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培训课件

外科手术培训课件
外科手术培训课件

1.无菌技术为了避免手术后感染的发生,必须在术前和术中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预防措

施,即无菌技术。它是外科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由灭菌法、抗菌法和一定的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所组成。

2.灭菌又称消毒,是指将传播媒介上所有微生物全部杀灭或消除,使之达到无菌处理。

3.抗菌是指用化学方法杀灭存在的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4.无瘤原则指应用各种措施防止手术操作过程中离散的癌细胞直接种植或播散。

5.微创原则指手术操作过程中对组织轻柔爱护,最大限度的保存器官组织及其功能,促

进伤口的愈合。

6.外科引流指将人体内或体腔内的脓液、积血、渗出液、坏死组织或其他异常增多的液

体,通过引流管或引流条导流出体外或通过引流道重建手术导流到体内另外某个空腔脏器体腔内的技术。

7.手术前准备对每一例手术,在医生为病人施行手术钱的一段时间内,医生和病人都要

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称为手术前准备。

8.急诊性手术指病情紧迫,不立即手术就将影响病人生命安全,或会遗留有严重后遗症

的手术

9.限期性手术指不应延误治疗时机,一旦延误会严重影响疗效和预后的手术。

10.择期性手术指在一定时间内延迟手术对疾病并无重大影响的手术。

11.单结是外科结扣的基本组成部分,易松脱、解开,仅用于暂时阻断,如胆囊逆行切除

暂时阻断胆囊管,而永久结扎是不能单独使用单结。

12.方结因其结扎后较为牢固而成为外科手术中最常使用的结扣。它由两个相反方向的单

结扣重叠而成,适用于较少的额组织或较小的血管以及各种缝合的结扎。

13.假结由同一方向的两个单结组成,结扎后易于滑脱而不应采用。

14.滑结尽管其结扣的构成类似于方结,但是,由于操作者在打结拉线时双手用力不均,

一紧一松甚或只拉紧一侧线头而用另外一侧线头打结,所以完成的结扣并非方结而是极易松脱的滑结,术中尤其要注意避免。

15.锐性分离是用手术刀或剪刀在直视下作细致的切割与剪开。此法对组织损伤最小,适

用于精细的解剖和分离致密组织。

16.钝性分离是用血管钳、手术刀柄、剥离子或手指进行。此法对组织损伤大,但较为安

全,适用于疏松结缔组织、器官间隙、正常肌肉、肿瘤包膜等部位的分离。

17.三级检诊制度三级检诊制度规定对每个住院病人,经管的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和主任

医师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检视病人,即查房。

18.清创术新鲜开放性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细菌污染,有发生感染的危险,务必及时、正

确地采取手术方法清理伤口,修复重要组织,使开放污染的伤口变为清洁伤口,即称谓清创术。

19.清洁伤口通常是指无菌手术的切口,如甲状腺切除术、疝修补术、椎间盘切除术等,

经缝合后可达到一期愈合。

20.污染伤口指伤口有细菌污染,但为发展成为感染。一般通过及时、正确的清创处理,

可减少污染,使之变为或接近清洁伤口,行一期缝合。

21.感染伤口指伤口出现红肿、渗液乃至脓液和组织坏死等,须经过换药达到二期愈合,

如延迟处理的开放性损伤,手术切口感染等。

22.灭菌的检测方法⒈仪表检测;⒉化学指示剂;⒊圣物指示剂;⒋程序监测。

23.无瘤原则手术操作顺序⒈探查由远至近:对内脏肿瘤探查应从远隔部位的器官组织开

始,最后探查肿瘤及其转移灶,手术操作应从肿瘤的四周向中央解剖;⒉先结扎肿瘤的出、入血管,再分离肿瘤周围组织:手术中的牵拉、挤压或分离等操都有可能使肿瘤细

胞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肿瘤细胞的血行播散,因此,显露肿瘤后应尽早结扎肿瘤的出、入血管,然后再进行手术操作,可减少癌细胞血型播散的机会;⒊先处理远处淋巴结,再处理邻近淋巴结,减少癌细胞因手术挤压沿淋巴管向更远的淋巴结转移。

24.手术刀执刀方式⒈执弓式;⒉执笔式;⒊握持式;⒋反挑式。

25.手术器械台摆置原则⒈严格分清无菌与有菌的界限,凡无菌物品一经解除有菌物品后

即为污染,不得再作为无菌物品使用;⒉器械台面和手术台面以下为有菌区,凡器械脱落至台面以下,即使未曾着地亦不可再用,缝线自台面垂下部分,亦作污染处理;⒊保持无菌布类干燥,铺无菌巾单时,器械台与手术切口周围应存四层以上保持适当厚度;

⒋保持台面干燥、整洁,器械安防有条不俗。

26.外科引流的目的防止血液、脓液、渗出液消化道或泌尿道漏出的液体在组织或体腔积

聚,去除细菌的培养基,阻止感染的发生或扩散;解除局部的压力,避免积液对邻近器官的压迫和组织损害;组织伤口皮肤的过早闭合,延长引流时间,有利于脓腔或积液腔的缩小和自其基底部开始的肉芽组织生长和伤口良好愈合。

27.外科引流适应症⒈化脓性病变手术或脓肿切排手术后,应置引流以利于排除继续形成

的脓性分泌物;⒉复杂或深部伤口清创术后,放置引流物以利于坏死组织的排出;⒊手术野或切口继续存在有渗血或渗液;⒋局限性积液或积血切排后,估计仍有分泌物形成者,如疝修补术后阴囊积液者;⒌消化道或泌尿道手术后,不能排除消化液或尿液的渗漏,应放置引流物利于渗漏出液体的排出;⒍为防止积液或积气对周围组织的压迫性损害而放置的减压性引流,如胸腔术后采取的胸腔闭式引流;⒎中、大型手术后放置引流,有助于术后观察并发症的发生。

28.外科引流的基本原则通畅、彻底、对组织损伤或干扰最小、顺应解剖和生理需要、确

定病原菌。

29.外科引流分类⒈按引流作用原理分为被动引流和主动引流;⒉根据引流的目的分为治

疗性引流和预防性引流。

30.预防性引流适应症⒈颅脑手术;⒉摘除肿物后,局部遗留残腔,或可能反生渗血及出

血者,如甲状腺手术、乳癌根治术;⒊放置闭式引流,以防止胸腔积液、积气,并利于肺膨胀;⒋消化道吻合或修补术后,有可能发生消化道瘘的病人;⒌肝、胆道、胰腺、脾手术后,可能发生出血、胆漏、胰瘘者;⒍泌尿系手术后可能发生出血、鸟外渗者;

⒎减压性引流,如胆总管探查后放置T形管,以减低胆管内压力。

31.预防性引流注意事项⒈根据术中情况、手术部位和类型,选择适宜的引流物及其数量;

⒉引流物应置于引流区域的最低位或渗出液最多的部位,并证实引流通畅;⒊引流物力

求放在距引流区域最短、最直的通路上,同时避免扭曲;⒋引流物可在切口旁另戳口引出或直接从切口引出;⒌引流物为异物,在能打到引流目的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表面光滑、刺激性小的引流物;⒍术后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引流量,以判断是否有出血,吻(缝)合口破裂、感染、引流不畅等情况,并及时作相应处理;⒎引流物拔除的时间取决与手术类型和临床恢复情况,一般放置时间应尽可能短,以免影响创口愈合或形成难以治愈的瘘道;⒏特殊引流装置,如负压吸引器、胸腔闭式引流系统等,在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和进行必要的灭菌处理,避免发生故障、感染和意外。

32.预防性引流并发症⒈出血;⒉感染;⒊损伤;⒋慢性窦道形成;⒌引流管滑脱、阻塞

和拔管困难。

33.手术前准备的基本要求内容力求完备,步骤力求合理。

34.术前病人的查房内容必须包括:⒈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手术适应症的掌握;⒉治疗

原则和具体的手术治疗方案;⒊病人对手术耐受力的判断和改善,手术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防治等。

35.术前讨论的内容主要包括:⒈诊断的确立和手术适应症的掌握;⒉术式选择和手术方案

的确定;⒊病人对手术耐受力的判断和改善;⒋检查病人术前准备工作是否完备;⒌术中、术后可能发生问题的预测及其防治的方法;⒍麻醉方法的选择;⒎手术人员的组织安排;⒏特殊器械、药品等物质条件的准备;⒐手术时间的确定等。

36.手术前常规准备注意事项⒈洗手前不应参加感染伤口的换药;⒉有上呼吸道感染和手

臂皮肤化脓性感染、湿疹的人员不应参加手术;⒊应剪短指甲,并除去甲缘下的积垢,用肥皂吸取手、前臂、肘部及上臂下半部的污垢及油脂;⒋进入手术室后,先更换洗手衣、鞋、裤,后戴好帽子和口罩、口罩必须遮住鼻孔,头发不可露在帽外;⒌多台手术时应先施行清洁手术,再施行污染或感染的手术。

37.手术病人体味的安置原则⒈患者要安全舒适,骨性突出处要衬海面或软垫,以防压伤;

⒉手术部位应得到充分显露,并利于术者操作;⒊呼吸道要通畅,呼吸运动不能受限;

⒋大血管不能受压,以免影响组织供血和静脉回流,如肢体需固定时要加软垫,不可过

紧;⒌重要的神经不能受压或牵拉损伤。

38.皮肤切口选择的基本原则⒈切口应选择在病变附近,能充分显示手术野,直达手术区

域,并便于必要时延长切口;⒉皮肤切开时应尽量与该部位的血管和神经路径相平行,组织损伤少,避免损伤重要的血管和神经;⒊愈合后不影响生理功能①避开负重部位,如手的掌面、足底部和肩部等,以防负重时引起瘢痕疼痛;②颜面及经部切口须考虑与皮纹是否一致,以减少愈合后的瘢痕;③避免纵形切口超过关节,遇关节手术可作横切口或S形切口,以免瘢痕挛缩而影响关节活动;⒋切开操作简单,经过的组织层次少,缝合切口所需时间短。

39.皮肤切开注意事项⒈切口大小应以方便手术操作为原则;⒉切开时用力要适当,手术

刀刃须与皮肤垂直,以防斜切,一面缝合时不易完全对合;⒊切开力求一次完成,避免中途起刀再切,特别是在同一平面上多次切开,可造成切缘不整齐和过多损伤组织;⒋应按解剖学层次逐层切开,并保持切口从外到内大小一致。

40.缝合的目的是使切开或离断的组织创缘相互对合,消灭死腔,促进伤口早期愈合。

41.缝合的注意事项⒈组织分层缝合、严密对合、勿留死腔,是保证伤口愈合的前提,不

同的组织对合将致伤口不愈;⒉根据不同的组织器官类型,选择适当的缝针、缝线和缝合方法;⒊针距边距应均匀一致,整齐美观,过密和过稀均不利于伤口愈合;⒋缝合线的结扎松紧度取决于缝合的对象。

42.清创术注意事项⒈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重视外壳基本操作技术、彻底清洗伤口周

围皮肤污垢及异物;⒉由浅入深、仔细检查、认真操作,识别组织活力及供血,彻底清除伤口内血肿、异物及失去活力的组织,尽可能保留重要的血管、神经的等重要组织;

⒊并合神经、血管损伤者应予以妥善修复;⒋严密止血,逐层缝合,避免残留死腔;⒌

污染严重的伤口应在低位放置橡皮片引流。

43.肠端—端吻合注意事项⒈肠吻合前要检查肠管走向,防止肠管在扭曲的情况下作吻合;

⒉浆肌层缝合必须包含粘膜下层,因为大部分肠管张力位于此处,但进针不能过深,以

免缝合针穿透肠壁;⒊不同的肠吻合方法均要求坐到吻合处肠壁内翻和浆膜对合。44.兔蚓突切除注意事项⒈在切开腹膜时,应用手术镊或弯血管钳讲腹膜提起,是腹膜与

内脏分开,一面切开腹膜的同时损伤内脏;⒉在寻找盲肠有困难时,可将动物胃和十二指肠提起,盲肠即位于十二指肠环内;⒊盲肠系膜可作双重结扎或贯穿缝扎,一面出血影响手术操作;⒋荷包缝合的大小以刚好包埋盲肠残端为宜;⒌收紧荷包缝线时要求术者和助手密切配合,在术者将盲肠残端塞入内翻的同时,由助手逐渐收紧荷包缝线打结。

45.狗脾切除术注意事项⒈打开腹腔时,注意不要损伤腹腔内的脏器,特别是肠管。为避

免损伤肠管,也可先于切口下垫生理盐水纱条,使切口和内脏隔开,再用剪刀剪开;⒉

狗脾脏活动性很好,一般较容易提到切口外面,搬动脾时,注意手法要轻柔,以免撕破脾。游离脾动脉时,要小心轻柔,避免损伤脾静脉导致出血;⒊游离脾蒂时,注意不要损伤胰腺。

46.伤口分类清洁伤口、污染伤口、感染伤口。

47.伤口换药的目的⒈了解和观察伤口情况,及时提出适当的处理方法;⒉改善伤口局部

环境,控制局部感染。清除创口异物、坏死组织、分泌物和保持商家偶引流通畅,减少细菌繁殖;⒊减少毒性分泌物的吸收,减少分泌物的刺激;⒋直接湿敷有效的药物,使炎症局限,促进新生上皮和肉芽组织生长及伤口愈合;⒌包扎、固定和保护伤口,防止进一步的损伤和污染。

48.伤口换药的适应症⒈观察和检查伤口局部情况后需更换敷料;⒉缝合伤口拆线,松动

或拔除引流管的同时需要更换敷料;⒊伤口有渗出、出血等液体湿透敷料或外源性液体污染敷料;⒋污染伤口、感染伤口、烧伤创面、肠造口、肠瘘、慢性溃疡、瘘道等,根据不同情况需每天换药一次或多次。

外科手术培训课件

1.无菌技术为了避免手术后感染的发生,必须在术前和术中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预防措 施,即无菌技术。它是外科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由灭菌法、抗菌法和一定的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所组成。 2.灭菌又称消毒,是指将传播媒介上所有微生物全部杀灭或消除,使之达到无菌处理。 3.抗菌是指用化学方法杀灭存在的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4.无瘤原则指应用各种措施防止手术操作过程中离散的癌细胞直接种植或播散。 5.微创原则指手术操作过程中对组织轻柔爱护,最大限度的保存器官组织及其功能,促 进伤口的愈合。 6.外科引流指将人体内或体腔内的脓液、积血、渗出液、坏死组织或其他异常增多的液 体,通过引流管或引流条导流出体外或通过引流道重建手术导流到体内另外某个空腔脏器体腔内的技术。 7.手术前准备对每一例手术,在医生为病人施行手术钱的一段时间内,医生和病人都要 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称为手术前准备。 8.急诊性手术指病情紧迫,不立即手术就将影响病人生命安全,或会遗留有严重后遗症 的手术 9.限期性手术指不应延误治疗时机,一旦延误会严重影响疗效和预后的手术。 10.择期性手术指在一定时间内延迟手术对疾病并无重大影响的手术。 11.单结是外科结扣的基本组成部分,易松脱、解开,仅用于暂时阻断,如胆囊逆行切除 暂时阻断胆囊管,而永久结扎是不能单独使用单结。 12.方结因其结扎后较为牢固而成为外科手术中最常使用的结扣。它由两个相反方向的单 结扣重叠而成,适用于较少的额组织或较小的血管以及各种缝合的结扎。 13.假结由同一方向的两个单结组成,结扎后易于滑脱而不应采用。 14.滑结尽管其结扣的构成类似于方结,但是,由于操作者在打结拉线时双手用力不均, 一紧一松甚或只拉紧一侧线头而用另外一侧线头打结,所以完成的结扣并非方结而是极易松脱的滑结,术中尤其要注意避免。 15.锐性分离是用手术刀或剪刀在直视下作细致的切割与剪开。此法对组织损伤最小,适 用于精细的解剖和分离致密组织。 16.钝性分离是用血管钳、手术刀柄、剥离子或手指进行。此法对组织损伤大,但较为安 全,适用于疏松结缔组织、器官间隙、正常肌肉、肿瘤包膜等部位的分离。 17.三级检诊制度三级检诊制度规定对每个住院病人,经管的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和主任 医师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检视病人,即查房。 18.清创术新鲜开放性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细菌污染,有发生感染的危险,务必及时、正 确地采取手术方法清理伤口,修复重要组织,使开放污染的伤口变为清洁伤口,即称谓清创术。 19.清洁伤口通常是指无菌手术的切口,如甲状腺切除术、疝修补术、椎间盘切除术等, 经缝合后可达到一期愈合。 20.污染伤口指伤口有细菌污染,但为发展成为感染。一般通过及时、正确的清创处理, 可减少污染,使之变为或接近清洁伤口,行一期缝合。 21.感染伤口指伤口出现红肿、渗液乃至脓液和组织坏死等,须经过换药达到二期愈合, 如延迟处理的开放性损伤,手术切口感染等。 22.灭菌的检测方法⒈仪表检测;⒉化学指示剂;⒊圣物指示剂;⒋程序监测。 23.无瘤原则手术操作顺序⒈探查由远至近:对内脏肿瘤探查应从远隔部位的器官组织开 始,最后探查肿瘤及其转移灶,手术操作应从肿瘤的四周向中央解剖;⒉先结扎肿瘤的出、入血管,再分离肿瘤周围组织:手术中的牵拉、挤压或分离等操都有可能使肿瘤细

神经外科病历模板1

手术谈话要点: 1.术中大出血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死亡可能; 2.术后长期昏迷、持续性植物生存状态、偏瘫、失语、癫痫、精神症状等可能; 3.术后手术部位再出血或继发脑梗死可能,并需要再次手术,甚至危及生命; 4.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脑脊液漏,切口、颅内感染可能; 5.术后手术区颅骨缺损可能; 6.术后肺部、尿路感染,肝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可能,并危 及生命; 7.其他不可预料的并发症。 一般颅脑外伤开颅手术记录1(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去骨瓣): (麻醉和体位)平卧位,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静脉和吸入复合麻醉;头偏向右龙胆紫标出左额颞顶开颅切口位置,常规碘伏、酒精消毒铺巾。(手术入境)左额颞顶切开皮肤,帽状腱膜下分离,翻起皮瓣;剪开颞肌及筋膜,颅骨钻孔2枚,电动铣刀游离骨瓣约12cm 10cm,咬平蝶骨嵴,骨窗四周悬吊,弧形剪开硬膜,并将硬膜翻转牵开,(探查术中所见)术中见头皮血肿,术区未见骨折线,术中见到左额颞部脑压高,脑搏动弱,硬膜下呈紫蓝色,硬膜下血肿量约20ml,左额及颞极、顶叶广泛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血肿量约50ml。(操作步骤)手术清除硬膜下血肿及脑内血肿,用吸引器吸除坏死的脑组织,严密电凝止血,冲洗干净,创面平铺速即纱及明胶海绵数块,未见活动性渗血,术毕清点脑棉无误。严密缝合硬膜,颞肌减张缝合,去除骨瓣,逐层缝合骨膜以及颞肌、帽状腱膜及头皮并置头皮下硅胶引流管一根。 术后首次: 手术简要经过:全麻满意后,患者取平卧位,头右偏,常规消毒铺巾,左额颞常规开颅,钻孔后释放部分硬膜下血肿,游离骨瓣剪开硬膜后清除左额颞坏死脑组织及血肿,颞肌减张缝合,去除骨瓣,逐层缝合头皮并置头皮下硅胶引流管一根。 术中所见:术中见脑压高,脑搏动弱,左额颞硬膜蓝紫色,术中清除硬膜下血肿约20ml,坏死脑组织及脑内血肿约50ml。 处理:1、生命体征监测,呼吸机辅助呼吸;2、抗生素等围手术期用药;3、补液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 术后注意事项:1、密切注意意识瞳孔等生命体征变化;2、注意肢体活动情况;3、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情况;4、注意创口情况。 一般颅脑开颅手术记录2(硬膜外血肿、脑挫裂伤,回复骨瓣): (体位及手术入境) 平卧位,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静脉和吸入复合麻醉;头偏向右龙胆紫标出左颞顶马蹄形开颅切口位置,常规碘伏、酒精消毒铺巾。沿标示切开皮肤,帽状腱膜下分离,游离皮瓣,剥离骨膜和颞肌,颅骨钻2孔,电动铣刀取下左颞顶游离骨瓣,暴露硬膜外血肿。(探查术中所见)术中见头皮血肿,术区未见骨折线,硬膜外血凝块及血肿量约30ml,术区硬膜完整,颞部弧形剪开硬膜,脑搏动可见,颞部脑挫裂伤范围约2cm 2cm,予清除坏死脑组织及血肿。骨窗四周硬膜予悬吊及止血后未见活动性出血。(操作步骤)取下颅骨,暴露硬膜外血肿后,清除硬膜外血肿,骨窗四周硬膜悬吊。咬除颞部部分骨质,咬平蝶骨嵴,弧形剪开硬膜。手术先清除硬膜下血肿,用吸引器吸除坏死的脑组织,严密电凝

动物外科手术技能大赛方案

畜牧兽医系13牧医动物外科手术技能大赛方案 1、比赛项目及内容 (一)比赛项目 本次大赛共设打结、缝合、采血、离体肠管吻合(瘤胃缝合)共四个项目。其中,打结、缝合、为初赛项目,采血、离体肠管吻合为决赛竞赛项目。 (二)竞赛时间 采血项目限时3分钟;离体肠管吻合项目,比赛时间为20分钟。 二、大赛所需材料及比赛项目说明 1、离体肠管吻合术(2人一组) 本大赛提供成年羊1只/组及相关药品、器械等材料。 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按动物外科手术要求完成离体肠管吻合缝合手术。 要求:①缝合同层组织要准确对合、密闭,创内不留死腔; ②分明缘要对齐、平整,进针和出针点距创缘要相等; ③合理应用缝针、缝线,正确地选用缝合方法; ④缝线打结松紧要适宜; 吻合步骤: 作牵引线

畜牧兽医专业技能大赛项目 一、打结、缝合技术 (一)材料准备 缝合针、缝合线、手术剪、持针器、缝合用教具。(二)操作方法及考核标准1.操作方法与步骤(1)打结技术 ①单手打结法。通常用左手操作,即线结在右手配合下由左手单独完成打结操作的全过程。用右手操作亦可。通常用于连续缝合的打结。 ②双手打结法。此种打结法由双手操作完成,结扣较稳固,多用于间断缝合的打结。 ③外科结打结法。用打平结的方法绕好第一道结,随即右手食指由结圈内挑过右手拇指与中指所持缝线并拉紧,则成为绕两圈的结扣,再打好第二道平结并且拉紧即可。用于张力较大组织缝合的打结。 ④器械打结。当线头短,徒手打结不便或深部组织缝合结扎时,可用止血钳或外科镊子操作结系。(2)缝合技术 ①结节缝合。是缝合中最基本常用的缝合形式。是由多数单独缝线分别穿过两侧创缘而后打结,缝合时将所有的缝线以等距离穿过两侧创缘,针孔与创缘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每一针缝线之间的距离也应相等。所有线结放于创缘之一侧。 ②钮孔状缝合。缝合时由创缘一侧穿针由对侧创缘穿出,再于创伤平行至一定距离,穿针至对侧,为了减轻其张力可在创缘两侧放置纽扣、纱布卷或胶皮管,以免因张力过大而勒伤。 ③螺旋形缝合。是用一根长线从伤口之一端开始先缝一针并打结固定,然后连续的使每一针皆与伤口垂直的刺入至对侧,以此螺旋形式把整个伤口全部缝合。穿过最后一针时,将缝线的游离线头留在入针侧,以便与带针的线端打结。

泌尿外科手术记录模板

一、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手术步骤和经过: 1.麻醉成功后,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术野消毒铺无菌巾。 2.经尿道置入电切镜到膀胱,镜下见膀胱壁血管散在充血,小梁形成,膀胱内未见明显肿块、溃疡、结石等病变,膀胱颈抬高,前列腺两侧叶中叶均增大,以中叶为主,精阜山丘状。设置电切功率为200瓦,电凝功率为100瓦。电切由中叶六点处开始,膀胱颈处电切至膀胱颈环状纤维。逐渐向深部和两侧及尖部电切,深达纹状结构的被膜层,以膀胱颈及精阜平面为界,依次电切两侧叶方法同前。最后电切前列腺尖部,精阜两侧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及前列腺前联合处,修整创面。创面彻底止血,观察尿道内口通畅,ELLIC冲洗器冲洗膀胱,吸出前列腺组织碎块并送病检。膀胱内注水300毫升,拔出电切镜鞘,压膀胱,尿流尚可无明显尿失禁。留置F22号三腔导尿管一根,囊内注水40毫升。冲洗液呈淡红色。 3.术毕,术中出血少,未输血,切除前列腺组织碎块约XX克。 二、睾丸扭转 手术步骤和经过: 1.麻醉成功,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术野消毒铺巾。 2.取右侧阴囊外侧垂直切口,长约3厘米。分层切开阴囊皮肤、肉膜层。 3.血管钳提起睾丸三层鞘膜,切开。探察见右侧睾丸附件位于睾丸上极,附睾头边,长约0.7厘米,有蒂。暗红色,水肿状。右侧精索在睾丸鞘膜囊内顺钟向扭转270度。右侧睾丸稍水肿,色暗红。 4.切除扭转之右侧睾丸附件,送检病理。 5.复位睾丸精索,5分钟后,右侧睾丸颜色恢复正常。决定保留右侧睾丸。以4号丝线于睾丸鞘膜囊内将精索固定缝合2针。在睾丸底部将右侧睾丸白膜缝合固定于阴囊底部1针。 6.彻底止血,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分层缝合睾丸鞘膜,阴囊皮肤切口,外敷无菌敷料。阴囊切口纱布加压包扎。术毕。 手术小结:1.麻醉满意,术中顺利,无副损伤。 2 术后右侧睾丸位置满意。 三、隐睾牵引固定术 手术步骤和经过: 1.麻醉成功,取平卧位,常规术野消毒、铺巾。 2.取右侧腹股沟切口,长约4厘米。分层切开皮肤,皮下,暴露腹外斜肌腱膜,寻及外环,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探查无明显神经损伤。 3.于腹股沟管中段寻及隐睾。切开睾丸鞘膜突,见右侧睾丸附睾大小、形态无异常。 4.于右侧腹股沟内环处将睾丸鞘膜囊与精索分离,并横断睾丸鞘膜囊。在鞘膜囊高位4号丝线作一荷包缝扎。 5.用锐性与钝性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将精索上的纤维结缔组织仔细分离将精索松解。钳夹切断睾丸引带,并切开精索外侧韧带使得精索移向内侧。 6.精索充分游离后,使得隐睾可以无张力置入阴囊内。 7.手指在腹壁深筋膜的深面向阴囊内进行分离,直达阴囊的底部。 8.在阴囊中部切开阴囊皮肤,用血管钳在阴囊与肉膜间分离出一个足够容纳睾丸的间隙。切开肉膜层。将右侧隐睾通过肉膜口牵引入肉膜外间隙。精索无扭转。1号丝线缝合肉膜切口,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 (六)松果体区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六)--松果体区 笔者端详着James L. Poppen(1903–1978)肖像,情不自禁地再次想起经典的力量。 西方神经外科有两本经典巨著,即《Youmans Neurological Surgery》以及《SCHMIDEK & SWEET Operative Neurosurgical Techniques》,在各自的第六版,其松果体区肿瘤部分,均是来自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Jeffrey N. Bruce教授的手笔。Bruce教授重点探讨了四种手术入路,即:1. Krause:Infratentorial Supracerebellar Approach2. Poppen: Occipital Transtentorial Approach3. Dandy: Transcallosal Interhemispheric Approach4. Wagenen: Transcortical Transventricular Approach 但是,这四种入路各自的优缺点,Bruce教授,在文中仅是给予文字阐述,却没有列出清晰的图表显示。 日本学者,确实细致、简洁。Isao Yamamoto教授,在其文章Pineal region tumor: surgical anatomy and approach (Journal of Neuro-Oncology 54: 263–275, 2001.)中,将这四个入路各自的优缺点用图表形式夺目展示。笔者读来,印象深刻,并认为,有关松果体区肿瘤切除手术入路的探讨、争鸣、争论,无非都是围绕着这四个图表展开。 本篇无意围绕这些入路的具体技术细节展开,只是想大体谈

普外科手术记录大全

普外科手术记录大全 主编:王业友张磊 成员:李磊何学刚张斌王灏王军宏高伟张臣民侯枫桦李孝平刘林勋黄国强顾晶

1. 腹腔镜转开腹胆囊切除 (3) 2. 胆囊息肉术中冰冻提示乳头状腺癌Gallbaddr polyp (3)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癌 (4) 4. 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肝血管瘤 (4) 5. 胆道术后胆总管结石 (5) 7. 阻黄,肝门胆管癌Obstructive jaundice, hilar chlangiocarcinoma (6) 8. 肝门胆管癌根治术 (7) 9. 胰腺假性囊肿psuedocyst cyst of pancrease (8) 10. 胰十二指肠除术(Child’s手术) (9) 11. 胰头癌(Whipple手术) Pancrcaticohead carcinoma (10) 12. 后腹膜纤维肉瘤切除+左附件巧克力囊肿术 (11) 13. 外伤性脾破裂,副脾 (11) 15. 膈肌膨升,胃扭转 (12) 16. 食道平滑肌瘤+胃间质瘤esophgeal leiomyoma+GIST (13) 17. 贲门癌Cardiac Carcinoma (13) 18. 胃癌根治术 (14) 19. 胃底癌Stomach Carcinoma (15) 20. 胃癌(Gastric Carcinoma)胆囊结石(Cholecyslithiasis) (16) 21. 胃癌姑息切除术,远端胃次全切除,毕Ⅱ式吻合 (17) 22. 回肠肿瘤Ileum tumor (17) 23.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18) 24. 结肠癌Colon cancer (18) 25. 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 (19) 26. 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 (20) 27. 直肠癌(Mile’s operatio n)Rectal carcinoma (20) 28. 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 operation) (21) 29. 直肠癌(dixon operation)Colon cancer (22) 30. 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22) 31. 双腹股沟斜疝double inguinal indirect hernia (23) 32. 左甲状腺肿块 (23) 33. 甲状腺肿块 (24) 34. 甲状腺峡部肿块masses of isthmus of thyroid (25) 35. 双侧甲状腺髓样癌Bilateral medullary thyroid cancers (25) 36. 右乳癌Right breast cancer (26)

神经外科手术记录

颅咽管瘤 气管插管全麻成功后,仰卧右侧头位。取左翼点+纵裂切口。常规术野皮肤消毒,铺巾单;切口膜固定巾单缘。依次切开皮肤、皮下,双极电凝、头皮夹止血。沿帽状腱膜下钝性分离。将皮瓣翻向颞部并牵开。切开肌层、骨膜;沿骨膜下分离,将肌瓣翻向颞部并牵开。电钻钻颅孔7个,线锯一一锯开,取下骨瓣备用。硬脑膜张力不高。电凝硬膜渗血。弧形剪开硬脑膜并悬吊。用蛇形牵开器牵开额叶。剪开侧裂池蛛网膜;分离侧裂池、剪开颈内动脉池、鞍上池。因筛前动脉粗大、额叶导静脉粗大;放弃纵裂入路。术中见左侧视神经扁平、上抬。鞍上、鞍内有包膜完整肿瘤。穿刺肿瘤,抽出淡黄色液体5ml,囊液为淡黄色、油状、内含金色结晶。电凝肿瘤包膜,包膜内为白色、泥状沉积物,囊壁部分钙化;予以刮除、摘除内容物及钙化。包膜部分切除(70℅).细致电凝止血,反复生理盐水冲洗,用止血纱布覆盖鞍内。缝合硬脑膜并用人工硬脑膜覆盖。硬膜外放置引流管一根。颅骨复位,用颅骨连接片5枚固定。缝合肌层、皮下、皮肤。手术顺利,出血400ml。输浓缩红细胞2u。 脑外伤开颅手术 气管插管全麻成功后,仰卧右侧头位。取右额颞部皮肤切口。常规术野皮肤消毒,铺巾单;切口膜固定巾单缘。依次切开头皮各层,双极电凝、头皮夹止血。自骨膜下分离皮瓣,沿帽状腱膜下钝性分离。将皮瓣翻向颞部并牵开。切开肌层、骨膜;沿骨膜下分离,将肌瓣翻

向颞部并牵开。电钻钻颅孔7个,线锯一一锯开,取下骨瓣备用。。硬膜外血肿大小约4×4×4cm,脑膜中动脉破裂出血,脑膜部分挫碎。手术全部清除血肿,彻底止血。脑压很高,打开硬膜,脑组织向外膨出,颞叶脑组织挫碎并颞叶内部分小血肿。手术清除挫碎颞叶组织及血肿,彻底止血。脑搏动良好,但脑压仍高。人工硬脑膜扩大修补,去骨瓣减压。放回皮瓣,逐层缝合。手术顺利,出血约500ml,输浓红8单位,术后安返病房。 基底节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 气管插管全麻成功后,仰卧左侧头位。取右额颞“马蹄形”头皮切口。常规术野皮肤消毒,铺巾单;切口膜固定巾单缘。依次切开头皮各层,双极电凝、头皮夹止血。沿帽状腱膜下钝性分离。将皮瓣翻向颞部并牵开固定。切开肌层、骨膜;沿骨膜下分离,将肌瓣翻向颞部并牵开。电钻钻颅孔7个,线锯一一锯开,取下骨瓣备用。骨缘骨腊止血,硬膜悬吊。见硬脑膜张力高并蓝变,电凝硬膜渗血。弧形剪开硬脑膜。分离侧裂中部额侧切口约2cm。导入显微镜操作:用脑压板牵开侧裂并向岛叶皮层探查。电凝切开岛叶皮层约2cm见血肿,血肿约8cm×8cm×8cm的脑内血肿、呈血凝块样。手术在显微镜下清除血肿,血肿腔彻底止血并帖服止血纱布。清除血肿后脑压仍较正常高,搏动好。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硬膜下腔,查无出血,用人工硬脑膜修补硬膜。硬膜外彻底止血并留置引流管一根。行去骨瓣减压。放回皮肌瓣,依次缝合肌层、皮下、皮肤。手术顺利。术后入监护室。

普外科所有手术记录

colon cancer 术后诊断:肠梗阻,乙状结肠癌Intestinal obstruction, sigmoid colon cancer 手术方式: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Radical resection of sigmoid colon cancer 麻醉方式:插管全麻 术中所见:肿块位于乙状结肠,约5*5cm大小,距肛约25cm。已浸润至浆膜层,周围可及肿大淋巴结。肿块以上结肠肠段明显扩张。盆腔、肝脏、胃、腹主动脉旁、腹壁等无转移性结节。 手术经过:1.平卧位,气插全麻,常规消毒铺巾。2.取下腹部正中切口,上至脐上4cm,下至耻骨联合上缘,逐层进腹。3.探查腹腔,如术中所见。拟行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4.游离左半结肠:沿降结肠旁沟剪开侧腹膜,上至乙状结肠上方10cm,下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预定切除肠管至肿瘤上、下各10cm处。将预定切除的肠段、系膜及肿大淋巴结与腹膜后组织分离。注意保护输尿管及精索血管。在肿瘤上方约5cm处扩张肠管处切开肠壁,放入螺纹管减压。5.切除并吻合:在肿瘤上、下各10cm处切断肠管,移去切下的肠段。两端肠管行端端吻合。6.吻合切口:间断缝合侧腹膜及肠系膜裂口。冲洗腹腔,确切止血后腹腔内灌注5- FU,清点器械无误后常规用PDS和皮肤钉关腹。7.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100ml,术中病人血压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标本送病检,病人送PACU。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 术前诊断: chronic appendicitis 术后诊断: chronic appendicitis 手术方式: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麻醉方式:general anesthesia 术中所见:阑尾无明显肿胀,周围未见脓性积液,回盲部结构解剖清楚,无水肿,阑尾腔内可及多枚粪石。 手术经过;1. 平卧,气插全麻,置下肢气压带,消毒铺巾。2. 于脐上作弧行小切口,以气腹针穿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成15 mmHg气腹。3. 拔出气腹针,以套管针穿刺腹腔,拔出内芯,插入腹腔镜,检查腹腔表面为见异常。 4. 腹腔镜明视下再作二个套管针穿刺,右侧置抓钳,左侧置各种操作器械。5. 改头高脚低左侧卧位,用抓钳提起阑尾,钝性解剖阑尾系膜,流离阑尾动脉后上三个钛夹后切断阑尾动脉。6. 流离阑尾至跟部,距回盲部0.5cm处用loop双道套扎阑尾,切断阑尾。7. 取出阑尾后腹腔冲洗,检查腹腔内无出血,缝合切口。8. 手术经过顺利,出血量约5ml,术中血压稳

动物外科手术步骤

犬胃切开术 一、手术前准备 1.动物术部去xx与消毒方法正确 ⑴给犬逆毛流剪毛,肥皂水浸润后顺毛流剃毛。 ⑵剪毛和剃毛范围要离手术切口位置左右10厘米,上下5厘米。⑶⑷ 2.动物的xx⑴⑵⑶ 3.保定方法正确 犬麻醉后置于手术台做仰卧四肢保定,扎口保定,四肢做猪蹄扣结,头部稍歪向一侧,加胸、腹带固定。 4.人员消毒方法正确⑴⑵ ⑶xx,每公斤体重 针刺皮肤或拉舌头、 0.1%新洁尔灭溶液,并铺设灭菌隔离创布。 0.1-0.2ml 5分钟。测量体温、皮肤创缘由内朝外回形用酒精+碘酊+酒精消毒。 手术刀口用碘酊划线标记“+” 犬的称重。 犬的xx,用()xx的背部注射。 xx效果和安全判断,听心肺。 手臂的洗刷:

用肥皂水反复清洗,用指甲刷对甲缝、关节皮肤刷洗,用清水从手指尖朝肘部流淌,用灭菌手帕从手指朝肘部擦干。 将手臂浸泡在 手术人员穿戴消毒杀菌后的手术帽、口罩、手术衣、手套。二、犬腹腔切开 1.腹壁切口位置选择合理,切开方法与止血方法正确 ⑴腹壁切开: 从剑突末端到脐之间作切开原先做好的切开宽度的皮肤(但不可自剑突旁侧切开)。 ⑵止血: 用纱布压迫止血或止血钳钳夹止血。 2.皮下组织分离方法正确,分离用器械选择合理,使用无误。 用手术刀锐性紧张分离。 3.腹膜切开方法正确,切口大小合适 ⑴用有齿组织镊夹持腹中线并上提,术者用手术刀在上提的腹中线刺入腹腔内并以向外运刀方式在腹壁切开 ⑵术者用手术剪伸入小切口内,将手术剪端在外翘的同时剪开腹中线,扩大腹中线切口,切口在 ⑶用纱布隔离腹腔和腹壁创缘,用扩张器或腹腔拉钩扩张腹腔。 ⑷切除镰状韧带,将镰状韧带牵引拉出,蒂部结扎,在腹壁切口两侧与腹膜连接处剪去镰状韧带,用 三、犬胃部分切开修补 1.胃壁切口位置合适、方法正确

神经外科常见病术后观察要点

一、动脉瘤术后观察与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呼吸、血压、脉搏及经皮氧饱和; 2、观察意识:神志、瞳孔、光反应; 3、各种管路:胃管、引流管、尿管、气切套管; 4、四肢活动度,包括肌力的判断; 5、饮食的护理; 6、心理护理; 二、垂体瘤术后的观察与护理(视力、尿量、鼻漏) 1、体位: 脑脊液鼻漏应取去枕平卧位7~15d。无脑脊液鼻漏血压平稳抬高床 头15°~30°,以利呼吸,并降低颅内压。 2、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尿量,教会陪护人员为患者测量尿 量,护士要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3、术野的护理: 蝶窦入路的手术患者应注意双侧鼻孔内渗液情况,一般鼻 腔纱条在术后3d既可拔除。应注意观察有无液体漏出,并鉴别是否是脑 脊液。 4、高热护理: 据患者的饮食习惯为患者调配合理的饮食,给予高热量、高 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 每日摄入量不少于24h的出量。体温在39℃以上者给予物理降温,方法 有冰袋、冰帽、冷敷;乙醇擦浴、冰水擦浴、温水擦浴。在患者大量出 汗或退热时,应注意保暖,观察有无虚脱现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5、疼痛的护理: 痛是术后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应严密观察疼痛的原 因、性质、程度及部位。加强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首先要和患者建立良

好的感情,取得信任,稳定患者的情绪,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还可 以为患者介绍一些缓解疼痛的方法。 附:垂体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崩症的护理及指导) 1 尿量的观察:垂体腺瘤术后尿崩症应为最常见的并发症,由手术中垂体瘤后叶或垂体柄 损伤所致。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严格准确记录病人每小时尿量及24h尿量。如尿量大于 250ml/h或24h尿量>4 000ml,尿色变淡,常提示多尿及尿崩的出现,应立即汇报医生予以处理,并 保持进入液量的平衡。 2 饮食与营养指导:应给予低盐、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多补充饮料,忌饮浓茶、咖啡 等,按医嘱根据病人排尿量补充液体,以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3 心理支持与自我调适指导:因病人对尿崩易产生恐惧、焦虑,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病人, 多与病人交谈,加强心理咨询,稳定病人情绪,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4 休息与活动指导:术后尿崩症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适当活动,避免重体力劳动 和剧烈运动。 5 用药指导:有持续尿崩时,使用药物治疗如脑垂体后叶素、长效尿崩停、双氧支尿塞等。 注意用药后尿量变化,以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注射长效尿崩停,要先摇匀油剂,吸入尿崩停 时不可过猛,以免刺激上呼吸道,吸入过量时可引起胸闷、腹胀。另外使用脑垂体后叶素可使 腹部血管痉挛致腹痛,要密切观察。(醋酸去氨加压素、弥凝口服药) 6 出院指导:注意适当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继续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戒烟 酒、浓茶。稳定病人情绪,避免不良刺激,继续观察尿量,定期检查尿比重,如果发现尿量2 4h超过4 000ml尿比重低于1.005,应立即去医院就医。 三、听神经瘤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1)密切观察神志、瞳孔、肢体活动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2)后组颅神经损伤可造成咽喉肌麻痹,咳嗽反射消失,出现声嘶,喉鸣及呼吸困难,咳嗽无力等症状。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给予吸氧。 (3)后组颅神经功能障碍可导致咽反射消失而出现呛咳、吞咽困难。故术后前2日应暂禁饮食,2日后先试饮水,若出现呛咳及吞咽困难时应给予鼻饲,待吞咽功能恢复后再拔除鼻饲管。 (4)注意观察有无面瘫、眼睑闭合不全及角膜反射消失等情况。

普外科手术记录模板(三)教案资料

普外科手术记录模板(三) 右半结肠切除 全麻达成后,仰卧位,胃肠减压,留置导尿,常规消毒,铺巾。取上腹正中切口,切口长约12cm,逐层切开进腹。探查:盆腔未扪及明显肿块,肠系膜未及肿大淋巴结,肝脏未扪及明显结节,肿块位于横结肠近肝曲,直径约2×2cm,周围肠壁偏硬,浆膜光整,予缝一针标记。拟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将小肠搬出腹腔,湿盐水纱布保护,游离结肠肝曲,提起横结肠,切开胃结肠韧带,游离横结肠,离断结扎中结肠动、静脉右支,切断胃结肠韧带。切开升结肠外侧腹膜,游离升结肠,注意保护十二指肠及右侧输尿管,离断结扎右结肠动、静脉。游离回盲部及回肠末端。将小肠按序放回腹腔,在横结肠距离肿块约15cm处分别夹大直血管钳及肠钳各一把,离断横结肠,断端清洁并以碘伏消毒。同法离断末端回肠,切除回肠末端约5cm。横结肠、回肠末端行端端吻合(1#丝线间断缝合,1#丝线浆肌层间断加强)。缝合横结肠系膜与回肠系膜的游离缘。 检查无明显出血后,蒸馏水冲洗腹腔,吻合口处放置腹腔引流管一根,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逐层关腹。术中出血100ML,术程顺利,标本送病理,病人安返病房。 远端胃大部切除+D1+根治术+毕II吻合术 全麻达成后,仰卧位,胃肠减压,留置导尿,常规消毒,铺巾。取剑突下至脐下1cm正中绕脐切口,逐层进腹。探查发现:盆腔、腹膜、小肠和结肠系膜、肝脏均未见明显转移灶,术中未触及肿块,各站未见质硬淋巴结。考虑早期癌,遂准备行远端胃切除+D1+清扫术。 打开Kocher’s切口,游离十二指肠降部及胰头,未见肝下下腔静脉、主动脉间隙肿瘤侵犯。切开肝十二指肠韧带表面腹膜,清除脂肪及淋巴组织,辨认胆总管及肝动脉,结扎切断胃右动静脉,紧贴肝脏缘电刀切断肝胃韧带。提起结肠,紧靠结肠,沿无血管区电刀切断胃结肠韧带,剥离横结肠系膜前叶,直达胰腺前包膜,清除胰体前包膜。分别于胰腺头部上缘结扎切断胃网膜右动静脉根部,清除其间的NO6LN,切除十二指肠前壁附带的淋巴与结缔组织。55mm直线切割器封闭切断十二指肠,切缘距肿瘤约5cm,残端1号丝线荷包包埋。向左侧翻起胃体,继续剥离胰体前包膜,结扎切断胃左静脉,于胃左动脉根部双重结扎切断,检查肝动脉及脾动脉搏动良好。继续向胃近端清扫,清除NO1 LN及其周围组织。逐把切断胃近脾侧胃网膜左动脉第二分支以远大网膜,充分游离胃。10CM直线切割器于近侧1/5处离断胃,保留胃底及少量胃体,切缘距肿瘤约10cm。 于屈氏韧带以远15cm处空肠经结肠前,与残胃作胃空肠端侧吻合,输入袢对小弯,小弯浆肌层包埋。吻合满意,吻合口无张力。 仔细冲洗腹腔,于winslows孔处、置一根引流管,并引出体外,检查腹腔,未见活动出血点,清点纱布及器械无误后,逐层关腹,固定各引流管。 标本剖验,胃窦部见约1cm粘膜凹陷,取各站淋巴结后送病理学检查。病人送复苏室后安返病房。 远端胃大部切除+D3+腹主动脉旁LN根治术+毕II吻合术/R0 患者全麻+持硬复合麻醉达成后,取仰卧位,留置导尿,常规消毒,铺巾。取剑突下至脐下3cm正中绕脐切口,逐层进腹,腹腔冲洗并

动物外科手术技能大赛方案

畜牧兽医系13 牧医动物外科手术技能大赛方案 一、比赛项目及内容 (一)比赛项目 本次大赛共设打结、缝合、采血、离体肠管吻合(瘤胃缝合)共四个项目。其中,打结、缝合、为初赛项目,采血、离体肠管吻合为决赛竞赛项目。(二)竞赛时间 采血项目限时3分钟;离体肠管吻合项目,比赛时间为20分钟。 二、大赛所需材料及比赛项目说明 1、离体肠管吻合术(2人一组)本大赛提供成年羊1 只/组及相关药品、器械等材料。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按动物外科手术要求完成离体肠管吻合缝合手术。 要求:①缝合同层组织要准确对合、密闭,创内不留死腔; ②分明缘要对齐、平整,进针和出针点距创缘要相等; ③合理应用缝针、缝线,正确地选用缝合方法; ④缝线打结松紧要适宜; 吻合步骤: 作牵引线 第一层:全层螺旋缝合。 第二层:连续内翻缝合。肠系膜:作螺旋连续缝合。操作要严格无菌; 特别说明:

保定方法:羊站立或侧卧保定。 三、奖励办法 1、个人奖励:每个赛项各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设一等奖 一名(组),二等奖两名(组),三等奖三名(组),优秀奖若干名。评分采用百分制,由评委统一评分,评分标准如下: 1、离体肠管吻合项目

、羊颈静脉采血项目 一、打结、缝合技术;(一)材料准备;缝合针、缝合线、手术剪、持针器、缝合用教具; ①单手打结法;②双手打结法;③外科结打结法;④器械打结;①结节缝合;②钮孔状缝合;③螺旋形缝合;④库兴氏内翻缝合;(三)相关问题(10分);方结、外科结及结节缝合、钮孔缝合、螺旋缝合、库兴;结节缝合:结节缝合常用于皮肤、肌肉、腱膜及筋膜等 畜牧兽医专业技能大赛项目 一、打结、缝合技术 (一)材料准备 缝合针、缝合线、手术剪、持针器、缝合用教具。(二)操作方法及考核标准1.操作方法与步骤(1)打结技术 ①单手打结法。通常用左手操作,即线结在右手配合下由左手单独完成打结操作的全过程。用右手操作亦可。通常用于连续缝合的打结。

普外科所有手术记录46740

胃肠外科常见胃肠道手术记录 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 operation) 术前诊断:直肠癌Rectal carcinoma 术后诊断:直肠癌Rectal carcinoma 手术方式: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of anus and rectum (Miles’ operation) 手术人员: 麻醉方式:插管全麻 麻醉人员: 术中所见:术中见肝脏、腹主动脉旁、肠系膜下血管和髂内血管附近淋巴结无转移。肿瘤经腹未能触及。直肠指检示肿瘤位于直肠前壁,距肛门3cm,可推动,上缘未及。 手术经过:1.气插全麻,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2.取下腹部正中切口,上至脐上4cm,下至耻骨联合上缘,逐层进腹,保护膀胱。腹腔探查入术中所见。拟行Miles’手术。3.用纱布条于肿瘤近端结扎后提起乙状结肠,沿乙状结肠系膜左侧根部及降结肠发腹膜返折处剪开,并向盆腔部延长到直肠膀胱陷凹(女性为直肠子宫陷凹)。向左分离盆腔腹膜,显露并保护左侧输尿管、精索(或卵巢)血管。向右游离乙状结肠系膜到腹主动脉分叉处。4.切开乙状结肠系膜的右侧根部,上至肠系膜下动脉根部,下至直肠膀胱陷凹(女性为直肠子宫陷凹),与对侧切口相会合,并认清右侧输尿管的走向。5.切断肠系膜下动、静脉,近端结扎。提起乙状结肠及其系膜,钝性分离直肠后壁直达尾骨尖肛提肌平面。分离直肠前壁和两侧直肠侧韧带,将直肠前后、左右都分离到肛提肌平面。6.在左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作一直径约3cm的圆形切口,切除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分开腹内斜肌、腹横肌后切开腹膜。用一把肠钳由造口处伸入腹腔内,夹住近端乙状结肠,远侧再夹一把止血钳后,在两钳间切断乙状结肠。将近端乙状结肠断端自造口处拉出腹腔外4cm,采用开放吻合法作人工肛门,即将肠壁边缘全层与周围皮肤间断缝合一周,针距约1cm。观察造口处结肠血供正常。7.远端结肠断端结扎后用橡皮手套套上,送入骶前凹内。8.会阴部手术组用荷包缝合关闭肛门口,距肛门3cm处作一梭形切口,前至会阴中间,后至尾骨尖端。9.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沿坐骨结节及臀大肌内侧缘分离,并尽量切除坐骨直肠窝脂肪,显露肛提肌,结扎肛门动脉。在尾骨尖前方切断肛门尾骨韧带。切断左侧和右侧髂骨尾骨肌。将肛门直肠向前方牵拉,切开盆筋膜壁层,钝性分离至骶骨前间隙,与腹部手术组会合。将远端乙状结肠和直肠拉出切口外,切断部分耻骨直肠肌,直至将肛门、直肠和乙状结肠由会阴部切除。10.冲洗腹腔及盆腔创面,确切止血,缝合盆腔底部两侧腹膜,重建盆底。清点器械无误后常规关腹。盆腔创面内置一200ml负压引流球后缝合会阴部切口。11.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500ml,术中病人血压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标本送病检,病人送PACU。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 1、腹腔镜转开腹胆囊切除 2、胆囊息肉术中冰冻提示乳头状腺癌Gallbaddr polyp 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癌 4、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肝血管瘤 5、胆道术后胆总管结石 6、左肝切除术,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清扫 7、阻黄,肝门胆管癌Obstructive jaundice, hilar chlangiocarcinoma 8、肝门胆管癌根治术 9、胰腺假性囊肿 psuedocyst cyst of pancrease 10、胰十二指肠除术(Child’s手术) 11、胰头癌(Whipple手术) Pancrcaticohead carcinoma 12、后腹膜纤维肉瘤切除+左附件巧克力囊肿术 13、外伤性脾破裂, 副脾 14、肝硬化,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15、膈肌膨升,胃扭转 16、食道平滑肌瘤+胃间质瘤 esophgeal leiomyoma+GIST 17、贲门癌 Cardiac Carcinoma 18、胃癌根治术 19、胃底癌 Stomach Carcinoma 20、胃癌 (Gastric Carcinoma)胆囊结石(Cholecyslithiasis) 21、胃癌姑息切除术,远端胃次全切除,毕Ⅱ式吻合 22、回肠肿瘤 Ileum tumor 23、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24、结肠癌 Colon cancer 25、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 26、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 27、直肠癌(Mile’s operation) Rectal carcinoma 28、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 operation) 29、直肠癌(dixon operation) Colon cancer 30、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31、双腹股沟斜疝 double inguinal indirect hernia 32、左甲状腺肿块 33、甲状腺肿块 34、甲状腺峡部肿块 masses of isthmus of thyroid 35、双侧甲状腺髓样癌Bilateral medullary thyroid cancers 36、右乳癌Right breast cancer 1.腹腔镜转开腹胆囊切除 术前及术后诊断:胆囊炎,胆囊结石 cholecystitis,Cholecystlithiasis 手术方式:腹腔镜转开腹胆囊切除 Laparoscopic to Open cholecystectomy 麻醉方式:插管全麻 General anesthe 术中所见:腹腔镜下见结肠肝曲至结肠脾曲段横结肠与腹壁紧密粘连,难以松解。其余肠道及盆腔未见明显异常。中转开腹后见胆囊网膜粘连明显,胆囊壁炎性增厚,胆囊内 5*5cm大小

动物外科手术记录

4. 年级: 手术日期: 手术名称: 动物外科手术记录 系别: 班级: 2012 年 4 月 10 日 动物种类:雄 剖腹探查术、盲肠部分切除术、胃穿孔修补术、肠切除及肠端端吻合术、脾切除 术 姓名: 手术者: 手术开始时间: 14:30 麻醉药品:戊巴比妥钠 手术步骤如下: 体位:仰卧位 铺巾方法:用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第一助手: 第二助手: 器械护士: 结束时间: 17:30 共计: 3 小时 方法:腹腔注射 用量: 15— 20mg/kg 4 块无菌巾,每块的一边双折少许,在切口每侧铺盖一块无菌巾,盖 住手术切口周围。顺序为一下二上三左四右。然后用布巾钳将无菌巾交角处夹住, 以防止移动。再铺大单,头端应盖过麻醉架,两侧和足端部位应垂下超过手术台边 30cm 。 切口部位:剑突下至耻骨联合间上腹部正中切口,约 10— 15cm 。 止血结扎皮下出血点:皮肤切开后,随即用止血钳钳夹出血点,手术者和第一助手 分别钳夹对侧。必须先用干纱布迅速吸干出血,随即迅速用止血钳对准出血点进行 钳夹,钳夹组织应少,但又要能钳夹住出血点。钳夹后用丝线结扎出血点,要求术 者和第一助手协调配合。彻底止血后,用无菌巾把切口皮缘的皮肤隔开,并用巾钳 固定,以保护伤口。 开腹层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7切开肌层7切开腹膜 腹膜切开方法:用两把血管钳钳夹住后鞘和腹膜。用手指检查提夹部位,确定没有 内脏被钳夹时,用刀切开一小口。然后,手术者和第一助手分别用血管钳夹住对侧 腹膜边缘,将其提起,用剪刀剪开腹膜直至切口两端。切开腹膜时,可用左手食指 和中指插入腹腔,保护内脏。 腹膜探查次序及探查所见:腹膜、网膜、肝、胆囊、脾、胰腺、胃、小肠、回盲部。 检查腹腔内有无异物及出血点, 清点器械和敷料的数目与手术开始前计数是否相符。 手术具体操作步骤: 剖腹探查术: 手术前一般准备:麻醉后,将狗固定于仰卧位。脱毛,腹部常规消毒(范围距 切口 15cm 以上,消毒范围上至剑突水平上方,下至耻骨联合水平,双侧到贴 床的腰部),铺巾。 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做上腹部正中直切口, 长10—15cn ,用75%酒精棉球消 毒切口部皮肤,用纱布隔离周围皮肤,手术者和第一助手均用左手四指经隔离 纱布将切口皮肤压住并向两侧绷紧,第二助手在切口头端经隔离纱布压紧,手 术者右手执弓式持刀,使刀刃与皮肤垂直切开至预定的长度,要求一次切开, 创缘要整齐,如一刀未能切开,可以补切,但必须原切痕切开。将皮肤、皮下 组织切开后,随即用止血钳钳夹并结扎止血点。 切开腹直肌前鞘:用刀在腹直肌前鞘做一小切口,用剪刀上、下延伸,分离剪 开。要求剪开的腹直肌前鞘与皮肤切开等长,且在同一矢状切面上。 裂开腹直肌:沿腹直肌肌纤维方向插入刀柄并上下移动,造成一裂隙,然后插 入左手食指,与刀柄共同沿腹直肌肌纤维方向全层向两侧分开,至皮肤切开长 度,暴露腹直肌后鞘。裂分肌肉时,如遇血管作钳间切断结扎。肌肉中出血点 作贯穿结扎。 1. 2. 3.

动物外科手术习题

动物外科手术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消毒 2、全身麻醉 3、缝合 4、窦道与瘘管 5、库兴氏缝合 二、填空 1、在化学消毒时,手术器械可用浓度为的新洁尔灭溶液、浓度为的煤酚皂溶 液、或浓度为甲醛溶液,浸泡时间应为分钟。 2、常见的灭菌方法有灭菌法、灭菌法、消毒法、灭菌注。 3、局部麻醉可分为麻醉、麻醉、麻醉、麻醉等四种。 4、在煮沸灭菌器械及注肘器时,应加入浓度为的碳酸钠,煮沸应维持分钟。 三、判断题 l、一般手术器械可用煮沸、高压蒸汽、化学药品及火焰灭菌法来消毒。 2、高压蒸汽灭菌法及火焰灭菌法均属于防腐所采用的方法。 3、乳胶手套、围裙等可用物理、化学及机械的方法来消毒。 4、动物表现欲睡状态、各种反射法在降低或部分消失、头颈下垂等症状出现时, 可判定其为处于深部麻醉状态。 5、麻醉药急性中毒时,可用氯丙嗪来治疗。 6、动物处于深麻醉状态时,生命活动中枢不能保持正常的状态。 7、静脉出血时,颜色鲜红,是喷射状,不能自行停止,必须采取止血措施。 8、对胃壁进行缝合时,可用三棱缝针作内翻式或连续性缝合。 9、对皮肤进行缝合时,可用羊肠线作结节式缝合。 四、选择题 1、荐尾部硬膜外腔麻醉部位应选择在 ①第l-2尾椎间隙②第2-3尾椎间隙③第3-4尾椎间隙 ④第4--5尾椎间隙

2、肌肉的分离可选择下列何种方法 ①钝性分离法②锐性分离法③钝性或锐性分离法④以上均不是 3、对软骨及骨组织的分离,可采用下列何种执刀方法 ①餐刀式②执笔式样③弹琴式④支柱式 4、对于肛门脱出或子宫脱出,你认为最佳的缝合方法是 ①荷包式缝合②内翻式缝合③库兴氏缝合④结节式缝合 5、玻皿的一般消毒原则是()。 ①冷进冷出②冷进热出③火焰法④灼烧法 6、橡胶手套及其他橡胶制品的消毒采用()方法。 ①煮沸消毒②高压蒸汽消毒③药液浸泡④火灼消毒 7、手术常规处理的主要目的()。 ①杀灭微生物②防止出血过多③防畜骚动不安④防伤口感染 8、外科手术中使用脱毛剂一般有()。 ①氯化钡②硫酸铵③硫化钠④环磷酰胺 9、畜体对痛觉敏感组织除神外尚有()。 ①结缔组织,脂肪组织②软骨、骨组织 ③骨膜、腹膜、皮肤、角膜④精索、肛门 10、局部麻醉是使机体某一部分的神经传导机能呈现()的抑制或消失。 ①局部②暂时③永久④松驰 11、可拆式手术刀常用于分离()组织。 ①坚实的脏器②深部组织③血管、神经组织 ④皮肤及浅组织 12、反挑式执刀法以执笔式执刀,将刃口向上,施行切割的方法常用于()的分离。 ①厚实脏器②长切口③腔洞、腹膜④皮肤及粘膜 13、在手术中,要采用分层切开法,可免伤()。 ①肌肉组织②胃、肠③血管神经④肌腱筋膜 14、压迫止血法,不能擦试,以免()。 ①封闭断端②损伤血管端血凝块

最新神经外科专业知识总结

1、脑外伤发生脑梗塞的机理(1)颅脑损伤后,当颅内不同部位血肿形成或广泛脑挫裂伤,脑组织移位,脑疝,使临近血管移位、牵拉,造成血管内膜受损肿胀或直接受压而致狭窄或闭塞;(2)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脑血管痉挛,严重者可致血管闭塞;(3)合并有颈部损伤者可能伤及颈动脉和椎动脉使血管内膜或斑块剥离脱落,脱落组织随血流进入颅内,造成血管闭塞;(4)伴有软组织严重损伤或长骨骨折者,脂肪滴通过大循环经肺毛细血管进入脑血管,造成脂肪栓塞。(5)因脱水药物使用过久,血液浓缩,导致脑血管血栓形成。 2、钩回发作时表现嗅幻觉及梦样状态,病人可嗅到一种不愉快的难闻气味如腐烂食品、尸体、烧焦物品、化学品的气味,脑电图检查可见颞叶局灶性异常波。 3、开放性颅脑损伤的处理原则:尽早彻底的请创,切除糜烂、坏死的脑组织,清除颅内的异物和血肿,修复缺损的硬膜和头皮缺口,变开放型为闭合性。清创尽量在24-72 小时内完成,如果有休克,必须先行纠正休克。手术前后需用大量抗生素控制感染。伤后3-6 天者,伤口只作部分缝合或者开

放伤口。伤后7 天者,则应该开放创口,通畅引流,待感染控制后作进一步处理。 4、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指征: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清除 血肿、降低颅内压,使受压的神经元有恢复的可能性,防止和减轻出血后的一系列继发性病理变化,打破威胁生命的恶性循环。由于各地对手术指征选择的不同,因此所获治疗效果不相同,目前尚无法比较。根据我们的经验,综合以下几点考虑: (1)意识状态:据回顾性分析表明:无意识障碍者,无需手术; 有明显意识障碍但脑疝不明显者,外科治疗优于内科;深昏迷、双侧瞳孔散大、生命体征趋于衰竭者,用外科治疗暂不理想。根据出血后意识状态临床分为五级,以便记录比较。五级为:1 级:清醒或嗜睡,伴有不同程度偏瘫及/或失语;2 级:嗜睡或朦胧,伴不同程度偏瘫及/或失语;3 级:浅昏迷,伴偏瘫,瞳孔等大;4 级:昏迷伴偏瘫,瞳孔等大或不等大;5 级:深昏迷,去大脑强直或四肢软瘫,瞳孔单侧或双侧散大。综上所述,不论年龄大小及血肿部位,1 级病人可以进行非手术治疗;5 级病人只能进行非手术治疗;2 、3级患者中大多数适宜手术;3、4 级病人是外科治疗的绝对适应证。但是应综合其他因素考虑,如2 级患者出血少,可以先采取内科治疗。 (2)部位:浅部出血应考虑手术,如皮质下、小脑出血。脑干出血急性期不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