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酒令与汉字修辞

中国古代的酒令与汉字修辞
中国古代的酒令与汉字修辞

中国古代的酒令与汉字修辞

摘要:酒令是人们饮酒时劝酒佐兴的游戏,酒令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辞格。本文从汉字修辞的角度讨论了我国古代酒令中所运用的汉字修辞方式:拆字与并字;增笔与减笔;联边。

酒令,是古代人们在宴饮和交游中助兴取乐的游戏,是我国古代社会文人雅士、市井游民追求?闲情雅致?的产物。它的出现可追溯到酿酒初期,是祭祀活动中的一种礼序,被称为?酒礼?,后来逐渐演化成饮酒助兴和劝酒、罚酒的一种手段。纵观漫长的中国古代酒令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酒令萌生在周代,变化于秦汉,成熟于魏晋,繁荣于唐宋,至明清两代发展到颠峰状态,成为中国民族文化中的一枝奇葩。洒令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俗有雅,随饮者的身份、文化水平和趣味的不同而不同,大致可以分为游戏令、赌赛令和文字令三种,都可以即兴创造和自由发挥。其中文字令比较文雅,它是一种以字词诗赋的巧变应对为内容的酒令,需要具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准方能自如运用。

我们在阅读一些古代典籍或小说时,常常会看到一些情趣古雅的酒令,特别是出自文人之手的文字令。?文字令?,故名思义,它是一种以汉字作为行令对象的酒令,作为一种书面语言系统交际的符号,汉字从诞生之日起,始终伴随着汉民族的文化进程,在履行语言交际职能的同时,又以其独特的表意特征和内部构成形式,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汉字的结构是点画成文,合文为字,组装灵活,变化多样,这种结构模式,使汉字增添了许多非语言性独特功能。因此,人们常常在文本中运用汉字的形体来传道、领会或

说明积淀在字形中的生活经验、人生哲理和文化心态,这就是修辞学中所说的汉字修辞。汉字修辞,简言之,就是以汉字的形体为依托进行的修辞。它是汉语修辞的一个分支,也是最具中华文化特征的修辞。由于汉字形体结构的特点,以及受拆解字体风气的影响,人们在利用汉字形体进行交际的实践中,发现汉字修辞手段在文学艺术、民俗游艺等众多领域都具有特殊的价值,引发出种种具体文化现象,酒令中的文字令即是其中之一。下面,我们从汉字修辞的角度探讨一下酒令文化中汉字修辞格的运用。

一、拆字与并字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其构件多具表意性,组合能力强,因此汉字能拆卸、能组装。这种特性是线性的拼音文字所不具备的,析字格也成为汉语中魅力无穷的一种辞格。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修订本)中论述了拆字,?拆字,就是分解字形并重新组合。这是一种造词方法?,?作为一种修辞方法的析字,就是利用分解汉字形体,重新组合,构造出临时性的同义手段?。?并字?是合并汉字的简称。所谓并字,就是将几个汉字或偏旁并合成一个新的汉字来表意的修辞现象。

据《归田琐记》载,明朝的陈询因得罪权贵被贬,临别时,同僚好友为他设宴饯行,有人提议行令侑酒,好友陈循率先运用拆字和并字格行起了第一令:?轰字三个车,余斗字成斜。车车车,远上寒山石径斜?。?车?,因?轰?的繁体字为?轟?,由三个?车?字组成,此为拆字;把?余?和?斗?合并为?斜?字,此为并字;最后一句是唐代杜牧的诗句,用在这里的意思是:登上车,我们的好友就要远走他乡了。第二令为高谷所说,?品字三个口,水酉字成酒。口口口,劝君更尽一杯酒?。他把?品?字拆成三个?口?字;将?水?和?酉?合并成?酒?字;暗说陈询正直的品行,最后一

句引用唐代王维的诗句,劝其再饮一杯,表达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惜别之意。最后一令是陈询所说,?矗字三个直,黑出字成黜。直直直,焉往而不三黜??将?矗?字拆成三个?直?;把?黑?和?出?两个字合并为?黜?字;最后一句是《论语〃微子》中柳下惠被贬黜时说的话,在此情境中的意思是:像我这样直性子的人,怎能不一次又一次地遭贬黜呢?

这个酒令别具风格,三人都运用了拆字和并字辞格,先说一个字,并将它拆开;再说两个字,并将它们合成一个字;最后说一句诗文,必须与上文意思连贯。三人在行酒令时巧用汉字修辞手段,拆并离合,友人表达了惜别、关心之情,陈询说出了抑郁愤懑的心声,意味深长,相映成趣。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鬼令》中也采用了拆字辞格来刻划、嘲讽酒狂展先生。席中一人先行令:?田字不透风,十字在当中;十字推上去,古字赢一盅。?另一人接着说:?回字不透风,口字在当中;口字推上去,吕字赢一盅。?……轮到展先生时,他出令道:?日字不透风,一字在当中。?众人知其无法组成另一字,笑问:?推上作何解??他忙不迭地说:?一字推上去,一口一大盅。?音未落尽,一盅酒早已下肚。展先生为了自己得酒,故意把日字拆开,利用?一口?二字抢喝了一杯酒。?酒狂?嗜酒如命的情状,栩栩如生,如在眼前,令人忍俊不禁。

这类酒令利用汉字构件具有表意性,可拆卸、能组装的结构特征,析字成令,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汉字文化的认识。

二、增笔与减笔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把化形析字分作三式,其中第二式:是增损字形的,可以称为增损,即把一个字的字形略加增损

来用,增加笔画的叫增笔,减损笔画的称减笔。相传杨慎在贬官云南期间,常至临安府游玩,与建水进士叶瑞友善。一次,叶瑞邀杨慎、临安知府和钦差大臣等宴饮。为助酒兴,众人约定成规,以偏旁部首为令组字。杨慎以?水?字旁行一酒令云:?有水也是溪,无水也是奚;去了溪边水,加鸟便成鸡。得势猫儿雄似虎,退毛鸾凤不如鸡。?临安知府反应快,马上吟道:?有水也是淇,无水也是其;去了淇边水,加欠便是欺。龙困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轮到钦差大臣,只见他不动声色地吟道:?有水也是湘,无水也是相;去了湘边水,加雨便是霜。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例中三人所吟都利用了汉字合体字字形可拆分的特点,充分运用了增笔、减笔等汉字修辞手段,所吟文工义顺,构思奇巧,表面上看是文字游戏,其实从各人的酒令都可看出其思想感情:杨慎在发泄被贬后身处逆境的愤慨;临安知府同情杨慎的遭遇和处境;老奸巨滑的钦差大臣则居高临下一警告杨慎和知府夹紧尾巴做人,少管闲事,不要再生枝节。

三、联边

我国古代文论家刘勰,他很早就注意到了汉字形体的修辞现象。他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这样写道:?及离骚代兴,触类而长。物貌难尽,故重沓舒状,于是‘嵯峨’之类聚,‘葳蕤’之群结矣。?刘勰还在《文心雕龙〃练字》中说:?联边者,半字同文者也,状貌山川,古今咸用。?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对汉字形体能引起的修辞效果也作过阐发:?其在文章,则写山曰峻峭嵯峨,状水曰汪洋澎湃;蔽芾葱茏,恍逢多木,鳟鲂鳗鲤,如见多鱼,故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汉字修辞中的联边,就是为了修辞的目的,刻意连用三个或三

个以上偏旁部首相同的汉字,以引起人们对其所表意义产生形象化的联想。汉字字形具有形象感,它是作者把自已的审美感受传给读者的媒介物,也是读者借以体会、理解作者所思所感的媒介物。这种利用汉字形体的修辞方式,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刺激读者的想象,生出?言外之意??景外之景?,产生以形图貌,直观形象生动的效应。

宋刘《贡父诗话》载:有一进士中了榜首,同人看不起他,一日,此人在宴会中出酒令。规定一字领首,下接四字构成一称谓。本人先发令:?金银钗钏铺?(首饰店);次一人道:?丝绵绸绢纲?(纲是运输车船队);一同科者应令道:?鬼魅魍魉魁?(魁是榜首之意)。

例中恰当地运用联边手法,不仅可以体现汉字形声结体的智慧性,而且也可以加深对字义的理解,从而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我国古代酒令文化中蕴含的修辞手段是十分丰富的,这里只作粗浅的分析与探讨,还有许多宝贵的酒令文化财富,等待我们去深入挖掘。

2011年9月5日

推荐人:王明明

古代汉语之修辞方式

古代汉语之修辞方式

古代汉语之修辞方式 一、引用 借助典籍中的言论、定型的熟语以及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修辞方式叫“引用”。 1.修辞效果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可信性。 可使内容的表达含蓄、典雅。 2.引用的分类 A引言 引用不见于书面的熟语,如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如: 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书经·盘庚上》)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B引事 利用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如: 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司马迁《报任安书》) C引文 引用见于典籍的书面文字。如: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梁惠王》) 二、譬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种事物或情境的修辞方式。

1.修辞效果 使表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使表达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2.譬喻的分类 A明喻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 B暗喻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鸿门宴》) C借喻 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王安石《木末诗》) D博喻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苏轼《百步洪》) 练习:说明下列文言语句的修辞方式。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霸》)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三、代称 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关系的词语来称谓该事物的修辞方式。 1.修辞效果

《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

《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 结课论文 探索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及旗政府百灵庙地名的由来 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专业:小教语文 班级:13级语文二班 姓名:闫亚峰 学号:20131105307 2015年11月16日 探索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及其旗政府百灵庙地名的由来 [摘要]: 地名的典型特征是地域性、文化性和独特性。依照地名所反映的信息,可以分为

山水地名、示位地名、寄意地名、历史地名、特殊地名等。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是包头下属的一个旗县,它又包含七个镇、一苏木、一工业区数。据不仅充分说明因历史原因形成的地名是达尔汗茂名安联合旗地名的主流,切实反映出达尔汗茂名安联合旗地名形成和演变的悠久与复杂。关于达尔汗茂名安联合旗的地名由来及其演变,则是本文追溯的重点。同时对在宗教影响下的百灵庙的地名形成进行分析。 关键词: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百灵庙康熙 正文: 我的家乡是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简称“达茂旗”,它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下辖的一个旗,地处中国北疆,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边境旗和23个牧业旗之一,旗政府所在地百灵庙镇地处呼包两小时经济辐射圈,区位优势明显,素有“草原码头、陆路口岸”之美称。最为一个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名族聚居的旗县,我们每年都会召开具有名族特色的那达慕大会。这就是我们的家乡,听爷爷说在1996年1月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由原乌兰察布盟划归包头市管辖,成为包头唯一的边境旗县。全旗总面积18177平方公里,总人口12.0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83万人(蒙古族1.73万人)辖7镇1苏木1个工业园区。 关于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地名的由来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蒙古源流》卷6载:“凡有出力一切人等,俱赏给‘岱·达尔罕’名号。张尔田补注:达尔罕,有勋劳免差役之谓。‘岱达尔罕’,大达尔罕也。”由此可见,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最初的名字是由当时的统治者奖赏后命名的,以受封部落蒙古族茂明安部而得名。 第二种说法是:“达尔罕,来自外蒙古喀尔喀部。属于土谢图罕和诺颜两个部落的一个分支。康熙八年也就是公元1663年,清政府为统治出台盟旗制度分而治之,当时分为100个旗,其中内蒙古51个旗。外蒙古49个旗,其中就有达尔罕,与茂明安部落的联合,称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由此,达尔罕、茂名安两个部落正式联合成为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

中国古代汉字的发展贡献及与时代的关系

内蒙古民族大学 中国古代汉字的发展贡献及与时代的关系 年级: 学号: 姓名: 专业: 指导老师: 二零一三年六月 正文

关键字:文字时代影响贡献 文字是人类传达感情、表达思想、记录语言的图形符号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除了中国文字外,还有苏美人、巴比伦人的楔行文字、埃及人的圣书文字和中美洲的玛雅文字,这些文字造就了古文明的历史成就。如今楔形文字、圣书文字、玛雅文字已销声匿迹不再使用,且该地区现行之文字和这些古文字也没有渊源关系,故中国文字应该算是现存最古老的文字。 汉字在世界文字体系中有着独特而又崇高的地位。首先,汉字是世界上通行面最广的文字。其次,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我们至今仍在使用它。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好好研究一下中国古代文字的重大贡献以及文字与中国国古代时代的关系。 1 文字 1.1 文字的产生 汉字是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汉字源于图画,由原始的图画演变而成。其似画非画,似字非字,我们称为图画文字。图画文字经过了三千多年的逐渐演变,由象形文字→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再到楷书。图画文字已成为笔划省简、具规模的汉字了。 人类杜会之初,因生产力极低,为了生存的需要,人们不得不采用原始简陋的生产工具,同大自然斗争。为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语言应运而生。但是,语言一瞬即逝,即不能保存,也无法传递到较远的地方,而且,单靠人的大脑记忆是不行的。于是,产生了原始的记事方法"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这几种方法可看成是文字产生前的一个孕育阶段,但它绝对不可能演变成文字,更不是文字的产生。 “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然而只有在"有了较普通、较广泛的语言"之後,才有可能图画转变成文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图画逐渐向文字方向移转,变成文字符号的图画文字,图画文字进一步发展成原始的文字—象形文字。 1.2汉字的发展 1.2.1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学号:40812208 班级:汽车服务工程12102 姓名:陈露露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语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汉字作为表意文字,记载和蕴涵着古人的造字方法、造字心理,今人通过这些可进而推知古代的社会文化。从中我们能了解历史,认识历史,评价历史。 一、汉字与文化的渊源 汉字是历史的记录器、文化的活化石,它把人类的历史、社会和各种文化活动都记录下来,并且世代相传下去,使中国文化永存不朽,通过汉字可以追溯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踪迹。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晚期,形成于奴隶社会前期,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 文化和文字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民族文化的发展是决定汉字发生和发展的因素。文字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文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文化、民族文化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在原始社会,人们在集体劳动中因相互交际的要求而产生语言,但语言储存的时间有限,时间长了容易忘记,于是原始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运用各种物件做成符号,来帮助记忆。随着社会的发展,从氏族到部落,到后来国家的出现,交际的地域范围越来越大,也就促使了文字的发展。中国文字纵的是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一脉相承下来的,它是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晶,代表着民族的自尊、自强,使整个民族成为一个文化的集合体,并且从多个方面表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风俗习惯等,使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世代相传,发扬光大。过去汉字与龟甲结合,开创了一个辉煌灿烂的东方古代文明。今天,汉字与硅片结

合,势必使古老的汉字焕发青春的活力。汉字的信息化,使汉字从苍老变得年轻,从苦难走向辉煌。从而使汉字具有无比光明的未来。二、从形声字看历史文化痕迹 (一)从形声字的形旁看古代文化 形旁即意符,意符是形声字中指明意义类别的符号,如“格”字左边的“木”,“铜”字左边的“金”之类,形符保留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等方面1/3的信息。从形声字的形符看古代的物质文化。如“纸”,用“丝”旁,就揭示了我国古代用丝麻纤维造纸。其中表示颜色的词也以“丝”为形旁,如“红、绿、紫”等,说明古代中国丝织业、染织业十分发达的历史事实。在制度文化方面,如以“车”、“女”为形符的字,揭示了古代的社会制度。“女”字旁的字与上古的母系社会制度有关,立姓和造字方面都从女,如西周时期的“委、姬、姚、妃”等姓。以“车”为形符的字如“辆”“轨”等字,一方面用来说明君子出门不步行的制度,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古代残酷的刑罚制度。 (二)从形声字的声旁看古代文化 形声字的声旁就是音符,是用来表音的。例如“花”的声旁“化”,“财”的声旁“才”。但也有少数形声字的音符兼表示意义,如“珥”从王从耳(玉用在左边形旁写作王),声符“耳”与珥在意义上有联系,揭示了当时社会“玉”作耳饰的文化。形声字在日常用字中比例相当大,它蕴涵着古代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 三、从会意字看汉民族文化

古代汉语句法修辞补充

古代汉语句法修辞补充

分析: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有何异同? 相同处:①句法结构相同,都是动宾关系。 ②两种用法均可以由名词与形容词的活用形成。 不同处:①所表达的含义不同。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现实 或者能够实现的,而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 看法,客观不一定如此。 ②出现的范围不同。意动用法仅限于形容词与名词的活用,动词只有 使动用法,而无意动用法 词类活用的条件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或偏正关系,则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4.名词放在副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5.名词、形容词放在代词“之、我”的前面,活用为及物动词。 6.名词后面有介词结构作补语,活用为动词。 7.名词用“而”连接时,组成并列结构,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普通名词,方位名词,名词性词组活用为动词 修辞 一、引用 借助典籍中的言论、定型的熟语以及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修辞方式,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可信性,使内容的表达含蓄、典雅。

1.引言:引用不见于书面的熟语,如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 2.引事:利用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3.引文:引用见于典籍的书面文字。 二、譬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种事物或情境的修辞方式,使表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1.明喻 2.暗喻 3.借喻 三、代称 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关系的词语来称谓该事物的修辞方式,以突出事物特征,引发读者联想,增强语言的形象性。 1.用该事物的性状、特征指代该事物 乘坚驱良逐狡兔。(《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2.用泛称代特称 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后汉书·华佗传》) 3.用特称代泛称 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屈原《哀郢》) 4.用工具代本体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史记·鸿门宴》) 5.用部分代全体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6.用具体代抽象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史记·廉蔺列传》) 四、并提(合叙) 把两件相关的事情合并在一个句子中表达的修辞方式叫“并提”,以使句子结构紧凑,文辞简洁。可根据词语的配搭关系或历史事实辨识并提。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复习过程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 的关系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汉字是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没有汉字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可以说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就这个意义上讲,令国人自豪的四大文明都是汉字这个大发明的衍生物。汉字是时代的见证,它跨越时空记录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承了宝贵的中华文明。让我们看到了中华五干年来的历史和真实,知道了民族的历史进程和灿烂辉煌的文明。汉字不只是一个载体,也不仅是一种工具,在笔画的组合中,见证了社会的变迁和文化思想的演变,汉字当中蕴藏着无尽的宝藏,蕴含着中华文化中的精髓。汉字是铸就中华文化大厦的基石,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一、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从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中华民族为了交流思想、传递和保存信息,在漫长的时间里不断创造出来的书写汉语的符号系统。它的发生、发展和演变都要受到其它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制约就是隐含在汉字系统中,反映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思维特点、风俗习惯等。同时,汉字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还是承载和传播文化的工具,负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 “文化”的含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泛指各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即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则是指精神文化而言,主要包括科学、教育、政治、文学艺术等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体系,是文化的一部分。古老的汉字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世界上其他几种古文字早已消失,而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至今犹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汉字是记录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历时五千年形成的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从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到心理倾向,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丰富,具有内容的完整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在如此的文化模式的熏陶下,人们能够暂时忍受艰难困苦,孜孜不倦地努力工,这 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文化动力。另外,其变革以求发展的精神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实践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当今时代最能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是“和谐社会”这一口号!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继承发扬 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不是走传统的西方道路而是结合中国的国情走适合自己的新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中国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注重的是个人修养、伦理道德中庸和谐、以人为本。这些对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她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特征是其支配地位长期被儒家伦理文化的价值取向占据着。上至华夏的原始民族下至近代社会,上下五千年,儒家伦理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而且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除此以外,我们还能从四个方面的特征加以认识。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是历时五千年形成的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从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到心理倾向,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丰富具有内容的完整性。

古代汉语的修辞格

一、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 1.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是一脉相承的,学习古代汉语的修辞,便于探求与追溯现代汉语修辞方式的源流,促进我们的写作。 2.我们学习古代汉语修辞的目的,主要在于通晓古人常用的修辞表达方式,减少阅读上的障碍,从而更顺利地读懂古书,提高我们阅读古书的能力, ●二、古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格 修辞格就是修辞的方式,简称辞格。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共列举了三十八种辞格,张弓在《中国修辞学》中列举了六十七种辞格。下面介绍一些古汉语中较常见的修辞格。 (一)起兴 ●先言他物、藉以引起所咏之物的修辞方式,即“托物起兴”。(即景生情的表现手法)所 托之物多为草木鸟兽、雨雪风霜、日月星辰之类。这种方式在古代的诗歌中很常见,例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 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 夭》 ●(宋朱熹集传:“故诗人因所见以起兴,而叹其女子之贤,知其必有以宜其室家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 ●(二)比喻 ●用一种事物去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或称“譬喻”,俗称打比方。比喻在结构上一 般分为三个部分,即本体、喻体和喻词。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点,但各属于本质不同的事物。根据本体和喻词的异同及隐现情况,比喻一般细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如果喻体有多个,则又有“博喻”一说。 ● 1. 明喻也称作“直喻、明比”等,就是明显的比喻。明喻的特点是本体、喻体、 喻词都出现,古汉语中常用的喻词有“如、若、犹、似、类、譬若”等。例如: ●若网以纲,有条而不紊。 ●《书经·盘庚》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逍遥游》 ●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 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 ●《史记·孔子世家》 ● 2. 暗喻或称“隐喻、暗比”等,把本体直接说成喻体,表面上看不出是比喻。在古汉 语中,本体和喻体之间常用“为、作”一类的词连接,或干脆不用,以判断句的形式出现。 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史记.项羽本纪》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荀子.王制》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古代汉语之修辞方式

古代汉语之修辞方式 一、引用 借助典籍中的言论、定型的熟语以及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修辞方式叫“引用”。 1.修辞效果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可信性。可使内容的表达含蓄、典雅。 2.引用的分类 A.引言:引用不见于书面的熟语,如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如: 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书经·盘庚上》)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B.引事:利用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如: 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司马迁《报任安书》) C.引文:引用见于典籍的书面文字。如: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梁惠王》) 二、譬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种事物或情境的修辞方式。 1.修辞效果 使表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使表达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2.譬喻的分类 A.明喻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 B.暗喻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鸿门宴》) C.借喻 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王安石《木末诗》) D.博喻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苏轼《百步洪》) 练习:说明下列文言语句的修辞方式。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霸》)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三、代称 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关系的词语来称谓该事物的修辞方式。 1.修辞效果 突出事物特征,引发读者联想。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与幽默感 2.代称的分类 A用该事物的性状、特征指代该事物 乘坚驱良逐狡兔。(《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古代汉语修辞方式

古代汉语修辞方式 修辞方式 引用譬喻借代并提互文夸饰委婉倒置 引用 引用就是在阐述观点、发表议论时援引格言、俗语、谚语、歇后语,古籍文句或历史故事。引用按其内容具体分为引言、引文和引事;按照引用的方式均包括明引和暗引。 引言就是引用那些不见于书本的格言、俗语、谚语、歇后语等。引文就是引用见于书籍的文字。引事就是历史故事。 引用的目的就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就是用相关的材料来加强文章说服力。 1.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论语·季氏》 2. (士季)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左传·宣公二年》) 3. 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报任安书》) 例1是引言,例2是引文,例3是引事,三句都是明引。 引用分直用和化用。直用就是对原文原意不加改造直接引用。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曹操《短歌行》,引《诗》) 《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曹操连续引用《诗经》的诗句,表达了求贤若渴的心情。 化用就是经过调整,把前人的词句融化在自己的作品中,不必符合原文原意,或略语取意,或略意取语。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诗歌的最后一句是《庄子·物论》:“大辨不言”。《庄子·外物篇》:“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两处语意的化用,几乎不露引用的痕迹。这既是化用,也是暗引。 暗引就是不点明引用出处的引用。 1. “山岳潜形,商旅不行。”(范仲淹《岳阳楼记》;《易·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 2.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述衷肠》;苏秦说秦失败,“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 4. 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杜甫《北征》;陶渊明《桃花源记》) 引言、引文有暗引,引事也有暗引,阅读古文时更值得留意。 1. 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李白《与韩荆州书》) 2. 古之取人,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例1“登龙门”引用东汉李膺的故事。《后汉书·李膺传》:“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

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

喜欢“黄色”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我的姓就是“黄”,小时候爸爸老是和我说我们的祖宗就是“黄帝”。长大后才知道“黄帝”其实并不是姓“黄”,但将其称为“黄帝”,就足以证明,黄色自古以来就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 《说文解字》中对“黄”的解释是:“黄——地之色也。”不难看出“黄”与“地”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应该可以追溯到古老的阴阳五行学说。古代由五行推衍出五色,《周礼》中解释五色为“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古人称土地为黄色,是中央之色。“黄”也就成为君主的御用颜色,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君权。如“黄袍”是古代帝王的袍服;“黄钺”最初是帝王所持的兵器,后作帝王仪仗;“黄榜”指帝王的文告;“黄麾”是帝王仪仗所用的旌旗等,都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对黄色的崇拜。 在中国古代农耕时代,“黄”象征了丰收,黄色就有“财富”和“收获”的含义。黄色更是金子的颜色,《辞海》中说:黄,金子的颜色。黄色的大地不但是财富的象征,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在自然界中,迎春、秋菊以至油茶花、向日葵等,都大量地呈现出美丽娇嫩的黄色,秋收的五谷、水果,也以其饱满的黄色,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故“金黄色”的稻穗,“黄澄澄”的麦穗,都是丰收的象征。大户人家也会经常佩戴各种黄金首饰,使用各种黄金器皿,以此来显示他们家族的富有与显赫的地位。我们现代很多词语中也含有“黄金”,比如“黄金周”、“黄金月”、“一刻千金”、“黄金季节”、“黄金时代”,也都是说明了“黄金”的价值高。 “黄”在现代生活中最常见的应该就是天空中那金黄色的太阳。其实我觉得中华民族对黄色的崇拜最早应该来自于太阳,因为太阳是农民们期待的,也是因为有了太阳,才有了丰收,才会有“黄皮肤”的“炎黄子孙”。 所以,尽管在现代,越来越多人误解“黄色”这个词,被加在“黄色”头上的贬义也越来越多,但我觉得,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弄清“黄色”的来龙去脉,了解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面,而不要一味的去推崇西方的文化。

论汉字与中国文化

论汉字与中国文化 【摘要】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语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汉字作为表意文字,记载和蕴涵着古人的造字方法、造字心理,今人通过这些可进而推知古代的社会文化。从中我们能了解历史,认识历史,评价历史。 【关键词】汉字;中国文化;形声字;会意字 一、汉字与文化的渊源 汉字是历史的记录器、文化的活化石,它把人类的历史、社会和各种文化活动都记录下来,并且世代相传下去,使中国文化永存不朽,通过汉字可以追溯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踪迹。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晚期,形成于奴隶社会前期,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 文化和文字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民族文化的发展是决定汉字发生和发展的因素。文字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文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文化、民族文化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在原始社会,人们在集体劳动中因相互交际的要求而产生语言,但语言储存的时间有限,时间长了容易忘记,于是原始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运用各种物件做成符号,来帮助记忆。随着社会的发展,从氏族到部落,到后来国家的出现,交际的地域范围越来越大,也就促使了文字的发展。中国文字纵的是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一脉相承下来的,它是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晶,代表着民族的自尊、自强,使整个民族成为一个文化的集合体,并且从多个方面表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风俗习惯等,使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世代相传,发扬光大。过去汉字与龟甲结合,开创了一个辉煌灿烂的东方古代文明。今天,汉字与硅片结合,势必使古老的汉字焕发青春的活力。汉字的信息化,使汉字从苍老变得年轻,从苦难走向辉煌。从而使汉字具有无比光明的未来。 二、从形声字看历史文化痕迹 (一)从形声字的形旁看古代文化 形旁即意符,意符是形声字中指明意义类别的符号,如“格”字左边的“木”,“铜”字左边的“金”之类,形符保留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等方面

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郭锡良版)

(一)含义: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易·乾·文言》 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系辞》 (二)分类: 1、消极修辞:指遣词造句用语,使文字通顺流畅的方法,如增字,删字,颠倒,炼字等。 2、积极修辞:指广泛使用的各种修辞方式。 (1)引用 ①目的: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文心雕龙·事类》 ②分类: A引言:引用那些不见之于书本的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例: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书经·盘庚上》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史记·季布列传》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水经注·巫山·巫峡》 B引事:引用历史故事。 例: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报任安书》 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李白《与韩荆州书》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取于管库。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 C引文:引用见之于载籍的文字。 a明引:直接说出引文的出处,或书名、作者,使人一看即知。先秦以引经书为主,如《孟子》引《诗经》26次,《荀子》引《诗经》70次。 b暗引:不指明引文出处,甚至把引文和本文合在一起。如《岳阳楼记》的“商旅不行”引自《易经·复卦》,《赤壁赋》的“逝者如斯”引自《论语·子罕》。 c略改:左相日与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杜甫《饮中八仙歌》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韩愈《送孟东野序》 王朗健笔誇翘楚。到如今,落霞孤鹜,竞传佳句。辛弃疾《贺新郎<赋滕王阁>》(2)譬喻(比喻) ①作用:使道理通俗易懂,文字生动形象。 ②分类: A明喻:往往用“譬如、譬犹、譬之、犹、若、如”等词语加以表明。 例:背如泰山,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肤如凝脂。《卫风·硕人》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B隐喻:不用“譬喻”等比喻词,而是直接表述。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步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柳宗元《封建论》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竢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韩愈《答李翊书》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苏轼·卜算子》 C博喻:用很多比喻来说明同一事物。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汉字是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没有汉字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中国 古代文明。可以说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就这个意义上讲,令国人自 豪的四大文明都是汉字这个大发明的衍生物。汉字是时代的见证,它 跨越时空记录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承了宝贵的中华文明。让我 们看到了中华五干年来的历史和真实,知道了民族的历史进程和灿烂 辉煌的文明。汉字不只是一个载体,也不仅是一种工具,在笔画的组 合中,见证了社会的变迁和文化思想的演变,汉字当中蕴藏着无尽的 宝藏,蕴含着中华文化中的精髓。汉字是铸就中华文化大厦的基石, 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一、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从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中华 民族为了交流思想、传递和保存信息,在漫长的时间里不断创造出来 的书写汉语的符号系统。它的发生、发展和演变都要受到其它文化因 素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制约就是隐含在汉字系统中,反映中华民族的 价值观念、生存方式、思维特点、风俗习惯等。同时,汉字又是中国 传统文化的特殊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还是承载和传播 文化的工具,负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 “文化”的含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泛指各种 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即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和物 质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则是指精神文化而言,主要包括科学、 教育、政治、文学艺术等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的精神文 化和物质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体系,是文化的一部分。古老的汉字已有 四五千年的历史。世界上其他几种古文字早已消失,而作为表意文字 的汉字,至今犹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汉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

汉字与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

汉字与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 我们的祖先,披着兽皮与树叶,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从而创造了最早的服饰文化。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同时也具有美化的功能。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在中国积淀的璀璨星海中,中国服饰文化可以说是其中熠熠生辉的一颗,散发着耀眼的星光。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认识汉字与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 一、中国古代的服装衣“衣”的本义是上衣,《说文.衣部》:“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此衣即指上衣。“衣”字字形上像上衣有领襟的形状,是象形字。古代中原地区的衣服是左襟压右襟,即衣襟向右掩,正像甲骨文、金文字形表示的样子;而南方边远地区则是右襟压左襟。古代衣有交领和直领之分,交领居多。交领衣服是衣领和左右衣襟相连,衣襟在胸前相交,衣领也随之在颈下相交。直领是衣领从颈jǐng 后沿左右绕到颈前,左右平行地垂直下来,古代女子多穿直领,男子多穿交领。衣字最早是指上衣,后来词义扩大,引申为衣服的总称。裤“裤”裤字古代写作绔、袴k u。《说文.糸sī部》:“绔ku,胫jing衣也。从糸,夸声。”段玉裁注:“今所谓套袴也。左右各一,分衣两胫。” 《释

名.释衣服》:“绔,跨也。两股各跨别也。” 从汉代文献中可以看出,有绔是富裕生活的标志,《后汉书.廉范传》讲廉范治理成都,百姓生活提高,“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此以有袴表示生活好。绔是织造精细的生绢,纨绔是高档裤子,为有钱人的服装,故后来引申指富贵人家不务正业的子弟。初本义是开始,字形由“衣”和“刀”两部分组成。意为用刀裁衣。《说文.刀部》:“初,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用刀裁衣构造字形来表示“开始”的意义,这是因为人类最早的衣服无非是用刀裁割过的兽皮,虽然表达简单,但它却表明人类开始穿衣,而穿衣正是人与动物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人类步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所以用刀裁衣可以表示“开始”之义。隶书之后,在左右结构的字形中,“衣”字皆变成了“礻”。(示字旁) 求裘“求”、“裘”原本一字,其形像毛在外的皮衣,与“衣”字相似。“求”字是在“衣”字的基础上加了外毛形象,其本义就是皮衣。今北方牧羊人所穿羊皮皮衣犹是羊毛在外。此字金文作,是在甲骨文字形的基础上中间加了“又”,这是表音的声符,由甲骨文的象形字变成了形声字。“求”,《说文》古文作,此当是金文字形的约写,也是今天“求”字的原形。由于约写后不能明确显示原义,故有些金文又在约写形体上加上了“衣”旁,作,演化为今天的“裘”字。古文字一字异形的现象很普遍,受字形系统

古代汉语句法修辞补充

分析: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有何异同? 相同处:①句法结构相同,都是动宾关系。 ②两种用法均可以由名词与形容词的活用形成。 不同处:①所表达的含义不同。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现实 或者能够实现的,而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 看法,客观不一定如此。 ②出现的范围不同。意动用法仅限于形容词与名词的活用,动词只有 使动用法,而无意动用法 词类活用的条件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或偏正关系,则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4.名词放在副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5.名词、形容词放在代词“之、我”的前面,活用为及物动词。 6.名词后面有介词结构作补语,活用为动词。 7.名词用“而”连接时,组成并列结构,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普通名词,方位名词,名词性词组活用为动词 修辞 一、引用 借助典籍中的言论、定型的熟语以及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修辞方式,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可信性,使内容的表达含蓄、典雅。 1.引言:引用不见于书面的熟语,如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 2.引事:利用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3.引文:引用见于典籍的书面文字。 二、譬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种事物或情境的修辞方式,使表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1.明喻 2.暗喻 3.借喻 三、代称 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关系的词语来称谓该事物的修辞方式,以突出事物特征,引发读者联想,增强语言的形象性。 1.用该事物的性状、特征指代该事物 乘坚驱良逐狡兔。(《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2.用泛称代特称 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后汉书·华佗传》) 3.用特称代泛称 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屈原《哀郢》) 4.用工具代本体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史记·鸿门宴》) 5.用部分代全体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6.用具体代抽象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史记·廉蔺列传》) 四、并提(合叙) 把两件相关的事情合并在一个句子中表达的修辞方式叫“并提”,以使句子结构紧凑,文辞简洁。可根据词语的配搭关系或历史事实辨识并提。 脭醲肥厚。(枚乘《七发》) 封故御史大夫周苛周昌孙子为列侯。(《汉书·景帝纪》) 五、互文(互文见义、互见) 上下文义相互呼应、补充的修辞方式叫做“互文”,可使行文简约,形成对仗。

汉字构形与中国古代文化

汉字构形与中国古代文化 【内容摘要】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是汉文化信息的载体,汉字既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中国文化信息的载体。同时,汉字不仅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符号,而且也是存载古代科学知识、文化观念、风俗习惯的全息标志。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信息模块,其中蕴含着古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诸多信息。 【关键字】汉字构形古代文化 对于中国文化,特别是汉民族文化的研究,汉字,尤其是古汉字,是不可或缺的研究对象。人们一方面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汉字对汉文化的影响,如对汉语发展的促进与限制,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对汉民族思维方法、认识模式的深刻影响等;另一方面可以用文化的眼光来考察汉文化对汉字发展和使用的影响和规约,探讨汉字系统中隐含的汉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特点、道德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的特殊文化因素,从个体字符的构形上获取其所携带的物质文化信息、精神文化信息 一、从“家”字看家庭文化 “家”字上面的“宀”,是房子,古人在造这个字时当然希望有自己的房子,下面放的却是一只“猪”。“家”里为什么要放一只“豕”(猪)呢?中国人从古代就喜欢猪,也喜欢养猪、吃猪肉。其实在古人心目中的猪,是聪明又勇敢的。原来打野猪不只要有“胆色”,还要有“舍命”的准备,原住民如在门口挂上山猪的獠牙,族人路过时都会肃然起敬。因为山猪不是那么好捕猎的,它很聪明,能识破人类的陷阱。猎狮子老虎时,如遇猎人射箭,狮子老虎会逃。但山猪不但不逃,中箭后反而会拚命冲过来,用硬嘴把人或猎狗顶得肚破肠流。所以古人在“英雄豪杰”的“豪”字里,也要放一只“猪”,可见它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 另外,猪一胎可生十二只,四个月可生产一次,百子千孙,正符合中国人“多子多孙多福气”的观念。“家”字里有“猪”,可见证中国古代社会对“家”的期待,希望是“人丁兴旺”、“子孙满堂”、“勇猛精進”、“家业兴隆”啦等等。所以有“猪”的“家”真好!百子千孙,财源滚滚!“家”中有“猪”,表达了农业社会的需求,家庭需要生产力,才会壮大。 二、从“医”看医学发展 我们现在的“医”字,原本写作“醫、毉”,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在上古时代,部落之间,国与国之间,因为争夺土地、资源,以致经常争战,那时最平常的武器是“弓箭”,士兵们被箭射伤是常事。所以只要能够医治箭伤,从皮肉中取出箭头的人,便是医生。“医”,就是表达了这样一种环境。中间的“矢”,表示射中皮肉里的“箭”,外面的框是“钩钩”的意思,就是说用“钩钩”把“箭”取出来,这就是“医治”或“医生”。而其中“酉”这部分,是“酒瓶”、“酒”的意思,就是说开刀时要麻醉,酒或酒精既可消毒又有麻醉的作用。而“毉”则说明在远古时代巫师即是为人们除灾去病的人,即医者。 所以从“医”演变到“医”就是“中医进化”的历史见证。知道了这些文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就知道,中医绝对不只是现代人所认为的,吃吃草药而已。历史上有名的“刮骨疗伤”,讲的就是华陀帮关公治箭毒的事,华陀那时是怎么医治的呢?是割开皮肉刮掉骨头上的箭毒。 三、从“贝”部偏旁看古代货币制度 从汉字的构形系统看,中国社会早期的货币是以贝壳充当的。许慎《说文解字》:“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货贝而宝龟”意即以贝为货币以龟为宝物。《诗经?小雅》:“既见君子,锡我百朋。”郑玄笺:“古者货贝,五贝为朋。”“百朋”即五百枚贝。这种古代的货币制度在汉字的形体上还保存着它的蜕形,贝在中国古代的货币身份还清楚地固化在汉字形体之中,以至于汉语中与财物有关的词,其书写符号大多以贝为形符,构成一个以贝为形符的字形系统。拿《说文解字?贝部》所收的59字来看,完整地体现了汉语中有关财物、货币等概念的各个方面。例如:贿,财也;财,人所宝也;货,财也;资,货也;赈,富也;贺,以礼物相奉庆也;贡,献功也;贷,施也;赂,遗也;赠,玩好相送也;赉,赐也;赏,赐有功也;赐,予也;赢,贾有余利也;贮,积也;贸,易财也;赎,贸也;费,散财用也;败,买贱卖贵也;贵,物不贱也;贱,价少也;贪,欲物也;贫,财分少也;购,以财有所求也。上述字都从贝,都有财富义或与财富义相关。甲骨文从贝之字有贮、宝、买、得等等,可见商代已用贝为货币,作为贮存

汉字与古代服饰和配饰

我们的祖先,披着兽皮与树叶,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从而创造了最早的服饰文化。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同时也具有美化的功能。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在中国积淀的璀璨星海中,中国服饰文化可以说是其中熠熠生辉的一颗,散发着耀眼的星光。 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认识汉字与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 一、中国古代的服装 衣 “衣”的本义是上衣,《说文·衣部》:“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此衣即指上衣。“衣”字字形上像上衣有领襟的形状,是象形字。古代中原地区的衣服是左襟压右襟,即衣襟向右掩,正像甲骨文、金文字形表示的样子;而南方边远地区则是右襟压左襟。古代衣有交领和直领之分,交领居多。交领衣服是衣领和左右衣襟相连,衣襟在胸前相交,衣领也随之在颈下相交。直领是衣领从颈jǐng后沿左右绕到颈前,左右平行地垂直下来,古代女子多穿直领,男子多穿交领。衣字最早是指上衣,后来词义扩大,引申为衣服的总称。 裤 “裤”裤字古代写作绔、袴kù。《说文·糸sī部》:“绔kù,胫jìng衣也。从糸,夸声。”段玉裁注:“今所谓套袴也。左右各一,分衣两胫。” 《释名·释衣服》:“绔,跨也。两股各跨别也。” 从汉代文献中可以看出,有绔是富裕生活的标志,《后汉书·廉范传》讲廉范治理成都,百姓生活提高,“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此以有袴表示生活好。绔是织造精细的生绢,纨绔是高档裤子,为有钱人的服装,故后来引申指富贵人家不务正业的子弟。 初 本义是开始,字形由“衣”和“刀”两部分组成。意为用刀裁衣。《说文·刀部》:“初,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用刀裁衣构造字形来表示“开始”的意义,这是因为人类最早的衣服无非是用刀裁割过的兽皮,虽然表达简单,但它却表明人类开始穿衣,而穿衣正是人与动物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人类步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所以用刀裁衣可以

古代汉语的修辞

古代汉语的修辞 一、有关修辞的几个概念 1、修辞、修辞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修辞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研究这种语言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修辞学。它是语言科学的一个分支。” 2、修辞方式 又称为修辞手段、修辞格、语格、辞格、辞式等。指修辞上具有特定表达效果的那些语句结构格式。 二、古汉语修辞方式 有许多修辞方式,是古、今常用的,比如对偶、排比、比喻、拟人等。一般来讲,现代汉语中讲了的修辞方式,其在古汉语中又没有什么特别的,就不需再讲了。 本节“古代汉语的修辞”,主要讲现代汉语中少见的、或对阅读古书很有帮助的几种修辞方式。教材讲了八种,即稽古、引经、代称,例置、隐喻、迂回、委婉、夸饰。(见教材1370页) 我们拟增讲三种:引用(附:用典)、并提、互文。最后讲一讲修辞方式的配合使用。 (一)引用与稽古、引经以及用典 1、引用(或称援引) 口头流传的话语(不见于书本的格言、俗语、谚语、歇后语、歌谣等) 指引用口头流传的话语、历史故事、书面的文字入文。 引言引事引文 ↓↓↓ 明引(指出人名)明引(指出人名)明引(指出书名)暗引(×)暗引(×)暗引(×) 可见,指出了具体的人名或书名的引用叫明引;没有指出具体的人名或书名的引用叫暗引。 引文:前人的文章,首先是经文 例一:《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例二:《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例三:南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死尔。” 按:《战国策·赵策·鲁仲连义不帝秦》:“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 ★特殊的引用: (1)出新(或称化用) 引用前人成句(前人用过的现成文句),不论是明引,还是暗引,一般是原文照录,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