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萎缩、脑动脉硬化的中医治验 中华名老中医夏远录医案医语选

脑萎缩、脑动脉硬化的中医治验 中华名老中医夏远录医案医语选

脑萎缩、脑动脉硬化的中医治验

湖南名老中医夏远录医案医语选

【医语】脑萎缩为脑的退行性病变。常伴脑动脉硬化。以头晕、目眩、耳鸣、腰酸膝软、四肢麻木、走路不稳为主要症状。中医认为是肾虚精髓不足,血瘀挟痰阻络。治疗当以补肾充髓,化痰行瘀。

【医案】周某。男,65岁。就诊时自述头晕,全身麻木,走路不稳,曾在多家医院治疗,疗效不佳。现头晕昏沉、神倦,走路不稳、需人扶持,四肢麻木。

夏远录教授察其舌暗红苔臼,脉细,双尺沉无力。

颅多普勒报告显示脑动脉硬化,头CT报告脑萎缩。

诊断其属肾虚髓海不足,痰瘀阻络。

给予补肾充髓,化痰行瘀治疗。

方剂:熟地、山茱萸、山药、淫羊藿、菟丝子、巴戟天、威灵仙、白术、泽泻、水蛭、北细辛等加减治疗。并服血府逐瘀丸。

治疗半年余,头晕、肢麻消失,走路平稳。

案例式医案医话精粹-金实

金实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医案浅析 039011129 金实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江苏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首席学科带头人,江苏省名中医。金实教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擅长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疑难病。学术上注重学习经典,提倡衷中参西,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致力于理法方药的研究。笔者在实习期间有幸跟师学习抄方1月,现撷取金实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一则,结合金实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进行浅析。 医案: 孙某,女,50岁,盐城人。 初诊:2015年10月20日。主诉:膝关节肿痛1年。患者膝关节肿痛,左膝为著,患处有热感,活动时加重。近来出现指、腕关节疼痛,晨僵至下午,食纳可,夜寐尚可,大小便正常,舌质红,苔苔黄腻,脉细。查体:膝关节压痛,肤温偏高,指关节肿胀压痛。辅助检查:CRP:38.45g/L,RF(+),ESR10mm/h。MR:左膝轻度退变,膝关节滑膜及关节囊增厚,内侧半月板均退变。 处方:痹痛方+独活12g,川牛膝10g,白芍20g,丹皮10g,桂枝10g,玄胡15g,黄柏10g,连翘15g,制附片10g,炒苡仁30g,砂仁(后下)4g,共14剂。扶他林1支外用。 二诊:2015年11月6日。药后关节疼痛好转,无热感,晨僵扔明显,纳可,有时胃痛,苔脉同前。 处方:10.20方去丹皮、炒苡仁,加陈皮6g,雷公藤10g。共28剂。 三诊:2015年12月8日。经治疗,患者手指腕关节疼痛晨僵基本消失,仅天气变化偶有不适,膝关节已不肿,灼热感消失,活动后仍痛,两肩关节隐痛,纳可,便调,苔脉同前。辅助检查:血常规(-),ESR10mm/h;肝肾功能:AST20U/L,ALT16U/L,CCP0.6,AKA(-)处方:10.20方去丹皮、炒苡仁,加陈皮6g,白豆蔻(后下)5g,雷公藤10g。共28剂。 (注:痹痛方:防风15g,白芷12g,威灵仙20g,蜈蚣3条,甘草6g;功效:祛风通络止痛。) 按语: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明确,关节肿痛1年,属于中医“痹症“范畴。痹痛方中,防风味辛、甘,性微温,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白芷味辛,性温,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威灵仙味辛、咸,性温,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蜈蚣味辛,性温,搜风通络;与甘草配伍,缓急止痛。诸药合用,病邪除,气血畅,疼痛自止。初诊时,患者肤温高,舌红苔黄腻,热象较重,取牡丹皮、黄柏、连翘等清热凉血,取清热通络止痛之意;桂枝疏风解肌通络;下肢、手指关节又有肿胀疼痛,加用独活、牛膝引经下行。二诊时,患者胃感不适,予陈皮行气健脾;患者久病不愈,邪气入络,络脉瘀阻,取雷公藤理气活血,散结通络之功。三诊时患者疼痛缓解,原方巩固。 后患者关节疼痛缓解,触痛减轻,重回信心,行动已无大碍,肝肾功能正常,血沉,CRP 基本正常,长期门诊治疗,随访1月,病情尚稳。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病理为滑膜炎。临床主要表现是关节肿胀、疼痛、晨僵等,属中医学痹证范畴。金实教授指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因素当紧扣风、寒、湿、热、痰、瘀六端,特征如下:风邪,“风为百病之长”“风者,百病之始也”,发病快、变化多,疼痛游走并遇风加重;寒邪,易伤阳气、凝滞收引筋脉,易表现为冷痛、拘急;湿邪,阻遏气机,凝滞血脉,常表现为漫肿酸痛麻木;热邪,雍滞筋脉,病变部位出现红肿、灼热,疼痛;RA病久,往往多痰多瘀:肿胀局限、皮下结节为痰;关节刺痛、僵硬、局部瘀斑为瘀。取《金匮要略》

用按摩治疗失眠和湿疹的小医案 原创 2016-02-23

用按摩治疗失眠和湿疹的小医案原创2016-02-23 用按摩治疗失眠和湿疹的小医案原创2016-02-23 懒 兔子懒兔子今天摘录的,是两位读者发给我的自己亲手治疗失眠和湿疹的医案,为什么选择这两个,是因为它们治疗的方法都非常简单。中医一直强调“大道至简”,这两个医案算是比较典型的案例吧。(一)失眠这位有爱的小朋友讲的书,就是我曾经在文章中推荐过的杨奕奶奶写的《手到病自除》。(这本是3,前面的1、2册写得也很好)杨奶奶的东西自成一套体系,用的理念就是:脚底是一个身体的全息反射区,什么病都可以通过脚底按摩进行治疗和控制。我很同意她的治病思路,中医有很多种治疗方式,我们都应该了解一些,可以在不同的时候有多种选择。她的书里基本涵盖了大部分的常见病治疗方法,操作也比较简单,值得拥有。如果从六经辨证上看,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在没有能力准确辨证的情况下,试试杨奶奶这个脚底通用的按摩法,说不定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呢。(二)湿疹首先,科普一下“曲池”和“血海”这两个穴位哈。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主治疾病:咽喉肿痛,牙痛,目赤痛,瘰疬,瘾疹,热病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高血压,癫狂。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肺主皮毛,所以对于皮肤病,点刺大肠经上的穴位也很有效。所谓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

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会合于脏腑的部位。其临床应用,《难经·六十八难》曰:“合主逆气而泄。”指合穴主要用于六腑病症。根据季节有“冬刺合”。血海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又称为”百虫窝“。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妇科病;隐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肤病;膝股内侧痛。那它为何又称为”百虫窝“呢?意思是指,这个穴位的气血物质,特性为湿热。因为脾的五行为土,这个穴位又很湿热,所以特别适合百虫的生产和繁衍,故称”百虫窝“。另外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身体有时候痒的像有一百只虫子在爬,因此所有的痒证都可以用这个穴位进行辅助治疗。血海,顾名思义是血的聚集之处,血气最旺的地方,所以用它来治疗血分有热的湿疹疗效显著。从作者的病情来看,他应该是热在大肠经,而且热入血分,大肠经循经脖子,所以脖子爆发的湿疹最为厉害,按摩治疗的效果也最好,但是为何脚踝治疗效果一般,这个问题我也不是很明白,所以如果有经络专家看到此文,还请写评论留言,我也好节选出来供大家学习。感谢。我个人觉得这个方案可以坚持下去,说不定还能防止复发。温馨声明:亲爱的朋友们,从今年开始,为了提高每篇文章的质量,也为了留出充分的时间让懒兔子继续学习,把更多更好的中医知识分享给大家,懒兔子文章固定更新改为周一、三、五。周二和周四会有不定期的医案分析,或者漫画插播。所以希

老中医医案记录整理

老中医医案记录整理 医案记录 姓名:胡某性别:女年龄:79岁 民族: - 文化程度: - 籍贯: - 职业: - 婚姻状况:已婚 初诊时间:2015.4.5 主诉:间断性恶寒汗出多年,再发半月余。 现病史:每稍感风寒即觉畏寒,夜间汗出,常服一般治感冒药物如清热解毒口服液、感冒通等无效,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半月前因受凉再次出现上述症状,经输青霉素、清开灵注射液等无效。现症:恶寒,低热,夜间汗出,乏力。舌边尖红,舌苔厚腻微黄,脉弦紧。 既往史(药敏史):40年前曾患疟疾 辅助检查:体温37.5℃。血常规:WBC 5.2×109/L,N0.65,L0.35。辨证分析:风寒袭表证 中医诊断:感冒(太阳少阳合病) 西医诊断:病毒性感冒 治法:和解少阳,解表温里。 方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 柴胡15g,黄芩12g,桂枝10g,白芍15g,干姜10g,煅牡蛎30g,花粉15g,常山15g,茵陈20g,金银花20g,连翘20g,甘草10g。3剂,水煎服。

复诊:目前精神尚可,服药平和,畏寒减轻,汗出减少,仍感乏力。舌尖红,苔厚 腻微黄,脉弦细。以上方加黄芪30g,白术10g。3剂,水煎服。 心得体会:脾肺气虚,稍感风寒即觉畏寒,夜间汗出,低热,常服一般治感冒药物,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伴乏力明显。既往治疗大多为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品,致使太阳之邪内陷,少阳枢机不利,又有内陷太阴之势。《伤寒论》原文提出:“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历代医家均认为该方是治疗少阳兼水饮的方剂。《伤寒论》中认为少阳为半表半里,是表里传变的枢机,不仅是表证传里的枢机,也是三阳病传入三阴的枢机。 签名: 年月日 指导老师点评: 签名: 年月日 医案记录 姓名:郭某性别:女年龄:51岁 民族: - 文化程度: - 籍贯: - 职业: - 婚姻状况:已婚 初诊时间:2015.5.15 主诉:咳嗽10余年,伴大便稀。

何任名老中医经验集(精)

何任-中医瑰宝苑-中医经典,中医名著,中医古籍,中医珍本,医案、医论、医话,脉法、脉诀,针灸,经方、偏方、秘方,民间中医中医瑰宝苑名老中医经验集卷一 何任名老中医经验集目录 研究《金匮要略》半个世纪的何任 何若苹整理 编者按何任教授是研究《金匮》的名家,在国内外有相当影响,本文总结了他半个世纪来研究《金匮》和《伤寒论》的方法、经验和主要成就,很有启迪作用。他推崇“读经读注,经注并参”和主张“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的研究方法和宗旨,所以他不但理论上有高深造诣,在临床上也有丰富的医疗经验。 文中介绍了他研究《金匮》的11部著作和8篇专论,从纵横两个方面给读者指出了学习和研究《金匮》(包括《伤寒论》的门径,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参考文献。 何任临床擅长于内科杂病和妇科疾患,临证善用“经方”,本文介绍了他应用“经方”的方法要点和医疗经验。他临证治病力求辨证精当,处方用药主张“少而精”,如用四逆散治疗脑萎缩,用甘麦大枣汤、桂枝龙牡汤治疗癫痫等,具有鲜明特色。对妇科疾病,认为须通晓奇经之理,要重视“调经”、“和气”。对肿瘤,他认为是因虚致病,病后又加重虚损,主张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但“虚”是在脾肾两脏,故扶正以培补脾肾为主,但也不忽视祛邪的重要作用。文中对各部分的观点和论点,都举有病例介绍他的临证经验,加以证实,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心怀祖国意常惬,腹有经书气自华。 ———吕炳奎题赠何任教授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何任,字祈令,别署湛园,浙江杭州市人,1921年1月21日生,1940年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解放初担任杭州市中医协会主任委员,1955年任浙江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1959年负责筹建浙江中医学院。1978年被授予首批中医教授职称,1 979年任浙江中医学院院长。数十年来,何任教授潜心于中医教育事业,坚持中医医疗和科研工作。他知识渊博,学术造诣深厚,对中医经典,特别是《金匮要略》有较精深的研究,是国内研究《金匮》的著名专家。他临床经验丰富,屡起沉疴,远近闻名。他孜孜不倦地研究中医学术,勤于著述,共出版著作十几种,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在海内享有盛名,在海外也有一定影响。他先后担任过浙江省人大常委,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中医学会会长,第一卷180浙江省教授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主任医师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浙江中医学院顾问,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报》社社长,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卫生部全国中医理论整理研究会常委,卫生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何任出生在一个世医家庭,父亲何公旦,从儒而医,在杭州颇负盛名。公旦先生常说:“做一个医生,要有一颗赤心,道德品行要高,学识要渊博。”在这样的庭训下,何任不但从小就孕育着学医的志趣,并且付诸行动。上学以后,他除了学文化以外,开始诵读《药性赋》、《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等中医药书籍,而对有关医学德性的文章,如《千金方》之“论大医习业”、“论大医精诚”等更是拳拳服膺。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从而鞭策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父亲的教诲和历代名医高尚的医德,为他走向献身于中医事业的道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37年7月,他考上了上海新中国医学院二年级插班生,他规定自己除上课之外,每天要自学一定的时间,不是读自备的参考书,便是潜身于图书馆的医书之中。他一面学习中医基础及临床各科理论和一部分西医知识,一面到中医诊所跟名老中医抄方,实习中医内、妇、儿科。 为了掌握一些传染病的知识,他也去西医名医旁侍诊。在老师的言传身教、循循善诱下,使他对学医的兴趣更加浓厚。他厌恶当时的十里洋场,却潜心于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的学习,为今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以后不久,父亲公旦先生就逝世

《来春茂医话》选读

《来春茂医话》选读 白驳风,即白癜风,现代医学称白斑病,本症是由于风邪侵犯皮肤,袭入毛孔,以致气血瘀滞,毛窍闭塞,血不荣肤而成。现代医学认为是因皮肤的黑色素细胞内的酪氨酸酶系统功能丧失,不能把酪氨酸氧化成二羟基苯丙氨酸,而不能形成黑色素。是后天性局限性色素代谢失调的皮肤病。本病的诱因,与精神因素、神经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有关。我用此验方系先父留传,曾屡用均效。方中旱莲草,能补肾固齿止血,《本草纲目》谓其:“乌-发,益肾阴”;白芷芳香通窍,能散风除湿,《本草纲目》谓其:“长肌肤,润泽颜色”;重楼,有消炎止痛,清热解毒之功,民间用治毒蛇咬伤,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等,可内服外敷。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治血虚发白,遗精腰酸;紫丹参活血养血,去瘀生新,紫草专入血分,能凉血解毒;苦参清热燥湿,能祛风杀虫,尚治周身风痒,苍术除湿发汗,疏风解郁;沙蒺藜补肾强;刺蒺藜祛风散结,平肝开郁,治皮肤风痒。各药配合具有祛风活血,除湿清热,补益肝肾之作用。另:外擦药肉桂辛温益火消阴;补骨脂补肾益阳,二药配合,使阴从阳化,兴奋活络,以利祛邪外出,肌肤得荣。——《来春茂医话》来春茂 【方名】如意黑白散 【处方】旱莲草90克、白芷60克、何首乌60克、沙蒺藜60克、刺蒺藜60克、紫草45克、重楼30克、紫丹参30克、苦参30克、苍术24克。 【用法】诸药共为细末,收贮勿泄气,每日服3次,每次6克,开水送服。 【适用病症】用于风邪侵犯皮肤、袭入毛孔、致使气血瘀滞、毛窍闭塞、血不荣肤、祛风活血、除湿清热、补益肝肾。 【按】此方治疗白癜风,乃家传验方,余临床实践症明,屡用多效。其方中之旱莲草能补肾固齿止血,《本草纲月》谓其“乌髭发,益肾阴”;白芷芳香通窍,能散风除湿,

2021年典型病案-失眠-..10

同仁堂系内师承 欧阳光明(2021.03.07) 典型医案(跟师□独立□) 患者姓名:胡某某性别:男年龄:41岁 就诊日期: 2017年10月17日 主诉:睡眠差近2个月 现病史:既往失眠病史,近2个月加重,每晚口服安定2片方可入睡,自觉心律快,心悸时作,白天精神尚可,时有头痛,眼睑麦粒肿反复发作,口干喜饮,纳食可,大便调,易急躁,BP135/95mmHg,舌淡胖大苔白略腻,脉细数。 既往史:长期失眠病史 过敏史:无 中医诊断:不寐 证候诊断:心肝火旺 西医诊断:失眠 治法:清肝泻火,清心安神 处方:凉血散合安眠汤加减 黄芩15g 赤芍15g 丹皮10g 川芎10g 密蒙花15g 白蒺藜10g 地龙15g 知母15g 煅龙骨20g 煅龙齿20g 合欢花15g 炒枣仁20g 柏子仁20g 夜交藤15g 茯神15g 夏枯草15g

炒栀子10g 淡豆豉10g 莲子心10g 淡竹叶15g 7付 复诊: 复诊日期(第1次):2017年10月24日 服药后睡眠增进,已可睡5-6小时,入睡不难,精神增进,入夜口渴,出汗多,恶寒,下半身明显,偶有心前区隐痛,纳食可,大便日行2-3次,成形便,BP:120/90mmHg,舌淡胖大苔薄白,脉细略数。 处方: 黄芩15g 赤芍15g 丹皮10g 川芎10g 密蒙花15g 白蒺藜10g 煅龙骨20g 煅龙齿20g 合欢花15g 炒枣仁20g 柏子仁20g 夜交藤15g 茯神15g 夏枯草15g 莲子心10g 淡竹叶15g 灵芝10g 浮小麦30g 桂枝10g 丹参15g 继服14付。 二诊处方减白蒺藜、地龙、栀子、淡豆豉;加灵芝、浮小麦、桂枝、丹参。 复诊日期(第2次):2017年11月7日 血压平稳,心率快,90-95次/分,伴心悸,易早醒,醒后不能再睡,纳食可,大便2-3次/日,不成形,眼睑麦粒肿反复发作,心前区偶痛,口不渴,舌淡胖苔薄白,脉弦。 处方: 黄芩15g 赤芍15g 丹皮10g 川芎10g

名老中医临床中医医案及学术精选

名老中医王清国学术经验摘要 王清国,副主任医师,1940年3月出生,贵州省贵定县人,生于世代名医家庭,幼随祖父王锡章(贵州省十大名老中医)诵习医经,待诊,尽的其传。从医50余年,精于内、外、妇、儿、针灸,对针灸有独到见解。对疑难病的诊治见解独特,在患者中享有较高的声誉。曾主编《王锡章内科医案》、《王锡章妇科医案》、《王锡章儿科医案》,1999年获得贵州省科技学术着作出版基金资助,贵州省科技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问世。贵阳中医学院名老中医许玉鸣教授、刘尚义教授、姜开文教授、黄建业教授分别在《贵阳中医学院学报》发表该书书评。王清国医师对针灸及中药方剂应用见解独特,疗效显着,其中《针灸针刺腧穴先后次序之我见》体现了王老在针灸治疗领域的个人学术经验,中药方剂治疗眩晕病也具有个人特色。其内容摘要如下: 针灸针刺腧穴先后次序之我见: 针刺临床治病,除应掌握辨证施针、配方取穴、激发气至、补泻手法以使气至病所外,在针刺的先后次序上也十分重要。如《杂病穴法歌》说:“两足难移先悬钟,条口后针能步履”。《针灸聚英·杂病歌·汗》又说:“多汗合谷补之先,次泻复溜汗即干,多汗先泻合谷穴,次补复溜病即痊”等。可以看出,按一定的先后次序针刺腧穴与治疗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针刺治疗学上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临床观察,笔者有以下体会: 1根据标本治疗法则确定先后次序 在症候复杂的病症中,刺穴的先后次序应遵“急则治其标”,先针能以迅速缓

解病痛的穴位,后针能从根本上消除病情的穴位。如瘀血头痛,剧痛难忍,应在头部痛点区,用梅花针叩刺少量出血,菀陈则除之,治标去其瘀阻以缓解痛苦。先针合谷、太冲疏调气血以治本。又如昏厥,先针人中清脑醒神,再据辨证施治选穴后刺。对于慢性病,遵照“缓则治其本”。先针能从根本上消除病因的穴位,后针能治临床有关症状的穴位。如眩晕病,辨证属痰湿中阻,先针丰隆、三阴交、足三里、中脘祛痰化湿和通调气机,先针百会、四神聪、风池定眩解晕。分别先针和后针,体现了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 2根据脏腑气血病变关系确定先后次序 有气病在先,血病在后,有血病在先,气病在后。有脏病及腑,也有腑病及脏。因此应当辨证施针,先针治先病的腧穴,后针治后病所及的腧穴,疗效较好。如损伤而致胸胁背痛,证属气滞血瘀,先针内关调理气机,后针膈腧、肝腧活血化瘀。又如瘀血阻络,以致气行不畅,症见肢体剧痛,麻木青紫,手足不温等症。先用梅花针在局部叩刺,或用三棱针在血郄大络放血,再按病痛“经脉所通,主治所及”,顺经选穴而针。 脏腑病变以肺与大肠为例,肺与大肠相表里,脏病及腑,肺失清肃,津液不能下达,可见大便困难,先针太渊、肺腧清肃肺气,敷布津液,后针大肠腧、上巨虚通腑泻便。腑病及脏,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影响肺气肃降,以致胸满、咳喘等症,先针泻天枢、上巨虚清热通便,后针经渠以肃肺气,诸症自平。 3根据五行生克制化关系确定先后次序 这种刺穴先后次序有两种:一种是按五行腧的排列选穴,一种是以五行配属

成都中医学院老中医医案选

成都中医学院老中医医案选

成都中医学院老中医医案选 3 p.爱爱医资源-朱良春防病保健延缓衰老的养生观点 发挥--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临床经验(50)dfurer57分 享于2014-12-17 07:33:34·经验撷菁·收稿日期:!""# $ "! $ "%作者简介:邱志济(%&## $ ),男,浙江瑞安人,研究员,从事中医疑难杂病临床与研究工作。万方数据万方数据朱良春防病保健延缓衰老的养生观点发挥 朱良春防病保健延缓衰老的养生观点发挥———著名老 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临床经验(’")邱志济,邱江东,邱江峰(浙江省瑞安市广益中医疑难病诊所(!’!"")摘要:中医养生学提倡防病保健,延缓衰老的内容丰富多彩,尤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中药、饮食、气功等为主要养生手段。但因脾胃为养生之本,中医选健脾、疏导、和里和表、和中扶正、轻可去实之丸散膏丹对年老体弱者的...浏览:0次格式:PDF收藏分享1 p.老中医的煮粥顺口溜lhdzb6分享于2014-09-04 10:25:32老中医的煮粥顺口溜:若要皮肤好,粥里放红枣。若要不失眠,粥里添白莲。腰酸肾气虚,煮粥放板栗。心虚气不足,粥加桂圆肉。头昏多汗症,粥里加薏仁。润肺又止咳,粥里加百合。消暑解热毒,常饮绿豆粥。乌发又补肾,粥加核桃仁。若要降血压,煮粥加荷叶。健脾助消化,煮粥添山楂。梦

多又健忘,粥里加蛋黄。浏览:0次格式:DOC收藏分享3 p.老中医的顺口溜18mt62i4q分享于2014-09-06 20:38:13老中医的顺口溜生梨润肺化痰好,苹果止泻营养高。黄瓜减肥有成效,抑制癌症猕猴桃。番茄补血助容颜,莲藕除烦解酒妙。橘子理气好化痰,韭菜补肾暖膝腰。萝卜消食除胀气,芹菜能治血压高。白菜利尿排毒素,菜花常吃癌症少。冬瓜消肿有利尿,绿豆解毒疗效高。木耳搞癌散血淤,山药益肾浮肿消。海带含碘散淤结,蘑菇抑制癌细胞。胡椒驱寒兼除湿,葱辣姜汤治感冒。鱼虾猪蹄补乳汁,猪肝羊肝明目好。益肾强腰吃核桃,健肾补脾吃红枣。治高血压:(1)香蕉皮30 克,晒干水煎喝,每日 3 次,一个月见效。(2)用中药罗布麻,开水冲喝,每...浏览:0次格式:DOC收藏分享3 p.黄选玮老中医临床经验举隅.docictor110分享于2013-11-23 15:56:25黄选玮老中医临床经验举隅【摘要】介绍黄选玮老中医临床治疗凝难杂症辨证、用药、用针的经验,为临床医疗提供一条辨证思路。【关键词】老中医;凝难杂症;经验黄选玮老中医乃贵阳中医学院一附院的教授、主任医师,是首批国家百名名老中医之学术经验继承人,其从事教学、临床之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侍诊,深受启迪。现将吾师治疗疑难杂症经验举隅如下, 以飨同道。1 阴缩患者,张某某,65 岁,农民。

多发性抽动症国家级名老中医王素梅医案分享

多发性抽动症国家级名老中医王素梅医案分享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多发性抽动症—国家级名老中医王素梅医案分享 多发性抽动症(TS)是一种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起病,主要表现为头面部、肢体或躯干部肌肉抽动与暴发性不自主发声的慢性神经精神疾病,常伴有其他心理行为异常。大约有2%-15%的儿童在某一阶段会出现这种问题。并且常伴有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强迫障碍、品行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学习障碍、物质滥用、情绪障碍等儿童精神障碍,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不同程度地影响患儿社会功能和康复。王素梅教授对中医药治疗Ts有较深的造诣和研究,笔者有幸跟随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中医古籍中无多发性抽动症病名,但依据其临床症状,多归属于“慢惊风”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云:“风盛则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亦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后代医家认为本病外因可归属于风、热、火,内因为肝血(阴)亏虚,肾阴不足,脾虚痰聚,心火扰动。心肝火旺,内风扰动,则发抽动:肝肾之阴不足,筋脉失养,则生瘪痰;脾虚痰聚,流窜经络,引动肝风,风痰互扰,致本病发生。王素梅教授主张治疗小儿TS,在祛风止痉基础上,要结合病因及兼证进行五脏辨证,审证求因,而后遣方用药,才能收到较好疗效。1.脾

虚风动型脾为生痰之源,小儿又“脾常不足”,若喂养不当,或疾病所伤,损伤脾胃,脾虚不运,痰湿内生,蒙闭心窍,流窜经络,则生本病。其症见不自主面部、四肢抽动,脾气怪庚,喉发怪声,纳差,面色不华。故其本在脾虚,标为风痰扰动,治以健脾化痰、祛风止痉,取方二陈汤加减。病案举例:李某,男,6岁,2008年2月初诊。不自主抽动3年。患儿于2005年4月感冒后出现耸肩、手指抖动等症,未予重视。06年7月症状加重,至多家医院就诊,先后口服中药4月余,疗效欠佳。现慕名来诊,症见眨眼频繁,咽部不自主发声,偶有鼓肚,纳差,面色萎黄不华,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王教授认为本病属脾虚,风痰内扰,治以健脾化痰,息风通络。处方:青陈皮各10g、半夏9g,获荃10g、炒白术10g、淮山药10g、防风10g、白附子6g、白芍10g、地龙10g、木瓜15g、伸筋草15g、谷精草10g、葛根20g、川芍6g、决明子10g、胆星10g。7付,水煎服,日1剂。二陈汤加山药、胆星健脾化痰;防风、白附子、川芍、地龙祛风止痉;白芍、木瓜、伸筋草柔筋止动;决明子、谷精草疏风明目;葛根生津止痉,引药上行。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化痰、息风止痉之功。1周后复诊,眨眼、发声明显减轻,效不更方,上方随证加减治疗3个月,诸症消失,随访至今未发。2.肝亢风动型肝为刚脏,主动,在志为怒,体阴而用阳,为罢极之本,主

清代医家对治疗决定权的争夺

清代医家对治疗决定权的争夺 渭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张田生 摘要:在清代医病关系中,社会中上层病家掌握着治疗的决定权,但医家并不因此完全被动,他们利用医术这一知识权力,积极争夺病家手中的治疗决定权。他们所采取的策略主要有说服病家,延请其他医家作证,要求病家治疗保证专任,哄骗病家、包治等。在激烈的争夺中,医家的心理产生了一些变化,有成功后的庆幸,对病家的感激,有失败后的无奈,也有遭到误解后的愤怒。出于发泄对病家的不满,为自己在病家博弈中的被动做出心理补偿等目的,医家在医书中故意矮化病家,书写他们的多种负面形象,如不相信诊断,频繁换医,畏惧寒凉药物和疼痛,喜好温补,违犯禁忌等。在社会下层病家与医家的关系中,医家掌握着治疗的决定权。 关键词:清代、医病关系、治疗的决定权、争夺 自从福柯研究政治之外的权力以来,权力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医疗史研究中,医病关系中的权力也被学者讨论。上个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罗伊·波特论述前近代西方医病关系时指出,病人的权力使得医生变成商人,医生因之感到愤怒1。后来,台湾学者雷祥麟和涂丰恩在论述中国明清时期的医病关系时,也相继涉及此问题。雷祥麟认为,在治疗中,病人全家全方位参与治疗的过程,握有最终的治疗权,医家没有权力2。涂丰恩主张,病人有充分的权力与医者对话,甚至推翻对方的诊断。病人握有治疗的决定权,医者对治疗往往无能为力3。这三位学者的分析的确反映了一定的事实,在前近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病人掌握着治疗的决定权,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医生,医生为了获得任用,受制于病人。 然而,就中国历史时期医病关系来看,医书中的一则材料反映,台湾两位学者的说法只是医病关系的一个面相。太仓沙头镇陈厚卿,秋天“觉神疲肢倦,胃纳渐减”,先后三位医家治疗,疗效全无。病者“四十余日为更衣,二十余日未食”。医家余景和受邀诊治,但病家众人对其治疗方案和用药质疑,多次议论纷纷。余氏先是以包治,后以“延医治病,其权在医,旁人何得多言掣肘”之辞,平息了众议,治愈病者4。余景和通过策略,两次说服病家接受自己的治疗方案, 1罗伊·波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病人掌握着选择医生的权力,医生不得不奉承和讨好病人,以获得其任用。医生的这种行为类似于商人讨好顾客。见Roy Porter. The Patient’ view: Doing Medical History from below. Theory and Society. Vol. 14, No. 2(Mar., 1985), pp. 189-192. 2雷祥麟:《负责人的医生与有信仰的病人——中西医论争与医病关系在民国的转变》,《新史学》2003(1),第45-95页。 3涂丰恩:《择医与择病——明清医病间的权力、责任与信任》,《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0(11),第149-169页。 4参见余景和:《诊余集》“不食不便”,刘更生主编:《医案医话医论名著集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430页。

名中医医案-陆宏

杨巍名中医医案 记录:陆宏 一般情况:姓名:陈某性别:男年龄:31岁职业:公司职员 初诊日期:2018年3月2日 主诉:肛旁肿痛伴发热10日。 现病史:患者平素大便泄泻,自述近期因公司业务繁忙,应酬偏多,10日前突觉肛旁肿痛难忍,肛门有烧灼痛,持续加剧,伴有发热、全身不适感。遂至外院就诊,予抗生素及退烧药对症治疗后疼痛略有缓解,遂至我院就诊。 刻诊:患者现肛旁肿涨疼痛,伴有发热38度低热,大便稀薄晦臭,伴有脓液便,小便赤,纳佳,夜寐欠安,舌红,边有齿痕,苔黄腻,脉滑数。 专科检查:截石位7至4点肛缘后侧皮肤红肿,肿块微微高出皮肤表面,色红暗,皮温高,触诊指下有波动感,压痛(+),肛门指诊可及饱满感,范围大,直肠腔内饱满感无上限,压痛(+),指套无染血有脓液。 辅助检查:暂无。 诊断:中医诊断:肛痈病湿热蕴结 西医诊断:肛周脓肿 治则:清热化湿,透脓散结 必要时切开引流 方药:肛痈方加实证肠炎方加减。 紫苏梗15克藿香梗15克马齿苋30克茯苓12克 山药30克黄连3克白芍30克白术炭9 苍术12克黄芩9克黄柏9克扁豆衣10克 豆蔻6后下陈皮6克皂角刺9克穿山甲粉3克冲 黄芪30克 ×14贴 医嘱: 1.煎药方法: 中药倒入药罐,头煎加温水500ml,浸泡2小时后大火煮沸,小火煎煮20分钟左右,取汁;第二汁也煎三十至四十分钟,然后去渣,将两煎相混,小火浓缩至

400ml,分早晚两次顿服,日一剂,药粉吞服。 2. 避风寒、慎起居、调饮食、畅情志。 3. 禁忌食物: 生冷油腻,海鲜发物。 二诊:2018年3月16日 患者服药后症状缓解,疼痛明显减轻,现一般情况可,无发热,但大便次数仍多,质稀。小便可,纳寐安。专科检查:视诊截石位7至4点肿块范围较前次缩小,无波动感,压痛 (-),指套无染血无脓液。 上方加芡实9克诃子9克防风炭9克葛根15克。预约磁共振检查。 ×14贴 【辨治分析】: 肛周脓肿是指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感染并形成脓肿。大便稀薄是肛周脓肿和肛瘘发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对于肛周脓肿的及时和恰当的处理,有可能会降低肛瘘的发生,降低肛瘘发生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治疗率和生活质量。患者肛旁肿痛,此系患者劳累过度,饮食不节,恣食肥甘、辛辣、醇酒之品,致脾胃受损,失于健运,火毒蕴结,导致脏腑经络阻塞,气血凝滞,热盛肉腐,血肉腐败,酝酿液化而成脓,临床表现为肛旁肿痛不适。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高粱之变,足生大丁。”“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患者舌红苔黄腻脉数,亦为火热之象。脉滑和舌边齿印为水停之象,四诊合参,故证湿热蕴结。 此方清热化湿,透脓散结,本方以黄芪为君,黄芪还具有托脓之功,乃“疮痛圣药”。臣以皂角刺和穿山甲,透脓散结;又臣以黄芩清上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共奏清热之效。脓为气血所化生,必耗气伤血。结合患者平素肠炎泄泻表现,以马齿苋、豆蔻、苍白术、山药、陈皮、扁豆衣等诸药合用,健脾化湿,并用紫苏藿香梗行气化湿,全方补泻兼施、攻防兼备,共奏清热利湿、软坚散结之效。二诊脓出症情好转,泄泻无好转,邪气衰而正气亦虚,故投以芡实、诃子、防风炭收敛止泻,佐以葛根清透湿热之邪外出。 指导老师:杨巍

外科急腹症医案十则--李可老中医经验录

外科急腹症医案十则--李可老中医经验录 外科急腹症医案十则 一、阑尾脓肿合并肠梗阻任兰汝,女,48岁。1964年8月14日病危,其子何新民从何家焉村下山邀诊。乃一路急行,午前抵村。入室诊视,见患者取右侧位卧于炕上,痛苦呻吟,频频呕吐秽臭粘涎并夹有粪便,豆粒大之汗珠从头部淋漓滴下。右腿弯曲不取 (? ) 稍伸,阑尾部有包块隆起约馒头大,外观红肿,痛不可近。扪之灼热,有波浪感。腹胀如瓮,阵阵绞痛,已3 日不便,亦不能矢气,小便赤热刺痛。高热寒战,叩齿咯咯有声。腋下体温39.5cc。口气秽臭,舌黑起刺、干涩。仅从外观,已可断为肠痈脓成,热毒壅闭三焦、阳明腑实之关格大症。乃建议即刻护送县医院手术治疗,但患者畏惧开刀,宁死不去。全家又苦苦哀求,设法抢救。余家在1939 年日寇扫荡时,曾在该村避难。又知患者素体康健,病虽5 日,未见虚象。 但症已危急,往返需2小时始可取药。乃从电话口授一方,嘱大队保健站火速派人送药上山: 1、生白萝卜2.5 公斤,元明粉120克,上药加水5000 毫升,置饭锅内同煎,分3 次入萝卜,待煮熟一批,捞出再换一批,得汁浓缩至500 毫升,备用;

2. 二花240 克,连翘、生苡仁、赤芍、桃仁泥、厚朴、生槟榔、芙蓉叶、芦根各30 克,冬瓜仁60 克,生大黄45 克酒浸一刻取汁入药),丹皮、枳实各15 克,皂刺、炮甲珠、白芷、甘草各10 克,广木香、沉香各3 克磨汁对入(此为拙拟攻毒承气汤加味)。 加水过药2寸,加白酒1130 毫升,浸泡40分钟,加速药物分解,然后以武火急煎10 分钟,取汁混匀得1000 毫升,与方一混合,每隔2小时服300 毫升,连续服用,以通为度。 3. 先予舌下金津、玉液、尺泽(双)、委中(双)刺泄黑血;阑尾、足三里、内关提插捻转泻法,强刺留针。待药取回,呕吐已止,绞痛减轻。下午6时,顺利服下300毫升。2小时后腹中绞痛,上下翻滚,腹中阵阵雷鸣,频频打嗝矢气。幸得三焦气机升降已复,乃一鼓作气,再进500 毫升,患者欲便,取针后仍未便下,但痛账已大为松缓。于夜11 时又进300 毫升,至夜半2 时,便下黑如污泥,极臭,夹有硬结成条、块状粪便及脓血状物一大便盆。随即索食细面条 1 碗(已2日未进食),安然入睡。余在病家守护一夜,次晨诊之,阑尾部之包块已消,仍有压痛。舌上黑苔通净,六脉和缓从容,体温37?C。予《辨证奇闻》清肠饮,倍苡仁加芙蓉叶、甲珠、皂刺以清余邪:二花90 克,当归50 克,地榆、麦冬、元参、生苡仁、芙蓉叶各30克,黄芩、甲珠、皂刺、甘草各10克,3剂而愈。阑尾炎因失治而成脓肿,甚至合并肠梗阻,在穷乡僻壤、缺医少药地区,井非偶见。

八纲辨证医案举例

第一节八纲辨证 一、表证 (一)风邪袭表证 【病案举例】 于某某,女,15岁。 时有头痛,微恶风,动则汗出,倦怠乏力,纳食不佳,二便正常。面色萎黄,精神颓靡,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寸浮缓,尺微弱。治宜解肌退热,投以张仲景桂枝汤治之。 辨证:外感之邪未解,邪恋肌腠,营卫不和。 治法:解肌退热 方药:桂枝10克白芍10克甘草10克生姜6克大枣3枚 高德《伤寒论方医案选编》湖南科技出版社1981年4月第一版1 (二)寒邪束表证 【病案举例】 余友沈某某之房客某君,十二月起,即患伤寒。因贫无力延医,延至一月之久。沈先生伤其遇,乃代延余义务诊治。察其脉浮紧,头痛,恶寒,发热不甚,据云初得即如是。因予麻黄汤加生姜三片,红枣两枚,急煎热服,盖被而卧,果一刻后,其疾若失。 辨证:外感风寒束表 治法:解表宣肺发汗 方药:麻黄6克桂枝6克杏仁9克甘草3克生姜3片红枣2枚 余瀛鳌高益民《现代名中医类案选》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1月第一版1 (三)暑邪伤表证 【病案举例】 李某某,男,37岁,1951年6月4日来诊。 昨日午后自郊外归来,卒感头胀腹痛,身酸体痛,恶心欲呕,心中烦乱,胸脘痞闷不适,身热汗出,家属以为“发痧”,而予以周身揪刮,并服痧药未效。诊视患者,脉伏难寻,舌红,苔黄腻。 辨证:外感暑湿秽浊之气,阻遏中焦气机。 治法:芳香化浊,祛暑利湿。

方药:藿香6克苏叶6克陈皮9克茯苓15克法半夏12克厚朴9克大腹皮9克砂仁6克竹茹一团秫米15克 余瀛鳌高益民《现代名中医类案选》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1月第一版19 节选《李继昌医案》 (四)湿邪遏表证 【病案举例】 李某某,男,48岁。 湿温病半月余,身热有汗不解,体温38℃。口甜,渴不多饮,胸闷,便溏,小溲赤少,肠鸣腹痛,苔黄腻,脉濡缓。 辨证:湿温邪湿相搏。 治法:芳香化浊,以通腑积。 方药:炒香薷10克广藿香10克川连2克广木香3克焦茅术6克制川朴2克橘梗6克砂蔻仁各1.5克炒麦芽10克茯苓15克车前子12克干菖蒲6克余瀛鳌高益民《现代名中医类案选》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1月第一版21 节自《黄一峰医案医话集》 (五)燥邪伤表证 【病案举例】 赵某,女,28岁,工人,1960.8.25初诊。 患者一周来咳嗽、发热、胸痛,前天经受台风雨淋后,今天热更高,右侧胸痛,咳嗽,呼吸加剧,咳痰不爽,汗出不畅。入院体检:T38.5℃,脉搏96次/分,律齐,心前区有Ⅱ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肺部听诊无殊。WBC 5500,N 75%,胸透:右肺上部外侧片状密度增深炎性阴影,痰浓缩找结核杆菌阴性。 诊断:右上肺炎 治拟辛润疏表、宣畅肺气。 薄荷叶3克,后入荆芥穗4.5克嫩苏梗9克仙半夏6克广陈皮4.5克 紫丹参9克黑穞豆12克大川芎4.5克连翘壳9克 一剂,水煎服。 二诊:身热得汗退而微尽,咳呛仍作,胸痛已止。秋凉之邪挟肺中痰热未清。舌红,中有裂纹,脉来濡数。拟清燥润肺以祛余邪。

典型病案-失眠-..10之欧阳家百创编

同仁堂系内师承 欧阳家百(2021.03.07) 典型医案(跟师□独立□) 患者姓名:胡某某性别:男年龄:41岁 就诊日期: 2017年10月17日 主诉:睡眠差近2个月 现病史:既往失眠病史,近2个月加重,每晚口服安定2片方可入睡,自觉心律快,心悸时作,白天精神尚可,时有头痛,眼睑麦粒肿反复发作,口干喜饮,纳食可,大便调,易急躁,BP135/95mmHg,舌淡胖大苔白略腻,脉细数。 既往史:长期失眠病史 过敏史:无 中医诊断:不寐 证候诊断:心肝火旺 西医诊断:失眠 治法:清肝泻火,清心安神 处方:凉血散合安眠汤加减 黄芩15g 赤芍15g 丹皮10g 川芎10g 密蒙花15g 白蒺藜10g 地龙15g 知母15g 煅龙骨20g 煅龙齿20g 合欢花15g 炒枣仁20g 柏子仁20g 夜交藤15g 茯神15g 夏枯草15g

炒栀子10g 淡豆豉10g 莲子心10g 淡竹叶15g 7付 复诊: 复诊日期(第1次):2017年10月24日 服药后睡眠增进,已可睡5-6小时,入睡不难,精神增进,入夜口渴,出汗多,恶寒,下半身明显,偶有心前区隐痛,纳食可,大便日行2-3次,成形便,BP:120/90mmHg,舌淡胖大苔薄白,脉细略数。 处方: 黄芩15g 赤芍15g 丹皮10g 川芎10g 密蒙花15g 白蒺藜10g 煅龙骨20g 煅龙齿20g 合欢花15g 炒枣仁20g 柏子仁20g 夜交藤15g 茯神15g 夏枯草15g 莲子心10g 淡竹叶15g 灵芝10g 浮小麦30g 桂枝10g 丹参15g 继服14付。 二诊处方减白蒺藜、地龙、栀子、淡豆豉;加灵芝、浮小麦、桂枝、丹参。 复诊日期(第2次):2017年11月7日 血压平稳,心率快,90-95次/分,伴心悸,易早醒,醒后不能再睡,纳食可,大便2-3次/日,不成形,眼睑麦粒肿反复发作,心前区偶痛,口不渴,舌淡胖苔薄白,脉弦。 处方: 黄芩15g 赤芍15g 丹皮10g 川芎10g

成都中医学院老中医医案选

成都中医学院老中医医案选 3 p.爱爱医资源-朱良春防病保健延缓衰老的养生观点发挥--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临床经验(50)dfurer57分享于2014-12-17 07:33:34·经验撷菁·收稿日期:!""# $ "! $ "%作者简介:邱志济(%&## $ ),男,浙江瑞安人,研究员,从事中医疑难杂病临床与研究工作。万方数据万方数据朱良春防病保健延缓衰老的养生观点发挥朱良春防 病保健延缓衰老的养生观点发挥———著名老中医学家 朱良春教授临床经验(’")邱志济,邱江东,邱江峰(浙江省瑞安市广益中医疑难病诊所(!’!"")摘要:中医养生学提倡防病保健,延缓衰老的内容丰富多彩,尤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中药、饮食、气功等为主要养生手段。但因脾胃为养生之本,中医选健脾、疏导、和里和表、和中扶正、轻可去实之丸散膏丹对年老体弱者的...浏览:0次格式:PDF收藏分享1 p.老中医的煮粥顺口溜lhdzb6分享于2014-09-04 10:25:32老中医的煮粥顺口溜:若要皮肤好,粥里放红枣。若要不失眠,粥里添白莲。腰酸肾气虚,煮粥放板栗。心虚气不足,粥加桂圆肉。头昏多汗症,粥里加薏仁。润肺又止咳,粥里加百合。消暑解热毒,常饮绿豆粥。乌发又补肾,粥加核桃仁。若要降血压,煮粥加荷叶。健脾助消化,煮粥添山楂。梦多又健忘,粥里加蛋黄。浏览:0次格式:DOC收藏分享3 p.老中医的顺

口溜18mt62i4q分享于2014-09-06 20:38:13老中医的顺口溜生梨润肺化痰好,苹果止泻营养高。黄瓜减肥有成效,抑制癌症猕猴桃。番茄补血助容颜,莲藕除烦解酒妙。橘子理气好化痰,韭菜补肾暖膝腰。萝卜消食除胀气,芹菜能治血压高。白菜利尿排毒素,菜花常吃癌症少。冬瓜消肿有利尿,绿豆解毒疗效高。木耳搞癌散血淤,山药益肾浮肿消。海带含碘散淤结,蘑菇抑制癌细胞。胡椒驱寒兼除湿,葱辣姜汤治感冒。鱼虾猪蹄补乳汁,猪肝羊肝明目好。益肾强腰吃核桃,健肾补脾吃红枣。治高血压:(1)香蕉皮30 克,晒干水煎喝,每日3 次,一个月见效。(2)用中药罗布麻,开水冲喝,每...浏览:0次格式:DOC收藏分享3 p.黄选玮老中医临床经验举 隅.docictor110分享于2013-11-23 15:56:25黄选玮老中医临床经验举隅【摘要】介绍黄选玮老中医临床治疗凝难杂症辨证、用药、用针的经验,为临床医疗提供一条辨证思路。【关键词】老中医;凝难杂症;经验黄选玮老中医乃贵阳中医学院一附院的教授、主任医师,是首批国家百名名老中医之学术经验继承人,其从事教学、临床之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侍诊,深受启迪。现将吾师治疗疑难杂症经验举隅如下, 以飨同道。 1 阴缩患者,张某某,65 岁,农民。于2006 年12 月14 日因阴囊、阴茎不由自主的进行剧烈抽搐 4 天就诊。4+天前

《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男子前阴病辨治特色

2010年1月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34卷第1期 许履和教授(1913-1990年),江苏江阴人,是全国著名中医外科学专家,曾任南京中医学院教授,江 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外科主任,江苏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等职。长期从事外科临床工作,擅长外科大症、危症及各种奇难杂病的诊治,是江苏省中医院外科的奠基人之一。生前著有《简明中医外科学》、《简明中医内科学》、《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等书。其中《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1]是他生前指导学术继承人徐福松编著而成,代表了其中医外科学术思想。现就自己学习《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中男子前阴病辨治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是按人体部位编排,男子前阴病编排在“前后阴部”,共25个病名,其中男子前阴病名19个,除了水疝为医话外,其余皆有医案。其中睾病分为子痈、子痰、睾丸血肿、睾丸鞘膜积液;阴囊病有囊痈、脱囊、水疝、阴囊血痣、绣球风;子系病有精索静脉曲张;阴茎病有鸡豚疳、下疳、阴茎痰核;前列腺病有精浊、前列腺术后;精病有滑精、失精、血精;房事血尿。前阴又名下阴,指男、女外生殖器以及前尿道的总称。男性前阴包括阴毛、阴阜、包皮、尿道口、阴茎部尿道、龟头、阴茎、阴囊、睾丸、附睾、精索。笔者认为:广义前阴包括前列腺、精囊;严格意义上前列腺、精囊不属于前阴范围。1推崇审部求因,重在肝肾两脏 许老师十分推崇清代高秉钧《疡科心得集》中“风性上行,湿性下趋,气火俱发于中”的审部求因理论[2],提出“审部求因”是外科辨证的一般规律。男子前阴病处于人体下部,在论述阴茎痰核时,遵《内经》所论“肝脉络阴器”,“肾开窍于前后二阴”及“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之论[1],指出肝肾脾胃四经皆循于前阴,而前阴部的疾患,往往与 这四经有密切关系,给医者提示前阴病总的审部求因之审部纲要。又如:“绣球风又名肾囊风,其发病原因多由肝经湿热下注,聚于阴囊而起。”子痈案2中分析:“阴囊属肝,睾丸属肾又属肝,睾丸之系亦属肝。湿热下注,阻于肝经,以致肝气失疏,营血流行受阻,故睾丸肿痛,舌苔黄而小便频数且有热感,少腹两旁属肝,肝气失和,故其痛上引少腹。”是审部求因中“湿性下趋”求因范例应用的具体体现。再如“精索静脉曲张,在中医文献中无类似记载,按其经络部位来说,“睾丸之系属肝”,肝主筋,故从肝经论治。与现代医学接轨,发前人之所未发。2提出“实则治肝,虚则治肾”治则 男子前阴病处于人体下部,虽肝肾脾胃四经皆循于前阴,但主要是肝肾二经。从所列举的病例可以看出实证多与肝经有关,虚证多与肾经有关。如子痈、子痰、囊痈、脱囊、下疳等急性期多为湿热下注肝经的实证。许老师在《漫谈子痈、子痰、囊痈、脱囊证治》[3]一文中提出,对子痈、子痰、囊痈、脱囊总的治疗原则是:“实则治肝,虚则治肾”。并作了以下分析说明:所谓“实则治肝”系指前阴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特别是早期未溃之时,多为湿热下注肝经的实证,应当从肝论治,以清泄肝经湿热为主,代表方如枸橘汤、龙胆泻肝汤等。所谓“虚则治肾”系指前阴部的慢性炎症,或急性炎症后期溃后伤及阴液,常见肾阴不足的虚证,应当从肾求治,以滋阴降火为主,代表方如六味地黄丸之类。这里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中医治疗原则,高度概括和最先提出了子痈、子痰、囊痈、脱囊四病的治疗原则。笔者认为:实则治肝,虚则治肾,是适用于男子前阴病的总治则,甚至是整个男科疾病的治疗原则。这对于阅读和理解《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大有裨益。虽然分治肝和治肾,但因临床病情复杂,实际运用中差别很大。男子前阴病可以有虚,有实,虚实兼夹,在治疗中要关注细节和注意病情阶段转化。如补 ·医史文献研究· 《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男子前阴病辨治特色 何 映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 [摘要]《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男子前阴病部分,贯穿了许履和“外科实从内出”的学术思想,其脏腑辨证重在肝肾两脏及“实则治肝,虚则治肾”的治疗原则在男子外阴病的辨治中独具特色。并在医案医话中将古方今用、前阴急性感染和慢性炎症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及外治法作了论述。 [关键词]许履和外科经验;男子前阴病;重肝肾;古方今用;外治法[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59X (2010)01-0062-02 [收稿日期]2009-05-27 [作者简介]何映(1948-),男,江苏泰兴人,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男科临床和教学。 第34卷第1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Vol.34,No.12010年1月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CM Jan.2010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