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隐喻看文化

从隐喻看文化
从隐喻看文化

从隐喻看文化:英汉俗语修辞审美观对比

张令千*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212)

摘要:英汉俗语的隐喻修辞对比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本文试图从无生物、有生物、爱情观和宇宙观的角度进行英汉隐喻修辞的对比,以求由一斑而窥全豹的修辞审美效果。

关键词:隐喻;俗语;修辞;审美观

A Culture Appreciation from the Angle of Metaphor: An Aesthetic

Contract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olloquialisms

Zhang Ling-qian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Ningbo University, Zhejiang, Ningbo

315212)

Abstract:There are numerous ways and angles to contract Chinese and English metaphor. This paper tries to make a contrac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metaphors from the angle of nonliving matters, living matters, view of love and view of the world to fulfill the purpose of appreciating the beauty of metaphors.

Key Words:metaphor; colloquialisms; rhetoric; aesthetics

中图分类号:HO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隐喻(metaphor)一词源于希腊语(metaphorn),意为‘a transfer of a meaning’,在汉语修辞学中它又被称作暗喻。陈望道先生(2010)在他的《修辞学发凡》中说过:“隐喻是比明喻更进一层的譬喻”。其实迄今为止所讨论的“隐喻”,“实际上是不同层面的语言现象”(徐鹏,2007)。传统修辞学主要将修辞看作是词汇的转用,故传统修辞学意义上的“隐喻”主要指词汇层面上的语言使用现象。“相互作用理论”则是在句子层面上讨论本体与喻体之间在词义上的相互迁移和相互影响。“认知隐喻理论”则从认知的角度将隐喻放置在文化层面上予以探讨,试图说明一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所独到的隐喻性的认知方式。“语法隐喻理论”似乎同样关注隐喻文化属性,但与认知隐喻理论不同的是,语法隐喻理论更多的是从语

*作者简介:张令千,男,湖南武冈人。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英语语言教育专业。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翻译学、教育学与心理学。

言的角度,探讨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以何种语言形式表达的。因此本文主要是从修辞学意义上的“隐喻”与metaphor、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的角度来对比英汉中的“隐喻”。

俗语又称熟语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涵盖了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俚语甚至也包括了成语等形式。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将俗语分为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广义概念用“熟语”或“习语”来代替,它包括了成语、谚语、格言、俗语、俚语;而狭义的概念只包括谚语和俚语(阎文培,2010)。无论是英语俗语还是汉语俗语都是经过高度提炼概括而成的。他们在形式上有一定的定型,在语用上具有实用性为人们喜闻乐见;他们多半结构严谨、言简意赅,大多承载着丰富而厚重的文化传统,通常蕴涵形象、丰富多彩的隐喻,既生动活泼有富含哲理;他们短小精悍、意在言外,深入浅出、画龙点睛(张培基,1979)。

从美学角度来审视汉语与西语的俗语修辞,应该说其同大而异小,正如杨树达先生在他的《老清华讲义:中国修辞学》的自序中所说:

语言之构造,无中外大都一致,故其词品不能尽与他族殊异,治文法者

乃不能不因。若夫修辞之事,乃欲冀文辞之美,与治文法惟求达者殊科。

族姓不同,则其所以求美之术自异。况在华夏,历古以尚文为治,而谓

其修辞之术与欧洲为一源,不亦诬乎?昧者顾取彼族之所为一一袭之,

彼之所为,则我必具,彼之所缺,则我不能独有,其贬己媚人,不已甚

乎!

汉学中的修辞学渊源流长。《易.乾.文言》提出“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陈望道(2010)也提出“意与言会,言随意遣”的论述,他还引用了唐彪《读书作文谱》中的修辞观点:“说理之辞不可不修;若修之而理反以隐,则宁质毋华可也。达意之辞不可不修;若修之而意反以敝,则宁拙毋巧可也”。杨先生继而还提出了修辞的三个境界,即“记述的境界”、“表现的境界”和“糅合的境界”,同时指出了修辞学的功能最终所能达到的三个层面:确定意义、解决疑难、消灭歧视。

中西方隐喻中的美学都面对两种审美境界:一是人为的美化,正如古典美学中的“错彩镂金”(华丽或浓艳);二是发乎自然的创作的朴素修辞,即“初发芙蓉”(朴素或自然)(王一川,2009),这两种隐喻形式不乏出现在大量的日常习语中。

2.关于大自然无生物的隐喻

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逐步积累起来的。语言的产生是为了更好的认识和表达思想,语言的发展是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逐步认识而不断发展的。法国布留尔说过:“原始民族的语言永远是精确地按照事物和行动呈现在眼睛里和耳朵里的那种形式来表现关于它们的观念”(1985)。这种具象性的原始思维是人类各民族在历史早期共同的思维方式(徐鹏,2007)。人类对外部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从感性到理性的逐渐发展过程。在说明未知的或不熟悉的事物时,人们总喜欢根据事物的相似性或相近性,用已知的或熟悉的事物来进行类比,从而形象地感知新事物。在表达抽象的概念时,人们也往往借助形象的比喻以达到感性的认识。因此比喻具有全球性的特点。人们普遍以自然现象、动植物、神话典故作为喻体,从而使语言生机勃勃,形象鲜明,妙趣横生。由于自然现象无古今之别及疆域之异,加之客观自然规律具有相对恒一性,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必然有类似的认识经验。基于共同的认识经验,以自然现象为喻体的比喻在汉英文化中大体相同,如“以闪电般的速度”(with lighting speed);“风雨无阻”(in all weathers);“星罗棋布”(star-studded)。

自然界许多无生物会给汉语民族和英语民族带来相似或相近的联想。例如:

石头:‘as firm as a rock’(坚如磐石);‘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滚石不生苔,专业不聚财。);‘cast the first stone’(首先发起攻击;首先发难);‘give a stone for bread’(帮忙时假,愚弄是真);‘Stones will cry out.’(罪大恶极;罄竹难书);‘Stone Age’

(石器时代);‘swim like a stone’(游泳像个秤砣;沉下去)。

风:‘before the wind’(顺风);‘cast…to the wind’(全然不顾);‘find out how the wind blows’(看风向,观望形式);‘go like the wind’(飞驰);‘high wind’(疾风);‘in the teeth of the wind’(在风口上;逆风);‘It’s an ill wind that blows nobody goo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雨:‘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不雨则已,一雨倾盆。喻某人‘不语则已,一鸣惊人’)。雷:‘a thunder of applause’(雷鸣般的掌声);‘the thunder of guns’(隆隆的炮声)。

电:‘bring sth. to light’(使真相大白);‘by the light of nature’(自然而然的,本能的);‘come to light’(显露出来,真相大白);‘see the light’(出世了;问世了);‘the light of one’s eyes’(心爱的人,心上人);‘stand in sb’s light’(妨碍某人成功)。

树木:‘bark up the wrong tree’(攻击错了目标);‘in the dry/ green tree’(处于劣/佳境);‘up

a gum tree’(进退维谷)。

森林:‘a forest of chimneys’(烟囱林立)。

山川:‘a mountain of flesh’(高大结实的人);‘If the mountain will not come to Mohammed, Mohammed must go to the mountain.’(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那就改变你自己。);

‘make a mountain of a molehill’(小题大做);‘remove mountains’(愚公移山;创造奇迹);‘The mountains have brought forth a mouse.’(源于古希腊神话,意为大山生出小鼠,指费力不讨好)。

河流:‘row sb. up Salt River’(使某人政治上失败,使某人竞选落选);‘river basin’(江河流域);‘riverbed’(河床);‘riverhead’(源头);‘riverside’(河边)。

太阳:‘a place in the sun’(好的境遇,显要地位);‘from sun to sun’(从日出到日落,起早贪黑);‘hold a candle to the sun’(徒劳,白费);‘One’s sun is set.’(某人的全盛时期已过。)。

月亮:‘a blue moon’(千载难逢之事);‘bark at the moon’(天狗吠月,徒劳无功);‘cry for the moon’(想做做不到之事,想要得不到的东西)。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远古人类用这样的思维标准来衡量周围的事物。譬如“山顶”(hill top);“山腰”(the waist of a mountain);“山脚”(the foot of a mountain);“空中楼阁,海市蜃楼”(a castle in the air);“破釜沉舟”(to burn one’s boat);“泼冷水”(to pour cold water on);“一线希望”(a ray of hope)等。

3.关于大自然有生物的隐喻

如同汉语中众多与动物有关的俗语、成语、谚语一样,英语中也有大量有关有生物构成的成语、谚语和俗语。这些自然界的有生物同样会给汉语民族和英语民族带来相似或相近的联想。例如:

1)源于神话故事

神话是关于神仙或深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解释和美好向往。譬如:‘rain cats and dogs’(下倾盆大雨);‘as busy as a bee’(忙得不可开交);‘as timid as a mouse’(胆小如鼠);‘as sly as a fox’(像狐狸一样狡猾);‘a cat in the pan’(叛徒,变节者);‘A cat may look at a king.’(小人物也该有些权利。);‘bell the cat’(为别人冒险;掩耳盗铃);‘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泄露秘密);‘see which way the cat jumps’(静观其变);‘catnap/ catsleep’(打盹,瞌睡);‘apple of discord’(源于希腊神话中各女神争夺的金苹果,意为“祸根”,现译为“喉结”)。

2)源于传说

有很多的民间表达方式是通过口头流传下来的。这些以口头形式流传下来的传说、历史故事或事件是对某一个特定的事件的叙述。如:‘swan song’(指‘最后作品,最后的言行’,在古代西方的传说中,天鹅临死时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因此被用来喻指诗人最后的作品等)。又如:‘a dead dog’(没有用的东西,废物);‘a dog in a manger’(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a sad dog’(放荡的人,失落者);‘Barking dogs do not bite.’(吠犬不咬人。);‘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Give a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谗言可畏;欲加之罪,何患无辞。);‘He who has a mind to beat his dog will easily find his stick.’(欲加之罪,何患无辞。);‘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wake a sleeping dog’(招惹是非);‘an apple of Sodom’(古代传说中一种外表美丽、摘下便成灰烬的东西,喻指“华而不实的东西”)。

3)源于寓言和典故

寓言是通过比喻的形式来说明一定的道理的,是文学作品中最短小精炼的形式之一。譬如:‘kill the goose to get the egg’(杀鸡取卵);‘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命);‘bell the cat’(来自《伊索寓言》,直译是“给猫系铃”,而实质“敢于冒险,舍己为人”);‘no room to swim a cat’(无立锥之地);‘like a cat on hot brick’(热锅上的蚂蚁);‘be a cat’s paw’(来自“火中取栗”的故事,指“被人利用”);‘be no chicken’(不再是小姑娘,不再年轻);‘She is no spring chicken.’(她可不是容易接近的女子。);‘Don’t count your chicken before they are hatched.’(源于《伊索寓言》,意为“不要过早乐观”)。‘

4.隐喻修辞中的爱情审美观

隐喻在爱情文学作品中的使用最多。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物质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和宗教环境不同,不同民族语言的隐喻方式和喻体使用也不同(徐鹏,2007)。在表达爱情时,有的民族喜欢用“花”,如“莲花”、“芙蓉”、“月亮”等来比喻女子的容貌,而有的民族却喜欢用“水”、“玉石”、“小动物”或其他自然物体来隐喻。

汉语中表男女相思和爱情的: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此处的借“晴”比“情”);谢榛的《四溟诗话》:“黄蘗向春生,苦日随日长。”又曰:“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又如:“桑蚕不作茧,昼夜长悬丝。”再如:“杀荷不断藕,莲心已复生。”有广东民谣云:“雨里蜘蛛还结网,想晴惟有暗中丝。”以“晴”喻“情”,以“丝”喻“思”;“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汉语中表亲情的:《子夜歌》:“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仰头看桐树,桐花特可怜;愿天无霜雪,梧子解千年。”《懊侬曲》:“我有一所欢,安在深閤里;梧桐不结花,河由得梧子。”《读曲歌》:“非欢独慊慊,侬意亦驱驱;双灯俱时尽,奈许两无由。”“十期九部果,常抱怀恨生;然灯不下炷,有油那得明。”(此“油”乃“由”之意)。

汉语中表示友情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西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南宋陆凯《赠范晔诗》)。

汉语中表女子容颜的:“浓妆呵,娇滴滴擎露山茶;淡妆呵,颤巍巍带雨梨花(乔孟符《扬州梦》)”;“桃脸儿通红,樱唇儿青紫,玉笋纤纤不住搓(《董西厢》)”;“面如满月尤白,眼似秋水还清”;“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出污泥而不染,婷婷净植”。

英文中的情感隐喻观:‘My lo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Robert Burns)’(我的爱人似已朵红红的玫瑰。);‘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Marry in haste, repent at leisure.’(匆匆结婚,慢慢后悔。);‘Where there is great love, there are always miracles.’(有爱,便会有奇迹。);‘At the touch of love everyone becomes a poet.’(每一个沐浴在爱河中的人都是诗人。);‘Life is the flower for which love is the honey.’(生命如花,爱情如蜜。);‘You make my heart smile.’(我的心因你而笑。);‘Love’s tongue is in the eyes.’(爱情的话语全在眼睛中。);‘Love without end hath no end.’(情绵绵,爱无边。);‘Marriage is a love-hatred relationship.’(爱之深,恨之切。);‘Where there is love, there are always wishes.’(有爱,就有希望。);‘In the very smallest cot there is room enough for a loving pair.’(哪怕是最小的茅舍,对恋人来说都有足够的空间。);‘It is never too late to fall in love.’(爱永不嫌晚。);‘With the wonder of your love, the sun above always shines.’(拥有你美丽的爱情,太阳就永远明媚。);‘Love is a fabric that nature wove and fantasy embroidered.’(爱像一方丝巾,用自然编织,用幻想点缀)。

5.隐喻修辞中的政治观与宇宙观

《易·乾·文言》中的“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就充分说明了汉学中的一种修辞观点。《论语》十四《宪问篇》云:“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左传》成公十年云:“《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汙,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礼记》三十二《表记篇》云:“情欲信,辞欲巧。”汉学中修辞强调“天人合一”,而西学往往天人二分,在基督教中上帝用语言创造了一切,上帝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可是亚当的子孙道德沦丧,违背了和上帝的契约,于是上帝引发洪水毁灭人类。英语里有很多反映这方面的习语,如‘Olive branch(橄榄枝)’象征和平,‘before the Flood’(指圣经诺亚Noah 时代的大洪水,现在用来比喻“很久以前”、“远古时代”)。

中国的佛教和西方的基督教都有被崇拜的超自然的对象(杨元刚,2008)。如《圣经.旧约》‘God’s stone grinds slowly but surely.’相当于汉语中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中国佛教的“天道”实质上是出自“人道”,汉语中的“天道酬勤”中的“天道”实际上就是人们说的“老天爷”,是人们对真理和美好愿望的一种诉求,其实最后落到“酬勤”两字上,也就是说需要“人为”的“努力”。而基督教中的‘The Lord, The Heaven, The Providence,The God’是西方人眼中极具宗教色彩的圣物。不过从从教的“原罪说”角度看,中西方文化也的确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对于人的归属,在《创世纪》(1:26-27)中说:‘Thou come from dust and shalt return to dust.(你赤条条的来,也将赤条条的去。)反映了两种不同宗教理念下的统一的原始宇宙归属观。

汉语中的政治宇宙观隐喻修辞

如刘大白《旧梦.泪痕》:“当菜花披着黄袍,称霸于绿野时,豆花不曾屈服,依然黑白分明。”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王之涣《出塞》:“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苦,白首方恨渎书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但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不显山,不露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吃柿子捡软的捏”;“天高皇帝远”;“打狗要看主人面”;“耳不听,心不烦”;“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看得破,带得过”;“人心不足蛇吞象”;“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法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不为五斗米折腰”等。

英语中的政治宇宙观隐喻修辞

如‘the Big Apple’(纽约);‘fig leaf’(源于《圣经》,喻指“遮羞布”);‘Palm Sunday (棕榈主日),Fig Sunday(无花果日)’均源于基督教。又如:‘God never shuts one door but He opens another.(天无绝人之路。)’;‘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人算不如天算;或谋事在人,成事在天。)’;‘a new broom sweeps clean.(新官上任三把火。)’;‘a storm in a teacup(出自18世纪法国哲学家和思想家

‘birds of a feather 孟德斯鸠,以为“小题大做,大惊小怪”)’;‘as slippery as an eel.(非常狡猾)’;

(一丘之貉)’;‘black sheep(害群之马)’;‘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出生名门)’;‘can’t have your cake and eat it(鱼和熊掌不可兼得)’;‘one bird in hand is better than two in the bush(多得不如现得)’;‘keep one’s feet in both camps(脚踏两只船)’;‘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涸泽而渔;杀鸡取卵)’;‘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做无米之炊)’;‘make the feather fly(引起争斗;跳动战争)’;‘motherhood and apple pie(无关痛痒)’;‘pull the strings(幕后操纵)’;‘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rob Peter to pay Paul (拆东墙补西墙;挖肉补疮)’;‘send one to Coventry(与某人断绝关系)’;‘sour grapes(源自《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和葡萄”的故事,指“把得不到的东西说得很坏”)’;‘turn swords into ploughshares(化干戈为玉帛;偃武修文;铸剑为犁)’;‘walk on thin ice(如履薄冰)’;‘wear two hats(身兼数职;身兼两个头衔)’等。

6.结语

汉语的俗语修辞从形式上看大多比较工整,用词精妙,音韵对称,节律有序。而英语修辞特点在于手段形象,借代较多,利用隐喻和夸张来达到其语用目的。英汉俗语修辞中隐喻的共同特征都是建立在自身的深厚文化背景基础之上,因此在欣赏其文学美学价值时,同时也欣赏了他们背后的灿烂文化,正好起到了‘kill two birds with one tone(一石二鸟,一箭双雕)’的效果,这正是我们研究英汉俗语修辞及其美学价值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pp: 62.

[2] 列维.布留尔[法].(丁由译).原始思维.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pp:150.

[3] 王一川.修辞论美学:文化语境中的20世纪中国文艺.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4] 徐鹏.修辞和语用:英汉修辞手段语用对比研究.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pp. 154.

[5] 杨树达.老清华讲义:中国修辞学. [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pp:001.

[6]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7] 阎文培.现代汉英俗俚语对比研究(第一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8] 张培基.习语汉译英研究(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浅谈文化负载词的隐喻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65293266.html, 浅谈文化负载词的隐喻意义 作者:张乐 来源:《科教导刊》2017年第17期 摘要在认知学领域,隐喻被认为是一个概念化过程,它构成了我们的思想和语言。词汇的文化内涵就是在隐喻式思考和联想中产生的。本文分类阐述了文化负载词汇的隐喻意义和隐喻理据,为词汇学习提供了新的方法。 关键词隐喻文化负载词隐喻理据 隐喻体现着语言中的文化元素,是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形式,更是 一种思考和行为的方式,人们的日常用语和行为都离不开隐喻,因此文化从很大程度来说是以一种隐喻的方式建立形成而成。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隐喻恰巧成为了传达文化信息的一个工具和方式。通过隐喻中的映射,让词汇具有了文化意义。因此,文化负载词与隐喻的联系不言而喻。 1文化负载词的定义 在英语语言中,一个词通常包含多个意思。根据英语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的研究,语义被划分为七类:外延意义(概念意义)、内涵意义、文体意义或社会意义、联想意义、感情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除概念意义和主题意义,其余五种统称为联想意义,因为他们都是人们使用语言时的情绪反应,是特定社会中的文化专有项。 因此根据以上研究,本文将文化负载词认为是在特定语言背景下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词汇,包含单词、谚语和习语。文化负载词汇的意义就是文化语义。 2文化负载词汇的隐喻意义 当人类祖先创造语言时,他们将自己所熟悉的东西重新赋予其语言符号,而随着人类认知的不断扩展,很难也不可能为每一个新出现的事物赋予一个新的语言符号。那么人类是如何赋予新事物其语义特征呢?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答案就是隐喻。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被视为是一种联想机制,它遵从人类认知的规律,即从近到远,从具体到抽象,从空间到时间。当了解一种新事物时,人们常会把己知的熟悉的特征转移到未知事物中,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到极致。显然,正是人类的共性创造出了隐喻的共有工作机制,不分地域限制。这也就是所谓的隐喻的普遍性。此外,由于生存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的不同,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不同的,这也体现了文化专有性。 以“head”为例,这个词的本义指人身体的一个部位,之后在隐喻的作用下,“head”用来指代其他事物的类似部位,并将其意义从具体实物映射到抽象领域。因此“head”一词意义丰富起

从隐喻看文化

从隐喻看文化:英汉俗语修辞审美观对比 张令千*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212) 摘要:英汉俗语的隐喻修辞对比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本文试图从无生物、有生物、爱情观和宇宙观的角度进行英汉隐喻修辞的对比,以求由一斑而窥全豹的修辞审美效果。 关键词:隐喻;俗语;修辞;审美观 A Culture Appreciation from the Angle of Metaphor: An Aesthetic Contract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olloquialisms Zhang Ling-qian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Ningbo University, Zhejiang, Ningbo 315212) Abstract:There are numerous ways and angles to contract Chinese and English metaphor. This paper tries to make a contrac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metaphors from the angle of nonliving matters, living matters, view of love and view of the world to fulfill the purpose of appreciating the beauty of metaphors. Key Words:metaphor; colloquialisms; rhetoric; aesthetics 中图分类号:HO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隐喻(metaphor)一词源于希腊语(metaphorn),意为‘a transfer of a meaning’,在汉语修辞学中它又被称作暗喻。陈望道先生(2010)在他的《修辞学发凡》中说过:“隐喻是比明喻更进一层的譬喻”。其实迄今为止所讨论的“隐喻”,“实际上是不同层面的语言现象”(徐鹏,2007)。传统修辞学主要将修辞看作是词汇的转用,故传统修辞学意义上的“隐喻”主要指词汇层面上的语言使用现象。“相互作用理论”则是在句子层面上讨论本体与喻体之间在词义上的相互迁移和相互影响。“认知隐喻理论”则从认知的角度将隐喻放置在文化层面上予以探讨,试图说明一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所独到的隐喻性的认知方式。“语法隐喻理论”似乎同样关注隐喻文化属性,但与认知隐喻理论不同的是,语法隐喻理论更多的是从语 *作者简介:张令千,男,湖南武冈人。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英语语言教育专业。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翻译学、教育学与心理学。

阐述隐喻的深刻内涵

阐述隐喻的深刻内涵 作者:白巧灵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1隐喻(Metaphor)基本含义及功能分析 Ametaphorusingconceptsisadescrip-tionofanobjectorevent,realorimagined,usingconceptsthatcannotbe.Theo bjectap-pliedtotheobjectoreventinaconventionalway,theobjectortheeventbeingd escribediscalledthetarget[1]。西赛罗[2]认为:“隐喻是明喻的简化形式,它被缩减成一个词。这个词被放到一个不属于它的位置上,却好象就是它的位置。”卡西尔将隐喻分狭义的隐喻和广义的隐喻两种:前者是指“有意识地以彼思想内容的名称指代此思想内容,后者是”基本隐喻“或根本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形式、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神话的以及语言的概念本身得以表达的条件”。亚里士多德[3]在《诗学》中定义隐喻是:“隐喻是通过将属于另外一个事物的名称用于某一事物构成,这一转移可以是从种到属或从属到种,或从属到属,或根据类推。”Lakoff等人对隐喻的解读:“隐喻在日常生活中,隐喻是无处不在的,不但在语言表达中,而且在思维和行动中。人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是隐喻性的。”“隐喻”顾名思义就是不明显的比喻,亦称“暗喻”;在功能上,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它更是思维的问题;在结构上“,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即始源域(喻体)和目标域(本体)之间的映射。隐喻的理解就是两域之间的语义迁移

常见的企业文化隐喻

1、老鹰文化 老鹰是所有鸟类中最强壮的种族,根据动物学家所做的研究,这可能与老鹰的喂食习惯有关。老鹰一次生下四、五只小鹰,由于它们的巢穴很高,所以猎捕回来的食物一次只能喂食一只小鹰,而老鹰的喂食方式并不是依平等的原则,而是哪一只小鹰抢得凶就给谁吃,在此情况下,瘦弱的小鹰吃不到食物都死了,最凶狠的存活下来,代代相传,老鹰一族愈来愈强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公平」不能成为企业中的公认原则,企业若无适当的淘汰制度,常会因小仁小义而耽误了进化,在竞争的环境中将会遭到自然淘汰。 2、螃蟹文化 企业中也应该留意与去除所谓的「螃蟹文化」。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篓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去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它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结果是把它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出得去。企业里常有一些份子,不喜欢看别人的成就与杰出表现,天天想尽办法破坏与打压,如果不予去除,久而久之,企业里只剩下一群互相牵制、毫无生产力的螃蟹。 3、青蛙文化 故事是这样的:将一只青蛙放在大锅里,里头加水再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约略可以感觉外界温度慢慢变化,却因惰性与没有

立即必要的动力往外跳,最后被热水煮熟而不自知。企业竞争环境的改变大多是渐热式的,如果管理者与员工对环境之变化没有疼痛的感觉,企业最后就会像这只青蛙一样,被煮熟、淘汰了仍不知道。 4、土虱文化 为了增加组织的战斗活力、延续企业的生命力,领导者可以在企业中安排一些「土虱」。喜欢钓鱼者都晓得,如果把鱼钓上来超过个把个小时,放在篓子里的鱼儿往往奄奄一息,所以擅长钓鱼者经常在鱼篓里放一尾土虱,由于土虱生性喜欢攻击身边的鱼,鱼群必须持续跳、躲、闪以避免其攻击,因此即使经过数个小时,钓上来的鱼还是活得很新鲜。企业里一片和谐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若有人能适当地扮演土虱,刺激取样成员的生存力,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不过鱼与土虱的比率一定要抓好,否则反易弄巧成拙。 5、猴子文化 提到企业变革,另外有一个四只猴子的寓言。科学家将四只猴子关在一个密闭房间里,每天喂食很少食物,让猴子饿的吱吱叫。几天后,实验者在房间上面的小洞放下一串香蕉,一只饿得头昏眼花的大猴子一个箭步冲向前,可是当它还没拿到香蕉时,就被预设机关所泼出的滚烫热水烫得全身是伤,当后面三只猴子依次爬上去拿香蕉时,一样被热水烫伤。于是众猴只好望「蕉」兴叹。几天后,实验者换进一只新猴子进入房内,当新猴子肚子饿得也想尝试爬上

_月亮_隐喻翻译研究_边立红

第10卷第3期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 ol.10 No.3 2009年6月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Jun.2009 “月亮”隐喻翻译研究 边立红,傅煊翔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76) 摘要: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具有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反映了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通过对比汉英两种语言中有关“月亮”隐喻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内涵,分析“月亮”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种种翻译形式,指出作为共同文化符号的隐喻翻译一方面应坚持文化特殊性原则,着力保持隐喻符号包含的民族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坚持文化普遍性原则,探讨隐喻可译性的文化基础。 关键词:月亮;隐喻思维;汉语;英语;文化内涵;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013(2009)03-0096-05 On the Translation of “Moon” Metaphors BIAN Li-hong,FU Xuan-Xi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Changsha 410076,China) Abstract: Metaphor,as a rhetorical device,is endowed with abundantly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a nation,but as a way of thinking it gives a reflection of the universal features of the human society. After an analysis of the semantic associations of moon metaphors and their cultural connotations both in Chinese and English,and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Moon” metaphors in literary works,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for metaphor translation as a universal cultural code the translator should hold a national position and aim to give a plentiful expression of the cultural information of the original version,and he should also hold a universal cultural position to explore the basis for translatability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Key words: moon;metaphoric thinking;Chinese;English;cultural connotations;national culture 月亮是人类最熟悉的自然现象,也是人类有史以来一直期望理解的自然事物。千百年来,人们激发自己的想象力,探索月亮的神秘空间,从人类社会早期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和月亮文化现实所关涉的心理感应中吸取灵感,通过多种修辞方式,例如,比喻、拟人、类比、转喻等,积累了丰富的有关“月”的隐喻表达形式,赋予了“月”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月亮是中外文学中出现频率很高的题材之一,也是反映民族独特的审美理念、文化概念差异和哲学思维最突出的现象之一。笔者拟通过对比中西文化中有关“月”的隐喻及其文化内涵,分析“月亮”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翻译形式。指出作为共同文化符号的隐喻翻译,要求译者一方面针对隐喻的文化内蕴展开分析,根据其目的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以最大限度保留其民族文化独特性,同时译者还须坚持文化普遍性原则,探讨异质文化间互译的基础,这种“和而不同”的翻译原则有利于保持文化间的平等交流与共融发展[1]。 一、隐喻与文化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最常见的表达形式是明喻和暗喻。亚里斯多德认为明喻是暗喻的扩充形式,两者的构成都是基于两类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是形状上、色彩上的相近,或是情景上的相似,或是思维过程之间的重叠。近年来隐喻研究者逐渐超越其语言层面,将其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心理现象,哲学现象,甚至政治现象。美国认知语言学大师莱可夫认为,隐喻是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其形成是人们的心理过程和社会文化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基于事物之间的联系方式和它们投射到人们头脑中的思维过程的相关与相似,认知语言学将类比、转喻、通感、拟人等修辞形式都置于它的隐喻研究之中。季广茂将隐喻置于文化诗学 收稿日期:2008-12-27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07C128) 作者简介:边立红(1966-),女,河南孟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隐喻和文化:第三章(概念隐喻理论)

隐喻和文化:第三章(概念隐喻理论)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隐喻和文化:第三章(概念隐喻理论)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隐喻,文化,第三章,概念,理论,隐喻,文化,第三章,概念,理,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综合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隐喻和文化:第三章(概念隐喻理论) 第三章概念隐喻理论我们为什么要把概念隐喻理论单独摘出来讨论呢?这是因为,这种理论最方便应用。不论用什么观点和理论来

谈论隐喻,最终都要借助概念来讨论它们。并且,概念隐喻理论与现代认知科学研究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概念隐喻理论已经是认知研究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以及组成部分。最重要的是,概念隐喻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基本隐喻”方面。基本隐喻具有元认知性。一旦深入到基本隐喻层面,大量的新颖隐喻就能得到最彻底的揭示,会令人耳目一新。虽然,也有不少人指出概念隐喻理论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它的解释力和实用性是有目共睹的。在实际的隐喻理解和分析中,概念隐喻理论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本章主要对概念隐喻理论做一下简要的介绍。第一节概念隐喻及其基理论发展一、认知隐喻研究的发展过程在西方,人们长期以来并没有关注隐喻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只是认为隐喻属于类比。到了二十世纪下半叶,人们逐渐关注隐喻和现实之间的关系。美国人类学家沃尔夫指出:隐喻是“真实的”。美国思想家派帕(1948)认为所有伟大的科学与哲学思想无不源于根隐喻,并在此基础上类推地构想和认识世界。当代解构主义哲学进一步挖掘了哲学的隐喻本性,认为“思维或曰主体实为隐喻中的隐喻、中心的隐喻”。当代隐喻的认知研究 在西方经历了大致三个发展阶段:1)以古德曼(nelsongoodman)为代表的康德主义“创造现实”(world-making)论;2)皮亚杰的“建构论”(constructivism);3)莱考夫—约翰逊的“经验论,也即概念隐喻论。“创造现实论”和“经验论”分别主导了前两个阶段的研究进程。二十世纪60到70年代,研究者致力于认证和辩护隐喻的认知价值,同时也探讨了若干可能的隐喻认知模式。古德曼在《艺术的语言》中宣称“隐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09年第4期总第24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9,№4 Serial №241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朱建新,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9-02-18(修改稿)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朱建新 (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 ichards &B lack 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 on 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 on 的“关联理论”。本文在论述这三种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 关键词:隐喻;认知研究;三种认知理论 A Study on the Cogn iti ve I n terpret a ti on of M etaphor ZHU J ianx in (Fo re ign L anguage D ep a rt m en t ,H ua iyin Ins titu te of Techno logy ,H ua i πan 223001) Abstract:Based on three main cognitive theories ofmetaphor,namely,Interaction Theory,ConceptualMetaphor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the pa 2per explores their motivations,ways and li m itations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Key W ords:metaphor;cognitive study;three cognitive theories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9)04-0018-04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 统,三是语言学传统。三种研究传统因为出发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修辞学家关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哲学家关心的是隐喻对思维的影响,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与词的组合、词的意义变化等联系在一起。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 (1936)&Black (1962)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on (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on (1995)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本文试图对这三种认知理论作一综述,并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和方式,以及它们阐释隐喻的局限性,以便我们能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1.Richards &Black 的“互动理论”与隐喻阐释 从人类的认知角度谈论隐喻的,最早可追溯到雪莱(Shelley )。雪莱说,“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严世清,1995)。但对隐喻的认知特征阐述得最明确、最系统的要首推Rich 2ards 。首先Richards (1936)引入了“本体”(tenor )和“喻体”(vehicle )的概念,认为隐喻就是由喻体和本体这两部分构成的。如在隐喻“a seed of hope ”中,seed 是喻体,hope 是本体。其次,他认为隐喻的含义来自于喻体和本体的相互作用。Richards (1936)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Richards,1936)。Richards 对隐喻的论 述,突破了修辞学将隐喻仅仅作为辞格来研究的局限,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理解的视野,奠定了其在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Black (1962)在Richards 观点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隐喻“互动理 论”。Black (1962)认为,“次项”(即Richards 所说的“喻体” )是一个语义联想集,它被当作是理解“主项”(即“本体” )的一个“透镜”(lens )或“过滤器”(filter ),隐喻的含义是“主项”和“次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对隐喻“Man is a wolf ”的理解:wolf 是一个可供联想的语义体系,听话人以此为“透镜”来认识man,从而突出了wolf “凶猛”这一普遍认同的含义。于是wolf 和man 两者相互作用,听话人在头脑中重塑对man 含义的理解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wolf,从而理解了“Man is a wolf ”的隐喻含义。总的来说,隐喻“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把隐喻次项的联想含义应用于主项,因此可以认为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因而是一个认知问题。(参见林书武,1997) Black (1997)的“互动理论”后来发展成为隐喻的语义观的基本理论。他(1997)认为,隐喻是一种述谓现象(predication ),其表达形式是句子,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词语;隐喻是在做出一项陈述,而不仅仅是对一个实体的重命名。这样,Black 就将隐喻从词语层次提升到了句子层次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来考察,这一转变也将隐喻纳入了篇章的认知范畴。隐喻的语义观利用语义特征来阐释隐喻。该理论认为,隐喻违反了语义的“选择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 ),是一种语义异常现象(semantic anomaly )。如:The stone died .通过义素分析,发现stone 具有以下语义特征:physical object,natural,non 2living,mineral,concreted 。die 具有如下语义特征:processwith result,namely,that some living entity x ceases to be living (Levinson,1983)。很显然,此句并不是

隐喻意义的取象与文化认知

2000年7月 第32卷 第4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bimonthly) J uly2000 Vol.32No.4隐喻意义的取象与文化认知Ξ 温州师范学院 马清华 提要:传统上把比喻意义归入修辞研究的范围。https://www.360docs.net/doc/165293266.html,koff(1987)、K veses(1990)等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比喻意义,开辟了一个新方面。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隐喻意义的取象观点,指出各种语言取象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文章着重探讨导致取象差异的文化和认知方面的原因。 关键词:隐喻意义、取象、文化、认知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429(2000)04-0267-7 一、引言 语义研究应该包括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的研究,但传统上把后者归入修辞研究范围。贾彦德(1986,1992)、石安石(1994)从传统语义角度对比喻意义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新意,但基本上仍属于描写语义学的范畴,没有触及比喻意义的形成及其解释。Lakoff(1987)属于认知语义学范畴,从身体经验的角度解释隐喻意义(比喻意义的一种)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一个新方面。K veses(1990)研究Emotion Concepts(情感意念),并着重研究喜怒哀惧这四种基本感情的隐喻表达。隐喻有时也译作比喻,这里从之。林书武(1998)分析了英、汉语关于“愤怒”的概念隐喻,指出前者最主要的概念隐喻是“AN GER IS FIRE”(愤怒是火),后者最主要的是“愤怒是气”。这是解释语言学运用于语义研究的一种尝试。但是林文到此为止,至于英汉两种语言为何有此差别,则没有说明。隐喻表达法的一般形象模式叫做取象。英汉隐喻意义的取象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是很复杂的。本文即讨论不同语言的隐喻意义为何有不同的取象。 二、隐喻意义取象的异同 11相同点 被作为对象叙述或描绘的感情叫“对象感情”,被说话人附加在话语上的感情色彩叫“说话人感情”1,只有对象感情才可抽象为意念。感情意念的隐喻表达法涉及感情意念的取象。感情意念的理据常带有较强的形象性,故叫取象,它由表情体和体态两部分组成。表情体指参与表情线索的躯体(如眼、牙、脸、头、颈、口、胸、腹、腰、身、手、足、肝、肠、肺、胆、心脏)、躯体形态(如皱纹、酒窝)、体液(如血)、体毛(如眉、发、须)、分泌排泄物(如泪、尿、屎)、精神(如魂、魄、心灵)及其它跟感情活动有关的事物。体态指表情体的动作(如抖、跳、叫、咳嗽、笑、哭等)与情状(如热、甜、痒、轻、醉、晕等)。如喜悦意念的取象有[口/开][眼/眯][泪/流]等,[ ]内为取象,/线左是表情体,/线右是体态2。 Lakoff(1987)的“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理论认为,在起点领域和目标领域间有一系列存在的(ontological)或认识的(epis2 ? 7 6 2 ? Ξ本文的写作得到林书武研究员的悉心指导,特致由衷的谢意。

隐喻和文化:第三章 (概念隐喻理论)

隐喻和文化:第三章(概念隐喻理论) 第三章概念隐喻理论我们为什么要把概念隐喻理论单 独摘出来讨论呢?这是因为,这种理论最方便应用。不论用什么观点和理论来谈论隐喻,最终都要借助概念来讨论它们。并且,概念隐喻理论与现代认知科学研究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概念隐喻理论已经是认知研究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以及组成 部分。最重要的是,概念隐喻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基本隐喻”方面。基本隐喻具有元认知性。一旦深入到基本隐喻层面,大量的新颖隐喻就能得到最彻底的揭示,会令人耳目一新。虽然,也有不少人指出概念隐喻理论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它的解释力和实用性是有目共睹的。在实际的隐喻理解和分析中,概念隐喻理论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本章主要对概念隐喻理论做一下简要的介绍。第一节概念隐喻及 其基理论发展一、认知隐喻研究的发展过程在西方,人们 长期以来并没有关注隐喻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只是认为隐喻属于类比。到了二十世纪下半叶,人们逐渐关注隐喻和现实之间的关系。美国人类学家沃尔夫指出:隐喻是“真实的”。 美国思想家派帕(1948)认为所有伟大的科学与哲学思想无不源于根隐喻,并在此基础上类推地构想和认识世界。当代解构主义哲学进一步挖掘了哲学的隐喻本性,认为“思维或曰主体实为隐喻中的隐喻、中心的隐喻”。当代隐喻的认知研究

在西方经历了大致三个发展阶段:1)以古德曼(Nelson Goodman)为代表的康德主义“创造现实”(world-making)论;2)皮亚杰的“建构论”(constructivism);3)莱考夫—约翰逊的“经验论,也即概念隐喻论。“创造现实论”和“经验论”分别主导了前两个阶段的研究进程。二十世纪60到70年代,研究者致力于认证和辩护隐喻的认知价值,同时也探讨了若干可能的隐喻认知模式。古德曼在《艺术的语言》中宣称“ 隐喻可以视为一种改变观察世界万物的模式”。波普尔(Karl Popper)指出人类根据某些“内在先天的预期”隐喻地映射现实,并通过试误筛选(trial-and-error elimination)获取外界知识。利科提出分裂指涉“悬搁”论,强调隐喻是“指谓”与“命名”相争的产物,认为与“情感”、“想像”结下不解之缘的隐喻同时具有间接指涉现实、“内化”(interiorize)思想和重新描述世界的功能,隐喻的意义即在于否认“意义”(sense)与“表达”(representation)之间的固有划分而突破旧有范畴、建立新的逻辑联系。奎因指出“隐喻的要义即通过类比方式创造性地向外扩展”。对隐喻认知机制与原理成系统的有效的研究是由两个美国人共同完成的。1980年,隐喻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其标志是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莱考夫和约翰逊两人合作著成的《我们赖以生存了隐喻》。在书中,他们比较系统地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该理论一面世,就引起了世人强烈关注,也在隐喻研究领域引发了革命性的变革。二、

隐喻作为一种文化特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隐喻又堪称是语言的精华,因而隐喻在体现语言的文化特征方面,比之其他语言成分,就更具有典型性。 隐喻的文化特色,无不与其丰富多彩的来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中英两国不同的地理环境都有不少反映其特点的隐喻,两国独具特色的文学作品也产生了大量的隐喻;两个民族各自的生活习惯、思维观念,亦无不反映在生动、形象、活泼的隐喻中。有时两个民族相似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认识,使得一些隐喻表现出某些相似的文化特征。 语言是跨文化交际中最主要的手段。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难免不遇到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隐喻及其应用、翻译问题。隐喻翻译实际上是如何在译入语中处理由译出语的隐喻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文化特征的问题。 传统语言学将隐喻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近期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不仅是语言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概念的。 3.话语理解各层面的隐喻认知 3.1 词汇层面 词汇是语言的载体和具体体现,是话语构成的基本要素,也是话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 词语的隐喻义可分两种:一种是在生活中灵活应用而生成的;一种是语言中已经广为接受的隐喻意义,是较为固定,为人的习惯思维。例如,我们谈论“钱”时常会用到“水”的相关用语。如“水流(current)”,可喻指“流通的货币”;“结冰(freeze)”到了货币概念域则喻指“(资产)冻结”,同时可对应的还有“融化(melt)”,映射到货币概念指“换成现金”;deposit在“水”这个概念域指“沉积”,映射到货币概念域指”资金沉积,存钱”;draw可意指“抽水”,也可喻指“取钱”。“水”是人们所熟知的概念,对于描述水的一系列概念,人们不会感到陌生。当通过隐喻思维与货币概念的相关方面联系在一起时,在理解前概念的作用下,要理解后面的货币概念相关词汇就不再是难题。 “You chicken!”he cried ,looking at Tom with contempt.”中chicken指鸡,在中国是受欢迎的动物,但在国外就不一样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在国外变成一个贬义词,意指“胆小怕事的人”“You chicken!”he cried ,looking at Tom with contempt.”你这个胆小鬼!”他轻蔑地看着汤姆道。在翻译时考虑到文化背景,则不会出现语用失误,否则会笑话百出,贻笑大方。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世纪80年代,对隐喻的认知研究有了飞速的发展,系统论述隐喻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Lakoff、Johnson、Turner(1980,1987,1989)等。其中Lakoff 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揭示了隐喻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尤其是他们合著的Metaphor We Live By(1980)一书成为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里程碑(Taylor,1989:130)。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思维和行动所依据的日常概念系统,其本质基本上是隐喻性的”(1980:3)。他们对隐喻下了一个宽泛的定义,即“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一类事物”(1980:5)。由此可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还是一种认知现象,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人类感知世界、形成概念的重要手段。 Lakoff和Johnson所建立的概念隐喻理论强调人们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义理解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经验主义的语义观。他们认为,隐喻可以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Lakoff和Johnson 指出,“我们的许多概念系统是由隐喻构建的”(1980:147)。这种隐喻式推理一是基于人的经验,二是基于具体到抽象域的投射,即从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投射。他们认为,人类有能力将一个概念域隐喻性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从而建立起不同概念域之间的相互联系,而这种联系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相似联想。正是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投射,词汇发展了其不同的义项,产生了许多隐喻含义。如:hot一词,其本义是“感觉热的”,通过隐喻影射产生了“辣的”、“热情的”、“兴奋的”、“热门的”等含义(转引自赵艳芳,2001:120)。人类在创造新的语义范畴的同时,也发展了其自身的隐喻思维能力。Lakoff(1987)认为这种隐喻模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它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 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具体概念为源域向其它认知域映射而获得抽象意义的认知方式揭示了人类思维和语言表达之间最本质的联系,他们特别强调认知主体(即人)在隐喻理解中的积极作用,认为它是隐喻理解不可缺少的因素,但同时也忽略了语境对隐喻理解的制约作用,因而无法对隐喻影射的多层含义作出选择(王寅,2001:315)。

鲁迅笔下的文化隐喻

鲁迅笔下的文化隐喻——希望与平等 ——浅谈《阿Q正传》和《祝福》的象征意蕴摘要:象征手法是作者用来间接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的最重要方式之一,而意象所能代表的意蕴却随着时代以及读者的变化而产生着不同的文化含义。鲁迅先生在身处那个时代,以笔代枪,用自己简明而又犀利的语言表达着对于整个时代的深刻批判,而其笔下的作品、人物及意象也在整个时代的思想文化潮流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以一个当代人的视角,通过鲁迅先生的作品深刻感悟。 关键词:鲁迅作品文化隐喻象征平等希望 象征手法之运用,主要来源于《诗经》中的“比”、“兴”之辞。《楚辞.橘颂》就是通篇运用比兴手法的古代名作。此后在诗歌、散文中成为常见的手法之一。它一般用来赞颂美好的事物,体现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但有时也可用来讽刺丑恶的事物,抨击不合理的现象,它既可以通篇运用,作者并不点明,而由读者自己去体会象征的含义,也可以只用于某些章节片段,由作者直接点明象征的含义。 而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便是鲁迅先生笔下的象征手法应用。在鲁迅先生的作品当中,使用最严格也最平常的便是象征手法。在鲁迅先生的笔下,象征手法的应用:一方面,从文本自身留给读者更多的空白与残缺,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在文本与读者思想上带来了很多不平凡的阻隔与障碍,而这些障碍残缺却恰到好处的使作品的思想含义更加深刻;另一方面,象征手法因其强大的召唤力量,使读者在自觉已进

入作者所设迷宫的情况下,还愿意不断地去对迷宫当中所存在的秘密与结果进行探索,还引以为乐趣! 鲁迅先生使用象征,其最透彻便以《狂人日记》为至尊,而后的很多短篇小说如《药》、《长明灯》,也都是带有浓郁语言色彩的象征之作。《野草》更是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心理象征的最成功的杰作”。 只是,今天,作者更愿意以被公众所熟知的《阿Q正传》和《祝福》作为一个切入点,对鲁迅文本当中的象征意象及其意义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比较,以期能够正确理解鲁迅笔下所运用的各种意象或形象的象征性。鲁迅,出生在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里,所以其对社会所存在的人情冷暖不但了解得比一般人更加深刻,并且比一般人了解的更加透彻。而其笔下的每一个人物,乍看上去似只代表个体,却又真实的反映着当时凌乱的社会,对于底层人民的压迫与摧残;当然,这并不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斗争,而更像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人性的践踏与摧毁。阿Q死了,祥林嫂也死了,他们不仅仅是死在了那个摧毁人性的社会,更是死在了自己给自己所设定的所谓的“社会平等和希望”当中。 《阿Q正传》当中的吴妈和《祝福》当中的阿毛就是实际意义上两文当中的阿Q和祥林嫂自己给自己设定的一个理想的“社会平等”或“平等的社会”的希望,然而,他们都被那个社会和所谓的伦理纲常给抛弃了,可是这被抛弃和残害的却是阿Q和祥林嫂心中所追求的希望社会赐予的平等与生命的希望象征。所以,今天我们也就

浅析隐喻的文化认知功能

浅析隐喻的文化认知功能 【摘要】本文简单地介绍了隐喻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向,着重分析了隐喻和文化相互依存的关系—隐喻反映、构成文化,并传承、丰富文化。隐喻作为人的思维和认知的重要工具,是人们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符号的使用活动。 【关键词】隐喻修辞认知文化 一、关于隐喻 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二十世纪以前对隐喻的研究主要有两种基本理论: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人物的古典派隐喻理论和以格勒律治为代表的浪漫派隐喻理论。前者认为隐喻只是语言的―附属物‖、―装饰品‖、―佐料‖而已;后者认为隐喻使人们想象力在语言层面上的体现,故与语言密不可分。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发展,隐喻理论出现了隐喻的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和符号学等方向的研究,指出隐喻不仅仅只是一种修辞手段或语言现象,而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是人类认知过程的重要参与者。 隐喻的发展史告诉我们,隐喻主要有两大主要功能:修辞功能和认知功能。而隐喻在反映并构成人类认知的同时,和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二、隐喻的文化认知功能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还是一种思维现象,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体现。所以,隐喻的使用是一种文化行为。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能够在不同范畴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运用原有的概念与语言符号体系去了解和把握新的事物或概念,这种用一个思维领域对另一个思维领域概念化的认知方式就是认知隐喻。认知语言学还认为,隐喻是意象图式的转移。意象图式是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的认知的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而这种组织结构的出现和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心理学认为,行为是只有机体在特定环境影响下所产生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而文化行为主要指人们负荷着一定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一定的文

隐喻文化

1泰国国王:泰国最高权力机关的范畴,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君主立宪制) 2日本庭园:依循日本神道、佛教或禅宗中自然与人的关系之哲学所创造的庭园。普遍具有简单、不对称设计的特色,以修剪过的常绿树为主,通常包括桥梁、岩石、踏脚石、有耙纹的砂砾地以及石灯笼,以营造一个用来冥想和沉思的环境。 3贝多因珠宝:在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族部落穿戴和制作的珠宝。珠宝几乎常常是银制的,用绿松石,有时用略带红色的石头。宝石有独特的形式和风格,常用链,珠子,频繁的钟声和有关古兰经的东西装饰。首饰设计图案渗透伊斯兰教。 4土耳其咖啡馆:智慧的殿堂,土耳其咖啡馆相当于一种社会机构,让大家会面交谈,喝着传统的咖啡,讨论当今的热门话题。 5巴西桑巴舞:在全世界人眼中,桑巴舞是巴西的国舞,代表着热情及多种族族群的艺术溶合,嘉年华会更是巴西人最重要的节庆,但巴西人对待桑巴舞,就不如异国人对待桑巴舞那么崇高了,因16世纪黑奴引进时,他们所带来的黑人舞蹈是桑巴舞的雏形,因跳时身体有磨擦被列为“不入流”、“粗野”的舞蹈,属于低下阶层的,甚至当时殖民总督下令禁跳,再者,巴西政府对桑巴舞有卓越贡献的人并无奖励,对桑巴舞有历史性之事及物也未予以重视。故在20世纪初之前的年代,巴西人如跳桑巴舞就被视为游手好闲、无赖等之辈,有时警方也会制止。但在另一方面,原黑人的舞蹈具有宗教性、文化性的层面意义,因加入了巴西土著及欧式舞步,演变成多族群性的共同舞蹈,又其所用的敲打式乐器所散发出的豪迈,深深打动人心,而舞蹈的挑逗性与律动性,对巴西占大部份人口的中下阶层而言,代表着是对现实社会不满情绪的舒散,是男欢女爱的媒介,也是打发时间的休闲娱乐,更是庆典节日狂欢的工具,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而在近四、五十年间国际社会接纳桑巴舞后,桑巴舞的地位才在巴西国度里向上提升,不过巴西仍未将其列入高尚艺术之厅。 6波兰的乡村教堂:92%以上的人信仰罗马天主教。 7韩国泡菜:发酵食品,在韩国的饮食文化中有重要的意义 8瑞典的stuga(指小房子):一个典型的瑞典民居,属于约翰纳尼尔森家族。它的的外观形势在全国很普遍。现在纳尼尔森家族放了很多祖传的东西在那所房子里。 9芬兰桑拿浴室:有1200多年的历史。全国很多私人公寓里都有。 10丹麦圣诞午宴:圣诞节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次体验丹麦传统美食的形式。从11月中旬,圣诞开始,普通丹麦午餐是变成了圣诞午餐。准备了丰盛的菜肴,从开始到结束。 11德国交响乐:交响乐(SYMPHONY)又称交响曲。是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鸣奏曲(奏鸣—交响套曲)。交响音乐主要是指交响曲、协奏曲、乐队组曲、序曲和交响诗五种体裁。在交响乐的发展中,18 世纪中叶,德国曼海姆(德国南部的文化中心)乐派的作曲家们,以一系列积极而富有创新性的创作,使交响乐的基本形式得以进一步的完善。巴赫、亨德尔、贝多芬、舒曼、勃拉姆斯……许许多多不朽的音乐名子都来自德国大地。德国柏林交响乐团成立于1952年,在欧洲享有卓越盛誉,常驻德国著名的艺术殿堂柏林音乐厅,每年各季上演的近百场音乐会,除了古典浪漫传统曲目外,还包括一些现代音乐大师的音乐作品。柏林交响乐团被誉为“古典音乐皇冠上的珠”,被誉为“高雅与严谨相融,睿智与浪漫相拥”,在欧洲成功奠定了乐团华丽端庄和现代气息的独特艺术风格。 12爱尔兰对话:爱尔兰一般喜欢直接的目光接触。人们谁避免目光接触也许不会被视为值得信赖的。爱尔兰人热情健谈。爱尔兰人喜欢批评自己,但他们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 13加拿大双肩背包和国旗:双肩背包上有加拿大国旗,表示人们因身为加拿大人而自豪。 14法国葡萄酒:世界公认第一 15美国橄榄球:冲撞型运动,装备贵。美国统一的象征,因为它把各种各样的人团结在一起。 16传统的英式建筑:英式建筑的主要特点是繁琐的造型。英国人追求的是艺术感强烈的建筑物。他不想德国的现代主义建筑。他的建筑风格有很浓的教堂气息。给人一种庄重,神秘,严肃的感觉。建筑物中采用很多曲线造型来体现艺术之感,和装饰作用。古代英式建筑一般是采用石砌和木造。 17马来西亚的Balik Kampung;朝圣之旅。因为这个节日时间长,它所涉及的人不仅仅只有穆斯林。朝圣之旅中多有人员伤亡。 18尼日利亚市场:尼日利亚统一的象征。帮助人们了解尼日利亚的多元文化。传统的市场创造了今天的尼日利亚中产阶级社会。市场的旅游和地方特色使不同传统和文化得以平衡。 19以色列的基布兹、莫沙夫、莫沙瓦:在以色列,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三种形式的定居地,它们都是在二十世纪初发展起来的,即:基布兹、莫沙夫和莫沙瓦。基布兹是一种集体农庄性质的定居地,在那里,所有的成员共同分享生产资料及劳动成果;莫沙夫是一种社区合作组织,一种由独立的家庭农场组成的合作定居地;莫沙瓦是由个体农民组成的集团,他们就地组织自己的产品市场,进行农资交易。莫沙夫如今已经成为以色列最流行的农业社区模式,莫沙夫生产了全国近一半的粮食,其产品占全国农业出口的50%。当前,许多发达国家的农民在工业化的压力下,被迫离开他们的土地,可是以色列莫沙夫正给该国的农民带来丰厚的收入和较高的生活水平。莫沙夫模式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关注。 20意大利歌剧:高雅艺术。歌剧虽最早诞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却于17世纪时,在罗马大放光彩,而今天仍流行于西方世界。在罗马的娱乐中,也自然少不了令意大利人骄傲的歌剧,罗马歌剧多以神话故事、名家名篇为主,极负美感的咏叹调,轻吟低沉的宣叙调,演员华丽的衣饰、高亢的嗓音,让人沉醉于美的世界而不知时日。在重大节日期间,许多歌剧院都会推出免费的歌剧演出,以示庆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