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乐器17件套装使用文字说明

奥尔夫乐器17件套装使用文字说明
奥尔夫乐器17件套装使用文字说明

铃鼓,手握铃鼓的鼓邦边摇晃边用另外一只手拍打,就可以(请注意,羊皮的鼓面是不能够用坚硬物质去戳的,另外需要防潮防暴晒,使用正确的方法会延长铃鼓的使用寿命)

二、

双响桶,附有一根插棒和一根打棒,把插棒插进双响桶上中间的小孔里,手握插棒,用另外的打棒敲打双响桶的两边,就能发出不同高低的声音

三、

单响桶,直接手握手柄,用打棒敲打

四、

带把铜碰钟,两只手分别握住手柄,互相碰撞碰钟发声

五、

塑料鸡蛋沙锤,双手握住黑色手柄位置,摇晃就可以发出声音

六、

塑料沙蛋,双手就像握住鸡蛋一样,握住摇晃就可以

七、

一铃环保摇铃,用手握住木质的手柄摇晃即可发声

八、

塑料卡祖笛,先进行简单的清洁,然后用嘴含住卡祖笛大头的那面,发出“呜呜”“嘟嘟”“饿饿”等类似的声音,就会使卡祖笛发出声音,原理是用声带的震动带动笛膜的震动发出声音

九、

3铃塑料皮条摇铃,手握手柄,摇晃就可以发出声音

十、

塑料小响板,红色的是响板的响片,用手握住黄色手柄来回晃动,会使得两面红色的响片来回敲打中间的黄色板发出声音,声音不大不小,正合适宝宝用

13铃棒铃,手握手柄,摇晃即可发声

十二、

小指镲,手我松紧带部分,把小镲互相对着敲打,或者用松紧带套到手指上,互相敲打发声

十三、

三角铁,用黄色的提手套在三角铁上,然后手拎着提手,另外一只手用小打棒敲打三角铁,能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

十四、

八音彩片打琴,两只打锤,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用一只,敲打琴片就可以发出声音,从左边到右边声音为低到高

十五、

塑料午板,可以把午板的松紧带套在手上,一只手拿一只,也可以不套松紧带,直接用手握住,双手捏动午板的两个片,使其两个片互相敲打,发出声音

十六、

原木色打棒,两只手分别握住每一只打棒,互相敲打节奏

十七、

4铃腕铃,两只腕铃分别戴在两只手腕上,(如果是非常小的宝宝,最好隔着衣服带,以免伤到宝宝的皮肤),摇晃手腕就能发出铛铛的声音,或者也可以带在脚腕上,用法相同

提示:

奥尔夫乐器的使用不像电子类产品,奥尔夫乐器使用非常简单,重在使用乐器能跟随音乐而锻炼孩子的节奏感和创造力,各种乐器使用方法大概相同,但是发出的声音却不同,奥尔夫的示范课上,就是用这些不同的声音来训练孩子

对声音的辨别能力的,也同时可以用这些不同的声音来做一些场景游戏,希望孩子们都能从奥尔夫中得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奥尔夫乐器名称

奥尔夫乐器名称 奥尔夫乐器都以节奏乐器为主,主要分四大类: 一、皮革类。也就是所有的鼓类 二、散响类。也就是砂锤、砂蛋以及铃铛类。 三、木质类。质地为木质。声音清脆 四、金属类。所有的铜质、铁质等金属打击乐 打琴类:(铝板琴) 名称:三音铝板琴名称:逆七音钢板琴名称:八音铝板琴 名称:彩色八音铝板琴名称:八音盒式铝板琴名称:单8音铝板琴

名称:盒式单八音铝板琴鱼型彩色八音铝板琴名称:树叶型铝板琴 名称:手提八音钢板琴 鱼型彩色八音铝板琴动物型彩色八音铝板琴 名称:红色大八音名称:十三音铝板琴名称:彩色十五音铝板琴 名称A:平板十二音彩色铝板琴 名称B:十二音彩色铝板琴 名称C:十二音红色铝板琴 名称:彩色管琴 名称A:十三音高音铝板琴 名称B:十五音中音铝板琴 名称C:十二音低音铝板琴

名称:二十音平板式铝板琴名称:盒式二十二音铝板琴 名称:二十五音盒式铝板琴名称:变调铝板琴(C1-A2) 名称:变调铝板琴(C2-A3) 名称:变调铝板琴(C3-A4) 名称:鱼型八音木琴名称:变调木琴(C1-A2) 名称:变调木琴(C2-A3) 名称:变调木琴(C3-A4) 名称:变调琴架名称:单10音音快名称:单17音音快 名称A:十二音低音红木木琴 名称B:十五音中音红木木琴 名称A:十二音木琴 名称B:十二音彩色木琴

名称C:十三音高音木木琴 名称:二十五音铝板琴名称:里拉琴名称:三十七音带架铝板琴 名称A:八音小木琴 名称B:八音木琴 名称A:十二音低音木琴 名称B:十五音中音木琴 名称C:十三音高音木琴 名称:十音木琴 名称:二十五音普通木琴名称:十五音普通木琴名称: C大调红木音砖

音乐中的物理

音乐中的物理 一、表观联系 首先,我想先从表观和感性的角度谈一谈物理与音乐的联系。 从美学角度谈起。音乐之美在于每一个音符(不论单音还是和弦)都让人感到快感。艺术家们就是利用这一点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旋律中,让人们在音符的跳动中或喜或悲。单纯分析每一个音节,就会发现如下事实:单音总是十分悦耳,而只有某些音节混合在一起时会让人感到悦耳,人们将其称之为和弦。 早在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时代,人们就对此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探讨。毕达哥拉斯就认为,两根相似的琴弦处于相同张力下的时候,当它们同时发声时,如果它们的长度之比为两个小整数之比,那么发出的音程是悦耳的。 当时的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学派——人们称之为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此感受颇为深刻,并把它作为学派的基础,甚至相信在天体方面也会有类似的定律。而牛顿力学创立之后,我们十分惊喜地发现,行星运动的轨道的确存在着数字间的某些定律,即万有引力定律。不仅仅是定律本身,定律推导出的行星运动规律——尽管只是接近于完美——足以让人感到自然界的伟大。于是,我们不该指责毕达哥拉斯学派中人,因为对数字的威力怀有神秘信仰的不只是他们,也包括许多物理学家——因为物理曾被称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当然,除了“天体音乐”外,物理的很多方面都蕴含着音乐旋律一样的数字关系,如量子能级结构等。而我这里不想列举更多的音乐一般的物理现象,只想谈谈音乐中蕴含的物理现象。即便是这一点,物理之美已经显现无疑。 二、弦上的振动 弦的一端发生振动时,弦上就会生成一列波,其方程可表示为 )(vt x F y -= 通常写成复数形式 )/(v x t i Ae y -=ω 这样写的一大好处就是将繁琐的三角函数运算简化为指数的加减法运算,从而将线性微分方程变成实数的多项式方程。 当一端固定时,令固定端点为0=x ,则反射波与原来的波叠加,方程变为 )()(vt x F vt x F y ----= 将方程变为复数形式 )/sin(2)(//v x ie e e e y t i v x i v x i t i ωωωωω-=-=- 从这个方程可以看出,弦上的每一个点都在以ω为角频率振动,只是位移不同而已。在ωπ/v k x =时,位移0=y 。这些点我们称之为“波节”。这种弦上的图像被称为“驻波”。 琴弦总是两端都固定的。也就是说,弦上各点振动的角频率必须满足 L v n /πω= 因此,我们知道,两端固定的弦具有做正弦运动的性质,但仅能以某些确定的频率做正弦运动。随着n 的不同,我们看到的弦上的波节数也不同。 但一般的情况是弦上的振动总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弦运动叠加而成。这样的弦上的

奥尔夫乐器17件套装使用文字说明

铃鼓,手握铃鼓的鼓邦边摇晃边用另外一只手拍打,就可以(请注意,羊皮的鼓面是不能够用坚硬物质去戳的,另外需要防潮防暴晒,使用正确的方法会延长铃鼓的使用寿命) 二、 双响桶,附有一根插棒和一根打棒,把插棒插进双响桶上中间的小孔里,手握插棒,用另外的打棒敲打双响桶的两边,就能发出不同高低的声音 三、 单响桶,直接手握手柄,用打棒敲打 四、 带把铜碰钟,两只手分别握住手柄,互相碰撞碰钟发声 五、 塑料鸡蛋沙锤,双手握住黑色手柄位置,摇晃就可以发出声音 六、 塑料沙蛋,双手就像握住鸡蛋一样,握住摇晃就可以 七、 一铃环保摇铃,用手握住木质的手柄摇晃即可发声 八、 塑料卡祖笛,先进行简单的清洁,然后用嘴含住卡祖笛大头的那面,发出“呜呜”“嘟嘟”“饿饿”等类似的声音,就会使卡祖笛发出声音,原理是用声带的震动带动笛膜的震动发出声音 九、 3铃塑料皮条摇铃,手握手柄,摇晃就可以发出声音 十、 塑料小响板,红色的是响板的响片,用手握住黄色手柄来回晃动,会使得两面红色的响片来回敲打中间的黄色板发出声音,声音不大不小,正合适宝宝用

13铃棒铃,手握手柄,摇晃即可发声 十二、 小指镲,手我松紧带部分,把小镲互相对着敲打,或者用松紧带套到手指上,互相敲打发声 十三、 三角铁,用黄色的提手套在三角铁上,然后手拎着提手,另外一只手用小打棒敲打三角铁,能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 十四、 八音彩片打琴,两只打锤,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用一只,敲打琴片就可以发出声音,从左边到右边声音为低到高 十五、 塑料午板,可以把午板的松紧带套在手上,一只手拿一只,也可以不套松紧带,直接用手握住,双手捏动午板的两个片,使其两个片互相敲打,发出声音 十六、 原木色打棒,两只手分别握住每一只打棒,互相敲打节奏 十七、 4铃腕铃,两只腕铃分别戴在两只手腕上,(如果是非常小的宝宝,最好隔着衣服带,以免伤到宝宝的皮肤),摇晃手腕就能发出铛铛的声音,或者也可以带在脚腕上,用法相同 提示: 奥尔夫乐器的使用不像电子类产品,奥尔夫乐器使用非常简单,重在使用乐器能跟随音乐而锻炼孩子的节奏感和创造力,各种乐器使用方法大概相同,但是发出的声音却不同,奥尔夫的示范课上,就是用这些不同的声音来训练孩子

驻波在乐器中的应用研究

驻波在乐器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先从声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开始,以弦振动为主体对驻波的产生、传播及引起的声学规律进行研究,再把这些原理应用到弦乐器中进行分析,从物理学的角度以吉他为例讨论了驻波在弦乐器中的应用。 关键字:声学;驻波;弦乐器;音乐 1.引言 声学是近代科学中发展最早、内容最丰富的学科之一,它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既古老又迅速发展着的学科。在19世纪末已发展成熟,对声学的研究达到高潮,其应用渗透到几乎所有重要的自然科学,与各门学科相互交叉,从而具有边缘学科的特点[1]。从历史上讲,声学的发展离不开音乐,我国如此在国外也是如此。我国古代曾侯乙编钟就是一组杰出的声学仪器,外国的亥姆霍兹发展声学也是与乐器联系在一起的。物理学的发展,在理论上、方法上或技术上都会用到音乐上,比如非线性理论、瞬态分析等。 乐器是什么?从物理的角度来看,它就是一种仪器,一种人造的为人们所用产生音乐声的仪器[2]。那么对于音乐从物理的角度来看,它的实质就是一种声波,要产生声波还得有相应的振动[3]。比如乐器吉他、二胡的弦振动都是利用了驻波的传播而发声,然而声学在物理学中“外在性”最强,所以具体事物要具体分析。 从古至今踊跃出许多的音乐家、乐器演奏家,现时的音乐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琴声、歌唱声、说话声,电话、电铃的响声……其中,音乐声占了很大的比重。由此可见,音乐是每个人、每个家庭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想象,如果生活中没有了音乐,世界将会变成怎样!然而不是任何一种声音都可以叫做音乐,必须是一定音调的声音才可以算得上是音乐。那影响音调的因素又有哪些,它们又有什么样的规律?那么本文将以吉他来研究,从根本上说明其发声的物理本质。 2.弦乐器的发声 在声学中我们知道,声音是一种波,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波使它附近

奥尔夫乐器名称

奥尔夫乐器名称

奥尔夫乐器名称 奥尔夫乐器都以节奏乐器为主,主要分四大类: 一、皮革类。也就是所有的鼓类 二、散响类。也就是砂锤、砂蛋以及铃铛类。 三、木质类。质地为木质。声音清脆 四、金属类。所有的铜质、铁质等金属打击乐 打琴类:(铝板琴) 名称:三音铝板琴名称:逆七音钢板琴名称:八音铝板琴 名称:彩色八音铝板琴名称:八音盒式铝板琴名称:单8音铝板琴 名称:盒式单八音铝板琴鱼型彩色八音铝板琴名称:树叶型铝板琴

名称:手提八音钢板琴鱼型彩色八音铝板琴动物型彩色八音铝板琴 名称:红色大八音名称:十三音铝板琴名称:彩色十五音铝板琴 名称A:平板十二音彩色铝板琴 名称B:十二音彩色铝板琴名称C:十二音红色铝板琴名称:彩色管琴 名称A:十三音高音铝板琴 名称B:十五音中音铝板琴 名称C:十二音低音铝板琴 名称:二十音平板式铝板琴名称:盒式二十二音铝板琴名称:二十五音盒式铝板琴

名称:变调铝板琴(C1-A2) 名称:变调铝板琴(C2-A3) 名称:变调铝板琴(C3-A4) 名称:鱼型八音木琴名称:变调木琴(C1-A2) 名称:变调木琴(C2-A3) 名称:变调木琴(C3-A4) 名称:变调琴架名称:单10音音快名称:单17音音快 名称A:十二音低音红木木琴 名称B:十五音中音红木木琴 名称C:十三音高音木木琴 名称A:十二音木琴 名称B:十二音彩色木琴

名称:二十五音铝板琴名称:里拉琴名称:三十七音带架铝板琴 名称A:八音小木琴 名称B:八音木琴 名称A:十二音低音木琴 名称B:十五音中音木琴 名称C:十三音高音木琴 名称:十音木琴 名称:二十五音普通木琴名称:十五音普通木琴名称: C大调红木音砖 名称:十五音彩色木琴名称:十五音彩色带座木琴名称:四十八音普通木琴

乐器的发音原理

乐器的发音原理 3.1能量来源 演奏乐器靠的不光是良好的音乐素养、熟练的技术和灵敏的反应,还需要充沛的 体力。就这个意义而言,乐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肢体乐器和气息乐器。乐队的名称通常代表了这两大类乐器,例如“管弦乐队”和“吹打乐队”(我国民间乐队的形式),“管”和“吹”代表气息乐器,“弦”和“打”代表肢体乐器。 对于肢体乐器而言,臂力、腕力和手指力量是发音的基础,手的力量必须靠技能的训练来提高。气息乐器也一样,肺活量是基础,练习气息乐器除了提高音乐素养外,还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电声乐既不属于肢体乐器,也不属于气息乐器,它具有极其丰富的音色,遗憾的 是它的音色不是由演奏者获得的,无法体现演奏者的水平 3.2振源 振源的振动必须依靠外来的动力,这种动力有两大来源: (1) 机械力:这是肢体乐器的能量来源,依靠机械力振动的振源有琴弦、鼓皮和音板,它们发出的频率完全由振源本身的材料性质和形状决定。机械力在振源上的作用可以是连续的,例如弓弦乐器是以弓对琴弦的摩擦力作为能量来源的;也可以是瞬时的,例如钢琴琴弦的动力只取决于琴锤敲击琴弦的瞬间。 (2) 气流:这是气息乐器的能量来源,依靠气流振动的振源有人的声带、哨片(有簧类木管乐器)、气簧(依靠孔穴周围的空气振动,无簧类木管乐器)、唇簧(嘴唇的振动,铜管乐器)和金属簧(口琴和手风琴),它们发出的频率一般不太固定。关于簧片的具体分类,将在管乐器的特性这一章中介绍。 振源本身都具有固定的发音频率,称为固有频率,但是这种频率会受到外界的影响,特别是动力和共鸣腔的影响,例如琴弦在遭受重击时,频率会略高于它的固有频率,哨片的频率则完全可以受气流左右。频率的浮动程度从小到大依次为:琴弦、鼓皮、音板(木制和金属制的)、金属簧片、声带、哨片、气簧和唇簧。 琴弦是最典型的振源,它的材质对音色是有影响的。早期弦乐器的琴弦以羊肠线为主,羊肠弦发音清脆明亮,但融合性很差。十九世纪后,由于冶金工业的发展以及管弦

奥尔夫教学法基本内容

①说白。内容取自本民族、本地区的儿歌、童谣等。在实际教学中常把所学歌词以说白的形式教给学生,并配以音韵、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等。 ②唱歌。对于初学音乐的孩子,奥尔夫教学法并不要求他们必须学会读谱。它选择的歌曲多为五声调式,并采用听唱法教学,从感知入手使学生摆脱纯理论的识谱、视唱、乐理知识等的学习。这种方法对于从幼儿园刚走进小学校门的低年级学生更为合适。 ③声势。是以人体为天然乐器通过拍、打,跺、捻、捶、搓等发出不同力度的声响所具有的姿势。声势通常是和节奏连在一起的。它通过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学生易学易做的方法做一些单声部或多声部的节奏训练,并多以“卡农”形式出现。 ④打击乐器。这里所指打击乐器包括两种。即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沙球、三角铁、双响筒、手鼓、西斯特等和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音条乐器(钟琴、钢板琴、木琴等)、定音鼓等。奥尔夫乐器具有简单易奏的特点,以五声音阶为主,通常是为主旋律伴奏。以一个低音或一个五度“波尔动”(通常为调式的主音与属音)或将几个音按固定节奏型组成“固定音型”反复使用于全曲,是奥尔夫乐器伴奏中常用的方式。 ⑤舞蹈。这里指的舞蹈包括律动、表演等。同时,又都不能等同于有关艺术门类的专业概念,而具有“元素性”的含义。奥尔夫教学法所设计的舞蹈对于任何没有学过舞蹈的人也能学会。它所要求的是按音乐的节奏跳、按音乐的形象去想象,最重要的是即兴,学生们可以自由设计,自由编排自己理想的动作。 ⑥音乐与美术。奥尔夫教学法经常把一首乐曲用美术图形表示。根据乐曲的旋律、力度、速度、重复等设计几种不同的符号把乐曲的结构明确地显示出来,形成一个极易看懂的图形谱。根据这个图形谱或说白或运用打击乐就能极方便而有效地为所学乐曲伴奏了。此方法多用于欣赏音乐。 ⑦游戏。奥尔夫教学法要求每一节课都是游戏。当然这种游戏不是单纯地玩,而是通过游戏学习音乐知识。它所设计的游戏都是具有音乐性的,都和音乐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⑧创作。奥尔夫教学法让每个儿童把机器开动起来,积极参与创作。这里指的是“元素性”的创作,如一个节奏型、一个舞蹈动作、一个简单的固定音型,虽然总是比较简单、粗糙,但在孩子们眼里却是“我们自己的”。 ⑨戏剧。奥尔夫教学法把本民族的民谣、童话、民间故事等编成音乐舞蹈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小歌舞剧。当然,这里一切都是孩子们自己设计的,他们的创造精神在欢乐和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得到发展。 ⑩欣赏。奥尔夫教学法欣赏音乐的原则是让孩子通过自身的活动直接去感受音乐。它有时用不同的节奏乐或不同的声势表现音乐中某一特定乐句,有时则采用图形谱分析出乐曲的结构,让学生在读图形谱的过程中欣赏音乐。它提倡的欣赏是主动地欣赏,而不是被动地听,然后逐一地分析。

音乐中的物理学

音乐中的物理学 ----大学物理小论文 09311201班 1120122368 董承昊

音乐中的物理学 关键词:音乐物理学 前言 虽然我是一个标准的理科男,但是从小到大,我一直十分喜爱音乐,学习了物理学的有关知识后,我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虽然音乐对于我没有以前神秘了,但是丝毫没有减弱音乐在我心目中的神圣感,或者说,这种科学和艺术的统一更让我觉得它的奇妙。正如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家福楼拜所说的一句话:“艺术越来越科学化,科学越来越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会在山顶重逢。” 音乐与物理的关系更加体现了这种科学与艺术的统一。音乐是一种声波,我们可以把它称作音乐声波,它具有机械纵波的一切属性。在研究声乐的时候,自然有与振幅有关的能量问题,如声强,声压,声能分布形成的声场,音乐声的传远和衰减等问题;有频率域,时间域,相位域问题,如形成各种声谱,旋律,节奏,立体声等问题;或与声的传播速度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如声乐波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和叠加问题,如音乐的反射,吸收,独立传播拍的现象等等。乐器本身也是一种产生音乐声的一种物理仪器,它的分类,材料的性质,结构,震动的模式,声学参数,调试,维护,测量,表演等无不涉及物理问题,电声乐器的发声原理及调试加工,音箱设备,音乐在厅室的传播,唱歌发声的原理以及研究音乐的方法等,都离不开物理。 一.物理意义上的音乐声 人们一般把机械波按其频率分为不同的波。一般来说,振动频率在20Hz以下的叫做“次声”。如地震前兆的大地震动,海洋,大气里传播的气流震动,原子弹爆炸都有可能有次声波。

振动频率在20到20000Hz之间的声波叫做“可听波”,即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当然,对于每个人来说,可听的范围会有一些不懂,一般来说,年轻人的听觉范围比老年人要广一些。 振动频率大于20000Hz的称作超声波。 在可听声里,人的唱歌声大概从60Hz(男低音)到2500Hz(女高音)。钢琴的最低音是27.5Hz最高是4086Hz。除了特大的管风琴之外,几乎所有的传统乐器的发声频率都在这个区间之间。在可听声里,又分为乐音和噪音。凡是其振动波形是周期性的,在频谱上是分列的,听起来是有一定的音调的,就叫做“乐音”。反之,凡是其振动的波形不是呈周期性,在频谱上是连续的,听起来是没有一定音调的,则称作“噪声”。 每一个乐音,即周期性的振动都可以分解为许多不同频率,不同相位,不同振幅的简谐振动的叠加,这叫做“富式分析”。简单的简谐振动即正弦振动或余弦振动产生的声波叫做“纯音”。实际的乐音如歌声和乐器声都不是简单的纯音,而是许多纯音的叠加。在这些简谐振动中频率最低的叫“基频”,频率是基频的整数倍的叫作“谐波”,频率不是基频的整数倍的叫作“分音”。基频,谐波,分音组成了实际的乐音。 我们所听到的音乐中,除了一部分是乐音以外,还包括一部分物理意义上是噪音的部分,如锣,鼓等没有固定音调的打击乐器,水声,风声等效果声等,当然也是音乐声的一部分。 很久以前的科学家就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把一个乐音中的20000Hz至50000Hz的高次谐波“切掉”,与原来的相比,二者听起来是有明显的区别的。这个实验说明了部分高次谐波对音乐的改变(尤其是音色)是有作用的。因此,也应纳入到音乐声中。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物理上来讲,音乐声应由三部分组成,即乐音,

奥尔夫音乐中的乐器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器乐教学 我追求的却是通过要学生自己奏乐,即通过即兴演奏并设计自己的音乐,以达到学生的主动性,所以,我不想用高度发展了的艺术性乐器来训练,而用一种以节奏性为主,并比较容易学会的原始乐器,和机体相近的乐器……为这些乐器设计音乐的方式,是从在乐器上演奏本身产生。——奥尔夫注① 器乐教学是奥尔夫为世界音乐教育奉献的一颗明珠。到了二十世纪初,众多的热心音乐教育改革的学者、教师苦于“没有一种乐器能够被认为是理想的”。([美]穆塞尔,格连著《学校音乐教育》)。 自《走向未来的音乐教育》 然而早在二十年代中,奥尔夫在探讨原本性音乐教育时,首先就从乐器问题入手,开始了他的创造性的工作。“音乐方面的培训肯定和迄今一般的有所不同。重点从片面的和声转移到节奏上来。这必然导致了节奏性乐器的突出。……奥尔夫与凯特曼在器乐教学方面最突出的贡献是: (1) 创造了被称为“奥尔夫乐器”的一整套适于学校音乐教学使用的乐器。 (2) 为这套特殊编配的乐器创编了大量示范性的教材。、 (3) 创造了一套在教学中教授乐器弹奏的方法,利用这套乐器进行教学特别是进行即兴的教学方法。 这些贡献至今还无人超过,还没有被替代的(只有不断补充的),仍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它没有因国界,因民族,因不同的文化传统被任何国家视为格格不入,反倒是在与不同传统文化的结合中更迸发出无限的光芒。 器乐教学的价值在我国还末得到充分地认识。当然究竟什么乐器适于进课堂我们还缺乏深入研究和科学地选择。总的讲器乐进课堂在我国音乐教学中是很薄弱的一环。在校外教育上,虽然考级已大大促进了器乐学习,但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及教材的陈旧和滞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焦虑。甚至其结果是南辕北辙;我们培养了太多的音乐的“仇人”。 强调器乐教学的价值,我们不否认歌唱是人类表达情感的第一工具,强调器乐学习绝不能有丝毫忽视,降低歌唱教学在音乐教学中位置的意思。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人类在音乐能力方面的体现方式之丰富是绝不应只限在歌唱方面浪费了

诗书曲画中的物理知识

“诗.书.曲.画”中的物理知识 诗歌是与散文、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体,它的内容丰富多采。在许多作品中诗人描述了大自然的许多现象,这些现象无不包含着物理知识。 诗 1.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知雪,为有暗香来. 为什么会有“暗香来”呢?因为分子一直在做不规则运动,宏 观上梅花的香精油扩散到空气中并传到你的鼻子里,再由你的 嗅觉感知后传到大脑里。 2. 《襄邑道中》: 飞花两岸照晚虹,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船和云速度相等。作者躺在船上,以船为参照物,云是静止的。但以河岸为参照物,船和云都是向东的。因此才有了诗里所说的那样“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3. 《送瘟神》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诗中第三句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由于地球的半径为6370千米,地球每转一圈,其表面上的物体“走”的路程约为40003.6千米,约8万里。它还科学的揭示了运动和静止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总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4. 《秋怀》 园丁傍架摘黄瓜,村女沿篱采碧花。 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 诗中的第三句形象地说明了城市热岛效应现象. 所谓城市热岛效应,是指由于地表水量少、空气对流慢和存在大量的汽车、空调,并且郊外的广阔地区气温变化很小,导致城区变成了一个明显的高温区。这种情况夏天尤为突出。并说明早在陆游生活的时代这种现象就已经非常明显了。

物理自制乐器心得体会

物理自制乐器心得体会 篇一:乐器中的物理 乐器中的物理 乐器就是发出音乐声的机器.因此,任何一种乐器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声学仪器.下面让我们进一步对乐器的结构进行具体的剖析. 首先,一个乐器必定有声源,即振动源.弦乐器的振动源是振动的弦线.管乐器的 振动源可以是振动的簧片。如单簧管,可以是嘴唇的振动,如铜管乐器,也可以是边棱形成的气流振动,如笛子.簧振乐器的振源是簧片的振动,鼓的振源是一个圆膜,钟的振源是整个钟体,电子乐器的振源可以是石英振荡器或是振荡电路.振源是任何乐器必不可少的。 乐器都有发声体.有的乐器的振源就是发声体,如鼓皮、钟体、口琴或手风琴的簧 片等.音乐器是靠管来决定音调的.空气在管内形成驻波,通过管口把声音传播出去而发声.有的簧管乐器是由簧和管共同决定音调、在管口处发声的. 不少乐器的发声体还包括了共鸣体.如提琴的弦线振动发出一定音调的音,但声音 很小,几乎听不出来,通过琴马,音柱把振动传到琴箱

的上下音板,使弦线与琴箱产生共鸣,才能发出我们现在所听到的提琴的声音。 乐器的分类以其发声的物理机制为依据.制作乐器材料的性能,如湿度、硬度、弹 性模量、密度、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速度、材料的阻尼性质,声阻抗等.那是物理属性.材料的处理,如人工老化、加湿、烘烤、上保护层等,都是物理方法,用的是物理测量仪器.许多研究乐器的方法如频谱分析、波形观察、激光全息、声电模拟等都是物理方法.乐器的保存和维护如保持一定温度、湿度等,都是物理环境 篇二:乐器中的物理学 乐器中的物理学 张无忌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令人“耳”花缭乱的各式各样乐器的简单分类以及各类乐器具体的发声机制,还列举了“钢琴“、“笛子”的一些简单原理,使得“音频”、“音色”、“响度”、“声阻抗“、”弹性模量“等抽象的物理词汇有了更进一步的与我们面对面。 正文: 爱因斯坦在不断探寻真理的过程中始终与小提琴相伴,钱学森更是把自己在导弹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归功于妻子优美的琴声,可见乐器早已和物理结下了不解之缘。

奥尔夫乐器名称修订稿

奥尔夫乐器名称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奥尔夫乐器名称 奥尔夫乐器都以节奏乐器为主,主要分四大类: 一、皮革类。也就是所有的鼓类 二、散响类。也就是砂锤、砂蛋以及铃铛类。 三、木质类。质地为木质。声音清脆 四、金属类。所有的铜质、铁质等金属打击乐 打琴类:(铝板琴) 名称:三音铝板琴名称:逆七音钢板琴名称:八音铝板琴

名称:彩色八音铝板琴名称:八音盒式铝板琴名称:单8音铝板琴名称:盒式单八音铝板琴鱼型彩色八音铝板琴名称:树叶型铝板琴 名称:手提八音钢板琴鱼型彩色八音铝板琴 名称:红色大八音名称:十三音铝板琴 名称A:平板十二音彩色铝板琴名称B:十二 名称:彩色管琴 音彩色铝板琴名称C:十二音红色铝板琴

名称:二十音平板式铝板琴名称:盒式二十二音铝板琴名称:变调铝板琴(C1-A2) 名称:变调铝板琴(C2-A3) 名称:鱼型八音木琴名称:变调木琴(C1-A2) 名称:变调木琴(C3-A4) 名称:变调琴架 名称:单17音音快名称A:十二音低音红木木琴名称B:十五音中音红木木琴名称C:十三音高音木木琴 名称:二十五音铝板琴名称:里拉琴

名称A:八音小木琴名称B:八音木琴名称A:十二音低音木琴名称 B:十五音中音木琴名称C:十三音高音木琴 名称:二十五音普通木琴名称:十五音普通木琴名称:十五音彩色木琴名称:十五音彩色带座木琴铃圈类: 名称:彩色铃鼓圈名称:塑料花鼓圈

名称A:八寸十二组片铃圈名称B:九寸十二组片铃圈名称C:十寸十六组片铃圈名称D:十二寸十八组片铃圈名称A:四寸三组片铃圈名称B:六寸四组片铃圈名称C:八寸五组片铃圈名称D:九寸六组片铃圈名称E:十寸七组片铃圈 铃鼓类: 名称:红色铃鼓名称:铃鼓名称:手鼓 鱼蛙类:(蛙鸣筒)

学习乐器的六大益处

从足球到探险,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可能已经充满了各种有趣的活动。如果你正在考虑是否应该增加乐器课,比如学习小提琴或钢琴。尽管你的孩子未必就是下一个贝多芬,但是通过乐器的学习,孩子可以更容易学好数学,变得更有礼貌和耐心,成为一个懂得与人合作的好的团队成员。那么,了解一下学习一种乐器可以为孩子带来哪些好处吧。 一、提高学习成绩 音乐和数学有紧密的联系。理解节奏、韵律和音阶,有助于孩子学习除法、分数以及识别模式。美国加州雷东多海滩(Redondo Beach)的音乐狂想曲项目(Music Rhapsody)创始人克莱纳(Lynn Kleiner)说,音乐似乎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当孩子长大一些,他们开始记忆歌曲。一开始,歌曲被储存在短时记忆中,之后会变为长时记忆。铃木小提琴老师拉茹(Mary Larew)说,使用能够增进记忆的设备,例如乐器,可以帮助孩子在日后的生活中将这种记忆能力应用到其它方

面。 学习乐器过程中,老师也会介绍基础的物理知识。例如,通过拨动吉他或小提琴的琴弦,老师会教授孩子关于谐波和交感振动的知识。即便是没有弦的乐器,例如鼓和颤音琴,也可以让孩子有机会探索这些科学理论。 二、发展肢体协调能力 打击乐一类的乐器可以帮助孩子发展肢体协调能力。这类乐器要求手、胳膊和脚互相配合,非常适合精力充沛的孩子。弦乐器和键盘乐器例如小提琴和钢琴,需要左右手同时配合。芝加哥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College)舍伍德社区音乐学院(Sherwood Community Music School)幼儿计划经理里杰斯特(Kristen Regester)说:“就像摸头的同时拍肚子一样。”乐器不仅仅可以发

奥尔夫乐器

奥尔夫教学法是当代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其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得到世界各国同行的高度赞誉和喜爱,更深得儿童的欢迎,因而在世界广泛流传。奥尔夫音乐教学是综合性的教学,不仅让幼儿学习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而且对语言、模仿、创造等多方面有启智性的效果。 奥尔夫音乐教学是活动式教学,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使幼儿快乐地学习音乐,热爱音乐,鼓励幼儿表达自己,进行创新。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 1、听力训练。 2、节奏训练:打击乐器找节奏及应用。 3、律动训练:声势、形体、游戏等训练及应用。 4、语言学习:作为音乐语言教学训练及应用。 5、创造性能力培养。 6、奥尔夫器乐的练习:节奏、音条乐器、竖笛、键盘训练。 通过说、唱、跳、奏、戏剧表演、绘画等音乐舞蹈艺术形式,让学生发现自我,培养自己的创造力、自信心、专注性、合作精神、反应能力及全人格发展。 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学习,内向的宝宝开朗了;胆怯的宝宝勇敢了;孤僻的宝宝合群了;腼腆的宝宝大方了; 当他们听到音乐时,那怕是在陌生人面前,也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而且是那样地合拍; 当他们听完歌曲前奏时,会准确无误地唱起这首学过的儿歌,并且伴有即兴歌表演; 当他们听到不同节奏的鼓点时,会合着从来没有听过的音乐进行演奏,并且是那么的和谐; 他们能很顺利地融合到集体生活中,而且是班上学习进步最快的孩子; 有些宝宝加入了各级幼儿艺术团,其音乐感受能力、情感表现能力、集体协作能力、完成排演能力都非常突出。 奥尔夫乐器16件套 1、蓝色8音铝板琴,长26CM,小头宽8CM,大头宽10CM.注两根琴锤 2、沙蛋1对(鸡蛋大小) 3、沙锤一对(长13CM) 4、双响筒一个(敲击可发出响筒声,用打棒刮螺纹可出鱼蛙声) 5、加沟单响筒一个 6、寸铃鼓2选1,(红白两色,没备注随机发)直径15CM 7、环保铃一对 8、塑料舞板一对(透明和不透明任选一) 9、打棒一对(又称节奏棒,两根棒子互相击打打出节奏) 10、4寸三角铁一个(边长10CM) 11、腕铃一对(长23CM) 12、卡祖笛一个(不是用来吹的,用嘴巴含住小的那一边,对着笛子说话或唱歌可发出不同的声音) 13、塑料串铃一对(规格8*8CM) 14、13铃一个 15、指镲一对 16、碰钟一对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特色

奥尔夫1895年7月10日出生在慕尼黑一个有艺术素养的军人世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卡尔?奥尔夫从小对音乐和戏剧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为他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剧大师奠定了基础。奥尔夫基本上是自学成才的大师,从少年到青年,他通过自学刻苦钻研大师们的作品,在不断地探究大师们的风格中顽强地寻找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那种“野生”的具有原本性的音乐、戏剧”。他从不把自己禁锢在某一专业、学科之中,作曲、指挥、戏剧、舞蹈……,他均报有极大热诚去关注、去研究。 儿童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特色 (一) 在课程思想上,奥尔夫追求“原始性”音乐,倡导综合性音乐教育 奥尔夫认为:“……原始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儿童的”。从其原始性儿童音乐教育观出发,奥尔夫指出,“原素性音乐永远不是音乐本身,它是同动作、舞蹈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音乐来自动作,动作来自音乐”。对于处在个体发展原始或者初级阶段的儿童来说,获得全面、完整的综合性审美体验是十分重要的。从艺术的本原来看,音乐、语言、舞蹈本身就是连在一起不可分割的,儿童从事音乐学习行为实际上就是人类原始艺术活动的一种再现,儿童音乐教学活动不能只局限于音乐范围内。 在这种综合性艺术观指导下,奥尔夫不仅教儿童唱歌识谱,而且也教儿童演奏乐器。在教儿童演唱、演奏的同时,还结合自由朗诵、即兴舞蹈、歌唱和奏乐来进行艺术实践活动,并鼓励儿童在活动中身心投入地进行创作、表演、欣赏、交流与评价。奥尔夫认为:这种创作、表演、欣赏三位一体,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是为了给儿童创造获得全面、丰富、综合审美体验的机会。 (二) 在课程内容上,奥尔夫强调一切从儿童出发,选择最符合儿童天性的民歌、童谣、谚语等教学素材于儿童音乐教学中 奥尔夫教学体系的对象是所有的儿童,包括那些才能较差的儿童。因此,在教学内容、教材的选择与确定上,奥尔夫都是根据儿童的特点来进行的。例如,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从布谷鸟叫的下行三度(sol―mi)作为旋律学习的起点,词的起点则是孩子们的名字、熟悉的童谣、儿歌以及色彩、花、树木、一周的每一天、地名等。 奥尔夫体系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嗓音造型、动作造型、声音造型三方面。其中嗓音造型包括歌唱活动和节奏朗诵活动。动作造型包括律动、舞蹈、戏剧表演、指挥和声势活动(所谓声势活动是一种用儿童的身体作乐器以此进行节奏训练的极简单又有趣的活动。声势就是捻指、拍掌、拍腿、跺脚的简称)。声音造型即指乐器演奏活动。奥尔夫认为:这种集诗、舞、乐、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内容不仅符合人类生活的原始性、原本性,同时也符合儿童的特点和他们学习音乐的自然天性。 奥尔夫体系的教材也充分考虑了儿童音乐学习的特点。这点可用奥尔夫本人写的5卷学校音乐教材作为代表。它的内容主要是来自德国儿童熟悉并喜爱的民歌、谚语、童谣和儿童游戏。因为奥尔夫认为只有来自儿童生活的教材,才可能是最符合儿童天性的、最自然的、最富有生命力的东西。 (三) 在课程方法上,奥尔夫体系推崇主动学习音乐,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从原始性音乐教育观出发,奥尔夫推崇儿童主动学习音乐。他说:“我追求的是通过要学生自己奏乐,即通过即兴演奏并设计自己的音乐,以达到学习的主动性。所以,我不想用高度发展了的艺术性乐器来训练,而用一种以节奏性为主、并比较容易学会的乐器,和肌体相近的乐器”。奥尔夫的这种乐器不是高度精确性或高度科技化的乐器(如钢琴、电子合成器等),而是人的肌体(如拍手、跺脚、捻指等)、原始的发声器(如铃鼓、手鼓、木鱼等)和奥尔夫自己设计发明的“奥尔夫乐器”(一种音条可以灵活拆装的敲击乐器包括木琴、钟琴等)。 在教儿童音乐欣赏时,奥尔夫不是让孩子们被动的听,而是借助一些辅助性符号,随着乐器的进行,分声步演奏打击乐器,这样儿童不仅体验到音乐的美妙,而且了解了乐曲的节奏、结构和

说明乐器中的物理学

举例说明乐器中的物理学 班级:美术学国画班 学号:20130307101011 姓名:赵达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乐器演奏的美妙的音乐,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这其中隐含的物理原理呢?我们早已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人们要能听到声音,首先要有个产生声音的源头即“声源”。然而,几乎世界上任何一种物体都能产生声音,不同的音调、音色和响度创造出不同的声音。世界上的声音丰富多彩,那么乐器又是如何产生美丽的声音的呢? 其实乐器的许多方面都隐藏着物理的影子。乐器的分类要以其发声的物理机制为依据。制作乐器材料的性能,如湿度、硬度、弹性模量、密度、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速度、材料的阻尼性质、声阻抗等,都是物理属性。材料的处理,如人工老化、加湿、烘烤、上保护层等,都是物理方法,用的是物理测量仪器。许多研究乐器的方法如频谱分析、波形观察、激光全息、声电模拟等等都是物理方法。乐器的保存和维护如保持一定温度、湿度等,都是物理环境。因此,物理学是乐器学的基础。 既然乐器的分类可以根据其发声的物理机制为依据,那么,乐器可以分为几类呢?如果大体分析的话,可分为四类。 弦乐器。弦乐器的发音方式是依靠机械力量使张紧的弦线振动发

音,故发音音量受到一定限制。弦乐器通常用不同的弦演奏不同的音,有时则须运用手指按弦来改变弦长,从而达到改变音高的目的。 弦乐器从其发音方式上来说,主要分为弓拉弦鸣乐器(如提琴类)和弹拨弦鸣乐器(如吉它)。弓拉弦鸣乐器:小提琴(Violin)、中提琴(Viola)、大提琴(Cello)、倍低音提琴(Double Bass)、二胡;弹拨弦鸣乐器:竖琴(Harp)、吉它(Guitar)、古琴、琵琶、筝。提琴的弦越长、越粗,发音越低;弦越短、越细,发音越高。改变琴弦的张力也可以改变音调,调弦就是这个道理。改变弦的紧张程度同时也改变了音色。为了使琴的音色明亮些,可以把弦调到标准音调以上。 管乐器。分为吹孔气鸣乐器,单簧气鸣乐器,双簧气鸣乐器和唇簧气鸣乐器。前三类乐器由于从历史渊源上都起源于芦管乐器,且音色缺乏金属感,所以统称为木管乐器,相对应的,唇簧气鸣乐器被称为铜管组。 管乐器的发音,是由管内空气柱作周期性的振动所产生。仅仅将气吹入管内,并不能成声,必须在管口上有一定的装置或某种发音体,随着吹气发生迅速的、有节奏的、连续的一股一股的气流,激起管内空气柱的振动,形成驻波而发出乐音。 膜板乐器。是靠膜和板振动而发声的,可以分为:膜振乐器,如鼓;板振乐器,如梆子、木琴,靠敲击发声,是“硬振”乐器;体振乐器如钟、钹也可以收入此类。另外锯琴也可以归入此类,它靠拉弓起振。

乐器中的物理学

乐器中的物理学 张无忌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令人“耳”花缭乱的各式各样乐器的简单分类以及各类乐器具体的发声机制,还列举了“钢琴“、“笛子”的一些简单原理,使得“音频”、“音色”、“响度”、“声阻抗“、”弹性模量“等抽象的物理词汇有了更进 一步的与我们面对面。 正文: 爱因斯坦在不断探寻真理的过程中始终与小提琴相伴,钱学森更是把自己在导弹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归功于妻子 优美的琴声,可见乐器早已和物理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姿彩万千的艺术天地中,音乐是一条永无止息的河,它源自人类的心灵,经由生活的沉淀,幻化精美的华章。声音是音乐的直接化身,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既有震耳欲聋的雷鸣,也有小溪流动的熙熙哗哗,既有萧的怅然忧伤,也有唢呐的高亢喜悦,不同感觉的声音源自纷繁多样的乐器,这么多的乐器又可以分为哪些种类呢?大致可分为一下四种: 一、弦乐器。它们通过拉、弹、拨,击的方法使弦振动而发声,再借助共鸣箱使弦的声音在共鸣箱中共呜而被放大。常见的弦乐器有小提琴、大提琴、吉他,二胡、琵琶等。

二、管乐器。它们是一些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管子,人用嘴吹动簧片或哨子之类的振动器件,激发管内的空气柱振动而发声。西洋乐器中的单簧管、双簧管、等,以及民族乐器中的笛、签、萧、唢呐等都属于这一类。 三、打击乐器。它们是指用器物(棒、槌等)打击膜、板、棒等东西,使之振动而发音的乐器的总称。这类乐器包括:西洋乐器中的定音敲、木琴、三角音叉等,还包括民族乐器中的锣等。 四、电子乐器。现代电子乐器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如电吉他、电提琴等,指在原来乐器(吉他、提琴等)的基础上,增添电子扩音系统和音色变化装置,大大改善原有乐器的表现能力。另一类,电子琴等,完全由电子振荡器来完成音阶的组成。在传统乐器中,钢琴弹不出小提琴的音色,笛子也吹不出二胡的声响。而电子琴依靠音色合成网络,能演奏出几十种不同音色的乐器声。此外,它还装有各种自动装置,可以自动产生节奏、和弦等音响效果,大大简化了演奏,甚至一台电子琴能奏出一个乐队的效果来。 乐器就是发出音乐声的机器。因此,任何一种乐器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声学仪器。下面让我们进一步对乐器的结构进行具体的剖析。 首先,一个乐器必然有声源,即振动源。弦乐器的振动源是振动的弦线。管乐器的振动源可以是振动的簧片,如单

奥尔夫乐器名称

奥尔夫乐器名称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奥尔夫乐器名称 奥尔夫乐器都以节奏乐器为主,主要分四大类: 一、皮革类。也就是所有的鼓类 二、散响类。也就是砂锤、砂蛋以及铃铛类。 三、木质类。质地为木质。声音清脆 四、金属类。所有的铜质、铁质等金属打击乐 打琴类:(铝板琴) 名称:三音铝板琴? 名称:逆七音钢板琴? 名称:八音铝板琴 名称:彩色八音铝板琴名称:八音盒式铝板琴名称:单8音铝板琴

名称:盒式单八音铝板琴鱼型彩色八音铝板琴名称:树叶型铝板琴 ? 名称:手提八音钢板琴鱼型彩色八音铝板琴动物型彩色八音铝板琴 名称:红色大八音名称:十三音铝板琴名称:彩色十五音铝板琴 名称A:平板十二音彩色铝板琴 名称B:十二音彩色铝板琴名称C:十二音红色铝板琴名称:彩色管琴? 名称A:十三音高音铝板琴 名称B:十五音中音铝板琴 名称C:十二音低音铝板琴

名称:二十音平板式铝板琴名称:盒式二十二音铝板琴名称:二十五音盒式铝板琴 名称:变调铝板琴(C1-A2) 名称:变调铝板琴(C2-A3) 名称:变调铝板琴(C3-A4) 名称:鱼型八音木琴名称:变调木琴(C1-A2) 名称:变调木琴(C2-A3) 名称:变调木琴(C3-A4) 名称:变调琴架名称:单10音音快

名称:单17音音快 名称A:十二音低音红木木琴 名称B:十五音中音红木木琴 名称C:十三音高音木木琴 名称A:十二音木琴 ?? 名称B:十二音彩色木琴 名称:二十五音铝板琴名称:里拉琴名称:三十七音带架铝板琴 名称A:八音小木琴 名称B:八音木琴?? 名称A:十二音低音木琴?? 名称B:十五音中音木琴? 名称C:十三音高音木琴?? 名称:十音木琴 名称:二十五音普通木琴名称:十五音普通木琴名称: C大调红木音砖 名称:十五音彩色木琴名称:十五音彩色带座木琴名称:四十八音普通木琴?

早教奥尔夫示范课例

刘冬晓 歌唱活动:红色的太阳 游戏目标: 1、通过歌唱活动初步辨别红色、黄色和蓝色。 游戏准备: 红色太阳14个,黄色太阳14个,蓝色太阳14个 游戏过程: ★对家长的话: 今天我们会通过音乐游戏《红色太阳》,让孩子辨别红色黄色和蓝色。并学会与老师、家长一起对唱歌曲。对唱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比较难,因此我们只要求孩子们初步体验这样的演唱形式。 ★游戏玩法 1、教师出示红色太阳。宝宝认识。 2、教师与配班老师一起随乐表演。 3、教师出示蓝色太阳,绿色太阳宝宝认识。 4、给每位宝宝发一种颜色的太阳,教师和宝宝一起做问答游戏。 家长指导: 除了这几种颜色,家长在家还可以认识其他的颜色,并将其编在歌曲中进行游戏。 癞蛤蟆和小青蛙 游戏目标: 1、认识刮胡,说出名称,激发宝宝使用乐器的兴趣。 2、愿意听着音乐演奏刮胡。 游戏准备: 刮胡14,音乐:《癞蛤蟆和小青蛙》 游戏过程: ★对家长的话 这是一个奥尔夫打击乐的活动,在这个游戏中不仅让宝宝认识了奥尔夫乐器乐器——刮胡,而且在敲奏乐器的过程中培养宝宝的节奏感,并对打击乐活动产生兴趣。 ★游戏玩法: 1、老师出示乐器,介绍乐器的名称及演奏方法。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种乐器,叫刮胡。 2、教师分乐器,幼儿尝试演奏刮胡。 3、家老师带领宝宝随乐有节奏地演奏。 师:“我的刮胡会给音乐伴奏,你们跟着我一起来好吗?” 5、请家长握着宝宝的手一起演奏,让宝宝感受音乐节奏。 家长指导: 对于节奏不稳的宝宝,家长可以握着宝宝的手一起演奏。 小星星 游戏目标: 1、认识沙蛋,说出名称,激发宝宝使用乐器的兴趣。 2、愿意听着音乐演奏沙蛋。 游戏准备: 星星图片一张,沙蛋14,音乐:《小星星》

二胡中的物理

二胡中的物理 刘海滨 乐器中的二胡与物理有关 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古代流传下来的乐器二胡,音色接近人声,情感表现力极高,广为 大众接受,在娱乐生活中应用普遍。它 在结构与原理上,应用着很多物理知 识,尤其与声现象关系密切。 二胡是一种弦乐器,它是靠琴弦的 振动发声的,它发出的声音与其他乐器 音色是不同的,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二胡的结构、材料的选择 二胡的构造相对比较简单,由琴筒、琴杆、琴皮、弦轴、琴弦、弓杆、千斤、琴码等组成的。其结构和原理如下: 1、琴筒:是二胡的重要部分,这通过弓的推拉运动,擦弦后振动琴皮发音的共鸣体。琴筒的质地和形状 对音量和音质有直接影响。一般用紫檀木或 红木制作。形状有六角形、八角形、圆形、 前八角后圆形等,常用的是六角形。琴筒后 面镶嵌着一个音窗(一般为雕木花窗),不 仅对琴筒起了装饰作用,而且对发音、传音 和滤音有一定的好处。 2、琴皮:有蟒皮和蛇皮两种,蟒皮为佳。它是二胡重要的发音体,也是振源的关键,对音质和音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莽皮的鳞片越大,音色越好。 3、琴杆:是二胡的支柱,亦是躯干。不仅起着上连下接的支撑作用,而且对整体振动发音也有一定的影响。制作琴杆的材料有些檀木、乌木或红木。一般用红木较多。红木价廉物美,具有

一定的抗拉性。 4、琴轴:有上下两个(又名琴轸),起调整音高的作用,上轴缚胶内弦,下轴缚绞外弦。琴轴有木质轴和机械轴两种,两者各有利弊。木质轴调音后稳定, 不易跑弦走音,但因时紧时松, 给调弦带来困难。机械轴调弦快 而自如,音准也好,但时而会出 现松动、滑动等现象,容易导致 跑弦走音。二胡的定弦音高主要 是靠琴轴来调节。琴轴的类型有 铜轸和木轸。琴轴就是与琴杆相互垂直那两个犹如圆锥体的部件,木质,前端细小,有一穿弦小孔,中间渐大,后端最大。轴后段外表刻有若干直条瓣纹,轴须加饰,用多层骨质与木质片粘合。它们与琴筒相对,上面的一个叫内琴轴,拴内弦,朝下的一个叫外琴琴轴。传统的琴轴是一个整体,纳外琴轴分别横插在琴杆上方指定的圆孔内,相应的琴弦直接缠绕在"出口"一端的末梢上。这种琴轴调弦的活动范围大,并能储存多余的琴弦线段,有利于琴弦的充分利用。但这种琴轴对材料的选择较为考究,多用黄杨木或黄檀木制成,与琴杆的接触面既要严密合缝,又要保持必要的松动,否则不是匿藏着极弦跑音的隐患,就是操作不自然。 5、弓子:是二胡发音的重要工具,由弓杆和弓毛两部分组成。弓杆是用细实的紫竹制成,粗细要适 中。弓杆的软硬和弹性会直接影响到 演奏效果。弓毛以前有用尼龙丝和马 毛的,多用马尾,且白马尾为最佳, 黑马尾次之。一般用细实紫竹缚上马 尾,一端装有活螺丝(弓鱼)用来调 整弓毛的松紧度。F琴弦:是琴的发音体之一,也是二胡的声源体之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发音效果。目前琴弦有两种:一种是金属弦,具有拉力好,音质好,音准好和灵敏度高等特点,又分铝质弦和银质弦两种,银质弦最佳;另一种是丝弦,它发出的音比金属弦柔和细腻,但位力差,音准差而且容易断弦,且易变音。 6、千斤:又称千金,对二胡琴弦 起固定和切弦作用。对音准也有一定的 影响。它是用棉线、丝线、有机玻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