根据计划执行周期校准。 1.对需外校的设备,由品管课负责联系国家法定计量部门进行校准,并出具校准报告; 2.对需进行内部校准的设备,品管课应编制相应的《校验指导书》规定校准的方法,由品管课实施并填写《校验报告》。 3.免校:对使用的监视与测量装置不直接影响产品品质或仅作定向性参考时,该监视与测量装置仅作管制登录,不作校验直接贴上《免校标签》(卷尺,钢直尺,导电测试器等均为免校监视与测量装置)。

产品监视和测量管理规定

产品监测与测量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确保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氛围中,做到奖罚分明、有据可查,促进操作工和管理人员的沟通交流,达到品质全员参与,共创品质管理新气象。 二、使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过程产品检验和操作工、品质检验、工作质量的考核管理。 三、定义 3.1.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3.2自检:由操作工依据规定对该项工作进行检验, 3.3验证: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3.4验证状态:生产过程中,在制品、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和试验的状态。一般分为六类,分别为:待检品、合格品、报废品、返工品、检验后待定、隔离品。 四、管理责任 4.1技术开发课负责试制开发新产品的采购物资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技术要求的提出,参与检验确认,提供质量检验和加工过程技术文件和编制部品、成品检验规格书,确定检验项目、方法以及记录表式的确认工作, 4.2生产管理课负责严格按照图纸尺寸要求、工艺要求、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规定进行操作,检查上道、保证本道、服务下道,确保生产顺畅、品质卓越,同时做好参与检验的记录和检验记录的整理、归档工作, 4.3车间统计员汇总车间《日产品报废清单》并按规定进行考核,对违反规定的作舞弊行为处理。 4.4品质管理员对全公司质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编制月度质量报告,在全公司内部通报。并对前三大不良项目通报制造部,7天内提供纠正预防措施报告。品管员负责对制造部纠正预防措施的提交、实施、有效性进行跟踪、验证、考核。 4.5品质保证课负责严格按照图纸尺寸要求、工艺要求、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规定进行检验、试验、记录、标识,监督车间生产工作质量,检查、考核。 4.6各级管理人员负责监督车间生产工作质量、品质检验员工作质量,和完成与本规定相关的工作。 五、管理内容和管理要求 5.1进货、入库、出厂检验质量考核管理

计量检测设备管理制度

计量检测设备管理制度 检测计量设备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加强检测计量设备的监督管理,保障量值的准确可靠,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计量工作、检测计量设备(包括检测仪器设备、计量器具)、计量标准器、量值传递的管理、要求与考核. 3 职责 3.1 公司设立计量室,负责本公司计量工作的综合管理。 3。2 计量室负责计量测试技术、量值传递和监督管理,保证本公司检测计量设备和计量数据的准确统一。 3.3 相关处室和分公司具体负责本单位检测计量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及送检工作. 4 检测计量设备工作管理 4.1 检测计量设备台帐(或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周期检定计划、原始记录及技术档案。 4.1.1 计量标准器及检测计量设备应健全技术档案,计量技术档案包括检测计量设备使用说明书、监视和测量装置维护保养与操作规程、检定/校准证书等。4.1.2 计量室应健全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检测计量设备使用部门应健全监视和测量装置分台帐. 4。1.3 经检定合格的检测计量设备,外检的应出具检定/校准证书;自检的应出具合格证书,并有主管、检定员、核验员鉴字,加盖计量器具检定合格印章,加帖合格标识。 4.1。4 检测计量设备技术档案的管理

检测计量设备检定/校准证书存档四年;合格证书保存一个检定周期;检定/校准原始记录存档一年. 4.2 计量检定室环境 4。2.1 计量检定室保持清洁,室温恒定,易燃物器必须妥善保管。 4。2。2 严格执行《监视和测量装置维护保养与操作规程》。 4。3 业务培训 4。3.1 计量检定人员应持有上级计量部门颁发的有效资格证书。 4。3.2 计量室负责各分公司及相关部门的计量管理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 5 检测计量设备管理 5.1购置、验收 5。1。1 根据产品质量和过程控制的要求由使用部门提出购置申请。资产处或质安处分别负责填制《设备购置申请表》或《监视和测量装置购置申请表》,经部门负责人审核,生产副总经理批准后,方可生效。并交由资产处或质安处办理采购事宜。 检测计量设备的购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新购置的检测计量设备应符合计量法的规定,并有“,,,"标志。 b.检测计量设备的有关技术要求应在相应检验规程中予以明确规定; c。精确度应与被测参数的允许误差相匹配; d。符合计量法关于计量单位使用要求的规定. 5。1。2 检测计量设备进厂后,设备动力处会同质检处依据检测计量设备说明书进行验收或委托法定检定部门验收。若验收合格,则予以进厂并办理入库手续;若验收不合格,由采购部门办理退货或维修事宜,直至验收合格. 4。1。3 检测计量设备附配件进厂,其验收、进厂入库、退货或维修程序同上5.3 检测计量设备建档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表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登记表 表A.0.1 开工日期:2023年2月25日

计量管理制度和计量设施精确度控制措施 1、集团设立计量科,负责本集团计量工作的综合管理。 2、计量科负责计量测试技术、量值传递和监督管理,保证本集团检测计量设备和计量数据的准确统一。 3、相关处室和车间具体负责本单位检测计量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及送检工作。 4、检测计量设备台帐(或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周期检定计划、原始记录及技术档案。 5、计量标准器及检测计量设备应健全技术档案,计量技术档案涉及检测计量设备使用说明书、监视和测量装置维护保养与操作规程、检定/校准证书等。 6、计量科应健全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检测计量设备使用部门应健全监视和测量装置分台帐。 7、经检定合格的检测计量设备,外检的应出具检定/校准证书;自检的应出具合格证书,并有主管、检定员、核验员鉴字,加盖计量器具检定合格印章,加帖合格标记。 8、检测计量设备检定/校准证书存档四年;合格证书保存一个坚定周期;检定/校准原始记录存档一年。 9、严格执行《监视和测量装置维护保养与操作规程》

4.2 计量检定室环境 4.2.1 计量检定室保持清洁,室温恒定,易燃物器必须妥善保管。 4.2.2 严格执行《监视和测量装置维护保养与操作规程》。 4.3 业务培训 4.3.1 计量检定人员应持有上级计量部门颁发的有效资格证书。 4.3.2 计量科负责各生产车间及相关部门的计量管理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 5 检测计量设备管理 5.1购置、验收 5.1.1 根据产品质量和过程控制的规定由使用部门提出购置申请。设备动力处或质检处分别负责填制《设备购置申请表》或《监视和测量装置购置申请表》,经部门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方可生效。并交由设备动力处或质检处办理采购事宜。 检测计量设备的购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a. 新购置的检测计量设备应符合计量法的规定,并有“CMC”标志。 b.检测计量设备的有关技术规定应在相应检查规程中予以明确规定; c.精确度应与被测参数的允许误差相匹配; d.符合计量法关于计量单位使用规定的规定。 5.1.2 检测计量设备进厂后,设备动力处会同质检处依据检测计量设备说明书进行验收或委托法定检定部门验收。若验收合格,则予以进厂并办理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表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表

计量管理制度和计量设施精确度控制措施 1、集团设立计量科,负责本集团计量工作的综合管理。 2、计量科负责计量测试技术、量值传递和监督管理,保证本集团检测计量设备和计量数据的准确统一。 3、相关处室和车间具体负责本单位检测计量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及送检工作。 4、检测计量设备台帐(或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周期检定计划、原始记录及技术档案。 5、计量标准器及检测计量设备应健全技术档案,计量技术档案包括检测计量设备使用说明书、监视和测量装置维护保养与操作规程、检定/校准证书等。 6、计量科应健全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检测计量设备使用部门应健全监视和测量装置分台帐。 7、经检定合格的检测计量设备,外检的应出具检定/校准证书;自检的应出具合格证书,并有主管、检定员、核验员鉴字,加盖计量器具检定合格印章,加帖合格标识。 8、检测计量设备检定/校准证书存档四年;合格证书保存一个坚定周期;检定/校准原始记录存档一年。 9、严格执行《监视和测量装置维护保养与操作规程》 4.2 计量检定室环境 4.2.1 计量检定室保持清洁,室温恒定,易燃物器必须妥善保管。 4.2.2 严格执行《监视和测量装置维护保养与操作规程》。 4.3 业务培训 4.3.1 计量检定人员应持有上级计量部门颁发的有效资格证书。

4.3.2 计量科负责各生产车间及相关部门的计量管理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 5 检测计量设备管理 5.1购置、验收 5.1.1 根据产品质量和过程控制的要求由使用部门提出购置申请。设备动力处或质检处分别负责填制《设备购置申请表》或《监视和测量装置购置申请表》,经部门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方可生效。并交由设备动力处或质检处办理采购事宜。 检测计量设备的购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新购置的检测计量设备应符合计量法的规定,并有“CMC”标志。 b.检测计量设备的有关技术要求应在相应检验规程中予以明确规定; c.精确度应与被测参数的允许误差相匹配; d.符合计量法关于计量单位使用要求的规定。 5.1.2 检测计量设备进厂后,设备动力处会同质检处依据检测计量设备说明书进行验收或委托法定检定部门验收。若验收合格,则予以进厂并办理入库手续;若验收不合格,由采购部门办理退货或维修事宜,直至验收合格。 4.1.3 检测计量设备附配件进厂,其验收、进厂入库、退货或维修程序同上4.1.2。 5.2 领用 5.2.1 有关生产车间及部门在领用计量器具时,应填写领料单,由计量科负责人签字(或盖章)后,方可到仓库领取。 5.2.2 仓库凭计量科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领料单,发放计量器具,领用

HSF监视和测量资源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

1.目的 规定公司检测设备及测试硬件的控制要求,确保只有经本程序控制的检测设备和测试硬件才可用于检验活动。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需保养和校准/检查的检测设备及检测治具(以下通称为仪器)。 3.定义 3.1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量测仪器、量测系统的示值、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对应值与参考标准确定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3.2仪器:用于监视、测量及试验的设备、检测治具统称仪器。依其本身用途、特性等可区分为以下类别: 3.2.1物理量器:以测量物理特性为主(如长度、力量等)之仪器,如卡尺、拉力计等. 3.2.2电性量器:以测量电器特性为主(如电流、电压等)之仪器,如数字万用表、示波器等。 3.2.3测试硬件:检测及装配过程中所使用的检测治具等。 4.职责 4.1采购单位: 负责公司新增仪器购买。 4.2财务部: 负责通知仪器校验工程师验收新购仪器、通知使用单位领取新购仪器、不合格则办理退回。 4.3技术品质部:

负责各部门仪器申请评估、仪器验收、仪器编号建档、仪器校验、仪器维修及报废、员工离职时回收及消帐. 4.4使用单位: 负责申请购买/申请制作仪器、协助品质部验收仪器、使用保管仪器和申请维修/报废仪器。 5.作业程序 5.1请购/申请制作仪器 5.1.1相关部门需求新检测仪器时,实验室工程师根据检测对象及精度要求确定需要的仪器型号,需求部门填写《请购单》,经总经理审批后由实验室交采购部门采购。如设备有HSF要求或为避免HSF产品污染有特别要求时,环保工程师需要在《请购单》中特别说明。 5.1.2相关部门要求制作专门用于测试某些物料或产品质量特性的检测治具时,工程部设计原理图,需求部门填写《工程申请单》,经总经理签署意见后交工程部治具房制作(如本厂无能力制作时,则申请外发加工)。如设备有HSF 要求或为避免HSF产品污染有特别要求时,环保工程师需要在《工程申请单》中特别说明。 5.2采购/制作仪器 5.2.1采购部门接到经批准之《请购单》后,应及时依《请购单》要求选择合格的供应商购买。《请购单》《无实验室评估规格型号技术参数等》签名,不得进行采购作业。 5.2.2工程部接到经批准之《工程申请单》后,应及时依《工程申请单》制作检测治具。如《工程申请单》实验室评估签署意见,不得制作。 5.3验收仪器

施工设施和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汇编

施工设施和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汇编 2、设备使用完毕,应及时清洗、检查、保养。如发现设备存在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设备管理员进行维修。 3、设备使用期间应注意保护设备,防止损坏和丢失。 第十二条设备管理员应当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如发现设备存在严重问题,应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处理。 第三节固资机具设备的保管 第十三条固资机具、设备的保管应当建立专门的库房,并按照设备的类别、规格、型号进行分类存放。保管人员应当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第十四条固资机具、设备的领用应当填写领用单,并经过设备管理员审核后方可领用。领用人应当按照规定使用设备,并在使用完毕后及时归还,如有损坏或丢失应当及时报告设备管理员。 第十五条固资机具、设备的报废应当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并经过设备管理员审核后方可报废。报废设备应当进行分类处理,如有价值的设备应当进行二次利用或拍卖处理,无价值的设备应当进行环保处理。

第三章仪器仪表管理 第一节仪器仪表的购置 第十六条项目部根据施工计划、规模及现有仪器仪表数量和技术状况,编制项目部管理的仪器仪表的年度购置计划申请,XXX。 第十七条项目部根据XXX批复的预算申请计划负责项目 部管理的仪器仪表的购置、组织归档。新购置的仪器仪表经验收合格后,应按照规定进行编号、建帐、建卡入库,並应填写新建固资(验收)交接单。 第二节仪器仪表的使用 第十八条使用单位应当建立仪器仪表的使用管理制度,实行定人机制,严格按照仪器仪表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并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第十九条仪器仪表的使用人员应当经过专门培训,掌握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工作。如发现仪器仪表存在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设备管理员进行维修。 第二十条仪器仪表的保管应当建立专门的库房,并按照仪器仪表的类别、规格、型号进行分类存放。保管人员应当定期对仪器仪表进行检查和保养,并及时处理仪器仪表故障。

ISO13485-2016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更改历史

1.0目的 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需求进行识别和配置、校准/检定、标识以及维护等进行控制,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2.0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实现全过程(如原材料、在制品、成品的监视和测量,关键工序的监视和测量)所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3.0职责 3.1质管部根据产品实现过程的需要,确定需实施的监视和测量以及提出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要 求。 3.2质管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配置、管理以及校准/检定,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 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考核。 3.3供应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采购工作。 3.4有关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部门按时送检,确保监视和测量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4.0工作程序 4.1质管部应在技术文件中明确产品实现过程中所需要的监视和测量(包括为验证产品符合规 定要求的全部测量、检验、试验和验证活动),以及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设备。 4.2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购置 各部门根据需要购置监视和测量设备时应填写《采购申请单》,送供应部审核、汇总,对各部门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合理的配置,签署意见后,报管理层批准后方可购置。 4.3验收与登记 4.3.1所采购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到厂后,质管部核对其名称、型号、精度、生产厂家、数 量、随机附件及资料,然后进行验收,并填写设备验收记录。相关人员应根据仪器 使用的地点、预期用途及准确性的要求来判断此仪器是否需要校准/检定/验证。 4.3.2若需校准/检定的新增仪器设备有生产商所提供的校准/检定证书,则此仪器在初次 使用前可以不进行校准/检定,直接投入使用,在下次有效期前对其进行校准/检定。 若没有校准/检定证书,则新增需校准/检定的仪器设备在初次使用前需要进行校准 /检定。

IATF16949认证审核全攻略,汇总完成

IATF16949认证审核全攻略,汇总完成外审员审核关注点 资深外审员审核关注点总结,供大家参考: 1、顾客特殊要求和体系关系矩阵必须建立,顾客特殊要求不是技术和图纸要求;如果没有,审核时企业需提供顾客出具的书面证据; 2、产品安全满足13项要求,如,作业指导书有安全标识,追溯性必须100%有批次号,FMEA和CP必须有顾客的特殊批准,变更需经顾客批准等; 3、员工举报电话必须建立,邮箱不接受; 4、应急计划含常发自然灾害,最高管理者每年评审; 5、风险分析不能按部门来做,必须按照过程,按照事件分析,风险需建立等级,制定预防措施; 6、基础设施评价,须体现精益的原则; 7、内部实验室,必须形成范围清单,标准清单和实验设备清单; 8、内审员能力满足5项要求,包含培训老师资格(IATF授权机构的培训合格证明)必须保留; 9、SQE除满足内审员5项要求,还需满足FMEA和CP的能力要求;

10、记录保存:生产件批准文件、工装记录(包括维护和所有权)、产品和过程设计记录、采购订单(如适用)或者合同和修正,保存时间为产品在现行生产和服务中要求的有效期,再加一个日历年; 11、软件开发应有质量保证过程,并纳入内审方案; 12、供应商必须爬坡提升,审核计划形成文件; 13、TPM形成文件化的目标,如:OEE\MTBF\MTTR; 14、返工和返修必须有作业指导书,FMEA的分析; 15、不合格品报废前,确保其丧失物理上的使用价值; 16、控制计划必须结合FMEA更新; 17、审核前须按照IATF16949标准要求,进行一次完整的内审和管理评审; 18、转版审核须提供按新版运行的至少3个月的绩效指标。 各个章节容易发生的问题 IATF16949标准第四章容易发生的问题 1.有些外部支持场所认证机构纳入了审核的范围,但在组织的质量体系的范围里没有描述; 2.对于一些集团审核的案子,特别是有多个支持场所的,由于在质量体系范围没有清晰的定义清楚,导致有些支持场所没有覆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