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锚索、土钉的区别

锚杆、锚索、土钉的区别
锚杆、锚索、土钉的区别

锚杆:是一种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拉杆体,它一端与工程构筑物相连,另一端锚入土层中,通常对其施加预应力,以承受由土压力、水压力、或风荷载等所产生的拉力,用以维护构筑物的稳定.一般由锚头段和锚固段三部分组成,其中锚固段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将杆体与土体粘结在一起形成锚杆的锚固体.根据土体类型、工程特性与使用要求,土层锚杆锚固体结构可设计为圆形、端部扩大头型或连续球体型3类。2土钉:用来加固或同时锚固现场原位土体的细长杆件。通常采取土中钻孔、置入变形钢筋即带肋钢筋并沿孔全长注浆的方法做成。土钉依靠与土体之间的界面粘结力或摩擦力,在土体发生变形条件下被动受力,并主要承受拉力作用。土钉也可用钢管、角钢等作为钉体,采用直接击入的方法置入土中。土钉墙支护适用于下列土体:可塑、硬塑或坚硬的黏性土,胶结或弱胶结(包括毛细水黏结)的粉土、砂土或角砾,填土、风化岩层等。

一、几个概念:

锚杆: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当采用钢绞线或高强钢丝束作杆体材料时,也可称为锚索。——《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土层锚杆:锚固于土层中的锚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由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拉杆体。——《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岩石锚杆:锚固于岩层内的锚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系统锚杆:为保证边坡整体稳定,在坡体上按一定格式设置的锚杆群。——《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为使围岩整体稳定,在隧洞周边上按一定格式布置的锚杆群。——《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锚固:利用锚定在洞室围岩或岩体边坡中的锚杆来加固岩体的工程措施。《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98

锚杆挡墙:用水泥砂浆把钢杆或多股钢丝索等锚固在岩土中作为抗拉构件以保持墙身稳定,支挡土体的挡墙。《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98

土钉墙:采用土钉加固的基坑侧壁土体与护面组成的支护结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土钉:是一种基于新奥隧道法原理,在天然边坡或开挖形成的边坡、基坑原位岩土体中近于水平设置加筋杆件并沿坡面设置混凝土面层,使整体土工系统的力学性能得以改善从而提高边坡、基坑稳定性的原位加筋技术。——《岩土工程治理手册》林宗元注编,2005年10月第1版

土钉可被视为小尺寸的被动式锚杆(部份类似于全长粘结型锚杆),分为钻孔注浆钉与击入钉两种,土钉材料为角钢、圆钢、钢筋或钢管。——《岩土锚固技术手册》闫莫明、徐祯祥、苏自约主编。其后二个参与了《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的编写。

二、区别:

土钉与锚杆不同之处有:

一、受力机理

1)土钉是被动受力,即土体发生一定变形后,土钉才受力,从而阻止土体的继续变形;

2)锚杆是主动受力,即通过对锚杆时间预应力,在基坑未开挖前就限制土体发

锚杆、锚索、土钉的区别

怎么分辨锚杆、锚索、土钉、锚管,他们有什么区别 人们总是纠结的,我看在网上好多童鞋都在讨论,锚杆、锚索、土钉、锚管的区别,特别是锚杆与土钉,他们到底如何区分,如何辨别,好多建筑方面的论坛里面他们是真论不休! 土老B 干地基基础工程也很多年了,说真心话对于他们的详细区别,我还是没有一个系统的概念。只是在现场中,我一般粗略的能够判断,比如说我会认为钻孔在150mm的为锚杆,一般他们孔深,钢筋粗,而且世家预应力。土钉一般都短、孔径在100mm,只放一根钢筋! 土老B说的只是现场中个人的判别方法,现在我来总结一些规范是怎么定义的,希望能给大家更加明确的知道,什么是锚杆,什么是土钉,什么是锚索,什么是锚管,怎么样区分辨别锚杆与土钉。 一、锚杆、锚索、土钉、锚管等他们的定义 锚杆: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当采用钢绞线或高强钢丝束作杆体材料时,也可称为锚索。——《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锚索:当锚杆杆体采用高强钢绞线制作的时候可称之为锚索 土层锚杆:锚固于土层中的锚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由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拉杆体。——《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岩石锚杆:锚固于岩层内的锚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系统锚杆:为保证边坡整体稳定,在坡体上按一定格式设置的锚杆群。——《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为使围岩整体稳定,在隧洞周边上按一定格式布置的锚杆群。——《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锚固:利用锚定在洞室围岩或岩体边坡中的锚杆来加固岩体的工程措施。《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98

锚杆与锚索的区别

锚杆&锚索的区别 两者只是量的区别,不是质的区别,只是张拉介质不同。锚索的受拉件是钢绞线制作,锚杆是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筋为主钢,通常锚索应用在大吨位锚固工程。 锚索的受拉筋是用钢绞线制作,锚杆是用钢筋或钢管。通常锚索受力较大,还要加予应力,受力形式分锚固段和自由段,可以用作永久性锚固工程。锚索是锚杆的一种,土丁也是。 在国内,一般情况下,锚索是需要施加预应力的,因此它是主动受力,多应用于已出现变形或对变形要求严格的工程部位;锚杆则一般不施加预应力(有时也会施加很小的预应力),因此它是被动受力,只有当被锚固岩土体发生一定变形时它才发挥锚固力。此外,锚索长度一般在20-50米,锚杆则不到20米。在国际上,锚索只是锚杆的一种类型。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结构采用对预应力锚索施加的预应力将滑动岩土体与稳定岩体紧密连结为一体,增加岩土体各层面的抗滑力,同时又通过坡面上框架梁将各个锚索有效地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由表及里的加固体系,进而达到防止整体边坡失稳的目的,是一种新型的抗滑结构[20]。 1.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体系作用机理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体系中,将锚索锚固到框架上,锚固力首先作用于框架,然后通过框架传递给岩土体,从而在岩土体中产生附加应力,调整岩土体内应力环境,起到加固边坡的目的。框架梁除表层固坡作用外,还有传力作用。如果单独使用预应力锚索进行边坡加固,锚索拉力过大会引起表层坡体的变形,甚至破坏,而坡体过大的变形又会导致锚索预应力的损失。将预应力锚索与框架梁结合,框架梁起到锚墩的作用,由于框架梁与坡面的有效接触面积大,坡体在锚索作用下的变形能得到限制[21]。 2.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体系的优点[4] ⑴预应力锚索框架是高边坡病害防治和坡面防护的有效措施

锚杆、锚索、土钉的区别

锚杆:是一种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拉杆体,它一端与工程构筑物相连,另一端锚入土层中,通常对其施加预应力,以承受由土压力、水压力、或风荷载等所产生的拉力,用以维护构筑物的稳定.一般由锚头段和锚固段三部分组成,其中锚固段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将杆体与土体粘结在一起形成锚杆的锚固体.根据土体类型、工程特性与使用要求,土层锚杆锚固体结构可设计为圆形、端部扩大头型或连续球体型3类。2土钉:用来加固或同时锚固现场原位土体的细长杆件。通常采取土中钻孔、置入变形钢筋即带肋钢筋并沿孔全长注浆的方法做成。土钉依靠与土体之间的界面粘结力或摩擦力,在土体发生变形条件下被动受力,并主要承受拉力作用。土钉也可用钢管、角钢等作为钉体,采用直接击入的方法置入土中。土钉墙支护适用于下列土体:可塑、硬塑或坚硬的黏性土,胶结或弱胶结(包括毛细水黏结)的粉土、砂土或角砾,填土、风化岩层等。

一、几个概念: 锚杆: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当采用钢绞线或高强钢丝束作杆体材料时,也可称为锚索。——《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土层锚杆:锚固于土层中的锚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由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拉杆体。——《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岩石锚杆:锚固于岩层内的锚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系统锚杆:为保证边坡整体稳定,在坡体上按一定格式设置的锚杆群。——《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为使围岩整体稳定,在隧洞周边上按一定格式布置的锚杆群。——《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锚固:利用锚定在洞室围岩或岩体边坡中的锚杆来加固岩体的工程措施。《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98 锚杆挡墙:用水泥砂浆把钢杆或多股钢丝索等锚固在岩土中作为抗拉构件以保持墙身稳定,支挡土体的挡墙。《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98 土钉墙:采用土钉加固的基坑侧壁土体与护面组成的支护结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土钉:是一种基于新奥隧道法原理,在天然边坡或开挖形成的边坡、基坑原位岩土体中近于水平设置加筋杆件并沿坡面设置混凝土面层,使整体土工系统的力学性能得以改善从而提高边坡、基坑稳定性的原位加筋技术。——《岩土工程治理手册》林宗元注编,2005年10月第1版 土钉可被视为小尺寸的被动式锚杆(部份类似于全长粘结型锚杆),分为钻孔注浆钉与击入钉两种,土钉材料为角钢、圆钢、钢筋或钢管。——《岩土锚固技术手册》闫莫明、徐祯祥、苏自约主编。其后二个参与了《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的编写。 二、区别: 土钉与锚杆不同之处有: 一、受力机理 1)土钉是被动受力,即土体发生一定变形后,土钉才受力,从而阻止土体的继续变形; 2)锚杆是主动受力,即通过对锚杆时间预应力,在基坑未开挖前就限制土体发

锚杆、锚索、土钉、锚索和加筋挡土墙

锚杆、锚索、土钉、锚管和加筋挡土墙 锚杆和锚索其实是一个东西,土钉和锚管其实是一个东西 锚杆: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当采用钢绞线或高强钢丝束作杆体材料时,也可称为锚索。 锚索:当锚杆杆体采用高强钢绞线制作的时候可称之为锚索 土层锚杆:锚固于土层中的锚杆。 岩石锚杆:锚固于岩层内的锚杆。 土钉墙:采用土钉加固的基坑侧壁土体与护面组成的支护结构。土钉可被视为小尺寸的被动式锚杆(部份类似于全长粘结型锚杆),分为钻孔注浆钉与击入钉两种,土钉材料为角钢、圆钢、钢筋或钢管。 锚管:当土钉杆体采用钢花管(就是钢管上面钻出几个注浆孔)的时候可称之为锚管。 土钉与锚杆不同之处有: 受力机理 1)土钉是被动受力,即土体发生一定变形后,土钉才受力,从而阻止土体的继续变形; 2)锚杆是主动受力,即通过对锚杆时间预应力,在基坑未开挖前就限制土体发生过大变形; 土钉是一种土体加筋技术,以密集排列的加筋体作为土体补强手段,提高被加固土体的强度与自稳能力; 锚杆是一种锚固技术,通过拉力杆将表层不稳定岩土体的荷载传递至岩土体深部稳定位置,从而实现被加固岩土体的稳定。 二者主要区别在于土钉墙是将土钉锚固在钢筋网片或承板上;锚杆是将杆件锚固在承压梁上。土钉-砂浆锚钉主要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二、三级的非软土场地且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米的土体加固;锚杆用于深深基础或多用于明挖隧道工程中。 土钉墙(Soil Nail Wall)是一种原位土体加筋技术。将基坑边坡通过由钢筋制成的土钉进行加固,边坡表面铺设一道钢筋网再喷射一层砼面层和土方边坡相结合的边坡加固型支护施工方法。其构造为设置在坡体中的加筋杆件(即土钉或锚杆)与其周围土体牢固粘结形成的复合体,以及面层所构成的类似重力挡土墙的支护结构。 锚杆挡土墙是指利用锚杆技术建筑的挡土墙,由钢筋混凝土墙面和锚杆组成,依靠锚固在岩层内的锚杆的水平拉力以承受土体侧压力。按墙面构造的不同,分为柱板式和壁板式两种。所谓柱板式是指挡土墙的墙面由肋柱和挡土板组成,挡土板直接承受墙面后填料产生的土压力,挡土板支承于肋柱,肋柱与锚杆相连(用得多);而壁板式则不设立柱,墙面仅由墙面板构成,墙面板直接与锚杆连接。 土钉墙与加筋土挡土墙的异同 土钉墙与加筋土墙均是通过土体的微小变形使拉筋受力而工作;通过土体与

最完整的锚杆、锚索、土钉的区别

根据各规范,总结:锚杆、锚索、土钉、锚管 一、锚杆、锚索、土钉、锚管的定义 锚杆: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当采用钢绞线或高强钢丝束作杆体材料时,也可称为锚索。——《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锚索:当锚杆杆体采用高强钢绞线制作的时候可称之为锚索 土层锚杆:锚固于土层中的锚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由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拉杆体。——《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岩石锚杆:锚固于岩层内的锚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系统锚杆:为保证边坡整体稳定,在坡体上按一定格式设置的锚杆群。——《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为使围岩整体稳定,在隧洞周边上按一定格式布置的锚杆群。——《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锚固:利用锚定在洞室围岩或岩体边坡中的锚杆来加固岩体的工程措施。《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98 锚杆挡墙:用水泥砂浆把钢杆或多股钢丝索等锚固在岩土中作为抗拉构件以保持墙身稳定,支挡土体的挡墙。《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98 土钉墙:采用土钉加固的基坑侧壁土体与护面组成的支护结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土钉:是一种基于新奥隧道法原理,在天然边坡或开挖形成的边坡、基坑原位岩土体中近于水平设置加筋杆件并沿坡面设置混凝土面层,使整体土工系统的力学性能得以改善从而提高边坡、基坑稳定性的原位加筋技术。——《岩土工程治理手册》林宗元注编,2005年10月第1版 土钉可被视为小尺寸的被动式锚杆(部份类似于全长粘结型锚杆),分为钻孔注浆钉与击入钉两种,土钉材料为角钢、圆钢、钢筋或钢管。——《岩土锚固技术手册》闫莫明、徐祯祥、苏自约主编。其后二个参与了《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的编写。 锚管:当土钉杆体采用钢花管(就是钢管上面钻出几个注浆孔)的时候可称之为

锚杆、土钉的区别(完整版)

锚杆与土钉 (1) 第一章锚杆与土钉的概念 (1) 第一节锚杆 (1) 第二节土钉 (2) 第二章锚杆与土钉的区别 (3) 第一节土钉与锚杆不同之处 (3) 第三章知识延伸 (5) 第一节喷锚支护 (5) 第二节锚杆和锚索的区别 (6) 第四章重要认知 (7) 第五章总结 (8)

锚杆与土钉 按李广信教授的话,土钉是树上的鸟巢,锚杆是树上一根线挂着一个鸟巢。以下我们来具体讨论下两者具体的区别,首先先认清楚以下几个概念。 第一章锚杆与土钉的概念 第一节锚杆 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当采用钢绞线或高强钢丝束作杆体材料时,也可称为锚索。 是一种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拉杆体,它一端与工程构筑物相连,另一端锚入土层中,通常对其施加预应力,以承受由土压力、水压力、或风荷载等所产生的拉力,用以维护构筑物的稳定。一般由锚头段和锚固段三部分组成,其中锚固段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将杆体与土体粘结在一起形成锚杆的锚固体.根据土体类型、工程特性与使用要求,土层锚杆锚固体结构可设计为圆形、端部扩大头型或连续球体型3类。

第二节土钉 用来加固或同时锚固现场原位土体的细长杆件。通常采取土中钻孔、置入变形钢筋即带肋钢筋并沿孔全长注浆的方法做成。土钉依靠与土体之间的界面粘结力或摩擦力,在土体发生变形条件下被动受力,并主要承受拉力作用。土钉也可用钢管、角钢等作为钉体,采用直接击入的方法置入土中。土钉墙支护适用于下列土体:可塑、硬塑或坚硬的黏性土,胶结或弱胶结(包括毛细水黏结)的粉土、砂土或角砾,填土、风化岩层等。

第二章锚杆与土钉的区别 第一节土钉与锚杆不同之处 一、受力机理 1)土钉是被动受力,即土体发生一定变形后,土钉才受力,从而阻止土体的继续变形; 2)锚杆是主动受力,即通过对锚杆时间预应力,在基坑未开挖前就限制土体发生过大变形。 二、受力范围 1)土钉是全长受力,不过受力方向分为两部分,潜在滑裂面把土钉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受力方向指向潜在滑裂面方向,后半部分受力方向背向潜在滑裂面方向; 2)锚杆则是前半部分为自由端,后半部分为受力段,所以有时候在锚杆的前半部分不充填砂浆。 三、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工作机理的不同: 土钉是一种土体加筋技术,以密集排列的加筋体作为土体补强手段,提高被加固土体的强度与自稳能力; 锚杆是一种锚固技术,通过拉力杆将表层不稳定岩土体的荷载传递至岩土体深部稳定位置,从而实现被加固岩土体的稳定。 当土体发生一定变形后,土钉随着这个变形而提供抗力,这时受力特性和锚杆一样。只是它是全长受力。滑烈面所分成的两断受力方向是一样的,均为指向坡内。而锚杆在预应力的作用下,主动受力,始终是对坡体提供指向坡内的抗力,随着预应力的损失和坡体变形的停止,退化为土钉。 四、其他的一些区别 1、是否加预应力?yes-->锚杆;no-->土钉。 2、是否有专门的锚固机构?yes-->锚杆;no-->土钉。 3、是否通长注浆?yes-->土钉;no-->锚杆。

锚杆、锚索、土钉、锚管区分

锚杆、锚索、土钉、锚管区分 在现场,一般认为钻孔在150mm的为锚杆,一般他们孔深,钢筋粗,而且施加预应力。土钉一般都短、孔径在100mm,只放一根钢筋。但是,锚杆、锚索、土钉、锚管的区别到底是什么?不知道的赶紧看过来啦! 定义 锚杆: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当采用钢绞线或高强钢丝束作杆体材料时,也可称为锚索。——《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锚索:当锚杆杆体采用高强钢绞线制作的时候可称之为锚索 土层锚杆:锚固于土层中的锚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由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拉杆体。——《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岩石锚杆:锚固于岩层内的锚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系统锚杆:为保证边坡整体稳定,在坡体上按一定格式设置的锚杆群。——《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为使围岩整体稳定,在隧洞周边上按一定格式布置的锚杆群。——《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锚固:利用锚定在洞室围岩或岩体边坡中的锚杆来加固岩体的工程措施。《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98 锚杆挡墙:用水泥砂浆把钢杆或多股钢丝索等锚固在岩土中作为抗拉构件以保持墙身稳定,支挡土体的挡墙。《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98

土钉墙:采用土钉加固的基坑侧壁土体与护面组成的支护结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土钉:是一种基于新奥隧道法原理,在天然边坡或开挖形成的边坡、基坑原位岩土体中近于水平设置加筋杆件并沿坡面设置混凝土面层,使整体土工系统的力学性能得以改善从而提高边坡、基坑稳定性的原位加筋技术。——《岩土工程治理手册》林宗元注编,2005年10月第1版 土钉可被视为小尺寸的被动式锚杆(部份类似于全长粘结型锚杆),分为钻孔注浆钉与击入钉两种,土钉材料为角钢、圆钢、钢筋或钢管。——《岩土锚固技术手册》闫莫明、徐祯祥、苏自约主编。其后二个参与了《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的编写。 锚管:当土钉杆体采用钢花管(就是钢管上面钻出几个注浆孔)的时候可称之为锚管。 区别 土钉与锚杆不同之处有: 1、受力机理 1)土钉是被动受力,即土体发生一定变形后,土钉才受力,从而阻止土体的继续变形; 2)锚杆是主动受力,即通过对锚杆时间预应力,在基坑未开挖前就限制土体发生过大变形; 2、受力范围

锚杆与土钉的区别

锚杆与土钉 按李广信教授的话,土钉是树上的鸟巢,锚杆是树上一根线挂着一个鸟巢,以下我们来具体讨论两者的区别,首先先认清楚以下几个概念。 第一章锚杆和土钉的概念 第一节锚杆 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当采用钢绞线或高强钢丝束作为杆体材料时,也可称为锚索。 是一种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受拉杆体,它一端与工程构筑物相连,另一端锚入土层中,通常对其施加预应力,以承受由土压力、水压力、或风荷载等所产生的拉力,用以维护构筑物的稳定,一般由锚头段和锚固段三部分组成,其中锚固段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将杆体与土层粘结在一起形成锚杆的锚固体,根据土体类型、工程特性与使用要求,土层锚杆锚固体结构可设计成圆形、端部扩大头型或连续球体型三类。 第二节土钉 用来加固或同时锚固现场原位土体的细长杆件。通常采取土中钻孔、植入变形钢筋及带肋钢筋并沿孔全长注浆的方法做成。土钉依靠于土体之间的界面粘结力或摩擦力,在土体发生变形条件下被动受力,并主要承受拉力作用。土钉也可以用钢管、角钢等作为钉体,采用直接击入的方法置入土中。土钉墙支护适用于下列土体:可塑、硬塑或坚硬的粘性土,胶结或弱胶结(包括毛细水粘结)的粉土、砂土或角砾,填土、风化岩层等。 第二章锚杆与土钉的区别 第一节土钉与锚杆不同之处 一、受力机理 (1)土钉是被动受力,即土体发生一定变形后,土钉才受力,从而阻止土体的继续变形; (3)锚杆是主动受力,即通过对锚杆时间预应力,在基坑未开挖前就限制土体发生过大变形。 二、受力范围 (1)土钉是全长受力,不过受力方向分为两部分,潜在滑裂面把土钉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受力方向指向潜在滑裂面方向,后半部分受力方向背向潜在滑裂面方向; (2)锚杆则是前半部分为自由端,后半部分为受力段,所以有时候在锚杆的前半部分不充填砂浆。 三、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工作机理的不同: 土钉是一种土体加筋技术,以密集排列的加筋体作为土体补强手段,被动受力,提高被加固土体的强度与自稳能力; 锚杆是一种锚固技术,通过拉力杆将表层不稳定岩层土体的荷载传递至岩土体深部稳定位置,从而实现被加固岩土体的稳定。 当土体发生一定变形后,土钉随着这个变形而提供抗力,这时受力特性和锚杆一样,只是土钉为全长受力,滑裂面所分成的两段受力方向是一样的,均指向坡内,而锚杆在预应力的作用下,主动受力,始终是对坡体提供指向坡内的抗力,随着预应力的损失和坡体变形的停止,退化成土钉。 四、其他的一些区别 1、是否加预应力?锚杆:是;土钉:否。 2、是否有专门的锚固机构?锚杆:是;土钉:否。 3、是否通长注浆?锚杆:否;土钉:是。

常用锚索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和比较

常用锚索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和比较 摘要:随着工程的大量建设,锚索形式的选择成为基本建设工程中突出问题。目前在基坑支护中比较常用的锚索支护形式有拉力型锚索和压力分散型锚索,本文从的结构、受力特点、施工工艺、选取考虑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对比,为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压力分散型锚索拉力集中型锚索岩土锚固基坑支护 1.概述 目前我国岩土锚固技术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其中拉力型锚索研制出多种新型结构,如何选择经济、适用、安全的锚索类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昆明地区,探讨锚索的选择。 2.拉力集中型锚索和压力分散型锚索的构造 按照锚杆内部拉筋和水泥浆体传力方式的不同,可将锚杆(锚索)分为:拉力集中型锚索、压力集中型锚索、荷载分散型锚索。其中荷载分散型锚索又可分为拉力分散型锚索、压力分散型锚索、拉压分散型锚索。昆明地处滇池周边,软弱土层如泥炭、泥炭质土分布较广、地下水丰富、地形地貌复杂、土质差异较大,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锚索通常选用拉力集中型或压力分散型。 2.1拉力集中型锚索 拉力集中型锚索分为锚固段、自由段和外锚段三部分。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拉力主要由钢绞线传递给注浆体,再通过注浆体传递给周边土体。在锚固段和外锚段之间留有一定长度的自由段,对于永久性预应力锚索一般需在自由张拉段设置防腐蚀保护套以保护锚索不被腐蚀。锚固段和自由段的长度需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安全等级确定。 图1 普通拉力型锚索结构示意图 2.2压力分散型锚索 压力分散型锚索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目前工程中比较常用的主要有两种:承压板式压力分散型锚索、可回收式压力分散型锚索。承压板式压力分散型锚索的结构如图2所示,锚索采用无粘结钢绞线,钢绞线和锚固体之间用PE管隔离。钢绞线底部通过挤压套固定在承压板上,顶部通过锚具固定在墩座处。

让压管作用说明和锚杆、锚索让压管安装顺序及使用安排

让压管作用说明 巷道锚杆(锚索)支护是按一定设计的间排距由数根锚杆(锚索)组成。由于沿巷道周边变形大小不一,锚杆和锚索物理力学性质和几何尺寸不同,造成不同位置的锚杆(锚索)变形和载荷不同,为了达到充分发挥每根个体锚杆(锚索)的作用,防止锚杆(锚索)早期破断,达到共同支护围岩的作用,个体支护体间也必须达到整体变形和受力耦合(让均压)。让压管作用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了锚杆系统和围岩耦合:锚杆支护系统的支护强度和变形性能必须和围岩耦合以达到围岩的稳定平衡。 2、保证了锚索系统和围岩耦合:同样,锚索系统作为支护系统的一部分,其变形性能必须和围岩耦合以达到围岩的稳定平衡。 3、保证了锚杆间的耦合:由于顶板和两帮在不同位置的锚杆所经受的位移和应力过程不同,所以受力差别很大,这有可能造成受力大的锚杆首先破断而把力传替到邻近的锚杆造成锚杆顺序分别破断。 4、保证了锚杆和锚索的耦合:锚杆和锚索间的变形耦合也非常重要。从支护体本身来讲,锚杆和锚索存在着物理力学性质和几何尺寸的差别,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延伸率:锚杆的延伸率远大于锚索的延伸率。 承载能力:锚杆的承载能力远小于锚索的承载能力。 支护范围:锚索长度一般来说大于锚杆长度。

这种差别如果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不当,会引起锚杆或锚索由于变形协调不好造成受力不均甚至破断。所以通过让压管保证了锚杆、锚索间的变形耦合。 让压管安装顺序 1、锚杆让压管安装顺序:从锚杆端部依次是螺母、塑料垫、铁垫片、让压管、铁垫片、锚杆盘。 2、锚索让压管安装顺序:锚索锁具、让压管、半球型球垫片、锚索托盘。 (注意事项:安装让压管和球垫时要保证让压管卡在球垫的切槽里) 使用安排 在7302运顺、7302轨顺、B10301运顺等高应力区域采用锚杆、锚索让压管,提高支护质量和支护效果。其中7302运顺马上使用,顶板锚索和帮部锚索均使用让压管;锚杆让压管,全螺纹锚杆支护不用,顶部锚杆使用。 附:锚杆、锚索让压管安装顺序照片 2014年10月25日星期六

土钉与锚杆的区别

土钉与锚杆的区别 1锚杆:是一种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 拉杆体,它一端与工程构筑物相连,另一端锚入土层中,通常对其施加预应力,以承受由土压力、水压力、或风荷载等所产生的拉力,用以维护构筑物的稳定.一般由锚头段和锚固段三部分组成,其中锚固段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将杆体与土体粘结在一起形成锚杆的锚固体.根据土体类型、工程特性与使用要求,土层锚杆锚固体结构可设计为圆形、端部扩大头型或连续球体型3类。 tPQjjoh 2土钉:用来加固或同时锚固现场原位土体的细长杆件。通常采取土中钻孔、置入变形钢筋即带肋钢筋并沿孔全长注浆的方法做成。土钉依靠与土体之间的界面粘结力或摩擦力,在土体发生变形条件下被动受力,并主要承受拉力作用。土钉也可用钢管、角钢等作为钉体,采用直接击入的方法置入土中。土钉墙支护适用于下列土体:可塑、硬塑或坚硬的黏性土,胶结或弱胶结(包括毛细水黏结)的粉土、砂土或角砾,填土、风化岩层等。 Y& ![2o.Q 1、锚杆支护式是主动支护,土钉、锚喷支护是被动支护; uV|%idC 2、土钉一般不施加预应力、锚杆施加预应力; Vf V|fuW 3、土钉应力沿全长都变化,锚杆应力在自由段上相同. :j

锚杆与锚索的区别

锚杆与锚索的区别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锚杆&锚索的区别 两者只是量的区别,不是质的区别,只是张拉介质不同。锚索的受拉件是钢绞线制作,锚杆是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筋为主钢,通常锚索应用在大吨位锚固工程。 锚索的受拉筋是用钢绞线制作,锚杆是用钢筋或钢管。通常锚索受力较大,还要加予应力,受力形式分锚固段和自由段,可以用作永久性锚固工程。锚索是锚杆的一种,土丁也是。 在国内,一般情况下,锚索是需要施加预应力的,因此它是主动受力,多应用于已出现变形或对变形要求严格的工程部位;锚杆则一般不施加预应力(有时也会施加很小的预应力),因此它是被动受力,只有当被锚固岩土体发生一定变形时它才发挥锚固力。此外,锚索长度一般在20-50米,锚杆则不到20米。在国际上,锚索只是锚杆的一种类型。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结构采用对预应力锚索施加的预应力将滑动岩土体与稳定岩体紧密连结为一体,增加岩土体各层面的抗滑力,同时又通过坡面上框架梁将各个锚索有效地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由表及里的加固体系,进而达到防止整体边坡失稳的目的,是一种新型的抗滑结构[20]。 1.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体系作用机理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体系中,将锚索锚固到框架上,锚固力首先作用于框架,然后通过框架传递给岩土体,从而在岩土体中产生附加应力,调整岩土体内应力环境,起到加固边坡的目的。 框架梁除表层固坡作用外,还有传力作用。如果单独使用预应力锚索进行边坡加固,锚索拉力过大会引起表层坡体的变形,甚至破坏,而坡体过大的变形又会导致锚索预应力的损失。将预应力锚索与框架梁结合,框架梁起到锚墩的作用,由于框架梁与坡面的有效接触面积大,坡体在锚索作用下的变形能得到限制[21]。 2.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体系的优点[4]

锚杆与锚索的区别简介

锚杆与锚索的区别 两者只是量的区别,不是质的区别,只是张拉介质不同。锚索的受拉件是钢绞线制作,锚杆是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筋为主钢,通常锚索应用在大吨位锚固工程。 锚索的受拉筋是用钢绞线制作,锚杆是用钢筋或钢管。通常锚索受力较大,还要加预应力,受力形式分锚固段和自由段,可以用作永久性锚固工程。锚索是锚杆的一种,土丁也是。 在国内,一般情况下,锚索是需要施加预应力的,因此它是主动受力,多应用于已出现变形或对变形要求严格的工程部位;锚杆则一般不施加预应力(有时也会施加很小的预应力),因此它是被动受力,只有当被锚固岩土体发生一定变形时它才发挥锚固力。此外,锚索长度一般在20-50米,锚杆则不到20米。在国际上,锚索只是锚杆的一种类型。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结构采用对预应力锚索施加的预应力将 滑动岩土体与稳定岩体紧密连结为一体,增加岩土体各层面的抗滑力,同时又通过坡面上框架梁将各个锚索有效地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由表及里的加固体系,进而达到防止整体边坡失稳的目的,是一种新型的抗滑结构[20]。 1.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体系作用机理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体系中,将锚索锚固到框架上,锚固力首先作用于框架,然后通过框架传递给岩土体,从而在岩土体中产生附加应力,调整岩土体内应力环境,起到加固边坡的目的。

框架梁除表层固坡作用外,还有传力作用。如果单独使用预应力锚索进行边坡加固,锚索拉力过大会引起表层坡体的变形,甚至破坏,而坡体过大的变形又会导致锚索预应力的损失。将预应力锚索与框架梁结合,框架梁起到锚墩的作用,由于框架梁与坡面的有效接触面积大,坡体在锚索作用下的变形能得到限制[21]。 2.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体系的优点[4] ⑴ 预应力锚索框架是高边坡病害防治和坡面防护的有效措施 预应力锚索框架可以将高边坡病害防治与坡面柔性防护有机地 结合在一起,既达到防治高边坡病害的目的,又可美化环境,实现了工程和自然的和谐统一。通过大吨位的预应力锚索锚固于边坡体内稳定的岩体中,并通过施加的预应力,可抵抗边坡体深层变形和破坏。贴于坡面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对边坡体表层岩土起框箍作用,限制表层岩土变形和破坏。在框架内进行植被防护,既能防治水流对坡面的冲刷,又能防治坡面岩土风化剥落、落石等小型坡面变形,并达到美化自然环境的效果。 ⑵ 能有效地控制边坡病害的深层破坏 在支挡结构加固设计时,往往针对边坡病害的深层破坏力来采取工程措施,为抵抗此破坏力,重力式挡墙是依靠墙体自重及其产生的基底摩阻力和墙前被动土压力来克服的;抗滑桩是依靠锚固段的桩周侧向抗力或能提供土压力的桩侧土的被动土压力与主动土压力差来 克服的;而锚索框架是依靠锚固于稳定岩、土体的高强度低松弛的钢绞线拉紧坡面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提供与边坡破坏力相反方向的抗力

锚杆框架梁及锚索框架梁

⑹锚杆框架梁 锚杆框架梁施工流程为施工准备→钻孔→清孔→锚杆制安→锚孔注浆→框架梁施工→验收封锚。 锚杆框架梁施工工艺见图2.2.2-1。 ①工艺性试验 锚杆施工前选择相同的地层进行拉拔试验,试验孔数不少于3孔,以验证锚固段的设计指标,确定施工工艺及参数。试验锚杆长3m,采用HRB335级热轧钢筋。同时,施工前作好地面排水系统,尽量避免雨季施工。 ②钻孔 锚孔孔深一般6~8m,孔距3.0m,钻孔孔径采用70mm,与坡面垂直施作。钻孔采用风动潜孔锤冲击钻机。

在施工前确定锚杆钻孔的孔位、钻孔方位、打入标桩,注明钻孔编号。 钻机安装应做到“正、平、稳、固”的要求,确保钻机受力后不摇摆、不移位。钻机安装好后,应进行全面质量检查,并用测量方法检查钻机方位、倾角、水平度和开孔钻头落点差,检查合格后再进行试车检查。 钻孔完成后必须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孔中岩粉排除干净。 锚杆孔必须采用风动钻进,钻孔完成后采用高压风清孔,清除孔内岩粉和积水,严禁水冲钻进,严禁用高压水清孔。 ③锚杆安放 锚杆采用HRB335级热轧钢筋,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的规定,采用2根Φ20mm或25mm螺纹钢筋。。 杆体放入钻孔之前,应检查杆体质量,确保杆体组装满足设计要求。 安放杆体时,应防止杆体扭压、弯曲,注浆管宜随一同放入钻孔,注浆管头部距孔底宜为5~10cm,杆体放入角度应与钻孔角度保持一致。 杆件插入孔内深度不应小于锚杆设计要求,杆体安装后不得随意敲击,不得悬挂重物。 ④注浆锚固 锚孔内灌注M30水泥砂浆,使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宜为0.38~0.5,灰砂比宜为0.8~1.5。 注浆采用孔底返浆法一次注浆技术。用砂浆泵通过一根注浆管自孔底开始注浆,待浆液流出孔口时,将孔口封堵,继续以0.4~0.6MPa压力注浆,并稳压数分钟注浆结束。 注浆前应在锚孔口深50cm范围内先用M3水泥砂浆封闭捣实,并设置孔口盖,孔盖应留有排气孔和灌浆孔。钻孔中遇有地下水及壁渗水不易排干时,应将压浆管送入孔底,随着灌浆浆液挤出孔中水,并逐渐抽拔压浆管。 ⑤框架梁及封锚施工 a框架钢筋绑扎:修整边坡,按照框架竖梁、横梁尺寸及模板厚度,精确挖出单根梁肋轮廓。先施工竖梁,并于接点处预留横梁钢筋,竖梁形成后,再施工横梁。绑扎钢筋,用砂浆垫块垫起,与坡面保持一定距离,并和短钢筋锚钉连接牢固。 b立模板、加支撑:用脚手架钢架杆支撑固定模板,模板底部要与基础紧密

锚杆、锚筋桩、锚索

锚杆 锚杆,英文“Bolt”;“bolting(准确称谓)”;“anchor(早期称谓)”是当代煤矿当中巷道支护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他将巷道的围岩束缚在一起,使围岩自身支护自身。现在锚杆不仅用于矿山,也用于工程技术中,对边坡,隧道,坝体进行主动加固。 锚杆组成 组成锚杆必须具备几个因素: ① 一个抗拉强度高于岩土体的杆体 ② 杆体一端可以和岩土体紧密接触形成摩擦(或粘结)阻力 ③ 杆体位于岩土体外部的另一端能够形成对岩土体的径向阻力 锚杆作为深入地层的受拉构件,它一端与工程构筑物连接,另一端深入地层中,整根锚杆分为自由段和锚固段,自由段是指将锚杆头处的拉力传至锚固体区域,其功能是对锚杆施加预应力;锚固段是指水泥浆体将预应力筋与土层粘结的区域,其功能是将锚固体与土层的粘结摩擦作用增大,增加锚固体的承压作用,将自由段的拉力传至土体深处。 根据上述定义,给出了锚杆的基本结构。 锚杆作用 锚杆是岩土体加固的杆件体系结构。 通过锚杆杆体的纵向拉力作用,克服岩土体抗拉能力远远低于抗压能力的缺点。 表面上看是限制了岩土体脱离原体。 宏观上看是增加了岩土体的粘聚性。 从力学观点上是主要是提高了围岩体的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 其实质上锚杆位于岩土体内与岩土体形成一个新的复合体。这个复合体中的锚杆是解决围岩体的抗拉能力低的缺点。从而使得岩土体自身的承载能力大大加强。 锚杆是当代地下开采的矿山当中巷道支护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他将 巷道的围岩束缚在一起,使围岩自身支护自身. 现在锚杆不仅用于矿山,也用于工程技术中,对边坡,隧道,坝体等进行主动加固。

锚筋桩 英文名称:anchor pile 定义:借助周围岩土对桩身的嵌制作用以稳定和加固岩土体的桩。 1.在岩土工程的应用 锚筋桩主要对边坡,隧道,坝体进行主动加固。锚筋桩作为深入地层的受拉构件,它一端与工程构筑物连接,另一端深入地层中其功能是将锚固体与土层的粘结摩擦作用增大,增加锚固体的承压作用,将自由段的拉力传至土体深处。 锚筋桩主要起锚固作用,一般采用长9m的3根或5根直径φ32mm的钢筋焊接组成。施工时在岩石或土质边坡上钻孔,将注浆管与锚筋桩绑扎后一起插入孔中,利用注浆管全孔一次灌注纯水泥浆液。 2.在建筑工程的应用 锚筋桩是在现场钻孔内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桩。由于锚筋桩的直径一般都比较小,钢筋密集,因此常以灌注水泥砂浆代替混凝土。 锚筋桩的结构主要由钢筋骨架、桩身砂浆和锚头混凝土组成。锚筋桩的桩头浇注在结构物的混凝土内,承受轴心拉力,可给建筑物施加沿桩孔方向的拉力,以维持建筑物的稳定,砂浆锚筋桩是处于被动受力状态。桩身结构按普通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设计,钢筋骨架根据单桩设计承受荷载和桩孔直径大小设计。 一般设计的砂浆锚筋桩结构为3根长12.0m,直径φ28mm的Ⅱ级钢筋均布于φ38mm钢管的外圆周上,在骨架的底部φ38mm钢管比φ28mm的钢筋高出30cm。骨架上端的钢筋弯折成30°角,端部弯曲成钩,以便使桩头混凝土内应力得以扩散。桩头埋入混凝土内的长度不小于30倍的钢筋直径。 锚筋桩的浆液灌注采用孔底升浆法,因此,利用骨架内的φ38mm钢管作为进浆管,至到回浆管回出与进浆相同浓度的水泥砂浆时进行压力灌注。 采用锚固技术可以减少开挖和混凝土工程量,因此,目前砂浆锚筋桩已被各类工程广泛应用。 锚索 锚索(anchor cable):吊桥中在边孔将主缆进行锚固时,要将主缆分为许多股钢束分别锚于锚锭内,这些钢束便称之为锚索。锚索是通过外端固定于坡面,另

什么是锁脚锚杆、锚杆作用

什么是锁脚锚杆? 锁脚锚杆以前主要用于铁路隧道先拱后墙法施工衬砌时,在开挖下断面前,于拱脚垂直于岩壁打入1~2排锚杆,以防止拱脚收缩和掉拱;边墙超前锚杆是台阶法开挖时,在上台阶开挖支护完成,开挖下断面前,于拱脚斜向下打入锚杆,即可稳定拱脚,又可对下部开挖起到超前支护作用。 近来,由于先拱后墙法衬砌已经不再采用,已经将边墙超前锚杆称之为锁脚锚杆。 锚杆的作用及其设计: 1、锚杆悬吊作用:锚杆穿过软弱、松动、不稳定的岩土体,锚固在深尽稳定的岩土体上,提供足够的拉力,克服滑落岩土体的自重和下滑力,防止洞壁滑移、塌落。 2、挤压加固作用:锚杆受力后,在周围一定范围内形成压缩区。将锚杆片适当的方式排列,使相邻锚杆各自形成的压缩区相互重叠形成压缩带。压缩带内的松动地层通过锚杆加固,整体性增强,承载能力提高。 3、组合梁(拱)作用:锚杆插入地层内一定深度后,在锚固力作用下的地层间相互挤压,层间摩阻力增大,内应力和挠度大为减小,相当于将简单叠合的数层梁(拱)变成组合梁(拱)。组合梁(拱)的抗

弯刚度和强度大为提高,从而增强了地层的承载能力。锚杆提供的锚固力愈大,作用愈明显。 4、锚杆长度:锚杆按照设计、能有效发挥其作用时所需的总长度。按悬吊作用计算时,是锚固长度、加固长度和外露长度之和。按组合梁(拱)作用计算时,是1.2倍组合梁(拱)的高度和外露长度之和。实际取值时,还应考虑开挖轮廓线不平整而增加的附加长度。 5、锚固长度:锚杆锚入稳定地层中的长度,可按经验选取或按计算选取。按经验选取时,考虑锚固方式和锚杆直径。按计算选取时,考虑砂浆与锚杆的粘结力和砂浆与孔壁的粘结力。 6、加固长度:按沿锚杆方向所悬吊的危岩的高度,或围岩荷载高度,也可用声波等测试技术测量的松动圈厚度的方法来确定。 7、锚杆拉拨试验:检验锚杆施工质量、测定锚杆抗拔力的方法之一。在锚杆未被喷射混凝土覆盖之前,用锚杆拉力计或扭力矩扳手直接进行测定。夹住锚杆后,缓慢均匀加压,直至压力表读数达到与设计值相对应的数值为止,或使锚杆松动为止,一般不做破坏性试验。在锚杆被喷射混凝土覆盖后,用锚杆探测仪探明后,将锚杆刨出再进行测定。检测数量按洞室每长30一50米或每300根锚杆取样一组,每组不得少于3根,应在检查点同一断面内的一排锚杆中均匀选取。

锚杆支护与土钉支护的区别

锚杆支护与土钉支护的区别 1锚杆:是一种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拉杆体,它一端与工程构筑物相连,另一端锚入土层中,通常对其施加预应力,以承受由土压力、水压力、或风荷载等所产生的拉力,用以维护构筑物的稳定.一般由锚头段和锚固段三部分组成,其中锚固段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将杆体与土体粘结在一起形成锚杆的锚固体.根据土体类型、工程特性与使用要求,土层锚杆锚固体结构可设计为圆形、端部扩大头型或连续球体型3类。 2土钉:用来加固或同时锚固现场原位土体的细长杆件。通常采取土中钻孔、置入变形钢筋即带肋钢筋并沿孔全长注浆的方法做成。土钉依靠与土体之间的界面粘结力或摩擦力,在土体发生变形条件下被动受力,并主要承受拉力作用。土钉也可用钢管、角钢等作为钉体,采用直接击入的方法置入土中。土钉墙支护适用于下列土体:可塑、硬塑或坚硬的黏性土,胶结或弱胶结(包括毛细水黏结)的粉土、砂土或角砾,填土、风化岩层等 1、锚杆支护式是主动支护,土钉、锚喷支护是被动支护 2、土钉一般不施加预应力、锚杆施加预应力 3、土钉应力沿全长都变化,锚杆应力在自由段上相同. 锚杆: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当采用钢绞线或高强钢丝束作杆体材料时,也可称为锚索。 土层锚杆:锚固于土层中的锚杆。由设置于钻孔内、端部伸入稳定土层中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孔内注浆体组成的受拉杆体。 岩石锚杆:锚固于岩层内的锚杆。 系统锚杆:为保证边坡整体稳定,在坡体上按一定格式设置的锚杆群。为使围岩整体稳定,在隧洞周边上按一定格式布置的锚杆群。 锚固:利用锚定在洞室围岩或岩体边坡中的锚杆来加固岩体的工程措施。 锚杆挡墙:用水泥砂浆把钢杆或多股钢丝索等锚固在岩土中作为抗拉构件以保持墙身稳定,支挡土体的挡墙。 土钉墙:采用土钉加固的基坑侧壁土体与护面组成的支护结构。

锚杆与锚索的区别

锚杆&锚索得区别 两者只就是量得区别,不就是质得区别,只就是张拉介质不同。锚索得受拉件就是钢绞线制作,锚杆就是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筋为主钢,通常锚索应用在大吨位锚固工程。 锚索得受拉筋就是用钢绞线制作,锚杆就是用钢筋或钢管.通常锚索受力较大,还要加予应力,受力形式分锚固段与自由段,可以用作永久性锚固工程。锚索就是锚杆得一种,土丁也就是。 在国内,一般情况下,锚索就是需要施加预应力得,因此它就是主动受力,多应用于已出现变形或对变形要求严格得工程部位;锚杆则一般不施加预应力(有时也会施加很小得预应力),因此它就是被动受力,只有当被锚固岩土体发生一定变形时它才发挥锚固力。此外,锚索长度一般在20-50米,锚杆则不到20米.在国际上,锚索只就是锚杆得一种类型。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结构采用对预应力锚索施加得预应力将滑动岩土体与稳定岩体紧密连结为一体,增加岩土体各层面得抗滑力,同时又通过坡面上框架梁将各个锚索有效地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由表及里得加固体系,进而达到防止整体边坡失稳得目得,就是一种新型得抗滑结构[20]。 1、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体系作用机理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体系中,将锚索锚固到框架上,锚固力首先作用于框架,然后通过框架传递给岩土体,从而在岩土体中产生附加应力,调整岩土体内应力环境,起到加固边坡得目得.?框架梁除表层固坡作用外,还有传力作用。如果单独使用预应力锚索进行边坡加固,锚索拉力过大会引起表层坡体得变形,甚至破坏,而坡体过大得变形又会导致锚索预应力得损失.将预应力锚索与框架梁结合,框架梁起到锚墩得作用,由于框架梁与坡面得有效接触面积大,坡体在锚索作用下得变形能得到限制[21]。 2、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支护体系得优点[4] ⑴预应力锚索框架就是高边坡病害防治与坡面防护得有效措施 预应力锚索框架可以将高边坡病害防治与坡面柔性防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达到防治高边坡病害得目得,又可美化环境,实现了工程与自然得与谐统一。通过大吨位得预应力锚索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