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聚合物的合成进展

含氟聚合物的合成进展
含氟聚合物的合成进展

含氟聚合物的合成进展

王海蓉,张明祖,倪沛红*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江苏省先进功能高分子材料设计及应用重点实验室,苏州 215123)

摘要:含氟聚合物由于其优异的化学和物理性能以及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受到关注。根据聚合反应单体结构不同,可以通过不同方法合成各种结构的含氟聚合物。这些聚合方法主要是可控/ 活性 聚合,例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 RP)、原子转移自由基-乙烯基自缩合聚合(AT R-SCVP)、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 AF T)、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 M P)、活性阳离子聚合、活性阴离子聚合、氧阴离子聚合。此外,常规自由基聚合及乳液聚合方法也受到青睐。本文对近年来文献报道的不同含氟聚合物结构及其相关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含氟聚合物;可控/ 活性 聚合;常规自由基聚合;乳液聚合

引言

氟原子的电负性(3 98)在所有元素中最高,它具有除氢原子以外最小的范德华半径(0 132nm)和较高的C-F键能(540kJ/mo l)。含氟聚合物由于具有独特的性质:既疏水又疏油的双疏性、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高、折射率和低介电常数低、摩擦系数和表面能低、良好的抗氧化性和耐侯性以及一定的生物相容性等[1~5],因而在航空、微电子工程、化学和汽车行业、光学、纺织工业以及生物医用材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6~11]。Kr afft课题组对含氟聚合物,尤其是两亲性含氟聚合物的性能及其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11~15]。

通常,根据参加聚合反应的单体及其活性中心的不同,可以分为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配位聚合等。由于含氟单体数目和种类的多样性,文献报道的含氟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可以根据不同单体的结构采用不同的聚合机理。

1 可控/ 活性 聚合制备含氟聚合物

可控/ 活性 自由基聚合反应是近年来高分子设计合成应用最广泛的聚合方法。大多数烯类单体的聚合都可采用这类聚合方法。可控/ 活性 聚合主要有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16,17]、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M P)[18]、可逆加成 断裂链转移聚合(RA FT)[19]以及活性离子聚合等。根据不同的含氟单体和聚合物结构,可采用不同的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含氟聚合物。

1 1 ATRP合成含氟聚合物

自1995年Matyjasew ski等[16]首先报道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 RP)以来,ATRP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在AT RP体系中,引发剂R-X与低价过渡金属的配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活性种初级自由基R ,初级自由基R 与单体M反应生成增长自由基R-M ,增长自由基R-M 可以与高价过渡金属卤化物发生反应,形成休眠种R-M n-X,活性种和休眠种之间构成动态可逆平衡,引发增长反应是通过可逆的卤原子转移完成的,因此被称为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该聚合反应不仅具有活性聚合的特

收稿:2011-03-08;修回:2011-04-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474041,20974047,21074078);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高校 青蓝工程 科技创新团队;苏州大学先进化学与生物材料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王海蓉(1987-),女,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含氟共聚物的合成与研究工作;

*通讯联系人:E-mail:phni@https://www.360docs.net/doc/162335503.html,.

征,而且聚合方法多样,聚合条件温和,适用单体范围广,成为制备结构精致的聚合物的有效手段。早在1998年就有报道,利用ATRP成功实现了甲基丙烯酸全氟辛酯的均聚以及与非氟单体的共聚[20]。

图1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机理[17]

Fig ure1 M echanism of ato m transfer r adical po ly merizatio n[17]

H vilsted等[21]通过A TRP方法,采用含氟单体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3FM)、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8FM)或1,1,2,2-四氢全氟十二烷基甲基丙烯酸酯(17FM),分别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 A)、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MEA)、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EGM A)单体共聚,合成了一系列含氟嵌段共聚物。对聚合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发现含氟侧链的长度并不影响ATRP反应的活性,均聚物和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指数(PDI)均可控制在1 3左右,基本实现了可控/ 活性 聚合。热力学分析表明,这些含氟聚合物有一定的热稳定性。与不含氟的聚合物相比,含氟嵌段共聚物能显著提高聚合物薄膜的疏水性。

Brittain等通过A TRP的方法在极性硅表面接枝丙烯酸甲酯(M A)和丙烯酸-(2,2,3,3,3-五氟)丙酯的嵌段共聚物刷[22,23]。通过调控温度可以改变聚合物在表面的排列,使聚合物刷可以选择吸附溶剂在硅表面上[22]。他们还通过AT RP在硅表面接枝聚苯乙烯,采用苯乙烯修饰后再通过ATRP连接全氟苯乙烯,制备了一种两嵌段的聚合物刷[23],接着分别使用亲氟和憎氟的溶剂对已接枝的表面进行处理,使表面含氟基团重排。研究结果表明,后处理所采用的溶剂决定了硅表面含氟量,使用亲氟溶剂处理,表面含氟基团较多;而使用憎氟溶剂处理,表面含氟基团较少。

然而,在AT RP聚合体系中,催化剂的残留和毒性一直是制约AT RP发展及工业化的重要因素。通过改变引发体系可以有效降低催化剂残留量,例如,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AT RP)就是一种有效的绿色合成途径[24~26],其反应过程如图2所示。这种新的引发模式是通过添加还原剂,还原高价态金属卤化物,在原位生成低价态金属盐,低价态金属盐再与配体作用,诱使引发剂均裂而产生烃基自由基,从而引发聚合,在金属盐配体络合物得卤失卤的氧化还原平衡上分子链实现可控增长。

张立武等[27]采用ARGET-ATRP的方法首次在水相体系中,以M M A,丙烯酸羟丙酯(H PA)和丙烯酸六氟丁酯(H FBA)作为单体,添加五氟乳化剂和有机助剂,使用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的复合乳化剂,制备了分子量分布可控的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P(M MA-co-H PA-co-H FBA)。实验结果表明,聚合过程中反应比较平稳,转化率高达95%以上。研究发现,在不降低转化率和乳液稳定性的前提下,应避免使用可能会与催化剂产生副反应的阴离子型乳化剂。选择配体时应优先考虑采用憎水性强的配体,同时高效的引发剂可缩短反应时间,减少副反应发生。

Beuermann[28]也采用ARGET-AT RP聚合方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 A)、丙烯酸叔丁酯(t BA)和1H,1H,2H,2H-全氟癸基丙烯酸酯(A C8)等作为单体,比较了在苯甲醚溶剂中聚合和在超临界CO2中

图2 A RG ET-AT RP的反应机理[27]

F ig ur e2 M echanism o f A RGET-A T R P[27]

聚合的反应特性。使用苯甲醚作为溶剂,在加压的条件下,先制备出丙烯酸酯类以及AC8的均聚物,接着将已制备的均聚物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同样使用苯甲醚作为溶剂并加压,引发第二单体进行聚合,从而制备不同嵌段长度的嵌段共聚物。为了研究超临界CO2是否能作为一个合适的反应体系,他们先在苯甲醚中制备出均聚物PA C8,接着以PAC8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在超临界CO2体系中引发甲基丙烯酸酯类的第二单体聚合。研究发现,由于PA C8在超临界CO2中有比较好的溶解性,在进行第二单体的聚合时,可以得到比一般聚合体系分子量更高,分子量分布更窄的嵌段共聚物。

近年来,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ATRP聚合的基础上,将AT RP和自缩合乙烯基聚合(SCVP)[29,30]相结合,从而产生了新的聚合方法 AT R-SCVP,它已成为制备超支化聚合物的有效手段。SCVP是由Fr chet等在1995年提出的。SCV P反应所用的单体通式为AB,其中A为乙烯基,B经活化后成为B*,作为引发中心。链引发是由B*向另一单体的双键加成,形成具有两个活性基团(B*为引发中心,A*为增长中心)和一个双键的二聚体。每一个B*和新生成的A*都能与另一个分子的乙烯基以同样的方式反应(如图3所示)。由于在聚合过程中消耗乙烯基,同时又表现出典型的缩聚反应的特征,因此,这种反应被命名为自缩合乙烯基聚合(SCV P)。原则上,SCVP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乙烯基聚合,包括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自由基聚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基团转移聚合等,这取决于B基团的性质和其活化的类型。Fr chet利用此概念实现了苯乙烯类单体3-(1-氯乙基)-乙烯基苯的聚合反应,得到了分子量较高(M n>100000)的高度支化的大分子产物[29]。

图3 自缩合乙烯基单体聚合的基本概念[29]

F ig ure3 Basic co ncept of self-co ndensing viny l polymer izat ion[29]

在此基础上,Wang[31]采用AT R-SCVP,将对氯甲基苯乙烯(CM S)和三氟氯乙烯(CT FE)共聚,其中

CM S作为给电子体,CTFE为缺电子体,二者相互聚集形成一种电子转移配合物(CTCs)作为SCVP聚合体系中的引发剂单体(inim er),从而为合成结构可控的含氟超支化聚合物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方法。

随后,Wo oley课题组[32~34]也通过AT R-SCVP的方法制备了具有多种结构和支化度的含氟超支化聚合物,如使用2,3,4,5,6-五氟苯乙烯(PFS)与三缩乙二醇(TEG)进行芳香族的亲核取代反应,再与 -溴代异丁酰溴反应后分别进行自身的AT R-SCV P以及与PFS的AT R-SCVCP(自缩合乙烯基共聚)(如图4所示)[32]。聚合物的热重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175 到210 范围内,聚合物都能保持一定的热稳定性。测试结果指出聚合物能够溶解在较多种类的有机溶剂中,并且由于TEG的存在,使得聚合物在水中能聚集形成胶束结构。他们还提出将聚合物H BFP( )和聚合物H BPF( )与二氨基封端的聚乙二醇(DA-PEG)反应,制备复合的两亲性具有网状结构的材料,可应用于抗生物污染。

图4 通过AT R-SCV(C)P合成超支化含氟均聚物1和共聚物2[32]

Figure4 Syntheses of hy per br anched fluoro homopolymer1and fluoro copolymer2by atom t ransfer

radical vinyl self-condensing v inyl(co)po ly merizatio n[32]

随后,Wo oley课题组以聚二甲基硅氧烷基甲基丙烯酸甲酯(PDM SMA)作为大单体,分别通过AT RP和AT R-SCVP聚合制备了三种不同支化特征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接枝的含氟共聚物,如图5所示[34]。共聚物Poly(PFS-co-PDM SM A)具有线形的含氟主链,是一个线形聚合物;共聚物Poly(PFS-co-PDMSM A-co-CMS)具有支化的含氟主链,并且在主链上连接有PDM SMA大单体单元;而共聚物H BPF 以支化的含氟链为核,在核外部连有PDM SM A大单体单元。通过热重分析测试发现与共聚物3相比,共聚物2有更高的T g值,这说明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单元在空间上的拓扑排列方式对聚合物的性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溶解性测试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特点。

H uang等[35]通过有机反应首先合成含氟功能性单体甲基丙烯酸[4-(4 -对-甲苯氧全氟环丁氧)苄基]酯[4-(4 -p-to lylox yperfluor ocy clobuto xy)benzy l methacr ylate],再利用ATRP方法制备含亲水性PEG链段和全氟环丁基芳基醚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如图6所示。利用荧光探针等方法研究这类聚合物的自组装行为,发现它们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

1 2 RAFT聚合制备含氟聚合物

由于传统的自由基聚合体系中,链转移反应不可逆,因而导致聚合度降低。如果加入链转移常数较高的链转移剂,如二硫代酯,则增长自由基与该链转移剂进行转移,这样的聚合反应称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活性自由基聚合[19]。1998年,Rizzardo在第37届国际高分子大会上作了 T ailo red polym er s by free radical processes 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的概念。在RAFT反应中,通常加入二硫代酯衍生物作为链转移试剂,聚合时硫代酯衍生物与增长链自由基

F ig ur e5 Schemat ic representat ions of P DM S-gr afted fluo ro co po ly mers[34]

图6 P EG与聚{甲基丙烯酸[4-(4 -对-甲苯氧全氟环丁氧)苄基]酯}两嵌段共聚物[35]

F igur e6 P EG-b-PT P FCBBM A amphiphilic diblock copolymer[35]

P m 形成休眠体,限制了增长链自由基之间的不可逆双基终止副反应,使聚合反应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这种休眠体可发生自身的裂解反应,从对应的硫原子上再释放出新的活性自由基R ,与单体结合形成增长链,反应过程如图7所示。反应过程中加成或断裂的速率要比链增长的速率快得多,双硫代酯衍生物在活性自由基与休眠自由基之间迅速转移,使分子量分布降低,从而使聚合体现可控/ 活性 特征。

利用RAFT聚合合成含氟聚合物是一种较好的方法。Boutev in[36]先利用二氯乙烯(VC2)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 MA)进行RAFT聚合,获得二硫代酯封端的共聚物poly(VC2-co-M A),接着用这种共聚物与1,1,2,2-四氢全氟癸基丙烯酸酯(FDA)进一步RAFT聚合,生成嵌段共聚物poly(VC2-co-MA)-b-PFDA,并将这种共聚物作为一种含氟添加剂应用在表面涂层材料的改性中。这种添加剂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与基质组成相同,从而与基质相容;另一部分是与基质不相容的含氟部分,为分子迁移提供动力。通过接触角测试可知,这种添加剂具有较低的表面能。能量散射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测试表明,这种添加剂极大地增强了涂层的疏水性能和表面活性。

Ishihar a课题组[37]报道了利用极性相反的两种单体: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酸胆碱(M PC)和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TFEMA),进行RAFT聚合,为了研究聚合物链中结构单元排列顺序对本体相分离和表面结构的影响,他们改变聚合物链中结构单元的组成和排列,分别制备了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以及梯度共聚物。共聚物瞬时结构组成表明,无规共聚物和梯度共聚物拥有统计的连续性单体组成。在低MPC含量范围内,随着M PC用量的增长,无规共聚物的T g呈线性增长,嵌段共聚物只有一个T g,而梯度共聚物则没有T g,说明嵌段共聚物由于单体极性的不同能发生相分离,梯度共聚物则不能。

我们课题组[38]采用两步聚合法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甲基丙烯酸-2,2,3,3,4,4-六氟丁酯)

两嵌段聚合物(PBM A-b-PH FBMA)。先在本体中通过RAFT聚合制备二硫代酯封端的PH FBMA均聚

图7 可逆加成-断裂转移(RA FT)聚合机理[19]

F ig ur e7 M echanism of rev ersible addition-fr agmentatio n chain transfer polymer izat ion[19]

物,然后将此均聚物作为大分子链转移剂溶解在第二单体BM A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水混合超声形成细乳液,再进行BM A的细乳液聚合,制备了分子量分布窄的含氟两嵌段共聚物。将含氟单体换成甲基丙烯酸2,2,3,3,4,4,5,5-八氟戊酯(OFPM A),也能得到相同结果。提高BMA单体和含氟聚合物链转移剂的摩尔比,可以提高细乳液的稳定性,并且降低分子量分布。研究发现,如果改变单体聚合反应顺序,即先制备PBM A大分子链转移剂,再进行扩链,使甲基丙烯酸含氟烷基酯共聚,得到的细乳液体系不稳定。

Patrickios[39]采用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T FEM A)和甲基丙烯酸-(2-二甲氨基)乙酯(DM AEM A)作为单体,以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酯(EGDMA)作为交联剂,在不同溶剂中合成了具有网状结构的含氟两亲性共聚物。研究结果表明,在纯水中聚合度最低,原因在于DM AEMA的溶解度具有选择性。在DMAEM A的非选择性溶剂四氢呋喃(TH F)中,聚合度为中等;而在酸性的水中由于DM AEMA完全质子化,从而使聚合度最高。

B ttcher和Laschew sky等[40]通过RAFT聚合,以丙烯酸-(低聚乙二醇单甲醚)酯(OEGA)、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1,1,2,2-四氢全氟)癸基酯(FA)为单体,制备了一种含氟嵌段共聚物。由于存在含氟链段、疏水、亲水三种链段,聚合物表现出特殊的 三亲性 ,即亲氟、亲油、亲水。这种聚合物在水溶液中能聚集形成具有亚显微结构的多核胶束。研究发现,嵌段共聚物中结构单元的组成顺序对这种亚显微的聚集结构有很大的影响。

1 3 NMP制备含氟聚合物

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MP)由于其聚合反应体系简单,无金属催化的特点,近年来也成为研究的热点[18]。

将NM P用于制备含氟聚合物的研究尚不多见。近年来,各国研究者对超临界CO2中含氟聚合物的

合成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41]。Lacroix-Desmazes利用N MP的方法在超临界CO2中成功制备了含

氟嵌段共聚物(如图8所示)[42]。

图8 通过N M P制备P S-b-PFDS和PS-b-PF DA[42]

F ig ur e8 Synthesis of P S-b-P FDS and PS-b-PFD A by nit rox ide-mediated polymer izat ion[42]

通过研究共聚物的相行为,发现共聚物在超临界CO2中的相行为取决于含氟嵌段与PS嵌段之间对超临界CO2的亲疏程度。研究含氟嵌段共聚物在超临界CO2中的自组装行为,发现共聚物可形成以PS 为核,含氟聚合物为壳的胶束。共聚物的结构与其物理性质之间的联系对设计新型含氟大分子表面活性剂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1 4 活性阴离子聚合制备含氟共聚物

通过阴离子聚合方法合成含氟聚合物始于20世纪80年代[43],多用于含氟两亲性聚合物合成及其溶液性质的研究。阴离子聚合在适当的条件下不发生链转移和链终止反应,反应结束时聚合物链仍能保持一定的活性。同时,阴离子聚合得到的聚合产物分子量分布非常窄,接近单分散。

由于两亲性聚合物在基因载体、药物输送等生物医用领域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近年来,针对两亲性聚合物而开展的研究工作也日益增多。但是,普通的两亲性聚合物自组装形成的胶束或囊泡等结构却很难同时输送多种药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Lodg e[44~46]课题组用阴离子聚合方法制备了分子量分布窄的两亲性含氟聚合物。聚合过程先后经过两步阴离子聚合,最后将得到的两种聚合物进行偶联反应,从而制备了星型三嵌段共聚物 -(聚丁烯)(聚环氧乙烷)(聚六氟环氧丙烷)( -EOF),其中O是亲水链段PEO,E为疏水链段聚环氧乙烷PEE,F为既疏水又疏油的聚六氟环氧丙烷PFPO。PFPO链段与PEE链段互不相溶,通过低温透射电镜可以观察到这种三嵌段聚合物在水溶液中能自组装形成具有多个非水溶性核的 多相分隔胶束(m ulticompartm ent micelles) 的结构[44](如图9所示)。SEC测试和核磁共振数据表明成功合成了结构设计以及组成精确的三嵌段聚合物[45]。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考察了聚合物分别对非氟有机试剂Py(芘)和亲氟试剂1-萘基全氟庚基酮(NFH)的吸收作用[46],结果发现PEE-b-PEO两嵌段聚合物只能选择性地溶解Py而不能溶解NFH,而PFPO-b-PEO两嵌段聚合物只能选择性地溶解NFH而不能溶解Py,但是 -EOF三嵌段聚合物则能同时溶解Py和NFH,由于这些组分存在于同一个胶束中,有望实现将两种药物同时输送的目的。

Nagasaki等[47]曾经提出氧阴离子聚合的概念,利用醇钾(ROK)溶解在极性溶剂中生成的氧阴离子(RO-),作为活性中心引发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聚合。与传统的阴离子聚合相比,氧阴离子聚合不仅具有十分明显的活性聚合特征,例如:反应速度快,活性高等,而且与传统的阴离子聚合相比,反应条件温和,甚至可以在室温下合成结构精确、分子量分布窄的嵌段共聚物以及接枝共聚物[48]。在利用氧阴离子聚合制备含氟聚合物方面,我们课题组合成了一系列含氟两亲性聚合物[49~55]。

我们首次利用氧阴离子聚合反应制备含氟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将聚乙二醇单甲醚(M ePEG)的末端羟基与氢化钾反应,形成氧阴离子活性中心,接着依次引发甲基丙烯酸-2-(二甲氨基)乙酯(DMA EM A)、甲基丙烯酸-(2,2,3,3,4,4,5,5-八氟)戊酯(OFPMA)进行聚合反应,用甲醇沉淀后,得到两亲性含氟三嵌段共聚物MePEG-b-DMAEM A-b-OFPM A[49]。利用末端含羟基的超支化聚3-乙基-3-羟甲基氧杂环丁

图9 质量分数1%的 -EO F(2-9-5)水溶液低温透射电镜图[44]F ig ur e 9 Cr yo -T EM image o f 1w t%aqueous so lutio ns of -EOF (2-9-5)[44]烷(H P)作为引发剂前体,使其末端的多个羟基与KH 反

应,获得具有多个氧阴离子反应活性点的大分子引发剂。

然后依次加入DM AEM A 和OFPM A 单体进行氧阴离子

引发的聚合反应,制备了以超支化聚醚为核,两嵌段共聚物

为臂的两亲性超支化星状共聚物H P -star -PDM AEMA -b -

POFPM A(如图10所示)[50]

。研究这种超支化聚合的自组

装行为发现,此类聚合物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自组装形成多

相分隔胶束,并且胶束尺寸随着PDM AEMA 链段的增长

而减小,在DM F/水的混合溶剂中,PDM AEM A 链段达到

一定长度后,共聚物可以自组装形成纳米线。研究结果表

明,溶剂的组成及性质对自组装形态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我们通过氧阴离子聚合的方法,利用九氟庚醇

(NFH OH )与KH 反应,获得有聚合活性的含氟氧阴离子,

将其作为引发剂,通过顺序加料法依次加入单

体图10 通过氧阴离子聚合的方法制备共聚物HP -star -P DM A EM A -b -POF PM A [50]

F igur e 10 Preparat ion of the H P -star -PDM A EM A -b -PO FP M A co po ly mers via ox yanion -init iated polymer ization [50]DM AEMA 和甲基丙烯酸-2-(二乙氨基)乙酯(DEAEM A),成功制备了端基含氟的具有pH /温度响应性的嵌段共聚物NFH O -PDMAEM A -b -PDEAEM A 和NFH O -PDEAEM A -b -PDM AEM A [51]。由于含氟末端烷基较强的疏水疏油性质,在弱碱条件下,NFH O -PDM AEMA 30-b -PDEAEMA 10可以自组装形成以含氟烷基和DEAEMA 为分隔的核,PDM AEMA 为壳的多相分隔胶束,同时,胶束粒径随着水溶液pH 值的增大而变大。通过改变加料顺序,可以得到不同的嵌段共聚物,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形态也会随之改变,NFH O -PDEAEMA 10-b -PDMAEM A 30在相同条件下自组装形成花形胶束。测定共聚物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发现通过调节pH 值,可以使共聚物表现出与生理温度相接近的LCST 值,加上多相分隔胶束的特殊性,使这种聚合物在生物医学领域表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

五嵌段含氟共聚物也可通过氧阴离子引发的聚合方法制备。我们课题组利用三嵌段聚醚Pluronic F127(PEO 100-PPO 65-PEO 100)末端羟基与KH 反应,获得具有氧阴离子活性末端的大分子引发剂K +O --(PEO 100-PPO 65-PEO 100)-O -K +,引发OFPMA 单体聚合,制备了五嵌段共聚物POFMA -PEO 100-PPO 65-PEO 100-POFMA [52]。通过控制引发剂与OFPMA 的摩尔比可以控制POFPM A 的链长。研究表明,这种五嵌段含氟两亲性共聚物具有非常高的表面活性,并且共聚物水溶液的浊点较低,这些性质受到含氟链的长度、水溶液中共聚物的浓度、无机盐等因素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可以观察到共聚物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多相分隔胶束。

为了研究两亲性含氟共聚物中不同含氟侧基基团的含氟原子数对共聚物溶液性质的影响,我们通过

苄醇引发氧阴离子聚合的方法,采用三种不同的含氟单体: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MA)、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OFMA),分别与DM AEMA共聚,制备了一系列pH/温度双重响应的两亲性含氟嵌段共聚物,并研究了其溶液的性质[53]。发现含氟嵌段聚合物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随着氟原子数量的增加而减小,同时,含氟基团的末端基对分子在溶液表面的吸附和聚集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浊点测试,研究含氟共聚物水溶液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发现随着含氟嵌段被引入,共聚物水溶液的相分离温度较低,LCST随着氟原子数目的增加而降低,原因在于聚合物中疏水成分聚集程度受氟原子的影响。各种测试结果表明,含氟两亲性共聚物都具有较好的pH/温度双重响应性。

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氧阴离子引发的聚合反应,成功制备两种了含氟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M ePEG16-b-PDMAEM A-b-POFPMA[54]和PDM AEMA-b-PDEAEMA-b-POFPM A[55]。测试结果表明,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较窄,实际分子量与理论分子量接近,基本符合活性聚合的特征。对水溶液的表面张力研究发现,这一类含氟嵌段共聚物均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

1 5 活性阳离子聚合制备含氟聚合物

与阴离子聚合和自由基聚合相比,阳离子聚合极易发生副反应,很难得到分子量分布窄的聚合物,因此,通过阳离子聚合合成含氟聚合物的报道并不多见。在阳离子聚合合成含氟嵌段共聚物的工作中, M atsuo ka利用不同含氟比例的单体聚[2-(2,2,2-三氟乙氧基)乙基乙烯基醚](PTFEOVE)、聚[2-(2,2, 3,3,3-五氟丙氧基)乙基乙烯基醚](PPFPOVE)以及聚[2-(2,2,3,3,4,4,4-七氟丁氧基)乙基乙烯基醚] (PH FBOV E),分别与聚(2-羟基乙基乙烯基醚)(PH OVE)反应,形成水溶性的两嵌段含氟共聚物(如图11所示)[56]。这些嵌段共聚物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极大地降低了水的表面张力,并且通过小角中子散射(SANS)、小角X射线散射(SAXS)、动态光散射(DLS)研究,发现聚合物在水中形成棒状或球状胶束,随着疏水链段中氟原子比例增加,聚合物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的棒状胶束的含量也增加。同时,含氟共聚物能选择性地将疏水含氟的染料溶解在水相体系中,并且溶解能力也随着氟原子比例增加而提高。

图11 阳离子聚合制备含氟共聚物的合成路线[56]

Figure11 P reparatio n of fluo rinated co po ly mers via cationic po ly merizatio n[56]

2 常规自由基聚合

通过常规自由基聚合也能成功制备含氟聚合物。Quake和DeSimone[57]通过全氟聚醚(PFPE)与甲基丙烯酸异氰酸酯进行普通自由基聚合,再与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进行光交联,制备了一种基于PFPE的橡胶抗溶剂微流体,这种微流体对有机溶剂表现出极强的耐受能力,对于扩大微流体在许多领域中的应用有潜在的价值,例如,在生物医学方面可通过使用一种类似于PFTE结构的物质来合成DNA。他们又采用类似方法通过普通自由基聚合将PFPE与PEG反应,再与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H CPK)进行光交联,得到一种具有网状结构的两亲性材料[58]。研究发现,在PEG形成的网状结构水凝胶中加入少量PFPE,可以显著地提高材料的疏水性能,为一些医药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策略。与乙二醇形成的低聚物相比,使用这种两亲性网状材料制成的涂层对非特异性蛋白的吸收也表现出较强的抑制

能力,能够明显降低对纤维原蛋白的吸收。

Am duri课题组[59]成功使用三氟氯乙烯和六氟丙烯与一系列乙烯基醚反应,制备了交替共聚物并加以化学改性。先用碘原子取代氯原子,再用三甲胺取代卤素原子并进一步形成含季铵盐的聚电解质。热力学分析表明,聚合物的失重温度达到200 以上,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在表面涂层应用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这些聚合物由于含有阳离子部分,可以与羟基发生作用,因而在碱性溶液中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可以用作固体燃料电池的电极粘合剂。另一方面,根据季铵盐含量不同,这些聚电解质表现出不同的溶解性,一部分聚合物可以溶解在水中,但所有这类聚合物都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Xu等[60]通过常规自由基聚合,用甲基封端的PEG先与对氯甲基苯乙烯反应合成大单体SPEG,再与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 FM A)以及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 OT AC)进行聚合反应,以PH FM A和PMOT AC以及PSt作为主链,PEG作为侧链,制备了一种阳离子型两亲性含氟接枝共聚物作为非病毒型基因载体。这种共聚物在水溶液中可以自组装形成球形胶束(直径为50~95nm),测试结果表明,所形成的胶束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含氟组分的存在,共聚物水溶液也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并且cmc随着H FMA含量的增大而降低。细胞毒性测试结果显示这种含氟共聚物具有较低的毒性。利用共聚物负载DNA做凝胶阻滞电泳测试,发现这种共聚物可以很好地固定DNA。增加H FMA的含量可以提高对DNA的绑定能力,从而使这种非病毒型基因载体在生物医学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3 乳液聚合制备含氟聚合物

乳液聚合是高分子化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涂料工业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乳液聚合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在工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乳液聚合一般以水作为介质,避免了挥发性有机溶剂对环境造成危害,符合绿色化学的需要。含氟聚合物乳液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如超高的防水性、优良的耐侯性等,在功能性涂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61]。

Soo-Bo k[62,63]通过两步乳液聚合的方法在动力学控制的条件下以丙酮作为共溶剂,先进行苯乙烯乳液聚合,当苯乙烯转化率达到80~90%时,加入第二单体全氟丙烯酸酯(FA)进行第二步乳液聚合,制备了以聚苯乙烯(PSt)为核,聚全氟丙烯酸酯(PFA)为壳的核-壳乳胶粒子。经过对乳胶粒子膜的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与PSt及PFA的无规共聚物以及混合物相比,具有核-壳结构的乳胶粒子能最有效地降低聚合物膜的表面能。研究还发现,随着FA含量的增长,PFA部分向结晶型转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相转变温度也随之升高。Cheng等[64]随后报道了利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以非氟聚合物为核,含氟聚合物为壳的核-壳型含氟丙烯酸酯乳胶粒子,粒子平均大小在83~115nm左右。对成膜的表面性能进行研究发现,含氟部分在乳胶粒子中的含量对膜的表面性能及热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含氟部分越多,膜的接触角越大,吸水能力越强,热稳定性越好。

Wang[65]以PMM A作为种子,将含氟丙烯酸酯与无氟丙烯酸酯在水相体系中进行无皂种子乳液聚合,成功制备了一种核-壳结构的含氟聚丙烯酸酯乳胶粒子,其中壳中氟含量较高。对粒子形貌与粒径研究发现,乳胶粒子具有非常规整的形貌,并且粒径分布均匀。与无氟的核-壳乳胶粒子形成的薄膜相比,含氟乳胶膜具有更好的疏水性和热稳定性。随后他们又通过无皂种子乳液聚合制备出一种具有空间网状结构的含氟核-壳乳胶粒子[66],发现与一般的交联型乳胶粒子相比,这种网状结构的乳胶粒子表现出更好的热稳定性和疏水性。

Ling等[67]以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 M A)作为亲水性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分别与疏水性含氟单体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EM)、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 FBM)、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 M)通过半连续的种子乳液聚合进行共聚,制备了具有不同含氟侧链的三种核-壳结构的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胶粒子;在不同温度下对乳胶粒子的性能研究发现,随着温度升高,含氟量较多的乳胶粒子的表面活性、疏水性和热稳定性更好。

4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一些合成含氟聚合物的方法。其中,利用活性聚合可以获得结构确定、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的含氟聚合物,已经成为探索制备含氟聚合物的主要方法。由于含氟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使其在学术研究领域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具有特殊功能性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绿色化学和环境保护也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因此,对于如何在较低含氟用量的情况下获得性能优异的含氟聚合物,将成为今后设计合成这类聚合物的研究重点方向。

参考文献:

[1] Reisinger J J,Hillmyer M A.Prog Polym Sci,2002,27:971~1005.

[2] Amedu ri B,Boutevin B.J Fluorine C hem,2000,104:53~62.

[3] Lee K S,Lee J S.Chem.M ater,2006,18:4519~4525.

[4] Neilson A R,Bu dy S M,Ballato J M,Sm ith D W Jr.M acromolecules,2007,40:9378~9383.

[5] 王琼燕,张庆华,詹晓力,陈丰秋.化学进展,2009,21:2183~2187.

[6] M az zola M,Fredian i P,Bracci S,Salvini A.Eur Polym J,2003,39:1995~2003.

[7] Imae T.Curr Opin Colloid In terface Sci,2003,8:307~314.

[8] Berret J F,Calvet D,Collet A,Vigu ier M.Curr Opin Colloid In terface Sci,2003,8:296~306

[9] Gao J Z,Wang X M,W ei Y X,Yang W.J Flu orine Chem,2006,127:282~286

[10] Du W J,Xu Z Q,Nystr m,A M,Zhan g,K,L eonard J R,Wooley K L.Bioconjugate Chem,2008,19:2492~2498.

[11] Krafft M P.Adv Drug Deliv Rev,2001,47:209~228.

[12] Krafft M P,Riess J G.Chem Rev,2009,109,1714~1792.

[13] Gon z lez-P rez,Ch ristophe C,Krafft M P.Soft M atter,2007,3,191~193.

[14] Krafft M P,Riess J G.J Polym Sci,Part A:Polym Ch em,2007,45,1185~1198.

[15] Krafft M P.J Polym S ci,Part A:Polym C hem,2006,44,4251~4258.

[16] Wang J S,M atyjasz ew ski K.J Am Chem S oc,1995,117:5614~5615.

[17] Wang J S,M atyjasz ew ski K.M acromolecules,1995,28:7572~7573.

[18] Ver egin R P N,Odell P G,M ieh alak L M,Georges M K.M acromolecules,1996,29:3346~352.

[19] Chiefary J,Chong Y K,Ercole F,Kr stina J,J effery J,Le T P T,M ayadunn e R T A,M eijs G F,M oad C L,M oad G,Riz zard o E,

Th ang S H.M acromolecules,1998,31:5559~5562.

[20] Betts D,J oh nson T,LeRoux D,DeSimone J M.ACS S ymp S eries,1998,685:418.

[21] H ans en N M L,Gerstenb erg M,H addleton D M,Hvilsted S.J Polym Sci,Part A:Polym Chem,2008,46:8097~8111.

[22] Granville A M,Brittain W J.M 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 ications,2004,25:1298~1302.

[23] Granville A M,Boyes S G,Akgun B,Foster M D,Brittain W J.M acrom olecu les,2004,37:2790~2796.

[24] Jakubow sk i W,M in K,M atyjaszew ski K.M acromolecules,2006,29:39~45.

[25] Pietrasik J,Don g H C,M atyjaszew ski K.M acromolecules,2006,39,6384~6390.

[26] Jakubow sk i W,M atyjasz ew ski K.Angew Chem In t Ed,2006,45:4482~4486.

[27] 张立武,熊邦虎,冯新沪,李冲,何家洪.合成橡胶工业,2010,33:24~28.

[28] Sch reib er U,H osem ann B,Beu ermann S.M acromol Chem Phys,2011,212,168~179.

[29] Fr chet J M J,H enm M,Gitsov I,Aosh ima S,Leduc M R,Grubb s R B.S cience,1995,269:1080~1083.

[30] H aw ker C J,Fr chet J M J,Grubb s R B,Dao J.J Am Ch em Soc,1995,117:10763~10764.

[31] Wang W,Yan D,Bratton D,H owdle S M,Wang Q,Lecomte P.Adv M ater,2003,15:1348~1352.

[32] Pow ell K T,Cheng C,Wooley K L.M acromolecules,2007,40:4509~4515.

[33] Cheng C,W ooley K L,Khoshdel E.J Polym S ci,Part A:Polym Ch em,2005,43:4754~4770.

[34] Chong C,Pow ell K T,Khosh del E,W ooley K L.M acrom olecu les,2007,40:7195~7207.

[35] T ong L,Sh en Z,Zhang S,Li Y J,Lu G L H uang X Y.Polym er,2008,49:4534~4540.

[36] Rix ens B,Severac R,Boutevin B,Lacroix-Desmazes P.Polymer,2005,46:3579~3587.

[37] Inouey Y,Watanabe J,Takai M,Yu sa S-I,Ishihara K.J Polym Sci,Part A:Polym Chem,2005,43:6073~6083.

[38] Zh ou X D,Ni P H,Yu Z Q,Zhang F.J of Polym Sci,Part A:Polym Ch em,2007,45:471~484.

[39] Pafiti K S,Loizou E,Patrickios C S,Porcar L.M acromolecules,2010,43:5195~5204.

[40] Skrabania K,Berleps ch H,B ttch er C,Las chew sky A.M acromolecules,2010,43,271~281.

[41] 李虹,徐安厚,张永明.化学进展,2007,19:1562~1567.

[42] Lacroix-Desmazes P,Andre P,Desim on e J M,Ruz ette A-V,Boutevin B.J Polym Sci,Part A:Polym Chem,2004,42:3537~3552.

[43] Narita T.Prog Polym S ci,1999,24:1095~1448.

[44] Li Z B,Kess elman E,T alm on Y,H illm yer M A,Lodge T P.S cience,2004,306:98~101.

[45] Li Z B,Hillmyer M A,Lodge T P.M acromolecules,2004,37:8933~8940.

[46] Lodge T P,Rasdal A,Li Z B,H illmyer M A.J Am C hem S oc,2005,127:17608~17609.

[47] Nagasaki Y,Sato Y,Kato M.M acromol Rapid C om mun,1997,18:827~835.

[48] B ez M V,Rob inson K L,B t n V.Armes S P.Polym er,2001,42:29~37.

[49] Xu J,Ni P H,M ao J.e-Polymer s,2006,15.

[50] M ao J,Ni P H,M ai Y Y,Yan D https://www.360docs.net/doc/162335503.html,n gmuir,2007,23:5127~5134.

[51] Zh ang H,Ni P H,H e J L,Liu C https://www.360docs.net/doc/162335503.html,n gm uir,2008,24:4647~4654.

[52] H e J L,Ni P H,Liu C C.J Polym S ci,Part A:Polym Chem,2008,46:3209~3041.

[53] Liu C C,H e J L,Zhao Q,Zhan g M Z,Ni P H.J Polym Sci,Part A:Polym Chem,2009,47:2702~2712.

[54] H ao Y,Zhang M Z,Xu J,Liu C C,Ni P H.J M acromol Sci,Part A,2010,47:941~951.

[55] Yuan Y,Zhan g M Z,Zhang H,Ni P H.Acta C himica Sinica,2010,68,1537~1544.

[56] M ats umoto K,M azaki H,M atsuok a H.M acrom olecules,2004,37:2256~2267.

[57] Rolland J P,Dam M V,S chorzm an D A,Quake S R,DeSimone J M.J Am Chem Soc,2004,126:2322~2323.

[58] H u Z K,C hen L,Betts D E,Pan dya A,Hillmyer M A,DeSim on e J M.J Am Chem S oc,2008,130:14244~14252.

[59] Valade D,Boschet F,Am duri B.M acromolecules,2009,42:7689~7700.

[60] Xiong S D,Li L,Jiang J,T ong L P,Wu S L,Xu Z S,Chu P K.Biomaterials,2010,31:2673~2685.

[61] Yamauchi M,Hir on o T,Kodama S.Surf C oat,Part B:C oat T rans,1996,79:312~318.

[62] Jong-Wook H a,In Jun Par k,Soo-Bok Lee,Dong-Kw on Kim.M acromolecules,2002,35:6811~6818.

[63] Jong-Wook H a,In Jun Par k,Dong-Kw on Kim,J eung-H oon Kim,S oo-Bok Lee.Surface Sci,2003,328~333.

[64] Chen Y J,Ch eng S Y,W an g Y F,Zhang C C.J Appl Polym Sci,2006,99:107~114.

[65] Cui X J,Zhong S L,Wang H Y.C olloids Surf:A,2007,303:173~178.

[66] Cui X J,Zhong S L,Gao Y,W ang H Y.Colloids S urf:A,2008,324:14~21.

[67] Lian g J Y,H e L,Zh eng Y S.J Appl Polym S ci,2009,112:1615~1621.

Progress in Synthesis of Fluorinated Polymers

WANG H a-i ro ng,ZH AN G Ming-zu,NI Pe-i hong*

(College of Chemistr y,Chemical E ngineer ing and M ater ials Science,Soochow Univ er s ity,J iangs u K ey

L abor ator y of A dv anced F unctional P oly mer D es ign and A p p lication(S oochow Univer sity)S uz hou215123,China)

Abstract:Fluorinated polymers have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recently because of their excellent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According to different monomers,fluorinated polymers w 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can be synthesized by different method such as controlled/ living polymerization: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ATRP),atom transfer radica-l sel-f condensing vinyl polymerization(ATR-SCVP),reversible addition-frag mentation transfer(RAFT),nitroxide-mediated polymerization(NMP),living cationic polymerization,living anionic polymerization,oxyanion-initiated polymerization;conventional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emulsion polymerization and so forth.Living polymerization can provide the narrow molecular w eight distribution and high conversion to polymers and polymerization.Polymers w 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like linear,star-shape even branching can be synthesized through these methods.The recent progress of polymerization have been review 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Fluor inated po lymers;Contr olled/living poly merizatio n;Co nventio nal free r adical polym er ization;Em ulsion polym er ization

氟哌酸合成实验

氟哌酸合成实验 实验十七 氟哌酸(Nofloxacin )的合成 一、目的要求 1. 通过对氟哌酸合成,对新药研制过程有一基本认识。 2. 通过对氟哌酸合成路线的比较,掌握选择实际生产工艺的几个基本要求。 3. 通过实际操作,对涉及到的各类反应特点、机制、操作要求、反应终点 的控 制等,进一步巩固有机化学试验的基本操作,领会掌握理论知识。 4. 掌握各部中间体的质量控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氟哌酸的化学名为1-乙基-6-氟-1, 4-二氢4氧-7-( 1-哌嗪基)-3- 喹啉羧酸,1-Ethyl-6-fluoro-1 ,4-dihydro-4-oxo-7-(1-piperazinyl)-3- quinolin ecarboxylic acid ,化学结构式为: 氟哌酸为微黄色针状晶体或结晶性粉末, mp.216~220C ,易溶于酸及碱, 为溶于水。 氟哌酸的制备方法很多,按不同原料及路线划分可有十几种。我国工业生 产以路线一为主。近几年来,许多新工艺在氟哌酸生产中获得应用,其中以路 线二,即 COOH N H

硼鳌合物法收率高,操作简便,单耗低,且质量较好。 合成路线如下: 路线一:

户 1. NaOH 、 O A 1 2. H + ' Cl NO Cl 2 Cl Cl F O O F F F EMME Cl Cl Cl O O NH F F COOH NaOH Cl HN N N '5 路线二 AcO OAc B O O O COOC F HN NH 2 O F DMSO Cl N Cl 5 5 AcO OAc B F COOH HN N H 2 5 N H KF,DMSO Fe , HCl COOH H C 2H NO 2 NH 2 2H 2H C 2H 5 C 2H 5 H 5 (AcO) 3 B COOC 2H 5 COOC 2H 5 C 2H 5Br HNO 3 , H 2SO 4 Cl C 2H 5

含氟聚合物的合成进展

含氟聚合物的合成进展 王海蓉,张明祖,倪沛红*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江苏省先进功能高分子材料设计及应用重点实验室,苏州 215123) 摘要:含氟聚合物由于其优异的化学和物理性能以及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受到关注。根据聚合反应单体结构不同,可以通过不同方法合成各种结构的含氟聚合物。这些聚合方法主要是可控/ 活性 聚合,例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 RP)、原子转移自由基-乙烯基自缩合聚合(AT R-SCVP)、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 AF T)、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 M P)、活性阳离子聚合、活性阴离子聚合、氧阴离子聚合。此外,常规自由基聚合及乳液聚合方法也受到青睐。本文对近年来文献报道的不同含氟聚合物结构及其相关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含氟聚合物;可控/ 活性 聚合;常规自由基聚合;乳液聚合 引言 氟原子的电负性(3 98)在所有元素中最高,它具有除氢原子以外最小的范德华半径(0 132nm)和较高的C-F键能(540kJ/mo l)。含氟聚合物由于具有独特的性质:既疏水又疏油的双疏性、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高、折射率和低介电常数低、摩擦系数和表面能低、良好的抗氧化性和耐侯性以及一定的生物相容性等[1~5],因而在航空、微电子工程、化学和汽车行业、光学、纺织工业以及生物医用材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6~11]。Kr afft课题组对含氟聚合物,尤其是两亲性含氟聚合物的性能及其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11~15]。 通常,根据参加聚合反应的单体及其活性中心的不同,可以分为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配位聚合等。由于含氟单体数目和种类的多样性,文献报道的含氟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可以根据不同单体的结构采用不同的聚合机理。 1 可控/ 活性 聚合制备含氟聚合物 可控/ 活性 自由基聚合反应是近年来高分子设计合成应用最广泛的聚合方法。大多数烯类单体的聚合都可采用这类聚合方法。可控/ 活性 聚合主要有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16,17]、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M P)[18]、可逆加成 断裂链转移聚合(RA FT)[19]以及活性离子聚合等。根据不同的含氟单体和聚合物结构,可采用不同的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含氟聚合物。 1 1 ATRP合成含氟聚合物 自1995年Matyjasew ski等[16]首先报道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 RP)以来,ATRP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在AT RP体系中,引发剂R-X与低价过渡金属的配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活性种初级自由基R ,初级自由基R 与单体M反应生成增长自由基R-M ,增长自由基R-M 可以与高价过渡金属卤化物发生反应,形成休眠种R-M n-X,活性种和休眠种之间构成动态可逆平衡,引发增长反应是通过可逆的卤原子转移完成的,因此被称为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该聚合反应不仅具有活性聚合的特 收稿:2011-03-08;修回:2011-04-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474041,20974047,21074078);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高校 青蓝工程 科技创新团队;苏州大学先进化学与生物材料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王海蓉(1987-),女,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含氟共聚物的合成与研究工作; *通讯联系人:E-mail:phni@https://www.360docs.net/doc/162335503.html,.

含氟烷基化合物的合成

含氟烷基化合物的合成 关键词:四氟乙烯六氟环氧丙烷北京标准物质网 目前含氟烷基化合物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有电解氟化法、氟烯烃调聚法和氟烯烃齐聚法。 1.电解氟化法 在低电压、大电流下,于无水氟化氢介质中对烷基磺酸、烷基羧酸或者酰氯进行电解.可得到全氟烷化合物,反应式如下所示: 电解过程中在阴极产生氢气,在阳极有机物被氟原子取代。在有机物氟化的过程中,只有有机物的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其他一些官能团如酰基和磺酰基等仍被保留。典型的电解氟化的例子是烷基酰氯和烷基磺酰氯分别在无水氟化氢中电解生成全氟烷基酰氟和全氟烷基磺酰氟,由它们出发,可用普通方法制得各类氟碳表面活性剂。 对于电解氟化反应机理,Burdort J和schmidt H两个研究小组分别提出了四步离子反应机理,又叫做ECEC机理。该机理在1972年通过实验得到了验证。其反应通式如下: 第1步,有机物在阳极表面发生吸附,失去1个电子,自身被氧化成阳离子。第2步,有机物阳离子失去1个质子成为自由基。第3步,自由基再失去1个电子成为阳离子。第4步,阳离子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有机氟化物。

电解氟化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反应一步完成,过程简单,但其成本高,用电量大,需专门的电解设备,而且反应中反应物的裂解、环化、重排现象严重,副产物多,产率较低。 2.氟烯烃调聚法 氟烯烃调聚法利用全氟烷基碘等物质作为端基物,调节聚合四氟乙烯等含氟单体制得低聚合的含氟烷基化合物。典型的氟烯烃调聚反应如Du Pont公司用五氟碘乙烷作端基物对四氧乙烯在加热加压条件下引发连锁反应。 全氟烷基碘与镁反应,生成全氟烷基格氏试剂,格氏合成技术可以进一步合成多种氟表面活性剂。 低级醇也可作为端基物调节聚合四氟乙烯: CH 3CH 2 0H+ n CF 2 CF 2 →H(CF 2 CF 2 )nCH(CH 3 )OH 与通常的加聚反应不同,此体系中存在着链转移常数很大的端基物,它很容易与单体聚台时生成的自由基反应,因此得到的产物是链长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低聚合度产物,而不能得到高分子产物,且分子链两端均被端基物占据。目前国内外许多大公司都用此法生产含氟表面活性剂,制取的全氟烷烃基为直链结构,表面活性高,但得到的产物往往是不同链长化合物的混合物。 3氟烯烃齐聚法 氟烯烃齐聚法制备含氟烷基中间体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它利用氟烯烃在非质于性溶剂中发生齐聚反应得到高支链、低聚合度全氟烯烃齐聚物。齐聚法生产的表面活性剂—般是以氟阴离子为催化剂,单体主要有3种: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六氟丙烯环氧化物。 (1)四氟乙烯的齐聚反应 四氟乙烯通常情况下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即聚四氟乙烯树脂,它几乎不溶于所有溶剂。但如果用阴离子催化进行四氟乙烯阴离子聚合,可得到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或称齐聚物,这一反应称为齐聚反应。四氟乙 烯的齐聚反应一般是在极性非质子溶液中进行,催化剂有CsF、KF,N(CH 3) 4 F

含氟聚合物导管的理想选择-Optinova

含氟聚合物导管的理想选择 ScanT ube从事制造和生产含氟聚合物如聚四氟乙烯,氟化乙丙烯,全氟烷氧基,聚偏二 氟乙烯,氟化乙丙烯,全氟烷氧基,聚偏二氟乙烯和乙烯四氟乙烯的导管和管件材料已 经超过30年。2015年 ScanT ube正式加入Optinova 集团, 这个全球领先的先进医疗 设备导管供应商.这使我们加强和延伸了热塑性聚合物和弹性聚合物导管. 例如: 聚氨酯,聚丙烯,TPE-A, PE和PA 我们在芬兰,泰国和美国都设有工厂,且我们的品牌因产品卓越的 性能和一贯的优良品质而众所周知。我们根据客户的要求专业生 产尺寸非常小的定制产品。 我们承诺用最好的经验生产出高质量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来提 供给客户

生产 质量和稳定性 Optinova集团自1971年开始生产含氟聚合物材料的 导管,并在芬兰,泰国及美国都有生产工厂。且在 瑞典,美国(CT),德国的经销商公司中都有一 定数量标准的含氟聚合物导管的库存。在其他国家 中,ScanT ube与几个主要的代理商进行合作,使我 们成为了全球供应商。我们的产品同时符合FDA标 准,并达到RoHS法规的要求。如有需求,我们还 能使用通过UL224认证产品和通过美国药典等级六 的原材料加工制造出来的产品。ScanT ube是通过ISO 9001, ISO 14001, 和ISO 13485认证的。医用导管是根 据ISO 14644-I 等级7和8的要求在净化室条件下进行 生产制造的。与此同时, ScanT ube 芬兰公司也通过 NSF / ANSI 51标准生产适用于食品设备材料的聚四 氟乙烯,全氟烷氧基,氟化乙丙烯导管。 产品特性 适用于特殊应用的高端产品 ScanT ube只生产如聚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氟化乙丙烯,聚偏二氟乙烯和乙烯四氟乙烯这些高品质的含氟聚合物。这些含氟聚合物都有T eflon?,T efzel?, Kynar?, Solef?, Neoflon?, Fluon?,等的商标。 这些聚合物有如下优异性能: 不吸水 ? 优良的耐化学性 ? ? 耐温范围从-200度到260度? 抵抗UV 非易燃(UL94 V-0) ? 耐腐蚀性 ? 高纯度(对芳香族溶剂无污染) ? 低摩擦系数 ? 无生理危险,无毒 ? 电绝缘性能 ? 我们的产品设计在适用于严峻的环境要求的下,同时尽可能的提供高的纯度和稳定性。

年产1亿诺氟沙星胶囊生产工艺设计

专业课程设计 题目:年产1亿粒诺氟沙星胶囊生产工艺设计 院部: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材料化学班级:1101 学号:201106200126 学生姓名:高首威 导师姓名:李谷才 完成日期:2014年6月21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院部:化学化工学院专业:材料化学班级:1101 姓名:高首威 指导教师:李谷才 教研室主任:黄先威 院教学院长: 2014年6月21日

目录 1 引言 (1) 2年产1亿粒诺氟沙星胶囊生产工艺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诺氟沙星生产工艺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处方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 产品方案 (4) 2.2 物料衡算 (6) 2.2.1 物料衡算依据 (6) 2.2.2 物料衡算范围 (6) 2.2.3 物料衡算结果 (7) 2.3 设备的选型 (7) 2.3.1 设备选型的依据 (7) 2.3.2 生产设备选型 (8) 2.4 车间设计 (8) 2.4.1 车间布置的依据 (8) 2.4.2 车间的布置要求 (8) 2.4.3设备的布置 (9) 2.4.4洁净车间设计 (10) 3 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12)

含氟化合物

含氟化合物 目前使用的农用薄膜通常由合成树脂(例如聚氯乙烯树脂)制成,使用氟系表面活性剂作为防雾剂,含这种防雾剂的农用薄膜,在其内表面附近常常有雾形成(小水滴),水滴沿大棚内侧表面流下来,从而提高日光入射量。但是,现有的氟系表面活性剂不能防止雾的生成或防雾性差,仍然会影响日光照射量,不能令人满意。 本发明人研究发明了一种合成树脂添加剂,将其添加到合成树脂中制得的农用薄膜,可抑制在农膜表面附近形成雾(即具有防雾性),而且具有优异的防雾持久性,适合于大棚植物的栽培。 所述的合成树脂添加剂为用下式(1)表示的含氟化合物: C8F17-Q-O-(A-O)n-H 式(1) 式中:Q是碳原子数为1~5的亚烷基; A是碳原子数为2~4的亚烷基; 当n≧2时,A可以相同或不相同。 式(1)中,Q优选的是碳原子数为3~5,特别是3或4的亚烷基,当该含氟化合物中Q的碳原子数为3~5是,C8F17全氟烷基的吸电子性对Q亚烷基的影响很小,因此化合物的化学稳定性好,即使在各种环境中使用,都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优异的防雾性。基团A是从亚乙基、亚丙基和四亚甲基中选出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基团。 含氟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如下,但不限于下面举出的化合物。 C8F17-C3H6-O-(C2H4-O)28-H C8F17-C3H6-O-(C3H6-O)4-H C8F17-C4H8-O-(C3H6-O)4-(C2H4-O)8-H C8F17-C4H8-O-(C2H4-O)12-(C3H6-O)4H C8F17-C5H10-O-(C3H6-O)10-H 本发明的含氟化合物由C8F17QOH与环醚开环加成反应制得。首先,环醚与C8F17QOH或其混合物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加成反应,但是实验中发现在强碱性条件下会发生脱HF的副反应,因此优选采用NaBH4/NaI/I2三元催化剂等温和的碱性催化剂,加成反应的温度为-20℃~+180℃,优选0℃~130℃;然后,将由此制得的加成产物的聚氧亚烷基链末端的羟基进行酯化,得到粗产物;最后,经精致、脱水、过滤、干燥,制得本发明的含氟化合物。本发明含氟化合物在合成树脂中的添加量,每100份重量的合成树脂,一般掺入0.01重量份以上,2.0重量份以下的含氟化合物,优选0.02~1.0重量份。 作为制备农膜所用的合成树脂,优选使用的是聚氯乙烯。 在用于制备农膜的合成树脂,还可以常量加入各种常用添加剂,如增塑剂、润滑剂、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颜料等。 发明人所做的实验如下。(略) 新颖性检索中发现一篇相关文献:公开了一种合成树脂组合物,含有式为C8F17-CH2-CH (OH)-CH2-O- (C2H4O)2-30CH3的含氟化合物作为合成树脂的添加剂。在100份合成树脂中,添加0.05~2.0重量份所述含氟化合物,并加入其他常用添加剂,按常规方法混合均匀制成薄膜。由此制得的合成树脂作为农膜使用时,具有防雾效果,且不影响太阳光透过,有利于作物生长,但防雾的持久性不够好。 请问代理人还需要向发明人了解什么?根据上述提供的资料和了解到的情况,撰写权利要求书和摘要。

很好的诺氟沙星的合成工艺处理

10 诺氟沙星的合成工艺 10.1 概述 诺氟沙星(Norfloxacin,氟哌酸),化学名1-乙基-6-氟-4-氧代-1,4-二氢-7-(1-哌嗪基)-3-喹啉羧酸(1-ethyl-6-fluoro-1,4-dihrdro-4-oxo-7-(1-piperazinyl)-3- quinolinecarboxylic acid)。 诺氟沙星为类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可吸湿,见光颜色渐深。易溶于醋酸及氢氧化钠溶液中。熔点218~224℃。 本品为喹诺酮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金黄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急性感染有显著疗效。对一些耐青霉素、头孢菌素和庆大霉素的菌株也有效。

适用于膀胱炎、肾盂炎等尿路感染。 10.2 诺氟沙星的合成路线 诺氟沙星结构中1位和7位的C-N键是切断的首选,乙基和哌嗪基可以在成环之后引入。 按成环时是否已引入哌嗪基,诺氟沙星的合成路线有以下两种。 10.2.1 先合成喹诺酮酸再引入哌嗪基的路线 6-氟-7-氯喹诺-4-酮-3-羧酸及其酯的合成是实现本法的关键。 (1) 以3-氯-4-氟苯胺为原料 ①3-氯-4-氟苯胺与2-乙氧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EMME, diethyl 2-(ethoxymethylene) malonate)反应,再经Gould Jacobs反应合成喹诺酮酸酯。此法的优点在于原料易得,收

率较高,成本较低。是我国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 但存在环合反应温度高,哌嗪缩合收率较低,生成氯哌酸副产物,EMME制备条件苛刻等缺点。 改进:在哌嗪缩合时加入硼化物可使缩合收率提高到90%以上。 ②3-氯-4-氟苯胺与原甲酸三乙酯反应。

氟树脂概述

氟树脂概述 氟树脂又称氟碳树脂,是指主链或侧链的碳链上含有氟原子的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氟树脂可以加工成塑料制品(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加强塑料(玻璃钢等)和涂料等产品。以氟树脂为根底制特氟龙垫片 氟树脂又称氟碳树脂,是指主链或侧链的碳链上含有氟原子的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氟树脂可以加工成塑料制品(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加强塑料(玻璃钢等)和涂料等产品。以氟树脂为根底制成的涂料称为氟树脂涂料,也称氟碳树脂涂料,简称氟碳涂料。 自从1934年德国赫司特公司发现聚三氟氯乙烯,特别是1938年美国DuPont公司的R.J.Plunkett博士发现聚四氟乙烯(PTFE)以来,氟树脂以其优良的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不粘性、耐候性、低摩擦系数和优良的电气特性,博得人们的青睐,获得长足的发展。1964年杜邦公司将聚四氟乙烯商品化,商品牌号为特氟龙(Teflon)。聚四氟乙烯因为耐腐蚀性最为突出,很快获得了“塑料王”的美称,对现代工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国际上,从氟塑料根底上发展起来的涂料品种重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以美国杜邦公司为代表的热熔型氟涂料特氟龙系列不粘涂料,重要用于不粘锅、不粘餐具及不粘模具等方面;第二种是是以美国阿托-菲纳公司生产的聚偏氟乙烯树脂(PVDF)为重要成分的建筑氟涂料,具备超强耐候性,重要用于铝幕墙板;第三种是1982年日本旭硝子公司推出了Lumiflon牌号的热固性氟碳树脂FEVE,FEVE由三氟氯乙烯(CTFE)和烷烯基醚共聚制得,其涂料可常温顺中温固化。这种常温固化型氟碳涂料不需烘烤,可在建筑及野外露天大型物件上现场施工操作,从而大大拓展了氟碳漆的应用范围,重要用于建筑、桥梁、电视塔等难以常常维修的大型结构装潢性维护等,具备施工简略、防护效果好和防护寿命长等特性。1995年以后,杜邦公司开发了氟弹性体(氟橡胶),以后又发展了液态(包含水性)氟碳弹性体,产生了溶剂型和水性氟弹性体涂料。至此,具备不同用处的热塑性、热固性及弹性体的氟碳树脂涂料,品种完全,溶剂型、水性、粉末的氟树脂涂料都在发展,拓宽了氟树脂涂料的应且领域。 我国氟树脂涂料是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根底上发展起来的,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引进日本旭硝子涂料树脂株式会社生产的常温固化氟碳树脂涂料,开始用于上海高速公路、桥梁工程。1990年代后期开始在国内建厂生产。目前年生产能力估计抵达1.2万吨左右,已大量应用于防腐、高速公路、铁路桥梁、交通车辆、船舶及海洋工程设备等领域。 氟树脂之所以有许多奇特的优良性能,在于氟树脂中含有较多的C—F键。氟元素是一种性质奇特的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其电负性最强、极化率最低、原子半径仅次于氢。氟原子代替C—H键上的H,形成的C—F键极短,键能高达486KT/mol(C—H键能为413KJ/mol, C—C键能为347KJ/mol),因此,C—F键很难被热、光以及化学因素毁坏。F 的电负性大,F原子上带有较多的负电荷,相邻F原子互相排挤,含氟烃链上的氟原子沿着锯齿状的C—C链作螺线型散布,C—C主链四周被一系列带负电的F原子包抄,形成高度平面屏蔽,维护了C—C键的稳定。因此,氟元素的引人,使含氟聚合物化学性质极端稳定,氟树脂涂料则表现出优良的热稳定性、耐化学品性以及超耐候性,是迄今发现的耐候性最好的户外用涂料,耐用年数在20年以上(一般的高装潢性、高耐候性的丙烯酸聚氨醋涂料、丙烯酸有机硅涂料,耐用年数一般为5~10年,有机硅聚酯涂料最高也只要10~15年)。

诺氟沙星胶囊生产工艺设计

诺氟沙星胶囊生产工艺 设计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专业课程设计 题目:年产1亿粒诺氟沙星胶囊生产工艺设计 院部: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材料化学班级: 1101 学号: 0126 学生姓名:高首威 导师姓名:李谷才 完成日期: 2014年6月21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院部:化学化工学院专业:材料化学班级: 1101 姓名:高首威 指导教师:李谷才 教研室主任:黄先威 院教学院长: 2014年6月21日

目录

1引言 诺氟沙星是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具广谱抗菌作用,尤其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高,对下列细菌在体外具良好抗菌作用:肠杆菌科的大部分细菌,包括枸椽酸杆菌属、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等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弧菌属、耶尔森菌等。诺氟沙星体外对多重耐药菌亦具抗菌活性。对青霉素耐药的淋病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亦有良好抗菌作用。诺氟沙星为杀菌剂,通过作用于细菌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 肠道病毒属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表现轻者只有倦怠、乏力、低热等,重者可全身感染,脑、脊髓、心、肝等重要器官受损,预后较差,并可遗留后遗症或造成死亡。本类疾病分布于世界各地,在热带和亚热带全年都有,在温带夏季多见,在温暖潮湿﹑卫生条件差﹑人群拥挤的地区发病率高。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病,儿童较多见。有些病毒的感染常发生流行,不同年份的流行可由不同种﹑型的病毒引起,有些病毒感染的流行有周期性。尿路感染95%以上是由单一细菌引起的。其中90%的门诊病人和50%左右的住院病人,其病原菌是大肠埃希杆菌,此菌血清分型可达140多种,致尿感型大肠埃希杆菌与病人粪便中分离出来的大肠埃希杆菌属同一种菌型,多见于无症状菌尿或无并发症的尿感;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粪链球菌等见于再感染、留置导尿管、有并发症之尿感者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感染多见于糖尿病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的病人及肾移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皮肤创伤及吸毒者引起的菌血症和败血症病毒、支原体感染虽属少见,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向。多种细菌感染见于留置导尿管、神经源性膀胱、结石、先天性畸形和阴道、肠道、尿道瘘等。

诺氟沙星的合成

诺氟沙星合成工艺的比较 1、概述 诺氟沙星又称氟哌酸,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具有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生物利用度高、组织渗透性好及与其他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和副作用小等优点,而且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强杀菌作用。已广泛应用于咽喉炎、扁桃体炎、肾盂肾炎及尿道炎等的治疗。其基本结果如下: 分子量:319.34 性状:类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 溶解性:易溶于酸、碱溶液,极微溶于水和醇。 无臭、味微苦。 2、经典合成路线 诺氟沙星的合成发展至今,已有数十种合成路线,但有8种经典的诺氟沙星的合成路线。其余的路线都是通过这8种优化衍生而来的。按其反应的最后两步关键步骤,可以把这8条路线分为3类:(1)羧基化类,(2)哌嗪化类,(3)成环类。 2.1羧基化类 该类反应的最后一步是生成诺氟沙星上的羧基,其包括酯基水解和乙酰基氧化。按其起始原料可分为以下几类。 2.1.1以2-氟-5-硝基苯胺为原料 (1)NaNO 2 NO 2 NH 2 NO 2 F CL NH 2 F N NH EtOCH=C (CO2Et )2 N H O O O F HN N EtBr N O O F HN N 优缺点:原料来源困难,操作繁琐,收率也较低。 2.1.2以3-氯-4-氟苯胺为起始原料 N OH F N O HN O

F Cl 2 F Cl N H H 3CH 2COOC COCH 3 N H F Cl O COCH 3 N F Cl COCH 3 O N F N 2CH 3 COCH 3 O HN N F N CH 2CH 3 COOH O HN 2CH 3 优缺点:避免使用了EMME 。缺点是有一些副产物,用于合成喹诺酮酸酯收率较低,且质量较差。而且环合时需要250-260℃的高温,能量消耗较大。 2.2哌嗪化类 该类反应的最后一步是在苯环上发生取代反应,哌嗪取代氯原子使苯环哌嗪化。 2.2.1以3-氯-4氟-苯胺为起始原料 F Cl NH 2 F Cl N H O CH 3O O CH 3 O N H CH 3 F Cl O N O CH 3 F Cl O N OH F Cl O N OH F N O HN O O O O EMME EtBr +_ 250℃ 优缺点:。操作简单,原料易得,是各厂家经常使用的方法。但。反应温度较高,反应时间较长。收率偏低,仅为52%左右。 2.2.1以7-氨基喹啉羧酸为原料

含氟硅聚合物的合成

含氟硅聚合物的合成 目前合成氟硅聚合物的常用含氟单体主要有(甲基)丙烯酸全氟烷基酯类、氟烷基乙烯基醚类和氟烯烃等单体。含硅化合物主要有含硅烷基丙烯酸酯类、乙烯基硅烷类、环硅氧烷类等单体;聚烷基氢硅氧烷聚合物或大分子。合成含氟硅聚合物的思路一般是: (1)分别选择合适的含氟单体、含硅单体和其它丙烯酸酯类或其它乙烯类单体共聚; (2)含氟单体与聚烷基氢硅氧烷聚合物或大分子聚合; (3)含氟硅单体均聚; (4)含氟硅单体与其它硅氧烷或丙烯酸酯类共聚。 上述思路大部分通过自由基聚合,采用乳液聚合、溶液聚合、本体聚合等传统聚合方法实施,可以达到引入碳氟键(C-F)不多却具较好性能的目的。所用引发剂大多数是水溶性引发剂,如过硫酸铵((NH3)2S2O8)、过硫酸钾(K2S2O8)、过硫酸钠(Na2S2O8)和过硫酸钠-亚硫酸氢钠(Na2S2O8-NaHSO3);也可用油溶性引发剂,如偶氮二异丁腈(AIBN)、过氧化二苯甲酰(BPO);或用偶氮大分子作为引发剂。除自由基聚合以外,也可通过氢化硅烷化反应来制备含氟硅聚合物,即由SiH加到不饱和双键上得到。 1.1 乳液聚合 乳液聚合法是制备氟硅聚合物乳液的常见方法。徐芸莉等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乙烯基双封头剂、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合成氟硅预聚体;以有机硅改性聚乙烯醇类乳化剂,与聚氧乙烯基醚类非离子乳化剂和烷基苯基磺酸盐类阴离子型乳化剂配成复合乳化剂;将预聚体作为丙烯酸酯的改性单体,从而研制出具有良好性价比的新型聚合物乳液。 1.2 溶液聚合 Kim等在有链转移剂CH3(CH2)11SH(DT)的条件下,于甲基乙基酮(MEK)溶剂中,将全氟烷基丙烯酸酯(FA)分别与含硅单体CH2=CHSi(OCH3)3(VTMS)、CH2 =CHSi(OC2H5)3(VTES)、CH2=C(CH3)CO2(CH2)3Si(OSi(CH3)3)3(SiMA)共聚制得无规共聚物,并比较了它们的分子量和表面自由能(表1.1)。 表1.1 氟硅聚合物的表面自由能

诺氟沙星合成工艺综述(不看后悔)

诺氟沙星合成工艺综述 摘要:诺氟沙星又称氟哌酸,是广谱抗菌类药物,其合成路线有数十种之多,本文总结出 了八条经典路线并根据最后一步反应将其进行分类,共分成三类,包括羧基化类,哌嗪化类,成环类等。并在此基础上,对最常用的一个合成工艺进行改进,最终发现在诺氟沙星的合成中仍有乙基化等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因此,对该工艺的改进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诺氟沙星,合成工艺,改进 1.概述 诺氟沙星(norfloxacin )又称氟哌酸,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生物利用度高、组织渗透性好及与其他抗菌素无交叉耐药性和副作用小等特点,尤其对革兰阴性菌有强杀菌作用。而且口服吸收快,已被广泛用于咽喉炎、扁桃体炎、肾盂肾炎及尿道炎等的治疗。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N CH 2CH 3 O COOH F N HN 在国际市场上,喹诺酮类药物占抗感染药物市场份额的15%左右,并以惊人的速度递增。其销售额已从1985年的1.04亿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70亿美元,其世界市场占有率可达18%左右。目前国际市场上已上市喹诺酮类新药有20多个品种。其中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氟哌酸、依诺沙星是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和应用最广泛的品种。其中环丙沙星占首位。预计该药仍是今后10年内的畅销药物。销售额将达15亿美元以上。目前还有进入I 临床I 、Ⅱ、Ⅲ期验证的60—70个品种。市场开发前景十分诱人。喹诺酮类药物已在国际化疗会上一致公认为当今世界上最有发展前途,最令人瞩目的一类新型抗感染药物。 2.经典合成工艺 1978年日本杏林公司Koga. H 等人首先发表了诺氟沙星的合成方法, 此后, 又有大量关于该药的合成、药理和临床的报道。其合成发展至今,共有不下数十种合成工艺,但是有八条经典的诺氟沙星合成工艺,其余均为这八条优化衍生而来,按其反应的最后两步中的关键步骤,可以将这八条路线分为三类:(1)羧基化类;(2)哌嗪化类;(3)成环类。 2.1羧基化类 该类最后一步反应是生成诺氟沙星上的羧基,其包括酯基水解和乙酰基氧化,下面按起始原料分别说明。 2.1.1以3-氯-4-氟苯胺为原料

诺氟沙星的生产工艺

诺氟沙星的生产工艺 药物化学08 詹春生0803516123 1 概述 1.1 名称 别名:力醇罗片;淋克小星;诺氟沙星;力醇罗;氟哌酸;淋沙星;淋克星。 外文名:Norfloxacin, AM-715, Brazan, Fulgram, Lexnor, MK-0366, Uroxacin, Noroxin, Zoroxin 通用名:诺氟沙星 化学名:1-乙基-6-氟-4-氧代-1,4-二氢-7-(1-哌嗪基)-3-喹啉羧酸 1.2 分子式 C16H18FN3O3 1.3 性状 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空气中能吸收谁水分,遇光色渐变深。在二甲基甲酰胺中略溶,水或乙醇中微溶,在醋酸、盐酸或氢氧化钠液中易溶。Mp.218~224℃。 1.4 药理作用 诺氟沙星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具广谱抗菌作用,尤其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高,对下列细菌在体外具良好抗菌作用:肠杆菌科的大部分细菌,包括枸椽酸杆菌属、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等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弧菌属、耶尔森菌等。诺氟沙星体外对多重耐药菌亦具抗菌活性。对青霉素耐药的淋病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亦有良好抗菌作用。诺氟沙星为杀菌剂,通过作用于细菌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 2 合成路线 2.1 以3-氯-4-氟苯胺为起始原料 目前, 国内外通常以3-氯-4-氟苯胺为起始原料,与原甲酸三乙酯、丙二酸二乙酯环合后经乙基化、水解、哌嗪缩合、精制等步骤最终制得诺氟沙星。反应过程中HC(OC2H5)3 + H2 C(COOC2H5)2 +H5C2O2CH=C(COOC2H5)2,因此,也有以3-氯-4-氟苯胺和乙氧甲叉丙二酸二乙酯( EMME) 直接作为起始原料制得中间体3。其合成路线见图1。 图1以3-氯-4-氟苯胺为起始原料合成工艺

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含氟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 摘要 含氟表面活性剂是目前最受青睐的特种表面活性剂,相比于传统的碳氢表面活性剂,含氟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少,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的作用强,同时可以跟其它表面活性剂起到很好的复配效果,可以应用于石油、消防、涂料、造纸等很多领域。

目录 1 表面活性剂 (1) 2 含氟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及性质 (1) 2.1 含氟表面活性剂 (1) 2.1.1 含氟表面活性剂的稳定性 (1) 2.1.2 含氟表面活性剂的溶解性 (1) 2.1.3 含氟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 (2) 2.1.4 含氟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在油面上的铺展 (2) 2.2 含氟表面活性剂类型 (2) 2.3 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 (3) 2.4 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3) 2.4.1 在石油领域的应用 (3) 2.4.2 在消防领域的应用 (4) 2.4.3 在涂料中的应用 (4) 2.4.4 在造纸业中的应用 (4) 2.4.5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4) 2.5 含氟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5) 3 展望 (8) 4 个人想法 (8) 参考文献 (9)

1 表面活性剂 所谓表面活性,是指溶剂的表面张力降低的性质,能显著降低(多数为水)表面张力或液-液界面张力的物质被称为表面活性剂。最近科学领域不断地在开拓,表面活性剂不仅运用于日常生活,还可以运用到国民经济关系到的很多方面,在这些领域里,表面活性剂有着神奇的效果,用量虽少,但对改进技术、提高质量、增产节约却收效显著,有“工业味精”之美誉。 我们把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基只含有碳氢链(分子中可以含有Cl、Br、I、O、N、S等元素)的这种常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碳氢表面活性剂。如果除含有以上元素外,分子中还含有F、Si、B等元素,则叫做特种表面活性剂。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结构特殊的表面活性剂的不断出现,形成了新型的特种表面活性剂,如含有Bola型、双子型、冠醚型等结构的表面活性剂。特种表面活性剂之所以受到如此关注,是因为它具有诸多普通表面活性剂所不能及的特殊性质。特别是含氟表面活性剂,它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类表面活性剂,是特种表面活性剂非常重要的一个品种,也是迄今为止表面活性最高的一种。 2 含氟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及性质 2.1 含氟表面活性剂 碳氧表面活性剂结构上的氧原子被氟原子部分或者全部替代被称为含氟表面活性剂。它具有高表面活性、高耐热稳定性、高化学稳定性、憎水性和憎油性的“三高”、“两憎”的独特性能,是20世纪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在许多特殊的领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1.1 含氟表面活性剂的稳定性 氟是自然界中电负性最高的元素,所以碳氟键的共价键具有离子键的性能,键能很高,可达415J/mol,又因为共价键合的氟原子的原子半径比氧原子大,可有效地将全氟化的键屏蔽保护,因此相比之下含氟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例如,将全氟辛基磺酸在浓硝酸中反应温度加到170℃也没有被分解;同时与其他的过氧化氧或者联氨等反应时也没有发现异常。 2.1.2 含氟表面活性剂的溶解性 含氟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的溶解度完全取决于其极性基团和碳氟基的结构,其溶解度随着链长的增加而降低。例如甲烷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四氟甲烷的7倍。

诺氟沙星甲基化过程工艺设计--制药工程学课程设计(原料药生产示例)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诺氟沙星甲基化过程工艺设计 二工艺条件 原料参数一览表 原料名称配料比(重体比)原料规格 诺氟沙星1Kg 药用98.5% 乙醇1L 80.5% 甲酸 1.5L 85.5% 甲醛1L 36.9% 活性炭0.05Kg 针用767型 氨水13%-15%(自取) 设产品的年产量为393吨,终产品诺氟沙星甲基化物的纯度为95%,诺氟沙星投料富余系数为1.05,反应转化率均为100%,甲基化收率99%,总收率为86%,用活性炭抽滤时,活性炭损失为20%(重量比),假设其它中间体及最终产品均无损失。 每年工作日为330天(具体见设计题目分配方案),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三、设计内容 1.设计并选择较为合理的工艺路线、完成反应原理; 2..进行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工艺条件的确定; 3.写出较为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不少于2000字)。 四、设计要求 1.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内容 五、时间 4周(11 14周) ~

六、参考书 1.《制药工程学》主编:王志祥出版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年第 二版 2.《化工原理》主编:谭天恩窦梅周明华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年第三版 4.《化工机械基础》主编:刁玉玮,王立业,喻健良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 版社 2006年第六版

前言 甲磺酸培氟沙星为喹诺酮类抗菌药,有广谱抗菌作用,对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杆菌、克雷白菌属、伤寒、沙门菌属以及流杆感菌、奈瑟菌属等具有强大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亦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本品对肺炎球菌、各组链球菌和肠球菌仅有轻度作用。本品为杀菌剂,作用机理为抑制细菌DNA螺旋酶。主要适用于肠杆菌科细菌及绿脓杆菌等格兰氏阴性杆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如支气管及肺部感染、肾盂及复杂性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细菌性痢疾或其他肠道感染、伤寒及沙门菌属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也可用于葡萄球菌感染病例。 本次设计内容中所采用的工艺是以诺氟沙星为原料,与甲醛、甲酸甲基化生成培氟沙星,再与甲烷磺酸成盐,的甲磺酸培氟沙星,后精制得到产品。本路线工序较短,对反应条件,反应设备的要求也不高,而且生产成本呢较低,最适合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总收率达86%。再经过回收,精制等工序,可以制得。 这次课程实际是对甲磺酸培氟沙星甲基化工段的车间工艺设计 由此工艺可知,甲磺酸培氟沙星的合成工艺还是比较复杂,甲基化工段涉及到反应阶段、加氨中和阶段、离心甩料阶段,各个阶段的物料衡算、能量衡算都要核算,加上设备选型、车间和管道设计等等,因此设计的任务相当庞大。这不仅要求我们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有灵敏的理解感悟的实验能力,同时要学会自己掌握时间与节奏来完成设计任务。其成果包括了工艺流程设计、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计算、设计说明书的撰写。在设计中,我们刚开始无从下手,对于任务书上的含量、纯度、水分含量、湿度等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刻,但是经过查阅很多文献,静下心来仔细研究、摸索,和同学、老师的不断交流沟通,对于我们的设计目标有了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 本设计为初步设计,我按照设计任务书所要求内容,一步一步完成,但由于经验不足,理论和实践知识不够扎实,在设计中还存在不足之处,诚请老师给予指出和修正。

诺氟沙星胶囊说明书

诺氟沙星胶囊说明 书 1 2020年4月19日

诺氟沙星胶囊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诺氟沙星胶囊 英文名称:norfloxacin capsules 【成份】 本品的主要成分为诺氟沙星,其化学名为1-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 【适应症】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淋病、前列腺炎、肠道感染和伤寒及其它沙门菌感染。 【用法用量】 口服 1.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奇异变形菌所致的急性单纯性 下尿路感染一次400mg,一日2次,疗程3日。 2.其它病原菌所致的单纯性尿路感染剂量同上,疗程7~10 日。 3.复杂性尿路感染剂量同上,疗程10~21日。 4.单纯性淋球菌性尿道炎单次800~1200mg。 5.急性及慢性前列腺炎一次400mg,一日2次,疗程28日。 6.肠道感染一次300~400mg,一日2次,疗程5~7日。 2 2020年4月19日

7.伤寒沙门菌感染一日800~1200mg,分2~3次服用,疗程 14~21日。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腹部不适或疼痛、腹泻、恶 心或呕吐。 2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可有头昏、头痛、嗜睡或失 眠。 3 过敏反应皮疹、皮肤瘙痒,偶可发生渗出性多性红斑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少数患者有光敏反应。 4 偶可发生:(1)癫痫发作、精神异常、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幻觉、震颤。(2)血尿、发热、皮疹等间质性肾炎表现。(3)静脉炎。(4)结晶尿,多见于高剂量应用时。(5)关节疼痛。 5 少数患者可发生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血尿素氮增高及周围血象白细胞降低,多属轻度,并呈一过性。 【禁忌】 对本品及氟喹诺酮类药过敏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宜空腹服用,并同时饮水250ml。 2.由于当前大肠埃希菌对诺氟沙星耐药者多见,应在给药前留 取尿标本培养,参考细菌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3 2020年4月19日

诺氟沙星的合成工艺路线改进

诺氟沙星的合成工艺路线改进 学生姓名梁蕾蕾 班级化药903班 专业名称化学制药技术 系部名称制药工程系 指导教师张静 提交日期 2011/12/20 答辩日期 2011/12/26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2011年12月

目录 摘要 (4) 1 前言 (4) 1.1喹诺酮类药物 (4) 1.1.1喹诺酮简介 (5) 1.1.2抗菌作用机制 (5) 1.1.3喹诺酮类的共性 (5) 1.1.4作用 (6) 1.2诺氟沙星概述 (6) 1.2.1背景介绍 (6) 1.2.2物理性质 (6) 1.2.3药理毒理 (6) 1.3发展状况 (7) 2 制备工艺的优化 (8) 2.1环合反应的优化 (8) 2.2乙基化反应的优化 (10) 2.3哌嗪化反应的优化 (11) 3 反应中溶剂的优化 (12) 4 反应过程中杂质的检测与定量 (13)

5 其他诺氟沙星合成工艺 (14) 5.1以 A-(2,4-二氯-5-氟苯甲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 (14) 5.2以3-乙氧基-2-(2,4-二氯-5-氟苯甲酰基)丙烯酸乙酯为起始原料 (15) 6 总结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20)

摘要 诺氟沙星是第3 代喹诺酮类优秀的抗菌药物之一,在医疗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诺氟沙星的合成工艺做了相应的总结,对其中一些典型的合成路线进行了优劣势的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优化方案。 诺氟沙星合成工艺路线大致有两大类型:一、经分子内亲桉取代或Deckmann环余方法先合成喹诺酮环后引入哌嗪基;二、先引入哌嗪基,再逐步形成喹诺酮环。 目前,国内外较多地采用第一类型合成路线:即以3-氯-4-氟苯胺为起始原料,经与EMME (乙氧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缩合、经烷基化剂乙基化得中间体1-乙基-6-氟-7-氯-1,4-二氢-4-氧-喹啉-3-羧酸乙酯,水解后哌嗪化得诺氟沙星。 本文以 3- 氯- 4- 氟苯胺为起始原料, 经与乙氧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EMME)缩合、Gould- Jacobs环化、乙基化、硼酸酯络合及与无水哌嗪缩合等五步反应合成了诺氟沙星,总收率为 66.3%。 关键字:诺氟沙星,合成,工艺改进 1 前言 1.1喹诺酮类药物

含氟表面活性剂介绍

含氟表面活性剂介绍 1碳氟表面活性剂的物化性质和用途 碳氟表面活性剂的独特性能常被概括为“三高”、“两憎”,即高表面活性、高耐热稳定性及高化学稳定性;它的含氟烃基既憎水又憎油。碳氟表面活性剂其水溶液的最低表面张力可达到20mN/m以下,甚至到15mN/m左右。碳氟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05%~0.%,就可使水的表面张力下降至20mN/m以下。而一般碳氢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1.%范围才可使水的表面张力下降到30mN/m~35mN/m。碳氟表面活性剂如此突出的高表面活性以致其水溶液可在烃油表面铺展(参见本文第二部分)。碳氟表面活性剂有很高的耐热性,如固态的全氟烷基磺酸钾,加热到420℃以上才开始分解,因而可在300℃以上的温度下使用。碳氟表面活性剂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它可抵抗强氧化剂、强酸和强碱的作用,而且在这种溶液中仍能保持良好的表面活性。若将其制成油溶性表面活性剂还可降低有机溶剂的表面张力。 早期,碳氟表面活性剂曾用作四氟乙烯乳液聚合的乳化剂,以后逐步用作润湿剂、铺展剂、起泡剂、抗黏剂和防污剂等,广泛应用于消防、纺织、皮革、造纸、选矿、农药和化工等各个领域,显示强大的生命力。但碳氟表面活性剂由于合成困难,价格较高,目前主要用于一般碳氢表面活性剂难以胜任或使用效果极差的领域。研究表明,将碳氟表面活性剂与碳氢表面活性剂复配,有可能减少碳氟表面活性剂的用量而保持其表面活性。如将异电性碳氢和碳氟表面活性剂复配,不仅可大大减少碳氟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复配品甚至具有更高的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即达到全面增效作用。碳氟表面活性剂特殊应用的一个典型实例是利用其水溶液可在油面上铺展的特性,制备水成膜泡沫灭火剂,其原理为:欲使水溶液在油面上铺展,必须满足铺展条件,即铺展系数Sw/o>0: 油的表面张力约为20mN/m~24mN/m左右。因此欲使铺展系数大于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一般应在18mN/m以下(至少应在20mN/m以下)。有相当数量的碳氟表面活性剂,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较高,不能满足铺展条件。在另一种情况下,即使表面活性很高的碳氟表面活性剂,其水溶液也只能在达到一定浓度(临界铺展浓度)时方可在油面上铺展。研究表明,当油面首先加入很少量能够铺展的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